初中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教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一)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三)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一)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二)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三)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四)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五)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50

新课改倡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目的是消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摩擦力》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对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一、教学实例分析

1.课程分析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二是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三是掌握摩擦力增大、减小的方法。从教材来看,教材采用了抽象的论述方法,没有明确提到静摩擦或动摩擦,而是统称摩擦。同时,对滚动摩擦也没有明确论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此外,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形成的原因,这需要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引申,通过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对这项知识进行呈现。

2.教学重难点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其中,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f=μN;而难点在于,受思维定式影响,学生会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直观演示,只有当物体水平放置时,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篇,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张在生活中采集的图片:①雨天,小明骑自行车出行,不小心滑倒了;②晴天,小明轻快地骑着自行车去上学;③小明骑自行车很吃力地经过一片沙地。其次提出问题:对比三张图片,为什么“小明骑自行车”这一行为会出现三种结果?影响因素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提取摩擦力的概念。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杯、一小把大米和小木棍,随即进入实验环节。

实验:①指导学生将大米倒入纸杯,将小木棍插入并将大米压紧,提起小木棍,这时小木棍从纸杯中拔出;②让学生在纸杯中倒入少量的水,与大米混合,再次将小木棍插入、压紧,稍等片刻后提起小木棍,此时纸杯被一同提起。

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做第一个实验时,小木棍与纸杯脱离,而第二次实验中纸杯一并被提起?②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③同学们能否通过这个实验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教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再次以多媒体播放图片,图片的内容包括:①推动一本书和一张桌子;②在冰面行走和马路上行走;③汽车速度与刹车距离;④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的对比。展示图片后提出问题:对比、分析图片,想一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随即进行演示实验:将木块置于讲桌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如何测试摩擦力的大小?

第四个环节,分组讨论,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让各小组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说一说生活中存在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课堂最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①电影《鬼子来了》中潘长江所饰鬼子,踩在倒了豆子的地面上滑倒摔跤的情景;②搬油桶,“移”重于泰山,“滚”轻于鸿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印象。

篇3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地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教学过程(表)

7.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篇4

如果教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只有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科学的、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所以,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地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准确制定目标奠定基础。该“会运用”,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有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以后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案例片段(一)思考的问题:在单词教学中如何变单一为多样,变死板为生动?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一些橱具和两位橱师),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避免了对

这两个词汇的混淆。然后再通过“He is a good cook,he has a lot of cookers.”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新目标(人教版)的教材词汇量大,单词长,生僻词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

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践证明,拼图法,数字游戏,单词接龙游戏,小歌诀,顺口溜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过时,教师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课件。动漫等手段,真正达到重情景,重趣味.重运用,使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加入这些美味的“作料”,无疑是一种优化组合的创新,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片段(二)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往往学习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开口说英语,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

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

想。如我在教授:

Sandra:Hi,Gina!

Gina:Hi,Sandra!How’s it going?

Sandra:I。m in France.Ifm calling to see how you are.

Gina:Oh。thanks!

Sandra:How’it going?

Gina:Pretty good!I'm just doing my homework.How

are you?

Sandra:Great!I'm with my pen pal.She’s from Paris.

We ale having lunch.

Gina:Cool!How’s the weather there?

Sandra:Great!Hot and sunny.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Gina:Also hot.And really humid.

这个对话,在第二天提问时。学生的背诵情况很好,但当我要求他们重新组织一个对话时,效果不尽人意。要么两人一组的搭配不合适,按照固定的座位进行操练,有的搭配过于悬殊。开展不了对话;要么只会运用近期的知识点,稍微久远的就遗忘。

1.问题之源起

篇5

英语写作一直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型。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指导。这样,形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过程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实践。教师旨在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making friends”, 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朋友的消息,通过阅读两则e-pal广告,获取e-pals的一些信息,指导如何写e-mail ,从而达到给e-pals 写信的目的。

二、案例过程

1.Warm-up活动。听英语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目的是活跃气氛,为引出今天的话题作准备。

2.Revision

(1)使用大脑风暴法(brainstorm)让学生想出一些和friends 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make friends 相关的东西,如想法、概念、形象等,酝酿写作的思路,供拟稿阶段(drafting stage)选择有写的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时参考。

(2)根据下列所给提示介绍你的朋友(四人一小组)。

1)Name and age.

2)Where he / she comes from subject?

3)What he is?

4)What his / her friend?

5)looks(外貌).

6)personality(性格).

7)His / Her dream.

3.Pre-reading。 提问,How can you know your friends, if you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联系朋友有很多方法,但是 One of the best ways is sending e-mails to them. Do you know why?过渡到今天话题的材料,快速看完两则e-pal广告,找出答案。

4.While-reading。读两则广告,了解Mary和Jack。完成表格 Name Age Hobbies Looks Personality E-mail added Wish Where she…

5.Post-reading。引导学生讨论:Do you like to make e-pals with Mary or Jack? Why? 当大部分学生都持肯定观点时进一步思索,What will you write in you e-mail to them? 为下面事实写作埋下伏笔,提供铺垫。

6.While-Writing。教会学生正确使用e-mail格式,同时提供关于朋友和友谊的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7.Share the writing。点评两篇学生习作,选择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和一位基础一般的学生的作文。教师根据上述提供的写作标准,详细点评两篇习作的篇章结构和句法功能。目的是使学生尽力领会教师对文章的点评,培养学生选词和用词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模仿好文章的优点。

三、案例反思

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就十分注重方法与技巧。

1.注意多种训练方法相结合。

①与任务(task)相结合。

②组织多样的小组活动。

2.平时注重解题技巧的养成。

1.准备工作。

①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②紧扣要点,寻求思路。草拟一个提纲,按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确定开头,再围绕这一顺序,周密选词、选句,并拟好如何结尾(可适当发表自己的观点)。

(2)写作之中。

①开门见山,紧扣主题。如写的是关于度假的,则可以“We had a happy holiday in Jiaxin last Sunday.” 来开头等等。

②语言正确,规范地道。尽量使用学过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结构,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③重短轻长, 就易避难。重短轻长――写短句忌长句,由写简易句子开始,即主语(谁)谓语(做/是)宾语/表语(什么),应尽量写出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句子,避免写长句,以写正确、通顺为最基本要求。就易避难――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整个句子越长,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3.成文之后鼓励学生学会批改自己的习作。

(1)一般语法项目的检查――英语中的人称、时态、单复数、习惯用法等都是非常容易出错的。

(2)注意语序――英语中的疑问句、感叹句和宾语从句都是通过语序的变化来构成和体现的,不注意会出现错误和意义上混淆。

(3)符合习惯――说英语的国家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情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受母语思维定式的影响,应避免在练笔当中受母语的干扰,要注意语言表达地道。

篇6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学设计;活动分析

课型:新授课

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探讨缤纷世界中多彩的生命,并引申到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式地互动教学中提高自身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培养那个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担负起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责任,确立善待自然、善待他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快乐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进而为下一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的学习奠定基础。要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悟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生命最可贵。

学情分析:对于刚入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生命还是有一定的理解的,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中就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内容。但是学生们对于生命的可贵的认识还是不足。例如:有些学生残害小动物,取笑有残疾的同学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实情,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导课环节

给学生出示3件教具,分别是:布娃娃、瓷娃娃和草娃娃。然后问学生:“老师要送你件礼物,请你任选其一,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只听有位学生说:“我选草娃娃。因为它孕育着生命,是生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如此设计导课环节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也非常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生命精彩篇——为生命而感动

学生活动:你曾被某种生命打动过吗?请有此经历的同学讲述给大家听。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话题:从下列几种生命中选出能打动你的?⑴黄山松、⑵骆驼、⑶梅花、⑷邰丽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体会生命力的顽强,进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世界是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初步激发起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教师亮明观点:正如古诗句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留恋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斓。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用古诗句作小结,既营造了生命多姿多彩的意境,同时又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独特魅力。是诗境、是意境、也是生命之精彩的再现。)

三、生命关爱篇——畅谈生命间的依存

如果这样的情景出现,你会怎么做?

当我看到有人在攀折花木,踩踏草坪时,我会

当我看到有人在买卖野生动物或残害野生动物时,我会

当我看到一位盲人站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进退两难时,我会

当我在学习中由于方法不当遇到困难时,我会

(设计此情景题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同时此类试题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活动之后引发思考: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类,又将该怎样与其他生命相处呢?

师生共同感悟: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在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应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甚至包括我们可能注意不到的小生物。关爱生命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要求,只因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四、生命危机篇

践踏地球的生命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由沙尘暴想到的冬季马上就要到来了,冷空气又要频繁地侵袭我们大同了,你最讨厌什么样的天气呢?

大文豪雨果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用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学生在讲出沙尘暴的种种害处之后,教师引导:引发沙尘暴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从而引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导致的种种环境问题。“当你杀尽与你共生共存的伙伴,你必毁灭你生存的家园。”

五、生命挚爱篇——共同浇灌生命之树

世界会因为我们大家的努力而变得生机盎然:CCTV环保用语——保护环境,世界因我而改变。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亲手设计环保小书签,然后贴在我们的生命之树上。

(此处是板书的主要构成部分,现摘抄一二)

环保语录: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人类属于自然,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

(在此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地高涨。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环保宣传用语书写在树叶上,然后贴在前面的黑板上,不仅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且在潜移默化当中将生命教育以思想和行为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属于德育教育原理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结束语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他,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世界上的万物是相互依赖的,生命整体是相互依存的。善待自然、快乐人类;善待他人、快乐自己。

七、布置探究性作业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对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进行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并写出你的调查结果。

八、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即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2.教学活动的四个篇章:生命精彩篇、生命关爱篇、生命危机篇和生命挚爱篇,即自成一体,又层层递进,最后落脚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主题上。

3.通过情景题和实践探究作业两个环节,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4.注重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处理、把握,是活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厚粲.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变式理论 变易空间 变易维度

变式理论是我国数学教学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变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频繁的现象,数学教师几乎没有不用变式进行教学的。然而,变式中“变”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变”?为什么变式教学在数学学科中得以广泛应用?变式通常被用在数学教学的哪些方面?怎样在变式理论的指导下开辟变式教学的新渠道?这些方面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不清楚,甚至未曾思考过,只是凭经验在使用变式教学。

我国的变式理论与瑞典著名教育家马飞龙(F.Marton)创立的变易理论十分相似,一脉相承。两者相比,只是变易理论的视野更开阔些,为变式理论的解读提供了依据,变式理论可视为变易理论的特殊情形。无论是变易理论,还是变式理论无不透露出这样一个理念,即对事物的认识也好,概念的获得也好,都涉及一个“变”字。这个“变”字指的是“无关特征或非本质特征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变”呢?因为“当一个现象或一个事件的某一方面发生改变,而另一方面或其他一些方面保持不变时,发生变化的方面将被识辨”。(Bowden & Marton语) 因此教学中给学生呈现变式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应当通过变异维数的扩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甚至提出“教学即变易空间的构建”理念。(F.Marton语)

数学学科中使用变式教学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数学中充满了“变”,研究的却是变化中的不变。变量与常量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变换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而不变量与不变性才是变换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最终也是为了通过变化,让学生掌握变化中的不变。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变式教学,主要指概念性变式,目的是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其次是习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目的是解题的多样性。国内较早较系统地研究变式教学当属顾泠沅教授领导的青浦数学教改实验小组,他们进行了长达15年卓有成效的研究(1977―1992年)。顾教授依据数学对象的两重性(结构性与过程性)将变式划分为概念性变式与过程性变式,是变式理论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其中过程性变式,就是对给定的概念或规则的形成性变式、操作性变式,主要的目的当然不再仅仅是加深对该概念或规则的理解,而是诱发或促进新概念或规则的产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与时俱进,将变式理论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使之焕发勃勃生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创造性开展变式教学。

【案例1】三角形中位线情境导入片断[苏教版八(上)教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其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则是学生有效探究的必备条件。许多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境,而课本中设置的问题情境仅适合一般水平学生。

变式一:主要提供给平时成绩最差的一类学生,属于准现实情境。

问题1:如图是按照某种方式堆放的木头,请在观察的基础上先完成下表。

问题2:图(1)中3是2、3、4的中位数,图(2)中4是3、4、5的中位数,图(3)中5是3、4、5、6、7的中位数。(注:铜山区已连续两年调整教学顺序,本章节内容是放在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之后教学的)根据你对中位数的理解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梯形中位线EF。

根据上表中的数量关系,请你猜测梯形的中位线EF和上底AB、CD的关系(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问题3:若上述问题中,点A、D按照图示的方向运动成三角形(如图)。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EF。

(2)请你猜测中位线EF和BC的关系(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验证。

设置这一情境,从规则堆放木头梯形三角形,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情境意图的觉察。

范式:即课本上提供的问题情境,主要提供给成绩中等的一类学生,属于准数学化情境。

问题1:下图是一张三角形纸片。请在三角形上剪一刀,使之分成的两块正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注:这里综合了两类不同范畴的元素,一类是生活化的:纸片与剪刀,另一类是数学化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故称之为准数学化的问题。)

(2)若上图中剪下的位置,我们称之为三角形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3)你能通过图形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吗?

问题2: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中位线和第三边的关系吗?(包括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求证你的发现。

设置这一情境,借助剪拼,学生经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情境序列,学生受剪拼的启发会作出辅助线求证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变式二:设置的问题情境来自数学内容中,是抽象了的情境,主要提供给成绩优秀的一类学生,属于数学化情境。

问题1:依据例1题目改编,如图,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分别取AB、BC、CD、DA的中点E、F、G、H,并依次连接起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当学生解决问题1遇到困难时,建议先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2。

问题2:类似于范式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学生再借助三角形的性质,连接AC、BD构造三角形解决问题。

这一情境从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设置这一情境,对于认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具有挑战性,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冲动。

本案例力求根据认知水平低、中、高设置不同层次的情境,即准现实情境、准现实情境、数学化情境,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类型的学生从不同起点开始自己有效的探究历程。

【案例2】直接开平方法的教学片断[苏科版九(上)教材]

第一层次:研究范式方程x=2,并且命名为“直接开平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个范式方程的特点:等号左边是未知数的平方,右边是大于0的数。

第二层次:研究变式1

这三道题要用直接开平方法就需经过移项、合并同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将方程变形。

第三层次:研究变式2

这三道题要用直接开平方法,就需用整体思想或换元法进行转化。例如方程:先设①A=x+1,求得A=±7,再用x+1=±7求解。

第四层次:研究变式3

相对于“范式”方程,变式1需经过变形转化。变式2中底数除未知数外还有其他数字,需搭建“换元”这个桥梁。变式3中,一是未知数的平方等于0,另一是未知数的平方小于0,而“范式”方程则是未知数的平方大于0。上述教学片断通过变式较好地涵盖了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各种情形,使学生对直接开平方法的适用范围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变式学习,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就能较好地解决学完了例题仍不能解决与例题稍有偏差的习题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案例3】一道基本几何题的变式[苏科版七(上)教材]

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表达出来的思路狭窄、应变能力差,往往与教师讲解时习惯于就题论题,缺少变式、缺失拓展不无关联。下面以一道基本几何题谈如何变式。

基本题: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OC的度数。

变式1:如图(2),在ABC中,∠ABC,∠ACB的两个外角∠CBD、∠BCE的平分线相交于O点,∠A=40°, 求∠BOC’的度数。

变式2:如图(3),在ABC中,∠ABC内角,∠ACB的一个外角、∠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0C’度数。

变式3:由图(1)、(2)可发现∠BOC与∠B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若∠A=100°,图(1)、(2)中∠BOC与∠BOC’之间还有这样的关系吗?若∠A=n°呢?为什么?

变式4:由图(1)(3)可发现∠BOC与∠B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A=100°,图(1)(2)中∠BOC与∠B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A=100°呢?若∠A=n°呢?为什么?

这道几何题变易空间的构建方法如下:

变易维度1:

两条角平分线的夹角(1)两条内角平分线的夹角度数(2)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度数(3)一条内角平分线、一条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

变易维度2:

探索两夹角关系时∠A的度数(1)特殊值40°、100°(2)一般值n°

在学生认知能力可及的情况下,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习题变通,构建变易空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规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能力、思想引向纵深。

变式理论内容丰富,实施途径形式多样。本文仅是我对变式理论及变式教学实践的粗浅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中国学习者的悖论,2001.

[2]徐汝成.马登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2002.

[3]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2003.

[4]聂必凯.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索性研究,2004.

[5]王静.变易理论教学研究,2006.

篇8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就针对课堂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积极作用出发,分析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案例;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获得进步和发展将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相关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针对课堂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积极作用出发,分析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学中,教育学者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了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就接受式学习而言,主要是指学生获得经验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他人的传授或是讲解而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传授者过度依赖,进而缺乏独立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所谓的发现学习,则主要是指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索而得出,其学习效率相对接受式学习而言要低一些,但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无疑是为学生实现发现式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要想获得一定的成果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适当的评价。例如在一次中考模拟测试中,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证明圆周角定理的题目:

“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时,有一位同学首先考虑了一种特殊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如图1所示:

因为∠AOC是?ABO的外角,所以∠AOC=∠ABO+∠OAB

,又因为OA=OB,所以∠OAB=∠OBA;即∠AOC=2∠ABO,所以∠ABC=1/2∠AOC。

请你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如果请你在图2、3中画出图形,猜想结论又将如何,并请你说明理由。”对于这类题,当时那位教师并没有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题,而是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改变一传统教学中的“模仿型”学习,而转向了“创造型”学习。多鼓励学生,不可因为错误而批评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放开手脚,大胆的尝试各种解决方法。

二、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视野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讲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素质的评定。初中数学课要想实现有效评价也要认真的分析学情,教学评价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千万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的答案评价不可实行成人化的评价,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分析和考量他们的答案质量。在评价标准上,对于初中生数学的问题答案评价应该侧重于学习过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步方面,千万不要总以数学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另外,在评价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凡是能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的答案都要给与适当的褒奖和赞许,切记严重批评、漠视冷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评价之后还要学生有所领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一步,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分析自身学习的优缺点,然后给与修正,教师再给与指导评价,让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关注学生,善于评价

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也说明教师的教,归根到底还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这也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相适应。在下面这一个案例中学生的这一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培养。在上《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中某数学执教时他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板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个问题既是学生能力范围的,但是又是学生较难独立完成的。但经由老师提出问题后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积极引导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操作一边演算,进过一段时间后,这位老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并且还深入到每个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小组长收集每个同学的发现,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圆满的解决了这道题,老师给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大为增长,探索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凸显,同时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有绝对的课堂控制力,学生一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教学评价中,多数都是教师进行点评,教师是课堂评价的统治者。而新形势下,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按照这种观念,教学评价应该有学生评价,为此,有效的评价应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形式,教师在活动评价中只起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开展学生自评中,学生对其自身的数学学习状况可以进行反思和评价,并且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师生共评,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让学生对其先进行评价,将个人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给与引导,批评指正,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匮乏,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巧设情景,进行语言的迁移,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案例描述】

这是关于9A Chapter 6 Language (第六章 语言知识) 的一节课,授课教师为我校张老师,张老师利用了一个同学们熟悉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为基础,教学条件状语从句(conditional sentences),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及语言情景中,反复练习句型结构,同时给学生留以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享了语言学习的乐趣。当播出猪妈妈和三只小猪的视频时,学生有些疑惑――这个故事谁不知道呀?张老师抓住时机,说:“Mother is asking them to make a living themselves.”这样就将语言学习和故事结合在一起了。当播出第一只小猪用稻草建屋时,张老师说:“If I build a house of hay, I’ll live comfortably.”当播出第二只小猪骑在木屋顶上吃苹果时,张老师让学生对画面进行描述,然后模仿第二只小猪的口吻说:“If I build a house of wood, I’ll live happily.”当播出第三只小猪建造的砖屋时,张老师问:“What is the house built of?”学生已经被引入故事情景,不约而同地回答:“It’s built of bricks.”这时,张老师故作严肃,模仿第三只小猪的口吻说:“If I build a house of bricks, I will live safely.”然后,张老师让大家对第三只小猪的观点展开讨论,让学生们说出是否同意及其理由。学生们开始议论,此时同学们自然而然地使用第三人Q,能很容易地说出大灰狼可以轻易摧毁稻草屋和木板屋,而砖头屋很硬,大灰狼如果胆敢啃砖屋会崩掉一地牙的……同学们假设了多种可能的结果,笑声不时充满课堂。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张老师及时对句型结构进行归纳: “The three pigs have told us the real wills. That’s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se sentences.

【案例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巧设情景,利用学生已知故事的结果,进行语言的迁移

条件状语从句的英语语言知识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与其它英语教材有不同之处,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在初二教材就安排了此类句型,到初三时主要是进行巩固和归纳,而且必须强调使用英语思维及语言知识于语言情景中。张老师巧设情景,利用学生已知故事的结果,进行语言的迁移。她的这种教学措施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进行了人文教育。以往,我曾观察过不少有关条件状语从句的教学。由于大多数教师偏重于语法知识的难度处理,往往采用解剖结构――分析例句――大量练习题,句子的填充、改错、翻译或造句的“三步曲”。甚或有些教师还会让学生同时学习和比较真实条件状语从句和虚拟条件从句,将一些学生的记忆搅得一塌糊涂。我也曾看到有些教师干脆“就地取材”,要学生翻译他现编的中文句子。例如:如果我不早起床,我就会迟到。如果他不做作业,他就不能通过考试。如果我们不打扫教室,教室就会很脏。教师以为自己在做思想工作,这些句子说得很顺溜。学生却听得一点儿也没有兴趣,就象用英语做忏悔。这样的语言课,乏味尚在其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必然会消褪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二、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要想让英语课程适合每个学生,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在本案例中,张老师能时刻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利用一个大家熟悉的简单故事,让学生用英语来感受其故事的深刻内涵,用英语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此时,英语语法知识就成为了一种使用的载体,为教学目标服务。

篇10

初中数学多边形图形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进行多边形外角和分析,能够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多边形的解题技巧进行有效传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多边形外角和是平面图形认知中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学生在上节知识点中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能够初步认知内角和的相关问题,但是却对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却感到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外角和概念为突破口有效的渗透数学,转换思想,通过类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教学目标

多边形外角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外角概念,以及外角和公式,将多边形问题转换为三角形问题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解题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掌握一般到特殊的规划思想,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三角形外角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为什么外角和中只需要分析六个中的三个,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切记数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感觉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学校要召开运动会,小明报名参加了田径项目,他为了取得好成绩,便每天早晨沿着一个三角形比赛场地进行逆时针跑步锻炼……”然后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活动,探究中,使学生能够根据数学题干进行抽象思考与判断,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内运用支架与橡皮筋,共同摆放成三角形场地,并且请学生到讲台上感受转圈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学生能够感受抽象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从而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的设置疑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当你从起点回到出发点后,身体转了多少度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交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疑问进行互动探究,有的学生说,我的身体转过了180度,有的学生说我转过了360度,但是答案不一,教师再次提问“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再转过角的时候,你们身体转过的角度是多少呢?”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学生难以感到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会回答“身体转过的角度是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夹角”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回答,应当采用追问的方式再次提问“能考虑一下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夹角是什么角呢?”有的学生会说,是三角形内角。教师让这位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操作,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转身,部分同学会质疑这位同学的答案,认为这并不是三角形的内角。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实体演示,这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与三角形外的平面产生的角是外角,从而加强对三角形外角概念的认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固化三角形外角知识点的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从而探究出外角和公式,并且将外角和公式作为切入点,能够将三角形的外角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和探究,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三角形的知?R点。

四、教学总结

在课堂知识讲解过后,教师进行教学总结,从而掌握教学方法。例如学生不会预习,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共同预习,引导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具体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题干。引导学生分析在数学课堂上主要讲了什么问题?主要学会了哪些概念和公式?学生也能够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多边形外角和知识点下,教师可以将三角形的外角和概念为切入点和难点,运用较多的时间与篇幅,讲解三角形的外角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掌握多边形外角和的概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