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问题一、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传统理论教学难以具备的特性与优势,通过多年对数学案例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其作用已日渐显露。如:

(一)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

传统数学教学固守在高深的数学理论殿堂,让绝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兴趣。而案例教学把课堂带进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把对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的理论推导转化为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案例分析来加以印证。数学课堂上的案例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以及数学具有无穷的魅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案例教学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探索问题为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调动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让数学在实际的应用中展现出了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教学产生互动的有效手段

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合作的主持者,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关于所学理论与所用案例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学,并组织好有不同认知的学生之间的争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质疑对方的假设前提、立场、意图和观点,然后展开激烈地争论,不断深入,最终达成共识。整个过程,学生都是亲自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了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公式、定理的形成,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极大调动。

二、数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认识上或方法上的误区。

(一)案例教学就是多举例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与举例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目的上,举例法只是信手拈来,对知识点起到说明作用。案例法则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形式上,举例法是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理论。案例法则通过师生的分析、讨论、交流,旨在发现案例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或原理;在学生的反应上,举例法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有较好的作用,但在能力的提升方面并无多大效果。而案例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提高了学生分析、推导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中心是教师

案例教学的真正的“中心”是学生,教师是幕后的“导演”。无论如何,导演代替演员来表演,从头讲到尾,“越俎代庖”,使案例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成了个人表演的舞台,则是失败。

三、不断优化和提高数学案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要为有效课堂服务

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案例:在教学“实数”一节时,教师安排了一道思考题:两个无理数的和是否一定是无理数。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要求他们先各自独立思考再发言。大多数学生列举了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来说明问题,如π与-π等,也有学生列举了诸如-2与2-此类的相反数来解释。在教师将要为这个问题画上句号继续教学时又见有学生举手,在那一瞬间教师犹豫了,要让这位学生再发言吗?时间很宝贵啊!但最终还是让这位学生发言了:如果以a=1.414141414…b=1.323232323…,a与b都是无理数,但a+b=2.737373737…却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学生举出了一个成功的反例,巧妙地从另一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这个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言的机会,才使得学生有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一种比一种巧妙,最终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生成。

(二)注重收集,多渠道建立案例库

篇2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动画的应用。动画作为一种近代出现的媒体表现方式,目前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将动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快进入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从而可以缩短生活和理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沉浸在其中。例如在进行“建设思想道德”一课时候,可以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结合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且将其制作成flash动画,通过动画展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道德,从而对道德品质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漫画的运用。相对于一般直观教学措施而言,漫画更具有幽默和夸张的特点,可以展现出更强烈的艺术性和美感,将知识融入漫画中,相对于单纯的讲解知识,借助漫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地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道德和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厚。例如在进行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教学时候,可以为学生展示“人来了、狼来了”两则漫画,通过鲜明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目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正确措施,明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对于视频资料的应用。通过国外的研究数据我们发现,人们通过语言形式,借助听觉可以记住大概15%的知识;借助视觉可以记住大概四分之一的知识;而当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之后,可以记住的知识可以超过50%。所以借助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料,可以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环境问题的危害”课题讲解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水质恶化以及森林滥砍滥发导致的河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的视频的播放,不需要为学生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明确和深入的了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应用 

(一)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设施无非是书本、粉笔、黑板以及自己的嗓子,如此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累,所以导致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构建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开始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产生兴趣,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之后,可以显著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以及板书的缺陷。在进行法律相关教学的时候,我在课堂刚开始时候为学生播放了我自己的制作的法律相关的flash动画,鲜艳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将课间时候玩散了的心又重新集中到了课堂中。 

(二)通过营造情境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想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感情和意境,就需要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入手,具体可以借助各种事例来进行表达,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绝大部分的教师口才并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级别,所以并不能达到所期待的效果,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副精彩的画面、一段适当的音乐和一组符合时机的视频短片,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重点的“防微杜渐”主题的教学时候,针对很多学生错误认为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存在很远的距离的情况,我尝试在课堂上引入迟志强的案例,并且借助flash动画为学生们播放迟志强的《铁窗泪》动画,将迟志强的事例详细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获得更多有助于教学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认知更加具有时代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运用各种信息,可以更快更全的传授新的知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具有这些特点之后,可以有机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国内及国际形势、国内当前热点信息、国际焦点等,使得信息量显著上升,充分剖析时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思想品德教学中就“意志坚强”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中出现的“英雄少年”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度地对本堂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片段,并且提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快速接受最新的信息,并且可以对其充分认识,直至佛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 

三、总结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确可以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需要明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和服务,欢迎光DYlw.NET联系方式QQ 712086966]认识到的是,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抛弃之前的教学方法,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应当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工作,具体的环节依然需要教师进行处理,所以教师应当认真准备多媒体材料,确保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真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的训练[M].商务印书馆,2007. 

篇3

在目前初中体育实践教学当中,有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行为动相脱离,没有依据学生自身兴趣与能力来设置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对体育学习的需求。而定向运动自身具有的普遍性、放性、趣味性及探索性等特点,则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体育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和锻炼学生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综合能力获得切实的提升。然而在将定向运动融入到七年级体育课堂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重重阻碍和问题,为此,首先简要的阐述了什么是定向运动以及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运用情况,而后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

二、定向运动的含义    

定向运动简中一的讲就是参与者运用已有的地图与指南针等道具,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最终目的地或达成最终目标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实际展开时,应充分依据学校已有硬件设施和场地情况来展开定向体育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定向体育活动时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道具,保证定向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对定向运动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运用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定向运动不中一是一项体育活动,其木质在于其含有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以及探索性,切实满足初中生爱玩好动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有效锻炼思维能力和提升体育能力。在实际展开定向运动时,要求应依据学校自身场地及硬件设施等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定向运动方案和规则。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依据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对定向运动方案及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定向运动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也不够健全,导致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流于形式,一此学校甚至直接放弃定向运动的运用。对于定向运动含义的理解,学生了解不深,甚至一此体育教师也对定向运动体育教学的木质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教学成效较差,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

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定向运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策略探讨    

1.设计定向运动游戏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当学生步入初中后这一阶段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是相当重要的,要求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索质得到提高,还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心态和自信心,推动学生综合索质的全面提升。在具体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男女学生之间在身体索质和体育能力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应充分热悉学生特点后,依据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使全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都能够获得提升。由于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心理,依据学校场地及体育教学设施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寻找宝藏游戏形式的定向体育活动,详细程序为,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两两形成对接,有一个小组进行藏宝图的绘制,让另一个小组依据地图展开寻宝游戏,并且规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寻宝,继而保证游戏的难度与趣味性。并且在就进行分组时以男女学生混搭的形式组成各个小组,使女学生的细心和男学生的体力在定向游戏运动中获得充分发挥,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在互相的鼓励卜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定向运动游戏当中去,获得良好的效果。采用趣味性较强的定向运动游戏能够有效转变以往体育课堂单纯进行跑步的单调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热情低卜的问题,并且当学生完成游戏目标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身心多个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2.教师自身应进一步强化对定向运动教学理论的学习    

针对上述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自身对相关教学理论掌握不够深入的问题,想要真正解决这一现状,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定向运动的研究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动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定向运动理论体系来说,教师可以分析国外体育教学的实际案例,对于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着重的分析,借鉴并运用,针对学生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借鉴国外定向运动教学案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参与热情。在进行定向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体系进行深入的学习以及研究,在提高自身专业化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在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学习热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在根木上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篇4

[关键词]粤北山区;初中体育;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52-01

合作是体育运动的特性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更需要合作,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符合体育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让合作学习新理念走进粤北山区体育课堂。笔者作为粤北山区的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深知合作学习运用的重要性,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层次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结构。

一、呈现目标,定向激趣

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一个人的情感、情绪在认知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明确呈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调动学生体育探求欲望。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开头就像“磁铁”,在无形中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体育课堂氛围,以此为体育教学切入口。教师可以简短地导入,呈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开始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权利,实现体育教学预期效果。以800米田径教学为例,明确同等条件下,学生性别、身高、体重、携氧量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等基本身体要素对800米田径成绩的影响分析,确保学生的基础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合作学习分析800米成绩的实验变化。

二、小组预习,合作讨论

心理学系统论原理研究表明参与者受交流意见影响,产生最佳群体思维合作效应,激活思维,碰撞火花,迸发出新思想。在粤北山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事先设计体育课堂小组合作任务和作业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合作获得知识,刺激学生的合作探究欲。在体育课合作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体育知识合作讨论,分析体育知识,找准体育知识重难点,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逐渐提高体育能力。为了照顾小组内的学生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解决这一问题。800米体育训练中,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小组锻炼,自主练习,在学和练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以4×200米的形式进行间歇训练,在半恢复状态下跑完4×200米,掌握800米运动技巧。

三、组际交流,适时点拨

体育训练提倡合作互助,通过对体育运动进行合作交流,剖析体育运动合作范式和变式,实现学生对体育运动明辨认识的目的。在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组间交流,升华学生的体育运动认知和实践,教师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地点拨。在体育运动中合作学习,让组内成员较为全面地了解体育知识和运动,引导学生过渡至组间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形成体育运动成果,让每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所进步,获得较理想的锻炼效果,感受合作学习的力量。

四、小组反馈,评价补救

通过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各组成员获得体育运动效果,从合作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和效果四方面评价体育合作学习成效,教师及时做好补救措施,深化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的认识。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转变个人体育运动为小组竞争运动,教师结合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开展个别点评,通过多样化点评,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进步。800米训练中,以合作学习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实现在练中思、思中练、练中懂,获得体育合作学习乐趣。

五、巩固成果,拓展创新

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改;创新;策略

初中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生机勃勃,想像力丰富,十分具有创新能力的开发潜质。体育教育在一般人看来,就是通过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实不然,体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发展。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体育教学成效不高的问题,所以,要想在体育教学当中灌输创新理念,体育教师一定要对创新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改变自己形象,转变教师形象,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等等,以此来成功地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运用和灌输创新理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大幅度地提高。

要想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运用和培养创新理念,体育老师就要用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进行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讲究方式方法。下面对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培养创新理念的方法进行几点简要介绍。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不管是哪一个学科的学习,只有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所以进行创新体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日常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当中,体育教师可以针对男女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生理条件开展不同的体育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提供越多的选择,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动教学,所谓的学生主动教学,就是允许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的设计当中来,学生喜欢做哪些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就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地满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可以享受到创新教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也更愿意接受体育教育。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学习气氛和谐了,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特别是在初中的体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当中去。也只有地位平等了,学习气氛和谐了,学生才有胆量去和教师沟通,才能真正获得体育技能。首先,和谐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会领会到自己的地位与价值,因此更愿意参加到体育活动当中来。另外,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较强的民主观念,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共同推动体育教育的进步。其次,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只要是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一定要能够做到,只有体育教师能够一直严于律已,时刻为学生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学习。在对学生进行示范时,要反复练习,使自己做的每一个专业动作都可以达到教学标准。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入到体育教育工作当中,与学生进行真心的交流,帮助学生进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关心与帮助,比如说,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有一个学生平时课上活动都十分积极主动,但连续两次体育课上都不言不语,也不再主动配合老师。经过体育老师的了解,是受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恶意恐吓,所以无精打采。老师把这一情况反应到了领导部门,对当事的几名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处罚,接触了学生的困扰。自此以后,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拉近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十分地投入。

三、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

近些年来,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且其应用规模越来越广泛。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当中,有许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用不到多媒体设备,这样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首先,运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大大增加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有许多高难度动作是老师做不了的,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给学生看,即使自己不能做展示,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该项运动的魅力。其次,体育教育不仅是教授体育技能的学科,还要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播。比如在讲游泳课的时候,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讲解游泳发展的历史,展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赛场风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一览大将风采,这样的敬仰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体育技能,了解体育文化。另外,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体育课一味地进行体育训练的现状,使学生得到舒缓身心的机会,不必一直进行体力消耗大的体育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

四、通过体育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多采用竞赛和游戏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创新性,因为游戏和竞赛可以促进学生脑部的思维潜能的开发。体育本来就是充满竞争力的一项运动,所以,竞赛教学法顺理成章地可以做为一种体育教学方法被应用到现实的教学工作当中。比如在上篮球的时候,老师可以把男生、女生分开来,再把男、女分别分成两队,在进行完理论教育后,让学生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所习得的篮球技能。因为比赛会有胜负,学生一定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能更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但是不能让学生养成很强的胜负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竞技的重要理念。

在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创新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了初中体育教学当中。随着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对施展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希望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落实创新体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自强.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创新[J].新一代(下半月),2011(3)

[2]李小平.初中体育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初中体育教学;差异性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7-01

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基础以及个人情绪状态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1.差异性的教学特性

差异性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展开具有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师生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深入了解中帮助学生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障碍,老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差异性教学方式的贯彻实施都是落实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之间,学生能够在这个具有变化的教授过程中开拓自己的学习视野,老师则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大个人的知识范围,在与学生的交流学习中获得同步进步。

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形成正向的心理状态与体育观念。该教学理念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将教学的眼光局限于学生短期的学习效果,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身体条件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体育项目,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差异性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

2.1 更新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的日常开展中,老师主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课外活动的锻炼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但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推广下,中学体育课程需要促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同时,转变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学的理念需要得到适当的调整。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具有差异性的体育教学。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与专业化水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2 教学结构的优化措施。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教学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老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首先,老师需要详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化素质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学习能力优秀和需要提升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专业性的提升。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老师需要采用激励式的学习方式,避免学生应为学习成绩的暂时落后而产生自卑心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原有基础上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对于学习能力突出,接受能力高的学生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适当的增加学习的难度与强度,帮助学生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发起挑战。

2.3 完善和丰富对学生的评级体系。差异性的教学方式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从横向以及纵向两个不同的维度开展教学评价。具体来说,纵向评价主要是指针对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个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而横向评价方式主要是指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项目进行评价,比较其学习能力的高低。除了不同维度的评价方式之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师生间的共同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任由老师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判,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体现。

综合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双向结合。老师在进行评价时需要结合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向度的评价标准,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的变现,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比简单的重视结果评价更为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期间将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重点关注,以保证评价标准的客观多元性。老师在对学生的评判过程中应该将衡量的比重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有所倾斜,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与成绩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差异性发展。

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要求,及时调整个人的教学节奏,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在对学生的动作分析与相关体育事项的掌握中制定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老师学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典型教学案例,使学生在对教学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上结合老师的详细讲解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提升学生在体育知识方面的专业化技能。老师也可以适当的采纳和吸收小组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中获得新的学习经验,掌握差异性教学方式的核心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特征,建立学生的学习自尊心与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差异性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化差异特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老师的教学内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获得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增强。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多元教学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的成绩感。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双向互动关系,在对彼此的详细了解中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范长安.浅谈学校体育中的差异性教学[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0.

[2] 王志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2):73-74.

[3] 李百长 .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初探 [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2,(6):93.

[4] 应明和 . 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文理导航 ( 中旬 ),2011,(4):31.

[5] 袁春夫 .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体育运用差异性教学的探讨 [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2,(2):56-57.

篇7

漫谈经济常识中的GDP教学马明军 (6)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教学设计金依平 杨晓芬 (8)

浅谈哲学常识中“客观性”问题的教学张正益 (11)

正确理解“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周祥其 徐林茂 (14)

贯彻新理念 用好新教材李松涛 (15)

初一政治新教材(人教版)结构特点之管见潘从红 (17)

政治课教学和与时俱进陈国英 (20)

思想政治课应重视“点”的教学刘合奎 (23)

例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张岩 (26)

“暂停”在案例小品教学中的应用王庆民 魏安 (28)

2005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复习专辑已出版 (25)

2004年总目录 (48)

欢迎订阅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复习专辑》 (56)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的一点思考王振邦 (30)

是赔了,还是赚了?宋春晓 (31)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张建光 (32)

原野风吹满目春——浅谈中考政治试卷中的“乡土性试题”钱桂林 (34)

例谈“材料联系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孙全军 (37)

中考写作类开放性试题简析王有鹏 董海英 (38)

初探中考政治试卷中的文综试题李永民 葛鑫 (40)

初中趣味案例五则夏继尚 (42)

高二趣味案例七则张小平 兰博 (45)

“渐进式”五大阴招林双川 (F002)

广角 (1)

深具阅读价值 富含发展潜力《作文新天地》期待您的订阅 (F0004)

教师间合作与学校教研组建设:工作型合作向研究型合作的转变——论教师间合作与学校教研组建设徐金超 (5)

与时俱进,实现学校教研组考评的新跨越韩国存 (8)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探索蔡伟 陈水均 (10)

识得教研真面目,只缘身在校本中——温州第七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建设的实践陈晓丹 (12)

“研究性学习”活动弹性教研组建设的探索吕金辉 (15)

隐喻,影响你的教学:教学宛如调酒吕北燕 (17)

教学与旅行杨丽萍 (18)

水到渠成话课堂朗读寿勤英 (20)

语文教学犹如诗歌商文娟 (21)

教学如接枝王祖英 (22)

论教学隐喻——从五位教师的教学隐喻说起刘徽 (23)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教研范式的转型潘涌 水小琴 (25)

“研究”不再高不可攀——搭建行动研究平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周惠 (28)

“五项修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剂侯时红 (29)

农村中学教师“厌教”心理的起因分析余芬勤 姜瑞强 (32)

论促进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沈海敏 (34)

让生命在美丽的思想中飞扬——谈思想品德教师应具备的思想秦国海 (36)

也谈教师自身的补课——写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之后王杏英 (37)

浅谈课改中的和谐统一冯志浩 (39)

例谈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存在的误区葛亦虹 (42)

论“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陈莲芬 (44)

对点状教学问题的初步思考——从三个化学教学案例谈起舒继青 (46)

科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方法初探袁桂芬 (47)

主体能动科学评价——新课改下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姜海斌 黄瀛伦 (49)

浅谈中学体育学生的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潘晶晶 (51)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探索袁学飞 徐云飞 徐亚芬 (53)

海燕为什么呼唤暴风雨——《海燕》教学案例及分析汪春娟 (55)

教学札记:跳出优美的水之舞蹈王娟 (58)

春暖花开下的冰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点滴感悟周妙华 (59)

改动一下,效果不错——《个性相框》教学案例分析周铭霞 (61)

德国华德福教育的学生观及启示费章娟 (63)

高考语文如何备战周红阳 (3)

对高考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几个非技巧性问题的思考郭吉成 (7)

洞幽烛微 深明大义——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词语辨析题复习技巧汪啸波 (11)

数学题目会说话——数学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种观念与方法李学军 (13)

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看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变化徐武奎 (19)

深研课本是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朱永健 (21)

近五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透视及考前阅读教学对策吕亚华 周道义 (24)

解析浙江省高考英语"新"短文改错,探究应试策略卢祥富 (27)

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生物复习效率吴轶宁 汪永泰 (31)

浙江省高考物理复习策略何文明 (35)

高考物理复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黄国龙 (39)

高考化学试题信息呈现形式与考查功能分析舒继青 (44)

转变观念重考纲 整合知识重方法——2010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备考复习建议钟涛 (49)

合理整合 有效拓展——高中历史新课程复习策略探究朱可 (53)

关注变化 明确方向 精心备考——2010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复习建议李虹 (59)

优化地理习题教学,提高应试能力罗祥海 周莉莉 (62)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取向的中小学绩效评价熊伟荣 (3)

绩效考评中的几个“难以量化”施瑾 宋华强 (6)

从教学调研到教学视导——基于《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的教学视导实践行动何灿华 (8)

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乐清市公办寄宿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郑庆新 (12)

从培训走向研修——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陈昌苗 (14)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视野下的教师言语策略分析辜筠芳 (16)

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动”起来许学 (19)

体验式文学教育刍议王霄怡 (21)

语文活动课“对话型”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卢菲菲 (23)

生本理念下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俞旭平 (25)

让语文课充满成长的气息赵惠娟 (27)

以文解文以心鉴心——《听听那冷雨》教学原始闾剑宝 (29)

课外阅读辅导和问题意识培养姚培基 (32)

对作文评价视角的思考蓝其明 毛克生 (35)

对文言文教学的若干思考陶小红 (38)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运用策略与原则夏雪尧 (40)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周建林 (42)

例谈传统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翁华军 (44)

提高初三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朱毓娟 (46)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黄飞燕 (48)

试论三种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陈冠兴 (50)

论学生原有认知与初中科学教学吴连俊 (52)

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利用陈文娥 (54)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说话”艺术俞君萍 (56)

班主任要把话说出味道来夏建军 夏沙子 (59)

如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陈洁 (61)

重“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李娜 (62)

广角 (1)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 (F0002)

多维度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徐志强 (5)

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及其价值分析郭威 (7)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室主任的角色定位陈种根 (10)

论提升中小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德 (12)

新思维 新举措 新气象——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探索沈育昌 (14)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朱丽红 (16)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征稿启事 (18)

高中体育与健康走班制选项教学及其管理的实践研究伊柏清 颜发勇 (19)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陈滨 (22)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实践王丽华 (23)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行区分性评价的研究盛寒胜 曹强 (25)

让美术课堂生活化陈艳秋 (27)

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陈颖 (28)

让劳技课“时尚”起来许善军 (30)

体验式教学:是“异化”还是“中国化”边卫洁 (31)

写作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现象分析及对策刘长青 (34)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邝时梅 吴立忠 (36)

数学“生成性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洪岳富 (39)

略论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吴建生 (41)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价值观教育——以“的诞生”课堂教学为例陈优芳 (43)

在思想政治课中对听力障碍学生宜实施情景教学法张群 (45)

社会课程教材编写之我见——基于主题开发的视角吴伟伟 (47)

浅析教师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叶素英 (49)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鲍佩艳 (51)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析滕凌志 (53)

《英语(新目标)》词汇教学新策略胡小英 (55)

例谈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姜月娥 (58)

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实践许健伟 (59)

篇8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运用 探讨

[摘要]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急需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课改的发展。在目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对情景教学法的特点、情景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操作方式、情景教学法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情景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进行论述论证与实验对比,希望给广大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运用 探讨

根据表1结果调查证明,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被学生接受,尤其是小组合作型和游戏竞赛型的课堂模式最受学生欢迎,学生对技术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感兴趣。调查中也发现部分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自由活动型的课堂模式有兴趣,对学生这种学习需求的变化,也应引起我们体育教师的重视。

3.1 体育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3.1.1 鲜明的主线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

主线是情景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的设计可用"网状"教学框架,使各部分紧紧相连,节节递进,达到运用主线进行身体练习之目的。例如,主线是"山区学生上学(双杠支撑)"的课,准备运动是"钻山洞"――游戏激趣,基本部分是"翻山越岭"――双杠支撑练习,结束部分是"路遇好友(载歌载舞)"――放松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主线,为双杠支撑的技能学习服务。

3.1.2 适宜的创意为教材服务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框架进行适当的突破、创新,把综合性知识与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赋予体育教材全新的教育寓意和练习情趣。

3.1.3 情感的融入为体育学习服务

体育心理学教授马启伟指出:"动机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及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情景教学正是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而形成情"景"、意"境"。用背景音乐,生动语言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求知欲望、学习动机和情感,使这种学习的欲望与教师的导向产生共鸣,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性成功震区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3.1.4 教学行为的安排为学生健康服务

体育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情景教学模式时注重锻炼身体、调节心理和增加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效性,运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性,对情景发展方向的引导、启发和调控,帮助学生用愉悦的心境去承载适量的运动负荷,促进学生的健康。

3.2 情景教学的操作方式

3.2.1 游戏竞赛型的情景

游戏是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练习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飞步取棒""青蛙跳高"等游戏教学。这种加入适宜竞赛内容的游戏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比赛的激烈性与趣味性中体验到乐趣,又发展锻炼了能力与身体素质。

3.2.2 模仿型的情景

这类主题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学生的喜闻乐见事物、情景来创编故事、进行情景模仿来组织教学。在上七年级《团身前滚翻》一课中,本人采取了以下两种教学设计,一是以游动物乐园为主题进行设计,在导入部分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动物游乐园中,想象、模仿在游游乐园的过程中看到各种动物的各种姿态,引出猴子在地上滚的动作,从而导入本课题――"团身前滚翻"课堂教学。二是让学生模仿"老鼠偷油"的动作过程,先学生自行模仿练习,然后选择部分学生模仿表演,评出最佳模仿者,然后引出课题,组织教学。这样的虚拟情景使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学生的情绪被激活、积极性被调动,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

3.2.3 故事型的情景

创设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故事情景,借助故事情景使学生随故事的进程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如田径教学中的快速跑可采用"冲出亚马逊"的故事。开始时引导学生模仿军人训练――四面转法,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模仿攀岩、穿过铁丝网(抓踝走,下肢素质练习)、系解炸药(携实心球折返跑)、追捕恐怖者(追逐跑),任务完成一起跳起了优美的舞蹈――韵律操(放松活动)

3.2.4 时事和教育型的情景

这类主题一般选择一些时事新闻、思想教育故事作情景材料。如初三年级的《实心球,耐久跑》一课中,本人则运用了《》为主题。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和耐久跑的练习围绕""这一主题创编排成"整装待发"、"攻敌堡垒"、""、及"欢庆胜利"等上下贯通、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步步展开的五个教学组成部分来再现主题。用装满沙的可乐瓶作为手榴弹学习实心球动作技术,运用学生的思维用可乐瓶设计会师的路线来弥补操场无跑道的不足。这种情境教学法设计既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可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同时寓教于乐,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教育。

3.2.5 音乐伴奏型的情景

无论是节奏明快、鼓舞斗志的音乐,还是悠扬宛转的乐曲,都会增添体育教学的丰富内容与娱乐性。创设出一种特别的情境,既可消除运动的疲劳,又增加了师生的感情交流。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选用《运动员进行曲》、《生命之杯》、《斗牛士》等节奏明快又积极向上的音乐,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忘却了练习的疲劳,达到练习的目的,从而使教学更加和谐快乐。

3.2.6 利用教学语言和哨音创设的情景

讲解和吹哨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的结合",如"快速反应跑"游戏,用于练习的哨音可以采取高低、轻重、长短等惟妙惟肖的声效,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持久性,在比赛之中可以充分发挥"拉拉队"的作用,创编和运用一些"口诀词"、"要点歌"、"对话"等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练习的激情。

3.2.7 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教学案例一、七年级《团身前滚翻》。课例1:辅助练习:兔跳,抱膝团身――团身滚动――下颚夹纸片斜坡前滚翻――下颚和双膝夹纸片斜坡前滚翻――保护与帮助下直线前滚翻――独立完成前滚翻;课例2:游戏:高矮胖瘦――游戏:低头看天――游戏:看谁做得快――游戏:锤子、剪刀、布。分析:如果只看练习步骤,课例1的步骤还是比较好的,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特别是采用下颚和双膝夹纸片两种手段,有效解决团身不紧和双腿分开的问题。但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课例1的练习单调、枯燥,显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而课例2是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练习,学生觉得有兴趣,愿意学,学得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教学案例二、七年级《50米跑》。课例3:集体徒手操――跑的专门性练习(30米)3次――30米加速跑3次――50米中速跑3次――50米全速跑2次――游戏:长江、黄河;课例4(大家来当消防员):练习本领(约30米3次):抢点游戏,紧急集合――军事竞赛(约30米4次):快速收放水管,过障碍比赛――接警救火(约50米4次)。分析:课例3为了完成这次课的教学任务,从练习内容和强度来看,基本上达到目标,但是组织形式过于单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没尽全力完成练习,导致学习效果一般;课例4则是以消防员的训练、战斗为一条故事主线,模拟消防员训练、救火的情景设计跑的练习形式,利用学生喜欢竞争比赛的特点,以"三步曲"的形式递进教学,使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对练习始终保持热情,虽然学生跑的距离相差不多,课例4的教学效果明显要好过课例3。

3.3 体育情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创设情景要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出发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判断是否采用情景教学。该创设怎样的"情景",要善于控制情景导入的时机,把握情景导入的节奏,逐步展开和延伸情景,不能搞形式主义。让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有和谐的统一。

3.3.2 创设情景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

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期"是我们创设情景和利用情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依据,所有情景的创设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具有体验和经历的难度性,不能跨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进成人化的情景,以致使学生无所适从。

3.3.3 学生扮演的角色,尽量设置成学生向往的角色

情景教学所着力点是如何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最好的措施就是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让学生动手制作,动脑想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若能让学生担当向往的角色,学生的情绪会特别的热烈,进而能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3.4 情景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3.4.1 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

体育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丰富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将其他学科知识、日常生活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法中具有感染能力、开发能力、融通能力、转化能力、展望能力。而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是成功情景教学的前提。

3.4.2教师要用真情实感去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上好体育情景教学课,一方面教师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准确的预见和判断教学走向,这是由于体育教学空间范围大、学生的兴奋程度较高,因此准确地预见和判断教学走向,对于控制好情景教学有着极其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既能激发学生情感的产生,又能在公正、公平、赋有激励性的评价下,鼓动学生积极锻炼。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中,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3.4.3 教师必需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能突破教学模式框框的束缚,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探索。善于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自己的认识――创造实践――再认识――再创造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体育教学特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按照心理学家古尔福特的观点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映迅速,对应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方向的能力;(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5)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6)洞察力。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求知欲;

4.1.2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期坚持会让学生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

4.1.3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想象力,动手又动脑,培养了个性发展,具有实效性和生活化,更适应现代素质教育。

4.2 建议

4.2.1开展情景教学法要针对小学生或初中生,要针对他们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进行教学;

4.2.2教师要熟悉教材、全面构思、精心安排,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4.2.3课堂上让学生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想象,多一份自主创新的主动权,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创新的满足。

[参考文献]

[1]郭佳.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J].教育导刊,2002(13).

[2]施文江.主题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体育教学,2003(1).

[3]苏军.对情景教学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03(4).

篇9

一、学科德育研究的基本内容

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的研究,立足课堂教学,坚持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方针,从各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学科德育的基本内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道德的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作了精辟的区分,认为“道德教育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克纳(T.Lickona)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此,学科教学具有巨大的德育功能,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以往过多提到学科“德育渗透”,这种提法更多地是站在学科教学之外的角度来研究学科德育,其研究的视角主要聚焦于如何从外向学科内容浸入德育。对“渗透”的不同理解容易使教师把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看作额外负担。在实践上容易暴露出种种形式主义贴标签式的教育现象。

其实,学科德育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学科德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科德育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学科德育是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实现学科德育的过程化。

2.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必然联系

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价值取向,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教师应该依据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一般有三个层次。其一,显性结合。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通过学科知识直接反映出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就是学科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性的部分;其他如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都具有学科德育的显性内容,可以在知识传授中体现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其二,隐性挖掘。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蕴含于学科知识内容、科学观念中,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揭示出来。如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数学中的直线与曲线的关系;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领会。其三,教育生成。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现代社会赋予学科新的要求,具有更深刻的德育内容,教师更应从学科特有的育人因素全面考虑,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如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方法和科学发展观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3.学科德育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总体目标,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理念之一,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强调要依据各自学科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从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我国德育内容仍应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具体包括:

文科、综合类课程,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善于发挥学科优势,借助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环节,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外历史与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

理科类课程,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引导,以及科学精神的培育。

艺术、体育类课程要针对学生喜欢此类课程和活动的特点,在艺术、体育教学活动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信息技术类课程,要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网络免疫能力。

学科德育的有效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内容上蕴含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在操作上受到学科教学的制约。各学科的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体系,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各学科无论在横向或纵向上都构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严密的整体,因此,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同时,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因此,学科德育又具有层次性特点。学科德育要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认知规律的序列发展,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4.学科德育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归纳如下:第一,资料分析方法。主要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物理《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课中,利用我国自行研制原子弹时老一代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顽强攻关的航天精神教育;生物、科学课程利用对人造成危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第二,情景模拟方法。通过真实情境或模拟情景的体验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方法之一。第三,激疑设问方法。教师提出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启迪。第四,榜样激励方法。学科德育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优秀的典范,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也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人类榜样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科德育的教学实践

各学科教研员依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实践,总结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引导教师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市级教研员、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采取合作研究模式,与一线教师一起开展教学设计,探索各学科德育的规律,推出具有引导和示范价值的学科德育教学研究课例、案例。

如历史课程。历史是德育的源泉,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有的教师利用教材中仅20多字的有关的历史事实,抓住学生探究的兴趣,将这一历史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研究。历史组的教师们将学生收集到的的相关资料制成网页,供学生学习、研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有关的历史问题。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学生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深切地感到不仅是人类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残暴记录,也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历史,日军的暴行永远不能忘记也不能饶恕。学习后学生在校园的局域网上发表了很多肺腑之言,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结合日本当局的暧昧态度和日本右翼分子军国主义的猖狂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理科课程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如:生物课程生命科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人文精神以及道德伦理教育内容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剪纸拼人脸活动来模拟遗传信息对人的一张脸上各个器官的控制,并在贴出的人脸旁边贴上决定这张人脸的遗传信息序列,让学生认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每个人的个性,体现人文精神。同时利用“多利羊”寻找妈妈的小品表演,让学生了解,在“多利羊”的诞生过程中,没有提供母羊的完整细胞核,因为只有细胞核才是遗传的信息库,所以多利羊既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教师注意挖掘课程内容,自然而然与德育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克隆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尝试才获得成功的,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历程,要树立科学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艺术课程重在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如中学音乐课程《可爱的家》,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到家庭的温暖,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理解父母为自己的操劳。教师先从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导入,让学生感受身在异乡强烈的思乡心情,然后让学生分部合唱《可爱的家》,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手韩红收养了贵州麻岭缆车事故中幸存的小男孩,韩红还以这个故事为背景创作了歌曲《天亮了》。伴随着歌曲,学生听完这一感人的故事,被深深地打动了,很多学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教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突出了个性化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家、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从爱家、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献爱心,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萌生对祖国的报效之情。

以上例举的3个课例是一线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德育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常态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的良好状态,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长期以来,在德育上花的力气大,但成效不显著,灌输和说教的痕迹仍较为明显,教育内容成人化也是制约道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体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帮助教师摸索出一套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学科德育教学参考文本。

三、研制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为加强中小学各学科德育研究,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工作意见》,从行政角度以文件指导的形式给予支持。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意见(试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宏观性的导向,指导全市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研制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学科所蕴涵的德育内容出发,研究教学内容与德育的关系,为一线教师提供典型性、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建议,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附有教学案例,供教师交流研讨。借助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将各学科育人目标落实在知识传授中,在全市范围形成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良好氛围。中心利用不同形式和不同层面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化,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学中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学科德育范畴。该部分根据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简要、清晰地阐释了该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要求,对新课程各学科教育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提炼。

例:初中英语学科德育范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健康人格、文明行为等,提高学生跨文化的理解与交际能力;中学物理学科德育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等,培养学生利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社会责任感。

――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该部分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蓝本,着重分析、把握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承载的德育内容及德育目标,并提出教学活动及教学策略建议。(见表一)

――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及评析。该部分列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科德育成功案例,并从德育实施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析。

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义――我可爱的家乡》一课的评析摘要。

本课例根据顺义区地方教材内容设计,引导同学在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活动后交流互动,在参与中分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恰当选择德育实施内容。本课内容德育点比较丰富,教师没有泛泛设计,而是精心选择了家乡学校、家乡农业、家乡工业、家乡奥运4个极有代表性的实践内容,与学生生活也非常贴近。

二是准确挖掘德育资源。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能够紧紧围绕“知家乡、爱家乡”这一主线,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机会,利用了家乡的地方资源。

三是亲身体验得到感悟。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参加采访等活动,小组查阅相关资料,亲历亲为了顺义的人和事,发现了家乡的美,了解了家乡的先进农业生产,以及世界啤酒十强企业……热爱家乡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高中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注重从顺应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理念出发,结合模块教学的特点,从各学科必修模块内容教育教学的要求出发进行研制与初步实验工作。

四、评价反馈机制的初步探索

目前,广大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但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评价的理论,学校领导也往往仅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中心在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进一步把各学科育人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探索有效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将思想道德教育评价内容也体现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之中,以评价促进教师树立全面育人的意识,让德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增强学科德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该看到,道德教育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等同于知识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应具有独特性。对于知识传授来说,学生学完若干内容后,可以用纸笔测验的方法进行检测,用一些知识性的题目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道德教育不是知识训练,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倡导重在体验的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设计和实施,都注重对深蕴的德育价值发掘时,师生才能共同获得对道德的真挚感悟。

因此,道德教育的评价应当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考查学生道德的意识和行为,特别是要让学生在道德两难的矛盾与冲突中,学会辨析明理,分析问题,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