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解析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案例解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案例分析
儿童诗以饱满的儿童情感、儿童式的丰富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吸引并感染着学生。在九月第一周的“和一年级说再见”的主题诗会中有一首诗《我比去年更快乐》,就以它独特的意境把学生们带回了那充满酸甜苦辣的一年级……
一、童诗唤醒了美好的童心
可能有人会说“每个孩子都有童心”,可是,我们能大声地说每个孩子都保有一颗完整的童心吗?在这个网络盛行,缺少真心交流,孩子们不停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的时代,他们很迷惘,他们甚至不知道“我这样是否算幸福,我的爸爸妈妈爱我吗”,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付出爱。
【片段回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里面的朋友说“我比去年更快乐”,是什么让她比去年更快乐呢?让我们一起在诗歌中寻找答案吧!
师:读了诗歌,你发现了是什么让她比去年更快乐吗?
生:我知道,我知道,他长大了。
生:她比一年级有进步。
师:哦,去年她上一年级,那今年呢?
生:二年级,二年级,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二年级!
解析:儿童诗中那天真独特的语言,会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这诗写的就是“我”。于是,从一首诗中就幻化出了无数个小小的“我”。最起码,写的也肯定是我们中的谁,于是学习兴趣被激起。
二、童诗唤起学生读诗的热情
【片段回放】
师:一年级她快乐吗?
生:快乐,因为她上小学了。
师:上小学很期待很兴奋。今年呢?
生:也快乐。
师:两种快乐一样吗?
生:不,今年我比去年更快乐!
师:“更快乐”是因为你长大了,你有进步了,你得表扬了,你感到很(快乐、高兴、激动、自豪),这种快乐里有着自豪。好,请带着这两种不一样的快乐读诗歌,读出“更快乐”!
(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读)
(师点评,对朗诵技巧做一定指点)
解析:有感情的朗诵应该是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的,只有引发了他们的切身感受,他们才会愿读,并希望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时朗诵技巧就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了。
三、童诗引领了学生的诗意人生
【片段回放】
师:还记得你们一年级时是怎么样的吗?(课件出示孩子们一年级的照片,并出示语言提示框。)
去年我 ,
今年我 ,
我比去年更快乐。
(让学生们用上语言提示谈谈自己的快乐)
师:生活中肯定还有许多我不知道可是只有你知道的快乐!像这样,把它写下来吧!然后让我们比比,谁更快乐!
(生写诗)……
师:(把孩子写的小诗贴在展示栏上)让我们一起激动地、自豪地从自己的诗中去读出我们的各种快乐吧!
(生齐读诗人的诗并在后面加上自己的诗)
篇2
问题解决最早源于上世纪的美国,最早是应用在数学课上,它特别强调创造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非常规能力。“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模式,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知识。
二、问题描述
情境导入(现今社会上出现的“月光族”现象)
以网络上流行一种新的称呼―“月光族”(网络流行词汇,是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洗光吃光,身体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根本不在乎钱财(引入课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有直接关系。而消费行为是要受消费心理影响的,下面通过认识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入手,通过探讨和分析,让学生学习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新课教学)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
指导学生看书,简单的了解教材知识体系
幻灯片展示:
情境(一)
放学回家后,小云缠着爸爸给买随身听。
爸爸:不是给你买了MP3吗?
小云:都过时了,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用到了MP5,我也要买。
设置问题:
1、小云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2、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小云的消费心理是一种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这种心理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否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会带来浪费,是不可取的。
(幻灯片展示)从众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
情境(二) “一组明星的奇装异服”图片
设置问题:
1、当今很多明星着装最求个性化,使得很多年轻人也争相追求模仿,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呢?
2、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但展示个性一定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如果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幻灯片展示)求异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板书)
活动:怎样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还是以刚才的张三买房的例子,分组讨论哪一个人的消费更理智。
教师归纳:很显然的是张三的妻子消费更理智,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必须要考虑自己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既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
(幻灯片展示)(1)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幻灯片展示)漫画:“今天有酒今天醉” “80后的生活”(房奴,车奴)
设置问题:
1、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他们的消费属于适度消费吗?
2、提倡贷款消费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矛盾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他们都属于不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的“入”既指当前收入,也包括未来预期收入,只要一个人当前的贷款数量不超过自己的偿还能力,他的消费就依然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所以二者不矛盾。
(幻灯片展示)设置问题:
每小组请一位同学谈谈在平常生活中有没有盲目追随流行之风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从个别同学盲目追随流行,导致生活费用出现了紧张,得出了要理性消费的结论。
(幻灯片展示)(2)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怎样做到理性消费?师生共读课本P21,坚持“三个避免”
(幻灯片展示):情境(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图片
讨论问题:白色垃圾的危害
学生回答(略)
(幻灯片展示)(3)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什么是绿色消费?有哪些要求?(师生共读课本P22总结)
思考:“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我们还可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并要求全班同学在“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的倡议书上签名,把学生探究性活动推向。
(幻灯片展示):情境(五)学生食堂浪费严重现象和西部山村的贫困状况图片
设置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幻灯片展示):(4)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教师归纳:尽管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但是国家还不很发达,还有一些地区和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因此还必须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联系实际,拓宽深入:
(1)“独山县狠抓干部大操大办酒宴治理工作”近来已经很少看见在街上大操大办,鞭炮漫天,甚至导致交通堵塞的现象。(大家热议)
(2)主席和香港富商李嘉诚勤俭节约的故事
(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课本框架,温故知新。
(课后延伸)
布置每一位同学下去作一个《我身边亲人和朋友的消费观调查报告》,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案例分析
整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这个中心来组织与开展的。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兴趣和积极性。突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机械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接受,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同时,走出课堂让学生接触社会,使“封闭”的课堂单一的教科书内容因为注入社会课堂的新鲜内容而显得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观察、分析、解决的能力。
(一)“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流行的网络语言设问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和强化兴奋点,从而使学生迅速调整到积极学习状态。
(二)“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三)“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篇3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八条规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人WT0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lO%”。然而,并非所有的法学专业课程都天然地适应双语教学。在教育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大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属于国内法的内容。如民法,刑法等部门法本身的逻辑体系,法律渊源都与英美法大相径庭,双语教学必然会使学生混淆概念,得不偿失。相比之下,国际经济法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一、国际经济法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国际经济法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法律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外语表达国际经济贸易法律方面的专业问题,用外语提供国际经贸法律服务的技能。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则,而且可以使其熟悉国际经济法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提高以英语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能顺利地从事经济贸易和国际法律交流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增强了日后就业的竞争力。此外,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还能为将来有志于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的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其掌握和分析第一手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将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培养人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WTO规则的背景是西方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要使我国的法律制度与WTO接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西方法律制度接轨,这就要求我国法律学人要站在能与西方法律学人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水准上,否则就不能够参与公平竞争。
国际经济法自身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际经济法的渊源较为复杂。其中国际条约、惯例以及外国的正式文本通常都是英文版。汉语与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法结构、语言及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汉语思维者和英语思维者思维方式的不同,难免导致相互翻译时将信息遗漏或言不达意,甚至错误理解。基于中译本进行的教学,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有些术语和规则,只有还原到其原来的语言文本中,才具有真实的含义。我国某些国际经济法教科书中对一些条约、惯例以及有关外国法的翻译并非完全精准,可能会造成对相关法律的误读。例如在英国法中,提单的性质属于Document of Title,即权利凭证。
而在我国的一些国际经济法教材中,这一术语却被解释为物权凭证,抹煞了提单亦具有债权凭证的作用。其实英国法中没有债权和物权的区分,也不像大陆法系那样有系统的物权体系。尽管国际经济法某些内容属于中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其毕竟调整的是涉外经济关系,例如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三资企业法等。使用英文传授该部分内容可以令学生在探索正确英文译文的表达方式的同时更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相关法律的理解。
在国际经济法开展双语课程也就有较高的可行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双语教学”课程定义为:指除外语课程外,采用了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 以上(含50% )的课程。其中教材可作广义理解,不应局限于教科书本身。大量的英文条约、惯例和案例为国际经济法提供了充分的教学材料和资源。直接采用英文版的法律文件省去了翻译和出版的环节,更能跟上法律发展和变化的步伐,将国际经济法最前沿的知识引入课堂。其次,国际经济法的授课对象通常都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之低年级相对有所提高,更容易适应双语教学。从学科内容来看,国际经济法与其他法学学科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这令双语教学的开展更具可行性。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较之传统的讲授方式更具有启发性,能够令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积极思考并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尤其适合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由于受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的限制,一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存在本能的距离感。如果教师仅仅使用传统纯讲授的方式,是用理论讲理论,就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久而久之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因为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引人形象具体的案例能够创设相关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不仅提供了令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平台,有助于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味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精神。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使用英文表达法律问题的机会。
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英文资料的精准翻译十分重要。但毕竟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并非法律英语的学习,而是要以精准的翻译为基础,强调对相关英文资料的深层次法律内涵的理解。国际经济法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案例的深人分析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案例教学对于实现这一目的大有裨益。引入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不再仅满足于了解甚至识记英文法律规则的中文意思,而是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去探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并将相关的法律规则应用于案件事实。通过直观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则,更加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点。
三、结合案例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方法探讨
(一)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兰德尔于1870年创立了案例教学法。学生要在课前阅读教师指定的相关案例。教师则采用苏格拉底式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进而寻找出案件背后的法律规则。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像律师那样思索,像法官那样办案,培养其法律技能及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令法学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但纯粹的案例教学并不适合国际经济法。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国际经济法而言,以条约和惯例体现的成文法决定了不能完全摒弃大陆法系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法。该教学法在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和理论性方面亦具有案例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法律概念,而不是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不必提前预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而是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举例所用的例子往往是为了服务于某一个特定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结合案例教学法要求采用案例讨论课的形式,真正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则应该作为引导者启发学生独立地分析案例,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事实上,结合讲授式与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即便是在英国,澳大利亚,香港这些普通法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完全采用美国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而是结合讲授(1ecture)加辅导讨论(tutoria1),同时使用教科书和案例的方式以兼顾法学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也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
应先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进行案例讨论课。要适当分配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这两种教学方式所占的比重。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对国际经济法导论部分,应主要以讲授方式为主;而对于国际货物买卖法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应适当加大案例讨论课的比例。
(二)英文案例资料的准备。
法学案例教学以法律案例为课堂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典型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教师应从该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出发,根据其特点决定案例教学在该部份内容中所占的比重。其中对于那些文本本身涵义较为模糊条约或惯例重要条款以及某些源于英美法的重要原则,应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课进行学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其法律内涵,熟悉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要选取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真实案例作为案例讨论课的资料。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提供第一手的判决书供学生研习,使其通过阅读原文理解其含义,并得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除了确立某些原则的经典案例外,还应该选择体现对该原则的突破和发展最新案例,从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法律的演进,接触到最前沿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对于理论和实践中上存在争议的问题,亦应选择体现不同立场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纠正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一味地接受权威观点的学习误区。
英文判例的篇幅较长,结构亦较为复杂,学生又缺乏普通法教育背景,直接将整篇英文判例交给他们阅读研习难度过大。教师应从中摘出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有关的事实以及法律问题,并着重保留法官的判决及推理交给学生阅读。这样即减轻了学生阅读长篇英文判例的负担,又能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对重要法律规则内涵的理解和应用。随着学生对英文案例熟悉程度的加深,可以逐渐增加案例的数量和难度。
(三)双语案例讨论课的开展。
篇4
【关键词】国际结算 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10130007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44-02
1.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
国际结算课程主要以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和支付工具为授课内容,要求掌握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流程和风险,会运用合适的支付工具完成国际资金转移,并利用各种结算规则和惯例解决实际问题。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是金融、贸易、保险、法律的多边交叉学科,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内容太多、太细,难以整体把握教学深度与精度;而对于从未涉足实务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尤显空泛。除内容繁杂细琐外,该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对于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生而言,就显得相对难以把握,考核时,拿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鉴于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有必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国际结算案例教学的特殊性
要打破“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式教学,就必须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经济活动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作为某一当事人去思考,因此有必要选用国际结算业务中,真实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作为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国际结算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殊性:
2.1案例参与者众多,涉及内容复杂
国际结算的案例涉及参与者众多,包括银行、进出口商、物流企业、保险公司、海关等。这些参与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业务网络和利益关系,在阅读案例时首先必须理顺关系才能进行讨论。其次,案例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包括贸易履约流程、货物运输流程和结算流程。不同的贸易方式、结算方式和支付工具其流程差异大,同时各流程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学生必须梳理案例中的流程。第三涉及的国际惯例多且复杂,案例分析不仅仅涉及结算惯例的运用,还涉及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商法,因此学生必须全面了解清楚这些惯例才能很好地分析、解决问题。[1]
2.2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验的桥梁
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教学中往往把理论讲解在前,实验操作在后,因此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没有进行过实验操作,无法理论联系实践;而进行实验操作时又会忘记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实验。运用案例教学法后就可以将两个教学环节连接成整体,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规范性操作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的最好桥梁。
2.3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中的引导作用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关键点是教师如何推动讨论的深入开展,这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对趋于一致的意见进行总结,对偏离方向的意见进行疏导,让其回归正途。如在讲解L/C中卖方是否应该接受限制转船条款时,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都无法说服对方。这时若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利用“春节放假买票”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为实现货物按时到达,在运输存在不确定因素时,采用转船是最好的方法。简单又形象地推动学生作出了明智地选择、取得一致的结果。这个过程教师始终没有利用权威性去告知学生应如何做,而是利用知识引导推动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因此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推动者,这是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2]
2.4中英文结合贯穿于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该课程案例模拟的环境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语言以英语为主;同时结算活动参与者出具、办理、传递的单证、票据和函电也均使用英文制作,而且存在大量专业术语和简写。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常常遇到由于语言的不同理解而引发争议的情况,例如某案例中争议焦点就是该英文的理解“The shipment changed to 150 M/T of Yellow Sesame seeds from Dalian to Rotterdam and 150 M/T of Yellow Sesame seeds from Dalian to Amsterdam instead of original stipulation.”
因此在进行这类讨论时必须将原始的英文呈现给学生,而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讲授理论和案例讨论中教师使用了大量英文,有意识地训练其掌握专业英语,为其毕业后适应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又不可以全部都采用英文授课,对于初学该课程的本科生而言,基本的游戏规则都还不太清楚,如果再加上语言的难度,往往会打击学习热情,所以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效果更好。
3.实施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许多教师都曾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来说,主要分成案例教学前的准备、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初步分析、案例的讨论和总结几个步骤。本人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其过程也是如此,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3.1理论教学是案例讨论的基础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简介、分析和讨论为主体,但是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该课程,许多学生对于基本的结算方式的内涵、特点、各方当事人的关系还都不是很理解。如果贸然地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只会让学生手足无措,打击其信心。因此我认为理论教学还是必要的,并且是案例讨论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所以,课程安排时在每一个新的章节开始都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再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3]
3.2 针对性案例与综合性案例配合使用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一般应选具有代表性、新颖性、参与性和灵活性的案例。而有些案例具有针对性,有些则是综合性的。针对性的案例往往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综合性的案例则长篇累牍、错综复杂。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针对性案例只需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即可一针见血、迅速解答,而综合性案例需要联系各种知识才可剥茧抽丝、详细解读。所以应选用针对性案例来说明某一具体理论、惯例或规定,放在理论教学中穿行。而选用综合性案例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能力,应放在各章结束时进行。针对性案例与综合性案例配合使用方可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3.3典型案例多次回顾、贯穿教学与实验全过程
国际结算课程中有许多要点是必须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的,即理论教学和实验中会多次提到,而这些要点往往都会配有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但是仅仅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还不够,在实验操作中还应该进行回顾。实验操作时学生大多是在计算机模拟软件中进行单据的填写,为了考核的方便模拟软件都设有惟一正确的答案。而学生做实验时也都是在追求答案相符,并不会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软件只会给出惟一的汇票填写方法,而教师可以请学生列出可行的所有方法,并区分其中的风险。这正好和理论教学中该节的典型案例相吻合,因此可以再次回顾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典型案例多次回顾、贯穿于教学与实验的全过程可以反复加深印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抽象的、生硬的概念生动并具体化,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融合贯通,帮助学生毕业后顺利从“校门”过渡到“行门”。
参考文献:
[1]吴磊、戴莹星.国际结算案例教学探析[J].中国商界,2008年第7期:28-29.
[2]张玉琴.《国际结算》案例教学尝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S1):354-356.
[3]周锦.案例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3:148-149.
篇5
街舞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集娱乐、艺术、运动于一体的项目。它富有朝气,风靡全球,为广大青少年喜好。将街舞列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符合中学体育教学摆脱以竞技项目为中心,向多样化、生活化、娱乐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要求。本文从这项运动的健身、健心价值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体育教学娱乐性等方面,论述中学开设街舞课的可行性。
一、中学生体育项目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由于中学的文化课课业繁重,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来自“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常常忽略了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缺乏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是喜欢的,尤其表现出对社会体育热点、动态的关注,并常在课余津津乐道。而对自身参与的活动项目更具有较明显的选择性、社会趋向性,因此学生普遍希望学校体育课的内容能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重视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我们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喜欢街舞的人数为141人,占总人数的50.36%,而不喜欢街舞的人数只占有23人占总人数的8.23%,说明中学学生对街舞与他各项目对比分析,说明街舞更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适合在中学开展。
二、体育课教学中开展街舞的可行性分析
(一)街舞的锻炼价值和意义
街舞是一种近年来在国内广泛流行的、自由随意的健身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街头舞者的即兴舞蹈,没有探戈、伦巴的框框条条似的任何舞蹈规范。它自由发挥,爆发力强,肢体动作自然,随着HIP-HOP音乐欢快的节拍,强劲旋律,让人跃跃欲试。它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独树一帜,被称为“唯一带着笑容去训练的项目”。在心理放松上,街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编排上它突破了整体的健康效果,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街舞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的疲劳,身心愉悦。经过长期系统和科学的练习,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形体的目的,它正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街舞还能发展协调性,韵律感,表现力,柔韧性等,并且起到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肌体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
(二)街舞是对现行教材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以往体育课程构建、实施过程中都始终不能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思想束缚,现行体育教材仍注重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性化的需求,以及对学生个性化的挖掘,忽略了体育教学在健身中的价值观。对于不以体育为职业,而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广大学生来说,能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技术在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学校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等条件。因此,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新时期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笔者在实践中认为街舞对现行教材可起到丰富,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建立。街舞有效地避免了内容过于呆板、枯燥、乏味,与终身体育相脱节的缺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街舞可愉悦身心;放松紧张的心情;消除大脑疲劳;塑造良好的形体;改善人的气质与风度。它陶冶了情操,使学生健身健美双重需求的动机得以实现。例如在街舞练习中可穿插身体姿态、滚翻、平衡等,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更加全面,更加丰满。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改善学习心态,增加知识,陶冶情操。让体育教学演变成学生自我完善与提高,主动参与反思学习的过程,使其身、心、智都得到发展。
(三)街舞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街舞具有“健身、健心、健美”的特点,极为符合这一时期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全面发育的良好阶段,肌肉发展较快,体型较匀称,思维活跃,性机能也趋于成熟。形体美,姿态美是他们的追求。心理的变化,观念的建立,审美意识的提高,使他们欣赏并羡慕优美的动作,矫健的形体,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行等微小动作行为是否正确、优美,特别是异性对其外表的评价。街舞以其鲜明的节奏,动作力度和幅度所带来的美感,满足了自身对美的表现欲望。同时在音乐欢快的气氛中充分显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运动赋予他们优美潇洒的姿态和高雅的气质,并进一步促进身体发育,塑造了良好的形体。
(四)街舞与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
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是:(1)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2)体育向身心和谐发展(3)健心健脑的新型项目出现形式多样化(4)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现代教学中,更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科综合化、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注重学科终身性发展的需求,课堂上变权威型为激励型,师生平等,互动转化。实践教学表明,街舞与时代同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容易让人忘情地投人,能达到“以乐促情,以情带动,以动表心”的情感需求。它所选用的音乐,多用跳动、奔放的旋律,以其有力的节奏,不断变化的动作,使人产生欢快和激奋的情绪,跃跃欲试的动感。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帮助把握动作节奏,使学生在愉快中消耗体力,达到锻炼的目的。况且,通过师生同练共娱,加强了情感交流,对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大有益处。因而,街舞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容易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融合,以建立新型的、现代的教学关系。
三、中学生街舞课程应用个案分析
根据教学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由实验前36.10%的不好,28.0%的一般,9%的较好和26%的很好变成2.55%的不好,48.93%的较好,9.95%的一般和38.52%的很好,实验前后学生四种态度的对比分析差异性均显著,使学生开始由不喜欢体育课,变成喜欢体育课,说明街舞应用到体育教学课程中对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有非常明显的变化,适合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街舞的教学;从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成功与快乐的体验方面分析,实验前学生有68.18%表示不好,而实验后只有3.29%的学生表示不好,同时实验前学生表示能够很好的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学生占2.1%,而实验后有23.81%的学生表示能够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说明街舞教学能够帮助中?W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成功与快乐,符合当代体育教学活动要求;从学生角度对师生关系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实验后有51.22%的学生认为街舞教学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15.70%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有变化,30.89%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很好,实验前后对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说明街舞教学能够改善师生关系,做到和谐课堂,提升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而只有1.86%的学生表示不能改变师生关系,实验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音乐的要求较高和对教师个人教学方式的偏好。
篇6
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没有专门花时间给学生讲授Scratch的操作,也没有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程序来熟悉Scratch,而是采用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下面,通过学生学习Scratch的项目设计,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实践。
项目确定,创设情境
“程序设计”是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内容为VB程序设计。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VB程序设计是学生学得最痛苦的学习内容,为此,这个学期我们把VB程序设计改为Scratch程序设计,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于学生并没有系统地学过程序设计,因此,需要由教师指导来完成项目过程。本项目为接香蕉游戏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过程。
项目规划
制作游戏,首先要对游戏进行分析,把游戏拆分出1.0版本。在完成1.0版本的制作之后,就需要考虑游戏的升级了。在1.0版本的基础上,把一些先前游戏分析中因为不重要而被拆分出去的内容加回来,将游戏升级到1.x版本。当游戏需要增加核心角色的时候,游戏就升级到2.0版本了。我们需要记录好每一次游戏升级,这是我们项目实施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项目实施
1.0版本游戏分析与制作
教师通过几个设定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在游戏中,最核心(不能去掉)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在游戏中,核心内容(角色)所做的动作是什么?
问题3:角色动作之间发生交互,角色各自有什么变化?
根据这3个问题,师生可以画出接香蕉游戏1.0版本的分析图(如图1)。
图1 1.0版本的接香蕉游戏结构图
教师接着引导:在1.0版本的游戏中,我们需要完成哪些事情?
学生经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核心角色中,小猫是Scratch的默认角色,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一个香蕉角色。
(2)香蕉角色要实现可从屏幕上方下落。
(3)在键盘左移和右移键控制下,小猫角色要能够在屏幕下方左右移动。
(4)香蕉角色在下落过程中碰到小猫角色,就要消失掉。
带着这4个任务,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完成1.0版本的游戏制作(如图2),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1.0版本游戏。
图2 1.0版本的接香蕉游戏
1.x版本游戏升级
学生制作完成1.0版本的游戏之后,我们在学生网络学习平台上搭建了一个讨论区,让学生对1.x游戏升级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学生有着丰富的游戏经验与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讨论区平台,学生提出了各种游戏升级的意见与建议,作为下一阶段项目实施的依据。我们来看两位学生的建议:
0747周同学:《给1.0接香蕉游戏的小建议》
(1)增加一些背景音乐。
(2)增加一些功能,如记分器、炸弹等。
(3)设置时间限制。
(4)增加游戏背景画面。
0931伦同学:《接香蕉2.0》
(1)当接到香蕉,分数加10。
(2)香蕉会根据不同的时间,从上方固定的Y坐标、不同的X坐标出现,X坐标和出现的时间由一个随机的变量确定。
(3)当分数达到一定时,到达下一关,出现的时间变短。
(4)每有一只香蕉的Y坐标低于-180时,生命减1,初始生命为3。会有增加生命的道具以随机的时间、固定的Y坐标、不同的X坐标出现,生命由一个变量统计。
我们在学生建议中选了几个,让学生对游戏进行升级:
(1)让香蕉能多次从屏幕上方的随机位置下落。
(2)给游戏增加背景图和背景音乐。
(3)增加一个分数记录接住的香蕉数。
(4)增加一个计时器,控制游戏进度。
由于这些升级任务都选自学生的建议,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完成这4个指定的升级内容之后,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增加了一些1.x的升级内容,使自己的游戏更加个性化(如图3)。
图3 1.x版本的接香蕉游戏
2.0版本游戏升级
在1.x版本完成之后,游戏已经初见雏形,并且能真正地玩起来了,只是游戏难度并不算太高。在学生们前面的讨论之中,也有不少学生提出的建议是属于2.0版本的升级建议,我们也从中选择两个建议进行演示。
(1)屏幕上同时下落多只香蕉。
(2)游戏中增加惩罚内容。
多只香蕉的下落,实现起来比较容易,而多只香蕉的下落,也引发了学生对不同香蕉的定义,同时也让学生想出了不同的下落物体的想法。惩罚内容也让学生想出增加“生命数”的想法,除了时间可以控制游戏结束,生命数也是游戏结束的另一个关键。在2.0升级过程中,教师的限制少了很多,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越来越多的有个性的游戏提交到教师的面前(如图4)。
游戏分享
当学生完成了2.0版本的游戏制作之后,我们要求学生在Scratch官网上注册用户,把自己的游戏上传到官网,与全世界的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如图5)。通过官网分享,孩子们看到了官网上其他人的作品,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项目已经结束,但仍然有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游戏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5 官网分享游戏作品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与动手实践的任务,引导学生不断创作与完善游戏作品,学生经历了游戏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又不断地把学生的思考变为现实的游戏。通过一次次的升级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爱上程序设计。
篇7
一、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必要性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笔者同时找五个有经验的物理教师编制同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结果,五个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差异非常大,可以说各不相同. 为什么会这样?从归因角度看,造成五位教师教学目标编制的差异可能与平时教师备课时对目标编制重视不够,而且对课程标准研究不足,没有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有关.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对学习水平目标的具体化表述,但从一线物理教师的实际情况看,现在大多数配套教材的教参或教学辅导用书中所列举的物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有复杂化、学术化的倾向,让一线的物理教师记不住,写不准,也用不起来.究其原因,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表述比较宽泛,对于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理解与把握缺乏能力,在备课时,对于“教学目标”栏目的编制或填写,多数教师都是复制和照搬教材上或评价手册上的现成的教学目标,而很少思考教学目标编制与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到底有多少关联. 所以,倡导一线物理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简化行动”,即烦琐泛化的三维目标通过分解成更为具体、简化的目标,让教师见了就容易记住,知道教学要求把握到什么程度,并能方便快速写出来. 同时,分解后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看了也能清晰地知道每节课到底要掌握哪些具体的学习内容. 在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地分解和细化“内容标准”与“科学探究”目标,实施“为目标而教”的教学改革,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保证教师常态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并且具有教学的高效益.
二、 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的方法
1. 教学目标陈述的一般方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条件,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 好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晰表达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 通常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引起学生在行为上产生实际变化,而不是教师应该怎样做,做什么. 综合各类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般内容标准和科学探究涉及五类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通识性目标和能力指标.
对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 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知识与技能”维度,如:“能根据电路实物图识别出对应的电路符号图”,“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
生成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因而也称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 这种方式指向主要强调“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如:“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描述自己对改变光路的感受”,“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为例,体会和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意义”.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是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 这种方式指向结果开放的课程目标,如:“说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制作简单的声音发声器件”.
通识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内隐性、规范性. 如:“表现出科学探究意识和一定人文精神”,“形成水资源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能力指标的陈述方式,描述的是一种能力,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如:“提高分析与论证能力.”
2. 内容标准的常见分解策略
学者朱伟强认为,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常见分解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四种.
一是替代策略:通常是“一换一”的形式,将原内容标准A通过另一种清晰的目标B形式进行表述. 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目标进行替代: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二是拆解策略:通常是“一拆多”,就是一个内容标准表述过于笼统,将其拆分成几个目标进行描述. 比如:“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这一条内容标准,可以进行拆解和具体化,比如:知道质量是物体还有物质的多少. 知道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所含有的物质也不相同.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还有其他常用单位吨、克、毫克. 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1克等于1000毫克,1吨等于1000千克. 知道生活中常见物品鸡蛋、苹果的质量大约是多大. 知道质量测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了解生活中还有电子称等其他测量质量的工具.
三是联结与聚焦策略. 采取“多对一”,就是将几个教学目标根据其内在的学科逻辑关系,进行聚焦,整合,形成一个总目标.这种课程目标的拆解策略一般在单元复习课或阶段性复习课中经常用到.如:“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联结和聚焦,形成“分析斜坡停车问题”这一教学目标.
3. 内容标准的分解方法与基本步骤
朱伟强指出,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目标分解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判断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判断一条课程标准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找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 一般关键词拓展与剖析要合乎学科逻辑,避免过度分解和拓展. 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标准,行为动词为“说明”,核心概念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从整个内容条目看,“说明”和“其他形式的能”是这一内容标准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解或剖析核心概念.通常可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等方式. 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标准中的核心概念是“其他形式的能”. 从物理概念来讲,相对于“机械能”而言的“其他形式的能”有“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 若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的方式,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征,“其他形式的能”对初中八年级学生而言大致可分为“声能”“光能”“动能”“弹性势能”等四类.
第三步,分解或剖析行为动词. 可采用词汇意义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 一般描述的教学行为表现的动词要合理、具体、明确、可直接观察和测量. 行为动词剖析方式,若采用词汇意义展开.比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理解”是这条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物理课程标准》附录中提供了知识技能目标、体验性要求的目标行为动词的水平含义与解释. 比如:若针对“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采取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说明”是这条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喜欢采取口语表达、书面描述、绘制图表、动手制作等“说明与解释”的方式. 若采用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将“说明”可以扩展为“通过言语说明”“画出图表说明”“制作模型说明”“实验演示说明”等.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与行为表现程度. 结合学情、校情、资源等条件确定目标分解,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目标能够清晰地对应于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通常行为条件分解要合理、必要,没有多余,而行为程度的分解则要合理、明确,能为课时内的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估依据.
第五步,写出教学目标. 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教学目标.
三、 典型案例评析
1.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20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中内容标准的条目1.
2. 教材内容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粒子与宇宙》内容主题第一节“看不见的粒子”。
3. 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该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 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表述的结构:四种表述结构中的第一种,即采取了行为表现,具体变现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的表述结构.
本条目中的关键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为动词是“知道”,二是表述的目标行为条件,反映了学习程度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4. 核心概念的扩展策略
核心概念的分解是采取了“拆解 ”的策略.
5. 行为动词的扩展或剖析
行为动词是“知道”. 从行为动词的类型看,属于“知识”的类别,其行为水平属于“了解”水平. 具体要求是:学生能够再认识或回忆原子和分子的相关经验,能辨认生活中有关分子、原子的事实,会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与分子的模型,具体说出原子、分子模型的特征.
6. 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程度与结果是:学生要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 具体指,学生要认识到物质结构是可分的. 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工具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工具. 能够知道分子和原子是微小颗粒,尺度的大小约10-10m数量级. 不同的物质可以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金属是由原子组成. 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可以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结构模型.
7. 分解后的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石墨在白纸上书写文字,酒精与水试管混合实验操作,能认识到物质间是有间隙的.通过归纳和推理,能够提出分子模型.
(2) 通过分子模型的建立,认识到物质是有结构的. 通过文字说明,学生能认识到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学生能了解到金属是由原子组成.
(3)通过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和物理学史的介绍,学生能了解到认识微观世界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 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
(4) 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5) 通过分组讨论和阅读材料,学生能够用物理的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的模型特点. 并能识别原子、分子的模型示意图.
【点评】以上案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目标的分解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分解,分解的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等关键词的分解没有采取列表的方式. 从目标的评价看,分解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测量性,行为程度表述也比较到位,但是行为条件的分解没有独立分解,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 案例2(作者: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丁加旗)
1. 内容标准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19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属性”中内容标准的条目2.
2. 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陈述方式是“结果性目标”. 表述的结构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行为动词是“认识”和“测量”. 核心概念是“质量”.
3. 核心概念的扩展剖析
4. 行为动词的扩展剖析
5. 行为条件的确定
6. 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7. 分解后的学习目标
(1) 学生通过联系其他物质属性和实例初步认识质量概念.结合生活体验感受1kg质量的大小,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 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并能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
(3)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
(4) 通过对质量估算的讨论,以及对其他小组测量结果的评价,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良好的协作精神.
【点评】以上案例目标分解的总体步骤完成,采取列表的方式,呈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以及关键词的分解与拓展. 其中目标的行为条件与行为表现程度清晰,便于目标的测量.
三、 教学目标分解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不仅是提高物理常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物理教师目标意识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做好《物理课程标准》中任何一条“内容标准”或“科学探究”内容的目标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且应为大多数学生能达成的.
二是要在充分解读“物理课程标准”本身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标准的内涵. 内容标准的分解不是简单地将目标进行拆解和细分,需要关注同一学习阶段不同领域目标间的横向联系,也要分析同一领域目标不同学习阶段间的纵向衔接.
三是要适当地兼顾全国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的“考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篇8
一、阅读与分析案例的一般方法 2
二、对案例鉴定的规则 4
1、注意案例最后提出的问题 4
2、请求权的法律依据 5
3、注意抗辩权与请求权的竟合 7
4、书面的结构与推理 7
三、案例解析推理举例 9
一、阅读与分析案例的一般方法
通常,在解析案例时我们一般使用相关的法典、法典评论集及学说与判例。此外,任何法律案例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解析完毕,同时应该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解析案件的难点,也就是说对难点用学说与判例作深入的解析。经调查定下的案情,应该对案例鉴定解析者有一定的拘束力,教学案例视为已定论的案情,但必须注意这儿指的是教学案例,而不是在法院的争诉之中的案例。对在法院的争诉中案情的确定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各方律师均会提出一些不同的案情细节,其中均有不同的法律含义。在教学案例中学生不能随便增加案例没有提供的细节,教学案例中没提供的细节就推定为没有此细节,而案情中提供的细节必带有一定的法律含义。比如,五岁的孩子将皮球投向邻居的玻璃窗,玻璃窗碎了。这儿玻璃窗碎了,不能再去探究,五岁的孩子掷出的皮球能否真的打碎玻璃,因为教学案例的细节是设计而成的,必须定格,否则案例的解析就会处在不稳定之中。尤其是不能用法律的构成要件去引导及补充案例提供的细节,比如案例中提到作案者喝醉了,因而有人就凭这一点推定作案者无责任能力,并依次将解析答案引向错误的方向,但事实上,一个酒醉的细节的本身并不能成为无责任能力的必然结果,这里有作案时并没醉的情况,或者明知酒后驾车会撞死时还是放纵自己喝酒的情况。
当一个案例放在你面前时,你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与理解它。那些在阅读案例时省略时间的人往往会在解析时出错。因而,应先用简单的草图构划出案例的多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与细节,以便有自由的头脑去思考案例中出现的难点,而不必在遇到问题时再从头阅读案例(此时因时间限制往往会草草地一目十行地阅读),既浪费时间,又可能忽视案例中提供的细节。因为在案例中教授往往间接地提供了在法律上有意义的细节,并以此设计考核的内容,比如:实验中学的学生就隐含了他是未成年人,他已过七岁,他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参见德国民法典第106条。澳门民法典第111条与第112条没规定未成年人的定义与行为能力问题,这两条与德国104条与106条相关,但是没有明确订立限制行为能力人条款。)。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实验中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在教学案例的解析鉴定时以通常情况为主,即他是未成年人,否则综合性的教学案例就难以设计其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只要你从附合生活事实的角度去观察所提供的案例,将案例作为一个整体去阅读,并理解与解析细节之间的联系及本身的含义,就可避免先入为生及铅牛角尖的现象,从而为案例的鉴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在阅读案例时也会出现不同的难题。我在德国学习法律时发现有些案例在一个对法律适用非常关键的问题上无详尽的细节(这在司法实际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案情细节上的漏洞有时是故意设计的,有时是教授疏忽的。此时你就应该借助于接近生活情理的、非人为臆想的解释方法去理解案情,从而在必须选择的不同案情细节之间找到可信的解析,以弥补案情留下的漏洞。由于此时案情的细节的细致差异隐含差不同的法律适用的后果,或隐含不同的法律含义,并且一不小心就会误导你进一步对案情正确解析,这时你必须先对案情明确加注你的解析理由就够了,而不要琐q地先加以推理与鉴定,这样你就可以比较清晰的思路,而不会因不同的但又相似的案情细节而在法律上作出错误的判断。
最后在对综合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在以后的鉴定结果中作出明确的回答,你常常必须去不同的法学理论与观点之间作出选择,或者在不同的法律适用及法律后果的冲突中按规则作出选择,你不能给读者两个答案,让别人去判断应该用哪个答案。这是阅读理解案例之后必须心中有数的。
从方法上看,案例解析报告与案例解析考试在论述的结构上没有原则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案例解析报告须用学说与判例的资料来详细论证案例报告中所出现的争论难点。这些争议难点往往是在判例中出现的争议的交点。你必须对学说进行研究,在这儿所说的学说是指与案例的争议有直接关系的学说,因此不能将用在违反合同后的附随义务的学说(PFV, PVV)用缔约前的过去(c. i. c)上去。此外,不必将这直接有关的多种学说详尽地加以陈述,而是只要将不同的观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并针对争议的难点进行判断与分析就行了。过多地对相关学说进行论述固然是多余的,而仅仅以其中一位法学家与评论家或一个法院的判例来论述却也是不够的,而仅仅冠以通说认为……更是难以让人信服,因为有时少数派的理论更切合具体案情中出现的争议解析,不经过比较与解析只能降低通说的说服力。在解析中不能害怕表达自己独立的理由,要有重点地逻辑地排列所要论述的问题,加大在法律上解析案情的穿透力,给人一个明晰的思路,这一都是教授在设定案例时所期待的。
篇9
[关键词]法律知识;案例讨论;教学方法;教学体会
笔者在电大法学教育教学中运用了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简称“框架—案例”教学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对这一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初步加以总结,以供同仁参考。
一、采用“框架—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传统的灌输式法学教学方法是不适合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模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普通高校与广播电视大学的法学教育目标不同,因而对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要求。我国普通高校在法学教学方法上是以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法律概念、原则、规则的语义、演化特征甚至规则间的联系为主;而广播电视大学则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远程开放教育,面向地方、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继续教育(而非补偿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在法学教学方法上,应在帮助学生建立法律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式不同于普通高校。相对于普通高校那种封闭型的教学模式而言,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开放教育。这种开放教育,意味着教育观念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为课程载体,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媒体教材、学习资料、学习时间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且方式方法灵活多样。这就决定了面授辅导和各种助学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有针对性、有专题和有适应性的,以确保学员的学习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
二、“框架—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本质
所谓法律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是指在法学教学中学生集中接受面授辅导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清楚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搭建一个该学科知识体系平台,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学科全貌、理论框架,以便使他们在自学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主动摄取知识,不断地充实这一知识体系。所谓法律案例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分析、讨论和研究教者所提供的案例,解释成文法的内容,解决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构建法律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案例教学活动主要解决的是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提出来的疑难问题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即法律适用问题。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采用精讲答疑式案例讨论教学法,注重学员对课程内容的事先了解和预习以及师生互动交流。因此, 这种教学法对学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员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教材、媒体资料充分地自学(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学习),以充实理论知识,发现实际问题。它同时注重学员对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掌握和利用,学员要能主动充分地利用学校提供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网络环境,开展BBS讨论、采用E mail交流,通过直播课堂实时答疑,利用校园网掌握教学信息,校园网提供的简便链接直接进入各类法律网站,浏览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学者观念和最新案例分析,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全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符合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办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和原则。
三、运用“框架—案例”教学法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在电大法学教学中,要处理好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关系。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成文法产生的历史悠久,理论基础深厚,法律规范体系编排严谨,这在客观上要求法学教育应以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为目的。如果法学教学不讲授理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成文法。如果全部或基本上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就会妨碍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法学的基本原理,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全面性。我们的做法是,以为学生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精选案例,通过分析讨论案例解释成文法的内容,答疑释难,精讲多练,学以致用。
四、实施“框架—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篇10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建构主义 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法
前言
Don Kirkpatrick于1959年提出评估组织学习和培训效果应该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面来考虑,后人把这一观点称为Kirkpatrick四层次模型。这四个层面相互影响且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学员反应层面的效果决定以后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所以在教学和培训中,重视学员反应层面上的效果,是评估一个讲师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案例教学一般使用于应用型的课程教学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启发学生学习。但是在案例教学中,许多教师无法把握案例教学的实质,教学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可能是许多教师忽视了学员在课堂上的反应,在案例教学中应用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帮助教学者改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法
1.1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不在于发现客观存在的真理,而是在主动建构个体能适应经验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通过感官和语言信息的传递被动的接收,因此不是教师传授而来,而是认知个体主动建构(built up)而来的。所以建构主义不是一种认识论,而是一种认识途径。这种观点认为个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在试错的过程中通过逐步调整、适应和修正,最终发展出知识和经验。所以这种观念强调外在环境的人际互动,包括教师的引导,最后在互动和讨论中不断修正和认可,发展出共同的知识。在这里教师扮演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协助者,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情境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应该在群体实践中(community of practice),在这些许多实践专家组成的组织中,学习者通过逐步地完全参与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产生价值而具有归属感和使命感,这是学习动机的来源。通过和这些专家的沟通互动,如师徒式的教学模式,最终提升个人知识和技能。情境学习理论在学习环境上强调要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在学习内容上主张知识具有分散性和多元性,通过从很多学习对象那里而不是一个人那里学习到知识;在学习方法上情境学习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但是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协助。
综上所述,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都是强调学习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广泛的互动,主动构建知识。案例教学就是在这两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案例教学中,基于这两种理论的应用非常重要。
1.2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法
所谓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法(Creative Problem Solving,以下简称CPS),指了解问题、激发点子与行动计划的过程,指的是创造的过程首先来自于发现和确认问题,然后通过心理活动寻求工具来探索,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最后解决问题并验证答案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CPS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它不同于传统的讲述型教学法,传统的讲述型教学法一般在课堂上完成,教师与学生偶尔会探讨问题,但学生和学生间的讨论其实并不充分,即使有分组的环节,但由于课堂下缺少了教师的监督,学员的讨论也无法真正科学有效地进行,阻碍了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学习和发展,根本无法达到案例教学通过问题解决启发学生的教学目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法采用Treffinger、Isaksen和Dorval(1994)所修正的CPS三成分六阶段为主轴,三成分的第一部分是了解问题,包括发现困境、发现资料、发现问题并确定三个阶段;第二部分是激发点子包括发现点子这一阶段;第三部分是行动计划,包括发现解答、寻找接受两个阶段。在这六个阶段里,都强调学生创造思考的学习与发展,注重学习的创意过程,不但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而且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进行。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情境问题时,经历扩散思考和收敛思考两个阶段,在扩散阶段通过一般性的想法,而在收敛阶段通过分析、再定义选择想法。创造性问题解决法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这一方法更具弹性与人性化的非线性循环,因此又叫非线性循环模式解题过程。
2.创造性问题解决法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CPS教学法可知创造的发生第一阶段开始于对问题的觉察和确定,因此案例教学中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首先使用平行思考的方法,在此阶段为扩散性阶段,案例要保证提供学员一种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供或课后再通过调查研究初步的了解案例里的情境或内容,甚至可以自己撰写相关的案例,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必须要求学习者和实践结合起来,案例一定要让全体学员了解,这也符合案例教学的涵化(enculturation)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学员亲自在真实的活动中进行,并且要在实践中使用学到的技能,才能真正了解所学到的知识的价值。这样既便于下一步开展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通过他们亲自操作,帮助学生发展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后就可以用这些能力解决其他的相关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行之有效地提出问题是关键。
其次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按照CPS教学法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学生心智活动的探索,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这种思考不同于传统的独立思考,在解决社会或管理问题时,鼓励学生学会群体思考的模式,通过头脑风暴或德尔菲法等利用多阶段循环来达到创意思考的目的,树立学生有关案例教学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正确观念:“主动思考问题,参与问题讨论。”在这一阶段,学生为了解决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无形中就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运用创造性问题解决法先让学生了解问题之所在,在面对案例这一开放性问题时,收集各种和学生生活成长经历相关的感觉、印象、观察、问题与案例各个层面的关系。厘清案例中问题的实质和干扰项,寻找和确认问题的焦点和方向。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以产生想法和点子,要尽可能地寻找出许多不同、新奇的构想、问题和替代的方案,这也符合案例教学开放的教学模式要求。在行动计划部分,系统地要求学生通过一些标准来评估前以阶段所激发出的各种方案和点子的优劣性和合适性,寻找出最科学和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书面的报告,得到小组成员的共识,此时由于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时间和质量要求,所以学生在有效率和效果的前提下,内心经历了一个由沮丧到喜悦的过程,培养了合作精神,有助于成长和发展。
最后在案例教学成果发表阶段,按照CPS教学法第三阶段重点在于方案的提出及具体的解决问题和验证答案。此时要求学生针对讨论的结果,明确指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在发表时充分考虑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建立详细的行动计划并执行。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成果的发表,从报告的制作到方案的完善都要一丝不苟,还要勇于质疑其他小组的观点。为了鼓励这种表现,教师将依据小组成员的配合给予评分。其次针对整个案例分析的流程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肯定并发表看法,要求小组再讨论,最后一次修改自己的结论或坚持原来的意见,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也欢迎修正问题的答案。最后要求学生课后总结本次案例讨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尤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来自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是稳定因素还是不稳定因素,下一次要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从而激发他们对下一次案例分析或学习的信心和动机;其次要求小组形成书面报告,包括案例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答案、理由和所用资料、结论、学习体会。并进行测验,包括学习互动,成就动机,教学效果测验。主要是通过书面报告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群体互动及互动的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建构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在评分上要详细列出评分的细则,让学生知道自己好的地方和有欠缺的地方,这样下一次就会激发他们改善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