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节能减排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节能减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著作《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就连一向以关心国际金融形势为主的世界银行也在2012年11月了一份名为《降低热度》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我们任由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上升4℃。
报告认为,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沿海城市可能被淹没;粮食生产风险增大;水资源匮乏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会遭遇不可逆转的损失。
2012年年末,国际能源署(IEA)了《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下称《展望》),对2035年前的全球能源趋势作出了预测。在报告中,IEA悲观地表示:“各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商定的,到本世纪中叶,将地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内这一目标正变得难以实现”。
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挑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连线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请他来为我们解读:面对能源和气候危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IEA在《展望》中指出,即使考虑到未来各国的发展政策,我们依然不能确保全球能源体系能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展望》预测,从现在到 2035 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尽管世界各国对于低碳能源的使用与开发都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但是未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将主导全球能源的消费与使用结构。
在过去10年里,煤炭几乎占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50%,其增速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并将持续至2035年。
谁来代替核电?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各国都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许多国家都把核电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福岛核事故令核电风光不再,许多国家纷纷重新评估核政策。谁来代替核电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展望》指出,目前全世界电力需求正在以近两倍于世界能源需求的速度增长。尽管在2035年前,煤炭依然是全球发电的主要燃料,但在全球新建发电能力规划中,一半的新增能力将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
《展望》预测,到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并在2035年接近第一大电力来源——煤炭的发电量。
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其技术成本逐年下降、化石燃料价格不断上升。此外,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不断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全球对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约为880亿美元,2035年将增至近2400亿美元。
对话比罗尔:中国将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头羊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进展如何?
比罗尔:几乎全世界各大能源消费国都已经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中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6%;美国则采用了新的燃料经济标准;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把能源需求削减20%;日本试图到2030年将电力消费削减10%。虽然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过去10年全球能源效率表现不佳的局面,但是全球节能减排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十分巨大。
《中国经济周刊》:IEA对于改进能源使用效率有哪些建议?
比罗尔: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能源效率利用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未被发掘的潜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工业产业、交通运输、发电和建筑等四个方面去寻找可降低能耗的机会。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在建筑领域方面尚有五分之四的潜力未被挖掘, 而工业产业领域有一半以上的潜力尚待开发。
中国目前在建筑领域的能耗控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其他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相信,世界各国只要在这四个领域内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政策,一定可以降低能耗,提升经济效率。
《中国经济周刊》: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大约以15%~2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您如何评价这些产业的增长?
比罗尔:最近这些年中国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资,这些投入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目前全球风机产量约有30%来自中国,全球约有20%的太阳能发电量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之路影响全球。
我们预计未来中国将在风能领域投资6000亿美元,在太阳能领域投资2000亿美元,这将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头羊。我相信,中国在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将会不断提升,并将造福世界。
《中国经济周刊》:国际社会原本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正变得难以实现。面对这一现状,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意义;对策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发展中最突出的第一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是向“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方向发展。总理也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可见,如何在发展中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实施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
首先,节能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及重要任务。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排放废弃物,从而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困境。
其次,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
二、实施建筑设计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
1、创新节能减排观念。节能减排能节约能源和资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应建立全新的节能减排理念,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到到一个全新的高度。(1)节能减排不一定得付出高昂代价。(2)节能减排能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家用电器等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重用、再制造和物料回收。(3)节能减排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通过立法把节能日、节能检查日、节能周和节能月等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并建立起专门的节能减排网站及电话服务中心,强化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
2、强化法规制度建设,依法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把完善法制建设、强化制度管理,作为有效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应做好环境立法工作,推动出台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法规和政策。配合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制度,进一步加大经济杠杆对污染减排的激励作用。
3、制定节能减排技术标准。通过法律的形式,用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控制企业的市场准入,比审批制更能促进节能减排。因此,以环境准入制代替审批制,通过提高能耗和排污技术标准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成为我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建议尽快建立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各行业的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法规形式强制执行;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及实施办法,制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等,逐步完善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的信息统计、分析及制度等。
4、强化建筑节能管理。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管理机制是落实建筑节能规划的前提,这就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在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进行论证和评价时,应包括合理利用能源的专题论证,并作为项目审批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节能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必须审查节能设计的内容,并签署意见。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设计组织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时,把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为审核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建筑设计、施工的招标投标过程中,注意将建筑节能技术的落实列入重要考核条件,作为评定和选择的依据。
5、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的规范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在重点抓好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已有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的研究。在已有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建筑节能的施工、验收及运行规范。鉴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复杂性和方案的多项性。在建筑节能工作起步阶段,有必要成立专业工作组,专门从事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和政府研究及方案、设计的指导和审查;指导或监督施工及运行管理;参与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审等工作。同时要推动建筑节能产业化的发展,支持专业化的建筑节能企业,满足建筑节能的方案、设计、改造、施工和运行调试工作的需要,加速发展建筑节能相关产业。
6、加大节能技术进步。加快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快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资金支持节能减排的力度,对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能减排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到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8、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树立典型示范引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政府专网等新闻媒体加大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开展绿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活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建设“绿色文化”,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理念,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
总之,要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要统筹运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探索建筑、金融、立法、产业政策与商业运作等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点,形成节能减排的理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2]石成春,陈轶.论构筑循环型社会的科学和实践[J].福建环境,2001,18(6)
篇3
一、节能减排是顺应全市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凤城市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树立负责任的城市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二、节能减排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凤城
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施政理念,节能减排作为科学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施政理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发展成效是衡量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标准,节能减排成效也是衡量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标准;对于一个地方来讲,经济上不去是落后,经济增长快而能耗和污染排放下不来同样是落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在进行项目策划、论证、建设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在实施统计、监测、考核、评优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考虑的指标之一。
三、凤城市如何有效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1.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必须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入手,形成崇尚节约、重视环保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各级政府机关要走在前面,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表率。把教育引导与利益调节、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逐步使自觉节能减排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格局。
2.增强节能减排的针对性
推进节能减排,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要积极推动耗能大户、排放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对标活动。二是抓住关键。首先,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其次,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源头,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关停并转落后生产能力。
3.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
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能耗和污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一方面,做到选择性招商。招商引资工作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水平地承接国外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合理选择招商引资项目。另一方面,强化招商引资管理。把招商引资与节能减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和推进。严格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
4.认真贯彻落实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篇4
[关键词]节能减排发展状况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210-01
一、节能减排的概念解释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的急剧污染。为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以及生活发展所必须的能量资源,我们在现阶段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措施。那么,什么是节能减排呢?节能减排在宏观的意义上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依然是我们的主题,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因为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是我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
三、国外节能减排的发展状况
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只简单介绍美国和日本两个经济发展大国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情况:
美国2005年8月公布的能源新法案除了鼓励美国本土的能源生产之外,从立法上提出了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可行措施。该法案提出,在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将向全美能源企业提供146亿美元的减税额度,以鼓励石油、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企业等采取清洁能源和节能措施。对于消费者,新法案推出了13亿美元的个人节能消费优惠预算方案,鼓励人们使用太阳能等。
日本的新能源政策规定,电力公司有义务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标是2030年以前,要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而进一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度。在节能领域,日本是建立节能体制最完善的国家,相应的节能政策措施全面而细致,2005年日本环境省甚至提出改变上班着装习惯达到节能目的的新措施。
四、节能减排的措施
针对国内形式和国际情况,节能减排要确实落实到实处,应该遵循以下几点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变革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也关注到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改变GDP等于发展、重化工就是工业化等片面认识,改进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3.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4.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6.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建立环境问责制,将环境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推动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主的战略环评,从发展的源头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
7.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8.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参考文献:
[1]陈庆修,节能降耗,必须行政和市场两手都要硬[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马玉荣,政协委员:以机制创新促节能减排,证券日报,2008.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转.
篇5
1.1 资源环境压力
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银行2012年11月的报告表明,若不采取持续的政策行动,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 4℃,届时人类将面临灾难性气候。有关资料显示,航运业每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12亿t,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6%。为此,欧盟考虑通过立法将航运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直至2013年2月26日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投票通过暂停征收航海碳排放税的议案,航海碳排放交易问题才暂时告一段落。随着国际社会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研究和开展安全、高效、低耗、绿色的海洋运输对于处于风口浪尖的航运业而言迫在眉睫。
1.2 政策制度导向
资源环境问题引发国际组织对环境保护模式的思考。国际海事组织于2011 年 7月制定新造船能效设计指数强制执行的时间表,确定该指数从2013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标志着航运业节能减排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针对我国碳排放问题的博弈不断升级,我国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交通运输部2011年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与2005年相比,2015年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6%,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7%和15%。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的《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进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的优化升级,开发建造满足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要求的船型,以满足当前海事界在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1.3 经济利益驱动
2012年,全球船用燃油的年均价格约为670美元/t。据预测,在原油供应量上扬、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2013年船用燃油价格有望降至620~630美元/t,但与之前不足600美元/t的价格相比依然偏高,航运公司仍然面临巨大的燃油成本压力。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和各国相继出台船舶环保规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开始关注船舶能效,节能成为未来新造船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另外,中国船级社于2012年10月正式实施《绿色船舶规范》。该规范采用以能效、环保和工作环境为要素的绿色评价分级机制,将船舶分为绿色船舶Ⅰ、绿色船舶Ⅱ和绿色船舶Ⅲ等3个等级(绿色船舶Ⅲ为最高等级)。绿色船舶可享受税费、保险费、融资条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享有通过“绿色通道”进入繁忙港口的优先权。
2 航运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2.1 国外发展情况
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出台并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2012年其碳排放量为万t,相当于全球碳排放总量的0.1%,提前8年实现比2007年碳排放量降低25%的减排目标。马士基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包括:(1)减速航行,船舶航速降低20%,可使碳排放量减少40%;(2)购入新型3E级集装箱船舶,该船船型巨大,内体呈U形,载箱量超过普通集装箱船舶,通过提高单箱能源效率可使碳排放量减少50%;(3)对集装箱船舶进行技术改造,包括对球鼻艏进行改造,以提升燃油能效,节约燃油成本。马士基对集装箱船舶进行“削鼻”改造的方式亦得到现代商船的认同:现代商船将10艘级集装箱船舶的“球鼻”改造成“海豚鼻”,此举最多可节油3%。[1]
达飞轮船也积极加入控制气候变化、保护海洋和生态环境的队伍。该公司的“马可波罗”“亚历山大·冯·洪堡”号和“儒勒·凡尔纳”号集装箱船配备电子控制发动机和排气旁路系统,在船舶慢速航行时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并可使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5%左右;此外,先进的方向舵还能通过优化水流提高船舶的流体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减少能源开支和碳排放量。[2]达飞轮船还通过使用特殊集装箱,如竹质生态集装箱、轻钢结构集装箱、低能量冷藏集装箱、以复合材料为地板的集装箱等,实现日均节省燃油1~,日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
2.2 国内发展情况
自2012年起,越来越多的大型直客将是否加入清洁航运指数作为与其合作航运公司的准入门槛,部分客户甚至要求航运公司将90%以上自有船舶信息上传至清洁航运指数网站进行船检和认证。为获得与欧洲大客户签约的通行证,中海集运在短时间内收集该项目所需的船舶信息及船用燃油的排放信息,于2013年1月1日通过德国劳氏船级社对该公司岸上和船舶(“中海木星”号和“中海火星”号)的船检工作,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获得该项目认证的航运公司之一。在所有通过清洁航运国际认证的航运公司中,中海集运排名第四位。
内河运输方面,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研发新型节能集装箱船,通过优化船舶设计航速、主机功率配置、机桨匹配和船体设计,采用节能型主机,选用低油耗发电机组等方式,降低船舶单位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据测算,重庆长江轮船公司首批建造的12艘新型节能船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硫化物排放量,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社会效益十分明显。[3]
3 我国航运业节能减排促进策略
3.1 增强主动意识
目前我国航运公司对于绿色造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逐步达成共识,但大部分航运公司加入这场“绿色革命”主要源于国际新标准和新规范的压力,缺乏采取措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内航运公司普遍认为,绿色航运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会增加企业成本负担。相比之下,在当前航运市场低迷不振、航运公司普遍陷入亏损泥潭的情况下,马士基于2012年提前完成原定于202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25%的目标,全年盈利4.61亿美元。该公司通过提高能效,使燃油成本仅占单箱成本的20%~50%,节省燃油成本约16亿美元,实现公司航运业绩扭亏为盈。这说明,航运业的盈利与节能环保并行不悖,谁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先行一步,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角逐中争取到越来越多的主动权。
3.2 扶持中小型航运公司
目前,我国航运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建立,技术支撑、标准规范、政策法规、统计监测和考核等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大多数中小型航运公司的老旧船舶漏油现象严重,加之技术力量薄弱且资金短缺,我国航运业的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有必要加大政府对中小型航运公司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使用新能源绿色船舶,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老旧船舶,改善节能装置,优化船舶配载、航速和航线等,以提升中小型航运公司在航运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3.3 加强航运人才培养
航运业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航运公司的管理、船舶的技术装备、船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都会直接影响航运业节能减排的成效。例如,马士基在设立船舶碳排放标准的同时,对每位船长进行碳排放评分和排名,通过激励机制促成船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我国航运公司应当加大对绿色航运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员工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航运从业人员的绿色发展意识。
参考文献:
[1] 段斌,邓恺,宋伟,等. 大型集装箱船能效设计指数计算与优化研究[J].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2(3):22-30.
[2] 宋启方. 集装箱船相近船型组航线节油管理[J]. 世界海运,2013,36(1):9-11.
篇6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机制;低碳城市;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2-0050-04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提升环境质量的愿望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的追求,创建低碳生存环境正在成为世界的主流。在这一趋势推动下,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营造绿色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则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并积极开展了对外合作。例如保定、上海成为首批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两个城市;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后,杭州、青岛等城市宣布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计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低碳城市”的发展建设无疑将会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企业生产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政府财政资金趋于紧张,既要保增长,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利用碳交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成了多个、多级别的碳排放市场,为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国也在进行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这些都为借助市场化的手段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与实践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为减少缔约方温室气体排放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约机制(简称JI)、国际排放贸易(简称ET)以及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其中前两项机制适用于公约附件国家之间,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适用于公约附件Ⅰ国家和非附件Ⅰ国家之间。由于附件Ⅰ国家可以通过三种灵活的机制,以交易转让或者境外合作的模式来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全球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京都议定书》之后,发达国家相继成立碳排放交易所,发展中国家也借助清洁发展机制,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碳市场。欧盟和美国是碳排放交易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案例,其实践经验对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
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欧盟一直是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和践行者。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做准备,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了“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 Trading Scheme,ETS)”指令,对工业界排放温室气体设下限额;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涵盖了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且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和挪威也决定于2007年自愿加入EUETS与欧盟成员国进行排放交易。在该交易体系下,人们采用的是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与交易模式。其做法是: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政府那里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额度――欧洲排放单位(EUA),而所有企业的排放总量不得超过该上限。如果企业能够使其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度,那么它就可以将剩余的额度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以获取利润;反之,它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欧盟的排放交易制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2005~2007年,第二阶段是2008~2012年。在第一阶段,共有21个欧盟成员国参加。根据“总量控制、负担均分”的原则,欧盟规定至少将95%的配额(EUA)免费分给企业,剩余5%配额采取竞拍的方式分配。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超标1吨,将被处以40欧元的罚款。2008~2012年是第二阶段即正式实施阶段。会员国所释出的排污权有90%必须免费分配给各厂,10%配额采取竞拍的方式分配,罚款额涨至100欧元,吨;通过与JI和CDM项目的接通,市场规模扩大到欧盟以外的国家。
目前。欧盟正在进行的是“排放权交易计划”第二阶段,由于在试运行的第一阶段,各国向其企业签发了过多的排放许可证,使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导致二氧化碳市场碳信用通胀,从而遭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批评。在正在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欧盟就明显加紧了配额的限制,并且试图将该体系覆盖到更多的行业中去,尤其是近年来排放增长迅猛的航空业。EUETS的交易量不断增长,2007年交易了不到10亿吨,2008年交易额达到28亿吨,占欧盟《京都议定书》气候贸易体系交易总量的80%~90%,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所。
(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交易平台,是京都机制以外的碳交易市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由会员设计和治理,自愿形成一套交易的规则。交易所的会员自愿做出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以保证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能够实现两个阶段目标:做到在第一阶段(2003~2006年),通过自身减排和购买其他会员多余的信用额度达到每年减少1%的排放的目标;并保证在第二阶段(2007~2010年),所有会员将实现6%的减排量。交易所包含两类机构:一类是CCX的会员,即排放温室气体的实体;另一类是CCX的参与者,即替代物和流动性的提供者。每位会员公司通过减排或补偿购买达到各自的减排量,在维护大气环境稳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CCX目前有会员公司200多个,主要来自航空、电力、环境、汽车、交通等行业,其中包括5家中国会员公司,交易产品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等6种温室气体。
(三)其他碳排放交易市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贸易体系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它对该州的电力零售商和其他部门规定排放份额,对于额外的排放,则通过该碳交易市场购买减排认证来补偿。2007年澳大利亚加入《京都议定书》后,加快了碳交易的立法。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推动参议院通过一项含有11个具体法案的碳交易法案,希望碳交易从2011年开始覆盖全国75%的碳排放,这一举措将使澳大利亚成为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碳交易平台。
加拿大作为一个远远落后于《京都议定书》目标
的国家,于2008年5月30日成立了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其使命是向加拿大经济中参与解决空气品质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许多部门提供价格透明度、环保整体性、低成本、广泛的准入和可靠性,促进加拿大的整体减排。
亚洲地区碳交易起步较晚,但正出现迎头赶上的迹象。港交所已经开始研发排放权相关产品,筹备温室气体排放权场内交易,日本也在进行碳排放交易所的筹备工作。
二、我国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上的探索
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最早是在1991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16个城市进行了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试点工作。自1994年起又在其中6个城市开展了大气排污权交易的试点。这些试点可以看作是中国排污权交易的起步阶段。1997年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会和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合作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研究项目,2001年亚洲开发银行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启动了由美国RFF和中国环境科学院联合执行的“SO2污权交易制度”。2002年3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在7省市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排污权交易的示范工作。
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为我国积累了许多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但是客观来讲,这些项目的开展多是在政府主导下或者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多数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在这些交易中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相应的经济评估。近几年,我国开始逐步看清自己在碳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开始探索构建自己的碳市场。2008年相继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并于2009年11月17日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国内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开启了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先河。
三、对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启示
可以看出,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国内的碳排放市场,这些都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市场手段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创建区域内的碳交易试验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已有的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在区域内进行以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为主的交易试点,随着试点交易的不断完善和推进,逐步推进节能量等其他创新产品的交易,并及时吸纳国际国内碳排放交易所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下一步进行碳交易做好前期准备。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以及国家级碳排放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必将逐步建立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性碳排放市场,发展“低碳城市”的地方政府要以碳交易试验平台运行经验为基础,争取省内的区域碳排放交易中心落户本市,以此进一步推动其“低碳城市”的建设,并扩大其影响力。
2.构建完善的碳交易信息平台。碳交易市场一方面是与虚拟资本、金融创新、绿色技术、低碳信息咨询、新经济所需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等等相关的信息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与低碳经济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相关的企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市场。因此,只有构建真实而强大的信息平台,才能最终构建碳市场。地方政府要认识到构建信息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与国外先进交易体系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3.建立碳交易的法律保障机制。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来自政府法律强制性设立的排放上限,同时碳市场的运行更需要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节能减排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废气及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上述各个领域对法制都有要求。只有在法制上对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并配合严厉的惩罚机制,才能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碳交易机制的顺利实施。因此,地方政府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加快制定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保障碳市场运行的地方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制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碳排放配额分配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只有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制规章,才能使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所约束,才能激励企业主动节能减排,保证碳交易市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良性运行。
4.完善市场化节能减排的配套政策。实践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手段,能最有效地做到节能减排,但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国家资源品的价格改革,稳妥地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与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等政策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同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得以实施。
篇7
中心词汇:供暖节能、增加排量
1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树立取得庞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庞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开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利,群众对环境污染效果反响剧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集约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接受不起,经济开展难以为继。只要坚持浪费开展、清洁开展、平安开展,才干完成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惹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任务,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是我们应该承当的责任。
2节能减排的着手点
2.1转换思绪视角,经过循环经济形式“变废为宝”,可完成“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白泥”,在人们惯常印象里不过是招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祸的“废物”,而经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点“泥”成金完成有害应用和产业开发,变为发明效益的珍贵资源。企业失掉了切身实惠,由此发生的“减排”热情肯定愈加耐久,“减排”效果也将更为稳固。
2.2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行和设备改造,让企业有“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报答,是节能减排的要害。依托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行,加快树立节能减排技术效劳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安康开展,增强国际交流协作。
2.3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消费才干,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动力结构调整,促进效劳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开展。
2.4创新形式,加快开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应用,推进渣滓资源化应用,片面推进清洁消费。
2.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树立政府节能减排任务问责制,树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目的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2.6健全法制,加大监视反省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规范,展开节能减排专项执法反省。
2.7完善政策,构成鼓舞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钱革新,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3供暖企业节能减排目的完成
3.1把节能减排作为一种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迷信开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停止项目筹划、论证、树立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思考的条件之一。在实施统计、监测、考核、评优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思考的目的之一。
3.2把节能减排作为一种开展形式从开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布置等方面增强引导,逐渐构成节能减排型的产业格式。
3.3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硬性目的一是依法明白目的义务,制定约束性目的,必需确保如期完成。
3.4要增强组织指导,健全考核机制。树立健全动力浪费和环境维护的保证机制,将降耗减排目的纳干部考核体系。
4节能措施
4.1依托迷信,严厉管理推行运用新技术,管理水平失掉很大提高,节能降耗任务取得长足停顿。
4.1.1管理任务中添加科技含量,增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4.1.2积极推行运用高效率、高质量的新设备、新技术,努力完成锅炉供暖任务的低本钱高效益。
4.1.3迷信地制定锅炉供暖消费资金方案,增强各类物量消耗的统计和考核任务。在保证锅炉供暖的综合效益前提下实施奖罚制度,充沛调动广阔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4.1.4落实能耗计量管理任务,树立健全能耗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手腕,保证供暖能耗统计、考核。重要节能环节专人管理,计量表具活期效验,保证动力消耗指数统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2加大投入,逐渐完成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系统的更新改造,注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运用。
4.2.1对既有供热系统老旧设备逐年更新①随着政府供热“撤除联片”任务的展开,相当数量小吨位的老旧锅炉房被取缔,代之以大型区域供暖锅炉房,改善了供热效果,美化和污染了环境。②用效率高的新型锅炉取代年久落后的老旧锅炉,完成效率降低在用锅炉的技术改造,降低锅炉热损失,使热效率清楚提高,降低煤耗。③充沛思考供热区域、负荷等特点,对锅炉房辅机设备停止综合改造,合理装备;对炉排、鼓风、引风、上煤、除渣、水循环系统运用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大幅度降低供热电耗。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灰渣含碳量,增加固废的排放,改造脱硫除尘设备,增加有害气体排放。
4.2.2对供热管网停止更新,增强运转管理①对供热管网停止活期维修,改换跑冒滴漏管道和阀门、补偿器等管网部件,提高供热管道的保温、防腐规范,防止以失水为表象的水、电、热耗过初等效果。②增强水的硬化和除氧处置,满足水质要求,防止换热面结垢形成锅炉或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同时还可防止因管道内壁腐蚀形成的热网跑水等效果。
4.2.3增强用户系统分户改造对既有修建楼内管网有方案地停止分户改造,处置楼内管网梗塞和用户家中管道漏水等效果;实施对用户的分户控制,防止“一家出事,整楼放水”的效果。彻底处置私拆滥改和私自放水等影响热网工况的效果。
4.3提高供热系统调控才干,完成平衡供热。
4.3.1调整、优化供热结构供热企业要不时优化调整供热结构,实施供热资源整合,采用多热源结合运转技术和构成供热环网,改动低负荷运转形状,提高供热平安和保证才干,提高热能应用效率。
4.3.2提高供热系统调控才干
①树立热源自动控制系统,依据室外气温及负荷变化状况及时停止供热调理,合理确定锅炉的运转台数,调整循环泵的婚配,使锅炉可以在满负荷形状下运转。经过微机合理配置热源各供热设备运转参数,显示锅炉熄灭状况和辅机设备的运转状况,既契合锅炉平安运转的需求,又满足不同时期热网对热量的需求。经过调控系统及时发现运转异常状况,防止缺点的发作,提高锅炉热效率,到达节能效果。②树立大型热网微机自动监控系统,对热网设备停止优化改造,逐渐晋级和更新自控系统软件,完成换热站供热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及时静态调理,迷信分配热量,到达浪费热量、经济运转的目的。③在供热管网中加装调理阀、平衡阀等管网调控装置,提高热网的可调度,消弭水力失调,增加过热损失,防止采暖用户因过热而开窗放热。
篇8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irreversible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ny country's urbanization is always inseparabl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pproaches of the country or region,and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promote each other.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key areas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city, put forward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关键词: 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城市化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97-01
0引言
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这样表述的:要按照循序渐进,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节能减排是符合我国特色城镇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1城市中重点节能减排领域分析
1.1 建筑业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活动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效应、50%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物、50%的氟氯化物均与建筑活动有关。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1.2 交通运输业、燃煤锅炉及建筑扬尘
1.2.1 机动车尾气污染方面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建筑扬尘污染等而居我国很多城市污染源的首位。
1.2.2 燃煤污染方面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煤为主,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燃煤。
1.2.3 建筑施工扬尘方面除了工业粉尘污染、燃烧煤炭产生的烟尘污染外,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城市大规模市政和建筑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
1.3 市政公用设施
1.3.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近1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能力缺口很大,并且国内很多城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不能有效纳管,降低了污水处理率。
1.3.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方面即使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也极少回用,结果导致一方面水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外早已应用于实践。
1.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新时期城市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的主要对策措施
2.1 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2.1.1 建立节能减排监测监察机构一是强化监察大队职能,努力建设成一支既能进行技术监测和评估,又能规范有效行使执法权利的节能执法队伍;二是建立减排监察大队,赋予对全社会的污染物排放和减排情况进行全面监察的执法职能;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全市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环境应急机构。
2.1.2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跟踪监测环保系统和GDP能耗的分析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和单位GDP能耗及环境保护状况情况。建立重点能耗综合部门能源消费预测和污染物排放分析制度,及时了解各单位生产经营情况、节能降耗措施、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单位、重点排放单位实施远程监控。对新建项目的审批及项目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等环节加强节能环保监察。
2.1.3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部门和企业,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并处以停产治理、限产限排等处罚,对主管部门进行问责,进行行政处理。对严重违反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公开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责任。
2.2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2.2.1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发挥企业在节能减排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开展节电、节油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对重点生产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力度,淘汰高耗低效设备。支持企业利用全球科技资源,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含量和水平。
2.2.2 推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重大节能技术进行重点突破,选择一批节能减排规模效应大、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应在节能减排专项与科技三项经费中,设立节能减排重大技术专项,以支持集中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2.2.3 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对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要大力推广,同时,也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对能耗和排放指标完成好的企业、对节能减排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前列的企业、对节能减排具有示范效应的建筑设施等,政府应重点扶持和奖励,并积极推广其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
2.3 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抓紧出台《关于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意见》、《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等。建立健全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倡导国民“绿色消费”,鼓励家庭进行垃圾分类,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
参考文献:
[1]支蓉蓉.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难点热点问题分析及对策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02).
篇9
关键词:节能减排 技术 经济效益 社会责任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66-01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消耗巨大,人类正面临发展过程中不断恶化的生态问题,节能减排势不可挡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对于企业而言,节能减排工作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据调查显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不仅能获得政府产业政策上的倾斜,还能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
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重视度不够。缺乏开展节能的积极性。从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人力与资金的投入都反映出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基础薄弱、反映冷淡,制度执行力度普遍不高,是节能减排的瓶颈问题;大部分企业愿意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整个节能减排环境良好,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企业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2.缺少技术、资金的支持。一方面,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和选择节能降耗技术产品;另一方面,自身资金的限制,使企业在考虑节能减排成本与收益时的风险系数增加。
3.节能成本较高,收益比率低。在目前情况下,部分企业认为投入资金购买节能减排系统成本高,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其效用,是否投入产出平衡还是未知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节能减排的风险。
4.节能减排缺乏政策优惠的支持。政府应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前还是监督惩治为主,激励政策为辅,不能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保驾护航。金融机构在推进和支持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节能减排项目前期投资大,回报慢,风险不确定性高,使银行无法对项目前景、收益程度等做出准确判断。于是银行金融机构基于自身考量会慎重给予企业融资、信贷优惠,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二、影响企业推行节能减排工作的因素
1.经济效益。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对于经济利润的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是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最重要因素。影响企业经济利润的因素有: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企业节能减排的生产成本、企业节能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与认可度、企业节能的成本收益之比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从而影响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2.价值观念。经营者价值观念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所遵行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源,能够影响企业所有成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企业经营者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并且践行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去。并且为企业所有成员树立一个节能减排的标杆,将节能减排的价值准则制度化,就能够引导整个企业都投入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去。
3.社会责任。节能减排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研究发现,强竞争力的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渐超越原有的以资本技术和设备为基础的硬实力,转向了软实力竞争,主要包括企业社会形象、公信力、品牌影响力等。当前的社会需求早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物美价廉,它包括节能减排、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这些全球性的难题。倡导节能减排的企业将为自己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监管扶持。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执法和监察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重视和投入力度,而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也直接影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政府的扶持力度也将大大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这些扶持,不仅是政策税收上的优惠,还包括资金提供,企业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更好地实施节能减排工作。
三、企业节能减排的实施建议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当完善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企业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均应作为抓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稳定成熟的环保、节能管理方法和措施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的保证。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企业应组建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节能减排管理政策、指标的制定和落实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工作,负责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措施的方案立项和监督实施工作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到分层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持之以恒,确保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考核程序。要充分利用工会、团委以及各种传媒等宣传阵地,向全体员工广泛宣传节能工作的意义、作用和有关常识,使职工了解地球上许多资源是有限的,有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资源如果大量开采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节约用水、用电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并努力做到检查落实到位。作为一个生产企业,设备用电量巨大,企业应十分重视节约用电,对每一个部门用电都应作严格规定。可根据生产计划,制订各单位的月度用电计划。每月对用电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根据各部门节约和浪费的情况给予奖惩。通过这样的严格管理,广大职工节约用电意识增强,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3.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不优化经济结构,就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资源再生产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增加技术创新投入,鼓励生产研发部门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步伐,积极淘汰落后的设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提升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
4.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支持扶持力度。要真正做到时时、处处节能,还要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要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节能减排单靠单个企业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政府有关部门应整合区域内的企业技术中心、高校院所等资源,为企业与院校、企业与企业间牵线搭桥,支持其开展科研合作与项目共营,统筹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当前,应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行业共享、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等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制度创新。
篇10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不断加快,能源的消耗也在逐渐上升。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暖通空调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调在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能源的消耗。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将面临着能源紧缺的问题。在我国,发展节约经济、环保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水平有着重大作用。
1.城市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剧了我国能源的消耗,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经济发展讲究的是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经济得到了增长,环境效益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恰恰迎合了人们的需要。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环境,然而在空调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却也加剧了能源的消耗,排放了大量危害环境的气体,使得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坚持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健康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暖通空调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30%以上,而且每年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有关数据表示,我国每年的城乡建设新的房屋面积达到了19亿m2,其中80%的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其次,我国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很难实现。在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增长过快,加上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3.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1暖通空调系统中管理不到位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国空调设计人员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盲目的赶工期,造成了工程设计周期缩短,对空调系统没有做到科学化的控制管理,在空调运行的过程当中,能耗自然就会增加。
3.2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设计不规范
在我国现有的暖通空调当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在节能减排上的设计上不规范、不科学,存在很大的问题。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薄弱,在进行节能减排设计的时候不能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3.3对暖通空调的使用不当
在我国,人们在使用暖通空调的时候,受心理作用的影响,夏天天气热,空调温度调的越低越好,冬天气冷,空调温度调的越高越好。这种错误的看法不尽会加大空调能源的消耗,同时还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给人的身体造成的影响。
4.加强城市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措施
4.1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
强有力的管理是一项工作得以完成的有效保障。在我国城市暖通空调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落实责任制度,明确目标。国家要下达相关的法律,明确规定空调减排的设计标准,实现节能减排的检测体系。
4.2发展新能源
随着暖通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高耗能的空调,向空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危害生态环境健康,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发展新的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暖通空调中利用新能源,就能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以经济协调发展。
4.3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暖通空调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了。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当中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将这些热量进行回收,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例如,余热发电、余热回收器等,都有效的提高了暖通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
5.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暖通空调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面能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节能经济、环保经济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随着暖通空调在我国城市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利用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能源,加强节能减排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的质量,保障我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在暖通空调设计行业中贯彻节能减排国策情况的调研[J]。中国勘察设计,2001,08(01):16-17
[2]郭阳.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与热泵技术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0(09):19-20
- 上一篇:节能减排的原因
-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