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企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采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水平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各个企业要不断挖掘可塑性资源进行战略部署,夺得行业领域最终的赢家。人力资源的可塑性价值远远超乎既定的规划范围,它可以无限制扩大其自身的功能作用,也可能由于战略实施过程的失败导致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想要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必须狠抓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面对人力资源内部的不良发展现象,及时进行发展战略计划部署,进而对未来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益收入都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施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内部核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战略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迎合企业实际发展水平下技术人才的需求。每个企业的管理制度都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人员是企业管理的直接承接对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可以让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实现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带来创新元素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存在价值。只有让员工在自我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把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真正的为实现公司利益专研探索效益收入点。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整个企业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企业整体员工团队为核心,提高整体的团队凝聚力。只有公司制度中不存在内部人员两极分化,各个部门具备良好的交流互动,企业才会在成为一个完整的竞争整体向前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主要注重改变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效益收入上,进而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规划资源。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所在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岗位职责能否正常互动,就要看管理机制下工作人员合作的向心力是否一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设计到工作范畴,还涉及到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真正意义上解决矛盾个体,才能实现事物的整体发展规律。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理论基础的论述
(一)理论基础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开展过程中,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其可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理论指导内容在企业内部的设计方面很广泛,针对于每项管理制度都有相应的战略理论作参考标准。总体上说,基础理论概念观点直接牵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绩效,进而制约企业的核心运营机制向前发展。好的理论基础概论可以成就一个向上的奋斗团队,各个部门的理论依据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会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人员岗位分工管理理论等结合。对待员工综合素质发展对策中的侧面激励理论、绩效奖惩理论、管理制度理论等之间的必然联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策略实施,进而保障员工的工作价值在最大限度上充分发挥。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功能
首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便是对员工在工作态度上的激励方法,更是每个企业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人员管理的战略理论依据,对人员调动和职责分配问题上给予了很大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运营机制中,会计管理工作极具重要性。对于会计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措施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会计理论的存在,为会计工作质量的保管起到基础保障性作用。理论是管理模式下的观念雏形,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财务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开展工作自身特点的因素影响,财务管理对于理论基础的依赖性较强。这就要求基础理论在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备份详尽的资料数据对理论内容加以论证。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几大核心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工作顺利开展。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制度下,人力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工作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在理论基础的有效支撑下促进企业内容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跟进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数据统计库。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情况和工作质量定期做记录,方便针对数据整合信息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技术设备需要先进的技术人才执行实践操作,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注重对工作人员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培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必要性的论述,对理论基础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理论基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战略实施上提供相关知识价值上的理论指导。促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有效提高,才能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现代经济背景下,各个企业都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并付诸于实践中去。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注重理论基础与方法策略的有效结合,开展人力管理工作。对战略措施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战略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阳,邓华北.企业战略性成长与相应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刘庆瑞,刘景江,周赵丹.21世纪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学研报,2002(1).
篇2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强调亲验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需要中国文化背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原则。并且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它是为了应用它,以解决我国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工作的产出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运用人力资源规划、甄选、培训开发、薪酬、激励体系,来招聘、保留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它的教学方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操作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课程来说,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必须重视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探索具有东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需要东方背景
水教授认为:“现代管理学是东西方各国人民生产实践、摸索总结与不断相互学习的共同结晶,一国的管理教育也应该是立足于本国管理实践与管理文化,不断学习借鉴外部成果的教育体系。”他也指出:“要研究东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中国企业的实际运用,增强东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可行性,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东方人力资源理案例的研究,尤其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多年的实践,在融合东方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用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律;另一方面重视东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理的研究。在充分肯定定性研究价值的基上,在适当领域借鉴西方有意义的定量研究。”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具有显著的不同。首先是自主性:案例教学法将课堂讲授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则成为导演或教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自觉地学习。其次是亲验性:通过案例使学生感受到真实、具体的现实问题,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第三是交往性: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有助于相互沟通。第四是实践性: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因而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是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特色。
三、案例教学设计设计原则
在人力资源教学活动中,所选用案例根据用途可以分为课题引入案例、理论解释性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其中课题引入案例可以多选用带有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特色的案例,体现教学内容的东方文化特色;理论解释性案例选用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本土企业的案例,同时兼顾外国企业的典型案例;分析讨论案例选取适合分组讨论或者独立完成的案例,这些案例中矛盾冲突明显且具有代表性。
四、案例教学内容设计
体验式教学内容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教学案例的选择。本文研究中将案例分为三大类,课题导入案例、管理理论的解释案例、课后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这些案例要覆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所选案例见表所示。
从表中看出案例的选择有如下特点,首先引入案例均选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相关案例内容,这些多是一些历史典故或故事,在教学活动中不占用大量时间,在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时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管理理论的解释案例选择应该紧扣教学内容,能够对相关理论起到解释与示范作用。课后案例分析作业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让学生思考时有一个思辨的过程,同时还要能够复习课程所学内容。无论是解释案例还是案例分析作业都主要以国内企业的案例或国内社会与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理论基础 动因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指 企业 为了节省开支或者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原因而将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或业务的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供应商的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公司管理中的一项新兴内容,正日益显示出高速的成长性和市场潜力。本文拟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及动因进行探讨。
交易成本理论
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交易成本理论、资源 经济 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本文主要考察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Coase)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其内容主要包括:记载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如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这是在交易准备阶段产生的费用。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 法律 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威廉姆森(Williamson )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 总结 ,将其归纳为两组: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组因素是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而这其中机会主义行为是非常基本的因素,它对各阶段的 影响 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产生作用。在外包的决策过程中将它直接作为分析对象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有限理性是针对决策者而言的,它实际上是决策模型使用者素质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在有关外包的 研究 中,很少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进行研究,而主要研究第二组因素即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外包决策。
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交易双方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增加履约风险。库普曼斯(Koopmans.T. C.)把这种不确定性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初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种是次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导致“契约人”有限理性的重要原因。
交易重复出现的概率。由于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契约总是不完全的,需要专门的治理结构来保障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可调整性,但建立这种结构是具有费用的,这笔费用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交易发生的频率。如果进行的交易不是经常性重复发生的,这种新增费用就很难得到补偿;反之,交易是经常重复进行的,这笔费用就容易得到补偿。一般来说,只有对高频率的交易建立保障机制才是经济上合算的。
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分为三类: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力资产的专用性。专用性是交易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因而他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专用性程度高的产品,交易成本比较高;而且对于承包商来说,由于客户少,很难实现规模经济。专用性和不确定性高的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通过科层组织来解决(Williamson,1975),反之则应外包出去(Monteverde and Teece, 1982)由外部供应商来解决。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外包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三是实行外包。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虽然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优办法,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寻求资源的内部一体化。当完全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受到限制时,进行外包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组织通过外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外包商通过享受规模经济而具备竞争优势,但节约的生产成本或多或少的要被人力资源外包的成本所抵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评价供应商的成本、谈判成本、协调控制成本等(Picot, 1991)。所以,根据该理论,我们认为,只有当外包所产生的成本之和小于自己生产的成本时才应当进行外包,否则就应当实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内部化。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因
在促使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动因方面,Greet,Youngblood和Gray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downsizing)、快速成长或衰退(rapid growth or decline)、全球化(globalization)、竞争增加(increased competition)以及企业再造(restructuring),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Atkinson认为组织将人力资源外包的因素有降低营运成本、改善业务焦点、增加管理控制以及与供货商分享并 发展 策略。Siegel则认为将人力资源活动外包的动因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品质、节省时间、减少对新技术的投资、将人力资源角色由服务提供者提升至策略事业伙伴(strategic business partner)。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应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一)内部视角的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随着 现代 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已经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的经营规划管理,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动态发展,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被动执行者,而是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成为企业决策层的战略伙伴,帮助企业的领导计划和实施组织的变革,比如企业再造、结构重组、规模精简、精专分工等。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繁杂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真正参与到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中去,实现其战略性职能。
2.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往往有所侧重,注重寻求自身竞争优势。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许多企业正在寻求将人力资源等非主营业务职能诉诸外包管理,与专业的外包管理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外包管理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确保企业突出经营重点和提高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3.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外包服务商的优势在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外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为外包不仅可以使企业得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意见和指导,并能够运用外包服务机构的最新系统和技术。外包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有利于其管理能力的提高。
4.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一方,外包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人员、设备体系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持续性维护投资。外包通过法律确认使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符合双方利益的风险共担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的连带责任成本。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维护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途径,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技术性投资资金;在外包服务机构一方,外包服务机构因专门承接大批量的人力资源工作而形成规模经济的低成本运作格局,避免了企业因不熟练专业性业务和不了解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 规律 而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够运用比企业内部管理还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比其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外包能够帮助 企业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无力、不擅长或不便于满足某些要求时,将任务外包给 社会 上的专业服务公司和顾问人员无疑将是必然的选择。通过专业服务公司帮助企业突破逐渐老化的管理模式,制定清晰的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将员工考核记录及时归档,管理员工进出记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外部视角的 分析
1.竞争的加剧。企业实行外包是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靠资本或技术的先进而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因而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企业业务量有限,它们更迫切地渴望从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成效。在这种情势下,企业在不断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过程中,往往将企业非核心因素放在企业考虑之外,而重点关注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和高附加值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成本是高昂的,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力,企业更趋向于压缩雇员人数,实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保持其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这相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 目前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薄弱背景下,外包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将是企业管理者的理想选择。
篇4
1.理论基础。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目前很多的社会学科都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其中较有影响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回归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等,本文也主要论述以上三种较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论。第一,现代管理理论,它的主要特征有:首先,从原来重视对企业物质的管理转变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从重视企业内部的运行管理转变为对企业外部顾客与市场的调研。其次,随着企业运行管理的复杂化,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档案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最后,任何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必须根据不同的企业进行再创造,没有一套完美的管理模式,企业必须创造性地形成自身的管理特点。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成为目前很多企业在尝试的管理方式。“以人文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的发展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组织和社会形态的结构,也会影响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企业也同样适用,人可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其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第一资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人力是四大资源中唯一具有意识、情感、创造力的资源,它比其它任何资源的价值要大。最后,人力是最宝贵的资本。对人力的投资越高,其回报和积累就越大、越丰厚,人力这种资本是唯一可以进行开发并转化为物质与精神合为一体的资本,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将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它是的优势和核心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具有关键性的特点。在新经济时代,人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因素,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出发,研究人力资源在未来的开发和培养。其次,具有开发性的特点。新经济时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将人作为一切管理的核心,通过对人的投资和开发来挖掘人的潜力,最终发挥团队的力量。最后,具有竞争性的特点。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通过招聘与企业战略发展像匹配的人才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实践创新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为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方向。近几年国内外的很多企业在尝试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尤其在员工培训、绩效评估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第一,绩效评估。新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成功的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条件,而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在新经济时代显示出了它的弊端,构建一种新的绩效评估系统迫在眉睫。平衡计分的绩效评估系统是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竞争需要出发,分别对财务测评指标、内部程序、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创新与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平衡,从而完善对人力资源绩效的考核与评估体系。第二,员工培训。首先是培训观念的创新,我国很多企业领导对员工的培训不重视,缺乏投资,没有专门的培训人员和培训机构,所以,企业的领导首先要在员工培训的观念上进行创新,将培训当作一项投资。其次,被培训的员工应该从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培训就意味着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指示来行事,我国很多员工将培训视作一种被动的“完任务”的过程,要扭转这种被动培训的局面,就要积极地效仿外企在员工培训方面的经验。最后,培训的方式应该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创新。以惠普公司的员工培训为例,他们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在培训前为员工准备好角色扮演的剧本,进行模拟顾客与销售人员之间的互动,用演练的方式将所有的培训知识贯穿于其中,可以说实践是企业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二、新经济时代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策略
首先,坚持人本化的管理理念。新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全新的思维和理念,创新是新时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企业的创新来自于企业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就是将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资源,以人为中心,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精神,使企业和员工同时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
其次,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企业文化来推动,而人才观应该是一个企业最为核心的文化,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青年才俊思想活跃、技术精湛,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一些佼佼者流动性很大,因此,企业必须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人才观来吸引这些佼佼者。
篇5
一、新公共管理
自产生于英国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其主要观点就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引入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得公共部门长期固有模式能够在运用工商部门有效竞争机制和灵活管理模式中得到突破,进而全面整治公共部门的官僚作风。在公共部门引入公共管理时,因为公共部门的制度化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企业的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一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虽然在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中没有被完全革除,但是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也被不断地推出,有效的加快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步伐。其中私人管理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是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引入时充分结合公共部门现有的管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科学性。
二、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建立在公共权力基础之上,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生产管理要求通过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发挥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形式。公共事物管理部门、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是当前我国社会公共部门的主要形式,其中为了满足社会愿望和意志,利用多种形式组织统一管理公共事物,进而实现社会公民权力和保障民众利益是公共部门的功能。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僵化、受限诸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通过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成效意义重大,进而推动公共部门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
三、新视角下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主要通过借鉴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进入新公共管理。运用科学的新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让公共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的扩大化管理中获得新的生命力,通过科学考核制度的构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最终提升公共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水平。
1.完善管理体制。
通常来说新理念是变革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通过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拓展公共部门的责任、强化公共部门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创新公共部门的新管理理念。公共部门工作不仅要服从于上级要求,还应当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进行充分考量,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效。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保障补助、职称、待遇、工资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只有在工作人员自身获得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迅速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2.实现人力资源扩大化。
评定、考核是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下新人力资源的引入受到了限制,在参考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公共部门应利用竞争、培训、市场等方式扩大化人力资源。在扩充人力资源时,应当运用多样化的人力资源选聘方式选择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的保障环节中,应当采用专业素养和专业培训的方式推动员工队伍的稳定发展。在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中应当充分运用健全的考核竞争机制,增大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让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工作中获得提升。应当在具体的公共部门管理、培训活动中贯彻社会发展要求和政府主要职能,在综合考虑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扩展进而推动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实现。
3.完善考核制度。
工商部门公职考核制度是公共部门构建新考核制度的基础,考核公共部门职工的结果是评价管理能力和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其中社会、政治、道德、业绩、全面性等内容都应当囊括进考核内容中,并且应当选用公开选择、民意投票等公开透明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对象方位方面,应当将上级领导、普通员工等全体职工都纳入到考核范围,这种情况下能够提升公共部门职责的实现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
篇6
目前,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但比较典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相适应,美国的人才市场也非常发达和完备,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人力资源配置、运作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人才市场得到满足。同时美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体现出高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特征,对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职责、个人分工、权利以及发生问题的处理等都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在美国,人才服务必须严格按照联邦和各州的法律运作。美国涉及人才流动和职业介绍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如《宪法》、《劳工法》、《雇员工作法》、《安全法》、《反种族歧视法》、《失业保护法》、《税法》等等。凡从事职业介绍及人才流动,都必须依法进行。美国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美国企业视人才为公司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因此非常重视员工培训。一般只要员工在工作中有成绩、对公司有所贡献,美国企业都会鼓励和帮助雇员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和教育。
虽然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能力主义、强调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会强化员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影响员工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使企业内部很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采用短期雇佣制,容易使员工产生短期行为。员工流动性大,企业职工队伍稳定性相对较差,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刚性,忽视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等。
二、建设和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主要对策建议——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思考
由国外典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必须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社会文化背景来进行,这与和谐管理理论的管理思路是十分吻合的。根据和谐管理理论的框架,建设和谐人力资源模式主要应当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增强人力资源的归属感与自我发展的信念。
1.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和谐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理论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根据前面所叙述的和谐管理理论的理论框架可以看出和谐管理理论实际上是注重创造组织内外的和谐环境,以取得最佳管理效益的理论。
和谐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基于问题导向的“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则互动耦合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管理哲学中“建构”与“演化”两类倾向的实现机理。并从人们对复杂管理问题的求解方法和管理哲学的“建构”与“演化”两个角度分析了则机制的可行性,因而提出了和谐主题、和则、谐则等核心概念。和谐管理采用了“问题导向”的分析思路,引入了“和谐主题”概念,其定义是:“组织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和情境下,为实现组织长期目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和谐管理理论将“优化设计”对应于“谐”,而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于“和”。其中“谐则”定义为有关“优化设计”的机理、规律或者主张;“和则”定义为有关“人的能动作用”的机理、规律或者主张。“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对应的工具和方法分别称为“谐则工具库”与“和则工具库”。和谐耦合定义为和则、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不同层次间的关联互动,和谐耦合是在和谐主题下对和则、谐则关系的调解。
和谐理论的理论框架如果作用于人力资源,就是要做到“以法治人”与“以德治人”相结合,建立法律法规、市场机制与文化管理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建设和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
(1)更新理念,正确对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应当将人力资源上升到战略高度,将人力资源的管理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真正将人力资源作为资源来使用。树立人才理念,实施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对现代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模式的一大超越。文化管理是指从影响人内心状态出发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采用自主管理模式,对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是一种高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特点。人才理念就是人才不是被动地适应工作或岗位的需求,应当使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同时,要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人力资源有着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不可能建立完全量化的指标去衡量人力资源的效益。所以在制度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作为政府部门和管理者,不能简单地将人力资源分为无用、有用、适用,而是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将每一个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2)创造和谐文化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环境的和谐
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不仅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还包括环境因素,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考虑具体环境和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环境与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相比,文化环境是一种软环境,建立起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受历史因素的制约。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关键环节。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应该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传统文化因素制约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障碍,建设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文化环境建设的取向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方式,倡导和培养全体人民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开放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求发展、与时俱进的社会风气,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培养和作用发挥的新文化。
(3)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相结合,使不同层次人力资源和谐共容
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基本特点是总量相对充裕,但质量不高,利用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人力发展战略从总体上显然应当遵循一种以有效利用为重点、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并举的发展思路,无论偏重于哪一方面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所谓有效利用是指通过深化人事制度等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制定相关政策,促使现有的人力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改变目前人力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所谓合理开发是指要通过教育、合理流动、科学配置等途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二者并举则是指从近期看,要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长期看,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经济发展的动态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能力;动机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组织员工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化使得组织对于人力资源的选择、培育、使用和保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其本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升组织绩效和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管理实践,已被国内外许多管理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认同。正如我们所知,战略管理更多的关注组织绩效,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研究企业价值的新视角,它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组织绩效的提升作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具有研究意义。
二、知识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1.知识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越来越看重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认为知识管理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是否广泛地分享与运用信息,也就是说将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好让他们迅速地就这种信息采取行动。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积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也就是说,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组织内部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根据近年来管理领域学者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说组织在管理运作中,对于企业的知识资源尤其是隐性知识资源,应积极去的、开发、利用和保持,其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知识创新。刘邦成等人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营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并最终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我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有显著贡献的。3.知识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结点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因为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尽管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是有内在联系的:首先,是能力培养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希望组织内人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匹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人尽其力,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以达到组织目标;而知识管理更看重组织内员工的知识共享,培养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将企业团队的知识资源予以整合,通过开发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更加深入地挖掘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力的“智慧潜能”。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有密切关系的,换言之,知识的获取、管理、创造等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相关。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
1.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盈利情况。组织绩效的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2.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SHRM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理论基础,决定了其与组织绩效两者之间影响机制的研究结论不能达成一致。首先,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静态研究过程忽视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绩效的动态研究。也就是说,其过于强调员工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员工应该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其次,基于行为理论的研究,强调个体层面并以权变的方法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换言之,基于行为的理论过于关注个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诱导、控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以实现组织绩效。此外,基于资源的理论逐渐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基于组织层面,强调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组织内部的一些关键性资源。资源基础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着眼于组织的核心能力的培育,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3.提升组织绩效的作用点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需要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使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统一、适应,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前提,即战略匹配。蒋建武和赵曙明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育符合组织战略要求的员工能力,倡导与组织目标一致的员工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绩效。企业组织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组织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优势资源作为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增进组织绩效。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得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框架模型。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框架
模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培养符合组织战略要求的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激励员工将知识技能嵌入到符合组织战略的日常工作中的态度行为。此时,知识管理引入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就有重要意义。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的获得、创造、分享、整合等行为都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相关。通过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倡导组织个人对于组织内部知识进行交换和整合,当知识共享能够嵌入到员工的工作进程中,此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提升组织个人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基于知识管理的激励方法使员工产生“愿意”去为组织高绩效做出贡献的态度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因此我认为,知识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个人能力和态度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且为部分中介变量。根据Baron和Kenny的解释,中介变量(Mediator)是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在中介变量加入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性存在但是回归系数变小,称之为部分中介变量。知识管理的组织氛围对组织员工在工作中行事的态度和行为作出了规范,反映了组织要求员工与之匹配的组织战略。在提升组织个人能力与态度的基础上,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组织高绩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根据组织战略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如何做到“选、育、用、留”对于组织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在战略规划基础上完成招聘和选拔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特别是那些具有特殊资源的员工,通过良好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留住员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内、外部激励,包括薪酬、有效培训、员工晋升等留住人才,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本存量。以上包括规划、激励都是为了组织能够充分挖掘、发挥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使优秀的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所用。组织应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加入知识管理内容。员工具备了组织所需的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在这一基本前提下,是否形成“愿意做”的动机就成为实现组织高绩效的关键。当员工受到特定的激励时,或是在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氛围下,出于自身意愿将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此类员工作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源才能发挥其效用,成为组织的竞争优势,为组织绩效的提升做出贡献。当组织绩效发生变化后,组织战略要依其进行变动,从而需要进行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个新的战略循环开始有序进行。综上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追求高绩效,应以知识管理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为实现员工目标与组织战略相匹配,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式,提高员工个人知识技能能力,在具备稀缺能力的基础上,激发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态度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邦成,唐宁玉,姜红玲,吴冰.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新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3)
[2]程德俊.不同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17(6):81-86
篇8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1.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由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于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书中提出的[1]。人力资源是以人力形式存在的一种经济资源,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不同的定义:一是从人口角度出发,人力资源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区域内的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二是从人力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区域内在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所拥有的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能力(包括已经投入和尚未投入社会财富创造活动的能力)的总和,这种定义普遍为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会计所使用;三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人力资源是针对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中投入的三种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而言,人力资源是指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中正在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的切能力,包括体力、智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天生和后天生成的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一般是从管理角度来定义[2]。E.WightBakke于1958在其编著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详细阐述了有关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他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与生产、营销等其他管理—样是至关重要的。皮格尔斯于1964年在其编著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提出“管理人是管理的中心,是第一位的”,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比人事管理更广泛、全面的一个概念[4]。Beer于1984年在其编著《管理人力资本》一书中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了组织行为学、劳工关系以及人事行政管理等学科的特点,在决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时应从四个方面加以选择,即:员工影响、人力资源流动、报酬制度、工作系统,认为个体需要与组织需要并不总能取得一致,组织可以努力平衡需求差异。Walton于1985年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方针应包括明确共同目标,相互影响,相互尊重,相互奖励和相互责任5个方面的内容。Storey于1992创新性地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硬模式与软模式,两类模式均可在解决问题和决策过程中使用,同时提出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有27个方面的不同点。截至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构架已经形成,知识体系也日趋丰富,并逐渐成为管理学领域内一门重要新学科。
1.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MacDuffie于1995在原有人力资源理论基础上提出,当人力资源实践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就能够对提高组织绩效做出贡献:一是雇员拥有管理者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雇员有积极性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三是当雇员在努力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时,雇员所在的组织战略目标才能获取[3]。Huselid于1995年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行为。Raymond于1996年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理论,管理人员要充分满足员工的经济需求,以实现提高员工生产力和工作效率的目标。Schuler&Florkowski于1996年提出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理论,指出在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职业生涯发展、控制方式、激励等内容受到忽视。Guest于1997年提出,应从战略角度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五种类型,作为组织中的HR政策及实践,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突发性变化的权变匹配,因为满足了组织适应性要求,而可能获取更高绩效。Rojer&Pulleman于2000年提出,应进一步强调合法性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TimMazzaro于2003年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应包括人员招聘和筛选、人员的培训和开发、员工晋升和留用、薪酬和福利发放及用工政策等方面,管理者的管理经验、管理水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影响。GeorgeJerry于2002年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与方法论,应促进员工不断发展和提高绩效水平。Matthew&Rutherford深入研究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于2003年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6]。
1.3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也不够宽泛和深刻,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涌现出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1988年9月,国内顺利召开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暨首届学术研究会,成为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开始的标志。张德于2001年其编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书中指出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六大特点。刘期忠和王周火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于2006年提出国内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有关策略,具体包括: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全方位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员工的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吴梦云和陆杰系统地对中国企业应用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了研究,于2006年提出中国企业在建立面向新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要着力培养企业的全球观念、协作与团队精神[7]。肖兴政于2006年提出,人力资源是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人力资本理论[8]。张建卫、刘玉新于2006年提出企业应着重提升管理者绩效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指导[9]。国内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论和模式大多数都是借鉴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能真正结合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加以应用研究的并不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国内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国内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金融企业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组织,是以人力资产和资金资产为主要资产的组织。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有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浓厚的“官商”色彩。企业内部仍实行类似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观念淡薄,缺乏真正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导致企业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不强的现状。国有金融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均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其他行业国有企业相比,部门职能改变不大,仅能基本满足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具体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一是能够合理使用人才,基本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二是不再奉行学历至上和经验至上论,能根据岗位实际需求招聘、选拔合适的人才。三是加大企业内部人才开发和培养力度,在引进外部高水平人才的同时,着重培养自身干部人才队伍。四是部门、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岗位职责描述清晰、权责到位、分工明确和考核有据,能够进行有效、科学的考核。五是能实施有效的分层次的员工培训,根据员工岗位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为员工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员工的管理技能与专业素质,树立其企业主人翁意识。
2.2国内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企业自身体制影响,国有金融企业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关注较少,仍然沿用着传统人事管理的概念和规章,人力资源管理重心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或仅限于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管理思想保守,创新观念落后,缺乏系统、科学、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念,未能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使得人员在结构上、思想素质上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形成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瓶颈。具体存在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系统。国内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基本沿袭了传统企业固定人事管理模式,与现代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相距甚远,未能真正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二是国有金融企业植根于国有资产,发展基础较为雄厚,企业内部缺乏危机意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科学性和长期性。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差。国有金融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一味参照历史上的国家有关标准,固守原有管理方法,忽视技术条件、劳动坏境及人力资源素质的变化。四是员工培训机制缺乏自主性和灵活应变性。现有培训管理模式和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以学习和掌握岗位技能知识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员工作的创新能力;培训模式缺乏必要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五是绩效考核未形成科学、合理、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考评制度,考核制度的执行和考核结果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六是激励机制度受到多方面条件制约,缺乏量化指标体系和工作成果统一性评价体系,未能与被考核者工作效率挂钩,导致在企业内部难以形成创新竞争的发展氛围。
3国内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国有金融企业中开始受到重视。对国有金融企业而言,应结合企业自身特性,科学、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涉及到各个不同管理模块的设计,一方面需要进行各制度模块间的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国有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机构优化与岗位梳理。结合金融企业自身特性,研究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科学合理进行岗位设置。②科学合理开展定员定编工作,以实现企业内部岗位间劳动用工的相对公平。③开展岗位评价工作。通过设计岗位劳动价值评价模型,组织岗位劳动价值测评,进行岗位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制定企业岗位价值标准序列等措施,最终形成岗位价值标准和岗位价值标准序列。④设计竞聘制度。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标、按标择人、公平公正4项原则,实现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⑤设计薪酬制度。按照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绩效的相关性、激励性、可承受性、合法性、可操作性、灵活性、适应性等9项原则,细致入微地开展薪酬制度工作,以确保薪酬制度的广泛接受程度及良好的可实施性。⑥六是设计绩效考核制度。按照公平性、客观性、差别性、开放沟通性、常规性、发展性等6项原则,设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考核体系。
4国内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策略
国有金融企业在当前全球经济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否在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看思想观念能否尽快由传统人事管理理念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人力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以及贫富差距的决定因素。有效开展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每一家国有金融企业在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国有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改进策略如下:一是在确保满足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总目标和战略方案的长远人力资源目标和规划,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滚动评估、不断落实和完善,最后根据对现有的评价和未来的需求制定未来人力资源行动方案。考虑运用新方法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作用。二是不断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明确部门职能。开展业务流程优化管理,完善企业的流程管理体系,建立以业务流程为主导的组织架构,改变现有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推行扁平式组织结构,避免机构的重叠性和无效性。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能,针对部门职能设立对应岗位及岗位职责,确保岗位职责清晰、权责到位、分工明确和考核有据,从而实现有效和科学的考核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流畅衔接,从而形成整个组织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三是改变现有人员招聘模式。受上级企业管制等因素影响,国有金融企业用人状况尚不能完全自主,应加大其独立的用人自。改变目前重视应聘人员的外在素质及工作经历描述为主的传统面试招聘方式,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手段,全方位了解应聘人员真实信息,掌握是否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应聘对象应在满足岗位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等外在条件基础上,侧重向自我认知、人格特质等内在素质。四是更新人员培养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企业内部上下均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培训工作资金投入,树立全员培训理念。要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在广泛征集需求信息的基础上综合编制而成;根据培训的目的和深度,丰富和细分培训内容,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培训和能力培训,还应包含员工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确保参培人员切实掌握培训内容、获得培训效果,避免培训工作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五是加强科学的人才使用观念。国有金融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才使用观念,不仅要使用人才,还要适用人才,避免人才超高使用和人才凑合使用。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选才标准,人才选拔要重能力而不是重学历。同时,应培养企业自有人才,避免出现企业内部形成“外来和尚好念经”的不良氛围。六是加强薪酬管理。国有金融企业应结合发展实际情况来确定与自身相匹配的薪酬策略,合理设计薪酬体系,加强薪酬管理,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促进内部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人员结构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七是加强激励管理。国有金融企业须充分考虑不同员工的内在需求,不能单纯依靠物质激励,应采取多种激励方法,促使员工积极、努力地为企业工作。重视内在激励的效果,适时对员工进行精神鼓励,给员工预期的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八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实现企业和个人和谐发展,促使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5国内某保险企业人力资源
Y保险公司属于国内某大型央企下属金融机构,成立于2008年,现辖24家省级分公司、249余家遍布全国的三四级营销服务机构。Y保险公司成立以来,依靠股东资源优势,坚持“效益优先、兼顾规模”经营理念,大力打造“其股东所在行业保险专家”自身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经营发展之路,成为近年来国内成长性最优、竞争力最强、盈利能力最强的保险公司之一。
5.1Y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实例分析
截止2014年底,Y保险公司共有员工5536人,其中:包括正式合同制员工1203名,劳务派遣制员工4333名。Y保险公司员工招聘来源渠道主要包括:股东系统单位相关人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和高校应届毕业生。为迅速推动保险业务发展、推进企业快速成长,公司员工近85%来自社会招聘,同时,由于社会招聘人员来自不同企业,企业文化融合方面存在一定隐患。Y保险公司员工的年龄平均分布在20~30岁左右,员工年龄较为年轻,整体分布结构较理想,符合金融保险行业年龄特点,其中:20~30岁年龄段员工占比42.97%,该年龄段员工为企业新鲜血液,主要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工作吃苦耐劳、热情较高,但由于从业时间不长,工作经验与能力略显不足。30~40岁年龄段员工占比38.64%,该年龄段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中间核心力量,从事管理岗位者居多,行业工作经验丰富且上进心较强。40~50岁年龄段员工占比16.73%,该年龄段员工主要从事各级单位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工作经验丰富、从业时间长、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高。整体来看,Y保险公司由于成立时间不长,与行业同类型企业相比,员工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特点。从以上员工工龄结构看,Y保险公司员工的从业年限大部分在10年左右,10年以上占比为49.17%。从公司2008年成立情况来看,多渠道引进外部同业员工,在短期促进公司发展的同时,存在企业文化冲突,人员流动性较高,造成企业内部不稳定的隐患。从以上员工学历结构看,Y保险公司研究生学历占比4.19%,本科学历占比50.34%,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45.46%。与国内金融行业员工学历结构相比较,Y保险公司员工专科及以下学历水平占比偏高,员工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5.2Y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分析
Y保险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分析,主要归因于以下几点: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滞后公司发展;②人力资源储备机制严重缺失;③缺少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评价机制;④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⑤企业文化建设落后。
5.3Y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举措
Y保险公司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改进举措:①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人员储备工作;②建立人员招聘选择评价机制;③建立人力资源培训制度;④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和转岗制度;⑤做好人力资源绩效、激励管理工作。
6结论
篇9
前言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设计、招聘与配置、教育培训、绩效评估、薪酬与激励、职业发展等管理形式对医院内部与外部的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保证医院目标的实现与医院员工发展的最大化。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即是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通过收集、鉴别、整理、立卷保存起来的记述和反映医院职工在社会生活和医院工作中的历史经历、思想品德、知识才能、奖励惩罚、工作业绩等情况的原始记录。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医院人力资源档案,是关系到医院医疗水平提升、医院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入手,浅谈对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六点建议。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六大模块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预测医院人力资源需求并做出人力需求规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医院与职工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绩效目标的全过程。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主要包括:医院人力资源规划、医院人才招聘与配置、医院人才培训与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医院人员薪酬福利管理、医院人员劳动关系管理等六大模块。
1.1医院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医院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通过对医院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组织设计,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保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职能性策划,制订医院人力资源供需平衡计划,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
1.2医院人才招聘与配置
根据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医院任职的人员,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并根据医院岗位设置和岗位用人需求合理将新录用人员进行岗位配置的全过程;
1.3医院人才培训与发展
科学评估医院内部的培训与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培训与设计,以满足医院的事业发展需要;
1.4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通过对医院员工的工作业绩、医德、医风等绩效考核,结合工资薪酬、职务职称、福利待遇的奖惩激发员工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推进医院事业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1.5薪酬福利管理
在现行法律、法规体制框架下,结合医院人力资源规划和医院人力激励制度设计和提供科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方案标准,以激励员工创造更高的工作业绩,确保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稳定的优秀人才;
1.6医院人员劳动关系管理
依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医院员工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和明确医院和医院员工间的权利与义务,推进医院与医院员工间关系更加法制化、和谐化。上述六大模块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形成大量的文字、图表、音像等档案资料,这些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关系到医院人力资源科学发展和优化配置的成败,关系到医院整体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绩效优劣,因此,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
2制约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四大症结
目前制约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队伍不专业、档案管理安全保障弱、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等四大症结问题。
2.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最早是1954年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原有的人事管理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但在国内,虽在以往的人事管理理论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仍处于初步阶段,理论体系尚不健全和成熟,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这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发展来说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
2.2档案管理队伍不专业
据统计,目前我国HR(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口达50万之众,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全国各企业、事业单位需求的大幅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业证书含金量大幅提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三个级别职称考核通过率仅为30%左右。因此,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在岗员工取得上述三种级别职称的人员少之又少,甚至基本没有。医院如何“引才、用才、留才”是决定医院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则是这一关口的核心把控者,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医院就需更多的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职称的、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知识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来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所以,专业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队伍的缺失是制约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另一个核心因素。
2.3档案管理安全保障弱
当前,随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在各行各业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直接效益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力资源档案资料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强调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底线”的地位。但在实际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档案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个别部门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仍然存在档案收集整理不及时造成档案资源缺失、档案存储不规范造成档案丢失或毁损、档案归集标准不统一形成档案资料不完整、档案借阅管理不规范造成档案资源流失等档案安全管理隐患。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安全保障弱化是制约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2.4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广泛应用使档案管理发生质的变化,过去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档案存储模式已逐步被当前以磁带、磁盘、光盘、胶片、云盘等为主要载体的档案存储模式所替代,在档案的检索、调阅、利用和开发等档案管理工作中,也逐步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软件模块化、数据信息云计算等大变革。但由于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具有其医疗职业的专业性特点,近年来,专业性开发应用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仍不多,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在电子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索与实践的起步阶段,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仍不高,这也是制约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六点建议
综合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分析,笔者以为要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应从提升档案管理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强化档案安全管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开发利用等六方面入手,以推动并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3.1提升档案管理意识推动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首先要提升医院领导决策者的思想认识,让医院领导决策层充分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在医院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全面提升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要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专业角度上领会和掌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建设。
3.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健全和完善具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
3.2.1健全和完善医院在招聘、配置、辞退等人力资源使用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3.2.2健全和完善医院在薪资待遇、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激励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3.2.3健全和完善医院在教育培训、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发展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3.2.4健全和完善医院在人力资源档案存储、转移、借调、利用等环节中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应将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融入到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中,切实保障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紧扣医院事业发展的脉搏,有效推进医院整体事业发展进程。
3.3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
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团队不仅要具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还需要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档案管理双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岗位竞争机制,优先聘用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档案管理双重职称或执业资格的员工进入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队伍,逐步淘汰无执业资格、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差的员工,全力打造专业化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团队。
3.4强化档案安全管理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守牢档案管理“安全”底线,在医院人力资源档案收集、整理、存储、转移、借调、利用等环节中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工作标准、建立机制监督和加强绩效考核,确保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在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中实现收集及时、整理规范、存储集中、转借备案、利用登记,有效保证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归集安全、存储安全、流转安全和利用安全。
3.5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从三方面入手:
3.5.1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的纸质化向电子数据化转变,切实提升档案检索、查阅、和开发利用的工作效率;
3.5.2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将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六大模块集成嵌入系统软件,引入数据汇总、筛选、分析功能,提高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利用效率;
3.5.3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云平台大数据建设,实现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在区域间、行业间甚至跨区域、跨行业的大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区域间、行业间医院人力资源流动与交流。
篇10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
[摘要]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新模式。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它被当作是一种理论工具,以全新的视角透视现实。在这些研究视角中,以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究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公民参与研究、行政伦理价值研究以及该理论的贫困研究等,本文将综述以上视角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公民参与;行政伦理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比较公共行政学管理主义研究途径特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提出来的,[1]是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具体来说,是建立在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公民社会的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内容涉及政府职能、公共利益、战略性思考与民主性行动、服务对象是公民、行政责任复杂、人的价值、公民权与公民服务等内容,注重社区的重要性,构建公民-社区-政府三者互动沟通、协商发展的有效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前言理论,也是学者们探究与研究的新热点,他更是一种工具,指导人们用更新的视角透视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
1、视角一: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研究
1.1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人们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声音越来越大。有些学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的模式和具体内容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例如,美国学者格林和哈伯尔在《论治理和重塑政府》一文中对“企业化政府”模式提出了五点批评;另一位美国学者查尔斯·古德塞尔则提出与“企业化政府”模式十条原则针锋相对的十条原则。有些批评强调新公共管理对公共价值观的削弱,认为“新公共管理”追求“三E”(效率、效益、经济)标准,其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基础和对绩效的重视都与公共价值观相冲突。还有人对新公共管理的普适性进行了批判。[2]
新公共服务所批判的,是新公共管理通过推行“一套大部分从私人部门引入的价值观来寻求管理变革”,这种把商业的价值迅速转移到公共部门的做法给公共行政及其人员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3]。批判的内容主要是对新公共管理应用市场模型的分析、对强调顾客关系的批判以及对提倡企业家式政府和精神的批判[4]。
1.2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传承与超越
新公共服务理论并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替代,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关系应界定为传承与超越。这两种理论范式都很重视理性,只不过,新公共管理理论关注的是工具理性,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关注的是价值理性;这两种范式都关注参与,承认公共组织的开放性和参与的重要性,并将参与的重点放在外部参与上;这两种范式都强调放松管制和弹性化,认为应该对政府松绑,解除内部繁文缛节和限制,以提高政府行动的水平,使政府的活动更具有创造力、回应性[5]。
新公共服务的创新在于,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是管理价值的变迁;追求公共利益,是管理目标的变化;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是公民精神的“复活”;在决策制定与执行中注重民主价值;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责任观,强调责任的复杂性;击碎新公共管理的“控制”狂想,强调服务的角色;注重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生产率为本。
2.视角二:探究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1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问题、理论诉求及路径选择
我国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按照新公共服务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服务行政意识低与民主行政意识不强两个方面:服务行政意识较低表现为政府定位不准、服务效率较低和公务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民主行政意识不强表现为行政过程公民参与机会少和公民利益表达不均衡。[6]“人本、服务”是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两大理念诉求。[7]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是要更新行政理念、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体制、改进服务方式。[8]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以给予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启示的。有学者认为这些启示包括,公民本位的核心治理价值、公共官僚的职责转型、协商式的治理机制。 [9]有学者认为,这些启示为确立民主行政和服务行政的理念、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正确定位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大力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组织。[10]也有学者认为,借鉴价值在于关于政府的价值理念、关于责任意识、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关于社会治理结构等方面。[11]
3.视角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涉及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注重民主参与、强调责任多维以及重视人。对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在于,融公共利益与个人价值相统一,以人为本取代成本理念,以民主、参与取代集权、专制,以多样责任观替代狭隘责任观。[12]还有学者认为,强调战略理性[13]同等重要。
3.2 我国公务员管理相关启示
对于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创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成为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出发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成为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公务员激励机制从观念上、模式上以及制度上进行创新。[14]
对于提升公务员的服务能力,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也给予了一定的启示。如公务员招选应贯彻“服务理念为本”,建立健全的甄别人才机制;对公务员的管理应更具人性化;建立与公务员公共服务相配套的制度[15]等。
对于公务员角色的重塑,有学者认为公务员角色重塑的选择路径有三个:培育和提升公务员公共行政精神;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与公民合作模式。[16]
4.视角四:行政伦理价值研究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七个主要内容映射出了七种行政价值理念,这七种价值理念对我国对行政伦理价值的建设有很大启示。有学者总结为:以满足公共利益为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转变政府职能和规范公共管理者的责任。[17]有学者总结为:对行政主体的要求,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信仰、确立公共行政的多重责任、强化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对行政相对人的要求,加强行政相对人配合和参与行政活动的意识、权利意识和政府责任意识,促进公民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干预和参与,同时还要应当履行社会义务;行政制度伦理的建设,以制度道德化实现一切人的道德化,同时强调行政伦理立法;行政伦理环境的建设,构造行政价值观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宽松、民主环境使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行政制度三者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增加社会对行政主体的社会期待,通过各种宣示途径营造良好之社会风气。[18]
5.视角五:理论的贫困研究
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也有它的贫困之处。有学者认为该理论研究选题所引发的研究目标存在低层次性,“研究更多地停留在行动研究层次,难以实现理论内容的创新,更多地只是用‘新公共服务’这个‘新瓶’装某一群学者的‘旧酒’而已”,不仅从理论选题到理论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型,其理论论证的不充分性、不严密性以及在美学意义上的简洁性方面也有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家政府理论存在诸多偏见或误解。[19]还有学者认为这些贫困表现在理论贫困和现实贫困两方面。理论贫困表现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只是一种价值转向,没有实现政治价值与效率价值的统一;自然人与组织人的角色冲突挑战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人性假设;有意忽略政府政务官和公务员的区别,导致一种责任的悖论。现实贫困表现在,程序性的最小政府只是一种想象,政府不可能退出实体性事务;公民社会内部的博弈缺乏有效的规约,会出现“丛林状态”,陷入自私的泥沼;缺乏一个可以操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十分有限。[20]
新公共服务理论受到很多学者的推崇,对当代各国的行政改革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对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视角主要就是上文中总结的七个视角,由于本人的学识以及资料查阅有限,可能还有遗漏的研究视角,有待于后续的继续研究。综上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虽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但它还是避免不了自身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因此,我们在看待任何理论时,都必须全面、深刻并且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正确的运用该理论为现实行为做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曦阳,胡去非.新公共服务理论述评[J].教科文汇,2006,(4)(下半月刊).
[2]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3]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2-163
[4]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5]李彦娅.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传承与超越[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4)
[6]郑远菊.新公共服务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5)
[7]李蕾.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商洛学院学报,2007,(3)
[8]甘黎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黑河学刊,2010,(7)
[9]唐晓阳,王巍.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岭南学刊,2009,(1)
[10]郑远菊.新公共服务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5)
[11]朱纯华.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
[12]李竹宇,徐美珠.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取向与制度设计—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7,(2)
[13]尤津,姚西龙.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理念探析[J].中国商界,2008,(5)
[14]王艳.新公共服务视野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7)
[15]潘劼,杨晓锋.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公务员服务能力提升研究[J].企业导报,2009,(5)
[16]李坤.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公务员角色变革[J].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09,(35)
[17]许源源,雷平.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伦理价值理念[J].求索,2007,(8)
[18]张治忠.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建构[J].伦理学研究,2009,(2)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