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辅导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心理辅导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三年级:
1、学习目标。(1)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2)摆正自己在班级(或小组中)的位置,肩负起自己的责任。(3)掌握学习技能,克服自卑,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4)能集中精力,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人格目标。(1)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2)学会观察别人的优点,能接受别人的批评。(3)懂得宽容待人,与他人真诚沟通,并体谅他人。(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标。(1)了解消费常识,学会合理消费,培养管理钱财的初步能力。(2)培养处理日常班务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级:
1、学习目标。(1)增强学习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会调整学习情绪,具有良好的进取心。(3)增强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懂得与他人交往应遵循的准则,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与亲人、老师和同学相互沟通和交往。(2)能向别人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焦虑,争取别人帮助(3)能谅解别人的不足,在老师与家长地指导下,学会指出他人不足的方法。
3、生活目标。(1)增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五六年级:
1、学习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习技能,灵活掌握学习方法。(2)能及时调整学习情绪,克服考试紧张心理。(3)能自觉集中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能在成绩面前,保持良好的进取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具有较强的自信心。(2)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别人的不足。(3)能理解别人,真诚待人。
3、生活目标。(1)培养生活中的独立自主能力。(2)进一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3)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实施途径的工作目标:
1、使学生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达到优良水平。
2、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以及创新人格,具有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忍不拔的性格。
3、研究探索编写更适合小学年龄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4、探究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方式方法。
5、深化家校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6、帮助个别学生克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7、探索“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的方式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1、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模式。
2、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3、研究编写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二)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4、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创新、能创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三)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1、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使之以健康的心理对待人生。
2、帮助个别学生克服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3、做好个案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规范管理。
4、出版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成果集。
(四)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
1、提高现代家庭教育质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
2、针对问题家庭开展心理咨询。
3、探讨新形势下现代家庭教育模式。
4、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探讨理论培训的方式,推广家庭教育成果。
5、构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格局。
(五)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懂得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
2、让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3、引导小干部自觉在同学们当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会遇事的处理方法。
(六)小学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1、具有自尊、自信和较好的自控能力。
2、能愉快的胜任教学,与学生、家长、同事有良好的关系。
3、具有广泛兴趣、果断、机智,有领导才能,有幽默感。
4、坦白、公正、真诚、热情尊重学生,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
五、研究的方法和类型
根据各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以下类型:
1、应用研究 2、个案研究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各子课题实施方案,成立各子课题研究小组。(2)组织课题开题会,广泛动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各子课题组长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2、研究阶段(20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各子课题全面展开研究,完成阶段性研究目标,及时写出阶段研究报告。
(2)各子课题完善研究档案,整理研究成果。
3、结题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各子课题进一步实验研究,并写出实验报告,总课题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完成总课题实验报告。
(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组织专家鉴定结题。
(3)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推广。
七、成果表现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活动课教材及教师用书
3、校刊及研究论文集
4、个案研究典型案例集锦
八、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陈新能
副组长:谢绪友 张晓毛 叶仕红
成 员:黄明芳 刘 芳 管雪君 王德良 李桂华 伍邵华
周进良
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谢绪友
副组长:刘 芳 周进良
成 员: 朱 莉 陈雅琴 张 艳 瞿利云 徐晓云 许小丽
篇2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重要意义
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群众办实事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性。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各中小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及省厅的相关要求,做到“六个明确”,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生活实际的手机管理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学生手机规范管理,有效预防电子产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二、强化宣传教育,凝聚手机管理合力
各中小学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坚持“管”“教”结合,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手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致信、座谈、家访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监督管理的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细化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各中小学要明确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具体办法和保障措施。明确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申请,进校后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中小学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场所、方式、责任人。通过学校公用电话、办公室电话、班主任热线等途径,有效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讲评等常规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四、坚持“五育”并举,创设有利环境氛围
各中小学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为手机远离校园、学生远离手机创设有利的环境。各地各校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科技、文艺、体育等各类活动,挖掘学生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指导家庭细致规划环境布置,引导孩子养成阅读、艺术、运动、实验等多方面的兴趣,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引导孩子“走下网络”,防止孩子形成手机依赖。
篇3
>> 利用项目学习方式培养中小学生的21世纪技能 关于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思考 区域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实践及启示 探析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体质测试的作用 关于21世纪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21世纪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政策背景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新加坡促进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举措及启示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及其解决 体育活动对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创伤的干预策略 中小学生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 中小学生的数学需要观及其实践策略 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及其心理辅导策略 论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中的教育核心价值 在21世纪工业情境中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 龙川县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 陕西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研究 安徽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1-15.
[3]日本文部科学省. 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体育编[M].东京:东山书房,2009:1-2.
[4]东京书籍编辑部. 中学校保健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修改要点[M]. 东京:东京书籍,2008:4-6.
[5]列巴马特维也夫. 体育理论与方法[M]. 姚颂平,译.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21.
[6]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青少年局. 体育青少年局相关的数据集[Z]. 2006:5-9.
[7]文部科学省. 学校保健统计调查[EB/OL]. http://mext.go.jp/b_menu/toukei/chousa05/hoken/kekka/k_detail/1313690,2011-11-20.
篇4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推迟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精神,xx市中小学开学时间延期至2月17日之后,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为积极回应家长关切,主动服务学生需求,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现就做好我市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
1.切实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渠道,坚决杜绝疫情扩散、传播、蔓延,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教学”的优势,实现全市中小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3.积极指导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文化学习、身体锻炼两不误。
二、实施原则
(一)协同推进。市和县、校三级联动,行政、教研、技术各部门与学校合力,完成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教学资源筛选,教学内容安排,作业任务设计等。
(二)分段安排。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学需求,由学校负责分年级安排线上教育教学工作。
1.高中段学校一校一策,由学校制定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通过网络直播、录播、点播等形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2.义务教育段一县一案,由各区、县(市)统筹安排。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以区、县(市)为单位,由学校各班老师通过组建班级学习指导群,借助互联网、钉钉、微信、QQ等载体安排学习生活,统一安排阅读等学习任务,一班一群。三年级至九年级在区、县(市)统一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采用网络直播、录播、点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育教学。
(三)全面统筹。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应根据本地本校实际,统筹教学各环节和要素,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
1.
一县一方案。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制定具体方案,为各中小学有序有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提供全面支持和指导。
2.
一校一策略。各学校在各区、县(市)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与措施,兼顾“同步直播与录课回放”“学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线上授课与在线答疑”“线上授课与线下检测”等问题,确保线上教学高质量实施。
3.
一校一指导。各校应以公开信、教学视频等形式明确线上教学具体安排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线上教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而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做好时间管理。
4.
一段一课表。学校各年段都应根据线上教学具体安排编制课程表,确保线上教学的有序组织与实施。
5.
一科一计划。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根据学校生源实际和已有教学进度统筹安排本学科教学计划,统筹制定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衔接的学科教学计划,促成线上与线下教学在内容与进程上的合理对接。要统筹安排任科教师,从“主题(章节)课时分配”“学习目标设定”“学习评价任务”“学习过程设计”“作业与检测”等要素系统设计、制作或选用、编用线上学习方案、课件或视频。
6.
一师一建群。各学科教师要建立在线学习与答疑微信群,开展网上作业的推送、提交、批改与反馈等学习活动,提高在线教学的有效性。
7.
一校一评价。各校在开学后要依据线上教学内容和进程组织开展一次阶段学业质量的诊断与监测,为科学调整和制定后阶段学科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与支持。
(四)分类实施。各区、县(市)和市直学校根据实际,开展网络平台搭建和教学组织。
1.市直学校利用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组织线上教学,还未搭建网络平台的学校由市教育技术中心统一进行指导与搭建。
2.各区、县(市)中小学由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基础和实际,依托自身网络平台或第三方公司所提供的相关平台进行教育教学。
3.市和区、县(市)教育技术中心要做好技术指导、网络技术协同和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顺利开展线上教学。
4.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和各区、县(市)教研部门要发挥好学科指导作用,利用网络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指导各地各校线上教学过程中的网络备课与授课、学科资源的选择与使用、课后作业布置与反馈评价等工作。
(五)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既要指导文化知识学习,又要指导好学生的居家生活和身体锻炼。要加强防疫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身防护。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线上指导,培养其劳动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运行保障。各地各校要成立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在线教学联系人,统筹推进在线教学工作。
(二)授课师资保障。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统筹本辖区或本校师资,以学科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承担在线教学工作,统筹安排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作业答疑和个性化辅导等工作。
(三)教学资源保障。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省“之江汇”教育广场、国家网络云课堂、中小学辅导网的优质资源以及智学网等平台资源,自主开发一批精品课程资源或嵌入一批企业优质资源供师生使用。
(四)技术服务保障。各级教育技术部门和公司要为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育教学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保障,实时监控平台运行情况,及时解答和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五)运维资金保障。根据网络平台搭建和在线教学流量资金需要,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和财政部门对接,保障相应运营维护资金,确保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是抗击疫情的需要,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校要增强政治意识,党员教师、领导干部要冲在前面,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实的作风展现教育人在抵御疫情工作中的担当和作为。
(二)周密细致安排实施。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要严密安排,周到布置,精心组织。教学课表安排、师资调配、技术服务、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系统调试等工作必须责任到人、职责到位。任何学段的线上教育教学组织都应学生通知到位,教师都应网络在岗。班主任要通过组建班级学习指导群、家长群,借助钉钉、微信等途径安排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任课教师应同步参与直播听课,配合主讲教师指导好本班学生本学科学习,做好作业批阅、线上检测等工作。
篇5
一、工作目标
自延期开学之日起至正常开学期间,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APP和智能终端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线上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特殊时期教育教学顺利过渡。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部署,逐级推进。教育局负责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学校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省和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互联网教育企业向各学校免费提供安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
(一)基础教育
1.教学组织。
(1)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延期开学期间,采取“一校一案”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区分不同学段、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网络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编制“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2)注重线上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教学环节设计。各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尤其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是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讲授新课内容。(小学段,一、二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
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其他年级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3)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线上培训机构不得以网络教学名义,违规组织超纲、超前培训。
(4)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教研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以创响名师名校“金名片”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我市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组织名师工作室开展网上答疑解惑,并进行实时跟踪指导和检查。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校(分班)辅导,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学校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3.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和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校开发开放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各校要积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面向本校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二)职业教育
1.教学组织。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要本着“合法合规、精准有效、安全快捷”的原则,优先支持实时直播,优化已有合作平台课程,按需扩大合作平台范围、加大合作共建力度,为线上教学提供课程资源支撑。组织本学期任课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建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培训。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为网上教学和相关培训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开展线上理论教学。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和指导,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直播授课、同步课堂、发放学习资料、开展网上交流与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布置课后作业等。任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大纲,方便学生线下自学。学生应通过学习平成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习质量。任课教师要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单位,通过微信群等适当方式开展教学研讨,备课,做好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对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要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授课,开展学业指导。高教社自2月15日起,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免费提供77门在线课程教学服务。
3.调整实践教学安排。职业技术学校要调整新学期实训教学计划,一律暂停组织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一律暂停未经批准的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调整实验课的安排,等待学生返校后,根据实际教学周数进行安排,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弥补延迟开学导致不足的学时。要及时调整新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校外实习实训活动开展时间,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另行通知。对目前已在外实习、暂时无法撤回的学生,要采取自愿原则,协调实习单位、学生家长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安排专人加强日常管理和预防教育。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4.就业指导与服务。禁止组织学生参加集中招聘活动,禁止职业技术学校赴市外开发就业市场(恢复时间另行通知)。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灵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及时通过各类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学校就业网站、微信平台等或推送供需信息,广泛采取网上招聘、线上面试等方式完成双选。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市内就业创业。要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以优质的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四、工作步骤
(一)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指导及实施准备(2月18日前)
各学校成立线上教学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编制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教师网上培训与备课(2月20日前)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任课教师开展线上网络教育资源使用培训。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进一步修订完善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应用测试(2月21日前)
各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和教师代表开展相关教学平台测试工作,利用各种线上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为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各学校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网上教学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育科、职业与成人教育科、法规科、教师进修学校、幼儿教育工作办公室、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相关科室和部门为成员的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市延时开学期间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学校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指导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强化培训指导
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各学校教学指导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要紧贴教师需求,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三)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四)强化家校共育
各学校要结合《市培养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加强家校联系,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学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现有条件,选择网络学习或电视空中课堂学习,防止再购置新的设备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五)强化质量监控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网络课程内容监管和质量保障。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选用,由各学校负责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作业考核检查、在线学习督导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篇6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苏教规〔2010〕2号)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积极探索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多元评价制度,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予以公布。
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积极发挥考试招生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科学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与发展水平;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衡量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水平;有利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优质多元发展。
学业考试
1.组织办法
初中学业考试由各县、区分别负责组织报名、考试工作。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阅卷采用网上阅卷形式。
2.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地理与生物。
3.考试形式
语文、数学、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地理与生物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其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地理与生物三门考试科目的试题各分物理和化学、思想品德和历史、地理和生物两部分,考试在同一场次合卷进行。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其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由省统一命题,其考试时间以省教育厅文件为准。
4.考试科目分值
语文、数学试卷总分各为150分;
英语考试总分为150分,其中闭卷笔试部分为12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
物理与化学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物理部分为90分,化学部分为60分;
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思想品德部分为40分,历史部分为60分;
地理与生物试卷总分为60分,其中地理、生物各为30分。
总分800分(包括体育与健康40分)。
5.考试时间6.命题要求
1.各考试科目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学科课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展示创新能力留有必要的空间。
2.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努力体现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各科试卷题量适中,并合理设定试卷难易度,杜绝偏题、怪题。
7.其他
2015级入学的初三学生中,因故未能参加2017年地理与生物考试的,可参加2018年地理与生物考试,成绩计入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录取总分。每生只能参加一次地理与生物考试,其成绩有效期为三年。
学业考查
1.考察科目
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
2.考查科目分值与等第
体育与健康 实行“学习过程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现场选测”的考查模式,学习过程评价成绩10分,体育锻炼效果现场选测成绩30分,合计40分计入录取总分(实施办法另发)。
理化生实验操作 设A、B、C、D四个等第。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等第达C等第(含C等第)以上者,方可报考三(含三)以上普通高中(操作方案另发)。
3.考查时间
4.考查组织办法
体育与健康现场选测、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查时间和要求。
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云台山景区和徐圩新区的体育与健康现场选测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赣榆区和三县分别由所在地教育局组织实施,市教育局负责巡视和督查。
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评价由考生所在学校负责实施,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抽查、审核。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由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直属初中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5.其他
高中段学校招收艺体特长生必须进行专业加试,音乐特长加试安排在5月12日进行,美术特长加试安排在5月13日进行,体育特长加试安排在5月12日-5月13日进行(加试操作方案另发)。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严格按《连云港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执行。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查,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抽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第,评价达B等第(含B等第)以上者,方可报考三(含三)以上普通高中。
有关要求
各初中要严格课程管理,合理安排毕业班教学进度和复习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反对搞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要重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命教育;方法途径;事实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21-03[基金项目]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立项课题(CJF13007)。
[作者简介]木尔扯尔,男,彝族,硕士,川北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医学,大学教育教学。
[收稿日期]2015-10-29
一、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相关内容为主题的一种教育模式和方法,包括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的教育,引导人们通过体验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实现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生命教育的宗旨是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质,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2]生命教育的两个主体,即人的生命特性与教育互相印证,互相依存,密不可分:认得生命特性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教育是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需要,教育在展示生命存在的同时也完善了生命的发展。[3]
死亡是生命的归宿,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因此谈到生命教育,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指对各种死亡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探讨死亡的本质,促使人们反思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最终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4]可以看出,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最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命的质量和意义,因此,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的生命教育模式。
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5年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已达150余人,而且这还是众高校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后的结果(据统计,大学生今年自杀人数已大幅下降)。[5]大学生频发的自杀、毒杀同学等事件震惊了全社会,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青年学生对生命的轻视和漠视,应对挫折能力的缺失;另外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当前社会、家庭和学校生命教育的不足。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知识教育显得极其重要与紧迫。
此外,在我国高校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生命教育的开展也极具现实意义。素质教育指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努力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6]而健全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显然包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显然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如此看来,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涵盖生命教育的内容。
三、当前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法及特点
虽然我国引入生命教育的理念较晚,但引入后发展迅速,很多学者依托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实践。总结起来,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把生命教育以课程教学的模式付诸实施
生命教育或者是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或者是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授课。[7]但在课程模式下,一般以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的形式进行,教师在课堂里面起关键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掌控,因此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保障和监控。有学者认为,在这种模式下,成立专门的实施生命教育的主管机构和配备专门的师资力量尤其重要。[8]此外,还必须针对生命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特别的课程设计,以确定课程实施的目标和实施的方案可行,并对实施的具体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9]
(二)结合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10]
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活动的主要体现形式,其特点是目的性强、活动措施具体、方案可行。如可以通过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慰藉感和愉悦感,通过团日活动教育、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等增强大学生保护生命的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10]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组织者主要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因此如何在这些活动中实施生命教育,以及评价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是关键。
(三)在学生的生活化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8]
这种生活化的生命教育实施理念和范敏等[11]将生命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以及薛恒等[12]提出的将生命教育融入“微环境”建设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生命教育。当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宿舍、班级、食堂、师生小范围交流,也包括课堂及社团组织活动,因此这种实施方法和方式虽然具有全方位,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可能存在策划和实施方案较难,实施效果难以监测的问题。
(四)个别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模式[7]
这种模式是在“马加爵事件”和大学生自杀现象增多的情况下,全国高校普遍增加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生命教育。该模式的特点是针对性特别强,重点突出,虽然覆盖面小,但效果明显,主要通过一对一的引导,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生命意识。这种模式在各高校的广泛使用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数量自2006年起有所下降。[5]但这个模式有效发挥作用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其一,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寻求咨询;其二,提供咨询的教师通过各种异常情况确定需要进行辅导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异常表现不突出、不易发现,又不愿主动咨询,这种模式的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因此可能需要采取前面几种模式来进行辅助教育,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如人格量表、精神疾病量表对学生进行筛查后,确定高危对象并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局限性
虽然目前学者们对如何实施生命教育,以及如何评估实施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效果,但综合分析国内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局限。
第一,我国生命教育的理念滞后,实践不足。[13]由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引进较晚,虽然相关文献很多,但很多文献都是泛泛而谈,缺乏真正的创新和具有可重复的、实战化的生命教育方法。包括先前总结的我国生命教育的四种模式,都面临过程和效果评价的硬伤。此外,笔者在高校内随机问了一些工作多年的教师和专家,发现很多教师和专家对生命教育的概念都极其陌生。由此可知,现在最需要的是在高校普及生命教育的理念,然后才是开展具体的生命教育实践。另外,如何使生命教育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还需要众多学者进行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当下,在学校大幅扩招、班级学生人数暴增的情况下进行生命教育并保证效果,面临现实的困难。
第二,生命教育的实施,到底是采取独立设置,还是学科渗透,因各有特点,目前尚无定论。[14]部分院校将生命教育进行了独立课程的设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完全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以学科教育的标准开展生命教育,以结业成绩和学分来衡量教育效果,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13]因为一般的学科教育是为了普及某些知识,但是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树立一种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建立不是通过普通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然而,把生命教育课程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往往又出现渗透不全面、不系统的特点。[14]有些渗透和融合牵强附会,导致渗透的学科内容没有讲清楚,生命教育也不突出,没有实现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三,目前的生命教育过度强调学校的教育责任,很少关注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责任。以“生命教育+学生”“生命教育+社会教育”“生命教育+家庭/家庭教育”为主题词在知网系统查阅文献,可以发现从学校层面研究生命教育的较多,而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研究生命教育的文献较少,这正是目前相关研究过度专注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和家庭作用的表现。而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生的事情,在个人良好个性和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塑造作用比学校教育影响更深远。生命教育就好比种植果树,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好比果树生长的土壤和水分,学校教育则只是添加的肥料,要想果子长得好,固然需要添加肥料,但没有好的土壤和水分,肥料再好也没有用。况且,生命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长期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的。然而,学者过度专注于学校特别是大学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是因为“将要成熟的果子”出现了问题――大学生中自杀和他杀事件较多,更容易引起社会及学者关注。但显然这种关注过于片面,所幸的是,目前很多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探索社会和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7,14-18]
参考文献:
[1]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2]徐会艳.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71-73.
[3]李延平.生命本体观照下的教育[J].教育研究,2006(3):35-38.
[4]尧必文,蒋九愚,张有闻.死亡教育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76-78.
[5]李小红.近五年来大学生轻生现象分析及对生命教育的启示[J].学周刊,2015(16):236-237.
[6]王洁.论高校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教育,2015(13):128-129.
[7]黄帅.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8]田丽.基于生活化的生命教育课程的立体式实施体系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25-27.
[9]唐鲁,周玲君,李玉香,等.死亡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及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5(2):223-229.
[10]王永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64-65.
[11]范敏,廖全林.浅谈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文化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2):149-151.
[12]薛恒,黄小玲.生命敬重培育的校园微环境营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5(1):92-96.
[13]符唯真.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5):56-57.
[14]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35-38.
[15]王晓明.我国大学生生命对待问题透视与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庄正风,高艳玲.当代社会生命教育缺失成因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
篇8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二、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三、工作安排
领导小组:武连平
组长:霍星
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四、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2、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心理咨询教师。
2、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3、书信咨询。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五、评价效果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kt250.com 课堂作文网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kt250.com 课堂作文网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三、工作安排
领导小组:武连平
组 长:霍星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
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第一┆kt250.com整理该文章><...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四 、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2、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心理咨询教师。
2、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3、书信咨询。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五、评价效果
篇10
1.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尽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红红火火地正在开展着,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力还相当大,尤其是对基层学校的领导、一线的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来说,重视智育,忽视心育的现象十分普遍。接触学生最多的是任课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作用,并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说也算是一个“小社会”,同班同学朝夕相处、互相影响,由“从众”心理出发,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即班风。班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足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形成的,所以,班级必然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战场。
3.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心理氛围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人才观、教养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也必须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全面的成才观培养孩子,重智育更重心育。
二、实验目标
1.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对学习对象的价值有较充分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加深这种认识,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2)热爱学习,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这种情感,保持长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的积极行为能持之以恒,能克服学习中的重大困难,排除干扰,并根据不同的学科选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2.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他人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并关心他人的需要。
(3)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能与同学和谐相处、紧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3.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心理(明己)
(1)善于正确评价自我,逐步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人。
(2)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以他人为镜,虚心地、批判地接受他人的评价。
(3)及时而正确地认识、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从自身找原因。
(4)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前进目标,并以较强的自制力不断克服困难,去实现既定目标。
三、实验内容
初中阶段
(1)对初一的学生进行由小学生向初中生转变的适应性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生活方面,使学生了解自我、开发自我,同时培养群体认同感,学习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锻炼意志品质,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角色。
(2)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前期。因此,对他们主要足进行青春期心理辅导。在学习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着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和创新意识;在生活方面,帮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在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解决由此带来的困惑,培养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使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我,树立健康的交友观念,初步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学会宽容待人,保持平和的心理,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合理疏导。
(3)初三年级,在学习方面,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对考试保持正常心态,减缓过重的心理压力,把焦虑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在生活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调整生活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对自我有更深刻的认识,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中阶段:
(1)高一:首先进行进入高中的角色转换教育。在学习心理方面: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生活,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在生活心理方面:帮助学生深刻地认知自我,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交友方面:学会赞美和批评,谦虚随和和坚持原则,初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
(2)高二:学习心理方面:要帮助高二的学生正确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鼓舞学习士气,在心理上帮助他们协调各种外界刺激引起的心理不平衡,使其专心学习;生活心理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交友的技巧,明白异往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友谊和早恋的关系,认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应负的责任、义务。
(3)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在学习心理方面: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减缓心理压力的方法,让他们了解一些心理疾病的症状,使他们能够自我调节,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调节考试焦虑的心态;生活心理方面:辅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与学习的关系,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学会协调升学目标与家长期望之间的差异,学会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起的作用;职业心理辅导方面:提供给学生一些职业适应性测试,给学生今后的工作意向提供参考。
四、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01年上半年)
(1)根据石家庄市教委《石家庄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规划》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2)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课题实验小组。
(3)宣传发动,利用板报、专栏、橱窗以及班会、校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家长宣传心理教育的意义、作用和有关常识。
(4)培训骨干,校内选配专职心理教育教师,聘请心理学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先期培训以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为主。
2.实验阶段(2001-2002年)主要任务
(1)确立实验班级:初一、高一各确定一个实验班。对学生进行前期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明确认识,建立实验班学生个人心理档案,人手一册。
(2)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
(3)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
(4)选定2-3个教研组进行学科渗透实验,探索适宜的方式和经验。
3.深化阶段(2002-2003)主要任务
(1)培训教师、家长,使学校、家庭都能从心理学角度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2)对实验班进行由骨干教师主讲的心理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有侧重点的心理教育,同时,探索课程的设计方式、方法。
(3)对学生进行中期测评,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并进行中期情况交流。
(4)深入开展个案咨询和团体辅导。
4.总结阶段(2003-2004年)主要任务
(1)后期测评,整理分析实验资料与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2)总结材料,评估实验开展情况,以材料结集为主,分析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育中继续保持优点,改正缺点。
五、实验措施
(一)管理方面
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小组,由主管德育的学校领导主抓,教育主任直接领导,实验班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带头进行实验研究,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渗透,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班主任和骨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实验研究内容,结合教材,制定出教学计划,对实验班的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教育。
(三)开展专题讲座
由专职教师或聘请有关专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咨询,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四)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团体和个人心理辅导。
(五)通过心理教育宣传报和橱窗等宣传心育知识
通过办各种宣传报、橱窗、条幅、标语以及建立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心育知识,创设心理教育氛围,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
(六)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知识培训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态度和方式。因此,要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