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观念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营销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物业管理概念
物业管理概念是我国房地产业较早开始“炒作”的一个概念。作为房地产开发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某一个项目物业管理水准的高低是影响业主作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业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体贴周到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稍大的楼盘和高档楼盘,往往打出“引入香港顶尖物业管理”之类的旗号。
为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物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探索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和崭新的物管企业运营机制,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着眼于打造物业管理品牌,才能在房地产营销中保持主动。
二、绿色生态概念
房地产业内绿色生态概念风行。绿色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的绿色消费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实现公司赢利、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动态平衡的新型营销。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要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提供亲近自然的、无害化产品和消费。
这股绿色生态概念之风自然很快吹向房地产业。企业在房产营销中打出了环保、绿色、生态的口号,在营销全过程力图体现“绿色”关怀。例如,地段选择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墙体和窗户采用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拒绝使用粘土红砖(减少土地资源消耗),装修装饰使用新型无污染、无刺激、无公害的材料,房屋建筑尽可能减少光污染、降低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等。在生态营造方面,则普遍强调小区景观的配套和环境的绿化,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这些都成为楼盘中的USP,成为吸引顾客的“卖点”。
三、欧式概念
欧式概念几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概念模式。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伊始的沿海和南方城市,到今天的内陆城市,欧式概念之风一直在热吹之中,成为竞相模仿和攀比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外观造型,还是小区环境的布局,力图体现欧式建筑的古典美、现代美。在很多城市,稍有实力的开发商,稍大的楼盘,就要请海外设计师担纲设计。外观设计则往往是欧式圆形拱门,欧式窗户、罗马立柱,欧式门楼、檐口和墙面浮雕装饰;小区景观则城堡式建筑、欧式雕塑小品、欧式风景树、欧式花园草坪等;还有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欧化”。
四、品位概念
追求品位,是现代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共同向往。
有一句几乎成为经典的广告语——“我选择的是家,不是房子”。这句话似于把房子和家对立了起来。其实不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恰恰体现了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房为家的载体,没有房,何以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子是家的代名词。对普通百姓而言,房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大件商品”,它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无房的人梦想有房,有了房的人则无不希望把“家”建设得温馨、高雅和舒适。因此,在善于制造概念的房地产营销人士头脑里,品位概念自然又是一个重要的“噱头”。
五、人文概念
现代都市人,每天奔波于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尘扬,更希望能寻得幽雅高尚之所,置业安家,与高尚人士为邻,受文化环境熏陶,修身养性,让自己和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温馨的同时,还能够浸润在一个文明、高尚的文化氛围里。对人文氛围的追求,是都市人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上的更高要求。
于是,在房地产营销的概念演进中,人文概念的流行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开发商和企划人都希望借助人文概念来提升楼盘的内涵和品质。什么“与高尚人士为邻”、“某某家园,墨香中的家”,什么“某某花园,书香门第”之类的广告,一个比一个喊得更响亮。
六、旅游休闲概念
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希望获得休闲、旅游度假,调节心情,放松精神。休闲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那些在城郊结合部开发的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区,则着力营造旅游休闲概念。如泳池、沙滩、戏水池之外,辟有野趣烧烤乐园,随物业赠送小型花圃或农庄(可代为打理),还有的项目干脆建在远郊的旅游度假区。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拥有两套住房才算小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所说的另一套房主要被用作周末和节假日度假之用。可见,学者分析的和身体力行者们“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说明旅游度假概念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的一种重要趋势,难怪开发商和企划人们开始热衷于营造这一概念。
七、会所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讲,会所就是项目业主或小区内居民聚会之所。顾客在接受房地产广告信息和作出购房选择时,面对的大多数是期房或半期房,所以尽管很多发展商在楼书和规划图中展示了漂亮的会所“效果图”,但更多的发展商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卖点而已,至于会所何时能真正建成,提供哪些服务,由谁经营和如何经营等细节问题,并没有确定,所以顾客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美丽含混的承诺。
然而,深入考察一下,可以发现,会所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一是会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大型社区或比较成熟的物业,均配备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那么,会所为入住的业主提供的服务如何同物业管理区别开来,避免重复或空白呢?这就需要对会所作功能定位。我认为,会所应该定位于人际沟通和社区文化交流,应该成为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渠道。让小区居民从家庭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多作人际沟通,开展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小型图书馆、游艺活动、健身、聚会、社区教育等,面向社区大家庭,敞开心扉,亲善友好,至于洗衣送餐、孩童托管之类的家政服务,则应该由物业管理部门承担。
二是会所经营权和经营方式问题。即会所应该由谁经营,如何经营的问题。也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我们看到会所普遍由开发商经营。由于开发商的主业不在于此,如果开发商经营上出现问题,这就容易造成与业主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倡会所可以引入社会的专业机构来经营,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准。在如何经营的问题,有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经营和半开放式经营三种观点。因服务的对象范围大小不同,经营方式和对业主的影响也就有不同。更多的业主希望会所实行封闭式经营,以享受优越的服务,但这也会增加经营成本,提高会所消费代价。
八、亲水概念
水也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严重,水就更显珍贵。因此,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如果能选择亲水居住,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人生。在这种追求下,亲水概念不知不觉风行房地产界。不少开发商把项目用地由原来首选地段因素转向临水因素。于是乎,那些临湖、临江、临河的项目开发一下子热了起来。只要看看如今楼盘项目的名称,便可以看到与水的关系:蓝湾俊园、金色港湾、银河湾、秀水公寓、海岸花园、恋湖公寓、玫瑰湖畔、碧水湾、锦绣香江、星河湾、山水庭苑、临溪居……。
九、智能E化概念
智能E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近几年的房地产文章和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中,“智能”、“E化”概念的热炒,似乎标志着入住的业主能一夜跨入智能社会、数字时代。然而,对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来说,“智能化”仍然是雾里看花。不少人认为,上网、宽带、可视对讲、红外线监控、远程抄表就是“智能E化”,也有些开发商出于“炒”概念的目的,不管够格不够格,故意朝这个概念上套,以时髦的词汇“蒙”人。
篇2
论文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亚文化”一词最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对它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国内与国外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文化”相对层面的研究。戈登曾经指出,“亚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地域差异、宗教归属、种族背景和阶级地位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对综合性地影响着它们的所有成员。美国的科恩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亚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指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各种从属文化,在这些从属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吻合的,也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不相吻合的,而与“主文化”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同一“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不良“亚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专门针对不良“亚文化”而言的,主要强调与“主文化”之间的不同内容,如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的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从不同的侧面对“亚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朱力就比较认可美国学者科恩对“亚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我国学者王荣科从政治“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政治“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性,同时还包括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反文化”。
(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青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它的研究中,认为“青年”一般是指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因为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在我国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且包括了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在十八岁至二十多岁之间年龄的在校大学生。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
文化环境一般是指一系列客观要素的综合,这些客观要素是受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这些客观因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文化环境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
(一)青年亚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环境内的构成成员及其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亚文化”不仅是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也是由一些实体所生产出来的。如作家,创作“青年亚文化”文本的作家往往都是一些表达能力极强的。他们有些是一些非常极端或者另类的方式创作引起关注,有些是以反叛主流文化而获得知名度。经过网络炒作和宣传之后,这些作家很快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们所崇拜的偶像。如郭敬明和韩寒,他们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低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二)青年亚文化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主文化”一直是占据主流,但是“青年亚文化”也与“主文化”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主文化”力图采取各种方法去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不断地对高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渗透,并与“主文化”进行对抗,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但是“青年亚文化”又不能跳出高校“主文化”的大框架,它必须依赖于“主文化”才能不断地生存下去,因此,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青年亚文化”最终会被高校“主文化”所融合,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严重干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色国情要求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去教导广大高校大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与冲击,影响了我国广大青年受教育者的认可与接纳。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要受到“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观的严重干扰。1、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不尊重历史、虚构历史以及扭曲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影响巨大,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客观而正确地对待我国的历史;2、“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观念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攀比心理严重,物质欲望强烈等。受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中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现象往往使得高校大学生变得很迷惘,并逐渐迷失自己。
(二)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有些国家不直接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号直接对自己的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相关的国民教育里往往一定会体现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面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教育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强调思想。之所以坚持,1、因为它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被我国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2、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政权决定了我国要坚持,并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化的重大口号。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我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引导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必然性。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推广以及到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消费,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被人操纵的印记。它主要以广大青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比较宽裕的物质购买能力,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网络传媒等,对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年亚文化”弱化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一些“即时性”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主文化”中,出现很多“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选秀比赛,它在我国的主流媒介中迅速有了知名度。“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广大高校大学生采取实际行动,而这种需求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
篇3
一、现代营销观念以人文为出发点
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有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其出发点是一切以生产者为中心,企业考虑的重点是我擅长于生产什么,经营手法是多生产、多销售,并靠产后推销甚至靠强买强卖之高压销售策略,以获取利润。这种观念适合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因而被称作旧营销观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包括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其出发点是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关心的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通过创造和传递既能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符合社会长远发展利益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种观念顺应社会主义进步并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今天的营销观念,企业把竞争优势建立在提供消费者、企业、社会利益三者的优异价值的能力上。在现代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致力于满足人类需求、关心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具体研究如何适应和刺激消费需求,通过市场营销机会分析,选择服务的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方案,加强市场营销组织、执行与控制等,从而获取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一点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实质上是一种企业文化。由于现代营销观念是以发现和满足人类需求为出发点,所以,现代营销观念是以人文为出发点。
二、现代营销策略以人文化的操作为主线
尽管市场营销理论由4PS扩展为6PS,并且因应市场环境因素变化而有更多更新的内容,但无论如何变化,在现代营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营销策略乃至每一个具体营销手段,都可找到人文化操作的迹象。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从表象看是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组合,是一种经济行为,但从深层看是人文化的操作活动。
1.产品整体概念从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物质性、精神性需求。市场营销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中心,而消费需求的满足只能通过某种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因此,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代市场营销角度讲,一个产品包括3个层面: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是最基本的层次,为消费需求提供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有形产品是产品的实体状态,包括产品的品质、外观、特征、式样、品牌和包装等;附加产品即扩大产品,是企业在销售活动中所提供的各种附加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质量承诺、安装维修和技术咨询等。以上3个层面有机构成,形成一个现代观念下的产品。这就是产品整体概念。它从全方位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物质性、精神性需求,尤其是销售服务、款式、品牌和包装等,能从心理上影响消费选择,起到激发消费动机、诱发产生购买行为的作用,而受到现代企业营销者的重视。
产品整体概念使现代营销活动的内部更加丰富多彩。而营销实践则告诉我们,现代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最重要一条是要迎合人文,如产品外表形象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产品品牌商标力求贴切、易读、突出和吉利,像王老吉、娃哈哈、康师傅等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俗等,以充分发挥各种潜在心理功能。
2.分销渠道不只是商流、物流的关系,而且是人的关系的建立与完善。市场营销分销渠道包括产品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路径及其相应机构,包括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如批发商、零售商、商、辅助商等中间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市场分销是现代企业进行销售工作的重要市场资源。然而,它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延伸,是工作上默契的协作关系网。正所谓生意未做,朋友先交。这种关系网的建立还要求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及彼此忠诚,履行诺言,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由此可看出,现代市场营销分销渠道不只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还有人的关系的建立与完善。任何一个现代营销者都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资源,更要为建立这种默契的协作关系网做出不懈的努力。
3.价格制定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其策略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现代营销理论中,我们知道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有消费者认知价值、竞争环境、分销渠道和国家政策法规等,其中消费者认知价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重要驱动因素。这种认识价值是人的一种感觉状态,即对一件商品所设想的经济的、功能的和心理的综合性收益。显然,这种认知价值就不是纯经济价值了。它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一个人可能认为某种艺术品价值很高,愿付出巨额货币;另一个则可能认为其毫无价值,不屑一顾。在美国市场上,手工做的布鞋很受欢迎,但质量好、价格低的中国货却竞争不过质量相对差、价格却高的韩国货,其原因是由于在美国人眼里,低价就意味着低档货。凡此这些,都说明订价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具有较强的心理功能。
4.促销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消费,创造时尚,领导潮流。促销即促进销售。它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宣传和营业推广等途径,向目标消费者传递产品或服务信息,激发购买欲望,促成购买行为。其最显著的功能在于创造需求、诱导需求。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人员就在于他能够创造需要,诱导人们购买并不太需要的东西,引导人们对某种特定产品产生偏爱。因为一个姑娘购买口红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购买心中美及对美的追求。同样,人们购买照相机是购买它能在一瞬间给人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购买的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现代营销者不在于销售产品,而且购买刺激,以唤起消费者的某种感受与情绪,诱导与吸引消费,改变消费者某种偏爱而增加对某种产品的需要等。现代企业促销活动还包含着这样一个文化思维,即创造与领导消费新潮流。此外,作为新增的权力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两个策略,也是以人文化的操作为主线。企业为了突破被人为封闭的市场而运用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博得当地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确保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这种以权力、公关影响营销活动,显然也超越了经济行为。近几年,西方一些国家不断地在人权、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和等方面向中国发难。我国政府则大打经济牌,用中国庞大的市场为筹码让西方各国进行竞争。如向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签订20亿美元的合同。对此美国波音飞机集团总裁罗恩伍达德发出了感叹: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竞争力,也不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低。相反,是由于政治考虑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25年来的大量艰苦工作讨诸东流。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企业争取竞争优势,调整、建立与政治社会密切关系的尝试和行动,已愈来愈不可避免。而权力营销、公共关系营销的创立与应用意味着现代营销行为的人文化操作范围更广、层次更为深刻。
三、现代营销管理以创建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核心
市场营销不仅是市场营销部门的职能,而且是企业所有部门都应有的职能。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是最好的市场营销部门,也不能弥补因其它部门缺乏对消费者的重视所带来的损失。所以,现代营销管理要求企业所有部门都应以满足消费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灌输与强化这种认识。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许多企业普遍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识别系统为主要内容、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现代管理体系,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管理转为企业文化管理。企业营销管理全面导入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表现在营销活动由一般市场行销水准提升为经营哲学水准的具体行动;营销管理职责由销售部门变成统领整个公司的所有部门的工作;营销影响对象由目标消费者扩展为全体社会公众。企业通过语言规范、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展现自身的营销规范,在维护消费者利益、建立良好信誉方面创造自身的营销价值,形成营销特色。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管理,反过来又强化了企业营销。
四、现代营销走向人文化是未来商战的主旋律
1.构成市场主体的是人,决定了企业营销活动必须推进人文化的市场操作。人是构成市场营销的根本要素,是企业营销活动的最终对象。在构成市场的人(人口)、钱(支付能力)、欲(购买欲望)三个要素中,人是主体,支付能力是基础,购买欲望是动机,三者缺一不可。人的因素是根本,因为市场说到底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的需要并且愿意和能够以交换来满足欲望的潜在消费者所组成。企业营销服务于市场,构成市场的主体因素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的根本要素。可以说,没有人,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市场营销。从堆桑实验中我们知到,人决不是单纯的理性经济人,而且具有较高层次的、较复杂的、各种需要的社会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认为人对需要的满足追求是依次由低到高的,只有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也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会引发动机。消费者购买行为取决于他的需要和欲望,而人的需要和欲望转变为具体的购买行为除了受制于经济因素之外,还受到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又是影响最深远的因素。它可影响到社会各个层次和家庭,进而影响每个人及其心理活动。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财富的结果,它包括民族特征、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不同,人们认识事物方式、审美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也就不同,其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也就显示不同的特色。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会更自觉地按照自己形成的观念、偏好选择产品和服务。我国幅员广阔,自古就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仅口味就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别。同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和德国,两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也有很大的差别,美国消费者认为新、奇的东西就有价值,对广告宣传有信任感,但德国人则比较保守,不轻易相信广告宣传。这时于市场营销人员来说,必须有区别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由于人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因而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21世纪,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需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从物质方面转移到精方面,表现在追求美学性、知识性、体感性、脑感性和心因性等。适应这种变化,文化、娱乐和信息将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领域。所以,企业营销活动走向人文化操作也是必然的。
2.人文化的营销行为具有攻心的效能。现代营销行为的人文化操作是一种攻心营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民族工业岌岌可危,人对洋货十分反感。天津东亚毛纺厂适时生产了抵羊牌毛线,意为抵制洋货,以唤起民族情、爱国心。近几年,企业营销走向人文化操作的趋势则更为具体化,更加规模化、系列化。原因是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厌倦于硬邦邦的叫卖,而追逐于更具情感、更为温和、更高精神享乐的促销形式。于是,有眼光的企业,将文化融进营销领域,以人文化的操作主导企业营销活动。
现代人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与文化人,其消费行为已突破狭窄的经济假设,今天的消费者面对空前丰富的产品,已无法真正根据理性的比较来选择所需最佳产品。同一家工厂加工,同一种布料、出自于同一工人之手所生产的西服,因贴上不同的品牌,人们却愿支付数倍的差价。这已是最平常的事实。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作为企业要想在技术上、产品功效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是比较困难的,而传统的、纯经济操作的市场营销行为也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心。因而以文化促销,运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性手法开展营销,满足人们更高、更复杂的需要,是现代企业营销的出路所在。文化是产品的灵魂,营销是文化的扩散与升华。以人文化操作主导营销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未来商战的主旋律。现代企业应予以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运用。
3.现代企业以人文化的操作主导营销,应该研究人文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一是重视人文环境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购买动机,确定目标市场,制定恰当的营销策略,使企业营销尽可能顺应人文环境。我们承认文化因素对消费需求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但不等于说营销活动没有作用。相反,我们研究人文环境,就是希望通过活动挖人性,倡导流行风尚,影响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篇4
关键词:成品油;文化营销;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94-02
一、营销文化及其形成过程
从哲学、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文化应被定义为“共有的价值观”,也就是指社会共有的价值规范体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营销文化是指在市场机制中,在需要者与供应者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互惠)而创造的共有的价值体系。
营销文化首先,是以十分感性化的形式进入市场的:如鲜亮的橱窗、多彩的霓虹灯和颇具魅力的各类广告等等。但是,营销文化是营销思想、营销价值观及营销手段综合体现出来的商业性文化现象。其次,营销文化是由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观色彩所引发的,企业经营者、尤其是营销人员的价值观念,决定着营销文化的特征。最后,营销文化是买方与卖方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是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的过程。企业的获利,只有其产品或服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并实现购买才得以实现。故此,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适销性”,就至关重要。而“适销性”只有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才能实现。因此,营销文化是企业运行和市场选择的结果,同时它又作用于企业和市场的发展。
文化与营销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销过程中充满了文化的因素,产品概念、品牌、包装、促销都包括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文化的支撑下,企业的营销活动更有活力、效力,也更加持久。在竞争激烈的成品油市场上,某公司连连亏损,新任领导上任后,认真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精心打造“零概念”,当年就扭亏为盈,利润比上年同比增长200%多。该公司所在地区有零售网点600多家,该公司只占15%,处于相对弱势;公司先后派出两个市场调查小组进行摸底后认为,市场不是不好,是营销观念不对头,营销措施不到位。对此,他们及时推出了“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对厂矿企业、宾馆饭店、建设工地以及农村市场进行了拉网式的逐门逐户走访,建立一整套客户联系档案,每周电话联系一次,每月上门走访一次。他们按“营销零距离”思路,无论批发配送、无论量多量少、无论距离远近、无论新老客户,只要一个电话或口信,都在最短时间内服务到位。
同时,他们提出“服务零投诉,管理零缺陷”等口号,健全并完善服务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公司“营销零距离、服务零投诉、管理零缺陷”的“零”概念,就是公司在与客户、市场的互动中创新的营销文化。
二、建立顾客导向的营销文化
顾客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顾客满意度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基于这种认识,成品油营销公司必须跳出以企业为中心的旧圈子,走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境界,围绕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文化,着力从品牌提升、服务营销体系建立、技术支撑、管理改进、企业文化整合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顾客满意工程”。
顾客满意的前提是必须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感受到的收益和付出之间的比值,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服务和基于质量和服务的价格。中国成品油的质量,顾客基本是满意的,只要保持稳定并持续改进,就能赢得顾客的青睐;但服务和沟通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要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顾客满意,必须在服务上大做文章。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理念为核心的顾客导向文化。成品油营销文化的形成必须满足三个标志:一是营销价值观的理念化,二是营消理念的共识化,三是营销行为的统一化。要做到如此,必须在营销文化培育上多做文章。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营销文化的人格——定格化。(1)领导示范定格。为了顺利推进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的营销文化建设,塑造优秀的营销文化,企业领导者和树立的“企业英雄”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权威性、可信性和人格“魅力”。使企业员工对他们产生信任、理解、支持和认同,从而对营销文化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和诱导作用。(2)英雄人物定格。对相关文化理念寻找合适人物进行具象化阐释,作到使员工对人物故事印象深刻,且能与相关理念直观地挂钩。充分运用营销英雄人物的典范作用,使抽象的理念人格化,为员工树立可感可学的榜样,增加营销文化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积极找机会公开地赞美和奖励下属,嘉许他们为重要价值观所做的任何细微的努力。并使这些受奖员工利用与其他员工接触的机会来宣扬营销文化的价值观。(3)事件定格。充分运用事件,使营销文化理念情节化,具象化定格,员工容易理解,理念易深入人心。事件定格通过直观的富于趣味性的方式向员工宣传、渗透企业价值观,激发员工热情和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主动与企业价值观认同。事件定格也可以适当选择那些反面典型,帮助员工自觉反省新旧文化的价值差异。
2.文化的训练、强化与宣传。(1)文化与人的接受机制。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企业精神也是一种群体精神,它只有转化为企业员工普遍信奉和遵循的心理习惯与行为模式,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人的文化态度的形成是一种从被动适应到内化认同的机制过程。一种文化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个人的体验与接受,而且还需要情境的压力与外在熏陶。最初人们迫于某种外在情境压力,不得不仿效和顺应一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久而久之,这种最初的仿效与顺应,就会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种文化价值的观念及其行为准则,也就会深深嵌入个人的心灵深处。(2)营销文化的一般塑造方法。为塑造文化,企业的领导者完全可以利用一般文化的这个特性。只要企业管理者能够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强大的情境压力,不断对企业员工进行外在的熏陶,崭新的文化,就有可能为员工普遍接受,制造情境压力,提供外在熏陶,通常可以采用培训、强化与宣传。
篇5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广告 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策略
跨文化广告传播是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或地区的带有文化差异性的广告文化的传播活动。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实质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文化环境包括影响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偏好和行为的风俗习惯和其他因素。跨文化广告传播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拥有具有战略意义的全球性广告主题还要适应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受众市场本土化。因为从某种意义而言,广告实际上是建构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外化显现,广告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现代社会大众流行文化。广告的AIDA传播效应模式理论认为:有效的广告首先要引起受众注意,使他们对广告信息保持兴趣,进而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最后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动。许多广告之所以未能引起AIDA效应,造成浪费,原因就在于广告主及其文案人员忽略了: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市场营销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文化行为,它与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文化偏见以及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故欲达到AIDA效应,则须采取灵活适当的跨文化营销策略。
一、文化营销的实质
市场销售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营销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产品的物质要求,更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价值认同、社会识别等文化需求不仅要考虑商品、服务的物质性使用价值,更要注重它们的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符号性等文化价值。文化营销之兴起缘于:产品同质化。现代化的技术力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同类产品的性能十分接近,消费者对它们性能上的区分意识越来越少。当竞争在技术、成本、质量服务等物质因素上再难有大的突破时.一种非物质的因素——文化就引入了竞争。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营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需求是有层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大致满足后.心理需求所占比重便大大增加,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大都折射出某种文化的成分。
二、文化营销策略浅析
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建是文化营销的关键,只有通过发现顾客的价值群并加以甄别和培养或是企业顺应需求,努力创造核心价值观念,才会使文化销售得以成功。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营销策略体现为产品文化营销策略、品牌文化营销策略、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跨文化广告之产品文化营销策略。产品文化营销策略是指在广告创意中注重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以文化包装相关概念.强调以文化为导向。注重产品外在形态的艺术审美和形象带来的消费者利益感知的增加.同时突出产品的标志化和个性化。这里产品文化是指提供给市场,在人们选取、使用或消费中满足人们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一切实体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以美国科尔盖特公司生产的科尔盖特牙膏为例。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巧妙地把英文名称“Colgate”汉译为“高露洁”,这一主题清晰同时又大吉大利的名称,使消费者以为这是一家地道的中国公司。
在中英广告中还有很多这样成功进行文化包装的例子。如:瑞士Omega(欧米茄)手表的英文广告——标题:TheMoonWatch(月球表)。正文:Speedmasterpro—fessional:The first and only watch wornontheMoon(高速计时专业表:第一个和唯一在月球上戴的表)。该广告个性鲜明的文化包装凸显拥有这种手表具有不同寻常的社会象征意义。
上述成功的文化包装在于成功地把握了广告受众的文化价值观,消弭了文化差异。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如不能对广告受众文化价值观有很好的理解与把握,则会导致语言语用的失误。如“小熊”牌的出口儿童服装译名是LittleBear,本想表达“憨态可掬、茁壮成长”的褒义,可在英语中,熊一直被视作“凶猛、残忍、笨拙”的动物,用于指人时.又有“脾气暴躁、态度恶劣”之意.最主要的是在现代经济术语中.bear与market搭配构成onebearmarket,意为“行情下跌的市场”。俗称“淡市、跌市或熊市”.这样的译名怎能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呢?故跨文化广告之文化营销策略须顺应广告受众的文化价值观,反之则难以取得AIDA效应。
跨文化广告之品牌文化营销策略。品牌文化是指某一品牌特有的名称或标志,或是这两个要素的组合。它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认知、文化传统以及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和区分这一特定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品牌文化有形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品牌的名称和标志。品牌名称是产品品牌中可以被读出声音的部分。品牌标志指的是产品品牌中可以被理解,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部分,常常需要某种特有的符号、图案或其他独特的设计。这些标志往往在看第一眼时就能够给消费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例如,麦当劳的金黄色大“M”标志、可口可乐的红色圆柱曲线以及耐克服饰上静中有动的“V”标志。
情感认知型营销策略就是要从目标消费者心中业已存在的情感出发,因势利导,使品牌的形象能强烈地触发消费者心中扎根的“情感结”,并与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与认同,最终对这一独特品牌“心生爱意”并“忠诚拥护”。最常见的情感类型莫过于爱国之情、故乡之情、浪漫之情、温馨之情、亲情、友情、爱情等。因此情感诉求型的广告最易在全球推广。也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江苏红豆集团生产的红豆衬衫广告语为唐朝王维名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成为世间最纯洁美好情感的象征,浓缩了五千年中国文化里的爱慕之意、相思之情。故红豆衬衫在深受唐朝文化熏陶的日本一推出,便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日本人非常看重其文化价值,纷纷买来赠亲送友。
又如南非钻石公司DeBeers在美国打出的两则广告语“A Diamond isforever与Diamondsmake agiftoflove”以爱情为诉求点,打动了无数消费者;其在中国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更成为梦想中的爱情经典。
文化传统型营销策略就是指企业在建立产品独特的品牌形象时不是着眼于其他的诉求点,而是从目标消费者所看重的传统文化人手,建立与之相应的文化形象。以丰田汽车脍炙人口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为例,该广告语借用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一中国谚语.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又如诺基亚手机的中文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体现了儒家文化“仁者爱人”的伦理价值观。
个性形象营销策略侧重于强调品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某种与人相类似的个性因而它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而且会成为目标顾客用以表达自我特性的工具。每一个人都有向别人传达“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我希望成为个什么样的人”的欲望.因此具有某种特定的个性化特征的产品往往就成为具有相应性格特点的使用者的代言人。如苏格兰知名品牌威士忌酒芝华士(Chivas)中文广告语“真味真情趣,尽在芝华士”突出了产品的个性,表达了企业的理想追求,使广告能够迎合受众,形成某种内在的亲和力,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青睐。
跨文化广告之企业文化营销策略。企业文化营销是企业根据自身文化内涵的特色.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系统革新和有效的沟通。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并以此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种营销方式。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营销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即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以及物质文化层面。那么,我们也可以根据这四个文化层面把企业文化营销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外显文化营销、行为文化营销、制度文化营销以及精神文化营销。
外显文化营销是企业文化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部分。要把企业经营哲学、产品内涵和企业精神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牢固和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必须通过一个整体传播系统,尤其是运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符号,将具体可见的外观形象与内蕴特质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以IBM公司为例。该公司把其企业文化概括为“尊重个人”、“竭诚服务”和“一流主义”三个信条。为了在形象设计上反映公司的企业精神.设计师把公司的全称“IntenrationalBusinessMa.chines”浓缩成“IBM”三个字母.以富有美感的造型表现出来。并将蓝色作为公司的标准色予以统一各种标志。IBM公司实施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的成功.使其成为计算机企业的蓝色巨人。
行为文化营销通常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如企业在产品销售、产品促销、公共关系、新产品开发等经营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精神。行为文化营销不同于外显文化营销,外显文化营销借助于其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标志来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具有直接性、形象性:而行为文化营销是依赖企业的经营活动表现企业的文化精神,是一种非直接的但更具时效性的文化营销方式。如深圳比亚迪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推广.其英文广告语“Green.Environmentally Friendly.Energy Saving’’是其行为文化营销的最佳诠释。在2010年第80届日内瓦车展上,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计划共同打造全新的电动车品牌。这~举措让世人看到了比亚迪致力于研发绿色环保汽车的信心与能力,使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迅速上升。
制度文化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风格所反映的企业文化。制度文化营销策略就是以广告的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效果实现反映、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内涵。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管理素以严谨着称,其广告语鲜明地折射出其产品所体现的企业制度文化:标题——“大众”.安全上路;正文——生命可贵,岂可儿戏,德产大众深明此理。因此。在设计及制作每一部车子时都以您的安全为首位。超过30种不同的冲撞测试,以确保万无一失。车身结构的加强措施,前后左右的安全护撞区与防撞杆给予更大的保障:驾驶座安全气袋在紧要关头能化险为夷。事实证明,“大众”的安全措施绝非纸上谈兵,其高度的驾驶乐趣更为同行所津津乐道,一经驾驶.必有所悟。此广告紧紧抓住消费者所关心的驾驶安全问题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增加了受众对广告内容的认同感。
篇6
[关键词] 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 营销形象 全员营销 儒家伦理
20世纪50年代后,企业营销观念和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企业被广泛采用。而我国企业对营销文化的研究起步晚,至今还未引起企业一定的重视。
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企业在和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文化累积。企业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外部文化。企业内部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所体现出来的,并对员工行为有影响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而企业外部文化是指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体现出来的并受其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即营销文化。
一、营销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营销文化的概念
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文化理念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营销文化的精髓是营销理念与其价值观。
2.营销文化的特征
(1)企业营销文化的形成是企业营销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营销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正确的理念与精神支撑,这种理念与精神要在长期的工作中被大家接受,成为行动指南。有了营销文化,不仅对人有鼓舞作用,而且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营销工作才会跃上更高的境界。
(2)企业营销文化是每个企业所独有的文化,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企业营销文化中的营销理念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家经营思想的反映。它演绎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核心就是以什么为经营理念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营销文化却是很难模仿的。
(3)企业营销文化的价值在于构筑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指本企业所拥有的、而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营销文化正是发挥了其难模仿的特点,帮助企业构筑核心能力。
强有力的、健康向上的营销文化是营销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一个文化底蕴厚实、文化内涵先进的企业是不可战胜的。被社会广泛认同的、优秀的营销文化,不仅是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而且对营销活动是有直接帮助的。客户认可了你的文化,会坚定其购买你的产品的信心。靠优秀的文化赢得客户是营销工作的最高境界。
二、营销文化的内容及形成
1.营销哲学与营销理念
营销哲学也称营销观念,一般指人们做事情的指导思想,它可以随着环境而发展、演变。营销哲学的演进经历了由以产品生产或销售为中心的产品导向营销观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顾客导向营销观的转变,随着市场的开放、竞争的激化,必然发展到以顾客和竞争者两者为焦点的市场导向营销观,进而向以众多利益攸关者为主导的关系导向营销观发展,即:产品导向营销观顾客导向营销观市场导向营销观关系导向营销观。
理念是正确观念、良好心态和巧妙方式的有机结合。现代营销理念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概念,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以上所述的营销观念的指导;而且要求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企业为什么赚钱?为谁赚钱?也就是企业的营销目的要明确;同时在企业的日常营销活动中还必须融合灵活、巧妙手段的运用。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现代营销理念的深刻内涵。
现代营销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从企业出发,塑造富有特色的企业营销文化,占领市场制高点;真诚面对顾客,以优质的产品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善待竞争对手,变冤家为伙伴,通过公平竞争,增强竞争优势;树立“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新型营销理念。
2.营销形象
(1)产品形象是企业营销形象的一部分,是以产品的整体概念为核心,围绕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消费者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开发、设计、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的综合特质的呈现。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市场,企业要获得市场的一席之地、打开产品销路,就必须从树立产品形象着手,提高产品质量,亮出产品风格,打出产品特色,保持网络通畅,搞好售后服务。只有树立产品形象,产品才有销路,企业才有活力。
(2)服务形象,指的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及其过程中,为顾客所感受、所看到、或所听到的印象、认知或看法的综合体。因而,凡是在服务的提供过程中或服务本身,顾客所能看到、感受到及体会到的任何事情、景象及事物,都涵盖在服务形象中,进行服务形象营销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形象,以建立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期望价值,争取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取得消费者信任,企业就有可能获得持续收益。
服务形象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应从确立服务理念、制定服务规划、塑造服务形象、统一服务标识、打造服务品牌、物化服务形态、优化服务队伍和提炼服务文化等多方面着手,精心打造。
(3)人员形象。企业员工的形象,尤其是营销人员的形象,将直接代表企业的档次。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有文化的、有教养的、高层次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广告形象。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企业想要赢得竞争激烈的市场,就必须塑造、强化自身的形象,将企业的历史、规模、产品、质量技术、价格、售后服务等诸方面的信息要素化为简单的视觉符号――商标、厂标、公司标志、广告口号、广告歌曲、色彩基调等。通过广告的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告受众反复强调,来提升某个企业、产品品牌等的整体形象,久而久之,广告受众受其感染,形成记忆,产生联想,并将企业形象印入心中。因此,企业通过各种媒体向顾客传达的视觉、听觉等符号信息,对企业营销形象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营销文化的制度化体现
企业营销文化作为一种营销理念,一种营销观,必须落实到企业员工的行动中去,使之成为企业员工自觉的行为习惯,营销文化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最大化。
要让营销文化深入人心,就必须将营销文化体现在制度中,这样才能真正让营销文化沉淀下来,实现企业营销文化向员工自觉行为习惯的回归,不至于让营销文化只成为一句口号。
营销文化制度化建设就是要建立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全体员工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营销制度的建设,是每个员工不断对照改善自己营销行为的过程。通过对制度的制定和学习,进而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公司的营销理念,更适合服务的顾客,营销效率得到提高。营销制度是营销文化的物化体现,营销制度对于指导企业营销行为,塑造核心竞争力具有保障作用。
三、新营销文化模式
1.新营销文化模式的基本要素
(1)学习型营销团队。所谓学习型营销团队,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营销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团队组织。这种团队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它强调团队成员的自身学习、团队成员的相互学习、向外团队的学习的有机结合,不断进行营销方式的创新和整合,以更好地满足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同时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2)知识化管理就是对企业知识生产(创新)、分配、交流(交换)、整合、内化、评价、改进(再创新)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知识共享,增加企业的知识含量和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满意度和忠诚度,保证企业高速、健康、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对于营销活动效果尤其明显。
(4)顾客满意化营销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非自身的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要做到让顾客全方位的满意和全过程满意,只有真正把顾客当作朋友、亲人,你才会给消费者以发自内心的微笑。
2.营造理想的全员营销模式
随着营销文化建设的深入和完善,企业工作重心应该也必须转移到市场营销活动上来,市场营销部门也将成为企业中最为中心的部门,企业运行进入理想的全员营销模式。
(1)全员营销的推行。
①营销手段的整合性管理。对全体员工就市场营销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渠道、满意的服务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销售量,实现利润。
②营销主体的整合性管理。企业主体部门必须以“营销部门”为核心(以“市场”为核心)开展工作,任何其他部门的工作都要服务于营销部门的工作。
非营销部门的工作应以“营销的观念”来规划本部门的资源,以使最大化的服务于部门职责,以推动公司的“整体营销”利益。
非营销部门也应该向营销部门学习,将本部门的工作以营销观念来规划,以营销的市场竞争观念来开展工作,这样能最大化地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非营销部门员工应该在单位面积时间里开展“营销活动”的实践,这样能有效地让同事理解营销的观念与方法。
更为关键的是能进行“市场危机”教育,应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有效地理解市场部门的困难度及重要性,以推动营销工作的开展。
(2)全员营销就是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到营销这个核心上,以期达成共同的市场发展结果。要让营销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生产经营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让营销与每位员工的工作和利益是融为一体。企业全员营销一旦为市场所接受,就会迅速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特色营销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个国家的企业营销文化既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更与该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营销理论包括市场营销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它带有很深的西方民族文化的烙印,要把这种科学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上,适应于中华民族的需要,必然要在现代各种成功的营销策略中熔铸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特别是传统的儒家伦理,在充分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文化,从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1.树立以“仁”为内核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仁”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尊重关怀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仁的体现。营销活动的目的是在满足消费者需要和维护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利润。使消费者满意,本身也就是“仁”,从长远利益来考虑,企业对消费者“仁”,消费者也会对企业“仁”,即成为长期顾客。我国的很多传统企业,如“同仁堂”,都以“仁”为核心,使之成为企业的营销理念。“仁”同时也包含着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的关心。
2.坚持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价值观
“义”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每个人自觉地做合理之事,对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企业的营销文化中应明确“义”和“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营销活动应该“行其义、兴天下同利”,以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应该注重“义”在企业行为中的作用和效果,把“义”视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主要方面,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把发展企业、谋求利润的行为,服从于国家兴旺、民众幸福的大局,懂得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为社会办实事的基本道理。
3.建设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
“礼”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范畴,泛指各类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相对内在的道德感情和伦理思想的“仁”而言,“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安宁的作用。
我国的企业在建设营销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礼”的思想观念,制定合理的营销管理制度和营销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公司及其员工的营销行为,这是我国企业营销文化的特点,也是企业成功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4.制定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
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指的是聪明智慧的才智。营销活动整个过程贯穿着“智”:制定营销战略、预测市场需求、细分市场、选择营销组合策略,以至于开拓国际市场,无处不需“智”。在复杂多变的商海中,要靠人才、靠超群的智慧和谋略方能制胜。新的营销文化模式就非常强调知识化管理。
5.恪守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
“信”,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讲信用、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于有立足之地。因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重要。因此,企业在营销文化建设中,尤其应强调“信”,强调企业营销形象的建设,与营销环境达到和谐相融。
结合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来建设我国企业营销文化,实质上就是现代儒商营销思想的基本点,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
参考文献:
[1]方光罗:市场营销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杨公武:产品形象贵在打造:中国营销传播网,2005年1月
[3]姚永斌:全员营销: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年3月
[4]叶茂林:知识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
篇7
[关键词]文化营销;观念创新;知识营销;关系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14-02
随着21世纪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来临,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企业的文化与营销的结合对产品销售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企业文化与营销结合的原因
(1)买方市场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买方市场特征日渐明显,但是在消费质量、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以及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买方市场的层次。
(2)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了国内市场并且降低了关税,这导致了更多的国外企业和国外产品进入了我国市场,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 化。
(3)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营销多元化、营销文化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2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现代营销观念淡薄。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对买方市场仍然奉行传统的营销观念,缺乏创新意识,对市场环境的新变化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2)品牌管理落后。不少企业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品牌营销缺乏经验,品牌命名设计的雷同现象严重。
(3)产品创新不足。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环境下暴露出来的弊端十分突出。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挑战,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4)营销创新的方法滞后。我国企业的营销方法仍然陈旧,营销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与营销策略的结合
3.1创新观念,提高文化品位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销观念的不断解放和创新,只有观念更新,才有可能促进企业在市场上的领先。
(1)亲情营销,重塑营销理念。20世纪的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核心是顾客至高无上,把顾客当“上帝”。而亲情营销理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
(2)全球营销,扩大营销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
(3)知识营销,提高营销技巧。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的深化与知识经济发展二者相碰撞的结果。首先,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从占领到培育和缔造市场的必然产物。它将市场看作为动态的和上升的。
3.2拓宽市场,增加目标聚集
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有三种: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聚集。笔者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尤其要倍加关注的是后两种竞争策略。着眼于21世纪,企业应高度注重拓展下列市场:
(1)高科技市场,趋势强劲。高科技市场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量,且涉及许多个行业,大有拓展价值。
(2)农村市场,空间巨大。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总数达9亿之多,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相差10年,因而农村市场大有发展潜 力。
(3)旅游市场,前景良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外出旅游,进而增加旅游消费,旅游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文化市场,促动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充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和拓展文化市场,把它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助燃剂”,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3.3改良产品,塑造企业形象
(1)提高产品标准。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严把质量关,符合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认证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增加产品品种、花色、样式。数字化的经济模式使得产品生产不仅越来越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容易。由此而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技术的高度发展,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同质性很强的商品;同时,先进的技术又加速了产品的发明创造,使得一种新产品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只有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站稳。
(3)创新产品包装。创新包装要与产品的特性和价值相符,进行适度包装,包装材料的选用也要从有利于环保出发,尽量节约有限资源,应注意纠正对“包装”的变异理解,防止“货卖一张皮”的现象蔓延。
(4)更新产品品牌。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品牌的设计和使用加以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全国名牌和国际名 牌。
(5)满意产品服务。服务是有形产品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新时期营销环境变迁与营销创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3-44.
[2]田天沐.对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路构思来源的研究[J].市场周刊,2007(4):78-79.
[3]朱冬林.营销创新重在营销观念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7(2):22-23.
篇8
[关键词] 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现代商业电影;类型片;国产电影市场
电影是一种艺术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群众性和通俗性的特点。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以电影为信息载体,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以商品的形态进入发行放映领域,传播给广大观众以实行电影的宣教功能,创造诸多的价值。作为文化产业,电影生产依赖高科技技术手段和大量的人力物力,电影只有作为商品通过市场流通,以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为生产和消费服务,获取资金以进行再生产。因此,作为电影理论学科中对电影市场学的研究尤为重要。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必然要与各种不同时期的营销观念相联系,也要受到商品生产一般规律的制约。从原始的记录电影、早期的戏剧电影、通俗化电影到类型电影和现代商业电影的整个发展过程,无不渗透着与之相应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对它们的影响。[1]本文旨在对现代综合性商业电影和类型电影所体现的市场营销观念和方法进行深入探析,进而探索国产电影市场的发展之路。
一、市场营销观念与类型片探析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下指导的企业活动,不是把生产置于中心地位,而是把消费者置于中心地位,即“ 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其核心原则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基本定型。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美国营销专家对营销的定义是:“营销是通过交换过程导致满足与欲求的人类活动。”美国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观念在电影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她提出“请注意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者请注意”的营销观点。[2]
类型片是指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来创作的影片,如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侦探片、喜剧片、惊险片等。[1]在电影市场中锤炼出来的产品样式,是在厂商利益的驱使下,对上座率高的影片进行重复性的再生产。电影企业家从市场中总结出了各种影片类型样式的“公式”和特征,在艺术家创作时向他们提出要求和戒律。如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终获法网。这些都是将电影和人群贴标签的做法,是电影市场观念下的必然产物。如要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必然要对目标消费者进行深入分析,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欲求为导向,探究消费者深层心理动机,是电影目标市场的一种手段。所谓的电影目标市场即目标观众群,是电影企业营销活动所要满足的市场需求――企业的服务对象观众。[3]其中,类型片是根据主流的大众群体进行分析。是电影企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旨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把大众群体进行粗略分类:首先是“实用主义者”,他们有进取心,追求事业成功,有极高社会参与愿望,他们对任何大众媒介均愿意接受,目的是以获取知识为主;其次是没有阅读能力和阅读动机的“文盲”,他们接受电影的目的是漫不经心的,只是寻求生活的消遣和娱乐。那么,这些大众群体的观影心理和特征是什么呢?
我们进一步探究这些类型片大众的普遍社会心理意义和深层心理结构。电影观众的心理特征为满足自己的偏好和审美习惯,同时又要易于理解和交流。通常表现为过去的观赏经验和似曾相识的情节框架、表现手法和未曾相识的剧情内容。这些像是电影艺术家、制片商和观众一种不成文的约定一样。那熟悉的风格和故事原型可以使观众去分享他们时代共同的信仰、愿望以及担忧和焦虑,满足了大众“集体无意识”的宣泄。罗伯特•艾伦曾说过:“类型片形成了一种重要的互本文背景。它使观众形成了一种‘期待’心理。一套类型程式一旦引入影片, 由这些程式引发的期待就会开始起作用。如影片的人物描写、场景铺排、戏剧冲突以及叙事结构这些,你不这样去运用,观众看不到这种期待就会产生失落感。[4]
类型片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那么当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时,类型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挑战一些传统的习惯和信念,重新肯定一些习惯和信念。例如,当代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从主流文化疏远或反抗的亚文化角度,表现徘徊在社会边缘处青年男女的价值观。在21世纪信息时代中,刚刚放映的《80后》这部影片,表现现今“80后”一代的爱情观,表现一种生命的本真状态,体现了“80后”这个时代独特的价值观念,引起了置身在物欲横流的观众对美好纯真的情感和道德的渴望和共鸣。类型片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往往交织在一起。随着观众对电影欣赏水平的提高,类型片已经在现今表现出了综合的趋势,在艺术质量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二、社会营销观念与现代商业电影
社会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进一步完善发展。与市场营销观念相比,社会营销观念有以下特点:在继续坚持通过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及欲望而获取利润的同时,更加合理地兼顾消费者和用户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更加周密地考虑如何解决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一味采用市场营销手段,满足消费者一时的需要,而不考虑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如快餐虽然美味但不利于消费者健康,一次性消费品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好莱坞类型片中过多充斥暴力和性,完全脱离了现实的场面,虽迎合了某些观众的宣泄情感等欲求,却如精神鸦片一样潜移默化麻醉人们的精神,污染社会环境,如一次性消费品一样带来不良影响。在社会营销观念下,要求电影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要考虑到制片公司利益、观众审美要求的满足和社会公共利益三者更好的平衡,从而使现代商业电影达到让想看热闹的观众看到娱乐,想看内涵的观众看到艺术性,达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更高层次。如《那山那人那狗》《我的父亲母亲》就是向传统文化的回归。这些影片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父亲”的形象。父亲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也始终是情感的维系者和精神皈依所在,用传统文化渗透所有细节。
现代综合性商业电影对传统的类型电影有所继承,某种程度上也是类型电影的范畴。现在各种类型的电影相互交织,在相互渗透中发展。如7月22日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集灾难片、情感片于一体,承载了严肃主题,彰显了人文品位,体现出强大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关于这一部电影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拿灾难进行商业炒作,有人说又是打出亲情牌赚人眼泪。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反应主流价值观题材的影片,是一部真正意义的社会营销观念下的综合性商业电影。《唐山大地震》做到实现了电影企业的利益,全国票房突破6亿,同时又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感恩、博爱、开放、超越”这8个字在唐山首映礼上被印在一块毛巾上。冯小刚说:希望通过《唐山大地震》可以让其他人来认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民族的人是什么样的情感。这个民族饱受天灾人祸,我在这儿拍的是天灾,不是人祸――天灾可以拍,人祸不能拍。天灾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在这个天灾面前,我们看到了人的大爱、大善,所以它是安全的,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唤起人们对善对爱的渴望和记忆。这就是整个民族的人道主义精神。[5]再次,它满足了观众的欲求,满足了观众的世俗欲望。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以真情感染和打动人;这是现代商业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所在。冯小刚是我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在转型后的第五代导演身上,体现出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文化自觉性。他们始终延续着对现实的反思和延续的态度。第五代导演无疑是现代商业电影中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姿态的承接者。[6]
三、国产电影的市场观念探索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来,国产电影的观念几经变迁,从电影属性的认知到发展定位的讨论,再到电影体制的改革以及电影产业化运作思路的确立,观念变迁始终左右着国产电影创作与经营的不断转型与充分实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界开始关注和研究电影传播的受传问题。有人发问为什么不能关心下在观众中引起反响的娱乐片呢?有人提出应对电影创作转移和电影样式格局进行重新设计。1984年,电影导演谢飞引用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的序言中的话:“电影是一项事业,又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语言。”①谢飞导演承认电影的商品性,并提出电影事业的发展应该研究市场学,大众心理学,研究电影的商品性和艺术性。进入90年代,出现国产电影观影人数减少的萎缩状态。因此,电影的商品和市场观念增强。一些关键概念,如受众、票房、发行、营销、目标市场、投资体制等都逐渐开始成为电影业改革与开放的若干重要的观念向度。电影观念的讨论更加激烈,关于电影商品性和艺术性何为第一性的争论,出现电影首先是工业还是艺术的大讨论。电影市场观念问题决定着电影实践,同时也决定着对电影艺术价值的评判。“电影首先是什么”的问题直接决定了我们对中国内地电影的定位问题。对于90年代的创作趋势有评论者总结为“寻求主流政治与大众娱乐的统一,是当前娱乐电影发展的前提”这个时期处于低迷状态的电影业,必须承认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了WTO,国产电影被放到了全球语境中进行考察,同时也加速了国产电影的市场化进程。2002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行业开始改革,在2003年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复兴和转型、民营资本的介入、改革政策的强力推出使电影市场进入了繁荣期,同时,电影营销也开始由过去的顶端市场走向了终端市场,引入了经济学和营销领域的先进理论,并借鉴好莱坞的整合营销模式。
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双重振兴。 无论如何,我们要捍卫我们民族的电影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国民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体系。我们当运用西方成熟的市场营销观念,并结合中国国情与现状,发展并壮大民族电影市场。同时,我们更要把握好艺术创新,运用艺术的文化依据和心理内涵,坚持商业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道路,最终走向世界电影市场的“春天”。
注释:
① 引自时光网沈鲁博客。
[参考文献]
[1] 黄琳,主编,汪流,主审.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 [美]唐•舒尔茨,等.整合营销传播[M].吴怡国,钱大慧,等译.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于丽.电影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160.
[4] [美]罗伯特•艾伦,[美]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15.
[5] 专访冯小刚:我相信善良也有力量[J].三联生活周刊,2010(29).
篇9
(一)企业文化营销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增加产品差异化
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逐渐深入,各厂商在新竞争环境下为取得竞争优势不断寻求增强产品差异化的新途径。产品的差异化主要包括功能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文化差异化。在市场刚刚进入买方市场时,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消费者需求层次偏低,如果厂商能够生产出新功能的产品,取得产品功能的差异化,该厂商就会成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时间不断缩短,功能模仿或功能再造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厂商要想在功能上实现差异化一方面研发成本比较大,另一方面差异化持续时间不长,这就需要厂商寻求差异化新途径。在新消费环境下企业如果给产品赋予文化内涵,差异化战略就呈现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文化的各种内容如知识、情感、习俗、道德甚至感觉、体验都能为产品服务创造出惊人的差异,凸显魅力。
2.提升产品价值
产品有价,文化无价。产品整体概念一般由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组成。目前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后更加注重消费品背后的文化价值,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正在由附加产品向潜在产品过渡。企业采取文化营销方式,通过给企业产品增加文化内涵,从精神方面充实和丰富产品价值,能够使产品超越其物质意义,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提升产品价值。
3.增加客户忠诚度
在我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企业仅仅依靠传统产品本身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难度相当大。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都是属于感性购买,只有当产品所呈现的某一方面需求能够与消费者的需求﹙功能、价格、款式、服务、情感﹚产生共鸣时,该产品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欢,而给产品增添的文化内涵则能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加客户忠诚度。
4.受众人群广
一方面,文化营销中增添的文化要素一般都是当下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的接受度比较广泛;另一方面,文化传播方式比较多,传播范围比较广,不仅能够跨越一定的地域传播,而且能够跨越一定的年龄阶段传播。
5.先占优势明显
文化先占优势即第一个给产品增加某种文化内涵的企业能够比后续者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文化超脱物质领域,是与消费者精神世界的直接沟通,因此第一个触及消费者精神领地的企业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有后来者模仿增加同样的文化内涵,替代性也不高,文化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垄断价值。
(二)企业文化营销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1.容易导致企业舍本逐末
文化营销注重消费者精神方面的需求,可有些企业往往只重视消费者精神需求,却忽视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消费者高层次的需求都是以底层需求为基础的,在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基本需求时,所有的文化需求都是妄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企业企图搭上文化的便车,忽视了对产品质量、功能等物化属性方面的把关,造成企业空有文化内涵,失去了产品最本质的、能够提供消费者实际用途的属性。
2.导致感性消费,误导消费者
企业在文化营销中为产品增加的文化内涵都是积极向上的,文化本身具有良好的劝服性。积极的文化劝服性更强,可能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没有多大需求,但是由于文化的劝服性,容易给消费者洗脑,导致感性消费,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产品的闲置,最终造成资源浪费。
3.企业文化营销转型困难并且文化多元化接受度不高
当企业给产品附上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内涵将深入人心,不易改变,一旦此种文化不能迎合消费者,企业进行文化转型就不易被消费者接受。另外,如果一个多元化的企业给产品增添不同的文化内涵,易引起消费者怀疑营销文化的真实度,文化穿透力降低。
(三)企业文化营销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尊崇消费者主义的选择
彼得•德鲁克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说过:“市场营销的漂亮话讲了二十年之后,消费者主义居然变成了一个强大流行的运动,这就证明没有多少公司真正奉行市场营销观念。消费者主义是市场营销的耻辱。”营销大师的话给我们以警示:消费者主义是市场营销的核心。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物化形态已经再不能够满足消费者,而文化则能够直达消费者的精神领域,满足其日益提升的需求。
2.经济发展的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在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6000美元,处于生存型消费稳定、发展型消费加快、享受型消费启动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说消费者购物不仅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讲求消费档次和文化品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未来是全球竞争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采用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
3.营销学理论发展的正确选择
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经过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前三种观念均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后两种观念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且所考虑的消费者需求层次有所提升。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一个新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营销成为营销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四)企业文化营销的威胁(Threats)分析
1.社会主流文化的易变性
社会主流文化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所推崇的主体文化。在文化营销过程中,企业往往会考虑到当时的主流文化,有的直接利用主流文化,有的将其进行细化或者延伸。但是这种文化有一定的持续时限,文化不断在发展,当文化改变时,企业文化营销效果会减弱甚至会土崩瓦解。
2.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同一时间点上的不同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不同,不同时间点上的同一消费者文化需求也会有差异,这种文化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固有消费者的转移。另外,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比较被动,有时只有通过引导才会产生这方面的需求,所以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应当充分重视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
3.竞争厂家的威胁
文化营销方式引起各界广泛重视,产品文化划分细致,文化泛滥现象弥生,同样的产品附属上不同的文化,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引起消费者某一方面的共振,都有可能诱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细致划分文化在定位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的同时,往往能够减弱某一单独厂家的文化竞争优势。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综合以上关于企业文化营销SWOT分析,可采取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
二、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应正确认识文化营销
1.提高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素养
企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成败,有些企业文化营销近视现象严重,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利用文化影响力,过度宣传企业产品却不能保证产品硬性的质量要求,或者运用不相符的文化内涵洗脑消费者造成错误性的购买行为,这样的企业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盈利,长期看可能陷入危机。因此企业在文化营销过程中应提高自身素养,真实、真诚地反映产品实质内容,合理、适度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
2.把文化营销作为一个闭合的系统
惠普电脑的创办人之一大卫•普克有句至理名言:由于营销过于重要,因而营销的任务无法由营销部门独立负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把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仅仅当作营销部门自己的事,与企业其他各部门不相关。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文化营销不同于其他营销方式,只有附加的文化要素与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契合度时才能够触动消费者需求。企业应该把文化营销看成是一个调研、实施、反馈、纠正、实施的闭合系统。
3.认识文化营销的递进性
文化营销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企业文化营销。产品文化营销是企业文化营销最基础的内容,当产品文化营销进行到一定阶段,能够使得企业产品呈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力时,要适时提升文化营销的层次,采用品牌文化营销确立产品品牌,最终实现企业文化营销,实现消费者对企业而不是对产品本身的信赖。
(二)企业应保证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1.在STP理论基础上进行文化营销
STP理论中S、T、P分别表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根据STP理论,市场是一个综合体,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集合。任何企业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企业应该根据不同需求把市场分为由相似需求构成的若干子市场,然后根据企业所长选取市场并将产品定位在目标消费者所偏好的位置。应该遵循这一理论,考察消费者,做足市场工作,做足消费者工作。
2.保证文化与产品物化属性的一致性
产品的物化属性包括外形、尺寸、材料、颜色、包装等,产品的文化属性只有附着于物化属性才能够表现出来,如果仅仅给产品增添文化内涵,而物化属性方面不加注意就会使产品显得空洞无力。只有在遵循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产品的物化属性精心挑选、精心设计,产品的整体表达才能和文化内涵一致,才能获得文化营销的成功。
3.注意产品文化属性与企业行为的一致性。产品的文化属性不仅仅代表了企业的产品,而且象征着整个企业。因此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向社会大众展现的形象,只有企业把握整体的一致性,企业文化营销才能够顺利进行。
4.合理运用文化内涵与4P的结合
4P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文化属性贯穿企业营销的各个方面,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内涵与4P的结合运用,例如企业在选择营销渠道时,要注意渠道文化与产品文化的一致性;在产品定价时要考虑产品的文化定位等。
5.学习标杆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
虽然我国文化营销才刚刚起步,但是不乏文化营销成功的典型案例,如红豆集团的“红豆文化”、加多宝的“上火”文化等。学习典型案例文化营销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成功实施文化营销。
(三)树立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的最高境界。企业价值标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文化营销的核心。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能够团结企业员工,保持企业内部和谐与创造力;在企业外部,企业文化能够树立企业形象,彰显企业诚信。如果企业能够树立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能够使得全体员工意识到企业对文化营销的重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自身的凝聚功能能够协调各部门相互协作,以保证企业有效开展文化营销工作;最后,企业树立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充实产品内涵的同时充实企业内涵,向社会展示企业优良形象,能够实现最高层次的文化营销。
三、小结
篇10
关键词 现代营销 人文操作 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 人性
市场营销学自19世纪末创立以来,经历了初创阶段、应用阶段、繁荣阶段、以及演化创新阶段,已发展为一门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原理,又与这些学科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具有独立体系的边缘性应用科学,是一门富有启发性和社会导向性学科。市场营销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营销理论研究经过了不断的实践、认知、分析、修正与升华,从狭窄的商品推销术研究,到宽领域的研究,尤其是80年代中期,世界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大市场营销”理论(Megmarketing)的创立,营销组合策略由4P’S扩展为6P’S,即在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这标志着营销理论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也完全超越了纯经济行为,而更多地体现了人文操作。
一、现代营销观念以人文操作为出发点
市场营销观念是指导企业决策人员进入营销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界根据经济形势和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营哲学。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就有什么样的经营结果。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有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其出发点是一切以生产者为中心,企业考虑的重点是“我擅长于生产什么”,经营手法是多生产、多销售,并靠产后推销甚至靠强实强卖之高压销售策略,以获取利润。这种观念适合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短缺的卖方市场,因而被称作旧营销观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包括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其出发点是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关心的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通过创造和传递既能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符合社会长远发展利益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种观念顺应社会主义进步并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今天的营销观念,企业把竞争优势建立在提供消费者、企业、社会福利三者的优异价值的能力上。 在现代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致力于发展人类需求、关心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具体研究如何适应和刺激消费需求,通过市场营销机会分析,选择服务的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方案,加强市场营销组织、执行与控制等,从而获取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一点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由于现代营销观念是以发现和满足人类需求为出发点,企业通过一系列创造性的经营活动,既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又实现了具体人的社会价值,所以,现代营销观念是以人文化操作。
二、现代营销策略以人文操作为主线
尽管市场营销理论由4P’S扩展为6P’S,且因应市场环境因素变化而有更多更新的内容,但无论如何变化,在现代营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营销策略乃至每一个具体营销手段,都可找到人文操作的迹象。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从表象看是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组合,是一种经一济行为,但从深层看是人文操作,自始而至终。
(一)产品整体概念从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物质性、精神性需求。市场营销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中心,而消费需求的满足只能通过某种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因此,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代市场营销角度讲,一个产品包括3个层面: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是最基本的层次,为消费需求提供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有形有形产品是产品的实体状态,包括产品的品质、外观、特征、式样、品牌和包装等;附加产品即扩大产品,是企业在销售活动中所提供的各种附加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质量承诺、安装维修和技术咨询等。以上3个层面有机构成,形成一个现代观念下的产品。这就是产品整体概念。它从全方位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物质性、精神性需求,尤其是销售服务、款式、品牌和包装等,能从心理上影响消费选择,起到激发消费动机、诱发产生购买行为的作用,而受到现代企业营销者的重视。孔府家酒原名是“曲埠老酒”,传统酿制质量好,但销路一直不畅。后经精心策划设计,导入丰富的古文化,把原来平平淡淡的品名改为气度不凡的“孔府家酒”,并配以古朴典雅的瓷瓶装璜,给广大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孔子文化与酒的融合令山东曲埠酒畅销国内外。
产品整体概念使现代营销活动的内部更加丰富多彩。而营销实践则告诉我们,现代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最重要一条是要迎合人文,如产品外表形象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产品品牌商标力求贴切、易读、突出和吉利,象健力宝、娃哈哈、博士奶等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俗等,以充分发挥各种潜在心理功能。
(二)分销渠道不只是商流、物流的关系,而且是人的关系的建立与完善。市场营销分销渠道包括产品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路径及其相应机构,包括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如批发商、零售商、商、辅助商等中间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是对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加以组织,目的是消除产需分离。它即使企业产品得以源源不断、快捷而有效地由生产领域送达到消费领域,也能为企业广泛而迅速地收集市场信息,并有助于减少风险,包括因社会法律上的空白和规章制度的不透度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市场分销售是现代企业进行销售工作的重要市场资源。然而,它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延伸,是工作上默契的协作关系网。正所谓生意未做,朋友先交。体现在:现代企业的分销售道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做法,即从组织本身出发、着眼于现有的中间商的做法,改为从研究消费者这一端开始,分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必须履行的各种职能,再确定哪些中间商来承担,从而避免了过去因现实中间商不存在导致无法布设分销网络或所选的中间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现代企业注重中间商的条件选择,要求中间商必须是经营者的人格和能力声望俱佳,资金能力和金融机构信用度高,从业人员的关系和素质稳定性好,与生产企业的目标顾客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市场渗透能力强,对生产企业忠诚,具较好的合作精神。其中,经营者的人格能力、声望被视为首要的条件;三是现代企业对中间商的激励再局限于重利,而是着重以人为本,为中间商培养人才,加强人际沟通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牢固的关系。此外,这种关系网的建立还要求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及彼此忠诚,履行诺言,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由此可看出,现代市场营销分销渠道不只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还有人的关系的建立与完善。任何一个现代营销者都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资源,更要为建立这种默契的协作关系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三)价格制定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其策略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现代营销理论中,我们知道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有消费者认知价值、竞争环境、分销渠道和国家政策法规等,其中消费者认知价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重要驱动因素。这种认识价值是人的一种感觉状态,即对一件商品所设想的经济的、功能的和心理的综合性收益。显然,这种认知价值就不是纯经济价值了。它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一个人可能认为某种艺术品价值很高,愿付出巨额货币;另一个则可能认为其毫无价值,不屑一顾。在美国市场丰,手工做的布鞋很欢迎,但质量好、价格低的中国货却竞争不过质量相对差、价格却高的韩国货,其原因是由于在美国人眼里,低价就意味着低档货。凡此这些,都说明订价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具有较强的心理功能。
-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案例
- 下一篇:小学心理辅导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