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

篇1

郑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 探讨常见拔牙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对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7月期间口腔外科门诊收治的拔牙患者300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常见拔牙并发症的原因、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 该次研究中,300例拔牙并发症患者以术后炎性肿胀最为常见(23.67%),其次为牙根折断(20.33%)、术后出血(17.00%);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 拔牙术并发症不可避免,但可术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治疗,降低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关键词 ]拔牙并发症; 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052-02

[作者简介]张海亮(1979.1-),女,黑龙江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外科。

拔牙是一种常见的齿槽外科普通手术,其治疗效果受到术者的技术水平、病人病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患者术后均会发生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1]。该次研究通过对该院口腔科门诊2012年9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300例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常见拔牙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为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拔牙后痛苦提供可靠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间口腔外科门诊收治的拔牙患者300例, 172例男性,128例女性,年龄分布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47.2±9.1)岁,包括127例残根、残冠,59例牙周炎,21例正畸牙,27例多生牙,31例阻生牙,35例折裂牙拔除。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一般禁忌原则和拔牙手术指征。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评估,排除拔牙禁忌症,根据患牙情况,X线检查结果制定拔牙方案,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实施无痛拔牙。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术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量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并酌情给予镇痛药物。

1.2.2 治疗方法 ①晕厥:停止注射并将患者放平,取头低位,同时松解衣领保持患者呼吸畅通,必要时可给予氧气吸入;②暂时性面瘫:采用理疗方式促进神经恢复,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组织肿胀压迫进行抑制;③牙折断及断根移位:停止操作,进行全口片、牙片拍摄,确定移位牙根位置,采取增加纵行松弛切口或延长唇侧龈缘切口等方式使其充分显露并取出;④牙根进入上颌窦:于上颌窦前壁开窗,使用生理盐水对窦腔进行冲洗,通过重力作用使用吸引器将移位牙根吸出,并对黏骨膜瓣进行严密缝合;⑤拔牙后出血:对牙龈撕裂及牙槽窝扩大、牙槽骨壁骨折导致的出血,采用手法复位牙槽窝后缝合牙龈止血;牙槽窝存在炎性肉芽及异物所致出血,采取彻底清理牙槽窝,使血凝块重新充盈;对牙槽窝内骨壁出血采用碘仿纱条进行填塞,必要时对两侧牙龈进行缝合;⑥炎性肿胀:24?h内采用冷敷,24?h后行热敷以促进肿胀消退。

2 结果

2.1 300例拔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由表1中数据可知,该次研究中,300例拔牙并发症患者以术后炎性肿胀最为常见(23.67%),其次为牙根折断(20.33%)、术后出血(17.00%)。

2.2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其症状均明显好转。

3 讨论

拔牙并发症指的是拔牙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系列术中、术后局部并发症,可以归纳为意外创伤、出血、感染等几类[2-3]。临床研究显示,拔牙并发症的发生同多种因素有关,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引起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4]。因此,探讨常见拔牙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3.1 出血

相关资料表明,口腔牙龈组织中存在丰富的血管或神经,因此进行拔牙操作时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引发出血[5]。对于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5~30min内,创口处形成血凝块出血即可停止。此时若患者吐出纱布卷仍存在较多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因素很多,其中以术后护理不当最为常见:①拔牙后讲话过多,引起止血纱布卷移位松动;②纱布卷咬合时间过长,血凝块形成不佳;③频繁吸吮、舔舐伤口,引起血凝块脱落;其次为拔牙创伤:牙龈撕裂及牙槽骨骨折等。该次研究中,共计51例患者发生拔牙后出血,其中17例为术后频繁吸吮伤口所致,25例为拔牙后讲话过多造成,5例为牙龈撕裂所致,3例为牙槽骨骨折,1例牙槽窝炎性肉芽所致。当发生拔牙后出血时,应对患者耐心安抚,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用棉球将出血轻轻拭去,吸净血液和口腔唾液,对出血点进行检查。然后视患者情况给予创口填塞或缝合,以充分止血。该次研究中,51例患者经由对症治疗,其出血均顺利停止,且未发生再出血现象。

3.2 炎性肿胀

拔牙术后肿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拔牙后并发症,同手术创伤具有直接关系:①唇颊侧牙龈纵形切口易引起面颊部肿胀;②伤口过密缝合引起引流不畅,导致肿胀。临床研究指出,对于创伤所致肿胀多在术后48?h达到高峰,并逐渐开始消退,若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则会引起肿胀继续发展,引起剧烈疼痛,严重者可导致间隙感染的发生。因此对于术后肿胀患者,应及时采取热敷、冷敷等方式促进肿胀的消退,以防止患者拔牙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复杂化[6]。该次研究中,共计71例患者发生炎性肿胀,经对症治疗患者肿胀顺利消退,未引起严重疼痛。

3.3 牙折断、骨组织损伤

在显露不清、阻力去除不充分或判断失误情况下,盲目暴力操作可能会引起局部骨组织发生折裂损伤,引起牙槽骨折、牙根断裂等并发症[7-8]。对于此类并发症,治疗的主要原则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断根、断牙取出。例如可通过翻瓣,于颊侧骨面开窗使残牙、残根显露,并将其取出。此类显露、开窗去骨操作虽然属于有创操作,但是其创伤有限且可控,不会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较大影响,且对于远期愈合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该次研究中,共计发生61例牙根折断,28例牙冠折断和22例牙槽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

3.4 疼痛、感染、张口受限

此类并发症均属于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是机体对于拔牙创伤的正常生理反应和继发过程,同各类拔牙并发症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其处理和预防方法相互兼顾,因此该次研究未进行详细讨论。

综上所述,该次研究认为,拔牙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均同拔牙创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对于拔牙并发症一方面需在术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并对已存在症状者进行及时干预治疗;另一方面应从各方面提高拔牙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包括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准确的手术计划、合理应用药物、提高拔牙技术、改进拔牙器械等,从而有效预防拔牙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拔牙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参考文献]

[1] 陈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拔牙术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3): 466-467.

[2] 陈波.老年人拔牙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6):120.

[3] 李永锋,周宏志,胡开进.预防拔牙并发症的基本原则[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 7(9): 513-516.

[4] 陈曼丽,冷春涛,刘瑛,等.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分析与处理[J]. 中外医疗,2014(18): 78-79.

[5] 宇王俊. 常见的拔牙并发症及治疗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1, 9(7): 44-45.

[6] 唐凤勤,尚光伟,杨华伟,等. 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后牙重度牙周炎拔牙后出现并发症的疗效评价[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4(3): 154-157.

[7] 马全宁.拔牙的并发症与防治[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384-385.

篇2

[关键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

[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b)-00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72 cases on periodontal diseas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6cases) and control group(36cases) randomly, from Marth 2014 to October 2015.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the others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 Compared difference effec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gingival index,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anterior teeth coverage, bleeding index, tooth mobility.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7.2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77.78%), the gingival index,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anterior tooth coverage,bleeding indexand tooth mobilit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ingival papill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0.71±0.21),(2.98±1.01) mm,(3.14±1.23) mm,(1.01±0.51), (0.19±0.12)]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1.60±0.87),( 4.63±1.12) mm,(4.66±1.42) mm,(1.41±0.39),(0.26±0.22)]. Con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is effectiv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correct their teeth, improve the gum index, it worthy promoting.

[Key words] Oral cavity; Orthodontic treatment; Periodontal disease

牙周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早期症状轻微,患者常不给予重视,随着病情发展,会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组织感染、口腔咀嚼功能障碍、牙缺失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牙缺失还可影响患者的牙齿美观[1]。牙周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等,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该院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2例牙周病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和常规治疗,该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7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7~51岁,平均(37.29±2.33)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41±0.87)年;对照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56例,年龄26~53岁,平均(37.85±2.41)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56±0.9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实施根面平整术、龈上、龈下洁治术等,及时清除致病因子,给予替硝唑、米诺霉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入正畸治疗,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观察患者牙槽骨和牙周组织,选择合适的正畸力,打开深覆,用不锈钢方丝滑动关闭牙弓间隙,结扎固定。定期清洁牙周和拍片检查,治疗10~14个月。正畸治疗完毕后,实施舌侧固定,保持口腔卫生。

1.3 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牙齿咬合正常无松动,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牙齿轻微松动,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n(%)]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牙周指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牙龈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牙龈炎患病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无牙龈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2],发病原因可能与菌斑、不良修复体、创伤性咬合、营养不良、药物的使用等有关,上述原因导致牙周组织感染。另外,家族史、血友病等疾病也可促使牙周病的发生[3]。牙周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仅有牙龈红肿、出血等表现。但晚期可出现牙周组织感染、脓肿、牙齿松动、牙列缺失、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另外,细菌下行可导致其他器官的感染,影响全身健康。牙周病可造成牙齿病理性移位, 影响前牙支持组织, 引起牙槽骨受损, 导致牙齿的受力方向唇向散开, 使牙颌损伤加重, 而牙颌损伤又使牙周支持组织遭到更严重的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临床常规治疗如药物、基础治疗等效果不佳,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正畸治疗, 以增加牙周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外观。

正畸治疗可对患者松动或移位的牙齿进行复位,使牙齿长轴和受力方向改变,消除其咬合无力症状,从而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和愈合[4]。口腔正畸治疗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0~14个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用力的角度和力度,要循序渐进, 避免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由于成人的骨骼发育已基本完成,可塑性小,骨的再生能力弱,形成较慢,成年人对牙周骨质吸收敏感, 因此,对松动的牙齿复位时注意避免过快过频, 以免损伤牙槽骨,加重牙齿松动[5]。由正畸治疗引起的炎症,可导致不可逆的牙周破坏[6]。因此在治疗时必须注意口腔卫生保健、牙周维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控制牙菌斑及牙周炎症[6]。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前后用碘氯反复清洁牙齿及牙周袋。由于治疗时间长,中需要的弓丝承受的咬合力有限,治疗过程中应减少较硬、较粘的食物的食用,如坚果等,减少甜食的食用,积极预防龋齿。多食用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以满足牙齿移动使骨的代谢增加的需要。正畸治疗前需要进行控制菌斑、平整跟面、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常规治疗,以消除咬合创伤、改善牙龈炎,并结合X线可见骨吸收为静止状态后才能进行正畸治疗。牙周病经过正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牙周情况,牙槽骨、牙周韧带及软组织随着牙齿移动, 可有效改善牙周组织,同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7]。

该组资料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后,有效率为97.22%,略高于冯博等的报道[8]。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牙龈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均是判断牙齿是否健康的指标。观察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无牙龈炎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正畸治疗对治疗牙周病是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牙齿松动情况,牙周袋深度变浅或消失,牙龈炎患病率明显降低,咀嚼功能明显改善。与资料报道一致[6]。

总之,牙周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后,可对松动或移位的牙齿进行复位,彻底改善牙周组织感染情况,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消除牙周袋深度,降低牙龈炎的患病率, 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及美观, 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玉娥.金栀洁龈含漱液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25):75-76.

[2] 孙瑾.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4,15(23):2001-2003.

[3] 邱伟芳,曾冠强,邓文正,等.正畸治疗牙周病50 例临床报告[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64-66.

[4] 孟晓晖.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3, 33(11):102-103.

[5] 邵珊珊,田军.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特点[J].中外医疗,2014,33(18):189-190,192.

[6] 张坤顺.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4): 28-29.

[7] 胥瑛,陈金林,廖珊珊,等.口腔正畸治疗8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3):322-322.

篇3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老年人 嗜酸粒细胞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in 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ged more than 70.Methods:60 cases with AMI aged more than70(treated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using urokinase and at the same time 62 cases aged less than 69 were choosen as control group.The eosinophil granulocyte countinperiphral blood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rtisol in blood in patients were observed.we can alizationrate and occurra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hrombolysi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osinophil granulocyte countin senile patients was decreased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cortisol was hightened.In two groups among 5 cases who received in travenous thrombolysis over 24 hours after attack of AMI and no one was repatency.we can alization rates in two groups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if the thromo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in 12 hours mean while the occurra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hrombolysis had not marked difference,too.Conclusions:The treatment within 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AMI is still safe and effective.The age is not astrict factor to limit the us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The time window of thrombolysis for patients with AMI should be stricted in 24 hours.

KeyWords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Intravenous thrombolysis;Senile;eosinophil

大量临床和病理解剖资料证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1)发生的最主要原因[1],因而溶栓疗法是目前AM1早期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虽然一些观察性研究担心溶栓治疗不能使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生存获益,或可能有害,但是大多数观察性研究显示溶栓可以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期生存情况,降低死亡率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国内限制在65~70岁,但溶栓效果及再灌注损伤鲜见临床观察报道。本研究对60例>70岁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AM1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疗的入选和排除标准[2]。>70岁AMI患者60例(病例组),年龄70~75岁50例,76~86岁10例;男39例,女21例;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8例,脑梗死2例,肺炎16例,心力衰竭(心衰)11例,高血压伴糖尿病2例。与同期≤69岁的AMI患者62例作对照,其中男43例,女19例;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5例,脑梗死1例,肺炎15例,心衰8例,高血压伴糖尿病2例。

治疗方法:尿激酶静注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0.5~1小时滴完,总量150万U。再通标准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临床指标[3](间接指标)判定再通。溶栓后2小时抬高的ST段下移≥50%,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60例≥70岁者主要症状为心慌、气短28例次,头部或全身淋汗34例次,恶心、呕吐、呃逆25例次,无任何疼痛10例。其特点可能与年龄大、并发症多有关。

结 果

临床应激反应指标:末梢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末梢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在AMI发病后10分~4小时检查81例,/sup>/L者57例,发病5~6小时检查41例,计数/sup>/L者40例。表明AMI应激反应比较明显,特别是末梢血嗜酸粒细胞减少出现较早,而敏感性增高,可作为AMI诊断依据之一。

再通:两组>24小时溶栓者5例,无1例再通。说明随溶栓时间延长再通率逐渐减少。①合并症与再通:≥70岁组11例合并糖尿病者再通1例;≤69岁组1例高血压伴糖尿病者再通,合并糖尿病9例中再通2例(P>0.05)。②溶栓时间与再通:6小时内溶栓77例,≥70岁33例,再通17例(51.52%);≤69岁44例,溶栓后再通33例(75%)(P>0.05)。6~12小时溶栓35例,≥70岁组17例,再通5例(29.41%);≤69岁组18例,再通7例(38.89%)(P>0.05)。12~24小时溶栓5例,再通1例(20.00%)。≥24小时溶栓5例,再通0例(P<0.05)。

不同年龄组溶栓后并发症对比:①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和交界性期前收缩为主。≥70岁组溶栓49例,再通22例,发生再通性心律失常20例;≤69岁组溶栓63例,再通40例,发生再通性心律失常3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出血倾向:出血倾向表现在牙龈出血、镜下血尿、上消化道出血等。≥70岁组并发出血倾向5例,其中牙龈出血3例,镜下血尿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69岁组并发出血倾向3例,其中牙龈出血2例,镜下血尿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血压降低:溶栓后血压降低者共6例,均为再通病例,收缩压下降21.975~99.975mmHg,舒张压下降15~60.975mmHg。≥70岁与≤69岁组并发血压降低者各3例,下降程度两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其中5例经用多巴胺少量静脉滴注2~45小时,血压平稳者停止应用。另1例右室梗死者,经用多巴胺、扩容治疗,溶栓后1小时血压平稳。

预后:静脉溶栓共122例,≥70岁60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为10%;≤69岁62例中死亡3例,病死率为4.8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老年AMI的早期诊断:本组患者年龄大,同时伴发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时有困难,首诊更应慎重。笔者认为老年人无原因突然出现淋汗、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者,应疑诊可能为AMI,应进一步检查确诊。末梢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检测有意义,本组计数异常减少占79.5%,且出现较早(10分钟内);发病10分~4小时内检测81例,减少57例(70.4%)。此方法简便,不需特殊设备。同时观察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1例减少。其升高可能是应激反应的表现,也是末梢血嗜酸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静脉溶栓治疗:国内外文献均证明溶栓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4],AMI静脉溶栓仍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之一。最大优点是不需特殊条件,基层医疗单位亦可使用。虽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较之更为有效,但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在全国还是少数,同时易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大力推广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可行的。年龄界限国内定为65~70岁。现对60例>70岁静脉溶栓者的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年龄86岁且并发高血压(160/96mmHg)及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病后8小时,溶栓未再通,但无不良反应,临床好转出院。>70岁与

时间窗:近来有将时间窗调整至发病后12小时内的趋势。本组77例患者中,>13小时溶栓者10例,有30%的患者再通,且无一例死亡;与7~12小时溶栓再通率36.84%接近。12~24小时溶栓者有5例,其中1例发病20小时后入院,下壁、后壁、右室梗死,血压为0者,经抢救2小时血压升至140.25/75mmHg,同时有房性、室性、交界性期前收缩及交界性心律者,在梗死后22小时经尿激酶150×10U静脉溶栓15分钟,ST段下降>50%,心绞痛消失,呈再通。因此,梗死后24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对病情有一定作用。本组发病后>24小时者有5例静脉溶栓,无1例再通。笔者认为时间限制在

参考文献

1 宋文宣,张七一,孙玉安,等.实用心血管病药物治疗学[N].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584-586.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

篇4

关键词:康复新液;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疗效

慢性牙龈炎是口腔正畸患儿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牙龈部出血、肿胀、疼痛,极大程度地影响患儿的正常饮食及口腔健康[1]。临床常用牙龈清洁术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但疗效不佳,极难达到治疗的预期目标。为此,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45例,疗效显著,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90例,所有患儿行检查均符合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诊断标准[2],牙龈部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均为Ⅲ级,排除治疗期间不能配合治疗及疗效观察的患儿,排除半年内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儿,排除4周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儿,排除患有器质性病变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患儿,排除患有口腔类其他疾病的患儿。将9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3~16岁,平均年龄(14.8±1.7)岁,病程4~7个月,平均病程(5.5±0.8)个月;观察组45例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4~17岁,平均年龄(14.7±1.8)岁,病程4~6个月,平均病程(5.4±0.9)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选患者依从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的协议,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患儿牙龈清洁术治疗,未配合任何其他药物,1周后行复查,均由同一医师记录所有病程。

观察组给予患儿牙龈清洁术治疗,并选用注射器(10mL)抽取康复新液(5mL)喷注于患儿牙龈患处周围,嘱咐患儿将口腔内的康复新液含存3min,然后咽入,2次/d,1周后行复查,均由同一医师记录所有病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肿胀程度分级:牙龈部位正常者为Ⅰ级;牙龈部位红肿体积比较大,未发生牙周袋现象者为Ⅱ级;牙龈部位红肿体积大,且发生牙周袋现象者为Ⅲ级。

1.3.2 疼痛程度分级:牙龈部位轻微疼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者为Ⅰ级;牙龈部位中度疼痛,呈间歇性疼痛者为Ⅱ级;牙龈部位重度疼痛,呈持续疼痛且难以缓解者为Ⅲ级。

1.3.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牙龈部位恢复至红粉色,形状恢复至正常状态,牙周袋深度小于2.0mm者为显效;牙龈部位基本恢复,形状也有所恢复,牙周袋深度2.0mm~4.0mm者为有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甚至恶化者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1周后,观察组牙龈部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疗效分析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14.3236,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牙龈炎是口腔正畸患儿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龈缘附近的牙面上长期积聚的菌斑所引发,而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均可致使菌斑积聚,引发或者加重牙龈炎症。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部出血、肿胀、疼痛,行病理检查,牙龈沟大于4mm者为牙周袋,行牙骨槽X线片检查,呈无吸收,极大程度地影响患儿的正常饮食及口腔健康[4]。

当前临床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药物众多,其中康复新液是一种新型的抗炎症药,具有良好的消炎利肿之功效,并能有效地促进患儿的血液循环,修复作用较好。康复新液中所含的粘糖氨酸还能有效地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力,促使其T细胞和B细胞释放大量的抗炎症因子,进而提高药物整体的抗炎效用[5]。另外,本研究嘱咐患儿将康复新液于口腔内含存3min后咽下,如此一来,不仅延长了药物对患处局部的作用时间,而且还促使药物在患儿咽下之后被机体所吸收,进而起到全身治疗的效果,双管齐下,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康复新液治疗组牙龈部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牙龈清洁术治疗组(P<0.05),康复新液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牙龈清洁术治疗组的77.78%(P<0.05),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发现,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机制是通过其抗炎、抗细菌感染、抗病毒等药效,促进机体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的生长,进而促使牙龈患处的形、色、质恢复至正常,缓解其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减少出血现象,疗效良好,而且操作简便,治疗期间患儿未出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全身或局部的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不过牙龈炎患儿于日常生活中仍需加强对口腔保健、定期清洁、有效刷牙的重视,以此有效地降低患病的概率。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能有效地减少患儿痛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白细胞介素-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46(19):11

[2] 赵亮.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3,32(16):119,121.

[3] 苏涛,马旭东,周宏原等.补肾清火方结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39例[J].陕西中医 ,2013,28(11):1506-1507.

篇5

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另外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56-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该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血小板抑制剂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阿司匹林常被临床用于抗血小板治疗,我院自2010~2011年间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于200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有严重凝血障障碍、出血倾向、严重心、肝、肾、肺功能障碍以及有抗血小板药物过敏史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8±2.4)岁,病程1~13年,平均(4.7±1.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3.4±2.3)岁,病程2~15年,平均(5.3±1.6)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同时给予ACEI、硝酸酯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陕西省华阴市锦前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673)300mg/次,1次/d,3d后改为100mg/次,1次/d,疗程为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54),口服首剂量为300mg/d,次日改为50mg/d,疗程为4周。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得到显著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治疗前减少>80%,心电图检查提示其ST-T段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有所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心电图检查显示其ST-T段与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后未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例出现牙龈出血,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1例发生皮下瘀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1例患者发生皮下瘀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可呈进行性加重,且更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粥样瘤表面纤维斑块破裂、诱发冠脉痉挛、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故临床主要采取抗血小板治疗。

临床常使用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抑制环氧化酶1,而环氧化酶1是磷脂代谢生成血栓烷A2的限速酶之一,血栓烷A2又可活化血小板[2]。本研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微。氯吡格雷是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通过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表面腺苷酸环化酶偶联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而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吸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种植手术

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最理想治疗方法便是口腔种植,通过种植义齿方法改善患者咀嚼功能,继而提高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多位学者针对口腔种植患者心理状况展开研究[1-2]。结果显示,一部分患者对种植手术心存畏惧,存在比较明显心理和行为障碍,还有患者选择延期治疗甚至其他修复方案。近年来,随着医疗观念转变,种植手术患者的口腔卫生意识和健康教育水平普遍备受关注。本文选取吸烟患者临床资料106例,探讨强化口腔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行种植义齿手术的吸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列缺失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手术禁忌证。对照组男36例,女17例;年龄19~76岁,平均(46.82±4.39)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11.28±2.47)年;前牙缺失20例、后牙缺失33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38例,女15例;年龄20~74岁,平均(45.37±3.51)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10.97±2.15)年;前牙缺失22例,后牙缺失31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或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包括基础口腔卫生指导、种植牙的基础护理、讲解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按时复查。②观察组给予强化口腔健康教育:通过问卷了解患者牙缺失、咬合力、口腔卫生习惯、饮食结构和习惯、全身健康状况、运动习惯、营养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对种植牙、种植手术、牙缺失的修复方法、手术费用等义齿种植的认知情况;询问患者心理状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了解每位患者个体情况,并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采取一对一的口腔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讲解种植手术流程、方法、注意事项;用临床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种植手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对手术的预期效果、是否承受治疗费用等情况,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帮助其选择最理想手术时机,以减少不良症状。术前含漱复方氯己定,杀灭口腔细菌。强调戒烟戒酒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刷牙,2次/d,每次刷牙至少3min,有效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向牙周炎患者讲解牙周序列治疗方法,若患者夜间长时间磨牙,应该在了解磨牙原因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治疗[4],叮嘱患者注意补钙,调整饮食结构,健康饮食。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口腔健康行为及个人口腔卫生情况。口腔健康行为包括正确刷牙方法掌握情况、刷牙时间、每天刷牙次数、牙线使用率、定期洁牙率、戒烟率等。个人口腔卫生情况包括牙龈出血、牙结石、种植体松动及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健康行为比较:观察组刷牙时间和刷牙次数比对照组规范,正确刷牙方法、牙线使用情况、定期洁牙率、戒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个人口腔卫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种植体松动、牙结石、种植体周围炎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篇7

关键词:药物溶栓法;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1]。在2007年2月~2010年3月应用尿激酶结合肝素治疗了2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4-76岁。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局部皮肤颜色青紫,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全部患者均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以尿激酶(25~50)万U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于患侧肢体静脉滴注1次/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2次/d,口服华法林2.5 mg,1次/d,7~14 d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应用其他疏通血管的药物。每天检测凝血功能,测量记录患侧周径,以下肢水肿基本消失,两侧肢体相应部位周径相差<2 cm作为再通标准。记录开始治疗至再通时间,再通后停用尿激酶,继续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2 结果:21例治疗7~11 d痊愈。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①卧床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1~2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以促进血液回流。卧床期间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但动作不宜过大。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2]。急性后期鼓励患者逐渐下床活动,防止突然站立或过度通气,要逐步增加活动量,以防意外发生;②注意患肢保暖,但不宜过冷过热,室温保持在25℃;③吸烟者应严格禁烟,因为烟中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着;④注意患肢卫生,勿使其损伤,因其肢端供血较差易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正确使用便器;⑤饮食护理:血黏度增高是诱发DVT的重要原因,应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且饮食清淡,忌食辛辣食品,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冬瓜、香蕉,鲤鱼及黑木耳,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和利尿消肿,使大便通畅,防止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多饮水,有利于稀释血液浓度,减少血栓诱发因素。

3.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发病急,可有肢体疼痛,活动障碍,卧床休息时间长,易出现抑郁、焦虑。护士应主动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疗、药物的作用、治愈率等。针对患者的思想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排除不良因素干扰,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使药物吸收充分,发挥最大疗效。

3.3  疗效观察:用药后注意观察并测量患肢周径大小,肿胀程度,有无消肿起皱,患肢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的变化情况,末稍循环色泽变化,准确记录并与健侧肢体对照比较。每天测量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且做到与以前记录和健肢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4 并发症的观察

4.1  出血:患者溶栓后全身肝素化,用药后须严密观察全身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出血、大小便颜色并及时送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一般保持APTT、PT在正常的2倍左右,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疗程。另外,应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防止脑出血的发生[3] 。

4.2  肺栓塞:肺栓塞是DVT最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在30 min内死亡[4],由于80%的深静脉栓塞与肺栓塞的患者没有初始症状[5],临床表现轻微,产生明显症状和体征时,又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导致心肺功能异常的疾病混淆。因此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血痰、咳嗽、出汗、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恐惧等,要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紧急支持性护理,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急性呼吸窘迫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遵医嘱静脉输液以维持和升压治疗。安慰患者,减轻恐惧心理。如无溶栓禁忌证,立即给予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本组患者未发生肺栓塞。

5 出院指导

吸烟者应戒烟,进食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需继续服药者,应遵医嘱服用,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等,以防复发。

6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1.

[2] 陈彩霞,魏俐仪,潘展霞,等.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1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22.

[3] 古成番,凌云霞.颅脑手术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2):553.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取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出现阻生齿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4岁。本组所有患者均属于下颌中位、中高位阻生齿,所有患者牙列无拥挤情形,对颌牙正常萌出。本组所有患者均经常性出现食物嵌入症状、冷热痛症状、冠周炎、牙髓炎等,所有患者均属自愿资料。

1.2 治疗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离子楔式充填治疗,所用材料为玻璃离子水门汀、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治疗中,首先清除病患阻生齿与磨牙间嵌入食物,然后给予高度清洗,去除细菌腐殖物等,然后打出合适的洞形,给予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进行安抚,反应消失后,清除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残质,楔式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尽量调整形状,使其与对颌牙契合。

1.3 随访观察:记录所有患者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进行一年后、四年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2.结果

患者治疗一年后随访结果显示,食物嵌入症状消失,冷热痛症状消失,无复发冠周炎、牙髓炎者。四年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填充物均出现磨损症状,11例患者出现填充物折裂症状,9例患者出现阻生齿直立,与下颌第二磨牙间有间隙情形出现。

3.讨论

阻生齿最为常见的是下颌第三磨牙,其他的则是上颌尖牙、第三磨牙等。阻生齿在成人中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达到20%左右。阻生齿由于位置偏斜,与牙龈间形成间隙,很容易嵌入食物,滋生细菌,引起邻近牙齿坏损、松动,牙龈发炎脓肿、冠周炎以及其他口腔问题;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发热、额下淋巴肿大等一系列炎症,而且很不美观[2]。选择拔除可以明显改善这些问题,但是在拔除过程中会很困难,不仅要切开包裹的牙龈,若是被骨包裹的还要去除包骨,而且邻近牙齿也可能要进行劈开等,耗时长久、十分麻烦。阻生齿拔除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出血、干槽症等,致使许多人患上牙科恐惧症,选择保留阻生齿,进行充填治疗。

玻璃离子楔式充填治疗是效果较为满意的阻生齿保留治疗方法。按照生物力学的角度考虑,楔式充填修补治疗,对于下颌近中阻生齿以及前牙集合,这种方式是较为合理的修补方式,这种充填十分符合颌循环承受力运行,能够保持牙齿的正常咬合动作。但是玻璃离子楔式充填治疗也有一定的禁忌,牙根基发育未完成者,禁止用本手术,以免发生牙颌反应;牙列拥挤患者、正畸后患者,慎用本方法。

玻璃离子楔式充填治疗时需要医生根据病患具体情况进行良好修复,若是病患阻生齿前邻近牙齿出现龋齿现象、牙髓炎、冠周炎等则要先给予治疗,保证牙齿周围组织正常,然后再进行阻生齿补楔式充填治疗,才能保证修复效果[3]。

本组研究中,给予收治的阻生齿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治疗,效果良好,一年后随访结果显示,食物嵌入症状消失,冷热痛症状消失,无复发冠周炎、牙髓炎等现象者。四年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填充物均出现磨损症状,11例患者出现填充物折裂症状,9例患者出现阻生齿直立,与下颌第二磨牙间有间隙情形出现。这表明,玻璃离子楔式充填治疗,近期效果较为理想,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曾有专家报道,银汞合金嵌体、银粉玻璃离子治疗阻生齿,远期效果较为理想,填充物磨损较轻或者无磨损,修复效果良好,但是其治疗效果研究较少,存在可以性,亦需要进一步研究[4-5]。

参考文献

[1] 席俊明.78例玻璃离子用于阻生齿保留治疗的长期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06(10):34-35.

[2] 黄敏霞.护理干预对降低下颔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焦虑心理的作用[J].现代医院,2007,07(03):90.

[3] 席俊明.银汞合金和玻璃离子用于一类阻生齿保留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06):73-74.

篇9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瑞替普酶;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078-02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死亡率高和病情急的特点,是冠心病的较危重类型。能尽早开通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挽救频临死亡心肌细胞和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是治疗AMI的关键。再灌注治疗是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关键的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1]。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无法实施PCI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治疗AMI的首要的急救措施,通过溶解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血栓,获得再灌注,挽救冬眠心肌细胞及顿抑心肌细胞,维持左室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瑞替普酶(Reteplase)是第三代溶栓药物之一,是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变异体,可以方便地静注给药[2]。研究表明,该药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笔者收集2011年4月~2012年5月共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了溶栓治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对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5~70岁,平均55岁。适应证[3]:(1)病史提供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2)心电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提高,肢体导联≥1.0 mV或胸导联≥0.2 mV;(3)发病时间

1.2 治疗方案

溶栓前嚼服阿司匹林片0.3 g,氯吡格雷片0.3 g,以后阿司匹林片100 mg/d,氯吡格雷片100 mg/d。同时常规治疗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首次给予10 MU静注大于3 min,30 min后给予第2次上述剂量,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12小时1次,共7 d,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溶栓前给予化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血常规血型,血凝四项以及18导联心电图,溶栓后每30分钟做1次心电图,至少6次。溶栓后4、6、8、10、12、16、20 h查血清CK-MB,观察酶峰、胸痛、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心电监护5~7 d。观察无出血症状和体征。

1.4 冠状动脉再通指标再通判定标准

(1)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 h内回落>50%;(2)胸痛2 h内基本消失;(3)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4)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 h内)[3]。4项中具备2项或2项以上间接判断为再通,单独具备(2)、(3)不能判为再通。

2 结果

2.1 效果

溶栓治疗开始30 min内临床判定梗死血管再通者10例(33.3%),溶栓后60 min内血管再通者20例(66.6%),溶栓后90 min内血管再通者27例(90.0%),溶栓后120 min内血管再通者28例(93.3%)。

2.2 安全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无颅内出血及严重脏器出血,黑便3例(1.0%),牙龈出血14例(46.6%),未发现变态反应。

3 讨论

近年随着PCI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急诊直接PCI已经成为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还很不均衡,能够开展急诊直接PCI的医院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3级医院,且现阶段急诊PCI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就诊至血管开通时间延长,使临床获益有所降低[4]。对于广大基层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积极开展静脉溶栓治疗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AMI发病时间小于3 h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明显增高,死亡率明显降低,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2]。近几年新型溶栓药物尤其是第三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血管的开通率和安全性[5]。瑞替普酶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衍生物,通过重组DNA技术由大肠埃希菌包涵体内获得,与t-PA相比瑞替普酶保留了较强的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对全身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影响较小,而且瑞替普酶与血栓结合相对松散,提高了对血凝块的穿透力,增强了溶栓能力[6]。本实验探讨瑞替普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情况,共入选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90 min内血管再通者27例,再通率高达90.0%,以往国际和国内的临床实验报道其90 min再通率为83.4%[1]和89.6%,疗效好于以往的报道[2]。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及严重脏器出血,只有轻微出血情况,以牙龈出血为主,无需特殊处理。

综上所述,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血管再通率高,给药简便,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参考文献]

[1] 杨新春,李延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6-258.

[2] 胡大一,瑞替普酶Ⅱ期临床试验协作组. 注射用瑞替普酶(派通欣)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3):171-174.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0):675,687.

[4] 李茂查.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4例临床分析[J]. 安徽医药,2010,19(8):25.

[5] 张琳琳. 社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18(4):65.

篇10

关键词:正畸;口腔卫生;龋齿;预防

在口腔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就是牙齿咬合畸形,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发病率高[1]。为了纠正牙齿的咬合畸形,通常采用正畸的疗法,它既能有效的改善口腔的功能,还具有使颜面部美观的效果[2]。随着现代的发展,固定矫正器以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矫正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减少了矫正的时间。但是固定矫正器有一定的弊端,例如,固定矫正器的使用会造成咀嚼功能障碍、牙齿清洁功能减弱,容易引起龋齿、牙周炎等并发症。因此对正畸的患者做好龋齿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正畸儿童龋齿疾病患者120例,将以上儿童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患儿。一组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6~14岁,平均年龄(11.2±0.3)岁,采取常规的正畸治疗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7~15岁,平均年龄(10.5±0.8)岁,采取口腔综合防治措施方法,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都使用正畸治疗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MBT直丝弓正畸技术治疗、3M正畸粘合剂粘结以及带环颊面管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粘结之前要先用37%的磷酸进行处理,时间为1min。完成治疗后,对照组每天进行常规刷牙的同时并予以常规的口腔知识指导。观察组在正畸治疗前后就严格的漱口,每天使用复方氯己定、复方茶多酚等进行漱口,并在进食以后30min漱口。在观察组完成粘结后,约10min后,吹干牙面,在处理处均匀涂抹氟保护漆,完成正畸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定期进行复诊,并对患儿讲解口腔卫生的教育,指导患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天天刷牙,养成良好的习惯。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完成后我们对患儿进行跟踪调查,时间约为1年,我们以两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龋齿指数、乳酸杆菌总数以及变形链球菌总数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龋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菌斑在代谢中产生了具有腐蚀性的酸,致使牙齿的组织出现脱矿,破坏了牙齿的平衡性从而形成龋齿[3]。在正畸过程中,受酸的腐蚀牙釉质会出现脱矿问题,固定矫正器的佩戴也会对牙齿的清洁造成难度,因此在牙齿上滞留的食物残渣等会引发龋齿疾病的发生。牙龈炎是由细菌的入侵造成的,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的症状,为减少或降低龋齿和牙龈炎的发生,我们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健康的卫生习惯。在实验中使用绿茶多酚可以降低牙齿表面的细菌聚集,可以防止龋齿的形成,氯己定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尤其是对变形链球菌作用更好[4]。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11.7%。观察组的龋齿指数、乳酸杆菌总数以及变形链球菌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的预防龋齿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志萍,葛立宏.饮料对牙釉质表面硬度的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19(3):299-301.

[2]Locker D, Jokovic A.pervention part 8:The us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s in perventing caries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of children[J].Br Dent J, 2010,195(7).37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