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辅导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篇1

活动目标:针对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低,遇事不敢做主,思前想后,没有主见,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需弱、害羞和畏惧,做事唯唯诺诺的自卑心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全面的认识自己,找回自信。

活动准备:

1、准备蜗牛、黄鹂鸟头饰。准备录音机《蜗牛》与《黄鹂鸟》歌曲伴凑带一盘。

2、教师准备故事《走出自卑的阴影》。

3、学生搜集有关自信方面的名言。

4、准备录像光碟:(1)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片段。

(2)专家心理分析片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放录音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对唱。(两名学生戴上头饰台前对唱)

2、讨论:听到歌中蜗牛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是啊,只有相信能爬山,才能成为登山的英雄,只有相信能下水,才能成为游泳健将,所以在生活中你应该也坚持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自信心是我们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一种优秀品质,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充分估计。只要你能做到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这就是自信的重要性。自信心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找回自信心呢?

二、方法指导。

(一)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自信。

1、找几名平时各方面感到自卑的学生到台前表演他们的强项。因为事先经过精心的准备,即使做不到成功,也会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同时知道取得成功是需要自身的努力加上信心得来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力量。

2、听小故事《走出自卑的阴影》,谈感受。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1:要相信自己,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生2: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

生3 :要充分认识自己,永远对自己说:“我要自信……”不能因一点小挫折就放弃。

(二)不要怕出丑,你觉得自己行,你就行!放录像《士兵突击》片段,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许三多是怎样走出自卑的阴影的,让学生知道:

1、每做一件事时,暗暗告诉自己,我行!

在心里默默地想:“我不比别人差呀,其实我可以做好很多事情,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做好!

2、经常鼓励自己,成功了就说:“我真的可以做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对于任何自卑者来说,最为缺乏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自卑是个体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贬低或否定的内心体验。这种贬低或否定可能来自于当事人自己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的评价,但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很多人总误以为要想克服自卑就应该提高自尊,可实际上依我看,自卑的反义词并不是自尊,而是自信,自卑者往往有着超出常人几倍的自尊需求,只不过他们的自尊心缺乏一个稳定的内核和坚固的外壳,因此一点点小事就可能使其受到巨大的伤害。如果自卑者原先不敢与异往或害怕交往,在这种情景下,你不太可能让其通过主动接触异性,大胆与名人交往等对其自尊心构成严重威胁的事来达到加强其自尊心的目的。

(三)看一看周围你钦佩的同学,看他们是怎样树立自信心,不断激励自己。

1、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学习好的同学应该保持自信,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力争上游?学习不好的同学应该怎样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向成绩好的同学看齐?

2、同学积极发言。

(四)学生发表自信名言。

生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生2: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生3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 神奇。――萧伯纳

(五)看录像(心理专家为我们分析的自卑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为抑郁、悲观、孤僻。如果任其发展,便会成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难以改变,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抵制人的能力发展。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与那些性格开朗、乐观、热情、善良、尊重和关心别人的进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你的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会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跳出个人心理活动的小圈子,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起来,同时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有意识的比较,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其次,要做到自我激励:“我一定会成功的”,“人家能干的,我也能干,也不比他们差”等等,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自卑心理会被逐步克服。

最后,要想办法不断增加自己的成功的体验,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试点,努力获取成功。如果第一次行动成功,使自己增加了自信心,然后再照此办理,获取一次次的成功,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你的自卑心理就会被自信所取。

篇2

关键词 自我接纳团体辅导 高职生 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8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of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Methods: will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in SCL-90 total score is equal to or more than 160 or any factor points 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2 and self-efficacy low, self acceptance low score students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30, study group received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once a week, 2-3 hours / times, for a period of 8 week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The effect of SCL-90, GSES, SAQ, and the evaluation of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respectively in two month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self acceptance of group counseling. Conclusion: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self acceptance group counsel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elf efficacy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长沙市某职业院校大一新生

(1)将某高职院校2013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符合SCL -90总分≥160或任一因子分≥2,且自我效能低分,自我接纳低分条件的学生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接受自我接纳团体辅导,1次/周,2~3小时/次,为期8周。对照组不接受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在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完成一月后复查SCL-90、SAQ、GSES,评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对照组有1名同学转学,1名拒绝再次复查,进入分析的对照组为28名。(2)自我接纳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采用文献复习方法及某高职院校特点设计的自我接纳团体辅导方案,包含团体组建、团体过渡、团体深化、团体结束四个阶段八次团体辅导课程,用以提高成员的自我接纳度,自我效能感,具体设计方案见附件。

1.2 评估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由90个条目组成,包括10个因子。量表条目采用1~5级评分,分别表示症状严重程度为无、轻度、中度、严重、非常严重,由被试自行评定近1周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以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作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指标。(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①由Schwarzer等人于1983年编制,已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该量表共10 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其中,“完全不正确”计1 分,“基本正确”计2 分,“多数正确”计3 分,“完全正确”计4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3)自我接纳问卷(SAQ)。②SAQ共16 个条目,条目采用1-4级评分:A非常相同;B 基本相同;C基本相反;D非常相反,包括自我评价(SE)和自我接纳(SA)两个因子。量表总分在16~24分之间。总量表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1.3 统计分析

(1)数据录入: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3.0 数据录入软件校验录入。(2)数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t检验及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自我接纳团体心理辅导前后SCL-90、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变化分析如表1所示。

团体辅导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自我效能,自我接纳,SCL-90各项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接受自我接纳团体心理辅导后SCL-90总分,以及除恐怖因子、偏执因子及其他因子无显著变化外,均显著下降,提示研究组心理健康较团体辅导前水平提高。同时自我效能、自我接纳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SCL-90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自我效能、自我接纳总分及自我接纳分量表分均无明显变化。同时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后,研究组自我效能,自我接纳总分较对照组高,而SCL-90总分及除偏执因子外各因子均较对照组低,提示经过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后研究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高。

3 讨论

谢留枝,李运丽,③赵琰玲④等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他们在校学习、生活质量,关系到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劳动者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效地评估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及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⑤本研究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利用团体辅导资源的多样性,⑥帮助高职生提升自我接纳度,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表明经过系统化的八次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后,研究组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度明显提高,同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降低,表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而对照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度无明显变化,同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变化,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改善。这提示通过自我接纳团体辅导来高效地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可行的。

注释

① Schwarzer R.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 beliefs: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IndonesianJapanese, andKorean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J].Psychologia ,1997.40:1-13.

② 张作记.自我接纳问卷.行为医学量表手册,2005:188.

③ 谢留枝,李运丽.中国职业教育现状.经济研究导刊,2015.3:245-246.

④ 赵琰玲.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2):148-149.

篇3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篇4

研究目的:调查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团体干预。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研究一: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随机抽取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201名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结果与健全初中生研究结果相比,在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明显差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尊关系密切。可见有必要对初中聋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研究二:被试为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的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实验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数据,团体辅导结束后,收集其后测数据。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验。研究采用的工具为,《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团体咨询领导者领导效能评估表》和自编的《同学间互动检核表》。

研究结果: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聋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效果显着,并且具有持久效果。本研究中设计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聋生人际交往干预方案,经过修订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自尊

引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但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却不容乐观,而聋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项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大量实践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初中聋生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实施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让聋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改善聋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体现对该群体的人性关怀。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教育与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指南将特殊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研究等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可见我国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聋人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我国聋人(即听力语言残疾)有2千多万,约占残疾人总量的1/3[1],提高聋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与同伴、父母、教师、陌生人的交往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聋童的人际交往不仅能够发展聋童的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而且对聋童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学习具有独特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聋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聋童中性格孤独,不愿与伙伴玩的人数远高于正常儿童,所占比例为45.2%[2];其焦虑程度远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中体现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3],其原因是听力和表达能力的降低,限制了他们与人交流的机会、社交活动减少,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心理咨询大师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小团体运动”[4]。通过团体经验,人们可以重新探索自我、发展潜能,团体提供了人格重塑的机会。勒温提出人际关系的训练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但又是被忽略的领域[5]。

大量实践[6][7]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采取活动的形式,对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可以提供知行合一的指导,学生自主自觉,感同身受,特别有利于学生克服社交障碍,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提升自我。对于那些不善社交的学生来说,团体气氛有利于使成员感受关怀、信任,体验被人关注的感觉,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品质,获得情感支持,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陆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个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将团体辅导用于培养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还没有一例。鉴于团体辅导的蓬勃发展及其已经被证明的有3效性,我国对特殊群体儿童教育的重视及聋生人际交往现状急需改善,迫切需要我们对初中聋生进行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

篇5

为贯彻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成立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员: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一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四、工作重点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学会沟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培养学校、家庭、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工作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班主任、思政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理论知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4、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至少一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每学期组织实施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篇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辅导室是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和专用场所。科学合理地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能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身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心理辅导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是现今中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本论坛旨在于探讨如何科学地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打造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的积极力量,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条新道路。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它的发展意义,而积极心理学在这一方面恰恰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3 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富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正在发挥示范引领等重要作用,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也即将亮相。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目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心理辅导室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各地各校专职心理教师相当缺乏,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心理教师,有些学校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比严重失调,导致心理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3.2 心理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有的心理辅导人员已有一定基础,但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心理测评工具的使用与解释等方面,专业水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部分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教师的判断缺乏科学依据,往往根据观察和经验或班主任的描述加以筛选。

3.3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

当前,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它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像心理沙盘、心理测评、音乐放松设备等专业设备,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是难以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的,而且很容易对来访者造成难以逆转的心理伤害,所以老师在没把握的情况下只能搁置设备不用,如此就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3.4 管理机制不健全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档案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把握,对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管理都缺乏长效机制,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3.5 资源缺乏

当前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包括场地、资金和师资,且学校有大量的项目需要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而且每年的需求量都在增加。同时,学校能提供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也很有限,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进度会很慢。

有此可见,当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在师资力量、专业人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管理机制以及资源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打造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更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4 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概念

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是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应用需求,在对需求进行详尽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校园心理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它集多种平台为一体,软硬件全部整合,能为学校提供完整的心理服务。

依托此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为相应的用户群体提供管理及服务的平台和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和资源平台。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到教学管理服务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创造和带动和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5 建设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优势

5.1 计算机介入心理健康教育

计算机介入心理健康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和效率。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贫乏等问题,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

5.2 心理咨询和治疗网络化

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更隐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向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案例,全国学校心理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有效解决传统学校心理辅导员师资力量不足和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

5.3 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方面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计算机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得广泛应用,由此可能出现的趋势有:学生各种心理档案资料的储存、管理、运用将不再是人工处理;计算机将提供更多的信息给学生以增强心理辅导的层面;通过计算机对教师进行大规模专业训练;建立全国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各地区间可以相互通信、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等。方便、快捷、丰富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普及,更具有成效和影响力。

5.4 支持多样化学习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取心理知识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进行的多属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网络多媒体学习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朝着科学、规范、有效、深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要求。

6 建设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方式

SoulMate学生成长中心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融合线上系统建设+线下硬件配置+延伸培训指导的模式。

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逐渐走向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多种形式实现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大数据、在线课程、实时交流融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多样化。

同时,将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从线上引到线下,提供覆盖所有学生群体、帮助全体学生自主、自助展开心理活动的硬件设备,帮助他们维护日常心理健康,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

此外,我们还为家长群体、心理教师群体和其他教师群体提供不同专题的心理培训支持,涵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大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指导效率,共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7 建设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的内容

7.1 线上――学生心理成长大数据系统

学生心理成长大数据系统,是从学生入学便开始建立心理成长数据库,利用庞大的数据基础对中小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受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在家或者学校随时参与测评和认知调节。家长、教师、乃至教育局可直观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成长状况,并根据数据分析作出各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学方案,亦可对学生进行长期跟踪,建立适合的心理常模,对学生心理成长作出最适合的综合素质评估。

7.2 线下――智能化心理硬件设备

指纹识别中控系统(Central-controlled System i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通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即IoT)概念,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连接心理测评预警系统、认知行为训练系统、智能3D心理电子沙盘系统、智能音乐放松系统、自助学习训练仪等心理产品,实现硬件软件相结合、线上线下相匹配,从而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形成产品间的动态数据,只需一步指纹认证登陆,平台大数据即可精准匹配并提供线下辅导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8 如何打造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

建立一个集管理、服务、资源提供、信息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业务的未来数字化心理教室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2)内合外联,资源共享,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购置,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3)继承改革,创新试验,形成特色。各学校都有其长期积累下来的教育优势及文化传统,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技术条件下,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篇7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性研究; 高校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35-03

收稿日期:2013-03-16

作者简介:管秀雪(1982-),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讲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日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一些贫困生无法摆脱家庭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压力,受着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重压。[1]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低自尊[2]、焦虑抑郁[2]、人际交往状况较差[4],应对和防御方式比较消极[5]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立足于团体,帮助团体成员自我探索、自我指导、自我成长,使其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近年来,有部分研究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贫困生实施心理干预[6],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这种方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如何提高辅导技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对象,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实施干预,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技术和积极意义,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东北某高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且出示民政部门贫困证明,由师生共同参与选定)中,通过海报、问卷调查的方式招募团体成员(排除有严重心理问题者),从中筛选24名作为被试。为检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和实施效果,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对象详细资料见表1。

2.研究方法

(1)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名心理健康协会同学担任助理,每次辅导按照“暖身—活动—反思—分享—总结”的程序进行,时间为2小时左右。辅导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第1单元为团体建立阶段(开启幸福之旅);第2单元为人际提升阶段(缘来一家人);第3单元为价值澄清阶段(贫穷贵公子);第4单元为探索领悟阶段(遇见最美的自己);第5单元为目标重建阶段(我的大学我做主);第6单元为成长分享阶段(向着未来奔跑)。

(2)评价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个人信息表、团体效果评估问卷作为辅导效果评价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共90个项目,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编制,各20个项目,主要评价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程度,用总分作为评价指标,标准分越高,症状越严重,广泛用于情绪状态的评定。

自尊量表(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10个项目,得分越高,自尊程度越高。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

(3)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两次施测设计。实验组接受共6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活动。

(4)统计方法 调查采用集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采用PASW Statistics18(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SCL-90、SAS、SDS、SES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组被试具有同质性。

由表2可知,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在SCL-90量表中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显著下降(p

由表3可知,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SAS得分显著下降(p

三、讨论

1.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的辅导方案以高校贫困生自我成长为主题,围绕导致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设计,如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消极的情绪体验和缺位的社会支持等。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员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SCL-90中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降低;SAS焦虑得分、SDS抑郁得分显著降低;SES自尊得分显著提高。同时,实验组成员在团体分享和书面作业环节对本次团体心理辅导也给予了肯定评价。总之,为期6期共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效果,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①

2.创设安全、尊重、融洽的多维人际互动辅导团体的重要价值

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偏远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较拘谨内向、胆小敏感。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指导者是站在“四不”(不说服、不批评、不论断、不忠告)的立场,用“欣赏”和“关注”了解团体成员。同时,团体成员之间互为情感支持力量,相互帮助和鼓励,大大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敏感和顾虑,减轻了焦虑体验。正是这种安全、尊重、融洽的团体氛围,使团体成员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不设防地开放自己、探索自己,有利于团体成员重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自尊、自信、自强,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注重互动性倾听与表达,改变高校贫困生不合理的“贫困”认知

已有研究表明,同样是贫困生有人抑郁,有人乐观,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待“贫困”的态度和对“贫困”的不同认知模式。[7]因此,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理性认识贫困,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之一,倾听自己的独白,可以把问题作为外部存在加以体验;倾听他人的故事,可以感悟生活,获得积极的力量支持。在倾听和表达过程中,成员被压抑的情绪、情感借助语言得以宣泄,不但将过往的经验重组,获得积极的、合理的贫困认知,而且促进了团体成员正视贫困、悦纳自我。

4.贯穿积极的心理练习,改善高校贫困生消极的“贫困”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直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8]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贯穿“快乐放大镜”、“红色轰炸”、“真情告白”、“戴高帽”等积极的心理练习环节。这些环节一方面可以使团体活动变得有趣、活泼,促进团体成员身心投入,提高觉察能力和体悟能力,增强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另一方面,这些环节可以助人自助,提高团体成员自我成长的能力,指导成员在辅导后坚持自我发掘,从而使团体心理辅导具有较好的长期效果。

5.辅以写作叙事辅导,唤起高校贫困生正视“贫困”的生命力量

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后,要求每位团体成员编撰自己的人生故事,将过去、当下、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故事可以是隐喻的,也可以是直白的。写作的过程是被试自己与自己对话,是理智和情感的博弈,也是心路历程的展示。在团体成员的故事中发现,团体成员不约而同地将艰难、困惑、无助等作为逆境的磨炼,成长的动力,成功的源泉。这种写作表达有助于团体成员理性审视自己,减少消极逃避情绪,突破心理障碍,唤起内在的生命力量。

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值得在高校贫困生中推广。

注 释

① 陈秀珍.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9):1328-1360;张鸿如.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认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论,2004(7):54-57;李洪波,胡子秀.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137-140.

参考文献

[1] 汪明春.积极心理学与故事叙事取向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用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98-99.

[2][5] 康育文.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篇8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近年来,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虽然已逐步开展,但团体心理健康活动训练形式远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团体心理活动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效果容易巩固等特点[ 1] ,因此对军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是军事训练所需。团体心理训练是在吸取团体动力、需要层次等心理学原理精髓的基础上,将具有同质性的大学生组织起来,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通过开展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团体活动[ 2] ,引导大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体验,了解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

有效的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已有研究调查表明,18%的大学生经常选择消极方式来宣泄心理压力,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 4]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本研究以前任研究为基础,探索如何引导军校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建构和谐人际关系,形成合作的团队精神,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首先在军校校园里张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活动海报,招募队员,根据问卷调查和面谈,挑选出自愿参加的20名军校大学生。男生16名,女生4名,年龄在20~22岁之间。工作、学习能力正常水平。

(2)团体训练活动目标:①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和成功具有的重要影响,了解心理健康的类别,学会体察自己的心理健康;②掌握拥有快乐心情的心理学方法;③学会恰当发泄愤怒的心理方法;④掌握快乐心理管理技能,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3)团体活动方法 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共计5次。活动地点在大学多功能厅,宽敞明亮,有沙发软座,茶几,多媒体设备。

(4)评估工具: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有9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共有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和其他共10个因子,信效度可靠[ 5] 。②团体活动效果评定量表。量表有1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符合,3代表不符合,4代表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5)团体活动方案(见表1)。

注:**p

二、结果

(1)总分的前后测差异。根据总分评定公式,减分率=[ (前测总分-后测总分)/前测总分]×100%。一般以为减分率不低于50%为显效,不低于25%为有效。20位团体成员中, 75%~50%区间的减分率占总人数的2/3,即显效人数超过半数以上;49%~25%区间的减分率占总人数的38.5%,即有效人数占1/3左右。

(2)因子前后测差异比较。因子前后测的差异比较见表2。在恐怖因子(t=3.29,P

(3)个别成员分数的报告。有3名成员的SCL-90总分在前测试比较高,达到阳性水平(>160分),分别是199分,184分,179分;后测的分数分别为104分,132分,124分。

(4)参与成员的问卷分析。86%的参与成员认为本期团体活动“非常符合”自己的情况,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了真诚、接纳、信任等快乐气氛,喜欢 团体中合作的团体建构风格,在团体中能够真切、专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期待以后有机会再参加类似的团体活动。

三、讨论

本次团体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

(1)大学生团体辅导活动需要明确辅导重点。目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困扰现象比较严重,是多年来困扰军校教育管理的顽疾。由于笔者在本次团体活动之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和心理健康困扰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对其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因此本次团体辅导有着明确的辅导重点,为一系列团体主题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2)大学生团体活动的时间需要适当安排。大学生团体活动不宜过多,也不宜过于紧密。每周一次,既有利于学生及时有效巩固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本次团体活动,他们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心理健康管理技能,增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也提高了心理健康管理助人水平。

(3)大学生团体活动需要营造人性化的团体气氛。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热身活动的重要性。每期活动前通过热身活动来营造温馨、友好、接纳、真诚的团体氛围,使学生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的动机。另一方面,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引导技巧,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渴望。

(4)本次团体辅导活动的不足之处。由于人数较多,有些学生在某些分享活动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自我暴露程度较低。也有个别成员的深层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更深度的发现和维护。这也是今后组织团体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10

[ 2] 赵福才, 周君倩.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91―1392

[ 3] 张玉群,王晓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智力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21(6):926―927

[ 4] 司家栋,张付山.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题方案 [ M].北京:蓝天出版社, 2012:115―132

[ 5] 汪向东,王希林,马 宏,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8

作者简介:刘邦春,博士,中国人民装备学院基础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平心理学与和平教育;

篇9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2013年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从调研结果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有所提高。尤其是一些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事件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减少。因此,在这个发展与困难并存的时期,心理健康工作应该基于跨部门、跨学科的调查结果,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一、项目设计

(一)目标

按照心理健康水平,通常将学生分为常态学生、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三大类。目前,广大中小学校虽然以常态学生为主,但同时也存在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而这三类学生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是不同的,应该为三类学生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医教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刻不容缓。医教结合的心理健康体系并不是要回到问题取向,而是希望为每一个层面的学生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务,以此提升心理健康三级预防工作的效率。

(二)内容

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评估系统的研究

和高校相比,在中小学推行心理健康监测的工作一直还在探索中,相关量表和常模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但是,中小学在坚持以发展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同样重要。因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工作。

2.不同需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方案

对于常态学生、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服务。对于常态学生群体,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危学生群体,我们采取主动跟进式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对于症状学生,应采取综合干预,既包括心理医生和教师的共同干预,也包括干预手段的综合化,在用药的同时辅以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辅导,在手段和人员两方面实现综合干预。

3.学校与医疗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协同机制的构建

对于上海市而言,以区为主体,发挥各区县心理中心的服务功能,能够更好地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转介制度,使学校在发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与医疗机构保持通畅的联系。

4.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环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建设,给孩子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路线

通过筛查、临床评估和需求分析,将学生分为三类,每一类学生在后期有不同的评估内容。对于常态学生,以发展性指标为基线,开展日常的发展性辅导;对于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则结合发展性指标和症状指标,开展预防性干预以及医教结合治疗。并对三类学生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最终落实医教结合的心理服务协同机制的构建以及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详见上页图1。

二、项目进展

(一)中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发展领域也是不平衡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调查结果,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选择更合适的心理课程内容。

本项目对上海市四个区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除毕业年级外的一半学生进行了筛查。选用的工具主要包括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青少年抑郁自评量表(KADS-II)。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所提高,主要是情绪问题:焦虑症和抑郁症。在筛查结束后,针对超出标准且愿意进一步参加项目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评估工具为简明儿童国际神经精神访谈工具(MINI)。

从初步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情绪问题是初中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高中生的情绪问题比初中生更严重一些,焦虑的人数多于抑郁。在现实中,由于抑郁容易导致自伤、自杀等不良后果,更容易引起教师的重视,而焦虑却常常受到忽视。调查结果提示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焦虑情绪。在对焦虑进行细分时发现,初中生中最突出的是社交恐惧,其次是广泛性焦虑,且初中生的焦虑问题随年级呈现显著性递增;高中男生的焦虑多和学业有关。在抑郁方面,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男生的抑郁得分都高于女生,差异显著。这些问题的发现给团体辅导的选题提供了依据。

此外,研究对情绪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划分。包括自身因素、生活事件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事件的影响最为严重。

由于情绪问题是初中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因此本项目首先开展初中生的情绪问题干预。针对常态学生,以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为主,并根据项目成果编制了中学生情绪问题预防手册供学生学习使用。针对高危学生,开展为期八次的预防性团体辅导。团体辅导由一名心理医生作为主带领者,两名教师作为副带领者,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心理医生与孩子的接触比较少,可能导致交流不畅,而教师的存在可以很好地促进交流的进行。团体活动的主题为“青春飞扬,快乐成长”,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掌握认知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联系、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降低自己的焦虑/抑郁程度的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从环境中获取支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和自我价值。针对症状学生,以心理医生为主进行心理干预。

此外,教师和医生共同制定了一些干预方案和手册,以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由心理医生建构框架,教师来完成具体的活动设计,并采用对照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团体辅导结果显示,焦虑组有显著的好转,但抑郁组转变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焦虑解决起来更容易,而抑郁往往涉及较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较难解决。对接受团体辅导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情绪状态与之前相比,完全改善的占7.1%,略有改善的占14.3%,部分改善的占78.6%,不存在情绪状态与之前相比恶化的情况。

(二)小学生

从调查中看出,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更突出,最主要的问题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项目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干预主要是从行为干预、家庭辅导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开展。

行为干预部分以团体游戏辅导为主,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招募学生加入团体,开展注意力、观察力、控制力的训练。此外,还进行了行为规划能力的训练,包括上学物品准备、放学物品准备、完成全部作业、完成一日安排、优化一日作息五个版块。

家庭辅导涵盖了八次父母沙龙,采用体验式的形式,帮助家长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看待、正向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详见图2)。此外,还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氛围调整,即帮助家长调整教育观念,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

药物治疗部分,对于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教师可以协助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并跟踪服药情况。此外,医生和教师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案例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三方面综合的干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接受综合干预的学生和接受纯药物干预的学生相比,核心症状有了更为明显的改善,日常生活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项目收获

(一)心理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对学生心理症状的把握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心理医生也对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项目也使得更多心理医生愿意投入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干预中。

(二)形成了纵横联通的协同服务模式

上海市在市心理中心和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各个区的心理中心和精神卫生中心,并与中小学校的心理室紧密联系,实现心理教师、学校、家长和心理医生协同服务。

(三)优化了学校心理服务网络与方案

每个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小组由分管领导、德育处、教导处、青保、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组成。

(四)改进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

篇10

一.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永教[]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2005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