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

篇1

>> 论大学校园的标识设计 当代大学校园个性文化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体现 浅析大学校园导视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标识性设计探讨 大学校园商品供求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昌吉广播电视大学校园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校园自行车防盗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模式的选择与方案设计研究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大学校园步道公园设计研究 谈谈大学校园设计 大学校园小型二手商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研究 基于网络技术的大学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大连职工大学校园网设计方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3] 吴国欣,《标志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

[4] /newsshow.asp?id=194

[5] 司小军,《标志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6] 李巍,《设计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7] 纪向宏,《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实用主义;美国;大学校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14-02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贯穿于美国文化之中的实用主义文化,是各个时期美国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又是美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所谓的“实用主义”指的是注重实践活动和行为效益,不看重空泛的理论,这种思想在美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直接影响到了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同时这种办学理念对美国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体现动态发展需求的校园规划

二战以后三十年左右的急剧扩张,使美国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规划思想占据了美国校园规划的主要地位,校园规划更强调发展的过程而非结果。

马里兰大学是南北战争后政府捐赠土地建立起来的服务于当时社会需要的农业型大学之一。选址在小城镇上,形成College Park大学城。学校在校生大约35000人,校园用地面积巨大,约7590亩,为不规则公园式的自然景观型校园。校园内建筑群自由布局,强调小体量沿主要道路不规则排列的自然特征,有时形成小范围的建筑围合,整个校园没有明显的轴线,综合图书馆、行政楼及周边建筑围合成可穿越草坪,形成校园中心区。这种规划布局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早期修道院模式的方院校园空间布局明显不同,但为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建设初期仅使用东南角的一片土地,根据使用需要逐渐扩张,允许学校有更多的可能性去迎合未来的发展需要,完全契合了当时农业大学发展方向尚未明确的实际情况。

二、可操作的规划体系及规划管理程序

校园规划某一程度上只是校园漫长发展过程中抓拍的一个场景或画面,规划的标准是什么?这些标准是如何产生的?其科学性如何?如何保证最终规划能满足这些标准的实施?如何避免某个人的不科学的偏好决定规划的产生?

马里兰大学认为,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程序是解决这些疑问的有效手段。

为保证规划编制及运作的公正性及科学性,马里兰大学成立了专门的规划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审批校园规划的管理和实施。规划程序的建立包括规划委员会的建立与规划程序的设计。规划委员会的介入使集体、公众成为规划的决策者,避免了个别人对规划的盲目决策。规划体系的建立为校园的专项规划建立了参照坐标,许多本来不属于校园规划的问题被分化出去作为专项规划独立研究,其成果被校园规划加以利用,成为重要依据。规划程序设计要求规划的每一步都有科学的依据,其分析与结果都要求汇编成文件予以公示。例如,马里兰大学在进行校园规划调整之前要详细对校园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环境、(2)学校土地产权、(3)校园土地使用模式、(4)主要建筑使用功能、(5)步行交通、(6)车辆交通、(7)停车、(8)地形、(9)校园开放空间模式、(10)校园景观、(11)其它等。

目前美国很多大学都建立了这种管理体制,应该说,规划体系与规划程序的明晰性是美国校园规划迈入理性时代的标志。

三、笃实的“以人为本”的规划方法

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美国大学校园规划以笃实的手法体现出对被教育者的关注。

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综合体育馆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形成马大校园最繁忙的交流空间。马里兰大学比较正式的图书馆8个,主要按不同学科分别设置。综合图书馆中除开放阅览室外,设置了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研讨室,满足研究型大学教师和学生在学术交流、研讨方面的需求;建筑周围、广场等地随处可见座椅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丰富的细节设计创造了别致的室外交往空间。

同时,马里兰大学十分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主要反映在其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系统。学生活动中心、健身中心、体育场和室内运动场等学生活动场所,学生的课余时间一般都在这里度过。学生活动中心一般会包括多功能厅、自由活动区、休闲吧、社团办公室、会议室、俱乐部、邮局、餐厅、咖啡馆、商店等。学生活动中心中还提供专门的空间用于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

完善的步行交往系统设计十分重视人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大部分校园的重要建筑入口之间都有捷径相连,大片的草坪都是可通过式的,形成了简捷的现实可达性,充分体现出对人性的尊重。

四、把握时代脉搏的规划内容

经济全球化和高速发展需要大学及时地反映社会的需求并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因而大学和城市的互动和交往也是当代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用主义”思想将美国的大学从“象牙塔”转化为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大学已经从城市的文化设施演化成为整个城市经济技术发展的发动机,大学的科研成果直接面对社会生产,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国硅谷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作为研究型大学,马里兰大学适应时代需求,及时从早期的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农业型人才转变为利用科研成果主动服务社会。校园规划建设体现了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注,拓展校园空间建设高科技园区,是集大学科研和高科技企业为一体的人才高度密集的尖端技术科研中心,一大批与学校尖端科研成果公司相结合的公司落户于此,同时科技园也成为马里兰大学师生学习和开发研究的基地。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在马大的校园中还有很多体现,比如,教室及实验室、办公室的建设以满足使用需求为主,装修简单,大部分房间管线外露,整齐排布,既方便检修又节约资金;马大校园中建筑物周边及绿化景观周边的座椅样式一样,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喷黑漆,简洁、耐用、美观,又不失整体性……

如何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是大学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大学校园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式的“实用主义”规划思想,尺度宜人的校园空间、适于研究型大学“小班式”教学的教室、相对私密的可停留场所……也许该是我们找回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张蕾.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3

关键词: 集约化; 校园规划; 高校校园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67-02

高校新校区经过几年的大建设,因扩招引起的学校校舍不足的情况已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高校建设规模的压缩,人们对集约式校园的呼声日益渐高,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保证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建筑使用空间成为高校基建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 集约的含义

“集约”的概念原用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表述,就是指精耕细作,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投入,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粗放”的概念相对。显而易见,集约的内涵当中包括节约土地、空间资源,降低能源消耗等属于节约观念的内容,但集约绝不仅仅等同于节约,还包含在硬环境上建构群体秩序并完善单体形态,在软环境上传承校园文化并追求适度创新。

二、高校校园集约化发展的内涵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对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从以追求数量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升品质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积极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从高效复合的空间概念出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研究具体的使用行为活动与所需空间体积的对应关系,对空间进行详尽的立体划分,通过综合组织功能和高效复合空间的探索与设计,追求功能使用,优化功能复合,形成紧凑、高效、有序、可持续的高校校园布局形式。

三、高校校园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析

(一)影响提高校园的功能与效率的因素

1. 土地利用率低

由于高等教育自1999年起的迅速扩张,校园用地规模的迅速膨胀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粗放用地现象。我国内地大学校园生均用地面积平均值为69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也不在少数,浙江大学达到133平方米,平均校园容积率不超过0.40。而美国人均占有国土面积最多,大学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大都在10平方米左右;在我国香港地区,由于土地资源严重缺乏,人口密度较大,大学生均用地面积则更少,基本都在10平方米以下,最少的香港理工大学则只有4.2平方米。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必须承认我国内地目前大学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偏大,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过大的直接后果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间接造成了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布局的形式化

空间布局设计的任务,是要把一些物体或空间合理地布置在一个场地中,使它们满足一定的尺寸与位置关系并能符合约束条件的限制。设计投标单位为追求中标,不重视实质性内容,只片面追求设计成果的图面效果和包装。设计方案过于重视构图,总平面的形状力求有象征意义,比如象龙、火箭等,采用直径极大的圆来作为形式布局的组织系统,曲线、圆弧、放射线等构图手法被大量地使用,再加上一些如生态轴、人文轴、历史轴等轴线的组织,采用象征意义和轴线本来并无不好,但如果仅以此作为设计的核心,而忽视甚至牺牲交通组织、建筑结构及朝向等实质性的内容,这就得不偿失了。

3. 空间尺度过大

某些学校新校区的占地面积较大,为了构图的完整,规划中追求大空间、大轴线、大广场,如几公顷的水面,上千米长、上百米宽的景观大道,数万平方米的广场,完全超出人们步行距离的情况,显得“不近人情”,如此的环境设计建成后,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会发现比例失真,师生活动其中,感觉并不自然,这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安宁、亲切、宜人的氛围相悖。

(二)高校校园建筑的集约化建设的思路

1. 建构紧凑、合理的空间布局。

高校校园的规划要体现现代化、集约化的特点。首先总体布局要满足现代高校的功能使用要求,保证高校建筑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及其在今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既要有明确功能分区,又有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能方便地往返于两区,又能领略到沿途优美的校园景观。现代校园的布局在总平面上更讲究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也体现了各种功能有规律的合理组合,反映在布局上,则强调布局紧凑、张弛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变化丰富。

2. 完善集聚性单体设计,并做到传承文化,突出建筑特性。

校园内空间的整合和学科的集群化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集聚,突破了传统校园建筑空间的彼此分离、孤立的特点,在同一建筑空间中将多种功能层次进行并置和交叠,各功能单元的组合出现了多种功能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走向了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开放系统。不同功能、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空间集聚在一起,多元空间相互融合,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将来校园的发展留出足够的余地。

大学的空间是一种文化的空间,是需要长时间培育的空间,尤其扎根于地域的,大学校园应在逐步有序的建设中,做到传承文化,彰显功能特性,并不失时代气息。

3. 追求功能使用,并满足一定时期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校园建筑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不断提高,许多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的建筑设施已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校园建筑的功能空间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仔细推敲,仔细审视和认真思考建筑的规模、高度,平面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交通流线组织等设计细节问题。

同时,这些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其功能组织方式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并且同种类型的建筑之间由于使用者的不同要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思考教学用房应该以多高为合适时,显然大量人流集中使用的教学建筑不宜层数过多,但全国却有很多教学综合楼被设计成了高层,实际是只有低层部分才被用作教室,高层部分用于科研办公。

4. 优化功能复合,可拓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建筑使用效率。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建筑的灵活可变性和功能适应性是提高使用功效的常用手段,在大的功能分区概念下进行有效的功能复合是必要的。功能的模糊性、空间的多用性而要在设计时进行有效的功能复合。从单体建筑来看,许多大学校园建筑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功能空间组成,如实验楼单体中设计局部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更有助于科研及实验教学的对接,更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

四、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实践

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总体规划方案按2万名学生规模配置教学、实验、科研、体育运动、生活设施、景观主体等,同时要考虑与校本部结合,使图书、资料、设备和重点实验室等资源互补而不重复。一次性规划、分期进行实施,同时为二期工程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一)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思路

1. 原始地形地貌保留与改造

西湖校区选址定位之后,基建处现场踏勘建筑基地,并专门测绘基地地形图,帮助分析拟建基地的原始地形地貌,为开展设计做好必要的铺垫。针对低洼地势和多处沟塘等不利因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适当平衡挖方和填方,对基地地形地貌进行了适当改造和调整,平整临城市道路用地,与城市实现完好对接。

2. 功能配置与分区的整合

在集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设计要求,在密切结合地形情况下,将整个校园分成三大功能区组团,分别是:办公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其中办公教学区包括公共教学、专业教学、院系办公、学校行政办公、专业工作室、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等,属于功能的高度整合;学生生活区包含了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学习、用餐、购物、活动的出行的同时也有利于管理;体育运动区包括局部集中的运动场、体育馆,便于学生分散式的休闲活动。

3. 使用空间的高效挖掘

校园内的土地存量不足,建筑的层数和容积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如此严格的限制条件下,要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高效布局,得到尽量多的使用面积,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增加可以使用房间数量。比如,在每一幢学生公寓单体中设计了下沉空间,考虑自行车停放、活动室、自习室、书库、机房等功能。从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的方法上实现了提高建筑的容积率,在不突破占地面积和限高的条件下得到了更多的有效面积,以达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二)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实践

在西湖校区的规划设计中,强调的核心理念就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具有弹性的规划模式,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集约化策略。

1. 低层高密策略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应考虑节地,顺应时代的设计追求的是高效率和高效益。西湖校区容积率0.57,建筑密度30%,建筑由于紧凑型的布置和良好的空间组织达到低层高密度的效果,实现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2. 集中布局策略

学生公寓、教学区的布局都采用了集中制布局的策略,形成了充分的集中布局,把公共教学楼、学术报告厅、院系教学楼等统一布置于一幢综合体建筑中,更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

3. 弹性生长策略

摒弃传统的“每学院一幢楼”的布局模式,采用通用型教学实验空间布局,既可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不同步发展,又有利于多学科的整合,符合弹性生长的要求。同时由于采用了紧凑型和集中式的布局,预留了大片的发展用地,利于今后的扩建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鉴于上述,当代节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消费模式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的利用的转变,从而形成紧凑、合理的空间布局,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利用土地,尊重原有地形,力求创造出新型集约化校园建筑与环境。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方向[J].新建筑,2002(4):18-20.

[2] 高峻,吴雅萍.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J].华中建筑,2003(6).

篇4

——题记

一所大学的校园环境、整体景观往往是这所大学留给众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风格,展现出学校的风貌和特色,表现出学校的整体环境建设和空间格局分布,是整个院校对外的门面,是全校师生员工生活、教学、科研、工作的场所,是学校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一、生态绿色校园的营建

大学校园,早已不再仅仅是供天之骄子们学习求知的园地,它更是当代大学生们生活、娱乐、运动、交友、彰显个性的天地。单一的教与学的功能对于那些紧跟时尚潮流、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一代而言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在对一些高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调学生都认为,一所理想的高校,除了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外,其校园环境的优劣也是他们相当重视的一个方面,他们希望在一个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态忧患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也不断地提高。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环境同样也受到了这样大背景的影响,生态校园应运而生。

生态校园首先是绿色的。只有绿色能够宽厚地将其他校园元素和谐统一地融合在一起。有了绿色的植物,便有了清晨在林荫道间锻炼、在绿树丛中早读的风景;便有了春天早莺在树顶啁啾,夏日蝉儿在浓荫里长鸣的旋律;便有了仲秋丹桂飘香,银冬白雪缀枝的美景,校园才能生动起来。

1.校园绿化的作用

校园绿化与学校的整体规模、办学类型、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校园其绿化设计内容也各不相同,但都应该发挥以下作用:

(1)可以为师生创造一个防风避暑、美丽幽雅、景色怡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通过对校园的绿化美化,让美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学习热情,丰富其学习生活,提高其学习兴趣;(3)通过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勾勒出曲折美丽、蜿蜒起伏的林际线,为校园师生围合出各个极富层次感的休息、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场所;

(4)通过校园内大量的植物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尤其大中专院校,这种作用更加明显。丰富的树种种群,通过挂牌标明树种,使整个校园成为植物学知识的学习园地。(图1)

过去我国对于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受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往往过多地强调实用功能而较少考虑校园与环境、生态、学科发展、学生成长等诸多因素的关系。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城、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各大高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其校园环境和生态建设。川大江安校区以“曲水环绕、绿岛成荫”为主题,着力构建了一个活水公园式的生态园林校园。天津大学则力图建设一座以水为主体的生态校园。浙江大学将“以水筑镇,以水筑园”,在杭州西部打造一座占地8700亩的巨型“大学园林”。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则充分利用原生态地形,依山而建,建筑与景观穿插在延绵起伏的山脉间,生于自然,融于自然。(图2,3,4)

越来越多的高校新校区开始将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等元素融入到校区的规划建设中。其实所谓生态的,就是因地制宜的、破坏和改变最小的,越是生态的,就越是独特和不可复制的。

生态校园还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大学的发展留下合理的空间。

2.生态校园绿化的特点

校园建设具有学校性质多样化、校舍建筑多样化、师生员工集散性强及其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等特点。校园的绿化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才能显示出各自特色,并取得优化效果。

(1)与学校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特点相适应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众多,其绿化除遵循一般的园林绿化原则之外,还要与学校性质、级别、类型相结合,即与该校教学、科研及实验生产相结合。

(2)能融合统一多样性的校园建筑

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多种多样,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学校其规模大小、环境状况、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校园绿化要能创造出符合各种建筑功能的绿化美化的环境,使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建筑形体统一在绿化的整体之中,并使人工建筑景观与绿色的自然景观协调统一,达到艺术性、功能性与科学性相协调一致。各种环境绿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使整个校园不仅环境质量好,而且有整体美的风貌。

(3)能满足师生员工的各项室外活动

在校学生上课、训练、集会等活动频繁集中,需要有适合较大量的人流分散和聚集的场地。校园绿化要适应这种特点,有一定的集散活动空间,否则即使是优美完好的园林绿化环境,也会因为不适应学生活动需要而遭到破坏。

(4)符合国家标准的高绿地指标

一般高等院校内,包括教学区、行政管理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和卫生保健等功能分区,这些都应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进行合理分配绿化用地指标,统一规划,认真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目前绿地率已达10%,平均每人绿化用地已达4—6平方米,但按国家有关规定,要达到人均占有绿地7—11平方米,绿地率超过3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3.绿色生态校园应考虑的功能

(1)保护校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坚持可持续发展

积极利用大学校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为他们提供文化生活的交流场所,促进城市文脉延续发展;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2)创建和发展大学校园生态公园

此举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

大学校园生态公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校园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结合设计,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场所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游览观赏价值,甚至是能给观者以生态的体验并由此产生生态教化作用。

(3)始终贯彻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

校园的生态景观保护是将校园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以保护各种景观元素为主要内容,把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建立合适的生物群落以及维持其生态稳定性为目的。

(4)实现大学校园生态管理

推崇从步行城市到步行校园,在校园规划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使仅靠步行与自行车即可方便出入各个区域。对于校区中的水体应建立良性的循环系统、雨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做到处处体现生态、节能与环保。

二、生态人文校园的营建

生态校园不仅仅体现在校园景观的生态上,也同时体现在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上。大学自诞生以来,以建筑、园林绿化、雕塑、文化设施等构成的校园景观,处处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神,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功能。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创建、发展历史和办学理念,良好的校园景观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感召,形成一种优良的教与学的氛围。生态人文校园的营建就是要通过校园景观建设来增长学生知识、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学子心灵、塑造优秀的品格,使千万天之骄子步入大学殿堂就受到大学精神的无形感召、办学理念的无声召唤,成为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实践者,是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同时,人文校园,应该是人性化的校园。校园的所有建筑及其设施应该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它不应该是为设计而设计,它不只是为了展示一种建筑的气派或者是为了满足视觉的美观,而是应该供每一个师生方便地使用。

建设人性化的校园,需要从了解人性开始,知道作为一个人的各种需要:人们都需要交流,害怕孤独;既需要运动,也需要休息;需要安全,同时也需要挑战;需要走平坦的道路,也爱跋山涉水、穿越障碍;需要被人关注,同时也喜欢关注别人。只有当我们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普通人的需要、生活、体验出发,只有当我们建造的空间能让人们驻足其中而不只是经过的区域,这样的设计和建造才能称之为人性化的校园。

三、如何实现大学校园的生态化

1.慎重合理地进行校区选址

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区都选址于城市郊区,那里有保留较好的原始自然生态,本身就对实现校园生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2.维持自然原生态,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新建校区势必要在原生态环境上破土施工,对原有生态状况的破坏不可避免,但可以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做好动工前的调查研究和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

3.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可结合当地的地势、植被覆盖状态等进行校区的规划设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而且可以保护原生态。

4.利用独一无二的基地自然环境塑造富于特色的校园个性景观

大学校园被称为“象牙塔”,随着校园郊区化的趋势,大学的师生们与外界的接触也比以往要少;相反,待在校区内的时间增加。因此,校园的合理建设、生态化建设就更显重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建设对于生态理念的引入,多数仅仅停留在初级的层面。“生态”两个字并不仅仅等于高绿化率和不污染环境,虽然这两点是极具代表性和非常必要的,但“生态景观校园”还有更深的内涵,涉及到地域性、如何保护与节约自然成本、如何让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循环相生,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以及如何让自然元素在城市中体现等方面。“生态景观大学”的建设还有待设计规划工作者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何镜堂,黄沛宁.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顾与展望.建筑与文化,2007年第5期.

[3]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建设科技,2006.

[4]张莉莉.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式规划设计探讨.济南大学报,2007.

[5]李东云,冯刚,王雪莲.生态化大学校园设计的思考.建筑,2008.

[6]刘志强.开放式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策略.山西建筑,2006年第24期.

[7]刘志强.现代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四川建筑,2007年第1期.

[8]刘志强.自然、人文与开放的融合——南京审计学院浦口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第1期.

[9]胡斌.山水中的校园,校园中的山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0]王海蒙.山水园林环境·人文校园——南京大学浦口校区规划.华中建筑,2002年第2期.

篇5

【关键词】大学校园设计;功能分区;生态;造景

大学校园设计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兴起的城市设计类型之一,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校园设计的首要任务在于保证学生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功能、流线等内容的设计均以其为出发点加以布置。在强调物质空间设计的同时,良好的校园场所感的塑造是更高层次的设计要求,各种生态要素与设施小品都可利用。大学校园的设计,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一些元素入手。

1.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的传统功能布局主要由教学区、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以及教师生活区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办学理念逐步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形式与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与课堂,而扩展至整个校园乃至社会之中,现在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呈现出区域互动的特点,主要有:

(1)与校园外部空间的互动

现代大学校园设计普遍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如将体育运动区、图书咨资讯中心等设置在校园周围邻近城市的道路上,并开设单独的出入口,以利于临近社区群众共享文化资源。再如科技产业是社会从大学教育中受益,同时大学理论又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因而校园的实践教学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位置便于社会交流,同时在面积和规模上还应留出一定的预留用地,以便于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2)校园内部区域的互动

在形成一定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局部分区内部也提倡进行适度的功能混杂处理,如生活区中配置融教育、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教学区内设置咖啡馆、快餐店等生活服务设施等等,从而构成更加人性化的校园功能空间,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

2.交通组织

现代校园设计中“步行优先,人车分离”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引用,通常将校园主体、建筑群和核心区安排为步行优先区,自行车流作限制通行,机动车交通和停车则安排在核心区外围,从而形成一个安静、安全、充满校园学术氛围的环境。与此同时,多样化的景观视觉效果也逐步成为道路设计关注的焦点,为此,现代大学校园的路网结构常常突破传统校园横平竖直的棋盘格局,而通过道路类型上的点(广场)线(道路)结合,线型上的曲直变化,避免路网架构单纯的交通功能,形成丰富的景观体验。

3.景观与生态设计

这是当代大学校园设计最为核心的要素,在科学确定校园生态建设宏观策略的前提之下,可以着手于校园内部生态与系统的维系与创造,即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河流、湿地、林木、广场、人工绿化等多种生态景观的保护改造与新建,形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减少外围环境压力。通过对土地水文、地质地貌、生物等特征地分析,通常选取的自然环境因子包括河流、地表水、植被等,大学校园参照我国著名高校规划设计专家何静堂院士的分析,校园内部的生态设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校园中央生态区

这是校园中规模相对较大且最具有自然环境代表性的生态区域,通常以保护局部改造的自然山丘、水系原貌为主体,穿插以广场、步道等人工景点,构成校园生态环境的主场所。目前,中央生态区正由低层、高密向着低密、高容、立体化等方向发展,而中央生态区还可根据人们环境行为的需要,通过植物、小品、台阶、铺地等多种手法划分出不同的空间领域,进一步放大这一区域的生态性和使用性的结合。

(2)群体组团生态区

这主要指建筑物(群)之间的庭院空间,应在保留树木、水体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与围合方式加以布局,增设草坪、花坛、座凳、楼阁等景观元素,形成校园中相对静谧的生态次空间。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便是充分利用校园地势造景的代表,其山地建筑通过利用舒缓斜坡和台阶将步行空间内的人流自然导入一个下沉的广场,这个广场是由邵逸夫楼与历树熊科学馆底层架空的空间向外延伸形成的,非常安静。而从小广场向西南一转,便是港大的中心,中山阶、中心花园和中山广场以及周围建筑共同组成了一个高低错落的台地空间。(图一)

(3)建筑内部生态空间

该部分隶属于建筑内部与表面,几乎全部由人工景观构成,旨在通过室内环境的室外化,使师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亲切与舒适,如中庭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廊道绿化等,都是属于该范畴。而校园的各种环境小品也可以成为不错的文化传递者,将学校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与出现的人物浓缩成纪念碑与雕塑,通过他们来传达校园的历史与传统。

大学校园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在积极总结传统设计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善于从建筑、道路、生态等多个层次进行构想,相信我们的设计水平,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旭、魏乐,大学设计场相关研究[J]社区,2008.25(2).7-13

[2]吴殿廷,园林艺术的影响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篇6

    关键词 大学校园城市化 生态影响 生态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而科技发展依赖人才的求是创新、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是关键。武汉大学具有当前我国大学发展中出现的、若干校园迅速集聚并形成城市化的典型特点,其生态化代表特征使其在探索高校建设上具有较强借鉴的现实意义。

    1 大学校园城市化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大学校园城市化将高等教育从原有城市相对分散的地域中剥离并重新集聚,迅速改变了原有城市郊区的生态面貌,并引发城市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1.1 武汉大学城市化的生态表象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校园环拥珞珈山。宫殿式的建筑群布局精巧,这与现代生态建筑不谋而合。武汉大学不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而且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育人环境优美,是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高等学府。

    综合性的武汉大学在功能和空间上表现出当代大学的城市化,一方面是大学校园原有的如后勤、居住及附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等功能向社会转移;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大学校园向城市提供开放空间,由为国家培养干部转向为社会培养人才,形成城市的教育中心。

    1.2 迅速改变原有城市结构,引发新一轮扩张

    当前大学校园城市化进程的内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从19世纪90年代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在校生迅速增加,大学无法在城市中满足扩招对增加土地的要求,因而转向近郊区、远郊区。大学校园城市化是城镇生态空间发展过程中离散性的表现,城市的教育功能从城市中离散出去,形成新的城市生态区域核心。

    城镇生态空间理论认为,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空间受到干扰的程度成反比,同时生态空间是时间和空间耦合的结果。大学校园城市化使得原有市郊迅速成为城市的一个区域(教育)中心。由于这种城市化过程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大规模项目迅速改变了当地的生态面貌,大学园区的生态空间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

    大学城带动园区房地产、科研、中小学教育、旅游等相关产业集聚,从而可能形成城市新的教育中心。如各大高校在新建的分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等,引发城市新一轮扩张。这些迅速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同时也给原有环境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

    2 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子系统应考虑以下功能:

    2.1 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市郊边缘地带这些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当前应积极利用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和城市居民进行生态教育;为大学这个文化社区提供交流场所,促进城市文脉延续发展;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2.2 教育——建设大学校园生态公园

    生态发展就是要让现在的资源足够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们普遍缺乏生态意识,设立大学校园生态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因此,探索建设生态校园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生态公园的小型化使得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成为可能。武汉大学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是造就千万优秀学子的理想园地,具有极高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价值。

    大学校园生态公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校园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结合设计,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珞珈校园就是国家级重点名胜东湖风景区范围。以往大学校园公园强调的是可游、可赏以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场所,大学校园生态公园也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但更强调的是看者的生态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教化作用。2.3 景观生态——嵌合体、块区、廊道、基质

    生物学者认为:“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形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等的巧妙布置来保持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总体规划不但应考虑环境优美和经济效益,也应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校园的生态景观保护是将校园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以保护各种景观元素为主要内容,把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建立合适的生物群落以及维持其生境稳定性为目的。

    各种嵌合体都由块区、廊道和基质三种要素结合而成。在大学校园中,海星状的形态是比较合适的,其中心是一个具有自然植被的大块区,其作用是保护校园地下蓄水层和相应的地下水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为大多数需要广阔空间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逃逸掩护,同时它还能够保留各种自然的景观,让校园更加近似自然。海星的触角端部是小块区,这些小块区形成群体,具有“脚踏石”的功能,有利于物种之间的活动。同时小块区还能够容纳某些不适合在大型块区生存的物种,并产生许多生态效益。大块区和小块区之间用廊道连接,以利于物种的传播。

    武汉大学校园内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珍稀植物,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校园内形成各有特色和情趣的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尤其是樱园,以日本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日本樱花、垂枝樱花、晚樱等开放。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2.4 管理——大学校园生态管理

    生态校园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交通、资源利用(水利能源等)、垃圾、校园小气候环境质量、大学社区参与、生态课程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师生健康与安全。具体如下:

    2.4.1 步行 +自行车——从步行城市到步行校园

    武汉大学鼓励在校园里使用自行车和步行,限制机动交通。欧美自行车运动已经在大学校园取得成功:如剑桥大学园区、牛津大学园区(人口为15万)和诺丁汉大学园区(人口为25万)等大学园区。牛津大学校园区专门设有自行车道,在次要交叉口自行车道是连续的。在我国,大学校园内自行车使用已经很普及,在大学校园规划中针对自行车的停放、交通、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将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2.4.2 纸——回收和无纸化办公

    在武汉大学校园中,最普通的资源可能就是纸了,相应的在大学校园中纸的浪费也很普遍。学校普及网络技术以降低纸的使用量,此外设立专门的纸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纸的重复使用、双面使用等有效办法以减少纸消耗。

    2.4.3 可重复利用资源及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

    武汉大学鼓励选用可回收或可重新利用的物品,鼓励办公中尽量使用大头针以替代一次性的订书钉,鼓励大学生使用二手教材和生活用品。设立二手交易市场,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门口经常有高年级的学生将自己生活学习用品摆成地摊,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大家都神清气爽地进行交易。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以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些老建筑进行内部功能改造,外部修旧如新,而非简单的拆建,既保护了艺术文化价值,又延长了建筑使用寿命。

    对垃圾进行分类,有害垃圾独立处理。

    2.4.4 水资源

    大学校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文系统的生态保护。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其生态校园建设中提出,应保持水文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在向城市补充地下水的工作中,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中采用了渗水性混凝土和沥青道路,以及利用中水灌溉花木等。向城市补充地下水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北京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无地下水区域已形成漏斗状,地表局部下陷。水上城市威尼斯也是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整个城市持续下陷,不得已又往地下注水阻止下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训。

    (2)德国的科洛利纳大学校园的雨水系统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该校投资1 000万美元建设雨水设施,她没有象以往那样加大排水管来排走雨水,而是设法将雨水留在校园里,既可以补充地下水,同时还恢复了校园的—个河谷生态。具体做法是:沿着校园道路两旁设渗水壕沟并植树涵水、以植物覆盖代替草地、在宜林地造林、建造雨水花园和溪流、屋顶绿化等。

篇7

关键词:生态美学;校园景观;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36-02

一、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观念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确立,新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而在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中,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美学观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美学是一个新兴跨学科性的应用学科,它是在当代生态危机与文化危机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美学以生态文化观、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等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宗旨,以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及互融统一为目标,最终实现完满人生的审美理想与人生境界。生态美学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皆物、人效法天、天人调谐”,主张人类应当以自然为精神家园,人应当热爱大自然,与自然及万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伦理的、美学的价值关系。

(二)生态美学产生意义

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以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对相应审美现象的再认识,它把人类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生态审美观,提高到一种理性的自觉,由此形成生态美这一特定的审美范畴。生态美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是由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它是人与大自然的生命和弦,而并非自然的独奏曲。

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向精神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生态审美观正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美学的确立,把人们的生态意识植根于人的情感生活之中,又把自发萌生的生态审美经验上升到美学理论的层次。这不论对于美学研究,还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意义生态美学,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对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二、校园景观的生态化研究

(一)校园景观设计的学理背景及目标

景观的内涵是复杂而深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景观的形态,组成景观形态各要素要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二是景观的生态性,景观应能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景观的文化性,景观是自然及人类发展在大地上的烙印,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是景观的最高层次。大学校园景观是大学校园人的精神与思想文化状态及其所处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积淀,也是景观内涵三个层次的有机的统一。

“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通过对人的行为需要及其规律的研究,校园中的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对自然的存在与生长规律研究找出一条向可持续、美丽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发展的道路。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该在生态观念的指导下从所在城市的背景、校园的文化背景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出发,更多地注重校园生态景观和开放交流空间的营造,达到生物的循环再生,突出生态,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创造校园的人文环境,传承学校文化,实现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景观生态特征

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与人工景观。校园景观主要由人工景观构成,它常常具有如下特点:

1、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

2、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主要的生态组合,大强度的能流、物流通过景观,不再构成封闭景观系统;

3、整个复合系统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相应增大,人类所创造的特殊的住处流渗透到一切过程,许多原有的自然规律正在经受新的检验;

4、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可归纳出作为人工景观的校园景观所具备的一些特征: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则化;建筑物的分布改变了原有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大强度人流、交通流通过景观空间,造成景观系统的相对开放;人的活动及所创造的信息流渗透到环境中,影响着景观并赋予其文化特质和视觉多样化。

三、中国生态校园未来发展建设的思考

(一)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化建设

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优化能力乃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这一极为复杂、性能完善、多级结构的大系统,为景观生态设计提供了样本。中国现有的国情是,高校急剧扩招,各高校或改建、扩建原有校区,或购置大面积土地兴建新校区。然而,经济原因、土地面积、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限制重重。所以,针对校园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说,老校区的改建,在能源系统的改造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以改造时可以趋于景观上的弥补;在兴建新景观的同时,对校内的旧建筑进行修复,进一步完善功能;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这样旧景翻新可以节省部分资金,同时还延续了校园文脉。而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常常面临周期短的难题,可以倾向于塑造一个简洁、明晰、具有适度弹性的校园整体结构,并且要注意文脉的延续性,把精力投入一些高、新、智能技术的开发引进上。但是不论老校区还是新校区,当校园景观建设初具规模时,都需要启动系统化的生态管理,做好生态校园的维护、保持与深入发展工作。

针对传统工作中形成的长期的生态利益的问题,和生态水短缺之间存在的冲突,目前的研究缺少一个明确的概念。针对学校地域特点,对于景观用水的收集和利用模式进行了探索,更好地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景观的全寿命周期之中,特别是有利于管理和维护,提升校园景观环境和学生生活质量,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水景观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做好生态校园景观的规划,促进不同有机体之间的协调共生。

(二)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开放是一切有机体在生态圈中与环境协调、交流的基础,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可持续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是其不断进化所必备的结构特征。校园应该成为生态教育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这就要求学校的景观设计营造出对社会开放的空间,建立开放的模式。中国传统的大学校园规划, 为了保持大学师生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往往是由实体墙划定明确的领域,较少考虑大学周边环境的规划,忽略了大学师生在校园周边的活动,忽略了社区与校园活动互相影响的事实。“注重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学,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结构都应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对于城市社会应有充分的开放度。”借予吕斌教授的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我们可以考虑把校园与城市有机结合,将校园规划列入城市规划之中。

四、结束语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校园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外生态校园的建设已逐步发展,国内由于种种原因还刚刚被认同。生态校园的发展在于设计师的长远目光,在于学校、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生态校园造福于师生,造福于社会。

篇8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高校外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也要保证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的高校外部空间营造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空间对心理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薄弱处,拟结合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外部空间;心理健康;高校规划

1前言

校园空间的面貌随着每个时代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所改变,高校外部空间的发展总趋势强调独特性、自然性和人文性,以此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也成为高校规划的重点之一。

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研究

2.1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经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演进,国外高校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新建和扩建高校校园,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呈多元化、多层次、多风格的局面,强调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在对高校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运用,还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时强调将历史、校园文脉和地域性特色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美国著名建筑理论专家理查德•道贝尔的《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校园建筑》(CampusArchitecture)、《校园景观》(CampusLandscape)三部校园规划著作,提炼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种矛盾,系统和详细地研究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andCommunity)一书提出,校园规划不以追求严谨的院落式空间布局为目的,而是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美国建筑学者保罗•V.特纳的《校园:一个美国设计的传统》(Campus:AnAmericanPlanningTradition)运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把建筑思潮、设计风格、大学传统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影响进行梳理。在国内,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多是借鉴西方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尤其近现代,许多高校盲目地照抄西方校园规划,而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学校出现“巨尺度”或是被遗忘、浪费的“空间”等问题。(见图1)当代,许多高校外部空间出现以下问题:(1)外部空间面貌趋同,不能体现校园自有的文化特征;(2)外部空间规模尺度失衡,其设计方法简单粗略,空间感受不舒适;(3)外部空间交往范围缺失,许多空间被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外部空间设计缺少对人的感知考虑,只注重“二维”层面的设计美感;(5)外部空间的交通问题,车行步行流线安排不妥当,停车空间存在不足。对于以上问题,众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国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院士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现在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一文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整体性、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人文性、场所的文化性、景观的生态性。这些原则为营造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空间起指导作用。在该引导下,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空间人文性和生态性探讨研究,并且引入地域性的概念,旨在营造宜人且富有文化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重点对交流空间的设计研究,多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对空间所承载的功能进行研究,如休憩空间、学习空间、过渡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可交流性。而对于个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尺度、色彩等方面研究,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比较缺乏。

2.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

在对高校外部空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让读者了解高校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笔者总结对高校外部空间的几种分类方法和切入点:

(1)按活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效率空间,如通达空间、功能性空间;松散空间包括静态的活动空间、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半效率、半松散空间主要是过渡性空间。该种分类方法旨在区别高校外部不同空间的使用频率,对高校外部空间动与静的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2)按功能类别划分:主要有驻留性空间(广场、绿地、庭院),交通性空间(校园入口、车行通道),非功能性空间(原始环境、预留发展用地、建筑之间空地等)。该种分类方法较为宏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定帮助。

(3)按总体结构地位划分:校园级(中心广场、公共绿地),组团级(学院广场、建筑群体),建筑级(建筑之间庭院、建筑入口广场、建筑围合空间等)。属于宏观的分类,针对校园的整体规划。

(4)按用地性质划分:包括教学区外部空间、生活区外部空间、自然绿地、交通空间。不同性质的校园外部空间承担的功能存在差别,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区别对待。由以上的高校外部空间分类方法来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功能、用地性质等方面切入,注重研究不同性质的外部空间,其承担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做到空间的动静结合与区分。且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多从宏观出发,以高校整体规划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适当空间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空间的研究需从微观入手,关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由此,高校外部空间的尺度、色彩、围合度等空间要素应列入研究对象。在对心理学、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空间研究中也提到空间要素的重要性,但缺少对研究的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且学者们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交流下的高校外部空间研究,对于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比较缺乏。

3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研究

人的心理在大学时代存在着特殊性。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22岁为智力发育的顶点,之后进入衰退。赫洛克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成熟期大约在23岁,也就是大学时期。智力的发育和情绪的成熟,导致大学生对融入大学地迫切期待,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等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三个时期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三个时期分别是入学阶段、稳定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入学阶段,大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的改变,会让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缺乏归属感;进入稳定阶段后,大学生基本适应校园环境,他们会选择自认为舒适的环境进行活动;准备就业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他们既想融入社会,又产生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校园环境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据相关调查表明,全国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相对于初中生的13.76%和高中生的18.79%,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病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两大影响因素:自身的矛盾与外界环境。自身矛盾包括生理基本成熟与思想尚未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期望被理解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的矛盾;思维能力增强与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感情强烈丰富与自控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期间,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占主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学校因素,总结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心理卫生教育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空间的营造和设计对大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空间营造给大学生带来归属感,同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保障其私密性的需求。

4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4.1空间要素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空间要素为理论基础,研究者们从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空间尺度则是研究的重点,人在大尺度的空间中会显得十分渺小,从而产生遥不可及和敬畏的心理。宜人的空间尺度让人产生亲切感,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感到舒适。而人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人体尺度是设计空间环境的尺度基础。过小的尺度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甚至带来舒展不开或者呼吸困难的错觉。在外部空间的广场设计上,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12m~24m为亲切宜人尺度,以往围合成功的广场不超过135m。除了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围合度都是影响人心理的要素。空间的色彩和质感较为直观,给人的视觉刺激最大。不同的颜色质感也能让处在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蓝色给人平静和冷静,红色则带给人热情、激情。空间中不同的质感给人在心理上产生空间的分隔,如在地面铺装不同的材质会暗示空间功能或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心理上也产生分隔感。

4.2人类心理对空间反作用研究

从心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心理需求。在基于生理需求之上不同的人,或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类型,产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两个人在约会或是一个人安静学习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围合感强、私密性好的空间;几个人的小型会议可能需要一个相对开放,但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而多人的公共交流场所,则需要开放性强、交流通畅的空间。其次,研究者从人的视觉和知觉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空间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包蓓蓓在《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中,将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的视觉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视距和景物高度的比例为量化基础,分析了不同比例的区间内,人对景物观赏的状况以及会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视点与观赏对象之间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旨在为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相关数据。笔者认为,该种量化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对空间尺度色彩围合度等要素与人的心理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满足人们心理健康需求的空间提供参考数据。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具有心理空间,在人的心理空间里存在着心理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坦利•霍尔提出心理尺度表现为人际距离:关系密切的人际距离为150mm~600mm;人类个体的人际距离为600mm~1200mm;社交的人际距离为1200mm~3600mm;公众场合中,人际距离为3600mm以上。以上数据为研究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下的空间设计尺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当人处在建筑中,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就会相互作用。建筑空间可以看作实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空间的变化,而有时候人的心理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空间要素,使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浙江大学吴琼在《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中,对建筑空间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定义为建筑心理空间,并详细阐述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更直观地描述人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视觉知觉受到的影响。

5结语

近几年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引入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诸多建设理想高校外部空间的理论,为今后高校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中,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外部空间设计,除了注重生态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探究,研究者们多从宏观的大环境出发,以人的行为心理学为切入点。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细化到空间要素对人心理影响理论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且对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和校园环境结合的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多数,而重点放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探讨。

作者:吕茜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6]黄翼,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2014(4):85-91.

[7]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中华建筑,2008,26(7):200-205.

[8]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欧克男.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10]俞涛.校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龙敏.我国新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2]李煦.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3]孙莞.基于个人行为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4]吴琼.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5]包蓓蓓.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感受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

[16]杜恩龙,毛航峰,张东栋.浅析建筑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空间[J].城市建筑,2013(14):36.

[17]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8]周剑锋.浅谈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校园景观;人文景观;人文环境营造

高校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营造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高校人文环境是指,围绕在师生周边的校园外部空间领域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以及校园一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学术圈子及制度基础,具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1] 这种环境的形成和塑造不是个别个体在短期内所能完成的,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共同生活和学习才能够确立。而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对于整个校园的景观建立乃至学生的求学氛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人文环境对于高校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人文景观又称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首先是在人文地理学科中被提出的,它是人文地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而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则可理解为校园文化所演变出的可供观赏的景观形式。高校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每个历史时代都在校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因此,这些蕴含了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景观就具有了观赏性和精神感受的双重作用。

高校是培养和教育人的场所,校园环境作为大学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能使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形成公共意识、美的品德和创造性思维,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新内容。同时,校园景观在总体上给人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形成一种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相结合的整体环境氛围,以激发在校师生的好奇心和即兴交流的欲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校园景观中注重人文环境的体现是校园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2 高校人文景观的内涵

高校的建立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根源,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历史传承和地域特征都会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其校园景观的发展。

2.1 依循地域特征

高校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环境,它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因此,高校校园景观的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而其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地域文化中吸取的。众所周知,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环境塑造有着其不同的地域特点。而这种差异又使得各个高校的人文环境也随着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各有差异。

高校校园的地域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交通、植被、河流水系等方面,是高校校园环境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系统影响最深远和最难超越的制约条件。有很多世界闻名的院校,其本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例如与英国剑桥大学紧相毗邻的剑河(又译康河)、几所著名的学院都依着潺潺的剑河而屹立,如果没有了康河,徐志摩如何能在康桥边书写那首触动人心的再别康桥?所以若说剑河是剑桥大学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更凸显出剑桥大学那份学术的灵秀韵味,和浓郁的人文氛围。因此,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承载着校园斑斓的文化,折射了当地的文脉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

2.2 传承历史文脉

高校校园的历史文脉对校园人文环境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虽然是范围缩小的社会群体,但是其生活特征与城市环境并无差别。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校园和人们共同造就了反映校园特征的历史文化,而每个历史时代也在校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因此,校园景观便成为了直观而立体的突现校园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认知对象,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2.3 体现学科特色

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并以其学科优势来培养人才,而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质。高校在发展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等一系列观念形态会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载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知识的传承发展,并在校园景观的人文环境中有所体现。如著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是以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闻名世界的,因此其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环境中就具有很浓厚的沉稳、严谨的特点;而与其同在一座城市的皇家艺术学院因其独有的艺术学科特性,使得校园内的景观成为了学生及教师展示创作作品的舞台,各处都充满了艺术氛围。

3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校园景观人文环境的体现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华中理工大学,于2000年与始建于1907年的同济医科大学和始建于1898年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建立起来的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景观给人展现的是一种内敛而沉稳的美。

3.1 充分体现地域环境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喻家山南麓。因此,学校在规划之初便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将校区整体坐北朝南,形成了喻家山与喻家湖将校园相环抱的景象。校园内的景观充分延续了喻家山上环境的特点,郁郁葱葱、清新秀美,从远处看校园仿佛与喻家山合而为一。同时,校园景观中大量地将武汉当地的地域性特征融入其中,体现了校园作为微缩社会的载体所反映的环境特性。

3.2 注重校园景观的文化功能

一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它特有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有的大学蕴藏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有的大学敲响了时代的大钟,一些历史性的雕塑、建筑、纪念碑,犹如一本本形象生动的诗篇,它们默默地向人们讲述了大学的创始、发展和骄傲,也是人们唯一可以通过视觉体验感知到、并产生深刻印象的大学历史见证。作为学校的地标性景观华中科技大学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像,为每一届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校、感知历史的舞台。同时,具有古典风韵的醉晚亭在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让历史的记忆可以延续,用人文环境的感召力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地方。校园里的景观特征在设计时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等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彰显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为了体现这一特点,校园内的多处景观如世界名人苑、四大发明雕塑等,都展现了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文化校园等精神。

“厚学”意为崇尚校园知识,学问渊博。在校园中这一环境特征体现最为充分,不管是花香鸟语的青年园,还是绿草如茵的图书馆旁绿地,到处都为学子们提供了课堂外的学习空间。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育人”是希望通过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学习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充分体现了华科人严谨、求实的学研精神。作为一所理工科主导的综合性院校,校园内几何形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规整严谨的学校特点。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新建建筑附近,到处可以寻找到创新与创意相结合的景观元素,为古朴的校园环境注入一丝新的气息。

4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景观人文空间的构建

4.1 舒适的校园尺度

现今,许多高校的规划建设都刻意求大,使得空间领域感差,不宜交往。在这一点上,华中科技大学在整体校园庞大的基础上对小的空间环境做出了适当调整。在规划中,其将教学区与生活区有机相连,公共楼与各个院系楼按片分区,有针对性的划分区域、划分人流,在空间序列中有节奏的布置节点,把学生步行规模尽量限制在十分钟之内。有效控制和缩小学生最主要流线路程的长度,来赢得学生出行的便捷性,增加了其步行的舒适度。同时,控制园区内的建筑与空间的高宽比,形成友善的围合空间,借助绿化和其他景观改善空间尺度,弱化整体校园面积巨大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4.2 多元化的交往空间

校园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在强调“第二课堂”作用的今天,这些自发的学习、交往、观演、展示、游憩、集会、演讲等人文活动,对学生们的启发与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诱导、引发、增加、改善这些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创造人文校园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创造了适宜于这些活动发生的环境场所,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激发创造、催人奋进的人文化的校园。

作为校外课堂的典范,城建学院将系馆的一层空间与室外空间相连,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经营了一个院内咖啡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外交流和探讨设计方案的场所;咖啡厅外的架空空间为每一次的学术交流和设计展示提供了一个展示空间;咖啡厅通往系馆庭院的小花园被学生们改造成为一个小型苗圃,为景观课程中的植被认知训练提供了场所。

5 结语

当代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充满生活意义、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不仅要追求空间的功能,更要追求空间的品质,创造富有人文意味的校园环境。大学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城市,其形成因素也和城市类似,因此,高校的景观需要人文环境来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的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一个美丽、健康、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形成自己的校园人文环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给校园注入灵魂,然而一个校园环境的形成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校园的人文景观环境也需要不断地发展、更新、延续。

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高校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各项能力的基地,在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学习钻研的环境氛围的同时也要为他们规划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意境,使得学生在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受到最美的文化熏陶,带着青春的激情和踌躇满志走向社会,开创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主编.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2] 邱玉华,陈幼琳.生态空间?人本生活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 郑红午,侯怀根.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J].山西大学,2007(07).

篇10

[关键字]高职

校园

规划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86-2

教育事业是事关国家未来的百年大计,高等职业教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十几年来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的高职院校都经历了校区的新建和扩建。高职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些理念,比如工学结合、订单教育、厂中校、校中厂等等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也必定会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方面。

校园规划关系到校园建设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还涉及到投资效益、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学校的当前与未来做出的一个全局的、总体的安排,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好的校园规划能协调师生员工与校园环境的关系,适应学校教学任务的需要,为师生创造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所以,校园规划设计事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影响深远,其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

中国的高校规划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先后师承欧美与前苏联,历经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重组,发展至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较为成熟的并不断完善的高校规划设计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已广泛被大家所认可,比如"两关三性"的设计理念,"两观"指的是: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 三性"是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之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品位和内涵,时代体现建筑的精神与发展。此外还有很多思想在近年来的校园规划中被广泛的运用,比如多样化理论、人文化理论、开放性理论、大学园林思想等等。总体上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是较少被学者们单独提及的,本文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扩建规划方案进行分析,以期获得些许启示。

1背景及现状分析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市。学院占地422.8亩,南北狭长东西较为狭窄,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宽约200-320米,总规划用地约28.19公顷,校园可建设用地23.78公顷。南侧为老校区占地约12.99 公顷,地块内较为平坦,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建筑质量良好。北侧为新校区建设用地,占地约10.79公顷,地块内为空地和水塘坑,北高南低,高差约1-3米,地形较为复杂。

校园现状的优势主要有1、区位显赫--校区紧邻汽车北站和新327国道,交通便捷,校园周边城市景观特色鲜明,环境优美。2、定位清晰--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学术气息浓厚,用地功能布局也比较合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科学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特色鲜明--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校园面貌,凭借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校园特色,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组织校园绿地景观系统的有利因素。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场地--校园南北狭长,用地相对紧凑,校园绿化环境较好,但休读空间的质量和趣味性有待提高,体育活动场地明显不足。2、景观--各单体建筑均质量较高,但校园标志性景观不突出,景观空间序列感不强,沿城市道路景观界面宜进一步强化处理。

2规划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整体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优化生存环境的必要手段,在这个前提下,规划方案从回归自然、为师生创造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校园出发,以"校园中的园林、园林中的校园"作为首要理念,密切对接老院区现状,形成"曲水流觞,书香溢园"的优美校园环境。校园规划着重体现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2.1现代化校园。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方案通过各种不同尺度和序列的空间类型,营造出多层次的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2信息化校园。总体采用分级生长模式系统化布局,改善传统的各部分封闭独立的布局,既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符合各局部功能管理相对独立的特点。

2.3生态化校园。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在建筑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采光通风和环保的要求,根据现状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校园环境的生态化。

2.4人文化校园。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在校园规划中体现出灵活多变的格局和较强的轴线对位关系。在延续当地传统建筑与园林文脉的同时,利用新型材料和新式技术来表达新与旧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校区独特的风格形象。

2.5一体化校园。将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以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综合高效地布局各功能分区,集约利用土地,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以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3规划设计构思

方案以中国古代钥匙为平面造型元素,以传统建筑牌坊造型为造景元素,取意"通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引喻学院技能型教学特色。规划构思巧妙结合基地形状和南北校区的功能布局,新建校区为圆形的"钥匙柄",通过中间的"钥匙杆"连接南北校区,各教学宿舍楼犹如一组"钥匙齿",富有韵律地排列在南北主干上。北区中间圆形广场放射出两条景观轴线,结合景观门的造型,形成"成功之门"的造型。

采用"一轴一带,两区双核"的规划结构形式,有机串联新旧功能空间形态,形成有机整体的规划布局特点。一轴即统领南北空间的结构主轴线,连接南北两个学校大门、入口广场和各主要空间,沿轴线南北展开富有变化的校园空间序列,形成高低起伏、收放有序的校园主空间。一带为贯穿校园南北的生态绿化带,引入景观水系和绿地,形成校园中心的生态绿化带。两区是新旧两个校园分区,南区主要以改造整治为主,北区则是新规划校区。双核即南北校区形成的空间结构核心,南北两个主教学楼前的入口景观广场--南侧礼仪广场和北侧的金钥匙广场。

新建的北区采用半圆形环状路网,大体分为教学综合区、学生生活区、校前广场区、体育运动区、生态绿化区和防护绿化区等六个分区。各区以中间的圆形金钥匙广场为中心,周边环状布置一体化建筑群,形成北侧教学综合区。西侧是文体馆,中间为教学办公楼,东侧为实训楼,南侧为林荫广场和景观水系。通过内侧的形体呼应,三个主体建筑中间形成两个景观大门--智慧之门和成功之门,提取传统建筑牌坊的造型元素,连接三个主体建筑,形成校园内的取景框和视线通廊。东侧的智慧门形成水轴,以水体和绿化广场为主要景观元素,结合金钥匙广场,以运河为主题的水系景观,体现"智者乐水"的思想;西侧成功门形成"文化轴",以绿化和名人雕塑为主要景观元素体现济宁文化特色。

4道路交通系统布局

学校主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南北两条城市道路上,结合开阔的入口广场,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大门。南北校区均形成主环路网,通过中间南北向的主干道连接。校园内建立分级的人行绿化走廊,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人行路线,改变功能单纯的交通空间为内涵丰富的交往空间,营造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互通和情感交流空间。沿校园南北轴线和主要广场绿地上设置完整的步行系统,其它各建筑及环境间均通过小路加以联系,形成完整、高效的校园步行网络。

5空间景观与绿化系统

师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他们在学校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因此,尽力创造校园建筑内外的公共活动空间以适应人们的行为活动是校园规划建设的关键。规划中在校园主教学生活区融入了优美的绿化景观环境,完善了休闲娱乐空间,为师生的交流提供足够的场合和机缘。

空间及景观设计上,强化了南北入口广场、教学综合区及学生生活区的校园主轴线。在中心轴上设置了一系列重要的空间节点。从南面的校园主入口起,经礼仪广场、主教学楼、杏坛广场、墨池和南区学生生活区,到北区的学生生活区、生活广场、主教学办公楼、金钥匙广场和北大门的迎宾喷泉,到北大门为整个轴线的终点,在这些开合多变的空间节点上布置艺术环境小品和标志性构筑物,体现大学校园的艺术文化形象。

规划水系沿轴线贯穿校园南北两区,展现运河文化,体现灵活的学习思维,以北侧金钥匙广场的运河源和迎宾喷泉为水系源头,形成整个校园北区开合有序的水体景观面。北区结合中心金钥匙广场和两个景观大门,分别形成了两条景观轴线:水轴和文化轴,其中水轴位于东侧的文体馆和教学办公楼之间,结合智慧之门,形成流动的水系,以乐水广场作为水轴的对景,体现"智者乐水"的思想;文化轴位于西侧,在实训楼和教学办公楼之间,结合成功门,布置雕塑,文化墙等,体现济宁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以教育广场作为轴线的对景点。

绿化设计上,规划整合各种绿地,充分营造中心生态绿带和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使自然园林和人工绿化有机结合。通过道路、庭院、架空廊道,点线面结合,逐层构筑优美校园环境。

5.1校园整体的大环境布局("面"环境)。

采用中国经典园林环境意象,精心叠山理水。水岸曲直相间,水面收放结合,相互映衬,再以小桥、绿化、雕塑来点缀,开拓了校园空间,产生疏密相间、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形成错落蜿蜒的景致。

5.2建筑群体间的步行道空间和广场空间("线、面"环境)。

主轴线空间序列借鉴中国古典建筑群体的轴线处理手法,以层层迭进、收放有致的空间形成起承转合,像交响乐章一般的空间序列关系。

5.3建筑单体围合的庭园("点、线"环境)。

建筑、小品及绿化景观相互渗透、穿插,形成柔美流畅、富于自然韵致的古典园林式校园特色,庭园与建筑相互借景。

5.4建筑物内部的园林空间("点"环境)。

通过天井、中庭、室内绿化等建筑物内部的生态空间处理,力争做到建筑与园林的完美融合。

1)竖向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和规划设计,统一考虑土方平衡。除地块中间地形较为低洼外,其他地势较为平整,尽量保证地块内土方自身平衡,在保证最小排水坡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土方量的平衡。

2)管线综合

规划设计的强电、弱电、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燃气等七种管线均埋地敷设。并考虑远期建设需要,综合规划设计。

高职院校校园的规划应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资源、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的结合体。应在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高职校园规划在新时期的特点与规律,使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更加灵活地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