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剖析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案例剖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案例剖析

篇1

一、英语情感教学案例剖析

【案例一】小李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总是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并能认真记笔记,但英语成绩一直较差,他自己也非常的苦恼。通过一段时间的谈心,我从侧面了解了在初二时由于家庭矛盾,小李中途请假了一个半月,返校后也不能安心学习。很快到了期中考试,他发现别人的英语都比他强的多,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自卑。

【剖析】一部分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外界因素导致英语成绩不好,虽然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努力,但收效甚微,致使这些同学感觉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天赋,产生极大的自卑和厌倦心理。

【案例二】晓梅在初中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英语的好奇,兴趣积极。但随着知识的越学越多,理解难度也越来越大,渐渐的她就感觉学习越来越吃力,开始对英语学习心灰意冷,最后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

【剖析】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持之以恒认真钻研的学习精神,仅凭一时的学习热情,一旦碰到挫折和困难,便会知难而退,产生厌学情绪。

【案例三】明明是一名高三学生,他把自己英语成绩不好归结为在高一时同英语老师的一次吵架。他说从那儿之后他见到英语老师就感到厌烦,从而懈怠了对英语的学习,最后甚至演变成是英语课就逃学的严重行为。

【剖析】有时候老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关心,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学生的自尊,从而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致使他们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英语学习成绩下降就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情感策略培养探讨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血气方刚、书生意气,这是中学生所特有的写照,他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但是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产生距离和矛盾。譬如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口齿伶俐、侃侃而谈,而实际上他们却羞于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过分强调自我,却又老是担心别人是否接纳自己的心理,极易导致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缺乏信心,从而产生一种对自我强烈不满的情绪,造成害羞和自卑心理。另外,自我认识不足,过分低估自己也极易造成自卑心理。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害羞和自卑心理,老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不要忌讳和掩盖自己的不足。看到己不如人之处,也要想到自己胜过别人的地方,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朝着这个目标行进。

(二)鼓励学生正确表现自己

高中学生思维批判性和独立性较之初中时期已明显增强,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常常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但又担心自己比不过别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己,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三)倾注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1)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带着快乐去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快乐、饱满、振奋的状态会引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2)及时予以表扬

学生在上课时,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他们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及时、准确、恰当的评价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能体会到情感上的鼓励,从而对英语学习减少畏难心理。

(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表现欲

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在课堂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材料。情景教学可以使学生犹如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有比较真实的感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的情景教学是多方面的,教材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题材,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教师既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真实情景进行会话,也可以创设情景,设计语言环境。

(五)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享受学习成功的体验,充分挖掘自己的个性,避免盲从的心理。

(1)合作学习,共享成功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明白其在小组内的角色和职责,给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然后组员与组员、组员与教师、组与组之间展开交流与合作,大家共同努力,完成既定任务。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消除了学生的心里保护屏障,缓解了学生的心里紧张程度,加快了和谐课堂的形成。

(2)发展个性,打造自我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成年人将他们视为大人看待,理解并尊重他们。如果这种理解和尊重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我们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英语,教师要树立“你能行”的学习信心。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的帮助。

篇2

一、学校档案的意义

1.档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查考凭证

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和业务工作人员,在熟悉情况、总结经验、制订计划、研究案例、处理问题时,不可能单纯地只凭个人记忆,常常需要查考以前的记载。而学校档案是学校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它详尽地记录了学校各个阶段、各项活动的发展变化情况,可以为人们进行科学决策,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咨询材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认清现状,开拓视野,预见未来,从中寻求学校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作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在迎接2006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各项材料必须齐全、有序,保证专家组可以随时调看到想要查阅的材料。

2.学校档案是教学管理的参考依据

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中心。它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的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学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它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比如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必须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直至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情况的跟踪,能够得到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而且能够积累到各种教学质量的数据,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使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如学生入学初情况统计、入学后考试成绩统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抽样考核等,都有助于系统地得到教学方面的内部信息,如果平时做好了各种教学材料的存档工作,对迎接评估的最后准备工作将大有帮助。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学校档案是学校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

它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兴衰荣辱。这些档案材料以其历史真实性、直观性、原始性和生动形象性等特点见长,因而是对外宣传教育、扩展学校形象的生动素材。利用这些档案著书立说、演讲报告、举办各种展览、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在迎接评估时,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好坏将对专家们的评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如何按照评估指标来整理档案材料

平时学校的档案工作除了日常的内容和任务外,还要紧紧围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来组织。因此,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正确理解是做好迎评档案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实质上,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并于2004年修订的这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在以前的优秀评估、合格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并把这三个评估指标的内容重新整合构成一个新的更完整的体系,使之对教学工作更具有指导意义,对提高教学质量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高校的教职工都应该认真学习这个新的评估指标,并按照这个评估的标准来开展工作。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同样应该学习并熟悉这个评估指标的内涵,以便更好地按照评估指标规定的标准来整理相应的材料。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包含有7个一级指标和一个特色项目,这7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等项目。这7个一级指标下又包含有19个二级指标。这19个二级指标还有许多要达到的具体标准,这些具体标准有的是用具体数字体现,有的是用文字来详细说明。因此,我们在保管和整理这些材料时,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指标顺序来准备,即从一级指标到二级指标再到更具体详细的要求。学校和系级单位在所有的指标参数上既有相同的内容,在某些指标上又有不同点。虽然有些标准已经很具体了,但是,我们准备的评估材料应该更具体、更详细,材料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不能拘泥于书面材料一种固定的形式,还应该有录像、照片、软盘等样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证明学校为提高质量确实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让专家们真正信服。在整理和保管评估材料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档案内容范围的整理上,一般有系统整理、局部整理、零散文件的整理三种形式。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积累的材料进行相应的整理。平时以局部整理为主,到了迎接评估的前一个月,则以系统整理为主,确保材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在材料整理的时间间隔上,除了每天的收集归类,一般每个学期要进行大的综合整理。在档案内容的类型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一般书面材料应注意防霉、防粘等,而胶片、磁带、录像带等新型的档案载体保管条件较高,比较适宜的温度是13-15度,相对温度是35-45%。这类档案需要存放在带空调的专用库房,最好做到恒温恒湿,胶卷用专用金属盒装,平片装入卡片箱内,分类排放,磁带保管要注意防磁和抗磁,防止外界磁场影响。

篇3

近来学校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黄海潮的要求写教育教学案例,尤其是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案例。看了部分教师的教学案例之后,发现有一些案例的写作方法还没有掌握,有必要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

较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就是教案加分析。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个案。是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非完全的解剖分析。

特性是什么?

教学案例的第一个特性是具有典型性,是对个别的教学情节或者教学的事件或者教学的行为的剖析,需要剖析教师,剖析学生,剖析环境,剖析方法,剖析问题,剖析行为,剖析理念,剖析影响。是解剖“麻雀”式的,因为案例虽小,但也五脏俱全,案例就是这样。

教学案例的第二个特性是分析性。分析与反思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不同点是反思的角度常常单一化,甚至狭隘化,而分析要求将典型性的特性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

第三点,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所谓真实,就是教学案例不是假想,不是预设,而是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可以是实录,可以是回忆,但不能假设。既然是真实的,所以教学案例是优缺点的共同体,不一定是一堂有效教学的成功案例。尤其是有成功又有失败的案例,分析的可能性才更强。所以,案例的基本特性是以事实说话。

第四点,教学案例具有深入性。教学研究需要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我在暑期培训讲座中提出的由“想”到“法”的过程,我认为就是案例的深入性过程。对自己的一个案例能深入地去“想”,在“想”之后产生了“法”,这样就能真切的进行分析。

第五点,教学案例具有多样性。所谓的多样性,一是分析的多样性,二是形式的多样性。分析的多样性,是指教学对象和被教育对象的不同,所以,案例的分析是多样的。形式的多样性,是我认为怎样写的关键。

怎么写?

一,叙事追踪法

叙事是这类案例的基本行文格式,追踪是案例叙事的一个过程性,资料性的再现。对一个学生,一种课型,一种文体,一种学法进行系列追踪。假期中在培训中听到的李迪就是这样的成功者。

二,课题研究法

确立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的统一引领下进行案例的筛选,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有效提问中可以对课堂问题的确立数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主次问题进行研究。 三,夹叙夹议法

案例分析在课堂案例的叙事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插入性反思分析,一边叙述案例,一边进行理性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在课堂实录性案例中。

四,实录反思法

首先进行教学案例实录,在实录过程的最后进行理性反思。注意,不能变成教案加反思这样的形式。应该是课堂教学案例实录,然后进行教学案例的反思。 五,问题引入法

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思维的基本模式来进行写作。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思维的迟缓或者思维注意力的涣散等为问题,然后再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探索,最后寻找出有效提问的基本路径。

篇4

1.1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的概念。所谓教学课程案例,其实是对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预设,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示来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是对于教学整体动态的把握,其中包含着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情景进行真实独特的还原展示;此外,设计的德育课程教学案例一定要是真实、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许多感悟或者启示,在此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要求,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展示的是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还原疑难情景,创设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况。[1]

1.2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设计者要通过对于教学案例标题、背景、问题、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反复思考,最终设计出最佳的案例。

1.2.1教学案例标题、背景以及问题设计。教学案例的标题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选取此案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来做代表,或者可以纵观整个事件,提炼出事件主题来拟题。在事件分析过程中,要首先向学生说明案例真实发生时的背景情况,包括当时的时间、人物、地点等,介绍事件的缘起,并大致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地点、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重点在于说明此案例发生是否与一些外在原因有关。在设计问题方面,案例应当具体鲜明的呈现出问题的缘起、问题具体是什么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案例中的问题应当阐明主题,并且要在德育课程教育中“以生为主”的生本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来进一步明确课程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全面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1.2.2教学案例过程以结果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发现问题所在之后,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详细的向学生们介绍学习内容,突出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其中的一些疑难情景进行深度剖析,同时也要展现出德育措施具体的实施结果,根据教师与学生不同的体会与反应进一步总结分析。[2]切不可想当然的解决问题,德育课程除了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对与学生心理认知程度、动脑思考程度的一个提升。德育课程教学工作者可以对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反馈,从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没有彻底被解决;一些案例能不能真正的关注学生所需;学生是不是对于课程安排可以有效的消化吸收等。

2.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学情分析

2.1德育课程授课对象分析。德育课程面对的学生涉及专业广泛,学生表现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因为对于德育课程认识不足,所以较为缺乏信心,更有甚者认为技工学校旨在学习技能,而忽视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另外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德育课程教学中产生厌学的情绪;一些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对于物质享受追求较高,相对来说做事情吃苦能力较弱,缺乏恒心与毅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能力弱,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知故犯。

2.2德育课教学内容分折。技工学校的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入学时间等情况,大致分为三部分: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第一册德育教材;以“经济政治与社会常识教育”为主的第二册德育教材以及以“职业道德与就业教育”为主的第三册德育教材。大致来讲这些教材的内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树立优秀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整体素养,对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有着完善的作用。[3]

3.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示范

3.1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案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案例对教师提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在教师设计案例的时候就要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从而设计出与教学案例实际相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者,分析讲授整个案例内容。通过教师自主的准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授这个案例,可以使得学生们树立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最根本在于集体主义原则”的理念,从而对职业道德规范理解更加透彻。

3.2互动交流式教学案例。“生本”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教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要灵活的利用这种交互交流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小结

德育教学课程案例,其实是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情况进行预设,通过真实情境来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是对于教学整体动态的把握,其中包含着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情景进行真实独特的还原展示。教师应当明确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情况以及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通过对于教学案例标题、背景、问题、过程以及结果的反复思考,设计出最佳的案例,促进技工学校学生产生对德育课程的积极兴趣,并提高其整体思想道德素养。

作者:孙锦媛 单位: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教学案例选择

《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能否将这门课程学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高低起到直接影响。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大多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进入企业,了解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优点

1、提高兴趣,活跃气氛。案例一般具有较强故事情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2、突出重点,改善效果。每门课程、每个章节都有其重点内容,借助案例能突出重点,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实际化,让学生有所认识和理解。

3、增强信心,解决难点。案例针对性强,矛盾突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通过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还能解决教学难点。

二、案例教学的现状

案例教学能丰富教学,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少:

首先,缺少必要氛围。教师引进案例本意是为了教好、教会学生,让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加深对课程理论与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但因所选案例不当,学生埋怨教学单调,对案例不感兴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没有参与的动力。而教师也责备学生缺乏探索精神、没有求知欲望。最终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其次,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市场营销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尽管因各高校选用的教材不一有所差异,不同教材有其重点章节,每一章节有其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真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出现了重点内容引进的案例过于简单,而非重点内容所用案例又过于复杂的情况,案例没有起到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教学效果提升不大。

再次,案例陈旧,没有吸引力。部分教师从教多年,思想上松懈,不再用心去收集、选择教学案例,照搬使用多年前的案例。殊不知这些案例早已人尽皆知,对学生也没有了吸引力。

三、教学案例的选择

理论教学引进实际案例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要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案例选择,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教学案例呢?

1、紧贴教学内容相关,突出重点、难点。

《市场营销学》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消费者购买行为、营销环境、营销调研、目标市场选择策略、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不但不同章节有重点主次之分,而且每一章节内容也有主次重点。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就重点、难点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讲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掌握每个基础概念、原理,还要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在在选择案例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等主要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案例,且务必杜绝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案例精彩,但与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二是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不用案例,其他内容却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案例这种舍本逐末的情况。

2、关注新近财经、社会热点事件与身边例子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一体的实用性课程,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市场瞬息万变,市场营销的案例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一味重复多年前的陈旧案例,注定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和新鲜感,教学效果当然不好。因此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考虑其时效性,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热门财经事新闻、社会热点事件或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例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和分析的兴趣。

3、兼顾经典与普通、成功与失败案例

经典案例因显示营销者的战略远见与营销技巧故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而普通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或日后工作,更能得到关注和认同。另外,成功案例可以启迪学生,失败案例能给学生带来经验教训。通过经典、普通案例的互补探讨,成功、失败案例的对照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规模、不同层面、不同区域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

4、简单案例与专业案例搭配

选择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具体事件,或是某个复杂营销活动中的一个情节作为简单案例,用于讲解某个重点、难点知识时使用。通过单一、简短的市场情境,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同时得到训练。专业案例主要指涉及到本学科相关章节的内容,要多个知识点剖析事件。适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从全局、整体去把握事件因果,加强系统思维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史予英.小案例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魅力[J].成才之路.2007.23?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旅游法规;高职

旅游法规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实践应用性强等特点。学生学习本课程须将所学理论知识与遇到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其职业能力和素养;需将枯燥旅游法律条文与实践问题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学习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在将课程旅游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旅游法规课程中教学案例选择问题、教学组织过程及完善案例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旅游法规教学提供参考。

1 教学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案例为教学载体,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分析和思考以及小组间相互讨论和争辩,来学习理论知识、解决法律问题,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过程。案例的好坏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直接关系着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旅游法规课程、学生特点及教学经验,旅游法规教学案例选择遵循下列标准时教学效果较好。

1.1目的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旅游法规教学案例应围绕教学内容来选择,体现旅游法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才能利于学生重难点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1.2典型性。旅游法规教学受课时的限制,运用案例教学时,不能选用太多的案例。可见,选用能反映旅游法规知识面的典型的案例,将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3实用性。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如在讲授旅游合同法时选用学生培训合同案例讲授取得了较好效果。

1.4新颖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使旅游法规不断出台和废除,这要求旅游法规案例选择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特别是随着大众媒体对旅游关注度的提高,旅游作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法律案例不断曝光且成为社会热点时,将新颖热点旅游案例此引入课堂,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 案例教学组织

2.1.案例教学准备

(1)课堂案例准备:在进行每个项目化教学模块之前,教师将结合教学进度和具体知识点精心挑选的最典型、最具说服力且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参与讨论的案例,通过纸质或电子版的方式提前发给学生,留给学生复习准备时间。如在讲授导游人员法规知识模块之前将其涉及案例在上一模块完成之前发给学生,以便节省课堂导入案例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理论知识准备:根据具体情况,每次上课将相关理论知识点通过规定书目、学生自学、教师讲授、案例提示等方式让学生知晓,以便学生能准确地运用旅游法规知识对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3)任务问题准备:教师将选定案例通过口述、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提出问题,安排任务,规定准备时间和要求。案例呈现时力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任务问题提出保持难易适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知识点。

2.2 教学案例剖析

(1)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结合掌握的旅游法规知识、案例内容及教师的问题任务,梳理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辨识案例材料与所学过理论知识的关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或结论,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案例组内讨论: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案例后,小组内部开展10分钟左右的讨论,系统的剖析案例问题。首先,要求主动积极地参加讨论,保证每个成员人人发言,做好记录。然后,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把组内意见集中起来,进行加工整理,代表全组在课堂上发言。小组讨论期间,教师不必干涉学生的行为和观点,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任务。

(3)案例组间讨论:小组内达成共识后,组间对案例再进行讨论分析,强化对知识理论的学习。观点不一致时,教师适度给予引导使得争论继续;观点错误时,教师用直接提问或暗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使学生加以改正,总之,教师不轻易做出对错的评判,保证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通过讨论获得信息补充,达到深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目的。

2.3 教学讲评总结。案例讨论后,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进行讲评总结。讲评总结不只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梳理出所学的理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使得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评讲学生的分析案例思路和方法是否合适,指出学生值得鼓励和应改进地方,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解答讨论中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3 案例教学完善措施

3.1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知晓旅游法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能将理论知识熟练的运用的分析实际案例中,更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控制能力,否则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出现虎头蛇尾的教学现象,教师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素质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3.2 不断完善和更新案例库。教学案例是开展旅游法规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案例库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成功与否。而目前多数旅游法规教材缺少针对性案例素材,案例也较陈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广泛的搜集整理更新案例库,如报刊杂志、网络、现代媒体及企业资料等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3.3 不能忽视其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虽然在旅游法规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如一直采用案例教学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入其他教学方法同样显得尤为重要,如工作过程导向法、情景模拟法、师生角色互换法、任务驱动法等,这样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案例教学是以强调学生参与学习为主,教师监督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旅游法规课程中教学案例选择问题、教学过程组织及完善案例教学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析,对指导旅游法规教学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虹.《旅游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 102-103.

[2]李广宏.《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案例教学法渗透[J].高教论坛,2007(2):119-121.

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案例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9.125

引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国际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旺盛,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各大高校得以开设,其中案例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常用手段,也是该课程教学的教学特色,但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因此在问题与争议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潜在问题分析

1.1缺乏有效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质量偏低

教学案例的引进应该求精,但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案例往往数量充足,质量偏低。一方面表现为案例的典型性不足。部分教学案例编写过于简单,内容不完善。使得高校学生及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分析不到位,剖析不透彻,案例教学难以满足课程阐述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为案例针对性与真实性的缺失。部分案例与课程内容关联性不大,对于一些专业的概念与理论表现出阐述的局限性。加上外贸企业内部经营策略的保密性使得案例数据不够真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案例深度的跟进,对于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

1.2教师综合素质不过关,案例教学价值不大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来说要想真正做好课程案例教学必须遵循既定的教学原则,其一保证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其二学会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其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其四及时做好学生表现的反馈;其五要做好对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其六注重为学生提供实用性的指导;其七是做好学生的差异对待与因材施教。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缺乏对上述七大教学原则的关注。首先表现为教学观念亟待更新,陈旧落后现象严重。部分教师出于对案例把握不到位的客观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避重就轻,难以实现案例教学优势的发挥。部分教师缺乏对案例教学的客观分析,盲目扩大案例教学功效使得案例教学超前于课程教学,同样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案例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往往从自身层面出发,忽视对学生观点的倾听。此外部分教师单纯依靠教学媒介开展案例教学,没有真正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去。再次部分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缺乏基本的经验,对案例选择定位不够准确,很难做好案例重难点的区分,造成教学顺序的混乱。最后教师缺乏课堂案例教学的尝试与锻炼,缺乏案例收集与整理意识,对于一些成功案例难以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为我所用,因此案例教学的课程教学指导优势始终没有被发掘出来。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2.1积极做好对案例的合理选择

首先要确保案例的针对性。案例必须涵盖既定的教学设想与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关注意识,案例要鲜活生动,案例选择应该契合学生认知贴合学生生活,使得学生对案例产生既定的熟悉感。其次合理控制案例难度与深度。结合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做好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关联,对于复杂性的案例要慎重选择。再次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课程中引入案例。案例问题应该兼具开放性与封闭性两方面,符合学生的发展个性,通过多样的展示形式形成案例分析的热烈氛围。最后案例的种类要杜绝单一,尽量趋向多样。既要涉及正面案例又要关注负面案例,既要涉及国内案例,又要分析国外案例,通过多层次的案例展示调动学生案例学习的积极性。

2.2积极做好教师素质培养提升

基于教师层面引发的案例教学问题,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要确保教师案例教学观念的更新,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学会角色的转化,从课堂的主导者转为课堂幕后组织者,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保证学生自由的同时做好对案例教学进度的掌控。其次要优化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积累案例教学经验。高等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研讨或者对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并做好教学经验的积累共享。再次做好教学手段的创新。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案例教学的优势并加强对教师多媒体使用情况的规范,在带动教学手段创新的基础上确保案例教学功效的发挥。最后以学生为本,做好差异性关注,因材施教。基于不同层次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把握差异开展差异性教学与针对性引导,使得学生层次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案例教学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

3结语

篇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实施新课程的瓶颈,那么如何促进新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日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典型案例呈现出实际工作的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受训者能更有效地接受新的观点和理念、提高行为技能、改进内隐决策、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则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又解析某一教育理论。因此,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教学案例关注的是学校、师生、教学问题的解决,它可以激发教师对实践问题作出多样化的理论解读,促使教师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都具有诸多价值和功能,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和桥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促进每一位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其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运用案例教学,把接受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3.记载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提升文字功底,积累教学经验。

三、研究主要内容

1、目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的剖析,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和对策;2、探索案例特性,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密切关系及作用;3、探讨如何撰写案例和案例教学,“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4、寻求精选、分析、拓展、研究案例教学的方式,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本园A、B教研组为研究基地,行动研究法为侧重点,采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研讨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

五、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6-2007、7):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开题;完成本课题的组织工作;开展园本案例的学习,培训,通过讲座、座谈、教研组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对课题新理念能融会贯通,增强教师的的研究意识、整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教研信心。

第二阶段(2007、9―2008、7):精选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案例教学,使教师对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从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阶段(2008、9―2009、7):根据每一个教师的现有专业水平和个性化学习需要,适时、适宜地开展教学案例的撰写和研讨活动,反思自我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2009、9―2009、12):以多种形式与方式进行课题成果展示,介绍经验,推广、汇编优秀的典型案例,整理教研活动实录,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有关工作

六、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领悟案例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与新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学习引发了教师原有认识与新观念之间的矛盾,而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与认识提高的过程。

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和作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感悟到案例研究的意义:1.案例研究可以分享教师实践的智慧。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案例来传递;全校同伴的经验,通过案例来分享;教师、专家“实践共同体”以案例为载体对话与交流。2.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教学案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应对的策略、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3.从案例研究中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案例研究是教师研究特有的话语系统; 案例研究是教师实践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师正是从案例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二)精选名师典型优秀案例,结合本园实践,组织教师研究,促进教师再学习再提高

1.以研讨为主导,交流、反思融于教学实践中。

精选名师典型优秀的教学案例,并汇编成册,教研组组织教师教研活动时,组织教师专门学习。从而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观课”,研究、借鉴他人的优秀案例。“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注重在教研活动中提倡合作、互助、共享意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

3.在研讨――实践――评议――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06年的9月到现在,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的“一课三研”等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学习理论――现场教学与探析――认识提升等研讨程序,引领老师们把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变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三)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提炼和积累有价值的案例

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篇9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中职;德育;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它指的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由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组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适当借鉴行动导向法,构建高效教学模式,对实现中职德育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式教学

将案例式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德育课教学中,适当导入教学案例,拓展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德育思想的认知,从而真正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目标。

例如在中职法律部分教学的时候,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参与德育课兴趣缺缺,而且逻辑严谨的法律知识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借鉴行动导向法,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适当导入教学案例,以期让学生对民事诉讼及其相关法律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某教师导入了2014年经典民事案件“钱钟书手稿拍卖引发的著作权及隐私权纠纷案”,案件如下:

“2014年4月1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杨季康(笔名杨绛)诉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李国强侵害著作权及隐私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决驳回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中贸圣佳公司停止侵害书信手稿著作权的行为, 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中贸圣佳公司、李国强停止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共同向杨季康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同时公开道歉。”

就具体的民事案件,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结合所学民事诉讼相关法律知识,解析侵权原因,学生在剖析具体教学案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同时,将教学案例导入课堂,有效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增加了德育课堂魅力,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所以,中职德育课构建和谐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深入发掘行动导向法本质,选择适合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出,从而逐步实现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情景式教学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借鉴行动导向法构建和谐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适当发挥出情景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设定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真正达到德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现以中职德育在实施关于职业生涯方面教育教学为例,正式开始对教材内容教学前,教师设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观察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某教师设置的第一个情境为“参加某公司的面试”,教师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学生在具体情景下完成自我表现。教师观察到有学生在“面试”场合互相交谈,有学生随意在面试场合走动,有学生趴在桌子上,有学生不停玩手机,也有学生坐姿不端正。第二个情境为“面试”,在面试环节,小组合作默契比较差,有学生急于表现自己,不顾团队合作,也有学生参与性比较差,不爱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职业生涯方面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该教师再就学生在课前情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导,就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生有目的性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动力,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情景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某教师还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了教学情景,要求学生分析教学视频中呈现出来的情景案例,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深入剖析情景案例,就可以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以往课堂的逻辑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习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目标的内化。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适当借鉴行动导向法,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解决实践问题,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探究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某学生选择的课题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在这个论题中学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件案情,案件简介如下:

六(2)班学生小熊正在读六年级,小熊性格孤僻,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学习也不积极,成绩非常差,数学水平甚至不如一二年级学生。但是,据了解小熊上学前是一个非常活泼的男孩,发生变化与小熊父母双双出外打工有关。小熊上学之后,小熊父母出外打工,小熊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不爱与小熊交流,再加上小熊家周围没有适龄玩伴,导致小熊性格越来越孤僻…

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根据具体案例说明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该学生从家庭环境重要性、留守学生心理成因以及疏导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对策等几方面进行论述,既融入了教学内容,也在具体课题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项目研究情况进行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意见,也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构建和谐教学模式,就可以根据新课标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出行动导向法的优势,从而真正实现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21-04

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7万亿美元,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近3981亿元,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达到3.58亿,企业微信营销推广率达75.3%。调查显示,美国有超过50%的消费者希望能够“即时购物”。移动商务是指用户运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实时获得任何需要的信息服务、实施一切数据驱动的商务业务处理和价值的交换。移动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安全,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国内近10年的文献分析,对移动商务的研究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9.8%)、系统研究(9.9%)、技术与方法研究(22.2%)、安全研究(21.5%)、应用研究(36.6%)五个方面。[3]这种研究态势反映了移动商务源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终端用户将是移动商务首要关注的热点。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从事移动商务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它逐步成为所有从事和参与移动商务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培养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移动终端使用技术;既掌握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时代赋予商科院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但是,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将移动商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目光停留在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身上,很少有研究把移动商务创新能力作为商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商科人才缺乏这方面的通识教育,与移动商务市场的应用脱节,很难适应移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商科院校如何培养移动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移动商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图1所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移动商务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理论水平;2.创设移动商务的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实践应用能力;3.以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移动商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翻转课堂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主题研讨、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向学生介绍移动商务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企业信息移动化以及移动商务价值链、商业模式、商务整合及运营管理等相关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2011 年美国学者Gerstein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翻转课堂将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国内部分学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一)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搭建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在移动商务课程中,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实施过程包括: 课前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课程教学主题,提供教学案例、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体验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移动商务体验,分析案例,小组协作学习,寻找问题。在课堂中,首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情况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学习,最后进行学结。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如图2所示。

(二)课前准备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完成以下课程的准备。

1. 采用主题教学法形式,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主题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3)移动商务的应用和移动支付。

(4)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

(5)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

2. 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立教学案例

选取来自移动商务活动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有助于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课程围绕教学主题,设立6个教学案例。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教学案例:剖析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教学案例:解读Olay微信营销。

(3)移动商务的应用教学案例:移动办公-爱德曼思。

(4)移动支付教学案例:支付宝钱包充值校园一卡通。

(5)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案例:可口可乐公司“数据空港”。

(6)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教学案例:手机钱包带来的便利与担忧。

3.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在我校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件、案例、教学视频、情境体验链接、习题等,主要采用微课程的形式。

4. 教师创设移动教学实践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和移动商务体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包括学习资源收集,移动商务实践,小组成员交互、协作学习等,培养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社会人际交往、处理商务活动的应用能力。

(1)移动学习。学生围绕相关主题,练习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平台中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移动支付体验。要求学生独自使用移动支付宝钱包进行一次校园卡的充值,体验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

(3)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和信息。要求学生使用校园即时通讯平台,进行成绩查询或查阅相关活动通知,一项与学习主题有关的调查问卷。

(4)尝试开发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要求学生围绕与自身有关的信息需求,独立开发一套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

5.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将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每个组的成员前期独立完成上述资料和案例的探索工作后,进行成员间的分工协作。

(1)学习资料的整理。将成员各自从网上收集的每个主题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综合汇总。

(2)案例的研讨。查阅案例的详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进行剖析、讨论。

(3)体验国际商务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成不同角色,参与接近实际的国际商务运营活动的情境和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移动商务的协作能力。

(4)交流实践过程体验。小组成员分享移动商务的实践体验,挑选好的实践活动进行整理。

(5)准备成果汇报材料。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将学习成果制成PPT,准备好要提的问题,确定好主发言人、提问人、应答人和总结陈述人员。

(三)课堂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4个阶段组织教学。

1.小组呈现

每个小组由主发言人在讲台上向教师和同学们进行展示、汇报。汇报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本次课程的学习主题,对理论部分概念的阐述和理解;第二部分是结合理论部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体会(允许学生发现寻找新的案例),以及情境体验中的经验分享;第三部分是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解答。

2.交流讨论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在听完该小组发言人的汇报后,由提问人代表该组学生提出一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问题,由汇报小组的应答人作为代表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

由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安排任务或提出相关问题,由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和学习伙伴讨论该问题,或者通过手机上网查找相关的解决办法,根据教师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结

首先由几个小组的陈述人代表小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及已解决的疑难点,然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重点知识强调补充,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四)效果评价

教师从学生个人、各个小组以及整体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整体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和公平性。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50%)和论文(50%)组成。平时成绩的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10%+独立探索×20%+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20%。

其中,独立探索的得分由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学习资源收集、实践操作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给出;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的得分由小组之间根据成果汇报的情况互评给出。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感兴趣的某个主题,分别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案例剖析、论文小结4个部分进行写作,时间为两周。

全校共有15个专业(方向)的16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学生的出勤率近100%。每次课程学生都能按照教学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围绕教学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践中,学生自主开发了“微信订阅号服务平台”,该平台与我校教务系统、图书馆等系统对接,具有成绩查询、选课、课表查询、查空教室、预订图书馆座位、通知公告、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功能,已经在学生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能力拓展训练

我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立足于本专业,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利用近年来移动商务应用中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大胆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

1.明确选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移动商务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商务模式、发展前景和风险规避的原则,注重与企业联系,熟悉移动商务资源开发和价值开发的思路及途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选题分类如表1所示。

2.项目调研要充分

要求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通过企业案例学习,能够从企业商业模式架构、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开始,分析企业原有商业模式,探讨商业模式改进方案,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求企业最佳盈利模式,提升企业价值。

3.教师指导方法要科学、内容要全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适时应用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4.合理控制学生的项目实施进度

创新项目的研究团队能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目前,已经有12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有5个项目的设计方案被企业采用,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录用和发表研究论文12篇,高于学校其他专业的平均数3.5篇;有的创新项目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申请成功率、项目结题率和项目的完成质量等多项指标表明,这些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更能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

四、总结与展望

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iPhone、iPad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为全球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移动商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框架;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从3个层次分别阐述了商科院校培养具备移动商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研究适时地弥补了商科院校学生在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更加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将来,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丰富课程的教学案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汝林.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胡婧.基于文献计量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49-51.

[4] Sun Kuh Noh. Design of application service of e-business card based on mobile device[C]. ComComAp,2012.

[5] 傅志辉.移动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42-144.

[6] 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79-84.

[7]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Jackie Gerstein. 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http://scoop.it/t/the-flipped-classroom,2011.

[9] 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58-64.

[10]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11] Norbayah M S, Norazah M S. Mobile phone usage for m-learning: comparing heavy and light mobile phone users.[J].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2007(5):35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