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篇1

论文摘要详细阐述了蒙城县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轮作、选用良种、精细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与储藏等内容,为夺取大豆高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大豆最忌连作,连作大豆,一是病虫蔓延,如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危害加重;二是使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分消耗,因而使大豆营养比例失调,发育不良;三是大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其本身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因而连作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减少,固氮能力下降。应尽量做到大豆与大豆隔2茬以上轮作为好。

2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上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我县夏大豆可选用和推广早熟、高产大豆良种,生育期为90~100d为宜,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有中黄13、徐豆9号、徐豆12等品种。同时要剔除杂种子,并做好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才能做种子用。

3精细播种

温度是决定播期的主导因素。一般温度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我县一般在4月中下旬,夏大豆在6月上中旬,一般不能迟过夏至,否则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播种有条播、穴播、点播3种方法。目前采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机械条播,一般行距在20cm左右。

4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籽粒大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播种期早晚、土壤肥力高低及土壤墒情来确定。夏大豆合理种植的幅度在18.0~37.5万株/hm2。一般原则是分枝多的品种播稀些,反之密些;早熟品种密些,晚熟播稀些;高肥力地块稀些,瘠薄地块密些。

5合理施肥

据试验,每生产100kg的大豆籽粒,需纯氮5.3kg,有效磷1kg,氧化钾1.3kg,还需要一定量的钙及微量元素硼、锰、钼、锌等。大豆除了根瘤菌提供所需30%~50%的氮外,主要从土壤中吸收。磷肥对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效果更明显,施磷可以使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苗期施钾可以加速营养生长,鼓粒成熟期施钾能促进干物质转移到籽粒中,有利于增产。

(1)重施基肥。大豆要重施基肥,由于大豆抢时早播,往往来不及施有机肥,所以前茬要重施农家肥作基肥,以保证大豆高产稳产。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除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外,还能促进根瘤菌固氮,增强植株抗病、抗旱和抗倒伏能力,而且对后茬作物也有增产作用。一般施磷肥375kg/hm2、钾肥105~120kg/hm2,与有机肥混合同时施入作底肥。在播种前施尿素150kg/hm2作基肥。

(2)巧追肥。大豆宜在花荚期追肥,此期追肥对增花保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追尿素60~75kg/hm2,于大豆侧根5cm处开沟施入,氮磷钾配合效果更佳。也可遇雨撒施。如土壤肥力较高又施足底肥,种肥也可不施,以免造成徒长引起倒伏。

(3)根外追肥。花荚期叶面喷施尿素及微量元素钼、锌、硼等有显著增产效果。在大豆生长后期(一般在花荚期)用尿素3.7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硼砂375g/hm2对水750kg,喷施叶面。根外追肥宜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隔7d后再喷施1次,遇雨需重喷。在生产上,根外喷肥一般与防治病虫害结合进行。

6田间管理

大豆是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又处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生长速度快,因此加强大豆田间管理,有利于大豆高产。

(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大雨,表土形成了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毁掉重种,若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可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都不好;破除板结的方法一是耧耙,二是用耙破除。(2)查苗补缺。大豆出苗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缺苗断垄,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检查,采取补苗和补种措施。主要是移稠补稀或育苗移栽。一般在2片叶时补苗为宜,可结合间苗进行补栽。缺苗严重的地块采取补种或育苗移栽进行补种。

(3)间苗定苗。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间苗时间宜早不宜晚,从子叶展开至对生叶片出现进行间苗为宜,间苗、定苗最好一次完成。

(4)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灭杂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也能保墒防旱,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苗高15~17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开花前进行第3次中耕,深度以浅-深-浅为原则,最后一次中耕结合培土进行,有利于保护豆苗、防止倒伏和清除杂草。另外,也可用除草剂进行化除。

(5)灌溉。大豆的一生有4个时期需要灌水,即幼苗水、分枝水、花荚水和鼓粒水。具体要求是苗水要轻,分枝水要小,花荚水要足,鼓荚水要巧。大豆苗期一般不需灌水,而应蹲苗。花荚期需水最多,要勤浇细灌,对防止大量落花落荚、增粒增重极为重要。

(6)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重点做好病虫测报。掌握防治适期。认真做好食心虫、豆荚螟及蚜虫的防治,可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虫啉、Bt等药剂进行防治。

7收获与储藏

篇2

论文关键词:敦化市,测土配方施肥,大豆产量,影响

大豆是我市主要的油料作物,随着大豆振兴计划、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45厘米窄行密植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单产由过去141kg/667m2,提高到200 kg/667m2,大山镇小面积生产示范单产高达247 kg/667m2。下面介绍敦化市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中心的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1、测土化验

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市16个乡镇,200个村屯采集土样2000份,GPS定位点2000个。土壤样品经过化验见表1。进行大豆优质高效栽培,必须了解施肥对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尤其是氮磷钾综合作用[1]。敦化市白浆土占耕地面积44%,土壤通气性差,合理施肥是大豆优质高产的关键。

表1 全市各乡镇土壤化验平均值(ppm)

 

乡镇

氮平均值(ppm)

磷平均值(ppm)

钾平均值(ppm)

翰章

大石头

雁鸣湖

江源

青沟子

贤儒

大桥

黑石

江南

官地

红石

黄泥河

秋梨沟

额穆

沙河沿

123

211

147

304

186

231

144

137

194

152

224

329

225

176

146

56

53

43

48

45

58

56

54

50

49

58

51

55

50

57

156

192

198

121

120

171

138

150

155

143

142

131

144

篇3

论文摘要 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应用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整地与施肥、精选良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主要是省品种区划的第四积温带、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这一地区由于土地开垦年限短,土壤黑土层较厚,土质比较肥沃,化肥用量低,农药用量少,污染极轻,生态条件适于生产有机豆和绿色大豆。同时由于这一地区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是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和前景的重要绿色商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针对其气候生态特点,把这一地区大豆生产搞好,无论对发展地方经济,还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奔小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特点

该区域总的特点,一是气候比较冷凉,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在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只有2 100~2 200℃,在第五积温带≥10℃活动积温只有1 900~2 100℃,第六积温带则在1 900℃以下,不少地方甚至只有1 700~1 800 ℃。二是生育期短,霜降早。一般气候好的地方无霜期仅110d左右,比较差的地方只有85~90d。三是小气候明显,同一个村屯不仅山上山下气候大不一样,而且就同一地块而言,南坡北坡气温亦有很大差别。四是低温早霜危害比较频繁,一般3~4年就有1次低温早霜。对这些特点应有充分的认识,以在大豆生产中趋利弊害。由于该区地处高寒,无霜期短,低温、早霜是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该区春季大风天数较多,春季和夏初降水较少对大豆生长发育亦有较大影响。由于该区大豆种植比例高达40%~70%,重迎茬50%~95%,重迎茬问题是大豆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2大豆生产技术

针对该区气候特点和生产中的问题,笔者经过6年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总结了以机械为载体,以旱作为基本耕作形式,以促早熟为中心环节的大豆大面积高产工程化栽培技术模式,即“正(迎)茬伏秋早耕塇,良种包衣细精选;氮磷钾肥分层施,适早播种匀植点;灭草治病防虫害,适收细打严把关”。

2.1轮作

实行2~3年轮作,避免重茬;前茬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2.2耕塇整地与施肥

伏秋耕塇整地,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1m2耕层内直径5cm土块不超过3个;秋起垄地块要达到播种状态。施腐熟的农家肥15~30m3/hm2,秋翻前施入;亦可施在前茬作物上,培肥前茬。化肥作种肥要分层施,除少量施在上层外,大部分要施于种下7~10cm,种肥隔离,严防烧苗。增施钾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一般施二铵150~180kg/hm2,尿素45kg/hm2,硫酸钾60~75kg/hm2,氮、磷、钾之比为1∶1.4∶0.6,并配施少量微肥。

2.3精选良种

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良种,严防越区种植。第四积温带下限以黑河43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32、黑河39、北丰15和黑河45;第四积温带上限以黑河38、黑河36、黑河46和黑河48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43;第五积温带下限以黑河29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34、黑河33等;第五积温带上限以黑河39、黑河45和黑河32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29;第六积温带下限以黑河35、黑河41、黑河44、黑河49等为主栽品种,第六积温带上限以黑河25、黑河33、黑河34等为主栽品种。要求种子纯度98%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95%以上。种子采用机械精选或人工筛选后,再人工选1次,剔除病虫粒和杂粒;种子精选后用克多福或微复药肥Ⅰ号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2.4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为宜,本地为抢积温和墒情,一般5月1日后开播,5月10日前播完。大垄栽培采用60~70cm,垄上双条精量点播;45cm小垄栽培可采用45~50cm,垄上双条精量点播;平作窄行密植可采用15cm、30 cm。大垄保苗30万株/hm2左右,小垄35~40万株/hm2,窄行密植45~55万株/hm2。总播种量误差<2%,单口排量误差<3%,下种均匀,不重,不漏,播深4~5cm,随播随压。

2.5田间管理

播后苗前一般常用普施特和广灭灵,亦可用乙草胺加豆磺隆进行封闭灭草,总的原则是根据杂草情况选用适宜的除草剂灭草。铲前深松或趟一犁,深度10~20cm,以增温放寒。铲趟2~3次,拔1次大草。叶面追肥促早熟。用尿素10.5~12.0kg/hm2加磷酸二氢钾1.5kg/hm2对水450~600kg于花期叶面喷洒。

2.6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灰斑病、紫斑病,于8月上旬,用4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洒1~2次。对于蚜虫、红蜘蛛、蓟马,点片发生时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防治。在大豆食心虫防治上,8月上中旬,发现食心虫集团飞行时用80%敌敌畏乳油100~130g制成毒棒重点防治,或用功夫喷洒防治。

2.7适时收获

大豆黄熟期,叶片脱落80%,豆粒发黄,大部分豆荚发黄,小部分变褐时收获为宜。割茬高度以不留荚为准,收时不丢枝,不炸荚、落粒。

参考文献

[1] 胡国华.高油高产大豆栽培技术[N].农垦日报,2002-04-15(3).

[2] 郭泰,齐宁,刘忠堂,等.大豆新品种合丰38号的选育[J].大豆通报,1998(4):24.

[3] 王德亮.大豆新品种垦丰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1(6):15.

篇4

论文摘要介绍了辽宁省主要多熟种植模式,指出了这些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全年≥10℃活动积温2700~3700℃,无霜期125~210d,年降水量350~1200mm,是典型的一季作物有余、两季不足区。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缩减,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2300m2下降到目前的1000m2,土地的承载力严重低于人口需求。充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发展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多熟种植模式

在长期实践中,辽宁省逐渐形成了多种间、套、复种模式。主要有粮粮间套复种、粮菜复种、粮经饲复种、菜菜复种、两鲜复种、林草间作等,这些多熟种植模式有的侧重于高产高效,有的侧重于用地养地结合,有的侧重于粮经饲平衡发展,各有特色。

1.1玉米套种马铃薯

玉米、马铃薯种植形式为100cm∶100cm。马铃薯于4月上旬栽植,2行玉米播在马铃薯畦间的100cm上,于5月上旬播种,株距18cm,与马铃薯穴错开,密度5.5万株/hm2。马铃薯产量15~20t/hm2,玉米产量约12t/hm2。

1.2玉米间套种小麦或紫花苜蓿

玉米和小麦的畦带比为120cm∶80cm,玉米应选择紧凑型品种如掖单13、锦玉2号等,小麦品种可选择高产优质的辽春10号。玉米密度一般为4.95万株/hm2,小麦保苗600万株/hm2。玉米产量可达到7879.5kg/hm2,小麦产量可达到3439.5kg/hm2。玉米和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为3∶3,玉米的行距为50cm,密度一般为4.20~4.95万株/hm2,紫花苜蓿的行距为25cm。玉米产量可达到8503.5kg/hm2,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33.67t/hm2。

1.3小麦复种大豆、向日葵、红小豆、谷子

葫芦岛市无霜期160d左右,近年来该地区利用麦茬复种大豆、红小豆、向日葵、谷子和各种蔬菜等搭配组合,取得较好效益。春麦选择辽春17,3月20日播种,7月7日收获,产量为3750kg/hm2。后茬大豆7月8日播种,10月8日收获,产量为2550kg/hm2。后茬向日葵品种选用辽嗑杂1号,7月9日播种,10月11日收获,产量为2340kg/hm2。后茬红小豆品种选用辽红小豆,7月8日播种,10月10日收获,产量为2482.5kg/hm2。后茬谷子7月10日播种,10月15日收获,产籽实5250kg/hm2,产草3150kg/hm2。

1.4鲜大豆复种鲜玉米

该技术主要在大中城市近郊地区较多。大豆选择早熟、荚多、绿荚、高产的优良品种,于4月5日前播种,保苗15~20万株/hm2,6月5日前后采收,可产鲜大豆15t/hm2。鲜大豆收后及时将豆秧切断翻耕,抢播下茬玉米,玉米播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9月上中旬采收鲜玉米,青玉米秸秆可做优质饲料。

1.5大豆套大蒜

该形式主要以铁岭、新民市和台安县为主。大蒜于3月10~15日栽植,垄距为60cm,株距5.0~5.5cm,于7月中旬收获,平均产量为11.35t/hm2。大豆于5月20日在蒜沟里种植,于9月末收,大豆平均产量2531kg/hm2。

1.6秋菠菜、春番茄、秋黄瓜一地三收

秋菠菜一般选择日本大叶、菠杂10号等抗寒性好、产量高、秋播越冬安全等品种,播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的菠菜翌年3月中旬返青,4月上旬前收获,一般产量为60~75t/hm2。番茄一般于2月末至3月初在温室内育苗,终霜过后5月5日前后定植,6月中旬左右成熟收获,一般产量可达75~90t/hm2。番茄拉秧前1个月左右开始育黄瓜苗,7月15日左右定植,定植1个月开始采收,直到初霜期生产结束为止。

1.7瓜葵间套复种大豆

种植带宽200cm,其中西瓜垄67cm,供瓜藤生长的平畦宽133cm。西瓜5月初催芽播种,保苗7500株/hm2,7月上旬成熟上市。向日葵于6月下旬播种在西瓜株间,每穴1株,10月成熟,7月上中旬西瓜收获后播种夏大豆,播种量225kg/hm2,10月上旬收获。

1.8鲜玉米复种青贮玉米

鲜食玉米于4月15日覆膜播种,密度为5.336万株/hm2,7月15日收获。鲜食玉米收获后尽早播种青贮玉米,选择郑单958等生育期适中的品种为宜,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初霜来临前收获,可产玉米鲜秸秆70.9t/hm2。

1.9南果梨或大扁杏与花生间作

南果梨或大扁杏的林下空隙地种植花生,花生密度为11.25~12.75万穴/hm2。试验表明,在保证南果梨和大扁杏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收获花生3100.5~3499.5kg/hm2。

1.10速生杨与大豆或紫花苜蓿间作

速生杨采用条带种植,行株距为4.0m×1.5m,在条带中间种大豆和紫花苜蓿,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试验表明,间作的大豆产量为3229.5kg/hm2,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为44.05t/hm2。

1.11葡萄与聚合草/白三叶间作

葡萄架间隙之间种植耐阴作物聚合草或白三叶,既能收获一定量的青饲料,同时聚合草或白三叶还能起到涵养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聚合草垄作,行距60cm,穴距30~40cm,栽4.5万穴/hm2左右。每年收3~4茬,鲜草产量为75t/hm2。白三叶散播,用种30~45kg/hm2,鲜草产量为15t/hm2。

2存在的问题

2.1一些多熟种植模式资源消耗大,技术复杂,推广规模小

传统的多熟制主要是一种劳动集约型农作制度,一些复种模式作业工序繁琐,消耗劳力过多,技术比较复杂。这样的多熟模式仅局限于个别地区或个别农户使用,其发展前景有限。亟需研究开发省工省力型多熟种植模式,在不降低或少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未来多熟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

2.2下茬气候资源紧张,复种能否成功没有保障

正常年份一个地区的农业三线温度和霜降等气象因素是稳定的,但年际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一旦气候异常,如霜降提前或秋季低温等,复播以籽粒为收获目标的作物就有可能不能正常成熟,甚至颗粒无收。

2.3复播作物市场需求波动大

由于长期以来一些区域复种作物种类单一,复种面积加大后,秋季上市时供大于求,没有市场。特别是像大白菜等蔬菜不易贮存,一旦卖不出去,很难有效益。辽宁前几年就曾发生过秋白菜冬天冻在地里白给没人要的惨剧。2.4复种效益低

一些地区习惯复种荞麦、糜子之类的小杂粮,这些小杂粮虽然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市场需求也不错,但复播产量较低,一般产量不到1500kg/hm2,农民种植的这些作物最好的收入也只有约1500元/hm2,有的去掉成本后根本就不挣钱,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5复种模式单一

传统的多熟种植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中心,只考虑收获果实,而没有和畜牧业结合起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短缺已经成为农区发展养殖的瓶颈问题。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应该把复播饲料作物放在重要位置上来,从单粮食型向粮经饲菜综合型发展,这也是现代多熟制发展的一种趋势。

2.6没有建立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

多数试验研究要么注重简单的栽培技术,要么只比较不同复种模式的效益,缺少作物和品种搭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复种作物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所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致使一些好的多熟种植技术因某一环节的纰漏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比如,复播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栽培管理容易、机械化程度高,是农区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市场需求非常大,新疆、内蒙一些地区的推广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但目前它在复播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固然有前些年养殖业不发达、市场需求小的原因,但目前制约复播青贮玉米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技术积累不足。

3发展对策

3.1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复种模式

每种多熟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麦后复种大葱、芸豆等蔬菜经济效益高,但栽培技术性较强,除要求一定的光热资源外,还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条件,且年际间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复种大豆、油用型向日葵、粒用玉米等以籽粒为收获目的的作物,往往因为生长季热量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加之秋季低温、早霜等气象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生产风险很大。复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草高粱等饲料作物,其产量高,收获时间弹性大,营养生长期间对低温、干旱等逆境的抗性强,因而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复播饲料作物既有利于解决当前轮牧、禁牧形势下饲草短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林下间作花生等矮杆经济作物或紫花苜蓿、三叶草等优质牧草,在不影响林果树生长的情况下,获得额外收入,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一种复种模式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它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社会对其农产品的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每种多熟种植模式特点,合理选择适合本区的种植模式。

3.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辽宁多熟种植,完善多熟制技术体系

辽宁地区多熟种植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光热资源不足。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抢种抢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选用早熟品种;利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种子包衣,提高抗病性,提早出苗;采用机械地膜覆盖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实施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其他以促早熟为核心的多熟栽培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多熟种植的顺利进行。

3.3加大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

在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高产、优质、高效逐渐成为现代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的主要目标。省工省力,粮经饲多元结合,高收益型和高产型,即多元化、高效化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农艺与农机结合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加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从而使多熟种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4参考文献

[1]陈阜,梁志杰.多熟制的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1997(6):18-20.

[2]闫春风,吴禹,安颖蔚.辽宁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杂粮作物,2002,22(4):229-232.

[3]李秀华,曾艳君.辽宁省主要复种模式及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24-27.

[4]金亚菊,张华星.辽西葫芦岛市两茬复种栽培摸式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06(9):24.

篇5

论文摘要 阐述了亚麻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从选地、整地、施肥、选种、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亚麻种植户参考。

亚麻的纤维和种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亚麻干茎中含有20%~28%的有价值纤维,而且亚麻纤维具有某些棉纤维及其他麻类作物纤维所不能代替的用途。它具有耐久性,在潮湿条件下抗腐性强和散热快、伸缩小、吸水膨胀及导电性小等特点。因此,亚麻纤维除了能结成美观的各种日用纺织品外,在工农业生产及消防、运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短纤维和麻屑可以用来织布、制地毯、作隔热材料及造纸原料等。亚麻种子平均含23%的蛋白质和32%~48%的脂肪。亚麻油具有很高的碘价和良好的干燥性能。因此,在涂料、油漆、橡胶、制革及制药工业中都广泛利用亚麻油。另外,其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1亚麻的特征特性

1.1亚麻的形态特征

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由根、茎、叶、花、蒴果等5部分构成。

1.1.1根。亚麻的根属直根系,主根较长,略呈波状,主根深1.0~1.5m。侧根短小细弱,主要分布在5~10cm土层中。

1.1.2茎。亚麻的茎呈圆柱形,表面光滑附有蜡质,茎长一般60~120cm,茎粗一般1~5mm。纤维亚麻适宜茎粗1.0~1.5mm,过粗的亚麻出麻率低,品质低。

1.1.3叶。亚麻叶全缘,互生。由于着地部位不同,叶的形状也略有差异,茎下部叶子较小呈匙状,中部叶片较大呈纺锤体,上部叶片细长呈披针形。每一植株生长叶片50~120枚,长1.0~2.5cm,宽0.3~0.8cm。

1.1.4花。为总状复伞形花序。每朵花有花萼、花瓣各5枚。花的颜色有蓝、紫、白,也有少数红色。亚麻是自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率为1%。

1.1.5蒴果。呈球形蒴果,顶端稍尖,成熟时呈黄褐色,正常成熟时1个蒴果可结8~10粒种子。

1.2亚麻的生物学特性

纤维亚麻的生育期70~80d,共分5个时期。

1.2.1出苗期。即从播种到出苗,当土壤温度在20~25℃、土壤含水为20%左右时,一般9d就可以出苗。但在生产中由于土壤温度低,需15~20d才能出齐苗。当75%的幼苗出土、子叶展开时为出苗期。

1.2.2枞形期。在幼苗出土2~3周,幼苗具有3对以上真叶,形成叶片聚生在植株顶部,呈小松树状,故叫枞形期,一般20~30d。

1.2.3快速生长期。枞形期后,即转入旺盛生长阶段,植株的旺盛生长是靠节间伸长进行的,此时植株特征是生长点下弯,株高生长迅速,每昼夜植株生长达3~5cm。在快速生长期必须给予充分的水分、养分条件,才能保证亚麻得到充分的生长。快速生长期为30d。

1.2.4开花期。从出苗到开花约50~60d,花期为10d。

1.2.5成熟期。亚麻开花后25d左右即达到成熟期。工艺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茎下部表皮变黄色;植株下部叶子开始脱离;蒴果有1/3变黄褐色;少数种子变成褐色,种子坚硬有光泽,其他种子呈绿色。此时的纤维强度大,品质好,产量高。

2亚麻栽培技术

2.1选地选茬,合理轮作

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岗地或二洼地。前茬主要以大豆、玉米为好,忌重迎茬。轮作年限5年以上。

2.2整地保墒

整地以秋翻春耙为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待第2年春播前,采用耙、耢、压连续作业,整平耙细,压碎坷垃,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水、保湿、保墒的目的,为适时播种抢墒夺全苗打下基础。

2.3合理施肥

亚麻每形成50kg干物质(茎、叶及种子),需从土壤中吸收氮650~755g、磷185~260g、钾310~685g。可见亚麻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亚麻不仅需要氮、磷、钾三要素,而且也需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缺少任意一种必需元素都能影响亚麻正常发育。

根据亚麻根系纤细、吸肥力弱而集中的特点,在耙地前施农家肥15t/hm2,种肥二铵75.0~112.5kg/hm2。

2.4选用良种

目前主要优良品种有:凡尼、双亚6号等。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用专用亚麻种子精选机进行筛选,使其净度、纯度、发芽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2.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5.1播期。一般气温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我县在4月25日至5月10日为最佳播期。

2.5.2播法。采用7.5cm条播或重复播;播深3~4cm,播量120kg/hm2,播后要及时镇压,确保1次播种保全苗,保苗1 500~1 800万株/hm2。

2.6防治病虫草害

2.6.1防草。亚麻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并结合人工除草。在亚麻苗高10~15cm、杂草3~5片叶时进行药剂灭草,主要用拿扑净1.5~2.25kg/hm2、二甲四氯750~1 125g/hm2,对水450kg/hm2防除杂草,采用人工喷雾,喷洒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4h内遇雨要重喷。

2.6.2防病。用0.3%种子量的炭疽福美或多菌灵防治立枯病、枯萎病。

2.6.3防虫。用豆饼粉毒饵(或毒土)防治地老虎和蝼蛄。即用90%敌百虫7.5kg/hm2溶于67.5kg/hm2水中化开后,拌到375kg/hm2豆饼中。待豆饼把药液吸收完阴干,于傍晚顺垄撒在亚麻根际周围,用饼饵75kg/hm2。

2.7适时收获,妥善保管

亚麻收获最佳时期是在亚麻黄熟中期收获,收获标准:一是麻田植株有1/3变成黄色;二是蒴果有1/3变成黄褐色;三是下部叶片有1/3脱落。

收获时要做到三净一齐,即拔净麻、挑净草、摔净土、墩齐根,在靠近根部6~7cm的部位捆成拳头大小的小把平放或立放,晒至6~7成干,在田间垛成小园垛。要注意防雨。待种子充分成熟后,方可脱粒。脱粒时用木方搭成60~

70cm的架子,人工摔净粒,用两道绕捆成25~30kg的大捆,交送工厂。

篇6

论文摘要 探讨了现代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战略,从加强农技培训、进行技术组装、抓好示范典型、加强基础建设和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2 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

3 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 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 050 kg/hm2,提高了60%以上。

4 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5 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篇7

【关键词】:套种间作;防风;种植技术

1、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及相关实例分析

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既能减少抗风大损失,也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如玉米与大豆或绿豆的间作。

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例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

根系应深浅不一,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如小麦和豆科绿肥作物的间作。

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同时错开收获期,既可以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例如:玉米间作红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红薯后收。

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例如玉米和南瓜的间作。

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既要有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与此同时不会损害另一方的生长。例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基质。

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即一种作物种宽行,另一种作物种窄行,这样便于通风,保证增产优势,例如玉米套种蚕豆,蚕豆窄行,玉米宽行。

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能节约架条、省工省钱。例如玉米和黄瓜间作,可用玉米秸秆替黄瓜架条,让黄瓜缠绕在玉米秸上,还能减轻或抑制黄瓜花叶病。

2、作业计划

1.1 韭菜、荠菜、秋葵间作套种模式

韭菜生长期为3月―10月,荠菜生长期为11月―翌年3月,秋葵生长期为3月―11月,韭菜垄上十月份撒荠菜种子,荠菜与韭菜混种,既能减少荠菜上的蚜虫发生率,也极大抑制了韭菜根线虫的发生。秋葵杆粗壮叶宽大,种植在韭菜垄两边能大大减小风力。

1.2 玉米、南瓜、花菜间作套种模式

在同一土地上,玉米4月―10月,南瓜4―7月,散花菜8月―翌年4月,玉米南瓜间作,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互不影响,玉米能为南瓜挡风,从而减少南瓜叶子破损而导致的减产;南瓜采摘后种植花菜,一部分玉米杆子可铺地面,另一部分玉米杆子可继续留着,可大大减少花菜苗早期因风大而摇根死亡。

1.3 玉米、大蒜、红薯间作套种模式

此模式利用的是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而且有玉米的遮挡,大蒜的成品率也大大提高。

1.4 大棚内瓠瓜、蚕豆、土豆间作套种模式

大棚早春瓠瓜在冬季定植,冬季生长缓慢,在离垄1米可种植一垄10月―翌年2月的土豆,并且还可在大棚内两边种植蚕豆或豌豆,大棚内采取间作套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大棚薄膜保温效果,在主作物未覆盖大棚内地面时,合理的间作能大大减少杂草丛生现象,也提高了大棚的产值。

3、预期效果及应用前景

3.1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该技术想通过试验基地现有的基础全面推广实施蔬菜间作套种防风技术,围绕绿色安全要求,全面推行种植茬口科学安排,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生产管理、采摘、出场检验、包装销售标准,提高蔬菜的品质,单位价格明显提高,示范区每亩产值增加0.1万元以上,社员户均增收0.5万元。

3.2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不同蔬菜的间作套种模式,能有效充分吸收前茬作物种植后的剩余肥料,防止因作物的偏向性吸收肥料而导致的土壤板结,促进土壤结构的优化,改善土壤墒情。多品种蔬菜的种植丰富了市场本土蔬菜品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Y束语:

由于该技术具有很大的栽培条件优势及推广意义,特别在舟山缺乏土地、风大的岛屿地区,不仅可以缓解土壤盐渍化、板结化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我社示范种植,及时更新间作、轮作、套种新品种,通过我社与社员、农户相互学习、探讨生产、推广应用,充分利于时间茬口安排,将土地的利用率完全发挥出来。这种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农业用地少的难题,促进舟山群岛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必然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姓名:苏辉

篇8

[关键词] 农学 实践教学 动手能力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自1959年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生产劳动锻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学校办学十分重视,专门下文通知要求各师对农学院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给予大力支持。1959年4月,即下令组建兵团农学院实习农场。原兵团农学院的学生经常在实习农场的试验地参加从种到收的各种生产管理,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60年,学校先参加兵团农场的播种以及田间管理,而后又支援夏收及秋播工作。1961年春夏,就有5个班150多人下到农场参加生产实习和开展科学实验。在建校初期,较多的是参加基建性的建校公益劳动,而后才不断加强专业性的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当时,根据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要求,1965~1966年实行半农半读制,积极参加农场无偿的义务“双抢”(抢收、抢种)劳动,帮助农场职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学生与职工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生熟悉农场的生产和生活,掌握了生产技能,与农场职工建立了密切的感情联系,受到农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1962~1965年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加强。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经验总结

20世纪70年代,农学院恢复招生,进入复课办学的试验阶段。试点班学生在校内种植小型试验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结合参加老师承担的一些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1975~1976年在全国“学朝农”(辽宁铁岭朝阳农学院)的潮流中,我校也实行开门办学。20世纪80年代起,以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两段式安排实践教学。主要下到团场连队与农场职工一起参与作物栽培和田间管理工作,学习兵团农场及职工群众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品德,学会掌握栽培技术和学习做人的道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983年,学院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办学;1983~1995年十多年间,以校内试验站、校办实验农场、石河子和北疆以及全疆范围内的农垦团场生产第一线全面展开实践教学,大二在校内种植教学试验田,开展科研项目的观察、分析、研究工作;大三在校外积极参与农场各大作物的栽培管理工作;农学专业毕业班学生还挂职担任科技副连长,协助指挥生产,实地训练学生领导、指挥生产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学生下基层实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校依据国家科教兴国和农场科技服务的需要,反复深入研究教学体制改革,把原来的两段式实习改为下团场科技服务与毕业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一段式实习方式。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等地建立了农科校外科技示范和实习基地,与农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三农”(农场、农学院、农科研)协作关系。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做到训练有素才能熟能生巧,把理性认识的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课堂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的作物栽培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在生产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模式安排实践教学。经过这样的反复磨练,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

理论教学不结合实际,学生的理论知识仍然还是老师的东西,并不能变为他们头脑里的真知;因为深入实践才能出真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其理解、掌握真本领。要学会游泳,只有下水练习,才能掌握游泳的真本领。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实际生活中,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满意解决问题。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与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样,要求得发展、要能不断进步,必须事必躬亲,只有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进取才行。实践是成功之母;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农学专业知识学习特点

农科院校大多专业的不少专业知识是结合大农业生产实践而具有总结性、应用性的理论,其科学体系包括从生产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知识;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丰富多彩的农作物丰产经验,各地区生产有不同的区位差异,呈现多样化、地域性、特殊性、模式化。要学好农学专业知识比较其他理工科专业有更大程度的复杂性,它必须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气候变化差异、不同生态区域的地区资源特点;又要了解各地区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习惯,各地丰富多样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市场经济和流通领域的需求信息等等。由于生物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更增添了学习、理解农学专业知识的广度和难度。

下面,再具体举出几个实例来说明农学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小麦人人都见过,但有不少专门学问。表面上看都属小麦一个大类型,在全世界或全国各地都一样,可是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冬小麦在南、北方又有不同的涵义。南方的冬小麦是指在冬天播种的小麦,实为春性品种(或称为春性小麦),而北方的冬小麦才真正是冬性品种的小麦。前者应称为冬播小麦,而后者才叫冬小麦或冬性小麦。若南方冬播小麦引种到北方只能当春播小麦种植(因属春性品种)。水稻在全球都有很多品种,但是有不同特性,它们对光照反应要求严格。1971年,我们在现在农学院大操场南边种植过湖南引种来的一个高产品种“稳吨半”,属籼稻品种,在石河子只分蘖、拔节,但不能开花结出稻穗,因为不能满足它在阶段发育过程中的短日照条件。大豆在阶段发育上,对日照反应也很严格,要求短日照条件才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完成开花结实,正常结出豆荚;在南方的绝大多数大豆品种不能随意引种到北方种植,因为在北方只长茎、叶,未能进入花芽分化,故不能开花结实。我们在1993年从湖北引进一个大豆高产品种比松,在石河子只长茎、叶,不能开花结荚,必然无豆粒种子。仅举上述3例,即可说明作物栽培技术学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社会上或无学农学专业技术的有些人认为,农学专业知识很好学,常听有人说: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种我咋做,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易行。

三、实践教学和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石河子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求得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认真地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农学院作为石河子大学专业基础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龙头学院,应勇于承担重任。在加强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大学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教学改革要不断推进,思路应有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灵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校要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努力抓好通才教育,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做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公益性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讲法、自学法等综合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既要重视外语、计算机,又要重视实践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践.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09-114.

篇9

男,博士,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学系副主任,《中国瓜菜》、《长江蔬菜》编委。湖北省农业科技入户蔬菜作物组专家,武汉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专家,湖北省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顾问,湖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湖北省蔬菜标准园创建专家指导组成员。

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设施园艺、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有机园艺等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编写专著5部,参编教材7本。

豆类蔬菜是指以嫩荚果、嫩豆粒及豆芽等供食用的豆科植物。我国栽培的豆类蔬菜主要包括豇豆、菜豆、菜用大豆(毛豆)、扁豆、刀豆、四棱豆、莱豆、绿豆、蚕豆、豌豆等。

豆类蔬菜中,蚕豆和豌豆为长日照植物,适于冷凉的环境条件,比较耐寒,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其他豆类蔬菜则属于短日照植物,喜温或耐热,很多品种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很严格,但是幼苗期有短日照,能促进花芽分化。豆类蔬菜都比较耐旱,较低的土壤湿度除适于根瘤菌生活外,也符合豆类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豆类的种子富含蛋白质,播种后水分过多,容易腐败而丧失发芽能力,因此早春露地播种最好干籽播种。开花前水分过多,容易引起茎叶徒长和减少花芽分化。开花和结荚时雨水多或土壤湿度大,又容易造成落花落荚。豆类蔬菜以嫩豆荚或豆粒供食,又由于根瘤菌的作用,对氮素营养需要较少而需要较多的磷和钾素营养。但也因种类和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以采收嫩豆荚或根瘤不发达的豆类蔬菜生长前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较低,则仍需较多的氮素营养,以采收老熟豆粒的则可供应少点氮素营养,多供应磷和钾素营养。根瘤菌生长要求土壤中有较多的有机质,所以在有机蔬菜基地,大量施入的有机肥料,会增进根瘤菌的发育。

豆类蔬菜多为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的可能性很少,所以留种比较方便,有机蔬菜基地应在豆科蔬菜上优先考虑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有机蔬菜种子生产计划,尤其在进行有机芽苗菜生产时更应采用本基地生产的有机蔬菜种子。

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豆类蔬菜主要有豇豆、菜豆、毛豆、扁豆、蚕豆以及豌豆,可采取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相结合,实现周年供应,因此豆类蔬菜在有机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长江流域有机蔬菜基地在4月初便有蚕豆、豌豆上市,5月有菜豆开始上市,到炎热的夏季叶菜缺乏时,有豇豆、毛豆、扁豆等供应,秋季仍有菜豆、毛豆、豇豆、扁豆等供应,其中扁豆一直可供应到10~11月,此外,还可随时有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蚕豆苗上市,因此豆类蔬菜也是有机蔬菜栽培的主要种类。

1 园地要求

1.1 环境条件

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距离公路主干线的垂直距离不少于500 m,而且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pH值5.6~7.5。要求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排灌便利。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2008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1.2 缓冲带

缓冲带为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临近田块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有机豆类蔬菜生产要求产地四周设置宽度不少于8 m的缓冲带。缓冲带可以是道路(不属于交通要道)、林带、河流、沟渠、围墙、藩篱等有形的物理障碍物形成的隔离带。

1.3 转换期

转换期为从按照GB/T 19630-2011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有机豆类蔬菜生产要求转换期不应少于24个月。新开垦的、撂荒36个月以上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36个月以上未使用GB/T 19630-2011所列出的禁用物质的地块,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1.4 基础设施

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应具备农资存放、育苗设施、产品检测、采后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且应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1.5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按照合理轴线方程设计建造,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经济实用。长江流域宜选用跨度6~8 m的镀锌钢管塑料大棚。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内塑料大棚等保护地面积应不少于20%。

2 栽培管理要求

2.1 茬口安排

长江流域有机豆类蔬菜生产的大棚茬口主要有春季早熟栽培、秋季延后栽培,露地茬口有春季栽培、夏季栽培、秋季栽培、高山栽培等。具体时间安排可参照表1。

2.2 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各地有机豆类栽培应根据栽培季节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参见表1,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

2.3 大田准备

①轮作计划 合理轮作,科学安排茬口,可有效防止豆类蔬菜的连作障碍。豆类蔬菜或豆科绿肥同属豆科,有许多共同的病虫害,如炭疽病、锈病、灰霉病、疫病,潜叶蝇、豆野螟等,这些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过冬,或附着在病残体越冬,因此彼此不应互相连作,应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②有机肥的准备 应在基地内建有机堆肥场,堆肥场容积应满足本基地蔬菜生产的需要。如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周边有畜禽养殖场,可在基地建立沤粪池或沼气池,将禽畜粪便就地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沼液、沼渣。

应使用主要源于本基地或有机农场(或畜场)的有机肥料,可使用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的动植物的粪便和残体,植物沤制肥、草木灰和饼肥等。经认证机构许可可以购入一部分农场外的肥料,外购的商品有机肥应通过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评估许可。

有机肥料应在施用前两个月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盖严塑料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可有效地杀灭肥料中带有的病菌、虫卵、草种等。

③整地作畦 豆类蔬菜开花结果期长,产量高,效益好。在栽培上,应选择含有机质多,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近3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的壤土田块。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茬和杂草,深翻炕土,整地作厢。长江流域雨水较多,宜采用深沟高厢(畦)栽培,沟深15~25 cm,宽20~30 cm,厢(畦)面宽 1.1~1.3 m(包沟)。播种或定植前7~10天,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占总用肥量的70%~80%),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或腐熟菜籽饼肥200 kg,另加磷矿粉40 kg及钾矿粉20 kg。其中,饼肥不应使用经化学方法加工的,磷矿石为天然来源且镉含量小于等于90 mg/kg的五氧化二磷,钾矿粉为天然来源且未经化学方法浓缩、氯含量少于60%。另外,各种豆类蔬菜的根系都与根瘤菌共生,这是豆科作物的重要特点之一,应创造根瘤菌所需的生活条件。由于根瘤菌的活动,常常分泌有机酸,使土壤酸度增加,而根瘤菌活动则以pH 值6~7的偏中性土壤为宜,因此长江流域有机豆类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宜每2年施一次生石灰,每次每667 m2施用75 kg。土肥应混匀。

2.4 播种育苗

长江流域豆类栽培宜采用大田直播。早春阴雨低温天气较多,为了避免烂种和死苗现象发生,可采用冷床或温床育苗,采用营养钵、穴盘等保护根系的措施。但应在第一对真叶展开前定植。苗龄20天左右。宜选用有机生产方式培育豆类蔬菜种苗。

①用种量 直播每667 m2大田用种量宜为蔓生菜豆4~5 kg、矮生菜豆5~7 kg,豇豆1.5~2.0 kg,毛豆5~6 kg,蚕豆10 kg,豌豆(荷兰豆)5~7 kg、豌豆苗10~15 kg,扁豆0.5~0.75 kg。育苗移栽的用种量可根据种子发芽率酌情减少。

②播种期 有机豆类蔬菜应根据栽培季节、栽培方式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具体参见表1。春夏栽培宜在1~5月分期分批直播或育苗,夏秋季栽培宜在7月至9月上旬直播或育苗,高山栽培宜在4~6月播种育苗。表1给出的是直播或移栽的时间,冬春季为提早成熟,育苗时可根据育苗设施适当提前15~20天。

③育苗 豆类蔬菜育苗一般选用大棚,播前应准备好营养土苗床及营养钵。营养土苗床要提前翻耕,捣细耙平,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左右,如用营养钵育苗,则营养钵直径不应小于8 cm,高度不应低于10 cm。然后在平整的床上按7~8 cm见方播粒大饱满的种子3~4粒(营养钵中同样播3~4粒种子),然后浇足底水,盖上0.5 cm厚的营养土,再平铺地膜,然后用小拱棚保温。播种后,在正常情况下4~7天可出苗,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掉地膜,但小拱棚仍要昼揭夜盖。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大棚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进行通风和换气,以保证幼苗生长整齐、健壮。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床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导致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采用营养土块育苗时一般于第一复叶开展时即可定植,采用营养钵育苗时可延迟至2~3片复叶时定植。

2.5 种植密度

豆类蔬菜应通过合理密植,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直播每穴3~5粒种子,每穴定苗1~2株,种植株行距见表2。播种或定植前后应覆盖塑料地膜。有机豆类栽培提倡废旧地膜、农膜全部回收处理。

2.6 大田管理

①环境控制 播种出苗或定植缓苗后,应注意查苗补缺,并及时中耕松土。保护地栽培注意温湿度管理,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0~30℃,晚上15~20℃。

设施栽培全面应用防雾滴耐老化功能棚膜,通风口及门覆盖防虫网防虫,冬春多层覆盖保温防寒,夏秋覆盖塑料薄膜避雨和遮阳网遮荫。

春季设施栽培播种出苗前或定植后闭棚,促进种子发芽出土或幼苗迅速缓苗成活,种子出苗或定植成活后,视天气情况适时通风、换气、见光,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温控制在15~18℃。3月底前主要是保温防冻,若遇寒潮低温天气,采用多层覆盖御寒,4月气温回暖,夜间注意保温,白天可适当掀起大棚四周的围裙膜通风,当午间棚内气温达到28℃时开始通风,下午棚内气温降至25℃时停止通风。5月上中旬则以通风降温排湿为主,可揭除棚膜进行露地栽培,也可保留顶膜作防雨栽培。

夏秋季栽培白天气温高于30℃时,大棚顶膜上加盖遮阳网,且日夜通风(此时也可不盖膜),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揭掉大棚膜上的遮荫物。进入10月中下旬,气温开始下降,要及时扣棚膜防寒保温。扣棚初期,加大通风量,随外界气温降低,减少通风量,慢慢扣严。当外界气温低于15℃时,夜间不再通风,白天可适当通风排湿以利防病。11月上中旬第一次寒潮来到之前,气温降至10℃时,可采收罢园。

豇豆、毛豆不耐低温但较耐高温,长江流域可进行春、夏及秋三季分期分批播种栽培。菜豆既不耐低温,也不耐高温,长江流域只能春秋两季播种栽培。扁豆较耐高温,播种后采收时间较长,长江流域一般春夏季播种栽培,可延续采收至10月底。长江流域不加温大棚和温室冬季不能生产喜温的豆类蔬菜,但可利用大棚、温室进行春提早、秋延迟栽培。蚕豆、豌豆较耐低温,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栽培,秋播至翌春收。

②地面覆盖 有机豆类蔬菜高山栽培时为了减轻高温干旱的影响,结合中耕除草,用稻草或地膜覆盖厢面,防止杂草孳生,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平原栽培多在播种或定植缓苗成活后,覆盖黑色或银灰色地膜,以防除草和避免蚜虫为害。

③植株调整 搭架引蔓:豆类蔬菜按茎的生长习性可分矮性种和蔓性种,蔓性种均要及时搭架引蔓。豆类蔬菜抽蔓时,要及时搭架,并及时引蔓上架,豆类蔬菜茎蔓属左旋性向上缠绕,故应逆时针方向引蔓。引蔓宜在晴天下午进行,不要在雨天或早晨进行,以防折断。一般采用“人”字架,架高2.0~2.5 m,在架半空处适当加几根横架材,以利爬蔓。设施栽培豆类蔬菜宜采用尼龙绳吊蔓,以便于操作和减少架材的遮荫。有机豆类蔬菜栽培所用的架材应与非有机生产部分完全分开,不得混用。

整枝摘心:豆类蔬菜合理整枝,使茎蔓均匀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宜利用主蔓和侧蔓结荚,增加花穗数及其结荚率,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为此,应适当选留侧蔓,摘除生长弱和第1花穗发生迟的侧蔓,选留生长健壮,发生第1花穗早的侧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的侧蔓,抽出第1花穗后留4~5叶打顶,以增加花穗数,并促进花穗良好发育;主蔓长至棚架顶部,蔓长2 m左右时也可打顶;摘心后还可翻花,促进各花穗上的副花芽形成,既方便采收豆荚,也可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④肥水管理 豆类蔬菜前期不宜多施肥,防止肥水过多,引起徒长,影响开花结荚。播种出苗或定植成活后浇1次腐熟稀粪水,当植株开花结荚以后,一般追肥2~3次,每667 m2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粪尿或沼液750~1 000 kg,促进植株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豆荚盛收期,应增加肥水,此时如缺肥缺水,就会落花落荚,茎蔓生长衰退,因大多数豆类蔬菜属连续开花结荚型,所以,开花、结荚后应加强肥水供应,最好能采摘一批,淋肥水一次。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宜应用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且根据需要可实行水肥(沼液)一体化。

3 病虫草害防治要求

主要病害有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疫病、病毒病及豌豆白粉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茶黄螨、小地老虎、豆野螟、潜叶蝇等,要注意采取综合措施及时防治。

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害―环境”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采用综合措施防控病虫害,露地豆类蔬菜全面应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设施豆类蔬菜全面应用防虫网、粘虫色板及夏季高温闷棚消毒等生态栽培技术。

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及抗逆性强、并适合消费者习惯和种植条件的品种;合理使用轮作、间作技术;深耕松土,实行晒垡或冻垡;做好田园清洁,通风透光,清除田间及田边作物残体和杂草。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减少病虫害。

3.2 物理防治

利用遮阳网、防虫网防虫。安装杀虫灯、诱色纸等除虫。在苗床上方悬挂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在苗期避蚜。在温室或大棚内悬挂黄色粘板。人工摘除卵块、或用水冲刷等。夏季高温期间无作物生长时灌水闷棚。

3.3 生物防治

利用自然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和引进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有塔六点蓟马、小花蝽、小黑隐翅甲、中华草蛉、大草蛉、食蚜瘿蚊、瓢虫和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茧蜂、土蜂、线虫、平腹小蜂等。亦可以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类抗生素防治病虫害。

3.4 药物防治

合理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宜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防治真菌性病害;亦可以用抑制蔬菜真菌病害的肥皂、植物制剂、醋等物质防治真菌性病害,用高锰酸钾防治多种病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源的除虫菊素、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杀虫。有机豆类栽培病虫草害防治时不应使用禁用物质。

3.5 杂草防治

制备有机肥时,使其完全腐熟,杀死肥源中的杂草种子。

覆盖除草。可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

种植绿肥除草。休耕时,种植一茬绿肥,在绿肥未结籽前翻入土中作为肥料。

间作除草。豆类蔬菜生长前期,在行间种植速生的叶菜类蔬菜,充分利用空地,防止杂草生长。

人工除草。豆类作物搭架封行前,结合中耕除草。

机械除草。定期用除草机除去田块周边杂草。

4 采收要求

按照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保鲜期的原则,适时采收;严格执行农药、肥料施用后采收安全间隔期,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采收上市。

当嫩荚已饱满,而种子痕迹尚未显露时,为采收适期。一般自开花后8~10天为商品豆荚采收期。采摘时不要伤及花穗,因为花穗能重新开花、结荚,即开“回头花”。

应配置专门的整理、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及必要的设施,长途运输要有预冷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商品化处理、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有机豆类蔬菜产品的采后处理、包装标识、运输销售、包装标识等应符合GB/T 19630-2011有机产品标准要求。

5 生产档案管理要求

应建立严格的投入品管理制度。投入品的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的回收处理,应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应详细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有机豆类蔬菜生产基地生产档案记录应保存5年以上。

篇10

长江流经宜昌段后,沿荆江进入一个相对低缓的地带。其间河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湿地景观。明清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人们对该湿地地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开垦,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发达地区。针对这片开垦地域农业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国际上的“湿地”概念引入到对本地区农业的研究上,相继提出了要发展湿地农业的思想[1~5]。我们在完成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对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立我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着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江汉平原湿地垦殖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垸田的产生。所谓垸田,就是人为地由湖边向湖心通过建立堤坝、排干湖水,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即所谓“围湖造田”形成的农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水系相对独立的垸落。从大的方面来看,垸田由于开垦历史不同,所属各异,因而垸落与垸落之间形成各种人为的隔离和阻碍,道路和水系混乱,不利于农田作业以及灌溉、排水与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积内渍[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长期接纳河流冲积物和湖渍物,因而表现为土体深厚、有机物丰富、土壤潜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与水利设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温慢,形成所谓“冷渍田”。此外,还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现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从土壤营养上来看,该地区土壤严重缺磷和缺锌[4,15]。

2.2地貌和生态上的分异特征

江汉平原的农田多由湖泊开垦形成,在地貌和生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王克林等在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探讨时指出了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点。并将该湿地归纳成3个圈次,即1)内环敞水带;2)中环季节性淹没带;3)外环渍水性淹没带[2,8]。蔡述明等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监利新兴垸进行的研究阐明了四湖地区“湖垸同体”,从湖边到湖心可分为9种农业利用地貌类型的规律[4]。我们通过对典型碟形洼地——高场示范区的剖析,观察到一个没有彻底完成垦殖过程的低湖地在多个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机械构成、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和综合土地质量)存在明显的梯级递变,因而其适宜的农业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2.3灾害加剧与生态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日益加剧。主要灾害有洪灾、涝渍、干旱和病虫灾害等[16~18]。叶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涝发生情况时,论述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为特大洪涝年,每年因洪涝使农田成灾面积均超过66.7万hm的标准,平均两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174.97万hm,农业损失55亿元。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旱灾面积增加1.28倍,涝渍面积增加1.67倍。

王学雷等对江汉平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过专题论述[19]。除上述以洪涝为主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外,江汉平原还面临严重的生态脆弱化问题。包括,1)耕地面积日减,人口骤增,土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生产性能下降;3)生物多样性下降,时有暴发性或毁灭性病虫害发生;4)水体面积减小,湖水水质下降,渔农矛盾日渐突出;5)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经济再生产难以完成;6)农业设施老化,基本建设严重落后,农民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等等,应该说湿地地区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3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局部性、季节性水环境恶 化是南方低湿地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位于该地区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湿地既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环境,又在该地区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南方低湿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力开展湿地农业技术研究(图1)。

附图

图1“湿地农业”构成图

3.1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的探讨

“九五”期间,我们对农业湿地中的主体——涝渍地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包括:

(1)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别代表典型“湖积地”和“冲积地”的涝渍地改良综合开发示范区,在示范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以“单元水系”为基本单位整治涝渍地的观点,将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整治涝渍地的先决手段。规划中还引入了日本区域排水规划的数理模型与土地分析的“数量化理论ⅰ”,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江汉平原湿地地区微地域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还将高场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农田整备 梯级开发”,岑河示范区的开发模式为“农田整备 优化模式”[22~24]。

(2)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

湿地农业中农田的排水是一项关键技术[25~27]。研究开发和引进了适合于湿地农业小区排水的数学模型以及农道、沟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参数。深入探讨了农田涝渍相随的作用过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关键生育期的排渍标准和涝渍排水综合控制指标[28]。

(3)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

选择典型地域对近20年来大范围的江汉平原湿地农田土壤肥力动态演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土壤系统分类法,对涝渍地的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找出了不同类型涝渍土壤的特征与利用方法。探讨了涝渍地土壤的分布与肥力演变规律。

(4)适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

对多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芡实等的适宜特性进行了鉴定。发掘并开发了新鱼种——月鳢,继续扩大了对适宜于湿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种的筛选,选出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黄宝石”、甜瓜“丰甜1号”。引进筛选出“两优培九”和“丰两优1号”等品种作为湿地高产优质水稻换代“组合”。

(5)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

重点对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种间差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本地区水稻的抗渍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栽培上应重点抓好品种筛选和育苗技术两个环节[29]。

(6)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

(7)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8)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3.2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 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着[3,5,33~36]。

3.3湿地农业的若干技术难题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着,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陈世俭,蔡述明,罗志强.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热带地理,1999,19(2): 130~136.

[3]孟宪民,崔保山,邓伟,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持续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黄jǐng@①,雷海章,黄智敏.论我国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34~36.

[6]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299.

[7]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刘新平.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3):18~22.

[9]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5,6(su.):112~118.

[10]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徐琪.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j].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12]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华,温琰茂,舒强,等.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开发,1999,14(3):42~44.

[14]李劲峰,李蓉蓉,李仁东.四湖地区湖泊水域萎缩及其洪涝灾害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65~268.

[15]向万胜,古汉虎.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j].土壤通报,1997,28(3):119~120.

[16]叶柏年,陈正洪.湖北省旱涝若干问题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气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邓先瑞.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4):379~383.

[18]金卫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11(3):38~41.

[19]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5(2):237~240.

[20]王洋,齐晓宁.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低湿耕地整治及综合开发模式[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张明祥,严承高,王建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绣纺,李方敏,谢红.日本的农村整备事业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黄永平,田小海.数量化理论ⅰ在农地分级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8~153.

[24]朱建强,潘传柏,章贤东,等.中日专项技术合作项目岑河示范区排水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69~77.

[25]刘祖贵,郭国双.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华,管光生.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强,欧光华,黄发新.四湖流域农田排水有关问题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强,张文英,潘传柏,等.几种作物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龚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试验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289~291.

[30]黄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涝渍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气候评价[j].湖北气象,2000,(2):18~20.

[31]江苏省种植制度研究课题组.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

[32]李晓储,刘贵阳,黄利斌,等.扬州市珙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5):6~10.

[33]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湿地资源开发模式[j].自然资源,1991,(5):18~20.

[34]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等.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