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观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教育观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教育观案例分析

篇1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所有课程的设计都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适应我国技术进步和更新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理念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侧重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立足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职业性四项原则。作为一门集幼儿五大领域(科学、健康、艺术、社会、语言)教育教学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学》课程自身综合性的优势和亮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师生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选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对接的教学内容,在安排学生动脑动手活动(如探索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幼儿游戏活动创编规则和形式、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儿童歌曲舞蹈视频化、儿童文学创编故事化、手工教具制作卡通化)、幼儿园教学实践模拟演练(如模拟幼儿课堂、故事角色扮演)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做好教育与“生产”的对接,从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二)课程目标设计理念

《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将其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具备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精神,勤奋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将其知识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规律、方法以及育儿知识等。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所学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的育儿能力;优秀的学前教学、管理、教研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制定教育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有效设计组织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科学评价幼儿园课程方案和幼儿发展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思路设计理念

1.课程内容项目化。选择对学生未来从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具体内容,用综合性的项目串联、反映、优化知识,将知识、能力相互联系和衔接,做到理论、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用理论催生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巩固知识,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我们将课程划分为五大项目:学前教育基础知识项目,学前教育基本要素项目,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学前教育衔接项目,幼儿教师必备技能项目。

2.任务分配具体化。在每一个项目下,具体、明确地设置任务。如:项目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项目,设置学前儿童观、学前教育观、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等五项任务;项目三——学前教育教学项目,设置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日常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五项任务;项目四——学前教育衔接项目,设置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衔接、与社区的合作、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三项任务;项目五——教师必备技能项目,设置教师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与幼儿、家长、幼儿之间的沟通)、制定教育活动方案能力、组织教育活动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共七项任务。

3.教学方法多样化。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授课法和示范教学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衍生的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社会实践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要做到授课精练;观摩学习,善总结反思;模拟练习,多强化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案例分析——设疑:小组讨论——讲解/模拟——指导/实践——巩固提升”,或“任务驱动实践——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讲解/示范——实践巩固”,或“观摩——重新创编——情境/角色表演——自评/他评——讲解总结——强化巩固”等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效率。

4.能力培养过程化。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始终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游戏任务为例,教学过程由幼儿游戏概念、功能引入——游戏观察记录方法学习——自己动手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指导小组模拟游戏活动等组成。再如,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园日程生活为例,教学过程由教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理论——观看附属幼儿园一日生活实例录像——自己写出心得感想——幼儿园实践——反思——写一份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建议等组成。通过项目任务的模块化、具体化,将“教学做”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每一项任务中,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5.考核评价阶段化。作为基础理论课,需保证期末书面闭卷考核60%的比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教案撰写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余40%的分值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分别占考核成绩的10%,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准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实践活动等作业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设计理念

教材资源包括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桂景宣的《学前教育概论》和黄人颂的《学前教育学》。其他课程资源主要有《幼儿游戏与表演》《儿童文学欣赏与表演》《幼儿舞蹈与创编》等。数字化资源包括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网址中的素材,国家及各省学前教育网等网站中的课程、活动视频及附属幼儿园实践教学提供的光盘案例素材。实践资源包括学院专业项目活动实训室、校内外两大综合实训基地及附属幼儿园实习资源。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建设思路

(一)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课程改革向深度推动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参加国内外各级培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课堂教学对接学生未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管理提供助力。

(二)推进院校教材编订改革

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编订的精品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儿童歌曲弹唱》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实际、理论教学需要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编订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教材,以项目为模块,以具体任务作为完整课程学习的过程,重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合作深度发展

篇2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HEN Yao

(Heilongjiang Nongken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as the basis for training required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market for the purpos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ory, the main line train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ies. Process-based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based on typical tasks,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ing, updating teaching concept, reform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等要求,为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育人理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现代幼儿教师所需的素质能力与职业岗位技能相适应,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程内容与方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001年,教育颁布并实施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要求。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明确了幼儿园教育内容与方法,为“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知识适度,专业技能过硬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针对目前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等现象,进行课程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中积极探索适合理论学科特点,实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生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具备先进的幼教理念,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2 “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侵蚀。”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在职业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科知识仍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课堂教学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处于核心地位。在这种传统教育观影响下,职业教育虽然有助于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由于重理论、轻实践,所以教学内容远离职业世界,教学场所脱离工作情境,致使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形成。

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幼儿园真实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教育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里完成由准幼儿教师到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飞跃,使学生掌握幼儿园工作中应知、应会、能运用的理论知识,培养幼儿园工作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幼教工作的职场理念成为优秀的幼教人才。

具体做法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理念的引领下,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社会所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宗旨,以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培养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为主线,制定了适合人才发展的课程标准。

3 课程改革的思路

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他说:“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学”课程,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评价,都要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分解出来,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幼儿教师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以幼儿教师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基于幼儿园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团队教师要与校外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相互学习与交流,共同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2)以幼儿园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幼儿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创设的能力、与家长、幼儿沟通的能力、幼儿园教学、生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能力、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幼儿教师岗位实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选择相关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划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应用能力培养模块、领域拓展模块,进行模块式教学。(3)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合理序化教学内容。以幼儿园工作流程为线索,设计了按照学前教育学基础理论、学前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方法、学前课程的组织与设计、幼儿园三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创设的顺序来讲授幼儿教师工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4)以课程规律与学科特点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教师的讲授、辅导和学生的自学、讨论、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把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5)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制定考核方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原理与技能,形成多视角的学前教育观点,并能运用学前教育学原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 “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坚持教学内容的选择科学合理,能够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原则,进行模块化设计。坚持教学模式突出高职院校特色,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进行创新式设计。坚持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学科特点,增强课堂效果,进行灵活式设计。

4.1 构建以“讲析练”为主线的“递进式六步骤”的教学模式

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并运用以“讲析练递进式六步骤”的教学模式。“讲析练递进式六步骤”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幼儿园真实情境或模拟幼儿园真实情境为辅,以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为主导。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观摩录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实习报告撰写等方法组织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其教学基本流程为:

(1)案例分析,激发兴趣,提出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运用案例导入,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中的内容展开对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提出学习任务。(2)自主学习,感知知识,分解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解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小组分析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不明确的内容,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3)目标学习,理解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围绕教学重点,师生共同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形成专业技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分组完成练习内容,通过反复练习,做到能够熟练运用,并形成专业技能。(5)引领学习,提炼升华,运用知识。将所学的知识拓展到实际工作中,学生相互设计问题并解决,将教学重点进行提炼。(6)迁移学习,扩展知识,能力转化。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外学习内容,通过学生查找文献资料,进行的拓展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2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模式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将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案例“最甜的半杯水”,分析在幼儿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通过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教育目标的分析,对比分析学前教育目标中有新意的地方。

在实践教学模式中,运用现场教学法通过在幼儿园或模拟教学情境中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模拟教学情境,运用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组织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的能力。

篇3

一、园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陈旧随意,流于形式。

培训内容内容陈旧,没有针对性。在园本培训活动中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一视同仁”没有区别,不明确不同层次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收效不大。这样的培训与贯彻和执行《纲要》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教育渗透一日生活中、因人施教、家园共育的要求差距很大,教师从中并没有得到提高。幼儿园虽然都制订了园本培训计划,并规定了培训时间,但经常用来读上级文件、杂志文章或传达上级领导讲话,有时甚至用于各种工作安排,没有针对本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讨,解决实际问题。

2.培训方式方法简单,缺乏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仍以口头讲授和观摩看课为主,向教师灌输知识,忽视对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策略的指导。教师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和热情,缺少主动参与和体验,缺乏学习动力。

3.培训层次水平不高,缺乏专家引领。

培训者的水平,决定培训的质量,因此培训者需要更多的比教师更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互帮互学等形式。由于缺乏专家引领指导,培训理念和培训策略层次并不高。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内在需求,让教师的特长和潜能得以发挥,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探索适合本园的园本培训模式和策略促进教师成长。

二、提高园本培训质量的途径

1.培训凸显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教师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原有的文化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一,年龄层次也有差异,不能用同一个进度要求他们,必须制订计划,分层落实。关注不同层面教师的发展,体现分层培养,更具针对性。开展摸底调查,整理归纳教师在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需求。做到培训内容符合教师的实际,符合教师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菜单式园本培训。园本培训内容应当做到因人施教,分层满足,不要强求一律。有教育理论、教科研、现代化教学技术方面的培训;有课程教学研究、案例研究和贯彻执行新《纲要》的培训内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培训计划,并适时调整,力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

2.培训提倡经历与体验的结合。

为了使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新的、内化的、观念与行为融为一体的教育策略与技能,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与自我提高。要开展经历与体验式的培训,如案例对比式培训,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发现、分析和研讨,引导教师反思、相互质疑,修正和完善教育策略,拓展经验,提高认识。参与式培训,通过培训者的有效引导,使教师获得新的认识或重要策略。在研讨活动中,特级教师与幼儿园老师可以针对一个活动的评价问题进行一次对话,大家可以互陈观点,反思质疑,共寻对策。这样的培训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培训,双方观点碰撞出的火花可以引发教师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提高教师们对现代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思维水平。此外,还有城乡结对、以赛促练、读书沙龙、网络交流等形式。

3.培训形成问题与反思的结合。

幼儿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知、监控调节能力,它有利于幼儿教师更加理性自主,更为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发展专业,使自己的成长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反思是幼儿教师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把活生生的教学现场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诊断、评价与质疑。反思隐藏在自己日常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和理论体系,如: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是否符合时代的变化,自己实施的教育是否适宜等;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否明确,回顾过程,反思不足之处和成功之处等,如,反思为什么有的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提供的材料是否丰富,活动的形式是否生动,内容是否让幼儿感兴趣,找到了真正原因,解决问题就容易了,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就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论倡导“问题教学法”,产生“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思考。可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和理念是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在养成反思习惯的同时,教师通过记录反思笔记、观察记录、案例分析,保持与自我的对话,并抓住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记述理出问题的头绪,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应把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作为园本培训的起点来抓,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向“反思型”教师迈进。

4.培训注重骨干与专家的结合。

篇4

一、园家共育的幼儿家庭教育案例

小鱼(化名),男,他平时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双休日与父母住。小鱼外婆的照顾下缺乏日常行为的规矩制定,而且对其奖惩不明,且小鱼经常在幼儿园与同学发生冲突,并且大多由于其言语粗鲁造成。例如,当小雨在晨间游戏时,鱼其他幼儿玩耍时,会说出一些粗鲁的语言(笨蛋、傻子等)导致其他幼儿会与他发生争吵。还有当小鱼与某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他看到其他幼儿在理发店带发夹时,会去评论其他幼儿的发型,比如“你带这个发箍好丑”导致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

在母亲和奶奶的眼里,孩子无足轻重,大人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不为孩子制定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并且小鱼等类似幼儿存在长幼无序的心理观念特质。

二、园家共育幼儿家庭教育研究过程

(一)调查了解,摸清家庭教育工作现状,并分析现状。通过研究调查访问,发现造成小鱼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不充足,不仅缺乏父母的引导,而且其外婆对其教育主要是自由放任和怂恿,任其自然发展的教育结果是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蛮横无理、爱耍脾气;同时,存在幼儿成长环境不良所造成,而其深层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给予对应的幼儿关怀不足。家庭氛围从正、反两方面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不良的的家庭氛围则难以培养出健康、进取的优秀孩子,比如玩牌、酗酒等会给孩子带来较差的环境影响,甚至会让孩子陷进一个不健康的境地。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给人安全感,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孩子会慢慢的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园家共育的幼儿家庭教育探索实践

第一,查阅并学习资料,研究问题幼儿心理特征。

上述类似小鱼家庭教育的幼儿家长,普遍对于孩子相对关心不足,任其自然是主要的教育态度,从而使得广大幼儿的内心遭致忽视。从而形成其相对冷漠和攻击心理。

第二,向家询服务进行研究探索。首先我可以利用家园联系簿、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尽可能地让家长关注并了解幼儿园活动,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差异与变化。这样让家长意识到家园紧密配合会对幼儿发展的好处,最终家长表示愿意转变现有做法观念,并愿意经常关注幼儿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内容。

其次,根据本研究建议,问题幼儿家长拟尝试以以下方式进行教育改进:(1)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机会,并与之主动沟通,增进感情。(2)接受并尝试运用积极正面引导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学习。(3)结合幼儿特点与兴趣,进行灵活家庭教育。(4)当面临幼儿与家长矛盾时,主动进行内部协调。(5)积极与幼儿园做好家庭教育的主体协调配合工作。(6)经常关注幼儿的行为活动,多同幼儿进行交流,并愿意多同幼儿游戏。

(三)园家共育的幼儿家庭教育实践案例总结

第一,家庭教育主体对象变化。经过本研究经历一年的家园合作教育,基本杜绝了幼儿的伙伴交往攻击,广大问题幼儿也逐渐形成了懂事、礼貌的文明行为举止习惯,并能积极地进行建立伙伴关系沟通。

第二,家庭教育主角变化。同样,历经一年的家庭教育改善指导,家长们逐步形成其家庭教育观念、态度、行为、方式方面的显著转变,并且其家庭教育素质和能力也获得明显进步;同时,家长间形成了家庭教育的自我沟通机制,并不断完善其自身的家庭教育和亲子观,教育方式逐步走向民主化,形成与其子女间的“利益伙伴”的平等关系。

第三,指导者变化。幼儿教师的素质经过近一年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之后,也获得了相应的显著提升,特别是广大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与相关家长、家庭取得联系,动态化分析当前幼儿的问题所在,并在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中进行前期干预、中期评估和后期的吸收分析,充分改善了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进展掌控力。

三、园家共育的幼儿家庭教育创新实践总结

1、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攻击是可行的、有效的。一年来,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对象的攻击得到逐步控制并基本杜绝。

2、孩子的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育松懈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巩固。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坚持齐心协力,共同将孩子的攻击转变成亲社会行为。

3、在本次过程中,我觉得父母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家长的素质水平提高了,才会了解孩子,关心幼儿的发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行为,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5

一、更新幼儿园课程观念

新的课程需要新的课程观念的引领和支撑,因此,深化课程改革,客观而迫切地需要我们形成新的幼儿园课程观念。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把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幼儿教育目标,新课程强调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认识,关注幼儿的实践过程,引发幼儿产生问题,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探究。由此,我们更应该主动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的观念,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递,使幼儿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淡化学科本位的意识,关注幼儿知识技能与经验技巧的掌握,加强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幼儿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要把观念更新放在课程改革的首位,并贯穿在整个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学习制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研讨,从而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

二、建立合乎幼儿学习生命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本质上是幼儿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幼儿的学习生命存在与青少年有着显著的差别,概括起来表现为“四好”,即好奇、好想、好问、好动。新的幼儿园课程,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好奇、好想、好动和好问的需要,从而合乎幼儿的学习生命,实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的目的。

1.选择多元化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生活是完整的,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而有趣的变化。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的原貌,从孩子的生活入手,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有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我爱吃的点心》,就是以孩子生活中极其熟悉又喜爱的各式“糕点”为切入口,和孩子一起带各种各样的“糕点”到幼儿园,观察、比较、品尝、数数……带领孩子参观食堂,看厨师制作糕点,孩子了解了“糕点”的制作过程,对糕点的发酵变化产生了好奇……课程内容要依托社区资源。每个幼儿园都有特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与幼儿的生活直接相关的,是幼儿感兴趣的,也是最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在《我爱家乡》这个主题活动中,《家乡的高楼》、《周市奥鸭》、《大马路,宽又大》、《我们穿的服装》等等都是依托了社区资源,尽显了乡镇特色,以此让幼儿在亲身参观的体验中,接受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2.创设顺应课程内容的活动环境

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且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也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从课程的总体观念到具体方案的实施,环境一直是教育者所重视的因素。幼儿是环境的创造者。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幼儿通过画、剪、折等多种途径,表达自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在教师家长的协助下有目的的收集各种资料。如主题活动《保护环境》,幼儿从图书、报纸、相册、网络收集了各种图片并交流着自己对环境的感受,对环境、对活动是热情的、积极的、向往的,因而幼儿的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主题环境不断丰富,活动环境又成了幼儿设计的“美丽的小区”。教师是活动环境的协助者。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按主题内容及目标确立相应的主题环境,引导幼儿收集各种资料,使幼儿对将要开展的主题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随着主题的深入,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让幼儿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整个活动的创设,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预设了活动的目标,并对幼儿进行适时而必要的引导。

三、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教师是关键。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必须从旧的教育理念的桎梏中走出来,迅速转变观念,转化角色,改变教育行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个人素质的大发展。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关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理论学习,在学习感悟中成长。

幼教改革日新月异,新的理论、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为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应把理论学习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幼教方面的信息与动态;向专家和同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积累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投资者,同时还是获益者,教师间的交流,使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学习活动营造了求知奉献感悟的良好氛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助推器。

2.专业引领,在研讨反思中成长。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园领导应坚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了解并鼓励每位教师,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将自己的理论、经验和教师一起分享,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教师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新,为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导教师开展研讨,使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增强对“研”的兴趣。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学习、研讨、实践、反思,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的发展。

3.教科研究,在研析交流中成长。

篇6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网络课答案

测验一(占形考总分15%)

第一章

题目1

【1.5分】单选:结合你的亲身经历或者听过、看过的实例,说说人们往往最重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中的哪个原则?请进行选择。选择一项:

选择一项:

A.

安全性原则

题目2

【1.5分】单选:从婴幼儿保教与教育的目标来看,其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

B.

情感、情绪重于认知

题目3

【1.5分】判断: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家庭而不是早教中心,最重要的关系人是父母而不是早教教师。

选择一项:

A.

正确

第二章

题目4

【3分】匹配: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学派在不同时期的两位里程碑式人物,他们的理论有继承关系,但也有新发展,请对下面的项目及相关选项进行匹配。

1.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答案: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性本能、本我、自我、超我、防御机制

2.埃里克森基本观点

答案:埃里克森基本观点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性对羞耻和怀疑

3.弗洛伊德年龄划分

答案

:弗洛伊德年龄划分

口腔期(0~1岁)、期(1~3岁)

4.埃里克森年龄划分

答案

:埃里克森年龄划分

婴儿期(0~18个月)、儿童早期(18~48个月)

5.弗洛伊德影响因素

答案

:弗洛伊德影响因素

遗传

6.埃里克森影响因素

答案

:埃里克森影响因素

遗传、社会与文化

题目5

【4.5分】匹配:下面列出了蒙台梭利对婴幼儿发展敏感期的划分,请拖动右侧的年龄阶段,与相应敏感期进行匹配。

3.感官敏感期

答案:感官敏感期

0~6岁

4.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答案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

7.书写敏感期

答案:书写敏感期

3.5~4.5岁

8.阅读敏感期

答案:阅读敏感期

4.5~5.5岁

9.

文化敏感期

答案:文化敏感期

6~9岁

2.秩序敏感期

答案

:秩序敏感期

2~4岁

1.语言敏感期

答案

:语言敏感期

0~6岁

5.动作敏感期

答案:动作敏感期

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

答案

:社会规范敏感期

2.5~6岁

第三章

题目6

李奶奶家的小孙子出生已经四周了。每当李奶奶用手轻抚小孙子白白胖胖的脸颊时,李奶奶都高兴地乐不可支,因为她发现这时小孙子笑了,而且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1.5分】单选:李奶奶的小孙子表现出来的笑容是(

)微笑。

选择一项:

B.

诱发性微笑

题目7

【1.5分】单选:依照埃里克森的理论观点,李奶奶的小孙子目前处于(

),主要保教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

选择一项:

C.

婴儿期

测验二(占形考总分15%)

第四章

题目1

【1.5分】单选:下列常见的婴儿食物中,哪种食物通常最适合新生儿?(

选择一项:

B.

母乳

题目2

【1.5分】判断:当前市场上的婴儿配方奶粉具有和母乳同等的营养价值。(

选择一项:

B.

错误

题目3

【1.5分】单选:下列情形中,(

)不是造成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选择一项:

A.

新生儿口疮

题目4

【1.5分】单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至(

)。

选择一项:

C.

6个月

题目5

【1.5分】单选:0-6个月婴儿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是(

)。

选择一项:

B.

窒息

题目6

【1.5分】判断:0-3月龄婴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点在于颈部和四肢肌肉灵活性的提高。(

选择一项:

a.

正确

第五章

题目7

【1.5分】判断:到了6个月龄,婴儿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奶类不再是他们的主要营养来源。(

选择一项:

B.

错误

题目8

【1.5分】判断:给6个月龄婴儿制作辅食时可加入食盐来增加食物口味。(

选择一项:

B.

错误

题目9

【1.5分】单选:7-12个月龄的婴儿需要接种的疫苗主要是在8月龄接种(

)疫苗,1岁时接种流脑和乙脑疫苗。

选择一项:

B.

麻疹

题目10

【1.5分】单选:户外活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

选择一项:

A.

佝偻病

测验三(占形考总分15%)

第六章

题目1

【1.5分】单选:(

)是最容易消化的肉类,非常适合幼儿食用。

选择一项:

A.

鱼肉

题目2

【1.5分】单选:当学步儿出现磕碰时,教养人除了给予抚慰外,应首先(

)。

选择一项:

D.

检查幼儿是否受伤

题目3

【1.5分】单选:下列哪个措施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选择一项:

A.

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

题目4

【1.5分】判断:1-2岁幼儿容易吞食异物,所以要收拾好钱币、扣子等容易让幼儿吞食的细小部件。(

选择一项:

A.

正确

题目5

【1.5分】判断:对于幼儿的逆反心理,经常用言语和行动说“不”,教养人要认真对待,要严厉制止,避免形成习惯。(

选择一项:

第七章

题目6

【1.5分】单选:引起婴幼儿肥胖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缺乏运动和(

)。

选择一项:

D.

营养失衡

题目7

【1.5分】单选:2-3岁幼儿每餐进餐时长应控制在(

)。

选择一项:

C.

20-30分钟

题目8

【1.5分】判断:作为教养人,要适时参与幼儿的活动,积极鼓励与引导其大胆探索。(

选择一项:

题目9

【1.5分】幼儿的入园准备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识字及书写准备

题目10

【1.5分】单选:幼儿户外活动的“三浴法”是指空气浴、水浴和(

选择一项:

B.

日光浴

测验四(占形考总分15%)

第八章

题目1

下面是一份早教机构的半日早教活动计划,请回答相关问题。

【1.5分】判断:这份半日活动计划违背了早教活动中“活动内容动静交替”的原则

选择一项:

题目2

【1.5分】单选:婴幼儿半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

选择一项:

C.

10分钟

题目3

【1.5分】判断:在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教师应首先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择一项:

题目4

【1.5分】判断: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婴幼儿科学研究和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选择一项:

题目5

【1.5分】单选:婴幼儿保教机构的环境配备的原则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个别化原则

题目6

【1.5分】判断:0-3岁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定位应首先作为公益性机构。

选择一项:

第九章

题目7

【1.5分】单选:当一名2.5岁幼儿可能存在智力落后问题时,一般可采用什么方法来筛查?(

选择一项:

D.

丹佛智力发育筛查量表

题目8

【1.5分】单选:以下不属于认知障碍型的是(

)。

选择一项:

D.

哮喘

题目9

【1.5分】单选: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

)是导致交际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选择一项:

A.

聋哑和视觉障碍

题目10

【1.5分】判断:全纳教育体现了渗透教育原则。

选择一项:

话题讨论(占形考总分20%)

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大家或多或少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那么当你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备选话题(5选1,各地辅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自拟讨论话题):

1.早教市场乱象纷纭:课程混乱、收费高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谈谈你身边存在哪些早教问题,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措施。

2.0-3岁婴幼儿往往容易遭受意外伤害,那么哪些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奶粉和母乳喂养,谁更受欢迎?为什么?

4.制作婴儿辅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技术活,你知道有什么好的辅食材料或辅食制作方法吗?

5.孩子有必要上早教培训班吗?说说你的看法。

你可以从下列话题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展开讨论,你可以查查看有网络上的相关信息,你也可以描述你所看到早教现象,或者尝试提出改进建议等等。

5.孩子有必要上早教培训班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早教很重要,但不一定要去早教班。如果觉得在家陪孩子玩太枯燥,并且不在乎早教班巨额的收费,选择带孩子去玩玩也是不错的。

1、早教班最重要意义是在教父母

早教班注重的是亲子互动,一方面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父母,正规的早教机7a64e58685e5aeb931333366306561构会提供专业的早教指导,传递较为先进的育儿理念,父母能从课堂上学到一些科学的亲子互动方式,使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所以爸爸和妈妈(缺一不可)保证每周一次甚至更多的上课时间,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考量。

如果想把早教班的效果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把课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平日的亲子交流中。比如在早教课上老师经常唱的一些儿歌,回家后会坚持和她继续唱,老师教的一些亲子小游戏,回家继续玩,这样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2、早教班可以锻炼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如果说早教班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更多则是体现在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力上。

早期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环境,刺激感官发育。很多独生子女,接触同龄人的机会太少了,每天的活动空间也总是局限在家里和小区里,而在早教班所营造的特殊环境中,能接触到不一样的环境氛围和最早期的集体生活。

从最开始模仿别的孩子爬行说话,到学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加上早教课堂这种完全不同于家庭生活的环境,能刺激孩子感官发育。

综合作业(占形考总分20%)

一、单项选择题(随机抽取15道,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目1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

)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对羞耻和怀疑。

选择一项:

C.

儿童早期

题目2

婴幼儿之间互不理睬,偶尔互相触摸、微笑、发出声音和短暂的注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

选择一项:

A.

6~10个月

题目3

著名的“视崖实验”说明了婴幼儿的(

选择一项:

A.

深度知觉

题目4

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

)。

选择一项:

B.

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题目5

下列动作中,属于精细动作的是(

选择一项:

D.

剥纸吃糖

题目6

当幼儿摔倒或撞着时,除了安慰幼儿外,应首先(

)。

选择一项:

D.

检查幼儿是否受伤

题目7

幼儿的入园准备不包括(

)。

选择一项:

D.

识字及书写准备

题目8

)是婴儿7~9个月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当客体(人或物)被部分或全部掩盖起来时,婴儿能将其找出来。

选择一项:

A.

客体永久性

题目9

户外活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

选择一项:

B.

佝偻病

题目10

25~36个月的孩子每次进餐最好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般大约为(

)。

选择一项:

B.

20~30分钟

题目11

不属于婴幼儿保教机构活动设计原则的是

)。

选择一项:

C.

可玩性原则

题目12

国际上通用的丹佛智力发育筛查法可用于(

)的儿童。

选择一项:

B.

0~6岁

题目13

以下不属于身体缺陷型的是(

)。

选择一项:

C.

智力落后

题目14

当婴儿发生急性腹泻后,(

)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选择一项:

B.

体重

题目15

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

)是导致交际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选择一项:

A.

聋哑和视觉障碍

二、判断题(随机抽取5道,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16

早教机构在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应首先考虑家长的需求。

选择一项:

题目17

保证饮食的合理、健康,这有利于预防幼儿龋齿。

选择一项:

题目18

对于1.5岁的孩子来说,坚果、花生是很不错的小零食。

选择一项:

题目19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的食品,因此母乳喂养不需要再添加维生素。

选择一项:

题目20

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中,个别教养形式多于集体活动形式。

选择一项:

三、论述题(随机抽取1道,每小题25分,共25分)

题目21

请结合实际论述应如何给7~12月龄的婴儿添加辅食。

答:从少到多,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添加蛋黄,先由1/4开始,孩子无其他不适,大便正常,2—3天后增至1/3—1/2个,再渐渐增至吃一整个蛋黄。

由稀到稠:如从米汤开始增加到吃稀粥,再渐增稠至软饭。

从细到粗:如增绿叶菜,从菜汁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

从一种到多种:待孩子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另一种食物,不能同时添加几种。

应在孩子身体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若孩子生病,则暂停添加辅食。

添加辅助食物顺序,根据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情况,按月龄顺序增加各类辅食。

1—3个月的婴儿:主要的食物是奶,消化系统也没有做好接受辅食的准备。

4—6个月婴儿:一般婴儿从4个月始应加喂蛋黄。因为4个月时,从母体带来的铁质逐渐用完。蛋黄中含丰富铁质,加喂蛋黄,补充铁质,预防缺铁性贫血。5、6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已成熟,唾液中及胃肠有消化淀粉的淀粉酶,胃的容量也增大了,胃肠的消化能力增强了,这些都有利于消化吸收淀粉类食物。故此阶段应添加奶糕、烂粥、面条、饼干等。两次吃奶之间加喂番茄汁、西瓜水。果泥、菜泥到6个月时也可增加了。6个月时还可添加鱼泥、肝泥、肉泥及整个蛋了。

7—9个月婴儿: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增添鲜苹果泥、肉松、鸡蛋粥、肝酱、鱼肉、豆腐、饼干、蛋糕。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给些点心吃。如苏打饼干、蛋糕之类,可以与牛奶同时吃,喝一口牛奶,吃一口点心。不要在饭前给点心,不要零吃,以免影响食欲,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拿饼干吃

10—12个月婴儿:这个阶段的孩子,消化功能更成熟了且已长出2个下门牙了,2个上门牙有的长出,有的未长出,虽能用牙齿咬碎一些食物,但仍不会咀嚼,仍需要成人帮助将食物弄碎才能吃。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吃碎菜、切成小片的水果、软饭、稀粥、挂面、带馅食品,还能吃碎肉、碎鱼。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课答案

1.自测练习(1-7章)

第一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选择一项:

A.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题目2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给幼儿创造一个带有视听觉的、丰富语言刺激的环境;

B.

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鼓励其语言表达;

C.

与幼儿一起阅读,培养其阅读兴趣;

D.

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题目3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选择一项:

C.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判断题

(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题目4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选择一项:

题目5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选择一项:

题目6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7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选择一项:

第二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庭经济状况

B.

家庭居住条件

D.

家庭生活设施

题目2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B.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C.

家庭结构与情感氛围

D.

父母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选择一项:

题目4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选择一项:

题目5

5.家庭物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这两种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6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选择一项:

题目7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项:

第三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头尾原则

B.

远近原则

C.

等级整合原则

D.

系统独立性原则

题目2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玩具越多越好

B.

玩具越贵越好

C.

玩具越复杂越好

D.

玩具操作难度越高越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选择一项:

题目4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选择一项:

题目5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选择一项:

题目6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选择一项:

题目7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选择一项:

第四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强;

B.

动作的灵活性逐渐提高;

C.

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加强;

题目2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

B.

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

C.

主动性和有意性逐渐增强;

D.

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选择一项:

题目4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选择一项:

题目5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选择一项:

题目6

6.

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选择一项:

题目7

7.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选择一项:

第五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超常和落后儿童

B.

孤独症儿童

C.

肢体残疾儿童

D.

视听障碍儿童

题目2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型和学术型

B.

创造型

D.

运动型

题目3

3.

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错误看法;

B.

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

C.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

D.

对家长婚姻质量、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产生严峻挑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4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选择一项:

题目5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选择一项:

题目6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选择一项:

题目7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8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选择一项:

第六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1.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C.

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

D.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题目2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亲职教育

B.

教育活动合作

C.

管理与研究合作

D.

资源支持

题目3

3.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

B.

加强家园联系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C.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

D.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

题目4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

C.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D.

教育资源利用

题目5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资源共享法

B.

宣传法和讲座法

C.

调查研究法

D.

讨论共议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分。)

题目6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选择一项:

题目7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选择一项:

第七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家庭教育内容

D.

家庭教育方法

题目2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让孩子面对现实

B.

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

题目4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选择一项:

题目5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选择一项:

题目6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选择一项:

题目7

7.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收入家庭补偿计划“家庭教育支援政策”着眼于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选择一项:

2.形考任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1

题目1

1.【简答题】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⑴奠基性和终身性

⑵亲情性与终身性

⑶随机性与针对性

题目2

2.【简答题】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

目的:家庭事儿童社会化的场所,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任务:教给孩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常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内容:培养幼儿独立自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题目3

3.

【简答题】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

内容:⑴教育观念更新

⑵身心发展知识

⑶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知识

渠道:⑴幼儿园指导 ⑵社区指导 ⑶社会团体指导 ⑷大众传媒指导

方法:⑴兴趣诱导法 ⑵游戏活动法 ⑶实践操作法 ⑷环境熏陶法 ⑸榜样示范法

题目4

4.

【简答题】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答:⑴家长的身体素质是影响儿童成长的第一要素

⑵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儿童成长的质量高低

⑶家长的道德素质是决定孩子以后道德面貌的基础

⑷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时重要因素

题目5

5.【简答题】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家长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最早就亲近之人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影响甚大,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并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题目6

6.【简答题】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1)

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

(2)

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

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

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

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题目7

7.

【论述题】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题目8

8.【论述题】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树大自然直”、放任自流、推卸责任等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境性、情感性、稳定性、整合性几个方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一般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其中,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以及矛盾型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则是公认的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积极作用较大。偏向专制型的家长,常常会采取独断专行的方式,否认孩子的一切。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

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答:家庭都有个陋习,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这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把自己做不到或希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宿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这个现象上绝不是抵毁身为父母的他们,试扪心自问: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现象。每个家长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但许多家长却不从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志趣、爱好等出发,不考虑孩子发展的适宜性以及发展潜力,期望值严重偏离孩子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样就会形成对孩子的心理高压、导致心理抵触,而且往往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有家长从幼儿期着手,而幼儿正是培养幼儿个性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对幼儿进行消极的评价,势必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孩子的发展方向,符合其实际发展力,所提要求也必须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期望面要宽,不要仅局限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应该期望孩子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这样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形成性考核作业2

1【简答题】.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题目2

2【简答题】.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题目3

3【简答题】.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

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

(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

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题目4

4【简答题】.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题目5

5【简答题】.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形成好口味,益处伴终身。

(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题目6

6【简答题】.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社会性发展: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题目7

7【简答题】.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题目8

8【简答题】.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判定: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9

9【简答题】.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家庭教育要关注: 1. 及早发现,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 2. 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真心关爱,避免歧视和溺爱;认清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孩子适当的高期待。3. 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

题目10

10【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

(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最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题目11

11【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题目12

12【案例分析题】.

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0一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2)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题目13

13【案例分析题】.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找小朋友玩。他玩得投入了,就忘了小鸭子,结果可怜的小鸭子跟在他后面跑来跑去,被冬冬不小心踩死了,冬冬哭了好半天。后来又央求我再给他买一只小鸭子,我告诫他,小鸭子太小,它把你当作它的妈妈,妈妈是不是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呢?冬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使劲点头。不过,从那以后他对待小动物小心了很多,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小鸭子放在小盒子里,并且说:“妈妈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在家里乖乖的哦!”我和他爸爸忍俊不禁。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观察自然中小动物的动态。如小鸟在飞,小蚂蚱在跳,小蜗牛在爬。现在孩子4岁多了,渐渐地了解了好多大自然和小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一次,我带他和别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园去玩,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认真地观察它们。“阿姨,你快看,好多小蚂蚁!”一个小朋友突然指着草地大声说。冬冬和其他小朋友都跑了过去,只见冬冬趴在地上仔细看,然后对我说:“妈妈,是不是天要下雨了?”。“嗯,是啊!”我望望变暗的天空。冬冬对别的小朋友说:“妈妈对我说过,小蚂蚁搬家,小燕子飞得很低都是快要下雨了,我在书上也看到过,今天可看到了哦!”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答:这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发展的表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

(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题目14

14【案例分析题】.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

形成性考核作业3

1【简答题】.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答: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存在一个主动与主导的关系。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可以分为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和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评价0-3岁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指标。

1.

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2.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3.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

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题目2

2

【简答题】.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性也更强。

3-6岁儿童家园合作内容分为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等方面。

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这些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也是评价一个家园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

题目3

3【简答题】.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是双方合作的根本目的。在合作中社区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服务,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家长也可以积极为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教育资源利用等。

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因此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性、目的性

是否以促进幼儿发展、家长育儿能力发展、社区职能发展为目的。

二,互动性

是否体现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目的。

三,有效性

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题目4

4【简答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教育内容不合理

⑵过分溺爱孩子

⑶代替代劳,劳动教育薄弱

题目5

5【简答题】.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答: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的家庭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于保护和过于干涉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

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题目6

6【简答题】.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有三个:独立个性、民主开放、经济意识。这也集中反映百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度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但有时极端的专民主也使美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产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属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

题目7

7【论述题】.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

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1)亲职教育,(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

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题目8

8【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

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1)

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先应从传统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改变入手,变革还应包括儿童观的变革。在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之下,家长应当明确学前阶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家长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具有终身影响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2)

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方面,家长要注意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宜发展的家庭环境;精神环境方面,家长除了创设和睦的家庭氛围,还要注意改进亲子交往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亲子关系。(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和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从而提高教育能力。(4)家长素质的提升:家长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都对幼儿产程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5)

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应当真正认识家长教育的价值,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系统规划和研究,增强家长教育的执行力度,更新家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家长教育的全新模式,使城市和农村家长能够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自

己的看法或建议略。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分享。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第一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便成为其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型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很好的利用了幼儿园的网站进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他们把幼儿园的新闻,孩子的照片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放在上面,让那些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到。给他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关注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从中获取科学的教育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所以这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成长后悔欣慰并感动。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网站的开设,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可以进行交流和指导,更是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的活动,老师的辛苦付出,对他们今后在进行家园配合的时候更能理解支持教师。从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来看,其内容包括了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开放日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个别约谈、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长委员等。而案例中其实只是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所以,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的开展。也能够利用更多的方式,丰富家园联系的内容。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中国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答:国外父母非常注重对于孩子独立自主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小孩能够更早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包办孩子的一切。 以上国外和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了我们警示,警示着我们:别等孩子失败才后悔。孩子缺乏独立性,任何事都依赖父母,无法靠自己来解决问题,这都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有时过度呵护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父母应看好时机,适度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是,爸爸妈妈有的都可以给你,但你想要的你也都能自己争取得到。不要等到孩子失败,才后悔当初没教会他独立。并请:(1)给予孩子独处的时间。独立性从小就可以开始培养,而促进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他学习独处。当明白家长无法随时随地帮忙时,他们也将学会依靠自己。(2)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孩子只要有能力做,就让他们自己来。只要观察到孩子是有能力

做到的,爸爸妈妈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多加鼓励孩子主动的意愿。(3)

避免挑剔或纠正。当孩子有意愿自己做、自己尝试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做个完美主义者。孩子若是常常从父母那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自我观感一-定是负面、缺乏自信的。(4)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当孩子

累积久了解决问题的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问他可以怎么办,引导他学习思考。引导时切记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提供的协助越少越好。(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是一家的成员,他有权利享用家中所提供给他的资源,也有责任为家里付出。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帮他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或是帮忙收衣服,让孩子学习独立的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责任感。

活动设计与指导

1、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2、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请从上述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园配合 教师 呵护 转变

过去,幼儿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几乎都是统一的模式,教师重集体教学而忽视个别化教育,以致培养出的幼儿不但缺乏个性,而且他们的智力潜能亦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有效地改变了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他们能给每个幼儿尽可能地提供和谐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实行幼儿个别教育。幼儿园能依据每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制定出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措施,为每个幼儿提供了最适宜的教育和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使其在幼儿园得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当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提高和转化一个能力较弱或具有个性问题的幼儿,却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有时候用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不见成效,有时候虽见成效,但只要有一个偶发因素,又会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这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失去信心,但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对这些幼儿的教育与引导,那就是我们不负责任了,那就是我们违背了一名教师的使命了,那显然是不行的。下面,就童童小朋友的改变,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与分享。

一、案例描述

在玩桌面游戏的时候,小朋友在专心致致地拼搭玩具,童童却拿起同伴搭好的飞机模型在教室里乱跑。我提醒他把玩具还给同伴,他不但不给,而且把玩具摔在地上,用脚去踩,把小朋友急得哇哇大哭……

在教育教学的时侯,小朋友都在画画,童童东张西望,用油画棒在别人的纸上乱涂乱画,还哈哈大笑……

在午睡的时候,他头顶被子,床头创尾爬个不停……

二、案例分析

作为教师,此时此刻,我静静地在想: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是每个人心理面貌的总和,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心理学家指出:个性是人类不重复的财富。童童是个相当聪明的男幼儿,平时上课思维活跃,还懂得许多有关与动植物的知识,但他总是和同伴相处不好,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一会儿把别人玩具抢走了,一会儿把别人的书皮撕了,一会儿又把女幼儿的辫子抓了……。这背后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一)查找原因

我联系了童童的妈妈,了解了童童表现出如此个性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童童两周岁时就被父母送到全托制幼儿园生活,缺乏家人间的情感交流;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了解幼儿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很少陪伴和照顾幼儿。童童遇到不愉快的事无处倾述,只能以破坏玩具和物品发泄情绪。父母教育引导的方法长期是打骂的方式,因而幼儿的性格变得好动、倔强,蛮横,不听劝。

(二)采取措施

1.家园联系,密切配合。我经常利用QQ、电话、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与童童的爸爸妈妈联系、沟通,向童童的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存在的个性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指导他们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发现孩子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童童的父母转变非常大,配合效果十分显著。

2.个别交流,讲通道理。我用个别交流的方法了解到:童童破坏同伴作业、争抢他人玩具和图书、不守常规的表现,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以幼儿的话讲就是想和同伴玩。我借机便让他说说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小朋友呢?我们每天做这些事大家会喜欢吗?每日里我围绕一个行为或一件事情与童童沟通、交流并进行引导,慢慢地他一点一点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良行为了,逐渐与同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能够和睦相处了。因此,只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幼儿就会有较大的变化。

3.抓住优点,以优治缺。童童喜欢讲故事,当他看到小朋友的图书非常精彩,就不声不响地一把抢过来看。我看到后就耐心地对他讲小故事:“小朋友找不到图书会怎么样?如果你的图书不见了又会怎样?小图书被人抢过去它会怎么样?”童童想到故事中小朋友和自己,一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回过头把书给了同伴,并学会了说对不起和借书来看,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4.及时鼓励,增其信心。童童对学习很感兴趣,画的画往往较有创新,折纸时反应也很快,叙述故事也比别人完整。我抓住这些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使他的自信心增强,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如当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后,我试着鼓励他:“瞧,童童画的画真棒,小朋友都很喜欢,还要向你学习呢,你会教小朋友画画吗?”童童回答说:“会的。”“那小朋友一定会和你成为好朋友的。”慢慢地,童童的言行有了很大的转变,并且与同伴的关系越来越好,相处也融洽了,并形成了稳定的、良好的个性特征。

三、案例反思

篇8

文山环北小伶童幼儿园攀枝花分园 丁丽娜

2013年10月0日至10月15日,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云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国培计划培训幼儿园首期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短短的天学习中,既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又观摩了文山州幼儿园区角活动和环境。每一天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在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和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教学中的疑惑。而作为我们这些幼儿园的骨干,更应该把专家、名师的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指引我们走向教学成功的彼岸。

此次学习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如:侯菊云老师的“《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践”、“马怀忠老师的“美国幼教现状对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尹莉雯老师的“幼儿园活动区角设计、案例分析与摸似操作”和“幼儿园活动区角活动观摩”、董卫花老师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王卫红老师的“打造和谐团队,促进内涵发展(幼儿园名师工作专题)”、殷进萍老师的“儿童学习发展与评价”、蒙永乐老师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印义烔老师的“幼儿园环境设计。这几个专题,为教师们开辟了新视野,使我们改正并更新了头脑中原有的死板的教学思想的观念。同时体会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尤其是马怀忠老师的“美国幼教现状对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详细阐述了怎么理解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最基本专业能力,还有当今时代的教育应是发现的教育,支持的教育,引导的教育。他用清晰地教育观点和经历向我们阐述了教师成长的必要性和成长策略,最后,他还向我们每位学员提出了忠恳的希望,让我们“做一名有品位、有作为、有地位的教师”。马老师朴实的语言犹如一盏明灯,给我们的成长树立了信心,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转变思想、更新理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基层幼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幼儿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二、自我反思,促进成长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航者”,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初衷。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下,教师只有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内化为自我的教学行为。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内容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有效地自我反思,有对专家报告的反思;有对教学活动观摩后的反思等等。反思是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思考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有本质性的提高。教师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长,从而形成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三、终身学习,提升素质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这几天,既忙碌又充实!既疲惫又紧张。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收获是丰硕的:我们进一步把握了纲要的精神,领会了各个领域活动的指导内容、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观摩了名师教学,关注了有效课堂,提高了教学实践水平;通过设计实操的演练,协调了设计与指导一节课的平衡点;强化了我们的专业意识,阐明了我们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篇9

【关键词】“80后”幼儿教师;家长;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12-0006-07

【作者简介】乔卉(1964-),女,江苏江都人,南京市市级机关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杨倩(1979-),女,湖北枝江人,南京市市级机关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园一线教师中8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23人,占一线教师总人数的62.2%。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园家长是独生子女的比例占到了30%-40%。因此,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碰到“80后”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情况。“80后”思想敏锐,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但是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开展“80后”幼儿教师与家长合作教育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我园“80后”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合作教育中建立和谐的家园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育人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我们就生活、工作、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教育行为等方面对本园教师和家长做了调查,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和访谈。

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共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受调查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1.1%,其中80前教师12人,80后教师18人;发放家长问卷186份,回收179份,回收率为96.2%,受调查的家长占幼儿家长总数的36.9%(以每个幼儿一位家长计算),其中80前家长105人,80后家长74人。这次家长问卷调查覆盖幼儿园每个班级,调查范围广泛,调查是真实可信的。

本次调查还采用了专题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针对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中的问题,设计讨论提纲,由课题组成员进行访谈和记录,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访谈对象是本园的80后教师,一共访谈了18位,工龄为1年~7年,半数以上为小学一级教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l.教师观

由图1可见,教师回答自己在幼儿心目中是怎样形象的问题上,80后教师选择“伙伴形象”是所有选项中比值最多的,远多于80前教师。除了伙伴形象,其他选项比值都低于80前教师,说明80后教师比80前教师更明显倾向于扮演幼儿的伙伴角色。80前教师选择“妈妈形象”的有42.9%,是80前教师选项中最多的,说明他们更倾向于扮演幼儿的妈妈角色。无论是80后教师,还是80前教师,严师形象和权威形象的选项比值都低于25%(4个选项的平均值),说明目前多数教师在幼儿与教师的理想关系认识上都不认可严师形象和权威形象。

2.儿童观

教师在是否同意不喜欢睡午觉的幼儿进行安静的活动、是否要求全班向某位聪明听话的幼儿学习、是否允许幼儿适度哭泣来发泄情绪、集体活动是否允许幼儿可有不同坐姿等问题上,80后教师和80前教师各选项间比值的差异不明显。单从80后教师来看,选择肯定的比否定的多,从80前教师来看,选择肯定的比否定的少。由此可见,80后教师比80前教师相对而言有着略微宽松的儿童观,更为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

3.职业观

(1)教师在有关职业倦怠的问题上,80后教师和80前教师多数人是偶尔有职业倦怠,经常有职业倦怠者80后教师的比值要小于80前教师,从未有职业倦怠者80后教师的比值也要小于80前教师。从数据看出80后教师比80前教师有职业倦怠者的总体比值大,可能是80后教师受同龄人跳槽频繁的影响。而80后教师选择经常有职业倦怠者的比值明显小于80前教师,可能由于80后教师工龄短,对工作的新鲜感更易保持。其次,80后教师年轻有更多娱乐休闲时间,80前教师需更多精力管教自己的孩子,使得80前教师更容易出现经常性职业倦怠。

(2)在有关职业压力的问题上,由表1-1数据可知教育教学要求高是80后教师和80前教师职业压力的最主要原因,相比之下,80后教师由于工龄短,教育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而更担心领导不满意。

(3)在选择幼儿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上,由表1-2可见80后教师比80前教师在选择职业上有更大的主动权,80后教师更重视自己的喜好与职业的结合,一方面体现了80后教师更具有人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由于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教师,也说明了80后女教师比80前女教师对职业更为重视,选择偶然的比值明显减少,体现了80后女教师在职业观上更加自立自强。

(4)在对工作整体感受的问题上,80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比80前教师更趋两极分化:工作顺利、得到领导认可的80后教师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工作不顺利、担心领导不满意的80后教师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难以短期改变局面。80前教师比80后教师年长、成熟,已经度过了工作最初几年的“得意”或“失意”期,处于相对平稳的上升期,懂得怎样调整状态,因而无人选择不太开心。

(5)在周末加班可接受方式的问题上,由图5可见,80前教师更具有不计得失的敬业精神,或者说是80后教师更倾向从劳动法的角度反对无条件加班。80后教师和80前教师选择比值最多的都是物质奖励,尤其是80前教师高达75%,说明物质奖励比精神奖励更受欢迎。80后教师选择精神奖励的比值远大于80前教师,说明80后教师非常看重领导的精神奖励。

4.个性特征

在性格内外倾的问题上,80后教师性格外倾型的居多,内倾型较少,80前教师性格内外倾分布很平均,说明了80后教师比80前教师整体来说性格更外向、开朗。

5.家长工作

在家长工作态度方面,图7结果显示,80后教师家长工作态度主动的少于80前教师,也就是说,80后教师虽然外向型性格居多,但在家长工作中主动性不是很突出。(问卷11、19、20、30、31题)

(二)家长问卷结果与分析

1.教育观

(1)在回答“只要发挥特长,即使成就不大也会满意”的问题上,由表2-1所见,80后家长和80前家长90%以上都能赞同此观点,80后家长选择无所谓和否定的比值要略多于80前家长,选择肯定的比值略少于80前家长,说明80后家长比80前家长更期望孩子将来有成就。

(2)在关于开发孩子某方面潜能的问题上,由表2-2所见,选择有一定好处的都占大多数,80前家长认为没必要和认为绝对必要的一样多,而80后家长认为没必要的要多于认为绝对必要的,说明80后家长没有80前家长重视孩子某方面潜能的开发,可能是现代社会对情商更为重视的缘故,80后家长会认为开发孩子某方面潜能会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影响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3)在看待隔代教育的问题上,由表2-3数据可看出,80后家长选择不满意的比值多于80前家长,可能是由于80后家长持有较前卫的育儿观念,与父辈教育观念大有不同,产生分歧较多。80前家长遵守“晚辈必须听从长辈意见”的传统,与其父辈之间能就教育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育儿观念的一致性。

2.教育方法

在解决育儿问题途径的问题上,80后家长选择咨询专家的比80前家长少,选择咨询园长教师的略有增多,说明80后家长更愿意和园长教师交流并解决育儿问题。

3.具体教育行为

(1)在孩子缠着讲故事的问题上,由表2-4可见,80后家长选择商量明天讲的比值明显多于80前家长,选择讲个简单故事和选择不顾劳累坚持讲的都比80前家长少,说明80后家长在比较累的情况下不大会勉强自己给孩子讲故事,可能与80后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体谅父母有关。80后家长没有人选择责怪孩子,说明80后家长更加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尊重孩子。

(2)在对孩子要求严格方面80后家长与80前家长基本没有差别,大多数人对孩子的要求方面都比较宽松。

4.参加讲座、亲子活动和培训

(1)在参加讲座、亲子活动和培训的问题上,从表2-5数据上看,80后家长从未参加的比值比80前家长少,有时参加的比值比80前家长多,都参加的比值和80前基本一样,可见80后家长完全不重视专家讲座的减少了,有选择性参加讲座的增多了。

(2)在对讲座评价的问题上,由表2-6可见,80后家长对讲座的要求高于80前家长,理论性太强是讲座突出的缺点。

(3)在家长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方面,由图10可见,家长们对培养孩子优良品质、行为习惯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开发智力的需求,这也符合当今为孩子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生存基础的理念。80后家长选择促进亲子关系的明显多于80前家长,说明80后家长更重视亲子关系。80后家长选择家庭教育正确观念的少于80前家长,说明80后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正确观念有自己的看法。

(4)在回答是否喜欢参加园内教师组织的亲子活动问题上,大多数家长很喜欢园内组织的亲子活动,80后家长很喜欢和不太喜欢的比值都略大于80前家长,说明80后家长重视亲子活动,同时对亲子活动也有较高的要求。

5.家园沟通

(1)在更肯定谁的工作成绩问题上,由图12可见, 80后家长和80前家长的选择没有明显差异,他们选择两者一样的都在50%左右,选择年轻教师的比值都大于中年教师,说明年轻教师更受家长欢迎,可能是年轻教师更有朝气,更容易成为孩子的伙伴,和家长年龄相仿,沟通更容易。

(2)在和班上老师交流的次数上,80后家长选择很少交流的比值明显大于80前家长,可能是因为80后家长工作忙,较多人让老人接送孩子,自己很少有机会同老师当面交流。

(3)在和班上老师交流最多的话题方面,由图14可见,所有家长在与教师交流时谈论幼儿教育的话题远远多于其他方面的话题,其中80后家长更是如此,说明他们更希望从幼教专业人员处获得教育孩子的信息和有效方法。

6.教师观

在回答希望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什么角色的问题上,由图15可见,80后家长和80前家长对几个选项的排序都是伙伴形象、妈妈形象、权威形象和严师形象。 80后家长相比80前家长更不认可严师形象,且更偏向妈妈形象和伙伴形象,说明80后家长更希望教师和孩子的关系如同母子般亲近,伙伴般轻松。

(三)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1.对家长进行分类

从访谈的结果来看,80后教师对家长分类的表述大多数都提到了配合与不配合型,有些教师还根据家长的个性特点、对幼教重视程度等分类为漠不关心型、健谈型、温和型、敷衍了事型、要求苛刻型等等。可以看出,比较受80后教师欢迎的有健谈型、温和型等配合教师工作的家长,而漠不关心型、要求苛刻型等反映出了80后教师与之在沟通和合作上有待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访谈教师18人中有11人提到了漠不关心型、冷漠型、冷淡型或不冷不热型,也反映出漠不关心型的家长分布较广,是家长工作的一大难题。

2.对家长不配合、不合作的原因分析

80后教师对家长不配合、不合作的原因主要分析为:

(1)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重视。有的认为吃好睡好就行;有的不关注教师发的通知。例如:教师通知家长收集材料给幼儿上课使用而家长不准备。

(2)家长工作忙,不了解孩子,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交给老人,而老人与80后教师有代沟,更难以沟通。

(3)家长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教师过高要求,对教师的工作不了解。例如:有的家长认为每次上课都应该让他的孩子回答问题。

(4)家长认为自己很懂教育,对80后教师不尊重、不信任。

(5)家长性格内向,不主动与教师交流,教师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不够。

(6)家长对教师期望太高,希望教师什么都包办,家长什么都不用管。

(7)曾在某些幼儿教育问题上有过误会。

访谈的80后教师多数人提到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重视和教师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不够。除了教师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不够这一条,其他的原因基本都是从家长单方面讲的。

3.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难纠正的原因分析

80后教师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难改正的原因主要分析为:

(1)家长放任不管,教师告知,家长却不以为然。

(2)孩子的众多教养者要求不一致。

(3)孩子性格、先天气质各有不同。

(4)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尤其是老人)。

访谈的80后教师多数人提到了家长溺爱、娇惯孩子,说明家长溺爱、娇惯孩子是孩子不良行为习惯难以改正的主要原因。有两位80后教师提到是孩子性格、先天气质各有不同造成的,说明其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一定认识,对该类型幼儿的教育应该采取适当的策略。

4.描述自己认为成功的家长工作案例

80后教师描述自己认为成功的家长工作案例可分为四类:

(1)通过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共同帮助幼儿纠正某些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孩子吃饭挑食或脾气暴躁,教师通过与家长多交流获得了支持。

(2)通过新的途径和策略让原本不太配合教师的家长变得配合了。例如:把工作忙没法当面交流的家长加入QQ聊天,让不太相信教师所反映孩子表现的家长来园观看后相信教师反映的情况,更加支持教师工作。

(3)教师关心幼儿的某件小事让家长感动,之后家长很感激信任教师。例如:教师及时打电话让家长给冬天较晚离园没带外套的孩子送外套,让家长更加信任老师,每次见面都主动打招呼。

(4)教师发现幼儿有身体发育缺陷(例如:口腔发育缺陷、多动症等)后告知家长,而家长不以为然。教师通过多次劝说和举例,让家长重视,使幼儿得到及时治疗,之后家长十分感激。

5.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讲述的是晨锻时一位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教师安排在一边练习跳绳,别的孩子都在玩自选玩具,家长很生气。让80后教师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如果自己是那位教师会怎样应对。

80后教师的案例分析分为三类:

(1)明确表示反对单独练习,认为这样是让孩子脱离集体,会伤孩子自尊心。

(2)明确表示赞成单独练习,认为孩子不练习就跟不上其他孩子,还能培养上进心、任务意识。

(3)没有明确表示赞成还是反对单独练习。

访谈的80后教师有7位表示反对单独练习,6位表示赞成单独练习,5位没有明确表示赞成还是反对单独练习。在怎样应对家长的问题上,80后教师都表示应态度诚恳的向家长说明原因,建议幼儿在家练习,有两位教师提出可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陪那位幼儿练习跳绳,让他没有脱离集体的感觉。由此可见,在赞成或反对单独练习的问题上80后教师没有倾向哪一种观点,他们既看到了单独练习的优点(让幼儿迅速赶上其他幼儿),也看到了缺点(容易让家长误会,伤孩子自尊心)。

(四)问卷与访谈的综合分析

1. 80后教师具有年龄优势。在希望教师(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什么角色的问题上,80后教师、家长都把伙伴形象排到第一,80前教师把妈妈形象排到第一。而80后教师、家长都青睐伙伴形象,正好解释了为什么80后家长和80前家长都更愿意选择年轻教师做孩子的老师。从这一点上看,虽然80后教师在教育经验上略逊于80前教师,但年龄优势使他们更受家长的欢迎。

2. 80后教师和80后家长在教育观念和个性上有很多相似点。80后教师比80前教师有着更宽松的儿童观,更为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80后家长比80前家长更加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尊重孩子。80后家长对自己育儿水平自信的多于80前家长, 80后教师选择工作整体感受非常开心的多于80前教师。同属80后,80后教师和80后家长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满意无条件加班和专家讲座理论性太强。同样,他们在家园合作中也不会轻易附和别人的观点,80后家长比80前家长更活跃,对教师组织的亲子活动或家长会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 关于隔代教育,80后家长和80前家长大多数都选择有些不满意,从对80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老人溺爱孩子的现象普遍,给家长工作带来困难。可见,家长和80后教师都对隔代教育容易产生的教育观念不一致有认识,而且80后教师特别关注到,由于老人溺爱孩子造成了孩子不良行为习惯难以纠正。

四、结论与建议

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思考,对“80后”幼儿教师与家长合作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80后教师应充分发挥优势,建立与家长相互尊重、信任的关系

80后教师有年龄优势,他们比80前教师有着更宽松的儿童观,更为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最适合做孩子的伙伴,且他们在教育观念和个性上与80后家长有很多相似之处,更有共同语言,因此更受家长和孩子欢迎。但是,由于80后教师经验不足,教育教学能力较弱、家庭教育知识缺乏,家长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因而易造成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不尊重。因此,80后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从自身找原因,虚心听取并接受家长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老教师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幼教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实力,加强实践,积累教育经验,更好地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不断提高家长育儿能力,让家长认可自己的实力,提高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二)80后教师应发挥主动作用,提高家长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从访谈的结果看到,80后教师列举了很多条家长不配合的原因,怎样去争取这些家长的配合是家园共育必须面对的。同时,从家长工作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将心比心、真诚面对家长是获得家长支持的唯一方法。漠不关心型家长的态度能否转变取决于教师,一件能感动家长的小事因为你的主动而变得很容易。80后教师虽然外向型性格居多,但在家长工作中主动性不够突出,这与80前教师更具有不计得失的敬业精神是形成对比的。80后教师应将外向、开朗的个性充分运用到对家长的工作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主动、真诚地与家长交流,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讲究交流技巧,多进行换位思考,客观评价学生,提高家长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三)80后教师应抓住机遇,开辟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新途径

随着80后家长的不断增多及家长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无论是80后教师,还是80前教师,都发现家长们似乎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们要求多提供机会和形式与教师交流,要求专家讲座更具实用和操作性,要求亲子活动更有教育意义、更有趣、更新颖等等。80后教师应抓住机遇,大胆尝试,根据时代特点寻找新的教育灵感和突破口,开辟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新途径,用新思路解决一个又一个合作教育的难题,以便和不断增多的80后家长获得更有效的沟通。

(四)80后教师应和家长相互学习,推进学习型幼儿园建设

从调查中发现80后教师和80后家长在家园合作中都不轻易附和别人的观点,因此,80后教师要合理地开发家长资源,改变过去教师单方作为专家来解答家长育儿难题的观念,通过“父母学习小组”“家长工作坊”“家园合作学习小组”等形式,和家长共同探讨育儿方面遇到的新问题,更新育儿观念,掌握育儿技巧,彼此从对方那里学习更多的有关儿童教育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幼儿园建设,促进教师、家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1-51.

[2] 刘小玉.“80”教师的特点及其培养初探[J].江西教育,2008,(2):24-25.

[3] 李生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1-224.

篇10

[关键词]社会退缩幼儿 师幼互动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66-02

社会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1]目前较为公认的是Asendorpf提出的三种亚型:安静孤独、沉默寡言和活跃孤独。[2]第一种是安静孤独型(Solitary-passive),又称主动退缩,表现为在同伴环境中主动离开群体的行为。这类幼儿喜欢独处,宁愿独自进行建构游戏和探索性活动。第二种是沉默寡言型(Reticence)的行为,又称抑制行为,表现为跨情境的旁观行为和无所事事的行为。第三种是活跃孤独型(Solitary-active),又称为被动退缩,表现为频繁的、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的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3]美国High/scope课程认为,真正的师幼互动是指成人在与幼儿游戏或是交流中所表现出的语言或者非语言的行为,并且在互动中,成人与幼儿都对互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4]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影响师幼互动和师幼关系的因素有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教师自身的特征。[5]幼儿自身的特征就包括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幼儿早期的人际经历等。教师自身的特征就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反省能力等。在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退缩幼儿大多性格内向,具有害羞、抑郁、焦虑等内隐问题行为,在互动中非常被动;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和保育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互动技巧,这就为有效改善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幼儿教师方面来讨论造成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现状的原因。

一、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现状

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法和量表法,结合师幼互动的概念化分析工具,研究者(李娜,2006)总结出了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现状和特征: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数量明显多于一般儿童,但互动常常得不到社会退缩幼儿的反馈;绝大多数社会退缩幼儿的师幼互动事件为非对称相倚型,教师在互动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与一般幼儿相比,社会退缩幼儿更加容易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教师与社会退缩的互动主题以照顾生活和指导游戏为主,教师较少关注社会退缩幼儿情感和态度需求;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态度以不满、厌恶等负向情感为主,社会退缩幼儿的情感体验难以引起教师共鸣。[6]

二、影响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教师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以访谈法为主,结合问卷调查法。[7]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安市和北京某地区公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共访问幼儿教师8名,其中3年以下、3-5年、6-10年、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各两名。发放问卷70份,有效回收66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三)分析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师自身特征(叶子、姜勇,1994)为分析工具,从教师的个性特征、观念行为、知识经验、反思能力四个方面[8],结合社会退缩幼儿的特点来进行原因分析。

(四)研究结果

1.大多数幼儿教师为外倾型人格,且情绪情感状态不稳定。

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测得78.79%的幼儿教师为外倾性人格,即性格外向、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乐观随和等。

幼儿教师外倾性的性格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存在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喜欢交际、乐观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更容易感染社会退缩幼儿,影响其情绪情感状态,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但是另一方面,外倾型的幼儿教师往往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访谈中,30.77%的外倾型教师认为自己“比较容易被激怒”,36.54%的外倾型教师常“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厌倦之感”,53.85%的外倾型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情绪会时起时落”。

显然,这样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是不利于幼儿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互动的。在互动中,社会退缩幼儿经常处于焦虑、紧张、害怕、被动的心理状态中,常常对教师开启的互动没有明显的反馈。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这种消极状态是非常艰难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稳定、持久的努力。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很容易导致教师对退缩幼儿的行为和态度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之间的互动,甚至会破坏已有的互动效果,使得退缩幼儿更加远离教师和集体。幼儿的这样一种状态又会反作用于教师,于是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关系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2.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内容、价值、方法等的认识是否科学合理,制约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的发展、社会性认知、交往和行为的发展等方面。[9]在调查中,54.53%的幼儿教师认为“儿童的交往能力对其发展最为重要”,这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通过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比较单一、片面,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就是学会遵守规则、学会与他人交往;幼儿教师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多为成人模式(如,讲道理、严格要求、不断提醒),没有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并没有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刻、系统地思考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只是停留在浅显、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层面上。

社会退缩幼儿是存在内隐问题行为的特殊儿童,他们的社会认知、交往、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社会性发展,而且要掌握系统、科学地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退缩幼儿遵守班级规则,经常自己玩耍或偶尔与同伴交流,并以此来判断这些孩子并没有严重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因此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更不会制定特殊的指导方案,不会根据退缩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来安排教学和活动。一些教师表明会关注到社会退缩幼儿,但是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退缩幼儿身上,方法简单而粗糙,并没有认真想过退缩幼儿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使得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之间的很少互动或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幼儿的退缩行为。

3.幼儿教师缺乏有关社会退缩幼儿的知识经验。

教师的知识,特别是教师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会影响教师对儿童认知及行为的理解和对待方式。社会退缩幼儿在心理表征和行为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主动了解和学习社会退缩幼儿的身心特点,对社会退缩幼儿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进一步的干预和治疗得以实现。但是在调查中,74.45%的幼儿教师表示对社会退缩幼儿这一概念“了解很少”,13.23%的人表示对社会退缩幼儿这一概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幼儿教师关于社会退缩幼儿的知识很少并且主观性、经验性知识占主导,对社会退缩幼儿没有一个科学、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样教师开启的互动很少或者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认为退缩幼儿缺乏生活能力和交往技能,互动以照顾生活和指导游戏为主,不能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需求,导致儿童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

随着时间的累积,教师在与儿童的不断接触中,积累了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特殊性,敏锐地观察和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从而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调查表明,幼儿教师的教龄越高,对于社会退缩幼儿的认识越为全面深刻,并且通常有具体的干预和治疗幼儿退缩的方法。相反,教龄低的幼儿教师缺乏经验,对社会退缩幼儿的认识肤浅而片面,且常常无法有效改善幼儿的退缩行为,在互动中常常出现失落、厌恶、不满等负面情绪。

4.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关于教育反思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采用庞丽娟等人的观点,认为教育反思就是“使两者连接起来,把原因和结果、活动和结果结合起来”。具体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手段。[10]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思的知识、反思的内容、反思的方法和策略、反思的动机、反思的连续性。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直接影响其教育观念和知识经验的更新与进步。

调查发现,51.52%的幼儿教师对反思型教师的了解“很少或有一些”;84.85%的幼儿教师表示在工作中“较多或经常”进行反思;53.37%的幼儿教师经常对“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反思,19.70%的幼儿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反思;17.9%的幼儿教师采用“记日记”的方式进行反思,53.6%的幼儿教师采用“群体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反思;51.52%的幼儿教师进行反思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要求或工作需要”;43.8%的幼儿教师在工作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表明幼儿教师在反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经常进行反思,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有关反思的知识;反思的内容多为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等外显教育行为,较少涉及到教育理念、儿童行为特别是儿童问题行为;反思的方式主要是“群体案例分析”,缺少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反思;反思的动机多为外部动机,缺乏进行反思的内驱力;幼儿教师主要是在教育实践后进行反思,缺乏对教育活动的预见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现状对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非常不利的。幼儿教师主要针对群体进行案例分析,反思的内容较少涉及到儿童的问题行为,缺乏反思的内驱力等都会造成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忽视;缺乏反思的知识以及主要在问题发生之后进行反思,导致教师不能及时调整与退缩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影响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淑杰.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亚类型及其行为适应[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2]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21;23-30.

[4]廖丽英.高瞻课程中的师幼互动[J].早期教育,2011,1.

[6]李娜,张福娟,叶平枝.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特征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

[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59-279页.

[8]叶子,姜勇.论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师自身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