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 市场营销 传播 理念 关系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各企业正朝着商业竞争国际化、企业生存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竞争也显得愈加激烈。要想在时代潮流中稳步前进,先进的营销理念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社会文化正不断渗透到企业各个领域,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充满人性化、具有文化形态的产品,因此利用企业文化传播进行市场营销一定能给企业带来勃勃生机[1]。

1.企业文化的理念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企业文化理念则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2]。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对企业文化的全面内涵和组成要素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推广和扩散,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3]。

2.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

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包括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员工。领导者又称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诠释者、倡导者和宣传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企业领导者肩负着塑造、维护和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星巴克公司里每个员工都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对象是顾客,是与企业员工直接或间接接触者。为此,企业文化的传播应该重视企业员工的力量,共同宣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4]。恰当的传递企业的品牌和品味可加深顾客的认知,传达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让顾客认同,产生购买的欲望,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5]。

从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形象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创造消费信心的能力,使广大消费群体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产生依赖和信任。

3.企业文化传播的形式

企业文化传播包括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内部传播首先要建立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内部刊物及其网站是企业员工获得企业文化的重要媒介,要充分利用内部刊物及网站,大力宣传企业文化理念,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其次要搭建文化传播载体,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让企业员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6]。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功能,同时也兼有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对外传播的途径有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式传播、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和企业文化的交流合作,目的在于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印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更好发展[3]。

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整体价值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制订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活动,引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7]。茅台集团的“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海尔集团的“海尔真诚到永远”、IBM公司的“IBM就是服务”等不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指示灯,同时也是对社会大众的承诺。决定21世纪人类消费的是文化,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时代。企业文化的传播为企业市场营销和市场竞争创造了先决条件。

4.企业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谋求共同发展。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是内有文化、外有市场,两者统一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中。企业文化是内在的,是企业的灵魂,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并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不断培育、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8]。—个好的企业营销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在视觉形象、产品质量和服务文化上的支持;同样好的营销策略也会促进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在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的提高[9]。总之,企业文化巩固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提高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4.1企业文化传播为市场营销引导方向

企业文化传播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自身管理、产品营销的策划之中,并通过多媒介全方位统一传播可使企业的名声、名气得到充分的扩大,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现代市场营销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文化含量高的营销,才能在满足客户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其精神需求,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得到客户满意,从而长久占领市场,为企业带来持续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只有把市场营销建立在企业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夯实基础,提高营销水平[10]。

4.2企业文化传播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当今的市场,是一个具有消费者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市场,以顾客为导向进行企业的市场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适应这一转变,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经营宗旨是“以顾客为中心,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顾客是营销组织的直接服务者,顾客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的传播可在企业上下形成坚定的“始终为顾客服务,促进企业与顾客和谐共生”的经营理念。这不仅能够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顾客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且能够培养顾客的忠诚,形成顾客归属,同时赢得顾客和市场[11]。

4.3企业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更新营销观念

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属性的产品营销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创新。文化走进营销,营销融入文化。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12]。

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树立高瞻远瞩的战略观念,对企业的文化、宗旨、经营策略、企业精神等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和敢于参与市场竞争,以企业的产品为引导、发掘市场的需求,能够驾驭市场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13]。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适应于当今市场经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加强企业文化传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已发展成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的战略观念的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和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来实现,而这两种整合依靠的都是企业文化的传播。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量的较量,新的竞争环境告诉我们,市场竞争单靠物质力量较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整合力量[14]。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企业的生命之根,制胜之魂,以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给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规避行业和市场风险[15]。

总之,企业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己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开放化的日益形成,企业面对日趋激烈和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大企业由过去的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逐步向以知识管理为中心转变,而知识管理必须通过企业文化传播和引导加以实现[1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会更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企业文化传播必将在21世纪的经济和企业的竞争中发挥主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航,杨殿宇.企业文化营销—21世纪的营销模式[J].辽宁经济,2010,(2):68-69

[2]晋丽珍.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创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3,(5):41-44

[3]曹建申.企业文化生成与企业生存发展相辅相成[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2009,(9):25-26

[4]吴仁超.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3):42

[5]杨凤影.企业文化在营销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154

[6]姜杉.浅谈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商情,2009(18):18

[7]孙坚.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J].科技广场,2011(6):94-97

[8]李红梅.企业文化与企业营销活动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9):67-68

[9]尹永鑫,魏洋.探究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J].现代经济信息,2011,(5):196-197

[10]赵阳.论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25):152-153

[11]李军波,刘强,刘开.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市场文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6):59-61

[12]孙韬.浅析企业的文化营销[D].北京工商大学,2011

[13]郑屹立.企业营销观念更新的思考[J].市场营销,2012(4):281-282

[14]刘琦.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株洲工业学院学报,2005,19(5):95-96

[15]王世明,吕渭济.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8):201-202

[16]刘强,樊治平.浅析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22-24

﹡作者简介:

篇2

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交融互动的关系上。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统一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之中,企业文化指导着市场营销活动,并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又不断培育、丰富、发展企业文化,两者互涵互动,共同发展。

企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创造着文化,而文化又同时在塑造着企业。从企业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没有无企业文化的企业,只有企业文化的高与低之分,有自觉与自发之别。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先导和持久动力,文化可以能动地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竞争是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竞争。也就是说,企业竞争越来越需要注入文化内涵。这就要求企业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把发展企业文化置于战略地位。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职工业余生活的表现方式,而是指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的精神和思想,“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经营哲学和管理方略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企业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没有企业文化这一精神因素的支撑,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塑造企业的鲜明形象、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能够极大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水平和绩效。

企业的市场营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研与预测、市场细分化、目标市场决策、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营销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这一系列环节的有效运行并相互有机联接,必须依赖于企业文化提供的市场营销理念,有什么样的市场营销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营销活动。企业文化作为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直接决定企业市场营销的理念。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划分为“回应营销”、“预期营销”、“塑造营销”。企业采取何种营销,取决于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发现并填补市场需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企业,采取“回应营销”的方式;以发现并准备填补市场潜在需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企业,采取“预期营销”的方式;而以驱动市场为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企业,则采取“塑造营销”的方式。不同的营销,有不同的营销活动方向、目的、目标和不同的营销策略,当然就有不同的营销绩效。

企业的市场营销,不仅是向社会公众推销产品和服务,而且必须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本质和宗旨,“使企业的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共鸣,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种品牌。”向社会公众推销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固然会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忽略企业形象的营销,未能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形象产生认同和共鸣,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暂时的,也不可能使自己的产品长远地占领市场,企业难以得到持久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经营哲学和管理方略,体现着企业的本质和宗旨,是企业的鲜明形象,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目标。

市场营销不同于推销,推销是营销的一部分,营销的内涵远比推销要广。“推销只发生在产品创造之后,营销则持续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营销不只是企业营销部门的事情,也是企业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情。那么,如何能够确保营销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何能确保企业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参与营销?只能依靠企业文化发展来实现。企业文化给“员工以理想、信念、鼓励、荣誉、约束,使员工心灵深处引起共鸣,思想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在工作中牢记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遵守价值准则和管理信念,始终保持高昂向上、自强不息的自下而上的状态,主动关注企业的前途,创造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维护企业声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企业文化的首要功能就是为企业提供这种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才能够充分调动企业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客户导向”或“客户驱动”原则,使市场营销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使企业各部门、每位员工都自觉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之中。

企业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没有企业文化,也就没有现代意义的市场营销。现代市场营销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文化含量高的营销,才能在满足客户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其精神需求,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得到客户满意,从而长久占领市场,为企业带来持续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把市场营销建立在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夯实基础,提高营销水平。

二、文化环境与市场营销

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还表现在文化环境对市场营销的制约和影响方面。企业的营销活动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以环境为依据,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同时也要努力去影响环境,使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指市场营销的外部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生态等因素。其中,文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企业的市场营销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研究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企业营销活动首要的课题。市场营销要依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去进行,而文化既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又是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的精神条件。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生活的样式和方法”,“是一定的个人、群体及社会全体成员活动的特征。”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从事劳动的工具、科学、技术装备等客观条件,但更离不开精神的东西,离不开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一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法律、政治观念等文化,不仅赋予人们社会活动的一定思想和感情,而且造就人们对人生,对生活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它既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决定着人们生活的方法和手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什么,需要什么,不追求什么,不需要什么,无不与人们的文化观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了文化观念,人们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该有什么样的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导向和追求的目标。而把握人们的追求和需要,正是市场营销的关键。准确把握人们的追求和需要,就必须努力研究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

在文化环境中,宗教的影响至深至远,至广至大。“对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态度、需求偏好、购物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里,宗教已渗透到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某种食物、衣物的接受、对某种消费行为的认可都无不受到宗教的影响。在穆斯林世界,伊斯兰教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和喜、怒、哀、乐等精神生活,而且深刻影响国家的政治、法律、政策。对佛教教徒而言,不仅他的精神生活与佛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他的物质生活也与佛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如吃素,不杀生等。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必须首先研究和把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的状况、尊重当地的,避免触犯宗教禁忌,否则必然失败。

不同文化赋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消费方式。如美国文化具有大量消费资源的特征,因此,美国消费者赶时髦、猎新奇、讲健康、求自然、追个性、要高档、图方便、讲情趣。而日本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日本消费者既具有国际化的消费观念,追求新潮商品,又具有传统意识,勤俭节约,同时购买过程严格化。“欧洲文化向来有高消费传统,消费者由于购买力高,其消费心理特点是喜新厌旧,追求时髦,从不满足已有的商品,总是在丰富多彩的商品中挑选和购买新产品。他们对消费品的心理需要可以概括为:食品饮料营养化、方便化;服装服饰个性化、时髦化;家庭陈设艺术化、和谐化;家用电器电子化、高档化;交通工具快速化、安全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区域文化的不同,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也是不相同的。市场营销者必须从分析文化的特点来掌握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确立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才能确保营销活动的成功。

在文化环境中,教育因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教育程度不仅影响劳动者收入水平,而且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鉴赏力,包括消费者心理、购买的理性程度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文化环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方面,而且其作用深深渗透在其他环境要素中。如每个国家的生育观念深刻影响人口环境的变化。文化对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是明显的,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与支出状况无不深深打上文化烙印。文化对政治法律环境也有重要影响,政治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制度的安排、法律的制定都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始终贯穿着一定的文化理念。

概括起来说,文化环境是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独立作用,而且渗透于其他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任何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忽略这种制约因素和影响力量,市场营销很难取得成效。

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不只是表现在企业文化对市场营销的制约和影响、文化环境对市场营销的制约和影响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更多方面。文化在市场营销中之所以发挥巨大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人”。市场营销是人的活动,而文化性是人的根本特性。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是从文化创造开始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就在于人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无论是营销者还是消费者,都是一定文化培育出来的社会人。社会人的任何活动都必然带浓厚的文化色彩,这就是文化在市场营销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所在。

篇3

关键词: 西部民营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亮点。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718.5万户,注册资本达到13.6万亿元,较2008年底分别增长了9.29%和15.8%。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数量最多的一个企业群体。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比2008年底增加了1144.5万人,增长了8.4%,其中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解决的,而实际从业人员接近两亿。涉及机械制造、房地产建筑、家具、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商品批发零售等行业,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在不断扩大。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未来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涵括四川15个市,以及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人民币。其5大战略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或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示范区和生态安全保障区。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高地,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因此,成渝经济区获批,给川渝两地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但与沿海省份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全国工商联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共有34家西部地区的企业入围,四川民营企业占了11个席位,领跑西部其他省份。造成差距的原因除了内陆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上西部地区实施的是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有经济占主体,民营企业综合实力较弱、规模普遍较小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西部民营企业在市场营销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企业文化定位模糊,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本质认识和足够重视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聚力,不仅能促进和创造出卓越的经营业绩,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少西部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很不完善,定位模糊。有的由公司管理人员不经调研而随意编造出来;有的简单借鉴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别人的企业文化;有的把学术上的先进的思想生搬硬套过来;企业文化等同于墙上的标语,重视程度不够。还有的仅仅停留在企业的远景规划层面,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脱离。这样的企业理念很容易割裂企业历史,只重视前瞻性的视野,缺乏对企业现状的分析,不具备可操作性。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好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不断的提出新的企业文化理念、行为标准,期望员工遵循。但是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标准太多,不成体系,结果是员工难以理解混乱的文化理念、执行力也差。

2 营销战略的认识不足,流于形式

企业面对市场的庞大繁杂,并非所有的市场机会都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也不是每一个市场都是企业可以接受和能够进入的,企业需要从众多子市场中寻找有营销价值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SWOT分析基础之上,整合营销战略、精确其市场定位,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营销战略蕴含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西部民营企业的营销战略往往认识不足,流于形式。对于自身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被动的调整发展方向、盲目跟风。既没有走出多元化的路子,又浪费了自身的优势资源,丢掉了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

3 营销观念过于保守,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市场营销观念应该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西部民营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过于保守,其核心理念就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卖什么。消极被动地顺从和适应外部经营,而不会采取适当措施,积极主动地影响外部经营环境,缺乏大市场营销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市场营销目标仅仅是千方百计地发现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很少尝试采用营销新理念去创造或引导消费者的需要。不能很好地综合运用绿色营销观念、整合营销观念、服务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来指导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使得这些营销理念成为时髦的口号。

篇4

    关键词:新形势;市场营销;企业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入完善, 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新时期,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新技术和新方式的不断诞生,对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一、新时期市场营销的变化

    (一)市场范围夸大至全球

    伴随新时期科学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推进,企业经济活动不在局限于国内和地区,企业的市场范围已走出国内走向全球。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竞争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企业只有对自己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市场营销渠道变得更广

    伴随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企业开展网上电子商务已成大众趋势。这样企业就可以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缩短过去的中间环节,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让渡价值,增加企业的信誉度和产品销量。

    在信息科技时代,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企业可随时了解市场动态,完善自己的营销策略。 企业的顾客范围也大大增加,冲破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的营销困境

    (一)理论指导不足

    市场营销理论兴起于20 世纪初 ,二战以后在西方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完善。中国的市场营销理论都是由西方传来的,我国市场研究的学者大多还停留在对西方市场学着作的翻译和传播上。 这些理论着眼于西方市场,对我国企业的市场研究不足,单纯套用这些理论只能导致营销的低水平、同质化。

    (二)营销策略的单一化

    受国外市场营销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企业营销策略的呈现同质化倾向。 在我国各个行业中,价格战是最为常见的营销策略。 对国内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企业为了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低价格开展促销活动仿佛成了国内企业竞争的首选和唯一的策略。

    其实,对国外企业营销手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营销手段是非常多样化的,利用价格战术确实可以在一定时间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但企业应得的利润和实力却在这种环境下发生削弱。

    (三)市场规划缺乏长远目光

    营销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必须根据变化进行市场规化。而一个好的企业营销战略,应该是站在对时代的准确分析上的,必须注重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而纵观我国的企业,多数企业都没有意识到长期规划的重要性,还是更加重视短期利益。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不能进行创新,也缺乏实践精神,这些都是十分不利于企业的长

    远发展的。

    三、新时期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转变营销观念

    在信息科技都极度发达的新时期,市场营销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转变过去落后的市场营销观念,进行观念上的创新。

    新时期,新产品和新服务可谓是层出不穷,顾客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企业若只按消费者的需求来开发和销售产品与服务已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变化,企业营销观念必须实现由满足顾客需求到创造顾客需求的转变,发掘顾客潜意识中或时代趋势将出现的消费需求。这样一来,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和丰富顾客消费,拓展市场份额。

    (二)创新营销手段

    在科技日益发展和完善的今天,计算机处理能力不断增强,现在很多企业已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了电子商务。计算机的准确、快速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市场动态,了解企业库存等情况,还便于对员工的管理。 随着国际间互联网的普及, 基于网络的新的营销手段—网络营销已普遍开展起来。这种营销手段既可以为顾客展示商品又可快速的收集市场信息,网络营销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

    (三)进行企业文化价值营销

    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在企业竞争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核心,不仅约束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对于管理旧体制下企业员工的涣散和偷懒行为起着内在约束力。

    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员工感到自己对企业的意义,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名誉。 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同仁堂的“同修仁道 济世养生”,都是企业文化价值的一种体现,他们这种为消费者服务、对社会贡献的文化精神,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最终赢得了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信赖。

    (四)进行整合营销

    所谓整合营销,就是指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不能只考虑一时的市场需求,而必须把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与市场营销环境统一起来进行思考与把握。

    整合营销就是要求企业要强化整合营销观,在企业中形成科学的营销理念,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整合营销有助于企业在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目标、营销活动中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并修正, 保证企业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在正常的轨道上快速运行。

    进行整合营销企业应注意两方面的建设:第一,要在企业内营造出浓厚的企业营销氛围,在企业进行行销观念和手段的创新;第二,要将营销理念引向深入层面,在企业内营造一种适合企业的营销文化。

    面对新时期,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市场营销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新形势下,企业必须抓住市场机遇,迎接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挑战,积极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

    企业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市场营销观念和方式等的全方面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篇5

1.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来”

如何形成企业化的校园文化?首先高职院校要以积极的姿态接纳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引入课堂,在办学理念和管理准则方面大胆创新,模拟企业的管理体系,实施一整套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坚决杜绝全盘照搬,而是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融合。

2.丰富融合模式,增强互动效果

(1)开设相关课程,转变教学方式。高职教育的教学倡导的是“够用为主”,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要增加师生互动和案例教学等。一些成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些真实的励志故事或者经验之谈,这些对学生来说吸引力更强,也更具说服力。和书本上的空洞理论相比,更加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2)拓宽融合途径。还可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展开。可以利用相关课堂的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参观实习,零距离感受企业的文化,邀请行业精英或从业人员举办讲座,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岗位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向优秀的企业文化靠拢。(3)结合专业和行业特征,增强融合的效果。在以创新唱主角的竞争模式下,不管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都非常注重自身文化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由一整套理念构成的,而且因行业而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专业特征。就本文的研究对象来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灌输。

二、文化对接可推动市场营销专业向“应市教育”转变

市场营销专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一个专业,在高职院校尤为如此。相比其他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工作任务是直接与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等。而这些能力从课本上是学不来的,要依赖实践的磨炼。针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融会贯通。例如,笔者学校和杭州娃哈哈集团共建的“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企业营销理念的平台,学校通过这一基地,两年时间内举办了多项活动,而这些活动由娃哈哈小分队的成员全程负责,这些活动既包括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的“歌咏比赛”“掰手腕大赛”“足球宝贝”等赛事,也推动了娃哈哈集团的“启力”“富氧水”等系列饮料进入大家的视线。这些赛事几乎都以冠名的形式开展,聘请娃哈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前期指导,校内指导老师予以配合,学生成员全程参与并逐渐开始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这些活动大都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各个小分队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学生们也直接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乐趣和压力。这项合作很好地将企业所倡导的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积极创新、竞争意识等理念在整个活动中得到深入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市场营销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 现代营销 作用 前景

西方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体格组织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文化观、历史观和世界观,是企业员工习惯作风,生活、生产观念,道德意识行为的指导性标准。企业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指导观念的基础上确立自我的发展方向,树立自我的发展目标。

而国内的学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由员工打造,是所累积而成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内部机构与管理制度的综合体形态。简单而言,可以从四个层面对企业文化进行阐释: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本文就根据企业文化在这四个层面上的意义,对企业文化在现代营销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阐述。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代言

在现代营销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对于营销来说十分重要。据相关资料显示,现代营销中80%的成功都源于良好的形象。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全体员工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不同的企业文化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实体。而每一个经济实体都需要面向市场,在市场中企业的产品和企业的形象息息相关,产品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给予公众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在无形中被赋予附加值,增强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海尔在广场上砸冰箱,砸的不只是不好的产品而砸出的是自己的信誉,砸出的是海尔企业对待产品的一种责任心。这次事件让公众明白了海尔企业文化的本质与宗旨,也让海尔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企业文化也企业形象的一些外在表现,例如: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内部设计、企业对外的名片、甚至企业对外的文件字体、文件造型等等。企业形象就如同一个营销人员,良好的形象能够让客户感到亲近、自然,以达到吸引新客户,照顾好老客户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现代营销中的指南针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件外衣,则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内涵。这种内涵既指引企业形象的打造也对企业的前进方向给予指导。有时候,一句对外的广告语就是企业文化的代言人,真诚、感恩之类的言语不乏无数。但是,这就是这样简单的言语能够给企业的前进指明方向。

“全心全意小天鹅”,“科技无限,创造无限”,“海尔真诚到永远”,“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等等形象性宣传语都是企业对公众的承诺,也是现代营销中的一种劝说性营销。此外,之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现代营销中的指南针,是因为企业文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决策阶层的领导者的思想文化观念。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前进方向的决策者,自然也会将自我的文化观念贯彻到企业文化中来,使得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前进方向,明确自我的奋斗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营销是成王败寇的典型,只有不断完善自我的企业文化,摒弃陈旧的观念,完善企业的人才机制,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够使得企业在前进过程中少走弯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文化在现代营销中的核心作战作用与超越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合理分工、高效运作的根本所在。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企业员工能够得到合理分工,相互协调使得企业集中核心力量集体高效作战,使得每一个员工的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同时,企业文化也是联系企业员工的内在情感系统,是一种超血缘关系的文化观念,能够使得员工在各种人际关系网的旗帜下,为企业的目标而不断奋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营销成为了一个集体,单枪匹马的英雄已经不复存在,团体作战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在现代营销中,必须有相应的营销计划进行系统作战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就是凝聚企业员工的凝聚器。

另外,企业文化在现代营销中拥有不断超越的作用。这个层面的作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自然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使得现代营销中的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员工能力的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就是所占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继而引起市场营销的变革与发展,这被称作是企业前进与发展的助推器。超越的另一个层面在于,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企业员工会不断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推陈出新并且使得企业文化不断与市场相适应,与现代营销相适应,促使企业不断进步,促使企业不断创新。

四、结语

在以“文化”为导向的现代社会中,市场营销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在现代营销中,企业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营销的质量。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要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加入WTO之后不断提升自我的竞争力与世界同步就只有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企业文化,增强自我的实力,力求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当前时期,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也逐渐被全球各地的经济领域所重视,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位于微观经济管理核心地位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假如无法迅速合理的进行战略转换与创新,会让企业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只有将目标定的更加长远,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方面,就会让企业发展的更加良好。因此,建立新的理念、进行新的战略,才是当前企业市场营销分析最重要的问题。

一、传统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思想

通常传统理念将消费者定义为总是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面对商品的状态、包装、服务、文化内涵等方面都不如商品自身的价格来得重要。因此,企业的工作重心是通过最低的生产成本创造出更加丰富的产品。通常传统观念还认为,不需要对于消费群体进行划分,只是试着尝试用一种产品来适应较多的消费者需求,认为只有此种方式才能够确保实现成本最低化的生产。这样的理念还认为企业进行市场营销行为的目标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营销业绩和市场占有率,还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传统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把营销方式作为一种手段和技巧,而不是通过一种战略的视角进行认知与关注。当前企业的营销战略已经变成了企业战略思想的主要构成内容,在某个层面来讲,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和落实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思想的实施与落实。

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文化创新的措施

1、定位市场

市场营销要根据环境来制定适合企业产品定位的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产品要取得成绩,就要在不同方面建立企业信誉度,一个企业要树立形象就要追求产品销售服务过硬,产品质量赢得口碑。以客户利益、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信誉产品。以诚信开拓市场,发展经济。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占领市场的先决条件就是营销方案的制定,迎接新的营销理念,树立经营作风,确立优异的经营模式,抓好基础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的完善,做大做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营销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营销策略要根据市场的实情来确定和更改。信誉度高的营销策略会让消费者有品牌归属感。

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是营销文化创新,建立科学营销观念,确立营销框架,在营销中创造和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和未来产品的形象,要站在战略高度上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以全局为着眼点设计营销规划,挖掘潜在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营销战略、文化创新要贯穿市场调查,产品研发、生产以及产品售后的全过程,满足消费者要求,实现产品旺销已生成企业效益。再者,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2、优化销售模式

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为了角逐市场、为了赢利。而企业的营销方式的多样化正是获取利润多元化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改变营销观念,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通过网络营销扩大市场规模,用营销绩效的方法,促进企业营销量,激活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产品需求量是由购买倾向和消费规模等因素来决定的,其表现为市场总的购买力。企业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需要生产优秀产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和塑造有利于社会、公众发展的品牌形象。以保证在同行业之间以优越的信誉度赢得竞争,事实上,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经营的重点要从消费者行动、情绪、感情等角度出发,发挥整体营销团队的力量,制定长短期目标,方便消费者选择性的购买,深度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预设营销方案,构建消费者购买平台,增强企业的信誉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素质也在提升,对公司和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制定文化市场营销策略,根据市场营销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量化,包括到政府的政治、同业界的经济理念、消费者的文化水平、产品生产的资源、消费区域的人口状况、价格指定等级、中间商的利润、竞争对手的优胜劣汰等多个方面。以消费者为核心,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开展经营活动、立足市场经济,协同消费心理变化,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营销活动让消费者了解企业文化,参与产品设计,以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满足市场。

3、整合企业优势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战略集中地体现,企业要以产品为载体,打造服务项目,用优势赢得创收产值的机会。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时就要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有效的树立品牌观念,满足市场期望值。消费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加剧,让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产品也日趋复杂,这就决定了品牌和市场营销必须进行文化创新。知识时代,企业的形象就是品牌标志,其包括了丰富文化内涵,要加强各环节的功能,更新和设计产品,改变营销策略,占领市场,正确评价营销方式,整合企业优势实现产品价值。市场营销的文化创新,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推广营销,又可以利用网络传媒、会展筹办等方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推广体系,要尽可能体现多元化、优势化。因为营销不仅是产品和价格之间存在关系,也在非营销变量之间存在联系,非营销变量能够降低成本,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商品。通过实行文化创新的营销策略,为产品开创新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满意、增值的服务,为企业开拓市场提出新的营销思路,以挖掘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打破传统营销,确立新模式

企业营销的技巧都是有迹可循的,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和心理,二者互相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营销规律要清楚市场增长率、市场范围、竞争者占有的份额以及市场的变化,当市场的动态因素发生作用时,企业的营销策略也要随之改变,因为消费者才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抓住有利的消费者心理就等于抢占了市场。市场不仅是卖方的市场也是买方市场,并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企业要与时俱进,不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要改变传统固有的营销模式,增加文化创新理念,要使营销符合市场、消费者的要求以及客观规律。

在文化营销的时代,企业更注重产品文化含量,强调使用新的营销方式,将消费者的要求和产品文化内涵相结合,更新或者创造新的营销模式,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放远目光制定营销策略,定位企业自身的功能价值,综合外部环境定夺企业的营销方式。企业必须对市场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后掌握市场特性,做出长期有效的营销方案。营销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互动,而企业文化销售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提升企业形象。

篇8

关键词:银行业;营销;后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6-85 -02

随着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日化,产品的趋同性,导致银行越来越注重营销后的服务维护(即营销后服务),以此作为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目的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与客户之间的粘度,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的目的。

一、银行业市场营销演变过程

根据市场营销学定义,市场一词用指交易某类产品的买方与卖方的集合,一般由卖方市场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所以市场是指有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群体。银行业市场营销通常是指银行运用市场营销的观念,以客户为对象,以赢利为目的,通过各种营销策略的运用,把金融新产品转移至客户手中的管理活动。在八十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但当时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营销基本属于空白。这是由我国的银行体制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严格地按照政府的计划从事经营活动,银行没有自主经营权,也没有经营压力,因此,也无须考虑树立什么经营观念,也不存在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那时的银行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银行间的竞争表现为对存款的争夺,客户所需要的也只是最基本的金融服务。此时银行的营销导向是以产品为导向,表现为重产品质量而忽视顾客需要。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种观念则不可避免的患上了“营销近视症”。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发达国家通过持续的金融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业务多样化、电子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银行同业之间、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客观上要求银行必须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即战略营销观念,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各商业银行纷纷结合各自优势,革新和提升营销管理理念,推进银行自身战略与文化建设,重塑公众形象,营销层次和水平迅速提升,国内银行业真正开始迈入了营销时代,全面协调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战略性的市场分析和定位,通过战略管理创造竞争优势,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最大利益,这其中则尤以售后服务,在此文中我们所称营销后服务为重中之重。

二、“营销后服务”的定义

任何一次银行营销服务并不意味着一次银行服务达成后的终结,而是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长久关系的一个起点。任何一次营销后服务都是下一次营销的前营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营销后服务”指一次金融交易或服务达成后,商业银行围绕客户(而非产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客户忠诚度。所以,“营销后服务”不仅仅是投诉处理等,它涉及对现有客户的关系营销与维护,包括融入企业文化,优化渠道建设,正确理解关系营销,从而进一步改善服务和产品等多项内容。

三、我国银行业现阶段营销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市场营销和优质服务战略,但纵观目前银行经营,在对营销和服务的售后服务中没有形成良性的、整体的服务循环,尤其是营销后服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客户引进,轻客户培育;重一线服务,轻后台支撑;重信贷投放,轻贷后管理;重渠道建设,轻渠道整合;重关系营销,轻关系本质的现象普遍突出。无一例外的表现为以目前成形的金融产品为导向而非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我国银行业目前的市场营销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控制,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计划体制下经营方式的影响,营销观念尤其是营销后服务观念缺乏。目前,我国银行在营销后服务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市场营销活动缺乏全局、系统和长远的发展战略

银行把目前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现有业务种类的推销,而忽视了在对客户营销成功或产品出售后的后续服务,未对长远发展进行市场战略研究与制定,缺乏营销后管理的意识与思考。

(二)市场营销活动没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

在营销体系如何融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中尤其在营销后服务中,仅仅局限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和活动识别系统的构造中,而忽视了企业理念识别。完备的企业识别系统中应该包括MI、BI、VI三个部分。以MI即企业理念识别为核心。而在现阶段,银行仅仅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VI的建设上,浅显地表现于企业标志、员工制服、办公用品、广告传播等应用系统方面,而忽视了经营理念、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性格和经营战略等MI系统的构造建设,而作为显示一个企业独特个性的价值体系,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三)渠道系统的开发没有达到预订的目标

所有的营销的目的都是希望在市场及客户需要某类商品和服务时,以合适的时机和地点来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目前银行业的营销渠道面是比较广的,但是在客户需要进一步售后服务时,往往处于客户最合适的网点并不能提供相应服务或者是原营销客户的机构不能及时提供售后服务,表现出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历经2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了两个重要的转型:一是市场结构的转型,即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新主体的成长,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已不复存在,形成目前寡头垄断的格局。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深化,并逐渐过渡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类型;二是市场总体供求的转型,即市场的发育及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保险服务供给能力的增长,相对于现阶段我国居民的负担能力和保险意识而言,保险市场将日渐显现出供给相对过剩的特征,向买方市场转化。

伴随着这样两个转型,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势必愈益激化,竞争的重点将超越目前在市场份额上的争夺,更加注重在细分化、差异化市场上的争夺。因此,市场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性日益显现,保险公司必须树立营销新理念。

一、市场营销对保险公司的战略重要性

随着我国主义市场体制的日益深化,与大多数商品一样,保险服务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已经告别了短缺,开始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往专注于“生产”和“提供”产品的营销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营环境,市场营销作为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和,逐渐受到保险界的重视,并被引入到这一新领域。

(一)市场营销在特定阶段是有效地销售保险服务、快速扩展市场份额的操作性手段。保险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其关键在于有效地销售自己的保险服务。在居民整体保险知识比较缺乏、保险意识较弱、保险公司产品趋同性特征明显的情况下,力量强大的市场营销手段对于有效地销售保险服务、快速扩展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这个阶段,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于催醒公众的保险意识、彰显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吸引潜在客户成效尤为显著。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进入上海市场之初,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局面,扩大公司知名度和力,引入了全新的寿险个人营销方式,组建了4千多人的营销队伍,短期内就取得了奇效。1994年上海寿险新签保单77万份,其中友邦公司就占了70万份,人保、太保、平安“三巨头”仅占了7万份,给上海乃至全国寿险营销业和传统营销观念带来了强烈震撼,迫使其它公司不得不纷纷效仿。

(二)市场营销是挖掘保险的潜在需求,开辟新的成长空间的策略性措施。同发达国家“无所不保”的保险体系相比,我国还有不小差距,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2002年我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053亿元,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保费规模将达到5 000亿元。尽管有着“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最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的说法,但我国保险业的竞争仍异常激烈,呈现出相对供过于求的局面。此中反映出来的一个是,在保险有效需求方面存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尚有相当部分的潜在需求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谁能够开发潜在需求,谁就能够开辟新的成长空间,赢得公司的快速发展。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市场营销不仅更注重系统的、综合性手段的运用,而且更能有利于挖掘潜在需求,延伸企业的触角,从而扩张业务量。不仅如此,由于市场营销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因而更有利于细分和准确定位市场,创新和个性化其产品和服务,提升其竞争力。额外的一个收获是,信息非对称性的降低,有助于防止保险销售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三)市场营销是保险公司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战略性途径。市场营销通过市场需求、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畅通、顾客服务优质等序列环节和促销、广告、公益性活动等系列策略,不仅可以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传播美誉度,久而久之,就塑造了公司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就是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我国保险营销理念误区探析

当前国内保险市场上虽然已有数十家竞争主体,但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市场规制不健全,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贫弱,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并且往往以降费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差别化竞争才刚刚起步。总之,保险市场营销仍处于较低层次,营销理念存在着不少误区。

(一)对细分市场和准确定位目标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市场细分,然后从细分的市场中选择目标市场,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差异化获得竞争优势。在目前保险市场的竞争中,各保险公司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并使出浑身解数,从经营多样化(产险、寿险、投资等集团经营)、渠道多元化(扩张机构、大力发展人、银行保险、网上营销等)、手段现代化(电视广告、公益活动、互联网等)等方面积极参与竞争。但与大量的投入相比,并未获得理想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参与竞争前忽视准确的市场定位。

各保险公司在参与竞争时,缺乏对竞争者的了解,缺乏市场调查,往往直观地发现哪个险种效益好,就一齐去开发,趋向于选择短期利润丰厚的市场,对市场中长期变化趋势考虑不够,从而导致保险公司选择的目标市场大量雷同,形成了恶性竞争。如有些风险较小的产险业务,费率一降再降,虽然客户得到了实惠,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却加大了。

(二)名牌意识不强,不注重塑造企业形象和营造企业文化。一个著名品牌就是一项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形象是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所具有的自身经营理念、经营、经营行为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产物,并被公认为是企业管理的最有效的模式。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家们普遍认为,控制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已退居次要地位,首要的是企业能否以完美的形象进入市场,赢得公众好感,并持久地赢得公众的“货币选票”。在保险这个服务行业,长久以来,人们的品牌意识就比较淡薄,对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只是在最近几年,由于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公司才开始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

(三)轻视服务营销。面对有效需求趋于饱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现实,各保险公司为赢得客户,挤占市场,均不遗余力地开发新产品,意图通过产品创新扩展市场份额,但却忽视了保险作为一种“产品”的本质——服务,以及内生于此本质的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服务营销。与在研发上的前端投入相比,各家公司在深究客户心理、了解客户真正的服务需求等后续工作方面所下的功夫相形见绌。人们司空见惯的是,在投保前业务员拼命地跑客户、拉关系,而一旦签订保单、收取保费后,很少能够提供延伸服务,甚至连业务员都杳无踪影,给客户造成一种“被骗”的强烈的心理反差,也导致了保险业社会声誉的不佳。这一点在寿险个人营销业务中是屡见不鲜的。其实,保险公司也并不是为客户提供不了服务,但在操作中在两个方向上误入了迷途:一是重视投保前的服务,轻视延伸或后续服务;二是欠缺保险相关服务,却过度“延伸”到了对客户的生活服务。有一位业内人士曾亲口对笔者讲,为了争取客户,他们需要帮助客户的子女升学、就业,更有甚者,连重要客户的儿女婚嫁、父母殡丧他们也不得不提供必要的服务。

(四)对关系营销在认识和实践上误入歧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增加业务量,许多保险业务员采取的最直截了当的是“拉关系”。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与客户有关系的权利机构、亲戚好友,通过“关系网”争得业务。甚至有的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大客户、优质客户,不惜采取请客送礼或给予高额回扣等办法拉拢客户,更有甚者是所谓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如以上言及的安排客户子女升学就业等。这既靡耗了保险公司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危害了保险公司内部的规范管理,滋生、助长了恶劣的保险营销模式。

,多数保险公司并未真正理解“关系营销”的真谛,误以为关系营销即为“拉关系”,而未真正从、维护与客户的互利、信任、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出发,求得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片面追求“拉关系”并不能赢得稳定的客户群,只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滋长腐败风气,害人害己。

三、我国保险业的营销理念创新

(一)必须准确把握保险市场营销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经营方式,是在买方市场形态下成功的经营法宝,是生死攸关的战略。

市场营销自上世纪80年代才传人我国,保险界在 90年代才开始实践。许多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营销就是业务员把保单“推销”出去;也有人认为,保险营销就是采取一系列激励手段,如业务竞赛、荣誉称号甚至丰厚佣金等促进保险产品的销售。固然,促销能直接增加保费收入,但保费不是保险营销的最终目标。保险营销的目的是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下,为保险公司赢得利润,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保证公司健康永续经营,形成良性循环。保险营销观念的误解,使各保险公司缺乏对现实和潜在客户的和评估,难以制定完整、的长期发展战略。

(二)必须树立广义的服务营销观,并把其提升到战略地位。广义的服务营销观就是要确立把优质服务贯穿于产品营销全过程、甚至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观念。因为保险营销不仅是产品的营销,更是服务的营销。任何保险公司都应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着“客户满意”这个中心运行。围绕着广义的服务营销观,保险公司应确立以下系统的营销观念:

1.市场细分观念。市场细分是企业认识市场的基本要求。依据市场细分化原理,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潜在客户的不同特征把整个市场划分为几个客户群,即细分的子市场。如在寿险方面,可以根据人口因素(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或地区因素(地理位置、城乡差别等)细分寿险市场,在此基础上,可以差异化市场策略选择目标市场,为企业和产品准确定位,规划整个企业战略。就我国目前保险业现状而言,保险公司在目标市场的定位宜采取填补市场空白和与现有竞争者并存的策略。这是因为保险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还未涉足,同时,已涉足的部分市场还未饱和。

2.差异化观念。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要依据细分的市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设计和开发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够挖掘潜在需求,引导客户消费顺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新产品。通过差异化一方面向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赢得消费者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从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独辟蹊径,出奇制胜。从目前状况看,各保险公司需要大力开发的险种有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需要改善的是现有的分期付款住房按揭保险,对该险种客户普遍的反映是费率高而保险责任不适合客户真正的需求,保险公司往往通过银行,强制投保,使客户产生逆反心理。

3.服务观念。在服务方式上,也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优质、高效、快捷、准确、有特色的服务,做到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稳定化、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水平专业化,使客户满意。各保险公司不仅要以整洁舒适的服务环境、耐心周到的业务咨询、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吸引客户,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深入目标客户群中,开展业务宣传、咨询指导等活动,扩大和稳定客户群,并从中搜集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为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依据。如人保公司首创的全国24小时95518服务专线,就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要特别注意纠正以上所说的“重投保前的服务,轻后续服务”和“欠缺保险相关服务,却过度介入客户生活服务”两种偏差。鉴于现代保险日益由保障型向理财型转变,保险公司的服务必须适应这种转变,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篇10

关键词:国际工程;市场营销;营销策略;管理措施

市场营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营销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对于国际工程来说,为使得工程更加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在当地工程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对国际工程中的市场营销进行重视。营销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为提升营销水平,还应对市场营销的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的特点

(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环境复杂多变

一方面,相比国内的工程市场而言,国际工程的市场营销需要对市场营销进行有效的协调与管理控制,这不仅要求市场营销人员需要考虑环境的差异,还需要考虑营销策略的进一步调整,包括对营销资源的合理分配、建立合理的营销组织、制定较为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及对营销的效果进行合理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国际工程市场的差异性使得各方人员在沟通理解等方面容易出现错误。

(二)国际工程市场营销存在多方面的差别

一方面,国际工程市场首先就存在营销环境上的差别。两个国家一般在文化、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政治方向、科技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但是,在国际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往往只是两个或几个企业进行工程的合作,并不是宏观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并不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工程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或者企业之间的营销方式各有特色,伙计工程应合理的对两方面的营销策略进行协调,进而制定较为合适的营销策略。

(三)国际工程市场营销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在国际工程市场营销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与预测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的进行。在其中,有一些因素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例如国际营销产品、营销价格、营销渠道等都是工程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控制的。但是,国际工程市场营销中,对工程的需求量、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遵守的商业规则、工程招标单位的行为模式等因素都是不可控的,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二、在国际工程中的具体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营销策略

在国际工程的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首先营销人员要确定国际市场对于这一工程或者产品的需求,明确自身产品或者工程的优势所在,进而找准工程或者产品的定位,找到一定的切入口进而打开国际市场。其次,营销人员需要对工程或者产品的规模进行初步的计划,并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主要通过企业能力和市场需求来决策。最后,选择合适的工程设计或者产品是打开国际市场中重要的一步,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产品营销战略,暂避锋芒。

(二)价格营销策略

由于我国的劳动资源较为丰富,因此,相对而言,劳动力资源较为低廉。另外,我国的工程施工技术一直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国际工程的营销策略中,一直将价格营销方式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但是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低价的恶性竞争。因此,为正确的发挥价格营销策略应有的作用,应对市场秩序进行合理的维护,并增强工程建设企业之间的团结意识,防止出现恶意降价的现象。

(三)文化营销策略

在國际工程市场营销中,文化营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营销方式,对于国际市场购买力的增加以及社会信誉的提升有着非常有效的效果。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应时刻注意自身企业文化的丰富与完善,将我国的文化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将本土文化吸收到企业文化中,并将这种文化以各种元素展示出来,利用这种本地文化的吸收获得当地人们的认同,一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利润。

三、加强国际工程营销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工程市场营销意识与竞争意识

首先,要对国际工程的市场营销观念进行更新。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提升其竞争意识与营销意识。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其购买欲望,企业可以利用产品或工程的文化优势、价格优势等与同类产品进行有效的竞争,准确的定位市场,从而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

(二)建立国际化的市场导向营销机制

其次,营销管理人员要建立更加向国际化靠拢的市场导向营销发展机制,为国际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设计或施工,使得最终呈现的效果更加符合国际化或者是当地的特色,使得国际工程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另外,提升国际化工程市场营销管理的技术,在营销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对营销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三)培养国际化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组建优秀的营销队伍

在对市场营销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营销人才的管理是不可缺乏的,人才培养也是营销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工程营销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得其对国际化的文化、地理信息等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制定更加合适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加强对营销人才的培训与选拔,进而组建一支优秀的国际工程营销队伍,提升对营销人员的福利待遇,并定期提供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营销队伍的专业素质。

四、结语

综合而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工程施工企业为更好地进行市场营销,增强企业在国际施工中的竞争力,应充分发挥产品、价格、文化优势,加强对市场营销的管理,培养专业的国际营销人才,提升国际工程市场营销水平。

参考文献 

[1]史谦夫.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投资软件平台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2]杨剑. 基于自主品牌的我国机电设备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系统动力学反馈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08. 

[3]邢鸣. 上海网通公司的大客户营销管理现状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