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心理疏导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年人的心理疏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年人的心理疏导

篇1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犯罪心理;心理疏导

心理学认为,青春发育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心理发展还处于成长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对涉罪未成年人或被害人引入心理疏导,将有助于未成年人理性的对待自身行为、克服心理问题、调整行为方式,有效的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一、未检工作中心理疏导运用依据及概念

2013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人同意,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评。”该条规定为涉罪未成年人或被害人的心理疏导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阶段中引入心理疏导,就是采用心理疏导、心理测评、行为矫正、心理评估等相关心理学方法,帮助查清心理症结,把握其负面的心理状态,了解其犯罪原因,找准教育的感化点和心理阴影的疏导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其特殊心理,扭转其偏曲性格,增强帮扶、教育和预防的实际效果。①针对身心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心理疏导,不但有助于未成年人摆脱涉罪(伤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有利于未成年人重塑健康心理。

二、犯罪心理疏导在未检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从犯罪心理原因上分析

在一起纠集多人的校园故意伤害案中,多名涉罪未成年人在不知原由的情况下便参与故意伤害。在案后讯问中,问到涉罪未成年人小新(化名,以下未成年人名字均为化名)时,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打架,但是小宏是我哥们,他叫我打,我便打了,肯定那个人(被害人小申)欺负了我哥们。同案人小宇说,在宿舍时,大家都一起打小申,我如果不打,大家会觉得我不够意气,以后就不和我玩。同案人小鹏说,我是最后到宿舍的,看到大家在打小申,以为我们宿舍谁被欺负了,就上去也打几拳。

从这个案件我们看到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不足,遇事后不搞清楚原因,盲目讲义气,一味的跟风,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其实是群体性心理取暖。在实践中,很多涉罪未成年人为所谓的朋友义气,让朋友“看得起”,而后参与抢劫,盗窃,甚至无事生非,寻衅滋事。在莆田市H区检察院办理的92件149人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存在这种心理的未成年人占61%。

刚年满17周岁的小清,因犯诈骗罪,被某法院判决有期徒刑一年,小清是有很多不良习惯的未成年人,吸毒、盗窃、诈骗、打架。在小清的父母眼里,小清是他们已经无法管教的小孩,该案的发生,是小清父母主动报警。小清的父母从小对小清十分溺爱,慢慢长大后,父母发现小清有越来越多的坏习惯,在学校也成了问题学生,学校找其父母要求让小清主动退学。退学后的小清,在社会上认识不良青年,开始学会吸毒,偷家里的钱,父母因管教不动,将其送往精神病院“管教”。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未成年人性格缺陷。父母从小过度溺爱,使小清形成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当遭遇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受外界影响,容易误入歧途。在未满14周岁时,小清便成问题学生,学校的教育“失败”的情况下,选择对小清进行“放弃”,父母的无力管教,也选择“放弃”。在缺少情感引导的小清,更容易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最终走上犯罪。

行为通常是由心理支配,处于青春过渡期的未成年人在逆反、个体自我、冲动等心理支配下,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熏染,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心理疏导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方法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找准支配行为的心理原因,使涉罪未成年人在认罪、悔过后,重建健康心理,回归社会。

(二)从未检工作性质上分析

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经历30年发展,2015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目前全国有900多个独立的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②现行全国检察机关都在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通过“少捕慎诉”、“附条件不”、“不”、“帮教帮扶”等措施来感化未成年人,助其重返社会创造条件。莆田某H区检察院2013年至今,对未成年人的不捕率为11%,不诉率为25% (包括附条件不),同时通过各种帮教活动的开展,已帮助47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或走上工作岗位。犯罪心理疏导工作是协助未检开展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人工作重要措施,有利于更好的疏导未成年人的情绪,使其接受自己的问题,愿意自我改变,“由内而外”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问题。

在整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检察院处于重要的几个阶段,有批捕、审查(、不、附条件不)等。对取保候审、不或附条件不的涉罪未成年人,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其生理特征、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这是分析其心理状态,为帮扶、帮教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对附条件不的涉罪未成年人,需设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考验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心理疏导的时期。

(三)从心理疏导现实意义上分析

未成年人在涉罪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复杂多样,部分人存在焦虑、不安的心理,也有部分人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有效调节他们的心理压力。③同时实践中许多案例表明,一些犯罪嫌疑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若忽视其心理问题,盲目进行羁押、或者监禁,导致其二次犯罪的概率也较高。H区检察院自2010年以来,二次犯罪涉罪未成年人占10%。另外,对被害人的心理疏导也是十分重要,特别在害案件中,未成年人被害人在遭受侵害后,会出现恐慌、焦虑、羞耻、绝望等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负面情绪的过度堆积使其心理发生变异,导致形成冲动、偏执人格,在外界不良刺激的诱发下,很容易走向暴力犯罪。如女孩李某,其从小就被母亲家暴,而母亲再婚后又常受继父家暴,在她14岁时被母亲卖给了某地一农民当媳妇,之后又遭受那个男人的待,忍无可忍的她选择了用农药毒死那个男人。④

三、心理疏导在实践中运用的局限性

(一)对心理疏导工作的认识不足

对心理疏导工作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在很多基层检察院是存在“过程式”的聊天、“流程式”的调查、“填空式”的办理、“灌输式”的法制宣讲,使得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成效并不理想,无法真正实现恢复涉案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帮扶效果。对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欠缺审慎态度,因“案多人少”关系,很多未检工作人员通常对“讲不通”、“感不化”、“屡不改”的未成年人直接适用,一方面节省工作时间,也将教育、感化的任务转移给法院。

(二)心理疏导内容与方法的欠缺

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展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疏导与干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缺乏统一工作内容及标准,各地方“自成一体,各自为战”,难于形成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对一涉罪未成年人,通常会经历公安侦查、检察院、法院判决等阶段(案件),甚至有些案件还到监狱执行阶段,但公、检、法、监狱都有各自的帮扶措施及方法,各机关间也缺少衔接机制,导致帮扶存在断接性。对产生心理危机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严重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更需要多样化多次数的心理疏导,但是现行绝大多数的检察院的工作方式仍处于简单的心理咨询及干预,持续帮助和关怀不足,无法达到良好的救助效果。

(三)未检队伍欠缺心理疏导专业性

心理疏导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心理咨询过程,还包括心理诊断、心理测验、心理辅导等,这就要求从事心理疏导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但是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检察官也不一定就能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具备检察官这个身份的心理咨询师,不易于涉罪未成年人从心理上接受,通常会使其存在对立、消极的负面情绪,难于达到心理认同,从而影响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

四、心理疏导实践运用的发展构想

(一)提高认识,建立专业、兼职相结合心理咨询队伍

首先,从根本上改变固有观念,转变传统的办案思维,切实提高对未检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建立“宽容疏导、感化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观念,是做好未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先哲提出的“慎始”思想,认为只有慎始,才能善终。中国文化传统还提倡“恤幼”、“慈幼”,反对“不教而诛”,未检工作强调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

其次,建立一支“兼职”的心理咨询师队伍。鼓励与支持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检察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使其获得心理咨询师咨格,以使更好的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现行我国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方的未检部门检察人员都要求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例如北京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共有 127 人,其中 113 人已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该市未检部门助检员以上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达到未检队伍总数的 80%。⑤莆田市H区检察院也强化专业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议,通过培训经费报销、时间保障等方式,鼓励该院未检工作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现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人数占未检队伍的70%。由于检察官的职业限制,对于具备心理咨询师咨格的检察官,通常应作为兼职心理疏导师,负责未成年人一般心理问题处理。

最后,加强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必然需要更有经验,更具专业的心理学专家的参与,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更具备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疏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根据每个未成年人的不同心理问题,行为特点等,通过专业性调查、分析、治疗,达到真正的心理恢复。同时对专业心理咨询师应用,也有利于提高未检心理咨询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带动整个检察机关心理工作队伍的发展。

(二)构建心理疏导具体工作方法

首先,规范心理疏导对象。在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中,不但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也需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应针对存在问题(造成影响)的近亲属开展心理疏导。开展心理疏导,应对未成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应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等,对于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暴力型和反复涉案的未成年人进行重点疏导,可外聘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未检心理咨询师相结合,进行个别疏导。对于一般性心理问题,可以由未检心理咨询师直接开展心理疏导,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有效进行心理疏导。

其次,规范心理疏导程序。对涉案未成年人或被害人的心理疏导不是强制的,而是应设立一定程序,规范进行。设立心理疏导预告程序,尊重被疏导人的意志是符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初衷。事先应告知进行心理疏导的目的、方式、方法等,让其有接受心理疏导的心理准备。在未检工作中,只有征得未成年人同意后才能启动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按心理咨询的程序,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不得强制进行心理疏导。

最后,选择适当的心理疏导方式。针对不同的未成年人,不同涉案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心理咨询,通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总结心理问题,让被咨询者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并为咨询者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通常运用到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让被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克服成长中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认识。心理训练,是有意识、有目的对被训练人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测验(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运用各种心理测验方法,对被咨询人进行测验,从而发现其心理问题的程度。上述几种方式,是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方式,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分析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综合运用心理疏导方法。

(三)各司法机关之间有效衔接

心理疏导工作作为缓解涉罪未成年人情绪、激发其道德情感和理智感,改变认识,了解其心理的有效手段。心理疏导启动早晚且是否连续性,直接影响心理疏导的效果。这就有必要将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向审前程序延伸,这样,公、检、法、司和监狱都应纳入到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当中。建立有效衔接关键在于程序上的流转,目前像H检察院这样的基层司法机关已经逐步开展这项工作,除了制定系统内的规范性文件外,还需要会签协作性工作制度,除了确定心理疏导对象的选取标准、疏导方法、专业人员的选配及沟通渠道等外,重点要对心理疏导方案在不同诉讼程序中如何有序衔接和实施进行具体规定,这样,既能整合资源共同开展工作,又能在交流和补充中巩固心理疏导效果。⑥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费用,对于涉罪未成年人来讲,心理疏导应是免费的,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应有相应司法机关自行承担,纳入办案经费;心理疏导的保密性,要求司法机关要充分尊重疏导对象的意愿,不同机关之间的工作人员应在其必要的范围内进行探讨;此外,每一个办案单位都要建立心理帮教档案,除系统备份外,还要将有价值心理疏导工作内容随案移送。

[注释]

①赵卿,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和矫治制度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年第1期。

② 《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建设的意见》,高检发未检字〔2016〕1号,2016年3月25日。

③荆玉梅,涉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的心理疏导机制研究,法制博览,2015、06(中)。

④崔海英,花季之殇:未成年女性犯罪之心理物征和危险因素,青年探索,2016年第2期。

⑤赵晓星、范跃红,帮教感化失足少年更专业更用心,检察日报,2015 年6 月4 日 第 002 版。

篇2

4-5)-①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管理和使用

(说明报告)

一、 指导思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测评和指导。

二、 建设目标

1.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等各功能室建设,还包括内部设施的配备,尤其是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配备更为严格。

2.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区域推进、典型引路、分层实施、分段达标”的原则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

3.高质量地建设一个心灵交流的温馨空间。全校师生、家长了解心理知识,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对心理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及时认清自己的情绪且能做到自我管理情绪、自我疏导情绪。及

时帮助少数有情绪困扰的师生、家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走出心理困境。

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

一、心理健康辅导要以人为本,协助未成年人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使其健康成长。

二、辅导站工作人员要遵守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辅导站的各项管理制度,提供热情、耐心、周到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三、辅导站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耐心细致做好咨询和预约登记工作,保持辅导站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四、辅导站工作人员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无条件接待来访者,事后做好记录。

五、辅导站工作人员针对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若发现现有条件下无法解决来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有关专家顾问后再约定时间解决。

六、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干预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种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四、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功能

1.掌握全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未成年人。

2.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做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困扰。

3.利用心理辅导站开展面向全市未成年人的健心活动,如在辅导站内建有心理松弛区、音乐欣赏区、图书阅览区等,指导未成年人的自助活动。

4.在学校内开展教师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5.为家长教育子女,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五、心理辅导站的建设标准与要求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要根据心理辅导的需要(服务对象多少,服务范围大小等)和实际条件的许可来确定心理辅导站建设标准。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活动室、心理阅览室等。

1.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室是个别辅导的需要,一方面为未成年人提供咨询,进行行为训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为辅导教师提供记录和整理未成年人心理个案创造条件。

2.心理测量室: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在需要了解来访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和问题时,可采用必要的心理量表和问卷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心理测量结果和对来访者的谈话综合鉴定,确定辅导方式;记录和存放未成年人理档案;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3.心理活动室: 一是为未成年人进行各种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场所,二是为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训练提供条件。

4.心理阅览室:可以让未成年人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家长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

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内容

一是教育教学。以正面教育为主,采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二是健康咨询。采用团体和个别的形式,对具有轻度心理困扰的学生依照专业规范和伦理,开展日常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为家长和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教养指导建议。

三是危机干预。在新生入学、考试前后、升学择业以及突发危机等可能对师生心理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前后,及时开展针对性、适应性的干预工作;定期采用测验和调查的方法,掌握本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师生心理档案。对于学校师生心理问题的易感群体,制定长期预防和干预方案。

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地址

淡水社区卫生服务站。

篇3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全面司法保护;少年司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下半年提出了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发挥法院的各项审判职能,从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方面全方位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实现对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护的思路。

一、程序上突出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司法保护

(一)强调审判的及时性

为所有的未成年人案件特设“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强调快审快结。对于一些急需用钱的未成年原告人,坚持急事急办的原则,尽可能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获得司法救济。针对抚养费、变更抚养关系等涉及未成年人基本生活的案件,针对当事人诉讼能力不足而可能导致案件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充分发挥法官的释明、引导作用,在必要时还依职权到孩子住所地的村委、社区、学校复核相关证据,有效地提高了诉讼效率。对于未成年人执行案件,采取迅速启动执行程序和依职权进行财产取证的方法,使全市法院的未成年人执行案件呈现出高结案率和短执行期的良好局面,为未成年人权益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强调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一是从立案时即关注未成年人的诉求,从有利于其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角度提供法律指导和帮助。二是制作专门的权利、义务告知书,向未成年人案件的所有当事人送达,不仅依法保障其知情权,还从源头上强化其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意识。三是对于经济困难的未成年当事人,减免诉讼费以及通过司法援助途径为其指定辩护或律师,以确保未成年人获得司法救济及律师帮助的权利。四是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尽可能通知其法定人以及选择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未成年人工作者参与诉讼,使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不仅能获得成年家长的帮助,还能获得社会专业人士的辅导。五是依法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简化审时,适用具有未成年人特点的诉权不简、调查不简、教育不简的“三不简”原则,以便在这类程序的适用中也充分保障其诉讼权利。

(三)强调未成年人人格权的保护

一是法院依职权到与未成年当事人相关的学校、住所等地复核证据时,注意时间、地点、衣着的选择;与未成年当事人对话时注意审判作风、方式及态度,尊重其人格尊严,保护其名誉,减少其诉讼压力,尽可能使其在宽松的环境中参与诉讼,同时也向成年当事人传递司法对未成年人的关怀。二是在审判被告人为未成年人以及涉及未成年人隐私的案件时,依法适用不公开审理制度,不向外界披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在制作必须公开的裁判文书时,除了根据裁判需要必须写明的信息外,尽量不向公众公布其它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以充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三是在民事审判中注重调解,调动社会力量,形成解纷机制。做到送达与庭前、当庭与庭后、诉讼与社会多层次调解的结合,尽量多调少判、案结事了,以避免义务人不自觉履行判决而对未成年人再次造成伤害。四是在执行环节中规范执行行为及方法,坚持不直接到学校找未成年人;不当着未成年人的面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执行时不开警车、不穿制服,慎用其他警械警具;尽量不让旁人围观,保护被执行人隐私的“四不”原则,以避免伤害未成年当事人及成年当事人的未成年子女的自尊心。

(四)强调寓教于审功能的发挥

一方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通过谈话、庭审以及专设一个教育阶段等多种形式,实现审判各个阶段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及行为矫正;引入心理疏导机制,由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民陪审员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入情入理的教育,帮助其认罪、悔罪;聘请社会调查员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原因进行审前调查,形成书面意见,并参与法庭教育,增强庭审教育与个案矫正的针对性;有选择地采用圆桌审判的庭审方式,缓和法庭气氛,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紧张心理,以利于对其法制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判决书中增加未成年被告人犯罪原因分析及在法律文书后适当加入“法官后语”,充分发挥刑事裁判文书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作用。另一方面,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的寓教于审功能,向民事审判及执行环节辐射。在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审判中强调把工作做细做透,不仅查明案件事实,还了解案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以对未成年当事人进行道德教育;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离婚案件,法官不仅注重自己对当事人的教育疏导,还在必要时聘请专门的心理学专家作相应的心理辅导,尽量消除当事人的情感隔阂,并在裁判文书后附加《法官特别提示》,有针对性地提示离婚父母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的抚养、探望问题,以帮助未成年人获得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在执行环节中对被执行人进行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喻人,努力促使案件和解执结。

二、在实体裁判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在刑事审判中,对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重大暴力犯罪案件,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充分体现严打精神。对于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首先严把被告人的年龄事实关,坚持实现被告人供述、父母证言、当地户籍证明在被告人出生时间上的一致。近年来,有多起年龄存疑的案件经审判人员认真核查,更正了公诉机关的指控年龄,直接避免了未成年被告人受到不应受的刑事处罚。其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刑罚处罚时,强调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一方面引入缓刑听证程序,由法庭充分听取各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未成年被告人是否适用缓刑的意见,增强非监禁刑适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将监禁刑作为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最后处罚方法,充分考虑轻处罚情节,尽量适用非监禁刑,既有效避免了监禁的“交叉感染”,又充分发挥了刑罚的教育矫正功能,实现了未成年人权益的最大化。

在民事审判中,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离婚案件,不仅应慎重处理当事人诉讼请求之内的未成年人问题,还应妥善处理当事人诉讼请求之外的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权益保障问题,以保障未成年人在这类案件中接受抚养、教育、亲情探视等权利的实现;对于当事人为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赔偿金额上给予未成年受害人政策上的倾斜;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公平原则的适用,将受害未成年人的损失分散到社会中,以有效地实现其权益保护。对于普通民事案件,注意平衡各方成年当事人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实现权利主张人合法诉求的同时,通过保留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或适度延长履行期限等方法,为权利义务人的家庭保留必要的抚养未成年人的财产,以实现未成年人权益的全面司法保护。

在执行程序中,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努力做到“三个穷尽”,即穷尽执行程序、穷尽执行措施和穷尽财产线索;同时大胆拓宽执行思路,例如对于申请人执行权利的实现涉及到未成年人生活、教育等基本保障问题,通过对被执行人所在单位提前支取10年劳务费等方法,及时保障了未成年申请人基本生活及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抚养费案件的执行,特设银行储蓄卡制度,通过款项交接在银行,有效地避免离婚双方当事人见面,提高义务人履行义务的积极性,较好地保障抚养费的专款专用。对于生活困难急需执行款,而被执行人一时无法找到或确无履行能力的未成年申请人,优先适用“执行救助基金”,通过临时性的经济帮扶,使其维持基本生活及接受必要教育。

三、适度延伸,进一步扩大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

对于符合适用非监禁刑条件的在校未成年被告人,主动与学校联系,努力为其保留学籍。2003年至2006年苏州市法院共帮助527名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落实监管帮教措施,并为其中半数以上人员保留了学籍,使其获得继续完成学业的机会。

针对审判中发现的管理混乱、易滋生犯罪或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家庭因素,及时向相关单位及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促进其及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

建立回访制度。刑事审判庭定期到少管所,帮助被判处监禁刑的未成年犯再社会化;不定期地通过个别谈心、集中座谈、上法制课以及“我和小树一同成长”的植树活动等形式,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进行帮教,有效地将苏州市未成年人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5%以下。民事审判庭在回访中,通过发放“一份调查表”、“一份公开信”、“一份法制宣传资料”的举措,来了解和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更好地生活、学习。执行庭为申请执行的特困未成年人设立特困档案,在案件执结后通过有针对性地回访、与当地基层组织保持联系等方式,督促义务人自觉履行义务,以确保涉案未成年人维持基本的生活、接受亲情探视等权利。

篇4

【关键词】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应有职责;完善建议

“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监护的理念。为了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吸取域外相关经验,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法定人及其他合适的成年人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人时到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这为今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但这一原则性的规定,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予以明确及细化该制度的具体操作规则。

一、国外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

合适成年人介入制度,主要指的是合适成年人讯问在场制度。在西方国家被普遍确立,当前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国家都有此项制度的相关立法。

英国首创了警察讯问未成年人时合适成年人(Appropriate Adult)到场制度。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起源于英国1972年的肯费特案,并在1984年的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中得以正式确立。合适成年人到场不是为了确定未成年人有罪或无罪,而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精神和情感不受伤害。1984 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及其“执行守则 C”规定:“当警察讯问 17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年满 17 周岁但有精神障碍的成年人(mentally vulnerable adults)时,必须有适当成年人到场。”合适成年人可以是:(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处在被照料中,则为负责照料的当局或志愿组织)。(2)当地政府指定的社会工作者。(3)没有前述两项人员的,则年满或超过 18 周岁的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也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的合适成年人,但不能是警察或受雇于警察局的人。如果一个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或调查涉及的人,那么该人不能担任合适成年人。如果未成年人与其父母或监护人关系生疏且未成年人表示拒绝,则他的父母或监护人不能担任合适成年人。当警察羁押未成年人后,羁押官必须马上通知合适成年人羁押未成年人的根据以及被羁押的地点,并告知合适成年人去警察局看望未成年人。警察在讯问时应当告诉到场的合适成年人,他们不只起到观察者的作用,他们实际承担着更多的积极作用与责任。包括:(1)为被讯问的未成年人提供建议;(2)见证讯问过程是否公平适当地进行;(3)协助被讯问的未成年人与警察进行沟通。“执行守则 C”第 11. 14 到 11. 16 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讯问。根据规定,不管未成年人是否被怀疑犯罪,除非有一名合适成年人在场,否则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讯问或者要求他提供口供。只有在警长或更高级的警官认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才可以在没有合适成年人的情况下进行讯问:拖延将会造成对其他人的伤害或造成财产严重丢失或损害,拖延将会造成对被逮捕人的不必要关押,拖延将会有害侦查。警察在没有合适成年人到场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作出的警告决定是无效的,必须在有合适成年人在场时重新作出。

澳大利亚在《1914年犯罪法案》(the CrimesAct)中规定了类似的制度,但在澳大利亚,“合适成年人”被替换成“成年讯问朋友”(adult interview friend)。《犯罪法案》规定,在警察讯问之前,未成年人有权与朋友、亲戚或律师在不被监听的情况下交流。他们享有在讯问时有一位成年讯问朋友在场的权利。“讯问朋友在场”在澳大利亚被认为是补偿未成年人在被警察讯问时遭受的不利经历的最重要方式。法案要求,成年讯问朋友可以是未成年人的父母、监护人或未成年人的律师。如果这些人都不能出席,那么未成年人选择的朋友或亲戚可以充当。如果这些人都不能出席,则由一个独立的第三人来作为替代。成年讯问朋友不能作为未成年人的辩护人或是律师的替代者,也不能由警方替代,而是作为提供帮助者存在刑事诉讼中。他们的角色作用主要是通过他或她的讯问时在场,阻止警察的压迫行为并确保未成年人所做的陈述是自愿的。

二、合适成年人的应有职责

合适成年人的职责包括基本职责与扩展职责。

作为讯问未成年人时法定人不到场时的替代者,合适成年人的基本职责是讯问时在场,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合适成年人的基本职责包含:

第一,监督职责。监督职责指的是监督讯问人员在讯问过程中是否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保障讯问的合法进行。

第二,沟通职责。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刑事诉讼程序所具有的专业性可能使其无法理解诉讼语言、诉讼行为以及将会产生的诉讼结果,同时,未成年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所承担的另一项职责就是促进未成年人与讯问人员之间的沟通,主要表现为向未成年人解释有关讯问的含义、其在讯问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讯问可能产生的后果,使其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沟通职责的有效履行在客观上还起到了促进甚至协助讯问的作用。面对作为侦控方的讯问人员,未成年人容易产生戒备甚至敌对心理,这种抵触情绪使其接受讯问往往较为被动。而合适成年人通过向未成年人解释讯问行为,帮助其理解讯问含义,使未成年人配合诉讼,也会促进讯问的顺利进行。

第三,抚慰职责。在限制人身自由的讯问环境下,未成年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紧张和恐惧,如果不加以及时疏导和抚慰,不仅讯问难以顺利进行,还可能使未成年人产生心理问题,造成长时间的伤害。合适成年人以中立第三方和“家长”的身份介入并承担抚慰未成年人的职责。合适成年人通常通过关心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和日常生活,疏导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问题来实现其抚慰职责,舒缓其紧张情绪、缓解其所承受的压力。

第四,教育职责。合适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采取不同于案件承办人员的教育方式,使未成年人从各个方面受到感化。

此外,合适成年人的扩展职责包含:

第一,社会调查职责。社会调查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就学就业情况,包括年龄、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交友情况、认罪态度及悔过情况、家庭结构、监护条件、以往表现等背景性资料的调查核实。

第二,风险评估职责。风险评估是指基于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作为办案人员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以及如何定罪量刑的参考依据。

第三,跟踪帮教职责。跟踪帮教是指对未成年人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帮助、引导和教育,以促使其尽快回归社会。

第四,参与刑事和解职责。利用合适成年人作为来自社会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刑事和解工作,并具有一定优势:首先,合适成年人是区别于办案人员的中立第三方,其中立地位有助于其开展促和工作;其次,与办案人员相比,合适成年人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协调工作。最后,合适成年人在讯问阶段就参与了案件,对未成年人和案情较为了解,有助于在加害人一方开展和解工作。

三、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组建合适成年人资源库

第一,由独立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为推动合适成年人队伍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其社会普遍认可度,组建相对稳定的合适成年人资源库便显现出了其必要性,且该资源库应由不依附于任何司法机构或其他单位的独立监管机构来监管――这是保证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顺利运行在形式和实质上需要。同时,还应当对合适成年人的资格获取、遴选程序等予以细化。

第二,入库的人员组成还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仅应有通晓法律的公益律师、洞悉青少年心理的社会工作者、擅长青少年教育的退休教师,还应有适当比例的通晓手语、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员等。基于这个人员构成丰富的资源库,监管机构便可以根据涉案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选派出最适合的人员担任合适成年人。

第三,还应注重适合成年人的性别比例。在被讯问、询问人是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被害人时,应安排女性合适成年人参与。

(二)加强随机性、自主性选择合适成年人

第一,具体案件中合适成年人的确定应加强选择的随机性,避免办案人员直接指定合适成年人。加强随机性,避免由办案人员直接指定合适成年人,防止少数人集中担任合适成年人。对于按照区域确定分工的合适成年人,应一定时期调换负责区域和轮岗。

第二,赋予未成年人自主选择合适成年人的权利。对于符合合适成年人参与条件的案件,在合适成年人被确定后,未成年人明确拒绝其参与的,办案人员应当向其作必要的解释,仍坚持拒绝的,可以准许,并记录在案。未成年人提出更换合适成年人并有正当理由的,应予准许,但更换次数以一次为限。

第三,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每名合适成年人只能负责一名未成年人的诉讼参与工作以此维护好每一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公、检、法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实行合适成年人“一站到底”由于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贯穿着刑事程序的侦查、审查、及审判这三个阶段,为了更好地发挥合适成年人的积极作用,公、检、法三家应相互协调配合,实行“一体化”工作模式―――即同一未成年人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合适成年人应尽量保持同一,除非确认存在不良因素或不利可能或确有无法继续参与的理由,应当由同一人员担任涉案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合适成年人。以上做法,一方面,有利于合适成年人掌握涉案未成年人在不同诉讼阶段的情绪变化,有利于其了解案情的全部情况与案件进展情况,从而更加有利于他们履行相关职责,如:缓解未成年人心理压力,协助与司法人员沟通等。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对未成年人涉案案情的保护,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的立法思想达到统一。此外,合适成年人“一站到底”亦可以避免频繁更换合适成年人给涉案未成年人带来的焦虑恐惧。

(四)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专项基金

建构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事先必须对司法工作人员、自愿者进行培训以及给自愿者相应的报酬,而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助。对司法工作人员、自愿者进行培训的费用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支付,现今的关键是自愿者报酬的来源。对此,笔者以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专项基金,专项基金可以多渠道筹集:(1)政府财政拨款,这应当是最重要的来源;(2)吸纳社会资金,比如社会捐助,青少年保护机构提供适当的资金、保险机构承保等都是最佳的途径;(3)从罚没款中拿出一部分充实专项基金。基金应采用分级筹集、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管理办法,由人民法院统一掌握、同级人民检察院监督使用。在通常情况下只使用基金的孳息部分,轻易不动用本金,以使基金不断升值。

参考文献

[1] 姚建龙.英国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引入[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

篇5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 学校教育 责任

一、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和特点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13年来,我国不仅在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理论方面取得了扎实的成果,而且未成年犯罪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新华网消息:2012年11月2日,权益部副部长陈琳在浙江舟山讲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4年来下降幅度达到32%,但是总量仍过高。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就是要抓好教育。由于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心理的预防极为有限,因此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品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如何正确且妥善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如何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前相当重要而迫切的课题。由于我国对青少年犯罪以18周岁为界限,笔者在这里仅从未成年人角度着手,探索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与其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了其犯罪特点,我们才能更好的研究其犯罪心理,在教育中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我们简要了解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动机和目的简单;2.突发性;3.低学历性;4.暴力性;5.报复性和逆反性;6.团伙作案性;7.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二、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

虽然整个教育界都在进行教育理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是由于各地一系列的中考、高考等,使得分数仍然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指挥棒”,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还处于落后阶段。学校、家长、学生处于一种只认“分数”的现象。成绩好,孩子便一切都好;成绩不好,则被批评的一无是处,长期的这种唯“分”主义者,很容易造就一些思想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法盲。

(二)教育方法不当

一些学校教育方法陈旧,目前对所有的学生仍旧采用同一种模式化的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采取有的放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甚至个别教师在对待“差等生”时,不能深入其心灵进行疏导教育,相反却态度粗暴,甚至仍有打骂现象。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有的学生被开除学籍被推到了社会上,有的逃学、辍学而流向社会,他们成为闲散大军中的一员、社会治安中的不稳定因素。

(三)教育内容空洞

为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教育内容大多仅限于“填鸭式”的智育教育,对于德育、体育等缺乏强有力的教育。比如:青春期性教育。目前,大多数学校在青春期性教育上基本都是空白,由于未成年人在进入到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上对性的感知,致使性意识处于了从萌芽到日渐成熟的阶段,由于对性的理解比较模糊,同时不能畅通的获得正确的性教育知识的传播渠道,因此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指导,使得他们表现在性知识上的愚昧无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可能摇摇欲试,将目标锁定在和一些音像制品,加之本身的自制能力不强,很有可能会出现违法的越轨行为。

三、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应采取的教育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未成年教育的主渠道,要唱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角,学习领会贯彻中央关于未成年教育的精神。尤其要结合本校具体情况,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从改变学校发展理念做起,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职业素质,热爱学生,以切实的行动为未成年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教育理念,转变学校育才方式

教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健全的个体,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性,改变“重智轻德”的古老观念,把德育作为智育的前提,充分调动未成年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个性潜能,从而促进未成年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倡导个性化发展

未成年人在校期间正是其一生中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的德、智教育不能只讲形式,而应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向他们灌输切实的民主、平等、自由、法治、诚信、责任等价值观念,并根据其爱好、兴趣等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鼓励青少年发扬其长处,张扬其个性,满足其自主、成长、表现自我、社交、体验新奇变动等心理需要,世界是多彩的,我们不能培养只会读书的呆子,不能压抑青少年多方面的求知欲望和聪明才智。

(三)充实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方式

学校的教育内容不止有书本,我们应该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这不止含有科学知识,更有实际动手能力、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等,因此学校不但要丰富上课内容,更要丰富学生在校期间的文化活动,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资源,让学生在学校能看到社会的法律制度,在象牙塔里一样能生活的丰富多彩。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消除其潜在的犯罪心理,不仅是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轻视的一个问题,更是全社会所需要共同维护的,是政府及广大学者们不断探索,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学校作为青少年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影响着未成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如何发挥好未成年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刘琪《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2]罗大华.《犯罪心理学》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3]张晓真《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当前;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因素;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素质、行为对于实现社会整体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给社会治安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破坏,成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犯罪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引导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研究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应对措施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全世界人十分关注的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研究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其特点,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对我国加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非常必要。

(一)未成年人犯罪有上升的趋势。根据2010年1―9月对某区犯罪情况的调查,共立各类刑事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2%,抓获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与上年同比增加316名,上升18.2%,其中未成年人达395人,呈上升趋势。以往该区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中,多为区内流浪乞讨人员或无业人员。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

(二)犯罪性质多样、形式不一。未成年人犯罪中多为盗窃、抢劫等侵财性犯罪,主要表现在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时往往只图一时痛快,不计后果,导致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等现象。

(三)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小,力量单薄,做事都是三五成群,相互帮助,而且特别讲究哥们义气,有的可为同伴两肋插刀,这就决定了未成年人具有团伙作案的特点。

(四)初犯、偶犯较多。未成年人在心理上、生理上都处在初步形成阶段,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且情绪不稳定,遇事不加思考,易冲动,喜欢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不计后果,稍有诱因,就逞一时之强,酿成恶果。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以及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性格、行为方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子女对于生活目标的形成、社会规范的态度、基本的道德观念等最初都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的不良言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影响重大。

(一)有些家长的金钱至上、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念,对子女直接起着刺激和教唆作用。例如张某同学,由于父母经常在家打麻将,使张某从小耳濡目染。有时某还替父母打麻将,父母认为无所为,久而久之影响特别大。

(二)家庭赋予未成年人压力过大。

由于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父母给孩子的未来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同时父母之间对于子女的发展的关注和攀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明显和突出,这使得学生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又面临巨大而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过重则产生负面影响,子女无法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进而自暴自弃,产生不良行为。

(三)家庭结构的缺陷形成情感匮乏。

家庭的组成以及变迁都会对未成年人的人格产生巨大的影响。部分家庭父母离异或者存在死亡的现象,导致单亲家庭增多。部分家长基于家庭生活的不幸,甚至对于子女的行为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成长漠不关心,缺乏必要的监督。

(四)有的家长对子女溺爱放纵,忽视教育。

例如王某同学从小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家里,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奉他为“小皇帝”。养成了王某自私、贪婪、暴躁的性格。在学校里,只要稍不顺心,他就会对其他同学破口大骂,大打出手,从而产生孤僻的性格。

(五)家庭矛盾突出,教育方法不当。

家庭矛盾突出,父母感情不和,使得未成年人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其心理上形成容易冲动、焦虑等负面情感,暴力倾向增加。父母的不良嗜好、管教方法乃至家庭暴力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方式不当的另一个极端是对子女溺爱严重,由于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子女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导致子女形成自我中心、我行我素的行为模式,养成自私、狭隘的性格特征。

三、从家庭环境因素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建议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一)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办好咨询机构和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思想水平和家教能力。各学校要开办家长学校,采用面授或函授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应开辟家庭教育专栏,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营造一种社会关心、家长重视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质量。每个家庭都必须以对子女负责、对祖国未来负责的高度,维护家庭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从自身做起,给子女当好表率。同时,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掌握好子女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三)家长要正确处理好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正确处理好与邻里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与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塑造家长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平时,家长不管工作多忙,也要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吃饭,一起上街,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等等。如果孩子一旦犯了错,一定要用关爱温暖之心来沟通。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有一个过程的,由于他们长时间的放纵自己的思想,约束力很差,所以他们一旦遇到适当机会和条件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家长在平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发现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正确引导教育。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预防孩子违法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因此,我们每一位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宋春明主编《犯罪心理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案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原因分析

(一)认知能力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差。

一方面由于性教育的缺乏,部分低龄儿童未能意识到嫌疑人的行为系在严重侵犯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由于自护教育的不完善,部分未成年人未能认识到跟随陌生人进入密闭空间系步入险境,未能掌握必要的防护和自救方法。

(二)危险意识不强,缺乏财产保护常识。

一方面是较轻易地暴露贵重物品,部分未成年人的手机、电子产品等遭到抢劫多与其显露财富的行为有关。如犯罪嫌疑人晋某和林某抢劫被害人张某的手机,即因为张某经常让他人欣赏其新买的手机。另一方面是对贵重物品保管不慎,部分未成年人将财物存放地点轻易告知他人,或将财物存放柜门敞开,或将手机放于兜内而手机绳显露在外等,给行窃的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如被害人韩某将钱的存放地点告知室友,后室友金某趁宿舍无人之机窃取其钱包等财物。

(三)行为冲动或作风不检点,自身存在过错。

在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案件中,部分未成年被害人由于一时冲动、意气用事而与对方发生口角冲突,遭到对方的殴打报复。

(四)家长对未成年人管护与关注力度不够。

一方面部分家长让未成年人独自一人在外玩耍,或独自一人与认识的成年男性相处,致使未成年人在与犯罪嫌疑人独处时遭到害。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心理情绪和言语的变化关注不够,未告知未成年人遭遇危险应及时向家长、老师或司法机关求助。许多未成年人被害后因为受到恐吓不敢告知家长或者老师,使自己成为重复被害者,也可能使他人被加害。

(五)学校及周边地区安保不到位,有些教师品德差,成为直接侵害者。

未成年人入学后,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场所,而学校内学生多教师少,监控、安保不到位,学生安全难以全面顾及,而学校周边地区因脱离家长监管,致使学校周边如上学放学的路上成为脱管地带。此外,学校对校园周边的安全保护不力,管制刀具可在市场流通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而有些教师品德素质差,成为直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施者,如在校园内的学生案件,这类案件不仅触犯了法律,更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严重践踏;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师形象,也会对未成年人特别是被害人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松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一方面部分宾馆、招待所在房客入住时无需查验对方的身份证,服务员发现异常情况后未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害的发生。如余某案中,余某专门将未成年女性带入无需出示证件的小旅馆后实施。另一方面部分酒吧、舞厅等营业场所允许未成年人入内,并向未成年人售酒,未成年人饮酒过量后常处于意识模糊、反抗能力减弱的状态,有的被害人表示在受到害时浑然不知。

二、对策及建议

(一) 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应加大法制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在法制讲座中以案释法,教给未成年人必要的生理知识,告知其哪些行为具有危险性,哪些行为构成对身体的侵害,同时告知其外出需结伴而行,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与陌生成年异性独处,避免随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生活规律等告知他人,不要轻易暴露贵重物品等。另一方面教给未成年人必要的自护方法或为其准备必要的自护工具,有效防止不法侵害的发生。

(二) 进一步加强家庭保护意识。

一方面家长应避免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监管、无人保护的状态,另一方面可面向家长开设法制课堂,教给家长如何针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告知家长应提醒未成年人勿放纵犯罪,以避免自己和他人再次成为犯罪侵害的对象。如受到侵害应尽量记清案发的时间、地点,犯罪分子的相貌、衣着、体态、口音等信息,以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嫌疑人。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安保和教师队伍管理。

学校应加强校内外安全保护配套设施建设如在校园内外增加安保,增设监控探头,给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良好学习环境。对教师队伍要严格管理,定期进行品德考评,对品德差、口碑不佳的教师严肃教育批评,限期整改;对于违法乱纪、有劣迹损害教师形象的人员屡教不改的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篇8

[关键词]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

一、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的不足之处

未成年人的权益能否被更好地维护,与审判阶段中的每一道程序都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对未成年权益的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审判制度、对未成年人的辩护权利的保护以及对未成年人的定罪量刑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在审判制度的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世界各国大多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少年审判组织,由专门机关或者人员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我国,虽然在少数大城市法院也建立了少年法庭,遗憾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全国性法律均未对少年法庭有明确的认可,更未对少年审判司法制度作必要的完备性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亦尚未对少年司法制度,特别是少年法庭的地位问题作明确的规定和认可。可以说,我们的未成年审判组织“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少年法庭的存在都受到威胁,在基层法院很少设立少年法庭。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是由所谓的“少年专审法庭”审理,其实这种少年法庭名义上是专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质上只是普通法庭的“变体”。普通法庭的审判组织原封不动,只是被冠以“少年法庭”的名号而已。[1]这样的审判主体制度安排并不能对未成年人刑事被告人权益的特殊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未成年人辩护权利的保护不足之处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末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在侦察阶段律师不是以辩护人的身份介入的,而只有进入审判阶段的时候,律师才可以以辩护人身份介入。在审判阶段才能作为辩护人,这会使律师没有充足的时间阅卷、了解案情,为辩护做准备,而且也不利于监督侦查机关的行为。[2]这样使得辩护人不能为未成年人争取最有利的判决结果,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三)对未成年人定罪量刑规定的不足之处

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不判处死刑,最多判处无期徒刑,我国刑法中的无期徒刑是有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但对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违背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刑法规定。另外自首与立功制度,特别是缓刑制度中,没有关于未成年人从宽量刑的规定,把未成年人等同于成年人对待,这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完善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措施

(一)完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的建设

首先,应加强少年法庭和少年法院的建设。2005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程序作了统一规定,它使得我国少年法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但还需从法律上明确少年法庭的法律地位,条件成熟可以设立独立的少年法院,其具体的设置可作如下设计:级别属于基层人民法院,它设置于设区的市,全市的涉少一审案件均到该少年法院审判,少年案件的终审权则归属该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央直辖市内少年法院的设置,因为目前的直辖市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级人民法院,为此,可在中级法院辖区内设置一个基层人民法院级别的少年法院,终审权属该中级法院。[3]其次,可以由普通刑事法院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但对法官要有特殊的限制。如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设置方面,可以由一名女法官担任审判长,会同两位人民陪审员专门负责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因为女法官善于发挥女性特有的缜密、细致、耐心的长处及敏锐的观察力,易发现被忽视的细微枝节问题或事实,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而消除法官与未成年被告人间的隔阂。且女法官的母性本质,更富教育感化能力,其丰富的感情、温和的言谈更易博得未成年被告人的信任和敬爱,从而使他们能向女法官主动倾诉真言。[4]另外,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合议庭可以吸收心理辅导专家、教师作为人民陪审员,对未成年被告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这样不仅更加有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而且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帮扶作用很大,把对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

(二)将指定辩护提前到侦查阶段

由于未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对法律的了解较少,也有可能存在对司法机关的畏惧心理,所以更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供述,律师的加入可以有效防止刑讯逼供或其它的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行为。律师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其成长经历,分析案情,更早地为辩护做准备,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另外,律师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以避免犯罪污染。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保护未成年人的辩护权,将为未成年人指定律师提前到侦查阶段,能够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的权益。

(三)正确使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措施

对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向非监禁化和非刑罚化发展,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替代刑制度。自由刑是剥夺或者限制犯罪人人身自由的刑罚。针对各国刑罚发展、青少年犯罪特点及中国特色,建议在传统的刑罚体系基础上,建立替代刑制度。比如暂缓判决制度,暂缓判决是指刑事诉讼活动中,经过开庭审理,对构成犯罪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先确定罪名,暂不判处刑罚,同时设置适当的考察期予以帮教矫治,让其在社会上继续学习或工作,考察期结束后,再结合悔罪表现予以判决的一种审判方法。[5]按照现行的审判制度,对那些经开庭审理已经查明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只能在审判期限内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实行暂缓判决,法官就有时间区别和判断各未成年被告人的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地挽救犯罪未成年人,开辟了一条教育矫治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新途径。

尽可能大量适用自首与立功制度、缓刑制度。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及配套的调查、监督和社会帮教制度,促使未成年人犯再社会化。严格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适用缓刑制度的标准。对未成年人犯尽可能大量适用缓刑制度是未成年人犯恢复性司法的有效措施,对促进未成年人犯回归社会有良好效果和重要意义。

三、结语

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经历中十分关键又十分脆弱的时期,需要我们特别的照顾和保护。完善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意义并不单纯在于防治青少年犯罪,更为深度的价值诉求是彰显成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重视、尊重与关爱。在刑事诉讼领域,我们应当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理念为指导,使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走向科学化、理性化。

[参考文献]

[1]马柳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程序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高素.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保护问题微探.科教文汇。2008.01上旬刊

[3]姚建龙.从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一对我国目前创设少年法院的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1,(6).

篇9

[关键词] 未成年人;行为及心理状况;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

[中图分类号] C913.5[文献标识码] A

为较全面把握未成年人在成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试以对天津市部分学校未成年学生、教师、家长的抽样调查①为基础,对当前未成年人的行为及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一、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

(一)从总体情况看,未成年人在业余时间以扩大知识视野为内容的自学文化和课外知识为居多,其次是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

据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业余时间“自己读书、看报学习文化和课外知识”的为38%,所占比重为第一位,其次是“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为12.6%,所占比重为第二位,所占比重居于第三位的是“和朋友一起玩”,为8.3%(见表1)。

(二)从不同群体未成年人的情况看,一是“男好动、女好静”和“男好交往、女好独处”在未成年人业余生活方面的差别较明显,二是小学生倾向于功课型,初中、高中学生倾向于娱乐消遣型,而中专学生则属于消遣娱乐和社交型。

1.在性别角度,据对未成年学生的调查,在男性中,业余生活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己看书、看报学习文化和课外知识” 的所占比重最大,为33.7%;其次是“从事体育活动”,比重占11.2%;比重为第三位的是“和朋友一起玩”,占10.6%,。对于女性而言,在业余生活中除了“自己看书、看报学习文化和课外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外,“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的也比较多,比重为15.5%,居于第二位,而比重居于第三位的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只复习学校的功课”,为7.1%(见表2)。通过比较还可发现,在“自己看书看报学习文化和课外知识”及“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方面,女性未成年人所占的比重分别高于男性7.5和6.8个百分点,而在“从事体育活动”方面,男性比重则高于女性9.3个百分点(见表2)。因而可以认为,在男性和女性两个未成年人群体中,男性倾向于以“动”和交往为特征的体育运动和游戏,而女性则倾向于以“静”和独处为特征的自我娱乐和学习。

2.从不同的学历阶段着眼,一方面,据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业余生活为“自己看书、看报学习文化和课外知识”的在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学生中的比重都为第一位,除此以外,在小学学生中,比重为第二位的是“为考出好成绩只复习学校功课”,占8.8%,在初中和高中学生中比重为第二位的是“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分别为10.9%和21.4%,在中专学生中比重为第二位的是“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为16.3%,而所占比重与其接近的是“和朋友一起玩”,为15.7%(见表3)。另一方面,即使在业余生活为“自己看书、看报学习文化和课外知识”这一层面上,从小学、初中、高中到中专学生中,其各自所占比重依次减少,而属于“看电视、光盘或听收音机”以及“和朋友一起玩”的在初中到中专这一阶段学生中的比重相对增加(见表3)。基于上述调查结论,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小学生的业余生活比较单一,而初中、高中和中专学生则相对丰富,并显示出对独立空间的自主追求。

(三)基本结论

当前的未成年人对学习知识的认同程度是比较高的,这既反映了未成年学生在业余生活中的角色归属意识,同时也有家长和学校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未成年人偏重文化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对未成年人在业余学习生活中的内容、方式方法的引导,减少过多的学习压力,将文化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体育锻炼、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二是对于不同的未成年人应注重业余生活的不同调剂。

二、未成年人的行为经历

(一)在未成年人的自我认识方面,对文化学习的不专一最为突出,同时,来自家庭、学校的人际沟通障碍也是在未成年人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对未成年人的调查,认为在未成年人中经常出现“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占10.6%,认为偶尔有该情况的占56.6%,这两种结果与在相同条件下的其他调查事项相比所占比重是最高的。另据调查结果,在未成年学生中偶尔有“厌学逃学”经历的占39.2%,经常性“厌学逃学”的占4.3%,这两种结果与在相同条件下的其他调查事项相比所占比重也是较高的(见表4)。上述资料说明,学习不专一、厌学在未成年学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此外,调查结果还表明,曾经常和偶尔被家长打骂、被老师挖苦、和同学关系不好的在未成年人中所占比重也较高(见表4),其中以经常和偶尔被家长打骂的相对明显,二者合计比重为42.9%。

(二)在家长对未成年人行为经历的认识方面,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问题最明显

据对未成年人家长的调查表明,认为孩子曾经常和偶尔“不与家长沟通学习生活情况”的所占比重都是最高的,分别为12.4%和33.8%。另外,认为自己的孩子曾有过“谈论成人话题”的在经常性和偶尔性的调查结论中所占比重相对于其他相同条件下的调查事项而言也是较高的(见表5)。

(三)在教师对未成年人行为经历的认识方面,学生中存在的因上网影响学习、厌恶学习和打架骂街的现象较为突出

据对教师的调查,认为在学生中没有“打架骂街”、“厌恶学习”情形的所占比重是最低的,均为9.8%,其次是认为没有“因上网影响学习”这种情况的,为11.4%。若从另一角度看,认为在学生中经常性存在“因上网影响学习”的所占比重最高,为38.5%(见表6)。调查数据可以说明,在教师的观点中,对学习的抵触、打架骂街在未成年人中是比较突出的现象。

(四)基本结论

1.调查结论表明,无论是在学生、家长还是教师的角度,游离于学习的这种状态在未成年学生的行为经历中都是指向最明显的。如果忽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过多关注这一因素,那么,学生的厌学问题应该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注意。

2.据对未成年人的“你是否注重发表个人意见”的调查,持注重态度的占88%,认为不注重的占4.2%,认为无所谓的占7.8%。这说明未成年人的独立意识是比较高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未成年人在成长中的一个客观现实,然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也会导致一些消极现象,典型的就是未成年人与家长、教师、同龄人之间的人际沟通障碍。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研究表明,“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不和谐的,那么人们会处于一种防御、拒绝和相互冲突的准备状态”[1]。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这些与未成年人接触频率较高的成年人,应主动培养与未成年人的情感基础,而不是过分显示居高临下的对未成年人的压制和约束,至于未成年人相互之间,则应主张相互支持,而不是片面地增强对自我的认同。

3.不容否认,当前社会中影视传媒在主流文化传播方面的失误、化的过度普及和成人的行为暗示是在未成年人中滋生打架、骂街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将减少、避免校园暴力,建设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作为对当前学校教育的考核标准,如何将做文明学生纳入对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需要深化的课题。

三、未成年人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一)在总体方面,最好的朋友或同学是未成年人最认可的交往沟通群体

在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中,认为最喜欢和“最好的朋友或同学”交流的所占比重最高,为66.8%,其次则是喜欢与家长沟通的,所占比重为13.2%,喜欢一个人自己思考的所占比重居于第三位,为11.6%。相对来讲,未成年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对老师的认可程度是最低的

(二)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是另一个主要沟通对象,而初中、高中和中专学生更喜欢一个人独立思考

如果从不同学历阶段的学生角度考察可以发现, 这些学生在沟通群体的选择性方面也有所区别。据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一方面,除了“最好的朋友或同学”被作为各个学历阶段的未成年人的最佳交流对象外,在小学生中,喜欢与家长交流的所占比重为第二位,在初中、高中、中专学生中,喜欢一个人自己独立思考的所占比重均居于第二位,喜欢与家长交流的只占第三位,而且,对于高中和中专学生而言,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的所占比重与喜欢和家长沟通的所占的比重之间的差多于初中学生(见表7),这说明在与家长沟通和自己一个人思考之间,高中、中专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后者。另一方面,在网络中交流在未成年人中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调查结果中,除了小学生以外,初中、高中和中专学生在网络中交流的所占比重要高于以老师为交流对象的学生所占的比重,这种现象以中专学生最突出(见表7)。

(三)基本结论

沟通与交流是人和人之间形成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也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需求。而且,对于未成年人来讲,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是智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未成年人对交流对象的选择看,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一是对他人信任度的大小 ;二是由血缘带来的自然情感 ;三是对自我信息暴露的认识程度。多数未成年人喜欢与最好的朋友或同学交流,表明了未成年人喜欢心理支持和生活的共通性,与家长沟通则是基于自然情感而产生的沟通方式,喜欢在网络中交流,则与未成年人对隐私的认可程度和对人际直接交往的不信任有关。对此,根据未成年人对交流对象的选择特点,至少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对未成年人的交友观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在未成年人辨别能力低的情况下出现不良后果;二是作为家长,既要保持与孩子之间的自然情感交流,也要不断增强孩子对自身的信任程度;三是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将课本化教育转变为人格感召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四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尤其是大年龄、高学历阶段的孩子,尽量避免对网络虚幻沟通的依赖,防止出现游离于现实社会的逃避心理。

四、未成年人的睡眠与体育锻炼

(一)睡眠不足是未成年人中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而高中学生则最明显

据对未成年学生的调查,认为有经常性睡眠不足的占13.7%,偶尔睡眠不足的占49.1%,从来没有感觉睡眠不好的只占37.2%,即在大部分未成年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现象,其中,高中和初中学生是睡眠不足的两个主要群体。初中、高中学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都低于平均数的7.95小时,而高中学生则最明显。

(二)喜欢体育锻炼的在学生中占半数以上,但高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同感较低

从对未成年人的调查结果分析,54.5%的未成年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的只为5.8%,对体育锻炼持无所谓的态度的占39.7%。即,喜欢体育锻炼的仍在未成年人中占据主流。但是,根据调查结果,不同学历阶段的未成年人在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方面也有区别。在不喜欢体育锻炼和对体育锻炼持一般态度的学生中,高中学生最多,占43.3%和35.6%,其次是初中学生,占30%和31%,而在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小学生所占比重最少,为14.8%,在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小学生的比重最高,占39%。

(三)基本结论

当前,未成年人的体质下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2],北京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体质下降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过重的学习压力、家长对孩子成材的期望、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对学生管理的片面认识在其中所起的消极作用。体质健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20条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因此,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未成年人本人,必须要调整学习、业余生活与睡眠、体育锻炼的关系,充分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具体讲,一方面,家长必须要保证未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不能对未成年人的业余时间听之任之,或者人为加大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则要建立午间睡眠制度,集中管理学生的睡眠时间,而且应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场地、设施,尤其在高中阶段,应将体育锻炼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五、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一)在未成年人的自我感受方面,大部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据对未成年人的调查表明,18.6%的人经常有心理压力,62.4%的人偶尔有心理压力,只有19%的人认为没有心理压力。对于不同学历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讲,在承认有心理压力的学生中,如果按照各自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高中、初中、小学,在不承认有心理压力的学生中,如果按照比重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小学、初中、高中(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大,其次是初中学生。再者,不同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认同程度也不同。在认为学生心理问题非常突出方面,初中老师的比重最高,其次是高中老师,在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方面,高中老师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初中老师(见图1),显然这与对学生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即中学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形成心理压力。

(二)对于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集中显示在家长的期望、学校紧张的功课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1.从未成年人总体考察,据调查资料表明,认为心理压力来自家长希望考试成绩好的所占比重居于第一位,为31.7%,认为属于学校的功课太紧张的居于第二位,为25.1%,居于第三位的是怕自己将来被社会淘汰的,比重为13.1%(见表8)。

2.从不同学历阶段的未成年人角度看,在心理压力的来源方面,由小学到中专显示出一个规律,即,以家庭为起点由内向外转移,即在小学和初中,心理压力以来自家长的为主,高中则是以来自学校的为主,中专则是以来自社会的为主。据对未成年人的调查表明,家长期望考试成绩好是小学与初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来源,其各自的比重在小学和初中学生中占第一位,分别为41.2%和35.6%,其次是学校的紧张功课,持此观点的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所占比重均为第二位,分别是15.9%和26.7%。在高中学生中,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源于学校的紧张功课,所占比重为第一位,其次是家长的期望,比重为24.5%,居于第二位。在中专学生中,主要心理压力来源是社会环境太复杂,所占比重为第一位,其次是怕被社会淘汰和家长期望,比重分别为19.2%和19.3%(见表9)。

(三)基本结论

近年来,社会有关方面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11和第19条就分别规定了家庭、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仅存在,而且也不是在短期内能解决的。通过调查可以明显反映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形成的两个规律,即:学习任务越重,心理压力越大,这充分表现在初中和高中学生中;融入社会的时间周期越短,心理问题越突出,这也反映在中专学生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强调树立一种观点――心理压力形成与消除心理压力的抗制关系,较全面分析不同未成年人心理压力的来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疏导。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要充分发挥有关社会性公益组织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的职能,完善相应的社会体系,而不能把所有工作片面地推给家庭和学校,否则,很难达到效果的专业化,同时也会增加学校与家庭的各种负担。

[参考文献]

篇10

为此我们深入探讨有关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以及该怎样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和如何加强初中生隐私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完善我国教育制度,维护初中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建立安定有序的教育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近对保定列电中学的学生针对初中生隐私权保护进行了访谈研究,并且提出了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生;隐私权;保护;理论;实践

一、初中生隐私权特点

与成年人的隐私权相比,初中生隐私权属于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范畴.我们可以先了解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的特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突出的特点就是:有限性。因此,未成年人隐私权在行使时,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未成年人隐私权与亲权的冲突。所谓亲权,就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同时还存在义务。即它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的结合体,是不得任意抛弃。

(2)未成年人隐私权与监护权的冲突。“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自然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还可能是其他亲属或者有关组织或个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为了履行监护职责,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也有可能获悉到未成年人的隐私。未成年人应该对其监护人为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获悉其隐私的要求应当予以配合,而监护人对由此而获悉的未成年人隐私应当予以严格保密并合法使用,不可以滥用此权利而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我国《民法通则》正是由于未成年的监护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隐私权的保护往往就会和它产生一定的冲突。纵观而言,教师人员、家长以及其他监护人在教育未成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3)未成年人隐私权与学校行政管理权的冲突。由于学校有权力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和奖惩以及大多数未成年人都在学校接受教育这个事实,所以学校不可避免会和他们隐私权的行使会发生矛盾。所以这就要求学校不要随意公开学生的隐私信息,如果必须公开时,一定要主义公开的方式和范围的合理性。

二、对保定列电中学隐私权保护访谈和分析

初中生有走向成熟的羞涩、向往成人的指望以及成长中的烦恼。如若随意披露他们的隐私,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情的打击,可能会造成青少年心理的死结和终身的遗憾。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笔者就近对保定列电中学学生针对初中生隐私权保护进行了访谈研究。

2.1对列电中学学生隐私权保护的访谈

(1) 笔者:“你好,我是河北大学的教育研究学院的学生,针对咱们学校初中生隐私权保护进行一次访谈,你方便回答吗?”

沈惠:“您好,可以啊。您说。”

笔者:“你听说过隐私权吗?你被人侵犯过隐私权吗?”

沈惠:“听说过啊,我们学习政治课的时候就有未成年人隐私权。未成年人隐私权是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的。可是你知道吗?在家的时候,妈妈总爱偷看我的日记,看我的手机短信,甚至有的时候她会问我学校有没有男孩子追你啊。其实刚开始我也挺理解父母的,可是后来我老感觉她不尊重我,我已经长大了。

笔者:“那你有没有因为妈妈偷看你的东西而和妈妈吵架。”

沈惠:“有啊,有一次我还和她讲她犯法了,她还说在她那里她就是法。”

代可昕:“和父母讲法,相当于对牛弹琴。

(2)笔者:“这位同学如果你被侵犯隐私权,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代可欣:“我啊,我就把我的隐私都藏的深深的,不让别人发现。要知道你和老师和家长讲隐私那是不可能的。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自己比法大。也不知道那些法律在什么人身上有效。反正在我们这是没有效果的,谁会保护我们的隐私?呵呵也只有我们自己了。如果是我的同学侵犯我的隐私,我会和他们吵起来或打他们一顿。”

笔者:“女汉子啊,吵架打架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学会解释。和他们讲换位思考,和他们讲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冯新雅:“我感觉,我们应该有独立的空间,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可以照顾自己了。

(3)笔者:“这位同学,那你认为自己有独立的空间可以好好的生活和学习吗?”

冯新雅:“当然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家长和老师可以先让我们独立的成长,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向他们寻求帮助的。他们得相信我们。”

其他学生说:“对,对,对。”

2.2对初中生隐私权保护的访谈分析

通过访谈分析方法笔者认为初中生隐私权保护不到位。导致初中生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原因:一是家长和老师自我意识太强烈忽视法律。二是学生对自己隐私权保护持逃避态度。三是没有相关的部门和制度禁止未成年隐私权被侵害。四是学校对初中生隐私权保护不够重视。

三、完善初中生隐私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如何避免侵犯初中生的隐私权呢?“对隐私权采取直接保护方式?或者参照美国的做法,制定专门的《隐私权法》?或者在民法领域里构建较完善的隐私权保护制度?”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案就是为初中生隐私权保护立法。

首先,在民法字典中明确规定初中生隐私权的概念,在侵害民事责任中规定侵害初中生隐私权的民事责任。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学校对初中生的隐私肆意公开,从来不考虑这些初中生的感受。所以可以通过民法去让那些随意践踏初中生隐私的人们受到相应的惩罚。

其次,我们要在初中生不同的生活和学习领域制定不同的隐私权保护法,使初中生隐私权得到不同方面和程度的呵护。在法律的保护下,他们可以利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法律的保护下自由成长。

再次,随着21世界网络的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公开化。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有关的规章或条例,保护网上个人(包括学生)资料等隐私。2001年4月21日,美国为了保护儿童网上隐私,出台了《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然而,我们国家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所以我们也应该制定有关规章和条例去保护初中生的网络隐私。

最后,在 《 教育 法》和《 教 师法》里,我们应该对侵犯学生隐私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针对性的规定并且把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权作为教师的法定义务加以明确规定。这样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让教育者爱护和尊重学生。(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新宝.隐私权研究[J].法学研究,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