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传染病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1

一、工作目标

促进我市医疗机构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落实卫生部新六项标准及《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传染病防治、疫情管理报告,落实消毒技术规范,强化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加强血透室、消毒供应室、内镜室、口腔科和手术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监管工作。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传染病防治组织制度

各医疗机构应制定传染病防治的制度和工作计划,成立相应组织,指定相应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部门、人员;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开展并记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检查指导情况;

(二)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

检查对象:辖区内所有二级以上医院。

主要内容:对本单位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其医疗废物按照要求进行处置;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工作落实情况;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科室或者兼职科室、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开展情况;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的收集、汇总、报告及处置情况。

(三)消毒产品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制定消毒产品管理制度,有相应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建立消毒产品采购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使用台帐,索取相关文件并保存备查;杜绝违规使用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毒产品。

(四)医疗废物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制定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对本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处置相关知识培训;医疗废物应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置,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运转协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杜绝丢弃、转让、买卖、非法回收医疗废物,杜绝不符合规定的自行处置现象。

(五)消毒隔离执行情况

1.检查对象:辖区所有医疗机构。

2.主要内容: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制定并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消毒供应室是否有验收合格证,其工作人员是否持有上岗证,按要求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内镜室是否有验收合格证,内镜清洗是否符合要求等;,口腔诊疗是否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要求;

血透室布局、流程、设施设备、消毒等是否符合要求等。

手术室等科室是否按照要求开展空气监测、物表监测、医务人员手监测等。

传染病门诊和病房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照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三、监督检查范围及分工

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发证管理原则对全市持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省卫生厅发证划分给所在地市局负责的,市局发证划分给所在县(市)负责的医疗机构,按照划分情况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工作。

四、工作要求

篇2

关键词:手术室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38-01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医院感染重点部门之一,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在保障医疗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1〕。因此,手术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健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我院有独立医院感染管理科,手术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另外有院感控制医师和护士,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由院感专职人员和科室院感小组成员定期不定期检查科室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动态掌握科室消毒隔离工作和无菌观念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做出整改,保证感染管理监控措施的落实。

2、加强院感相关知识培训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专业性较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因此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不断更新医院感染知识,使科室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得到了提高。

3、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1手术室布局流程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功能流程合理、洁污区域分开。

3.2加强进入手术室人员管理,为了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以下人员不能进入手术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患有皮肤病,面部、颈部、手部等有感染者、患有其他对手术室可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或伤口的人员、与手术无关的人员,如厂家、公司人员、留取解剖标本的研究人员、未按规定穿好洁净工作服,未洗去化妆品者,未纠正不良个人卫生习惯者(如搔头、挖鼻、搓皮肤等)不可以进入洁净手术室。

3.4、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3.4.1.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4.2.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

3.4.3在无菌区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其为污染;

3.4.4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3.4.5.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3.4.6.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3.4.7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3.4.8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部工作;

3.4.9.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能离开手术间。

3.5、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3.5.1感染手术用品用后单独处理,进行双消毒。

3.5.2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正确执行无菌技术及有关操作规程。

3.5.3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间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范。

3.5.4洗手刷一用一灭菌。

3.5.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清洁卫生制度,坚持湿式打扫,每周对科室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卫生,保持科室环境卫生清洁。

3.5.6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尽量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

3.6、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

我院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范标准制定了一整套科室预防控制感染措施落实的考核标准,每月定期对手术室使用的各种物品、空气、物表和手卫生进行监测,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针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4.小结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的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及一次性物品管理,提高医院感染防护意识,能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由于我院手术室自觉、主动地认真执行各种预防控制感染措施,多年来手术室无一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篇3

医务人员管理办法一第一条为加强医务人员执业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甘肃省医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及《甘州区20XX年度医务人员定期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所称医务人员定期考核是指医院按照医务人员执业标准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进行的考核。

第三条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并经注册在我院执业的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工作适用本制度。

第四条医务人员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五条医务人员定期考核每一年为一个周期,考核工作应在本考核年度内完成。

第六条医院成立医务人员定期考核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考核小组),负责本院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的日常监督管理,拟定医务人员考核工作制度,制定考核方案,对医务人员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结果评定,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第七条医务人员定期考核包括职业道德评定、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测评。职业道德和工作成绩由我院考核小组进行考核,业务水平测评由区考核委员会与我院共同负责考核。

第八条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务人员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第九条医务人员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考核周期内完成工作量和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的情况。

第十条业务水平包括医务人员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按临床医务人员的专业、级别考核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

第十一条考核小组根据测评结果对医务人员做出考核评定,在《医务人员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并将医务人员考核结果报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医务人员。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行为记录作为医务人员考核的依据之一。医务人员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良好行为记录包括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受到院级以上的奖励和表彰、完成各级政府部门指令性任务、取得院级以上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第十三条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职业道德、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医务人员培训考试考核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第十五条被考核医务人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5日内,向院考核小组提出复核申请。考核小组上报区考核委员会对医务人员考核结果进行复核。

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在考核周期内有本办法规定的不合格情形,及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小组应当直接认定为考核不合格,并在《医务人员定期考核表》上说明:

(一)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在院外进行执业活动的,但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实施紧急医学措施的除外;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但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实施紧急医学措施的除外;

(四)代他人参加医务人员资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三)违反《执业医务人员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的考核结果纳入所在科室的年终绩效考核。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之日起实施。

医务人员管理办法二1、医务人员准时上班,不能随意换班,上班时穿整洁的工作服,上班期间不准玩电脑,听音乐,少接打私人电话,服务态度热情周到。

2、认真接待每一位就诊人员,接诊程序包括询问病情(病因、用药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诊断疾病(区分常见病与传染病)开具处方(发热、腹泻病人做好详细病历记录)发放药物(三查七对)医嘱(服药时间、饮食注意、疾病卫生宣传)。

3、医务人员值班期间应做好预防保健、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对诊疗范围内的服务项目应处理到位,不能擅自推脱,对诊疗范围以外的疾病或急重症疾病应及时向正规医院转诊。

4、医务人员对需要去医院治疗的患病学生,应做好详细的登记如姓名、班级、发病病因、疾病诊断,医嘱、联系方式。同时告知其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

5、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制度,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对发热、腹泻病人应进行传染病筛查,对疑似传染病,应送县卫生防疫站或市八医院确诊。任何个人不能瞒报或漏报。

6、静脉给药应严格执行注射制度,以防发生医疗事故。对不在规定的输液时间和携带青霉素等皮试药物要求输液的患者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7、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处置制度,高压消毒制度,无菌操作制度。

医务人员管理办法三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掌心对掌心搓揉

5.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6.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7.拇指在掌中搓揉

8.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9.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项】

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6sup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6sup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6sup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

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推进卫生依法行政;紧紧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强化以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等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紧贴发展大局,着眼民生需求,强化队伍建设,完善体系建设,健全监督体制,增强执法能力,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工作水平,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

贯彻落实《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改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和运行机制,推进卫生监督内设机构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管体系,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推进卫生监督体系管理体制建设,充实执法力量,重点加强乡镇卫生监督协管机构建设,完善被监督单位卫生信息建档,健全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及业务系统,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将卫生监督工作窗口前移,功能下沉,进一步完善、明晰、细化卫生监督协管员监管职责和工作要求,指导协管员对管辖区域内医疗机构、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托幼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

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2020年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切实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制定近三年的人才培训方案,找准薄弱环节,把住实际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学习新知识。逐步丰富卫生监督员相关的基础业务知识,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我所拟于2014年继续举行卫生监督员内部培训和考核工作。

(三)严格管理,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加强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对照问题找差距,端正工作作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队伍管理,提高卫生监督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卫生监督专项稽查,推进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树立卫生执法新形象。

(四)严格卫生许可,抓好源头把关工作

1、严把卫生行政许可准入关,严格按照“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查、四核准”的程序操作,并实行电子监察行政审批业务。在审查工作中一是要认真审查申请单位所提交的资料,二是要认真做好卫生学现场审查。

2、抓好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从业人员取得有效的健康证。

 (五)深入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加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

填写公共场所监管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建立公共场所纸质和电子档案。对辖区内住宿场所、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全年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2次以上,查处无卫生许可证营业、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上岗等违法行为。对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住宿场所、沐浴场所和美容美发场所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监督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

(六)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根据学校特点,重点对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学校、托幼机构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重点检查晨检及病因追踪调查工作的落实,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安排有健康教育课,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加强校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等基本卫生条件的建设管理,对影响学生健康的学校、托幼机构教室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等教学卫生环境开展监督检查。会同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检查,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七)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集中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一是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每年2次(枯水期、丰水期各一次),监督覆盖率达100%。主要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情况,人员持健康证明情况,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制水工艺流程、涉水产品索票索证情况等。对县城集中式供水单位实行每次重大节会活动前监管。二是开展水质检测,县城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末梢水每月抽检一次,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每年抽检二次。三是对集中式饮用水单位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八)加强持证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检查

1、依法执业监管。加大对全县232家持证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监督检查力度,力争检查频次达到2次/年,检查覆盖率达100%。重点检查医疗机构内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及注册情况,以及各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包括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等等。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试行管理办法》(粤卫[2011]1号)的文件精神,完善好各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

2、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自律意识。加强医疗机构依法依规执业监督,增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守法执业意识,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拟1月份与乡镇村卫生站签订《医疗安全告知书》及《承诺书》,以推动医疗机构自觉改进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群众医疗安全。

3、医疗机构校验工作。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及要求,拟9-11月份对我县持证医疗机构一年一次的考核校验工作,实行现场校验制,同时建立医疗机构信息登记制度和管理档案,及时记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状况和校验结论,做到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根据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并追踪落实整改情况。

4、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法律及业务知识学习培训。 进一步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拟5月份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医德医风教育、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医源性感染、诊疗技能和医患沟通等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培训后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及业务知识考核,增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诊疗水平和急救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体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5、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建立 “黑名单”及曝光制度。探索建立医疗机构行业信用体系,促进医疗机构诚信守法,规范执业,同时建立“黑名单”及曝光制度。通过新闻媒体、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手册、张贴告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广泛深入宣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卫生监督动态。建立卫生行政处罚大案要案公告栏,对大案要案查处要加大曝光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震慑违法行为,努力为卫生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

(九)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1、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严历打击无任何医疗资格的游医、假医,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严历打击隐藏在居民家属区及“走街串巷”的无证非法行医活动。

2、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等不良行为。

3、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4、严厉打击药店内“前店后诊所”的无证行医行为,依法取缔“药店内坐堂行医”或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

5、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妇(男)科诊疗活动和其它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的违法行为。

(十)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消毒效果监测及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1、继续抓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职责、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全社会依法防治传染病的观念。全面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疫情网络报告情况,严肃查处隐瞒、缓报疫情,造成传染病扩散传播的典型案件。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冬春交替期间,可能出现的“非典、甲流、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化各医疗机构、学校及公共场所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增强意识。

2、拟在7-8月份联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监测各医疗机构的消毒剂、消毒器械、紫外线辐照强度、治疗室、主要功能室空气是否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拟建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腔镜诊疗设备和牙科器械消毒措施和手术室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督检测,做好消毒剂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医疗单位。

3、检查各医疗机构的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医疗废物的处置途径等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是否符合《广东省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监督检查县城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由梅州市金川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统一回收处理。并按实际情况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扩大统一回收范围。

篇5

一、公共考核项目

指标与

分值

考核内容与分值

评 分 标 准

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35分)

    1、出满勤,做到不迟到、不早退(4分)

    以考勤签到簿为准,无故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无故旷工一天扣1.5分。

    2、值班时坚守工作岗位,做到不串岗、不脱岗、不做私活、不玩游戏等。(5分)

    上班时擅自离岗、串岗、做私活等发现一次扣0.5分,投诉一次扣1.5分。

3、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穿拖鞋,佩戴胸卡上岗。(4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0.5分。

    4、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制度。(4分)

    违反一次扣1分。

    5、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及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5分)

    以通知、签到簿为准,无故不参加者,每次扣1分。

 6、严格执行《十不准》规定,坚持廉洁行医。(6分)

    收受红包、回扣,出具虚假证明等一次扣3分,违规私自外出行医一次扣3分。

    7、科室内不得私自使用电器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3分)

    违反一次扣0.5分。

    8、区域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大于90%。(4分)

    每降低5%扣1分,直到扣完4分。   

    9、实行医疗责任事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私自收费、挂床骗保、胎儿性别鉴定等一票否决制。

    违反一次扣完100分,并取消当年评优。

二、医、护、技、管理、后勤岗位考核项目

(一)门诊医生考核指标

(65分)

1、实行首诊负责制,服务人次不低于核定的门诊人次的平均人次。

(10分)

    推诿病人,每次扣1分;服务人次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2、依据门诊病人病情合理收治住院,不得滥收住院病人。(10分)

    发现1次扣1分。

    3、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填写项目齐全,书写工整,文字清晰,诊断和用语规范;传染病登记详细、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35岁以上就诊人员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发现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即建立健康档案,并跟踪巡诊和随访。(10分)

    查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发现一项不规范扣0.5分,发现传染病未报告一例扣1分,迟报一例扣0.5分,未报告导致疫情扩散扣10分,建档率每降5%扣1分。

    4、处方书写合格率95%以上。(5分)

    每月抽查2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

    5、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10分)

    抽查20张处方,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不超过20%,每高1%,扣0.5分。

    6、认真执行医疗诊疗技术规范。(3分)

    发现不规范的一次扣1分。

    7、无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5分)

    发生一次扣5分。

8、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1分。

    9、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用(4分)

    违规一次扣1分,  门诊次均费用控制在55元以下,每高1元扣0.5分。

    10、合理检查,仪器检查阳性率达到70%以上。(5分)

    查登记,抽查20例,每降低1%扣0.5分。

(二)住院部医生考核指标

(65分)

    1、认真执行诊疗技术规范,住院人次不低于核定的住院人次的平均人次(10分)

    住院人次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2、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制度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10分)

    发现一次违反规定的扣2分。

    3、甲级病历达到85%以上,杜绝丙级病历,传染病登记规范、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10分)

    抽查10份病历,有一份不合格扣2分,发现一份丙级病历扣5分,发现一例传染病未报告扣1分,迟报一例扣1分,未报告导致疫情扩散扣全分。

    4、病人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以上(5分)

    抽查10份病历,有一份不符合扣1分。

    5、处方书写合格率95%以上。(5分)

    抽查2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

    6、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10分)

    抽查20张处方,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不超过20%,每高1%,扣0.5分。

    7、无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5分)

    发生一次扣5分。

8、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1分。

    9、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单病种限价和住院费用总量控制。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同等医院平均值内(5分)

    查出一次违规扣2分;人均住院费用每高1%,扣0.5分。

(三)手术室麻醉医生各项指标(65分)

    1、各类手术严格按手术审批制度执行。(10分)

    发现违规一次扣2分。

    2、各类手术前后麻醉文书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工整,手术中麻醉记录及时准确、项目填写齐全。(10分)

    查手术文书记录,发现一次一项不规范、记录不全扣1分。

    3、熟悉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等抢救技术(10分)

    不掌握扣10分,抽查或演练发现一人次不规范扣5分。

    4、麻醉用药处方合格率98%以上(10分)

    查20张处方,有一张不合格扣1分。

    5、无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10分)

    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6、保持手术室清洁卫生,各种器械、物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有记录。(8分)

    室内脏乱有灰尘扣1分,一项消毒无记录扣1分。

    7、手术室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定期擦拭灯管,有记录(7分)

    灯管有灰尘扣1分,消毒无记录扣2分。

(四)护理人员各项指标

(65分)

    1、认真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基础护理。(10分)

    有一项做不到扣2分。

    2、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按分级护理巡视病房。(10分)

    掌握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情诊断、注意事项等基本情况,加强病房巡视并做好记录,有一项做不到扣2分。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交接班等制度。(8分)

    一项做不到扣4分。

4各种护理标记、五种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历摆放有序。(8分)

    填写项目齐全,内容规范,书写字迹工整清晰,有一项不符合扣1分。

    5、控制院内感染,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毁形”, 毁形消毒、处理有记录(8分)

    掌握消毒液使用、效期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用后毁形、消毒,并有记录,医疗废弃物分类存放等,一次做不到扣2分。

    6、严格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室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定期擦拭灯管,有记录。(6分)

    发现一次不规范扣1分,灯管有灰尘扣1分,消毒无记录扣2分。

    7、配备足够急诊急救器械、药品,做到五定,有交接记录,确保无差错事故发生。(10分)

    缺一种扣1分,管理不到位扣2分,发生一次差错、事故扣10分。

    8、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5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1分。

(五)医技人员(放射、B超、心电图、化验等)各项指标

(65分)

    1、各种报告单发放及时准确,检查准确率达98%以上,每月统计有关科室或个人申请检查阳性率。(10分)

    查登记,有一次做不到扣1分;准确率每降低1%扣1分,未统计扣2分。

    2、各项检查登记填写项目齐全内容规范,传染病登记详细,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10分)

    查登记册,发现一项不符合扣1分,发现一例传染病未报告扣1分,迟报一例扣1分,未报导致疫情扩散扣10分。

    3、材料费按比例消耗。(8分)

    超过一个百分点扣1分。

    4、杜绝私收费和做人情不收费。(10分)

    发现一次扣10分。

    5、执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10分)

    如B超室双人双锁,孕妇检查双人签名等,发现一次不规范扣2分。

    6、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10分)

    发生一次差错事故扣10分。

    7、做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按规定使用,有记录。(7分)

    出现人为故障一次扣3分。

(六)药剂人员各项考核指标(65分)

    1、药房处方配药、药库购药及时准确,网上采购操作规范。(15分)

    抽查10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一次做不到或不规范扣2分。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发放规范。(12分)

    查登记、查处方,发现一次不规范扣2分。

    3、妥善保管药品,药品归类摆放整齐有序,标签醒目。(10分)

    抽查当班人,药品霉变、过期、摆放零乱发现一次扣2分。

    4、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10分)

    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

    5、药房、药库杜绝赊欠行为(8分)

    发现一次扣2分。

    6、药房、药库药品要及时调拨、补充,做好进销存台帐。(10分)

    因缺药投诉等一次扣当班2分,扣负责人1分。

(七)口腔科医生各项考核指标(65分)

    1、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填写项目齐全,书写工整,文字清晰,诊断和用语规范。(8分)

    查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发现一项不规范扣1分。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并做好消毒登记。(10分)

    无登记扣2分,不规范扣2分。

    3、保持口腔科清洁卫生,按规定程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消毒液定期更换,有记录。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10分)

    室内脏乱有灰尘扣1分,一项消毒无记录扣1分,防护不当发生一次扣10分。

    4、牙科所有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7分)

    操作不当损坏一件扣3分,丢失一件扣5分。

    5、处方书写合格率95%以上。(6分)

    抽查2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

    6、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11分)

    抽查20张处方,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不超过20%,每高1%扣0.5分。

    7、麻醉用药处方合格率98%以上(13分)

    查20张处方,有一张不合格扣1分。

(八)管理人员各项指标

(65分)

    1、各项工作及时制订月计划、周安排,及时总结;按规定开展检查、考核等工作。(10分)

    无计划、总结,检查、考核不及时分别扣2分。

    2、行政、医疗、人事、财务等管理和岗位设置规范合理。(6分)

    出现一次一项管理不规范扣3分,出现一次管理责任事故扣6分。

    3、按时完成卫生局和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9分)

    出现一次(月)不完成扣2分,出现一次(季)不符合要求扣3分。

    4、按时上报各类人事、医疗、财务等报表。(10分)

    出现一次不按时扣2分。

    5、各类医用物资、药品材料和办公用品等采购供应及时,服务周到。(10分)

    发现一次不及时扣2分,影响正常工作的扣5分。

    6、各类行政文件、财务帐册,公共物资台账建立规范有序。(10分)

    查归档文册、台账,不规范扣1分,发现未归档,无台账扣2分。

    7、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10分)

    擅自采购省《采购目录》外药品或擅自网下采购药品的每个品规倒扣5分,不按规定上缴或支付药款每次倒扣5分,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每少一个百分点倒扣1分,不执行药品零差价銷售倒扣100分。

(九)收费人员各项指标

(65分)

    1、收费及时准确,按时存款报账(20分)

    发现一次不及时扣2分,报账一次不按时扣3分,挪用公款扣100分。

    2、农保门诊、住院网络结报兑现方便快捷。(15分)

    发现一次不及时扣5分,报账一次不按时扣2分。

    3、执行收费管理制度和标准,找零准确,无差错发生。(20分)

    发现一次差错扣5分。

    4、规范使用和维护电脑设备。(10分)

    操作错误导致不能正常使用一次扣2分。

(十)水电工各项指标(65分)

    1、保证全院各科室的水电安全畅通,做到维修有记录。(20分)

    出现故障未及时维修一次扣5分。

    2、遇突发停电,能及时发电保障各科业务工作正常运转。(10分)

    出现一次超过30分钟,影响工作扣5分。

    3、定期对全院包括家属区的水路电路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工作。(10分)

    查维修检查记录,一次做不到扣2分。

    4、按时完成单位临时下达的其它工作任务。(10分)

    出现一次一项未完成,扣3分。

    5、每月无差错责任事故发生。(15分)

    出现一次差错扣5分,发生一次责任事故扣30分。

(十一)救护车驾驶员各项指标(65分)

    1、做好车辆驾驶管理,不得让其他人员驾驶。(10分)

    发现一次的扣5分。

    2、时刻待命,接到急诊急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通知,15分钟内保证出车。(15分)

    一次做不到扣5分,延误影响工作扣完15分。

    3、出车要有审批有记录。(10分)

    查出车记录缺一次扣1分,私自出车一次扣5分。

    4、加强车辆保管和维护,平时停放车房内,及时擦试、检修、保养和做必要的消毒,以保证使用。(10分)

    未维护保养出现故障一次扣2分。

    5、按时完成单位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10分)

    出现一次一项未完成,扣2分。

    6、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不得超载、超速,严禁违章开车,注意节约用油,严防浪费。(10分)

    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发生一次责任事故扣30分。

 

篇6

【关键词】医疗护理;锐器伤害;防范措施

锐器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菌能经由锐器传播,也引发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所以医疗护理人员要接受安全操作技术和正确处理锐器方面的培训,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并报告所发生的锐器伤。

1原因

医疗护理工作中接触的锐利器械很多,例如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刀、剪、针、钩,手对手传递频繁,传递速度快,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手术医生。病房护士给病人做处置时,穿刺针、注射器针头的多次使用也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给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小儿进行静脉输液等使用锐器的操作时,很可能会出现对护士或患者的误伤。护士使用过的锐器放置不当,在做整理工作时易发生意外伤害。手术中刀剪等锐器有可能滑落,造成脚部锐器伤。手术间人数较多,互相碰撞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护士正在穿针,易发生针刺伤。术中进行冲洗时,巡回护士消毒后用无菌刀片旋转打开生理盐水时,也常常伤到手。

2危害

在可经针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最常见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因素引起的感染的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但因锐器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至少需要0.1ml血液,乙肝病毒(HBV)较HIV的致病性要强,针刺上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了,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很高。另外,病原体经锐器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是全身的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有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3减少和避免意外锐器损伤的措施

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有效措施的实施与风险意识的高低、安全管理使用过的锐器,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器具的强制性使用以及相关法规的支持密切相关。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为了减少锐器伤也为了减少医院内的交叉感染,住院患者常规检查人类免役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是十分必要的,了解患者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如果患者是病毒携带者,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戴手套、穿戴塑料围裙、戴面部防护面具及穿防护靴等。手术室的器械护士在进行手术配合时,使用锐利器械时尽量避开手术医生及自己的双手,避免引起误伤。给病人做静脉穿刺使用的套管针采用单手回套法,并把针心单独放在锐器盒中。使用锐器收集箱,使用后的刀片、针头立即放入锐器收集箱中,指定专人做最后的整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较为理想的减少锐器损伤的方法。如果给意识不清的患者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在旁协助。锐器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绝不能将锐器随意放置或无人管理,也不能将锐器传来传去。在管理上制定安全的锐器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中废弃垃圾管理的规定,每名医护人员都应有安全的处理使用过的锐器的责任心。

4锐器伤的处理

如果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创面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血源性传染病为HBV阳性患者,若是被HBV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进行免疫注射,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篇7

关键词:手术室;法律纠纷;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53-02

近年来,全民的法制观念都有所增强,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加。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医护人员所面临的责任也就更加艰巨,因为每一次护理工作都可能成为日后影响自己的一个不利或者有利的证据。为此,医院的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以法律的视角来保护自己,在认识到自身工作特殊性、重要性的同时,规范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中,笔者针对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日常的管理、药品摆放、输血、文书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有效的预防对策做出了进一步探讨。现汇报具体内容如下。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因职责而导致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手术室的护士所做的工作经常会超出其应有的范围,例如,部分麻醉师会因为临时有事而让护士其部分工作;一些护士也会偶尔让其他人员来其工作;此外,一些刚刚毕业不久还没有拿到职业资格证书的护士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单独上岗,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风险,以及护理工作质量不到位等问题。

1.2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抢救病患的重要环节,输血工作不容忽视,但是实践中,往往在输血过程中可能潜在着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或者传染疾病等。因为从献血者感染病毒直至被检测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血液中的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但现有的医学技术却无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目前来讲,比较受到医学界重视的是艾滋病和乙肝等,由于这些类型传染病风险的存在,使患者及其家属在用血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这同样也是造成医疗法律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3遵医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一个在护理工作中最易发生法律纠纷的环节就是执行医生的嘱托。手术室中,因为护士遵从医生的叮嘱而执行的操作中最常见的就是记录偏差问题,一些情况下,护士明明知道医生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就是因为胆小,不敢提出质疑或者提出质疑也没有被采纳,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1.4物管理

因为手术室的护士每天都会与麻药接触,如果部分医护人员因为自身利益,偷偷变卖手术室的药物会对医院造成重大影响,严重者会构成参与贩毒、吸毒的罪名,为此手术室的护士们应该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恪守本分。

1.5护理记录不详细

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案件中是十分重要的文件,它是记录事实的最直接证据。但现在的部分医院并没有将局部麻药使用情况、高危手术危险因素、遵医嘱执行等情况明确的记录到记录单内,使护理记录存在很大的漏洞。此外,由于护理人员笔记不清晰,随意代签或者任意涂改等造成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得不到保障,致使医疗纠纷一旦出现,举证将十分困难。

2防范对策

2.1各司其职

工作人员都按照各自的职位展开工作是防止发生差错,预防医疗纠纷的主要措施。在这一环节,手术室的护士只要执行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即可。这就需要护士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还不能单独工作的实习护士,要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进行工作;刚刚毕业的护理人员,需要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业务培训考核之后才能够单独值班;如果遇到难度较大的手术,应该邀请资质较高的医护人员来操作。

2.2增强安全输血的法律意识

患者在接受输血前,要进行常规检查,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护士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血袋上的标签内容进行核对,以保证供血信息准确无误。规范的输血医疗文书将会成为未来的法律凭证,为保证其有效性,必须在输血环节重点注意。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是由输血引起,则要对使用过的血袋予以封存保留,以提供给相关人员检查、测试。

2.3正确执行医嘱

执行医嘱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之一,但如果护士明知医生的医嘱是错误的还照样执行,则要与医生共同承担法律责任。为此,一旦护士发现医嘱中存在明显的错误,应及时拒绝执行,并提出质疑,以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2.4对品严格管理

想要加强品管理的力度,就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制定严密的交接班方案,保证交接过程有书面记录。此外,对于每一次手术使用的物都要进行独立包装,并至少保留24小时。

2.5规范书写方式

手术记录是对手术过程的真实描述,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为此护理人员在书写记录时一定要及时、准确、认真。如果记录的过程中出现错字,不能够涂、刮原来的字迹,而应该划上双线继续填写,并在修改完毕之后,由护士签名确认。对于手术包的灭菌指示卡以及植入体内物质的标签都应该在记录单上详细登记,并对其存档,以防日后发生医疗纠纷时没有证据可寻。

3体会

篇8

关键词:检验科 医院感染 微生物 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3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0-02

近些年来,社会发展的同时医学科学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尤其是检验科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我国新版《医院感染疾病诊断标准》也明确把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区归为医院感染,由于传染病种类及流行趋势不断更新和变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也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检验科作为密切接触病人是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的高危人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容忽视。

医院检验科是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接触的工作区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也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医院检验科必须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预防交叉感染,其现状与对策分述如下:

1 检验科内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现状

检验科作为医技科室在医疗诊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都要接触大批病人的标本,这些标本包括大量带毒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这些带毒的标本含有各种可以致病的微生物。

目前,各级医院往往重视对临床方面的感染控制,而忽视检验科的感染控制,缺少监督管理。多数检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或自我防护意识上,随意性较强。例如工作总还出现接听手机现象,而且在接通电话前并不洗手,或者在事后不做相关的消毒工作等,这些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有的检验员在处理检验标本时,存在不戴手套和口罩的现象。检验室里通常会有很多废弃的吸管、试管以及各种一次性吸头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若不做好消毒处理,则很容易出现感染。有些检验人员的责任感不强,为了自己方便了事,就将废弃物随手混放或和其它生活垃圾放在一起。还有些废弃液体在未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排进下水道,这些均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也有一些部分基层的医院检验科防护设施很差,无生物安全柜,室内设计不科学,采光通风差,或由于用房分配不足,造成作业流程不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不能明显分开,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不清,从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2 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检验科一直不被大家重视,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不是很好,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大家都忽略了自身感染的问题,很多人根本就没有防护意识,随着近年来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项目不断增多,检验科在医院的地位逐渐增高,检验科的感染风险与安全也逐渐被重视,加上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但还是有一些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因为经济等一些原因,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院内感染知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要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检验科应完善好各项规章制度,应健全检验科的预防感染制度以及消毒管理制度,要制定出具体的操作规程,以促使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展开各项操作。例如:在检验室中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以及穿工作服;不可将无关检验室的东西带走;不准在检验室中吸烟;不可再检验室的冰箱中放置食物;不可在检验室中接打电话;在高危试验中,要戴防护镜、隔离衣以及胶鞋等;检验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检验人员应定期做体检,接受免疫接种。为了增强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可以邀请传染科、保健科或在医务科等专家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种传染疾病、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教育。除此之外,检验科必须要备足各种防护用品,并做好相关的发放工作。还有要强化医院感染的监测,为此检验科应该进行定期的医院感染的检测工作,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环境卫生的监测,对空气以及实验室设施表面,检验人员的手等方面的监测,每周对手术室、供养室、无菌室以及手术室等重点科室部门展开环境卫生监测。第二,生物化学方面的监测,具体是对消毒剂以及灭菌剂的监测。第三,消毒设备的监测,具体是对胃镜、气管镜以及肠镜等做定期监测。第四,灭菌方面的监测,具体是监测手术包的心部位。通过上述的各方面的监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上报院感染,进而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做好对传染病的隔离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旦发现sars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患以及疑似患者,必须要及时上报到院保健科,且要第一时间和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并做好相关的报告工作。发现痢疾、梅毒的病原体携带者,均要按照相关的规程及时地上报,以便及时做出具体评估,进而以中国cdc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相关指南做依据,做好相关的隔离消毒,以避免感染扩散。尽管检验科存在巨大的感染风险,但是只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操作,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还是可以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最小。

篇9

关键词: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1 材料和方法

1.1监测对象

2009年对鞍山市铁东区的20所医院、30个联合诊所、42个个体诊所、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消毒效果每季度监测1次。

1.2采样与检测方法

对物体表面和手,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采样液的无菌棉拭子在规定区域内作涂抹采样,将采样棉拭子置于10 ml中和剂采样液的试管中,经充分振荡洗下细菌,取样进行活菌计数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对室内空气用直径为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置于室内各样点距离地面0.8~1.5 m高度,暴露5 min采样,将采样平板置于37 ℃培养48 h,计算细菌总数;使用中消毒液取1 ml加入到9 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混匀,进行活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医疗用品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抽样进行无菌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检测灭菌效果;取消毒后的医院污水做大肠菌群和余氯的检测。

1.3结果判定标准

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8466-2005和《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指标执行。

2结果

2.1 47家医疗机构监测

在47所医疗机构共监测680份样品,不合格样品55份,不合格率8.09%。见(表1)。

检测结果表明,铁东区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评价较好,说明我区医疗机构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领导和消毒措施的落实,消毒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3 分析

3.1室内空气

90份空气样品中,微生物污染以细菌菌落总数超标为主,二类标准的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ICU、供应室无菌存放间等;三类标准的有病房、处置室、急诊室、门诊大厅。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医院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 ,但设置的紫外线灯数量不符合要求,达不到消毒效果;部分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后,医护人员随意进出,造成空气二次污染;。在空气的消毒工作中,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选定合格的消毒剂及正确的配比与操作是控制医院各类环境室内空气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医院应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更新传统的消毒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层流洁净技术,以改变关键部位室内空气质量。

3.3 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

195份样品经检测超标率为17.4%,其中市级医疗机构超标率3.12%,低于区级和个体医疗机构14.72,经统计学处理X2=7.698,P

3.3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检测

5类110份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污染以菌落总数为主,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医疗机构配制消毒剂所用蒸馏水非无菌状态;部分医疗机构消毒剂未及时更换,达不到消毒效果;部分医疗机构消毒剂配置比例不符合要求,达不到消毒标准。

3.4医院污水

79份医疗机构消毒后排放污水不合格率达19%,其中大肠菌群超标5份,余氯不合格10份,主要是个别医院对医院污水消毒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消毒设施或消毒剂投放不够;部分医院的消毒设备灵敏度低,操作的准确性差,污水接触池与污水量比例不当,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充分接触;已严重影响整个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质量。

4.讨论

做好医院消毒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中的各项制度和要求,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科学的消毒管理制度,对消毒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灭菌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更新消毒设备,正确应用消毒方法。开展医院感染和消毒质量的检测各种,实行定期、定人员、经常化、制度化的检查评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院消毒工作质量,有效地将医院感染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医院医疗优质服务在临床实践中直接影响和决定医疗质量。进行细化分解至最基本的元素和便于医务人员的考核,其目的在于查找影响诊疗质量的薄弱环节,以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

【关键词】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 现状 措施探讨

一、医疗优质服务环节现状

1、医疗诊疗服务环节

我院属于慈善医疗机构,根据省二级医院十大指标管理考核,将医疗服务分为门诊、慈善门诊、急诊和住院医疗四种类型,医疗过程分解为检查、治疗、用药三个环节。其急诊医疗服务管理分为院前急诊医疗和院内急救医疗管理两部分内容。探讨我们将平时院前急救服务分解为:医疗人员接通电话至接听电话听用的时间)、从接受电话者发出指令到急救人员接受指令需要的时间、接到急救电话能派出救护车次数占总需求量的比重、地址准确率四项考核。从医技科室发报告时间看,影像科各类急诊检查按规定时间发报告率,检验科各类检查项目均能在规定时限内发出报告。 

2、医疗法律法规制度:

医院医疗等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合理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确保医疗统计数据受不良方因素的干扰,才能保持其客观性、真实性。为了避免虚报、伪造、瞒报、篡改、多次迟报、甚至拒报医疗统计信息,等违法行为,更需要建立健全医疗统计法规制度。

3、医疗体现技术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并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由好到差进行了排序,其中落实较差的制度有病房医疗制度中的病人随访、手术等级、术前讨论和手术审批、手术核查、病人陪送、陪检制度,医疗制度中的会诊、转诊和转院制度,医护人员提前10分钟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麻醉管理中的重大手术麻醉前参加临床科室讨论、术后随访制度。业务查房制度以及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

4、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分为医院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两方面,能够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有关要求。但因我院属于特殊慈善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落实较差,主要表现为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80%,超过卫生部规定的标准要求,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工作制度落实好的次序分别为供应室、手术室、监护室、检验科、慈善血液净化救助中心。 

(2)强化对全院职工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使每个职工、医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和熟练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其重点是传染病的院内感染知识。要加强对医院感染易发人群、重点科室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医疗的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密切观察院内感染要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发现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为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导、整改和领导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二、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与改进并完善相关各项制度,使其可追溯性,及监督、评价和改进机制。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发挥各类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 。制定新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废弃一些过时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随着医院现代诊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改进,对原有或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持续改进,以适应现代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的需要,一旦终末质量出现差错,能够根据制度的逻辑链追查出差错的原因。须建立起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根据反馈的问题,对每个医疗服务环节,须及时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和原因,整改医疗质量服务环节内不断完善提高。 

2、制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技术规范

对临床用药,坚持“三线”用药的原则,加强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和合理治疗的规范教育,加强技术考核。对医技检查,应制定合理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及实验室和功能检查标准,在适宜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医疗优质服务。务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院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如何能较好地利用现有的医疗技术,建立起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至关重要。经过探讨以后提取出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统计反馈现状信息、措施,成为新形势下做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

此外,加强院内感染,还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同类抗生系不重复使用,减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最后,加强院内感染,应作好院内感染者的调查、消毒、隔离等医疗质量控制工作,预防感染的扩大和传播,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秀明·浅谈如何提高统计工作质量[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10): 1236·

李君明.用质控点管理医疗过程质量.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l,16(2):114

[2]胡立民·浅议卫生统计工作[J]·卫生政策, 20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