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近年来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在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心理咨询(电话、面谈或咨询室咨询)、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
(二)高三学生需要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三学生在减轻学校交往障碍、降低自卑感、提高个人自我评价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这些辅导都会辅助学生缓解压力。
二、对高三学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在充分了解高三学生心理特点和心态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对高三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
(一)游戏调节法。高三的学习是紧张的,沉寂的,在对高三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采取游戏式调节法。游戏调节式团体心理辅导是以“游戏”作为中介,通过一些有意思的心理游戏活动,使成员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切身参与的乐趣,调节高三紧张气氛,使学生获得别样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能通心理游戏活动唤起高三学生对生活的激情,对周围人的关注、对父母的关爱。
(二)音乐感染法。音乐感染法是借助于运用音乐体验的形式。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高三学生平和精神,舒缓和释放压力。其心理机制是审美反射的生理机制和联想的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音乐感染发在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中起着调节情绪、陶治情操等方面的作用。
(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让高三学生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达到理解他人、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具有展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不同技艺和观念、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合作精神的作用。
(四)集体讨论法。集体讨论法就是以抛出一个话题,调动高三学生一起来发表见解,给学生在不断的讨论中让学生自身纠正思想偏差的方法,。集体讨论法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合适的话题,这个话题必须是当前班级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有且有话题性的,笔者曾以“放弃或坚持”为主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正处于“高原反应期”高三学生诉说当前学习的感受,困难,让学生说出来,论起来,宣泄和抉择,最后重新燃起斗志,战斗到底。
三、对高三学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效用
通过游戏调节法、音乐感染法、角色扮演法、集体讨论法等方法,对高三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其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层面――有助于学生正确认知高考与人际关系
1.有助于高三学生对高考的正确认识。从学生对高考的认识角度看,高三学生存在有两种不健康的心理,一种是把高考看成赌博,幻想在高考中超水平发挥;另一一种是把高考看成龙门关,产生畏惧心理,听到高考就害怕,总想躲避这个话题,结果是越躲越想,越想越怕。
通过对高三学生进行高考认知性团体辅导,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为高校输送人才,有一定的竞争性,而且这个竞争是公平的,不是赌博。高考的题目有一定的区分度,哪一道题是为了区分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只有平时踏实努力,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定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既让学生正确认识了高考,也让学生树立了信心。
2.有助于高三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正确领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高中生与同学之间的相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交往主动性与掌握并运用交际技巧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变。成员在团体活动中可以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他人的帮助以及助人的快乐,通过坦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同学交往的主动性。学生在这种团体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个性和人格,是个体咨询无法获得的。
(二)情绪层面――有利于高三学生培养健康的情绪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别人一样的体验”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繁重的学习压力,日渐复杂的同学关系,成长中的烦恼,容易使高中生形成冷漠、懒散、自我中心、猜疑等不良的个性品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找到合理的渠道尽情发泄不良情绪,缓解压力。
(三)实效层面――有益于高三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效率低、适应不良、情绪压抑、考试焦虑等情况,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针对性地对高三学生做高考学习成绩提升、考试焦虑等方面的学习心理辅导,避免“题海战术”,有益于高三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学生身心与学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武典主编.团体辅导手册[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
[2]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班主任;压力;缓解
无意间听到这样一个谈话:学生甲:我听高二的学姐们说,进入高中每天都要比初三紧张,高三更紧张。学生乙:是吗?我还以为高一我们可以放松一点呢?显然这两个学生是高一新生,初三的紧张状态让他们想在高一阶段得到片刻缓解。可是,高中课程的增多,课程难度的加大,让学生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比初三还要紧张。所以,做好学生的压力缓解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也就成为我们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缓解策略进行论述,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一、正确认识自己
不正确认识自己是导致学生压力激增的重要方面,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分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原因。比如,有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比较优异,也比较稳定,但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所以,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怀疑,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有学生总是高估自己,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不同是,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即便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自主学习,再加上多进行练习也能掌握。但是,高中阶段知识点多、深,再加上没有那么多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这样就会对自己能力信心倍增的学生受到打击。等等,这些原因都是影响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因素。所以,在明确了原因之后,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然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进而减轻压力。
其次,做好评价工作。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有力武器。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切记不能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是不能只夸奖学生,也不能只批评学生。简单说就是要扩大优点,缩小缺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进而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学习;二是不能只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对学困生进行评价,要用心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改进方向。
总之,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走进学习,进而逐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面对学习,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正确看待分数
“以分数论英雄”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也是很多学生用来衡量自己能力的标准,更是很多学生相信分数是自己努力的证明。可是,这样的思想只会让学生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知所措。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质较差,一上考场就紧张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部分这样的学生,平时非常努力,作业呈现的也比较好,可就是一到考试就不能正常发挥,更不用说超常发挥,尤其是大的考试。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也为了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分数,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比如,韩寒、华罗庚、盖茨等名人的案例,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分析。同时,让学生清楚知识分数不是能力的代表,但并不是不支持我们学习,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上帝是公平的,今天的努力虽然立即看不到效率,但是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呈现出来。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心态评价分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压力的降低,进而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面对考试。
三、做好心理辅导
高三学生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学校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等,很容易心理出现扭曲,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要教会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发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让学生正确面对压力。但是,要想真正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首先就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要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因此,我们要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要走进学生,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喜好、了解现在流行的一些东西,目的就是要和学生说上话,这样二者之间总是会存在一堵无形的墙,即便是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也是不能实现心理辅导作用的。只有学生愿意打开心门,教师才能真正走进,才能做好压力的缓解工作。
总之,作为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压力缓解工作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学习,而且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3
一、整体构想
根据高中教育的具体情况,从两项基础性活动着手,以多项延展性活动相配合,全方位的开展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两项基础:心理咨询和心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性活动,这两项活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延展活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两项基础性活动的同时,以多项延展性活动相配合,活动形式多,涉及面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题心理讲座 2)心育主题班会 3)心理教育网站 4)心理广播栏目 5)校报刊心理栏目 6)教师心理指导 7)家校通心理知识宣传等等
二、具体操作:
1、必须设立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外求得专家的帮助,对内建立一支以学校领导为中心,以心理教育辅导老师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教育队伍。
2、开设课程是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
针对学校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情境设计主体式讨论、课堂即兴小品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将深刻的内涵寓于其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开拓进取,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a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适应时代要求,从具体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表。通过每周0.5-1课时的课堂教学,比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心理科学知识,扫除“心盲”,指导学生提高素质,发挥潜能。为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过程中,遵循 “心理教育活动”的概念,通过各种活动全方位的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b心育课的任务
实践任务:优化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倡导求助意识,促其全面发展。
理论任务:在实践领域内,为中学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原始素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事实依据,促进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理论的完善。
c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性单元:健康知识、心理特点、各种心理品质等的认知。
2)发展性单元:发展智力品质(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培养学生的面对现实生活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诸如应试心理、耐挫能力、交际能力等等)
3)预防性单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
4)解惑性单元:就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解除心理困惑的方法途径。如新生进校后面临着重塑自我的心理调适过程。
5)测验性单元: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更为较合理地评估心理教育的成效,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和标准化测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
6)活动性单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各方面条件设计开展角色扮演心理互助、智力开发等心育活动,创设情境,提供条件,使心育活动的原理逐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一年级:
新生新环境适应性教育,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学会自理生活,学会与人正确交往,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完善个性,健全人格,培养责任心,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认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关心他人、懂得感恩、有爱心、有责任心等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帮助。对高一新生进行适应方面的测量、综合素质调查。
高二年级: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文理分科后的学习生活,排除学习中不合理的忧虑,正确归因,增强自信心。加强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完善个性,健全人格,培养良好性格。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培养责任心,学会自律。正确认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健康的幸福观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帮助。
高三年级:
关注学生的考试压力,进行高考准备心态调查,帮助他们自我减压,指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调适,掌握几种身心调试法。进一步加强理想教育,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价值,关心国家命运,具有使命感,作出升学的最佳选择。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具有进取精神,塑造完美的人格。做好高三学生临考前的心理疏导工作。
d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以自主发展策略和调适指导策略为主。
策略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心理素质。
策略操作要点:
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怎样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并激发学生参与心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要学生自我评价。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为自我悦纳和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学生自我调控。简单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
四要学生自我创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心理教学设计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3、团体辅导和讲座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有针对性的形式。
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帮助学生学会接受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专题心理讲座针对中学高级阶段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困惑,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介绍心理调适技巧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为主。根据每一年段的学生都比较容易出现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深入而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出一系列纵向联接、横向配套的年段心理教育讲座,如高一年的“适应”教育,高二年的“立志”教育,高三年“理想”教育等。另外针对面临共同心理不适的学生进行小团体心理辅导或心理训练,利用团体的资源进行心理帮助,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建立系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形式。建立高一新生的心理档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展教育,了解个体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等情况,科学地使用相关测量表,慎重处理,并将结果存入档案。心理室要加强心理信息传递制度化建设,向各年级部、相关班级和老师通报学生的心理信息,为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提供帮助,同时配合学校其它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心理教育,形成最大化的教育合力,给学生有力的心理支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也将每次心理咨询的记录作为原始资料存到心理教育档案中。由心理学专业人员专人负责,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前提下,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及全校学生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心理健康档案明确筛选“ 问题学生 ”供咨询室预约咨询。心理健康档案电子化和心理测试网络化是以后心理档案的发展方向,很多学校已经实现,希望得到校领导支持,在这一学期实现。
5、开放心理咨询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务。
心理咨询室是对针对个别化的,有轻度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学生,予以帮助的特定场所。必须建立咨询员的工作规则、实施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进行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和心理咨询的转介工作等。探讨针对中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方法,建立咨询保密、案例分析的工作制度,进行咨询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等等。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情感情绪问题、交往问题以及升学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无论是对主动上门求助还是被家长或教师带来的学生都以朋友式的态度对待,认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还应对个案进行跟踪,及时消除轻微的心理障碍,对需加以矫治的转介到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治疗。对于咨询者的个人隐私问题,应予以保密。关注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做好高三学生临考前的心理疏导工作。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基本原则,合理运用心理咨询基本技法,科学有效地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个别辅导要有记录,有效果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咨询室还不够完善。因此,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在基础设施方面,已有一个木制信箱和画、鲜花、电话、饮水设备等,需要配备一台电脑,以便查找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网上咨询和咨询资料归档。另外缺少图书、资料柜;在人员配备方面,我校设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1名,兼职心理咨询员 无,需要增加人员配备,另外年级部长、班主任为协助心理辅导人员。
向学生公布公布电子信箱,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拓宽学生的咨询空间。心理咨询信箱采用单独回信或面对面咨询的方式回复。每学期开学初通过海报宣传,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咨询室信箱。
6、班级设学生心理委员,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班级设学生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由班级推选出热爱心理工作,热心为学生服务的优秀人才,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明确工作职责,为班级、学生与学校心理室、班主任的沟通搭建桥梁,使班级心理教育更有针对性。心理室将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心理委员对学生所关心的话题搜集资料及反馈,积极协助心理老师进行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参与对入校新生的心理辅导、心理测量结果的计算机录入和心理档案的建立等。成员的工作不但弥补了心理辅导教师不足的困难,而且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容易。同时,能够很快地将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上来,提高了心理辅导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7、心理教育网站
考虑到现代高中生大多数家中都配有电脑以及网络具有隐蔽性的特点,采用此辅助方式能更好地进行心理教育的宣传,同时也方便了师生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内心情感地真诚流露。可以设立以下栏目:(1)心育之窗(2)学生心理之窗(3)教师心理之窗(4)家长之窗。通过这些窗口,让学生、老师、家长、社会等共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了解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知识,方法技巧……
8、家长心理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然而目前多数家长未意识到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要通过家校通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要通过家长会、宣传单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强调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入这一阶段的孩子易出现的问题,提醒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让家长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主动地用正确的家教方式教育子女,帮助子女直面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使家庭为孩子的精神发育提供一个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
9、教师心理指导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0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向于稳定。因此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积极对待工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面向全体班主任,安排系列讲座和团体训练,目标是使班主任了解心理健康常识,了解中专生行为动机,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运用人际沟通技术、情绪处理方法,能够简单识别是否心理异常,对心理异常学生尽可能适当对待,学习日常自我减压方法等。
10、加强宣传力度,行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心理教育重在健康问题,重在学生心理的发展性教育,工作理念是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关注全体、开发潜能、促进发展、健全人格。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校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使全体师生充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辅导室办好宣传栏,对于那些没有勇气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来说,宣传栏或许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学校师生在注目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同时,也在默默地感受着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心理宣传栏正是这种情感辐射的载体。可以尝试由学生自主创作心理报,内容可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心理知识、心里话、信息快车、教你一招、焦点谈、金点子等。形式可以以手抄保、黑板报、寝室报等。利用校报心理专栏,对学生提出的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予以解答。在锻炼学生思维、想象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时,达到“平行教育”的效果。团委负责校园广播电台设立“心海导航”栏目,于每周两次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及同学们所困惑的问题,由心理咨询室老师、班主任或部分学生供稿。办好学校网站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班主任负责创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班级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利用时政班会课发动学生开展自编自演自看自评心理小品,重复自己的人生体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程化和学科渗透相结合,普遍性和个别性相结合,家庭和学校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相结合。只有从多种渠道,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适应社会,发挥潜能。
附:XX下学期初步工作历:
月份
主 要 工 作
责任部门
九
月
份
1、心理辅导小组的成立,领导机构和人员设定。
2、心理咨询室宣传海报。常规工作开始正常运行。
3、印发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职责,各班选举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
4、第一次团体辅导高一学生新环境适应教育。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广播。
6、着手建立高一新生心理档案。
心理室、
主管机构
团委
班主任
十
月
份
1、 利用家校通向家长宣传教育心理知识。
2、 高二年级学习心理调查。
3、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第一次培训。
4、第二次团体心理辅导。
5、出第一期心理报或刊。
政教处
心理室
教科室
十
一
月
份
1、 班级开展自编自演自看自评心理小品活动。
2、第三次团体心理辅导。
3、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第二次培训。
4、心理室出第二期心理报。
班主任
心理室
十
二
月
份
1、心理辅导中心为班主任提供心理教育相关材料。
2、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第三次培训。
3、第四次团体心理辅导。
4、心理室出第三期心理报。
心理室
年级部
元
月
1、 心理咨询员培训。
2、 考前心理辅导。
篇4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疲劳;学习焦虑;个案辅导
一、基本情况
王某,女,高三学生,18岁,父亲在大学任教,母亲是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现已退休,姐姐在某民办高校读书,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王某的姐姐因高考屡次失利,使父母伤透了心。王某不负众望,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到高二第二学期,成绩每况愈下,分别降至班级16名、22名、31名。
家长望女成凤心切,看到王某学习成绩下降非常着急。王某心里更急,烦燥焦虑,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进度减慢,有厌学甚至轻生的念头。焦虑症状发作时喜怒无常,严重时乱摔东西,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她把自己学习成绩下降、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归结为竞争对手有题库。因此,她在书店买的参考资料、练习册、题库能装满一辆小车,每到晚上,她就把“书山”推倒重新排列,这样周而复始。
二、分析与诊断
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说:“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受长期的精神紧张、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影响逐渐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
心理疲劳与因连续工作而致使肌体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劳有本质的不同,心理疲劳是不知不觉潜伏在人们身上的,它不会一朝一夕就致病,而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疲劳量”,才会引发疾病,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
学习焦虑是伴随心理疲劳而产生的一种焦躁、无奈的心理情绪,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所致。
王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一直很努力、很用功,中考成绩优异。升入高中后进入了实验班,竞争更加激烈,用王某的话说,就是“不敢有一丁点的疏忽大意,否则就会一落千丈”“有时真的感觉力不从心了”。王某非常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她深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高,希望以自己优异的成绩给父母以回报,为父母争口气。面对学习成绩的下滑,她更加勤奋努力地苦学。她放弃了所有锻炼和娱乐,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一门心思要提高成绩。可是事与愿违,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加之母亲的念叨,更增添了她的焦躁感和无可奈何的心绪。就这样日复一日,渐渐地导致了其心理上的过度疲劳与
焦虑。
在对王某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之后,我初步诊断王某为重度学习心理疲劳与焦虑综合症。学习心理疲劳与学习焦虑,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与学习焦虑,使王某心情抑郁,心烦意乱,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下降等。该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而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三、辅导过程
为了尽早缓解王某的心理痛苦,我与王某家长、王某先后面谈了6次,近10个小时(不含两次电话交流),王某的言语举止间无不流露出一种厌倦无奈的疲惫感与焦虑感。
记得第一次见面,她很惊奇:“呀,是您!老师,您是怎么知道我家的?我多次都是想找您,可是抽不出时间来。”初中时,我给他们班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彼此有接触,她对我的到来并不排斥,所以我们很快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她声泪俱下地向我倾诉:“真的,太复杂了,我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别人为什么比我学得好,以后会怎样呢……”她反复强调着“太复杂了”。原来,她心目中的竞争对手(过去与她成绩不相上下,现在在班级排名前五)买了一套题库,所以她也拼命地买资料,注意力再也集中不到学习上了。王某与家长已商定准备休学。因为王某是我在心理辅导工作中遇到的症状最严重的一个,所以我对她及家长作了如下建议:
1.建议她去西安找四军大的施旺红教授咨询或去心理门诊就诊。
2.想要消除心理疲劳,光靠保证睡眠时间和足够的休息是不够的,学习心理疲劳严重的可能发展为心理问题,影响孩子整个身心健康。
3.打开心锁,减轻精神压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不单纯以分数衡量自己的水平,应从试题难易程度、复习效果、临场发挥等诸多因素进行考虑。另外,还应纵横结合比较,既要和别人比,还要和自己比,和过去比,重温昔日的成就感。
4.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提高耐挫能力。
最后我给王某布置了一道书面作业:你每天对书进行重新排列的直接动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成绩与排名?并约好一周后交卷。周五晚上王某给我打电话,说她实在没时间答卷,在电话里说了她的想法。她的“对手”,那位“女强人”,学习劲头很足,名次越来越超前,她很不服气,听同学说“对手”买了一套题库(是学校教师用书,未给学生订),她把自己的名次落后归结为没买那套用书。并告诉我周日她准备去西安找专家就诊。
一周后的周末,我再次去了她家,其母告诉我说施旺红教授不肯接见她们,可能是太忙。心理门诊确诊王某为偏执并伴有轻度精神分裂症。因为我有备而来,一方面倾听,注意观察,另一方面仔细交谈,缓解其精神上的压力。首先我告诉她,解决心理问题的专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减轻症状,必须先打开心锁,学会松弛。既然心理疲劳与学习焦虑都带有个体的主观体验,那么自我的减压和放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庄子在《太宗师》中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揭示“坐忘”的内涵:“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私,顺应万物的变化就不执滞常理”。这是一种高境界的心理松弛,庄子相信,人人皆可为尧舜。不论你是谁,也不论现在你的心境如何,是顺还是逆,都可以通过端坐而忘,忘掉自我,忘掉理性,忘掉荣誉,忘掉烦恼,忘掉语言,顺其自然,实现静心,活在智慧中。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打开心结,淡然看待别人的进步和自己的退步,并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也包括别人的进步和自己的退步。然后再正确归因,制定措施,坚信自己依然是优秀的。
此后,在征得王某及家长的同意后,我开始了对王某将近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首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辅导。我向她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有:从关注心理问题到关注积极力量,提倡用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从关注个体心理到关注社会群体心理,通过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从关注“心理问题治疗”到实现“心理自愈”,主张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创造一定条件促使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转化。生活中,但凡能看到“好”的人,看到自己的“好”和记住别人的“好”,就意味着他(她)是一个阳光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也说明他(她)拥有比较积极的心态。告诉她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尝试着改变看问题的视角,换种想法,注重积极因素,就能激发出自我潜在的力量和优势,战胜困难,修复受伤的心灵,从而缓解焦虑,提高学习
效能。
其次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引导王某正确认识客观条件和个体行为。认知行为疗法是运用认知重建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方法,其中认知重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重建人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王某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竞争对手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因而出现严重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不适。调整其认知结构,使其认识到,在不同的阶段,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效果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同学过去学习成绩不如自己,通过努力可能会超过自己,也有的可能落后等。我笑着说,“小王呀,你这是端着金碗讨饭吃。”她用迷惑不解的眼神看着我。我接着说,“你过去成绩好,基础扎实,又那么聪颖好学,这本身就是你拥有的宝贵财富。现在暂时落后,压力显然比别人大,但也应看到,你能感受到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动力,是你进步的前提,试想,一个对什么都感到无所谓,好坏都没有压力的人能有什么作为?心态摆正了,思想包袱放下了,压力自然会变成动力的。”听了我的分析,她舒心地笑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笑。
再次,根据她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晚上睡不着觉的症状,我对她进行了丹田呼吸训练和放松训练。丹田呼吸法又称想像呼吸法,是腹式呼吸法的一种,但它与普通的腹式呼吸截然不同。丹田呼吸法通过吐气、吸气和止气,使身体血液循环及含氧量增加,以调节大脑功能;采用放松训练法,教给她自我放松的方法:调整身体各部位,舒适地坐好,慢慢地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双手放在膝盖上,慢慢地深呼吸,吸气,呼气,同时默默念“吸……呼……”每分钟6~8次,大约3~4分钟,这时会感到呼吸、心跳正常。如果不行,还可按摩前额,按揉太阳穴,每分钟约24次。我还教给她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等常见方法。
半个月之后,小王对我说:“您的那句‘端着金碗讨饭吃’简直太精彩了,对我就是当头棒喝,真不愧是心理老师,使我看到了希望。”我说,“不是我说得好,而是你的悟性好,这是你战胜自我的有力证明。”接着我在认知行为疗法和自我放松法的基础上,进行了RET疗法。RET理论认为,来访者的难过和痛苦来自于不合理的信念,其实质就是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来访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在RET疗法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是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治疗效果则取决于合理信念能否取胜。
首先,我向她详细地讲解了情绪ABC理论,A指诱发事件;B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评价及信念;C指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由于个性差异,对同一现象,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其中A是中性的,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系统,因而会有不同的“认知”即信念,对A作出理性或非理性的解释,进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由于她悟性好,很快就掌握了该理论。其次,引导她如何用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并指出在辩论中能否取胜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她能否走出误区最关键的一步。最后,我要求她用两周的时间,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并以报告的形式写下来。
四、辅导效果与反思
将近一个学期的辅导效果很明显。王某不仅没有休学,学习也渐渐进入了状态,高三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排名有所上升,已达班级第25名。经过半年多的跟踪观察和了解,发现王某情绪稳定,放学时能与同学相伴而行,有说有笑。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特别是王某自己的努力,今年高考王某不负众望,实现了她的大学梦。
王某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学习心理疲劳与学习焦虑对优秀学生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不能不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考试成绩成了学校、教师、家长高度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却被忽略。这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反思:
1.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2.学校教育理念与家庭教育理念能否做到以人为本而非以“分”为本?
篇5
网络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我校,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有多少?历时六周,对610例在校学生进行座谈会调查,使用网络成瘾自评等心理测评量表,从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学生网络使用的一些状况。
课题名称:《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时间:2006年10月6日至2006年11月20日
调查对象:苍山一中的610名学生
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座谈会调查
调查工具:
1、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上网次数、上网时间、上网浏览内容、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项目;
2、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3、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焦虑六个因子;
4、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5、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6、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7、领悟支持评定量表,包括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两个因子。
调查结果:其中男性310例,女性300例,平均年龄16.27岁。610例有效被调查者中,未上网中学生161人,占26.39%。上网中学生共449例,占73.61%。其中,发现网络成瘾者7例(4男生,3女生),发生率为1.56%,网络成瘾倾向者72例,发生率为16.04%,正常使用者370例。
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发生率为1.56%,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67%,女生发生率为15.41%,两者无显著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的中学生中网络成瘾只有7例,发生率为1.56%,与国内外有关报道的差距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取样方法及测试人群有关。国内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了网上调查方法,框定的是网上的特殊人群,这容易导致受测试人群缺乏代表性,往往夸大了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本文的调查采用了实名调查,克服了一些夸大成瘾的倾向性,但是也造成一部分学生掩饰自己网络依赖的倾向性及严重程度。
另外,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5%;二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4.60%;三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8.86%。三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高三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最高。
二、对中学生迷恋网络因素的反思及个案分析
调查显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消极人格特质、社交孤独、对学校环境压力的适应承受能力及不良父母教养方式等五大因素有关。
因素一,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愈强。调查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对学业的成就感降低,而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增加。幸福感的降低,使他们更加逃避社会,增加孤独和抑郁。
【案例1】缺少亲情关怀迷恋网上游戏
我校高中二年级学生,男,17岁。他初二就开始迷恋网络游戏,刚开始还能克制,只在晚上学校熄灯或者中午休息时借机出去上网。中考时,勉强考取高中。但自上高中以来,迷恋游戏程度越来越深,常请假外出上网,周末通常也在网吧度过。该生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没钱上网时,他就向爷爷奶奶以买学习用书之名骗钱。近一年来,该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脑海里经常浮现网络游戏的场面,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同时,出现了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孤僻等症状。
因素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多具有消极人格特质。
调查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通常稳定性差,没有恒心,不能严于律己,缺乏自信,缺乏宏大的目标和理想,责任感不强,成就感缺乏,意志力较弱,克制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还表现出敏感、多疑、沮丧悲观、易紧张等人格特质。正是因为自律性低等特性,使得网络成瘾者不能自拔。
【案例2】迷恋玄幻小说争当新新人类
我校高中三年级学生,女,18岁。迷恋上网看玄幻小说2年,学习成绩下降。该女生个性腼腆,说话细声细气,不爱好团体活动,从小喜欢看科幻小说,是典型的《哈利波特》迷,只要有新版书籍发行,肯定要在第一时间买上一本,并要观看相关影片。但自高中以来,该女生又迷上了玄幻小说和魔幻小说。说起《小兵新传》、《幻城》、《魔戒》等著名玄幻小说,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视为新时尚。自称新新人类,讥笑大人不知道“玄幻小说”、“奇幻小说”等现今流行的新名词。一说到学习,则紧皱眉头,一脸的无奈。
因素三,有网络成瘾倾向中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孤独感。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人际和亲情的缺失。而网上聊天或玩游戏又反过来使他在现实生活中更感到孤独,更远离人群。
因素四,网络成瘾倾向者对学校及学习的适应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
调查显示,高一、高三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学生学习竞争激烈,高一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功课负担过重,以及生活过于单调等因素有关。部分学生面对压力产生失落感,因此借助网络来寻找社会隶属感,缓解压力,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最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案例3】不适应新环境迷恋网上聊天
我校高中一年级学生,男,15岁。该生个性内向,因自觉长相难看,常感到自卑、低人一等。对今年刚开始的高中生活和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常觉得与同学缺乏共同语言,没有知心伙伴。为此,感到非常孤独而到网上交友聊天,结果体验到了网上聊天的乐趣而不能自拔。问及网上交友聊天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友有何不同时,该生说在网上聊天没有压力,不用担心自己说错话,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不用担心自己的说话是否得体,别人会不会笑话。
因素五,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过分干涉、惩罚严厉。
我国父母往往不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作为他们的附属品,从而对子女有更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行为。同时,我国父母更注重用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顺从、孝敬等品德,更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去培养子女。调查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培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网络成瘾倾向者的父母对他们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否定多于赞赏,使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尊重,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或挫折时,又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就可能转向网络寻求支持。
【案例4】高三女生与网友离家出走
我校高中三年级学生,女,19岁。该女生自青春期以来,表现叛逆,与双亲关系紧张。自称不喜欢学习,想参加工作,自谋生计。为了打发时间,常留恋网吧,在网上寻觅良友。不久,结识了一位男网友,两人相约厮守一生。为了达到约会的目的,常在周末隐瞒父母,借口到同学家玩而与男友约会。曾经不辞而别,与网友外出长达一周多时间。问及与网友约会之事,该女生并不否认,称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被爱的感觉。
从以上因素分析,以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质为主,说明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消极人格特质是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内部原因。他们大多具有缺乏竞争意识,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自律性差,缺乏恒心,情绪不稳定,不服从社会规范,在实际生活中成就感较低,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制力低下等特点。
调查显示,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较其他生活领域满意度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不良、退学等。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学校改革主要关注的是学业目标和结果,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值得学校进行思考。培养青少年快乐、幸福的心态,提高其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帮助中学生走出网络困境的对策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以上调查提示我们,要充分重视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积极推行干预措施,防止网络成瘾的发生。
防止网络成瘾,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了解长期沉迷于网络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失眠、颈椎病及焦虑抑郁等情况,对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的危害。
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了解和分析其个性特征、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人格,特别要增强自律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
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应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网络成瘾程度较深者,往往会伴随一些心理问题,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甚至有部分成瘾者可能存在更为严重的精神问题,如冲动控制障碍、抑郁症等情况。所有这些,都需要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紧密相关,不少家长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等了解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以至孩子迷恋虚拟世界寻找感情寄托。家长除关心物质生活外,应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情感体验,少一些说教。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中学生摆脱网络困惑。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因过度沉溺网络而造成的网络成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以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就中学生迷恋网络进行了调查与反思。
关键词:“网络成瘾”调查反思
篇6
〔关键词〕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4-0016-03
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现实的状况,还是已有调查研究都表明,高中生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可现实的问题是:虽然需求和呼声很高,但教育效果有限,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的根本原因除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缺乏和体制问题外,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尽管国家出台心理健康教育大纲以来,各地都有不同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材,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学校特点、生源特点以及学校内部资源的构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些只体现学生共性和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对于特色学校来说显然有诸多不适合,因此,开发适合本学校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势在必行。
一、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有教材的思考
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没有通用教材,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他们认为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能够被选用的教材形式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选择现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例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伍新春、乔志宏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叶斌主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学生用书);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马志国主编的《心灵成长导航(修订版)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试用教材)》;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戴耀红主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丛书:心灵体操》;蓝天出版社出版,司家栋主编的《高中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方案》等教材被多地采用。这类教材的优势是内容系统性强,以高中生心理年龄阶段特征为依据,通过典型案例对当前高中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归类,并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不足是,教材只注重普遍性问题,对于特色学校和特殊学生群体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二,选择可读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例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田京生、 耿增海编著的 《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高中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尹朝勇主编的《让青春更阳光:高中生心理健康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俞国良主编 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高中》等。这一类教材可读性强,内容通俗易懂,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成为学生的自助读本,是学生喜欢的教材之一。这类读本的不足在于:内容泛化,缺乏针对性。
第三类则是各地的校本教材和一些心理自助手册,这一类教材针对性强,体现了区域性特征,为本地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施方案,是比较适合当地实际的教材。其中校本教材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地为本地(本校)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仅注重共性问题,还考虑到其独特的学校特点和区域特点。因此,笔者提倡各个学校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二、酒泉市实验中学的结构性特点
酒泉市实验中学是一所由中等师范学校转制而来的普通高中,作为师范学校的历史很悠久,但作为高中,酒泉市实验中学只有六年的发展历程,校园文化、学校特色、学校资源整合都还在探索形成期,这使酒泉实验中学作为普通高中具有了以下结构性特点:
(一)学校班级构成特点
转制后的酒泉市实验中学班级构成主要分四部分:
一是实验班,学生中考入校成绩相对其他班较高,有文科走向和理科走向两个方向,这两个班的学生是高考升学率的主要保障,他们存在的另一个目的是发挥其学习上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各班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两个班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问题集中在学习品质和焦虑情绪的应对方面。
二是艺术班,从高一到高三,每年级各设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班,突出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优势,高考的方向主要以艺术类学校为主。这四个班学生文化课成绩参差不齐,而且在校的大量时间用于艺术专业训练,所以,无形之中加大了管理难度。诸多原因使这些班级的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更为突出。
三是普通文、理科班,占学校学生人数的大部分,横向比较来看,学生的成绩差异不大,但品行差异大。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信,成就感低,部分学生目标不清晰,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留恋网络,早恋、打架、撒谎等问题行为较多,且具有普遍性。
(二)学校生源特点
由于实验中学是一所新型高中,升学率与酒泉市区其他同类高中比相对较低,生源构成是造成低升学率的主要原因。学校生源的突出特点就是学生成绩差。学校生源来自酒泉市七县市农村和城市中考分数相对较低的学校,以2013年为例,学生中考入学平均566分,这基本是报考酒泉市其他高中落榜的学生,仅就文化课成绩而言,已是全市最低了;其次,实验中学生源来源范围较广,既有农村生源也有城市生源;既有偏远农村的学生,又有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城市学生占全部学生比例约20%,其中个体差异性很大,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长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养方式差异也很大。
(三)学校师资特点
学校80%以上是中青年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学历层次高。现有专兼职教师123人﹙其中聘用教师3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55人,硕士研究生34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育专家1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3人。近年来,学校还从省内外知名高校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使学校师资构成有其独特优势;教师善于钻研,教研能力突出,敬业精神强,但面对生源质量较低的事实,为提高升学率很多教师超负荷工作,压力较大,个别教师已经表现出职业倦怠症状。
独具特色的学校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生源构成,使酒泉市实验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多元化、多层次性特点,也更具有挑战性。为了使实验中学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真正履行学校发展的宗旨和目标,我们必须要有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基于对酒泉市实验中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以酒泉市实验中学为蓝本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结构应该着力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兼顾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辅导策略。
三、以酒泉市实验中学为蓝本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结构
基于酒泉市实验中学的学校结构及生源结构特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结构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不同类型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同时又要清晰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型的班级的学生的发展方向必然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职业定向,应该成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辅导内容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指导学生个体为自己策划生涯规划书,尝试从高一开始规划自己的三年高中生活,进而规划自己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二是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班级进行团体生涯规划辅导,例如:高一以学习规划为主要内容,高二以目标定向和学习中短期目标确立及评估为主,高三则主要把高考志愿填报及职业规划作为主要内容。
对艺术班的生涯辅导除要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之外,还应进行入班前的心理筛查,心理筛查可以在学生入校后的第一个月内运用相关的量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可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班级提供依据。
(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然要包括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由于实验中学生源的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良,中考成绩相对较低),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校本教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应该有别于其他高中学校,学习辅导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重点班的学生,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学生只是比普通班的学生入学分数高一点,他们的学习自主能力、坚持性相对于普通班而言,要强一些,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辅导主要是发展性辅导,应侧重每一科的学习方法、技能的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指导,另外还要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对普通班的学生以矫正和激励为主,学习辅导内容包括:学习中近期和远期目标的确立;学习习惯的养成辅导;学习自觉自主能力的培养;不良学习行为的矫正;学习中的合作与促进等。对艺术班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则需要把重点放在学习行为矫正方面。
(三)不同年级学生的辅导重点及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和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的辅导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收集个体成长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校本教材的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体验,便于学生及时自觉调适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自我成长。
高中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年,学生从不同地方来到新的学校学习,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等。因此,高一阶段应该着重引导他们解决从初中升入高中过渡阶段遇到的各种适应问题,包括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更新、人际交往方式的调整等,使学生尽快步入高中学习和生活的正轨。
高二学生处于“断层”时期。高二上学期,特别是文理分科之后,学生刚刚有点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班级气氛和人际关系,马上又面临人际的重新调整和学业上的重新定位,每一个学生在这个时期都会感到困惑和茫然。这些曾经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面对前途的迷茫和学业的压力,往往会感觉“有压力没动力”,部分学生通过吸引异性的目光来获取成就感和价值感,还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此奋发向上,为高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二下学期,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适应,大部分学生开始意识到学习任务的紧迫性,开始进入状态。由此班级的气氛也变得紧张,同学之间交往明显减少,对学习的关注超越了对人际和其他方面的关注。这一时期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焦虑和孤独的应对方法,厌学情绪的干预策略,异往中的问题以及对未来人生的规划等。
进入高三,学生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除了学习上的投入,他们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人成长,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常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的压力,这些都促进了他们价值观的确立和个性的成熟。由于社会阅历的局限,学生在看问题时往往比较主观、片面,容易走极端。除了面临升学抉择,家长的过高期望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高三学生感到更加迷茫烦乱,迫切需要指导和关心。高三下学期,高考临近,考试前的不良反应(如睡不好、吃不下、抑郁不安等)、考试后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导致的情绪问题、追求理想与止步不前的现状的矛盾等是困扰学生最多的问题。整个高三阶段,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考试心理的调适、考试后学会分析总结以及调节心态显得至关重要。
(四)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面临多重矛盾,既渴望同伴交往,又感到孤独;既希望独立自主,又不能摆脱对父母、朋友的依赖;既希望有所成就,但又屡次遭遇学业的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在诸多矛盾中成长,个别学生常因承受能力较低又过于敏感、压抑而出现心理异常。因此,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还应把学生常见的心理症状归类,增加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自评量表,学生可以对照症状及症状自评结果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寻求帮助,也便于教师较早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能力范围内的帮助。
(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还应关注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继而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尤其作为实验中学这样的普通高中学校的教师,一方面,长期面对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付出与回报的失衡,使教师持续感受到挫败感;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中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背负沉重的压力,持续的压力状态使教师出现身心疲惫、烦躁、厌倦等问题。因此,校本教材内容要包含教师自我调适及自我减压的措施和技巧,为教师心理自助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总之,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建构应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应根据每年高中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增减,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增添生命的活力。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心育工作者,如果我们竭尽心力所做的工作能对某些或某个学生的成长产生意义,我们将不遗余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宏燕.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J].吉林教育,2010,19.
[2]张润娥,徐双社.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思考[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1.
[3]陈海英.普通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究[J].文教资料,2007,13.
[4]张士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3-26.
篇7
一个班主任如果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本2020,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本(一)
一、快速熟悉学生的一切信息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姓名、爱好、特点、特长,只要我们用心去找,去发现,我们就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更好的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加强班集体建设,树立良好班风
三、勤
班主任工作管理要勤。为此我也要尽量做到:
1、要勤于到位。只有勤到位,才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勤于观察。
2、勤于观察。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才能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进行相应的教育。
3、勤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关注学生心理,多找学生谈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力求进取。深入学生实际,加强与后进生的联系,多找他们谈心,寻找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障碍,及时的帮助他们排除这些因素。
4、勤于动手。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为此我也会用我的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相信这样久而久之,也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人效能。
四、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只有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任课教师心情舒畅,乐于传授,更好的关注学生;而学生学习也能轻松活泼,积极进取。
五、加强家校的联系
期望孩子成才,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而实践证明,做好与家长的联系,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
六、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由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班会的内容与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形式政治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反育的阶段小结;也可以是举行节目纪念的庆祝活动;也可以组织道德、纪律、民主法治等问题的学习讨论和辩论,也可以是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远大理想与追求。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的特色,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满足他们的求知增长才干,抒发世想情思,关心时事政治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昨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与锻炼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我觉得安全教育是每次班会课都必须学习,要让学生明白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让同学们能健康安全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七、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
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就需要经常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长见识,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荣誉感。
八、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培养
我们班有某个体育特长生,他们的体育成绩都比较好,但是文化成绩却不理想,为了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就必须文化、体育一起抓。为此,我 和科任老师和体育教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并对他们有针对性的辅导,争取他们的文化和体育成绩都能快速提高九、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个班主任如果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而用开朗、乐观的态度处理较复杂的问题,结果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很容易大家便相互理解,相互谅解。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本(二)
一、班级管理中,用制度说话
1、实行奖罚制度,加强纪律约束。
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因其不能保证正常的上课秩序,实行罚款制度,同时对月全勤,学期全勤同学予以奖励。
2、保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由班长到值周班长到普通学生,及时反馈班级纪律情况,并实行班任跟自习,保证自习课的正常进行。
3、保证提供一个清洁整齐的生活环境。
由值周班长,带领本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一周值日工作,对不负责认得值日生,出现严重扣分值日生,罚重新值日。
二、学习生活中,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
1、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人有智力低潮时,情绪也同样,所以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对出现消极悲观的思想学生及时做工作,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对班级整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要及时讲教心理咨询室老师,做好心理调节器整工作。
2、引进竞争机制。
针对每一次月考成绩,总分名次都通过列大榜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确立下次的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完成目标情况与未完成情况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一次考试中实现突破。
三、日常生活中,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1、到生活有节奏,有规律。
督促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闲暇时间,并且形成高三补习班生活规律,跟上节奏,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在一张一弛中调整状态,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学习生活。
2、落实家访,了解学生生活实际
高三学生全体都是住宿生,班任要到他们住的地方,真实了解他们生活实际,学习环境好坏,有无生活困难,适时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学习生活。
一年的时间说短也长,说长也短,让我们以持久的恒心和毅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相信我们付出汗水定能浇灌出明天成功的花朵。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本(三)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下,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拼搏进取精神,争创高考理想成绩。
二、主要工作
营建高考氛围,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
1、通过主题班会、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高考形势和动态,以及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强化高考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2、通过对高考过来人所写的文章对本班学生进行的经验教训和心理体验的交流,消除学生对高考的恐惧感、陌生感,让学生零距离地感悟高考。
3、通过班级班貌的布置和高考理想的规划,激发学生对理想追求的欲望和对高考的亲近感。
4、强化科代表的职能和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的带头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贴心人。
5、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学习生活中,让学生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
1、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人有智力低潮时,情绪也同样,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对班级中出现消极悲观思想的学生,要及时做工作,让学生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对班级整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时,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于调节,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2、引进竞争机制。
针对学生每一次月考成绩,总分名次来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确立下次的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完成目标情况与未完成情况的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下一次考试中实现突破。
三、日常生活
1、生活有节奏,有规律。
督促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闲暇时间,并且形成生活规律,跟上节奏,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在一张一弛中调整状态,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学习生活。
2、落实家访,了解学生生活实际。
针对本班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都是住宿生,班主任要到宿舍,真实了解他们的生活实际,学习环境好坏,有无生活困难,适时帮助学生解除后顾之忧,以使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本(四)
我这学期任职的是高三年级的班主任,面对这些对将来满怀憧憬、渴望知识的毕业生,我的想法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流渡中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本领,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个人的素质,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教导这批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虽然,我在班级管理上没什么经验,但我希望,能在现在这批学生中,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理论更好的应用在实践上。我这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团队精神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深入研究班级中的典型案例,撰写出有价值的德育论文,提高德育的实效型。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1、三观教育。
(1)、充分利用班会时间,结合国内外时事进行世界观教育。如中国在雅典奥运上取得的骄人成绩等重大国内外大事,再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采取十分钟演讲、专题小报告等形式,进行世界观教育。
(2)、充分利用团支部的活动时间,开展党团知识的学习:党史、团章、团史、邓某理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普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向更高层次探求,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指明方向。
2、团队精神教育。
(1)、抓好每一次班会。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开展《日常环保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2)、抓好入学的第一次运动会。宣传、表扬积极报项、上场的同学,最重要的是提倡这种“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也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精神。
3、心理品质教育。
(1)、应试心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如: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主客观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体会“自古英雄多磨难”的内涵;教会学生掌握辨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2)、向学生推荐《心理与成才》、《伟人的历程》、《名人成功录》等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等。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较好,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科,邀请科任老师与其交流。
4、创新教育。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校、班各项活动。如:学校的各项活动向班委会、团支部招标,班级的班会、活动向同学招标。
(2)、加强值日干部的职责,给值日干部一定的自主权。继续坚持每天一名值日干部制,以便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机会参与管理。
(3)、利用部分自修课时间介绍大学里高科技发展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初步形成献身科学的志向,为将来科技发展作好准备。
(4)、正确引导创新教育的方向:有责任感的创新。使学生明确没有责任感的创新是毫无价值的,也就是强调德育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前提。
5、个性与共性教育。
(1)、坚持“个人影响集体,集体带动个人”的共识,使每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失对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级营造惜时如金,争分夺秒的良好文化氛围,为备考作好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2)、抓好两类生的工作:鼓励尖子生超前学,多点拨,激励他们将来作出大的成就。指导他们定期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带动全班共同进步;指导学习困难生,多与之谈话,研究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尽快缩短与尖子生的距离,努力赶上尖子生。最终,使班级形成整体优势。
6、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1)、结合每月考试成绩,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2)、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篇8
一、产生轻视生命等极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1.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懂得生命的可贵
有学生曾在作文里这样写到:“我不知道这种焦虑与烦躁来自哪里?对未来的迷茫让我不知所措,我只是感觉到生活缺少了一些什么!从进中学时的理想抱负到现在的不知所措,上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升学的压力使我喘不过气来!”,这正折射了当代中学生的困惑和茫然,虽然学习、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好了,但心理健康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时代基本算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但他们却很难完全体会到满足和快乐。我们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中学校园里“郁闷”、“无趣”、“失望”等不绝于耳,恋爱成风,暴力现象与自杀时有发生。据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对5638名中学生进行的专项调查发现,87.5%的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苦闷、极度烦躁、极度无助等。其中,有26%的高中学生有中重度焦虑。但仅有9%的学生寻求过帮助,15%的学生通过倾诉释放过苦闷。同时,73.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德育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
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点在哪里?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当代的中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多问问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关怀,培养学生的友爱情怀,同时把学生领入生命领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学校心理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有一些学校以技能教育为核心,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部分学生缺乏与他人和环境的沟通交流,缺乏信仰,缺乏追求,缺乏对生命的探索。
3.学生能力与社会发展新要求有一定差距
许多学生从踏入校门起就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实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老师的期望值提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系统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具备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耐挫能力。同时,家长和社会总是以现代的成功标签来要求学生,而成功的稀缺与艰辛使得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是失败和挫折,由于认知上的差距、能力与要求上的差距,使得学生很难感受到快乐和成功,甚至影响到了少数学生的生命存在。
在学生的整个成长历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积极的调解,就能促进其成长。否则就会阻碍发展的过程,导致一些心理缺陷,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爆发一些不良现象。“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和传播过程,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认知和行为过程。
二、中学教育中如何贯彻“三生教育”
学校应以此类恶性事件为戒,重视“三生教育”,以传统文化生死观为核心,以学生学习实际为切入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生命、生活、生存的理解,提升生活品质与生命质量。
1.中学“三生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
(1)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中国的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传统文化为基点,使学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和圣贤精神中汲取知识,培育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
(2)生死观教育。人的生命包括生和死。因此,生死观也包括人生观与死亡观,树立完整的生死观是正确认识生命的前提。由于长期的社会原因,一直强调人生观的教育,由于排斥和避讳,很少谈及死亡观,使得大家不能正常面对死亡观,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正确认识,导致不珍惜生命的行为。因此,应该把死亡纳入教育体系,让学生形成全面的生死互渗观念,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把死的意识、死的必至性转化成规划人生的资源,转化成促进人生发展的能量,使学生意识到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不平凡。
(3)感恩教育。当前学校心理教育德育建设相对滞后,忽视感恩教育,使得部分学生缺乏感恩观念,安于享受,淡薄责任,人际关系功利化,亲情观念淡化等。应把感恩教育纳入体系,在感恩中接受感动,增强其生命力,学会珍惜。
(4)生存技能教育。生存技能是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本能力,包括生存技能、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技能、耐挫能力等。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基本技能的欠缺影响到了其一生的成长。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
(5)生活能力教育。通过生活技能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复合体;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掘智力潜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2.中学教育中贯彻“三生教育”的方式
(1)专题教育与互动教学。专题教育和互动教学相结合,通过专题学习、集中讨论、互动教学、挖掘内涵等方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2)渗透式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显性教学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使“三生教育”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中体现。专业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深化认识。特别要注重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
(3)社会实践和体验教育相结合。到特定场合体验,与特定人流,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入“角色”,“心”动起来,亲自参与、感受、体会和反思。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体验网络,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社会角色中,体验自己是家长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朋友等生活角色和生活责任。
(4)活动参与和学习感悟并重。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融入其中,开展感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艰辛与伟大。从情感上引导,让学生从小学会爱环境,爱家人,爱社会,爱自己,尊重生命。培养学生拥有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从容面对困难与挫折。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和谐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三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