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篇1

一、完善医疗制度,规范医院管理。

医院按照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行政、医疗、护理、财务、职责五大类规章制度。为确保制度的落实,还制定了明确的考核细则,如《临床医疗考核细则》、《临床医技考核细则》、《护理质量考核细则》、《服务质量考核细则》等。内容涉及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传染病防治、药事管理、仪器设备、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

二、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0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控两级网络,形成了院控、科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基本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

按照《医疗质量考评实施办法》,医院明确了医疗质量奖罚制度,每月检查测评,按分数计发绩效奖。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利用全院行政业务大查房、百分比考核、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测评,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组织医务科、质控办、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不定期抽查各科的质量管理及医疗文书、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尤其重视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为确保医疗安全,每年院方与各科室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明确了医疗安全责任、要求、目标和奖惩措施。认真接受患者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由于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医院没有发生重大差错,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医疗水平。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院拟定了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急、危、重病人抢救应急预案,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至今年5月建立急诊抢救室,截止目前,已收治急、危、重症病人103人次,有力提升了医疗急救能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医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保持技术协作和人才共享优势,特邀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专家坐诊,担任学科带头人;全力打造了一系列特色科室,基本满足了病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诊疗的需求;倡导“无痛微创”的特色治疗。在原有医疗设备的基础上新配置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大型c臂x光机等前沿科技设备,一系列妇科、外科、不孕不育科的微创手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新农合。并成功开展颈椎/胸椎等管内肿瘤摘除术等多项大型骨、外科疑难手术,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减轻群众负担,做好民心工程。

篇2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控制

通过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医院工作质量及效率。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考核组织

1.1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有效运转成立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质控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及医技科室负责人、临床大科主任及护士长等组成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增补和修改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相关制度、职责规范等,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职能部门、后勤保障等工作实行全面质量控制。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不良事件、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1.2医疗质7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放射诊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切实履行其相关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并落实会议精神。

1.3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条块全院各科室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从而形成医院质控办、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2各职能部门督查本条块工作的落实

2.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2医务科、护理部重点对关键性的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3医务科完善并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措施,严格实施监管并规范相关记录。

2.4医务科督查医技科室完善标本签收、查对、临床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危急值报告等制度的执行。完善影像、病理、药事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并实施。

2.5医院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6临床药事科加强临床药事管理,强化合理用药,进一步深化开展抗菌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药事管理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2.7科教科对人才培养、业务培训、科研教学、重点学科建设对工作的监督管理。

2.8质控办每月组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一次,每季度召开综合科、精神科病员家属座谈会各一次。

3加强质量和安全的教育培训,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3.1严格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的依法执业。

3.2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教育:凡新进人员两月内完成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经考核合格上岗,以考促训,效果明显[3]。

3.3全年举行四次全员质量管理讲座,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3.4全年举行两次全员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重点是新颁布的卫生法律法规。

3.5各职能部门每月一次组织各类医务人员进行本专业《临床诊断指南》相关技术操作规程或规范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

3.6各科室每周举行五次科务活动,科务活动内容包括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质控小组活动、科务会议等,每次40-60分钟,并记录备查。

4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4.1分级管理及考核

4.1.1质控办每月一次定期和两次不定期检查考核各职能部门履职及工作实效等情况,每月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一次质控工作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多部门联合检查,对医疗、护理、医技、药事管理、病案、医院感染管理、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每月对各项工作质量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质控信息通报在医院局网公示[1]。

4.1.2职能部门分条块定期(每月两次)或不定期(每月两次)到科室进行相关工作质量检查考核,重点检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3项核心制度、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4.2健全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4.2.1科室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按时向信息科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质量指标报表。

4.2.2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院感科、设备科、科教科、药事管理等职能部门每月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质量考核反馈整改表,各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职能部门复查整改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在科主任、护士长会上通报。

4.2.3质控办将平时抽查存在的问题、满意度调查和每季度多部门联合检查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反馈并督促整改,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3全院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对本年度各科室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进行考核、评价。

5健全和有效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5.1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修订医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及工作质量考核惩扣细则,奖优罚劣。

5.2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与科室、个人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院质量单项否决。

5.3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

6体会

21世纪是一个推崇服务质量的世纪[2],医院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改变了传统的质控理念,即所谓质控主要针对医疗质量。医院各项工作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增加了质控范围,有利于医院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蹇蔚红.刘振波.医院管理杂志,2006,Oct:13(7).

篇3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归档病历的质量现状与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高医务人员书写病历的质量与医院管理水平。方法:检查归档病历24 567份,质检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以及《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等文件。结果:整体内科病历书写情况较外科病历书写情况好,分别为970/14 636(6.63%)和1 169/9 931(11.77%)。病历中出现“病程无住院医生手写签字”和“病程记录不及时”最多,分别为1.80%和1.44%,其次“长期医嘱中无出院医嘱”、“病程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字”、“各种操作记录、会诊及同意书缺失或未签字”是最常见又最易被忽略的项目。结论:加强医院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院、处、科“三级”质控体系,强化体系中各级质控环节,抓好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明确病历质量评审标准,实施奖惩结合,从而提高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关键词 三级医院 归档病历 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对2012年1-12月医院归档病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2月检查归档病历24 567份,其中外科9 931份,内科14 636份,缺陷病历2 139份,占病历总数的8.70%。

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以及《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等文件对病历进行质量检查。

结 果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病历书写质量情况,检查的24567份病例中存在2139份缺陷病历,占总数的8.70%,内科病历质量显著(6.63%)优于外科病历质量(11.77%),见表1。

病历考核内容缺陷情况:在缺陷病历中发现“病程无住院医生手写签字”和“病程记录不及时”最多,分别占病历总数1.80%和1.44%,其次为“长期医嘱中无出院医嘱”、“病程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字”、“各种操作记录、会诊及同意书缺失或未签字”,分别占0.89%,0.51%,2.06%,见表2。

病历存在问题分析: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以及《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发现全院缺陷病历中“住院医师未及时在病程中签字”和“不及时记录病程”是突出问题,还有“各种知情同意书缺失或者未签字”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外科需要患者签字的临床操作知情同意书,说明临床医师对病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法律意识薄弱[1],一味强调工作忙,一旦引起医疗纠纷,唯一说明问题的就是病历,不及时完成病历只能为自己留下隐患。上级医生不能及时审查病历,纠正病历缺陷。目前医院病历属于计算机打印病历,病史信息复制、粘贴错误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及时更改。

由于本院是肿瘤专科医院,内科系统主要完成肿瘤患者的化学治疗,诊断基本明确,病史简单、住院时间短,故内科病历质量较优。外科系统各种操作记录较内科多,有些科室主任不重视医疗质量,医生缺乏责任心,导致病历缺陷率较同类科室明显增多。

讨 论

建立完善的病历质控体系:建立“三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2]:即医院病历质量控制小组、病案检查部门及临床科室质控医师。要求科室质控医师自检,归档病历出科之前由科室质检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科内纠正;病案检查部门对每天归档病历进行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给予经济处罚;院质控小组定期对全院病历进行抽查,问题突出给予院内通报批评及严厉的经济处罚。

遴选优秀的质量控制医师,做好病历质量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质量考核标准,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为基础,制定适合本院的病历评分标准,将病历分为甲、乙、丙3个等级,乙级和丙级病历均视为不合格病历,进行惩处,追究责任,责任到三级负责医师。定期举行“病历书写质量评选活动”,对优秀病历给予奖励。

强化体系中各级质控环节:在病历质控各环节,强调上级医师要负责检查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保证病历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和及时性。各科医生要及时填写电子病历资料中的每一项,相关医师要及时签字。科主任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医生不仅要对每位患者负责,还要对每份病历负责,主要责任为经治医师[3]。

加强医疗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对于新进医务人员、进修生进行岗前培训,医院管理制度和病历书写规范是重中之重,定期对本院各级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培训,加强病历书写重要性的思想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使病历质量贯穿于日常临床工作中。科室每个月2次进行科内病历点评,院内每个月归档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全院通报,每季度召开医院病历书写点评及医疗纠纷分析会,告诫医务人员认真书写病历的重要性,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强化全院病历质量意识。鼓励年轻医师参与病历质检,并将此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 高玲玲,姜新萍.对于提高医院病案质量管理措施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2):21.

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20xx年是医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医院年初制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年工作主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作为分管医疗工作的业务院长,现将半年来所做的工作向仁济公司领导及院领导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工作

医院管理年活动,本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兼医院管理年办公室主任,根据***省及***市《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精神,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内容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计划》及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其中对质量与安全要求相关质量指标等方面的内容,正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二)、医疗管理工作

1、不断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

修证完善了我院医疗工作制度已汇编册,待校对后即可发致本院医务人员,本制度涵盖了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及常用医疗工作制度、医疗事故、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处理预案以及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实施细则等。同时,对关键性医疗制度强化了环节管理,把每周一次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统一了全院关键性医疗制度落实过程中八个登记本,规范了记录的要求,使医院的各项制度的落实正在向规范化方面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强化基础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全面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水平是强化基础质量的关键之一,今年则重抓了学习,抓学习首先要抓学风,与学习制度的落实,尤其要侧重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与应急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是抓学习制度的落实,规定每周二为医院业务学习日;第三是抓学习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常规、各规章制度及规范以及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及医学进展;第四是抓学习的方法,包括全院性及科室业务讲座、病例讨论、远程教育、外出参加学术活动,选送上级医院进修及短期培训,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选派了数十名医务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与短期培训,针对我院的现状,尤其侧重了高级职称人员的继续再教育问题;第五是以考促学,注重考试的实用性,以及考试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对全院45周岁以下在职在编的医技人员举行三基考试2次,参考人数达268人,在参考人员中随机抽考83人再次考试,两次成绩均达良好。

3、抓病历处方质量的提高。

上半年召开病案管理委员会议3次,就如何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进行讨论,同时对各科的归档病历、处方质量评审结果进行展评,及时总结梳理,剖析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要求各科室限期整改,并组织复查整改情况。除了院内每月组织对病历、处方进行自查外,上半年共抽取315份归档病历在自查的基础上,送到****人民医院评审。在共计315份送审病历中,甲级病历284份,乙级病历28份,未定级病历1份,丙级病历2份,甲级率达90。对丙级病历的个人给予了严肃处理:1、待岗两个月处分;2、扣发人民币1000元;3、全院通报批评。同时,当事人所在科室扣季度绩效考核分5分。对质量差的病历和处方以《医疗通报》等形式在院内公开曝光,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促进作用。

上半年我们进行了我院处方的重新认定工作,确定了具有处方权的218名医生,落实了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全院组织医务人、药剂人员学了《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了落实措施,4月1日正式起用新处方。在提高病历、处方质量方面还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增加了抽取归档病历的样本量;②检查现住院病历每周一次,所查病区包括所有的现住院病历;③由往年一查了知到今年文字通报科主任,到目前在检查的第二天,直接由医务科在科室晨会上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文字资料,每一位医生人手一份;④处方质量检查由往年每季一次改进到每月一次,到目前的每月检查三次;⑤在要求上一定按规范严格执行,不允许检查人员有老好人思想。强化了检查过程中的严肃性、严谨性、规范性,强调了检查的质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目前尽管我们的病历处方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已有明显提高。

4、规范管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为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减轻病员不合理负担,根据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卫办[20xx]**号)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控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制定了****人民医院科室药占比控制指标。今年以抓抗菌药物使用为突破口,努力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出台门诊病人处方最高限额,制定了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目前,我院绝大部分科室已执行抗菌素分级使用原则,目前对少数未执行科室近期已采取相关措施。

5、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及防范措施。

上半年组织全院人员进一步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规范各项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督查,每周组织一次医疗安全检查。召开全院医生会议5次;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1次;组织“病历规范化书写与医疗事故防范”专题讲座1次,进一步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就如何从法律的角度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如何使病历书写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开展讨论;邀请*****市卫生局有关专家分别作“医疗安全与医疗纠纷的防范”、“医疗事故的确认与法律责任”专题讲座,布置各科室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开展讨论,排查引发纠纷、事故的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在中层干部会上交流,同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全面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对高危人群、高危科室、高危时段的安全督查力度,每季度按医院绩效考核要求提供考核数据;组织相关手术科室学习《江苏省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完善手术审批备案登记制度,并进行了手术审批备案专项检查。下发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并组织学习,从7月1日起对会诊进行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种同意书的书写,督促临床卫技人员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从整体上讲上半年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往年有所下降。

6、注重学科建设,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学科专业分工既向精细化深入,也向高度综合发展,传统的学科专业不断分化,融合与重新组合,使医疗单位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跨学科、跨部门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多加强,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今年医院确定了六个培养发展重点建设学科,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上半年先后两次召开了重点学科带头人专题会议两次,组织学习《医院学科建设要求》,各学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4月份开始按计划逐步实施,期间,我们先后成立了儿童哮喘诊疗中心、泌尿疾病诊疗中心和胆道疾病诊疗中心。消化内科今年已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因设备因素还未正式挂牌,但其基础工作已在开展,并意向与****联合组建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达到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

7、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与考核细则

上半年根据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及医院绩效工资考核细则要求,制定《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病区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急诊急救质量考核标准》、《药剂科质量考核标准》、《外科管理工作要点》等。

8、其他工作

①年初***市卫生局20xx年年终检查工作,计划生育执业资格检查,爱婴医院检查;②综合病区开设工作,疼痛门诊开设工作;③协助新出台绩效工资发放;④年初两院合并医生配备与调整工作;⑤协助全员竞聘上岗工作;⑥主持制定EM(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方案(待讨论实施);⑦业务工作与手术;⑧主持重危病人抢救与突发成批伤员的救治。

(三)、防保工作

1、传染病管理

会同防保科对全院医护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流脑防治知识培训和霍乱防治知识培训以及相关工作的落实。

督查本部和分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总登记本和肺结核转诊登记本完善情况。

2、健康教育

在“4.7世界卫生日”、“5.31世界无烟日”、“6.6爱眼日”分别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3次,上街、赴社区义诊3次,累计接受义诊、健康咨询560余人次。按创卫要求整理了近几年健康教育资料,并对分院集中培训。

(四)、药剂管理

1、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窗口服务形象,坚持站立收方服务。

2、狠抓药品质量,坚持药品质量“三把关”制度,即验收、领药、发药三把关,未发生假劣药品事件。

3、坚持双人复核调配制度,上半年未有差错事故发生。

4、召开全科人员会议,狠刹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严禁药剂人员参与药品供应商的任何经营活动。门诊处方双人统计装订,严禁统方。

5、积极筹备市药监局、市卫生局关于创建星级药房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药监局的初验。

6、完成了制剂室的净化设计、装修和净化室的净化监测及制剂室换证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7、积极配合*****药品统一招标配送工作,协调处理配送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五)、医保工作

1、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重申了医保病人的具体要求,抽查了280余份医保病历,则重检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情况。

2、针对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如:用药档次高,用药数量偏大,部分用药不合理或无指征,出院带药超剂量,住院时间较长,用药无医嘱等问题,分别在中层干部会议及全院医生会议上进行了传达,加强了督查的频率与力度,目前,以上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1-7月份医保费用已全部结算。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由于本人既是一个领导又是一个医生,因此常常难以正确摆正管理与业务和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手术等因素影响管理工作,又由于我院以往在管理上严重缺乏一整套的管理方案与制度及考核细则。今年上半年看书动笔制定软件资料较多,因此在某些问题的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管理上“欠债”较多,面对一大堆问题,有时难免有畏难情绪,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今后要注意改进以下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工作的力度

排除外界的干扰,合理安排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管理上,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各个击破,使管理水平与医疗质量同步提高。

2、进一步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努力学习国内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经验,学习《现代化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结合医院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使自己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管理迈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进一步加强管理上的“落实”问题。

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其软件资料已初步完善,要使全院的工作都能步入正常的轨道,重点就是抓“落实”二字,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坚持一切按制度、按规范、按操作常规办,同时必须经常性地深入临床第一线进行调研,督促检查,因为医疗管理中的许多工作就是要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进行,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1、进一步完善修订门急诊工作制度。

2、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网络体制。

3、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检查考核,尤其侧重在狠抓关键性医疗制度的落实。

4、进一步提高病历处方质量,每周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

5、抓好医疗安全,杜绝和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尤其侧重手术科室。

6、加强对抗菌素分线使用和合理使用的督查力度。

7、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结合本院情况制定具体要求。

8、积极投入医院管理年活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9、组织讨论EM建设方案,根据情况进行分步实施。

10、抓好下伸点规范建设与验收工作。

11、重点学科建设的阶段总结。

12、防保工作。

13、社区服务工作。

14、设备管理与设备的论证与采购工作。

篇5

【关键词】医院管理;质量保证,卫生保健;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5.23.0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5)23-3682-02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特别是当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仍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主线和重点,可以说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师进行诊疗活动的最基本的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2],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疗核心制度执行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好与坏,也会间接影响医院的美誉度和品牌效应。加强医疗质量建设,推进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与环节控制的全过程监督,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作者认为以核心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树立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理念

1.1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

医院在制度管理过程中,常存在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不强,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例如,部分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术前讨论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病历书写规范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问题,导致医院经常发生医疗纠纷,整体医疗质量堪忧的情况。为此,在医院层面应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将核心制度印制成册下发,做到人手一册。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与医疗密切相关的核心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定期邀请院外医疗质量管理专家、法律人士来院就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与医疗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促进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素养的提高,增强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疗安全责任意识,把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诊疗规范落实到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程依法行医的良好习惯。

1.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三基三严”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夯实基础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院可采取医务人员个人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相结合、三基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全员集中培训考核与重点人员分层分批次考核相结合等方法,让医务人员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科室还可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科内业务学习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加强临床技能操作的现场演练。医疗核心制度可同步嵌入到“三基三严”训练中一并考核,在此基础上核心制度考核还可采用“时时提、天天学、周周问、月月讲”的方法,促进医务人员在掌握临床基础的同时熟练掌握核心制度。相关考核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与医务人员个人积分考核和科室质量考核挂钩,实行奖优惩劣。

1.3加强纠纷案例分析,强化核心制度执行力

医疗纠纷的根源在于管理不善,制度落实不严,人员素质不高。医院在对人、财、物进行合理调配的基础上,应强化制度建设与管理,特别是针对医疗纠纷,应强化案例分析,通过流程回溯、根本原因分析等方法,查找纠纷问题根源,发现核心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强整改落实。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对医疗纠纷要持公开透明的态度,不掩、不捂、不盖,每例医疗纠纷涉及的科室都要参与根本原因分析,吸取经验教训,确保医疗过程各环节严格按核心制度规范来执行落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

2建立医疗核心制度执行量化考评体系

2.1科学制订核心制度考核标准

[3]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医院全面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将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全面监控、加强沟通、整改到位等措施贯穿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是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4]。在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医院应根据医疗服务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及院内规章制度,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梳理、提炼,将每个节点按照实际工作中落实的难易程度及在整个核心制度中所占权重加以量化,并以百分制形式制定出每一项医疗核心制度不同的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还可根据医疗实际情况的不同,适时地进行调整。通过核心制度考核评分,实现对医疗质量进行全程、实时监管。

2.2将核心制度纳入医院综合考评体系

医疗核心制度是维系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制度,医院应把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与医院综合奖惩和科室质量考核挂钩,制定奖惩细则。实行月度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督查结果与月度医疗质量考核相结合,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有较大缺陷的进行扣罚;同时医疗核心制度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核心制度督查结果同步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按绩效考核指标予以奖惩。核心制度的督查结果还可与个人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进一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自觉性。依托考评体系中的奖惩杠杆,医院逐步引导临床科室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管理,真正做到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位。

2.3健全核心制度落实监管体系

在医疗质量控制理论和实践中,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的环节控制和过程监督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5]。医院可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部门和临床科室质控小组3个层面组建医疗核心制度监管小组,形成三级管理构架,同时把全院各临床科室按网格划分,形成若干个网格,监管团队的成员可根据网格进行责任分工,按层级对接,分片监管,以防止督查有偏差。监管小组应有计划的制定核心制度督查进度表,确定每个网格每月督查1~2项核心制度,网格之间督查内容相互交叉,做到每个网格督查全覆盖、核心制度内容无遗漏。

2.4注重核心制度抽查的重要性

要了解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的效果,在定期督查的基础上抽查更能反映出医务人员核心制度落实的实际情况。医院的医务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应经常深入临床一线对重点科室(如ICU)、重点人员(如新进人员)等进行抽查,对科室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随机检查。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应不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早会,了解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和执行情况。通过抽查发现问题,加以整改,避免因医务人员思想懈怠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

3持续推进核心制度落实信息化建设

3.1不断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掌握和调控医院运行的网络中枢,医院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院管理系统、临床管理系统、医技管理系统及其他辅助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完整、准确地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医院管理、运行指标、临床应用等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准确的生成相关统计报表进行自动分析,为医院管理、医疗服务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加强核心制度监管,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环境[6]。完善的信息系统既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又能给监管带来更多便捷,有利于工作的快速跟进和推动。

3.2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质量监控

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医疗核心制度是否落实,在病历中能够得到体现。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可实现病历质量网络实时监控,根据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关键环节设定控制规则,如可实时对围术期各项制度、危急及时处理及规范记录、有创操作、高风险诊疗项目操作知情告知及规范记录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运用医院信息系统提供质控反馈渠道[7]。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质控,可及时发现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有效降低了病历质控的人力要求,提高病历质控的普及率、效率和公平性。

4加强临床资格准入和医疗技术准入的监督把关

严格控制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没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的人员,不能独立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技术准入,按照医疗机构相应级别开展适宜的项目,避免盲目追求高精尖。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及时制定相关制度,对科室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需进行严格的效果评价和临床实践,确保实际运用中切实体现出技术或项目价值,服务好患者安全。面对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繁重的医疗工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往往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从而忽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8]。医疗核心制度是保障医疗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应长期坚持,持续抓好。只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每一个诊疗行为上,医疗质量才有根本保障,医院才能够屹立于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服务市场中。对于医院的发展,医疗质量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应共同推进,互促发展。医疗质量无止境,核心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抓好医疗质量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两个要点,处理好二者关系,医院的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走得更加通畅、长远。

参考文献

[1]曹德林,仇永贵,王丽.我院引入PDCA循环监管医师交接班制度的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1):34-35.

[2]王凤玲,邢沫,,等.建立医疗核心制度督导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41-42.

[3]周宗庆,雷慧菁,洪小燕,等.核心制度量化考评体系对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指标的干预[J].中国医院统计,2014,21(5):373-374.

[4]谭天林,欧兵玺,廖世川,等.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7):25--27.

[5]叶承莉,任家顺,张沁宏,等.实时质量考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重庆医学,2011,40(9):918-920.

[6]陈敏,武琼,张帧,等.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8):597-599.

[7]魏威,何革,邵征洋,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环节中控制的体会[J].中国医院,2013,17(6):42-44.

篇6

[关键词] 督导;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125-02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其特性,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1]。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管理的核心为质量管理[2]。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督导作为强化及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改善我院护理服务质量,将护理质量督导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以其探索一套适合于本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作为所集医疗、教学及研究为一体的三级医院,拥有32个科室。其中有护理人员384人,男2人、女382人;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2.4岁;其中文化程度:本科以上58人,大专245人、大专以下81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8人,初级职称320人。

1.2 方法

将督导应用于我院所有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具体措施为:①设立护理质量管理督导组: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资深护理人员,采用竞聘上岗方式,组成督导组,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督察、指导。设立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岗位。岗位任职要求如下:具有多年丰富的护理工作及护理管理经验,具有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具有领导、应急、观察、果断、公正、公平、积极、认真及强烈的责任感等相关品质。监控、改进和落实本医院的护理质量。②对临床科室相关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对具体细则进行具体,强调“以质量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性,根据护理质量目标在等级医院中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修改全院病区中涉及的质量考核标准及相关细则,对其进行补充完善,遵循“质量先,人为本”总则,对以往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更改,进一步强调患者在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主导作用,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以量化指标为依据;③对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专项性的培训,对护理人员临床技能进行定期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开展各种评选及竞赛活动;④对临床科室相关基础护理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估,将其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参考指标;⑤制定护理质量改进的相关规划及方案,并予以实施;⑥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有关缺陷予以防范及纠正:对科室与护理部之间的工作进行督导,与科室护理人员及护士长等科室相关人员一起对护理质量管理时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分析,分析产生缺陷的可能原因,责任到人,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并对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督导。对护理部护理缺陷等进行分析,包括有缺陷的性质的定性情况,评价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给出对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的对应处理建议,并对缺陷可能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在专门的研讨会上予以公布,起到警示其他科室的作用,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⑦形成适合本院的医疗服务行为规范标准,对其进行评估;⑧对督导工作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定期召开全院临床病区会议,对护理质量管理进行讨论,提出质量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及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促进护理质量改进项目的进一步落实。

1.3 评价指标

以各科室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管理作为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统计实施前后各指标的合格率;同时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实施前后从各科室随机选取20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及家属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评估,计算其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录入,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相关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合格率比较

督导实施后,医院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护理等护理综合质量指标的合格率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督导实施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是按照护理质量的相关规律及形成的过程,对其构成的相关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护理质量管理应该有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这样才能有据可依,才能将各项护理工作协调好,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及最佳的技术,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等[3]。在医疗行业日益激烈竞争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改变先行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基本的国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建立符合患者需求、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相关机制。以健全的质量保证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推动其在二十一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更好的发展[4]。

督导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督导,可起到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效率的目的[5,6]。在临床进行大量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不定期监察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时发现护理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发现管理中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内容,进而对其进行逐步补充和完善。同时对流程中涉及的相关环节进行进一步有效的规范,对各个环节中涉及的质量的控制进行合理的把握,让护理行为都能够在合理的规章制度下进行。还有,针对性检查医院病区制定的有效的改进措施,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使护理质量管理在监控下形成全体人员对护理质量都十分关注的局面[7]。

将督导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一方面可以强化对护理部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质量科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新发展;同时,督导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改善了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督导实施后,医院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护理等护理综合质量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提高(P < 0.05),说明护理质量督导可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有文献报道,护理服务对象满意程度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高低[8]。过去,护理人员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对护理质量管理进行评估,没有顾全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忽视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医疗系统观念的转变及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医护人员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本院对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时,强化这一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综上,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护理质量督导可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素霞,何文静,杨雯,等. 五级纵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59-61.

[2] 刘亚波. 护理环节控制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161-163.

[3] 刘春香,熊靖,陆美妮,等. 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及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56-2158.

[4] 张玉霞. 医院管理年督查中护理质量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460-462.

[5] 朱锦平,成翼娟,向代群.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护理质量[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5):33-35.

[6] 王建萍,张伟勤. 我院实行护理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1,4(3):38-40.

[7] 王渭连,刘梅玲. 质量控制在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2012,8(9):705-707.

篇7

2009年我们医院的工作做得相对来说极为顺利,各项工作完成的较为成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做好这一切,要以2009年的工作为榜样,一定要做好我们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要做到最好,这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坚持努力的结果,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

2009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务科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提高,2009年医务科将一如既往的在院委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照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两好一满意”活动实践,不断将医务科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防止医疗事故  确保医疗安全

认真做好医疗质量考核工作,严格安医院制定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评改细则,开展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疗防范措施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程标准开展医疗活动。组织院内职工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各项条例。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质量管理,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医疗终末质量评价扩展到医疗全过程中每个环节质量的检查督促上去。重点包括:(1)强调入院告知书、授权书、各种诊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完整书写。(2)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例讨论”“抢救危重病人讨论”的各种记录及医师交接班;(3)组织科室加强对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4)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多解释、多安慰、多理解、多温暖、多帮助”,使医院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5)加强对诊疗计划、用药安全性的检查力度。

二、医疗质量管理

1、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针对我科所提出的不足,我们将在2009年继续加强自身的质量及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和更新各项委员会活动、会议记录;加强科室档案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由经验化管理逐步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由人情管理转向制度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时俱进。

2、参加医院质控管理委员会进行查房  每周四上午定期到某一科室进行全程查房,全院所有临床科室轮流循环进行。查房内容包括:医师交接班,包括科室实际交接班进行状况和书面记录的进行;科室三级查房,重点督促科室教学查房和主任查房的规范落实;住院病历的书写质量;科室五讨论制度的落实,包括危重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详细了解其记录及执行情况;听取科室主任对科室医疗运转、质量管理、科研教学等情况,针对不足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3、病案质量管理

(1)环节质量  每周一、周二到临床科室抽查4-6分环节病历,严格按照《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对病历中三级查房、五讨论、会诊(科内会诊、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医嘱病情的查对等方面进行监控;另外严格规范医师交接班,抽查科室月质量教育分析,帮助科室查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督导三基三严学习记录和政治学习记录。

(2)终末病历  每月到病案室抽查各科10份出院病历,每半年对抽查的终末病例进行展评,并严格按“陵县人民医院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奖优罚劣。

4、重点科室监管

 (1)针对icu质量的监控,每周不定期对icu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内容:严格规范危重患者的病历书写及医护人员交接班记录;科室实际查房情况;危重患者上报制度的落实;实际观看医务人员对危重患者各项技术操作的熟练度、规范度;

 (2)对麻醉科的监控,每月定期到麻醉科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术前麻醉访视的实际进行情况;完善各种麻醉协议的签署;严格查对制度及麻醉药品管理的执行。

   对重点科室的监控,医务科将严格做到查有所记、查有所对,并将每次对差内容进行总结、比较、评价,共同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提高科室质量的同时杜绝安全隐患。

三、继续医学教育

1、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  针对上年新近人员在病历书写不规范、法律知识薄弱、工作思想欠端正等缺点,医务科在零九年会进一步加大对新近人员的培训,培训主要分为病历书写、执业医师法、如何做好一名临床医生三大版块,通过分期讲座的形式进行,医务科全程监控,并抽查培训人员学习记录,并在阶段学习后进行现场提问和书面形式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

2、加强科室科研工作  每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1-2项科研课题,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撰写发表科研论文不得少于两篇,医务科在督促可是科研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为科室创造有利条件。

3、严格院外进修、实习人员管理   在接受德州卫校、现代医学院、杏林医学院、泰安医学院等高校实习生以及各乡镇卫生院进修人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的管理,并强调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4、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根据我院院情,在按需培训的原则和医院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自己专业,鼓励通过自学、脱产学习自觉严格补充,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结合本职岗位,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职务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参与科研、能解决较复杂的疑难病症,争取以请进来、派出去、自己学的原则想方设法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在院委会的批准和支持下邀请上级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查房、手术、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业务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请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共2页,当前第1页1

5、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   严格周一、周各科室业务学习,医务科不定期抽查各科室实际学习情况并结合学习记录进行现场提问。另外,每周四安排专门针对年轻医师的专业讲座,由各科主任轮流授课,医务科全程参与并做好记录,不定期进行现场考核。

6、强调院内外学术讲座活动的重要性,对上级医院教授来源授课等是以医务科一律即使安排相关工作,保证相关专业人员均能参加。

7、每半年组织一次“三基三严”理论考核,并与九月份正式进行本院实践技能考核工作,对“三基三严”的培训工作分季度进行,具体为:第一季度,对全员中低年资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电除颤的应用培训;第二季度,进行导尿、各种穿刺、插管等临床常用技术培训和第一次理论考核;第三季度,进行麻醉药品、抗菌药品的全员知识培训;第四季度,进行第二次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并针对弱项进行专项培训。

篇8

【关健词】病案 质控 医疗质量

【Abstract】Todiscus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dical record to accelerate the quality of thedocumentation of the medical record further. Retrospectively analyse the practic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dical record,we establish a better administrative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standards. Through the way of enforcing training,strengthing the inspection,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the records in class C isdown to zero. And the whole quality of the medical records make large progress,as thesame time the quality ofhealth care accordingly improve than before.

病案记录承载着患者的诊疗过程,不仅为调取患者既往医疗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统计科研数据提供了信息资源库,同时为医疗保险、劳动鉴定、司法诉讼、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等提供相应的凭证资料。与此相对应的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病案质量控制,既有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能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我院的病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的广泛认可,在相关考核中取得了好评。本文就我院病案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 病案质量管理的原则

病历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体系之一,科学落实相应的管理体系,必然带来医院整体内涵素质的提高。病案的管理必须秉着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原则。通过序贯考核评价及相关评价意见的反馈、整改等综合措施,我院病案合格率不断提高,杜绝了丙级病历,甲级病历率达到95.3%以上,同时医疗质量内涵也同步得到提高。目前,我院工作的重点是监控乙级病历,并不断提高病历内涵质量。

二 病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严密的质控组织是医疗管理工作的可靠保障[1]。我院的病历质量控制在常规四级监控体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控管理,实行五级监控体系,包括了医疗质量委员会、质控中心办公室、以科室为单位的质控小组、科内实行以主诊医师负责的主诊小组单元、以医务人员为个体的质控单元。日常工作中,五级组织环环相连,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和自我完善的体系。

(一)医疗质量委员会统筹全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院内医疗质量管理条例,听取质控中心向其汇报季度工作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对严重医疗质量缺陷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缺陷做出处罚及落实整改全院措施。

(二)质控中心办公室实施对全院医疗质量的考核,根据考核体系落实相应考核内容,汇总、分析考核结果,质量评级和扣分与奖金及晋升挂勾。同时向医疗质量委员会提出建议,以利于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到病案的质量管理,每月组织考核专家组成员对所有存在临床病历科室进行病历质量考核,考核对象为终末病历、运行病历考核,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后反馈临床科室,由科室及时进行整改。

(三)科室主任是科质控小组负责人,下辖2至3个主诊小组,同时实行主诊小组,有利于科主任在承担繁重任务的同时抓好科室内部管理。在病历质量控制中,我们规定科主任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传达考核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监督主诊组的医疗质量。

(四)主诊医师负责主诊小组单元内部病历质量考核,具体落实组内质量监督,是科内质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包括指导下级医师的病历书写,侧重于内涵质量的监控,是实时监控的重要一环。

(五)医务人员为个体的基本单元是病历内容体现的主体。其通过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确保病历质量各个要素的完备及内涵质量的提高。

三 我院提高病历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培训管理,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开展评比活动。如组织病历书写的讲座、评比优秀病历、树立书写优秀病历标兵、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建立以能书写优秀病历为荣的院内病历文化。尤其是将年轻医师的病案书写培训纳入必须项目,使其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和改进,及在上级主管医师的督导下,在病历书写上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并在内涵质量上得到不断提高。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组织院内外培训再教育,邀请上级单位知名专家讲座,提高管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院外考核、院内考核体系。我院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医院医疗质量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医院质量管理年和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在迎接上级主管部门质量考核同时加强院内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重视院外考核时上级专家的汇总分析意见,其不仅是对我院考核的全面点评,也有利于了解我院与优秀管理医院的差距。

2.院内考核实行终末病历考核、运行病历考核两种方式。终末质量控制实行科室控制、病案室筛选后及时反馈经治医师、逐月集中抽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汇总后由质控中心按照统一标准打分,重点监控乙级病案,核实后对经治医师落实责任谈话、相应科室落实整改,严重的提交院质量委员会讨论分析、定性。对评比出的优秀个人、先进科室,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实行明确的奖惩制度。运行病历考核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包括院部每周行政查房,除对现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外,医务部对危重、重点病人实时监控,重点加强手术病例及“六类特殊住院病例”的汇报及管理。督查手术病例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善,包括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及是否符合手术分级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未能按照要求完善术前准备的,责令暂停手术;督查六类特殊住院病例的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如诊断不明、疗效不佳病例的讨论记录,危重病例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医师的查房记录,二次手术病例的规范术前讨论记录及医患沟通记录,严重并发症病例是否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院周会上通报。

3.运行病历监控及终末病历监控双管齐下,两种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互为补充,平行共重的。以往的病历质量考核侧重于终末病历考核,带来了临床医师在病历的完成上不注重时效性,包括不及时书写病程记录,经治医师不及时签名,上级医师不及时审批,医患沟通忽视书面告知等,导致在检查时,病历往往缺少完整性。住院病人发生医事争议时,如患方提出封存病历,院方举证倒置常存在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制定了运行病历质量考核细则,对运行实时病历质量考核,侧重于病历完成的时效性。通过加强运行病历考核,终末病历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三)针对质控体系的各个层面,落实整改措施

1.质控委员会对全院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讨论后下发成文文件,由各科室统一落实。我院的医患沟通记录,以前采取经治医师与患方沟通后在病程记录中书写的形式,反映在各科病历中的沟通格式、次数、内容要求均存在不同,经质控委员会讨论后在病历中建立统一的医患沟通专用表格,对患者入院后何时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要求等均有具体的规定,尤其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疾病可能产生的不良预后、实施的重大手术治疗、长期住院病人病情出现的变化、涉及出院的后续治疗告知纳入必须告知内容,并列入病案质量考核内容之一,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我院坚持落实考核以来,病案整体质量得到相应提高。

2.质控中心办公室是实施病历质量考核的重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践中对在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坚持检查与反馈相结合,使质量标准从制定、执行至检查、分析,再反馈监督、改进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月对科室下发质量检查通报,每季度发放医疗质量监督意见书,意见书涵盖对科室每季度病历检查缺陷的汇总,要求科室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所有临床医务人员学习并落实签字后及时返还质控中心办公室审核。对部分存在明显缺陷的及时发放意见书,并与经治医师建立谈话学习制度。

3.以科主任为首的质控小组对在日常工作中监控科内病历质量,重点在于落实对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其次完成质控中心责令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科室医务人员相应的学习,科内实行自我督察及自我整改,记录在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中。

4.主诊组侧重于对自我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内部整改,将存在的缺陷杜绝在初始环节,同时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专项整改意见。

5.医务人员是落实整改措施的个体,主要是完成缺陷内容的学习,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达到提高病历书写及内涵的目的。

四 借助信息化系统同步提高病历质量

各国对电子医嘱录入、电子病历也做了很多的探讨,如To Err ishuman: building asaferhealthsystem[2]及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A Newhealth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3]两份著名医学报告的发表,强调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患者安全和质量控制。在美国the veteranshealth administration(VA) 广泛使用的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已实现无纸化操作。国内随着医院管理在信息化方面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患者的诊治过程纳入信息化操作。其对患者的信息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查询等带来的优势必然超过传统方式。目前我院也将信息化全覆盖纳入管理目标,电子病历正在我院逐步得到推广,从实施电子病历的病区来看,病历质量控制较未实行科室有进一步提升,也更有利于病历质量实时监控、终末病历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何更好的实行电子病历质量监控仍需我院学习。

病案管理是一门拥有较多传统理念的学科,已正式成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并成为一门特别的学科,自身有着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特点。随着相应学科的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也势必导致病案管理与时展的同步性。病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我素质,同时通过加强多部门管理和监控,引起管理体系中各个层面的注重,有利于不断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程晓斌,朱锡光,颜伟,等.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3):47-49.

篇9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转岗培训;质量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是针对拟在医疗机构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师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使学员达到精神科医师的基本要求。选取2016级(65人)和2017级(62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经统计分析,两届学员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前期准备:制订活动方案,组建QCC小组,对资料的收集、原因分析法、实施步骤与方法、作PPT技能、QCC七大手法等进行培训。1.2.2实践1.2.2.1确定主题:采用头脑风暴和“主题评价法”,从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四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工作,选出得分最高的题目“优化精神科医师质量管理体系”为本次活动主题。1.2.2.2明确课题及目标设定:采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柯式培训评估模式[4-5],对学员进行评估,利用系统图法将课题明确化,从人、机、法、环四个方面依次展开,最后分解为13个小项目。根据上级主管要求设定目标,提高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80分合格率,提高学员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目标值分别定为80%和95%;完善职责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制定培训细则和培训计划。1.2.3培训方法:①制定3项职责和7项制度,保障培训过程有序化、规范化;细化培训细则和培训计划,让学员充分掌握培训标准,目标更明确。②改进培训方法,每3个月外聘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每2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交流分享经验,每月1次开展由学员主讲的小讲堂活动,由学员为患者及家属做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建立微信学习群等措施,提高转岗培训医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80分合格率。③完善考核体系,制作考核手册,成立考核小组,对学员能力和行为均定期考核。④建立师资遴选、培养和考核评估模式,对带教教师定期培训及考核,考核优秀者在职称晋升和聘任时予以优先,不仅提升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提高学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1.2.4评价指标及方法:运用柯式评估模式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统计开展品管圈前后精神科转岗培训医师的理论与实践考核80分合格率情况及学员对培训整体满意度、对带教工作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转岗培训医师考核80分合格率的比较:结果对比活动前后学员理论和实践考核80分合格率,2016年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培训人数为65人,理论考核合格人数为36人(55.38%),实践考核合格人数为32人(49.23%);2017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培训人数为62人,理论考核合格人数为51人(82.23%),实践考核合格人数为52人(83.87%)。开展品管圈前后考核80分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开展活动前后满意度调查:分别统计学员对培训整体的满意度、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由原来的80%和82%提升至93%和95%。

3讨论

篇10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定义包括六个方面:1. 安全性。避免或减少医疗服务造成的直接或潜在的伤害;2. 有效性。患者得到期望的和满意的效果;3. 适宜性。根据需要和循证医学原则提供服务和干预;4. 患者参与。给患者参与医疗服务计划、监测、评价和决策的条件和机会;5. 可及性。医疗服务的供给取决于顾客需求的评估,而不是其他因素;6. 效率。有效利用配置医疗资源,以最小的投入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健康收益。

实现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全面质量管理,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信息技术本身不能提高医疗质量,只有把技术与医院的管理、业务、流程以及标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监督、控制、评价和反馈,才能实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医疗信息技术应用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利用,使之成为医院管理、质量评价以及临床审计所需的有用信息。

天坛医院:角色定位清晰,干预医疗过程

“今后的医院管理肯定是科学化管理,医院要逐步过渡到对过程的控制和对结果的管理上来,这对信息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表示。

2009年,天坛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开始注重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也就是要解决长效机制的问题。怎样的机制才算是长效机制?信息中心作为辅助医院管理的角色就是要通过信息化规范、监控医生的行为,干预医疗过程。

现在医院常说的“单病种管理”即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医院服务,以控制诊疗质量和经费,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生临床处理的随意性,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护质量。通过这个系统,信息系统会帮助医生监控患者的病情,对医生超常规的行为发出警示并及时反馈给医务管理部门。在医生行为可控的情况下,监督部门用信息技术检测医院的信息运营状况,监控医生的医疗过程,访问并检查医院最原始的数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利益。

江门中心医院:数字化平台+质控软件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一直采用“高效建设,持续完善”的实施策略推进一体化的数字化医院建设,按照医院内部运作的数据逻辑关系逐个实施,实施顺序为:1.收费、药房、护士站、后勤系列等;2.检验、放射、医技等;3.体检、医生站等;4.质控、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等。实践表明,数字化平台促进了江门市中心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