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和辅导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心理和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心理和辅导

篇1

同性恋这个词对于青少年已不再陌生。媒体上不断出现某某明星出柜,某某国家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消息。同性恋信息的不断曝光已成为性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影响着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虽然国内外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早已把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中删除,提出了同性恋非病理化,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到目前,也无从查到有何种证据表明何种治疗能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同性恋欲望。但是,以上的情况都是针对成年人。青少年正处于性取向的不确定期、探索期,对那些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学校心理教师不能无所作为,而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科学、适宜地开展心理辅导

学生有同性恋倾向是指学生本人认为自己“喜欢”或“爱上”了某位同性同学,这种感情不是同性间的友谊,是“早恋”,即爱情;这种感情让他们心里有幸福感,想和对方在一起,还有诸如和对方接触时脸红、想身体亲近等身体性反应。

笔者结合接待过的三例有同性恋倾向的中学生情况,谈谈在中学对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的思路和方法。

一、创设安全、接纳、真诚的辅导环境,打开同性恋倾向学生的心扉

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由于外在压力,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心理教师要想打开同性恋倾向学生的心扉,就要创设安全、真诚的心理辅导环境,同时对来访学生提到的和性有关的信息采取接纳、开放的态度。只有在他们确信获得安全感、保密承诺后,才会说出心中最隐秘的同性恋倾向。

小A,女,初二学生,班主任介绍来咨询学习问题。在第一次交流的后半程,她开始询问:“老师,您结婚了吗?”之后,又开始说“我喜欢上一个同学”,再后来,才说“她是女的”。

小B,男,高一,因为想和同班一位男生在一起,遭拒,后通过锁对方的自行车、写信等方法要和对方见面、表达心意,后被对方家长知晓,找到学校,班主任介绍来访,但小B起初不愿谈自己的心事,后来表达自己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如果对方不接受自己是男的,自己将来为他可以做变性手术。

小C,女,高三,一直咨询人际焦虑问题,在第七次交流时表示,她喜欢上一位同学,一直想不要早恋,可高三了竟然发生了这事,觉得很不应该,她常写那位同学的名字,很担心被别人看见。在第九次见面时,她说:“以前说喜欢的那个人是位女同学。”各类接待过的来访者起初都未提及自己“喜欢同性”,当心理教师真诚、平等、耐心的倾听、共情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认为心理教师值得信赖时,他们才逐渐打开心扉。

二、接纳、理解同性恋倾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倾诉心事、释放压抑

同性恋倾向学生常常是情满于心却又不敢告人,处于压抑的状态,尤其当他们的感情不被对方接受,还被对方冷落时,更有着不可言的痛楚。因此,当学生表达他们的同性恋倾向情感时,心理老师要耐心倾听,引导他们把郁积于心的情和痛释放出来,而不能评判或急于教导。引导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进行表达,有利于释放他们长期压抑的能量,降低负向情绪;也有利于心理教师了解详情,对他们的状况进行评估。

三、澄清青少年性取向特点,鼓励同性恋倾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性取向持开放态度

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后,心理教师不能用主流社会文化对同性恋的不接纳和排斥向学生施压,以期望学生能因惧怕而止步。学生有同性恋倾向并不是故意而为,不是意识层面的自主选择。当他们发现自己“喜欢”上同性时,内心会产生自我认同的混乱,他们疑惑自己怎么会喜欢上同性,但又有着无能为力的无奈和焦虑。所以,讲述未来生活中的艰辛不仅不能让同性恋倾向学生因害怕而止步,还会增加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自责和压力。与之相反,将适用于成年人同性恋的态度应用于未成年学生,对学生“选择何种性取向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同性恋在许多国家已经合法化”等观点认同、合理化学生的同性恋倾向,会过早地给学生贴上同性恋的标签。这很可能会关闭学生在性取向上的自我探索。

合理的做法是当学生倾诉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后,心理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感受的接纳和理解时,要澄清未成年人在性取向上还处于未定型期、探索期;未成年时的同性恋倾向不能定性为同性恋;同性恋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人的个性发展状况、青少年时期的友伴关系都会影响青少年一时喜欢的是同性还是异性。然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性取向采取开放的态度,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交往范围。之后,要澄清成年人同性恋也可以过有价值、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澄清,能够消解学生内心自我认同的混乱,引导学生以开放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性取向、确立自我发展目标。

四、促进同性恋倾向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扩大交往范围,获得积极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

总结笔者接待过的同性恋倾向学生的情况,发现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苦恼一是来源于外在,他们爱慕的对象一旦发现他们的特别情感,不仅不接受还常疏远他们,使他们产生“求之不得”的痛;而更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他们在个性发展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某些阻碍因素或痛苦经历。

例如,小A性格特别内向,交往范围窄,喜欢看爱情小说,但很少与男生说话,活泼的同桌是她唯一的好朋友。

小B性格外向,但有听力障碍。小B戴着助听器,近距离、读唇语才能听懂、听全说话内容。上高一后,同学间不熟悉,他常贴着别人追问或大声地表达但又得不到的积极响应,尤其难以与女生顺畅沟通。当他感到同学不友好时,有一位性格温和的男生总能耐心地给他解释、听他讲话。

小C小时候经常因为父亲不满意她的学习成绩而遭到父亲打骂;初中时因告诉了班主任同学们的一个秘密而遭同学们的冷落;上高中后对分数、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学习努力但总觉得自己考得成绩太差,人际交往小心翼翼但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惹别人不高兴了;为了能专心学习,一再告诫自己高中期间绝不能早恋,但没想到却在高三“喜欢”上一位同性朋友。

三位同性恋倾向学生的状况反映出个体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青春期同性和异性关系的状况都可能是同性恋倾向的影响因素。当他们同性人际交往受阻,异往很少时,他们的所有情感都投射到身边某位让他们感觉温暖、亲密的同性身上。这种同性恋倾向其实包含了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同性友伴的依恋。可见,要促使同性恋倾向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在性取向上自我探索,除了上述澄清青少年性取向特点的方法外,更要以促进同性恋倾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获得与同性和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情感体验为目标。没有个性的健全发展难有健康的人际关系,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就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不能打开同性恋倾向学生对自我、对异性的新认识。

五、积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同性恋倾向学生同性、异性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良好的环境、充满友爱的班集体的力量总是大于心理辅导室中心理教师的引导。为了确保同性恋倾向学生个性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心理教师还需要和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老师、家长进行交流,提出建议。交流中,出于对同性恋倾向学生隐私的保护,心理教师不可轻易告诉他人学生的同性恋倾向。即使对家长,也要与学生协商而定。否则,会给同性恋倾向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与教师和家长的商讨可以以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如何搭建平台促进他们与同性、异性的友好交往为主题。获得教师、家长的帮助和支持,营造宽松、友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放松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身心,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使他们能在经历、成长中探索自己的性取向。

总之,接纳、引导、创建有利于个性和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环境会为同性恋倾向学生在性取向上的自我探索打开新的视角。即使一些同性恋倾向学生在成年后成为了同性恋,健康的个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也会使他们过上有价值的、幸福的生活。

篇2

一、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成长规律

青少年身心变化集中表现在这个阶段的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以及从幼稚过渡到成熟的特点。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表现为生理的蓬勃成长和急剧变化,特别是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使他们的智能迅速发展,情绪和情感变化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冲动,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等。

1.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和规律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与人的年龄相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在同一阶段内每名学生心理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做好青少年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掌握同一阶段内同一群体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适合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特点,把握好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2.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对自己的心理处于懵懂状态,遇到问题常会感到茫然失措,要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因素,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清晰自我意识,客观、准确把握自我,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第一,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是遗传素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许多遗传因素从原来的隐形状态开始显露出来,因此在学生心理分析中,通过对学生家长的了解,寻找学生某些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必要的。第二,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后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遗传因素只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先天条件,只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后天因素在他们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远比先天遗传因素的作用大。第三,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是动力作用。青少年的心理分析注重他们的内部需要,当某种教育要求符合青少年的需要时,实施过程中就会很顺利,教育效果好,但是学校的教育要求不可能每一样都符合青少年当时的需要,由外部需要出发所提出的一切措施能否在他们身上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要看教育者是否能够将这种外部的需要巧妙地转化为自觉的内部需要。

二、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工作

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应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1.根据青少年成长特点关注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一,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失衡。青少年身体发育急剧变化的特点和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使他们的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出现许多困惑和烦恼,这主要是由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引起的。第二,家庭教育不当。家长有时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和升学,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和个性培养,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第三,学校教育的误区。有些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上不下功夫,一味追求升学率,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第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的境地,有些学生思想混乱,这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2.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存在心理问题做好工作

篇3

[关键词]学生 心理健康 德育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表面问题上,真正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我国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1.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大。

2.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的心态,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3.学校、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即使学校开设有心理教育课程,迫于形势,也只是装点一下门面,应付一下检查。还是以学习考试科目为主。与此同时,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迅猛。

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青少年需要的心理教育模式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青少年学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一些心理教育知识,调整学习方法,会正确评价自己,调整心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目前学校教育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心理折射,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老师以“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行教育。教师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比学生的人生经验要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冷静的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通过意志的磨砺改善自我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心态,创造张弛有度、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雨露,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真爱”,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教师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来促进其健康。学校可以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生活自立能力比赛”等趣味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自然地心态应对竞争,参与生活。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目前提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转变只重智育,忽视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思想观念。学习只是一个方面,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心理、品德教育才更重要。

(3)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父母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学习条件是忙了一些,但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试着化解内心的压力。父母要培养孩子形成遇忙不乱、遇惊不颤、宠辱不惊的良好心理品质,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4)尊重孩子,严爱相济。就是在家庭中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乃人之天性,但是过分的宠爱、溺爱对儿童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爱孩子就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培养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塑造他们的心胸与气魄。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和孩子多进行思想交流,学会赏识孩子,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孩子,使他们拥有爱心、拥有自信,明确自己的责任。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篇4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上升发展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例如某一职业学校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受测学生602名,221名存在心理问题,占36.7%,有14.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倾向。测试表明心理问题中以人际交往困难和强迫症最多,其次为偏执和抑郁,第三是敌对和焦虑。其中二、三年级高于一年级,提示二、三年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更多问题。另有资料表明,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的躯体病人中,60%-70%的都有心理问题,而医学心理学认为,有50%的疾病,是由精神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品德、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也决定了他们心理问题多发,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应给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堂堂正正的抓起来。

1 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中职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律意识差,自尊感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远大志向和理想,不重视学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学习无动力;意志薄弱,承受挫折、困难能力差;心理脆弱,视一点小事为不可逾越的难点;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对人对事漠不关心等。

1.2 影响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一是,社会环境因素,比如社会生活中各种宣传媒介的不良刺激,如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的夸张性渲染;报纸、书刊、杂志、广告、手机短信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二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会给青少年良好地影响,有利于其个性、社会化的进程,而问题家庭则易引起品行障碍,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据资料反映,一个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对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常见问题家庭如:缺陷型家庭,即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不道德和犯罪型家庭,冷暴力型家庭,管教不严型家庭,苛求型家庭,不和睦型家庭,离婚家庭,托管型家庭等,总之,问题家庭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方面。如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 以致厌学,逃学和对抗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教师的心理状态也对学生的键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学生如果采取讽刺挖苦、简单粗暴的态度,那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2 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班主任因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应利用班主任的工作优势,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

2.1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1.1 能及时觉察学生心里的需求与困惑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2.1.2 能调动多方力量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与学生的矛盾,并调动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1.3 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

班主任可联合学校、教师、家长,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2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1 协助心理课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

据了解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主要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班主任应和心理课老师就班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交流,这样心理老师在上心理课时就某个学生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将心理课教学落到实处。

2.2.2 敏锐发现和觉察学生的心理异常,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一旦发现学生情绪有问题,就应及时沟通、引导,及时帮学生清除心理障碍,医治“心病”。

2.2.3 家校联手,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

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在学校扮演者学生家长的作用,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两个主要的场所,如果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联系,就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问题,及时引导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

2.2.4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排球、篮球、舞蹈、合唱比赛,卡拉OK大赛,棋、琴、书画大赛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2.2.5 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强化学生的耐挫训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对个人来说,具有“利”与“弊”两重性,对挫折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在挫折面前采取理智的、积极的态度。其次,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人生如“之”字路,并非一帆风顺。再次,在实践中体验挫折,如有意让学生的愿望不能实现;提高预期让学生体验达不到目的的挫败感;在恶劣环境下求生存的练习等。

篇5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阅读指导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智力上的发展,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渐渐成为今天教育工作中一个有待攻坚的任务。心理素质是否健全也成为了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新指标。近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因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血案事件,其中令人触目惊心的“富士康”连环自杀跳楼事件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这次事件敲响了人们长久忽视的一个警钟――心理抗压适应力,即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既不是天生就拥有,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而成的,而是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抓起,甚至在更早的幼年时期就应该投入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恰是响应时代要求的重要一环。

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的一个侧面反映。社会中不同层面、不同地位、不同角色的人,各自背负着各自的压力,当压力得不到宣泄和排解时,就会产生情绪、精神的问题,或嫁接到其他的人和事身上,悲剧往往也因此而生。在现今物欲膨胀,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的缺乏,加上心理或心态上的长期扭曲是导致社会各种畸形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否拥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社会给予的挑战,能否成为有道德、有良心的社会一员,直接影响着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与进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知识经验有限、自控能力差、生活阅历不足、对外界的适应力低下,常常无法自己调整或舒缓情绪和压力,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关爱和指导。

一、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凸显心理辅导特色功能

美国医学专家高尔特说过:“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这里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具有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独特优势。图书馆被奉为教育的第二大重地,学生在这里不仅仅可以终身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增长见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丰富心灵,达到防治的效果。

1.善用场地资源开设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图书馆除了为学生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阅读资源的服务外,还适合作为心理专题讲座开展的活动场地。图书馆一贯是供学生悠闲放松有别于课堂紧张气氛的另外一个重要课堂,在此开设讲座,更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专心投入到讲座中。图书馆还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如橱窗、板报、走廊大厅,来推荐各地优秀的专题文章,宣传心理教育的最新资讯。心理教育普及工作是一项需要反复开展的任务。好比消防演练,学校应定期作出计划,开展心理教育专题知识的讲座,每一期向学生宣传介绍各种心理问题,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心理疾病,从而学会相关的应对措施,实现自我调节,从而达到及早预防的效果。

2.开展“阅读疗法”促进沟通,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阅读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来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西方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目前仍然受到国外医学界和图书馆的重视。其原理是通过了解病者的心理症结,以此推荐一些适合病者的书籍,使之在阅读过程中或在他人指引阅读的情况下得以缓解及消除心理疾病或改善消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怎样才能找到适合他的那一本书是“阅读疗法”的最关键一环。帮助和指导疾病读者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籍正是阅读辅助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在导读工作中,图书管理员应更多与执教老师和在读学生接触,并与之沟通交流,根据不同的心理疾病、治疗目的、读者的阅读偏好来介绍和指导他们选择书籍,对其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给予直接的指导更能加大阅读疗法的功效。

二、结合图书馆服务,实施特色心理问题干预手段

1.实行图书资料专业化,辅助心理教育工作

图书馆内文献资料繁多,分类甚广。目前,图书馆众多书目中,名家名著和各类工具书占去了相当大比重,而相对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资料,包括心理教育的专业书籍和杂志报刊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为了能更专业地提供心理教育的辅助服务,图书馆应增加采购相关专题资料。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设立心理阅读专区,供师生一起阅读交流,实施阅读和心理咨询同步,对于实现个体咨询,起着更有效的作用。

2.创新“奖罚”制度,从行为规范心理

当我们在关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同时,其实还伴随着还没有称得上心理问题的一些症状。好比最典型不过的迟到现象,或出现行为懒散、打架斗殴、不容易服从老师教导等一些行为上的特点。尽管这些并非直接反映其心理上有明显的问题,但却不能忽视这些潜在的因素,这些特点往往有可能是某些心理问题出现的征兆。要预防这些小缺点程度的加深,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浮躁、静不下来都是一些典型的特征,而通过阅读,往往能使他们心境平和愉快提高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因此,要处理学生这些现象的时候,老师可先不必急于口头上的教导,而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指定的书目,通过阅读其中的内容,反思自身行为,继而撰写读后感,让师生内在发生更具体仔细的交流。

三、建立师生信任度,馆校配合打开学生心门

图书馆能提供专业丰富的资料和场地固然对心理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而起着主导作用的还是学校老师主动的帮助和关怀。在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学生的个人意愿。在国外,专业的心理医生都应该向有心理疾病的病人询问其自身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治疗,这不仅仅反映国外对病人自身的尊重,同时也是今后展开心理治疗的一个基础。之所以强调要主动了解学生意愿,是因为需要确立师生心灵间的信任度。纵观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叛逆心理、厌学心理、自私狭隘心理等。其来源还是归结到: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圈子。

在学校里,老师是学生的监护人。这只是一种外界法律规定的关系,并非真正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后发展的一种关系。心理辅导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假如互不信任,何以沟通,谈何理解呢!为人师表,既要肩负教育工作的重责,更应从长辈的角度出发,发自真心关怀下一代的心灵成长。多给予学生机会和包容,鼓励和嘉奖,必要的时候再严格要求学生,这样“软硬兼施”才能使学生对师长抱有感恩和尊重信任的心,而这恰好也正是当今青少年所缺失的一种道德修养。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随时以身作则,具备自我管理能力,不应以任何形式,把个人情绪问题、价值偏好安插嫁接到学生身上,杜绝过激的体罚,和言语上对学生的人身攻击。但显然,单凭师资力量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全部,有更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来自家庭,需要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配合协助才能最终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焦文佳.中学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

[2]王鑫强.阅读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3]许艳娟,冯春林.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3).

[4]张晓珍.馆、家、校结合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10).

篇6

关键字:青少年;反叛心理;家庭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生理、心理、人格等各方面都日趋成熟。对生活和未来有着浪漫而美好的憧憬。但是这个时期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青少年身心快速发展变化趋向成熟,另一方面他们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不足,因此,这个阶段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比其他年龄阶段多的多,比较突出的就是有关“反叛”的问题。

所谓反叛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有些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内容不感兴趣,而对不让听的报告却千方百计地挤进去听,且听得津津有味;许多学生对老师指定的阅读书籍不感兴趣,甚至不屑一顾,而对那些禁止阅读的书刊却想方设法地偷偷读,诸如此类,都是青少年学生中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逆反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这里我仅从家庭背景来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既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青少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这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家庭背景对青少年反叛心理的形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说。

一、家庭的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反叛心理的影响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因而也是最基本的经济生活单位。家庭经济状况过于富庶,家里便会安排好青少年的各个方面,使其感觉丧失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反叛心理来对抗;家庭经济情况低于贫困线的青少年,往往其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有的需要依靠亲戚和社会的援助才能完成学业和维持生存,则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产生自卑心理,只能通过反叛来掩盖。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反叛心理的形成的因素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一)居住环境的拥挤状况对青少年反叛心理形成的影响

住宅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环境,这也是最私密的场所,不容易进行研究,仅有的一些资料显示,居住在高密度家庭中的青少年与居住在低密度的家庭中的青少年相比,他们的控制力都较差,更容易形成反叛心理。

居住环境的拥挤是对人最大的威胁,因为家本应该是感觉最安全、最亲切、最能控制、最能体现人格特性的地方,但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往往不能住上一个宽敞舒适的房子,有些甚至是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没有一点私密的空间,人会形成一种压迫感,对于青少年就是,感觉压郁,感到自卑,消极,不愿意待在家里,经常在外。家庭经济过于富庶的青少年虽然可以住着非常宽敞的房子,但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又往往缺少必要的交流,青少年会感到孤独,就会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宣泄自己,这就是一种反叛心理。

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不发生太多干扰,每个成员都有一个控制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也才能更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达到安居乐业的目的。

(二)家庭用于青少年的教育消费状况对青少年反叛心理形成的影响

为了理解家庭教育行为差异,为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和社会流动政策提供证据基础,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门组织力量对家庭教育支出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

在这次调查中,将家庭教育支出划分两类四个项目:第一类是付给学校的教育支出,包括补偿学校教学活动的费用,付给学校用来购买学习必需品和服务的费用;第二类是支付给学校之外的个人或机构的教育支出,包括选择非强制性学习用品的费用,私人辅导支出。

青少年受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除了学校收费带来的影响外,还有学校之外的教育支出到来的压力。电脑、学习机、课外书既反映了学习内容拓展带给不同阶层家庭的压力差异,课外辅导费则是学生竞争压力在校外的延伸。

这里我们主要讲第二类支付给学校之外的费用。在我国,青少年的闲暇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玩电脑,上辅导班和请家教。由于历史的原因,“小人闲居为不善”的传统价值观依然主导这着家长们的思想,认为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没有好的学历或是一技之长是很难立足的,于是强迫孩子上各类辅导班以提高学习成绩或是尽早掌握“一技之长”。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所感叹的那样,“孩子没有了欢乐的童年和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时代”。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方便快捷的工具,然而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就是因为从小缺乏正确的引导,以及对现实生活课外压力的逃避和反抗。

二、家庭不良气氛和管教方式对青少年反叛心理形成的影响

家庭气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成员相互间充满敌意,容易给青少年带来焦虑不安与偶像破灭;而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则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家庭的管教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更重要的影响,父母的管教模式是溺爱、粗暴还是民主,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要求是否恰当,是否给子女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等,对于青少年是否能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由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不良气氛对青少年反叛心理形成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力状态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以家庭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家长是财产、生产分配的绝对管理者,家庭成员必须绝对服从。国家是家族的扩大,人人处在等级森严的伦理纲常的罗网中,并以之为天经地义。在这种稳固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家庭、血缘、宗法、等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和积淀了中国稳定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这种心理积淀的作用下,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级或家长强调自身的权威、特权,而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年轻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但东方宗法等级社会形成的消极的、依赖的、苟安的社会心理层面,大多数人不愿亦不能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转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另外,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还有,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风险系数增大,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外面的世界经受了较之过去要大得多的压力、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其宣泄压抑的场所,从而导致家庭气氛下降。不少父母尤其是从事经商或个体企业等行业的父母,终日忙于外头的工作,经常外出,将小孩交给别人看管,这同样大大减少了家庭气氛的温馨。

(二)家庭不良管教方式对青少年反叛心理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家长对青少年学生的教养态度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反映着家庭教育策略;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的水平,这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我们在调查中得到的信息看,目前城乡家庭中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家庭教育科学化的要求相背离。

首先,家长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心理偏差。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上总是能够关心、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他们健康成长的。但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实际却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在于家长与青少年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教育上的心理偏差。首先,家长不能正确地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不够正确评估他们的思想面貌的现状。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许多家长往往无视或觉察不到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特点所产生的变化,对自己的子女缺乏新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所见到的只是自己主观现象上的子女形象,却很少知道其子女的实际面貌。许多家长习惯于沿用过去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这就使得他们与子女在思想情绪上产生出隔阂来,子女则在自己的心田里留出愈益增大的独自耕作的“自留地”,这经常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常使家庭教育陷于僵直状态,家庭采访告诉我们,这类情况即使在知识分子双亲的家庭中也并未减少。

其次,家长的教育期望与自身素质失调也引起亲子心理偏差。在调查中,我们发观当前青少年学生家长,尤其是城市、乡镇的家长们,对其于女抱有极高的教育期望,在中学,家长希望子女能考上大学或成为专业人才的人次比高达92%。但双亲自身的教育素质却有较欠缺;据调查材料反映,即使在城市家庭,仍有42%的家长不具备指导子女学习的能力。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与自身素质欠缺的失调引起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环境下的种种烦恼。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心愿、自己的价值观、得失观强加给子女,他们通常采取刺激或压抑子女积极性的办法,企图引导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确定他们的发展方向,使他们走上父母为其设定的生活道路,但家长们又缺乏如何促使实观这期望的教育素质和能力,这成为家庭教育中亲子冲突的根源。

再次,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思想交流甚为欠缺。许多家长对青少年不是缺少尊重便是缺少关怀,有的忙于自己的事务,有的热衷于自己的娱乐活动,对子女只是一味地要求,很少利用机会和时间与子女谈心沟通,因而亲子之间的思想交流缺乏正常的渠道。调查旺实,有四种家教类型阻碍着家长与青少年子女之间的思想交流:一是制止封锁型,二是穷追猛打型,三是反复唠叨型,四是无理阻挠型。

最后,家庭生活中存在着“代沟”。所谓代沟,是指两代人或几代人在时间感受和态度价值主观反应上的差别性;在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代沟”现象也不乏表现。青少年一般都认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接受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他们的双亲往往过早关注现实问题;而他们的祖辈所关注的,则是过去的感受。这一方面构成家庭教育的优势,可以有益于补充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范围,但另一方面在于祖、父、子辈所强调的时代价值观念不同,也导致了家庭教育中发生一些心理矛盾或冲突。比如,在思想教育方面,祖父母习惯于沿用过去的准则去规范青少年的言行;双亲则注重现实社会风尚,由此出发做出评价;而青少年自己往往极易接受新异的观点和时尚。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心理偏差,是庭家教育的一大障碍;只有自觉消除这类心理偏差,融洽亲子关系,才能使家庭教育顺利沟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桑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7

[2]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透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6

[3](美)曾文星.青少年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美)多尔.罗杰斯.青年心理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9

[5]胡艳辉.“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湖南人民出版社[M].2005.12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中职;团体训练;德育活动课;实效性;心理成长动力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15-02

德育活动课及其意义

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教育者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生成而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的、在班主任及德育课教师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也是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因为是课,所以要求它环节齐全、结构紧密、条理清晰。德育活动课教育目的明确、教育手段灵活、教育方法科学、教育效果明显、组织形式严谨。由此,德育活动课具有计划性、养成性、教育性、创新性、体验性、探究性、活动性、实践性、生活性、知行统一性等特点。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对于现阶段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增强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德育工作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活动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很大的互补性,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更应当加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思考探究、体验感悟能够有效地解决围绕在学生身边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此,无论从育人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着想,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规范地开展德育活动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活动方式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德育活动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焕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真正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也正是现代德育的观点。

德育活动课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能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产生道德动机和行为。德育活动课要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德育活动课应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

一个成功的德育活动课应该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吸引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事实上,成功的德育活动课首先是实效性很强的活动课。而笔者认为,团体训练正是提高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有效形式。

团体训练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地位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界定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是指: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针对特定心理成长主题,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等,在团体(学校、班级、小组、共青团、少先队、夏令营等)中引导团体成员完成体验、互动、反思、分享,从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德育铸就人的灵魂,心育使人成长,德育离不开心育。所以,团体训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德育的一种主要方式。

(二)团体训练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地位

以活动为本,强调主观体验,学生喜闻乐见团体训练采取以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其游戏性质使得青少年更乐于参与其中,减少他们对学校和家长“要教育我”的抵触情绪,也降低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真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压力,使他们可以更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体会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体验和认识。

满足了相同年龄段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和出现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对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而一般而言,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基本呈现出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训练,来促进同龄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

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互动的融洽氛围团体训练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有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以及一种充满人性的融洽氛围。它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使他们能将从团体中所获得的洞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结,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着去学习或改变行为。

专业设计和良好组织的团体训练,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团体训练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为主线,其根本目的是在专业化设计和良好的组织实施的活动中,让青少年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来体会自我、理解他人与社会,从而逐步把握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为真正走向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奠定坚实基础。可见,有效的团体训练可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团体训练在中职德育活动课中的作用

团体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同时受益,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成长,笔者认为,它在提高中职德育活动课实效上发挥着如下作用。

(一)团体训练在德育活动课中体现的是一种团体动力

团体代表了资源在德育活动中,每个参与团体活动的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都会将先前生活中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带到团体活动中来。当他们面临成长中的问题时,可以依靠的资源就不仅仅是自身经验,而是整个团体的生活经验。

团体代表了差异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习惯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外界事物,却常常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唯一的真实。在德育活动中,当团体成员聚在一起分享体验时,我们就能够拥有换一个视角看世界的机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

团体代表了人际人际关系的困扰是中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压力来源。而在德育活动中,团体活动更能让学生了解、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和关心的,能帮助学生发展社会性,学习与他人沟通、分享和合作,锻炼社会交往技巧。团体中最重要的人际互动不是师生互动,而是学生之间的竞争、合作、分享。因此,在德育活动中,通过团体训练,团体中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容易得到提高。

篇8

关键词 高中生 心理健康 归因风格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人们对青少年发展的日益重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掘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要素及探究相互间的关系,成为越来越多心理工作者的研究课题。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对其学习、生活习惯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青少年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其在应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会呈现出或积极或消极的归因风格。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可以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良好的估计。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归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归因倾向,分为积极归因风格与消极归因风格。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其中,积极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倾向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做出不稳定的、局部的、外部的归因,积极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消极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倾向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做出稳定的、整体的、内部的归因,消极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

那么,青少年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受哪些因素影响呢?研究表明性别、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否、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而高中生住校与否、独生子女与否、其所能从社会支持系统中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也有所变化。因此,本研究将性别、住校与否、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收入作为自变量,以高中生对负性生活事件归因风格为因变量。研究假设高中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住校与否、家庭经济收入上存在差异。意图通过研究高中生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其对负性生活事件归因风格的关系,以找出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归因风格的预测因子。

1对象和方法

被试:在娄底市两所中学整班抽取6个班,共217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对象。年龄为14到18岁,男生占50.8%,女生占49.2%。其中独生子女占53.3%,非独生子女占46.7%。走读生占51.8%,住校生占48.2%。家庭每月总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2.5%,1000~2000元占9.6%,2000~3000元占12.2%,3000~4000元占22.8%,4000~5000元占18.3%,5000元以上占34.5%。

2研究用测评工具

青少年归因风格问卷:根据我国青少年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笔者基于国内学者归因风格问卷的编制方法,选出5个学业和人际交往中出现频次高的负性生活事件,编为青少年归因风格问卷,被试学生应对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从原因源(内在―外在)、稳定性(稳定―不稳定)、普遍性(整体―局部)三个维度做出回答,量表采用七分制,其中归因的内在―外在维度采用了反向记分,低分表示学生对负性事件的发生做出倾向于外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归因,高分表示学生对负性事件的发生做出倾向于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归因。

问卷进行了预测,在测评过程中,学生均可根据问卷的指导语自行评定,问卷并无明显的歧义和理解上的困难。

3研究程序

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评测,评测之前由笔者向被试讲解研究目的、意义及用途,特别强调测试结果绝对保密,且与学校管理和评优无关,以图排除学生的被试效应。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研究者及该校的心理老师担任主试进行团体匿名评测。评定过程大约需要20~30分钟。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7份,回收率94.35%,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90.78%。主要统计方法为多变量方差分析。

4结果

4.1问卷信度

在青少年归因风格问卷中,总项目的Cronbach’s 系数为0.895,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791,三个维度的 系数、分半信度见表1。

4.2青少年在各维度归因风格的得分情况

所有正式调查被试在内在―外在维度得分为4.19?.00,整体―局部维度得分为3.24?.02分,稳定―不稳定维度得分为3.36?.18。

4.3归因风格的差异性检验

2(性别)x2(是否独生子女)x2(是否住校)x6(家庭收入状况)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状况(Wilk’s ∧=.801,F=2.912,p

MANOVA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对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归因风格的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家庭收入低的高中生,倾向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做出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归因,呈现出消极归因风格,而家庭收入高的高中生,则倾向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做出外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归因,呈现出积极归因风格。

5分析与讨论

5.1家庭经济收入

本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会给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情绪适应等方面产生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环境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高中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高中生的归因风格介于消极归因风格与积极归因风格之间,家庭收入在1000以下的学生倾向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寻求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解释,即消极归因风格;家庭收入中等的学生占到所调查学生的半数以上,其归因风格相对中性;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则倾向于对负性生活事件进行外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归因,即积极归因风格。家庭经济环境对高中生心身健康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一方面,父母通过运用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子女的发展进行投资,加速其在思想、态度方面的成长,家庭经济收入越高,则父母越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物质条件,这种建设性的支持氛围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另一方面,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则面临较多的家庭压力,父母能为其提供的学习和物质条件相对有限,而这些本身会让学生在学校的社会比较中产生自卑心理,而已有研究证明,个体的自信水平与其归因风格又存在高度正相关。

5.2性别

在其他自变量上,高中生在其负性生活事件归因风格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高中生的归因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学界对此并无定论,这可能与研究的问卷版本不同或者采用的评估维度不同有关。

5.3独生子女与否

本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归因风格更倾向于消极,但两者又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中国式的家庭交流模式使得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叛逆期更容易产生出现心理问题隐患,但通过学校及在线等其他交流渠道,现代的高中生可以获得自各个层面的社会支持,进而在归因时懂得运用一些策略帮助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理智、积极,从而缩小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

5.4住校与否

高中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在住校与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原因同上,可能住校生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可以从在线交流、学校中与同学交流的社会支持中获得。

6结论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中生整体归因风格相对中性,其中,家庭经济收入低的高中生归因风格相对消极,家庭经济收入高的高中生归因风格相对积极。第二,贫困家庭的学生应该得到重点关注,列为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的重点对象。

7展望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家庭经济收入能够显著负向地预测高中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其中,尤其以低收入家庭对高中生归因风格的消极倾向影响显著。基于此,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我们应该从高中生家庭经济收入对其归因风格的影响着手,将预防重点放在低收入家庭高中生上,关注低收入家庭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归因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1):6-8.

[2] 韩含.抑郁倾向高中生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D].鲁东大学,2015.

[3] 康安宁.初中生归因风格、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篇9

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与研究流程

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选取5个班的高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发放研究问卷共计250份,整理得到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94.4%。按不同的分类,男生120人,女生116人;城市学生198人,农村学生38人;独生子女178人,非独生子女58人。

研究工具:一是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即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等人基于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所开发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包含27条项目,分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认知和积极协助5个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二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常用的一般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得分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好。该量表包含90个条目,还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

研究流程: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筛选有效问卷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

研究结果

高中新生心理韧性现状 对236名高中新生在心理韧性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具体数据参见表一。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新生在心理韧性各维度上的得分介于3.22-3.90之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对不同性别、来源地和是否独生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如表一所示:在情绪控制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t=2.686,p

高中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对SCL-90的得分统计得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其他各因子平均分和总均分分别为:1.73、2.31、1.97、1.96、1.96、1.98、1.66、1.93、1.78、1.79、1.90。由此可以看到:高一新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最高,但一般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良好。进一步分析显示,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来源地和是否独生上未表现出得分的差异。

高中新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具体调查结果见表二。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控制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都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目标专注得分与强迫、忧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积极认知得分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7个因子得分成显著负相关;人际协助得分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7个因子得分成显著负相关;家庭支持与SCL-90各因子得分未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

结果与讨论

高中新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现状 高一新生的心理韧性平均得分3.51,总体状况良好。在积极认知维度上,得分最高;在情绪控制维度上,得分最低。这与甘怡群、张鑫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方面,表现出了性别差异,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教育对不同性别角色的要求有关――男孩更多的被要求坚强、自立,而女孩则更多的寻求情感支持。由此,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和训练,可以在积极认知辅导的同时,加强对高中生情绪识别和管理等方面的引导。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未表现出性别、来源地和是否独生的差异。这一现象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人生阶段、学习模式和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学校教育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学法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基础上习得更好的应对技能,更加顺利地度过高中阶段。

高中新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心理韧性也被称为心理弹性,是在面临各种挫折、困难或压力时个体表现出的良好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也即“抗挫折力”。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部分与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协助关系显著。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情绪、积极认知和人际关系依然是重要方向,这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总体要求一致;在辅导过程中,可以借助心理活动、沙盘和绘画等多元的技术,帮助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综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颖.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1):223-225.

[2]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小学生教育;问题与对策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近30年的历史,回顾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所贡献。

然而,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2.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清。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所以很多学校领导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学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工作,而不能全面地掌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有的学校或机构根本就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2)缺乏专业的教师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教育。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自觉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沦为空泛的说教,缺乏科学性的指导。

(3)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发展重视不足,有的家庭生活中,仅仅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方面,在他们物质生活上给予支持与帮助,却极大地忽略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两大因素,即生理和心理。

(4)心理教学理论系统庞杂,没有自己特色的材。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及教师用书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不一致的现象。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时候,忽略了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也没有考虑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因而不能做到因地制宜。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

(1)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学校应该快速实现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并努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转变教育观念,在源头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政策和措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解决师资匮乏的有效途径就是挑选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3)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我们应该确立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家庭开展心理教育,通过与家庭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同时,社会也会大力配合与支持学校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形成一种合力,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4)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撰写有特色的教材。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综合体系,实现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形成向心力和执行力,力争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茁壮成长的基础,因而正确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所以,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达到综合性、科学性与教育性为一体,使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健康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井泉,刘 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策略[J].北京教育,2012(02).

[2]王维平,车军社,孙福兵,等.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7(07).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