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缺陷与改进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量缺陷与改进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质量缺陷与改进措施

篇1

关键词:病历书写规范;外在质量缺陷;病案质量;对策;单项否决

病历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分为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两大方面。内在质量能反映医院的诊疗水平,往往很受重视,而病历外在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近年也很受关注。所谓外在质量,即病历外在形式和格式方面的合格程度,是病历的完整性、系统性、规范性的概括。病历外在缺陷是指病历格式、材料、逻辑、文法等方面的错误或"硬伤"。在病历单项否决的项目中,几乎均为病历外在因素。因此重视病历外在质量的控制,加大病历外在质量的管控,也是消除乙、丙级病历,提高病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本院病案室自2011年8月起设立专人随机抽查我院出院病历的外在质量。病历的外在质量缺陷虽不涉及具体的医学内容,但也直接影响病历的总体质量,尤其是一些低级错误和形式缺陷,却是乙、丙级病历单项否决的证据,必须及时整改纠正。自实行对病历外在质量质控以来,在院医务处及院质控办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将病案质量与每月科室绩效考核、个人奖金挂钩,奖罚分明,明显提高了病案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核对我院2012年1~6月份的终末病历,共966份。

1.2依据 依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及2012年《病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试行)中的有关规定,首先确定病历外在质量检查项目,制定病历外在缺陷登记表,然后逐项查阅核对病历各种记录、同意书、委托书、各种检查(特别是对诊断治疗起决定作用的检查)报告单是否齐全、是否缺项未填写、是否签名等。

1.3方法 在查核的同时,利用Excel功能对病历外在缺陷项目详细列表登记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由院质控办在院内网的专栏公示,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临床科室,限期整改,杜绝类似缺陷再次发生。

2结果分析

2.1总体情况在随机抽查的我院2012年1~6月份966份终末病历中,查出存在外在质量缺陷的病历416份(883处),占总抽查份数的43%。采用计算公式:出院病案完整率=(出院病历总数-缺陷病历数)/出院病历总数×100%[1],本组病案的完整率为57%。

2.2对416份有缺陷出院病历883处缺陷统计《病历质量评价标准(2012)试行》及2010年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中国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中的乙、丙级病历单项否决项目,如缺入院记录,入院记录缺现病史、体格检查,缺出院记录、麻醉记录单、死亡报告、同意书、委托书,知情同意书中医生或患者未签名,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涂改、补贴,死亡病历缺死亡前的抢救纪录等,几乎90%以上都涉及病历外在质量方面的问题。下面以我院2012年上半年416份出院病历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可有力证明病历外在质量缺陷在病历质控中所占的重要份量,见表1。

上表主要对出院病历中经常出现的外在缺陷进行统计。表中前12项病历缺陷均为不合格病历的单项否决项,主要是缺少病理报告单、整页病历或护理记录单,知情同意书中医生未签名,错别字及病句多、涂改及错写病变部位等。丙级病例主要表现在缺各种同意书、委托书或同意书中患者未签名等,造成病历在不同程度上各种致命的"硬伤",致使出院病历级别下降,对病历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3造成病历外在缺陷的原因

从查核结果发现,出院病历之所以在外在因素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法律意识淡漠目前仍有部分医务人员对病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法律意识较薄弱,未能深刻认识到病历是整个医疗过程的忠实记录,不但是总结诊疗经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有时也可能是医疗纠纷的源头,或是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有些医师只重视疾病的治疗,不同程度的疏忽医疗文书的书写。

3.2临床医生对病历书写知识学习不够,对病历内容与书写规范掌握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漏记、漏写、漏签名、错写病变部位、缺各种同意书、授权委托书等,这是出现乙、丙级病历及各种缺陷主要原因。

3.3素质原因医疗文书书写与临床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优质病历体现出医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病历书写知识与技能的贫乏,再之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态度,是绝不能写出高水平病案的。从查出的病历缺陷来看,大部分缺陷是很低级的错误,但对整个病历质量的影响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各个质控环节重视[3]。

3.4把关不严进入病案终末质控的病案,已经过科室质控员和科主任把关,但仍有部分病历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带教老师对初上岗的年轻医生或实习生书写的病历未认真审阅。特别是个别科主任过于忙碌,对本科室病历质控工作虽有布置但缺乏督促检查,有时可能病历质控事宜流于形式。由于对病历的科室一级质控把关不严,病历各方面的缺陷在源头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病历在归档时依然存在许多本不该存在的问题。

4整改措施及效果

消除病历外在质量的缺陷,是提高病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出院病历完整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必须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4.1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对《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临床医师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及法律意识,坚持客观、真实、准确书写病历的原则,提高临床医师的法律意识是适应新形势的必修课[2]。病历信息是公、检、法、保险公司、医疗保险等部门的参考凭证,临床医护人员应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病历书写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职业风险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认真写好每一份病历,才能达到在对患者负责的同时,也使自己在法律上得到最大的保护,才能确保病历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善。一份规范、完善的病历,是医方和患方在法律上都能得到最大保护和利益的保证。

4.2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培训病历书写应该从实习医生、住院医生抓起,临床实习中病历书写带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习医师和轮转医师均缺乏临床经验和病历书写经验,而病历书写又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带教方能完成,需专人全程负责与带教老师负责相结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分阶段、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开展带教,使病历书写带教工作形成一个体系[3]。通过坚持不懈的培养,让年轻医生基本掌握书写病历必须的理论知识、具体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病历书写的能力[5]。

4.3进一步严格落实病历三级质控管理众所周知,科主任对病历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科室的病历质量和医疗质量,科主任起到把关、实施监督和表率作用[4]。要狠抓病历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把质控重点放在科室质控环节上,强化科主任、主治医生和经治医生在病历形成中的责任和自我检控意识。充分发挥上级医生和科主任的作用,经常严格检查在院患者的病历,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纠正,把病历各种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一方面,在狠抓一级质控的同时,在院三级质控组织的领导组织下,二级质控即病案室及质控人员,应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分阶段对全院病历进行重点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公示反馈,以确保病历质量的提高。

4.4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应把病案抽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医院质控办反映,通过院质控办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对病历外在质量进行监控,使临床医生在医疗文书书写方面比以前更加严谨,在医疗行为上也更加规范。另一方面,我们也将病历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通过电话通知和网站公示两种形式,及时反馈给责任医师,查找病案质量缺陷的根本原因,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持续改进病案质量。通过2年来的努力实践,我院在病历外在质量缺陷方面如缺知情同意书、委托书,缺签名或错写病变部位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病历外在缺陷正在逐步减少,我院出院病历的完整率正在逐月上升,出现了良好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易田.单项筛选在病案终末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8,9(2):15-16.

[2]张伦碧.住院病历1136份质量检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70-472.

篇2

[关键词]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b)-016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n reducing the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ain reasons of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The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and satisfaction of operation room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before the management was 1.5%,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was 0.5%.The scores of satisfaction of operation room before the management was (29.01±1.89) points,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was (29.72±2.01) 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urgical instruments;Packaging;Quality defects;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手术器械包装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不同类型、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进行检测、组装、配置附加物品及包裹闭合或密封的工作流程[1],是手术器械灭菌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工作环节[2]。手术器械种类多、数量大、结构复杂,装配、排列、摆放要求不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装环节难免出现器械物品、数量不全,器械装配、排列、摆放错误,附加物品配置及标签信息错误等质量缺陷[3],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影响患者的医疗安全[4]。为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4年1月起实施手术器械包装综合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12月随机抽查的1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综合管理前的包装质量研究对象,以2014年1~12月随机抽查的1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综合管理后的包装质量研究对象。综合管理前、后抽查的器械包类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综合管理前,手术器械的包装由非固定护士负责,包装操作流程为:检测器械的清洁度和性能核对器械的清洁度和性能配置器械包内物品器械装配核对装配质量封包。经分析,导致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有:①包装岗位采用轮岗制,包装护士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②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包装护士对器械的熟悉程度及包装质量要求的掌握有所欠缺;③器械时有更新或包装要求变化,包装护士未能及时掌握相应的包装要求和技术;④部分手术器械装配难度大,装配时因缺少相关参考资料作为核对依据和技术标准而容易出错;⑤个别包装护士的质量和风险意识薄弱,未能严格按照包装流程规范操作;⑥手术器械的配置变化时,手术室未能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更改器械的配置清单。针对以上原因,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了以下综合管理。

1.2.1 成立手术器械包装小组 经科内考核选拔,安排4名技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专门负责手术器械的包装工作,2人/组。另设立组长1名,负责包装岗位工作的统筹安排、日常管理和质量监控。

1.2.2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 ①定期组织包装岗位业务学习,加强手术器械的包装方法及技巧等培训,提高包装护士对手术器械的名称、规格、结构、材质、性能、物品数量、清洁度和性能检测方法及标准、装配方法、排列顺序、摆放方式等包装知识的掌握程度;②请手术室医生讲解新器械以及各种复杂、特殊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性能要求、装配方法、排列顺序、摆放方式、物品配置及包装要求等,提高包装护士的业务能力;③器械更新或包装要求变化时,及时组织包装护士加强学习和了解;④定期组织包装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5],加强风险教育,增强其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1.2.3 编制《手术器械包装参考图谱》 为提供直观、规范的手术器械包装参考资料,借鉴相关文献[6]的方法,对新器械以及部分识别、装配难度高、易出现包装质量缺陷的复杂、特殊手术器械进行实物拍照后,按专科分类及制作目录索引,编制了《手术器械包装参考图谱》。每种器械的参考图由图片和文字说明组成,图片包括单个器械结构图、成组器械装配图和整体摆放图,可直观展示器械的形状、结构、装配、排列顺序和摆放方式等[4],文字部分主要说明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物品种类、数量、装配方法、排列顺序和摆放方式等[7],并对容易混淆、出错的部位和部件进行重点标注和说明。

1.2.4 及时更新手术器械配置清单 加强与手术室的沟通和协调,手术器械的配置要求变化或增加新器械时,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更改手术器械的配置清单。

1.2.5 规范包装操作流程 完善《手术器械包装操作流程》,规范包装环节的操作:①包装前由1名包装护士通过目测及利用带光源放大镜仔细检查手术器械的清洁度,如器械有无腐蚀斑点、残留物、锈迹等[8],然后检查器械性能的完好情况,如器械关节是否灵活,咬合面是否吻合、橡胶类导管是否通畅、老化等,清洁度不合格的器械则返回重新清洗,性能不全的器械则按规定进行更换;②另1名包装护士核对器械的清洁度和性能后,根据手术器械的配置清单配置器械包内的物品;③双人核对器械物品配置无误后,由其中1名包装护士借助《手术器械包装参考图谱》进行装配、排列、摆放及放置化学指示卡,另1名护士核对无误后,进行封包及贴上相应的标签;④双人核对器械包的标签信息,完成包装流程。

1.2.6 明确职责 制订《手术器械包装岗位管理方法》,明确包装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编制《手术器械包装登记表》,登记表的内容包括器械名称、数目、检测情况、操作者、核对者等,要求手术器械包装各主要环节的操作者均需签名。建立不合格品追溯制度,对存在包装质量缺陷的手术器械及时进行追溯,落实相关责任及原因分析,对相关责任人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1.2.7 加强督查和反馈 包装组组长及护士长随机检查、考评包装环节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反馈手术室的意见,对包装岗位工作中的不足给予改进。定期进行手术器械包装工作的考核及总结,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评价标准

①包装质量缺陷:评价综合管理前、后分别抽查的1000个手术器械包的包装质量,如出现器械物品、数量不全,清洁度、性能不合格,器械装配、排列、摆放错误,附加物品配置及标签信息错误,漏放化学指示卡等情形之一即为包装质量缺陷;②手术室满意度评分:采用自编《手术器械包装质量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手术室的满意度,该调查表在参考文献[9]的基础上设计,主要对手术器械的物品数量、清洁度、性能、装配质量、标识信息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不满意”到“满意”分为1~3分,总分30分。综合管理前、后分别发放、收回有效调查表,各80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综合管理前后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比较

综合管理前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为1.5%,管理后为0.5%,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综合管理前后手术室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综合管理前手术室满意度评分为(29.72±2.01)分,管理后为(29.01±1.89)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实施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包括包内质量缺陷和包外标识质量缺陷[10],前者主要包括包内物品不全、清洁度不合格、器械性能不佳、装配、排列及摆放错误等,后者主要包括标签上的手术器械名称、规格与内容物不相符等。实施综合管理前,由于包装岗位采用轮岗制,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掌握存在差异,有些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手术器械的构造、性能及包装方法等了解不透彻,未能及时发现器械包的物品数量不全以及装配、排列顺序、摆放方式的错误,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及慎独精神,质量控制标准执行不严,工作时只求数量和速度,对相关规定执行不力,未能严格按照包装操作规程进行包装,加上包装有疑问时缺乏参考的图谱和依据,影响了包装护士对手术器械的有效识别和质量控制,从而导致存在包装质量缺陷的手术器械进入灭菌及使用环节。相关研究[11]表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器械包装质量缺陷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缺陷中所占比例最高,因此,有必要根据导致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器械的包装质量缺陷。

3.2 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有效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及患者的安全[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管理后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综合管理前(P

综上所述,手术器械包装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器械的终末质量[16],提高手术器械的包装质量对手术安全尤为重要。本院通过加强手术器械包装环节的综合管理,提高了包装护士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其质量和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从而为临床手术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毅,王会如,王峥崎,等.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发展现状及监督管理调研[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1):383-384.

[2] 姜华,冯秀兰,郝淑琴,等.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6-28.

[3] 赖珍霞,袁瑾蔓.手术器械包装环节多发质量缺陷特征和补救措施模式[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6):655-656.

[4] 向艺,郑宣冬.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301-303.

[5] 苏爱莲,许少英,袁小玲.综合干预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清点班护士锐器伤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9):404-405.

[6] 秦年,曾爱英,黄浩.图谱识别系统在特殊手术器械包装中的质量控制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93-694.

[7] 田桂登,杨兴玉,侯秋华,等.加强包装环节管理提高手术器械包装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60.

[8] 黄淑萍.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15-116.

[9] 朱琳,李莉,梁绍基,等.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腔镜器械流程化管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 19(15):1831-1834.

[10] 黄伟芬.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的质量缺陷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17(4):119-120.

[11] 曹永革,王丽君,孙月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缺陷的多发环节及防范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4):273-274.

[12] 焦丽玲,刘文红,赵俊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手术医疗器械清洗包装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28(14):1-3.

[13] 朱清平,陈义连.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在优质护理中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72-73.

[14] 刘玉秀.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控制[J].医学前沿,2014,3(18):383-384.

[15] 黎果培,练秀琼,庞伟芳.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2,10(5):490.

篇3

【关键词】 护理质量管理;质量问题;思路;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ideas and measures for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grass-roots hospital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MethodsExperience of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level of nurse team,patients perceived service management,an eight-hour working system,the traditional experience-based management of nursing quality,nursing quality monitoring,PDCA cycle,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nursing quality.Conclusion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cluding reinforcement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abundance in content and methods of quality management,practice of 12 hours(24)working days system;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operation mechanism of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implementation of the "zero-defe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ing preventive control.Perceived service should be performed to improve satisfaction rates and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improved based on requirement of patients.

【Key words】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Quality;Ideas;Measures

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保、社保政策的试行,21世纪的质量的超严要求,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对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已成为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工作的重点。护理管理者只有彻底更新观念,改变管理模式,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质量,才能展现护理的专业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护理的新需求。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不高

1)护理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护理工作超负荷运转已成为影响基层医院护理质量及安全的主要原因。

2)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护理本科生少,人事制度改革中使用的合同制护士的综合素质低。加之护士长多从优秀护士中产生,未经过系统的管理相关理论培训,其管理策略与技巧不足。因此在对质量超严要求的新形势下难以适应[1]。

3)护理管理人员观念较为滞后,质量意识较差,过分关注护理工作量及指标的完成,而不重视对质量形成过程进行监控。

1.2忽视患者感知服务管理对“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理解不深,重制度落实,轻病人感受;满意率调查方法无专业水准,分析评分数据失真。

1.38小时工作日制对质量的影响护理质量的内涵包括护理工作模式[2]等,现行8小时工作日制不能连续专人对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负责。

1.4传统经验型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传统的质量管理认为:达到“符合性”技术标准就是高质量[3],用家长式机械检查进行质控,发现质量缺陷又过分强调个人的责任。在“制度”管理中采取对事不对人的处理方法,除容易增加护理人员的反感,抵触情绪外,还与现代质量理念将对人与对事的管理结合起来不相适应,同时因护理管理者不善于反思“事”后的“人”是一个或几个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怎么办,自己的责任等,都不利于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1.5质控组织监控力度不够质控系统不健全,无直接对分管院长负责的院级护理质控部对质量进行全程的监控、指导、评价。加之质控普遍存在人为主观考评扣分、罚奖金等现象。

1.6 PDCA循环多为局限于原循环处的循环圈如护理质量缺陷中医嘱执行后未及时签名、手卫生依从性差等每月、每季、每年常反复出现,不能体现PDCA阶梯式运行的特点。

1.7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存在问题

1.7.1质量标准①缺乏护理服务对病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改善的效果评价的终末指标。如整体护理在我国的全面开展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至今仍无心理、社会适应的治愈率、好转率等指标。②缺乏人际关系、舒适要素项目,更没有将病人的需求以及是否需要这些需求列出,如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标准中的“三短”等。③不能体现“质量零缺陷”的管理理念。现有标准如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的合格率等都留有一定比例的余地,易于对质量缺陷见惯不惊,习以为常。④护理技术操作缺乏有效度的标准。如无泌尿道插管、血管相关性感染等发生率标准。

1.7.2病例分型质量管理及分型标准缺乏对病例分型系统、护理工作强度量化管理方法等研究进展的了解与利用,对因收治病人数量、危重病人数、服务技术含量、工作难度、资源消耗等不同而对不同病房的质量进行有效、真实、客观、公正评价。

2建议

2.1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丰富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1)人的质量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应千方百计去提高人的质量。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仅凭经验是难以承担质量管理的重任的,应自觉学习、灵活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科学的理论方法。

2)抓好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持和吸引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并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潜能。

3)强化团队精神,打造护理执行力。团队精神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护理管理者应在建立一支学习型、协作型、创新型团队上多思考,培养护理人员追求卓越、乐观积极、主动负责、一次就把病人的事情做好的态度,善于将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化为全体护理人员高度的自觉意识,用鼓励、希望代替随意的批评和指责。

2.2实行12小时(24)工作日制即病人从入院至出院由专人负责,改变8小时工作日制护理人员只图完成工作量、不注重质量及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2.3健全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大管理力度

1)质量是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应时时管、天天抓、月月讲。

2)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灌输式的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和新的质量观,把个体行为转变成群体行为,形成人人重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

3)开发领导层,成立对分管院长直接负责的护理质控部,完善院级护理质控部、护理部、大科、病房四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和理顺职责。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必须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和推动。将质量管理纳入科室目标考核、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邀请上级护理专家开展多层次质量督查、评价与咨询,督查应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薄弱环节,做到“三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结合、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结合、检查与评价结合)。

4)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改进活动。由定期或事前通知的检查转变为有效的随时沟通、指导。在质量监督与评价过程中注重寻找有无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时机而不是单纯惩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张限期整改,对仍未整改的方进行处罚。组织开展护理质量持续品质改善活动、护理质量精益求精工程等激励发挥护理人员的质量创新思维,提升个人质量控制能力,推动全面质量管理。

2.4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化、专业化管理①等级医院评审及管理年活动极大地推进了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进程,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尽快制订更为科学、实用、操作性强、满足病人的需求、符合法律法规、适合基层医院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已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②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实施护理活动,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使护理工作优质、高效、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应加强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

2.5推行“质量零缺陷”管理,强化预防性控制“质量零缺陷”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最高要求,即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不留后患,不做重复工作[4]。新形势下质量管理必须应用“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并自觉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护理安全。

2.6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将病人的满意率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推行优质、温馨、感知服务工程。根据病人需求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

2.7认真落实医院管理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和永恒目标,是确保护理质量高水准的先进方法。护理管理人员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准确评估、了解护理质量现状及潜在隐患,确立改进的目标,寻找有效的改进方法并实施,然后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再确立新的目标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洪彬,魏福云.全面加强医院医疗管理质量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7,5(2):1-4.

[2]成翼娟,主编.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程薇.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89-691.

篇4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无陪护;护理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QCC activities on nursing quality towards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double QCC group, by determining the theme task ,the defects of nursing quality, target valu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CC,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sults Carry out before or after,the basic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critically-ill patient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eligible rate, the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eligible rate and the specific nursing rate were on the rise. Conclusion The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as well as nurses diathesis in the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quality;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Nursing Administration

无陪护护理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一切护理服务均由院内护理人员实施开展。该模式采取分级配备护理人员,改善科室硬件设施,使用新收费政策,落实分级护理及生活护理等措施,实现患者住院期间无传统的护工和家属陪护[1]。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多人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全体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或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2]。从上世纪60年代起,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近年来,品管圈活动被逐渐引入医院护理管理,我科室于2013年全年在无陪护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现汇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康复外科现有病床50张,护理人员20人,包括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0人;在编护理人员9人,招聘护理人员11人。科室依据无陪护护理人员用工性质、学历和从业资格,将护理人员划分为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配备。治疗护士从事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辅助护士开展各项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上述护理人员统一由护士长管理,配备护士长助理一名,重点协助护士长开展辅助护士的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双品管圈小组 依据科室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护理团队,组成两个品管圈小组,治疗护士9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能量圈,寓意给患者以正能量,早日战胜疾病,摆脱病痛;辅助护士11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关爱圈,寓意给予更多爱心和关怀,给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各圈推选圈长一名,护士长和护士长助理担任双圈的辅导员。

1.2.2分解品管圈护理质量主题任务 护理质量指标主要由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和专科护理等5项合格率指标组成。科室基础护理由辅助护士实施,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以基础护理为品管圈活动主题;科室治疗护士开展除基础护理外其它4项护理工作,由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以这4项护理工作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每季度轮换1项。

1.2.3分析护理质量缺陷 双品管圈各自组织圈会,围绕当期主题分析存在的护理质量缺陷,方法主要采用鱼骨图法等进行归因分析。圈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民主投票或讨论决议等方法选定1项护理质量缺陷为限定时间段(一般3个月)能完成的改进目标。圈长和辅导员组织圈员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修正,确保要与当期主题一致。

1.2.4品管圈目标值设定 在确定当期改进目标基础上,依据现状的合格率指标,结合圈能力和改进能力,由圈会民主决议设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即完成此项改进目标后能达到的新的合格率指标。经圈员群策群力,此次目标值定为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患者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等质量指标,各提高两个百分率。将此项目标值报护理部备案。

1.2.5提出改进对策 全体圈员对照改进目标、目标值和现状合格率等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挖掘改进措施。这一阶段使用工作流程梳理法,在流程上优化改进措施。聘请专家参与圈内讨论,共同设计改进方法。与患者有关的改进措施可现场征询相关患者。在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由圈员分工整理形成详细方案,与目标值一起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1.2.6改进对策的实施及监督 对策方案审批通过后,由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出现重大困难及时反馈圈长,并及时分析修改对策方案。圈长和圈辅导员负责监督对策方案的执行,指定数据责任人,负责收集执行改进对策后的合格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7改进对策的效果分析 在改进对策实施3个月后,将实施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圈会讨论决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近目标值的,均说明改进情况不够理想,可进一步修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促进作用,也未达到目标值的改进对策可决定取消。

1.2.8 PDCA循环和双品管圈交互 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每3个月完成一次品管圈活动后,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更换主题,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仍旧以基础护理为主题,双品管圈继续开展下一轮品管圈PDCA循环。新一轮开始前,双圈圈长、辅导员开展交互,汇报前期成果,汲取经验教训,共同促进工作。

1.2.9评价方法 评价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活动后(2013年)的我科室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病人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严格依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质量标准来评定,以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全年数据计算合格率,以全年住院人次为总例数。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对科室护理工作的作用

3.1.1能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依据表1提供的各项数据表明,我科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一年来,入院患者(总例数)有所增加,但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等4项护理质量指标,经合格例数χ2检验,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项P

3.1.2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科室护理人员熟悉护理质量管理;参加品管圈活动的培训,使参与者逐步掌握品管方法;头脑风暴法使圈员锻炼了创造力和观察力,圈会的自由交流探讨提升了圈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使圈员熟悉χ2检验等数据处理方法,获得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4]。

3.2注意事项及建议

3.2.1无陪护护理科室适宜成立双品管圈 品管圈的组成人员要求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无陪护护理科室分两级配备护理人员,两级人员工作性质有较大差异,经过探索实践,各自建立品管圈较为合适。同时双圈活动利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2.2重视品管圈知识培训和监督指导 医院护理部要成立品管圈活动督导小组,组织开展对科室品管圈知识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对品管方法、沟通技能和护理质量考核的熟悉;对科室品管圈活动加强指导,协调医疗、医技和辅助人员对护理品管圈活动给予支持,以求获得最大成效。

总之,经过我科室的研究与探索,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最有效的激发基层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的关注度,形式活泼,效果明显,直接或间接促进医院各项护理工作。由于实行时间较短,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品管圈活动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贵云,郑超,等.科室无陪护护理模式及成效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60.

[2]章飞雪,于燕燕,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

篇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1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

1.1接错病人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或昏迷病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容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1.2手术安置不当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压疮,如俯卧位或侧卧位;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使用驱血带、止血带时,未记录时间,使病人肢体神经受损,血循环受损。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2];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4手术部位错误术前未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核对手术部位,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未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

1.6操作与交流失误出入病房时不注意保护病人头部等部位;与病人交流时发生口误,让癌症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而情绪低落。

1.7标本和垃圾处理不当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未保管妥善,造成标本混淆或丢失;传染物随意丢失,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

1.8护送病人不当造成病人坠床,各种引流管和管道脱落;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

2管理方面缺陷

医院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把关不到位,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不能按常规完成工作,有研究表明如果护理人员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预后。

3防范措施

3.1手术室一般制度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2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行事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3],确保护理安全。

3.3安全管理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

3.4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4],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3.5清点制度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用物,如纱布、缝针、刀片等,并做好记录。

3.6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好警钟长鸣。

4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5],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多方面管理,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新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程宁.7种常见的护理法律责任差错.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1):16.

3守玉梅.手术中护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安全护理对策.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9:1200.

篇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57-02

医院供应室是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宗旨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心脏”科室,其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全院的医疗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贮存、发放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保管和供应,为医院开展各项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物质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1,2]。我院作为骨科专科医院,通过分析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潜在风险

1.1 领导思想上不够重视。在领导的思想中,消毒供应室是一个只投入、不产出的科室,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消毒供应室建设不够重视,忽视了消毒供应室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科室内高年资成员退休或知识结构较陈旧,其余成员年资偏低,责任心不强,临床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操作技术不规范。

1.2 面积较综合医院小,设备相对老化,对供应室的投入较少,消毒设备陈旧,自动化机械程度低。

1.3 医疗器械清洁质量不合格。器械清洗不干净,有污迹;器械性能不好,不配套;清洁剂或消毒剂、消毒方法选择不当等影响灭菌物品质量。

1.4 骨科器械的物品包装质量不合格,如物品包装体积过大、过重、外包布不清洁等影响无菌物品质量。

1.5 物品装载质量不合格。如物品摆放不规范,包与包之间无间隙、超载或小剂量效应,造成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1.6 无菌物品储存质量不合格。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无菌物品过期等。

1.7 管理制度松懈,容忍错误,无有效措施。

1.8 与临床沟通少,缺乏改进措施,容易与临床产生误会。

2 管理对策

2.1 首先加强院领导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在新时期,管理的力度就是领导的重视程度。由于医院领导主观上不重视,导致组织管理上的松懈。感染控制科制订风险管理专题培训,请医院领导参加培训,重点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等,从而提高医院领导及全院医务人员防范意识和评估能力。同时注重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将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应用PBL教学法引导科室工作人员带着各自区域的主题主动学习,激发工作人员的学习兴趣。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各项规范的专业理论及操作技术,熟悉和规范包装操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并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法律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年选派骨干人员参加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供应室培训班。骨干人员培训完后,并在全院或科内进行传授,互相交流。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科内及院内组织的专科业务学习。护士每年进行三基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要合格,以提高专业理论及技术水平。

2.2 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消毒供应室人员法规意识是工作的基础[3],供应室人员每年都要参加医院举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责任倒置、风险管理理论、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有关的法律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人员。学会依法对待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树立积极的、正确的防范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独慎意识,树立“临床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4]。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在我手中,质量在我手上,服务让临床满意”这一理念[5]。

2.3 增加设备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医院现有消毒供应的基础上扩大规模,逐步增加投入。已经使用新的蒸汽灭菌锅、并引进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干燥柜、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等。

2.4 把好洗涤质量关,严格执行“二规一标”的下收下送,回收分类流程规定,将回收的物品按要求分类,将洗涤的物品和器械严格按洗涤要求进行,重视每一个洗涤程序,质量控制人员对洗涤的物品严格进行监控,对洗涤不合格的物品,重新按洗涤程序进行洗涤,直到合格为准。

2.5 严把包装质量关核对器械种类与数量后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要求,包布层数不少于2层,新布应洗涤去浆后使用。各种包要包装正确,体积、重量等均要符合规范要求,标志清楚,灭菌日期、有效期、包装责任人清晰可见。上一道工序由下一道工序检查,严把包装质量标准。

2.6 把好灭菌物品的装载质量关正确摆放物品的位置,上下左右相互间应间隔一定距离,利于蒸汽的穿透。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和金属包(金属包应平放)放在下层,盘、碟、碗等处于直立的位置。物品装放时不能紧贴门和四壁,以防吸人较多的冷凝水,并按照规定的压力、温度、时间进行灭菌。操作者要严密观测压力和温度指针,如有指针回落,应重新计时并详细记录灭菌器的运行情况等。骨科医院的植入物相对较多,灭菌装载时,把植入物器械相对集中,做好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

2.7 把好无菌物品存放质量关无菌物品存放间由专人负责管理,无菌区放速干泡沫手消毒剂,进入无菌区应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所有灭菌物品均仔细检查,无菌物品符合要求后方可储存。

2.8 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及“零度宽容”理念。“零缺陷”是一种工作态度,是工作质量的决心,是不向不符合质量妥协的精神,其强调的是质量第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杜绝医疗事故发生。质量“零缺陷”管理,即加强质量防范和控制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各级人员及各班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考核内容及标准等,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养成自查、自纠、相互监督、检查的习惯。“零度宽容”即护士长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缺陷决不宽容。科室建立工作缺陷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工作缺陷进行登记、科学地分析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消除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各种因素[6,7]。护士长根据相关制度及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奖惩与奖金挂钩),决不姑息迁就。按照临床投诉、质量缺点、一般差错、严重差错、医疗事故、引起纠纷,采取提醒、警告、通报批评或暂停本班次的轮换,按严重程度扣发奖金、向护理部报告等来进行对应处理,并要求责任人写出书面报告,包括原因、经过、后果、补救及预防措施,供全科人员讨论,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

2.9 建立临床意见反馈本和满意度调查表。信息反馈是规范化管理重要因素,建立临床意见联系反馈本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度定期到临床科室收集反馈意见及调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把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向有关人员或部门反馈,凡是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发现供应室存在的问题,件件有回声,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纠正,保证质量优质,使我们的规范化管理处在全院监督机制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斌全,赵晓云.国内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22(8A):2067

[2] 陈玉平,舒承婷,刘玲.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的调查EJ].护理研究,2009,23(1A):28—30

[3] 梁翠娟.现代化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内科,2007,2(4):671

[4] 程亚艳.风险管理在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46

[5] 陈玉兰,殷秀伟,贺彬.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63。

[6] 李静贤,任素桃.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805

篇7

关键词:病案质量;病案管理;医疗纠纷

文献标识码:C 中图分类号:R197.323

The Effe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Medical Records in Medical Dispute.

LI Shen,ZHANG K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22,China)

Abstract:Medical record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and legal documents. Strengthen medical record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 within 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of medical disputes, this study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medical record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ng medical disputes effectively.

Key words:the quality of medical record;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medical dispute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医疗机构的诊疗质量和安全保障倍受关注。患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使得医疗纠纷事件频繁曝光,加之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无疑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医疗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医疗机构要完全杜绝医疗纠纷是不可能的,医疗纠纷发生后,无论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还是通过诉讼途径进行司法鉴定,作为医疗活动信息主要承载体的病案都是最关键的举证依据,病案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医疗机构中病案管理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病案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案的内涵

病案是指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疾病诊疗过程的文件,它客观、完整、连续地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诊疗经过、治疗效果及最终转归,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资料,也是医学科学的原始档案材料。病案的质量不仅体现了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也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由于医疗行为不能复制,在发生医疗纠纷以后,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与患者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事故的责任度认定,主要依赖于病案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病案作为一种法律文书不仅是查明并认定事实的依据,也是法院作出公正裁决的凭据,病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医疗机构的举证效力。

二、医疗纠纷中存在的病案管理问题

1.医师法律意识薄弱

部分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重视诊疗行为,忽视诊疗行为既已发生的客观证明工作,没有养成及时记录病历的习惯,忽略病历书写标准性和规范性的相关要求,质量观念淡薄,对诊疗过程中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不足。临床诊疗工作和病案记录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成患者诊疗工作的同时做好病案记录,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医师的自我保护。尤其是外科系统的高风险诊疗科室,在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过程中,如果医师风险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病历书写,一旦患者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病案质量的缺陷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2.病案质控机制不完善

由于医师的日常诊疗工作任务繁重,每日需完成的病历书写工作量大且具体繁杂,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低年资医生、进修医生或研究生完成,上级医师及科主任若不能认真履行病案监控的责任,病案质量在行成初期便无从保证。多数医疗机构对于病案的监管仅限于终末质量控制,由病案室工作人员对归档病历进行质量监控,将查出的问题反馈给临床科室。然而病案室工作人员通常不是临床专业毕业,受到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限制,对于病案的质控只能按照规范、标准找出一般性的缺陷,停留在表面形式,无法从病案内涵进行质控。这种质控模式容易使临床医师对质控人员产生依赖心理,忽略了自己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责任,使科室内运行病历的动态管理成为空谈。

3.病案书写不规范

临床诊疗过程中,病历书写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医院的医疗安全埋下隐患。(1)病历书写不及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明确规定病案中各种记录的书写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师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于时间因素和个人记忆力等因素,遗漏重要抢救措施,诊疗手段和用药情况,影响病历的真实性。(2)病历记录不准确。由于医师工作不够细致,出现错漏字、用语不准确,病史记录过于简单,前后描述不一致,逻辑上经不起推敲。(3)病案不完整。病案完整性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构成要件,病历书写过程经常出现首页缺项、错填、漏填,现病史记录不完整,缺少手术记录单、实验室检查记录单或医患沟通记录单等。(4)病案不真实有涂改。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然而部分医师凭经验印象书写病历,甚至凭空臆造病历,或者受患者所托对其病史进行隐瞒或涂改,导致内容失真。有的医生则是因为技术操作上出现意外或失误,为逃避责任,更正错误诊断、不合理医嘱、补充漏掉的重要检查或诊断依据等,致使内容失真。

4.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重视不足

知情同意书是病案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知情同意信息的填写质量直接关系到知情同意法律依据的完整性、有效性[1]。在诉讼途径中,法官对手术、特殊诊疗等的合法性审查的依据之一是手术同意书,遵循适度审查的原则,法院一般不深究手术的合理性和适当性,而只注重签署手术同意书、特殊诊疗同意书的合法性及形式要件的完备性[2]。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非常有限,而临床医师对于手术、治疗、特殊检查及实验性临床医疗等高风险行为,如果不能充分履行知情信息的全面告知和完整填写义务,不能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和签字确认,都可能成为医疗纠纷产生的隐患。

三、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医师法律意识

医院应深入开展病案法制宣传工作,组织医务员工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范》等法规文件,以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件为教材,开展法制教育,强化员工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创造浓厚的病案法制氛围[3]。加强临床医师的岗前培训,重视培训终期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临床工作。科室主任及上级医师在诊疗活动中有义务对住院医生、进修生、研究生和实习生进行继续教育和指导,督促尽快熟悉掌握各种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和病案文书的书写规范。通过全员质量教育,提高医护员工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推动病案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2.加强质量控制,构建三级质控体系

医院对于病案质量管理应采取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结合、自我控制与上级督导并重的方式,建立以医院、医务科病案室、临床科室的三级病案质控网络,形成层次清楚、责任明确、逐级把关的质量监控体系。(1)临床医师对于病历质量控制要责任到人,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病案书写错误并及时更正。(2)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对运行病历进行动态环节质控,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大质控力度,将病案缺陷控制在萌芽状态。(3)医务科病案室进行终末质控,对于质控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病案质量专项督查,重视病案书写内涵质量的考核;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督查评分结果,要求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定期汇总整改落实结果,形成分析报告,为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4)医院对于病案质量督查结果进行公示,定期组织病历展览,建立奖惩制度,对病案质量高、病案质量管理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肯定和奖励;对病案质量低、管理混乱、出现严重病案质量缺陷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警告或处罚,并与个人的晋职晋级、科主任的选聘、年度考核挂钩。

3.规范病案书写,持续改进病案质量

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规范病案书写,保证病案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持续提高病案质量。(1)加强病案首页管理。病案首页是整个病案信息的浓缩品,是医疗信息统计、医院管理、教学、科研的基本信息资料;是各类保险赔付、国家卫生部门制定政策的依据;是各类民事、医疗纠纷与伤残评定的证据[4]。病案首页的每个项目,从患者的基本情况、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到手术情况、诊断符合情况、疾病和手术操作编码等等,内容要真实完整、重点突出,避免错填漏填。(2)规范病案记录内容。认真及时记录医疗过程中的各项内容,从入院记录、医生查房记录、手术麻醉记录到各种检查记录,都要按照填写规范在法定时间内完成,杜绝涂改伪造,保证病案的内容记录全面、前后一致。(3)规范特殊病案的填写。对于一些的特殊病案,如患者入院不到24小时就出院的病案,或者入院24小时内患者就死亡的病案,医师一定要清楚记录当时情况,以及患者死亡前采取的抢救措施,患者出院时还应要求本人签上自己的名字,患者不能自己签字的或死亡的要求其家属代签[5]。

4.重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作为现代医患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患方在医师提供足够的相关信息基础上作出同意或选择的自主决定,作为患方的一种特殊权利,具有独立的利益设计,侵犯知情同意权可构成承担责任的基础和行使请求权的依据[6]。知情同意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知情有赖于医方履行告知说明义务,同意则是患方自主决定的权利。医师在诊疗活动中,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患者当前情况和今后预期充分告知,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客观认知。在保障患者知情权的同时,将诊疗风险的关口前移,也是对医师的自我保护。在实施手术、进行特殊治疗或检查前,要求患者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患方对诊疗操作充分了解,客观记录患方对诊疗操作的真实意愿,建立医患双方平等互信的平台。

在医患矛盾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医院必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诊疗活动中最基础的病案质量为抓手,培养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建立完善有效的病案管理体制,保证病案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病案的法律效力,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杨滢,李勤,杨建南.病案中医疗告知缺陷的分析[J].中国病案,2007,8(6):16-17. 李江,徐将荣.手术同意书的法律地位及实践的若干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4):261-263. 苟淑梅,孙谟健.加强病案的法制化管理[J].中国病案,2009,10(2):2. 张丽华,杜蓉.关于病案首页填写标准的改进[J].中国病案,2009,10(1):12. 何颖芝.病案管理中医疗纠纷的防范[J].中国病案,2011,12(6):34-35. 艾尔肯.论医疗知情同意理论[J].河北法学,2008,26(8):81-83.

篇8

一:强化法律意识,严格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1: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新的《护士条例》颁布后,及时组织全员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及解读,5月份选派专人(护理部急诊室2人)参加卫生部在省厅组织的条例培训,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做到知法守法,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目前全院护士持证上岗率达100%。

2: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护理部重点在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五项核心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护理部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实地进行医嘱查对和交接,掌握制度落实情况,通过两周的检查落实,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了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展开缺陷文化分享,结合借鉴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护理部对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导致的缺陷、护理文书记录不真实所引起的缺陷、病人在转科及辅助检查途中存在的缺陷、医嘱查对环节上的缺陷这四件案例,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全院护士都受益非浅。

3:在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百日安全整治活动中,制定安全目标及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层层签订护理安全责任书,责任到人,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安全意任意识。

二:强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1: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年轻护士长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做到科科管理有特色。各科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长期医嘱治疗、处置、执行明细表,设计了化验单收送交接表格,责任护士建立起随身携带记录本,在观察、治疗和沟通时,随时发现问题做记录,使书写病例既避开治疗高峰期,又能保证文书记录的真实、客观、准确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无误。

2: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坚持护士长例会和护士长夜查房制,将年计划、月重点、周安排及时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今年在以往护士长常规夜查房基础上制定"一日查房一重点",做到重点突出,督促有力,加大了例会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考核,明确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同时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帮助她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护理部深入科室督促引导护士长合理安排每日工作,制坚持一日四查房,重点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和危重及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进行督导检查,掌握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情况,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3: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全院一盘棋,护理部围绕“挖掘员工潜能、发挥最高效能、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细照顾,实施人性化管理,指导科室弹性排班,加强节假日、休息日、中午及夜间值班期间,繁忙、易疲劳时间的护理人力配备,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相互协作兼顾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发挥其互补性,对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健康状况差,待产和哺乳期的年轻护士,班次上给于照顾,使她们能工作家庭两不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工作的和谐氛围,增强了管理效能,有效提高了护理群体质量。面对上半年我院外科病人居多不下,下半年内科病人持续增加,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护理部统筹调配护理人员10余次,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组合,满足了临床工作需要,确保了护理安全。

4:强化护士长开源节流的管理理念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中国,医院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开拓思维,创新理念,开源节流,树立安全责任和危机意识,寻求科室发展之路,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三: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环节质量

本年度重新制定完善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既应急流程,科室下发了病人安全10大目标,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保证了护理人员有章可循。

1:制定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

2:完善了查对制度打破了以往重形式轻落实的弊端,重新设计了新的医嘱查对登记表,严格一日三查二签字一审核,有效杜绝了医嘱转录、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护理部用了两周时间进行检查落实。强化了环节质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3:完善了各环节交接质量,设计了院前急救与急诊室、急诊室与病房、手术室与科室、产房与母婴同室病人交接记录表,危重病人电话预约,病人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准确记录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用药、处置、检查等,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风险,体现了治疗处置的连续性,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完善了护理会诊制度充分发挥各科室间的协作性、互补性,调动本院人才,解决了护理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5:完善了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健全了急救体系,提高了急救水平。

6: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部将9月份定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月,对运行中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开展了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织全病区护士长,从各科抽取危重、典型、疑难病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叉点评,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共性、个性问题,召开全院护士专门会议,分析原因,进行讨论,院内统一规范,达成共识,强化督导落实,使护理文书质量进一步提高。

7:规范床头卡的设置统一了加床床号,治疗台设置了与病室床号、病历夹一致的编号,有利于查对,有效地避免了查对环节的差错,今年购置了腕带识别标志,在三起突发公共事件中,应用于急诊急救时快速、准确设别病人,保证了治疗及时到位。

四: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年内共招聘护理专科学历人员()人、本科()人,护理队伍梯队建设更趋于合理,我们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年轻护士全科化”为导向综合培养,按计划进行科室轮转,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从容应对紧急状态下跨科室人力资源的调配。

2:为适应护理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特色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今年选派神经内科、急诊科5名护士赴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有余人次护理人员参加了省内外护理业务和管理培训,为医院注了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推动了我院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3:注重培养高学历年轻骨干护士,有意识的培养第二梯队,苦练基本功,加强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护理部通过提问、抽查考核等形式,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岗讲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下班忙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开拓思维,勇于创新,把学历价值转化为工作价值。

4:按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培训,全年共组织护理查房12次,护理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护患沟通技巧和专科知识。年内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了密闭式静脉输液、无菌技术操作等15项护理技能培训,在强化三基培训的同时,强化急救意识,提高抢救水平,对低年资护士又专门进行了急救知识技能的强化培训考核,和为期两周的礼仪培训,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急救水平,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5: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组织参与、竞争争优的积极性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全院开展了护理理论及技能比武,选派优秀者参加地区组织的5.12理论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郝黎杰取得了吕梁地区单项操作比武的三等奖,我院护理部被吕梁地区卫生局评为护理先进集体,被吕梁地区妇联会授予三八红旗手。全院对评选出的10名十佳护士和15名优秀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前三名的护士,进行表彰奖励。

6:继续实行在岗培训和多渠道学历培训和相结合聘请专家来院授课,医院组织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自修及参加各种培训,截止今年底已有人获专科学历,人获得本科学历,11月份我院16名中级护理人员参加高级职称考试,15人以优异成绩达标,我院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肯定。

五:创新环境更好的提升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易

1: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今年急诊科与内科搬进新改造的楼,使住院环境更加幽雅、舒适。好的环境需要有好的管理,护理部加大对病区管理的检查力度。全院病区管理质量同步提高。

篇9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07-01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质量。笔者作为一名在乡镇卫生院临床一线工作10余年的护士,浅谈一些当前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管理措施和处理问题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质量管理

1.1.1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不健全: 具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护理质控管理不完善。

1.1.2 护士长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管理: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人员大多是高年资、经验丰富的优秀护士担任的,而她们的在学校教育和毕业后继续教育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护理管理者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护士长自身素质提高较慢,造成在护理管理中有不同程度的以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造成管理工作的一些缺陷。

1.1.3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医护记录不相吻合: 护士对医嘱概念模糊,随意执行,特别是口头医嘱,事后不督促医生补开医嘱;医嘱单有执行医嘱后未签名或医嘱与执行医嘱时间不符合实际。

1.1.4 护理质量检查仅仅限于形式: 如今很多乡镇卫生院在护理质量评审中,往往流于形式,护理病历是根据护士对病情的记录来评定病历质量和护理效果,而护士往往将考核视为一种负担,产生了应付检查的各种行为,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缺乏真实性。护理的质量标准定的再高,病人也未从中得到实惠。考评结果不能客观而真实地反映护理质量和实际效果。

1.1.5 与患者沟通解释不到位,缺乏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踏入工作岗位后,一方面,自身知识的缺乏,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类型的患者、新的同事,人际关系产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角色适应能力不足,不能站在患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1.2 护理资源及待遇

1.2.1 护士待遇低: 现在的乡镇卫生院重医轻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医改的大环境下,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并重的模式上来,乡镇卫生院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上,一般都偏向于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这样一来护士的积极性不高,还有很多年轻护士宁愿在大城市里当临时工,而不愿在乡镇卫生院做正式工,导致乡镇卫生院护理人才缺乏。

1.2.2 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结构青黄不接: 我院是一般乡镇卫生院,在岗护理人员有13人,其中学历:专科4人,中专9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1人,护士7人;从上可以看出主管护师、护师职称只占46.1%,在乡镇卫生院就算是护士长也要常年值夜班,我院是13名护士需要分两个医院分别值班,所以门诊和住院更是无法分开。现在的乡镇卫生院除了医疗护理以外还有一项重点就是公共卫生工作,各种各样的体检和健康团队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参与,所以在护理人员原本就满足不了医疗的需求以外再参加公共卫生工作,更显得人员紧缺。

1.2.3 护士专业知识贫乏,继续教育不完善,护理质量难以提高: 现在护士在工资待遇上工龄、职称相差不多,绩效工资使得护士缺乏竞争意识。护理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下班后身心俱疲,很少有护士抽出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人员紧张,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的时间、机会较少,护士长作为管理者也要参与值班,更没有时间把督导护理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导致护理水平停滞不前,护理质量得不到提高。

2 措施与对策

2.1 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护理质控网络,实行二级管理模式。针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级质控组每月全面检查,二级质控组每月有计划检查,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做好原始记录和总结,每月对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进行跟踪督导,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2 制定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服务流程和预案:加强护理人员对核心制度的学习,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制定护理突发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达到人人掌握。

2.3 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每月召开一次;护士长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省、市护理管理培训班。通过各种培训使她们更新护理知识层面,另外转变服务观念和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带教护理老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检查、指导、查房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不断规范护理管理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学习,采取外出进修、培训、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

2.4 合理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员: 适当增加护士力量,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这需要上级人事部门的重视,对护理人员优化管理,避免过于超负荷的工作,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环境和工资待遇,积极稳定乡镇卫生院的护理队伍,吸引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就职。

2.5 修正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合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修正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要注意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绩效,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应该重点突显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模式,把护理的重点内容放在病人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在病人的需求与管理制度相对发生冲突时,需要认真对待病人的需求,从病人的角度来评价护理质量,处理好拓宽服务思路与服务观念的规范化,把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避免质量目标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背离,真正让病人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3 小结

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科学性、连续性、继承性、时间性很长的专业,在医疗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是医院各项技术环节中重要的力量,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一个医院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维护患者的利益,同时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操作是高质量护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2] 李晓华.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1500

篇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18-02

【摘 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体现为医院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院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建设。本文分析了现时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不和谐原因 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体现为医院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即医院对医疗保健服务的供给与不同层次人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的矛盾。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院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建设。

建立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的共同归宿。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主客体都十分需要和期盼的,对双方都有利的。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创造主客体宽松、和谐、舒畅的心态,这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快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一个重要条件。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创造医院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正常工作秩序,是进行正常医疗工作的前提,是实现医院和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内容。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信誉,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这是增强医院在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医院知名度最有力的广告。

当医院主体与求医客体产生矛盾冲突,医患关系就会失衡,尤其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疾病的认识与了解越来越多,法律意识都大大提高,医患关系出现了不和谐。我院办公室从2000年~2006年共接待患者的来信来访共78人次,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医院制度管理、服务流程、医务

人员的服务态度等。

1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从我院办公室接待患者投诉的情况来看,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医院主体方面的因素

(1)医院的管理制度有所欠缺,服务流程繁锁;或者是有制度,但医务人员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产生了工作人员脱岗,延误患者诊治,导致医疗质量缺陷。

(2)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使病人感到医疗服务“生、冷、硬、顶”,回答问题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性很强的名词,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用语硬梆梆。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人文关怀:有些医务人员对病人的需求不愿正面回答,对健康教育缺少理念和意识,形成了只见病不见人的服务模式,不愿把病人当亲人。二是缺乏热情服务:当工作量大,面对较多应诊者时,服务语气急,问无答声,语言不文明、解释不耐心,伤害对方自尊心。对患者的探询和应答简单了事,接诊缺乏热情,由此造成患者对其服务价值和诊断治疗产生怀疑和不满,往往成为医患冲突的首要原因。

1.2 患者方面的因素

(1)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要选择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 要求自己得到尊重, 心理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另一方面对医疗期望过高,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在医疗过程中要求有知情同意权,一到医院就希望能诊断清楚,对一些危重、疑难病例也迫切要求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不能接受超出预期的不良后果。患者对医学的特殊性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对正常药物反应、病情变化规律不能正确对待,如果他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不高, 服务态度不好, 或者对自己有不公正的对待, 就会毅然采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无理取闹,漫骂或威胁医务人员,有些人更是受到利益的驱使,会借对医疗的不知情干扰医疗工作秩序,以获取经济补偿,减轻经济负担。

(2)经济利益夹杂于医患关系中。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引进、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应用,既给患者带来福音,花费较大而病情无明显好转又需要继续特殊检查,就会使患者不满意,为发泄怨气而引起矛盾。

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针对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医院要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加强自身的内部建设,规范医院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具体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有效措施,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我院以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医疗安全服务月”活动,让职工牢固树立“患者至上, 一切为了患者”的思想。在质量控制和医疗缺陷管理上加强全程质量控制,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患纠纷。

(1)加强医疗质量、病历质量的控制,严格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对特殊检查和治疗、特殊器材的使用和贵重自费药品的使用均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维护群众利益。

(2)针对部份医务人员三基不扎实问题,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对住院医生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对中级职称以下医师每年进行两次“三基三严”的考核,对两年后尚不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调离临床岗位。

2.2 要加强医院的行风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支持,只有迅速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亲和力,拉近医患距离,主动、热心服务,才能构筑出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要把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医院的基本建设来抓,要坚持新职工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德育教育,使医德医风深入入人心,怀仁心施仁术,让医护人员站在治病救人的崇高地位去认识自己的职业、激发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努力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2.3 加强医务人员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服务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促进医患沟通。

医院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学教育,不能忽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服务技能方面的训练。医务科、护理部在业务学习中,增加了与病人沟通的课程,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基本礼仪、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等课程,增强医护人员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加强了患者身心安慰和疾苦的理解与关怀,摆正位置,与患者积极沟通,从沟通中找到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时,与患者多说几句话,使患者多一份安慰,少一份压力,使医患和谐体现在热情周到的服务中,体现在善解人意的每一个环节上。

医院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总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竞争中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因此,医院、病人和社会都应当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使医院在信任和谐的医患环境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鹏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注重医患沟通.医学与社会,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