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6 17:0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和原因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就业问题的法律心理、思想、观点、知识和理论的总称。它左右和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引领和规范整个就业行为和职业生涯历程。当前,缺乏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少大学生由于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法律教育,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契约意识
不少大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就业中(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一些大学生的潜意识中,(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都是可有可无的,签不签都没有关系,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合同中有关违约金的条款是对大学生自由择业的一种束缚。因此,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为了在毕业后找到一个落脚之处而匆匆签约,但是在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单位后又纷纷毁约。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必须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
1.2缺乏守法意识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诚实诚信做人。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硅码”而选择“求助”不法分子办理假冒的奖励证书,四级、六级英语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等欺编用人单位。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的行为,他们大多认为这种行为只是违反道德而已。
1.3缺乏维权意识
我们注意到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关心得最多的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简历、如何调整心态和掌握面试技巧,对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运用技巧都,例如怎样才能防止在签订合同时上当受骗,怎样才能识破不良用人单位的欺诈行为,怎样区分试用期与实习期等。大学生在追求面试成功率的同时,往往忽视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对保障大学生就业成长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因此他们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往往不知如何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容易出现求助于各种极端非法律渠道的现象。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愈来愈多的毕业生因为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而涉人各种纠纷的情况下,我们在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必须反思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高校普遍设立了招生就业处之类的机构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且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这类课程对于解决毕业生就业中所面对的法律问题仅能做到泛泛而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视不足
绝大多数高校虽然都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但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时量普遍较少,所占学分的比重也比较小。因此,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绝大部分课时均用于安排向学生讲授求职技巧(比如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指导学生如何着装、写简历、应对面试等),只有剩下的少部分课时才用于对毕业生进行专门的法律教育。而在这屈指可数的课时中,就业指导老师往往用于泛泛地谈及《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签订注意事项,而对毕业生就业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包括就业前、就业中及就业后所需注意的基本法律问题缺乏系统性的阐述。
2.2师资欠缺
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了涉及就业相关法律理论以外,还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否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目前各高校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多为各个教学系部的辅导员老师或者是招生就业处的老师兼职担当。因此,在缺乏法律专业教师师资的情况下,教师在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水平有限,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仅能做到泛泛地介绍《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一些主要条款及违约金的适用方式等,对大学生怎样系统学习和理解相关法律的精神内涵和怎样在就业的全过程中运用法律武器缺乏具体的对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2.3定位偏差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大多是对就业法律某一问题的探究,多是集中于就业诚信行为的归类表述,而对如何站在全局的角度研究建设和完善相应体系的阐述相当少。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贯穿于就业的全过程,包括就业前、就业中及就业后。因此,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大纲的规划及教学内容应当考虑到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特殊性。在对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定位应着眼于全局,而不是只关注于部门,以防止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
2.4内容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
目前,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教材的编写上基本是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其中的法律教育课程的内容欠缺统一性和系统性。比如,一些地方偏重于简单地传授一些应急性的法律技巧;而一些地方则反之,除了简单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名词和法学理论之外,对大学生毕业生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法条语焉不详。总之,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材,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仅能停留在对毕业班学生的突击教学上,不能做到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求职就业的全过程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法律指导,导致法律教育课程功能相对单一,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5教学形式单一
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应该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集合理论性、实践性、互动性的课程。因此,该门课程在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上应该与普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法律专业课有相当的区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教学方式上还停留在灌输式教学水平,侧重于照本宜科向学生灌输教材或课本上的理论内容,而没有形成利益多样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去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同时,法律是一门实践课程,但很多讲授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并没有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相关工作的经历,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授课方式单调乏味,根本激起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要求。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
市场经济在我国全面深人和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分配早已迈人向社会化、市场化、法治化。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大学毕业生都需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涉及面大,影响面广,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自身的完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明确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的定位
作为就业指导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教育课程应有明确的定位。笔者认为,其课程性质的定位是:法律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传授基础法律知识和应用技巧的应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4种法律意识—守法意识、合同意识、证据意识和维权意识。守法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时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用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合同意识是指大学生心中要有契约的意识,即遵守约定,履行承诺;在今后就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和执行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不随意违反合同条款,不随意违约和解除合同。证据意识是指大学生应有收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意识和常识,在就业的过程中应保留就业协议书的原件等相关证据材料。维权意识是指在大学生遇到侵犯大学生合法就业权益的不法行为时,在思想上具备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实践中做到运用法律的方式、程序和手段解决问题。
3.2根据课程定位,编订教材,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法律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法学理论,又包含所有部门法的内容。但是,由于受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时量的限制,并且教学对象不仅仅包括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要全面、细致地向大学毕业生讲授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内容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针对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侧重于实践性的特点,在编订教材、制订大纲时,应立足于法律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合理分配法学理论的讲授和实际操作时间。具体来说,要重点讲授与毕业生联系紧密的合同法、劳动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在就业的全过程中遵守法律、诚实信用的重要性。
3.3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就业指导课中的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从2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仍要发挥传统的讲授法的授课优势,将基本的法律常识和应用技巧传授给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电教化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方式,比如通过典型案例讨论法、网络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现场观摩教学法及诊所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大学毕业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教学优势。
3.4贯穿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全过程
从毕业生就业求职的全过程来看,毕业生就业可以分为求职、签约、报到3个主要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毕业生主要面对以下问题:(l)求职阶段,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还处在“双向选择”中,尚未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和劳动关系的阶段。这个阶段最容易发生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为侵犯毕业生知情权、平等权、隐私权等权利。特别是女大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容易面临就业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2)签约阶段,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仁方协璐或者捞动合哪等就业协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毕业大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就业协议不公平、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就业协议的落实和保障及就业协议书签订程序不规范等问题。(3)毕业生报到阶段,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相关就业协议并到用人单位报到上班的阶段。这一阶段中,毕业大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用人单位不及时将仁方协讲转换为用人单位正式的捞动合哪,《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待遇和劳动条件得不到落实,试用期过长,试用期辞职与辞退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就业指导课中法律教育课程应该着眼于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讲授的重点应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篇2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的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律基本知识的教育。而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普通公民的法制教育相比,大学生更侧重于理论教育,对于普通公民进行的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律条文的教育,而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则不能简单的进行法律条文教育,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大学生不会像中小学生一样简单的服从家长和学校,而是对许多社会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他们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再是对法律单一的认识和接受,而是更多的探讨和论证,法律为什么会这样规定?会给我带来什么?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当然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不可能学习所有的法律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如果想更多的了解某一门法律课程,则可以通过其自学能力得以解决,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心应该是提高法律意识和树立法律信仰。
二、现代学校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地位
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根本环节,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学校的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所谓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和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一条真理。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只有法律信仰才可能守法。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的存在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律信仰更是空中楼阁。现代教育的系统性、规模性和科学性有组织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育受教育者的法治信仰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律信仰和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为最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刑事犯罪逐年上升。
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不计后果。这些很多都是因为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较差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一些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加上法制观念极其缺乏等,其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而学校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的施加法制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能够有效地遏制青少年犯罪。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法制教育的欠缺使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认知
现在很多高校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和法制教育。我国从1987年就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而后又于1998年设置“两课”,以及后来的05年课改后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后面简称《基础》),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流于形式。尤其05年课改以后,道德与法律结合,压缩了原有的课程内容,并且很多老师原来要么是学德育的要么是学法律的,其上课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将该课程上成单一的德育课或者法律课程,没有起到应有地效果。另外一些高校内部本身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班主任或辅导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对学生必要地关心和了解,以至于学生不良行为的发展,甚至沦丧到违法犯罪。另外由于学校管理不严,规章制度不落实,对大学生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和打架斗殴等违规违纪行为未能及时的处理和有效控制,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和反叛心理,使一些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二)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冲击
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金钱与权力凌驾于法制之上;权钱交易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遵纪守法、热心助人的人没有得到褒奖甚至还受到诬赖误解;还有一些以低俗下流挣人眼球,甚至还以次成为名人,这一切都让大学生迷惘、彷徨,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认知产生错觉,甚至导致其不能明辨是非。另外社会上对一些现象的误读,也使大学生无所适从,很多学生对违法犯罪认识片面,就像药家鑫一样,认为交通事故中撞人不如撞死,怕受害人难缠进而犯罪。相信权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拿钱买命,无法无天。有这些思想的人还不在少数,这些都是舆论媒体的片面报道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误导,而这些误导有些却引导着大学生行为。最后网络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其中一些低俗、下流、污秽不堪的东西冲击着大学生地视野,这些极具刺激和诱惑力的东西很容易让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毁掉自己,近来大学生犯罪其中很多都和网络有关。
(三)家庭教育的欠缺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传播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部分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要么对孩子过于严厉。过分溺爱的孩子会使孩子过分自我、缺乏磨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而过于严厉会使孩子形成冷酷自卑的心理。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低下,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构建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基础》不是原来两门课程内容的罗列,也不是两种知识简单的相加,而是要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一门新课程。该课程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放到首要位置,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领悟法制精神和道德精神以及两种精神的实质,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综合素质。为此,该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还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应当提高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寓法制教育于道德教育中,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以道德自觉为目标,而道德的最底线就是法律。教师要建立“整体教育观”,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融合,而不是割裂两部分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懂得自觉地学法、守法、护法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把基本道德义务纳入法律规范,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养成。因为如果只靠个人的良心和社会舆论来保障道德要求的实施,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利用法律强制手段加强法律的执行环节,才会使道德义务的约束力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这样既可以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敬畏,又可以增强人们对道德的认同,从而保证道德教育的成果。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在了解和懂得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对法律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这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更快地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教育的理想结果是培养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他的内心道德标准就会要求他遵守法律的规范,因为能够遵守法律的规范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法制教育的理想结果则是培养一个知法、守法的人,而法律的基本原则都是来源于道德,对法律规范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就是对道德规范的遵循。因此,我们法制教育的成果除了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外,还可以进一步升华为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的成果除了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外,还可以促进良好法制观念的形成,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统一起来,有利于法律规则和道德规范相辅相成地调整大学生的行为,也有利于指引和保障大学生的健康。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化教育相融合
法制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教育者必须学会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法制教育。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把握一切有利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改变传统“课堂说教”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如何在社会上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如何才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当然主流媒体也要积极地引导,褒扬楷模,批判错误。对社会道德模范大力褒扬广泛宣传,而对于少数的不法分子进行大力的批判,以警示社会公众。这对于正处于身心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给他们现实有力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篇3
[关键词]创业学院 创业法律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慧(1981-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经济法。(江苏 徐州 21000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40-02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创业教育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行。我国高校把鼓励创业作为政策取向,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做法,采取措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基金,开设创业类课程,开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据统计,211高校中,80.4%的大学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65.4%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创业,还有很多高校开办了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创业学院通过系统全面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的复合型人才。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学院的核心,但当前创业学院所开设的创业课程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创业学院设置了“创业学”“创业团队训练”,引进国外的KAB、YBC等项目,有的学院只是将“管理学”“营销策划”等工商管理类课程移植到创业教育课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缺少对创业者风险意识的教育,更缺少对创业者法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对徐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显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认为创业中会遇到法律难题的占50.35%,“有所了解”和“根本不了解”创办企业的法律程序的占65.84%,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置系统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占78.01%;已创业的大学生中85.89%遇到了开办企业和经营方面的法律困境,由于欠缺法律意识导致创业失败的占41.63%。这表明,实践中创业者欠缺法律知识问题非常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加强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创新性改革,使学生能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创业,使其健康发展。
二、构建系统化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的发展不断呈现法律化的趋势,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创业也是一个法律行为,从法律上讲,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利用其现有的控制资源和自身能力,在法律的框架下寻找创业机会,通过自主创办经营实体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大学生一旦开始创业,即使是设立一家规模很小的企业,也会涉及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高校创业学院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系统化的创业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法律素质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依法创业的意识,降低创业法律风险,促进大学生和谐创业。
(一)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理性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价值理念的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公民具有法治的精神,即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支持,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大学生作为时代先锋,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当遵守法律、信仰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业。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创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性,在整体授课过程中,应该灌输给学生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即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以培植同学们的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为核心,缔造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
(二)强化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为大学生建造创业法律风险的“防火墙”
《汤姆森商法教程》开篇即指出:“那些踏入商业世界的人会发现他们要服从数不清的法律和政府规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创业活动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是健康理性的。在大学生创业前,应掌握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正确、合理的法律决定。然而,据调查,当前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创业学生的法律教育,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部分选修课,在课改后“法律基础”课程压缩为6学时,难以满足创业大学生法律知识的需要。创业学院应当设立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需的企业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竞争法、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保证创业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通过创业法律知识的强化,大学生创业前就已降低了企业法律风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事前救济”。
(三)强化大学生用法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实效性
在了解创业法律知识的前提下,要使得大学生学会用法,真正地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1.大学生依法从事创业活动,将企业运营中的各项活动纳入法制轨道,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风险。在2011年召开的中国企业权益保护高峰论坛上,法学家李建伟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2.9年,而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长达40年,企业面临多种法律风险,民营企业家欠缺法律意识则是企业“短命”不可忽视的内在根源。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规范行为、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做到不违法经营,在法律的框架内从事投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经营者的权利,保护自身权益,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2.大学生创业时需要运用法律,依法妥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对徐州三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问卷调查》中,关于“在创业中遇到法律问题采取何种解决方式”的问题,选择向律师求助的占63.83%,因为“解决纠纷成本过高”而放弃权利的占37.59%。由此可见,创业大学生多数情况下不知道如何自己解决法律问题,而是选择向律师求助,这种“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救济,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法律程序的教育,指导他们如果发生矛盾和纠纷,应具有积极搜集证据的法律意识,并且寻求最稳妥的、解决争议的手段。
三、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业学院是全面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担,应当构建系统化、操作性强的创业法律教育教学体系,为大学生创业降低法律风险。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属于创业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以应用为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注重实务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法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分析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师资队伍的改革,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应由“创业法律理论”和“创业法律实务”两大部分组成。
(一)创业法律理论课程
创业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创业每个阶段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可以将创业法律理论课程划分为:创业准备阶段相关法律制度、创业经营阶段相关法律制度、解决纠纷相关法律制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
1.创业筹备阶段相关法律制度。(1)企业融资法律制度。大学生在创业初会遇到融资和企业形式选择两大问题。在创业融资方面,需要为大学生设置《物权法》《担保法》等关于融资借贷的基本法律规定,同时教授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的特别法律规定,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创业辅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等项工作中用于扶持的事项等。(2)创业企业法律形式。我国企业法规定,投资者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愿选择企业形式,根据我国已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大学生创业者可选择的企业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根据法律规定,不同的企业形态对于最低注册资本、投资人承担责任的要求不同,如《合伙企业法》没有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一人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创业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形式,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企业的注册登记。
2.创业经营阶段相关法律制度。大学生在创业经营中会与不同相对人发生社会关系,根据相对人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种社会关系,一种是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另一种是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行政管理关系主要由经济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此类法律主要调整行政主体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主要用于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商事关系主要由商法调整,包括《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等,此类法律主要是调整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求经营者在“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保护公序良俗原则”的指导下从事商品交易,依法经营,使企业在法制轨道上运转。
3.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重视社会公共利益。在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法律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介绍,使创业者在未来经营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并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创业纠纷解决法律制度。创业中,解决创业者与相对人、第三人产生的纠纷,涉及程序法律规定。在课程体系中,应当详细介绍《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中规定的具体诉讼程序,培养学生的法律程序意识。
(二)创业法律实务
创业能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特征的、以智力为核心的特殊能力,是一种自我谋职的能力,是一种把自己或他人的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要想使学生掌握创业实战知识,仅有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创业法律教育应当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第一,要开设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要有丰富翔实的案例作支撑,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要开办法律实务讲座。定期聘请具有较强法律实务能力的企业法律顾问、律师为大学生开设讲座,教授学生如何制定企业的法律文件包括各类合同,如何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商事务管理,以及如何仲裁诉讼等方面的法律实务。第三,要开办创业项目法律指导。对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进行具体的法律指导,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提高创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业大学生应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创业学院应当发挥载体作用,完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法律素养和法律认知,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创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频出。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应多方联动,积极关注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以适应网络时展的需求。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一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大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使用网络资源且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辨别是非能力不高。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普遍不高,因此,面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积极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网络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即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网络媒介的基础上,理性获取、评价、利用、传播和创新网络信息,为自身成长和发展服务的意识、能力、修养和行为观念,主要包括网络识辨素养、网络应用素养、网络道德法律素养和网络安全素养等①。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利用网络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它是一种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和甄别网络信息的辨别力。
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每天的新闻报道不断呈现在公众面前,开放性的网络便成了公民情绪的宣泄口。近年来,各类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例如“我爸是李刚”、“三氯氰胺奶粉”等等,大学生也活跃于其中,肆无忌惮地表达着他们的想法,宣泄情绪。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事件,以正确的方式发表言论,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只是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仅仅是开设相关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编辑文档,如何处理多媒体资料等,没有课程能够深入到网络媒介素养这一块,所以教育的缺位也需引起关注。
二、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问题
网络现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但是也存在自控力薄弱、网络辨别水平不高等现象。
1.网络使用率较高,但网络利用能力较低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上网是主旋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不难发现,大学生的上网目的普遍不明确,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淡薄,甚至有时候在网上一天都没有获取到目标信息。大学生经常登录的都是娱乐性、社交性的网站,亦或是网络游戏。所以,大学生利用网络来发展自己的意识薄弱,网络实际应用能力不高,对网络资源背后的价值缺少必要的认知度,在网络关系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2.网络使用技术较高,但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较弱
大多数大学生基本具备了网络使用技术,但对于网络上的大量信息,多数大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接受与否,对于新闻报道的态度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不足。加之我国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渠道管理非常严格,但对于网络信息却管理不足,各类信息真伪难辨,极为混杂,例如一些黄色网站,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以及迷茫。
3.网络道德修养较好,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基本能够遵守道德规范,但是大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仍有多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形成了网络依赖症,耽误了学习。另外,大学生网络抄袭现象也比较严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整篇下载文档的事例不在少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标准来引用网络资料,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的法律意识也非常淡薄。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途径
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背井离乡,独自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他们正处于大学这个“小型社会”中,他们身上有着半社会化的特征。与其约束管理大学生的网络言行,不如培养提升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可以从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着手,以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1.充分重视高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首先,可将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与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相结合。高校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主战场,可以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通识教育体系中,通过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学课程体系、开设相关的全校性公选课、公共讲座等来向大学生讲解网络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以及法律规范。高校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也不能忽视,可以通过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来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等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同时,帮助大学生判断网络信息背后的价值,认识网络信息的特点,让大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之外,也让他们明晰相关的法律文件。
其次,可将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相结合。高校要紧贴大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中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以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网络博客写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网上党校、团校,开辟网络专题讨论栏等,高校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甄选、利用、传达网络信息的能力。
2.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措施
高校环境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不仅要通过高校的课堂教育,更要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⑴需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我国政府应不断完善立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管理网络,不断实现网络法制化;出台政策,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各层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加大网络新技术的开发力度,不断提高网络检测预警功能以及监控防御功能,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服务,为我国网民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西方势力不断向我国境内渗透不良信息,作为极易受到鼓动的大学生群体,政府应加大对各大高校的网络监管力度。
⑵网络媒介者需要加强自律。网络媒介作为大众性的传播媒介,其组织者需要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体系,抵制不良网络行为,同时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升网络素养水平。另外,在我国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背景下,他们更要明晰自身的社会责任,将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作为其职业使命,加强正面宣传,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贡献其组织者的一份力量。
3.充分发挥家庭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虽然离开了父母,但是对于家庭的依赖并没有减轻,家庭这一社会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家长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引导和培育是不可替代和忽视的。对于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家长的态度都是教育孩子要远离网络,持抵触态度。但是,作为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培养孩子的网络媒介素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学会使用网络,与孩子一起学习网络知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提升自己,并时刻提醒孩子遵守网络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
4.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
自我内化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内化”,就是指“个体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变成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的过程。”②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法律意识、网络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需要从大学生的网络态度、网络语言、网络行为着手,加强其在网络行为中的自我修养和自制力。另外,大学生在面对众多网络资源和信息时,要从中积极筛选出对自身发展有力的知识,增强自身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主动排除网络负面信息,排除对自身的干扰和影响。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这期间充满着诱惑,需要大学生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转变思维,以期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培养其网络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快速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利用新技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工作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工作的需求,社会各界需要联动共同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引文注释
①黄发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27-33.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网贷;法律风险
一、网贷的定义
网络贷款,又可以称之为“网贷”,主要指的是借款人与贷款人双方借助于计算机商务网络技术平台来实现信息的对接,并完成交易、从而达成货币借贷目的的一种借贷模式。网络贷款是借贷方式的一种,其相关流程主要是通过网络这一平成,因此,简单来说,网络贷款也可以称网络版的“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新兴融资渠道,网络贷款在融资模式与信贷理念上呈现出新的变化,与之传统贷款相比较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性。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到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网络贷款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网贷的优点
一是网贷比一般线下银行贷款的手续相对要简单一些,贷款相对方便,无需担保给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渠道;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手续与流程,其环节相比网贷显得尤为的繁琐,并且对个体收入来源还有一定的要求。这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不仅内容复杂繁琐,并且门槛甚高。网贷则可以给这部分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使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加便捷。二是获得贷款的速度较快,能够缓解大学生活暂时遇到的经济压力,有一些家庭情况不好的大学生难以维持学业,只有贷款这一渠道能够帮助这类学生延续学业,有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三是学生贷款的另一好处就是可以独立自主的支配资金,去创业不受限制和阻碍,有很多大学生想要创业却没有资金来源,被迫了去创业的想法,但有了网贷这一优惠政策,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便利。四是帮助学生们购买一些经济能力暂时达不到的东西,满足他们的一些消费欲望。有些大学生支付不起想购买的东西,可以采取网贷的方法,预支来购买。可见网络借贷有着广泛、便捷的优点,能够满足人们在资金金融流通方面的需求,使向熟人借贷的民间借贷方式走向向陌生人借贷,双方以网络借贷平台为中介,能够迅速的实现交易信息的互通,从而达成交易。
三、大学生网贷的风险
一是很多不法分子会利用大学生较差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及较为劣势的防范心理,采取各种方式在大学生网贷上做手脚,肆意的骗取或者赚取学生们的钱财,而从中获得暴利。二是校园贷款会使借款的大学生滋生出一些恶习。绝大多数大学生主要靠父母提供经济来源,这些经济来源具有固定的限额,基本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爱花钱、喜攀比、高消费的学生来说,很难满足其需求,但由于父母提供有限的生活费,会抑制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然而,校园贷款的出现,会使得很多没有自控力的学生通过贷款满足自己的恶习。三是借款学生若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将贷款与利息及时归贷款人,贷款人可能会采用一些较为恶劣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讨债。贷款人在放贷过程中一般都会让学生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当他们了解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后,一旦出现学生还贷不及时,不法贷款人可能会采取不当的手段如恐吓、威胁等进行讨债,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严重损害,并且对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四是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则网贷公司可能无法收到还款。很多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所以不能正确意识到违约出现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后果,因而很容易透支消费,最终可能进入诚信黑名单,这对以后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五是一些学生可能在消费上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反倒背了一身债。就像信用卡一样,这也是为何现在银行规定不满18岁就无法申请信用卡,办卡时也有很多限制。但是学生的消费欲望还是很高涨,有些P2P平台就瞄准了这批资源,大学生变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抢食的目标。
四、大学生网贷所呈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贷会使得学生陷入贷款的泥潭里
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依靠于父母的提供。因而,对于没有固定收入,又经常依靠网贷来进行高额消费的学生来说,其借款的金额与还款的利息就会使得学生逐渐的陷入贷款的泥潭里无法抽身。再加上不能按时还款时所产生的违约金更是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生深陷其中无力偿还。所以导致很多还不起贷款的学生背负很大的经济负担,因而选择冒险的方式,拆了东墙去补西墙,最终使自己陷入“连环贷”的陷阱之中。很多大学生由于深陷贷款的泥潭里,使自己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最后会导致一些抗压能力较弱、内心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小的学生最后采用犯罪或自杀的极端方式,酿成巨大的恶果。
(二)大学生网贷的骗局较多,致使学生上当受骗
1.不法分子打着给好处费的诱饵来引诱大学生进行贷款一些不法人员经常在大学校园里大肆宣传学生贷款的好处以及贷款过后多少钱的好处费,从而让大学生以自己名义在一些校园网贷上进行注册贷款,说事后会给大学生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的现金作为“好处费”,并且会承诺所有的贷款均由自己来偿还。然而一旦贷款成功了,这些社会人员就会在人间蒸发,销声匿迹。2.很多不法分子冒用大学生的身份进行贷款很多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在大学生本人未知情的情况下,以大学生本人的名义进行网络贷款,并谎称贷款会由大学生本人来进行偿还,之后就不见踪影,造成大学生背负巨债,无力偿还。
五、大学生网贷法律的防范措施
(一)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网贷的监督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校园网贷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体系,出台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与行业审批,对校园非法网贷进行严厉打击,遏制高利贷行为的出现。另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网络监督管理体制的构建,加强对网络信息进行更深入的管理与监督,净化网络安全土壤,从源头上去杜绝和减少一些虚假信息、虚假广告、钓鱼网站等,并防止其在网络上广泛的散发,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文明、诚信、安全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校园网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避免学生受到损害。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一股合力,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校园网贷违法犯罪行为,如虚假宣传,降低贷款的权限与门槛、设置巨额高利贷陷阱以及引诱学生过度消费等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不贷。
(二)高校应针对校园网贷问题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1.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校风环境,对学生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积极地引导良好的校风会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减少不良行为与心理的产生,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风气融入校风之中。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大力倡导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以及合理消费,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与价值理念,消除学生的攀比心理,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从而在源头上遏制借贷高消费及网络“高利贷”这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再次发生。2.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相关教育,增强学生理财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相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安全、健康的理财观念,从而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理财能力的具备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合理理财以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邀请金融行业的相关人员以开展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金融知识的普及,对学生如何分配、规划自己的钱财进行积极地指导,从而使学生的理财能力得到有力的提升。3.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防范意识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资金安全意识,增强其法律防范意识,从而预防大学生校园网贷诈骗事件的发生。高校可以采用法制专家演讲授课以及发放相关资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三)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正确对待校园网贷
校园网贷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来说有利有弊,所以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意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大学生在选择使用校园网贷时,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选择合法、信用度高、正规渠道的校园网贷,切莫投机取巧,因小失大。其次,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对自己的消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身教育,累积自我消费经验,将绿色、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融合到自己原有的消费理念之中。同时,大学生可以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多学一些相关金融、理财、消费等知识,并积极主动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相关公益活动,提高自我意识。最后,大学生也应加强自身对相关网络、金融、消费、合同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修养,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家庭也应发挥好自身积极的作用为子女保驾护航
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因此,父母正确合理的消费观是子女良好消费观念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为防止子女出现网贷高消费的问题,父母应秉持健康、绿色、理性的消费观,为子女树立起勤俭持家的良好榜样。与此同时,父母应对子女关于校园网贷的使用肩负好其监护职责,很多大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去求学,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对子女的生活与学习以及思想变化上多一些关注,留心子女的生活近况与思想变化。对子女在校园网贷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如若发现子女发生“贷款被骗”、“深陷贷款泥潭”的现象,应采用及时修补以及积极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帮助子女进行积极地应对,切莫采用责备、殴打等极端的方式。
六、结语
一言以蔽之,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到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网络贷款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较大的影响。校园网贷作为网贷的一种特殊形式,给当代的大学生带来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能够使校园网贷趋利避害发挥出有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芬芬.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
[2]李锐.现代金融企业风险的法律控制——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法律控制.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5).
篇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诚信
自2001年加入世贸以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如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而企业众多内部管理体制建设中,加强财务管理是体制建设的灵魂,而财务管理体制的健全又以加强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为关键。因此,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的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事实证明: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可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乃重中之重。
一、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
众所周知,诚信,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是构成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是取得交往双赢结果的起码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将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保驾护航。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不是一日建立起来的,在校大学生们,应该从计划步入财务管理行业的第一天起,就要强化个人的诚信意识,为未来走进社会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以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的姿态跻身于行业之林;才能为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增光添彩;才能为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光天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环境基础,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时刻将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力, 就能促使其以坚定的信念去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提高了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准备条件。现代的企业制度,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因经营管理者的过错而损害所有者利益的现象,深入研究发现,大都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失控造成的,其中财务管理造假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有助于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健康运行。
(四)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添砖加瓦。十报告中多次强调依法治国。 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不高、信息失真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作用,更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是相悖的。在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有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
二、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有信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从业道德水准的高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优良的诚信品质。因此,高校必须把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摆在首位。
(一)优化课程设置。无知者无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者有信观念不强,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针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有信观念不强的问题,高校要侧重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要顾及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根据专业特点、专业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来进行诚信教育,从而激发学生诚信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专业课中要增加法制教育课时,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树立坚持原则、依法理财、不拘私情、一心为公的职业信念。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大力宣传各种法律条文,还要结合身边具体案例,教育大学生触摸警戒线付出的代价。
(二)聘请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们国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并聘请法院和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例如,汕头市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虽然有些抓虐指示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偏难,但学生对实际的教学案例往往都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的把握自己。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经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印次,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的知道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生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从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更好的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另外,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平时的作业、考试、实习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自己独立完成,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于此同时,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有很大提高,学生很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践行诚信教育。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训课程,实训课上,教师不要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实训过程视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场所,将职业道德成绩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等同起来,让学生在市场环境下接受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的考验,感受遵守职业操守的重要意义。在《审计》课的实训教学中,通过尝试模拟企业、事务所、审计机关的不同角色和岗位职责,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另一方面也了解学生做事的态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理解“诚实、守信”对维持市场秩序的意义。
(四)诚信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问题也不断涌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内容也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化而变化。在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今天,高校孤立地、一成不变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会陷入到空喊“诚实、守信”的口号泥潭当中,不管教育工作者怎样努力,学生都很难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高校要想搞好财务管理从业准人才的诚信建设, 要将行业诚信观念与个人荣辱观融合起来,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将个人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融合起来,使会计诚信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
(五)加强校园的诚信教育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可以通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签名活动、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赞颂诚信新风,鞭挞失信现象,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塑造个人诚实形象,从现在做起,倡导校园诚信新风尚。要通过倡导、赞扬、鼓励坚持诚信的行为,贬抑、鞭挞、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人们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学校生活中,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对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按时交学费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学习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让他们以诚信的姿态和品质步入社会。
(六)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首先,国家要确定一个有效率的财务管理诚信教育机构, 精选财务管理人才能接受的内容,定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培训。其次,要发挥网络资源方便、快捷的特点,进行舆论宣传,让舆论的宣传营造一种各种诚信氛围,配合会计诚信教育机构的教育,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律处罚通报,只有财务管理人才具有了法律意识, 法律才起到了约束作用。
结束语:总之,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诚信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的理论研究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课堂的一线实践,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如想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财务管理人才,就必须及时更新诚信教育内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才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维护和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诚信水平,以此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信,在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下,在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传统观念上思政课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目标定位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很少有教师意识到本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受传统思政课价值取向的影响,认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教育,这固然没错,但并不全面。当代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除传统道德观念教育之外,更应该大力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也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应该承认,思政课功能内涵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尽管有一定的契合,但还是存在区别。公民意识教育更侧重适应现代法治国家需要,而传统思政教育似乎更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取向。二者比较,无疑前者更能面向未来,外延更宽泛,也更符合国家需要。另一方面,客观地讲,思政课任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是制约在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普遍存在主体意识模糊、权利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平等意识弱化等情况,公民意识整体欠佳。[3]思政课教师本身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成长在传统环境中,其自身的公民意识也相对不足,距离作为教育者的要求还有差距。教师自身意识淡薄,自然会影响到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除要加强公民意识学习、不断强化自身公民意识外,还要真正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关键要有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国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还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观念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渗透到课程教学全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其完整和有机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入学教育,包括适应大学生活和历史使命教育;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论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法律教育,包括法律意识教育和法律制度教育。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加上思政课的特殊性,过度打乱教材章节、自主安排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授课计划仍应以教材为基本依据。但在讲授具体内容时,尤其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应将公民意识强化出来,刻意突出。课程四大模块都可以有机地融入公民意识教育的有关内容。入学教育部分,可以在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部分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可替代的角色,以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思想教育部分,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强调要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而立志成才,发愤苦读;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以中华民族优良爱国主义传统为引导,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为依托,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在人生观教育中,把人生价值的标准作为教学重点,突出强调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中,将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强化公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从而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在法律教育中,从现代法治内涵入手,通过权利义务观念教育、自由平等观念教育、公平正义观念教育以及实体法权利义务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并且可以在课程结束时安排2或4学时公民意识教育专题,既总结整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又可以系统地向学生强化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
(三)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以科学方法保证公民意识
篇8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2008年,高校已经迎来“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主独立、思想活跃、求真务实、追求时尚、目标明确、推崇民主、渴望平等。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辞海》对“价值观”的解释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根本态度。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具有行为取向的功能。”本调查不是光看“90后”大学生如何理解“职业价值”的本质,而且着重探讨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通过调查,了解“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倾向,从而为其选择理想的职业提供建议。高校也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让“90后”大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都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针对部分突出问题,对具有不同偏好和独到见解的“90后”大学生还进行了个别访谈。研究对象为江苏省10所高校的“90后”大学生,专业兼顾文科、理科、工科、医学,男生656人、女生494人,性别比例相当。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5.8%。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江苏高校的“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无不体现着大学生对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此外,他们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对自身的要求也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因此,职业目标比较务实。但是,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有待加强。职业理想是大学生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凭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大学生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调查中发现,与“80后”大学生表现出的不适、迷茫相比,如今的“90后”大学生已摆脱以往理想主义的狂热,价值目标有着强烈的实用化特点。在对待西部计划和去基层工作的问题上,55.2%的“90后”大学生选择“西部条件太艰苦不会去”和“找不到工作可能考虑去”,60.9%的学生不愿意或者说最好不去基层工作,理由主要是“生活太艰苦”“生活不丰富”“怕被埋没”。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也追求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威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只想去大企业、大单位,不愿意到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在就业压力很大的今天,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好、生活环境舒适的工作机会可能会丧失另一些更现实的机会。当问到“你认为毕业生到工作岗位,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时,仅有11.4%的学生选择“奉献精神”,9.7%的学生选择“社会责任感”。由此看来,“90后”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还有待加强。此外,在回答“你认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最大的压力来自什么”时,选择“实际水平与理想差距大”的占39.2%,选择“发展方向和理想有偏差”的占23.2%,选择“社会压力”的占20.6%,选择“没有方向感”的占17%。可见,“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际发展方向的偏差较大,需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
2.“90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待加强。职业中的道德层面,主要体现个体对职业道德素质的态度,包括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等。在对就业诚信问题的调查中,在回答“你对就业中的伪造简历、伪造材料等不诚信现象如何看待?”时,49.4%的学生表示“很不赞同”,35.8%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只有14.8%的学生表示“赞同”。在回答“你是如何看待违约、毁约行为?”时,“认为不应该”的占49.3%,“学校要引导”的占30.3%,“认为学校应该理解”的占10.3%,“只要有好工作毁约没关系”的占10.1%。在项目“你会为了提高自身成功机会故意贬低他人”上,竟有30%的学生选择“不确定”或者“会”。可见,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不能放松。对“就业中不诚信现象”课题组还从专业、性别、党团员、是否担任班干和家庭所在地这几个方面做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从专业、家庭所在地这两方面做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2.253和1.275,P>0.05,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存在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差异。对党团员在这一题做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值为1.768,P>0.05,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存在党团员差异。对这一题分别做性别和是否担任班干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t值为2.080和2.235,P<0.05,差异显著,说明存在性别和是否担任班干差异。分析发现,与男生相比,女生不诚信现象这一题上得分低,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加不赞同不诚信现象;与未担任班干的学生相比,班干在这一题上得分低,说明班干比未担任班干的学生更加不赞同不诚信现象。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出现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矛盾的现象在所难免。高校加强对“90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大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就业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3.“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待加强。职业心理素质主要评价的是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自信心水平、抗挫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就业压力管理、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在调查中,在回答“你对将来就业的想法”时,60%的学生 “有信心,但有顾虑”,18.1%的学生“有信心”、13.3%的学生“没有信心,顾虑重重”、4.9%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2.8%的学生“不知道,还没开始想”。调查显示,真正对就业有信心的学生较少,大部分会有顾虑,有的甚至茫然。面对“将来就业困难时是否感到沮丧、焦虑、烦躁不安?”的问题时,1.6%的学生反映“状况可能会比这更严重”,21.9%的学生反映“可能经常会”,66.3%的学生反映“可能偶尔会”,只有10.3%的学生选择“应该不会”。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就业困难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就业心理引导很重要。课题组对“遇到就业困难时情绪状态”做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专业、家庭所在地、性别、党团员的差异。对这一题做是否担任班干的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t值为2.121,P<0.05,差异显著,说明存在是否担任班干差异。分析发现,与未担任班干的学生相比,班干在这一题上得分低,说明班干比未担任班干的学生在遇到就业困难时不容易出现糟糕的情绪状态。此外,在调查“遇到就业困难时,你会选择什么人倾诉?”中,“90后”大学生选择“朋友”的占59.9%,选择“家人”的占26.4%,选择“辅导员老师”的占7.1%,选择“平时敬重的专业教师”的占6.6%。从这一题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倾向于和家人、朋友倾诉。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90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标准又比较单一,使其就业心理压力很大,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高校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失败会导致“90后”大学生工作选择的功利性,对职业道德培养的忽视会造成就业的不稳定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会造成工作选择上的悲观情绪,因此,必须把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养“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
1.职业理想教育长期化。在当前大学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程中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把他们的个人职业理想融入社会的政治理想之中,从而自觉地把职业选择与政治选择高度统一起来,引导他们在深刻了解社会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准个人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实现个人职业与共同事业的良性互动。“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带有较强的实用性、务实性,功利性比较强,社会价值观淡化。这种短期行为不利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有效应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需求。
高校对于“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一定要将“知”与“行”有效结合。第一,高校应从认知上坚持理想教育的长期性。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引导“90后”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各种职业价值观,由此增强对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构筑强大的价值和道德防线。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对每一个大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做科学测量,以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准确地评价自身的优劣,确立准确的求职标准。第二,要在实践中成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了避免将来出现求职过程中的地域从众、单位从众、职业从众盲目等从众现象,“90后”大学生要多进行职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对社会、对职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情况,找到个人与职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职业化。
2.职业道德教育高尚化。支撑“90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应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只有高尚的道德价值观才能成为持久而永恒的精神追求,才能促进“90后”大学生道德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针对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和新的就业环境,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突出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以保证“90后”大学生能够顺利、及时、充分就业。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道德观念的灌输。要教育“90后”大学生正确把握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生价值目标,自觉抵制各种不正确价值观的冲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形成高尚的道德规范,使健康、合理、高尚的价值观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二是加强贴近社会现实的职业教育。可采取积极有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培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职场训练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从而促使他们成为职场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道德规范的使命。
3.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进一步完善“90后”大学生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调节情绪、抗挫折能力等人格特征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认知上看,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要大力宣传就业心理知识,通过网络、海报、宣传册、展板、专家讲座等形式提供人际交往策略、面试技巧、就业不良心理调节方面的信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避免因自负或自卑而造成的挫折感和焦虑感。还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认知水平。
从情绪上看,要加强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人际互动方面的教育。大力推广“减压训练营”,教会大学生如何对待压力,增强情绪调节意识和压力管理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让他们在团体心理互动中习得合理的行为模式,进而迁移到就业中。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德 调研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其不但应学习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更应争当道德模范。而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贴近生活实际的。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大学生们每一天的生活。因此,有必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作调查了解和分析。
由于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因而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的表现上可反映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
据调查显示,总体情况而言,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较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一、大学生文明礼貌方面的表现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有54.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会将手机调成振动,其余被调查者均表示忘记或没有人有提醒自己不会这么做。同样有5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如果在公共场合中看到有人不符合文明礼貌行为是会选择视而不见,仅有2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强行阻止,另有4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说自己会口语提醒。走在校园里,经常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的同学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各个教学楼后也会零星地发现若干垃圾;有的同学满口脏话,开口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像一个大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有的同学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还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昵,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的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有的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另外,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潮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妆艳抹、服饰怪异等等。文明礼貌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据另一项调查84.54%的大学生表示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二、大学生助人为乐方面的表现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大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在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受访大学生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被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从调查数据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会去献血。
三、大学生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法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一是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较欠缺,据调查,对我国法律体系很了解的仅占2.8%,了解一些的占64%,还有近25%的人称不了解。在被问及是否知道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时,能答出6项以上的只有12.2%。常言道,知法才能守法,大学生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往往由于不懂法而错失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机会。二是大学生对涉法问题的认知较模糊,比如对“抓住小偷后围打”,仅16%的同学认为打人不对,84%的同学认为“小偷作恶人人可以打之”,而对于个别学生因盗窃同学财物而被处罚,大部分学生又选择了“放过他们”。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涉法事件以及新闻媒体报道的案例往往未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与思考,仅仅根据事件的表象情绪化地发表极端评论,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法律认知的不成熟性。三是大学生遵纪守法意志较薄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四、大学生环保意识方面的表现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模块式教学 实施策略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它综合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
近年来,“基础”课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重要尝试之一是运用模块式教学。它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模块,模块内又分成不同专题,从感受——认知——分析——把握——训练——实践等几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模块教学解决其思想深处的不同问题;强调在“做中学”,通过不同模块的实践,提高其在职业活动中必备的思想政治法律素质和关键职业能力;强调学习道德法律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的三位一体。因此, 运用模块式教学能有效地化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法律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基础”课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式教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全面了解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思想状况
实施模块式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专项能力分祈。首先应去产业界进行咨询,确定构成某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按复杂程度说明职业范围内的具体工作;然后说明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最后描述每一专项能力的标准,并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排出顺序。其核心是职业能力分析。基于此,“基础”课实行模块式教学需要首先做好学生的职业分析和能力分析。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专业系部合作,在他们去企业调研的时候一起做好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方面的能力要求分析。为此,我们要做好两种调研,其一是企业相关调研,目的是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其二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明确学生思想现状与职业能力相关要求的差距、课程改革的方向。根据我们的调查得知:不同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在思想道德法律修养和政治理论方面的能力要求大同小异,都是要求职业者具备基本的公民素质、较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态度、必备的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专业的从业者还应具备对本专业发展所借重的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力。另外,所有职业都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关键能力,如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划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二、按照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划分教学模块
基于以上分析,在对中央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统编教材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要求,对“基础”课内容进行整合与构建。从加强高职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法律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应确定以下三大模块十个专题六大实践主题的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思想道德教育(简称道德模块)。
包括理想情操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特别要结合职业理想,重点解决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使高职学生具备初步的自我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提升实践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块中,采取专题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七讲:
第一讲,转换角色,定位自我,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
第二讲,承担人生责任,确立崇高理想信念。
第三讲,做忠诚的爱国者。
第四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讲,养成良好品德。
第六讲,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与家庭观。
第七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第二模块:基本法制教育(简称法律模块)。
包括法理、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旨在帮助高职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初步学会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领域法律问题的能力。另外,重点要针对不同专业,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讲解不同的相关法律规范。
这一教学模块,主要包括各专业共同的必讲部分第八、九讲,选讲部分的第十讲,一共三讲:
第八讲,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第九讲,了解基本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第十讲,针对不同专业,重点讲解不同的相关法律规范(如:环境法、专利权法、合同法、商法、保险法等)。
第三模块:实践教育(简称实践模块)。
马克思认为,实践首先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实践模块教学是实现受教育者社会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中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上的融汇贯通,时间上的交替进行,使学生在正确认知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提高综合素质。根据现有的客观条件和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实际需要,可以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不同职业道德要求和相关政策理解力为重点,包括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两型社会建设、专业服务社会生活及调研等在内的五大实践主题。
第一实践主题:实现角色转变,规划学业生涯,重建人生理想。实践活动方式:参观校园、座谈交流、心理游戏、写学业规划书。实践目的:通过上述活动,帮助学生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理解,学会接纳自己和学校的现状;帮助学生重新定位;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实施自我监督,踏实走好入学第一步。
第二实践主题:“两型社会”建设及各专业社会发展状况调查。实践活动方式:个人或多人合作,了解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同时在校园周边及所在城市开展社会调查、宣传等,为社区、学校、家乡“两型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实践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实践主题:走出人生观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关注与学生利益休戚相关的话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由学生收集多元案例,开展班级大讨论。实践目的:通过各抒己见的讨论或辩论,增强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初步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实践主题: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案例辩论。通过相关法律知识学习,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实际,搜集相关案例,开展课堂辩论。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法治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
第五实践主题:假期“三下乡”、社会服务回家乡。高职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城镇,利用假期回家之际,向家人或乡邻宣传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活动,并完成相关调查报告。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锻炼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大模块均包含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方面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将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彻底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在现有课时条件下,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去学习、实践,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三、制订模块教学大纲、整合模块教材
教学模块和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就需要写出新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发。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条件、教学方式,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教材。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课要求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我们应该对现有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的要求进行整合,化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
四、精心组织教学,实施全过程指导
在模块式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按各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编制模块学习指南。尤其是实践模块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年国际、国内和行业形势发展,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工作式、情景模拟式、体验式、践行式等方式方法,将课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组织,严密部署,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又坚持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做到既有前期的指导,中期的跟进督促,又有后期的总结。期间还要不断给学生注入信心,对学生的成就进行评定与鼓励,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改革评价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考核成绩的构成也应该是模块式构成。具体包括理论知识模块考核和实践模块考核。评价方式进行相应改革,理论考核主要是道德模块和法律模块的理论知识考核,主要由期末测验(开卷或闭卷考试均可)和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等)组成。这两个模块的考核可以占到总评成绩的60%。对于实践模块的考核,考核内容应该是学生的“知行统一性”,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行为是否和谐统一;考核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重点是提高学生实践的参与度、实践效果和平时道德法律遵守情况等在考察评定中的权重,使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之,模块式教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课中实施“模块式”教学,重点增加实践内容,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只要对教学内容研究透彻,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情况了解清楚,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 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
[2]王洪生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3]陈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模块式教学的实施方法[J].考试周刊,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