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0-15 15:4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辅导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审视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忽略教师发展本位,在课程实施上则注重从培训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考虑。结果造成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忽视教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过分强调宏观理论、理念的灌输;培训的过程中不考虑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培训内容的随意性较大。有鉴于此,探索一种基于教师发展本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课程体系成为一种需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课程理念,正是人本理念在心理辅导教师培训领域内的反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发展为本
中小学心理辅导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专业性表现在它是以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为理论依据,以心理学应用技术为工作手段,以心理辅导时间为适应条件,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育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选择应考虑到满足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发展的需求,坚持以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发展为本。
(二)以教师的工作需求为本
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内容选择是基于对教师的要求产生的,它也需要突出教师自身的实践问题。基于教师工作需要选择心理辅导培训内容应对工作环境或工作本身进行分析:仔细考虑并决定心理辅导工作的构成要素,了解如何才能把心理辅导工作做得达到工作标准,明确心理辅导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把培训需求按优先需要考虑的顺序进行排列,决定心理辅导培训的内容。
(三)以教师终身发展为本
心理辅导培训是心理辅导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时代需求的、高质量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为目的,是满足心理辅导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需要。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可能只通过若干次的短期培训就能一劳永逸。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应树立以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坚持培训课程的内容、方法与时俱进。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选择
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选择,应对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究竟需要哪些心理辅导知识、技能以及如何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有效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提供一个行为标准并检验标准的知识、技能导向有效性,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内容;依据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条件,遵循相关原则以选择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突出心理辅导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与和特色化。
(一)基于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探索适应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个人知识、技能需要的培训内容
1.基于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选择培训内容
“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主要考虑心理辅导教师在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两方面知识的基础、缺失以及发展,由此设计的培训课程可能是以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也有可能是基于实践性知识的课堂指导课程。基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选择的培训课程应包括辅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临床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基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选择的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学生的资料搜集、诊断分析、制定辅导措施、个别会谈、团体辅导等课程。
2.基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能力结构选择培训内容
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至少应由四种基本能力构成,即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能力、准确分析和诊断能力、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心理辅导科学研究能力。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心理辅导教师的能力结构相匹配。从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能力因素出发选择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建立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确定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等课程内容;从准确分析和诊断能力因素出发选择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生理、认知、情感与行为等四个方面的以分类和描述为基础的各类诊断标准等课程内容;从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因素出发选择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的原则的运用、如何建立良好关系、会谈提问等课程内容;团体辅导的原则、基本技巧、基本过程以及团体辅导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课程内容。从心理辅导科学研究能力因素出发选择培训内容应包括心理辅导研究的样本抽样、观察分析、调查测量、实验设计、趋势预测、文献研究以及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二)采用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表现性评估方式,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内容
1.提供行为标准,探索具体、可检测、可实现的培训内容
提供一个行为标准,规定学习心理辅导内容后接受培训的教师应该达到的行为标准,进而探索行为标准所涉及的培训课程的各个方面。首先,要从心理辅导教师的角度出发,说明教师在学习完培训课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应该能做什么。其次,要给预期的行为命名,将其具体表现描述出来,并将预期行为发生的条件或约束因素阐述清楚,进而探索具体、可检测、可实现的培训内容。以农村中小学生考试焦虑辅导为例,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行为标准可包括: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受训教师应该可以描述考试心理辅导的四大主要内容(认知转变、生理调节、行为练习、应试技巧);在课程结束后,受训教师应该能够通过自我教导训练与暗示辅导教育等途径正确调整学生考试动机、矫正考试观念,指导学生从睡眠、饮食、运动等多角度积极调整、消除疲劳心态,有效帮助学生通过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性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法以及系统脱敏法等方式降低考试焦虑,帮助学生充分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受训教师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为考试焦虑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短期的治疗等等。
2.检验标准的知识、技能导向有效性,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内容
接受培训的教师应向培训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实践的证据,检验标准是否有效导向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技能,进而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内容。首先,搜集心理辅导教师教育实践证据,包括心理辅导教育教学录像、心理辅导记录以及心理辅导书面评论与反思等。以心理辅导教育教学录像为例,选择一个15分钟的连续的心理辅导教育教学片断,展示辅导教师是如何运用心理辅导技能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其次,基于评价,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培训内容。对教师所提供的心理辅导实践证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查受训教师对培训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其水平,借此,可以检验行为标准是否抓住关于心理辅导领域的有效教育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帮助培训机构确认什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三)依据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条件,选择突出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与和特色化的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内容
1.基于知识、技能的专业性选择培训内容
作为一项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和技术,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是否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悖论:专业性课程是因为专业课没能面向农村中小学实际,专业课学得太多太深,许多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和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心理辅导教育教学没有太大联系。然而目前,在一些心理辅导培训内容中,虽然包含某些心理辅导教育的成分或因素,但这种成分或因素没有明确的目的,方法不系统,缺乏科学性,只是一种附带的、无意识和经验式的心理辅导教育。中小学教师虽然学习了心理辅导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能结合现实问题灵活机智地运用心理辅导的各种干预和影响手段,很少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只有具备足够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才能胜任此项工作。所以,必须基于心理辅导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性选择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内容,重视对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提升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辅导知识、技能。
2.突出知识、技能的特色化选择培训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农村中小学校实际结合在一起,自觉反映农村中小学校心理辅导的要求,主动适应农村心理辅导发展的趋势。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特色课程主要是针对农村中小学校实际开发的课程。特色课程应从农村的角度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为例,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以及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农村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课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方面可以用灵活的形式加以设置,在总课程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心理辅导教师应掌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孤僻自卑、性格与行为障碍、逆反心理等相关知识、技能。通过培训课程学习,农村心理辅导教师能够客观地对待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农村心理辅导教育具有本土特色。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实施
“对于教师培训而言,培训内容的选择确实是影响培训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的课程实施,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协调,有机统一理论学习、校本实习与校本教研,切实保障、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知识、技能。
(一)通过校本实习切实提高心理辅导知识、技能
心理辅导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建实习场以符合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实际工作情景,技能的形成也需要通过实习来进行。实习能够为心理辅导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和场所,能促进对知识、技能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心理辅导知识、技能。校本实习的环节如下:首先,结合培训目标,连接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明确教师个人实习的任务和内容;其次,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全班观摩,开展榜样模仿;再次,进行个人实践,每位心理辅导教师以本校为实习单位,分别进行个别心理诊断、团体心理辅导、会谈提问等心理辅导教育活动;最后,对校本实习的结果进行检查评估。
(二)开展校本教研保障心理辅导知识、技能提高
篇2
〔关键词〕专业能力;发展路径;心理辅导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07-03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兴起了研究的热潮。2001年,叶澜等学者提出“从总体上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走向成熟”的观点。[1]但在教育实践中,对于特殊学科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实际上还有很大空间。本文就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内涵与发展路径进行论述,希望将教师专业化研究引向纵深。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与顺利完成学校心理辅导活动相关,直接影响到心理辅导的效果。目前,对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不同的心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了界定。王科成认为,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四种:教育教学能力,心理辅导和简单的心理治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2]贾晓波认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与不同类型学生沟通、建立关系的能力,对学生发展中心理问题进行科学诊断的能力,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沟通协调能力五种。[3]雷五明将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四种: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会谈能力、影响与干预能力、结束能力。[4]笔者在2006年四川文理学院学报上也曾经进行过相关探索,认为心理咨询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五种: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资料收集、心理测验操作、诊断能力、咨询能力。[5]综合以上各种观点,考虑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既有一般学科教学的特点,又从根本上与一般学科教学有很大区别,笔者认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应由四种基本能力构成: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诊断能力、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心理辅导科研能力。
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内涵
1.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辅导教师和来访学生建立真诚、信任、接纳和坦率的合作关系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心理辅导过程中需要时刻维护的内容。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关键在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精确的共情和真诚。特别强调与不同类型的学生,如有问题行为、学习成绩较差、和教师关系不太融洽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彼此信任和谐的关系。
对来访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尊重表现在心理辅导教师能无私地关爱学生,完全接纳学生;精确的共情表现在心理辅导教师能站在来访学生的立场去感受、理解学生表达和尚未表达,感知和尚未感知的内容,同时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反馈给学生;真诚使心理辅导教师能开诚布公地与来访学生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想法,表里如一,真实可靠。
2.诊断能力。诊断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代表了人们基于不同理论对疾病不同水平的认识。心理辅导中的诊断远比医学诊断复杂,除了考虑来访者病态的心理特征之外,还要考虑来访者自身的发展潜能,促进其人格成熟,一般应从生理、认知、情感、行为四个层面入手。如今,以分类和描述为基础的各类诊断标准(如ICD、DSM、CCMD等)为诊断提供了必要的框架,是从事学校心理辅导需要掌握的手段之一。由于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差异巨大,对诊断的理解和侧重也各不相同,这也是心理辅导教师应当准确把握的内容:行为诊断要确定异常行为即“靶行为”,认知心理学诊断要找出来访者错误的认知结构,家庭治疗则需要将来访者个人问题延伸至家庭系统中去寻找根源,精神分析关心的是来访者的潜意识、内心冲突、防御机制及早年经历中的“创伤”。作为当代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更强调以“整合”和“系统”的观念进行诊断,将心理诊断看作一个不断发现、探索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3.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学校心理辅导的部分工作是以会谈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会谈过程既是诊断过程,也是辅导过程。要求心理辅导教师选择适宜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方式获得最佳的辅导效果。会谈的基本技能包括:增强谈话动机的技能(说明谈话的意义、及时强化鼓励等);减轻来访者焦虑的技能(对谈话内容保密、告知会谈方式、尊重和接纳来访者等);提问技巧(逐步缩小会谈范围、带领式提问、嵌入式提问等);确保会谈流畅的技巧(重复来访者某段话或几个字、深入了解学生的感受或想法、感情移入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在小学以游戏活动为主,在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6]这里的“活动”主要就是指各种团体心理辅导,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指导和心理知识讲座等。心理辅导教师的团体辅导能力包括:制定团体辅导计划、确立辅导目标、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辅导进行评价等。
4.心理辅导科研能力。学校心理辅导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方面还需深入研究,比如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模式、方法都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势必影响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和有序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文化背景差异极大,学生又有不同的心理基础,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文化背景,适合学生个别差异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才能把心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特色。根据一般教育科研的属性,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应当包括心理辅导研究的抽样、观察、调查、测量、实验、预测、文献研究,以及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三、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1.专家指导。当前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比较缺乏,多由学校团干部、思想教育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专业能力参差不齐。[7]寻求心理辅导专家指导是迅速促进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专家的指导应坚持理论适度够用,强调技能培养的原则。以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技术为主,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辅。在指导过程中,强调“整合”和“系统”的观念在辅导中的重要性,突出建立咨访关系、诊断、会谈的基本技能。还要对教师研习状况进行全程关注、及时指导,对教师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和研究能力进行前后评估,确实了解教师的学习需要和收获。专家指导的形式以现场培训、召开专业会议及定期访学、专家督导为主。
2.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无论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多么丰富,如果不经过临床操作,根本不可能形成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临床实践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来访者的资料收集、诊断分析、制定辅导措施、个别会谈、团体辅导、参加科研活动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深入理解理论,发展能力。
3.合作。心理辅导教师的合作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既包括与专家的合作、与同事的合作,也包括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全面的合作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增强,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合作方式以寻求专家督导,与同事交流、讨论,备课,相互听团体辅导课,参加课题研究等方式为主。在这种合作关系下,教师对心理辅导中的失败不再采取防卫性的态度,而是相互援助,以集体的智慧共同面对问题,相互讨论,追求在心理辅导价值上的广泛一致性,但对于辅导理论、辅导技术等的不一致则保持宽容。
4.反思。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是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对反思作出了比较系统研究的是杜威,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更具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8]心理辅导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反思对于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心理辅导教师的反思应包括两方面:第一,反思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心理辅导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关于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他们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思、研究。如果这一过程逐步变为“理性的自觉”,将有助于心理辅导教师逐步摆脱固有理论、技术的禁锢,获得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超越的能力。对案例的反思包括通过集体讲座,个别、团体辅导,撰写案例等方式有目的地对辅导案例加以评析、再认,重新思考自己作为辅导教师的理论基础与辅导技能,追问自己在案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应当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在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初步阶段,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第二,反思心理辅导过程。心理辅导教师的反思不仅针对某一辅导案例,还应在辅导结束后对整个辅导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他们每天从事繁杂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很容易疏于思考,容易将生动鲜活的辅导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式化。对看似平常的辅导过程进行反思,对习惯了的程式加以怀疑、批判、审视,以积极的心态分析过程与结果的意义与价值,反观自己的辅导理念与行为。比如:在辅导过程中是否流于习惯,过多地进行指导、说明、解释,而非真正的“助人自助”?是否囿于某种理论、技术,而非以“整合”“系统”的观念对待辅导?是否沿袭西方理论而忽视西方理论的本土化?来访者产生阻抗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如何真正做到感情移入性理解……这样对辅导过程的反思,能逐步克服惯性的、直觉的、例行的心理辅导行为,渐渐成为理性的、自觉的、反思的学校心理辅导实践者。
5.校本教研。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朱慕菊指出: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具体为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成长。[9]今天,校本教研已上升为国家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政策性要求。心理辅导教师的校本教研主要针对学校辅导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心理辅导理论、技术的本土化问题,不同类型学生的辅导策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创设,心理辅导技术的整合与优化,甚至对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任何疑惑都可以开展研究,对任何经验教训都可以进行总结。(稿件编号:090611005)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叶 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200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9.
[2]王科成,肖建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9):4~6.
[3]贾晓波.当前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8(5):4~7.
[4]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与个人成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4~7.
[5]王燮辞.高职高专心理咨询学生操作性实践能力培养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2):50.
[6]《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文件,基教1999[13]号.
[7]王慧婷.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2):52.
[8]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8.
篇3
一、教育性原则
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教育性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指心理辅导工作者在进行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是指学生心理辅导要面向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极少数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辅导的对象与参与者,这一原则已经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学会调适,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又要协助学生寻求发展,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心理辅导工作者在心理辅导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以学生为出发点,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这一原则集中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本质特征。
五、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学生心理辅导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对学生的个别化对待,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辅导活动。这一原则是学生心理辅导的精髓。
六、整体性发展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是指在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工作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心理辅导工作,注重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心理问题作出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心理辅导工作中的片面性倾向。
七、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辅导要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在心理辅导进行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八、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学生心理辅导要以学生充分的参与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平等的参与为条件。
九、保密性原则
篇4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民办高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条件,让学生正确了解心理困惑和问题,并能够积极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辅导员是与学生打交道较多的一个群体,在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时具有角色优势,且因心理辅导机制尚不完善的实际情况,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承担了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学生心理困惑普遍存在但缺乏有意识的心理咨询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咨询和辅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学生普遍地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对个人的成长不构成明显影响。在民办高校学生的观念中,只有那些“心理有疾病、精神有问题”的学生,才会去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与指导。而这种观念上的误区也一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无法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要使学生转变这种观念还需要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工作者长期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因此,面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教师不能只是坐等学生来咨询,而是需要主动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二)学校空间开放性不能满足心理辅导私密性要求心理咨询是民办高校辅导员日常心理辅导的主要工作内容,在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较多,而且心理咨询对时间、空间以及咨询内容的隐秘性等要求决定了教室、宿舍或辅导员办公室这样的场所[1],无论是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上都不能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势与困境
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有如下优势:一是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构轻松的交流情境,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相对私密的空间,让他们抛开重重顾虑,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扰,最终在营造轻松的心理疏导氛围的同时消除学生的紧张、反感和害怕,促进学生积极看待心理困扰并采取适当的调节行为。二是便于应用信息技术的实时交互功能和反馈功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反思和自我调节行为。三是有利于实现心理辅导工作过程的最优化。四是网络或信息技术拓展辅导员工作时间、空间,丰富工作内容方式,有利于多角度、全方位为民办高校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目前,许多民办高校辅导员都在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分析和研究改善辅导、疏导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辅导员正在尝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多个工作环节,如新生入学的信息化心理测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辅导的模式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宣传与现实引导等,以期达到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的目的。但实际情况是,仍然有很多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初步构想阶段,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研究也十分少见。根据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辅导方面的技术或资源利用不足
目前,专门用于大学生心理辅导、咨询、测量等方面的资源与技术,都没有充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具体表现在: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各类心理辅导产品,但是商业宣传过于夸大,其实际应用与高校心理辅导的结合程度不高;可用于民办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社交软件、网站平台等虽然可以为辅导员所用,但其应用方式存在较大局限。
(二)信息技术与辅导员心理辅导整合仅是表层结合
许多信息技术与辅导员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没有真正地达到深层次的“整合”,而仅仅是达到了技术和心理辅导工作环节简单相加的表层的“结合”。很多研究者和辅导员认为只要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引入了即时通信软件、网站资源等信息技术就是技术与心理辅导的结合,就能达到设定的目标,发挥技术应有的优势。也因此,辅导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较为关注信息技术的插入使用,忽略了信息技术与辅导员心理辅导整合模式与应用策略的作用,忽视了辅导员主导作用的发挥。整个咨询过程从表面上看,辅导员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但实质上这样的“整合”丝毫没有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任何价值,甚至影响了正常的辅导效果。
(三)辅导员心理辅导策略研究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整合的研究都是理论性或者思辨性的阐述,没有放到辅导员日常心理辅导的实践工作中进行检验。这就需要后续研究者进行更进一步的实践和行动研究,使研究从实践出发,根据心理辅导的特殊情景提出相应的心理辅导策略和方法。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辅导的策略及效果分析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突破了现有心理辅导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障碍,弥补了原有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过程中交流方式的不足。以笔者所处的民办院校为例,我院开设了心理论坛、QQ群、微信群、微博,学生可以以较为隐秘的方式倾诉自己遭遇的心理困扰和真实想法,辅导员则会在网络上对学生提出的困扰进行疏导和解答,或是参与到学生论坛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的方式还可以变换为电子邮件、即时聊天软件,学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与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交流,减少其出于主客观原因不愿当面咨询的顾虑。
(一)信息技术与心理辅导整合的策略
1.围绕班级构建网络心理辅导机制
构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机制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例如,我院辅导员借助心理论坛、QQ群、微信群、微博、电子邮件等方式创建网络心理辅导机制以扩大辅导员辅导学生心理问题的覆盖面。一方面,辅导员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在学生简短地叙述事件过程后,保持与学生联系,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其处境,然后提供事情解决办法和自我状态的调整策略,提供长期的后续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辅导员利用QQ群、微信群或其他社交软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实时辅导与咨询[2]。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环境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防备大大降低,自我暴露倾向较强,利用这些交流平台,学生与辅导员之间互相交流,使网络成为学生倾诉心理困惑、表达自我观点的新场所,使之成为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观点交流、心理辅导的新渠道和新路径。
2.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以团体辅导咨询为主导
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个性化、保密性特点,为辅导员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了便利,然而由于学生团体辅导的覆盖面比较大,同时学生利用网络和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交流已经形成社区化的趋势,网络社区的交流不再受到现实因素限制,信息交流在时间、空间、形式等方面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特点,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则需要采取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辅导员不仅可以进行一对一咨询辅导,还可以使不同班级但有相似心理困扰的学生在同一网络社交平台,伴随网络用语的交流语境下,实现更大范围内进行心理问题的咨询与疏导工作。同时,学生之间也可进行相互的交流和疏导。
3.通过校内资源共享,建立心理健康预防机制
信息技术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不仅仅是面对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扰,信息技术在预防、筛查和管理的环节也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近年来,民办高校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和分析也成为民办高校入学阶段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和分析,目的是对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都起到帮助作用。以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为例,多数学生存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轻微的心理困扰和情绪问题不断叠加积累可能演化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民办高校学生心理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以往,笔者所在的院校与大多数民办高校一样采用纸制量表,不仅在调查准备和实施阶段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而且在存档与管理环节也经常出现丢失、缺页和调取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所在的院校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统一心理测量并实现有效统计和管理,不但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也为后期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和必要时刻的心理咨询活动积累了重要的参考资料。笔者所在的院校采用心理测量软件系统,学生大一入学时要求学生进行网上心理测试。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测试题,提醒和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心理测评,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分类,并做出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案,同时学校的其他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报告大致了解所带班级、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便根据其心理特征因材施教。笔者所在的院校还基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机制,并把它作为信息技术与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整合的重要环节。学校辅导员开办了心理健康互助的公众号和微博,分享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网络资源,共享内容是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资源,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大学生心理问题互动交流等多个板块。
(二)信息技术与心理辅导整合的效果分析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民办高校辅导员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表明,利用网站或者相关网络技术可普及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与疏导的能力,使问题被消除在萌芽状态[3]。但是,在民办高校辅导员将信息技术与心理咨询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律能力,在隐匿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时候,有一部分人出现了价值观和态度不端正、言辞观点过于偏激等不良倾向,这需要民办高校辅导员及时监督并积极引导,把握好意识形态主流导向。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辅导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心理辅导,将学生的心理测量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信息化,不仅为辅导员节省了较多的时间也使其心理辅导及管理工作更加有效。这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与咨询作用的同时,也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范畴向前延伸至预防阶段,通过软件测量能较为快速发现那些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及时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必要的心理咨询,尽可能地将民办高校学生所遇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在萌芽状态解决,减少由于心理困惑因未及时得到疏导而演变成为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四、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辅导的实施建议
(一)利用软件测量心理状态,划分心理辅导小组
民办高校辅导员首先通过软件等信息技术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筛查,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同时通过在与学生相处等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加深对所辅导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征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分组仅仅是强调学生心理特征的相似性以便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开展团体辅导,而不是要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二)辅导和预防相结合,利用网络将心理辅导常态化
无论是学生还是辅导员都有这样一个误区,通常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理辅导往往被局限在事情发生后。这不仅使民办高校辅导员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处理方式稍有不当就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同时也利用社交软件等工具推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心理辅导融入日常交流,进而常态化[4]。
(三)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注意的伦理问题
篇5
【关键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心理压力;对策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内涵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对于学校心理辅导的界定,见仁见智,不同学者的表述不同,角度也不同。著名学者陈家麟对学校心理辅导的界定:“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人际关系中,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做出正确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还有任华良学者给出如下定义: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知识,通过语言、文字、音乐、行为等方法,辅导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给予帮助、启发,解决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的保持身心健康。
通过对许多学者的给出的概念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运用的知识和方法主要是心理学及相关方面;2、学校心理辅导是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行为;3、学校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保持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
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笔者在这儿借助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协会在1997年通过的《学校心理辅导计划的国家标准》,认为学校心理辅导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职业与社会化三个方面的发展,具体如下:
1、学习发展
习得有助于在学校及整个一生中有效学习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完成必要的学习准备,以便能在面临众多选择时能做出决定,包括升学;理解学习与工作、家庭及社区生活的关系。
2、生涯发展
获得研究世界与自我认知之间关系的技能,及做出明智的生涯决策的技能;运用一定的策略来获得成功的和令人满意的生涯目标;理解个人素质、教育、训练及工作之间的关系。
3、社会化发展
获得理解和尊重自我、他人的态度、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出决定、设定目标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达到目标;获得社会安全和生存的技能。
简单概括,学校心理辅导的三大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学习和发展。
二、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当代社会大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稀缺的宝贝,而变得非常普遍,在当代社会中要承受众多的压力,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压力与疾病。通过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增加,且引起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以概括为:经济方面的压力、竞争造成的压力,就业压力及社会负面影响导致的压力等。
(一)经济方面的压力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市场经济使得部分人先赋予起来,但是大部分人才刚刚脱贫,而大学教育一般是收费教育,学生的年学费一般不低于4000元,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甚至一年上万,这比起20年前,费用增加了20多倍,但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只增长了不到5倍,农村收入增长更加缓慢。一个农村家庭要面对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显然有很大压力,而且当今高校中人际关系交往经济化,学生之间喜欢盲目片比,这就使得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二)竞争压力
最近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又将高材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尖浪口,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在校生不断增加,大学生开始在学校就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年有几百万学生走入大学,这些天之娇子在进入梦想中的象牙塔之后发现自己和别人相比也没有太大的优势,他们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而进人大学成为众多压力的开始,高考时一般只会考虑学业压力,而入学后要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由此引发了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而且全国因心理问题发生人身事故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三)就业压力
更大的压力是担心毕业即失业。人社保公布的2009届及2010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分别是87%和90.7%,这两年麦可思的调查结果则分别为86.6%与89.6%,差别不大,2011年麦可思公布的最终就业率是82.1%。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是总体就业率为90.6%,相差8%个百分点。不管具体的原因为何,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大批学生毕业后就失业了,按照基数为700万计算,17.9%的人数是125万,这么庞大的未就业人数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每年高校普通毕业生数量还在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业压力也成为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压力。
(四)社会负面影响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西方思想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经济也开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及诱惑,这也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很多学生收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素的而影响而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可自拔,这些都是社会负面的影响造成的大学生心理压力。
平常还存在更多类似的压力源,比如必须面对的冲突、被老师批评、即将到来的考试等,都会让学生产生身体和情绪上的压迫感,造成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压力和困惑,导致心理发展不健康。为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除压力,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人生主要的过渡时期,大学生正在从心理不成熟向着成熟过渡,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及人格的完善阶段,一般会存在理想与现实、情绪与理智、独立与依赖等种种矛盾。这个阶段中,他们需要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转变,开始面对人生的一些抉择,比如学业、恋爱、生存等等,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心理不适应这种环境的情况下。近年来,大学校园时常发生一些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正因如此,国家教育部专门强调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在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列为必修课。虽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教育部及学校都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一)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
大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辅导及心理适应力把握,同时还有对自我意识、情绪的调节,对挫折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应对等等,这门课程一般是采用理论讲述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这些理论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实际训练极少。心理教育类课程应该仅仅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显然和课程的开设方式格格不入,这就导致了虽然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是对学生并没有太大帮助。
(二)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认识不足
除了课堂教学,心理辅导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我国的心理咨询比欧洲起步晚,很多大学虽然设置了心理辅导办公室,但是形同虚设。大部分大学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对其思想工作的汇报,更为偏激的认为只有“精神病”才需要所谓的心理咨询,因此很少有学生主动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但是实际上大学生3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逐渐增多,这种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阻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外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大学中从事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的人员缺少专业的严格训练,这也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种阻碍。
四、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对策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时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普遍推广个性差异式教育,即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这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首先需要学生对心理辅导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此要对心理辅导进行普及宣传,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要宣传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解析心理现象,让大学生了解到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与表现,然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处理。这种宣传普及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要坚持预防为主,发展为辅,不仅要发现和解决问题,更要普及、宣传、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才是心理辅导要达到的最有效结果。
(二)学校应为心理辅导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资源
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的筛选,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在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合理安排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心理辅导老师的积极性。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是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础,在“寝室一公寓一学校”心理辅导体系中,要保证公寓心理辅导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比如,在公寓中建立心理宣传栏,建立公寓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公寓应该配备心理活动室,播放心理电影,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文娱活动。学校应保证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活动的经费,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经费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心理辅导从“专职”变“兼职”
心理辅导并不能限定为仅仅是心理老师的课程,而应当将这种思想管疏导每个学科的教学中,也就是授课老师也应该将心理辅导作为自己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理素质的提升与锻炼。实际上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很多适合做心理辅导的基础材料,特别是一些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场合非常适合做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创设。因此各专业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其教学资源,并和有关的心理辅导内容相结合,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从而更大程度上增强心理辅导的实用性。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班级生涯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1-0034-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1.008
Effects of class career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n career planning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LIN Xiao-Ping1,2,WANG You-Zhi2,LI Xiao-Yan1
1Xi' 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 an,710032,China
2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 an ,71006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You-Zhi,E-mail:youzhi@snnu.省略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lass career psychological guidance(CCPG)on the career planning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Methods:By random sampling and control study methods,one class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garded as the experimental class of subjects,the other class was regarded as the control.The experimental class received 3 months of group training of CCPG,while the control class did not.They were assessed with the effect assessment scale of CCPG an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as retested 3.5 months later.Results:The overall level of career planning abilities had been improved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fter 3 months of CCPG,such as in the career planning confidence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relating to career,not in the control class. Most of the improved factor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still good after 3.5 months.Conclusion:The class career psychological guidance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areer planning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class career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areer planning ability;case-control study
班级心理辅导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适宜采用班级生涯心理辅导。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和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他们共同面临的困境[2]。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创生性。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念,光靠说教和灌输是不能实现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才能实现创生[3]。最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发展性的,而非矫治性的[4],它一般不涉及个人隐私,适宜于采用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活动。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由补救性辅导向预防性、发展性辅导的转变,是高校开展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的实证研究较少。就国内目前对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实践探索的研究而言,还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阐述设计生涯辅导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使得生涯辅导方案缺乏系统性。(2)没有说明生涯辅导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导致其活动方案无法供他人借鉴。(3)缺乏对团体辅导干预效果的有效、全面的评估,评估工具有的是自编的简单问卷,有的没有设计对照组,因而结果缺乏说服力。本研究设计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主要依据生涯理论、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包括舒伯(Super)的生涯彩虹理论、霍兰德(John Holland)的生涯类型论、史旺(Swain)的生涯规划金三角理论、伊根的心理助人模式、团体动力学原理和积极心理学原理等[5]。并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体验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创生性原则。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方便选取某高校机电学院包装工程专业2个自然平行班学生(大学二年级学生)。按随机原则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班为对照班。实验班32人,其中男19人,女13人;对照班28人,其中男16人,女12人。
1.2心理辅导方法
1.2.1辅导方案
参考樊富珉关于团体辅导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6],本次辅导共设计了4个阶段(团体的创始期、过渡期、工作期和结束期),共10个单元活动,每个单元内容由3个环节(热身环节、主体环节、结束环节)以及家庭作业组成(表1)。
1.2.2实施过程
辅导前研究者把研究目的和意义分别向两班同学作了说明并达成约定,即实验班学生只能在本班范围内讨论实验内容,而对照班学生不接触本次辅导的内容和材料。同时还设立专门的督导员(由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担任)和学生观察员(由非实验对象的心理协会学生干部担任),以便严格监督心理辅导方案的实施过程,在辅导结束后督导员和学生观察员参与了效果评估。具体过程如下。(1)辅导:对实验班实施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共10个单元活动。每周辅导1个单元,每个单元活动120 min。(2)测评:实验班成员分别在第5单元活动结束时和第10单元活动结束时填写“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其结果作为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中期效果评估和末期效果评估的指标参数。(3)访谈:辅导结束3个半月后对实验班成员进行追踪访谈。访谈形式有面谈和电话访谈(每位成员20 min),内容主要有:现在您对生涯过程和意义有什么看法?您现在的生涯角色有什么变化?您对自我的认识如何?您现在人际交往状况如何?您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等?由研究者实施并笔录、整理访谈结果,实验督导员和观察员协助完成。
1.3 工具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该表是研究者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辅导需求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编制而成,共14项内容,如“本活动目标是否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活动是否体现了学生的发展要求”、“你从本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知识量”、“通过参加该活动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如何”、“本活动对增强你解决有关生涯问题的能力”、“本活动对你制定在学期间的发展目标”、“本次活动效果”、“本活动对增强班级凝聚力”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实验班对班级生涯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对实验班学生在第5单元活动结束时(中期评估)和第10单元活动结束时(末期评估)填写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班级生涯心理辅导课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有益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如,对“本活动目标是否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回答“是”的由中期的37.5%提高到末期的66.7%;对“本活动是否体现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回答“是”的由54.2%提高到77.8%;对“你从本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知识量”,回答“非常多”的由4.2%提高到11.2%;对“通过参加该活动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如何”,回答“有很大提高”的由8.3%提高到33.3%;对“本活动对增强你解决有关生涯问题的能力”,回答“非常有帮助”的由0提高到44.4%;对“本活动对你制定在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回答“很有帮助”的由 58.3% 提高到77.7%;对“本次活动效果”,回答“非常满意”的由20.8%提高到33.3%;对“本活动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回答“非常有帮助”的由29.2%提高到44.5%。
2.2两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
根据辅导方案实施过程中指导者对团体成员的观察、在辅导课余指导者和团体成员的交流、团体成员提交的生涯规划方案,以及辅导课程结束时分别对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的访谈获知,实验班学生经过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后对辅导的意义比较认可,对团体指导者给予肯定的评价,在团体中的感受较好,增进了团体凝聚力。对照班学生因未经过班级生涯辅导,处于自然成长状态,由于受现实就业严峻形势的影响,生涯发展信心缺乏、生涯发展目标不明。
2.3追踪访谈结果
辅导结束3个半月后,对实验班的20位成员进行了生涯心理辅导效果的面谈,对10位成员进行了电话访谈(另外2位成员因其休病、事假未联系上)。获知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促使团体成员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1)开始对人生过程及意义进行思考,丰富和充实了生涯角色。(2)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开始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探索自我、完善自我,增强了自主选择的意识。(3)改变了对他人的看法,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4)有了规划时间、规划生活的意识,能给每一时间段赋予具体的内容等。
3 讨 论
经过3个月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后,实验班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和能力等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本次辅导方案设计以生涯理论、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为依据,使辅导活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性和系统性,从而有利于辅导目标的实现。比如,根据舒伯(Super)的生涯彩虹理论设计并实施了第2单元“未雨绸缪定航向”,引导实验班学生对未来理想生活有一个较明确的预期,激发他们的生涯角色意识,认识大学阶段面临的生涯发展任务。结合史旺(Swain)的生涯规划金三角理论,设计并实施了第3单元“人贵有自知之明”,通过“能力、气质、性格、兴趣自我探索”活动让实验班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个性特征。着力拓宽学生对辅导课程和生涯规划的理解,增强在生涯规划中的自主选择意识。第二,在本次团体辅导中还穿插了有效职业生涯规划的讲解和讨论,并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切合个人和社会实际的职业规划,对提高学生就业信心、生涯定向及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此,我们能够肯定班级生涯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尽管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体现了随机原则,但在现场实验中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沾染性”问题很难做到精确控制,辅导效果的评价虽然采用了效果评估调查表的“量”的评估和个体访谈的“质”的评估的结合,但究竟对大学生日后实际的生涯设计、规划实施的实际效果和就业状况发挥多大作用,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班级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2]袁乐,周炜炜,戴敏秀.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和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7,10(10):6-9.
[3]卜树春.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体职能塑造[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35-36.
[4]郑炎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6-58.
[5]林晓萍,李小雁,杨艳.大学生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工作探索[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8,28(增刊):379-381.
[6]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7.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心理;心理辅导
毕业后择业就业是大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选择。据了解,随着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社会的竞争使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关注高职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其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职业心理辅导,有助于化解相关危机,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性及特征
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能成功就业或创业,而健康的职业心理是学生成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择业是大学生的一次重要抉择,也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因此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高职院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
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形成各式各样不良的心理障碍,学生在求职前、面试前、就业前不同阶段往往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就是要协助学生解决其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职业选择和适应问题,让学生们在就业前期调整好心态,增加自信心,提高对自身、社会的认识和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针对学生求职时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惑进行心理辅导、修正,有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采取最佳的途径服务社会,解决就业难题,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对学生终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是对传统的学校就业指导思想的超越,是一个全过程、全员化、全方位的教育过程,它不仅限于局部的人职匹配关系,而是从个体和整体生活的高度来考察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高职院校职业心理辅导有如下几个特征:
1.职业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渗透于整个大学教育中,而不仅仅是毕业时的安置工作。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必须遵循人类生理、心理、职业及社会发展的原理,通过对个体进行有关生涯的意识、认识、试探、引导、准备、规划、决定、体验、自我实现、评价等一系列有步骤、有阶段的辅导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2.职业心理辅导重在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每个学生都具有事业成长与发展的潜能,但有时会遇到阻碍,职业心理辅导则是帮助学生学会克服这种阻碍,使其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只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代学生解决问题或替其做出某种决定。因此职业心理辅导不注重为学生选定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而重视为他们选择就业方向提供良好的指导服务,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兴趣以及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其建立健康的职业自我形象。
3.职业心理辅导是对学生的一种帮助,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针对学生求职时面临的各种问题或心理困惑进行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职业,挖掘自身潜力和职业资源,实现人职动态匹配,从而达到学生成功就业。
二、高职院校职业心理辅导现状
1.学校职业心理辅导的独立地位和作用机制尚未确立,无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职业心理辅导机构,辅导机构往往附属于学生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且职业心理辅导仍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指导服务上,未能形成完整健全的职业心理指导和服务体系。许多高职院校至今尚未单独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有的职业院校干脆就把职业心理辅导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中,忽视职业心理辅导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2.职业心理指导内容单一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职业心理辅导内容比较单一,其服务内容和范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各大院校的职业心理辅导教材或是偏于就业技巧指导,或是偏于一般的心理辅导,基本上无职业心理辅导专用教材,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职业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方面,大多数高校还只是采取举办就业形势讲座、开展就业政策咨询、提供求职择业信息等形式,内容多是一些就业政策法规、就业信息、求职技巧、职业素质等方面,缺乏以职业生涯规划与身心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方位全过程心理指导。
3.就业心理指导方法缺乏个性化
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课程安排是以学科结构为主的课程设置,很难形成职业心理辅导的整体合力。所有的学科老师一般只顾片面完成其学科知识传授,完全不考虑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的职责。而且对于职业心理指导教育,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就是举办各种专场讲座,面对的是毕业生群体,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共同关心的话题,而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很少,缺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要求、不同特点学生的研究、了解和指导,顾及不到部分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心态等细微之处,缺乏分类指导和个别关怀,更谈不上个性化和人本化的引导和帮扶。
4.专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职业心理辅导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既要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程序有足够的了解,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求职择业的经验,又要对心理学、社会学等,有较多的研究认识。能经常性地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并能开设一定的讲座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知识。而高职院校现有职业心理辅导队伍中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高职院校虽然越来越重视职业心理辅导,也时常选送一些青年教师去参加心理咨询和职业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但由于这些教师往往并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缺少对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深层次人文关怀,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深层次心理问题,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三、高职院校职业心理辅导的应对策略
1.开展科学、系统、全程化的职业心理辅导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就业理念和职业理想,不仅仅是对毕业生要开展的工作,而应该在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中始终全面的、有计划地系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键取决于自身的竞争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而这些绝不是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所能完成的,是需要学生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而逐步积累起来的。职业心理辅导要做到计划性、针对性,步步深入,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职业心理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大学新生有意识地进行大学生涯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在低年级就适时开展职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了解职业,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到高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兴趣爱好和个人定向趋于明确,这时职业心理辅导也应由浅入深,逐步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状况及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其更具客观现实性,对自己将来选择何种职业有所准备。对学生而言,有了成熟的择业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才能对自己和未来有充分的信心,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加入社会竞争。
2.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应从高职学生特点出发,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首先,开设单独的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之中。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教师和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职业心理辅导课可包括理论指导、就业技能训练(如人际交往训练、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等)和订单式的职业实践课等。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职业生涯知识和全方位的实践锻炼,有利于科学地探索职业世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够合理地设计自己职业定位和人生规划,从而为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和自我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辅导和职业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密切配合,形成职业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和咨询辅导体系。除课堂教学之外,高职院校还可采取其他形式,如利用补充读物或声像资料实施职业心理辅导,此外还有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外的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
3.提供就业信息,引导学生调整择业期望值
学生倍感就业压力大,多源于缺乏对职业世界的深入的了解。就业信息提供是一种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了解的方法。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做得较好的就是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信息。还需要深化的是如何针对客观形势,引导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视野去看待职业世界,调整就业期望值,避免走入误区,造成职业定位不科学。高职院校做好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职业信息的咨询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渠道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好选择职业、指导择业和推荐就业等工作,特别要在减轻学生就业成本上多下功夫。辅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根据有关职业的知识进行对比性自我评价,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促进大学生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
4.科学开展职业心理测评与心理素质训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职业心理辅导通常包括帮助大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寻求职业匹配、促进职业适应等几个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职业兴趣测验、人格测验、职业性向测验和职业能力测验等职业心理测评,对学生的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一般能力、职业特殊能力等作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定,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也为学校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职业心理训练,训练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从而为学生走向完美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5.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择业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困难和压力。通过教学材料、戏剧、电影、音像教材和课堂讲授等多种方式,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等形式来开展职业心理辅导。通过团体辅导,大量有效的信息被广泛地加以传播,团体成员围绕信息展开深入讨论,从而便于参与者互相加深认识与了解,并从讨论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学生在职业认知、求职择业等方面共同的心理问题,为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同时教师或辅导员应因人而宜开展个体专项辅导。通过心理测量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及职业发展水平等心理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组织师资力量进行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采取一对一互动的方式进行辅导,可以通过面谈、电话、信函、网络等途径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涯发展和求职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完成对学生择业观、人生观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成功教育。
6.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职业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目前,部分高校都没有专门的职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机构。各高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应将此机构建立和完善起来。同时,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培训一批了解大学生的求职心理,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甚至应当了解不同部门、不同职业在选择人才时的各种试题、各种情景的职业心理辅导员,使他们尽快掌握心理指导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
指导对策[J].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2005,(4):
395-410.
[2] 李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误区分析[J].大众科技,
2005,(9):137-138。
[3] 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65-69.
[4] 蔡应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中国大学
生就业,2007,(15):98-99.
[5] 王凤.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27(1):44-46.
篇8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社会支持
一、大学班主任成为有效班级心理辅导者的条件
无论是兼职大学班主任还是专职班主任(辅导员),都会面临角色的冲突。班主任要想成为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学习与掌握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特别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应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着特殊的力量与教育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诚、友善、热情、豁达、幽默。2.积极的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爱自信;清楚并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观。3.善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怀学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学生的榜样,发挥示范的作用,严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长的取向,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勇于创新。5.具有良好的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遵守职业道德,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保守秘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二)班主任应做好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
影响心理辅导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辅导者的角色问题,辅导教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大学班主任多是由专业课老师担任,有些大学班主任是由专职辅导员来担任。任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权威者与纪律执行的监督者的角色。学生期待的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是他们的朋友、顾问,能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引导、启发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适应问题与成长问题。在辅导活动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纪律执行的监督者、管理者与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冲突。班主任在班级辅导中应转变角色与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朋友、顾问、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时是辅导活动的促进者、示范者,必要时也可以作为班级辅导活动的成员参与活动,与学生平等相处,达到真情流露,心灵交融。班主任在辅导中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注重班主任权威因素的倾向,强化教育的平等意识;改变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师生情感因素的辅导方式,努力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班主任应掌握班级心理辅导的知识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不同于主题班会。班级心理辅导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因此,大学班主任应学习班级辅导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辅导能力与技巧。班主任应掌握如下知识: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大学生在情感、爱情、人际关系、个性、升学与就业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遇到的发展问题与适应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初步鉴别。2.班级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掌握和运用团体动力的基本理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班级团体成长的过程;大学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关于班级心理辅导主题的知识。3.班级心理辅导中的基本技术。包括:积极倾听、价值澄清、鼓励支持、发问、调节示范、自我开放、与学生个别会谈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应掌握关于班级团体的知识
班主任在设计班级辅导活动时,应掌握有关班级团体的知识:1.班级团体发展过程。班主任应知道班级团体正发展到什么阶段;目前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什么;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是什么;自己目前应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级团体对学生个体产生影响或开展辅导活动等。2.班级团体心理状态。包括班级成员间的关系、班级团体的社会气氛、班级团体规范、班级团体凝聚力、班级人际沟通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活动提高班级团体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级团体规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等。
班主任应研究这些班级团体因素在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仅应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教育班级团体,而且应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级团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来实现其教育。
二、大学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措施
(一)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班主任应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收集学生的个案资料。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1)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2)家庭情况: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3)在校情况:包括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获得奖学金及助学金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交际水平(含同学关系、宿舍舍友关系、是否有恋爱关系、校外人际关系)、担任社会工作情况(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参加校内外社团等)、勤工俭学情况;(4)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件改变、经济危机、贫困、考试成绩不及格、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的兴趣、性格、气质特点,什么品质占主导地位,存在哪些个性方面的问题等等。
3.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程度如何;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4.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倾向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分析,包括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何感兴趣的职业、有无学习计划、出勤情况。学生的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生涯规划情况、是否准备考研等。
(二)组织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年龄相当者对需要帮助的同辈提供倾诉、支持、安慰或咨询服务。与班主任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其特殊的优势。由于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同、体验相似、彼此容易沟通与理解,所以他们之间的自然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高,彼此容易接纳,彼此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比较强。朋辈之间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他们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信赖的关系,减少辅导时间与精力的耗损,提高辅导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们在一起生活与学习,所以,辅导可以在自然情景下进行,减轻了被辅导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做朋辈心理辅导员,并且给予他们辅导知识的帮助与培训,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导。
(三)构建班级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会支持在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质或直接服务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2.情感性支持:包括关心、理解、鼓励、尊重、温暖。3.认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议和指导。4.友伴性支持:指通过友伴一起从事休闲或娱乐活动,满足个体亲和需求,转移个体对压力事件的注意力,增进健康情感等。
大学生远离家乡到外地读书,他们与社会的联系主要是与同学、老师及学校内外的社团组织等。许多大学生不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没有意识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积极求助,所以往往束手无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遇到经济紧张、贫困、失恋、求职困难等问题,他们不好意思向同学、老师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远在家乡的父母求助,使自己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社会支持方面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会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求助,并且学会主动寻求物质、信息、情感等社会支持的方法,主动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宿舍、小组、班级、院系、学校社团及校外等社会支持的网络系统,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交往关系,使学生学会相互帮助与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级团体的网络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
(四)积极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是发展方面的心理辅导。辅导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发展。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适应问题,班级团体的发展情况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对大一的学生主要应进行入学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辅导;对大二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辅导、爱情与性辅导;对大三的学生主要进行考研与就业辅导、自我意识、完善个性辅导;对大四的学生进行求职辅导、职业适应辅导、耐挫力辅导。各年级辅导内容有所侧重,也可以交叉进行,如生涯规划辅导应贯穿于大学四年期间的整个过程。
班级心理辅导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灵活的辅导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写心理作业等。辅导活动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园、公园、风景区等地开展辅导活动。活动前班主任应与学生协商,共同制定辅导计划,特别是活动前应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辅导的目标、意义、内容与形式,以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班主任应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促使学生在辅导中主动交流互动,使他们在互动中认识自我,彼此启发,给予反馈、支持与鼓励;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接受新的观念,并尝试改变不良行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与发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也能促使班风积极的改变,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和学生对班级的满意度、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篇9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9-0004-04
一、存在的问题
心理辅导课是一种目标性、系列性、操作性较强的辅导形式。教师在辅导中对自身定位的不同,可能直接影响辅导活动的效果。许多教师已经在心理辅导课中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但是目前在心理辅导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现象。
1.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化倾向
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化倾向表现为,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心理辅导课,配备了教师,但是教育者由于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宣传的不力,心理辅导活动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另一种表现是把心理辅导课和德育混为一谈。有人把心理辅导课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用德育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题。
2.心理辅导课的孤立化倾向
心理辅导应该是贯穿于所有学科的,而不仅仅是在心理辅导课中实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认识差异,认为心理辅导仅仅是心理辅导课的事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教学任务。有的学校除了在心理辅导课中进行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外,不再进行其他的辅导。
3.心理辅导课的教育化倾向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深入,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在心理辅导课中开始形成。但也必须看到,旧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于心理辅导课中,且有它的顽固性,仍然以教师的教育指令为学生表现的主要方向,其主要表现为“一压、二包、三放弃”。
一压: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教师没有以引导、内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辅导,而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强迫学生接受教师认为合适的心理状态。
二包: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教师剥夺了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表达方式、对感情与设想自主宣泄的机会,一人承包到底,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
三放弃:对那些长期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有问题的学生,对经过多次辅导仍不能达到心理健康要求的学生放任自流,放弃了对这些学生持之以恒地教育、引导。
二、问题的分析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活动时,常常会处于教育者和辅导者之间的角色冲突之中。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不断地教导学生,严格地管理和约束学生,多讲道理和规范;辅导者的角色要求他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辅导活动中,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显露教育者的角色。例如,总想代替学生作出决定,而不是让学生去探索;总给学生高人一等的感觉,而不是平等地与学生讨论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适合辅导活动的开展?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可以从辅导理念、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三方面加以考虑。
1.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
童年是生命旅程的开始,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良知和积极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信念是通过教师的期望体现的。事实上,教师对班上每个学生的期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构成教师对每个学生期望的信息源是千差万别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克服对低期望学生的偏见。在辅导活动中,教师要多多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事实上,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表现得很活跃。
2.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从教育者转变为辅导者,师生之间更应该是朋友关系。教师不是居高临下地与学生对话,而是朋友般平等地讨论问题。有时,教师在参与讨论中做出自我表露,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更加真实可信。这样,才能在辅导活动中营造宽松、真诚、和谐的氛围。
(1)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辅导活动
心理辅导课是一种团体辅导活动。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都有各自不同的潜能,这种差异应当得到承认,不同的潜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辅导者和学生都是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辅导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相长。
在活动课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一员出现,充分融入学生的活动中,把自己也当作学生,参与活动,一起讨论。
(2)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融洽相处、互相尊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亲和力,以民主、平等、融洽为特征,以师生间相互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以必要的交往技巧为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师生交往看作平等、互动的过程,营造宽松、温暖、富有激励性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在人际关系上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具体交往技巧上的指导,使学生快乐地、充满信心并富有成效地与老师进行交往。
在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不断地感悟。与此同时,教师也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活动,给学生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
在辅导活动中,学生需要与老师心灵的接近,与老师零距离的交流,希望老师能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去感受他们心灵成长过程中的迷惘,去帮助他们分担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样的辅导活动才能起到真正的实效。
3.教师的辅导方法要到位
如前所述,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导”字上,而不是“教”字上,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解决学生问题。“引导鼓励―积极活动”的辅导方法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辅导的好途径。
在这里,“引导”就是指教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活动兴趣,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就是教师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并以此来营造集体气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积极活动”包括下列几种含义:每个学生都要投入;在活动中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小品表演,努力理解、体验角色;认真倾听和观察别人的活动。
这种辅导方法能促进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感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感觉到,心理活动课气氛宽松,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毫无顾虑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让自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三、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教师在心理辅导课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多元的,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
1.教师应该是心理辅导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这是教师的基本角色定位。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科教学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考虑更加要注意,因为心理辅导活动直接面对的是孩子幼稚的心灵。教师的一句言语、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只有设计好教学思路,组织好教学步骤,才能有效、有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与辅导。设计和组织心理辅导课的一般步骤有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期望效果
一个活动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辅导目的,有的才能放矢。其次,教师要清楚活动期望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只有明确了依次辅导的目的、意图以及预计最后的辅导效果,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系列的活动来帮助达成目的。
(2)确定辅导的形式
辅导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至关重要。可多以学生喜欢的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来渗透辅导的目的、意图。辅导形式作为辅导的载体,应该是教师在斟酌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特长与辅导内容三方面的基础作出一个最佳的选择。
(3)多方位考虑
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辅导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既定的设计方案实施,会出现种种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多种可能性,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出调整或者应急的辅导方案。
(4)精雕细琢
不仅辅导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要细致入微,辅导过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经过细细地斟酌,甚至可以设计到教师的每一个手势与神态。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能参与辅导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精致、科学的活动设计可以使辅导活动事半功倍。
2.教师应该是心理辅导课的操作者和参与者
这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设计与组织好教学的思路,更要有执行与操作的能力。这是一种实践的能力。心理辅导课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心灵与内心世界的,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有强有力的能力来执行自己设计意图。
教师执行的设计方案不仅仅是书面的材料,如果只停留在简单执行辅导活动设计上,那么辅导活动就成为了一种形式。教师要将书面的设计方案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艺术、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的心理融合到教师创设的环境氛围中。在良好的心理体验中,教师将自己的活动课目的潜移默化给学生。
3.教师应该是心理辅导课课堂氛围的营造者和调控者
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这就需要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成为一个优秀的活动调控者。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更要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教学的过程,更要引导学生成长的途径;促进教学顺利完成,更要促进学生的个性不断完善。
(1)激活
《学会打电话》片段描述:
师:小朋友好,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渡过这愉快的40分钟!初次见面,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所以带来了一点点小礼物,希望你们喜欢!
(学生惊喜,觉得老师很可爱,很容易接近。)
师: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一起分礼物。
(学生高兴得不得了,开始和老师握手,甚至还有更亲热的举动。)
一句亲切的言语,一件小小的礼物,把原来并不熟悉的师生距离拉近了;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处于紧张状态的师生成为了朋友。一个巧妙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心灵的放开了,就会很快投入,让自己进入角色。这样一堂心理辅导课就可以顺利地开展了。
(2)引导
心理辅导重在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如何引导,怎样引导、何时引导都是值得探讨与设计的。
引导重在对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学生与教师在辅导内容上有了思想与情感的交流的时候,引导才具有意义。引导应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学生在情感需要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引导,可以使辅导的作用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引导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够,学生得不到辅导的作用;过了,又容易让学生感觉有些做作。恰到好处是教师在实际辅导中需要把握的。
(3)调控
学生是一个个体,学生的心理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定的辅导“轨迹”发展,学生会在辅导活动中出现各种状况,教师就要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找到他们问题的“症结”。教师可随时调整辅导的方法与控制辅导节奏,不能拘泥于自己预先设定的辅导方案,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让学生在“活”的辅导气氛中“倾诉”自己心灵,使辅导活动在师生双方面的交流中得到最佳的效果。
(4)促进
心理辅导有成功也有失败。反思辅导活动的成败,总结辅导活动中的一些得失经验,可以促进辅导活动的最优化,以反思来促进辅导活动的成功。
同时,辅导过程中教师也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来对学生做一个促进。言传身教,同样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辅导活动中的一些点滴体会,反思、调整,促进辅导活动更好地开展。
四、反思与讨论
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多元角色?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他既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心理状况外在表现的教育者,还是心理辅导活动的辅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只有将这些角色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师角色,才能实现角色的多元化。
1.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者
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者首先是教师,教师的天职就是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技能。在辅导活动中,也离不开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1)要有相对专业的学科知识
心理辅导课直接面对的是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辅导者必须要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有正确的分析,对问题的剖析要有理论的支持,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有专业的解决方法。采用什么形式、运用什么手段,对学生进行怎样的辅导,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都是一个心理辅导活动教师需要明了的。缺少了专业知识的辅导者会对辅导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束手无策,甚至会让学生误入歧途。这对于心理辅导活动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2)具有熟练的辅导技巧
心理辅导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每一个个案都是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辅导,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技巧。这样才能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方法,使辅导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
(3)积累实践中的丰富经验
在辅导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积累各种不同心理状况的辅导方式与解决途径,今后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借鉴。对辅导活动中的点滴成功与失误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长期的积累、长期的反思必定可以使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实效。
2.学生心理状况外在表现的教育者
教师是一个教育者,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面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行为中的表现,教师必须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结合起来,采用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1)用一颗爱心关心、爱护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爱学生是心理辅导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没有爱心怎么能够对学生进行关心与爱护,怎么能够从孩子的发展需要来进行辅导?所以,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的是一颗爱所有学生的心,对待学生要有和风细雨般的心态,在活动中可以站在爱的立场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
(2)用自身形象激发、引导学生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做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要有:开朗的性情,愉快的神态;丰富的知识,贴切的表达;适当的穿着,合宜的打扮;负责的态度,幽默的涵养;宽阔的胸襟,客观的包容;创意的教学,自信的气质。这样才能以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3)用微笑言语支持、鼓励学生
学生的点滴积累都是完善自己人格的开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的瞬间,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善意的微笑、和蔼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激昂的手势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给予的鼓励。在教师的激励下,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心理。
3.心理辅导活动的辅导者
目前而言,心理辅导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交叉,在多种学科教学中容易互相产生迁移作用。教师要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在心理辅导课中坚持辅导活动的原则、方法,做一个真正的辅导者。
(1)摆脱学科教学的固有模式
心理辅导教师通常是语文教师,有些教师的辅导模式摆脱不了语文学科已有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心理辅导课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以教师的意志作为辅导活动的内容,教师辅导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教师怎么辅导,学生就怎么适应。教师成了心理辅导活动的操纵者,学生完全被置于从属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自主健康发展。教师在心理辅导中的角色应该是活动的有力调控者。
(2)对辅导活动观念的再认识
无论是团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适合辅导的情境。把团体辅导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辅导者的引导下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师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心灵体验,提高团体辅导的实效。
(3)以积极旁观态度面对辅导
积极旁观是对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一些认识、行为的一种观测与分析的积极态度。与学生融合在活动中的同时,带着问题观察,带着目的调整辅导活动,随时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引导与激励,促进学生在快乐与肯定的体验中获得最佳的辅导效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作为教师职业中的一个特殊的角色――心理辅导课的教师更需要在新的时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自己的角色定一个合适的位置。要把心理辅导过程看作是一个与学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是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探讨、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辅导者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整合自己是传授者、教育者与辅导者的全新角色,做一个心理辅导活动的有力调控者。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2(7).
[2]钟志农.班级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育”的重要载体.大众心理学,2001(5).
[3]吴武典,金树人.班级辅导活动设计指引. 台北:张老师出版社,1993.
[4]陈培瑞.时代呼唤教师进行新的角色定位.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5] 曹钊俊.开设心理辅导课的探索.心理辅导,1999(3).
篇10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高校学生工作 运用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涉及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团体心理辅导与学生工作存在众多的共同点,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源起及其涵义
团体(Group)也有人称小组,E•W•伯吉斯1929年在《人格和社会群体》一书中,将团体定义为“若干互动的具有特定人格的个人集合”。勒温1948年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认为,不管团体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有称为团体的都需要建立在其成员彼此互动上。哈默斯(1950年)指出,所谓团体就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团体辅导开始于20世纪初。自我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和心理分析家亚力山大•沃尔夫是第一个应用心理分析原理和技术于团体的人,他在1938年开始从事团体的心理分析工作,强调团体心理分析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交往上。二次大战之后,随着行为治疗团体与个人中心团体的兴起,团体辅导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随后的几十年,沃尔夫建立了团体的心理分析技术和方法,如移情、自由联相、梦及现时行为的历史决定因素,使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有了一定的充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基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指导的团体辅导与训练的实践,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的港台地区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团体心理辅导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counseling/guidance)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一般而言,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是由1~2名指导者主持,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治疗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心理障碍。团体的规模因参加者的问题性质不同而不等,少则3~5人,多则十几人到几十人。通过几次或十几次团体活动,参加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支持鼓励,使成员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深化自我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1.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的创始人勒温强调,群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群体动力学理论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主要在于什么样的团体是有效的团体,在一个团体中,如何促进成员的成长发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应该创设一个什么样的团体气氛,以便让成员能够感觉到安全和归属。
2.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1959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相互作用分析治疗的目的是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成员通过观察他人的变化与示范,学会如何和他人沟通。
3.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个人中心治疗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目前,个人中心疗法不仅在个别咨询中应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中,而且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外的众多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如教育、职业训练、家庭生活、健康保健等。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解释人是在社会环境中怎样学习的。在1941年由米勒和多拉德提出。后来,班杜拉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们一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如果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能够为那些心理适应不良的成员提供可模仿的榜样,将有助于他们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同时,团体能为那些成员提供了一种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情境,这种环境的感染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5.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也是一种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人际沟通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是适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人际沟通理论可以为团体指导者选择何种团体沟通方式更为有效,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沟通,增进自我的了解和对他人的了解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1.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班会中的应用
班会作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实现载体,已经成为高校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以往的工作中,笔者曾尝试过将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元素加入日常的班会中。在活动内容方面:班级要由全体成员一起协商确定班名、班训和班歌,制定班级公约,确立班风建设目标。班级目标是团体的行为标准,班集体成员都须遵守,它的作用是使其在大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如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自画像”游戏;探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拍卖会”游戏;了解班级成员之间熟悉程度的“猜猜我是谁”等,学生的投入度和兴趣非常高。
2.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每一学生个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迥异,有的新生能快速顺利适应新的环境,而部分新生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仍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其目的主要是使新生尽快相识,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并鼓励新生投入班集体,培养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了解新生适应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预防。实践证明,班级团体辅导是高校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如“滚雪球”、“信任之旅”等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消除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焦虑,并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探索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有显著效果,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会使得成员更加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心、明确生涯目标、提高生涯决策能力。团体成员对活动内容的评价很高,团体中多数成员对团体的投入程度较高。团体心理辅导不失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有效的生涯指导模式。谭亚莉的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为: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经团体辅导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职业认识”“生涯定向”“自我认识”“规划认知”四个指标上的前后测增值分数,分别达到了差异显著、差异显著、差异极其显著、差异显著水平,成员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质化和量化的评估均较好,说明团体辅导的效果是良好的和有效的。
笔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在帮助大学生澄清个人工作价值观的教学中,考虑到该内容相对抽象,引入了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工作价值观大拍卖”、“生存选择”等,让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交流与互动,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增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参与性和实效性。在培养团队沟通能力的教学中,使用蕴含团队精神的“同舟共济”游戏活动,在生涯兴趣探索教学中采用“海岛旅行”澄清个人的职业兴趣,在实践中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充当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的广大学生干部们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所发挥的宣传导向、组织管理、服务沟通等作用,是高校其它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无法替代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开展学生干部培训,以有效沟通、人际和谐、情绪管理、竞争进取、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为内容。在辅导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至少递交一份成长日记,轻松的氛围、富有启发的游戏和活动,使得学生干部感悟到了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技巧,可以让学生干部明白相互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
总之,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创新要求的不断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将会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杰.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 下一篇: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