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时间:2023-10-15 09:3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受到大众的追捧。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本文就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状况做了以下简单的分析。

一、竞技体育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二、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三、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的调节

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四、竞技能力的结构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

五、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篇2

摘要竞走运动员的成绩与基础体能训练是分不开的。在基础训练时始终坚持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得到均衡的发展,为以后的运动成绩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专项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此可看出,在青少年基础训练时一般体能素质训练与专项体能素质训练应贯穿于全部基础训练阶段,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

关键词竞走运动员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在训练时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

一、一般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主要采用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均衡发展身体素质,为专项成绩提高奠定基础。

(一)耐力训练

一般耐力训练是发展有氧代谢的主要方法,常采用越野跑,长时间慢、中速走,走跑交替,长时间的球类练习来发展一般耐力。

竞走运动员开始从事业余竞走训练时,全年各个阶段都可安排一般耐力训练。准备期一般耐力的训练比重较大,常采用:

1.早操进行一般(30min-40min)的越野跑,一定距离(6km-8km)的走和跑练习。

2.准备活动安排30min-40min的球类活动。在一般耐力训练中,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来制定。跑的强度初一5min40s-6min10s/公里,初二5min10s-5min40s/公里,初三4min40s-5min10s/公里。走的强度初一6min-6min30s/公里,初二5min30s-6min/公里,初三5min-5min30s/公里。初一年总负荷量为4100km-5000km,一般耐力占30%,初二年总负荷量为4600km-5000km,一般耐力占25%,初三年总负荷量为5100km-5500km,一般耐力占25%。负荷量根据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防止高速度,大强度,逐步使耐力水平超过原有水平。

(二)力量训练

竞走运动的一般力量练习主要包括发展脚踝部、腰背部肌肉力量的练习。注意在青少年时期不要采用过重的杠铃练习,安排计划时多采用既能增加肌肉力量又能增加肌肉伸展和放松能力的练习,具体实施手段如下:

练习一:象步走,上体前倾,左手扶左脚,右手扶右脚,直腿迈步前进距离60m;

练:直臂放松,前后大摆动100次-300次;

练习三:双手互牵胸前竞走,距离60m;

练习四:每迈一步上体前倾,如左腿在前,则用右手触及左脚,右腿向前则左手触及右脚,距离60m;

练习五:两腿前后分成大步,后腿用脚掌,前腿用脚跟过渡到后腿用脚尖,前腿用全脚掌,100次-300次;

练习六:“兔跳”80次-120次(要求动作协调放松,踝关节充分伸展);

练习七:两手支撑躯干前倾60-70度,伸屈踝100次-300次(要求支撑腿伸直,足跟着地,足尖蹬地,踝关节活动幅度达到最大);

练习八:仰卧起坐20次-60次;

练习九:仰卧摆腿30s-120s(要求摆动快速,两脚摆距约1m);

练习十:仰卧举腿抬体静止用力后放松躺在地上10次-20次(要求上体要接近两腿,并且协调用力);

练习十一:两手支撑转髋跳100次-300次(要求足跟足尖交替着转动近180度,骨盆沿身体纵轴转动);

练习十二:俯卧撑10次―30次或双杠双臂屈伸5次-15次。

经过力量训练,队员的一般力量都有所提高。

(三)速度训练

竞走速度训练一般采用接近专项、短于专项的大强度竞走练习,业余训练是打基础阶段,所以大强度训练比较少,具体安排有:

表1 速度训练的课次与项目强度

项目初一初二初三

强度课次/月强度课次/月强度课次/月

400m 2:20-2:40 6-8 2:00-2:20 8-12 1:50-2:00 12-16

1000m 5:30-5:50 6-8 5:10-5:30 8-12 4:40-5:00 12-16

(四)柔韧、协调和灵活性训练

安排训练计划时根据竞走技术的特点,要加强发展运动员肩、髋、膝、踝等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改善竞走技术动作的协调与均衡性。

练习一:扶肋木压肩,要求身体正对肋木,手扶肋木,双臂伸直,做压肩;

练:扶肋木压腿,要求脚尖腿正对前方,压腿时脚尖勾起;

练习三:踢腿,包括正踢、侧踢;

练习四:扶肋木转髋,前脚用脚跟支撑,后脚用脚尖支撑,两腿蹬地后迅速转髋180度;

练习五:双手叉腰交叉步走;

练习六:成坐势,两腿屈膝内盘两脚相触,两手压膝;

练习七:跪撑后倒;

练习八:从栏架迈过去迈回来。

经过训练,队员的柔韧性都有提高,采用立体体前屈测量法,测得训练前后的柔韧性指标是否有提高,来判断训练的实效性。

二、专项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专项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属于体能主导类技术型耐力项目,这类项目的训练特点以体能为主,以专项耐力为核心,而耐力是人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能力。其特征表现在时间在一定强度下肌肉的延续。竞走专项素质一般选用以下几种指标。

表2 常用的竞走专项素质指标

运动素质指标

一般耐力 5000m跑(男) 3000m跑(女)

专项耐力 15km竞走(男) 8km竞走(女)

速度 100m跑 400m竞走

力量后抛实心球俯卧撑仰卧起坐

(一)专项耐力训练

制定专项耐力的计划时,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采用接近自己最高成绩的速度,距离短于比赛距离。一般选用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法特莱克法等方法,具体练习如下:

练习一:采用(200m-1000m)距离,总量为专项的1/2左右,间歇时间控制在30s-60s,如安排400m10次-15次,强度保持在1min48s-2min00s,这种方法能提高耐受酸的能力。总量为专项的3/5左右,(600m-1000m)间歇时间控制在2min-4min,如安排1000m5次-6次,强度保持在5min10s-5min40s,这种方法能发展混氧代谢能力;

练:采用2000m-5000m距离,总量约专项的4/5,间歇时间较长。例:2000m2次-3次,强度保持在9:23-10:00或5000m1次-2次,强度保持在25min30s-26min00s。这种方法能发展混氧代谢能力;

练习三:采用时间40min-90min匀速跑,心率在140-160次/分,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这种方法能发展有氧代谢能力;

练习四:采用距离为10km-12km走或跑,练习时要求加速时要和个人最好成绩速度相差不多。这种方法可提高承受专项比赛不同运动负荷的能力。

(二)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力量对专项成绩的发挥起着直接的作用。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注重专项力量的练习:

练习一:加大难度的竞走训练,如上坡走和冬天的雪地走;

练:适当的跳跃练习,如两换跳、跳绳等;

练习三:负重摆背练习,100-300次。;

练习四:起伏地段的持续走;

练习五:单脚半蹲各50次×3;

练习六:原地弓步跳60次×3;

练习七:足跟走400米×3;

练习八:提踵100次×3。

通过专项体能训练,队员的运动成绩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上述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均是在遵循全年训练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根据全年训练各周期的任务实施训练

三、结论

良好的体能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因此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应贯穿于全部基础训练阶段。对青少年在这一基础训练阶段中,根据竞走的专项特点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规律,科学地采取一些符合少年特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其健康的发展,为以后的运动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琳,牟少华.竞走运动与竞走运动员训练[M].民族出版社.2004.

[2] 赵亚平,王林.田径[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1-38.

篇3

关键词:竞技体育;资源整合和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80-04

1问题的提出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体育进入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新阶段。在新时期条件下,高校体育如何应奥运会后学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奥运会举办后的有利契机,如何深入利用奥运会对北京地区竞技体育的影响,使北京高校竞技体育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北京市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亟待解决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北京市高校体育如何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以实现学校体育和区域体育互动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和网络资源收集、鉴别、整理有关高校体育资源整合和优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论文的分析与讨论奠定基础。

2.2调查研究法

主要运用走访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际调查。针对调查研究的需要及内容,设计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在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高校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内涵

“整合”主要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的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市区域内高校体育的特点表现为内部的相对同质性,即高校体育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比较接近,教育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同,教育资源禀赋相似,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相近。同时,区域内高校体育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协调机制,政策上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协调学校体育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比较容易。从此层面上来讲,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主要指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要素相对同质性的条件下,北京市区域内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整体互动发展。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校体育要为区域体育发展提供服务,学校体育要与区域体育互动发展。在一定的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集合、综合、融合、结合为统一协调的整体,使之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功能,发挥整体效应,达到最佳教育效益,这就是高校体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整合过程需要遵循优化原则,追求优化效益,也将带米优化效益,因而整合与优化是互为因果关系,相互连带一起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就是将体育资源优化组 合,使高校体育资源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又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从而促进区域体育效益的提高。

高校体育资源具有多种形式和多重特性,在整合与优化中应充分把握它们载体形式的不同特征,使物质环境的、人力、组织管理的和文化的等各类体育资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挥优化效益。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方面的教育资源是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备资源,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比较直接和明显的,在整合与优化中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和区域竞技体育发展需求。

3.2北京市高校服务于北京市体育存在的问题

3.2.1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问题

外部机制是指体育行政部门对高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对高校体育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培养人才、参与科研服务等方面能力的认可度,这是高校体育能否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做贡献的重要前提条件。内部机制是指高等院校对自身优势的宣传与自我完善,高等院校应不失时机地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使外部了解高校体育的优势。要发挥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协调作用,促使高校体育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竞技体育。

3.2.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问题

竞技体育院校化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新探索,是一项开拓性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使竞技体育管理机制与普通教育管理机制有机结合。同时,借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契机,学习与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开展竞技体育训练,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训练网络。

3.2.3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的问题

北京市各高等院校必须打破现行的条块分割的格局和院校之间的界限,在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能。在项目布局上,要遵照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划,充分依据各高校的训练优势和科研特长以及生源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各高校重叠设项,在人力资源培养上,各高校要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以优势项目为主,其它项目为辅。同时各高校之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做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又要实现资源的共享。

3.3北京市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的措施

3.3.1与北京市体育局达成共识,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学院化

根据北京市现有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特色,将其溶入具有特色项目的高等院校,借鉴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成功之路,结合北京市现有的经济条件、竞技水平,以及高校的有利环境,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体育局的领导应高瞻远瞩,革新思想,锐意进取,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资力度,高度重视体育向高等院校发展,逐步增强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竞争能力,突出办学特色。

3.3.2定位更高目标的办队宗旨,培养并发展特色项目

目前北京市许多高校都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但是发展较早,开展较好的运动队还是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近年来随着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的开展和赛事的增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见表1。如只清华大学就有30个项目,38个体育代表队,共有500多名学生运动员,其力量不可忽视。清华大学的重点项目是跳水、赛艇、射击、田径、篮球、击剑。

这些学校有良好的训练场馆,承接过许多大型的国内、国际性体育赛事,如北航是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并且还承担了国际排球锦标赛的赛事,清华大学的跳水馆属于全国一流。高校的场地优势加上科研优势,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添补了强大的力量。各高等院校应将培养世界大学生体育明星,并参加世界体育大赛并能争金夺银定为最高目标,结合当前本校运动队实际情况,突出一个或多个竞技项目特色,制定适合本校的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按时间、分阶段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在清华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较高的院校里,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努力创办成为代表全国水平的特色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并带动其他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逐步提高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北京市现有12所高校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占高校总数的19.6%。随着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的开展和赛事的增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的高校运队具有一定规模,如清华大学有30个运动项目,38个体育代表队,共有500多名学生运动员。近年来,北京市高校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内大赛中相继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如清华大学培养中长跑运动员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中三夺分站赛冠军,清华大学跳水队也培养了不少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先后8次夺得全国橄榄球比赛冠军,获得第16、17届亚洲杯橄榄球锦标赛乙组第1名。但是,由于高校高水平教练员和优秀生源相对匮乏、训练竞赛经费紧张、参加比赛机会较少,以及缺乏与体育部门协同配合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竞技体育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3.3创新竞赛体制

运动竞赛是检验高校运动队训练效果的杠杆,运动竞赛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发动机,运动竞赛是推动高校健身运动普及的催化剂。我国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年一般只能参加两次比赛,即省市级大学生(或单项)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或单项)运动会。而在发达国家,每年大学生赛事频繁,高校与高校之间比赛交流接连不断。以美国高校篮球赛为例,据资料显示:他们在一年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出场次数达52场之多。显然,我们现有的大学生赛制己经限制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体协的建设,发挥大学生体协的作用,健全与实施“奥运战略”协调统一的大学生竞赛制度。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与北京市体育局紧密合作,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存发展与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在北京市大体协在体育局、高校会员单位的会费保证下,积极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提高大学生体育协会的高效运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突出和实现协会的服务功能、咨询功能和桥梁功能。

北京市高校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的模式见图1。在此模式中,北京市体育局为各高校和北京市大体协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并根据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确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局。北京市大体协通过为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训练提供资金和技术上支持,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注册来管理运动员的竞赛,根据需要可以确定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运会、洲际和世界比赛等,也可以代表高校参加各种大学生运动会。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抓运动员的训练和科技服务等。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竞技体育服务:(1)理顺领导体制,政事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顺畅、科学规范的体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大体协的作用;(2)根据国家体育方针,本着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依据竞技规律,制订和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和竞赛计划,使大学生运动竞赛社会化、规范化、制度化、多样化,从而带动高校运动训练的发展与提高;(3)为各高校提供最新的训练与竞赛信息服务,制定教练员任职资格和定期培训计划,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发展;(4)制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注册制度,杜绝运动员比赛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维护赛场的纯洁性;同时,也便于教练员、裁判员分层次进行培训;(5)尽力为各高校创造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与国际竞争的机会;(6)积极为各高校开发体育市场、筹措资金服务。加强各运动队自我造血的机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3.4完善竞赛制度

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竞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而言,高质量、合理的、完善的运动竞赛可以促进运动训练的提高,而没有系统的、高水平的运动训练,便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竞赛。可以说,竞赛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和运动训练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是相互的、相辅相成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竞赛管理经验,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的竞赛制度,充分利用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契机,不断完善大学生比赛制度。

我们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管理体制,以实现北京市高校体育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的目标。(1)运用市场,依托社会,分层次大力推广大学生联赛制度。在总结国内外大学生体育赛事的成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划分多层次的竞赛体系。根据北京市各高校的运动水平、规模等,划分成甲、乙、丙组单独进行比赛,实行升降级;(2)缩短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周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是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设置应两年举行一届并在当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前期举行更具有合理性,既可以增加高规格的比赛次数,检验训练成效,又可以为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队作好前期选拔工作;(3)建立一套由北京市、与其它省市、全国性和国际性四个层次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新体制。由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大体协负责协调组织,广泛开展北京市高校之间或与其它省市之间的校际比赛,增加大学竞技体育的竞赛次数;还应该增加各种形式的单项体育竞赛。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与竞争,适时争取或创造机会增加国际比赛(包括邀请赛、对抗赛、友谊赛、锦标赛等),不断提高高校运动水平;(4)大学体育竞赛要进入北京市和国家体育竞赛的主渠道,鼓励各高校参加体育局系统举行的各种比赛。对于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全国运动会,各高校应该以北京市为单位单独组队参入竞争;对于各单项比赛各高校应该单独组队参加比赛。

高校竞赛体制改革在学习国内外体育赛事的运作规律的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遵循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规律,制定具有特色的高校竞技体育的竞赛体制,确保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种赛事要突出“育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并起到发挥以赛代练,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作用。突出“育人为本”的思想,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体育竞赛。

3.3.5充分利用北京市竞技体育资源,提高生源质量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主要来自省市高水平运动队、体校及部分传统优势运动项目的中学。处于竞技体育改革过渡时期,为避免优秀竞技运动人才流失,北京市高校应根据自身竞技体育发展的特色,与体工队、重点体校、传统优势运动项目中学等达成招生协议,保证生源数量与质量,从而避免北京市高水平运动员外流,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才断层现象。

3.3.6外聘专职教练员,保证训练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从性质上与高校运动队训练工作要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多数教练员为本校体育教师,多数体育教师缺乏训练运动队指导重大比赛的经验,为避免少走弯路,早日成材,高等院校的竞赛训练机构应根据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外聘专职教练员,并加强对本校带队教练员的理论与实践的岗位培训,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保证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队竞技运动水平"

3.3.7增加训练经费,改善训练条件

普通高校运动队经费主要有上级拨款、学校体育经费拨款、企业赞助和体育部门自筹等几种来源;支出包括教练员费用、器材设备、运动员装备费、膳食费等费用。目前北京市绝大多数高校存在经费不足。除上级部门和学校拨款处,各高校应与北京市一些运动休闲企业、体育俱乐部,甚至其他行业达成互惠协议,借助企业赞助增加训练经费,增加经费来源,改善教练员的福利,运动员的补助及训练必备的硬件设施等训练条件。

3.3.8发挥高校优势,转移训练环境,走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之路

与科学教育事业一样,竞技训练作为以人为中心载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树人”工程,我国原有竞技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形式,使得目前举国上下竞技体育与教育严重脱节。实践表明,原有竞技体制培养出的竞技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其的需求,审度奥运金牌,其科技含量日趋上升,科学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北京市竞技体育科研成果突出,由于多数成果出自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而体工队教练员科研能力不足,经验训练占据主导,观念陈旧,且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等,导致他们难以理解与接受科学训练的新方法,以上现状表明,转移运动队训练环境,改善原有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运动员科学文化水平,发挥高校人才集中、科学集中、文化集中的优势,走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之路迫在眉睫。

4结论

篇4

关键词:体育竞技人才;人才培养;解决措施

对于人才的定义,是经过学校培养,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有一定的素质,走向社会后适应某种工作的人。对于体育人才来讲,凡是具备一定体育技能,并且在体育方面做出贡献的人都算是体育人才。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体育事业的成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国家培养竞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并不尽人意,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和不足。所以,提高高等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策略,仍然是高等院校办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在受到经济、政治、生活以及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与国外体育竞技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体育竞技人才数量逐渐减少,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首先,从数量分布来看,项目之间存在差异性,我国主要开设的训练项目都是世界上经济水平高的项目,例如田径、足球,还有一些竞技项目人才梯队不健全,如体操、花样游泳等,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过了巅峰时代之后,很可能会溃败。其次,从地区分布方面,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大部分分布在广东、四川、山东等地,这些地方是体育后备人才主要分布区域,其次是河南、河北,然后是湖南、黑龙江、浙江等,这种状况与不同地区的地域位置、经济情况,以及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有关。我国后备人才输送率不高,人才梯队呈现橄榄状,一二三线运动员处于失衡状态,这些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必须一一解决。我国高校对体育人才课余训练明显不足,体育成才率较低,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严重短缺,想要改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树立人才培养观念,以高校体育自身发展方向为切入点,深层次地分析当前现状的制约因素,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其次要满足个人的升学需求,最后要满足择业需求,我国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与国外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计划做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构建高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国家要正确面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培养目标不够完善。高校运动队的热情是由领导决定的,如果领导喜欢竞技运动,那么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定会受到重视,但是一旦换上不喜欢体育经济的领导,竞技体育的培养热情自然而然地会随之减弱,竞技体育的开展也会失去持续性,高校的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全靠领导的主观臆断,显然形成了若有若无的局面,人们往往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都是通过条例和文件,所以并不具备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完整的制度,想要培养出高水平及竞技体育人才简直是难上加难,2.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收到制约的只要原因之一是生源质量不够高,高校的运动员基本都是退役运动员,由无法进入俱乐部的运动员、应届业余普通学生组成,所以生源差的因素影响了我国高水平经济体育人才的培养,许多有发展的运动员很早就进入专业的系统训练,由于中小学体课余训练不足,所以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体育后备人才的依托,这样一来,体育人才培养就断了一个层次,由于高校生源缺乏,所以不得不招一些退役或者被淘汰的运动员,这导致高校运动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与最基本的要求都相差甚远。3.训练条件不足。我国高效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条件,明显满足不了世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无论从设施还是经费以及教练员水平上,都与世界级水平差一大截,没有标准的运动场馆,没有良好的训练器械,没有优秀的教练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体育经费,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经费,没有高水平基础的运动员,经费不足的原因抑制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高校体育的体育培养经费大部分由行政拨款,但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经费要高于教学和活动的经费,这对体育人才培养形成了阻碍,同样也给高校增加了负担。4.组队目标不够明确。在一些高校中,组建体育运动队一般只注重当前利益,忽略了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使命,为了在体育赛事中夺金,甚至乱借国家优秀运动员,用金钱来操作比赛,使得大学赛场秩序混乱,违背了国家试办高校运动队的初衷,没有明确的组队目标,是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的。2001年的大学生运动会上,虽然获得金牌数最多,但真正就读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寥寥无几,甚至有的组队领导认为高校办运动队是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这些诸多明显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5.体育专业就业难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就业难问题更加明显。这一普遍现象也影响了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很少有人去选择体育专业。由于体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只注重技能训练,不注重文化修养,所以在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即使有适合的岗位,待遇也不高,很难保障基本生活,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由于很多方面原因,高校只注重体育训练,忽视了文化教育,虽然可以保证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可以毕业,但是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生活却没有了保障。在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甚至有些体育爱好者都不得不选择其他专业,这就对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方案

1.改革培养体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需要把文化教育和体育技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运动员身心同时得到发展,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对体育方面的兴趣,挖掘有体育天赋的人才,然后形成高水平运动队,我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文化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大弊端,文化水平影响了运动员的职业素质。在体育人才培养中要优化体育教学的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立体模拟和平面模拟,增加体育教学的形象性,更加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2.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项目训练,根据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到两个专业特长,成立兴趣小组,把专项训练做好,由高校领导担任组长,把体育重点项目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教练员为直接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进行协调和监督,确保场地以及器材的完整性,确保比赛和训练可以顺利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3.提高教练员水平。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占主导地位,运动员在创造好成绩的背后一定有高水平的教练员,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要挖掘运动员的个人潜能,不要让运动员觉得自己的教练员只有严威。而要给运动员更多的关心,彼此建立融洽的关系,成为良师益友,教练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热爱自己的事业,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训练能力是专项训练教练员的核心,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训练方案。了解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动态,熟练地控制训练这个过程,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运动员使运动员,具备扎实的基础。及时与运动员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体育竞技人才培训,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合理地运用在自身的训练过程当中,把思想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不断大胆创新,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优化体育培训方面的师资队伍,适当地对教练员进行系统培训,拥有一名高素质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4.完善体育设施,优化训练环境。不健全的体育设施直接影响参加培训运动员的情绪和兴趣,教学环境不好,学生的训练热情就不会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进一步培养专业体育竞技人才,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训练设施,优良的训练环境,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训练环境是体育训练的依托,一所学校的训练设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影响体育专业课的开设,运动设施包括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高等院校需要建立提议场馆,为学生体育训练提供有益的场所,运动器材及运动场地的布局、装修的色调、训练的空间等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心情。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可以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积极性,设施齐全的情况下,运动员可以大范围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大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办学,高等院校需要对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及时地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与研究,面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为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提供完善的设施与环境,改善教育机制,为我国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蓓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孔庆波,葛玉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篇5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

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 理论体系 发展

1引言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该理论体系在我国形成于1983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谈谈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供大家参考。

2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 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2.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 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

2.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2.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 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2.2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

2.3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 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 的《竞技运动异化论》, 宋继新(1999) 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 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J].体育科学, 1999,(02).

[2]曹景伟,席翼,袁守龙,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李岩.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3]曹景伟,袁守龙,席翼,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J].体育科学,2004,(02).

[4]田麦久.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与竞技选手的社会职责[J].体育文化导刊,2002,(01).

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必要性 可行性 竞技素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46-04

前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旧的模式已经禁锢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固步自封下去必将会引发更多社会负面问题。如何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找寻新的发展模式,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1 研究对象

我国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收集和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竞技体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E-mail和走访的方式与国内在该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的专家、教练员、体育教师等进行交流,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搜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文的研究过程以及访谈的相关意见,制定了专家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1)。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说明问卷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并且具备足够的可靠性,符合问卷调查对效度和信度的要求。

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访问所获的有效数据,运用计算机通过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处理。

2.5 逻辑分析法

对整理的资料进行归纳、演绎、综合等方法,结合社会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竞技体育的体制现状基本上是体委系统一家独办,形成竞技体育的单轨制,在这种单轨制模式下走出了一条“举国体制”的独特道路即“金字塔”式的三级训练体制(塔底是的体育运动项目传统校、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中间层是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体协代表队;塔尖是国家队)。在这种机制运行下,实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位和2004、2012年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优异成绩,证明它是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的致胜法宝。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单一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资金短缺、体育后备人才减少、运动员学生文化课成绩差、成年运动员就业困难、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3.1.1 资金投入

在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费用全部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有调查数据证明:在培养成本上,我国一块金牌投入是以亿元为单位,也就说国家负担了奥运冠军从中小学校队、各级体校直至国家优秀运动队平均10年训练的一切费用(即竞技体育的发展完全依靠外源性的力量,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随着竞技体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没有能力满足多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需求。一方面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级竞技体育组织要求财政拨款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办竞技体育,已不符合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3.1.2 体育人才培养效益

现代竞技体育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对竞技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竞技体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上的较量,而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力、心理等全面素质的综合竞争。同时竞技体育需要仪器设备、科研团队、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据资料表明,我国目前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0%,二线队伍向一线队伍的输送率为1.96%(见表2)。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运动训练科技含量的不足,导致成绩的提高不得不依靠大量低科技含量资源的投入,呈现出鲜明的粗放型运作方式。在经济学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保持竞技水平需要的资源投入越来越多。因此,我国运动员训练时间之长、教练、运动员比率之低、支持辅助人员之多都是世界罕见的。

3.1.3 文化课学习

各级体育运动学校虽然都有对运动员进行文化课教学的课程安排,但都不重视。从文化课教师师资方面看:由于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编制的问题,很少有专业的文化课教师到体育运动学校进行教学,这使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另一方面从学生本身的文化素质来看:大多数都是小学、初中的文化水平,基础差,再加上训练任务重,上课时间有限,经常外出比赛等因素的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保障。另外,笔者对竞技体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

根据图1可知:喜欢学习的学生占8%,较喜欢学习的学生占11%,感觉无所谓的占54%,另有27%选择不喜欢学习。学生在刚人体校时还能坚持学习,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看到大部分的同学不学习,也就放任自流了,形成恶性循环。而对教练员对体校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态度的调查中结果显示;73%的教练员认为进行“体育训练”更重要,24%的认为“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同等重要。在这种出体育运动成绩至上,拿奖牌争荣誉的思想主导下,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综合素质必然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1.4 就业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2002年《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需安排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在队运动员人数的29%,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待就业的退役运动员比例最高,占78%,是在训运动员的3倍多。我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一旦离开运动队,就面临失业,特别是体育强省,积压待分配的各级退役冠军都是几百人。目前,我国有许多世界冠军、洲冠军、全国冠军,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上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只因不是奥运冠军,就得不到安置,拿不到就业保险,面对已走到尽头的分配政策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非常底层的岗位干苦力活。竞技后备人才的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员及家庭,并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竞技体育向学校转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2.1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必要性

3.2.1.1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高素质体育人才战略的需求,竞技体育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体能和技能,更需要较高的智力水平和优良的心理品质。而当下使得竞技体育回归教育,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就显得非常必要,而通过体教结合,小学是基础,中学是纽带,大学生负责出成绩这种培养途径,为具有运动天赋的后备体育竞技人才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让具有天赋的体育竞技人才被充分挖掘出来进行科学培养,提高竞技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2.1.2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目的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见表3),100%的专家都认为使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目的是提高竞技人才综合能力,位居选项的第一位;有65%的专家认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另外还有30%的专家认为可以带动校园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0%专家认为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综合这些专家的意见,笔者认为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对体育运动学校和普通学校是双赢,可以互利互惠。

3.2.1.3 社会政治条件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业余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业余训练工作,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积极推动各地体育运动学校与各地高等院校结合,提高办学规格,增强办学效益。”实行体教结合也就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要回归学校教育,使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体教结合既能遵循体育训练规律,保证运动员系统的业余训练,又遵循学校教育规律,保证运动员系统的文化教育。这种做法一是有利于两种文化的互补和优势的发挥,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教育部门有文化教育、学校管理、生源、思想教育和普及体育的优势;体育部门有教练、运动技术、组织训练和竞赛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义务共尽,成果共享。所以,实现竞技体育向学校教育的转移,将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最优选择。

3.2.1.4 社会经济条件

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及速度。面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赞助商想到的是投入的效益和利益,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体育体制下,处于塔身和塔基的体系中,赞助商的投资比较少,只有在塔尖上的优秀运动员才会参与很多赞助商之类的经济活动。如奥运冠军林丹、孙阳、张继科等能够得到很多赞助商投资。也有很多赞助商认为学校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是一个信息量传播相当快的平台,可以依托学校的名声,校园的文化环境进行适当的商业活动来为其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正是这样的优势才吸引了较多商家的关注,目前国内体育商品361°、李宁、安踏以及飞利浦赞助大学生足球联赛,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等等,把越来越多的商业赞助投向学校,这就为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基础。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把体教结合引入到校园是我国体育事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3.2.2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可行性

3.2.2.1 学校具有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与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具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先进理念,对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到位,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注重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已经认识到办好校运动队,可以展示自身实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可以培养激励全校师生的道德情操和拼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给招收的学生运动员在学习、训练、生活及毕业等方面给予较为优惠的政策,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成才环境。

3.2.2.2 学校具有先进的师资科研力量

学校体育教师及教练员都是正规大学毕业,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训练经验,特别是部分经过大学正规培养的专业队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运动队教练,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优势,训练效果明显,有发展潜力。同时,学校本身就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尤其是大学,不仅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齐全的专业试验室,而且拥有大批的教授、研究生等科研人才,尤其是综合大学还拥有多学科的专家。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优秀运动队能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能在经费不足的条件下,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科学训练水平。

3.2.2.3 学校具有先进的运动场馆设施

大多数专家认为学校的体育事业发展建设要从体育场馆、设备建设着手。这就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向学校转移做好坚实的硬件基础,而且现在无论从政府还是投资者也看到了学校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学校大幅度的投入体育场馆建设就为我们竞技体育走进校园搭建了可以利用的平台。通过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可知(见表4):我国各大系统现有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5%;而体育系统有18481个,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39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4%;系统有717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8%;武警系统有1285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5%;铁路系统有145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7%;其他系统有23559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7.7%。从这一结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目前我国现有场地大部分还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如果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体育场馆设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而学校场地优势无疑对学校体育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提供了硬件保障。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一部分来自各大高校,说明我国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篇8

论文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

 

当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的必然十分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为何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焦点呢?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4结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特长的体育“尖子”实施的“精英”教育,以图实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不具有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学校体育不能以课余体育训练主导体育师资的配备、经费分配;不能把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在次要的位置,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9.

篇9

关键词: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43-02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项目获得骄人成绩,其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可以说我国拥有很多经验,对竞技体育人才在竞技体育的培养是十分成熟的。但是,其体制之外的非奥项目,却还在十分艰难地寻觅自我的发展之路,在竞技体育的影响之下,当前我国对于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也只是仅仅重视对其竞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样会有很大缺陷,其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利因素,久而久之发展下去会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非奥运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建设能够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其文化修养,目前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趋势。

一、我国竞技体育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因此有了显著的提高,竞技体育也越来越得到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事业一片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从事竞技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在各个国际赛事上获奖的项目也越来越多,竞技体育可谓收获颇丰。但是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教育也随之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竞技体育教育旨在培育竞技体育人才,随着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竞技体育行业工作,这些人们参差不齐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也各自不相同,从中选拔优秀的人加以训练或是找到合适的体育教师给体育运动者培训,这对培育竞技体育人才的教育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由于我国是体育大国,国家和人们都重视体育事业的建设,对竞技体育教育更是万分关心。我国的体育教育目前仍是以三级训练网络模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主要是由业余学校―省体工队―国家集训队三级训练网络为主。这种训练模式对体育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很高,只注重对运动员自身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强化,往往会忽视运动员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近几年我国仍是以这样的模式为主,但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与实施,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不少院校开始推广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开始初步尝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目前体育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这离不开我国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正是因为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才能使我国在体育竞技方面收获不小的成就。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我国仅仅只是注重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就我国目前体育教育模式而言,仍有许多地方进行完善。

如只注重对运动员竞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运动员其他方面的教育,容易使运动员在退役后无法正常生活,运动员随着体能的退化和伤病的影响选择退役以后不可能继续依靠原来竞技体育所学会的技能来生活,倘若不重视对运动生活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会引发运动员退役后一系列的问题。

享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不能因为运动员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剥夺其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使其文化素养远远低于普通人。在运动员退役以后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利于运动员日后的发展。

三、采用体教结合教学的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开展体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一段时间,这也足以为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积累一定的经验。体教结合模式的开展,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体教结合模式指对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为了运动员自身未来出路的考虑。很多运动员在经过了参与体育竞技的黄金年龄之后一旦其离开赛场,其就业领域相对狭窄,出路就很难保证。除去成为体育教练以外很难有其他方面的就业可言,其生活质量很难得以保证。但是如果运动员有其他方面的技能便可以依靠这项技能在退役后谋生,而不仅仅只是依靠竞技体育技能一技之长,使体育运动人员在退役之后能够成功转型。

四、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方法

1.课程内容适当开设文化课程。在培养非奥运项目体育竞技人才时,不仅仅要注重对其专业竞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其院校中开设文化课程,培养非奥运项目体育竞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竞技体育的训练,更要适当的调休进行文化课训练。

2.课程时间上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课堂为辅。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非奥运项目“院校化”培养模式,应当注意要合理安排时间,真正的去安排好学生的生活作息。让学生在得到充分体能训练的同时也能够使身体得到休息,在体育项目紧张的训练之余,能够学习到一些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生活,能够使自我得到一个进一步的提升。

3.课程跨度应当要均衡。非奥运项目“院校化”培养训练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在课程跨度的安排应当要注重均衡,不能顾此失彼。在竞技体育技能训练过多时,可以适当地减少文化课程的训练,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时间休息,而在训练相对较少时,可以增加对文化课程的训练使其能够更好地安排业余时间。

4.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推广。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相比于三级网络训练模式应当要做出更多的改变。作为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模式,应当改变其三级网络选拔运动员的方法,可以走从中学选拔到业余体校再到业余体校这样一种模式,这样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过度忽视学生素养的情况,通过学校日常的教育加上合理的选拔也能够选拔出符合国家竞技需求的优秀运动员。

5.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的建设缺陷。随着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的发展,它也暴露了很多体育教学模式建设中的不足,由于其模式刚起步所以仍然有很多我们需要进行探索的地方。首先,在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模式下,因为很多运动员的选拔都是出自各个地方的普通中学,没有日常高强度的训练因而选拔上的运动员竞争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前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后期对其进行培训其困难自然可想而知。

其次,当运动员被选拔进入专业体育学校时,也就意味着其文化课程的中断,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文化课程的重视仍然较低,这就不利于我国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而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体育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期,其教学模式不够成熟仍有许多得到完善的地方。

五、结语

非奥运项目“院校化”模式的推广,一定会对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产生有利影响,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能使非奥运项目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但是其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要做好对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和非奥运项目“院校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逐步的过渡,在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中加以结合发展,希望非奥运体育项目发展能够在这种新模式下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洁,于文谦.高校非奥运项目发展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5,(03):95-99.

[2]王乐,于文谦.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5):12-15.

[3]于文谦,张廷晓.基于“木桶理论”视域下的非奥运项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4):1-5.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raining for Non Olympic Sports Talents

ZHANG Bo,OUYANG B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China)

篇10

摘 要 高校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在校园中的延伸,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不同学校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对于高校普通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参与的态度、动机以及相应的体育行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校园体育文化隶属于文化这个大群体,是校园当中由教师与学生等在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凝聚在人的思维与行为文化,能够对校园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育文化 高校 价值

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有效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开展促使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此同时,伴随高校竞技体育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它对校园体育文化作用日益突出,促使高校形成独具特设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和不断积累会时刻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校园人,并且对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思想、体育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促使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有序的开展。

一、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界定

高校竞技体育是指:“在国家特定招生政策允许范围内,高校通过招收部分体育基础较好,有较高运动发展潜质的学生和(或)拥有较高竞技运动水平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他们进行长期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促进其专项竞技能力、认知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参加各类高水平运动竞赛,从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获取比赛优胜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背景下,人们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中,逐步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师生通过以身体锻炼作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划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由内、中、外三层结构组成的,即外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制度文化与内层的精神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体育物质文化为依托,体育行为制度文化为表征,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

表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精神文化层(核心) 物质文化层(基础) 行为制度文化层(保障)

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理想等 体育场馆,体育雕塑,体育壁画,体育器材,体育标识, 体育服饰等 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体育传统,体育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行为习惯等

三、高校竞技体育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物质层面的发展

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开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基本保障。现代运动训练实践表明,先进的训练设施、完善的器械设备、专项化的训练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所必需的,同时也是获取高水平的训练效果、保证优异运动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高校开展竞技体育首先要考虑的条件就是能否提供训练及竞赛所需的体育场馆设施。

(二)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高校竞技体育比赛对于在校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这种育人的特点是“非显性”的,是一种潜移默化、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要在高校校园内营造一个体育竞赛良好开展的文化氛围,以此氛围来感化、熏陶教师和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转化为内在的信念、觉悟和习惯,从而拥有特定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印记。

(三)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行为制度文化的发展

1.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行为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通过各种赛事的举办从各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赛事影响力、运动员的榜样性等等都会从各种不同的细微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行为。因为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代表着高校竞技体育的竞技水平,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不断传递和推广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功能,对校园体育的行为产生直接作用。

2.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从运动员的招生、训练、竞赛,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学习,还有教练员的管理等等都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意义,使校园体育制度建设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另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成了高校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运动训练与竞赛。同时也促成了学生成立学生体育部和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协助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完成竞赛的组织以及日常的训练工作,对校园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