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5 09: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篇1

闽东俗指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面朝东海,背倚群山,山与海赋予了闽东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畲汉民族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留下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闽东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独具特色,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和缩影。有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被称作中国桥梁建筑技术“活化石” 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体现古代航海先进技术的水密隔仓福船制造技艺,具有地域个性文化品牌的柘荣剪纸先后列入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蜚声海内外。还有中国六大名茶之一的福鼎白茶,三大功夫茶之首的坦洋工夫红茶,有“银辉耀九州”之称的畲族银器等多项传统制作技艺分别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一、传统工艺在当代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态发生重大变化,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剧烈冲击,传统工艺的保存和传承,在当代社会中面临极大的挑战。

十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甚至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等中央文件中。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为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扬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振兴闽东传统工艺的探索与实践

振兴传统工艺,有人提出“生产性保护”的策略;一些人寄希望于现代设计,期望通过改良传统工艺的设计,生产出在当代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还有的寄希望于传统工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通过“互联网+”为传统工艺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等等,这些探索和实践都是十分可贵的。振兴不是简单地指通过引入现代设计,产生出一两套具有实用功能的新产品,而是指将它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资源,引入到相关产业领域,提升其文化品质,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

(一)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环境

传统工艺是在一定的历史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在保护实践中不仅要看重工艺项目,还要综合整体地涵养、保护其赖以续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让传统工艺回归生活,回归社区,“见人见物见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如果忽略轻视乃至舍弃其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孤立、片面的解构式的保护,振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闽东许多传统工艺存在于畲族聚居区和特色乡镇之中,应充分发挥这一文化优势,鼓励当地复兴传统文化,建设传统工艺特色小镇,建立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开发美丽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和发展特色传统工艺产业等。在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量迁出原居民,人为切断传承人群与当地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联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为振兴传统工艺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二)探索新的传承机制

闽东地区传统工艺大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以子承父业的家族传承为主要模式,一门手工艺往往服务于十里八乡,容纳不了过多的竞争者。“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会饿死师傅”成为行业里不可逾越的规矩。要学会绝活,并不是家族里每个儿子都是那块料,招收徒弟成为解决传承的办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教会徒弟,徒弟有义务赡养师傅的伦理关系。传统的传承机制也成为制约传统工艺发展的一大因素。

伴随工业化进程,品牌建设是传统工艺摆脱家庭作坊的局限,也是集中优秀人才的现代企业发展之道,做大做强传统工艺最终要走品牌建设之路。享誉世界的LV包就是从家庭手工作坊走向现代国际品牌。闽东手工艺是否走向现代品牌?从深层次上,传统传承机制的改变是一种挑战。

在传统工艺行业里探索传承机制,引入工业化生产关系,如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传承人的权益,在分享其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同时,与他们共享由此获得的收益,形成可持续的、互利互惠的商业合作模式。打破封闭,不断吸引有才华的人进入传统工艺行业,才能真正实现传承和振兴。

(三)发扬工匠精神

传统工艺的核心在于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倡导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旧时的工匠心中没有太多的杂念,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劳作中丰富经验技精艺进。当前,市场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过度的商业开发和破坏性开发让传统工艺产品的制作水平大幅下降,依仗现代科技的仿制工艺和仿制品大行其道,以粗糙的工艺和低成本优势抢夺市场。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少有工匠能安于寂寞,潜心修艺,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长此以往,必将对真正的传统工艺造成严重破坏。

工艺品品质的差异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匠心,优秀的工匠永远比机器更精准,更有灵活性。百年传承的“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其制作过程中锐意臻美、严谨理性、追求卓越的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功不可没,最值得被当作廉价代名词的“中国制造”借鉴。振兴闽东传统工艺,推动品质革命、弘扬工匠精神是把持不变的精髓。

(四)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审美情趣、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艺品样式重复、品种单一、款式单调不能满足现代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不少传统工艺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脱节,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所需,也是其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因此,传统手工艺必须不断创新,找到与新时代生活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实际上,历代的传统都是在不断创新中积累起来的,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是明天的传统。

创新可以推动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升级,提升并拓展传统工艺在当今社会的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与现代要素重新组合创新时,应加强维护其技艺体系中核心技艺的完整和纯粹,让传统工艺精神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之中。振兴传统手工艺的最终目的是让它更好地服务现代生活。

篇2

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的要求,云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大理州人民政府、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在大理市、昆明市举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并精心组织团队赴成都参加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

同时,云南各地文化、文物部门,也以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宣传活动。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200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为集中宣传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搭建了重要平台。2016年9月,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调整后的首次活动,也是第12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以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活动的宣传口号是:“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文物方面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宣传口号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一带一路新舞台,文化遗产活起来”“保护文化遗产,擦亮中国名片,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遗产”和“相约古都洛阳,感受华夏文明”。

参展中国非遗节

6月10日上午,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隆重举行。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主体活动包含“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非遗项目竞技展,并举办国际论坛、非遗项目进社区等400多场活动。

开幕式后,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副部长项兆伦等领导以及中外来宾一同参观巡视各个展示区。在传统工艺振兴成果、研培计划成果展区,云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田静,得到雒树刚部长的鼓励,希望她把设计思路更多的融入现代生活当中,让传统工艺在使用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多思考人们今天的生活方式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雒部长的一番激励让传承人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传承的信念。

非遗节上,云南省傣族孔雀舞又一次在榕城亮相,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旺腊,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喊思和他们的徒弟为观众带来徒手孔雀舞和架子孔雀舞。

云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厅长李涛亲自带队组团参加活动。55人的云南非遗代表团,为主场活动带去了建水紫陶、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彝族(撒尼)刺绣、剑川木雕、傣族织锦技艺、傣族孔雀舞、傈僳族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等云南省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平台展现我省民族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活动期间,李厅长走访看望传承人,充分肯定传承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激励了大家带徒授艺的热情。并带领相关人员,对四川省蜀锦织造技艺、蜀绣、竹编、年画、望丛歌会等非遗项目进行了调研,分析云南省与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相比,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鼓励大家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虚心学习,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这次活动,云南省还派出西双版纳傣族龙舟队――曼弄枫龙舟队,在非遗文化节的龙舟竞技展竞赛场上一展风采。

大理举办非遗日活动

6月10日至13日,云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大理举办。

2017年全省“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理州文化体育局承办。活动紧紧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主题,精心准备为期三天的传统歌舞乐展演、传统技艺展示、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文物鉴赏、文化遗产图片展览、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六大方面的活动,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广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大学等地,为广大民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拉近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让非遗保护成果融入生活,惠及民生。

活动期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传统歌舞乐展演将彝族海菜腔、傣族孔雀舞、傈僳族阿尺木刮、弥渡花灯、布朗族弹唱、怒族民歌“哦得得”、拉祜族民歌、彝族打歌、白剧、剑川白曲、弥渡民歌、白族大本曲、白族吹吹腔、白族舞蹈“力格高”、嘎蒙卡兜舞等35个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遗项目搬上舞台,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广场和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轮番上演。11场内容丰富、各具风格的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让民众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之美。

传统技艺展囊括了建水紫陶、腾冲皮影、滇式风筝、梁河葫芦丝、乌铜走银、彝族刺绣、傣族竹编、易门浦贝陶、剑川木雕、白族扎染、白族布扎、鹤庆银器、白族甲马、下关沱茶等20余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糖画、面塑展位前更是排起长队,人气火爆。

据初步统计,展示期间,传承人的销售额近20万元。活动还以图片展览的形式,展出《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白族服饰》《馆藏文物精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四个方面的内容,向观众宣传展示大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普及宣传传统工艺振兴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我省新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白族霸王鞭”、“甸北白族田埂调”、“白族甲马”、“白族服饰”、“傣族竹编”也在活动中一展风采。

活动期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金龙、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规划保护部主任胡荣梅在大理大学分别作了题为《南诏城址考古概况及研究》、《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的知识讲座。还专门邀请国际文保专家李强,为巍山县文化业务部门作了有关加拿大原住民传统文化保护的学术报告。李博士还专门参观考察了剑川县沙溪古镇,并与有关部门同志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

此外,工作人员准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宣传折页、书籍约50余种,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为广大市民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民共同关注,尊重、热爱、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全国七十项非遗项目亮相官渡古镇

在昆明官渡古镇,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系列活动于6月10日上午盛大启幕,十项宣传展示活动轮番上演,好戏连台。

在官渡古镇广场,“传承与振兴-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国非遗联展”丰富多彩。来自陕西、河北、贵州、安徽、江苏、宁夏、广东、湖北、吉林、山东、辽宁、重庆、山西、青海、、浙江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70个非遗项目,于6月10日至12日集体亮相官渡古镇,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非遗类别。联展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展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群众争先选购,联展三天现场销售额达50多万元。联展的举办得到了省外参展传承人的高度好评,盛赞主办方为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和传承人搭建宣传、交流、展示、利用的良好平台。

官渡区组织的其他宣传展示活动也精彩纷呈。中国工艺・传承与振兴民间论坛群英荟萃。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非遗联展的传承人代表、云南大学专家和学者,以及媒体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工艺的振兴展开探讨交流。创意生活―第二届民间绘画挂盘绘制大赛别开生面,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参赛。彩绘云南-昆明现代民间绘画精品展让人流连忘返,国宝云子・第四届名人围棋邀请暨百人围棋赛扣人心弦,官渡滇剧花灯展演令人耳目一新。

篇3

一个起点,来之不易,在万物竟择的环境中,华丽其表,坚强其躯壳者众。渐渐地,有一些美好已经淡忘,有一些记忆已经模糊,退守,退守,甚至就要湮灭了。但是那个微弱的力量开始苏醒,开始奋争,它甚至生发出了一股无所畏惧的呼喊,渐渐地它勾勒出一幅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的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画卷。

晋城工艺美术事业起步了!

《诗经》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思是说,按照先人传下来的斧柄样子去做,就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这样续接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技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曾说过“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文化事业要繁荣,文化产业要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0年,晋城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晋城文化在加速,晋城旅游在扩展,晋城工业在转型,晋城环境越来越美,晋城人文氛围越来越浓厚。可是,晋城的工艺美术事业呢?真正的组织架构没有建立,民间艺人在求索的道路上苦苦寻觅却没有连接他们的纽带,传统的工艺美术企业在凋敝,一些艺术高手成为打工路上失落、流浪甚至为生计愁白了头的失意者。

可以说,晋城工艺美术协会的成立是应时而生、随势而动、乘势而起。

辉煌的过往与无奈的挣扎

曾经璀璨的古文明之光,曾经辉煌的地上古迹遗存,曾经能工巧匠集聚的“九头”、“十八匠”,曾经出彩的“五小工业”,从泽州铁器、阳城陶瓷到高平秀活儿,从剪纸、面塑到琉璃咯嘣儿……

我们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曾经。

匆匆30载,弹指一挥间。该发展的发展了,该壮大的壮大了,可是一些企业滑向了倒闭,一些名牌成为了记忆,一些手艺渐渐消失,一双双不甘的双眼黯然闭合。

最典型的企业莫过于高平丝织厂。

前些年,一位老画师曾经费尽周折找到了高平丝织厂的旧址,看到的却是满眼荒芜和凄凉。斑驳的厂牌斜在一侧,不辨颜色的广告牌像一张枯黄的老照片,生产车间已经废弃荒芜,杂草丛生。无法掩饰的萧条在提示着什么。这就是曾经赛过江南丝绸的高平丝织厂吗?这就是享有“太行山上一枝花”美誉的高平丝织厂吗?那些满头银丝的老艺人呢?那些芊芊巧手的出神入化的精工巧活呢?

高平人把一双巧手织出的精美绸缎叫“秀活儿”,多美的名字,多么的诗意,多少的赞赏!但是,那些曾经的过往,转眼间不见了。

社会在变迁,一些美好要逝去,另一些美好要涌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灵魂深处的那些记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牢牢地植根于我们的心灵,哪怕很微弱,但是隐隐地发着芽,在呼唤,在成长,在赞美,在歌颂。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珍贵?夕阳如血,现实似铁。许多时候手工艺被按照“能不能养家糊口”的标准被动淘汰出局,成为另一种绝唱。保护,纪录,发扬还是挽留?更多时候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种文化或生活慢慢消亡,内心的痛楚无法言表。

王友海佝偻着身子伏在满是刀痕的破桌子上雕刻着一枚山核桃,他不断地刻啊刻,一年下来仅能维持生计。他哪里知道收购他雕刻作品的河南人转眼以200倍的价钱卖给了北京的商人。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大多是师徒相授,但师徒之间的信任很难建立。就拿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制作来说,从采土、掏泥、拉坯到雕刻、磨光、晾干再到装窑、烧制等各道工序,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专心一意用心雕琢,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这个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打打下手也得三四年。现在让一个人三四年不挣钱,只打下手,恐怕话还没有讲完,人已不见踪影。即便有徒弟愿意学,徒弟翅膀长硬后又如何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理儿还是让很多老艺人欲言又止,犹豫不决。

手工艺师傅们的凄凉又何止这些?

20世纪90年代,晋城工艺美术事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顿时期。经济转型、外贸体制改革,这些企业纷纷转产或破产倒闭,手工艺人纷纷转行,许多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生产也相继关、停、并、转。晋城人一度引以为豪的丝绸制品、铁器制品、玻璃制品等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工艺师们的生活轨迹也在顷刻间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工艺美术行业生产经营模式基本上在这一时间寿终正寝。最困难时,市属工艺美术企业一家都没有。关的关,转的转,只剩下寥寥数家个体经营者苦苦支撑;手工艺人为生计发愁,不得不纷纷改行。每个工美企业的老人回忆起这个阶段时,仍唏嘘不已,扼腕叹息。

工艺美术为何会滑落如此厉害?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是主因。计划经济时代,工艺美术部门只负责制作,完全不过问销售;当体制变化之后,工艺美术企业和艺人需要直接面对市场时,一筹莫展,天仿佛塌了下来。

坚守阵地与绝地奋起

有一种死亡悄无声息,却把记忆如蝉蜕般留在人间。这是文化遗产的死亡。非物质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可复制。

很多优秀的艺人活跃在民间,他们往往从几岁开始学艺,而终生难以割舍,默默坚守阵地,传承着古老的民间艺术。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只因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痴情和挚爱。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晋城市工艺美术行业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在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拓展产业空间、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出口创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打造晋城文化名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创作织锦《去安源》、代表着当时织锦工艺最高水平的高平丝织厂于2008年9月成功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成为名闻遐迩的山西吉利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围绕潞绸文化的传承发扬,塑造高端丝绸品牌,投资约3亿元兴建了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覆盖全省、以北京为前沿延伸华北、辐射全国的销售格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唯一的大麻丝绸交织系列面料荣获全国丝绸博览会新产品奖和丝绸新品金奖,“佶利迩”品牌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产品荣获“山西省名牌产品”;“佶利迩”真丝系列产品荣获中国首批“高档丝绸标志”认证,成为华北地区唯一入选企业。该公司也成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龙头企业之一。

恍如一夜梦醒,“太行山上一枝花”又灿若夏花,芬芳四溢。

据不完全统计,像吉利尔这样改制后从事工艺美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共有150多家,从业人数近5000人,产品主要包括生铁冶铸、陶瓷、玻璃、服饰、刺绣、丝织、泥塑、雕塑、面塑、剪纸等10余个大类1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创造税收近2亿元,出货值1715万元。

挖掘传统与创新传承

长期以来,人们把工艺美术业摒弃于现代化工业生产之外,忽视其所具有的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事实上,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常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象征和名片。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工艺美术对历史这个“根”的继承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文化这个“魂”的拓展。一件好的工艺品能做到实用性与欣赏性的统一,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鉴赏。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粗糙的石头在能工巧匠手里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就地取材原料成本低廉,而且附加值极高,经济效益显著。

是墨守成规、苟延残喘,还是勇敢地走出去、迎接市场挑战?痛定思痛。近几年来,晋城刺绣、陶瓷等企业纷纷走上改制之路,从国有到民营,从等着商家来找到主动走出去找市场,变被动为主动,新的产销格局逐渐形成。

2013年6月29日至7月3日,山西省首届文博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晋城工艺美术企业“搭上顺风车”、“扯起大红绸”、“掀起盖头露出脸”、“惊倒客商万万千”。高平秀活儿、阳城琉璃、泽州铁货等大“秀”展场,一时惊艳全场,博得赞誉,晋城工美人个个喜笑颜开、合不拢嘴。

打了广告,得到订单,壮了声势,原来走出去是另一片天。

像这样的工艺美术展览活动太多了,一次次走出去展示,带回来的不仅是无尽的赞誉、诚挚的挽留及真诚的邀约,更多的是来自五大洲的产品订单。

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立足于前人的技艺,却又不被其束缚而止步不前,这就是晋城工美人对传统的扬弃、对创新的执着。做到重视和提倡并重,与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有机融合,走出一条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晋城工美之路。

要加快建设集原材料供应、信息沟通、文化技艺交流、物流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工艺美术交流平台和有影响力、权威性的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市场,结合各类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和旅游景区的建设,合理规划,构建多层次、有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市场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园区,走集约发展之路。

要宏观把握工艺美术发展全局,吃透市场,看清自我,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在机制和环境上取得突破。对于创新研发能力差、综合型专业人才匮乏、后劲和潜力不足,要做到挖掘与传承并进,继承与创新并举,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加大整理传承和保护,分门别类制订规划和细则,责成专人落到实处,形成合力抓工美、真心去呵护、齐心再加劲,致力出佳绩的良好氛围。

立足当下与放眼未来

一个顶级的工艺美大师是一县之宝、一市之宝,是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的很可能是一个企业和品牌的发展。近年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高,山西省对工美艺术的支持也加大了力度。一批工美大师兴办的企业已迅速成为行业的“龙头”,它们带动的不仅是手工艺品的发展,更发展成为集产品、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园区。它们行走在企业竞争的市场中,又活跃在文化旅游的舞台上,这些工美企业和品牌成为宣传晋城文化的一张张“金名片”。

“未来几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力争把晋城打造成影响全国的特色丝麻产业基地。我们的重点不仅是发展几家企业,而是要通过丝麻产业的不断壮大,加快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晋城市委书记张九萍在调研吉利尔后说到。

2009年,国务院制订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同时,国家又将工艺美术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工艺美术业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工艺美术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振兴工艺美术已经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晋城市委、市政府也组织开展了首届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通过评授、表彰业绩卓越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激励、引导广大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进一步繁荣创作,有效地促进了晋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

“只见彩蝶纷飞舞,谁知破茧抽丝痛”。晋城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格局还很不均衡,重开发、轻保护,重产出、轻投入,传承面临断层、后继乏人等制约因素。要想将蓝图变成现实,晋城市工艺美术产业还需迈过几道坎。不过,东风正起,暖日高升,工艺美术产业破茧化蝶指日可待。

篇4

关键词: 湘绣专业 刘爱云大师工作室 人才培养模式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苏绣、粤绣和蜀绣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是湖南的“艺术名片”。湘绣作为一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成为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主力军,而要振兴湘绣产业,迫切需要一大批质量好、素质高、艺术设计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

为振兴湘绣产业,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系统培养湘绣人才,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刘爱云大师工作室概况

为了解决湘绣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输送一批质量好、素质高、艺术设计水平高的湘绣技能型人才,立足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办学状况,成立了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它是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其运作模式如下。

1.学校提供资金和教学场所,配备教学和实训的相关设备设施,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大师担任大师工作室主持,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教师,同时在学校内部组织优秀教师共同成立湘绣教学团队,并选派管理人员做好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行。

2.湖南省政府、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湘绣专业,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纳入省重点支持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2010年湘绣专业成为湖南省精品专业。给予刘爱云大师政府特殊津贴,大力支持学院的办学。

3.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和湘绣城企业集团公司等企业捐助湘绣教学的设备,按照湘绣工艺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和布置湘绣实训工作室,选派技术骨干到学院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协助并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并为学院培养湘绣后备师资队伍。企业还设置了湘绣奖学金和助学金,对优秀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资助,同时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便利。

二、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在教学方面的探索

1.以刘爱云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

由于湘绣专业在全国首开,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湘绣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联合湘绣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学校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将“创新、技术、技能、生产、研发”融为一体,通过湘绣刺绣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双重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湘绣刺绣岗位和设计岗位技能的要求。

(1)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

以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教学团队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的开发,企业专家作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员,将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知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企业专家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的咨询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能为课程开发工作提供湘绣的岗位内容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并为湘绣课程内容需要的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等细节问题提供咨询。

将行业人士和企业专家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职业现场第一线的优势,课程开发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接轨,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根据最新的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订完整的、更新及时的课程计划用于实施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且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湘绣专家、企业骨干及校内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了湘绣的核心专业课程8门,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

为了更好地培养湘绣人才,学院组织企业专家和学院专家的教学团队负责开发湘绣教材,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发了湘绣专业教材:《湘绣》、《湘绣技法》、《湘绣制品》、《湘绣简史》等。

2.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

要培养优秀的湘绣人才就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学院对湘绣任课老师进行了优化,聘请湘绣研究所退休的一批省级刺绣大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并选取优秀教师担任湘绣团队教师,其中具有多年艺术设计与管理实践经验、获得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等,也有充满朝气的年轻教师,形成了资深专家“传、帮、带”,年轻教师“教、学、研”的局面。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实行岗位互挂的做法,学院对企业的技术骨干定期进行培训,给予技术骨干教学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为学校培养后备教师;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一个实力强大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湘绣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与知名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湘绣人才,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依托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的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学院先后与湖南湘绣研究所、湖南湘绣城企业集团、金球湘绣、再红湘绣等湘绣知名企业签订了湘绣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同时与一批湘绣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提供良好的场所;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实习期间统一为学生发放一定的补贴并提供住宿,为湘绣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了无缝对接。工学结合共享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具体做法如下表:

篇5

近几年来,立千方百计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人人以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振兴企业经济为已任,纷纷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讲、比”活动中去,把开展“讲、比”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参与和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课题等科研攻关任务,并获得丰硕科研成果。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立成功研制“PVC合金毛细管式超滤膜”,攻克普通PVC材料产业化生产优质超滤膜的世界难题,降低了超滤膜的生产成本和运行能耗,提高了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力推动了该技术在传统水处理行业的大规模应用。该成果先后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立的研究成果100%实现产业化,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在海口建有世界最大的超滤膜生产基地之一,年产1000万平方米PVC和PVDF毛细管式超滤膜,稳居世界前列。在苏州建有大型超滤设备生产基地,年产柱式和帘式超滤膜组件、小型超滤设备、家用和商用净水器约100万台套。

2012年11月,立公司被省科协、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科技厅和省工信厅授予2012年度海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立超滤膜组件用于市政供水处理,与传统工艺相比,其运行能耗低于传统工艺,节地75%,节水3%~5%,却能彻底滤除细菌病毒,微生物和浊度等指标优于美国和欧盟标准,成为“第三代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技术。全球最大膜分离自来水厂之一―日产净水30万立方米的台湾高雄自来水厂全部采用立超滤膜,标志着立在该领域已迈入世界同行业前列。截至2013年10月,该水厂已成功运行7年,成为全球市政供水领域解决高污染、高变化性水质处理范例。山东东营南郊水厂、江苏南通芦泾水厂、北京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第九水厂等大型项目,均采用立PVC超滤膜,出厂水质率先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各项指标要求,较好地解决了饮用水病原性微生物产生的威胁,消除了传统氯消毒衍生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氯化物,有利于饮用人群身体健康。

立超滤膜组件用于污水处理,处理流程短,产水水质好,和生物降解、反渗透等技术一起使用,能高效处理各种污水。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油田采出水回用、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小区污水处理,以及印染、屠宰、烟草等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和回用过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节能减排推荐产品”称号。2010年,立PVC超滤膜生物反应器用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未来馆的生活用水和雨水处理,中水全部用于园区景观用水。

立于1998年将超滤技术率先引入家庭净水领域,大力发展以超滤为核心的多种组合工艺,彻底解决自来水管路输送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市场份额稳居家用净水器市场首位。“立全屋净水系统”改变了传统净水器只能解决饮水问题、滤芯容易脏堵的缺陷,有力推动了净水器在我国城市家庭的普及。

立产品被餐饮企业、厂矿、学校、机关单位、写字楼广泛采用,用于营业用水、公共直饮水净化。立承担的上海世博会直饮水设施的建造和维护工作,为来自全球超过7300多万游客提供高标准的直饮水,历经万余次检验,未发生一起饮用水安全事故,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影响未来的“世博十大科技”第二位。2011年,该直饮水技术被重庆园博园采用;2012年,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得到推广应用,成为目前世界上规划最为完整、规模最大、整体覆盖区域最广的公共直饮水工程。

以立超滤机为核心过滤设备的野战净水车装备了全军260个团,立研发制造的单兵净水器被中国人民采用。2008年8月,以立超滤机为核心过滤设备的奥运应急供水车还曾在北京奥运会上发挥应急保障作用。

篇6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科学编制专项创作规划,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补齐短板、兜好底线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填平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流动文化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资助、项目运营等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供需有效对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传统工艺。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典藏与传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赋予新意、创新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有力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优化结构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演艺、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娱乐、在线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增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篇7

贵州酒的品质,是整个白酒业最为认可和肯定的“黔酒符号”。“贵州出好酒”,一直以来是全国消费者对贵州的符号化记忆和认识!这一点毋须置疑,也是贵州人骄傲的关键所在!

谈品质,首先得谈贵州酒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决定了贵州酒始终以品质领先保持与全国白酒品牌的竞争。有时侯,不做要比乱做好。当全国白酒市场掀起一阵又一阵“广告竞争热”、“概念比拼热”、“终端抢夺热”、“文化炒作热”时,贵州酒以不变应万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广告、拼概念、抢终端和炒文化时,贵州酒就以唯一拥有的质量口碑,低调应对来自广告酒、概念酒、终端酒和文化酒的“市场分割”和“竞争威胁”。诚然,在这一场市场对峙中,贵州酒不同程度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优势。原本具有相当市场覆盖率的“贵州名酒群”,包括贵州茅台、习酒、董酒、匀酒、鸭溪、湄窖、珍酒、安酒等这些品牌,曾在90年代中期后,都不程度地出现过退化、萎缩和低迷的现象。除了贵州茅台酒在进入21世纪以来,凭借其在高档白酒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和独一无二的酱香酒工艺,逐渐复苏并重新回到高档酒领导者品牌位置上,以及1998年加入茅台集团,凭借其贵州本土市场稳扎稳打,实现8年跨越式增长的“习酒”外,绝大部分老贵州名酒,仍处于回复和起步之中,其市场份额绝大部分已经退回到贵州本地市场或者局部市场。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贵州白酒错过了浓香型白酒市场主流时期,而出现的浓香型白酒过度透支潮,进而保持下来了贵州酒一贯的质量口碑优势。即便是在新工艺白酒大力主张的时期,贵州酒的主流品牌并没有盲目跟随新工艺白酒,绝大部分名酒厂仍然坚持传统工艺白酒。正如贵州醇酒厂鄢文松厂长所说:“在广告酒、概念酒和炒作酒主导的近10年来,贵州酒虽然牺牲了市场份额,却留住了品质和口碑。这在品质酒回归或者喝酒时代到来的时期里,一流的品质和信赖度极高的质量口碑,比起市场份额来说更重要。失去市场,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和营销创新来重新获取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而失去品质或者失去消费者的品质信任,再好的广告、再好的包装,都无济于事。因为品质是获得消费者长期信赖的根本保障”。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识,是传统工艺白酒和新工艺白酒的“区隔标识”。这一点,贵州醇酒厂鄢文松厂长10年前就意识到了未来白酒发展的最终归属,那就是传统工艺白酒将以高品质酒,成为白酒业的最后堡垒!

贵州酒的品质有口皆碑、众所周知!全国著名白酒资深专家、教授沈怡方表示:“黔酒是优质白酒,无论是品质还是技术,都属于一流产品,这些产品历经无数代人的努力、创新才得到的”;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教授高月明也表示:“贵州给我的印象很深,尤其是白酒,可以说是全省各地都有酒产业,而且酒质好,在全国都数一数二”。

但是,当白酒业整体向品质酒回归时,贵州酒对品质应该重新加以认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首先,对品质酒的认识上,贵州酒应该以动态的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和进步,进一步扩大贵州酒与其他酒在品质上的差距。切不可以静态的思想,固化自我的意识形态,重新步入故步自封的传统市场意识形态里,这将不利于贵州酒的发展。其实,品质酒回归的背后,是受全国名酒复苏的驱动。中国名酒分布地域广、覆盖产品风格多。既有贵州名酒、又有四川名酒、江苏名酒、安徽名酒、河南名酒等;既有酱香型名酒,也有浓香型名酒、清香型名酒、米香型名酒、兼香型名酒等等。这些名酒,其品质上都有着相当高的消费信赖度。如果贵州酒不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贵州酒在品质和口感上的与众不同,贵州酒的品质优势将逐渐缩小,进而构成新的竞争威胁。

习酒、茅台,无疑是靠不断技术进步,始终保持品质领先竞争优势的典型。“黔派浓香、习酒领创”对习酒来说,是技术创新和进步,对习酒品质提升的高度总结。“具有典型贵州浓香型白酒风格”,是在2007年11月“茅台集团习酒鉴评暨荣获驰名商标会”上,专家给予“习酒”的品鉴总结。著名白酒专家于桥教授在专家们对习酒的鉴评这样一结论到:浓香型习酒具有清亮透明、窖香幽雅、绵柔细腻、醇厚丰满、谐调爽净、回甜味长、风格独特的质量风格特征,突出了黔酒地域特色,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明显,坚持单粮与多粮结合,风味卓越不凡,感受与众不同;产品突出了“浓中显酱而不露”的典型风格,既不同于四川浓香,也不同于苏、鲁、豫、皖淡雅浓香;在生产工艺方面,坚持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架式制曲与老窖发酵工艺,使其更规范化和科学化。

茅台,在酱香工艺上的领导地位,与其始终保持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有关。通过科研活动,探明了茅台酒有益健康的物质成分构成,其中可挥发物质成分达800多种,不可挥发物质成分为400多种;不仅为茅台酒的健康理念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而且为引领中国白酒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标杆”;采用现代先进的高分析技术、纳米技术及微机勾兑应用技术指导生产,进一步地推进、提升了茅台酒传统、合理的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同时,还于2004年实现了电话与计算机网络的“合而为一”,使陈酿酒库、制曲房的信息化管理增加了科技含量。这在科学控制、稳定提高茅台酒质量上,走在了全国白酒行业的前列;以设立开展茅台酒科学研究的“两个基金”、建立获得国家认可的“贵州茅台(白酒)检测实验室”及原已成立的中国白酒技术中心为产、学、研一体的平台,为搭载“神舟五号”的茅台酒酿造原料的科研,不断完善提高酒类产品质量验证体系水平,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同时,在认识品质上,贵州酒一定要建立起相对性市场营销观。品质是保障、市场是基础、营销是手段,品牌是符号,贵州酒必须将这四者有机整合起来看待品质。切不可忽略市场、营销和品牌,只顾及产品品质,这样会加速贵州白酒的思想固化。“好酒也要勤吆喝”,再好的品质,不能卖出一流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那只能是“闺中秀”,无人问津。“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市场、三流的营销”,是贵州酒当前的真实写照。贵州酒要在当前极其有利的市场背景下获得高速、高品质成长,必须在继续发挥品质超群优势的基础上,重点补缺市场、营销和品牌在战略和战术的“短板”,才有希望和可能。

再次,认识贵州酒的品质,一定是结合贵州独特的酿造环境、悠久的酿酒历史、丰厚的酿酒文化和独特的酿酒工艺,共同成就其贵州酒的高品质认知。也就是,贵州酒的品质,并非是质量过硬这么简单,更多是高消费附加值。强调贵州酒的品质,是贵州独一无二的酿酒自然环境(包括原生态自然山、水、空气和阳光等)、独一无二的酿酒传统工艺、独一无二的酿酒历史文化等共同决定了贵州白酒的品质超群。它是原料品质、工艺品质和消费品质,共同决定的综合品质。

以高品质构建贵州白酒未来市场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贵州白酒企业的“共识”。愈来愈多的酒厂,已经意识到夯实企业和产品品质基础,是确保酒厂和品牌高成长品质发展的基础。在经历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的“短暂浮燥”后,贵州白酒已经逐渐回到理性酿酒的轨道。即便是在主张新工艺白酒时代,贵州一些老牌名酒厂,因为盲目跟随新工艺白酒,曾放弃原本有着独一无二酿造工艺和超群品质的产品,短期内有过新工艺白酒的经历,看似对核心竞争优势的放弃,成为加速贵州名酒低沉的“原罪”。但,事物的辩证关系背后,却是这些名酒厂把经过长达20年以上窖藏的老酒保留了下来。比如说有着“中国兼香型白酒鼻祖”的贵州老名酒——“匀酒”、被看成是“董香型白酒开创者”的“董酒”,现在库存有千吨以上窖藏年限超过20年的传统工艺老酒。这是“资本”;也是“资产”,为“匀酒”和“董酒”出击未来品质酒市场竞争,奠定了可靠的品质保障!

品牌

有品无牌,是贵州白酒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典型标志!

为什么这样说?“品”,指“品质”;“牌”,是“符号化价值”。品牌,是品质与符号化价值始终联系起来的一个消费识别符号。品质,是品牌的保障;符号化是品牌的区隔标志。“三鹿奶粉”,在消费者看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奶制品品牌”。当2008年9月爆发“三鹿奶粉危机”以来,“三鹿”的品牌价值一落千丈,其根源就在于“三鹿”只注重品牌的符号化;而忽略了品牌的基础是品质所致。

贵州白酒,品质的社会公众信任度极高。这为“贵州白酒”在品牌消费时代,建立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贵州白酒,要建立品牌和提升品牌价值,有很大的基础优势。首先是贵州白酒的品质,消费者的信任度和依赖性都极高。我们只要加强品牌核心价值提炼、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价值与众不同特征塑造和传播,贵州白酒的品牌和品牌价值都很容易建立起来”,贵州匀酒酒业有限公司张洪董事长这样认为:“随着消费者愈来愈追求品质生活,塑造有着相当社会责任感和公众信任度的品牌,是未来白酒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贵州白酒,其品质的社会公众信任不言而喻。但我们必须坦诚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战略上的差距和不足。本着酿造高品质白酒的原则,加大在市场、营销和品牌上的补溢,贵州白酒品牌的塑造和竞争力提升,将不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贵州白酒,在品牌竞争上,已经开始进入了“革命时代”!并且这场由贵州名酒厂和贵州白酒产业集群区域掀起的“品牌革命”,比起贵州白酒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和“突围”,都表现得更加理性、深刻和与众不同!笔者以为,这是贵州白酒在顺应品质酒时代,围绕白酒市场竞争“最后一块堡垒”所进行的“品牌革命”!它的基础是贵州白酒一流的品质、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它的目标是建立品质酒竞争领导者地位;它的态度是理性的;它的方法是渐进的!

创新,成就“国酒茅台”连续9年跨越式增长!

国酒茅台,1998年注定成为一个“新起点”!不破除传统观念,就不会滋生新的力量!从1915年荣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49年荣誉“开国大典”国宴用酒,国酒茅台酒就以“外交酒”、“政治酒”和“文化酒”的形象被固化下来,以“国酒”尊享于世界范围!但正是这样的“荣誉”,也曾让国酒茅台误入“自我封闭”的思想境地,而有了在90年初期到中期的艰难,被有着四川酒的“六朵金花”之一的“五粮液”直追,不仅价格超过茅台,而且市场地位日益强大并大有与“茅台”争夺“国酒地位”的声势。

十字路口,“国酒茅台”选择了创新成就未来!从1998年开始,“国酒茅台”启动以品牌为核心的创新革命。“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的品牌定位,迅即引起了全国白酒业的“争议”。尽管关于“国酒茅台健康理念”的争议,险些把“国酒茅台”推到了风口浪尖。但这场没有硝烟的“争议”,却把“国酒茅台”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推移到了一个新高度。审时度势,“国酒人”巧借“健康争议”,以“设立1000万健康基金”、与贵州省科学院共同建立国酒茅台科研体系以及关于国酒茅台与健康的科研报道等频频出招,让消费者愈来愈接受和认同“国酒茅台”与“健康”的关系,并愈来愈得到了消费者默认;持续的价格提升和年份酒的推出,彻底释放了“国酒茅台”的品牌价值。2007年,“国酒茅台”的价格回复到中国最贵白酒的地位,名副其实为“国酒”。超过800元售价的普通茅台酒、股票价格曾突破200元,在传统消费品牌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迹。当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把“贵州茅台”视为奢侈品时,贵州茅台的国酒品牌价值也就被彻底释放出来。

习酒,以1998年加盟贵州茅台集团为“起点”,通过机制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激活了习酒品牌创新,可以说是贵州老牌名酒复苏的典型。“习酒”以“建设贵州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精心打造贵州浓香型白酒第一品牌,执行浓、酱并举”的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统一的、完全的品牌核心理念以及确立习酒品牌营销传播理论,成功地打造了以独树一帜的“黔派浓香”风格为代表的、具有全国知名度名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习酒品牌新体系。在创新企业文化方面,该公司通过确立和实践“无情不商”的经营理念和“诚信为本”的经营原则,有效提高了习酒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诚信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匀酒,贵州老名酒中唯一与“中国老四大名酒”——董酒齐名的原生态兼香型白酒,其酱中带浓、陈香突出、顺喝尤在的口感,曾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但在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贵州白酒一片跟随四川酒浓香一统天下风向,不但丢掉了匀酒的本质,还丢掉了匀酒的品牌。2007年11月,随着由某投资商入主重新组建匀酒酒业以来,以“还原匀酒本质”的品牌创新之旅迅即展开。首先以还原匀酒酱头浓尾兼香品质;其次以还原匀酒本土市场区位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匀酒品牌理性还原。经过约一年时间的“还原战略”,“匀酒”在贵州黔南本土市场的还原率已经突破40%以上,目前已经开始向贵州其他地区市场渗透。一向适应淡雅风格的黔西南市场,作为“匀酒”从黔南市场向贵州周边市场渗透的“第一站”开局良好,市场起跑速度喜人。

品牌,白酒业市场竞争的“最后堡垒”。从广告酒到概念酒,再到品质酒,白酒业经历了从浮燥向理性发展的渐变过程。随着消费者愈来愈理性和成熟,白酒业的品质酒时代是必然趋势。在品质酒时代,或者说在“喝酒时代”,品牌将成为符号化的消费价值和市场竞争焦点存在,并构成为一个酒厂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或者资产。

品牌,是什么?品牌首先是“符号”,它是消费者识别和区隔消费选择的工具。喝高档酒,为什么选择喝“茅台”、“五粮液”或者是“水井坊”?答案就在于这些品牌赋予了消费者与众不同的高消费价值,或是“国酒的身份意义”、或者是“中庸之道”、或者是“高尚生活元素”等等。这就是品牌的符号化价值所在;其次,品牌是“承诺”。为谁承诺?为消费者;承诺什么?承诺售卖的价值、品质和信誉。

贵州白酒,将迎来以品质为核心的白酒品牌革命。面对日益表现强劲的名酒复苏势头,作为传统名酒集中的贵州白酒,以品牌革命迎合未来白酒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选择,也是必然。深度发掘贵州名酒的文化基因和个性价值,是贵州白酒品牌革命首当其冲的事。“匀酒”是什么?笔者通过融合历史与时代的文化因子后发现,“匀”的本意是“均匀”和“协调”;引伸为“和谐”之意;同时,作为酱头浓尾的兼香型白酒,需要酱、浓两种香型的“协调”与“和谐”,完全表现出两种香型的和谐之美。“匀”,是一种分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于是,便有了“知心好友、分享匀酒”的品牌新主张。这一品牌主张的出台,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匀酒”仅限于“都匀的酒”的传统记忆。在市场推广和品牌传播中,我们重点突出表现“匀酒”的“分享”、“均匀”与“和谐”之符号化价值,突破了原有的地域品牌概念。

■附:2008'贵州名酒

序号 品牌 企业名称 所在地 企业有所制

1 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仁怀市 国有控股

2 茅台迎宾酒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仁怀市 国有控股

3 茅台王子酒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仁怀市 国有控股

4 习酒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公司 贵州习水县 国有控股

5 贵州醇 贵州醇酒厂 贵州兴义市 国有

6 董酒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市 股份制

7 青酒 贵州青酒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镇远县 股份制

8 金沙窖酒 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 贵州金沙县 股份制

■数据来源:《CHINA酒类营销研究院》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机制

制约贵州白酒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机制老化和体制僵化。这是近20年贵州白酒与四川白酒距离成几何倍拉大的关键所在。

贵州白酒,国有体系的酒厂占绝大多数。在计划经济时期,贵州白酒靠计划批条曾走过一段辉煌历程。但当步入市场经济,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计划批条逐渐被市场经济所替换,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竞争优势劣汰。贵州白酒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差,缺乏相当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意识,一些传统的国有酒厂因机制、体制和市场体系的制约,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原有的48个贵州名酒品牌中,最后只剩下贵州茅台酒孤军奋战。

不解决机制和体制上的问题,贵州白酒的前途难说。于是,贵州白酒的“革命”,把体制变革和创新作为首当其冲的重点,将贵州国有酒厂的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推向了一个“高度”!

贵州茅台,以贵州茅台酒厂为核心,率先启动贵州白酒国有酒厂体制改革“急先锋”。成功改制为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0年由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上海捷强集团、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等企业共同发展起,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1年7月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标志着“贵州茅台”由一个完全国有企业转变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题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为贵州茅台创新市场、管理、产品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先生对此曾这样评价到:“贵州茅台‘投资主体一元’和‘一股独大’的局面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为了建立一个能够与市场经济及竞争更加自如‘对接’的企业制度,我们相继推出了企业领导层年薪制、职工岗位绩效工资制、中层干部末尾淘汰制、一年一聘等一系列内部机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各层级员工内在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推动了技术、工艺、质量、产品开发、文化建设、企业低成本扩张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创新”!

习酒,以1998年加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为契机,通过机制创新获得了8年跨越式发展。10年,对习酒来说,是一个10年创新累积。贵州茅台集团副总经理,茅台集团习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自力表示:“10年来,我与习酒公司的班子成员和广大员工一起,在原习酒市场基本丢失、企业债台高筑、流动资金匮乏等情况下,靠着内抓管理、外创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回并重新树起了习酒市场的大旗。2007年,习酒销售收入实现4.7亿,税金9000多万元,利润近3000万元。2008年1至8月,习酒公司实现销售、实现税金、上缴税金、实现利润与2007年同比相比分别增长88.54%、99.93%、93.55%和174.96%。”

一家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酒厂,如何凤凰涅槃?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刘自力董事长在2008年9月20日举办的“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说:1998年新企业成立至2008年8月止,习酒累计生产销售成品酒57891吨,实现销售24.64亿元,实现税金5.13亿元,上缴税金4.34亿元,实现利润1.38亿元。习酒的历史包袱和遗留债务减轻,偿还了原习公司银行贷款3.65亿元和其它债务7000多万元,向习水社保部门补缴老企业欠缴的“两金”1500余万元,员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007年达到3.69万元,是兼并当年的7倍多,实现了企业增盈,税收增长,员工增收。这一业绩的取得正是“习酒”十年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的结果。

董酒,曾经的“中国老四大名酒”和“贵州老名酒”,如今的新“贵州名酒”;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完全国有酒厂到今天的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贵州董酒完成了机制和体制上的完全创新。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易基刚先生坦言:“机制和品牌的老化使得董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董酒虽然在10年时间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仍让众多消费者念念不忘。他说,前几年的产品积压,却让董酒留下了近万吨12年到15年的陈年基酒。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万吨基酒不仅仅是董酒财富,也是白酒行业的财富。我们将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利用基酒开发一系列高端产品。”从2007年完全改制到2008年9月,“董酒高端品牌再造”成果显著,随着“国密董酒”全新上市、董酒地方标准获准通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识的获得、荣耀汤加王室专用酒------等等,“董酒”吹响了向中国高档白酒市场发力的“集积号”,已经成为全国白酒业关注贵州白酒的一个焦点和兴奋点!

鸭溪,这个被誉为“酒中美人”的“黔酒奇葩”,自2006年由北京银仓商贸有限公司(香港银基集团旗下子公司)控股以来,首期投入1200万元对原鸭溪酒业进行技术改造(拟到2015年累计投资10亿元新建10万吨鸭溪窖酒基酒生产基地)。2008年9月19日,历经2年时间历练的新“鸭溪窖酒”、“鸭溪典藏”(浓头酱尾兼香白酒)亮相遵义酒博会、立即引起了全国酒类经销商的青睐和关注!

机制创新,为贵州名酒出击未来名酒复苏潮和回归中国白酒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除了贵州茅台、习酒通过机制创新,获得了超越式发展,董酒、鸭溪等通过机制创新,已经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外,有着“中国酱头浓尾兼香型鼻祖”的“匀酒”,2007年12月由贵州某民营资本托管,新“匀酒”已经上市。目前以保持20%以上的复苏速度,正全力以赴复苏贵州本土市场;2008年8月,始建于80年代除的贵州林酒厂由某投资企业注资3000万元成功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原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改制为民营资本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目前相关生产基地改造、品牌创新等基础性工作进度明显,一个以“纯粹贵州、纯粹酱香”新星大曲酱香型品牌——“林酒”,将在万杰千策品牌营销顾问机构的全程塑造下亮相;“安酒”,2007年由广东汕头联美集团完全收购,新的贵州安酒酒业有限公司目前已经进入企业体系再造和品牌重塑的关键时期;青酒,作为贵州白酒业中改制较为成功的国有酒厂之一,2000年原贵州青溪酒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成立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2万吨白酒,年实现收入达3.4亿元,实现利税36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39亿元的大型白酒企业集团。2007年,“青酒”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12月16日,贵州青酒集团总投资1.2亿多元,拟于2009年建成可年产60度大曲基础酒6000吨和新增成品酒生产能力10000吨的万顿白酒酿造基地正式开建,标志着贵州白酒又一个万吨级白酒生产基地;金沙窖酒,作为始建于30年代老国有酒厂,近年来通过产品和市场营销创新,在贵州本土中、低档酱香酒市场占据绝对领导者地位。为进一步在贵州酱香型白酒整体增长趋势强劲的条件下做大做强,金沙酒厂于2007年7月成功引进在煤化工、尿素等产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湖北宜化,改制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完成从国有酒厂向现代股份制企业的机制转变。目前,投资7000多万元的一期技改工程已完成,将回沙酒生产能力从每年1000吨扩大到2000吨;拟到2012年10月,累积投资3.8亿,由2000吨扩大到1万吨。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1至6月,金沙窖酒酒业实现销售收入6669万元,实现利润2221万元。预计2008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生产散回沙基酒2000吨,销售回沙酒14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

创新,源自机制的首先创新。“国酒茅台”、“习酒”先于贵州白酒其他名酒复苏,并愈来愈呈现出超强的市场竞争力优势,与其机制创新驱动的整体创新。作为传统行业的白酒业,传承是相对的,创新是绝对的。随着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一味地保守,就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也就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习酒”在坚持传统浓香工艺的基础上,揉合贵州白酒业最具传统工艺优势的酱香酒工艺,通过酱香酒对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改良和提升,以新的口感满足了白酒消费市场的新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说,“习酒”八年连续跨越式增长,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以创新思维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

集群

产业集群,是贵州白酒整体优势扩张的主要形式!是贵州白酒2008年“革命”的重点!

产业集群,被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为“经济马赛克”,也有人称为“块状经济”。遵义,这个被誉为“黔北明珠”的城市,白酒业愈来愈成为其块状经济的产业经济特点。在整个遵义地区版图上,由遵义董公寺到鸭溪镇,从仁怀到习水县习酒镇,大量酒厂和白酒类关联产业所构成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愈来愈成为遵义区域经济的主要特点,这就是以白酒产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所产生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美约60%的份额。在美国绝大数州,都有一个或多个某类产业集群核心。其中,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典型。在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中,分布着680个葡萄酒厂和几千个独立的葡萄栽培者、制造葡萄储存设备、灌溉设备、采摘设备和桶、瓶、瓶盖和软木塞、标签等多种相关产品的企业,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公司和相关广告商。同时,还包括与葡萄酒有关的许多地方机构,诸如葡萄酒产业局等等。

遵义,以白酒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马赛克效应”日益表现出来。

遵义,作为贵州白酒集群产业发展的重点,2007年确立了以“一大十星”为重点的黔北名酒基地发展模式,旨在加大贵州遵义黔北名酒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贵州白酒。遵义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晓光指出:“白酒产业是遵义市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是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的产业,要用改革的精神,整合资源、科学发展,创新机制、体制,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加快改革步伐,促进‘黔北酒’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质量、保证信誉、既要保持‘黔北酒’风格,又要努力开发新品,打造一批名优品牌。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白酒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为‘黔北酒’振兴创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6月,遵义市规模以上白酒工业生产白酒85970千升,同比增长31.19%;实现产值59.4亿元,同比增长43.83%;实现增加值38.31亿元,同比增长31.72%。其中“一大十星”白酒企业生产白酒54658千升,同比增长46.3%。实现产值52.76亿元,占年计划的65.7%,同比增长41.5%;实现增加值34.03亿元,同比增长29.58 %;遵义市白酒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66.52%;实现利润32.64亿元,同比增长161.51%。其中,“一大十星”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13亿元,同比增长66.8%;实现利润32.32亿元,同比增长162.1%。

篇8

新经济也被称之为知识经济,它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新经济使得知识、信息和科技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高新技术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加速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柔性制造系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知识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日益走向知识化、智能化。从产业角度看,新经济时代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交换和流通的劳动资料——电子计算工业与通讯工业逐步成为新经济的主导产业。以电子通讯为手段的信息工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生物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成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们具有高智力、高效益、高投入、高风险、高潜能等重要特征。这些工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促进,成为新兴的工业群。

传统产业一般指应用传统技术占所有的技术总数55%以上,并以传统产品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钢筋、水泥、机械是传统工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因此,它的产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是传统产业的特征。所以“传统产业亦被称之为‘大烟囱工业’。它同资本主义制度一同诞生,并一度被视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象征”。在知识、信息和科技的冲击下,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传统产业日益走向衰落,尽管其社会贡献的绝对额仍然很大,但日新月异的新经济所创产值正加速增长。例如,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每年以55%的速度在上升,而石油、橡胶、钢铁、纺织、食品、煤炭等传统产业其产值平均每年以4%-7%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传统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5年前的92%下降到70%左右。美国的钢铁产量50年代是1亿吨,80年代只有7千万吨,开工率只有42%,西欧的钢铁工业80年代中后期开工率也只有40%。这说明,当年兴旺一时的传统工业正在走向衰落。传统产业日益衰落,其主要原因是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传统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日渐丧失,和高新技术产业相比,其市场竞争力愈益下降。传统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知识和科技一定时期内的专有性和垄断性,使得谁拥有尖端技术、核心技术,谁就能独占垄断利润,高科技含量必然带来高附加值。传统产业使用的是大众化、传统型技术,只能分享社会平均利润,单位产品营利能力下降,市场竞争力必然下降。

2.相对于传统产业,由于新经济时代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产品、服务的功能、效用更趋多元化、便捷化,价格更加低廉,市场需求更旺,相比之下,传统产品则更多是“大”“粗”“笨”,其需求量日渐萎缩。

3.传统产业是“大烟囱工业”,在人类日益重视生活质量的今天,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纷纷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来规制传统产业,促进新经济的发展。所以,传统产业如果不加以改造提升,只能沦为“夕阳产业。”

4.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是“钢筋、水泥加机械”,其发展的规律是: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而新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的可积累性、可复制性,以及其生成的加速化和传递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完善,使得新经济中的部分产业成为边际收益递增的产业。

可见,传统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新经济时代的知识、信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化。

二、工业化国家传统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传统产业在不发达国家有许多仍然是支柱产业,占到国民生产值的85%以上,构成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也并未被完全抛弃或替代。各国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一方面继续发挥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速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之适应新经济的发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陷于困境的传统产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重新现代化”策略。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将电子商务、互联网络嫁接到传统产业中,从时间中、空间上、手段上缩短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距离,将传统产业融入新经济浪潮中。这一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点:①认为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传统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条件。包括:资源、人才、技术、环境、市场以及传统产业所具有的辅助工业系统和基础设施。例如:计算机设备制造依赖于机械工业、新材料技术依赖于化学工业、海洋及生物技术依赖于传统的化学和医学工业。再如,美国“硅谷”的8000多家企业,高科技企业只有3000家,其余只是一般的机电制造加工厂,它们完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密切相关的加工配套服务。所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终结,两者相互依存。②运用高新技术来提升传统产业。包括: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改造生产设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运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使产品向低物耗、低能耗、便捷化方向发展;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管理变得更科学。③将电子商务、互联网络嫁接到传统产业中,改变企业传统的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的运作形态,用新经济来装备传统产业。

2.民族产业保护策略。民族产业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这些产业绝大多数属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钢铁、造船、汽车、造纸等。为了维持并振兴传统产业,工业化国家制定了许多保护民族产业的政策和措施。例如:采取反倾销措施,对出口国产品施以高额关税,阻碍产品进口,如欧盟长期对我国的照明灯具、显像管、自行车等产品实施反倾销,使得这些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日渐缩小。采取配额制,限制产品进口,如美国对服装进口采取严格的配额制,本国产品占国内市场的90%。采取国家补贴或收归国有,将传统产业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

3.传统产业转移策略。传统产业的优势体现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本上,当这些传统产业在本国逐步丧失比较优势时,把它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那里廉价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原材料资源,使得这些传统产业再次获得比较优势。传统产业一般属于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产业,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也是工业化国家出于对自身环境保护的需要。就行业来看,它们一般是水泥、石油化工、日用化工等。

新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国家的传统产业发展道路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1)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可以使传统产业再现生机。(2)传统产业仍然是新经济时代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它,电子商务、互联网络也离不开它。(3)技术落后是传统产业丧失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所以,实现技术升级是传统产业出路所在。(4)国家政策保护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传统产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50年的建设,形成了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只注重于传统产业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技术研究与开发,企业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使得传统产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物耗、能耗高。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产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1)我国传统产业面广量大,占全部企业数的2/3。这些传统产业对我国城镇职工就业、保证社经济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7%属于传统产业创造的,国家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所占比重很小。(3)传统产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效率低。(4)传统产业内部由于体制等原因,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无论是从外部引进技术还是内部开发力度都不够,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始终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重复。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设备近1/5老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老化率达25%,超期服役率达39%,据调查,我国机械工业的设备大部分仍然停留在60年代到70%年代的水平,还有少部分是50年代的水平,拥有80年代以后的技术水平的机械设备占全部总数的25%左右,美日德三国在1985年其机床的数控化率达到50%,1999年,数控机床达到97%以上。而到1999年,我国的数控机床仅占机床总数的5%左右。能源利用率方面,美日德在1999年能源利用率达到65%-75%,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35%。从技术创新体制上看,美国85%的大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而我国大中型企业自身拥有研究开发机构的比重不到10%,美国专利技术的商品化率为78%,而我国不到20%,大量的专利技术被闲置,推广应用的比例很低。

四、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1.调整传统产业资产存量,优化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首先,要结合产品结构的调整,压缩市场供过于求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企业。例如,普通棉纺、普通机械、食品、化工等企业。坚决淘汰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生产效率低下的生产企业。如小玻璃、小煤窑、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先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其次,要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改变传统产业那种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的结构现状,使传统产业向“大而强”、“小而精”的方向转变。通过规模结构优势来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针对我国传统产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现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是要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和渗透作用,用高新技术来装备和改造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工艺流程。

首先,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这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功能替代,二是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替代最成功的案例是用激光排版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铅字排版设备,实现了计算机对书报的自动编辑排版。此外数控机床代替人工机床,变频调速电机代替普通交直流电机,它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了物耗、能耗,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加上自动控制系统的目的是加快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传统产业的控制功能一般由专门的控制部件来操作完成,结果产品完成的精确率低,误差率高,控制设备的通用性差。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后,由计算机根据编程内容来控制复杂的操作系统,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其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得产品向多品种、少批量方向发展,因此,加快产品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改革生产流程,发展柔性制造系统成为传统工艺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尤其要加速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计算系统(CAD/CAM/CAE)。在工业化国家,上述系统普及率最高的在机械制造、汽车生产设计、建筑设计、石油化工企业的油、汽管道铺设等。如美国从80年代末开始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使产品的开发、设计、计划、生产、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变成一个连续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从而达到内部物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自动化。

篇9

关键词:西部民族;产业转移;纺织;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11-03

随着沿海地区原料、人工、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当地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为了维持其比较成本优势,东部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就成了一种必然。2009年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这无疑给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指出了一条很明确的道路。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工业化进程当中的现代化纺织专业技术人才“本土化”培养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纺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之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则理所当然需要在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中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有利于为纺织行业的“西进”量身定做适用的纺织技能人才,从而顺利实现东部企业的“西进”目标,完成西部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西部劳动力成本较低,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阶段东部纺织企业选择“西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培养服务于产业转移的“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则有可能会被大幅削弱。

2.从发展生产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有利于为西部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属欠发达、后发展、交通不便利地区,即使是和西部其他省、市相比,民族地区也因其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致使区位吸引力不明显,对其他地区人才吸引力不强;且民族地区流传的民风、民俗、民族语言、宗教等所特有的相对封闭性特征,无形中成为阻碍地区之间人才交流的壁垒;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业发展的前景固然能够吸引高端人才,但从人力成本及行业吸引力角度考虑,一线所需要的大量生产技能人才不可能全部靠地区外引进,因此“本土化”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3.从拉动就业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能够有效拉动当地就业市场,有利于以最直观的方式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东西部交融的共赢,从而使共同富裕成为可能。“本土化”人才培养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个探讨如何针对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从而推动生产力均衡发展的问题。产业西移必将在当地开辟新兴的就业市场,“西进”的企业只有切实带动起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大量群众就业问题,该生产项目的移植才真正具备了立足之本、发展之根。为了实现这一互利双赢的目标,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教育阵地的功能,主动与“西进”企业对接,了解、掌握西移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据此相应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与学校专业结构的高程度对接,针对当地生源和本地就业市场培养出优秀的“本土化”人才。

4.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不仅能够赋予“西进”的东部产业更深的文化内涵及新生品牌文化生命力,同时还为催生本土品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西部民族地区往往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纺织技术和纺织服饰文化资源,但由于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已自然消亡,这就使传统工艺保护只能通过特殊方式加以实施,这种特殊方式首先是对人的保护。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如果能将“西进”的纺织服装品牌与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纺织服饰工艺、文化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催生该品牌的新增长点、提高东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在向东部产业学习的基础上保持独立的民族性格,融入民族纺织文化之魂,加强本土纺织品牌培育力度,最终实现本土纺织产业的振兴和辉煌。因此,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保护过程,是一个培养能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文化传承者的过程。

5.从职教发展的角度,产业转移不仅给西部民族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更是给依托于行业发展的纺织类职业院校或开设有纺织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研究明确特定历史条件下纺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将产业发展机遇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在对“关于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研究”这一命题的解读中,给出属于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特有的发展答卷。

二、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基本目标

西部民族地区集中出产了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原料,如新疆棉花、内蒙羊绒、广西蚕茧、青海毛绒等,纺织资源优势极其明显,因此发展纺织产业的前途是光明的。但由于起步晚,除了内蒙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一直不匹配,纺织业发展并不协调,多数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可见纺织产业发展的过程又是曲折的。针对这一现实,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目标定位建议为致力于服务三大对象,培养五大能力。

(一)在现阶段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主要服务于三大对象

1.服务于纺织原料产地的资源型产品加工企业。资源型产品加工是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基础,实践初步表明,在西部地区实施资源型产品最终加工原产地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望成为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西部民族地区所培养的本土纺织技能人才将服务资源型产品原产地作为就业的重要方向,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经济发展特点。

2.服务于产业转移背景下“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产业转移是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西部民族地区所培养的本土纺织技能人才为“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服务,是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培养的题内应有之义,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部民族地区纺织技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

3.服务于创建自主品牌的本土企业。国家鼓励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精深加工业,力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但产业转移不等于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一个企业有了品牌才有了生命力,同理,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只有形成了富于市场竞争力的原创自主品牌,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独立自主的生命力,“品牌”战略关系到西部民族纺织产业的未来。因此,探索自主品牌创建之路将是所有后发展地区的必由之路,服务于原创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对西部民族地区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对应三大服务对象,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五大能力

1.针对产业转移背景下“西进”的企业普遍为技术相对先进的东部沿海纺织企业,建议加强与国际职业技能标准接轨的现代化纺织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以适应“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2.针对本地区的纺织资源优势及今后有可能作为拳头产品发展的资源型产品深加工业的特色,建议加强培养相应的特色资源专业加工能力。

3.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建议加强培养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重视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和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转移、嫁接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纺织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态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有可能出现粗放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并存的经济局面,且粗放型经济今后有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在进行“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时候,所培养的人才既要能够适应粗放型经济,也应能够适应今后经济转型的需求。

4.针对西部民族地区欠发达、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建议重视培养纺织技能人才的吃苦耐劳能力和乡土热爱之情,使其能够在产业转移的创业初期坚守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并在与来自于东部企业的同事、位于东部的厂区接触之后抵制住物资待遇的诱惑,安心在本土扎根、工作。

5.针对“品牌”战略之于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的重要意义,建议重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养本土纺织技能人才在文化交融语境下的创新能力,为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创建自主品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纺织产业,不能一辈子“寄人篱下”,而是需要“借机生蛋”,借东部产业转移之机增强自身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由于起步晚,因此更需要重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从民族文化资源土壤中培育本土纺织品牌,如此,才能够实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品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发展目标。因此,能够有效传承、传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的紧缺人才。

三、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相应措施

职业院校的主观能动性应成为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强有力的推手,作为教育者,学校不能困守一隅坐等机遇上门,而是需要形成较为成熟的、具有鲜明前瞻特色的、密切结合行(企)业发展的育人理念,在与企业、行业、政府接洽协商中完善这一理念并形成较为成熟的育人模式,通过主动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来实施该模式。育人模式固然因为学校办学基础和地区经济特色不同而各有不同,但为了切实做到支持并协助完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职业院校或开设纺织类专业的职业院校(下文简称“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院校等职教机构”)在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在自身发展规划中强化本土服务意识,将顺应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趋势、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纺织经济列为院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中长期性质的办学投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增强院校为当地纺织行业经济服务的能力。

2.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和政企合作,一方面要通过订单办学、共建培训基地、技能认证、技术交流、社会培训等方式与“西进”的东部企业结成深度合作关系,了解该类企业的用工需求,按需培养企业急需的纺织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交流平台的优势,与本土纺织企业和当地政府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学校的平台作用促成“西进”的东部企业与本土纺织企业、当地政府的沟通及合作,扩大本地就业市场,尽其所能地帮助东部企业和谐融入当地市场,促进本土企业在向东部企业的学习当中提高技术生产水平和产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因与企业结下密切合作关系所积淀的教育优势,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3.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创新民族文化宣教载体和宣教方式,使之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大特色。①民族传统纺织品及服饰不仅是民族地区日用品,更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民族纺织服饰研究为载体,充分挖掘地域性、本土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构筑特色课程,有利于为职业院校提供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及载体,有利于培养了解西部、热爱西部、服务西部的职业技术人才,打造西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特色。②作为教育组织者,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不断提升对区域社会的服务能力,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院校等职教机构应重视对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资源的挖掘,将民族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相融合,将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乡村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激化、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拥护者、传承者和建设者。③西部纺织产业走民族化道路,并不等于说要固守封闭和贫困,恰恰相反,现代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而民族化是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基础上保持自身独立性格的民族化。因此在现阶段,西部纺织人才培养要注重向发达地区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成功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加以运用和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④重视对师资的培养,打造具有“教学名师+行业专家+文化传承者”多重身份的师资队伍。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专业教师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冲突,无论是自觉亦或是非自觉,都必然处于跨文化的语境当中。因此,从文化场的视域来观照,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专业教师在这种跨文化的语境当中要想成功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正确解读和引导解读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较为复杂的跨文化语境的能力,在面对预期目标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屡屡受挫的阶段性困难时仍能保持良好心态的心理承受、调适能力,才能承担起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解读者和传承者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姜铸.中西部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五种力量模型[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04).

[2]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思辨[J].纺织导报,2009,(03).

篇10

(1)优势分析

苏州商品经济发达。苏州商品经济在长三角已经处在前列,市场的繁荣带来了餐饮行业的黄金时代。苏州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层次也不断提升,这将有力促进苏州商品经济升级换代,也促进了苏州餐饮行业的升级。

苏州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苏式食品是我国传统食品帮式中重要的一支,在我国食品发展史和世界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式食品与苏州丝绸、园林、工艺并列为苏州四大文化支柱。苏式食品历史悠久,苏式食品品种繁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苏式菜肴、苏式卤菜、苏式面点、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蜜饯、苏州小吃、苏州炒货、苏州名菜、苏州特色酱菜、苏州特色调味品。而苏式面点更是苏式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一碗面在苏州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饮食文化。

旅游城市的市场空间。苏州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园林和水乡古镇名闻天下,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 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接待境外游客2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186万人次,增长24.5%;港澳台同胞73万人次,增长4.6%。旅游外汇收入11.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全市景区接待游客9 1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丰富的旅游资源,巨大的游客群体,是苏州餐饮文化的重要支撑,也是苏州面业文化发展的动力。

同得兴苏式面文化品牌引领。同得兴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在苏州乃至江浙一带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其影响更是远播京城;追求苏式面文化使其成为苏州餐饮文化的代表,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其影响甚至远播海外。同得兴面已经成为面业市场的一块招牌,品同得兴面已经成为苏州旅游的一个知名节目,在来苏游客中具有不小的影响。

国家级省级名小吃荣誉。同得兴已经获得了“中华名小吃”、认定产品、国家“中华餐饮名店”认定企业、“江苏省名小吃”荣誉称号、“苏州市知名商标”荣誉称号、“姑苏市民喜爱的面”称号等一批荣誉,在苏州餐饮市场也是仅见。

独特的技术秘诀。同得兴面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关键是拥有了技术秘诀,在汤料制作、面条配制、浇头制作方面具有独门秘笈,这些是同得兴面口味的保证,是同得兴最重要的财富。

绿色健康的天然食品加工技术优势。同得兴面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采用优良、天然食材,以绿色工艺加工,全部流程不采用任何添加剂,保持了食品的营养成分,又具有超然的口味,是同得兴面独步天下的秘笈法宝。

(2)劣势分析

经营规模偏小。目前同得兴在苏州主要有三家直营门店,虽然十全街精品店稳定在日营业额超万元的较高水平,但是就总体来说,经营规模在苏州仍然偏小。与苏州面业某些老字号和新品牌相比,同得兴目前仍然局限在家族经营这样的圈子里,无法有效发展连锁经营,这与同得兴追求文化经营的特点有必然的联系。

品牌传播不广。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同得兴的品牌传播主要依靠媒体报道和吃客口碑传播的方式进行,而没有策划过主动的广告传播计划。对于目前的经营现状而言,同得兴生意盈门,似乎不需要再利用广告等手段推广完全可以满足了。从长远来看,同得兴要突破现有平台发展,必须继续提升品牌形象,加大品牌传播力度。

成本压力上升。在经济运行持续高通胀的压力下,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餐饮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经营毛利率越来越低,已经成为苏州餐饮业的普遍现象。同得兴虽然走精品面业的高端路线,但是不能简单转移成本压力,规模经济偏小的特征在这个方面尤其显得突出。

未形成产业链模式。目前,苏州面业市场主流都通过连锁加盟的模式进行快速扩张。这固然有出于占领市场的考量,但是通过连锁经营实现产业链的完善进而实现成本最优、争取竞争主动应该是关键。像朱鸿兴、东吴面馆等面业巨头,都通过统一配送来达到产品质量与成本的控制。通过产业链优化整合,实现统一采购、统一制作、统一配送,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总店既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也通过产业链经营获得了利润最大化。同得兴目前局限于单店经营格局,显然是无法形成产业链模式。

缺乏现代化管理思维。同得兴在15年的经营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是长期家族式经营使业主事必躬亲,所有的经营行为都是围绕着两个单店展开。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一直局限在夫妻店的范围,制约着经营者视野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同得兴期望通过战略转移、二次创业来突破的。

缺乏专业化管理团队。传统的家族经营的必然后果,就是以老板为中心,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来促进发展。未来同得兴要跨越发展,必然在专业化管理团队方面取得突破。

发展资金缺口大。同得兴要升级发展,面临着资金方面较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目前依靠同得兴本身的能力已经无法解决,必然需要外部战略合作者的进入。

表2-1 同得兴SWOT矩阵分析

3. SWOT分析结论

(1)提升面业文化的精神理念,实现产业升级;

(2)抓住机遇战略转移,扩大经营领域;

(3)强化面业供应链建设,提升产业平台功能;

(4)以创新求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更好地服务未来市场。

(二)苏州面业市场细分

1. 按照业务性质划分

(1)新兴面业连锁加盟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开始出现一批新兴面馆,在经过市场认可后,利用自身品牌发展连锁加盟,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东吴面馆。东吴面馆以红汤面著称,脱胎于昆山奥灶面,已经在苏城自成一体。目前东吴面馆在苏州主城区及吴中、相城和常熟,总数达到82家,是目前苏州影响最大的面业巨无霸。

陆振兴是苏州另一个面业大户,目前在苏州共有33家自营店和加盟店,在规模上居于领先地位;与陆振兴一字之差的陆长兴,在苏州同样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商标注册于1992年,是苏州最早的服务业商标,经过20年发展,目前在苏州拥有10多家加盟店。

绿杨馄饨店是苏州老字号,原来位于观前街邵磨针巷,仅仅经营馄饨、汤团等小吃。改制后绿杨馄饨店也经营起面点等其他小吃,并发展起连锁加盟,目前已经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开设了40多家门店,数量上居苏州饮食业前列。由于绿杨的经营主业并不是面点,与其他几家有所不同,但是其规模庞大却在苏州面业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黄天源向来以“糕团大王”蜚声海内外,创自清道光年间的名声远播,甚至传到东南亚。但是,黄天源的糕团市场中开设冷冻食品后并没有新的突破,相反独辟蹊径也卖起了面。除了观前的总店,黄天源卖面还开起了分店,开开关关,目前黄天源在苏州还有17家分店,规模也不能说小。

纵观这些面业新军,大部分是通过连锁加盟的手段,进行市场的快速扩展。像陆长兴等对各店的生面和各种面浇头统一配送,实行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管理。但是,在汤料方面,由于苏式面点的特殊性,还很难做大统一,这就导致了加盟门店中口味出现差异,而且在不同的门店,价格还存在着差异;部分面馆实行的是松散式管理,仅仅收取加盟费用,以出让品牌使用权为主,对面点品质等并没有统一管理措施。近年来,东吴面馆、陆长兴等各分店在午餐时间纷纷卖起了快餐,原来单一的面点经营已经受到冲击,低端的面业市场目前已经呈现多元化格局。

表2-2 苏州主要知名面馆门店数量统计

(2)面业老字号的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