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培训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培训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青少年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干预方法
培育弱势青少年复原力之途径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主观成效评估
儿童害之检视:成因、影响与实务处遇
社会工作介入DMD儿童家庭服务的实务探索
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上海新生代流动人口生存现状及政策导向分析
全人成长:服务学习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实践过程
青少年之“义气观”特点及其形成影响因素探析
从释放到增能: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教师提升抗逆力的行动研究
华人社会文化脉络对不孕症妇女之影响及其因应行为
失智症家庭vs失智症日间照顾服务之供需分析
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
增能视角下单亲父亲家庭亲职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
抗逆视角下单亲母亲适应历程研究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客观成效评估
一项阅读方案检视弱势家庭儿童偏差行为的防治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香港“共创成长路”计划:课程发展、推行及成果
香港“共创成长路”计划中导师培训课程的发展和推行
应用信息科技提升“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之成效
青少年家庭运作、正向发展、学校表现及学业适应能力
家庭因素与香港初中生网瘾的关系
预防科学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讨
“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中国大陆的客观成效性探究
“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
“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教材编写及修订的探索研究
来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研究
成长小组介入初中生偏差行为的实践研究
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出路在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观的偏离
《周易·咸卦》之“感应”思想对家庭教育沟通中的启示
家长学校科学发展的五大办学机制
关于家长心理学校的探索及路径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为例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
家庭气氛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戈就水平的影响及其营造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提高“80后”年轻妈妈育子素养的培训与研究
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马卡连柯的儿童游戏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游戏的启示
加拿大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两代父母协同教育幼儿的个案研究
依托社区,三方联动,构建“和谐育人”的理想教育网络
拓展资源新空间,构建学校与家庭合育共促的学校文化
攻击青少年增能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某工读学校“心教育”项目为例
3~6岁流动儿变劣势为特势:在挫折中成长——基于“留守儿童”“留守”环境的思考
篇2
一、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培训活动的主体内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培训活动开展的纽带。培训课程的科学性决定了培训活动的质量高低,是培训活动的生命所在。一般而言,培训课程要遵循以下程序来进行开发和设置:需求调查与分析—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培训方式—组织课程执行者—落实培训时长—制定课程评价。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设置同样遵循这样的科学流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检验,笔者研究出科学的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体系(见表1)。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体系包括三大模块、主题、24个培训内容。理论基础模块包括家庭教育基础理论、儿童教育学基础和儿童心理学基础三大主题;技能训练模块包括讲师基本职责、讲师备课技能、讲师演说技能和讲师咨询技能四大主题;实践操练模块包括现场实践和现场观摩两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包含若干培训专题。例如,家庭教育基础理论是从家庭教育学这个视角来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与职责、家庭教育需要理性的爱等5个专题。家庭教育学内容丰富,为什么只选择这5个专题呢?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依据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把孩子教育问题推给学校和教师,不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父母对孩子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管教过严;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地位和方法。第二,依据家庭教育讲师的职责。家庭教育讲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向广大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指导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讲师都不懂家庭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就会“误人子弟”。因此,这样的培训课程是严谨的、科学的。而且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理论+技能+实操”的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二、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专题论坛、现场模拟体验、说课、试讲和现场教学指导等9种,灵活多样。对于理论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要选择专题讲座这种高效率高容量的方式;对于如何科学选题,要充分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发挥参训者的聪明才智,这时就要选择互动交流这种容易碰撞出思维“火花”的方式;对于倾听与表达技巧、诊断与指导技巧这些技巧性强的内容,要选择现场模拟体验这种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炼的方式。总之,培训方式的选择是依据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以及培训对象需求而定的,灵活多样的方式保障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培训不仅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而且还把中小学教研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磨课”创新性地拿来使用,构建起新的培训模式。“磨课”培训模式有四个环节:①确定选题:每一个参训者根据理论基础中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经验,确定讲座主题,主题切口要小,不能假大空,做到以小见大、一课一得,避免空谈。主题确定后要提交给培训导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备课,否则重新选题。②备课:参训者根据主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自己的所看所思制作成课件,准备进入说课环节。在备课中一定要避免只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知识,然后东拼西凑形成讲座内容的做法;讲座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体系,每一部分内容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而且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是家长身边的经常发生的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接地气”,才能启发家长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要求参训者必须“沉下心”来观察和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才能备好课。③说课:参训学员每12人分成一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参训者说课10分钟,同组学员和导师一起对说课内容进行论证,考核通过者进入试讲环节。否则修改后再次说课。说课环节考查的是家庭教育讲座内容的科学性,所以,每一个内容和观点都要认真斟酌,比如“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等观点其实是片面的,并不严谨,甚至会“误人子弟”。为此,要求参训者说课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本讲座要解决家庭教育中什么普遍性问题?第二,本讲座主要观点及相关知识体系是什么?第三,本讲座选取的“案例”是什么?能否支持讲座主要观点?④试讲:参训学员每12人分成一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参训者把同组学员当作“家长”,现场模拟家庭教育讲座,从头至尾讲完一个讲座,时间为40分钟。试讲环节考查的是家庭教育讲座演说的艺术性,强调“动心”“入心”“上心”,做到“使人知、令人信、促人行”。试讲合格后即可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成为正式的家庭教育讲师。“磨课”培训模式既是创新的培训方式,又是保障本培训项目能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这种“磨课”培训模式是三个循环组成的螺旋上升的结构,包括选题循环、说课循环和试讲循环。这样的结构又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强调内容的科学性,由选题、备课和说课组成。另一部分强调演讲的艺术性,突出的是“讲”的技能技巧,通过试讲来保障。只有通过“磨”,才能构建一堂既科学又有吸引力的家庭教育讲座,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这样也能保证每位通过的“讲师”都是真正能走上家庭教育讲台的“行家里手”。
三、凸显有特色的培训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方法讨论相结合、学术沙龙与案例研讨相结合,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主体的自主性、培训方法的互动性和培训效果的即时性,具有鲜明的特色,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点:(一)系统性。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既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又要有高超的演说技艺。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讲座既能让家长在现场被感动,更能让家长在感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本培训非常注重系统性,不仅从家庭教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夯实理论基础,而且从成人教育基本规律上掌握家庭教育讲座的演说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备课、说课、试讲这些“磨课”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参训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本培训面授学习共有84课时,还不包括说课、试讲和现场讲座指导。假如一个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班以50人计,每一位参训者都能一次性地通过培训考核,那么,说课这一环节就需要17个小时,试讲这个环节就需要50小时,“磨课”总耗时67小时,以每天工作8小时算,至少需要9天。所以,家庭教育讲师培训并不是“速成”的,从时间上就能体现培训的系统性,更保障了培训的整体性和实效性。(二)实效性。家庭教育讲师培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所谓合格是指参训者不仅要顺利结业,还能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而且,要求家长听后还乐意再来学习,否则为不合格。在实践中,许多中小学校、幼儿园不能把家庭教育讲座常规化,就是因为担心家庭教育讲师讲不好,家长有意见。为此,我们采取了“磨课”的培训模式,为每位参训者精心打磨一节家庭教育讲座,从选题、备课、观点呈现、案例选择、素材整理、课件制作、演讲技巧、有效控场等方面打磨与评析,保障每一节家庭教育课都是精品课、让家长喜欢的课。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不是学历培训,也不是业务培训,而是资格培训、“准入”培训,培训合格后即可成为讲师。所以,培训必须全面、系统和严格要求,必须以为参训者负责、为广大家长负责、为家庭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来认真组织实施,不能马虎对待、走过场,更不能不顾质量地“速成”,否则就会误人子弟。(三)选择性。讲师,顾名思义,“讲”就是其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向广大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进而转变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而事实上,参加培训的学员既有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也有普通家长,还有各行各业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的人员,参训人员很复杂,他们中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问题、形象问题或性格问题而不能“讲”,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于“讲”的。选择性就成为本培训区别于其他培训的显著特点。本培训采用“结业证书+聘书”的方式来体现选择性,参训人员学完所有课程,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通过说课和试讲的“磨课”考核才能正式聘为“讲师”,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只通过说课考核,不能通过试讲考核,不能聘为“讲师”,可以聘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指导服务;说课与试讲考核都不通过,只能担任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协助“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此外,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要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的支持才能保障有效实施。因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经过培训考核的“讲师”要得到这些部门的认可才能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也才能真正体现本培训的效果。因此,本培训必须得到这些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才能成功开展。
作者:张润林 单位: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语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8-02
双语教师是双语教育的最直接实施者,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主要中介。新疆的双语教师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很难适应高质量双语教育提出的要求,严重制约着新疆双语教育的广泛实施和开展。随着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学前双语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应具备汉语说写、课程实施、课程研究等多种能力,因此探究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机制非常重要,是不可忽视的。
一、新疆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与教学事实的差距。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丰富儿童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其运用双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培训学前双语教师的主要目标之一应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师汉语口头能力的提高与汉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密不可分,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现实的教育事实是很多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已经错过了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加上还有其他的一些教学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间的沟通依然主要以当地母语交流为主,这不利于双语教师提高自身的汉语口语水平,会使新疆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质量降低,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培训观念与培训行为的落差。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力度比较大,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新疆地区学前教师已有的教学观念和专业发展。新疆地区幼儿园在迎接学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封闭,不能及时地了解最新消息,专业引领力量薄弱,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各类课程资源比较匮乏,这些因素和困难都在阻碍着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双语教师展开培训,既能适应学前改革提出的要求,又能适应当地的教育发展实情。但实际上,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民汉”两种文化冲突的文化困境。中华民族的文化汇总在中国文化中,而汉文化则是主体。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民族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却表现出强烈的“拒斥”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间的冲突。处在民族文化氛围中的少数民族教师,自然很难适应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这种不适应性是跨文化必定面临的,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必经之路,但当前两种民族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困境是不可避免的。
二、学前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1.职业伦理道德。学前教育职业伦理道德,是每个学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前教师是除家长外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他们会模仿教师的言语、行为。因此,学前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对儿童的影响是积极的、乐观的,能够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2.专业知识。学前教师的教育对象一般是3―6岁的幼儿,这个时期的幼儿有着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幼儿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学前教师应根据《幼儿园工作流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全面培养和教育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注意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而要达到这些教育和培养目标,教师首先应具备相关的理论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并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所需的汉语水平,这些都对新疆学前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3.保育和教育。幼儿园工作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保育和教育,每一个方面又包含着复杂的环节和烦琐的工作,对于学前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学前双语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在极大程度上认可这份工作,愿意为学前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都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教学态度,能够主动地发挥自身内在动力,实现主体价值,愿意将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做好,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知识,使得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为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三、新疆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策略
1.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机制。民汉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汉语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根据这一现状,应该改革当前双语教师的培训机制,鼓励新疆地区学生学习汉语,主动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从而方便接受教师的讲解。由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较小,双语教师应抓住他们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向其讲授正确的汉语文化、民族文化等。同时要提高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和教学质量,使其能够将两种语言和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进而实现新疆地区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好地与汉族地区接轨,有利于提升双语教师的培训质量。
2.构建快捷、高效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实现新疆地区民族教育质量的较大提高,离不开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关键还在于建立一支立足新疆、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双语师资队伍。因此,首要任务是根据新疆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个快捷、高效、实用的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在保证双语教师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为解决新疆高素质双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创造条件,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双语教师培养道路,构建学前教育双语教师专科、本科、硕士及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的完整体系。在对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分级教学,逐渐优化培训比例、培训模式、培训课程、评价体系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双语教师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出适合该地区、该民族的学前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另外,对参加培训结束后的双语教师,还要进行跟踪管理,确保他们具备开展学前双语教学的能力。
3.建立学前双语教师实训基地。以完成学前教育目标为依据,设立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完善双语教师的实践基地,将汉族和民族的教师吸纳到双语教师实训基地来,进行一系列双语教学培训,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适当地借鉴国外优秀的培训经验,将双语教师培养与高校进行对接,建立双语教师培养一体化的机制。新疆当地政府还应积极探索和寻找双语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提高高校在学前双语教师教育培训实践能力的建设力度,建设实践培训基地,为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提供开放的专业支持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并且建立职前职后的双语教师培训一体化的创新机制。
4.加大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学校的投入。承担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院校或单位应根据双语教师的培训目标和各地教育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快建设双语教育培训基地,同时要更新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着力打造数字化的培训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方便双语教师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并接受高科技知识的培训,了解如何将现代高科技搬进学前教育课堂,加强远程教育建设,积极开发双语教师的培训教学科研平台,不断加大对培训院校的投入力度,优化培训基地的各项功能。高度重视新疆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基地的长远建设和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把双语培训基地建成面向新疆的双语教师培养、研究、交流、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培养学前双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及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四、结语
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关键因素是学前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组织学前双语教师参加培训能够加强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前双语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双语运用能力,既了解掌握本民族母语,又能很好地理解汉语,这离不开双语教师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新疆地区应继续加大对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壮大这支队伍,才能更好地为当地学前双语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闵兰斌,周兢.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回溯、现状与趋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03).
篇4
“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是今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2007年的调查,我国现有22所本专大学设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学位的特殊教育师资。这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与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相比差距也很明显。另外,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多以短训班的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国内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雷同于其他师范教育,尤其医学实训环节薄弱。
一、问题的提出
2011-2013年教育部都把“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实验和试点”作为年度特殊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1-3],对推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和实践探索发挥了积极影响。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一般泛指与特殊儿童相关的医学领域和特殊教育的全面结合。其中相关医学领域包括:儿科、其他临床科、康复科、保健科、护理科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内容涉及特殊儿童的筛查、诊断、临床医疗、康复治疗、护理保健、建档、转介、综合干预等工作。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只有与这些工作良好衔接,才能共同构成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4],比如,在聋儿构音时许多发音不清晰,主要是舌没有把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导致口腔内气流不通畅所致,这时必要的医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借助简单的医疗器械将听障儿童的舌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不断地发音刺激并强化便可习得不同字母的发音。这需要每位教师比较系统地了解听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病因及表现症状,还要学习相关的康复教育方法对策及必要的医学知识。改变“康复与教育”二元分离模式的“医教结合”实践探索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行途径,但这对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师资培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局限在特殊教育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手段的学习和运用上,专业的范畴比较广、培训内容比较宽泛、形式比较少,更没有形成医教结合的研究氛围,其理论研究更为匮乏。为了促进牡丹江地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实践工作,我们课题组对牡丹江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实践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牡丹江地区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六所及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
2.研究工具及过程。本研究采用自编《牡丹江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实践状况调查表》,其内容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培训情况调查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形式、内容、考核、科研、态度等,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200份,回收率94%本研究采用spass16.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1.表1数据显示,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参见“医教结合”培训比例为41%,其中教育方面内容较多为78%;医学方面为22%,多为病理生理学知识,可操作性不强。
四、讨论
1.科研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这是每位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搬掉这些绊脚石,教学科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科学研究可以促进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但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科研训练及科研理念。冯建新[5]等通过调查,对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其内在原因是教师内部科研动机不强烈,45.9%教师认为发表文章的动力源于评职称的需要或学校的要求,50%的教师不赞同教师参与科研;其外部原因是学校奖励机制存在问题,不能有效地推动教师参与科研,不能有效促进良好科研氛围形成。调查学校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职业倦怠感也是制约科研工作的重要原因,医教结合方面课题仅有一项。
2.培训情况。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接受特教专业培训的平均比例为55.63%可见我地区接收培训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其培训的理论基础偏重于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教师普遍缺少医学康复技能。包括听觉功能康复技能、言语功能康复技能等,培训模式以校本培训模式、交互式培训模式、短期培训模式为主,无法满足一线教师的工作需求,培训考核单一或缺失,使培训效果无法考量,也缺少对培训内容的反馈。
五、建议
1.医教结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虽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教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认为学校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又不是医院,我们又不是医生,怎么搞医教结合?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重要性。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医教结合的重要意义、基本理念、路径方法等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2.加强培训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培训效果。组建专业化的培训队伍,聘请医院的康复专家讲座,开发系统、科学、规范的培训教材,合理安排培训课程;提供设施完备、配置有现代化教学、康复设备的培训场地。做好组织与制度保障;采用“建立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制度;成立特教专职康复教师队伍、专兼职的特教保健教师、专兼职的巡回教师队伍;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医教结合工作的医生的专业化水平”[6]。
3.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特殊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不同,专业知识结构不同,所处地位不一样,所以培训的要求也应有区别,实施主题培训、分模块培训等,这样才能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同时,在采用培训的模式时也应因人而异,使培训真正地达到预期效果。丰富原有培训模式,研究型培训模式能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并总结经验,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实效性强,可以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间建立起良好互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远程教育培训模式是特殊教育相对滞后的学校提高在职特殊教育教师医教结合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强专业化的重要方式[7]。因此,切实推进医教结合工作离不开专家,医生一线教师的深入互动,需要搭建跨部门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保障培训的持续、深化、有效。
4.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评价体系。对于每种培训而言,考核不仅是对每位教师培训效果的检验,更是对整个培训模式的检验。贯穿始终的培训考核不仅有利于及时了解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靠有效地实现培训计划,更有利于受训老师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培训内容实时反馈,根据自身特点随时对受训内做出调整,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培训效果。
5.改革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高素质、高质量的特教师资队伍是保证特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同时也是医教结合康复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意义深远而重大。改革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包括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培养特殊教育人才;大幅提高特殊教育中医学类课程比例,加强学习生理学等医学类知识,使特殊教育师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我校秉承高职高专教育理念,学生在校三年时间调整为“2+1”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市内多家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及本地区特教学校紧密合作。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以模块化、弹性化和个性化为发展趋势。以课程模块和加大选修、实行学分制等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篇5
论文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术,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必须体现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选择创新性、研究性、开拓性的课程内容,为幼儿教师提供所需要的素材,使之适应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幼儿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日益进步和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要求教师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要成为一名能适应新时展需要的优秀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一、目前幼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发展迅猛,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各省市已将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纳人了当地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但由于我国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在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上都存在着许多哑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师德。就继续教育内容而言,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一般做法是上级培训部门先制定培训方案,然后下发通知,各幼儿园根据培训内容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课程的设置基本没有考虑受训者的来源和需求。
2.课程安排具有随意性。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用的是“讲师团”作法,许多培训机构都存在着因师设课的现象。某些已经制定好的计划、选定的内容,会由于请不到老师而取消或进行调整。这就导致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3.课程结构缺乏均衡性。由于理论性课程和艺术技能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实用性较强的教育技能(如语言能力、教育组织能力、师生互动能力等)、师德修养以及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课程较少,导致培训课程普遍缺乏综合性内容,特别是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内容。
4.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绝大部分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学术性过强,而适用性过低,与教师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师一方面难以深刻理解教育理论的实质,另一方面又难以逾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5.园本化课程内容太少。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内容较少,园本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引领,培训内容低水平重复较多,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知道,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课程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构建符合时展要求、满足广大幼儿教师实际需求的科学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是幼儿教师持续发展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启蒙的,它强调各领域的渗透和整合。幼儿教师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既有与一般教师相同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他们必须具备范围广泛的普通知识,但不必是每一领域的专家,这是由幼儿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教师的普通知识准备的层次、程度和水平不要求精、深、专,而要在“博”上下功夫,做一个全科性人才,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和职业要求。
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思路
随着幼儿教师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历史性转变,时代对幼儿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代幼儿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交往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运用信息的素养。因此,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应该涵盖上述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应具备的特点
1.强调基础性。由于我国的幼儿师范教育过去一直是中等学历教育,直到1990年代末才相继升级为大专层次,导致相当多的幼儿教师是初中毕业直接进幼师学习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涵盖基础性课程内容,可以弥补教师们在职前教育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的不足。
2注重适用性。培训内容的设计思路应有明确的定位,力求融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为一体,把材和各地方自编教材结合起来,把主修课程与适合不同需要的多种选修课程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人文社会和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
3.体现选择性。这是针对不同区域、园所、教师之间的差异提出来的。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参加继续教育对象的来源和现实需要,开设具有区域特色或园本特色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园所、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同时开设一定的选修课程,给受训者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
4.突出综合性。一是要加强各领域间的综合和相互渗透,注重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二是要强调综合与实践并重,注重教师的参与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二)构建科学的内容板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集中体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上,它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是多维的、立体的。参考国内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划分模式,依据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板块。
1.背景型课程。背景型课程就是把有关政治思想、职 业道德的内容放在时代大背景下,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水平。同时,将有关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纳人到课程中来。
2知识型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新的教育观念、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新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技术,是造就一个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
3.实践型课程。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板块中,教育实践应该摆在中心位置。它主要包括教育实践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教育科研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是教师需要学习并掌握的。
4.综合型课程。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就是对各种不同的知识和理论进行选择、组织、传递和评价。因此,继续教育内容更应强调教育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养成,以帮助教师打下宽厚的综合性知识基础,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综合化的要求。
(三)设置多元的课程内容
由于地区之间、岗位之间、教师个体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培养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既有必修也有选修的课程,使课程设置形成灵活、机动、多元化的新格局,以满足各类学习对象的需求。
1.彰显区域特色
要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缺乏教育技能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匾乏,是农村幼儿教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对口扶持的一所乡中心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共有200多名幼儿,教师共7名,其中专任教师5名,每名教师各带1个班。她们每天工作连轴转,教育保育一肩挑。她们对孩子的教育仅停留在看护层面上,教育教学存在着较强的小学化倾向。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一是要侧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加儿童心理学和教育理论的比重。二是要进行技能技巧培训,如普通话、唱歌、舞蹈、绘画等,以提高她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要适当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四是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使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充满乡土特色,如开设玩具制作、本地区农作物、特色产品和风土人情课程等。
2.突出岗位特点
幼儿园有不同的岗位,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岗位的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不会相同。
(1)园长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及幼儿园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进行幼儿园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培训内容主要有: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市场经济与幼儿园发展、教育哲学、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管理、幼教科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 (2)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应侧重于教育科研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研究的设计与报告撰写、多媒体信息技术、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学活动研讨等。
(3)班主任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班级管理,包括方法、原则和评价。如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各年龄班管理特点及评价等。
(4)对普通教师而言主要是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技
能培训,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开设某一领域的专门课程,促使他们成为全能型教师和特色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现代教育理论、国内外幼教改革动态、幼儿教师能力培养、多媒体应用技术、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及应用(音乐、美术、舞蹈、体操)等。
3.体现层次性
(1)根据教师的成长阶段设置课程内容。教师职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成长过程,所以对教师的培养必须分阶段、分层次。在一体化课程设置上,既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针对性,也必须考虑不同教师的水平分层实施。一般来讲,教师的成长分为新手型、适应型、成熟型、专家型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所要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
新手型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常规,熟悉幼儿园生活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对她们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突出《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有关卫生标准及相关文件等)、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基本要求、游戏的组织、优秀教学活动观摩、多媒体技术、基本功训练(包括备课、写教育笔记、教具制作、操作电教仪器、组织教学活动)等。
适应型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实施幼儿教育教学的能力。对她们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突出《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有关卫生标准、相关文件等)、幼儿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幼教科研基本知识等。
对成熟型教师来说则应该加强师德培养、教育科研指导、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教材教法的研究。培训内容主要是:师德研究、法律法规、幼教科研、当代幼教改革思潮、各类幼教专题讲座、各类幼儿教育技能(音乐、美术、舞蹈创编等)提高等。
对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应拓宽和加深教育科学理论及综合素养,综合性、研究性的课程比较适合她们的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研究、幼教法律法规、幼教科研、当代幼教改革思潮、幼儿教育评价、创新教育、师生心理卫生、各类幼教专题讲座、现代教育理论等。
(2)根据园所的发展情况设置课程内容
示范性幼儿园与非示范性幼儿园。示范性幼儿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起着示范、辐射作用。示范性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与非示范性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相比,整体素质占有明显优势。因此,继续教育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非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则要侧重于基础性知识和必备的教育技能。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绘画艺术治疗;心理压力
1引言
绘画艺术治疗这一构念,最近十几年在西方心理学界大为流行,也逐渐为我国心理学家重视。时至今日该疗法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对智残问题儿童的帮助、大学生抑郁症的治疗及学校的心理咨询等,并且在解决情绪冲突以及洞悉心理问题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其形式与美术教育存在相似性。作为一种以心理学和艺术理论为基础的心理疗法,绘画艺术治疗为当今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见解。
2绘画艺术治疗简介
2.1绘画艺术治疗的含义
绘画艺术治疗是指以绘画技法与材料为媒介,用艺术创作的意象以及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患者对作品的反馈,来剖析与了解对象的发展、兴趣、能力、人格等心理活动,让来访者产生自由联想来稳定和调节情绪,在追求艺术审美的过程中治愈心理疾病的方法。对绘画艺术治疗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绘画艺术治疗以绘画为中介;(2)绘画艺术治疗以艺术理论和心理学为哲学基础;(3)绘画艺术治疗中涉及三种要素:治疗师、来访者和艺术作品;(4)绘画艺术治疗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心理问题、调节情绪冲突、完善人格等。
2.2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与发展
绘画艺术治疗有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开展学术研究。绘画艺术治疗被承认为法定专业的历史也不过才短短数十年时间。在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治疗萌芽于20世纪初期。医生利用病患的绘画来分析其心理及精神状态。其真正的成长则受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的影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精神病治疗运动。到上世纪40年代,玛格丽特•南姆伯格(Margarete•Namberg)才真正建立起了运用艺术的表现力作为治疗模式的绘画艺术治疗体系。直至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上世纪60年代初期间,确立了艺术治疗的独特专业地位。如今,绘画艺术治疗的专业体系正在蓬勃发展。除美国以外,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也均有艺术治疗的专业培训课程和证照制度。目前国际艺术治疗师组织拥有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会员,并且艺术治疗是在不少国家是政府认可的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之一。
3绘画艺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与理论依据
3.1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W•斯佩里的一项裂脑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功能分裂化的特点,即人类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从功能上来说,左脑接受来自人体右侧的感觉信息,如触觉、视觉等,并控制人体右侧的动作;右脑半球则接受来自人体左侧的感觉信息,并控制人体左侧的动作行为。左脑负责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而右脑主管图像化的知觉,负责进行具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
3.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与绘画能力
大脑两半球由胼胝体相连,通过胼胝体来传递左右大脑半球的信息。学者们在对脑伤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特定功能的丧失与大脑的某些区域损伤密切相关。多项与绘画能力有关的大脑功能的研究发现,对物体细节的知觉是由大脑的左半球主控的,而对物体轮廓的知觉是大脑右半球控制的。这种对大脑两个半球的依赖可以在脑半球损伤的个体的绘画中观察到。大脑右半球损伤的个体倾向于忽略画面的整体轮廓,而能够将局部的细节画得完好。大脑左半球损伤的个体倾向于画出整体轮廓完好的物体,却难以胜任细节的刻画。绘画或者其他创造性的活动是在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合作才能完成。
4传统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治疗的区别与契合
4.1什么是美术教育
“美育”这一概念是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的。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美学思想深受康德的影响。在《美育书简》中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完美,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西方近代关于“美育”理论的发展,对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更是大力提倡“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重要特点,使美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在“美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美术教育”这一概念,从狭义上讲,美术教育是对于培养美术家或专业美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从广义上讲,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广义的美术教育强调普及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美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情趣。
4.2传统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治疗的区别
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治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从表现形式上看,绘画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极为相似。两者运用的艺术材料、绘画的创作过程以及教师与治疗师所用的语言都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而绘画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的最根本也是最大的区别是绘画艺术治疗师与治疗对象的内心体验。绘画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有重叠的部分,但并不是完全重合。在绘画艺术治疗中,治疗过程也是帮助对象发展其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绘画艺术治疗的治疗师的角色是辅助者,而作为美术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师则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角色。也就是说,绘画艺术治疗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绘画技术本身,而是借助绘画这一工具来帮助治疗对象,绘画是一种表达自我情感的工具。绘画艺术治疗师通过来访者的画与来访者进行心灵沟通,或者借助画使来访者认识自己。技术娴熟的绘画艺术治疗师熟知在特定心理发展阶段在绘画中呈现出的艺术特征,并能借此对来访者的异常心理状况作出诊断,从而帮助其成长。绘画艺术治疗的初衷并不在于绘画技术的学习,这正是绘画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最本质的区别。
4.3传统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治疗的契合
20世纪艺术治疗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艾迪丝•克莱玛(EdithKramer)在给众多儿童进行治疗的实践经验中,确立了新的艺术治疗的观念。她认为,艺术创作活动本身就具备心理治疗的效用;绘画艺术治疗借助艺术的环境,能帮助个体宣泄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个体心理不会抗拒,并且这种宣泄途径是安全的。她的学说为绘画艺术治疗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为绘画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的契合提供了作为支撑点的理论基础。
5绘画艺术治疗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5.1推行校园艺术治疗的意义
中学时期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时期。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青少年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的发展是角色形成(identityformation),适应能力良好者能自我肯定,找到自己的定位;反之,则会有角色混淆的现象。青春期的孩子焦躁敏感。大部分的青少年能够在长久的尝试中慢慢适应角色的专换,安然度过这一时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寻找自我角色认同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逐年增加的中学辍学与少年犯罪比率正来自于此。在与敏感的青少年的沟通方面,绘画艺术治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人类的思维大多是视觉性的。人类主要通过眼睛获取信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恰恰也证明了人们通常更加信任视觉信息。其次,在青春期这一敏感时期,青少年阶段较其他年龄阶段更在意其形象与行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不完美”的自己。绘画这种无声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宣泄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健全成长。
5.2教育取向绘画艺术治疗的要点
现今的中学美术教育倾向于强调作品完成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态度的发展。学生被要求严格按程序参与一系列艺术互动,如按时交出作品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创作的思考、情感以及对艺术的灵性与知觉就很可能被忽略。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绘画艺术治疗能担当做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自身自觉的成为学习的主体。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对艺术的兴趣会影响其日后对艺术的态度。教育取向的绘画艺术治疗在施行过程中,必须避免完全以作品为主的评价方式,发展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
5.3教育取向绘画艺术治疗的实际操作
美术教育取向的绘画艺术治疗要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育目标的重心就应当转移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观察识别能力、想象能力及提高学生自我认同感。那么,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教育取向的绘画艺术治疗教学设计就需考虑到以下内容:(1)学生数量及个体差异。在美术教育取向的绘画艺术治疗中,学生需要以小团体的方式来展开互动式的绘画学习,并且考虑学生特质。(2)适宜的艺术环境。常言道:居移气,养移体。不需要繁杂的数据,不需要长篇累牍的理论。在心灵沟通的同时,艺术活动与艺术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培养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改变着他们的审美情趣。(3)及时评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将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判断标准附加于学生身上。(4)师生互动也是绘画艺术治疗所常用的方式方法。师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心灵联系。要实现师生互动的美术教学活动,可以采取情感策略。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特殊的心理结构,游戏等课前暖身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其心理防卫,增强集体意识。同时,在课堂上举行各种美术创作的体验与分享活动。这些都是绘画艺术治疗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应用。将绘画艺术治疗的方法运用于美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健全他们的身心起重要的作用。(5)培养专业的教育艺术治疗师资是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治疗结合的必要条件。绘画艺术治疗涵盖了诸多学科理论对心理的探索,特别是与心理治疗理论技术有着深切的联系。因此,当绘画艺术治疗师将“艺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提供给治疗对象的时候,需要掌握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鼓励美术教师与特教教师协同合作,相互监督与扶持。这是有效应对现阶段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治疗相结合发展的权宜之计。
参考文献:
[1]闫俊,崔玉华.一次集体绘画治疗尝试.中国临床康复,第7卷第30期.
[2]何静,蒋明全.绘画艺术治疗在中国发展的介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3]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凤凰出版社,2010-10.
[4]陆雅青.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0.
[5]刘中华.浅谈绘画艺术治疗在义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艺术教育.中国文化报社,2007.01.
[6]魏源.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性研究回顾.中国临床康复,2004-27.
[7].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社会福利,2007.06.
[8]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17.
[9]孟沛欣.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2.
篇7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亲角色 中西方 差异
“角色”一词最初是在戏剧中使用的概念,后被社会学借用,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父亲角色”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传统养家者的经济角色,到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道德指引者,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性别角色榜样,再到7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元化角色,有关“父亲角色”的界定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父亲角色”被笼统地定义为“特定社会对父亲期待(规定)的行为(职责)”[2]。本文中的父亲角色主要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父亲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又存在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共同的,父亲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仅能与母亲角色的相对缺陷形成互补,还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使父亲自身及妻儿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从而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一、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表现
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中西方父亲在参与程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缺席”与“在位”
“缺席”与“在位”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的缺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在核心家庭、传统家庭及婚内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中,都会出现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位现象。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统计,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的就占40.2%,4.3%的留守儿童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城市家庭中,据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的问卷调研显示,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仅6%的爸爸会把80%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用来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高质量的互动仅占不到25%。因此,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这是中国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传统家庭中,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易出现教育不一致;在核心家庭中,很多男性忙于工作,经常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虽然生活在双亲家庭,却只感受到母爱,出现很多“婚内单亲妈妈”,很多爸爸变成“隐形爸爸”;在离异家庭,父亲很少有机会和意愿陪伴孩子,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则稳步上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965~2010年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从每周2.6小时大幅增长到7.2小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父亲,96%跟孩子一起进餐,98%跟孩子一起玩,90%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或者穿衣服,60%给孩子念故事书。即使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父亲也会时常陪伴孩子,注重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与中国父亲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时间、质量方面更可观,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二)“集体”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表现。“集体”指中国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集体意识,“个人”指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这一文化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集体中的他人对自己进行定位,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来。受此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比,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己,以了解和调整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服从和服务集体。如2012年春节期间,漫画《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感同身受,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疯狂转发,转发和评论量一度达到了13万之多。不少人纷纷吐槽,最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同时,《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漫画,一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与此相反,西方父亲对孩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个人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集体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西方父亲普遍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天分,因此,西方父亲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孩子表现自己的天分,充分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你真棒”是美国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通过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所以,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注重通过横比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的能力,而西方父亲很少拿孩子做比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中西方孩子在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别。
(三)“管教”与“陪伴”
“管教”与“陪伴”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或者在子女做错事情时出现呵斥甚至打骂行为,“不行”、“不许”等命令式词汇更常见。在中国父亲看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和管教。同时,大多数中国父亲认为子女没有社会经验,而父母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认为对子女进行管教能帮助其少走弯路,所以中国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多数扮演的是管教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普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会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西方父亲看来,人生而平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地位,所以西方父亲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会选择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引导孩子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与中国父亲管教者的角色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程度不同
父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权利,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其历史法律中都有相关对父权的保护条例。具体来说,古代父权主要包括父亲对其子女的生杀权、责罚权与送惩权、财产权。“但中西方法律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则有一定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道路”[3]。随着时展,尤其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古代西方的父权观念逐渐淡化,西方的孩子逐渐被视为独立的个人,所以有关父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中国不同,由于中国是自然环境比较封闭的农耕社会,因此当父权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淡化的同时,中国的父权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甚至在现代化社会,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这种现象尤以农村家庭为主,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可能导致父亲的优越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古代父权观念影响程度不同,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就呈现出差别。
(二)父亲自身的角色意识程度不同
“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来说和母亲一样重要,只是其影响方式有所不同”[4]。同时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孩子的认知状况、个性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反,若父亲普遍缺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部分孩子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因此,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中西方父亲的意识程度存在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进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自身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西方国家起步早于中国,而在其理论支撑下,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角色,在实践中一步步推进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西方父亲普遍认识到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参加相关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美国的父亲会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父亲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对父亲角色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社会上有关的亲子教育活动普遍较少,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开展,且宣传覆盖面较窄,因此中国父亲了解父亲角色重要性的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中国父亲对自身角色意识程度整体性不高现状。另外,由于中国父亲主要把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使部分父亲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付诸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西方父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据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的父亲听说过“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其中,城市地区有33.5%的父亲听说过,农村地区仅有21.5%的父亲听说过。另外,约有25%的父亲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力,23%的父亲只能笼统地说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35%的父亲零散地谈到了一两点影响,如对孩子性格、三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对自身独特角色的认识,中国父亲没有认识到,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不同
罗斯・帕克和艾斯利・拜特等人于1993年就发现:母亲所持的态度与父亲的实际参与水平有关,这个结果是他们通过调查300位初为父母者得到的,其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均有所投入。具体来说,“母亲对父亲的育儿技能和参与活动感兴趣及对父亲参与水平的评价等都能对父亲的参与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
在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动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但是中西方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问题存在态度上的差别。例如,当父亲给孩子喂奶或者换衣服手脚笨拙时,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说“你放那儿,让我来”,而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耐心教导父亲的动作,这种反差可能造成中西方父亲在角色投入中积极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看到父亲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可能就会觉得这位父亲“奶味”较重,也会质疑这位父亲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父亲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上的,是忙于挣钱养家的,这就间接导致在意他人看法的中国父亲可能避免或减少角色投入。
但对于西方人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陪伴孩子是正常的事情。例如,部分美国的男卫生间里,有专门为带孩子的父亲准备的换尿布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更常态化。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分别是父亲假、育儿假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6]161。瑞典的父母一起可以获得480天的带薪病假,其中60天是分别分给父亲和母亲的,另外孩子出生时,父亲还有额外的10天带薪假期;芬兰父亲有最多可达54个工作日的陪产假,可以和母亲共同分配孕妇假期休完后的育婴假,同时有育婴假后的育儿假,以及兼职育儿假;英国法律规定父亲享有两周法定陪产假,允许夫妻共享育婴假,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保加利亚等都有相关假期。西方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后,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近来最重大的政策发展莫过于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这导致2006年至2010年联邦计划每年要分配1.5亿美元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5000万美元已经作为推进责任型父亲项目的支持金预留下来”[7]189。另外,美国白宫于2012年6月专门发了“中央文件”,题为《促进有责任感的父道》,促进美国社会有责任感的父道,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父道”网站,以帮助美国的父亲成为一个更有父道的父亲。因此,西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角色的投入程度。相比较而言,中国没有父亲假、育婴假等相关假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父亲角色投入不及西方。
三、中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扮演的相互借鉴
中西方父亲角色投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中西方父亲角色的扮演各有优势所在,中西方父亲要相互借鉴。
(一)中国父亲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8]。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个性形成及行为塑造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身为父亲,一定要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高于中国父亲,因此,中国父亲应该向西方父亲学习,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了解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另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行为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中国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2004年2月17日公布的一张“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排名榜,北欧国家瑞典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制度开放,同时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西方父亲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父亲引导下逐渐得到培养与发展。中国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身体保护和物质嘉奖,反之,给予的情感呵护及精神鼓励则较少,尤其在父亲缺位的现状下,祖辈抚育孩子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祖辈又过于溺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因此,中国父亲要学习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三)西方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因此,在重视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并融入集体。在这方面,中国父亲比西方父亲更具优势,因此,西方父亲应向中国父亲学习。一方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力量的奉献时,要不吝啬给予。
(四)“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
“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指中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时,要善于采取严格教养与民主教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9]。虽然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各自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但西方父亲仍可合理借鉴中国父亲的严格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当管教。同样,中国父亲可学习西方父亲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温暖。因此,中西方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善于将“管教”与“陪伴”相结合,掌握适当时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家庭及父亲自身都要提高认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父亲角色参与程度,提高父亲角色参与质量。家庭教育中,中西方父亲角色参与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西方古代父权的比较[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5,(6).
[4][5]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6][7]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