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标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能过对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进行新的审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能过对那些似是而非的说话予以纠正,不能人云亦云,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称象》一文时,同学们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办法?”我巡视指导,发现有一组的一个女同学没有加入小组讨论,当全班交流时,大家议论纷纷,兴致勃勃。唯独她置身事外似的坐在那里。我强压心里的火气,尽量放柔声音对她说:“许媚媚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她不情愿地站起来说:“为什么一定要称出大象的体重呢?有什么关系?(注:有什么必要)。一语警醒梦中人,同学们也都感觉刚刚的问题是没必要的。
听着同学们天真但合情合理的质疑,作为老师的我首先给与尊重、支持,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案例二:
指导《四个太阳一课》的朗读--- 首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请同学说一说, 夏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呢?嗯,很热!(有些同学表演热的样子,还有个同学学小狗热得吐舌头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这么热的天,我们想不想清凉一些呢?怎么办呢?有的同学说喜欢吃刨冰、那你就把刨冰送给大家吧,叫大家也清凉一下。 大家一块读一读,让每一个都清凉一下。有人喜欢去游泳,那么你说说游泳时我们人会怎么样?很凉快!!那么你快点儿带着大家去游泳池里畅游吧!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香甜的水果。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想不想送给老师尝尝呢?有个同学说送我一个大西瓜,我叫她把西瓜的香甜读出来,可是她读得小声,同学们说:“哎呀,你这个西瓜太小了。老师,我送你个大大的西瓜吧!”~可是这个同学读得虽然大声,可是又没感情,有一个同学说:“你这个西瓜还没熟呢!我送给老师一个有大又甜的西瓜吧!”这个同学声音响亮,感情丰富的读给大家听,读完还问我:“老师,好吃吗?”我舔舔嘴巴,连连点头:“嗯,真是又香又甜啊!谢谢你!”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手脚冻僵了。可是老师还是想出去玩一下,又怕冷,唉,怎么办啊?有的同学说:“老师你穿十件衣服啊。”我说:“我才不要呢,多笨重啊!”有个小家伙说:“你带着火把不就热了。”我说:“你想我出丑阿,还是想我被警察抓阿。”他抓抓头说:“噢,对了,不能玩火。我还是送给您一个红红的太阳吧。”他神气得读了一遍,我说:“嗯,真温暖,谢谢你哦。”
春天是什么什么样子呢?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多美的春天啊。谁想和我去春 游?这么多人啊,那你们先说服我,说说春天到底有多美,我才会带你去玩一玩。
(学生一个个激动万分,每个人积极表现自己。)把这一段读得感情饱满,我恨不得马上实现我的诺言,带她们冲出教室,去春天的世界疯一疯。
案例三:
语文园地五 《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课
课前准备:和其他学科老师先沟通交流(如美术老师、科技老师),帮助同学们用废旧垃圾制成工艺品。
创设情景:
一、导入----同学们请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出示:用废旧的布制成的“比伽丘”,动画片里的卡通造型)。
同学们兴奋得大叫:“比伽丘!欢迎比伽丘!”
“谢谢1(2)班的小朋友,你们真热情,想不想和我玩一玩呢?”同学们听着老师模仿比伽丘的声音,开心的大笑:“想玩,想玩啊!”
“那我可是最喜欢和聪明的孩子做朋友的,还要有礼貌,认真听别人讲话,多动脑。你们能做到吗?”
“当然可以啦!”
二、直奔主题
1、出示课件(垃圾成群)提问:“我们身边的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
(2、)小组讨论(现说说你们小组打算怎么学习)
例一:我们小组要认真学习。
例二:我们小组要认真合作。
。。。。。。。
(3、)小组交流开始。
(4、)全班交流。老师在黑板相机板书----我的发现
(一)、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这些垃圾都是人们把自己家的垃圾丢出来的。
(二)、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这些垃圾时不讲卫生的人随便丢的。
(三)、我们小组同意别的小组的看法,可是有了垃圾比丢掉,留着还有什么用呢?
(四)、垃圾当然还可以有用的。我们小组也是觉得这些垃圾是我们人类的垃圾,但是还可以用。
(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第一个问题的完成1、垃圾是哪里来的?跟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在这样子的交流中要学生对身边的垃圾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成生了不同的意见。教学目的达到。
2、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一)、这些垃圾可以卖掉
(二、)这些垃圾可以丢进大海里去。
一个同学说:“我反对,不可以把垃圾丢到大海里去的。”
同学问:“请你说一下你的理由好吗?你要把我说服气,我就不把垃圾丢到海里去。”
回答:“因为大海的水会被垃圾搞脏了,这样子的话大海里的鱼就喝脏水,会死掉的。我们人类喝了不干净的水,就会得非典
死掉的。”
“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我要问问比伽丘对不对?”这个同学转头问我“比伽丘,他说得多吗?”
我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就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
“谢谢,比伽丘!谢谢苏宏博同学对我的提醒。”
“不用谢。”
(三)“我觉得有些垃圾可以再利用,有些垃圾就要把它烧掉,用它来发电。大家有不同意见吗?有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一位同学问:“请问,垃圾烧了会有火灾的呀!”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我会派工人守在那里值班,就不会找火了。你同意吗?”
“谢谢你的回答,我同意!”
“我有个问题不懂!”又有一位同学发问。
“请你问吧!”
“你说垃圾烧掉了可以发电,我怎么不知道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位同学神气的说“是真的可以的。我和我爸爸上网查资料时知道的,你也可以去上网查一下。”
“谢谢你,我一定叫我爸爸带我去上网,上网可以看到比伽丘和蓝猫吗?
“当然可以看到的”。
听这两位神乎其神的神侃,我觉得这时候是我做老师最大的幸福,不单纯是为了他们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
3、展示台(这本来是语文园地的另一板块,我把它移到了口语交际里来了)
(1、)展示自己用垃圾制作的工艺品。
(2、)去和你喜欢的小朋友交流也可以和比伽丘来交流
(3、)放音乐----全班交流大会
(4、)到台上去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小朋友,你们看我这是什么呢?”一个同学拿着用矿泉水瓶制作成的花篮在问。
“我知道,你这是个花篮,请问是怎么做成的呢?”
“我先找一个没用的瓶子,拿一把剪刀把上边剪去,再剪出一条条的花边,把花边圈起来就是漂亮的花篮了。你听懂了吗?”
“听懂了,我回家也要做一个。”
(二)“同学们,我
这是一条军舰,你们知道我是用什么制作的吗?”
“用泡沫。”
“用牙签。”
“大家回答得很对。我把没用的泡沫和牙签还有一些纸片,制作成了这艘军舰。”
“请问你制作这个有什么用呢?”
“嗯!我制作这个。。。。。”开始不知道如何回答,想了想说:“我把它放在我的桌子上,总比当成垃圾丢在外边好吧?”
“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支持。
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请其它班级的老师是和同学来参观。 三、扩展(这是语文园地的另一板块---加油站)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比伽丘对你们非常满意。请大家把你们收集的商标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读一读上边的汉字,一齐动手制作成喜欢的工艺品。
有用商标制成的彩带、门帘等等。
作文教学案例一
让孩子诗意的栖居
每每想起海德格尔的一句话“人,诗意的栖居”,心中便荡漾着,!一种幸福感。我喜欢诗,偶尔也会写上几首。后来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慢慢的感到了诗意的稀薄,看着学生们的命题作文,是我最郁闷的时候,永远的捡钱包,为孩子们稚嫩的世故感到寒心,又为他们的贫瘠的想象力感到忧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孩子没有了童心、没有了诗意?
王尚文先生说过:“作文要让孩子体验到做人的解放感、成就感、幸福感”。先生的话说得多好啊,习作的题目要解放他们的手,解放他们的心,说自己的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孩子的笔尖流淌诗意与真情!
我希望我为孩子们找到诗意的美感而做点什么。我试着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写一段话,长短不限,请用上下面四个字:绿、舟、浮、影,注意不要落下一个字,要努力写出诗情画意,比一比谁写得美,谁写得妙,本题最多可得20分。”收上了考卷,开始批改,一股清新之气夹杂着久违的诗意扑面而来,让我欣喜不已,破例给孩子都多加了分,最少的加了60分,最多的加了95分(本想加100分,但是想到留5分可以让他继续努力),来看看这些答卷:
碧绿的小河,一条小舟浮在水面上,那美丽倒影随着水波轻轻飘去……
——
我坐小舟上,小舟下面是碧绿的湖水,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它的影子浮在水面上,仿佛大青山也浮在水面上了。
——
有一片湖,周围是绿色的大树。有一艘无人看管的小舟浮在岸边。一群鸭子推着小舟前进,把美丽的倒影打乱了。
——
一个宁静的夜晚,在水平如镜的绿色湖面上,一叶小舟从这儿漂浮而去,在湖面上徐徐回荡,这阵阵的水波使原来水平如镜的湖面泛起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星星的倒影突然散开来,就仿佛在湖面上抹上了一层薄薄的星辉。
——
在那绿色的草地上,放着一条又破又旧的小舟,它说:“想当年,我在月光之下漂浮,是多么的自在,而且我的影子是多么的纯净。可是现在人们把我扔到了这里。我多想再游一次啊!”
——
我在轮船上,远远望去,看见茫茫的绿海上,一条孤零零的小舟浮在水面上,它的倒影好象一弯月亮挂在无际的青天上。
——
好美的山,多绿的水!我驾着一叶小舟轻悠悠的飘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山上青松翠竹,重重叠叠。在柔和的阳光下显得秀美多姿。山影树影倒映水中,水下仿佛是座绿色的公园。水被染青了,舟被映绿了。风儿慢慢地吹,舟儿轻轻地飘,让人似乎进入了“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的绝妙佳境。
绿舟浮影,美哉!妙哉!
——
孩子笔下的美妙世界让我深深地陶醉了,连平时一个对作文感到最困难的学生也努力写下了“东方绿舟(绿洲)真好玩,湖边有一棵大树,树的影子浮在湖面上”。
我希望我能为我孩子们做点什么,等他们长大了体会到我的苦心
百感滋味
---《小伙伴》教后感
今天学习《小伙伴》这一课,主要是描写了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按理说学生应该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是天气炎热没心情,还是我的教学设计、甚至是我自己的心情的问题,总之,整个课堂叫我郁闷。
很快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了,我也在心里喘了一口气。
最后讨论:你在平时有没有对小伙伴有过帮助?只时候好像气氛有所高涨。
交流:
“我帮住过陈芳芳,她有一次没有本子了,我借给了她。昨天我上美术课没带彩色笔,她也借给了我。”
类似的例子很多。。。。。。。
这时小胖子韦樯兴奋的举手要求发言,我说:“韦樯,你说说你是怎么帮助小朋友的
他神气得说:“前天班长被1(3)的人打了,我去帮他打人,我上去哈的一声,给了那个人一拳,他被我打哭了,哈哈~~”
他连说再比划,同学们哈哈大笑。
我猛地想起来了,前几天的一个课间,我在教师准备上连堂的语文课。突然一个满头大汗、气势汹汹的男孩子冲进来,用手指着我鼻子说:“你!!管好你班的肥仔。”我当时被气死了,我教书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被学生子着鼻子指责。我很生气,把他扣在我班,请班主任领人。闹得很不愉快,这小子还敢在这时旧话重提,竟然把一件打架事件,渲染成“英雄在世“!!
我的火气又冲上来了:“你还真不错啊,作了一件这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看来是要表扬你了,对吧?”
这时同学们炸开了锅,有的大喊“不能表扬。”他的狐朋狗友都在叫“不表扬也不能批评,我们1(2)班不能挨人家打!”
看着不解风情的孩子们,我委屈的鼻子发酸,不争气的眼泪在打转。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哭给他们看。”我转过身子,把眼泪擦去,说:“请安静!”
“我安静”。
“同学们,韦樯帮班长去打假这件事到底对不对?,说出理由,先小组讨论。”
“我觉得不对,打架是不对的。”
“我也觉得不对,班长也不对,应该报告老师才对。”
还有个学生说:“韦樯,你知道你帮人打架可以说一个词语吗?我告诉你,就是叫做借刀杀人。”
韦樯不服:“什么借刀杀人阿,我就是用手打了他,根本没拿刀阿。”
“哈哈,你连借刀杀人都不懂,你还当什么英雄好汉?我的意思是说你本来和那个同学不好,你有机会报仇的。”
韦樯反驳“不可能,我原来根本不认识他,抱什么仇嘛。”
又开
始神侃了,我说:“行了,韦樯,我不想说你了,你自己说说吧。”
他说“我知道我不对,可是我就是想去帮忙的。我知道我不用打他,我可以讲道理给他听,要不告诉老师。我就不会给老师找麻烦了,对不起,老师!”
忍了好久的眼泪就这样轻易决堤,百感滋味涌在心头。
案例五
教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请同学们表演:
小壁虎“小鱼姐姐,借我一条尾巴好不好啊?”
“不好啊,我还要用尾巴游泳呢!”
“你就借给我吧?我好可怜啊~~~~我都没脸回家了。呜呜~~~~
小鱼没想到碰到这么执著的小壁虎,很为难,转过身对我说:“老师,,,我该怎么办呢?”----我耸耸肩,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篇2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地理教学 实践与思考
课程标准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的必要前提,又是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出发点。为了使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更具体,新课程还在总目标下划分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进行分解。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因此要求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同。
一、知识与技能的案例教学策略
知识与技能主要指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具体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策略性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新课程中选择地理学的知识体系,基础的、有用的知识仍是主要学习内容,且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陈述性知识的案例教学
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如地理分布、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景观等。用案例教学法进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时较适宜采用引述式案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中的教学案例一般采用最简单的表述方式,在案例中直接给出需要了解或解决的问题,学生一般只要读懂案例,并经过简单思考就能达到要求。其教学过程一般可简化为:教师呈现案例―引入学习主题―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喻为“太阳打喷嚏”。
太阳风暴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通信设施受损。据报道,2003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例如,日本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无法恢复使用。
这则案例资料,它可用于完成地理新课标必修1,行星地球中“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这一课标要求的教学。教师呈现案例,学生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现象。
2.程序性知识的案例教学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它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它要说明地理概念、规律、特征或成因,因此适宜采取探究性案例教学。教学过程是前面提到的完整的教学流程。例如:
[案例2]中国的家庭经营
中国农民李某家庭共有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8块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推力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获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每公顷、单季稻产量为650千克每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1300千克到市场上去销售。
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出以下讨论问题。
(1)材料中提供了哪些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反映出该农业的哪些特点?
(2)李守银家水稻生产的商品率是多少?如何提高其水稻的商品率?
(3)李守银家要实现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这一案例教学分三个层面:第一层是通过学生阅读获取该地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劳动力的数量、生产规模、经营方式、机械化水平、作物种类、产量等基础知识信息,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基本特点,形成形象思维,也为第三个问题做铺垫;第二个层面是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揭示案例与原理的联系;第三个层面是知识的拓展延伸,讨论其发展规律。
3.策略性知识的案例教学
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地理策略性知识一般为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其学习的重心在于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也适用探究式案例教学法,但是注意案例的选择不宜过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在学习地理新课标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的案例是南昆铁路,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体现交通线的选择区位因素,所以我使用了案例3。
[案例3]泛亚铁路的建设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
泛亚铁路三个方案的比较
教师呈现案例后,确定研究主题为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师生进入讨论。提出问题:“你认为选择哪一个方案比较好?请说明理由。”讨论过程可以采取各抒己见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由于涉及初中的区域地理,有些学生往往不清楚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因此很自然地会主动查找地图。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开始借助地图来说明问题。在这一案例教学过程中,其实学生已经在不自主地运用地图来解决问题了,但并不是有意识地进行的,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其上升到稳定的策略性知识层面,使学生认识到地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图文转化,地图中各要素是可以进行拆分和整合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深入的讨论又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对交通线路进行选择和评价的方法及思维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的案例教学策略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采取将案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的研究式案例学习法较好。其过程是: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任务――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编写案例报告――课堂呈现案例――师生评价。具体做法如下:
[案例4]水污染问题的学习(湘教版选修VI说明了水污染及其防治)
1.学生已有知识。淮安市里运河水污染严重,学生有切身体会;
2.活动内容及研究性学习。教师布置了三个活动任务――①测量淮安市里运河水的含氧量。②到环保局获取里运河水质有关数据:③走访几家大工厂调查废水排放情况;学生分组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做了案例报告。
这一案例来自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实地测量获得的,学生体会到地理研究的过程、掌握了地理方法,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初步学会通过测量获取地理信息,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讨论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思维路径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的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突出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3
高中数学教材苏教版《选修2-3》第3章《统计案例》包括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两节,初教时心中困惑:⑴本章的编写意图是什么?⑵如何展开教学,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⑶如何考查?教完后笔者体会满怀,最深的感受是本章体现了新课标的许多目的。
1.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出案例中对统计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更感受到统计思想条理清晰,思路严谨,推理严密的特点,我们可以借用如下问题来体会:
⑴Ⅰ和Ⅱ是否相关?
提出H0,假设不相关。
⑵如何研究Ⅰ和Ⅱ是否相关?
2×2列联表,计算x2 统计量。
⑶用什么标准衡量相关性?
显著性水平。
⑷若Ⅰ和Ⅱ相关,会呈什么相关?
先猜想能否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线性相关。
⑸如何让线性回归模型的误差最小?
最小二乘的思想。
⑹线性回归模型一定有实际意义吗?
相关性检验。
⑺相关性检验的标准是什么?
常用检验水平α=0.05。
⑻如果Ⅰ和Ⅱ相关但非线性相关,又怎么办?
化归为线性相关。
⑼为什么要研究回归分析,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用现状预知未来(样本估计总体,最后达成当初的研究目的)。
至此,我们发现统计学以其严谨清晰的思路逐步揭示了Ⅰ和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感受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对数学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范本,这对我们方法论的形成具有示范性影响。
2.教材设计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
上面思路系统科学地解决了Ⅰ和Ⅱ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疑问,这正是教材设计的巧妙之处。由于高中课程的特点,本章中对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从直观上使学生感受它的合理性,而不是从数学上给出严格的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了疑问:
⑴为什么要提出假设H0 :Ⅰ和Ⅱ没有关系,而不是假设Ⅰ和Ⅱ有关系?
⑵使用 x2统计量和线性相关系数r 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有无别的方法?
⑶最小二乘思想的数学原理是什么,一般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⑷若r=1 则Ⅰ和Ⅱ一定是确定的直线关系吗?若r=0 则Ⅰ和Ⅱ一定是非线性关系吗?
⑸线性回归直线 y=a+bx是否一定经过样本点 Pi(xi, yi)?
这些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完全弄明白,富有探究价值。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并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3.例习题的编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发展平台
教材共设例题6个,基本4个,载有特殊功能的2个,一个计算器的用法,另一个旨在渗透转化的思想。练习题22个。和新教材其余章节一样,本章练习题分为“感受·理解”、“思考·应用”、“探究·拓展”三部分,“感受·理解”体现了本章的基本要求,初步理解统计方法,供全体学生选用;“思考·应用”深化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并能用有关统计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面向多数学生,探究·拓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这样的设计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提供了机会。
4.数据分析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也促进评价机制的更新
本章两节内容在统计学中处于数据分析阶段。案例中所采集数据较大,计算较烦。不使用计算器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计算在本章是必然,但绝非重点。重点在于感受统计学的思想方法。教学中应鼓励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新课标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传统教学内容面前,教师或多或少凭经验喧宾夺主,常常讲得流利,变得顺利,考得麻利,评得犀利。教师常常放开手脚放开新课标,本需要在一个层面上耕耘的却挖了一个一个的大坑,学生被带离课本,掉进坑里,苦不堪言。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有助于将学生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学生的劳动重心由计算转移到思考,有助于对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领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改变教师观念,促进师生探究型课堂的形成,让教师接受教育要顺应时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5.统计学研究领域的广阔性凸显了数学的人文价值
本章中讨论的一些案例所涉及的统计模型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所需要面临的,这些模型所渗透的思想方法能帮助学生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能力、发展独立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数学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
统计学研究领域广泛,本章案例涉及医学、社会经济、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案例的广泛性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点,了解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还展示了数学的科学态度。当x2 和r足够大时,我们有较高的把握肯定Ⅰ和Ⅱ之间的相关性,但这也仅仅是一种估计,并没有断言Ⅰ和Ⅱ之间肯定有关。而当x2 和r 较小时,我们没有说Ⅰ和Ⅱ之间没有关系,只说“就目前的数据而言,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明Ⅰ和Ⅱ之间有关,但也不能说Ⅰ和Ⅱ无关”。研究自然、尊重自然、科学谦虚的态度令人起敬,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继续探索的精神令人鼓舞,这对激励学生意志有终身影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公安院校;“二学历”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在全国公安院校积极推进构建“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体系背景下,“二学历”教育成为实现警察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过程中重要的体现形式。而“二学历”教育实施能否有效,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课程的设置。本文通过对“二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期使“二学历”教育逐步满足公安职业发展的趋势。
一、对“二学历”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公安“二学历”教育是一项很系统的工程,首先应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及地区发展形势,从公安工作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二学历”培养目标。
一是“二学历”培养目标的制订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结合地区发展形势。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是突出的社会矛盾、严峻的国内反恐形势以及高发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都极大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公安民警需要经过更专业、更系统的培训,才能满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是“二学历”培养目标的制订应适应国内反恐形势的发展。新形势下对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单纯考虑普通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侦办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其具有应对恐怖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二学历”培养目标的制订应结合公安队伍知识结构的现状。新时期公安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这对警察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下违法犯罪手段的科技含量增加,信息化、智能化特点突出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民警文化层次和专业水平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公安系统新进人员主要来源一是各类公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二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其他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来源的不同,就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同。地方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较为系统和深入,但缺乏公安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并且在公安基本技能的掌握上也十分缺乏,而公安院校的毕业生也存在缺乏实战经验等问题。加之公安队伍还留有大量学历较低的民警,使公安队伍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而“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在职民警,所以制订培养目标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队伍的知识结构现状。
“二学历”培养目标要通过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安专业人才、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安专业人才、公安队伍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的思考,最终确定公安院校应该输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二、对公安“二学历”课程设置的思考
公安“二学历”作为适应“大教育,大培训”发展的产物,主要针对在职民警进行培训。与学历教育不同,“二学历”培养在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的安排上都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课程的设置应源于专业的设置,由于“二学历”教育的主体是在职民警,他们平时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时常是综合、复杂的问题,如果“二学历”教育培训将专业划分的过细,则不符合现实工作的需要,所以针对“二学历”教育的专业划分不宜过细,相近、相应或交叉专业可以合并。由此,“二学历”课程的设置应注意避免过细、过窄、过死,而要向“拓宽口径,合并同类,不断创新”发展。
其次,由于“二学历”教育主体知识结构的参差不齐,也影响了课程的设置。“二学历”教育主体可分为经过系统高校教育的和未受过高校教育的两大类,而受过高校教育的又可分为受公安院校教育的和其他高校教育的。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主体知识结构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时区别对待。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在职民警,应注重公安理论、公安专业知识、实战技能的学习以及实战经验的培训;来源于公安院校的在职民警应注意公安实战技能课程的传授和实战经验相关课程的培训;而学历较低的在职民警,则应侧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篇5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教师;新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33-01
一、新课标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对当今的英语教师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英语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能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练好语言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研究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这些都对教师的角色再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也使英语教师的再定位趋于必然性。
二、教师角色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教师角色各种各样: “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养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教师被学生,家长,社会赋予强烈的理想色彩,忽略了教师的七情六欲。而这种理想形象一旦不符众意,社会就难以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权威式不容置疑的,教师导演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指挥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学生的自身学习意愿和喜好受到轻视和排挤,影响了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三个者”
1、做一名不甘落后的学习者
(1)业务知识的学习。作为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师,业务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包括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还应有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学习,除此还应有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探索甚至可以比英语教师更为快捷,这就决定了当今学生的特点,做为英语教师只有不时地充实自己,发挥勤练苦学的特点,才能增加自身的魅力,才能不愧成为学生的引领者。
(2)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2、做一名会思会悟的写者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非常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教师学会了反思,就会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增长教育智慧,提升教学能力。[4]英语教师要善于思考教学点滴,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做法及时记录下来,同时,把所记录的多与同事讨论,多咨询名师及专家,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吸收、消化。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可以把教学反思日记到自己的博客里,供网上的其他教师探讨,自己从中得到启发。这样可以听到不同领域、不同流派、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等的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的兴起提供了新型的现代化的反思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思路。
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是教学反思的升华,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有助于教师把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使教师的教研水平提升到一个实在的层次,通过案例和论文的发表和讨论,会使英语教师处于一个理论与实践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环之中。
3、做一名热情洋溢的读者
(1)读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英语新课程提出: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盲目地按照自我认识来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总结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任务。
(2)读懂学生的心理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英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的心理情感,是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效果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之外,教师只有练就一双慧眼,带着一颗真心与学生去交流,才能使学生亲其师。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愿意信其道。
总之,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英语教师应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学习者”、一名热情洋溢的“读者”、一名多思多悟的“写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确保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将新的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实现英语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光宇 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几点要求,《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3).
[2] 崔淑慧 刘济良.教师角色失真问题探析,《学园》,2009 (3).
[3] 陈卫民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全国继教网,2009(7)。
篇6
【关键词】 英语教师 培训 课堂教学案例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有必要对培训方式进行改革。下面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课堂教学案例的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方式,并就此展开案例分析。
一、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对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设计思路
1.1选定培训对象
参与本次培训的高中英语教师共计64人,他们全部参加过新课程培训,并对新课程的理念基本了解。在这些参与培训的教师当中,有60人为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其余4人为硕士研究生。其中男教师6人,女教师59人,平均年龄约为29岁左右,平均教龄6年。
1.2确定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加深参培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3设计培训细节
首先,由上案例课的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发给参培教师,该方案中主要包括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其次,上案例课的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向参培教师简要介绍案例内容,并让参培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预览,为教学案例的观看做准备;再次,全体参培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录像进行观看,然后填写个人收获表和评价表;最后,由现场培训教师组织参培教师进行评课。培训教师针对教学案例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并按照新课程理念对其进行口头评价和解释,随后在本次培训即将结束时,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选取
在本次培训中选取了SEFC Book 2 A Unit 5 Reading部分为教学案例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2.1确定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其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了解基本音乐知识;其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运用阅读技巧准确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其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类型,唤醒学生享受音乐、参与音乐创作的情感体验,同时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2.2明确教学设计理念
2.2.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教学为主线,将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引导、协调和组织作用。
2.2.2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教学情况把握整体教学进度,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2.2.3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读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3教学过程介绍
2.3.1 warming up
教师以介绍音乐的作用为切入点,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提出以下问题:
How many do you know about music?
Can you tell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而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辨析各类型音乐的名称。
2.3.2 Reading
在Pre-raeding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鼓励学生用英语阐述自己观点:
Have you heard about any of famous bands in the words, please list them if you have. (Back-street boy,Beatles, West-life)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在While-reading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包括Skimming、Scanning等。要求学生在Skimming环节,通过分组讨论总结文章大意;在Scanning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布置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结构、写作意图。
在Post—reading环节,组织学生讨论与本文相关的问题,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展情感教育。
2.3.3 Summary
教师利用2分钟时间对本堂课教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明确学习重点以及情感获取。
三、培训效果分析
对全部参培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98%的教师对本次培训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他们表示在观看教学案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新课程的理念,而且也从中领悟到应当如何将该理念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本次利用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培训方式也获得了大多数参培教师的认可。通过上案例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设计的讲解,参培教师对设计意图和设计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的思维,使之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为今后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李宝荣. 高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需求调研模式述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12).
篇7
新课标的提出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既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且不同的教学案例可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的延伸。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需要明确选择案例的原则,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一、案例的选择要适当
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是提示地理原理与规则、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载体,只有正确认识案例的作用与地位,充分钻研教材,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社会实践,才能够选择出最恰当的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想要选编有效的案例,教师应当先熟悉地理案例的编写技巧,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例如在讲解荒漠化防治的问题时,教师就可选择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生态较为脆弱的省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案例。此外,教师选择的案例还应当注意具备启发性。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过于简单的案例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不利于学生吸收与内化地理知识。因此案例的各组成要素(图表等)应通俗易懂,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地理规律,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开放性的案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际上属于一种集体探究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来选择具体的地理事实作为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从中发现地理原理,掌握学习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可见,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案例自身并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点带面,不能太过死板。例如在讲解“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在教材中,对于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假如在课堂上,教师以此为案例,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讲解,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具体分析长江流域,教给学生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田纳西河作为补充材料,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对不同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此种处理形式不仅可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还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遇到河流开发类的问题时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案例联系当地实际,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时代感与现实性强,是地理教学案例的主要特点,这些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功能,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地理课堂上,通过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案例,就能够避免直白无趣的陈述,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可有效实现开放式教学。例如教师可结合当地的情况,针对城市中河流污染较为严重且具有继续恶化趋势,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的问题,结合地理教材中“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设计“家乡河流的变化”这一案例,在上课前一星期,可先围绕案例提出几个问题:(1)观察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主要有哪些污染物。(2)询问家长,20年前、10年前河流是怎样的情况。(3)观察与思考导致河流变化的原因。(4)针对现在的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问题?你会怎么做?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进行观察与访问,收集详细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因为都准备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都积极发言,相互交流与补充,此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加以归纳,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此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都可得到有效的加强。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作者:吕从兵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塔山中学
[参考文献]
[1]陈丽萍,陈玉林,张菲菲.高中地理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 概念 问题 运用
基于案例教学的优点,目前国家正大力提倡将其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当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国家提出的要求,极力倡导案例教学这类具有很大优势的教学方法,开展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物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新课标内设的对生物教学的要求等等,设计恰当的、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说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表达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以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产生良好效果,同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都是以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来进行集中式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教材知识是个“标本”,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通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师灌输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上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学生的灵气与活力。不过现在,随着课标的修改,有部分教师正在努力对这种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逐渐加以利用。虽然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的开放度依旧较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无论如何,教师还是没有走出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地将教学参考答案及教师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怪圈,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令其无法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
1 教学案例的选编。案例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教师的施教准备,而教师的施教准备主要以选编良好的教学案例为重。一个好的案例是决定整堂课质量好坏的条件之一,因此,案例最好要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只有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案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选编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而实质上案例教学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2 对教学案例的运用。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才能达到它的效果。
(1)讨论基本要求的提出。案例是丰富多彩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这样的性质就决定了讨论不同的案例要有不同的要求,而对教师来说,一些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要由教师设定一些底线,学生必须在这些范围内活动。比如说学生必须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中展开辩论等等。
(2)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教师不应该回避,要勇于面对。
(3)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很关键。在现实当中,讨论之大忌,比如少数学生包场或大家针锋相对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点拨,即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师也切忌发号施令,进行指责、批评。否则会影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对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
3 改变传统生物教学案例的总结和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但是笔者认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评价,反而更能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积极参与讨论,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有主人翁的感觉。而教师对学生分析案例的情况只进行浅显的点评,让他们对此案例有个印象,有个认识,然后能够对教师的点评进行深入的探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联想、拓展,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乃至知识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横向、纵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实例
1 提供现实中的生物教学案例。动物虽然没有思维,但它们有时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会不惜以自身的生命为代价。
材料一:大雁迁徙途中,一般体弱或患病的“孤雁”做“站岗放哨”的工作。敌害来临时,它们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发出警报,让其他雁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则成为敌害的食物。
材料二:成群的羊在山中遇到危险,面对悬崖峭壁无法逾越的时候,他们当中那些老弱病残的羊往往会让自己成为其他羊的跳板,使它们能够获救。
材料三:在蜜蜂界,雄蜂长大后与雌蜂以后不久便逐渐死去。
2 对具体生物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问题1:材料一中,孤雁“放哨”对其他雁有什么意义?问题2:材料二中,羊利用自身作为跳板的意义是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雄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篇9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宣传;落实;新意识
2011年12月28日,在十年课改实验基础上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行了,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和深化的阶段。随着修订和完善后的课程标准的公布、实施,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从体制机制和具体实施方面全面落实新课标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和繁重。
学习新课标,提升新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并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长、教研员及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树立新的课程意识。
1.深刻领会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周期修订制度的建立,既保持了课程标准的相对稳定,又随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改革而与时俱进。对于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使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科学、先进,更加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成长特征;按照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原则,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调研和全面修订。课标的修订和完善,确实关系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因此,我们要从国家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高度充分认识其修订的重要意义。
2.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要求;进一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强调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探究学习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学科间的衔接。强化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更加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更加突出时代性,增强适宜性,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更加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认真研究新旧课标的异同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原试行课标的基础上做了多处修改,修订的内容涉及“序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计划、教学原则和方法、学习评价和考核”等诸多方面。修订的形式有删减、增补、调整、充实等。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与现在提法不相符合,观念比较陈旧,纯知识性、概念化的内容做了删改;对过高的认知要求,适当降低难度;同时增加了具有时代感、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4.统筹安排精心组织
学习新课标要采取多种形式,一是要掌握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新课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二是要深入学习,认真通读新课标、精读新课标,达到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内涵和外延的学习目标。三是要加强互动,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在交流研讨中集思广益,平等切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四是要加强对新课标的指导培训,认真总结和借鉴十年课改的培训经验,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分析和研究新课标的特点,预测和破解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教师根据新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增强新课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宣传新课标,营造好环境
各级教研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利用各种形式向全体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宣传新课标,形成有利于实施新课标的舆论氛围。
1.努力营造实施新课标的良好环境
各级教研部门要广泛宣传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社会背景、教育发展背景;宣传新课标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必然结果;宣传新课标是中国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刊物等多种形式宣传新课标,提升新理念,为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重点突出实施新课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教研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向全体教研人员、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介绍新课标修订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目标。要重点宣传新课标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先进性,使一线教师把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体验有机联系起来,把完善“三维”目标,落实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宣传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深刻理解实施新课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一是各科教研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大对新课标的宣传,组织各学科新课标的网上跟进式指导和研讨活动,使全体教师对实施新课标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各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工作会议宣传新课标,使全体教师理解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要充分利用专家讲座、小组交流、合作研讨、案例教学、现场观摩、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宣传新课标,倡导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
应对新课程,树立新意识
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广大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实施新课标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1.树立课程的整体性意识
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突破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作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重要任务。树立课程的整体意识,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
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积极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提高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重视过程评价,不断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义务教育阶段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统考,不以任何方式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排队并公布名次。
3.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
促进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要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保证农村学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教研人员深入农村学校,与广大农村教师结对子,努力提升他们把握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提高教研队伍的服务意识
各地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建立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验项目研究,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努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专业支撑力量。要加大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秀教学成果的互通共享。
落实新课标,走进新课程
课程标准的修订主要是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全面吸收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新课标的实施,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重视项目带动
一是要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各级教研部门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建立一批实施新课标的示范学校,围绕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化、系列化系统研究,力争取得一些体现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的鲜活经验。二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教研员要通过送教下乡、连片教研、集中研讨等活动,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送到农村学校,以提升农村教师的课程理念,加深农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三是坚持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通过教研员联系学校,发挥各级教研机构在指导教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发现教学问题、培育教学典型方面的作用。教研员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联系校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2.切实转变教研方式
广大教研人员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教研作风转变。一是要“沉下去”。新课标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了大家参与其中的相同起点,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同样面对全新的形势,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时代特点决定了教研员必须深入一线,与教师同研究、共成长,饱受浸润,共同攻坚克难,破解新课标实施中的难题。二是要“走出去”。教研员要树立走出去的意识,对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中;对外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横向比较,结合自身实际找差距,汲取新经验、新理论,少走弯路,探求共识。三是要“坐下来”。教研员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要善于独立思考,保持冷静的心态、鲜活的思想。要善于总结感性材料,做好阶段成果的总结和先进经验的及时推广。四是要“钻进去”。要通过认真地学习和解读研讨,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五是要“放开来”。就是教研员应该具有开放的胸怀,对于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实现理念上的号召和引领。
3.科学控制三个落差
实施新课标一是要控制好从“理论课程”到“文本课程”的落差。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把控制这个落差的工作重点放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上。二是要控制好“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的落差。教师是从“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最主要的实施者,因此,组织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就成为控制这一级“落差”的中心工作。三是要控制好“实施课程”到“获得课程”的落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分层管理和个别辅导。
4.加大教学改革的主动性
把教学改革作为落实新课标的中心环节,使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篇10
一、厚底子——更新教学观念,夯实专业基础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本位的研修制度,是推进课改实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精品讨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教材》《新课标》及《新课标解读》等有关课改专著;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润生命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和思想随笔等。其次是贴近教育教学,总结成败得失。教师应认真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如教学手记、叙事研究、片段设计、教学设计、情景设计及个案的反思等。同时,教师在学习和反思时都要做到仔细咀嚼、再三玩味、反复推敲,而不是自我封闭,固步自封。
二、架梯子——铺设磨练台阶,实践课改理念
我们本着学习新理念、演绎新教材、打造新教师的宗旨,以新课程培训为载体分三个阶段进行提升。第一阶段围绕“活化教材解读,优化教学设计”的主题进行审视教材。第二阶段围绕“聚焦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技能”的主题组织教学实践。第三阶段围绕“解决教学困惑,提升课堂实效”的主题开展专题教研。
三、引路子——注重课题研究,确定科研目标
教师应把握课题研究的过程性、价值性、引领性和专业性,注重课题研究的组织、操作、督查和档案袋动态管理,力求在优化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策略、学习效果测评、试卷命题导向及课堂评价标准等方面为教学素质提升服务。合理、有效地评价学生,是新课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我们在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试图从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方面来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其专业水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课标下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