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篇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1.补偿功能。(1)观念补偿。学校心理辅导教育者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教育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它丰富了德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第一,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第二,教师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所以说,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主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发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能力培养及其它人格因素发展的研究过程。(2)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陶冶、评价、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虽然这些方法在德育中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过分强调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辅导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导者、权威者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教育者要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如疏泄、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辩护训练等来发掘学生的潜意识,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不良行为等问题。另外,通过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研究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3)内容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立场、最基本的和最一般的人格。而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寻找自己人格发展中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和谐发展,健康地生活。因此,心理辅导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

2.调节功能。(1)克服意义障碍。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如反抗老师或逃学。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压制、惩罚等,可能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辅导中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效果肯定会好些。(2)矫治轻度的心理问题。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如果采用心理辅导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能帮助他们改善情绪和心理症状。(3)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如心情愉快时感到周围的一切充满生机,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见花落泪”“对月伤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辅导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学生用一些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凤巢乡溪头街小学,浙江温州,325404】

篇2

不可讳言,当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辅导室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心理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在心理辅导室建设上投入不足,心理辅导人员待遇和培训仍是久拖不决的“老大难 ”问题,以及缺乏适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检测的标准化测评工具等。有鉴于此,教育部在心理辅导室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基本设置和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定是必要的。在这里,我们把上述要求整合后划分为心理辅导室建设的软件要求和硬件要求。

《指南》中就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软件建设而言,包括学生成长管理、心理辅导教师资质要求及心理辅导室的岗位规章制度等。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规定按师生比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数量至少在1人以上;对他们的任职资格和培训经历应有要求,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并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对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纳入统一的归口,并规定统一的工作量和业绩考核标准,各种待遇不低于班主任,保证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学术会议,并定期接受专业督导。第二,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制度建设,明确规章制度、工作规程、辅导程序、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等,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预约、咨询、反馈、追踪调查等规则,明确规定心理辅导室的服务群体、开放时间以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每周需进行心理辅导的时数。第三,心理辅导室对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学生成长信息,如心理辅导面谈记录、热线辅导记录、网络辅导记录、心理危机信息及危机干预记录、与家长沟通记录、与教师沟通记录、团体心理辅导记录等,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配备符合我国学校实际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困扰的、科学权威的心理测评系统和学生成长管理系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动态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网页,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辅导。

《指南》中就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硬件建设而言,包括场地建设、环境要求、基础设施等。第一,学校心理辅导室应有专用场地,选址适当,本着安静又方便寻找的原则,尽量避开集体活动区等热闹场所。心理辅导室的使用面积要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设置个体心理辅导区、团体心理辅导区、办公来访者接待区和心理测评区、自主自助活动区等,有些区域可以互相兼容,但不应少于3个区域。第二,心理辅导室的周围环境应整洁、幽雅和清静,室外张贴宣传展板、欢迎图标等;内部环境应温馨、舒适,让来访者有足够的安全感,特别是个别辅导等区域要保障私密性。第三,心理辅导室的设备分为基础设备和心理学硬件设备。常用的基础设备包括电脑、录音笔、电话机、摄像设备、隔音设备等;心理学硬件设备的配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避免使用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的设备。如,有的心理辅导室配备“宣泄人”工具,让学生采用殴打“宣泄人”的方法调节情绪,这不利于学生学会适应性的情绪调节方法,应避免使用。

《指南》作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引导、规范、管理全国中小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学校差别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城乡之间学校差别也很大。为了确保《指南》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了严格遵循《指南》中的共性问题与配置标准外,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重要性。心理辅导工作是连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枢纽。一方面,只有具备良好的个案心理辅导经验的教师,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这项工作很容易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心理辅导过程有助于识别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提供专业支持或及时转介到专科医院,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向前移,减少危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果缺少这样的一个工作场所和接触学生的机会,一些需要得到特殊帮助的学生就有可能逐步走向严重的心理危机通道。然而,目前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心理辅导室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团体辅导的功能,通过让学生在真诚、安全和接纳的团体氛围中,感受来自同伴的关心和支持,在团体动力的影响下探索自我,发展适应的行为,重建理性的认知。

第二,宜采取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形式。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由于心理辅导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有些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与校外的专业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个体心理辅导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个别辅导是心理辅导室最常见的工作形式,其优势是能够在较深的层面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团体或小组辅导,也是比较常用的形式,比较适合解决一些人际关系、新生适应或者学生具有相似问题的情况,其优势在于同时面对多人,并且团体创造的实际人际接触体验,尤其适用于人际适应障碍类的主题。另外,推进自主自助、同伴互助、朋辈辅导对于心理辅导室建设也具有重要价值。如同伴互助、朋辈辅导对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和适应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朋辈之间更容易理解和共鸣;朋辈辅导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是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拥有这样一份相对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心理上的积极意义。

第三,心理辅导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辅导室的场所、需要配备的设备、对环境的要求等,短期内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普及率。然而,如果要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需要能够提供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愿意主动地使用心理辅导室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心理辅导室的软件建设。这反映出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人员配备、功能定位、专业人员的个人发展空间考量,制度建设、软件建设、评估制度、回访制度以及伦理规范和使用规则等。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

篇3

一、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生辅导观

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就是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作业、考试,应付挫折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扰提供全面综合的帮助与引导,以促使学生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可分为心理辅导与学习辅导两种形式,这是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辅导不同于对学生的行政管理与数学教学,虽然学生辅导渗透在行政管理与数学教学等活动过程中,但学生辅导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是保证行政管理有效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学生辅导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辅导观,从“学生辅导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改正错误”等狭隘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辅导与学习方法的辅导。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盛行,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泛滥的趋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何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防止“差生”的出现,以及更好地治理“差生”是数学教育界值得研究的问题,正确地进行学生辅导,也是“防差”“治差”的一条有效措施。

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就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排除学生心理上的各种困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心理上的困扰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心理上出现困扰;二是学校教育因素,特别是数学教育系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扰。从心理辅导的作用看,一般具有三项功能:①发展;②预防;③补救。其中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是个别辅导、小组辅导或集体辅导。发展是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预防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困难、挫折有准备,力图通过实施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认识,以避免由于愚昧无知而造成的失落感与不必要的焦虑,并懂得主动寻求帮助,不惧怕困难,充满信心地迎接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有信心克服遇到的困难。补救就是对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误进行更正、弥补,达到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现阶段我国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辅导仅停留在弥补性辅导方面,忽视发展性与预防性辅导。这种弥补性辅导体现在对考试、作业、回答问题等环节出现错误的更正上,只是教师想方设法使学生认识错误出现在何处,如何改正,而较少从深层次上追索出现错误的原因,因此,补救性辅导有它的片面性。而发展性与预防性辅导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数学深层次的问题,强调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从多方面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从学生内心深入挖掘学习数学的潜力,细心观察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从错误中悟出如何更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大胆创新,不断修正错误,那么经验就不断积累,也就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补救的目的是预防再犯,而预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就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可见,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以补救性辅导为辅,以发展性、预防性辅导为主,三者要密切配合,从根本上根治学生学习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辅导

学习辅导,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辅导。我国数学教育界对这方面比较重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一点是把学习辅导仅仅局限在辅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界面上,忽视对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方面的辅导,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软骨症”,离开了书本教师就无能为力,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篇4

【关键词】心理辅导 教学 音乐

音乐以其独有的特点与魅力,连接着人心灵的最深处,对人的心理影响之巨、影响之深,非言语所能描述。近年来,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发展迅速。而在学校,音乐也成为心理辅导课常用的教学手段,成为教师用于提高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的“常规武器”。然而,我在长期的心理辅导课教学和听评课的实践中注意到,并非所有心理辅导课在音乐的使用上都恰如其分,甚至有时音乐的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心理辅导课上有效使用音乐呢?

一、心理辅导课使用音乐的主要形式

1.背景音乐式

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时播放一些背景音乐,可以烘托活动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活动效果。

例①(理想教育),播放一曲舒缓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憧憬未来,想象某年某月某日的自己身在何方,在干什么。

例②(人际交往),教师教学生学习手语句子“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中,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

例③,在心理辅导课上朗诵诗歌、散文、故事等的时候,如果配上音乐,可以使朗诵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2.教学素材式

乐曲本身也可以成为心理辅导课的教学素材,即让学生有意识地欣赏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或受到教育。

例①(增强自信),请学生通过欣赏周杰伦演唱会,感受其“天王”魅力,教师再介绍周杰伦曲折的成长史,引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话题。

例②(战胜挫折),请学生欣赏贝多芬《生命交响曲》片段,教师设问:“你可曾想到这是一个聋人的作品?”引出“勇于面对挫折”的话题。

例③(情绪管理),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共鸣,再请学生罗列出最近的烦恼事。

例④(感恩母爱),播Beyond的《报答一生》(或陈百强的《念亲恩》等),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参与互动式

让学生竖起耳朵静静欣赏音乐有时还不足达到教学效果,这时,可以通过请学生参与音乐表演,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受教育。

例①(增强自信),鼓励内向、胆怯的同学上台演唱,体会成功喜悦,众而增强自信心。

例②(感恩教育),请学生学练手语歌《感恩的心》。手语歌是音乐与肢体动作相配合绘出的优美舞蹈,它可同时刺激左右脑,使学生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活动之中。

例③(理想教育),请学生高声齐唱《我的未来不是梦》,鼓励学生着眼于相信未来,立足于把握现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过每一分钟”。

例④(感受幸福),请全班学生起立,合唱《幸福拍手歌》,充满童趣和动感的合唱使学生兴奋起来,课堂上洋溢着欢乐,学生在欢乐中感受到幸福的甜蜜。

例⑤(战胜挫折),在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经历的挫折,并学习战胜挫折的方法后,全班大声齐唱《真心英雄》,从而激发学生在“经历风雨”之后“见彩虹”的信心和勇气。

4.音乐心理剧式

音乐心理剧对于学校心理辅导课而言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它是综合运用上述的“背景音乐形式”“教学素材形式”和“参与互动形式”的产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围绕某一主题的音乐心剧的“编”“导”“演”“观”和“评”的过程,去发现、展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

二、音乐对心理辅导课的主要作用

1.音乐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奋

音乐通过节奏旋律直接刺激和影响学生的听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激情,引发学生联想,让学生不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心理活动之中。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并进而实现切合主题的课堂气氛的渲染、烘托和调节,促进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入趣、入境、入情、入理,增强教学效果。

2.音乐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

音乐以其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产生活跃兴奋,轻松愉快,镇静安定等不同情绪调节结果。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情绪特点,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情绪调节。例如,学生考前的主要情绪特点是紧张、焦虑,可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大脑神经,提高学习效率。

3.音乐有助于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自我表露

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吸引学生以开放的姿态去投入课堂。集体音乐活动有利于在课堂上构建一种安全的无威胁的人际环境,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降低自我防备意识,改变自我封闭状态,主动通过音乐、语言、行为去进行自我表露。

三、在心理辅导课上使用音乐的注意事项

1.把握乐曲特点,正确选择乐曲

(1)乐曲的主题性。与主题无关的乐曲非但无用,还可能会破坏整堂课的教育效果,因此乐曲的选择务必切合本课主题。

例①(增强自信),可选择的乐曲有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林俊杰《相信无限》等。

例②(异往),学生通过欣赏和讨论《女人是老虎》,意识到,在青春期,产生对异性的好奇,渴望接近异性,了解异性,这时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现象。

例③(珍视友谊),可选择的乐曲周华健《朋友》、范玮琪《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可米小子《青春纪念册》、小虎队《一路顺风》、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臧天朔《朋友》、蔡卓妍《知己》、许志安《真心朋友》、无印良品《朋友》、TWINS《朋友仔》、李宇春《和你一样》、范范、郭静、张韶涵《仨人》、SHE《老婆》、郑伊健《友情岁月》、龙井《兄弟》等。

例④(欣赏和赞美),播放歌曲《小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各有所长,要善于去发现和欣赏他人闪光点。(这首歌也可用于“增强自信”的主题。)

(2)乐曲的情境性。即,要根据具体情境决定乐曲的类型。音乐分类方法很多,如分为声乐、器乐、戏剧音乐;或分为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或分为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典音乐、嘻哈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等。音乐的形式、风格、节奏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使之在心理辅导课上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

例如,巴赫的《A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或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比才的《卡门》组曲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欢快,莫扎特的《催眠曲》、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则可以让人放松身心。

2.要分清主次,不喧宾夺主

我们必须明确,心理辅导课不是音乐欣赏课。心理辅导课上的音乐是为了增强心理教育的效果而使用的,所以,一要注意其必要性,需要音乐时就使用音乐,不需要时坚决不用;二要注意使用适度,不喧宾夺主。

3.在时尚与经典之间正确拿捏尺度

音乐发展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但在心理辅导课上的选曲却不一定是越经典越好。如果动辄“贝多芬”“莫扎特”或者“红色歌典”,虽然经典,却未必能触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因此,选曲要注意贴近学生,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乐曲。

4.注意动静结合,给学生留下静思冥想的空间

一些心理老师一味追求课堂的气氛的热烈、学生的活跃、场面的热闹,大量的使用音乐和活动,使心理课成为一场热闹的“派对”。但学生课后却感觉收获甚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必须通过在心理辅导课中体验、感悟和自省,才能实现心灵成长,而过于热闹的课堂,往往容易剥夺学生感悟和自省的机会。因此,音乐的使用要适度,音量也要适当,要注意动静结合,留给学生足够的静思、自省、冥想的空间。

5.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灵活选择音乐的呈现形式

要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灵活选择音频、MTV、flash等各种音乐呈现形式,增强音乐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措施;系统评价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其主观幸福感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主观幸福感是目前积极心理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主题之一。文章拟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措施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综合实践提供参考。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心理学参数,它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根据个体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通常认为,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幸福感和情感幸福感两个成分。认知幸福感是指个体按照一定标准对其生活中各个领域(如工作、家庭、自我等)满意程度所作出的综合性判断。情感幸福是指人们对不断发生的生活事件的情感反应。

一、资料与方法

文章使用大学生、幸福感为关键词,词间用“并”连接,对四大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WangFang Data)进行检索,并纳入文献。纳入文献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排除新闻、评论、社论、普通综述等文体的文献,排除无对照的研究、无干预结局的研究。文章采用定性方法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纳入文献信息和结果,在结果中详细介绍了相关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二、结果分析

从2006年开始我国才开始出现有对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研究。经过归纳整理,各类研究中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措施有团体辅导、感恩回顾、正念训练、自主学习、针对性生命教育、幽默干预、音乐治疗、审美化教学等8种形式。除针对性生命教育之外,其余干预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1.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常用的一种干预措施。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的目的。团体辅导的开展形式较多样化,有单纯团体心理辅导、以感恩为主题的团体辅导、积极团体心理辅导、与讲座结合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结合的团体辅导等。团体辅导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提高幸福感指数的各因子得分,阻止负性情感因子得分。

2.感恩心理

感恩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两种形式:感恩主题团体辅导与感恩回顾。感恩主题团体辅导是根据积极心理学以及相关文献设计的以感恩心理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感恩心理的另外一种干预方案为感恩日记,通常与心情日记相对比说明干预效果。感恩日记分为感恩拜访日记以及善行日记两种,感恩拜访日记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像帮助自己的人道谢,并且记录感谢的人事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回馈;善行日记是指帮助他人,记录帮助对象、助人后感受以及受助者的回馈,善行日记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感恩日记的写作频率一般为每日书写或每周至少书写3篇。相关研究表明,两种感恩干预措施均能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而两者相结合的形式,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3.正念训练

正念起源于南传佛教中的毗婆舍那禅修系统,正念产生后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得到广泛传播。在传承中因为地区和文化的原因,逐渐演化为正念禅、禅、大手印等,但是本质并未发生变化。正念训练是指用正念来进行心理干预,其主要技术有静坐冥想、身体扫描、行禅、三分钟呼吸空间、正念瑜伽等。正念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促进作用,主要影响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促进个体主动建立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必要指引、辅导以及帮助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我国学者王坦指出,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朱克卿在体育教学中分别设置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合作学习三种教学,以传统教学方式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仅自主学习班能够在自我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以及主观幸福感总分上有相应的提高。说明自主学习能够提高自我满意度、增加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

5.针对性生命教育

针对性生命教育主要通过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产生应有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从而达到珍惜生命、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的。邹兵的试验主要将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干预。但是结果显示该干预措施无法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6.幽默干预

幽默干预主要围绕幽默感的四个维度(幽默接受、幽默欣赏、幽默表达和幽默创造)分八步,以认知语言、认知行为为理念促进成员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改善。该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主观幸福感。

7.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指以音乐的实用性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团体音乐治疗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促进作用,实验组在干预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

8.审美化教学

审美化教学主要指开展高校美育课程,从而对学生实施干预,其能够提高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这说明审美化教学能够多方面作用,显著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三、讨论与结论

纳入研究中,团体辅导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常用的方法。其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普遍较好,且有一定维持效果。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多用于对消极情感、消极情绪的干预,如对自卑、抑郁、焦虑、厌学等的研究,而鲜少对幸福感这类积极情感进行研究。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因此我们推断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作用。团体辅导对于学校心理健康的工作来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但是目前没有公认的针对主观幸福感干预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各研究均是研究者参照幸福感方面组成和影响因素等自行制订。因此我们认为,团体心理咨询对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是一个亟待展开的领域。

近几年,感恩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加,其方法易于实施且效果较好,也是实践中可行性比较好的方案。自主学习、正念训练、幽默干预、音乐治疗以及审美化教学的研究数量较少,但是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仍然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恰当地引用。

参考文献:

[1]周末,毛荆利,杨鑫辉,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 312-314.

[2]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

[3]陈婧.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学理论,2009(13): 17-18.

[4]邵华.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刘迪.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干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

[6]浦昆华,宋娜,杨萍,等. 团体辅导增进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的效果评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3): 142-144.

[7]单颖,郭菊.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效性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4,30(4):139-141.

[8]姜涛,贾蕊,兰洪成.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试验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2):120-121.

[9]黄海.体育专业大学生情绪和幸福感调查与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 1231-1232.

[10]杜红梅,张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验[J].学周刊・ 下旬刊,2014(7): 22-23.

[11]贺腾飞,董彩云,刘文英.大学生感恩心理对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4,30(8): 1111-1113,1116.

[12]张睿,苑容.不同感恩方案对贵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效果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3): 30-43.

[13]吴九君,郑日昌.心智觉知干预述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48-151.

[14]杨予西.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

[15]吴欣洋.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正念水平及幸福感的影响[D].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14.

[16]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法,2005(1): 30-35.

[17]朱克卿.自主合作体育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及运动学习绩效的影响[D].江苏: 扬州大学,2009.

[18]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 91-94.

[19]陈海容.音乐团体治疗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音乐创作,2010(1): 174-176.

[20]徐祯.审美认知、审美体验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2007.

篇6

论文摘要: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就业过程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阐述了心理辅导的原则,提出了辅导方法,强调了学生进行自我辅导的重要性及方式.并提出了预防就业过程中心理疾病的系列措施。

一、心理辅导的基本认识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指为大学生在信息服务、求职训练、职业定向、职业分析、兴趣的了解与测试方面提供各种服务及信息咨询的活动。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条件是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大学生轻度的心理失常部分是能够自动恢复的。教育工作者通过一些辅助措施,诸如增加体育运动,运用音乐疗法、适度地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宣传氛围等可以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要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基本表现,当大学生出现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表现时,及时给予必要和有效的辅导。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在教学与日常活动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辅导的途径及方式

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者和学生心理的保健师,应培养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尊自信中解放出来。并且他们还应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对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心理辅导,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1.心理辅导的原则

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因而他们不能将之简单当作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要冲破教师与学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教育工作者就要本着平等、倾听、保密的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2.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调节

大学毕业生处于各式各样的烦恼期,一方面,他们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他们要面对沉重的学习、就业压力:同时开放的社会环境也带来各种刺激和诱惑使他们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因此,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以、自我调节的能力,塑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

3.专业心理师辅导

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虽然有明确的目的性,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这时便可以向专业心理师寻求帮助,接受辅导。

(1)即时辅导

针对心理障碍较严重或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学生即时进行治疗性心理辅导。让有自卑、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充分倾诉,以同情理解的态度给予解释、安慰、劝导等精神支持,使学生放下思想负担,增强自信心。对固执、依赖、怀疑等倾向的学生给予心理暗示,利用条件反射理论,调整和改造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症状。

(2)发展辅导

其实质就是心理健康指导性教育。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课程和讲座,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明确心理健康标准.懂得自我调节的方法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发展各个关键环节的心理辅导,如入学适应期、就业准备与考研期、情感波动期、重大事件发生期等。

(3)挫折教育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积累一定的抗挫经验。但其局限性在于受教育面窄,一两次活动很难达到教育目的。

(4)体验式培训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为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打下基础。

4.就业能力提升调节

从统计数据看,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似乎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应聘技能缺乏的问题已经凸显。这里固然有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毕业生基数增加,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导致区域性差异和岗位不足的影响;但就学校层面来看.这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际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所学专业不对口、自身择业观念错位等因素同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压力的释放,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推动其就业,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开展心理辅导的关键在于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让他们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2)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全班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也便于组织管理。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需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而不能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大学生(通常是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大学生包括资质优异的大学生、受情绪困扰的大学生、行为偏差受大学生、家庭处境不好的大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

三、结语

篇7

    研究表明,心理危机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产生心理问题、形成心理疾病、出现极端行为;对应各阶段所采取的危机干预的种类分为预防性干预、治疗性干预和补救性干预[1],其中后两种危机干预是目前中学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的主要干预方式。治疗性干预和补救性干预中,心理辅导教师直接面向已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应激个体采取专业心理分析和建议、心理测试等专业的显性干预手段,形成了以心理辅导教师为核心的心理危机显性干预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以非心理辅导教师为运作主体的,主要面对普遍处于心理问题产生阶段的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体系,即采取群体辅导、心理防护等具备危机预警、危机防护(含心理互助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等)、应激事件的前期处理等功能的方式进行干预,形成预防性的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具备以下特点:(1)面向学生群体,而非学生个体;(2)主要发挥预防和保护性干预作用,而非专业治疗;(3)干预形式具有隐蔽性,潜移默化中提高受干预者的心理调节能力;(4)作为显性干预的辅助和支持体系,必要时也可作为专业心理咨询的补充。

    一、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

    在中学建立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需要由与学生群体密切联系的教师群体组成干预网络。网络中的干预方须掌握基本的干预手段,了解中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并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或通过组织符合某一或多数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群体性活动进行心理隐性干预,从而使处于心理危机产生阶段的学生能在一种相对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改善心理状况,完成心理调节。

    (一)组建隐性干预网络:以学生心理委员为主体

    1.层级隐性干预网络的构成

    笔者在实践中,安排各班级设立男女生各一人的心理委员制度,通过自愿报名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出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他们开展培训使其明确责任,掌握方法,提升自我管理、服务他人的意识。另外,心理委员要每周填写“班级心理健康晴雨表”,及时反馈和传达各种真实的声音和信息,让心理辅导教师心中有数。这样便将学生日常服务工作网络与心理危机干预结合起来,心理教师、心理委员和学生,三者之间建立起两两互动的层级干预网络。

    事实上,学生个体在遭遇心理冲突时,通常会有本能的心理防护,如果其在中学起始年级接受过心理行为调适的训练,则能选择正确的方式应对和宣泄;反之,则会产生轻度的心理危机。此时就需要其所在班级的心理委员能及时了解和关注其思想变化,及时向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反馈相关信息和异常情况。针对此,相关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群体间无代沟、互动性大等优势,帮助其完成心理调节或让班主任推荐问题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层级隐性干预网络的联动过程,帮助学生心理委员及时掌握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思想动态,能改变过去工作落实不到人的被动局面。

    2.层级隐性干预网络的运作

    层级隐性干预网络要做到良好运作,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委员在干预网络中的核心和主体的作用。首先,学生心理委员之间要加强联系,定期交换情况和意见,共同处理和解决好各项事务。其次,坚持以学生心理档案为主体的筛选办法。学校要和学生的家庭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和生活背景。学生心理委员通过建立和完善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定期汇总和登记各方面的信息,动态筛查出具有两种或多种迹象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予以重点关注[2]。尤其,学期初、末两个时期是学生心理危机高发时期,应对相关群体学生进行重点排查,早发现,早预防。再次,严格层级隐性干预网络运作的保密性特征。中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隐性干预网络的运作务必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去直接触及学生的隐私。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或电话让学生在不露面的情况下反映其不便启齿的心理隐私问题,并指导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针对性调适。

    3.强化针对特殊群体的层级隐性干预网络

    该特殊群体通常包括学困生、贫困生、情困生以及性格怪异生、离异家庭子女等。以学生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层级隐性干预网络,首先要利用相关信息摸清相关群体人员。其次要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处理该群体成员的心理问题,创造宽松的环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建立和完善联动关爱支持体系。例如,对于学困生,在认可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前提下,可以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其纠正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或修正学习方法,并对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举措。对于贫困生等家庭特殊学生,在干预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其真实情况,向其提供生活关怀和心理支持,并引导其正视现实,建立乐观向上、自尊自强的人生态度。另外,对于属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必要时可以主动为其提供个别心理咨询服务,如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等隐性干预手段来帮助其正视所面临的问题[3]。

    (二)实施隐性干预措施:注意群体性和多样化

    心理隐性干预重在心理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目标引导、行为定向、精神感染、陶冶情操等功能。比如开展群体性、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实践教育,营造体验式教育氛围,传递导向性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心理认知,形成主动的互助心理干预氛围,潜移默化地推进心理危机的化解和消除,进而达到隐性干预的目的。

    1.开展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核心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多是由于对所处的环境存在消极心态或认知上的偏差而产生,那么学校有必要组织开展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核心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正视挫折,了解和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和事,例如客观地 评价自我,抛弃无谓的自卑和否定情绪,增强自信;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为自我营造良好的心理认知环境和氛围。

    2.开展群体性的体验式教育活动

    团体辅导与咨询、情境体验式活动,是两种常用的心理危机隐性干预的体验式手段和主要的活动组织形式。团体辅导与咨询是一种在团体环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心理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求询者自发组成小组,通过双方以及成员间的共同商讨、训练、引导,实现心理辅导、心智发展与成长。该方式可用于广泛全体,也可用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离异家庭子女的团体辅导和咨询。而情境体验毋庸置疑是最为直观的引导方式,该方式下学生亲历问题情境,自发地体验、感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心理调适、心理认知和改善,可谓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于无声。

    (三)培训隐性干预知识:全校教师参与

    要在最短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苗头,杜绝危机事件的发生,这就要求全校师生在各个环节能及时反映信息、迅速甄别各种可能性、快速启动应对方案,要求各环节各层次通力配合,沟通顺畅。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要对全校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讲解一些基本的危机干预技术辅导[4]。例如,如何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如何鼓励学生表达情绪以及给予怎样的理解和支持;如何辨别他人的心理变化和危机信号。尤其对班主任要加以全面培训,包括情绪表征的识别、事后情绪宣泄的技巧、干预过程的语言行为规范以及基本救助方法等。

    二、构建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的实践思考

    心理危机隐性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与烦恼,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保健常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环境。但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干预之后适得其反的个例,不免带给我们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者说值得提醒注意的方面。

    (一)正确认识心理危机隐性干预的价值

    过去很多人都把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误认为交流谈心,等同于一般的思想工作,其实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工作所不能代替的,更是不同于常规的教育工作。心理辅导或干预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强调团体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和无条件接纳,倡导的是引导而不是指导,说服而不是压服。一次有效的心理辅导或干预完全可能送给学生的是“心灵鸡汤”和心结顿释。心理危机隐性干预的整个工作过程一般没有指责、训斥、说教,更没有压服,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心灵的交融,情感的共鸣。

    (二)心理危机隐性干预应更具人性化

    症状缓减、自我封闭、信任困难和客观困难是存在心理障碍的中学生不接受显性干预的四种典型原因。这就要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更具有人性化和注重“隐私”度,比如尽量做到时间安排不冲突,心理访谈室地点设置合理,增加网络咨询途径等。

    (三)心理危机隐性干预需提供多种心理知识教育途径

    比如宣传橱窗、校园BBS等,做到让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心理知识与化解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增进中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了解,让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认识到并愿意走出自我封闭的心门去接受心理咨询。

    (四)心理危机隐性干预需增强应急性

    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一定要满足学生当下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学生当下最重要的心理困扰。特别是当学生遭受重大挫折后,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产生焦虑、冲动、绝望等强烈情绪体验。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往往会给未来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不能完全拘泥于原先预定方案,而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急性。

篇8

中国的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之路

一、引言

心理辅导与治疗,乃现代行为科学中较强的一门学科,在中国人聚居的几个主要地方.也的确是一新兴的事业。在中国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约15年的历史。在香港约为25年。至于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亦只不过是40余年。各地发展的情况与步伐有所不同。但发展到今天,可喜的是无论是参与工作的人员,还是政府当局与社会群体,都越来越重视这专业,因而亦对此专业产生更大的期望.故此.我们很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朝着专业化方向作出改善、发展与开拓,以期有效并及时地回应时代带给我们的任务与挑战。

二、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功能

什么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的范围中.我们该如何给它定位?在香港,心理辅导的地位逐渐清晰。在台湾情况亦颇乐观。惟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内地,情况则较为复杂和混乱.除了偏重医疗与病态取向之外,还夹杂着与思政教育和德育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搞清楚心理辅导是什么之前,首先要明确.心理辅导不是什么?聚焦于内地热门的争辩,我要首先说明,心理辅导不是思政教育.心理辅导亦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是在说教,却又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是仅仅进行逻辑分析,给与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虽然往往会包括资料的提供,但单单提供资评,开不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多年来,学者专家纷纷为心理辅导作出定义.从狭义看,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曾尝试为心理辅导下一个定义:“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致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拥有自尊自信,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林孟平,1998)

当我们将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心理辅导所作的定义作出整理时,会发现其中无例外地都包括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意.个人身心发展,传统上是心理辅导的核心(mytick,1987).remley(1991)曾指出.心理辅导专业已否定了在服务工作中的医疗和疾病取向的模式.论到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独特性,他认为诊断并不是人们接受心及辅导的必经步骤,并强调人人都可以透过心理辅导而得助益。他深信一个建基于发展取向、聚焦于预防和身心健康的信念.会让当事人达至明天会更好的人生。ivey(1991)等的看法与remley相同,他相信心理辅导的核心是发展取向的(vanhes1eren&ivey,1990),不过,不同于remley的是,他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去促进人的发展。人生中免不了有问题发生,故此,我们应该珍惜问题的出现,因为它也是一个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论到心理辅导在中国的定位,我很认同以上的信念。医疗模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其功能往往只是将人的病医治好。不像发展与成长取向的心理辅导,其功能是促进人整体上积极的改变与成长。我乐意委身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为我个人深信,它是一项优化国民素质的重要而庄严的专业。

三、研究与本土化

心理辅导的本土化,自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课题.杨国枢(1993)强调,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是一种学术运动。在此运动中,所有有志于此的心理学者应当同心协力地促进中国人本上心理学的发展.他建议内地、台湾及香港的心理学者,应各自在当地努力。同时也要不断分析与比较三地民众在各种心理与行为上的异同.然后加以组织与统合。不过,在1994年,他又补充指出,过去40多年来,内地、台湾和香港的变化和发展很不同。结果是使三地的中国人在心理、行为及生活等方面各有特点。故此在心理学的探究上,他提醒大家,除了要留意三地中国人的共通性外,一定不能忽略其独特性(杨国枢等,1994)。

杨中芳(1992)多年来对本土心理学努力不懈。她指出本土心理学致力于把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放人我们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架构中.至于如何将这个体系放入研究架构中,则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在探索的问题。令人遗憾与担忧的是,对于以上的问题,当大家仍然未有把握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在本土化的心理辅导有关课题上,作出了结论,其中包括“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方法,不适用于中国人”这样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受到重视,公众亦纷纷要求此专业提出研究的实证.为了能给当事人提供有信誉保证的优质服务,也为了发展高学术和专业水平的培训课程,使新的心理辅导人员有能力在事业发展上与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竞争,我们除了要将研究成果整合于心理辅导的培训课程外,还要将它整合于我们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中,来保证工作的质量(sexton等,1997)。

心理辅导的从业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许多人声称心理辅导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实际上,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表现之一是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很少做研究,同时也不会研读有关研究报告(morrow-bradley&elliot.1986;nor-cross,plochaska&gallagher,1989)。如果我们不努力改善工作,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整合于临床的工作与培训中,则心理辅导专业的信誉将会出现危机(kanfer.1990)。

前述西方学者指出,不少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忽视研究工作.往往过分依靠个人的直觉与经验。与此同时,江光荣也指出,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所出现的文化讨论热潮中,有相当多是谈论中国人的心理与性格的。但在这些讨论中,却有几个值得引为鉴戒的消极特点:1.研究死人多,研究活人少。2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3.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4.文史哲学者参与研究的多.心理学工作者参与研究的少。我个人很认同江氏的观察,而且发觉近年参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研究人员,良莠不齐。不少人既缺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基础,又缺乏临床经验。在根本来弄清楚什么是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情况下,就草率作出种种素质有问题的研究。亦有些号称专家的研究者,自己对某些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并未有所认识和尝试,更未具体验证,就草率地作出否定。

就本土化的重点来所,情况亦不乐观。有些人强调文化的差异,在未经实证检验的情况下,就言之凿凿地作出了结论.只凭直觉与个人臆测.就肯定地宣告:西方建立的心理辅导理论,绝对不适用于中国人!与此同时,一些欠缺实证支持的、新颖的、甚至流于哗众取宠的新模式亦应运而生。在眼花缭乱之余,想到我们这专业必须承担的专业职责和服务质量的保证,难免感到担忧、不安与焦虑。

在个人的观察中,多年来,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是:不同民族、国籍、地域的人,在心理、认知与行为上,到底是相同的多,抑或是相异的多?不过,在这问题未经实证检验之前,一些学者专家们就纷纷在认定差异较大、较多的前提下立论和操作.

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民族的人,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其心理与行为自有一些差别,我们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对于由文化、社会环境造成的群体或个人的差异需要心理辅导从业人员敏锐地观察、知觉和关注,如此才可为当事人提供最高效能的服务。但过分注重差异,而忽视相同相似之点的时候,许多流弊也就随之出现;而且许多基本的课题,看来亦难以解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美国在心理辅导研究和服务上,通常将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尼人、印度入等都归入亚裔美国人。这一个人口类别(paniagua,1994corev,1996;ivey,1997)内的不同民族,是在历史、文化、社会上差异极其巨大的群体,却就被视为一个定型,实在很有问题。心理辅导的一个很基本的信念,是接纳与尊重个别的差异;而上述的文化定型所引发出的理念和操作上的矛盾与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

事实上,对于偏重差异的取向,90年代初权威学者已作出了总结性的说明。在1991年,pedersen与ibraham不约而同界定心理辅导是共性的。在此之前,pedersen(1990)已提到,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心理健康辅导都是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同时他亦曾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其差异被过分重视;而相同之处,则过分被忽略。至于sue&sue(1990)亦清楚地对多元文化心理辅导作出结论。他们认为心理辅导重在治疗过程中所提供的接纳、尊重、同感、信任和关爱,这些令心理辅导产生成效的基本条件,是超越了文化的限制的。

早在1978年,patterson就已经指出心理辅导与治疗过程中的辅导人员必备的一些基要的本质。他强调具有尊重、真诚和同感等条件的人际关系,是一般心理辅导的核心。它也适用于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总的来说,约20年有关跨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辅导的争议中,主流的声音是:面对来自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社经阶层、年龄和性别组合的人.学者专家曾主张依个人之不同.选用特别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处理和治疗。然而.到了90年代初.这信念开始动摇。转变的结果是:视所有的心理辅导治疗都是多文化的。而成功有效的治疗,其关键乃在于心理辅导员本人的素质与修养.

在个人的临床经验中,无论在美国面对美国人、美籍华人,还是面对现代化社会居于香港的中国人(杨国枢,1994),或者是面对内地出生与成长的中国人时,我当然会发现各人之间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是,我发现各人有更多相同相似之处。vontress。(1988)就提醒大家: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人性与感情需要上有众多的共通点。同时,他亦曾指出.文化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普遍性的文化.在其中,人类乃具有相类似的需要和权利(vontress.1986)。

随着科技与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跨地域的互动和沟通.令人类的同质性不断增强;而地球村的概念.亦日益显著.在今天,心理辅导与治疗在中国要向本主化发展.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前述西方学者所走过的路,可以做我们的参考和借鉴。的确,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我的工作中,我重视与专注的是来谈的这个人。而这个人最基本的特性和需要,乃来自他身为一个人的本质。其次,才是文化、历史、社会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固然,我对后者保持敏锐的知觉,但却不会与前者先后倒置。

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箐。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在个人与集体的努力下,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四、政府的认同、支持并专业的制度化

基于1966至1967年香港出现的动荡不安,在香港政府回应市民的需要与问题的过程中,心理辅导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1970年香港大学聘用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心理辅导员,第二年还增聘了两人(educatots’socislactionlcouncil,1980)。随着香港大学的倡导,香港浸会大学(当时为浸会学院)亦于1971年第一次聘用了两位部分时间工作的心理辅导员。至于在中学.虽然完全欠缺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却早在1965年的一个研讨会上,讲者曾提出应该聘请心理辅导员来协助学生的成长。可借,直到12年后,政府才回应此需要。当时,社会工作者被安排在中学工作。至于小学,则由学生辅导主任来负责(林孟平,1997)。

香港的心理辅导,已有将近3o年的历史,可是发展很不理想。虽然从服务的层面与多元化上,应该是所有华人社区中情况最好的一个地区;但在质与量方面.较诸其他先进国家,则仍需要大力改善。在研究与培训上,政府认可的学位课程,时至今天,仍还只有一个。虽然中文大学的课程,除了提供硕士学位的研读外,还有哲学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研读,但为硕士与博士学位提供的名额,每年不多于10人,无法回应需求。持有高等学位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学者,屈指可数。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协会(前为亚洲教育与心理人员协会·香港分会)虽然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但由于政府的支持很不足,人力并其他资源的限制太大,往往是举步维艰,但却仍然在学术与专业上为专业人员提供支援。其中包括开设培训课程、从事研究与出版学术期刊“亚洲辅导学报”。此外,亦于年前完成了香港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道德守则。

总的来说,香港的心理辅导仍在始创阶段.未能做到专业上的制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政府虽然认可,亦一再强调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家庭、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但却欠缺具体计划与实质上的支援.反观台湾,它除了是所有华人社区最早(1960)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外(hwang,1972;kuo,1977),也是本专业领域人才最多,发展亦较佳的一个地方.探索其原因,关键是从6o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政府一直重视,并且实际上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早在60年代末期,台湾心理辅导的服务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到1983年,台湾所有学校,包括小学至高校,都已开展了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barclay&wu,1986)。此外,政府亦强调心理辅导与治疗在社会发展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n-istryofeducationdepartment,taiwan.1991)。

一门新的科学与专业.其发展往往与学术机构的支援、经济条件都有关.台湾由于省政府认可与推动,高校中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专业点有好几个.质量亦不错.持有高等学位的学者专家,数目相当可观.至于资源方面,除了长久以来的支援外,在1991年至1997年实施的“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政府所提供的经济支援,数额高达约24亿元人民币。虽然此计划的开始,是针对台湾近年青少年罪犯人数急剧上升的现实,惟计划的总目标是“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内外资源,建立全面辅导计划,统整规划辅导工作发展,亦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培养正确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增益社会祥和.”从总目标中,喜见计划的目标没有局限于解决问题的层面,而且确实是反映了心理辅导的哲学与精神。例如前述的“发展”与“成长”这两项特质,就具体整合于总目标之中。

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人员,曾经透过专业协会,尝试在专业化的重要课题上跨步前进。香港迫切需要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很可借,多次的努力,因为种种因素,包括缺乏官方的支援,至今毫无进展。再看台湾的情况,由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在第二阶段就包括了这一项重要的项目。事实上,证照制度的建立,是将专业上监管工作制度化,的确是心理辅导专业服务质量保证的重要关卡。在人员的编制上,由于资源充足,台湾今年在此一方面的发展,亦不断完善,吸引和培育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在日本,教育界人士对辅导的诠释纵有不同,但未闻有否定辅导功能者.而早在1956年文部省已经对学校辅导作出肯定和支持。从所出版的《辅导手册》亦可窥见,文部省对辅导的定义已经有正确的掌握。手册中说明了辅导的意义并非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对策而己,应该在积极方面促进各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同时,文部省强调“辅导是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功能之一.”(文部省.1956)

日本70年代教育核心问题“学校人性化”,亦直接间接催化了学校辅导的良好发展。“学校人性化”是回应日本社会之非人住环境.面对这挑战,教育工作者所厘定的学校辅导目标为:根据人性尊严的观念,重视每一个学生。辅导是帮助具有内在价值之个人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发展人性为目的。因为政府之认同与肯定,心理辅导的正确概念,很快落实于教育界,更得到校领导与决策者的认同。例如在全国中学校长中,有94%相信心理辅导是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仙崎武,吉田辰雄,198o)。

让我们再看辅导与治疗发展得最好的美国。虽还早在193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就已经设立了具有辅导功能的机构(williams.1939).但这一专业发展的转机,却要等待四分之一个世纪.1957年俄罗斯(当时的苏联)在太空科学上的一次超前,给美国政府带来极大的震撼。在检讨该次竞争的失败过程中,教育的检讨是其重点。结果是第二年,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国防教育计划”(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ct)。此计划为当时学者专家正努力推展的辅导专业,带来了一次,且成为美国教育史,并学校辅导的界石.此计划不但有效地回应国民之个人需要,同时,还确认了心理辅导乃国家富强并教育生命力所在(gibson&mitchell,1995)。

“国防教育计划”使美国教育从根本上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意义是深远的。它令美国教育从传统的大量生产形式转变为重视每一个个体,在尊重个别差异的教育原则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关注与教育。在辅导这一领域,其支持力度大而且是多方面的。例如:自计划开始推展的1958年至1964年的六年内,在人员编制上,高中的心理辅导员由12,0o0增加到30,000,增幅达150%。在实质工作上,亦由1:96o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改善到l:510。而在培训方面,在1964至1965年,此计划支持了480所高校改进了他们的培训质量与数量,共有15,700位中学辅导员接受了培训。

在中国内地,心理辅导真正萌芽始自80年代中期。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再次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为内地心理卫生展开了新的一页。在协会的组织推动下,相继成立了协会居下的专业委员会、分会与地方协会。与此同时,心理卫生工作人员亦在各地不同人群中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学术研究(马建青,1995)。

近十几年来,内地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发展相当快,除了精神疾病防治机构以外,各类医院、许多大中小学校、群众团体,纷纷设立了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服务单位。目前,卫生系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内地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心理辅导的另一个主要领域是学校,尤其是高校。不过从整体来说,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因而工作开展出现重重困难,包括人材不足、流失与设施上的匾乏。至于在理念上·人们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仍然模糊不清。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价值观的急速改变,人们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一些关心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感到传统的“思想工作”模式似难以收效,寄望于心理辅导。甚至有人视心理辅导为“思想工作的现代化”(钟友彬.1995)、至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另一重要范畴——评鉴与测量,虽然已有专业协会,但由于未能制度化规范化,故心理测验与评鉴工具随意售卖和被滥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学者们对种种问题作出分析,指出主要原因为:政府有夫部门认识不足,行动迟缓.除卫生部门外,教育、民政等有关行政机构未采取得力举措来推动这项专业的发展;专业人员奇缺;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是正规的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跟不上;治疗和咨询效果参差不齐等(江光荣,1995).不过,近两年来,喜见教育部已确认心理健康的重要,主张思政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策略,包括了心理性的干预方法.来协助学生(中国卫生协会.1995。国家教育部,1997).基于官方的认同,时至今天.有越来越多省市的学校开始将心理辅导与治疗纳入课程,或者设立服务单位.

五、专业系统培训课程

香港心理辅导专业的发展.相当差强人意。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的系统培训课程,远远未能回应专业和社会的需求。即使是全港唯一开设心理辅导学位课程的中文大学.多年来挣扎求存至今,无论在开设的科目,还是在教导人员的编制上,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该课程的名额有限.培训的人员亦不能满足社会急剧转变所带来日益增多的心理辅导需要。幸而多年来有不少人在外地获得适当培训后,回港参与此项重要的专业.不过,由于心理辅导和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切,长远来说,我们仍需要在香港本土上开创更多的培训机会。

至于台湾,前文曾说明了,由于四十年来省政府对此专业的认同与大力支持,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可观。在内地,随着社会的转变,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大和迫切。最急切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展专业的系统培训。钟友彬(1995)对这个问题有相当透彻的分析,他说: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合格从业人员太少了。尽管全国各地办了许多讲习班、培训班、派人出国或请外国的专家来讲学,并于1990年成立了全国性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委员会,出版了一些书刊,培养了不少从业人员,但水平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培养心理咨询人才的专业机构和系统的培训课程,也还没有正规的资格考试制度。”(江光荣,p4)

据过去几年个人在内地的访学中所见,具有心理辅导与治疗系统本科培训资历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少已担任培训的人员,通过自学,理论上的知识往往很充实,令人钦佩与尊敬。但问题是,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心理学中一门实用科学。上述的学者专家因着他们缺乏了临床实践经验,实在带给他们很巨大的限制.甚至是流弊。另一批负责培训的主力,来源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生.

遗憾的是,在心理学这庞大的领域中.各个专门领域的主导哲学与理念并不一定协调.其中部分的信念.与强调入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潜能、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正恰恰背道而驰。故此,个人要强调;一个人若已具有心理学本科基础,再研读心理辅导,往往事半功倍;但并不是每一位心理学本科的学者都适合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一个人是否适合作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专业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后者正是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上学者专家公认的信念:在辅导与治疗过程中,产生成效的关键是从业者本人的素质与修养。换言之,心理学其他专业方向人员的培训,往往不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那样重视学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中国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若要迈向专业化,专业系统培训的设施.乃燃眉之急。一个专业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carkhuff,1987;walkins,1997:):首先是理论学习。心理辅导与治疗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既是科学,自然少不了理论基础。一个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操作。他必须清楚,并且能解释他操作行为背后的理念。其次是从业员本身的素质与修养.故要为学员提供自我探讨的机会。在深层次的自我反思中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第三是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第四就是实习.学员要有机会实际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与治疗.同时,他会接受导师严谨的督导。在专业的评核上,通常对实习的时间和接受督导的时间,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而负责督导的人员,在学术、临床经验与督导的资历上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与水平。

香港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道路漫长而工作艰难。我们一方面继续致力于专业化工作的改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自垦荒工作之始,就同时尝试脚踏实地地开展半专业和非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由于需时较短,各方面的资源要求亦较易解决.故此在量的供应方面.确实是舒缓了香港社会多年来工作人手的短缺问题,不过.无论是高校和社会团体所主办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课程,都相当严谨认真。各有关方面对他们服务还质的评估,相当不错。

举例来说,在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教育署所主办的中学心理辅导教师证书课程,为期一年。上课的时间约相当于研究院三学科的要求。在课程的中段,学员要实习.并且以六人一小组的方式,接受督导,进行学习。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三次工作坊与个入成长的小组活动,整合于一年的学习中.学员获得的证书与资历,有助于他们职称的提升。

中文大学所提供的心理辅导课程,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由于求过于供,往往可以甄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纳入课程。在多年的培训经验中,前述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实在是为我们的研究部课程作了不少准备工作。凡有此类背景的学员,学业上表现往往相对地良好。故此类课程,在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的道路上,事实上扮演若重要的角色。在内地辽阔的国土上,在可见的将来,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会日益增加.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化的挑战,香港的经验,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六、总结与建议

前文初步讨论了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概念与功能,研究与本土化,政府的认同、支持和专业的制度化;专业系统的培训等四个课题。当中固然有值得雀跃与欣慰之处,但同时亦有不少令人沮丧与担忧的事实。不过,透过反思与自省,肯定会帮助我们对现实有较清晰的洞悉和觉察。个人深信,这会引发和促进我们更有决心、更有力地向着专业化的目标努力。面对这艰巨的任务.个人有以下九点建议:

(一)透过学术与专业的研讨,澄清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概念,并且界定心理辅导与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位置与功能.我们的专业,在本质上是对人类个体的重视与尊重.是发展与成长取向的,而自我实现则是不同学派最能协调与认同的终极目标。

(二)心理辅导与治疗(counselingandpsy-chotherapy).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地注.名称各有不同。多年来,无论在学术交流与沟通,甚至在日常的运作上,已导致了不少的混乱与问题,实在是我们迈向专业化的障碍。故此,有必要尽快汇聚才智精英,以彼此尊重、欣赏的态度,超越各人的习惯与传统的限制,从学理上为这专业找出最正确的名称。

(三)为了专业的信誉和对社群的负责,我们必须留意监察培训质量与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不同地区的人员.应加速专业制度化与规范化。工作要项包括设立专业道德守则.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并对培训课程订出审核的标准等.同时亦配合实务,发展心理辅导法规。

(四)组织各地人才,有计划地整理现有测验与评鉴的工具,尤其是常用的、重要的测验等。务必要建立中国人的常模。同时,将工作人员的资历规范化.并严格禁止测评工具随便售卖与滥用。

(五)探讨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课程设计,规划各级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亦配合实务与实况,编制与修订各级学核心理辅导工作纲要.

(六)在学术与专业上,我们应面向国际,努力发展国际网络。同时摈弃不必要的民族偏见,在尊重学术无分国界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灵与开明的态度,透过个人并集体的努力,进行跨文化与多文化的研究。认真探索与发展本土化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七)吁请政府当局,肯定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念,并且在编制与经费上,对我们有实际的支持。在培训工作方面,鼓励与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高校,开设硕士课程,进一步发展博士课程。为有志投身本专业的人,提供足够的研习机会。此外,设法培育高素质的培训人员,以期保证培训课程的水平。至于在研究上,人力的配置与经费的支持,亦有待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篇9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建设;应用

   班级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群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集体和基础平台。高校班级的稳定与发展、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组成了高校校风和校园文化,营造积极、乐观、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形式,正逐步的应用到班级建设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分制的推行,高校学生班级整体性日益弱化,学生班级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凝聚力、归属感缺乏的问题, 导致高校学生班级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日益弱化。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容易异化为个人主义,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淡化,向往无限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他们以个体的价值实现和自我的个性展示为目标,对集体的事务重视不够,不愿意或者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导致高校班集体建设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班级凝聚力普遍偏弱,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活动很难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班级运作效果差,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存在思想政治学习应付和走形式的心理;三是同学之间主动交往意识不强,同学交往范围较小,有的仅局限于男女朋友之间,或局限于宿舍内部,与班级其他同学交往较少;四是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对班级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方式[1],导致双方之间存在分歧和不理解,教育效果较差。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班级的可行性分析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对多数被辅导者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相互影响。目的是在于帮助参加团体辅导的人提高和改善处理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的技能,以便使参与者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团体中有安全、信任、互相接纳的气氛,在这个气氛中成员互相表露自己的想法、自我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探讨,以促进成员的自我觉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或者是在其中学习到如何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别人更融洽的交流、如何坦诚愉快的与人交往的艺术。常用的方法有团体讨论、团体咨询、课外活动、辅导活动课、团体游戏、角色扮演等[2]。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班级的可行性

在大学班级建设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体现在:一是班级的相对稳定性。班级建制虽然因各校的实际情况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在30人左右,这些成员基本上会从入学保持到毕业,这样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可行的,而且也易于开展长期跟踪研究。二是团体成长需求性。班级中的学生年龄相近,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着相近的心理特点,他们既渴望了解自己,也渴望与同龄人交流,为团体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探索提供有效的支持。三是情景真实性[3]。尽管班级中每一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都面临着共同问题,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真实的状态下完成的,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真实的人际互动,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四是指导人员固定性。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指导者[4],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学生特点和班级具体情况,通过专业的辅导培训,成为班级团体辅导的指导者,将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

通过每一个学生都有共同的归属感的需求,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推动整个班级的工作、学习、精神面貌的改变,这要比只是通过问题的管理和找“问题学生”每天谈话都要有效的多,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通过集体的辅导,能让一些学生消除在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团体辅导案例分析

(一)主题一: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着探讨改善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笔者做了主题为“改善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训练。

1.方法。以团队为切入点,以学生擅长绘画的特长为手段,通过交流、接触、传递信息的形式,让他们在介绍和创作中完成对彼此的认同。

2.过程。首先通过调整座位秩序,把本来一个宿舍的个体分开,让他们在一个大的圆圈上自我介绍“我是谁?”,然后,再分别介绍他们左边和右边的人,并说出他们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个场景,让一个同学描述一个比较简单的物体,然后其他同学把描述的情况通过速写的形式画出来。等画完后,再给每一个同学单独描述一遍,然后,再把描述的物体情况通过速写的形式画出来。两张画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两幅画不一样的地方。肯定是后一幅更接近描述的本来的样子。最后总结,让学生知道沟通的重要。每一个学生就交往设计一个场景,谈自己的看法。在活动的结束,辅导员总结人际关系的重要,介绍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事项等基本常识。

3.分析。通过行为训练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加对他人的了解,学会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大学生正处在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认知偏差所致。个体是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学生之所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正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或者自卑、或者自负,或者还处于矛盾的自我之中,以及对环境、对他人缺乏较全面、合理的认识。通过团体辅导,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总结中都表达了对交流的渴望和对彼此更加熟悉的喜悦。

(二)主题二:培养团队精神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体,为了达到目标,团队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学分制的实行,班级学生选课不同,一个班级在一起接触的机会特别少,这也造成学生没有班级的归属感,彼此之间合作交流不够。本着探讨团队精神训练的有效方式,笔者做了主题为“培养团队精神”的团体辅导。

1.方法 。互相欣赏。戴高帽—相互欣赏和接纳: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欣赏,促进团体间的相互肯定与接纳。

2.过程。将班级分成3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围座成圈,然后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小组成员轮流说出小组中一个人的优点和欣赏之处,比如性格、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最后让被赞赏的成员复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说出那些是自己本来就知道的,那些是自己没有觉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说,都必须被说。规则是必须说出优点或者特点,而且态度要真诚,努力发现他人的长处,不能没有根据的吹捧。被称赞成员要用心感受和体验自己被称赞时的心情,并由己及人,以此体会他人的感受。

3.分析。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只有相互欣赏、信任,相互关心,才有可能产生团队精神,猜疑嫉妒、只顾自己只能是一盘散沙。通过点评和学生总结可以发现,学生感触很深,要求他们写总结报告也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都很快的递交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认为通过平等的交流、彼此的认同,让一个班级更像一个集体,让大家能够牢牢的抓在一起,共同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努力。

通过将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运用于班级建设中,通过精心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解决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促进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建更优秀的班集体,在集体中充分锻炼个体的能力,进而创建一个有着良好班级氛围、充满凝聚力的班级,这对于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2]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 厌学 心理辅导

厌学是教育中恒久而又普遍的一个话题,学者们对厌学也做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厌学的心理机制、厌学的原因与对策、厌学的心理辅导、学科厌学等等,但厌学心理辅导方面的思考不多。作为一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笔者接触厌学案例比较多,现谈谈厌学心理辅导的几点体会。

一、厌学症状繁多,要全面收集

从初中升入高中,如果衔接不好,很容易出现厌学问题。厌学程度轻重不同,只有把症状收集全面,才能诊断厌学问题的严重程度,才能确定好咨询目标。厌学症状表现可以从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来看。心理层面又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看,厌学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厌倦、厌恶、厌烦,来访者将学习描述为“高中学习太苦、太烦、没意思”等等;认知上表现为无所谓、否定,来访者通常会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关键要能找到好工作”、“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考得不好又怎样”等等;行为上表现为矛盾、回避、逃避、抗拒,来访者通常表现出“上学和工作之间的纠结、想回家、上课睡觉、不想进校门”等等。生理层面表现为:上课头疼、头晕、想睡觉、心慌心跳、坐立不安等等。此外,厌学者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有:学习无目标;学得不好无动于衷或无所谓;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课堂上或自习期间频繁上厕所;上课迟到、早退、逃课;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或胡乱答题等等。同是厌学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定相同,咨询师需要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全面的信息。

二、厌学原因复杂,要深刻分析

厌学是一种教育现象,但导致厌学的原因有多种,且每个厌学者的原因不一,有表层原因,还有深层原因。只有了解深层原因,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厌学者第一次咨询多半都以“高中课程太难,不想学了”为由,咨询师了解情况之后,发现厌学的背后有很多故事,可以说,厌学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因素息息相关。家庭方面,厌学来访者说的较多的有: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父母押着自己学、父母太严厉与苛刻、父母爱将自己与别的孩子比较、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缺少温暖、家庭经济困难等等;学校方面,厌学来访者说的较多的有: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学校老师教不好、学校教学模式受不了、学校氛围不好、班级太差、老师对自己关注少或忽视等等;社会方面,厌学来访者说的较多的有:就算考上大学还是就业难、现在就业注重经验、学的知识进入社会后利用率低、学历高不一定就混得好、混得好比学得好更重要、人脉最关键等等;自身方面,厌学来访者说的较多的有: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自卑)、学习没兴趣、学习没有方法、学习压力大、自己脑子不够用、在班上没有朋友(孤独)等等。厌学的原因复杂,学者李莉研究表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个体自身素质等内在机制产生厌学的结果,进而通过认知、情感、行为表现而具体地体现出来。因此,对于厌学的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根据笔者的咨询经验,大约80%的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引发的,在高中生中,以同伴关系冲突最为明显,而人际孤独是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厌学辅导方法多样,要综合运用

厌学辅导方法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咨询师的个人爱好、来访者的问题严重程度、来访者的个性特征等因素。每一种厌学辅导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弥补彼此不足,才能有效地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常用的厌学辅导方法有:认知疗法、阳性强化法、行为契约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意象对话、家庭疗法等。一般厌学来访者的问题是多重的,确定好咨询目标后,需要分阶段、分次数进行咨询,而每个阶段根据咨询目标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案例:小宋是一名高一学生,最近上课完全听不进去,一到上课就头昏脑涨,白天想睡觉,晚上就失眠,高一刚进校时感觉还好,只是后来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完全跟不上了,不会的内容越积越多,到了不堪负重的程度,有想辍学的冲动。

咨询过程:

第一次:通过摄入性会谈了解到小宋的问题除了厌学,还有失眠、自卑、家庭不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父母闹离婚、性格内向、学习跟不上但又不弥补等。

第二次:通过想象放松法,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第三次:通过阳性强化法、认知疗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方法让小宋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厌学问题可能由若干原因诱发,有直接的、间接的、表层的,还有深层次的,要综合多种技术才能解决核心问题。

四、厌学会有反复,要耐心辅导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课业负担繁重,学生基本都是占用艺术课、体育课、活动课等时间来咨询,每次咨询时间有限。有的学生想一次咨询就解决所有问题;有的学生咨询过两次之后,感觉问题有所缓解就停止咨询,过一段时间,旧病重犯,又来找心理老师;有的学生咨询时掩饰心理比较严重,前两次咨询根本不会涉及到问题的核心,到后来要么觉得咨询师对自己的问题分析得很对,自己把问题暴露出来,要么就是咨询师采用对质技术攻破其防御面具,将其真实的自我剥离出来。这些都是造成厌学反复的重要原因,作为心理老师,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学生反复来找,就要分析该学生问题反复的原因,然后耐心辅导,同时,在咨询初期,最好和学生协商好咨询目标,明确咨询次数,让学生心里有数。

五、厌学有程度差异,要准确权衡

厌学的产生有一个过程,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学者李莉认为:这种程度的不同在横向上是由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完备性所决定的,纵向上由是否为意识所感知来决定,当三个层面的特征皆外显则厌学程度最高。通常来咨询的学生,厌学程度至少达到中等。厌学的内在机制研究也警醒了我们教育者:学生在厌学刚开始时(程度较轻时),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辅导,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这种预防性工作可以对抑制厌学的滋生与蔓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中生的厌学问题,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就表现出来了,在高一第二个学期表现会很明显,高二分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在高一时就要格外注意厌学问题,以免到高二与高三时不可挽救。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高中生学习上能得到正确引导,他们就能很好地建立自我同一性,对人生有较好的规划,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厌学成因比较复杂,家长与老师平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厌学辅导对象不仅是高中生,更多时候需要对家长进行辅导,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等对半成熟的高中生有重大影响,家长要引起重视。厌学具有传染性,班级内厌学的学生如果具有煽动性,很可能带动其他学生一起“罢学”,导致班级学习氛围不好,从而影响校园风气与学习氛围。厌学表面上只关乎学生自身,实际上关乎很多人,尤其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因此,厌学要引起所有关心教育的人的重视,厌学心理辅导要加大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莉.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6).

[2] 王秀萍.高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宁夏教育科研,2012(1).

[3] 江双喜.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与调控[J].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2009(4).

[4] 刘卫.中学生厌学分析与治疗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