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泰罗;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2502
1 科学管理创立者以及科学管理产生的背景
1.1 科学管理的主要创立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开创了西方管理理论先河,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工厂管理实践,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生于1856年生于美国费城。1875年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不得不弃学就工,转到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厂去当四年的模型工和技工学徒。1878年,泰罗来到米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米维尔钢铁厂是当时最大的工厂之一。在钢铁工厂时,泰罗先后被提升为职员、机工、机修车间主任、总机械师、总工程师。从1891年泰罗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公司,专职从事管理咨询和宣传活动,直至1915年去世。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在工厂上班,还是后来从事管理咨询工作,泰罗大都在工厂进行实地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花费的时间,这些都为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1911年,泰罗在早年实践以及后来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后来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2 科学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现实来看,泰罗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工厂代替了手工业作坊成为普遍的经济组织形式。19世纪后半叶,欧美又出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石油、钢铁、机械、橡胶等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又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各种垄断组织逐渐形成。同时美国内战刚刚结束,广阔的市场正在释放者巨大的消费能力,各个企业都是在释放自己的产能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尽管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管理却并没有进行根本变革,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普遍存在着技术先进、管理落后的矛盾,劳动生产率和工人的工资都比较低,造成劳资矛盾很深刻。
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曾经出现两次移民,大约有2800万移民涌入美国,他们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的一些工业城市,靠在工厂上班取得收入。移民来的人大都是一些身强力壮的,并且没有技术的人,他们不能够熟练运用机器来进行操作,并且效率很低。企业希望雇佣到熟练的工人,操作机器。在当时的工厂里面,大量的“磨洋工”现象造成生产效率不高。泰罗作为从基层提升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深知当时企业中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于是泰罗就着力研究管理,以促进劳动生产率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改进而相应提高。这是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的企业内部背景。
1.3 科学管理理论的操作方法
(1)用科学代替经验,通过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确定科学的标准。泰罗的科学作业管理方法建立在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基础上的。泰罗认为要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为此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的动作,并继而动作细分为要素,即动作是由那几个工作要素组成,然后再分析每项动作的合理性,去掉那些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动作要素,对于剩下的要素,依据经济方便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用秒表观察时间,考虑满足生理上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延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一天合理的工作量。
(2)科学挑选工人,使工人的能力与其工作相适应。在科学管理中,管理部门的任务是为雇员寻找最合适的工作,帮助他们成为头等工人并设法激励他们发挥最大的力量。头等工人是一个合适于完成他的工作的有抱负的人,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某种“超人”;头等工人的进度不是根据突击劳动的情况来确定的,也不是以紧张地劳动为基础,而是以一个工人能够承受正常进度为依据的。泰罗在确定任何一件工作的定额时是按头等工人能够连续劳动多年而有不会损害他的健康的进度来确定的。
(3)科学地培训工人。对工人的科学教育和培训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当时条件下,泰罗不仅意识对工人进行培训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者这样的理念。泰罗通过对工人培训,扩展其知识技能以“发掘企业中每一个人的才干,使每一个人尽他天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他建立一个培训制度,有负责实施培训的机构(计划室)及培训人员(熟练掌握某一技能的工人)。当工人效率达不到要求时,“计划室就派教师教他”。
(4)通过有差别的计件工资来强化工人的行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泰罗认为,工人不愿提供更多劳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分配制度不合理。要刺激工人提供更多的产量,工资标准不仅应当稳定,而且应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在计算工资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付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这样做,既能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2 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2.1 科学管理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来源
尽管泰罗的科学管理是针对磨洋工现象提出的,主要是解企业效率不高,但是他提出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对任何管理活动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科学挑选、培训和安排人员,组织分工与协作,明确责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中使用科学方法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仅适用于企业一般管理,也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些理论被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学者概括、改造并上升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成人力资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人力资源学者从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中受到许多启发,并且把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受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其重要性,很多大型企业成立人力资源部专门从事工作分析,建立工作标准;从事挑选培训工人,建立招聘录用培训体系;从事绩效和薪酬,建立绩效薪酬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实践和科学管理实践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科学管理。
2.2 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从具体的企业实践来看,科学管理的原理(制定科学标准,科学挑选培训工人,实行差别工资)事实上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部分,并且在操作层面指导着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我们基于科学管理建立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理念,源于科学管理理念,主要是为了解决制造业存在浪费现象和效率不高的现象。基于科学管理的人力资源实践模型有以下特点:
(1)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劳资双方的合作、协作,共同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说,企业首先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达成两个合作:第一是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的协作、合作;第二是管理层和工人之间的合作、协作。
(2)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基石是建立科学的标准。从某种意思上说,管理的核心就是对标准进行管理。科学建立标准是科学管理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现代化工厂,通过建立庞大的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专门来研究和分析种作业标准和职位标准,并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标准,同时对标准进行管理。
(3)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保证是科学培训挑选工人,并支付合理的薪酬。由于已经建立比较科学的标准,是否能够实施关键在于人,因此,挑选培训工人,关系到建立的科学的标准能否实施。为了保证标准实施,应该科学挑选工人,并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工人进行培训;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强有力的招聘队伍和培训机构,保证能够根据企业需要招聘合适的人,并对工人进行培训。为了留住合适的人员,企业必需支付合理的薪酬。按照科学管理的原理,实行科学管理的企业的员工通常比没有实行科学管理的企业至少高出百分之三十的工资。同样,由于效率的提高,工人按照操作标准工作,也也该给予合理的薪酬。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基于科学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3 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存在的问题
显然,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仅仅能够解决管理中的部门问题,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同时,由于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建立的模型也有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
第一,模型没有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和组织因素。人都是有感情,都存在一定的组织之中,因此在运用模型时,一定要加入情感因素,加入组织行为的因素。
第二,模型没有考虑战略问题。只有企业的战略方向正确,才能进一步考虑执行力,才能够讲效率。在保证战略正确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实施这个模型。
参考文献
[1]F.W.泰勒著.马风才译,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丹尼尔A•雷恩.赵睿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雷蒙德•诺伊,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五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 学习人 青年教师管理 假设理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学习人”假设的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后,“学习人”的人性假设也随之产生。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也要更增强,才能适应变局。”
1.1 “学习人”的基本特征
“学习人”具有以下特点:(1)具备自我超越意识。“学习人”渴望实现内心愿望,具有自我超越需要,不断创造自己的未来。(2)具备现代复杂性系统思考能力。“学习人”能够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和有效处理周边事物的动态变化。(3)具备双赢意识。“学习人”辩证看待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在共同目标下通过团队学习追求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创造和扩展个人和组织未来。(4)具备以变应变、与时俱进能力。“学习人”总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开放心态悦纳新想法。
1.2 “学习人”假设下的管理策略
“学习人”假设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学习动机与生俱来,对未来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不断激发“学习人”自我学习。基于此,管理重点是以人为本,创建人性化氛围。在学习型组织中通过学习与磨练使员工真正成为组织中的主人,使组织内全体成员彻底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让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开发。此外,强调组织内个体员工与领导要进行自主学习,团队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 高校管理中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2.1 职业信念不稳定,尊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
目前,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得到提高。然而由于高校经济条件有限,高校教师在工资收入、生活待遇等方面与其他行业同学历、同职务人员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差距,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难免不发生动摇,价值取向也相应产生偏差,于是便出现青年教师不安于自身现状,纷纷跳槽、下海、出国,这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类: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尊重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青年教师同要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但不少青年教师在刚开始工作时通常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责难,无所适从。部分青年教师甚至还会受到上一级领导的训斥和否定,自尊心受到伤害。
2.2 科研和教学的压力大
知识信息时代,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十分迅速,教师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因素来对学生施加影响。高综合性知识结构、较强科研能力、较高外语水平和对学科最前沿发展动态的掌握,都是青年教师所应具备的。青年教师学历虽较高,但社会经历不够,知识面仍比较狭窄,难以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问题和创新。目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两个难题:一是高校学生人数急增,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获取知识,教师威慑力受到挑战。因此,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加大。
2.3 所处管理环境不佳,职业竞争大
青年教师所处的管理环境不佳,职业竞争加大。一方面,现行聘用制度改革,高校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招聘人才,教师工作不再是铁饭碗,想要长久干下去,教师必须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手头工作。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定方面,学校对教师数量、日常教学时数、科研水平及外语等级等做了硬性规定,使得青年教师单纯追求论文的篇数和外语成绩,忽视了实际教学工作。如此环境也造成新老教师、青年教师之间恶性竞争,影响日常教学工作。
3 基于学习人假设的管理策略建议
3.1 青年教师管理中“学习人”假设的内涵
从青年教师的特点出发,高校的“学习人”假设的内涵大概包含以下几方面: (1)青年教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整体认识自己所处环境,提高学习能力。(2)青年教师将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需求,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会具体知识和技能、满足归属、获得尊重等方面,还在于积极主动创造,实现自我超越。(3)青年教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青年教师的管理者不仅通过制度规范进行管理,还需采取多种方式使青年教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2 青年教师管理策略的建议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满足青年教师各方面需要。在管理中尽量采取奖励、鼓励、表扬等正强化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使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得到充分激励,增强他们的优越感,实现自我管理。在人事分配、科研、教学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充分重视,激发他们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欲望。在职称评定上,废除职称终身制,绝不论资排辈,改革评聘制度,实现评聘分开,实行量化与质化考评相结合,为青年教师职务晋升扫清障碍。
此外,管理工作者应以平等、关爱的姿态积极投入到管理中,换位思考,真正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和精神的需要。
篇3
[关键词] 瓦托夫斯基 科学 历史认识论
一、历史认识论的几个观点
首先,实证主义的理性观念把理性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而瓦托夫斯基则认为理性本身具有历史,理性按其本性是非纯粹的。他提交给第十六届世界哲学大会的论文《科学是当代的理性吗?―历史认识论和非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没有一种先天的先验论的和一开始就永远确定的基础,相反,人类的理性是一种历史成就,它植根于我们的语言的使用中,植根于我们的社会实践的形式中,这就是历史认识论观点。
其次,历史认识论认为,只是就是用模型来再现实在的那种有认识,有自我创造力的活动。它本身是历史的演变的,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这种知识是如何变化的。我们的表象改变着我们理解和观察世界的方法,而这种表象又相应的随着再现我们认识的理解的社会和文化实践而发展着。即是说不仅是我们的认识的东西(客观对象)是历史地变化的,而且认识模式本身也是历史地可变的。进一步可以说,我们的认识模式的变化与我们的社会和历史实践的形式密切联系着。
最后,作为获得知识实践的科学便是认识人的实践的理论模式,科学同时又是通过知识的获得来为社会的人们需要和目的服务的。要正确地描述科学的特性,就必须把科学如实地看作是认识着的人类活动和实践,必须强调科学作为获得知识的活动,作为寻求知识的实践,认识论研究必须建立在这种活动的特性上。
二、瓦托夫斯基关于在科学中理性与历史认识论关系的分析
瓦托夫斯基在《模型》一书中指出,人类在原始时期生产工具和武器,进而生产出语言、社会组织、生产技艺等等,与此同时人类也生产了表象或描述方式。这些人工产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也代表了使用它们的活动方式,代表它们自身生产的方式。因此,长矛和大刀的制造并不只是为了捕猎和追杀的目的,同时既体现了它们的制作方式,又体现了猎取和宰杀动物的活动方式。这种基于生产和物种繁衍的外部描述,是想象、思维、有意识的反应活动等等内在描述的先决条件,而这些反应活动具有人类认识的进化特征。这就是说人类在基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语言实践中既产生自己的描述方式,也产生出科学和艺术这些高度发展的描述方式,即科学理论和艺术作品等等。历史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说明人类认识实践是怎样发生的,知识又是怎样成长的。
瓦托夫斯基分析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理性模型的形成和演变。以近代科学特征并在伽利略和牛顿的工作中得到最好体现的理性模型是历史的产物。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以这样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信念作依据的,即自然界本具有数学结构而实现的。在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人们构思出一系列关于世界的模型,伽利略说:“自然界这本书是使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正是表达了这种本体论信念并且也提示出一种怎样正确阅读自然界这本书的方法,即认识论的信念。
瓦托夫斯基认为,这种数学的理性形式只能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理性形式,它是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这种理性形式开始时把天体归结为几何形象和几何关系,后来用于数学计算、分析和证明这种理解方式被用来理解地球上发生的现象,预示这种理解方式就变成了科学的理性模型。这种数学理性模型不但被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也被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把理性的几何代数学能够使跟人造的秩序和关系的模型结合起来,天体和自然界的规律被看作类似于社会生活、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思想本身的规律。
这种理性形式就是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式。这种理性形式在于把认识者对被认识者的关系看作一个思考着的主体和一个外部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并不作用于客体,也不以任何方式改变客体,而是简单的思维中反应客体本身的数学性质和关系。这是一种宏观模式,它长时间来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这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其中知识是通过被动的观察和通过对自然的与社会的客观数学结构在形式上的重建而获得的。
实际的自然科学内容并不符合这种理性形式。所以从实际的科学出发,我们必须放弃逻辑经验主义那种数学的或逻辑结构的理性模式。瓦托夫斯基强调,科学理性的变化不仅是在科学内和科学思想史内的一种变化,而且也是跟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的一种变化。
三、瓦托夫斯基是用历史观来阐述理性的历史性的变化
瓦托夫斯基是西方科学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坚定的西方者。他认为科学是历史的产物。
人类历史十分庞杂,哲学强调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的矛盾及发展来自于两个矛盾,也可以称为两种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人类在这两大基本关系中谋生,发展,不断的对大自然、对人性进行分析利用。这种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并在两种关系中衍生出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历史创造科学;科学理性,科技活动对历史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马克思强调“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技极大的提高了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深刻地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活动是人在自然界中谋生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历史活动,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历史活动。
综上所述,瓦托夫斯基认为科学理性的形式是历史地变化的,理性本身也非纯粹的,用历史的眼光看,三次科技革命的诞生也可以说明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利用正在发生着变化,具体说来就是从不经意到经意、从零散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演变。到现在,科技活动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已经广泛社会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变革社会、推动社会历史进程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美] M. W.瓦托夫斯基著,范岱年等译.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 .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篇4
(1.阜阳师范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宿舍交往是一种人际交往,也是一种情感交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交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宿舍关系趋于冷漠,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道障碍。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分析当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提出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社会交换;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23-0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问题的实证研究”(SK2012B371)
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宿舍人际关系是其中较特殊的一种,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大学生呆在宿舍里的时间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宿舍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1]。因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对构建和谐校园、维护校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较特殊的一种,其实质是一种交换行为,具体表现在室友间彼此的情感交换和物质交换等方面。社会交换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劳、埃默森等。霍曼斯认为,社会行为是一种“至少在两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交换活动”,并据此提出了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理性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同命题[2]。布劳的理论以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为基础,提出交换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也存在于类似爱情、友谊等亲密形式出现的社会关系中。布劳提出了理性原理、互惠原理、公正原理等交换原理。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分析
交换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在遵循各类规则的前提下相互换取他人所拥有的各种形式的“所有物”[3]。交换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行为,大学生宿舍相处和交往是一种无形的交换行为,其中包括物质交换和情感交换。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持续推进,当代大学生们虽更加富有创新精神但心理脆弱,独立意识增强但对父母依赖加重,注重维权但功利性更加明显,这一群体的诸多特性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另外,现代社交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在促使着大学室友成为最亲密的陌生人。
通过对安徽省多所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现如下特点:
(一)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从调查数据及个案访谈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渴望拥有和谐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温馨舒适的宿舍人文环境。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在大学期间要学会如何与人交往,而宿舍相处是大学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和室友相处过程中,彼此相互帮助、互相扶持,对每个人都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认识到了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能够采取积极的方式处理宿舍人际关系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总体上,换位思考、冷静下来委婉告诉对方是大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他们宁可沉默、跟身边的人诉苦或者宽恕对方,也很少采取大哭、向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求助的方式[4]。因此,大学生在应对宿舍人际关系上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沉默”和“回避”等中性却被动的应对方式。这些方式尽管能够暂时避免矛盾发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成员之间积累的摩擦和矛盾可能会越来越深,如不及时进行调适,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三)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突出,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呈多元化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宏忠认为,高校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显示出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社会契约,更有维权意识[5]。总结造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价值观差异、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良人格特征等方面。有人喜欢深夜上网、聊天,影响别人睡觉;有人擅用他人物品;有人睡得太晚,有人起得太早;有室友在暗中是学习上的竞争对象;有的同学奉行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由此可见,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一入学时,很多同学没有过住宿经历,对于集体生活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新鲜感。同时为了减少对父母和亲人的思念,新生往往会把心思都转移到宿舍和室友的身上,渴望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找到家的温暖。此外,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新生往往都会尽力表现出自己完美的一面,克制自己,实现与室友融洽相处。到了大二,经过一年的相处,室友彼此之间更加熟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人格特征等会逐渐展现出来。在共同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由于彼此的差异性凸显,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霍曼斯认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培养出共同的信仰、传统及友谊,使得人们彼此行为之间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接受即认同,导致社会肯定[6]。在大三阶段,宿舍同学经过两年的融合,彼此相互影响和同化,差异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交往圈,大多数同学将注意力从专注于宿舍相处转向了更加广泛的校园人际交往。同时,进入大三后,多数同学都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问题,将精力和时间更多的投入到学习和考证上。加上此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趋向成熟,宿舍人际关得到缓和。大四阶段,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同学们会骤然感到四年相处的短暂,倍加珍惜与大学室友共同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宿舍人际关系的质量会大幅提高。
二、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
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是宿舍成员单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多管齐下,从学校教育、辅导员引导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来构建宿舍人际关系。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重视宿舍人际关系。学校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有组织、有目的定期开展大学生宿舍有关活动,鼓励宿舍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向更主动、更积极方向发展。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寝室文化节”活动,促进宿舍成员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友谊,提高宿舍成员的凝聚力。此外,加强和规范宿舍管理,通过建立“宿舍公约”引导同学们营造文明宿舍环境、和谐人文环境,增强宿舍区的教育功能。
(二)注重发挥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上,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经常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心理诉求,及时发现并帮助宿舍成员解决问题,力求将宿舍矛盾和冲突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矛盾积累与恶化。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宿舍长的作用,做好“大学生宿舍晴雨表”,有情况及时向辅导员反映,鼓励宿舍积极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
(三)建立有效的宿舍成员沟通机制,增强彼此信任度
布劳认为:“社会交往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活动。社会交往虽然期待回报,但事先不能够确定回报的内容,因此需要某种程度的信任。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维持某种稳定的交换模式。”[6]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自愿活动。因此,在大学生宿舍交往中,要建立有效的宿舍成员沟通机制和渠道,增加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增加感情投入,在交往中不断增强相互信任,在此前提下形成的和谐宿舍关系,增强宿舍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四)引导大学生宿舍成员积极参与
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构建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需要宿舍成员的积极参与。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其次,保持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宿舍成员要共同遵守学校规定的宿舍作息时间,要按照学校有关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共同创造舒适安静的宿舍居住环境。再次,学会换位思考,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在宿舍相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事要将心比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最后,宿舍成员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加强对室友的了解,做到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三、结语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中的交换行为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交换理论在较大程度上诠释了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新走向,也必然为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改变大学室友成为最亲密陌生人的现状,构建和谐宿舍关系,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参与。和谐融洽的宿舍关系将会增强大学生归属感,促进校园稳定,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连海,钱兰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27-29.
〔2〕蔡循光.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J].理论观察,2008,51(3):52-53.
〔3〕朱国宏.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付春新,李清贤.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调查研究——以安徽16所高校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4):100.
〔5〕陈竹.大学寝室室友为何成最亲密陌生人[N].中国青年报,2014-3-25.
〔6〕Carl.Rogers.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6.
篇5
关键词:管理理论;学派;实践运用
一、前言
迄今为止,西方的管理理论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的阶段,即科学管理思想阶段、行为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其中,现代管理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学、计算机技术在管理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不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统称。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给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分了类,并把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的局面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当时划分的六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
孔茨的目的是试图统一管理理论,希望他的文章能像一把锋利的砍刀,在这片枝节交错、簇叶蔓生的丛林中清理出一条穿越的道路,引领人们走上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其中。但是,孔茨后来也许发现,这片丛林比他想像的大得多,几乎无边无际。在他的砍刀砍过的地方,新的枝叶更快地生长出来,有的甚至转眼间长成了参天大树。孔茨试图统一管理理论的目的未能实现,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论。
19年后,孔茨又于1980年5月的美国《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文中他认为管理理论丛林依然存在,而且已发展到了以下11个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过程学派。
二、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管理是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职能就是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是分不开的。该学派的目标是对这个过程和职能进行分析,建立起概念性的框架,确立这个框架的原则,最终构建一个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个普遍的过程,而无论企业的类型,特定企业的不同层次,也不论各个企业类型和层次的管理环境如何的不相同;管理知识中有一个纯属管理的核心部分,如直线制、部门化、管理幅度、管理控制技术等是普遍用于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层次;认为管理理论是经验组织的一种方式,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就成为基本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证检验和传授,来改进管理实践。
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通常被称作“传统学派”或“普遍主义学派”,它的创始人是法约尔,法约尔是法国人,是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代表人,是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的成名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根据他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他将企业经营归纳为六项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控制,同时他还提出了管理的14项原则,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六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必须遵循着14条原则,管理知识中纯属管理核心部分的直线制和部门化等也源于这14条原则中。法约尔最先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之后到现在的管理教科书大都沿着管理过程来组织内容。
我们以教师为例,来理解过程学派。过程学派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职能,作为教师,他的工作有:计划,编写教学日志,包括教学目标、一个学期和每堂课的内容;组织:组织课堂,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的顺利进行,安排学生干部,协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领导:指导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控制: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制定一系列课堂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二)人类行为学派。该学派对管理的分析建立在这样一个核心假设之上,即管理涉及到人。那么管理研究的焦点应该是人际关系,该学派有不同观点:“人际关系学派”“领导力”和“行为科学学派”等。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此学派分成人际行为观点和群体行为观点,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研究单个个体的行为,主要强调人际行为。而后者主要关注群体中的人的行为,主要强调的是群体模式。
该学派重点关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孔茨写道,不能否认管理必须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无论在管理的环境中还是无法管理的情境中,都不能否认人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领导和管理也很重要。但是,如果说人际行为研究就是管理,就像是将人类身体的研究等同于心脏病领域研究一样。人类行为学派可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代表人梅奥等人对霍桑试验的研究,霍桑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
(三)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是从系统分析的观点出发,以协作系统为核心来论述企业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创立,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该学派在之后的20年里,分裂成为协作型社会系统观点和社会技术系统观点。前者的观点更依赖于巴纳德的理论,后者的观点认为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重要的影响,着重在生产办公室业务以及在技术系统和人际之间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方面。
(四)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发展起来的。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决策理论的基础是经济理论,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发展。消费者选择理论从19世纪早期开始就一直是经济学家用以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分析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的经济行为。该学派中的大多数学者都是经济理论学家,他们着重于模型的建构和数学的应用。孔茨认为,决策理论就是构建模型,数量分析。
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基本出发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管理的职能活动中。西蒙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组织是指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包括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这一点跟社会系统学派中组织的观点一致。
用“决策人”代替“经济人”, 也就是由提高效率为中心转变为以合理决策为中心。决策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来代替最优化决策准则(效用最大化);二是在决策时只考虑那些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
决策是一个包括有四个阶段的完整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决策活动-审查活动。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理论的一个运用就是博弈论,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达到资源合理的配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到经济学。
孔茨在文中对决策能否支撑起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表示怀疑,决策其实就是选择,而选择既有可能是组织的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以,以决策理论构建管理学的核心可能是不恰当的。
(五)经验学派。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孔茨认为,经验主义学派跟管理过程学派趋于相同。
(六)数量流派。该流派的核心观点就是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选择的目标来描述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管理、组织、计划或决策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关系来表示,利用模型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
从这个学派的思想,我们想到了一个例子:影响因子是用来衡量科研论文的质量,那么有关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模型,得出影响因子,以此来衡量老师的科研成果,然后根据这个发给老师相应的劳酬。
孔茨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流派,它运用定量技术(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改进管理决策制定,提高组织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将School 改成了Approach 的原因。《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虽然每个流派都对管理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有的流派(如数量、“管理科学”)却只能被看做是一种工具(Tools),他们并没有真正从事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管理科学,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运用精致的数量模型和符号而已”。另外,孔茨在讲到人类行为流派也提到:“该流派成员也有分化,某些成员将关于人类行为的认识看做管理工作者的一部分,而且是帮助管理者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响应他们的动机来更好地理解并促使人们工作的一种工具”。
三、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
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提到:许多训练有素但过于专门化的教师进入我们的大学和学院他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背景,…,也许是管理理论的丛林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令人沮丧的是,某些教授竟然坚信,当他们在教这些不同专业的课程的时候,就是在教管理。…,雇佣了大批来自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专业的学者。在这期间非常缺乏即受过管理学科训练又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靠来自上述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来弥补。
归纳一下,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学院教师缺乏管理经验。
2.商学院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从不同的视角来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为了填补教师稀缺,雇佣了大量非管理专业的教师。
四、陷入丛林的主要根源
孔茨分析了 “丛林中思想纠缠的主要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义丛林(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决策…)
如“管理”意味着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完成,但是,其中的“别人”仅仅指的是正式组织的人,还是包括所有非正式组织中的人?管理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统治,还是引导,抑或是教育?
对于“组织”一词的词义混乱,分为三种情况:绝大多数管理过程学派成员用来表示一个企业的活动――职权结构,这里组织代表一个企业中正式的组织结构,为人们提供工作的环境;而许多“组织”理论家把组织看成是任何一种团体活动中人的关系的总和,这里组织成为社会结构的同义语;另外一些的“组织”则仅仅表示“企业”。
另外还有决策的语义混乱(简单的从各种备择方案的选择vs包括全部的管理工作和环境)、领导方式(管理方式的同义词vs管理和领导的区分)、信息联系的含义(极为广泛,一个书面或口头报告vs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网络)、人际关系的理解(对人的精神病的治疗手段vs对人和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和技能)。
还有,对管理这门知识所下定义的分歧,即对管理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2.是否把管理定义为知识主体(学科界限不清晰,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还是管理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3.先验假设(假设前提的不一致性)
4.对原则的误解(借单一管理原则的无效,来否定所有管理原则的正当性)
5.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捍卫原创性)
五、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对于如何清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问题,孔茨提出了以下几点:
1.给管理下定义。建议大家至少要同意,管理知识领域的定义应该能反映实际管理人员的活动领域,并为此目标而对管理实践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2.界定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将管理学看成是一门专门学科,而其他学科被看成是管理学的重要基础。如果这样的话,把管理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和结合起来就有可能。
3.阐明管理学用语的语义。
4.提炼和验证基本原理。并记住以下准则:管理理论应该探讨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和进行“能够处理的”调查,界定和集中一个研究的特定领域;管理理论应该有助于改进管理实践和管理工作,以指导实践为导向;明晰语义,特别是易于实际管理人员的理解;管理理论应该指导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并提高其效率;管理理论必须认识到,它只是一个更大的知识和理论领域的一部分。
六、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通过读《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我们发现,各学派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决策流派是建立模型,然后数量分析,从而决策出最优的解答。而决策又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涉及到人,人不是单独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他存在于组织之中,组织是一个把两个以上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体系,他是一个协作系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而构成的系统。
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涉必然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同时必然要运用到诸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方法和技术。任何管理都会涉及组织中人、才、物的合理配置和产、供、销的科学衔接。管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而环境是变化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此外,人是富有感情的,而感情是很难量化和模型化的东西,所以,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说,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发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管理,使理论服务于实践。
参考文献:
[1]Harold Koontz Is Dead at 75,Gave Advice on Management. Associated Pres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0, 1984.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14
篇6
[关键词]关系 中国 华人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6-0072-05
一、有关华人人际关系研究的回顾
(一)的“差序格局”
儒家文化中,人伦的考量是个人发展其社会关系的核心标准,所谓“尊卑有份,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有异”。所谓“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差序格局揭示了在微观的层次上,中国人在社会结构互动中采取的是一种特殊主义的关系取向。这种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这种推移的动力就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在此基础上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差序格局”模式。简而言之,差序格局说明了中国人际关系互动具有三种基本特色:以家族主义的概念区分人际亲疏、展现一种“特殊主义”的人际差别对待、具有伸缩弹性的格局界限。(1948)的研究成为后来讨论华人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概念构架”。
(二)金耀基的“人情”研究
“人情”与“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具体内容。按照金耀基(1981)的看法,人情二字“应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即人(与人)相处之道”。儒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种种“情分”,因此伦理关系即为情谊关系,这种种情谊关系叠结连锁起来,便构成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情最重礼尚往来,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即所谓的“报”。但并非所有关系都是交换行为或“回报”人情,在特殊关系的人群身上,人伦角色的要求是“尽义务”:只有在非特殊关系的人群身上,人情或报的观念才需要特别强调。在此基础上,金耀基进一步将交换行为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性的交换行为,另一种是社会性的交换行为。在经济性的交换行为中,人情因素被冻结,通常以钱作为媒介,容易计算和清算;但是在社会性的交换行为中,人情占据中心位置,对等的人情回报(俗称“人情债”)成为经济价值以外的考量。因此,可以说人情作为中国人人际关系运作的方式之一,必然要求个人清楚地界定双方关系的特性。
(三)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
在整合了人情、面子、关系、报等概念之后,黄光国(1988)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他认为,中国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通常会将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并依不同的社会交换法则与对方交往。这三种关系分别是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所谓情感性关系指的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尽管这种关系也可以用来获取相应的资源,但是情感成分还是要大于工具成分。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人际互动遵循的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关系的代价往往大于预期回报。所谓工具性的关系是指个人可能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和他人进行交往,其中只含有少许的情感成分,因此关系各方坚持的人际法则是“童叟无欺”的公平法则,关系代价往往小于预期回报。所谓混合性的关系指的是个人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关系,是最可能以人情和面子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范畴。一般而言,这类关系可能包括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及同乡等不同角色关系,这些角色关系构成了一张张纵横交错的关系网。混合性关系遵循人情法则,由于难以估算关系代价和预期回报,因此混合性关系人际互动时经常会面临“人情困境”。就影响力而言,“人情与面子”模型更贴近中国人生活,三种人际关系类型也经常被引用;但从这几种关系的性质来看,仍然暗含着差序的区别。
(四)何友晖的“关系取向”与“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何友晖是最早提出“关系取向”这一概念的学者(黄光国,2006),他认为,“关系取向”最能够捕捉住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精髓。此一名词不仅具有本土特色,并且能够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个人取向”概念清楚地区分。何友晖将人际关系上升到界定生命意义的高度,在他看来,人际关系“除了在人类性格发展过程承担历史使命之外,它也是个体有生之年,为生命定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个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它只有透过与其他人的共存才能尽其意义。没有他人,个人的身体本色便失去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自我并不是一个个的自我,“自我与非自我间界限不清,人我的疆界不明。中国人的自我可称为‘关系性自我’,它对其他人的存在具有高度的觉察能力……形成‘在他人关系中的自我’”。
基于这样的观点,何友晖提出了“方法论的关系主义”的理论工具。他指出,“方法论的关系主义”是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中,个人是社会科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而“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则认为,是指社会现象的事实不能从个人的角度去理解,关于个人的任何事实都必须放在社会脉络或人际关系中加以了解。因此,根据“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在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文化如何界定关系,其“策略性的分析单位并不是单独的个体或情境,而是‘各种关系中的人’以及‘关系中的人们’”。
(五)Jacobs、乔健、杨国枢有关人际关系分类的研究
除了何友晖等人的人际关系分类外,Jacobs(1979)、杨国枢(1993)等人都尝试过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进行操作性的分类。Jacobs在观察台湾某一小镇的政治活动时,发现华人社会的关系,乃是根据两人之间过去共享的生活经验或社会认同所建立的特殊连带,他称之为“关系基础”。常见的关系基础有血缘、地缘(含宗亲与姻亲)、同事、同学、结拜兄弟、同姓、师生关系等。杨国枢(1993)以“差序格局”为分析基础,借鉴黄光国(1988)的研究结果,按照儒家伦理所界定的亲疏程度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分为三大类,并分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的互动原则:(1)家人关系,人际互动的原则是“责任原则”,强调付出而非期望回报;(2)熟人关系;人际互动的原则是“人情原则”,强调人情存续,回报的期望中等;(3)生人关系,人际互动原则是“利害原则”,对回报的期望最高。杨国枢的研究成为华人人际关系实证研究的重要基础。
(六)徐淑英和樊景立有关华人组织中的关系类型研究
徐淑英和樊景立(1997)讨论了在华人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模式。他们发现,即使设定了特定的组织背景,华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仍然表现出传统的“差序格局”特点。在操作性层面上,他们主要采用了 杨国枢的关系分类模式,但同时指出,“生人关系”不可一概而论,一些具有共同特性的生人之间,即使是没有交往的记录和人情的存储,由于具有相同的背景、相似的经历或充任其他相似的社会角色等,其关系互动仍然会表现出与完全没有共同点的生人关系不同的互动原则和对待方式。因此,徐淑英和樊景立将华人组织中的关系类型区分为四种,分别是家人、熟人、具有相似人口背景的生人和不具相似人口背景的生人,并分析说明了对待不同人际关系类型的互动原则、对待方式以及关系基础。
2000年,Tsui,Farh&Xin对1997年提出的关系架构进行了修改。他们把“生人关系”仍然用一种关系类型表示,并将家人、熟人和生人这三种人际关系当作人际关系的基础,各种关系基础对应的关系型式分别是义务、友谊和认同,最后指出三种人际关系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华人组织中“关系”与效能的概念模式。
(七)杨中芳的“情感性关系”、“义务关系”与“工具关系”
杨中芳教授(1999)指出,中国人际关系按照关系生成的方式可以被分解为既定成分和交往成分两种。既定成分是指两人在某个时点通过交往所建立的社会既定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先天的(如父子关系)或后天建立的(如师生关系),而每个既定成分都有相应的行为义务,因此既定成分酷似Jacob(1979)所提出的“关系基础”。交往成分则是指关系双方在互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这种交往成分可以进一步被划分为情感成分和工具成分两种。前者为交往过程中双方在自感交流层面的亲密程度,后者则是指在工具层面的满意程度,即以利益交换和责任履行作为关系基础的义务。有研究者利用香港学生做研究样本,对杨中芳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香港地区的学生中间,确实存在着三类关系类别;然而,学生关系是否表现出工具性、情感性或义务性,主要依据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关系研究展望
梁漱溟认为,“伦理本位者,即关系本位也”。但是与西方不同,中国式“guanxi”本身包含着推崇重视构建和关系网络的工具理性的内容,在这种构建中,所谓血缘、亲缘共同体的特殊主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是西方学者难以真切了解和认识的。但是,西方人看到了中国人对“guanxi”重视和运用的实际结果,并且大胆地用“网络资本主义”来形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按照林毅夫的看法,经济力量的变化将会使得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发生迁移,类似于一战、二战前后的英国和美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学术界和有关中国的学术研究都将会对国际学术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事实也已经证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出现中国人名字的比例和频率都在不断提高,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化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因此,系统总结和提升“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努力必须充分考虑到“guanxi”对于中国人或华人行为驱动最深层次的意义,类似于当年日本崛起时国际学术界出现“Z理论”或“Z模式”一样,必须从文化的内涵分析探讨日本的经验。
另一方面,“guanxi”一词属于中国本土化的用法,国际学术领域与它对应的是“社会网络”,因此,从一开始引入“guanxi”一词的时候,如何兼顾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就一直摆在有关学者的面前。在有关“guanxi”研究的几个早期综述中,作者们都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担忧。华人学者们要么过于重视“guanxi”的特殊意义,忽视了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共性;要么就是直接套用社会网络理论来分析华人的“guanxi”行为,忽视华人“gunaxi”行为的特殊内涵。因此,如何将中国背景下的“guanxi”研究提升到新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阶段,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guanxi”和“guanxi”网络。从本文回顾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的华人学者都是以个人为中心,探讨个人的人际关系基础、类型以及互动的原则等问题。显然,这种分析是微观视角的。从微观的视角考察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彰显华人社会的“guanxi”本质,但缺点是不能反映出整个社会群体的“guanxi”网络特征。人际关系两端连结的是人,而网络两端连结的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组织等。目前,国际上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理论基础比较清晰,测量工具也比较成熟,如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中央性、网络异质性等等。华人学者必须证明,在研究中国人人际关系网络的时候,现有的这些网络测量工具是否同样适用;抑或是需要从个人人际关系分析出发,重构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测量工具。
第二,方法与方法论。在何友晖提出“方法论的关系主义”的基础上,黄光国进一步提出了“华人关系主义”和“儒家关系主义”的概念,将华人的人际关系研究正式提升到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研究的层面。黄光国认为,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可以将儒家的“庶人伦理”作为建构儒家关系主义的“深层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可以以此为理论基础,使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讨论华人人际关系安排主张与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作者甚至进一步认为,可以使用这一理论结构剖析东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并称之为“东亚的关系主义”。何友晖与黄光国等人都是社会心理学家,偏向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工具不足为奇。但是,同一理论基础可以派生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华人学者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分析工具同样能够反映出“关系主义”的特点。换句话说,华人的关系主义研究可能需要一套更全面的方法论和方法体系。
篇7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的诞生是人类管理学科的一次飞跃和革命,它将人类的管理思想从抽象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具体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在近一个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实践不断向纵深的延伸,标准化管理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种种弊端,昔日的“科学管理”显出其明显的不科学成份。与此同时,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拟以发展的观点阐述21世纪的科学管理中人本原理的运用。
一、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人力资本”
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然而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因为他未受教育,不具备知识和相应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在经济社会,不管是哪一种投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期间内获得利益回报。这使得投资主体的确定显得有些困难。因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机会成本,故一般纯经济单位不愿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第一投资人。所以只好政府承担这一责任。强调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是因为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而作为第一投资人的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期的投资后,经济单位可作为第二投资人对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比前期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从整个社会来讲,不管是第一投资还是再投资,都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投资,其结果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个人也得到了很多好处。难怪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如日本1985年教育经费占政府开支的18.7%,韩国则达28-2%,香港为18.7%,而同期我国仅为8.1%,这不能不是对我国的启示。
二、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情商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在90年代初创造了“情绪智商”,这一述语,简称情商,基本含义为:1、认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绪如何,处于什么样的程度。2、妥善控制情绪。在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应善于控制情绪。3、自我激励,随时激励自己振作精神,乐观向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4、认知他人的情绪。即能够察颜观色,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可能做出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和待人,以诚待人。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一书,顿时引起全球轰动,情商的提出是对优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情则往往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管理活动既然是一种系统的行为,那么它必须受情绪和感情的影响。而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则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情商。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种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涵养。它包括了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如何激励自己经得起各种挫折,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发奋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他人着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绪,积极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控情绪、战胜情绪,则他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生来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培养而具备的一种素质和修养。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坦诚、领悟力、责任感、勇于表达、合群、冲突的解决等。
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组织内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的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在竞争激励的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部属所需要的,以及探查部属对其本身工作与公司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部属人员知晓公司正在进行哪些活动,让部属参与管理的决策过程。在管理中强调沟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一)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随正式组织的产生而产生的,所谓正式组织指管理人员及员工之间由于授权和职责分配所建成的个人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较为固定的组织关系的存在,从而使这种沟通具有一定的模式性和规范性,习惯称之为正式沟通。它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三个方面:1、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指下级人员以报告或建议等方式,对上级反映情况,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当前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或改善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2、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依组织系统,由上级传至下级,通常是由主管阶层传到执行阶层的员工。这种沟通使员工能够了解、赞同并支持管理阶层所处的地位,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曲解和误传消息。3、平行沟通。平行沟通指平行阶层之间的沟通,例如: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大多发生于不同命令系统间而地位相当的人员之中,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减少了单位之间的事权冲突,使各单位之间、各员工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并增进了友谊。
篇8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篇9
一、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
“人力资本”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然而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因为他未受教育,不具备知识和相应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
在经济社会,不管是哪一种投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期间内获得利益回报。这使得投资主体的确定显得有些困难。因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机会成本,故一般纯经济单位不愿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第一投资人。所以只好政府承担这一责任。强调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是因为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而作为第一投资人的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期的投资后,经济单位可作为第二投资人对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比前期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从整个社会来讲,不管是第一投资还是再投资,都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投资,其结果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个人也得到了很多好处。难怪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如日本1985年教育经费占政府开支的18.7%,韩国则达28.2%,香港为18.7%,而同期我国仅为8.1%。
二、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情商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在90年代初创造了“情绪智商”,这一述语,简称情商,基本含义为:1、认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绪如何,处于什么样的程度。2、妥善控制情绪。在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应善于控制情绪。3、自我激励,随时激励自己振作精神,乐观向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4、认知他人的情绪。即能够察颜观色,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可能做出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和待人,以诚待人。
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一书,顿时引起全球轰动,情商的提出是对优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情则往往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管理活动既然是一种系统的行为,那么它必须受情绪和感情的影响。而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则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情商。
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种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涵养。它包括了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如何激励自己经得起各种挫折,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发奋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他人着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绪,积极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控情绪、战胜情绪,则他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生来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培养而具备的一种素质和修养。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坦诚、领悟力、责任感、勇于表达、合群、冲突的解决等。
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组织内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的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在竞争激励的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
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部属所需要的,以及探查部属对其本身工作与公司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部属人员知晓公司正在进行哪些活动,让部属参与管理的决策过程。在管理中强调沟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一)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随正式组织的产生而产生的,所谓正式组织指管理人员及员工之间由于授权和职责分配所建成的个人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较为固定的组织关系的存在,从而使这种沟通具有一定的模式性和规范性,习惯称之为正式沟通。它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三个方面:1、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指下级人员以报告或建议等方式,对上级反映情况,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当前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或改善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2、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依组织系统,由上级传至下级,通常是由主管阶层传到执行阶层的员工。这种沟通使员工能够了解、赞同并支持管理阶层所处的地位,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曲解和误传消息。3、平行沟通。平行沟通指平行阶层之间的沟通,例如: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大多发生于不同命令系统间而地位相当的人员之中,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减少了单位之间的事权冲突,使各单位之间、各员工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并增进了友谊。新晨
篇10
刁振嘉 通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属于软科学范畴,是专门对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进行研究,并探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巧的一门学
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只不过它实质上更加强调的是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的。然而随着社
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验教学
目前,发达国家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向来都比较重
视,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之后,主要发生在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美欧大学商学院,在改
革中,他们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这与
我国一直强调的案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和创新。在更早的时候,
国外许多院校都已经对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并且在那时就已经开始管理学科实验室的建立,发展到现在已经
有相当的规模,此类院校主要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密西根大学等院校,他们在一系列管理专
业的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对未来工
作环境中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在实验和案例学习
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实际操作技
术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为他们毕业之后在社会上进行工
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在
其教学工作和教学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学生
提供感性材料,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
一起,加深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学生单
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
独当一面,同时还能够从整体上将同类管理学科课程的教学水平
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构建六大商务技巧开发训练系统
实验教学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有比较
广泛的应用,商务技巧是商务人士在职场中进行各类商务活动时
应用的谈判技巧,它主要包括有商务沟通和人际关系拓展两个方
面的内容。实用型的沟通技巧,新颖的人际关系拓展方法,能够
使沟通者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实验教学和案
例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六大实验教学系统:一是建
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场景的模拟演练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
商务谈判具有不同的特点,推销技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实
验教学中,教师设立不同环境下个体谈判与团体谈判的模拟演
练,使学生对两种形式的商务谈判特点进行学习和分析,使他们
在个体谈判中能够独当一面,而在团体谈判中也能够合理、灵活
的运用团体之间的写作能力圆满完成谈判活动,锻炼他们驾驭谈
判过程的能力。另外,可以加强在这种场景下某种产品或者服务
推销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接近真实中的推销过程,并充
分认识到时间与空间、方法与技能还有个人的情绪和态度等方面
对推销成功率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自信
心、独立性以及灵活性;二是建立决策过程与策略规划能力训练
系统。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在学习中学生通过各类决
策者角色的扮演,对不同决策环境下的决策特点、决策方法以及
对决策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解和掌握,培养和锻炼学生各类管
理决策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管理层奠定基础;三是建立
人际沟通与冲突训练系统。沟通情境主要可以分为正式沟通情境
和非正式沟通情境两种,其中通过正式沟通情境的模拟,使学生
对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渠道以及规范进行熟悉和了解,掌握高效沟
通的方法,而在非正式沟通情境模拟中,学生可以对明示和暗示
的信息进行熟悉和掌握,并充分认识时间和空间距离在沟通中的
重要性,掌握沟通的诀窍。另外在沟通中冲突问题的训练也非常
重要。通过对人际冲突、组织冲突以及团体冲突等冲突问题的模
拟,使学生对冲突发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把握,能够
思考出解决各类冲突的方法以及技巧;四是建立公关交际礼仪与
形态语言训练系统。公关在商务技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
关技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交往目的下的言
行举止以及仪表形态的正确把握,通过各种公关专项活动的模拟
演练,使学生掌握公关的技巧并锻炼组织技能;五是建立会议模
拟系统。商务会议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研讨会议、决策会议、
磋商会议以及执行会议等,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会议
场景的模拟演练,掌握各类会议的基本知识,正确把握和利用会
议的组织者、参与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六是建立创新意识激发系
统。创新意识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和发
展。通过在模拟情境下的训练,锻炼学生各种公关、营销以及创
造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在产品的市场开拓、危机管理以及公关
等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二、构建企业以及市场运作模拟系统
企业的运行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
体。在企业运作模拟系统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方
面是通过对企业营销管理、物料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模拟,使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运作模式有
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若干个决策环境,
让他们在实验中扮演不同的决策角色,通过对企业运作决策系统
的模拟,培养学生对满意决策制定的能力。而在市场运作模拟系
统中,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供给以及价格机制的变化方面的调
控,使学生对于市场的运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识。在市
场决策系统的模拟中,通过对多个竞争主体以及一系列决策变量
的模拟,训练学生在市场的综合决策中通过决策对经营绩效进行
控制的能力。
总的来说,实验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其引入到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通
过对各种商务技巧开发训练系统以及企业和市场运作系统的模
拟,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
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季鹏.如何在《工商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实践性教学
法[J].教研教改,2007,(7):112.
- 上一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措施
- 下一篇:初中科学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