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

篇1

你院(89)宁法研字第5号请示收悉。关于村委会要求村民按照土地承包合同议定数额履行交纳国家征购粮的起诉,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问题,经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答复如下:

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131号《国务院关于切实抓紧抓好粮食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国发[1986]96号《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签订粮食定购合同,催收国家定购粮,追究拒交国家定购粮行为人的责任,均属国家行政职权范围。虽某些地区将农民应上交国家的粮食定购数额写入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但这并不影响国家行使行政职权,向农民征收定购粮。国家向农民征购粮食同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是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国家向农民征购粮食属于国家计划定购,除依法减免外,应作为义务完成定购数额。因此,对村委会要求村民按照合同议定数额履行交纳国家定购粮的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此复

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村委会要求村民按合同议定数额履行交纳国家征购粮的起诉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请示

                                     (89)宁法研字第5号

最高人民法院:

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62-01

被调查对象为本园3―4周岁新生幼儿家长,这些家长来自本区19个乡镇,每个家庭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前,我们通过与多名带孩子来园面试的家长交谈与访问,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家庭教育难点的内容的选项,如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学拼音,孩子不肯吃饭等等。最终问卷由6个封闭式问题和一个开放型问题所组成,每个封闭式问题有5―18个不等的答案供家长选择。

本次共发放家长问卷251份,回收234份,回收率93.2%,从中随机抽取200份问卷进行统计,得出每个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排序情况。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家庭中绝大多数孩子的保教重任落在了母亲的身上,这说明大多数母亲在履行着自己的义务。由于父亲和母亲在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长将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除了父辈和祖辈共同承担保教责任外,有近20%的家庭由祖辈独自承担保教重任,他们在教养态度、教养方式、知识水平等方面和父辈们是存在着差距的,他们更多的应该是保育,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父母特别是父亲参与到教育孩子中来!

(二)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对幼儿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教育?每个方面的内容又有什么不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主要内容的排序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习惯培养能力培养品德培养艺术教育动作发展,文化知识又以传统的语数知识为主,如“学习古诗和儿歌”、“数数”等;习惯培养以生活习惯为主要培养内容;能力培养以观察力位居榜首,其次是记忆力的培养;品德培养已受到了45%的家长的重视;艺术教育又以歌舞为主。

(三)家庭中经常采用的教育方法。绝大多数家长采用了正面教育教育的方法,这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同时或单独采取体罚、谩骂或吓唬、哄骗手段的仍占有不小的比例,它们分别是14%、10%和11%,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家长发现错怪孩子时的做法。83% 的家长是明智的、民主的,把孩子当“人”看待,尊重孩子,自己有了错误能放下架子向孩子赔礼道歉,可见大多数农村家长已从专制型转变为民主型,这是可喜的进步。

(五)孩子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日常和家长的接触中,经常会听到“孩子不肯吃饭”、“孩子不听话”、“天天就喜欢看电视”等种种抱怨,那么家长眼中这样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呢?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不肯吃饭、任性占总人数的一般以上,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是不肯独自睡觉,占35%,接下来依次是看电视时间长不整理自己的物品不好好学习做事马虎。

(六)家长对家园沟通方式的选择。家长们希望幼儿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家庭教育呢?家长们的选择依次是:召开家长会、和孩子教师一起活动组织家长经验交流聆听家庭教育讲座通过电话交谈个别咨询从家长园地上获取信息来园听课看家园报纸。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与孩子班级老师直接交流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家长会和参加孩子的活动来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其次又希望通过组织家长经验交流、聆听家庭教育讲座,来获得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经验。

二、对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延伸。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0―3岁婴幼儿阶段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因而,各方面必须关注从0岁开始的婴幼儿成长和教育。幼教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应该延伸到0―3岁婴幼儿家庭。对婴幼儿家庭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各个阶段发展的关键期到各年龄段的训练内容、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避免婴幼儿错过关键期的发展,接受不适合年龄特点的知识教育。

(二)增加教师与家长直接交流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很乐意和孩子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参加家长会、来园和教师孩子一起活动等,渴望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老师应该增加这样的机会,让家长走进班级,参加各种形式、各个时间段的不同的活动,如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劳动、一起外出参观,和老师一起组织教学、观看孩子一日生活录像等等,以便让他们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三)多举行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都有自己的困惑,但也有更多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子经验,那么幼儿园、教师,可以以园或班甚至组为单位开展经验交流会,大家共享好的教子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召开案例分析会,让家长说说自己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再现各种典型的案例,如孩子赖在电视机前不走、不给买玩具就哭闹、把自己的物品扔得乱七八糟等等,进行教育难点剖析,各人献计献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实现家园互动、家家互动,满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

篇3

关键词 家长会 助教 家长培训会

开家长会的前几天,老师们是最忙的,当然最忙的是班主任:忙着准备汇报材料,准备与家长们沟通和交流的内容,忙着布置教室等等。家长们也是要忙的,他们要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挤出时间来参加这一两个小时的会议。

作为老师来说,家长会开过了,也就意味着一项任务结束了,可能不太会注意家长们的反应。家长们的反应当然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反应也不可能反馈到老师那里,可能只有参加过会议的家长心里最清楚。

老师们为了开好家长会的确是费尽了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家长会才是家长们所需要的?家长会怎样开才有效?家长会难道仅仅承担一个“汇报”、让家长们“知晓”或安排任务的功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要弄清楚家长们最需要什么。当前,随着“家委会”、家校联系本、班级联系群、微信群等家校联系方式的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汇报”的必要性大大削弱。家长们最渴望知道的是孩子问题背后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什么。家长会的主要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清楚,应该是“为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教育无论是出于功利性目的还是出于孩子发展的长远目标,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大多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家长,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家长们是最关注孩子的教育的,然而,面对孩子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信息化时代让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然而正是如潮水般的信息的裹胁,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复杂,让家长们难以应对;孩子的许多问题根源于家庭,而绝大多数的家长却浑然不知或不愿意承认,有的即使是知道,可又不明白该从哪里做起……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问题,然后才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如此说来,家长会可不可以承担起一点“家长培训”的责任,让我们的家长在教育思想上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让他们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有一点点改进呢?对此,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这是很有意义的。

前段时间,班里召开家长会,我尝试着作了一些改革:简要汇报班级与学生情况后,针对五年级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教育,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讲座,讲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讲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向家长们讲解了一些家庭教育以及家校配合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家长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听惯了“汇报式”发言的家长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出现了令人感动的情景:平时的家长会,能做笔记的家长是难得一见的,玩手机甚至打接电话的都大有人在。但在这次的家长会上,一部分家长开始做笔记了,那些没有准备的家长也在孩子的书桌里翻找纸笔。几张简单的PPT,被家长们视为重要资料摄入手机中。

会后,几位家长通过微信或短信表达了他们的参会感受:“第一次开这样的家长培训会,我们太需要了!”“一次家长会让我发现了家庭教育的问题,给我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听了老师的讲座,才知道自己的问题有多大。要是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能够明白这些就好了。真希望这样的家长会能多开几次。”……

家长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要着力的;教育所需要的,更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当然,把家长会开成“家长培训会”,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师,不仅仅要研究教学,还要深入地研究教育;不仅仅要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而努力,还要为转变家长、为家校更有效的配合而努力。

篇4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当我们的教育步入九年义务教育轨道以后,初中阶段的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因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废除了留级和开除学生制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质量下降,相应的很多问题出现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了。因此,我们要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措施面对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处在农村地段的城镇初中,生源全部来自附近的农村。这部分学生典型的特点就是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不利,大部分家长从事农业和生意,根本没有教育儿女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他们对独生子的娇生惯养,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十多年的农村初中教学使我切身体会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从“农村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的基本策略”这两个大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1.农村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客观的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往,并能够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言行简单粗暴,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的想法和行为。这部分关系主要涉及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等方面。农村学生没有充实的文化娱乐条件,家庭教育不到位,因此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

1.2 “青春期”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心理学上把这一阶段称之为“青春期”。农村家长在这一阶段缺乏对他们的关注和教育,我们教师再不重视,任其发展,就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和社会。这个问题成了他们厌学违纪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包括闭锁心理、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早恋等。这些因素造成了同学关系紧张、厌学逃课、爱冲动,此时他们更需要同学和团体的接受和支持。以上问题不能如愿,就会导致同学关系的不适应、不融洽,甚至紧张,最终发展到孤独、焦虑、偏执、抑郁、敌对等不良心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1.3 与父母所产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情浪漫、和谐舒畅的心灵港湾,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是,农村家庭这样的情况是少数,更多的是专制式的,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能沟通,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吃穿,达不到他们的希望就是一顿教训,这与城市那些有文化修养的家庭教育有典型的区别,社会上很多父母与儿女发生冲突的案例大部分都来源于这部分家庭。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使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增多的现象,失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同样是学生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我们做教育工作的要认识到这一点,给予学生父母般的关爱,弥补他们的缺失。

2.解决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己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心理教育课程化。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应提倡开设心理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开展讲座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趣味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心理修养;②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③针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2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②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③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篇5

超越文化基因,审视教育思路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教育从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

“他(指皮亚杰)提出的这几个阶段使人们加深了对儿童的了解,成了人们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路标。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从发展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更能从教学中获得效益。因此,他的阶段论给人们提供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教育教学心理学依据。西方有的学者还专门研究处于各阶段的儿童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的问题。”

“皮亚杰强调,教师应该了解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学。无疑,这些观点都是无懈可击的。”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不论是读皮亚杰的哪部著作,读者首先会感受到皮亚杰的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思路。皮亚杰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对儿童主体的观察和实验上,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基因:先确定主体、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验证,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或逻辑推理,或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并在此后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结论的准确度。

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可谓深远。余英时先生对儒家思想曾经有过一句精彩的论述:“从儒学史的发展看,安排世界的秩序才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至于怎样去解释世界反而不是儒学的精彩的所在。”这句话如果放在当下教育界,体现出来的具体教育现象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只提安排:“你应该怎么做”,至于“专门研究处于各阶段的儿童应该主要学习什么”的这些“解释世界”的问题,很少成为我们教师的兴趣所在。部分老师可能不服气,认为自己并没有专门学习儒家文化和思想,怎么可能会有儒家的思路?其实这种文化基因,用荣格的理论来解释,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老师们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实例为证:一线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问得最多的,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办”,问得最少的,想得最少的是属于“解释世界”的“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脑子里面想到的,首先是安排学生,即学生应该怎么做。比如学生应该遵守纪律,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如果学生不按照教师的安排办事,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好好学习,则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办”。“怎么办”的实质是想如何“重新安排世界”。

皮亚杰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懂得儿童心理学。这恰恰是我们目前最缺少的。今天再次走红的《弟子规》,就是典型的“安排世界”,里面的内容全是安排儿童应该怎样去做。“半部治天下”的《论语》也在“安排世界”。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安排你“时习之”,至于“为什么要时习之”和“如何时习之”,这个属于“解释世界”的范畴,孔老先生囿于时代的局限未做研究,而后人也似乎无人探究,倒是有个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提出了一个“遗忘规律”,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要时习之”和“如何时习之”这两个问题。

再如“因材施教”是孔子倡导的,也是今天的教育界力倡的,但因材施教在一线基本处于“喊口号”的阶段,说说而已。皮亚杰对此谈得却很实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人们都是同意的,但如何具体落实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这一点来看,西方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可以说早已经超越了“知”的阶段,而在研究如何“行”的阶段,在研究如何“具体落实”。

古语说:知易行难。然而我们目前能够达到“知材”的水平都很困难,因为我们没有“辨材”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我们的文化中几乎没有对儿童的“材”进行过分析。传统文化中,我只见过一个分类的方法:把儿童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和少阴四大类,且言之不详。西方的辨材技术相对全面,如,四大气质、智能、九型人格等;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还有一些专业化的量表和软件作为支撑。我们现在对学生进行诊断所用的技术手段,如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分析都是来自于心理学。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首先搞清楚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下一步的教育。

时至今日,一线教师如果不能领会皮亚杰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视儿童的特点,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的思想,简单地以老祖宗的《孝经》,《弟子规》等去安排学生“应该怎么样”,而不去想“为什么”,恐怕是行不通的。

改变教育思路,摒弃“管而不理”

“为了这个缘故,教育者含蓄或明确地把儿童或者看成是个受教育的小大人,给他道德教训,使他尽可能快变成和其他成人模式一样,或者把儿童看成是各种原始罪恶的支柱,就是说,把儿童看作不顺从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改造而不是教育。今天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方法是根源于这一观点的。这就说明了‘旧的’或‘传统的’教育方法。新方法则重视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并呼吁重视个体的心理结构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被动或主动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想跟上时代的潮流,而又不忽视共同的一般文化修养,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导致了难于容忍的教学计划的负担过重。其结果既可能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可能延缓了学生的训练,这和想加速和改善这种训练的愿望恰恰相反。学业过重的问题,有时使医学界(如国际儿童中心)和心理学界比教育当局更为不安。然而,这个问题又使我们回到考试问题上了,尤其是在竞争考试盛行的那些国家里,那些最有才能并对社会可能最有用的人们,当指导其未来生涯的新观念正在他们心中形成时,却穷年累月地浪费时间去应付考试。”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这些话是皮亚杰几十多年前说过的,几十年过去后,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我的观察,并没有多少落实,我们现在还是把“改造”摆在首位。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能带水杯进教室喝水,理由是学生水杯不统一,影响美观;学生上课喝水影响听课。这个规定,重视了儿童发展规律吗?曾经有一个专家说这是反教育规律的,因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喝一点水,有助于思维的流通。可是专家走后,检查标准仍是如此。

分析这个案例可以得知:管理者制定这样的规定是典型的“管而不理”,只想管住学生的行为(水杯不准进教室),而不想理会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喝水有助于思维的流通)。我们制定规定的出发点就是维持检查者心目中的“整齐美观”,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的规定并没有“重视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这样的规定根源在于“改造儿童”而不是为了“教育儿童”。

皮亚杰还在上文中提到学生“穷年累月地浪费时间去应付考试”,皮亚杰的原意是讲教学的问题,可是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视角来考察班级管理。很多学校所崇尚的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无缝管理等,对学生来说不就是“管理上的考试”?学生本来应该将目光放在“未来生涯的新观念”,可是却因为今天没有排好队,明天没有穿学校规定颜色的校服被管理者较劲,学生不得不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对付管理者的规章制度上,还有多少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成长?

我们来看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两个管理案例:

案例1:我做校长的时候,有一个时期,学生扔馒头的现象特别多。德育处的老师建议对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开一个勤俭节约的动员大会,而且还要我做一个主题报告。我不同意开会,而是要他们调查一下这个问题背后有没有别的问题。经过调查,德育处的老师还真的发现了背后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学校的食堂一直只做二两一个的馒头,有些饭量小的学生吃三两,买一个吃不饱,买两个必然剩一两。食堂又不提供热饭菜服务,学生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你不让他扔掉,让他放书桌里不也是坏掉吗?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如何让食堂的服务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之后,一两一个的花卷、半两一个的包子全部上了餐桌。然后可想而知,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扔馒头的现象了。

案例2:新学期刚刚开学,下午第一节课,住校的学生迟到的多了起来。有人找到我,希望严肃校纪,惩治一下这股来势有些强劲的违纪风,甚至惩治的方案也有了:什么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我没有表态,不是我特别高明,而是我不相信有这么多学生会突然冒出来与学校“作对”。我还是请大家查一查背后的问题。他们果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学校扩大规模,学生公寓每层楼的床位从144个增加到216个,而每层楼上的洗漱间不仅没有增大,反而还有近20个坏掉的水龙头没有修好,午休起床后全部都要排队洗漱,泡在最后的同学就难免迟到。于是,我们不仅马上修好了坏掉的水龙头,而且,还在洗漱间的空闲处新增加了一些水龙头。这样一来,惩治学生的规定并没有出台,但迟到的问题却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学生第二》)

我们看看上面两个案例,德育处的老师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改造”,不管是案例1中的“勤俭节约教育和动员大会”,还是案例2中的“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都是想要“管而不理”地“改造儿童”;而李希贵校长提出对问题背后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处理,充分考虑到“儿童自己特有的性质”:就餐时学生一个馒头吃不饱两个馒头吃不完,考勤问题上则首先考虑不可能突然冒出那么多学生和学校作对。既解决了问题,又没有让学生把精力浪费在应付学校规章制度中。两种思路,个中境界,高下立分。多一些这样的教育思路,才会出现皮亚杰所说的“新方法”。

注重家校合作,科学家校沟通

“关于中学生的定向,自然会出现教师或指导心理学家的建议与家长的愿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这也完全不意味着,家长总是对定向分类的实验者和能力诊断的专家帮助他们、给他们的孩子提供建议的努力无动于衷,但是仍然可能存在家长的愿望和学校或指导办公室的建议之间的冲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一方面,如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自然也有这种权利,并且享有‘优先权’。他们有权,即使不是受教育,至少能够被告知,甚至得到教导,指导他们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皮亚杰上述的说法非常精彩,对目前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很多老师抱怨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不配合学校工作,却没有反过来想想是否全是家长的责任,和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沟通方式有没有关系。

据我观察,大部分老师请家长来办公室基本都是不愉快的,家长被通知来学校,首先听到的是自己小孩在学校的种种“劣迹”,然后再被告知家长应该负起哪些责任,应该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

老师们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专业指导太少,家校之间谈责任划分太多,谈专业技术太少,这是造成家校沟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师们没有想到,家长“有权被告知甚至得到教导,指导他们的孩子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我坐在办公室,一个青年教师怒气冲冲地进来说:“这个家长,约到学校来谈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一直不承认自己教育有问题,老是说学校管理不好,老师没有耐心。这个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家长太纵容。周末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家长也管不了。这样的家长,我没有办法和他继续谈下去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家长来学校,是要来承认自己教育有问题的吗?估计没有几个家长愿意承认,即使事实如此。第二,学生的所有问题,都是家长纵容的吗?老师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家长会乐意吗?第三,家长如果真管不了,说明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失控状态,老师一味谴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第四,即使这个老师讲的句句属实,这样的思路能解决问题吗?

家长为什么不配合?因为家长来学校,感觉就是来受批评和承担责任的。学生的问题,有家长的责任,但是当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的时候,家长一是出于面子问题,会本能地否认(即使他心里清楚),二是家长担心承认己责之后,接下来学校把所有的善后工作都推给自己。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做的,不是界定责任,而是分析问题,探讨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当家长来到学校,感觉有所收获,他下次就会更配合老师。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时候,体现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指导非专业的家长理清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双方都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家校沟通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我就学生问题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一般是按以下思路进行:

1.询问学生的成长史,了解家长的期望值。

2.告知学生现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行为体现,但是不界定责任。

3.探讨问题背后的可能原因,并通过交流与家长达成一致。

4.探讨学生问题如果不纠正,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

5.说明学校教育已经就这个问题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要做哪些工作。

6.建议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家长需要了解哪些理论,做出哪些改变。

根据我的经验,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家校沟通一般都是很顺畅的。运用皮亚杰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小孩“应该受到什么较好的教育”(这正是因材施教的思路),他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他没有受到谴责,没有去承担老师划分给他的责任,听到的是关于他小孩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分析,而且也得到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行为指导。如果老师足够专业,分析得足够有道理,能够引起家长的共鸣,家长就不可能对老师的建议无动于衷。这样一来,家长对学校老师越来越信任,家校沟通的渠道就越来越通畅了。

“首先,人们已经创立了协会并组织家庭教育会议,其目的在于吸引家长注意家庭内部的教育问题(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感情冲突等等),同时也向家长介绍一般的教育和教学问题。在一些国家里,甚至发行了一些有关这类问题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刊物,指导着外行的人们。”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我们老师经常抱怨家长两个人管不好一个小孩,还要求老师管好几十个小孩,却没有想到另一个问题:家长是非教育专业人士。有教育专家在给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时候,提出了6个角色,其中一个就是“家庭教育指导者”。然而有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有偏差,认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就是自己亲力亲为地指导家长应该如何做,却没有意识到指导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上述内容为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提出了两种很好的“隐性”指导办法:

1.创立协会并组织家庭教育会议。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已有的学校家长会或优秀家长经验介绍。优秀学生的家长发言一般效果较好,比老师强行要求其他家长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效果好。现在网络发达,家长可借助论坛、QQ群等,随时沟通交流。有时间可以参与发言,没有时间可以等有空的时候查看聊天记录。这样的网上沙龙活动比老师一个个单独指导效率要高很多。某一个家长的成功经验可能会对其余家长有启发,某一个家长自己的反思可能也会给其他家长以触动。

篇6

论文摘要: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接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家庭教育。二、针对教育困惑,及早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三、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四、提升家庭教育,拓展孩子成长的空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人的成长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既相互关联是一个整体,又相互影响和制约。教育的过程既有时间跨度,又有空间跨度,所以环境、条件、机会都在影响着教育的成败。而家庭教育对个人习惯养成来讲更具时效性,因为习惯可以成就人生。在一个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又始终贯穿着一种细致入微而不离其宗的品质,品质决定人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家庭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而这块大理石最终能否成为一座雕像则需要六位雕塑家的通力合作: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这段话来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家庭教育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家庭既是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基石。因此,一个现代的健康的家庭教育功能,便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古往今来,许多事例都可以证明,那些卓有成效的名人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德国诗人歌德2至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能力,3至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家庭教育,使歌德从小善于思索,乐于学习。歌德14岁写剧本,25岁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可见,没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没有成功的学校教育。 

 二、针对教育困惑,及早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出现了许多教育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习上成绩突出,思想上却狭隘自私。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教育中家庭及社会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 

 面对社会现实,大多数父母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提高孩子的智商,只要孩子智商高,将来就能上大学,就能有一份好工作,因而父母们不惜重金,在孩子智力开发上倾注大量心血,而在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上却显得非常吝啬。有的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不需要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甚至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意识和不良行为习惯认为是一些小毛病,长大了就好了。一位孤寡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培养成人,考上了大学,当上了县长、科长,而母亲却无人赡养饿死街头。智力培养是关键,但品德教育不能忽视,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居里夫人认为:“人的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品德。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行为模范。当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留下了父母的烙印。家长要将孩子的品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时刻净化孩子的心灵,否则必然导致质的变化。家长也要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识,增强公民意识,健全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一是表现为“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二是表现为“顺其自然”型。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要及时、到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应该在方向和目标上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示范、引导孩子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由家庭的小环境步入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和事物。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不时进入孩子的视野,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家长要抓住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辨别是非。针对孩子的问题及时指导,提高其鉴别能力。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个性特征的发展和培养,有很多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根据孩子的爱好、兴趣,培养出健全、有成就的真正人才。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四、提升家庭教育,拓展孩子成长的空间 

 我们生儿育女不是为了自己,也并非为了填补感情空虚或要儿女为我们实现未酬的梦想生活;父母的职责是帮助他们明白必须对自己、对社会负起责任。现代社会要求高素质的人材,所谓高素质,就是不仅要有多元精深的知识结构;也要有合理完善的综合能力。家长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必须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升到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上来。 

 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如何拓展孩子成长空间,为孩子撑起另一片蓝天?家长首先要有明确教育方向,端正教育目的。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而做好准备。二是掌握教育的策略和技巧,协调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家庭教育必须以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同时,又要用清醒的头脑来调控,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只有把情感与理智有机结合,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三是借助社会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孩子良好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家长长期培养出来的。许多父母在孩子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后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以为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和社会的事,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延续性。家长要与学校、社会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给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孩子的成长空间。 

 总之,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能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培养出合格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 叶禹卿.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评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篇7

笔者任教于一所乡中学,在校学生虽不足400。但由于生源辐射周边的大小村庄,学生以住宿和走读两种形式就读。在住宿生中有15%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走读生中有11.5%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看管,有一部分则被亲戚托管。

由于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足,留守儿童在情感的需求上比同龄人更强烈,在心理的成长期比同龄人更容易受到波折。有自制力、心态积极的中学生,会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在学习中努力进取,在生活上自力更生。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和性格的原因,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脱离了家长的约束,放松了自我的学习,沾染不良的恶习,进而误入歧途。

在笔者的日常观察和深入调查中,有两位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和心理现状引人深思。现列举实例,作以浅显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具体案例:

案例一:

王扬,15岁,八年级2班,家住大靖镇沙河塘村。父母在新疆打工,家中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妹妹。

王扬是班主任李老师最头疼的学生,更是语文教研组的常客。最初在办公室见到他,是因为参与打架的事情。被老师教训的王扬,侧着头,扬着眉,一脸事不关己的表情。衣服的拉链敞开着,露出里面的骷髅头坠子。在写下打架原由及经过时,王扬用潦草的字迹简短的写下让老师们大跌眼镜的话语。仅仅是看那个不顺眼的小男生和班里的女生说了话,便大打出手。后来,家长请来了,是他年迈的爷爷。满头白发的老人不停的向老师解释,王扬原本是个乖巧的孩子,一定是受了别人的唆使。而王扬,时不时的翻几个白眼。典型的被老人宠坏的小孙子。在班主任的教育和政教处的开导中,王扬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向被打的同学道了歉。

但是,自此之后,王扬的犯错屡禁不止,继续升级。最严重的一次,和班里两个男生,在老师开行政会的时候,进入英语教研组的办公室,偷拿了某老师放在桌上包里的86元钱。这一次的王扬,在老师的逼问下居然面不改色,拒不认错。最后,在监控录像的如铁实证面前,终于低下头来。站在政教处的办公室里,王扬穿着宽大的牛仔裤,缀着很多的大口袋,垂下很长的带子。留着额前微卷的短发,典型的不良少年形象。

鉴于事态的严重,学校对王扬进行了记过处分。这个时候的王扬,已在迷失自我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案例二:

范小丽,13岁,七年级2班,校内住宿生,家住海子滩乡一棵树村。父母在银川卖菜,平时由舅舅负责看管。

初入校门的范小丽,文静、秀气,有些腼腆。但是期中考试过后,她便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女。先是诸如不按时回宿舍、请假次数频繁等琐屑事件。接着科任老师发现了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写小纸条等坏习惯。班主任王老师获知范小丽竟然和高年级同学有早恋举动,涉及一场不大不小的吃醋风波,和别班女生为此而闹得不可开交。在查收的手机里,竟然是一些老公老婆之类的恩爱言语,让老师们唏嘘不已。

班主任联系了家长,却以生意忙走不开为由托了舅舅前来,经过沟通,舅舅反映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在家里只注重打扮,从来不会主动学习。周五回家总是很晚,而周日回校又很早,不好说,说了也不听。

七年级的范小丽,剪着齐眉的刘海,总是穿着鲜黄嫩绿的衣服。走在校园里,嚼着口香糖,一脸的茫然。

案例分析:

经过笔者的调查,王扬和范小丽,有着相同的身份——留守儿童。王扬的父母在其五年级的时候去了新疆,每年只在过年时回家与亲人团聚。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教育全由年迈的老人承担,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长大的王扬越来越任性和叛逆,老人的劝说只被当作是絮叨。总是以各种借口索要零花钱,用于上网、买零食。而范小丽的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便去了银川,每个寒暑假范小丽会去银川和父母相聚。在短暂的相聚里,父母会给范小丽很多的零花钱,以弥补平时的所欠。于是,养成了她花钱大手、注重享受的习惯。上学期间,由于住校,和监护人接触较少,在学习和生活上便得不到充足的照顾和及时的提醒。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极大的转变。接受充足的教育、进行科学的疏导,就会平稳而安定的度过青春期,反之,会出现无法弥补的心理缺失,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王扬和范小丽为例,在最需要进行家庭教育和亲情呵护的年龄阶段,由于父母的远离,在情感上形成空白、在心理上构成空缺。得不到贴心的照顾和及时的疏导,以致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如王扬将心理上的渲泄寄托在虚幻的网络中,在游戏中学会冷漠自私,沾染暴力恶习。如范小丽将情感上的需求寻求在不切实际的早恋中,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大好时光。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在农村中学,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不能接受良好、完善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教育。由于学校班大人多,每个班级都是62人左右的大班额教学,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投入,便不能细致而全面。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便得不到充足的保障,出现心理问题也便再所难免。

对策建议:

针对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结合学校、家庭教育的双重因素,笔者认为,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即家校联合、疏导教育。

首先,在入校时进行摸底,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进行定向性的分类管理。与家长取得联系,和监护人进行沟通,定期、定时的了解、掌握学习和生活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因为走读和住宿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均有差异,需要进行对应的心理辅导。针对走读生离家较近的情况,可以和相邻的同学结对作伴,从友情的角度弥补亲情的缺失。作为班主任,在教学之余,通过交流沟通,更能够及时的了解动态、掌握情况。针对住宿生离家在外的实情,需要由楼管负责老师进行统一指导、单个辅导。

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应重点关注内向型、易忧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的学生,更应倾向于感情细腻的女生。因为性格的差异,在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世方面,此类学生更易产生自卑心理,情感相对而言更为脆弱,需要加以特别的关注。

其次,配备专、兼职的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和实时指导。

面对当前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应配备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室,由专、兼职的教师负责。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行为习惯有差异、心理健康有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跟踪式的调查和实时性的指导。调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通过谈话交流,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学习生活的情绪态度。针对个体差异,对于有着消极情感、存在悲观心态的问题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用教师的真诚打动学生,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更用科学的理念教育学生。

对于不善言谈、羞于交流的内向型学生,可以鼓励其采取书信的方式,倾诉迷惘的心声、说出困惑的情思,由心理教师进行相应的疏导和适宜的引领。帮助留守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目标,以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如上所言,是针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典型案例进行的现状分析,以及提出的对策建议。在具体的教学和日常的生活中,留守学生的状况因人而异,心理健康的教育尚存空白。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孩子是全部的希望。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是发展的根源。留守学生已经在亲情上无法得到圆满的体验,在教育上尤其需要特别的关注。学校应该重视,教师应该尽责,让每一位留守学生在中学阶段,不会因青春期而留下心理的阴影,不会因叛逆心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防患于未然,进行青春期的心理辅导,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展开针对性的个体引导,给予真诚的心灵关怀。

篇8

一、学校德育的呼唤

案例一:陈明(化名)是某城区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是班上班长,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曾被县团委表彰为十佳少年。陈明的父亲是某公司的董事长,家财万贯。40多岁才得此子,老来得子甚是宠爱。2008年3月10日,陈明家所在社区的物管老张来到学校向校长诉苦:“请学校好好管教陈明,他经常在小区乱扔垃圾,常欺侮我孙子,骂我孙子是穷小子,今天我不该说他两句,他就大骂我是下贱的‘看门鬼’,还吐了我两口唾沫……”校长听后愕然……

案例二:张成(化名)某城区小学六年级五班学生,父母在福建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带着。2008年5月20日,张成的奶奶找到班主任周老师说:“张成连续两晚没回家了,请周老师好好教育一下。”周老师下午放学后跟踪了张成,张成出了学校后直接进了网吧……

这两个案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事,然而却很少有人去追根溯源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案例一中的陈明,在校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为什么会在校外欺负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案例二中的张成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逐渐迷上网络游戏。这些学生在学校都是(或者算是)好学生,为什么走出学校就是另―个样呢?是学校没教育好吗?非也!我认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才会获得成功。仅靠学校的教育,那是苍白的。可以说,学校德育在,学校德育在呼唤着社区德育环境的优化!

二、社区德育的缺失

许多学校往往在德育工作上狠下工夫,诸如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清洁、讲卫生等等方面,可以说是天天讲、日日念,学生在学校基本都知道要做一名好学生,并且能说出要做一名好学生的标准,但或许是人的天性使然,或许是家庭的宠爱使然,他们一走出学校,就好像变了―个角色,乱扔、乱甩纸屑果皮、随地吐痰、出口成脏就成了家常便饭,并且给他们的感觉是这些好像也没人管,心理上也没有任何压力,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习惯,最后积习难改,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一位不讲社会公德的人。这些,实际上是社区德育环境的缺失造成的。在社区德育方面,虽然理念提出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但在硬软件上却仍处于真空地带。没有健全的学生德育环境,很多社区甚至根本没有人关心学生的教育,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没有必要的活动场所,成人们在家中只有喝酒、打牌、看电视……学生离校回到社区、回到家中,无所事事,有的去玩危险游戏、有的去了网吧……

三、重视社区德育环境的建构

大多数的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天除有1/4的时间在学校外,绝大部分时间在家庭和社区,社区环境中的一花一木,人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直接的甚至是强烈地影响。可以说,社区人的道德风貌、文化素养、精神追求,本身就是―本活的教材。作为教师,我们在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也许还不如学生在路边听到的一句话起作用。路人的一句话,社区内居民的言行。可能会直接冲淡学校教育的作用,可能将学校教育的作用抵消为零。甚至可能会变为负值,正如人们常说的“学校教育十年功,不如社会一阵风”,所以必须重视社区环境的治理,重视社区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重视社区文化精神的弘扬,重视社区德育环境的构建……在社区建立学生信息档案,成立学生活动室,搜集各种有利学生发展的信息,利用社区人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在社区中建立学生好人好事登记台账,设立社区红领巾广播站。通过社区广播,宣传、表扬先进学生。批评教育落后学生,并将记录的信息发到学校,由学校给予正确地表扬和批评,在学生评价时给予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同时请社区领导到学校作关于小学生如何为社区文明作贡献的专题讲座,请社区民警到学校作法制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校、社区互动。共建和谐德育环境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 艺术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2

幼儿成长阶段对艺术对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4-5岁的中班幼儿,更是能依靠自我的感觉来认识和把握客观存在,是进行艺术能力培养的最好阶段。而信息技术是今天科技发展的主流,也是中班幼儿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发达条件,对幼儿开展音乐能力、舞蹈能力、美术绘画能力等艺术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幼儿成长规律,也符合认知心理学对幼儿园中班幼儿教育的原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与案例,以较典型的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来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幼儿艺术能力培养策略。

一、以信息技术来调动幼儿的感知加强幼儿音乐能力培养。

中班幼儿的音乐能力培养,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对乐器、乐理、声乐等方面的培养上,更应该体现于幼儿对音乐的阅读认识能力。以钢琴为例,培养幼儿的乐器技能固然很重要,从指法到曲目训练,中班幼儿能通过自我的感知能力进行模仿,甚至可以弹奏简单的曲目。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录像来调动幼儿的感知能力,把指法运用、节奏变化、情态变化等每个细微的地方都让幼儿进行感知,逐步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自我感知与阅读,从而把握音乐情感强化音乐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感知与阅读的结合,从一定程度上是加深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初步形成了自我的音乐解析能力,达到认知心理学对音乐能力培养的要求。

反映在乐理和声乐上,中班幼儿就有更明显的变化。由于幼儿成长环境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幼儿在音准纠正、乐感培养、演唱技能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举例来说,针对某一幼儿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与合成,可以将幼儿在乐理与声乐上的不足进行录制与合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与家长合作进行编辑与训练,结合认知心理学有针对性对幼儿进行训练,从而使幼儿在纠正过程中培养幼儿音乐阅读能力,实现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二、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加强幼儿舞蹈能力培养。

音乐能力的培养对幼儿舞蹈能力培养很大的关联,音乐节奏的掌握几乎与幼儿舞蹈能力成正比。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音乐节奏越强的幼儿舞蹈能力就越强,对舞蹈的掌握和理解效果更好。以芭蕾舞教学为例,由于芭蕾的节奏变化较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就要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动作分解来进行教学,把音乐节奏变化与舞步变化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在学习舞蹈时的情绪、韵味、神情、动作等因素,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捕捉,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幼儿通过舞蹈动作训练来提高幼儿音乐、舞蹈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手段也应当成为幼儿舞蹈创造能力表现的舞台。中班幼儿在行为上,喜欢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认知能力,而舞蹈创造力无疑是其中的重点。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幼儿在训练的同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对动作进行改编,并以此来完善舞蹈表演,幼儿在成就感的驱动下,舞蹈创造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也为幼儿未来在舞蹈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三、以信息技术为创新象征加强幼儿美术能力培养。

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中班幼儿在美术能力方面处于象征时期,其对外在景物的描绘加入了自我绘画的语言,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美术能力,往往体现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联系。举例来说,中班幼儿在绘画中将太阳描绘出光芒,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在观察太阳时阳光柔和,光芒万丈;另一方面是幼儿通常都是在游玩的早上观察太阳的,光芒就成了太阳的象征。

以中班幼儿美术教学为例,通常幼儿绘画表现出的内容与形式容易让人忽略,因为其与现实事物有一定的差距,而实际上这是幼儿通过绘画语言的编译来反映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幼儿绘画通过动画形式完整地还原出来,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幼儿作品,而且也可以此为契机来加强幼儿美术创新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幼儿美术能力培养的目标。由此可见,对于中班幼儿绘画语言的信息化解读,有助于成人走入幼儿世界,反馈幼儿美术能力的实际,从而更有针对性对幼儿绘画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幼儿艺术教学的载体,结合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对中班幼儿的理论指导,可以从音乐能力、舞蹈能力、美术能力等三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并通过实际教学来反馈幼儿艺术教育的效果,从而探索幼儿艺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立足于幼儿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的形象表现,结合幼儿家庭教育的合作,幼儿艺术能力培养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华旭.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艺术能力的意义解析[J].中华少年.2015(21)

篇10

脏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听到或看到脏话,街头巷尾、学校、书籍、网络……脏话生命力之强,流传之广泛,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貌更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而学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行为和人格形成的摇篮,青少年时期的文明礼仪教育则尤为重要。然而,作为教师的我,却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在校园中流传,当我每每听到这些污言秽语出自少年儿童之口时,不适和震惊总是会冲击着我的内心,于是,我做了在学校环境下青少年脏话现象的研究,力图从心理层面解析这些学生说脏话的原因,进而寻找相关对策,希望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校园的脏话现象。

一、青少年脏话现象的心理机制

1.病理性脏话现象

案例一:带班不久,我就发现班上的A同学像中了邪似的,常常会大声说脏话,甚至会无端的用脏话骂人,更奇怪的是,该生在骂人的同时还伴着奇怪的微笑,一点都不像是愤怒的样子。为此,我训斥了他几次,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他依然如故。

分析: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是一种病理性的秽语抽动症。如果孩子无缘无故满口粗话、脏话, 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且屡劝不改。这时候很可能就是病理的原因,即是抽动- 秽语综合征在作祟。在医学上,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进行性、多发性抽动障碍。主要以儿童的面部、手足以及身体不由自主地抽动, 同时伴有喉头肌肉抽动异常发声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

2.情绪性表达型脏话现象

研究表明,病理性原因导致青少年说脏话并不多见, 青少年说脏话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根据青少年说脏话的情境以及对脏话含义的理解与否, 可以把这种情绪性表达分为无意识情绪表达型和宣泄型情绪表达型两种。

案例二:班里的B同学自从升入初中以来,嘴里就经常冒出些脏话,通常在说脏话的时候还面带笑容,丝毫感觉不到他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或是羞耻感,并且有时候看到身边同学惊讶的表情时还会越说越带劲,与其沟通时,我曾经问过该生为什么要说脏话,该生回答说脏话的时候觉得很自然,顺嘴就说出来了,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脏话。

分析:B同学的脏话现象是典型的无意识情绪表达型。发展心理学家指出, 年龄较小孩子的说脏话行为,是属于无心的。这种情况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不理解脏话的真实含义, 只是觉得新鲜好奇,他很愿意把学到的这项说脏话新本领,带去到处“炫耀”。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脏话连篇的习惯。

案例三:C同学属于典型的胆汁质气质类型,脾气暴躁,易冲动,不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是受到一点委屈,就会满嘴的污言秽语。

分析:此案例,C同学的脏话行为属于典型的情绪宣泄型。因为这个孩子知道知道脏话的含义了, 说脏话就是有意识的了。他可能是要以说脏话恫吓对他不利的人,或是想博取大人的注意, 甚至利用它来保护自己。

二、应对青少年说脏话的策略

当学校和家庭出现脏话学生后,做为老师和家长,不能一味斥责打骂孩子, 而是要冷静地观察分析,分析孩子说脏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病理性的原因,无意识情绪表达型,还是宣泄情绪表达型。

1.应对病理型脏话现象

如果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症状时,不要轻易下结论, 须及时到权威医院进行诊断。毕竟这种病症的发病率是比较低的,而且容易和儿童多动症等病症混淆。当孩子被确诊后,要遵从医生的指导配合医院的治疗。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精神、心理治疗。

2.应对无意识情绪表达型

2.1对于无意识情绪表达型脏话现象,学生在形成脏话习惯时,开始只是觉得好玩, 并不了解脏话的真正意思;他只知道这些话是用来骂人的, 生气时可以说。慢慢养成了说脏话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说脏话就像是口头禅一样,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冲口而出。老师和家长一旦发现说脏话是属于无意识习惯时,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首先让孩子弄清楚脏话的含义,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 自己觉得十分尴尬, 从而逐渐减少说脏话。

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法也可以在纠治孩子这种无意识的习惯性脏话现象。针对案例二中B同学的这种脏话现象,我就采用正强化的方式,跟学生签订“戒脏合约”。合约规定,如果该同学能够坚持连续3天不说脏话,我就给该生一个奖励,这种奖励恰恰是孩子最希望获得的一样东西,孩子在这样的激励刺激之下,达成预定目标,获得奖励,之后,我又与孩子签订续约,如果该生能坚持连续一周不说脏话,我就给学生另一个他更希望获得的奖励。依此类推,若干次连续性的刺激之下,该生说脏话的习惯被成功的去习惯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