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表演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如何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增强高职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每一个职业院校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在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办学,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实战型实训基地,对接职业与岗位,对接企业文化;通过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融合等途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做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职业标准 高职课程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22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Based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Vocation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LIU Ju
(Dalian Staff and Workers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3)
Abstract How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students to adapt to social empowerment, social service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problem is solved every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have faced. In this paper, the marketing profession in my school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der" schools, companies deeply involved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bat-type training base, docking occupation and job, docking enterprise culture; and vocational skills identification through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other ways, in theory and practice-base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ng Voc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system of doing superficial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vocat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随着买方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产品销售日益艰难,迫切需要掌握一定营销理论与营销技能的专业人才。但是从我国人才供求市场上看,存在一定的供求质的失衡。由于校企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各职业院校仍然“闭门造车”,依据传统的模式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导致大批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与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相脱节,从宏观意义上讲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症结主要在于专业与职业岗位要求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对接等等。为了解决企业用人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我认为应该首要实施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体系课程构建于实践研究。
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质上是把职业标准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点,认真分析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在能力、素质及岗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要求,并据此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开发,以期培养面向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面结合大连职工大学为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就我校在校企双主体办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双主体办学、与国家职业技能坚定衔的具体做法,探索职业标准的高职体系课程构建。
1 校企合作,实施了“订单式”办学,构建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
我校与大连珍奥集团实施校企合作,深度办学,成立了“珍奥商学院”,“订单冠名”,校企合力培养掌握扎实的营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适应企业需要应用型初级管理人才――助理店长――店长等。为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要求。
1.1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设置专业于课程,量身打造企业需要人才。在专业开发、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合作企业深入研究,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主管领导、经验丰富的区域经理和优秀一线销售人员多次分析商谈,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计划,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定位,设计典型职业活动,构建“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订单课程+顶岗实习”四个模块,五个阶段的课程体系。
在公共基础课部分,我们遵照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用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商务应用文实训、通用管理能力、英语等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及基本文化知识等。
职业基础有:营销法规、市场营销基础、统计学、营销信息技术、管理学基础、服务营销管理、广告理论与实务、零售管理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满足其专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职业技能课程,主要有零售管理实务、市场营销策划、现代推销技术、客户服务管理等课程,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如市场营销基础对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市场营销基础》和《市场营销技能》三级,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订单课程,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了以大连珍奥集团冠名的“珍奥订单班”,结合企业特色文化,开设订单课程,包括兴趣、追求、演讲、企业文化、服务意识、销售技巧、店内日常服务流程、产品知识等。
顶岗实习,最后一年,学生进入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销售管理、营销策划、推销谈判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完成实习、就业。
1.2 建立实战型“珍奥核酸”连锁店,为教育教学提供实训基地,对接职业与岗位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订单培养的需求,我们在学校实战型商业一条街门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让出大学生孵化基地门店,装修改造成“珍奥核酸”连锁店,作为订单班学生实训基地,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学实训环境。学生以员工的角色进入零售店,接受企业式的培训、管理,企业区域经理、连锁店店长作为顾问,在真实的销售环境中指导学生产品推介、客户开发与服务,训练了学生的礼仪、接待、观察、交流、操作、服务等职业综合能力。
1.3 对接“珍奥”文化,在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与理念,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
订单培养不单纯是使学生接受岗位技能的培养,还应了解企业文化对员工成长的要求。我们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我们的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珍奥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职业素养。
为加深学生对企业的深入认识和好感,我们组织学生到珍奥集团总部和连锁店参观、培训,感受企业“大爱”文化,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珍奥集团秉承“立足生命科学,造福人类健康”的宗旨,弘扬大爱企业文化,以“诚信、行善、积德、尽孝”作为珍奥人行为准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捐款希望工程、老龄事业、慈善事业。让学生懂得珍奥倡导大爱企业文化,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了解珍奥由于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道德规范,对国家他严格按章纳税,使珍奥集团连续多年位于大连市纳税50强之列;对员工实行“平等、尊重、关怀、扶持、同乐”的人性化管理,不仅从不拖欠薪资,同时设立“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员工;对顾客以“诚信、行善、积德、尽孝”行为准则,进行“真诚、周到、朴实、自然、亲切”的服务;对供应商和经销商推行“结盟双赢”的经营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感热心公益、感恩社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2 融合职业技能鉴定构建高职体系课程
在充分考虑合作企业需求的同时,我们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 构建职业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掌握扎实的营销基本理论,具备娴熟的营销专业技能,能够从事现代化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技术型、应用型初级管理人才。通过在校系统学习,走向社会后能从事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业务活动,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开发、商品市场投放策划、客户服务与管理、销售管理以及销售促进与公关,等等。我们一改过去计划侧重营销理论授课,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市场营销、推销与谈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为了与职业技能考试紧密结合,使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家营销专业的技能鉴定,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时除了考虑与企业及岗位有效对接外,还兼顾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对接。在原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市场营销礼仪、营销职业技能训练、现代推销与谈判等课程,并且缩小理论课时,增加市场营销技能训练。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技能、推销与谈判、营销法规、营销策划等课程,我们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体系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标准与课程内容。这样,既保证了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教学需要,又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2)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与创新。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变一主体为多主体,使学生动起来,全面参与教学过程。采取演讲、分组讨论、互评自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任务引领、推销实战等多种方法,理论教学渗透实践内容,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增长。在课堂教学的,教师力求精讲,尽可能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并且在内容侧重教材以外的前沿知识的补充。这样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是他们有更多展示与锻炼的机会,教师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在便于操作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上,如市场营销、推销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讲台上推销,黑板上调研,而是要走出校园,让学生深入辉山乳业、点石健身中心、招商银行、恒大地产、珍奥集团等企业,在市场实际操作中学习、锻炼、成长,切实掌握推销等技能。另外,我们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录制了系列微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化整为零,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目的。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体系课程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触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将以创建课程体系为契机,以就业为切入点,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和行业对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探索、实践,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注:本论文参与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JG14 EB061 《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课题研究;幼儿歌曲表演唱;小组合作探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本文是南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中职学校立项课题《中职声乐教学中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实践探究》的结题论文,课题编号10,课题研究时间自2015 年4月至2016年4月。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幼儿园考查、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大量相关数据等,再通过集体教研、举行教学观摩课、书写调查报告、调查问卷等方式,证明课题研究科学,行之有效,最后形成课题实施制度、实施方案、制定课题实施计划,不仅在声乐课上加强幼师生的声乐表演唱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应用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弹唱能力、舞蹈与幼儿歌曲表演唱的结合等,建立各学科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可实施的教学模式。
二、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定义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所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即:“在声乐教学中,把幼师生分成几个学习探究小组,课前分配幼儿歌曲表演唱探究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互相探讨、研究学习、预习预练等,在演唱幼儿歌曲时运用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手段等,在模拟实践教学环境培养幼儿歌曲表演唱能力”。
三、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包括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技法、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为综合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课程。而幼儿园幼儿歌唱课包括音乐活动课、歌唱游戏活动课、歌唱与舞蹈律动课,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实施音乐教学任务,鉴于二者的区别,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觉性
声乐课幼儿歌曲表演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学科,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失利者,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都不强,学习能力也较一般,传统声乐课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满头大汗一节课,学生在下面逍遥自在一节课,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学上忽视幼教能力培养
以我校为例,声乐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音乐学院,声乐课教学缺乏实际幼儿园教学场景的历练,因而声乐教师大多采用学院派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忽视幼师生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培养,造成幼师生在实习时不会使用或者使用过于夸张吓着幼儿的窘态。
3.学科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
“弹”、“唱”、“跳”是幼师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幼教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各学科间缺乏必然联系,各干各的互不相关,影响了办学质量,导致幼师生毕业出去难以适应幼儿园的岗位工作,造成幼师生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四、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幼师生毕业后将到幼儿园工作,幼儿歌曲表演唱是她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幼教能力。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研究集体协作学习的监督作用,激发幼师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在“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指导下促进幼儿歌曲表演唱能力的提高。
1.成立学习探究小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幼儿歌曲表演唱学习探究小组分组方法:每4-6位幼师生以 “同组异质”分在同一组为原则,即学习程度,学习能力不同的幼师生分在同一组别里,选出一位学习能力较好的幼师生为组长,小组成员在学习幼儿歌曲表演唱过程中互相探讨、合作研究、共同监督。
声乐教师课前以幼儿歌曲表演唱教材的一个学习单元,知识点等分配每一个小组幼儿歌曲表演唱任务,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课前研究学习任务内容,预先排练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舞蹈动作、角色扮演、幼儿语言艺术等提高幼儿歌曲表演唱能力。
2.改变传统课程设置,促幼师生幼教能力提高
以幼儿歌曲表演唱为载体,在声乐课、钢琴弹唱课、舞蹈课等通过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充分挖掘幼师生的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成为声乐学习的参与者、创造者,成为幼儿歌曲表演唱学习的主体。以幼儿音乐活动课《粗心的小画家》为例,如下表:
实训项目名称:幼儿歌曲表演唱课《粉刷匠》
实训目的 通过模拟教学,娴熟掌握幼儿歌曲表演唱的方法。
任务安排 主讲,小玲;钢琴伴奏,李丽;保育员,赵丽;道具制作,小华;
幼儿角色扮演,第一学习探究小组。
实训过程 (1)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螃蟹有几条腿吗?
(2)欣赏儿歌: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歌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学唱儿歌:读歌词、教唱、动作创编、分组表演……
(4)课堂小结
3.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建立音乐学科内在联系
篇3
戏剧影视文学――培养编剧的基地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话剧,只有演员和导演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个出色的剧本才是关键。事实证明,好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好剧本也会让电影魅力无限。
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是培养编剧的基地。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创作好剧本的基础。它的课程几乎涵盖中文系的所有课程,又有艺术类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进行电影和电视剧本、文学剧本的改编及创作。而一个好的剧本除了具备传统的文学因素,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还要考虑演出的可行性及拍摄出来的效果。目前,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人数并不多,主要的就业出路是做影视剧和舞台剧编剧,也可以从事文艺评论、影视理论研究及节目撰稿等工作。
备考要点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并不组织该专业的艺考,如果你要考中戏、上戏等专业院校则必须要通过艺考。而不同院校艺考的侧重内容也不同,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侧重电影知识、影评技巧,而中戏、上戏可能更侧重纯文学和戏剧理论,所以考试前你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总体来说,文学常识肯定要背,影评和叙事类散文肯定要会写,剧本创作要有新意,在面试中要注意和考官的沟通交流,灵活应答,真诚表达。
影视表演――打造属于你的明星梦
在电影和电视已成为群众文化“主食”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表演事业中。而影视表演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专业,受到很多家长和考生的亲睐,但考生对其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又了解多少呢?有不少考生就因为不了解这个专业的具体要求而被无情地淘汰。
其实,很多考生只是抱着试一下的侥幸心理参加艺考,没有认真准备考试所需要的作品。朗诵时不脱稿、照本宣科,形体表演也是糊弄几个动作草草了事,小品表演时缩手缩脚、唯唯诺诺,这些都无法表现出你对表演的认真和热情。表演和其他专业艺考不同,一进考场,考官的“目试”就已经开始了,考生的一切表现都已进入考官的视线,而考生的态度如何将影响到考官对其的评价。
正如演员刘烨所说,一个人在考试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足够去当一名演员;其次,要争取对这个行当有一些了解,这样你才能面对以后会出现的很多问题;最后就是要有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中国有那么多演员,能被大家记住的毕竟只是少数。
备考要点 首先,面试时不要以打扮上的“奇、异、怪”来突出自己、获取考官的注意。一个演员对待生活的态度、综合素质的高低能从他的装扮和言行举止中显示出来,奇装异服、矫揉造作和故作姿态都会令人反感。考生一进考场就要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精神面貌,不要把不良的习气和粗俗的举止言语带到考场上来,要表现出自然有礼、落落大方。其次,避免瞟台、声音太小、态度冷漠、注意力分散,考试过程中要用心选择站位,背对考官会影响到自己表现。最后,切忌过于表现自己,很多时候真诚自然的表演胜过“风情万种”。
导演系――电影电视节目的总指挥
也许你从小就是班干部,具有掌控全局的协调能力,又恰好对影视抱有热情,那么导演专业恰好符合你的特点。影视圈里,导演是各类电影电视节目的总指挥,好的导演是整个节目的核心,而有才华的导演也是各大影视媒体、电视台的争抢对象。所以,全面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是优秀导演的两个支撑点。这个专业,毕业作品是重头戏,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有自己的毕业作品,可以是集体创作的毕业大戏,也可以是影视作品。这部毕业作品能直接成为你的求职简历,因为毕业作品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备考要点 通常,导演系艺考有三试,初试(笔试)所覆盖的知识面广,考生平时要夯实基础,多关注著名导演、艺人的专访报道以及新片的消息,对一些经典电影进行深入地研究。复试(面试)时会有自选材料朗诵、集体情景小品和评委提问,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朗诵所自选的内容最好和电影有关的;小品表演时切记不要抢戏,要注重和其他考生的配合;回答提问时要自信,语言要流畅,逻辑要合理,思维要缜密。在三试中,命题故事的构思要有新意,表述要清楚;影视片段分析是三试里最要求专业知识的考试,考官会提出很多关于电影常识和与摄影知识息息相关的问题,没有基础的考生基本上无从答起;问题讨论是一个考查考生综合知识的测试,考生需在日常生活中多做积累。
摄影摄像技术――很酷很文艺
在校园里你常常会看到一群很酷的学生,他们扛着摄像机在校园里东走西跑地拍片,用镜头将艺术梦延续,那些影像画面就是他们诠释眼中世界的方式,斯皮尔伯格、张艺谋、奥利弗・斯通等知名导演都出身于摄影类专业,难怪他们的电影画面总是极具美感。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摄影技术,该专业的毕业生几乎不会被外行“抢饭碗”,因为他们今后走的是技术型路线,他们的岗位可没那么容易被替代。
篇4
一、院校名称: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二、办学校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南戴河旅游开发区前进路6号
三、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四、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学校
五、学习形式:全日制、学制三年
六、学院简介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是目前河北省独立建制的国办外语高等院校,地处举世闻名的北戴河和南戴河两大避暑胜地的交界处,北依戴河,南濒渤海,距海滨浴场600米。学院占地528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七、专业简介
1、校考专业
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两专业是我院与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合办专业。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选拔长期从事电视节目制作、播音主持、摄影摄像工作的资深播音员、编导、主持人、摄像师担任专业课及实践课教师。同时该台也是我院的教学实训基地,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均安排在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各岗位,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实习指导。
根据工作需要,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每年择优录用若干名我院该专业毕业生,同时向全国广电系统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
表演艺术(为民航业培养):该专业是我院与北京广汇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合办专业。作为外国语院校,以突出外语能力为特色,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国际型航空乘务人才。该专业毕业生英语能力突出,备受各大航空公司的青睐。
2、联考专业
影视动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艺术修养,扎实的动画艺术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前沿的动画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艺术创新和创作实践能力,从事动画制作、游戏美术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摄影摄像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具备灵敏的艺术感觉和良好的艺术品质,具备较高的影像摄制和节目制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能够在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音像制作机构、摄影公司、广告公司、礼仪公司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担任相应工作。
艺术教育(书法美术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书法、美术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校(包括学前教育)特别是基层、农村中、小学校的书法、美术课程教学工作,或各种民办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艺术馆(所)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美术人才。
篇5
关键词 形象设计 培养方向 化妆 美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形象设计专业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大量人员就业。但是,由于国内各高等院校对服装、化妆等专业内容的取舍、整合不一,形成了多种专业培养方向。培养方向的多样化造成课程设置、技能种类、就业方向的多样化,因此,目前全国的形象设计专业虽有类似名称,但教学内容差异很大,专业体系尚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掌控,就业前景时好时坏,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该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亟待相关人士解决。
1 形象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向
1.1 服装与化妆方向
服装与化妆方向的形象设计专业一般开设在艺术设计目录下,称作“艺术设计”(形象设计方向)。目前,广西艺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等几所院校开设该方向的本科层次教育。该方向的教师多为影视院校的化妆专业毕业生和服装院校服装设计毕业生,他们具有专业的化妆和服装知识和技能,讲授本专业相关课程。
课程设置方面也是以服装、化妆为主,配合以形体礼仪、会展策划、企业形象等相关辅助内容。例如,以下是某形象设计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
中外服装史、形象设计概论、 CI策略、形体礼仪、服装效果图、管理学、毛发制作、发型设计、化妆设计、美容设计、服装工艺与材料、服饰色彩与搭配、立体裁剪、配饰设计、庆典策划、灯光场景设计。光构成、摄影基础。
学生就业主要任职于电视台化妆师、中职学校教师、形象设计培训机构教师、自由职业化妆师、化妆品公司彩妆讲师、服装公司设计师、还有一些网站、报社的化妆师或娱乐编辑等化妆相关职业。
1.2 影视化妆方向
影视化妆方向的形象设计教育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目录下,其名称也不一定称为“形象设计”,有的称作“人物造型设计”,有的称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化妆方向),其核心课程是影视化妆技术,其余课程都围绕戏剧、舞台设计开展。主要专业课程有:舞台化妆设计、舞台化妆技术、服装设计、舞台服装技术、绘画(专业基础)、艺术概论、中国话剧、中国戏曲、外国戏剧、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音乐欣赏、舞台设计、舞台灯光。
影视化妆方向的形象设计专业培养影视化妆师,在电视台、各类制片厂工作,从某种角度讲,是该专业学生最向往的职业,但是这一职业的圈子很小,需求量有限,不适合大规模招生和办学。北京电影学院的人物造型设计专业虽然报考人数很多,生源旺盛,但是该校坚持隔年或隔两年招生,不让学生数目过多。
1.3 服装表演方向
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一般在“服装工程”目录下,将服装表演与服装、化妆课程相组合,称为“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专业。在有形象设计以前的服装表演专业通常都是将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课程相组合,让表演班的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知识,毕业后也可以从事设计工作。有了形象设计专业以后,由于该专业的化妆、整体造型、舞台灯光等内容与服装表演内容更为接近,更容易融合而成为一个具整体性的专业体系,因此,大部分学校都将专业方向由服装设计转而为形象设计。但是,形象设计内容所占比重仍有不同,有很多学校仍以服装设计课程为多,而有的学校则全面改革成为形象设计课程。这样的组合无疑是合理的,更适合服装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更容易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服装表演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其专业深度、课程体系和就业范围都有待论证和提高,跟据一项对近三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服装表演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模特职业的比例只有18%”,“而转行到服装设计领域的比例只有5%”。调查结果证实:由于表演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个人形象等诸多因素,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或者模特生涯结束后都转行到服装营销领域工作。这一结果也有效印证了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专业的结合并非成功的专业组合。相反地,形象设计专业在形体、化妆、个人整体造型、不同场合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配备不仅能够更好地辅助模特的服装表演工作,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模特自身优势,使之更适合从事服装营销工作。从学术角度看,形象设计与服装表演的结合是一个较好的专业组合。
1.4 化妆美容方向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办的形象设计培训,以及很多其他学校开办的大专、高职层次的形象设计教育都有美容方向,但是所占比重各有不同,有的学校只讲授少量美容课,有的则将美容作为重点内容,其培养目标也并非化妆师,而是美容师。例如,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就是从以前的现代美容专业转变而来,其美容教学经验丰富,体系成熟:主干课程有:形体概论,美术基础,美容生理基础,色彩设计,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基础,人物造型化妆,发型设计,药物美容学,形象设计,皮肤护理,形象艺术欣赏,物理美容技术,化妆品学,美容外科总论等专业课程等。
诚然,形象设计专业和纯粹的美容专业是有区别的,但是在形象设计教育和市场都尚有待开发的时候,作为形象设计专业组成部分之一的美容,其庞大的市场和旺盛的就业率也是形象设计办学时可以考虑的条件之一。这样的培养模式以美容为就业保障,发展尚不完善的形象设计教育,推动化妆就业,也是一种较好的办学模式。
2 形象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 :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应用类、职业类、技术类学校和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标准,也是形象设计这样的应用学科的办学效果的检验标准。现在就以广东某高校形象设计本科专业为例,用具体数据来看看形象设计不同专业培养方向的就业情况。该校的形象设计专业有服装、化妆、美容三个就业方向,就业范围较宽,再加上学校位于广东这一服装、美容美发基地,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颇能代表我国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该专业就业方向较多,却没有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方向;学生第一次就业的转行就业率居高不下,显示了该专业自身实力不够强,教学体系繁杂,重点不突出;真正的形象设计方向由于市场关系,就业率常年很低,甚至几近于零;化妆是该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主要在电视台任化妆师,或为自由化妆师,或在化妆品公司或美容公司做化妆导师(这一工作需要美容基础);美容方向的市场需求很多,但是2007年以前,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多不愿去美容公司工作。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找工作非常困难,学生放低心态,使得美容方向就业率大为提高,也使得形象设计专业成为很好就业的专业之一;服装方向为该专业第二就业率,但是根据学生就业后的信息反馈,该专业的服装方向就业的学生专业水平远远低于服装专业学生,在该方向的生存发展上有明显的劣势。形象设计专业的其他相关方向(企业形象、橱窗陈列、美容等)的就业率也较低。
问题二:形象设计教学和市场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向决定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最终达到的培养目标,也决定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全国各学校的形象设计教育以化妆、美容、服装、服装表演为培养目标。这么多种方向,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达到“形象设计”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各专业方向还不能够相互融合,合理取舍,并作一定的学术研究和课程开发,将相关知识进行融合、提高,使其整合为一个人物整体造型专业。具体表现在,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以专业技能课为主,严重缺乏基础理论和综合设计类课程,学生的综合设计作品缺乏专业深度,综合性不强等。甚至于,各个方向不仅不能整合,还在课时、师资等方面都出现了种种矛盾,互相排斥。众多且杂乱的课程使学生疲惫不堪,然而辛苦过后却不能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学精学透。因此,对形象设计的专业整合势在必行,建设成真正的“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基础理论,发展综合设计,拓展专业范围,挖掘专业深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质量,建设成一个具备本科资质的专业。
另一方面,形象设计市场的空白也是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在我国,成规模的形象设计机构有西蔓色彩工作室、比较知名的有东田造型、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等,其他都是小规模,不规范的形象设计培训和服务公司,零散分布,数目很少。可以说,中国的形象设计市场上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以后的发展也尚不明朗,还不能够吸纳大规模人员就业。
3 几点建议
以上在专业开办和发展初期产生的诸多问题,关系到课程建设,培养目标,师资培养与引进,以及学生就业和本专业的市场前景,关系到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也关系到该专业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而长期存在下去。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3.1 坚持市场化的办学方向
坚持市场化的办学方向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本科教育已经从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我们必须摆脱过去精英教育的清高姿态,坚定地关注市场,走出一条真正应用型的道路。形象设计作为在以扩大内需为目的的高校扩招背景下产生的综合各方向的应用型专业,本身就是迎合市场而诞生的一个专业。这样的专业,“要深入分析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及时增设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不能沿袭传统的课程体系,而需要构建充分反映社会需求,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形象设计专业在国外少有开设,韩国的大学有此专业,但是数目较少。美国的影视化妆专业都是以培训班的形式存在,没有学历教育。可以看出,形象设计专业的学术性较为有限,缺乏在理论上深入挖掘和研究的空间,而是一门以操作技艺为主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发展适合向下走的道路,而不适合向上走。因此,我们要在发挥高校的学术优势的基础上,时刻关注市场,坚持市场化的方向,调整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就业方向等专业建设内容。
3.2 完善形象设计教育体系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完善形象设计教育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应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性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它所培养的应该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时间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形象设计专业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任务在于:作为一个新专业,很多课程都是前所未有的,急需进行课程开发。这些课程有:整合各专业方向为一个“形象设计”方向,完成这一方向的基础理论,综合设计课程建设,才能做到课程体系的基本完善。
在课程体系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关注市场,发展相关辅助方向(企业形象、展会策划、橱窗陈列等),形成特色教育,填补市场空白。比如,以服装作为教学方向之一的形象设计教学机构可以增设橱窗陈列、展会策划等课程,填补目前市场对服装店铺、展位陈列的空白,以及国内关于各类服装展会策划方面的教育空白。以美容为教学方向之一的形象设计专业可以增加销售、管理课程,因为我们的学生具有本科、大专等较高学历,在美容院一般都担任美容导师、彩妆导师等职务,从事各个加盟店铺的销售指导工作,并能够进入管理层任职。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较为深入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并且,扎实的专业水平可以拓展就业范围,是专业具有一定就业广度。即使学生毕业后转行,也会同样底气十足,有所造诣。这样,形象设计专业的建设才基本完善,这一专业才能够长期生存并发展下去。
3.3 以专业实力培育形象设计市场,开拓其他与专业相关市场
扎实的专业实力能够带来更高的就业质量和更宽的就业范围。形象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无疑能够提高形象设计市场的服务质量,带动市场的发展壮大,市场的壮大反过来又能够带动就业,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有了专业实力,就能够拓展就业方向,向企业形象,展会策划,或明星形象策划,广告造型设计,影视美术等行业发展,使形象设计专业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优势专业。
参考文献
[1] 顾萍.服装表演专业高等教育研究.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12.
篇6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专业导向;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
一、传媒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较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传媒类专业一般主要指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艺术类考生。在我国,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构成,通常情况下高校都赋予专业课成绩以更大的权重作为录取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也就导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录取分数线要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文化课入学成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同时,包括传媒专业在内的艺术考生,为了通过专业考核,往往高中阶段就开始进入各类学校、培训班强化专业基础,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又失去了三年高中系统的文化课学习的训练和经历。势必造成其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更有一部分学生是直接从职业高中和中专考进大学的,中学阶段就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经历,适合于普通类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对于这些艺术生来说是很吃力的。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二)传媒类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群,受专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行为特征。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受其艺术生背景的影响,大都带有以下共同特征:做事比较感性,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从思维习惯上看,艺术生的思维往往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常常天马行空、突发奇想;传媒专业的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喜欢追求新生事物,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从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上看,传媒专业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度都不够,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控力不强,往往三分钟热情、一曝十寒,课堂英语学习容易分心走神儿,专注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十分欠缺。
(三)传媒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定是存在着外在的压力或是内在的动力。前者比如升学、就业、考试,后者比如专业或职业兴趣,个人爱好等。就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一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已经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证的获得脱钩,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等语言考试已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点导致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没有考研和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的欲望,就业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目标,这是导致其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同时,就大多数传媒专业本科生来说,他们感到自己未来的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况且本身英语基础又都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考虑到与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关系不大,必然导致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匮乏。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
传媒类各专业不论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网络还是新媒体与传媒策划,其培养目标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传媒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新闻学、经济管理学、网络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传媒公司、IT行业、各种影视剧、电视栏目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新闻采编、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策划与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人才。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我国高校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针,其中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可见,不论是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将“应用能力”和“实用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却仍然可以看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或者说是“2.0”升级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侧重点仍在“输入端”而非“输出端”,学习效果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包括四六级在内的过级考试为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和国际交流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没有与专业有效结合,缺乏专业教学特色
适应时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教育部于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作为对《课程要求》的修订和完善。《指南》特别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等,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大多数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类学生如出一辙、别无二致,通常为两年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1至4级,计16个学分。使用的教材也是各种综合类的《大学英语》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完全与传媒类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未能如《教学指南》中要求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类型、生源和办学定位,反映本校特色。正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与传媒类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导致学习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学习只是成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的不得已行为。
(三)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从笔者所在的高校传媒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与普通类学生毫无区别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以讲授单词、词组、语法、篇章为主,穿插一些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于其中,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课本知识,毫无主动性与主体性而言。受教材和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教学内容很少能真正将所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想联系,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在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下“抽象的”语境下进行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脱离生活、远离专业和职业,必然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单纯的记忆,而实际上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死语言”,一旦离开了课堂,应付完“考试”和“试卷”,自然也就“自生自灭”。英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基于专业导向的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全程ESP教学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当属语言环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外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有的人还在继续学习,学习效率和效果却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外语学习和我们生活工作实际上是“两张皮”。离开了课堂和学校,我们并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和需求。这种脱离真实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在我们无法解决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在国内英语考试成绩平平的人在国外生活居住一段时间后,语言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很快就能正常沟通)情况下,更现实的方法就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或职业相结合,创造一个人为的语言环境。而这方面,ESP(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种内容与语言有效结合的语言教学方法就成为有效的解决之道。ESP(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20世纪60年代由语言学家Haliday在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与某一学科或某种职业相关的英语。Strevens(1988:1-13)认为ESP的目的和内容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它具有四个特征:(1)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4)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相对照的特征。[3]可见,ESP的核心理念重在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和专业性,是一种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需求引领型英语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普遍实行的通用英语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变为与学生专业深度融合的与未来职业密切关联的专门用途英语,以传媒学科专业内容为媒介,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在向学生呈现传媒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句法结构和交流策略的基础上,将英语学习与传媒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由于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都能有效刺激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新的兴奋点,大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们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由于ESP教学是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英语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词汇和结构,并在专业实践中运用和强化所学到英语知识;而学生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有效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为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情境。[4]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大学ESP课程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的ESP课程是以宽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的大学ESP基础课程,即大一两个学期可安排《传媒英语综合教程》,每学期2学分,32学时,介绍传媒类专业的基础和通用知识;高级阶段的ESP课程为高阶大学ESP课程,以窄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大二两个学期可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传媒英语教程》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动画、网络与新媒体分册。
(二)探索与传媒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
1.“微剧”表演
可在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主持专业开展。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定主题,由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主题编写微剧本。“微剧本”通常可以以某个剧本为蓝本或以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生活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也可改编自经典电影、古典名著。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编写的剧本进行表演。通过微电影表演的模式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由于贴近学生专业,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微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解决了以往口语难练的问题。
2.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训练
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结合最紧密的当属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分组用英语播报当天的新闻,或用英语主持一段“脱口秀”节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用词、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课上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BBC、CNN经典的脱口秀节目和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也可选择国内媒体中一些比较好的英文栏目,比如CCTV-news或是杨澜访谈录等英语访谈类节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学习。长期的英语播音和主持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表达的流利度,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及高频的词汇。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灵敏度,丰富他们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并且从这些国内外成熟的电视栏目和知名主持人身上,同学们也能学习节目主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一些主持技巧,这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
3.原声电影的配音训练
电影被公认为世界第七大艺术。经典的电影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风情、人文风俗的集中展示。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大都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用词、节奏、思维、感情等元素。原版电影中纯正的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丰富口语词汇,还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的英语口语情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在训练的初期,可选择一些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的迪斯尼的动画片起步。刚开始配音练习的片段不宜太长,从一到两分钟逐渐递增。配音训练可以先从听力训练开始。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影片进行配音。先注重流利度,再加入感情及声音的模仿。在模仿的训练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来进行配音。
4.用英语介绍说明自己的作品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来对自己编辑的影视作品、制作的网页或摄影摄像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创作说明。这是一种对专业知识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锻炼。虽然作品说明的时间不长,所用的词汇量也并不太大,但要说清楚一个创意的实现过程,却要求学生对于内容与语言的有效且精准的拿捏与结合,是对学生专业沟通能力的训练与检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施建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视域下的传媒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4).
[3]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篇7
艺考这块蛋糕很美味,但谈及专业考试或四年后的就业之路很多人都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传统的音乐、美术离你太远太抽象,有一条路其实很诱人也很“靠谱”――“亚艺考”。首先,它在报考上难度较小,就“三岁画画、四岁弹琴”的年龄门槛而言,这些专业没那么高不可攀。你可以从看着《汤姆和杰瑞》时就暗暗立志要做中国的动画,也可以是临阵磨枪做一番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努力。其次是就业选择上目标较为明确,有些同学在报考艺术类专业时的保守多半出于就业难的现实考虑,而“亚艺考”专业很多是就业市场上一些苗头兴旺的热门专业。
亚艺术类专业分类
亚艺考专业究竟有哪些?又各有何特点?它们中间,有些或许还会让人觉得陌生,但有不少已经是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求学》根据多方资料的整理,参考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艺术类大学的专业划分方式,将亚艺术类专业大致归为五类:
一、播音主持及空乘、公关类专业:播音主持、节目主持、空中乘务、公关礼仪等。播音大家很熟悉,大部分院校都开设的是播音与主持专业,而少部分也有细分,如南京林业大学南方摄影学院开设了主持和双语主持专业,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开设了英汉和法汉双语播音专业。
空中乘务和公关礼仪这两项专业对个人先天条件的要求都比较高。如空中乘务要求女生身高在164cm~172cm,男生在175cm~182cm之间,这个“硬件指标”就已经将大部分考生挡在了门外。而在播音主持方面,对嗓音条件也有较高要求,正如多罗西•沙诺夫所言:“良好的谈吐离不开悦耳的声音。掌握了悦耳的声音,你就向‘妙语连珠’的境界迈出了第一步。”同时,或姣好或立体的面容也是综合素质中加分的筹码。
二、文化、编导、管理类专业:包括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等。如今部分学校也逐渐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归在普通本科专业的范畴,但是设有类似“戏剧文学院”的院校,还是将其归入艺术类本科的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类多数学校也将其划分在普通本科,部分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管理方向)、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的媒体创意(影视制片方向)则属于艺术类本科招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下设两个方向,电视编辑方向和文艺编导方向。
这三类专业之所以统筹为一大类,是因其在艺术类专业中对文化素质和运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写作方向)就对知识面的要求很高,前阵热播的新版《红楼梦》、《三国演义》一不小心就被发现剧情“穿越”,这就是编剧的历史文化功底薄造成的啦。
三、表演类专业:表演类、服饰表演类。表演类的分为影视、戏剧表演和相声、喜剧表演,这些大家都较熟悉,平时的娱乐新闻中也常有不少了解,这些对个人的特长和表现能力、形体、相貌都有一些要求,戏剧、相声表演更对音色很看重,自身各方面条件就是你将要用来学习的“表演工具”了。
服饰表演作为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将T台模特上升到一个由内而外的学习过程,目前国内已有80多所院校开设。其涉及到外在训练上的服装表演、舞蹈基础、形体训练,理论思维上的服装表演编导、服装市场营销、商务礼仪文化、广告表演策划、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基础、中外服装史论,甚至也要具备美术职业设计技能,所以素描与速写、色彩、时装画、计算机设计基础等课程也在其课程列表范围。
当然,还是有身体外貌硬件的“潜标准”。表演类专业考官会尤其注意你的脸蛋在摄像机镜头下呈现的状态,因为镜头的成像和构造的原因,脸部会被稍微拉宽,所以为什么说“巴掌脸”是这么重要。
四、摄影摄像、灯光舞美设计类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将摄影类分为电影电视剧摄影方向和图片摄影方向,还有学校如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绘画是加法的艺术,而摄影摄像则是减法的艺术”,让精彩的瞬间和策划的情节变成24格滚动的画面,该是多么有成就感!运用自己的构图想法和对画面色彩的敏感,喜欢摆弄摄影摄像设备的你,或许有机会在大学中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呢。
灯光舞美设计类有照明设计、灯光舞美设计等专业。光是舞台的血液,聚光灯下璀璨的是明星,但是让明星璀璨的可是灯光舞美师。控制灯光甚至还需一些物理知识,如灯光的线路设计、灯光的色温控制等,掌握这门技术可不是这么容易,除了能够准确掌握设备的操作和原理,更要能够有通过灯光呈现艺术表现的能力――橙黄色的光热烈温暖,蓝色、绿色的光阴冷收缩,舞台上表演者如果没有灯光的烘托,就好像没有伴奏的清唱一样索然寡味了。而舞美的概念更加宽泛,一切与舞台有关的东西,道具、布景,甚至是演员服装的搭配和妆容的呈现都在他们的领域,密切关系着整台晚会的表现能力,而这些也跟创意和空间想象力密不可分。
五、节目制作类专业:数字电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导演。数字电视制作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许多方面有重合之处,主要是针对学习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电视片头及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视节目及频道整体包装,偏向操作性。
艺术设计类下可分平面设计类、影视广告设计、会展设计方向,设计类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程度学习一些美术课程,尤其是平面设计类,还要学会用数位板进行绘画创作,而影视广告设计则更侧重于数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会展设计在上一期的《求学》文科版中已做过介绍。
导演专业对文化与技术都有很高要求,专业课主要分成以剧作为核心的文学系列、以剪辑艺术为核心的视听语言系列、以剪辑技术为核心的影视制作技术系列。也就是导演本身要既通剧本创作又懂视频剪辑,是真正最强大的多面手,也可见学习导演专业的不易。
新媒体诱惑前的仔细权衡
根据上文对亚艺术类的梳理,对亚艺术类专业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第一,就业口径宽,且多为与各类艺术相关的新职业。许多亚艺考专业的就业去向不是基础行业,其普及程度仍不能与传统行业相比。亚艺考专业的就业范畴较宽,行业需求也较为零散,如秀场主持、婚庆摄影摄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周期,且入行门槛较低,多数是以兼职招聘为主。而数字技术类专业,由于我国行业技术水平还在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局限,高端人才紧缺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水平又停留在基础阶段,远没有达到艺术和技术的要求,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些“随大流”激增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难免会触礁遇冷,在院校选择上考生不能盲目为了选择专业而忽略大学实力;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到时考验的还是过硬的本领。
第二,与媒体、影视等高端文化消费有关。既然是高端的消费为主,服务的就是高端的文化需求,这也是亚艺术类专业区别传统艺术专业的显著特征。许多考生当初选择艺考之路,不排除是文化分数较弱,却想上好大学的“曲线救国”方针,但是亚艺术类的专业一般都需要毕业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积累。一个人的人文修养、文化品位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都牵扯到是否能将专业学精、学透,最终也是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不仅仅是读书,各种类型的文化形式都要涉及,甚至起初是以这些文化消费品为娱乐的同学,或许会感觉实际学习的过程非常枯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不适合你。
第三,“青春饭”的疑虑。凡是报考时牵涉到外形硬件指标的亚艺术类专业,都容易让人产生吃青春饭的疑虑。比如空乘专业,航空公司一般招收年龄都在23岁左右;表演类专业也比较青睐于外形好的演员,所以在转型期会经历瓶颈尴尬。媒体行业的基层岗位确实偏向招年轻人,但仔细想想,年轻人富有激情而且容易培养,哪个单位不想招年轻人的呢?故毕业生进入行业市场之后,还需多注重个人职业技能的提升和能力的锻炼,才能在不断有新人涌入的就业市场中保持常青。
篇8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影视制作课程;抠像
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加快,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影视相关技术的发展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影视动漫专业在各中职学校迅速开设,并成为相对热门的专业,《影视制作》是集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节目策划、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强调学生策划组织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影视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支柱性的作用。
然而大多数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程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教师通常利用单独的课堂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操作部分,教师在讲台上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操作,再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如果沿用这样的方法教授《影视制作》课程,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缺乏对影视节目制作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实作能力,失去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课程的教学需要,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改革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1 什么是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导向,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提倡学生全面和积极的参与。 “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概括为:第一,促进独立思考与操作;第二,提出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允许提出多种建议;第三,鼓励合作,而独自进行工作;第四,在评价者依据一定标准评价学生的同时,允许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成果,控制工作过程;第五,鼓励和赞扬,而不只是指责和挑剔。
2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五个步骤: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学习情景。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设计和模拟,作好有关文字记录;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价阶段,自我评价,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教师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情景,合理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模式实施教学。
3 将行为导向方法应用在影视制作课程中的探索
在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中,我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如在《抠像的应用》这次课上,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景,首先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抠像效果的实例,如天气预报、虚拟演播室等,阐述抠像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广泛应用,强调抠像效果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按照三人一组分组完成,并制定该项目的任务书如下:
项目课题:《抠像的应用》
小组讨论总结、填写项目任务书中抠像制作的特效和方法,并通过局域网提交小组文档和每个成员的作品。
抠像的制作步骤:
训练目的:
(1)《项目任务书》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便于小组成员讨论、分工,并通过学生填写的内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总结和评价。
(2)在拍摄短片环节,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导演、摄影的环节中,动手操作摄像机,进行角色扮演,并将画面传入电脑,教师引导学生做即兴表演或自我介绍。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拍摄的乐趣,拉近了理论知识转变为职业技能的距离,锻炼了学生与人协作交流、组织、表演、合作的能力。
(3)在收集制作方法环节,教师提供给学生教学视频以及几个热门的AVID论坛网址便于学生探究制作方法,训练学生查阅资料、分析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4)在制作抠像效果环节,小组每个成员结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讨论,运用AVID对短片中的人物使用抠像效果。训练学生与人交流协作决策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交流、评价环节,小组提交作品,教师展示、点评部分学生作品,从协作性、方案合理性、项目质量对各组进行大致评价,学生之间也进行交流,互评。通过训练和比较,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了制作抠像效果所需的各项知识。
各小组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以学生动手为主,信息的收集、影像的拍摄以及项目的实施,都由学生自己自主完成,学生了解并把握了影视后期制作中抠像的制作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活跃的:身体活跃而不慵懒,思考活跃而不呆滞,交流活跃而不封闭;而教师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被咨询者和指导者,回答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各种能力。
4 总结
行为导向教学法明确以全面的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倡导学生动手动脑,追求学生专业技能、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并举兼得,因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专注于认知过程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弊端,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由单一认知转向专业与跨专业的知、情、意、行并举,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与他人和集体相处和善于学习等情感、意志及动作作业的练习,其创设的各种不同教学方法,正好满足了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让学生在富有吸引力、好奇与感性的氛围中获取今后职业生活的金“钥匙”,真正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由教学行为向学习行为的转变。
研究表明,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法,除上述影视制作课程实例外,在很多职业技能课上都能够推广使用,这一方法的渗透下,师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逐步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和职业技能需要。
参考文献
[1] 熊冠恒,曹象臣,吴斌新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篇9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3]。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篇10
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为一体的多学科全日制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80年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逐步形成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小和山校区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规划土地面积169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安吉校区位于拥有联合国人居奖美誉的安吉,一期土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中心),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共156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和“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二、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简介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创建于198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设计学类专业齐全、社会知名度较高的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设计学为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学校硕士点建设单位支撑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含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列入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
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名,专任教师112人。多年来,学院坚持培养适应面广、审美品质高,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设计学类高级创意人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多次获中国服装“新人奖”大赛奖,学院获“育人奖”称号,其中三位毕业生获“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工业设计专业两位学生获得有着“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大奖;服装表演在校生荣获“2012国际游艇模特大赛”中国赛区总冠军(全球赛区第四)、“2013年世界旅游文化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2013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全国总决赛十佳;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以及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等学生在社会各类竞赛中也屡创佳绩,每年的毕业生设计作品获社会各界好评。办学至今,学院已培养了4000多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广受社会欢迎。许多学生毕业后,很快成为所在企业的首席设计师或设计总监;也有些学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建立自己的品牌,如GXG、“罗马情怀”、“时光坐标数字影像”等已成为各设计领域的知名品牌。
三、2015年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意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服装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与经营及教育、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装饰基础,空间构成,服装设计概论,女装设计,男装设计,创意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服装构成及工艺,服装CAD,服饰品设计等。
就业去向:在艺术设计、服装公司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服装设计、服装教学、策划、研究开发、设计制作、管理等工作。
2.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按表演类招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时装表演与形象设计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具备一定的服装与服饰设计能力。通过专门的教学和实训,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眼光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及优美的体态。能够在时装表演、服装编导、服装模特形象设计、表演策划、模特经纪公司以及时尚机构等任职。
主要课程: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时装表演基础、化装造型、人物形象设计、服饰搭配设计、服装史、服饰美学、时装表演编排与策划、现代礼仪常识、时装摄影、专业实习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为社会各类模特经纪公司,从事时装表演、服装编导、服装形象设计、表演策划、模特经纪人以及时尚机构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注: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颁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证书。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创意,字体编排,印刷工艺,计算机图形处理,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书籍装帧,广告与策划,企业形象设计,包装与容器设计,广告摄影等。
就业去向: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站设计、书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工作。
4.环境设计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按照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两个方向进行培养。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相应实践、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校学生通过对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创新思维;并以各类型实际工程项目为主线,贯穿相应设计理念、方法、技巧进行实践训练,实现学用结合,最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未来专业职业者的综合素质。
1)景观设计方向主要课程:建筑与风景速写、平面与色彩构成、形态构成、色彩写生、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制图与透视、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构造、工程预算、居住区规划、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植物造景设计、风景区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各建筑园林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园林施工单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等。
2)室内设计方向主要课程:建筑与风景速写、平面与色彩构成、形态构成、色彩写生、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制图与透视、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构造、工程预算、建筑形态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休闲空间设计、商业卖场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室内陈设艺术、室内绿化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各建筑设计院、室内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工程家装施工单位等。
5.产品设计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纺织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等工作,能从事产品设计以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平面设计、信息设计、展示设计等工作。
1)产品创意设计方向:掌握数码产品、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家具的造型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产品创意设计的需求。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基础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电脑美术、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机电基础、人机工程学等。
就业去向:在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也能在相关的产品设计和艺术设计研究开发部门从事产品造型设计、策划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
2)家用纺织产品设计方向:能够从事家居软装设计、家用纺织产品设计以及市场营销、贸易和管理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家用纺织品专业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纺织品纹样设计、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室内软装陈列设计、面料设计与工艺、创意面料设计、家用纺织品专题设计、纺织品CAD、印染工艺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可从事家用纺织产品(床品、窗帘、沙发等布艺)的造型与工艺设计,室内软装设计,面料组织结构、纹样设计,以及专业管理、贸易、研究、教学等工作,同时适宜自主创业。
注:产品创意设计方向与家用纺织产品设计方向均颁发产品设计专业毕业证书。
6.动画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影视动画设计创作、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策划等方面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影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影视动画设计及制作技法,使之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原画创作、动画运动规律、脚本设计、分镜头设计、三维动画、影视非线性编辑合成等。
就业去向:能在各类动画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教育领域从事动画设计、影视片头、广告创作、游戏美工、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等工作。
7.摄影专业(按美术类招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摄影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及设计创意应用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摄影领域独立完成商业摄影的创意及拍摄,艺术摄影的创作以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摄影史、摄影基础、摄影美学、黑白摄影与暗房技术,摄影器材与摄影照明、摄影构图、数码图像处理、广告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产品摄影,专题摄影,人像摆姿与造型设计,创意摄影与创作等。
就业去向: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后期处理、广告摄影、电商摄影、摄影策划等相关领域工作。
四、2015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序号
专业名称
层次
学制
科类
计划数
学费
(元/学年)
备注
1
设计学类
(中德“2+3”联合培养)
公办本科
5年
美术类
12
7000
1.面向浙江省招生,采用专业统考成绩。2.国内学习两年再选派到德国学习三年。3.高考外语单科成绩要求达到80分及以上(150分制)。4. 浙江省外有意参加该项目的考生入学后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
2
服装与服饰设计
4年
505
1.面向浙江、黑龙江、河北、江苏、安徽、天津、辽宁、福建、山东、广西、江西等11个省招生。2.美术类专业成绩采用该省统考成绩。3.高考外语单科成绩无最低分限制。
3
视觉传达设计
4
环境设计
5
产品设计
6
动 画
7
摄影
8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
服装表演
类
25
1.按照表演类招生(面向黑龙江、四川、湖南和浙江等4省)。2.黑龙江组织校考,其他省份采用省统考成绩。3.四川和湖南两省仅招女生。
注:1.具体分省和分专业计划见附表,最终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办(考试院)公布为准。
2.具体收费标准以浙江省财政厅和物价局的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五、专业统考及校考
1.2015年美术类专业成绩均采用各省的专业统考(联考)成绩。
2.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在黑龙江省组织校考,其他省份采用服装表演类专业统考成绩。
六、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校考流程
(一)报考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艺术学科,身体健康,色觉正常;
2.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3.外语语种要求英语或德语;
4.五官端正,具备服装表演基本条件和素质;
5.女生身高要求在1.70米以上,男生身高要求1.80米及以上;
6.考生的生源地须为黑龙江省(2015年仅在黑龙江省组织校考)。
(二)报名程序和考生需提供的有关材料
1. 黑龙江省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到东方学院报名,北京新面孔学校的学生可在北京校考点参加考试;
2.交纳报名费,110元/人;
3.填写报名表,报名信息校对无误后,考生在报名表的签字栏内签字确认;
4.上交报名表后,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
5.考生需提供泳装或紧身装正面全身、侧面全身、正面半身、脸部特写彩色照片各一张(共4张,5寸以上,底色为浅色)。
(三)根据相关规定,在北京参加校考且合格的考生,还需到在黑龙江省完成网上报名和缴费等手续,否则由此产生的校考成绩无法备案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各考点提供现场咨询,回答招生相关问题。
(五)2015年校考时间和地点安排
序号
省份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和考试地点
备 注
1
北京
12月21-22日
12月22日
北京市顺义区天北路中心街97号
北京考点仅面向北京新面孔学校的黑龙江学生。
3
黑龙江
网上报名缴费
3月28日
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1号
注:网上报名和缴费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当地考点公布为准;合格证数量不超过计划数的4倍。
(六)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专业考试内容及时间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考试范围及要求
1.形体测量
2.形象气质评价
上午
8:30-11:30
形体测量:身高、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肩宽、下身与上身差、臂长、体重等;
形象气质评价:皮肤状况、肩背形状、腿形、手形、脸型、气质、个性等。,
3.基础台步
4.才艺展示
下午
13:30-16:30
基础台步:形体、步态、节奏性、乐感、表现力和肢体协调性
才艺展示:自选舞蹈或健美操(自备CD音乐和服装,考试时间不超过1分钟)。
注:各科目考试的具体时间以当地考点公布为准。
(七)专业考试的成绩查询和专业合格证的发放
考生可在2014年4月上中旬(具体时间请随时关注我校招生网)通过访问zsb.zust.edu.cn 查询专业考试成绩(不提供电话查询)。凡专业达到规定分数线的考生,学校将于4月中下旬发放专业合格证。
七、录取办法
1. 高考文化总分要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公办本科线或由我校确定省线以上的最低文化分数线,设计学类(中德“2+3”联合培养)外语单科成绩要求不低于80分。
2. 考生须参加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且统考成绩合格。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专业的黑龙江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且校考合格。
3. 美术类专业按各省考生的投档成绩(文化成绩或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若采用综合成绩投档,则根据考生所在省的综合分计算的规则进行折算。
4.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浙江省除外),即四川和湖南按服装表演类专业统考成绩排序,黑龙江考生按校考成绩排序,浙江省按照省考试院投档的综合成绩排序。
5. 原则上要求第一志愿填报浙江科技学院。
八、联系方式
招生网址: zsb.zust.edu.cn Email: zsb165@z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