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质量;案例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75-03
专业课的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之会计专业具有操作实践性及应用技能型的特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主要是“满堂灌”,常常轻视了知识的运用及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降低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积极性。这样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学生日后走向就业岗位的同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从本文论述的角度出发,我觉得通过融入案例教学法在专业的课程中,会解决以上所产生的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符合教学目标跟要求,形象生动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可以是自己单独思考研究或者是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分析解决问题,进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它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扩展知识领域,带动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综合水平,进而强化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内容。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会计专业具有的实践性及技术性特点决定其不可以只通过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的理论学习就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它属于一门综合类的学科,主要包含理论性、实践性。以往的理论教学中,多是让学生掌握好课堂或者书本上的知识,忽略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计理论如何运用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则不知如何解决。倘若在会计课程中融入案例教学法,再结合相关课程的特点,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点,并将已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自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选取高质量的案例,提高案例教学效率
案例的选取关乎案例教学质量的高低,选取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参考:
1.明确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是受课堂教学内容及相关案例共同决定的,首先教学要围绕整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来展开,在此基础上选择切合会计理论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资料,并模拟出相关重点及讨论的问题。在描述案例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言简意赅,易于理解,不可长篇大论,“隐藏”重点。其表述方法可根据相关案例进行不同的选择。
2.突出实务。设计案例内容时,应该与实务操作紧密结合,应以会计实务为基础。尽量用真实会计主体的业务资料进行修改整理。实务案例的组织要反映具体会计岗位的工作实况,能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
3.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教学案例的编写要注重综合性,导引学生从对单一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对综合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在多个知识点的课堂教学后,要紧跟综合性的实务案例。例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讲授时,先对“T”形账户、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稽查、编制财务报告等多个知识点独立讲授,然后以某一会计主体的记账凭证编写为案例,让学生综合性地理解多个知识点,把抽象的多个教学难点一次性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质量也是事半功倍。
4.分层次教学。根据在课堂上的应用经验,将教学案例分为导引案例、讨论案例和课后训练教学案例三个层次,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案例教学。其中的导引案例则是侧重教师的课题讲解,所选取的教学案例也一定要一目了然,突出会计基础原理,当然在案例最后一定要提出学习目的,主要应用于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理论授课。讨论案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要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则是进行相关的引导,充分挖掘培育素质及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要同时学会会计学跟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对于课后训练教学案例则多是以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为主,通过自主查阅资料,适当的社会调研,充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学习效果,这一类的案例设计应多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综合案例分析为主。
5.掌握先进的教学特色。若案例教学设计的内容不能紧跟会计准则的修订,就无法培养出会计主体需要的真正的会计人才。应该伴随每次会计准则的修订对教学案例进行全面调整,并针对性地体现调整带来的影响效果,这样的前后比较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活力,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合理掌握好理论教学及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并非完全排斥讲授法,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更是利于加深对前者的理解,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从头讲到尾地采取传统的讲授法,也不宜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整个课程。
2.精心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教学案例。实施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中,要有不同形式的实施方法,如引导示范教学、仿真模拟教学训练,可以单独训练,也可以集体讨论。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设计相关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积极性。如,讲解《财务会计》的有关会计核算业务中,如果教师按照以往的教学,首先介绍的是账户的设置,进而介绍分录编制,在讲解前者过程中,学生通常会一头雾水,觉得枯燥无味。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会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而积极思考,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使用案例要尽量做到恰如其分。在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会搜集与教学课程相关的教学案例。其中要注意合理运用教学案例,言简意赅。譬如一般来说,成本会计的相关案例会比较多一些,首先是要介绍一些相关的企业背景及相关企业工艺流程,学生理解掌握起来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在教授此类课程中,要适当采用授课前的相关引导案例教学,首先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课堂教学主要运用例题,讲解相关成本核算方法的原理跟计算过程。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习完整个成本会计知识后,要及时通过一个较大的训练案例来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对于教授分析财务报表、财务管理等内容时,应充分运用案例教学,采用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的方式,同样在所设计选择的案例中,要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贴近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其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及分析能力,能够更好更牢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及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4.巧妙灵活地运用教学案例。每一门会计专业课程的授课学时都是有限的,案例教学占用的时间通常会比传统的理论授课用时偏多,这种情况会影响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所以在案例教学中,不仅是在课堂中讨论相关教学案例,同样实施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要学会推陈出新。例,如通过课堂内容设定相关案例大赛,大赛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在同班级内分小组来进行比赛,经过以往举办的竞赛效果来看是比较好的。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案例的商讨分析,提交分析报告,作为确定学业成绩的参照依据。再次,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学习考察,亲自体验企业的生产工艺及相关管理制度。倘若企业具有完善的会计核算及成本核算办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判断此流程方式是否合理正确,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5.搞好点评和总结。案例分析讨论完之后,教师应对整个案例讨论过程进行及时中肯、简单准确的总结。肯定积极正确并且有创造性思维的观点,指出不符合会计理论的歧义和错误所在,避免简单化处理。对于有些复杂的问题,应该发动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进行必要的“二次”讨论,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在管理类的课程教学中早有实践。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简单的探讨,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概括了一些案例教学的经验做法。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作为理论讲授的重要补充,应该在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忠文.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8中).
[2]何运信.教学方法革新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协调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10).
[3]王晓燕,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
篇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企业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并不理想,存在只重视理论不重视实际,或只重视讲授不重视操作的问题。教学的重点和精力都放在对于专业准则的堆砌和核算方法的讲述上,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很多教师以纯讲授为主,学生的求学兴趣很难被激发,整体学习效果不尽理想。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的实际能力很差,用人单位无法达到满意。从专业角度出发,会计专业并不是一门简单套用会计准则和制度就能产生结构的学科,它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对于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积累。可以说,会计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动手能力的增强,并不只是单纯依赖理论。所以,授课教师必须清楚了解、掌握本学科的特点,找准突破口,改变常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案例教学法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简单说就是通过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实务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具体案例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学生通过分析被具象化的案例,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问题的本身。通过思考,学生可以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在会计案例讨论中,逐渐发生角色转换,教师将学生带入到实际工作的情景中,使得学生主动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被动听课的模式被打破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真实地参与到教学情景中。综上,案例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实践性、操作性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拥有更多企业实践经历,只有接触企业才能取得一手的案例,日常教学才有更多素材。
(一)针对现有案例进行筛选
在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本学科特点,根据特点安排教学进度,将教学中核心问题的内容划分为成教学模块,分别制定相关模块的教学目标与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整理和筛选案例,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这样既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符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案例的选取难易要适中,要做到既能说明问题,又能反映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案例的收集和筛选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会计工作具有专业性强、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案例的选取最好都是从企业一线选取,以使学生认识会计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变化性。
2.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选择具有实用性的案例案例的选取是以经济活动为主体,教师将遴选案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加工整理,让案例中既蕴含相关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真正使学生达到学习效果。
(二)针对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1.预设问题教学案例选好后,教师应针对案例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在案例中预设问题,或在实际操作中预设错误等,问题和错误应符合大纲对于基本知识点重点、难点的要求分层次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渐进式提高。
2.注重引导案例教学不同于书本教学有章可循,很多案例都是在实践经营中发生的,出现的问题可能会系统性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以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将日常传授的知识点整合,正确引导学生把握讨论方向,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当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已经基本成熟时,教师可适当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3.共同参与教师要整体把握案例讨论的范围,在案例讨论前应该尽量为每名学生设立虚拟角色,利用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鼓励每名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组织不同组的学生对于同一案例进行多角度剖析,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人人参与局面。
(三)针对案例分析结果及时进行点评
学生对于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后,教师应及时给予点评和总结,结合自己为该案例预设问题的效果、考核知识点的要求等,评判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程度,反应程度等。及时指出学生思考切入点、思维方式、基础知识掌握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课后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提出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后续思考。在课后,教师应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区进行总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计划、课堂设计、教案编写等教学各环节的科学性及时进行调整。
三、实施案例教学在实践应用中的启示
(一)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案例
理论知识是基础,实际案例是手段,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案例教学这种手段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搭建起了立交桥。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是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功底,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抛弃理论知识的传授。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案例教学法能够得到大家的推广,真正得到认可,其前提条件是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案例巧妙地从旁起到支撑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实践和理论两者之间的催化作用,只有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会计专业的特点决定,其授课内容和形式存在着很强的局限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知识传授较为枯燥,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主要授课形式就是填鸭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所以课堂吸收率不高。考核形式也过于单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将传统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一改呆板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针对老师的预设问题对案例内容进行思考,最终得出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扮演着掌舵人的角色,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原则。
(三)完善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属于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很多案例都属于企业机密或是商业机密,所以会计专业的相关案例相比其他专业不容易取得。近年来,部分学院开展了会计案例教学,可是由于缺少必需的经典案例资源,教师会选取外国的优秀教学案例,但是这些案例通常是翻译后的产物,很多案例翻译就曲解了案例的原意。尤其很多案例都是从国外公司管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不符合中国国情,还有很多案例是按照其他国家的法规和制度编制,根本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这样诸多原因,就造成了案例选取难的现状,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积极性,也势必影响了会计案例教学的推广,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进程。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社会咨询等机构收集整理相关财务案例,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案例库,这样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财务人员。
(四)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要使案例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实践操作经验,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处理问题。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中“双师型”人才较少,教师多缺乏实践经验,造成教学过程中多拘泥于理论知识的阐述,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学院需要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到企业一线实习实训,积累实践经验,并运用到教学当中。
(五)坚持不断交流与学习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它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做保障,同时案例教学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为每一个学习阶段制定学习目标,在奠定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案例分析,在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不断改进和提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随时将学生分析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客观点评,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学会认真倾听,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于会计专业学习的热爱。
四、结论
篇3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最早由哈佛商学院在二十世纪初提出,其核心和关键就是实际案例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这也是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案例教学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教学实践中,其具体可以解释为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准备相关情景案例供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分析和讨论,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举例教学法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是通过一些例子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教学的地位、主体、目的、范围等重要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而这些正是案例教学法在新教育改革中之所以被人们所认可的重要因素。例如,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中心地位,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品行的教育等教学目的和任务都是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和探究;案例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起到解释理论知识的作用;相比传统的举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和全面。
( 二)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会计专业的课程是集理论、操作性、方法性、业务性等于一体的专业,只依靠对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机械性套用是不能在实际中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尤其是高校的会计类专业学生,虽然掌握了以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在处理各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却无从下手,严重缺乏经验。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案例教学法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从一些真实案例出发,让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不失为一种对未来工作的模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乐趣,同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弥补,从而提高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实物操作以及效果评价等环节。
( 一) 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其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证明,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虽然案例通常由教师根据真实的事件自行编制或引用已有案例,但其都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涵盖相关理论知识,保证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高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产生质的变化;其次,仅仅触及教学内容的案例是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应该选择具有鲜明性或典型性的案例用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得刚刚接触新知识的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次,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会计专业内容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以及对自身业务能力提高的渴望,因此,案例难度和复杂程度的选择应适当,过于繁琐的程序和案例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反而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二) 案例分析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之后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出案例,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确定合适的组织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去。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案例分析内容是指出案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案例分析环节是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关键阶段。学生作为案例分析的主体,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单独分析,阅读相关资料,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则要掌控好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进度,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 三) 实务操作
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完成案例的选择和案例分析之后,实务操作是会计专业实现解决方案的必要途径。在高校中一般借助多媒体实验室来完成相关实务操作,包括合同的签订、各种凭证的填写与汇总、会计核算以及账务处理等。通过实务操作,教师可以完美的呈现案例,学生可以亲自演练,加深了对各种业务技能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 四) 效果评价
高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过程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以后的改进教学打下基础。
三、改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 一) 建立会计专业教学案例库
如前所述,适当的案例选择是会计专业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对于高校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为了逐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高校的会计专业应建立一个相应的教学案例库,教学案例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应涵盖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问题,是案例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第二,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案例库应该不断进行更新、补充或修订,目的是使其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以及政策和准则的改变。
( 二) 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行案例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来督促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中,引起会计专业学生和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同时,这也是检测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观性的存在,学生课堂案例分析成绩的给定要公平公正合理,以免引起学生的不满,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对于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讨论、发言以及总结等各个环节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分数档。
( 三) 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行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前所述,案例的搜集与选择、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掌控案例教学任务进度和目标、指导学生实务操作以及案例总结等都对教师的考验。因此,我国高校在推进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时,必须加大力度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可以通过举办经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比赛、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和后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升其案例教学能力,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案例教学法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会计教学法为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单一、死板状态,使得会计教学的质量无法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会计教学中,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会计专业教学法的不足,因其能使知识得到有效吸收而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与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它产生于1910年,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首次运用,随后经过反复的实践修改,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常适合在管理者、医生和会计等专业人员的培训中运用,它具有以下特点。
1、提升学习者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告诉学生怎么做,仅停留在书本理论层面,不能使学生学习效果立即显现出来。案例教学法则可以通过学习具体案例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对待案例中所遇到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主要发挥引导与启发作用,而学习者更多地通过对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吸取相关的理论知识,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引导学习者由注重学到注重做
案例教学法让传统教学法以讲授为主的形式转变为以互动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会计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论知识的运用,有时候因为一个账目计算方法使用错误,就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把理论知识生活化,再将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双向交流加强
传统的教学法是老师讲授,学习者听。至于听到多少,学到多少,要到考试成绩出来时才能知道。案例教学法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好案例以便课堂讨论使用,这样既强化了知识点的落实,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加深学习者的印象,辅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理解,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吸收。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与不足之处
1、案例教学法实践的意义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从事与会计相关职业的学生,而会计又是一门实际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会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有些高职院校由于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实际运用。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则可以改变这种现象,让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从而加快会计专业教学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践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推动教材改革,实现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缓解会计教材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状况。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首先模拟出的现场场景应该与实际财务工作情境相联,从某个角度看,它具有真实性,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的教学成果可以作为会计教材革新的参考资料,在教材的改编中,加入更多可实际运用的内容,对其空洞的知识进行删减。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不断完善,使得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推动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使抽象的会计理论变得直白形象化。会计案例教学把呆板的文字、数据变成了生活故事,呈现的画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例如:在会计等式关系的教学中,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那么在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提问式案例“某公司要在其旗下再建一个原料供应工厂,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可以让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概括。通过案例的分析,就能把“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这一知识难点理解吸收。案例教学法能利用案例引出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增加,不经意间就能吸收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并加深记忆。
(3)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等综合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培养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主要目标,所以创造力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比如,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中,案例模拟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现实情境,进行知识运用的训练,在这个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所理解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例如,关于证券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证券操作法,学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就如何使证券操作更加快速进行研究。那么,通过会计案例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会计事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前进行讨论分析,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近几年,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教材、方法等方面都同步进行,但是,在会计教学实践环节,基本上还是照搬20世纪50年代的模式。比如:平时的作业练习基本上只是习题、试卷等停留在理论层面;高职院校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多且题目复杂,教师基本上采取的是抽查方式。而会计案例教学法将会计理论、制度和会计处理事项按照科学的目标、规范和格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编撰成会计案例,以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展示于课堂,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1)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并不少,但是大多数的专业课老师都没有企业实践经历,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书本,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有时候,因为会计专业教师的缺少,甚至会出现一位老师担任几门专业课程教学的现象,也有其它专业的老师来教授会计专业课程的情况。由于教师本身对会计专业不了解,认知结构不全面,导致学生吸收的知识处于残缺的状态。
(2)教学内容脱离实践。很多高职院校开始把会计专业实践实习这一环节放入教学中,但是教学的重点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一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再加上更多地强调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另外,一些学校缺乏对会计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降低了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改进
1、与理论教学相协调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要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但是也要意识到,一个案例并不能把所要学的全部内容概括在内,如果教师片面使用案例教学法而完全摒弃理论教学,也无法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目标。所以,会计专业教学需要案例教学和传统的理论教学相协调,可以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开始上课之前,老师要把每堂课的知识体系和重点进行单独讲解;第二步,进行案例讲解,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与分析;第三步,由教师总结,并结合案例对知识进行系统讲述。案例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进行交叉运用:讲授案例分析讲授。只有这样才能让会计专业知识得到充分的吸收。
2、案例教学设计步骤要严谨
高职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必须要运用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相符合的案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为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要提前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分阶段有计划性地进行讲解,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进行上课。如果按时间顺序来排,可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其他课程。按内容排,则分为章节独立案例和课程综合案例。由于案例教学耗时长,所以在案例设计时,案例教学的步骤要计划好,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分层次教学。
3、谨慎选择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选择的正确与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案例选择可以加快教学目标的完成。关于案例的正确选择,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活化。会计案例的生活化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理论知识,而生活化同时也要求会计案例具有真实性。真实的会计案例才能让学生对其知识的可信度增加,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式。选择引导式的会计案例,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思维,指引学生自主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才能有动力去解决问题,学好专业知识技能。
(3)互动性。选择的会计案例要具有互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性实际操作。教师在旁要进行引导,并针对学生的思考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循序渐进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将知识熟练运用于实际中。
(4)综合性。根据实际生活来说,某件事情不可能只关系到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同理而言,我们可以找一些较其他普通会计案例不同的、知识内容覆盖面广的内容,也能适时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对会计案例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
对于整个会计案例教学法实施而言,评估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一个会计案例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对其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这样才好确定下一个会计教学案例的选择方向。如果能对每次的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可以给整个会计案例教学的完善和创新提供有效的信息。
四、案例教学配套措施的改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在操作实施与完善的同时,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应该跟上步伐,只有各方面互相配合才能使得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上得到提升。
1、教学进度科学化
俗话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同样学习上也不能急于求成,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该与科学的教学进度相互配合。在许多高职院校,常常会出现会计教师采用大量灌入式教学方法的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对少量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加大了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的难度。所以会计教师在实行案例教学法之前,要对其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每次上课学习的效果对下次课堂制定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修改,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配合,这样才能让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加倍。
2、学习效果检测方式的完善
传统的会计学习效果检测方式主要为笔试考试,以卷面分数来评定成绩的好坏。在我们实施了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后,相对应的学习效果检测方式也应该随之修整。由片面的笔试检测到全方位的考查,可以采用比例分配的方式,对整个会计教学的过程进行划分。比如,笔试成绩占50%,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检测占30%,综合能力考查占20%。只有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综合的考查,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有效性。
3、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融合
许多高职院校虽然提倡案例教学法,但是并没有把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很好的融合运用。应该注意,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可偏向任何一个教学方法,再加上会计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更是需要两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促进。
4、学校领导的重视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尤其不能因为资金和实训设施问题导致案例教学法无法顺利展开。学校领导应大力支持案例的收集与撰写,加强会计专业教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信心与激情,从而推动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改革与发展。
五、结语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还属于探索阶段,但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发展,证明案例教学法是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还处在一种以理论为主的状态,需要大力的提倡实践创新。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施,是对传统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一次重要改革,也给整个会计专业教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谢周平:高职会计专业中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
篇5
1.审计教育方法以教为主,学为辅,审计理论理解难度大。
审计学是一种行为科学课程,很多理论来自实践经验,如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或者如“存货盘点后,注册会计师应进行抽点”。这些经验,如果只通过老师课堂讲授,学生很难以理解其中的原因。例如,为什么审计人员去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要先调查其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另外,教材中的术语,虽然与审计准则保持一致,却不符合汉语表达意思,如“鉴证”“管理层认定”,若没有案例来加以形象化,仅靠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能完全理解其真正含义。
2.审计思维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
审计工作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恰当的审计程序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不占主要部分,学生很少有机会从案例分析中,自主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现有的案例也是以会计错误为主,以更正会计分录为案例的主要内容,这其实偏离了审计教学的核心思想。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学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笔者的实践教学,审计学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在以下4个教学环节,有较好的效果:
1.导入新课环节。
教师可以在每次新课开始前,通过与本节相关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介绍案例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例如:介绍审计工作的性质时,可以先介绍“南海公司事件”,提出“查尔斯.斯奈尔的工作与一般会计人员有何不同”“为什么社会公众需要注册会计师”等问题,引起学生对审计工作的关注。
2.课堂讲授环节。
教师在阐述理论后,可以利用案例,解释审计理论。例如,“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测试”是审计的两个不同环节,前者是风险评估的必须程序,而后者则要依据风险评估程序结论,选择是否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程序,这两个知识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有的同学认为审计工作总是前后重复,其实,只要教师描述一个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让学生讨论如果不进行这一环节,会带来什么样的审计后果,就能让学生掌握第一种程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该案例,探讨审计人员是否有进一步进行控制测试的必要性。如果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后发现其极为混乱,就没有进行“控制测试”的必要。学生因此能分清两种审计程序的不同之处。
3.课堂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结合所学的审计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来分析案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审计程序,来证实他们自己找到问题。学生要设计有效的审计程序,必须先查阅课本,将课本列示的审计程序加以筛选,并要求结合审计工作底稿模板写出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小组对案例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教学实践环节。
审计学教学应有配套实践软件,可以通过实践软件建立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环境,给学生设置好一个被审计单位及其全部会计资料和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独立系统地完成整个审计流程。该被审计单位的资料中应设置多个会计陷阱供学生审查。笔者学校采用《审计之星》教学实践软件,学生上机既可以了解计算机审计流程,又能利用软件提供的审计案例进行全面的审计分析工作。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解决审计教学存在问题的体会
1.利用案例教学,提高教材的可理解程度。
由于审计教材前半部分均是审计理论,概念较多,笔者结合小案例带动审计理论的理解。再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审计的积极性。
2.审计教学课时安排上,增加了课堂练习,课后实践上机的课时。
教与学力争平衡,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讨论案例,有时候会相互质疑,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再适当的插入讲解所学过的知识点,学习者能够加深对理论理解程度。
3.通过案例教学。
篇6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 院级教改项目“会计电算化审计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YB201219
[作者简介] 吴丽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广西 崇左,532200;周彩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广西 崇左,532200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100-0003
审计教学一直以来就是会计专业的一个难点,对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但笔者在长期的审计教学过程中,对审计案例教学法比较看重,无疑审计案例教学会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加大学生对审计整体的认识,但更大的效果是形成良性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审计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也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
一、在上课过程中进行案例教学
在审计教学的过程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内容,更能够使学生学到审计的实践内容,大大增强上课的效果。运用案例教学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把审计内容与审计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强审计实践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先进行审计理论内容的讲解(简单讲解),接下来就进行审计案例教学,把一个公司的审计案例相应的内容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在具体审计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多找一些典型案例,避免重复。
(一)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
首先根据审计的实践步骤进行审计课程的设计,这样比较有逻辑有条理。其实审计实践的整个环节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开的,但是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可以人为地分成几个环节,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比如审计重要性评估这个内容: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重要性评估是比较重要的课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部分内容可以直接把审计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评估的那个表拿出来,让同学们对照此表逐一进行示范讲解。如下表1所示:
(二)理论与实践的灵活运用
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股东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计算确定被审计单位2011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表2所示。
这样用表格的形式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就可以很容易做出重要性水平的评估,同时理解重要性评估的作用与目的。但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审计重要性评估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进行判断的,像上面的题正好是整数,然而在实践中常常不是整数,我们可以化零为整,可以用一个近似的数值;而且重要性评估的百分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注册会计师可以把总资产的百分比改为0.5等,这就是重要性的特征,是个近似值,也是会计与审计的最大区别。
二、审计案例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
审计案例教学法不是一个新的思维,很多人提出这一观点,但在审计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上笔者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教学的的现状及会计事务所审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流程,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对于审计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每一章节中都设计一个实训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自进行审计,让学生知道一个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案例的设计与完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典型的案例,能把当前所学的知识与案例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这个案例不能太大,太大就是综合实训的部分了,案例要有针性。例如“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我们可以用货币资金审计为例,主要关注货币资金的授权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审核控制、保管控制等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这样就把“内部控制测试”这个复杂问题变得浅显,真正让学生把审计知识应用到审计实践中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竞赛”审计教学法
“竞赛”审计教学法,就是教师先把学生根据人数分成若干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审计规则,把实践教学内容分配到各小组,由各小组根据分配的审计内容去完成审计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分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操作。各个小组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新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创新性与原动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在竞赛的形式下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审计任务。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审计案例教学的模块划分
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为达到简便可行的目标,教师可将审计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然后再根据教学模块将审计任务分配给学生,也便于学生进行单项操作。
(一)教学模块的划分
教学中进行模块的划分可以省时省力,例如划分为: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这样划分出来,便于给分组的学生布置审计任务。各组既能分别完成任务又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给学生压力与动力。同时,便于让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与思考的独立空间。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审计的教学目标,之后可以让各小组再调换模块,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
(二)学生角色的扮演
学生在审计实训前要进行角色的分配,例如主审、助理、外勤人员等。首先要分工明确,这样在实训中才能避免出现有人没事可做,有人做事太多的现象发生。同时避免使审计实训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出力。教师在整个实训操作过程中是次要角色,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发挥。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以上是针对审计教学中比较难讲的内容提出的一些方法。如何把审计这门课上好,能让学生对审计这门课产生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有教学设计上的窍门也有教学中的技巧,还有审计实训上的充实,而审计案例教学可以为教学与实训提供一个平台,又能有效地衔接教学与实训,在实践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刘蓉,梁素萍.财务审计手工综合实训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潘颖.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EB/OL].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篇7
【关键词】会计课程 案例教学 问题 对策
一、背景介绍
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和施行最初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在此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具有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和优点,而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非常广泛。而所谓的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教师通过设计一个案例或者引入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在一种两难的情景中参与讨论,然后寻求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学会独立的思考和发表意见,同时在相互观点的碰撞中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也具备独特的地位,这与会计知识的定位有关,作为一门实用性的工具性的学科,会计与经济实务联系非常紧密,它要求学生能够在真是的经济交易行为或者事项之中来运用已经掌握的会计学知识。正因为其较好地结合了会计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实务要求,而在会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从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程中具体运用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改良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程学习中的适用,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应用的功效,应当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应当说,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课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还是主要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首先就是会计专业课程在讲授的个过程中,尽管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是还是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务知识的讲授现象。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仅仅是冠之以“案例”的名称,而忽略了案例教学法的实质,仅仅重视教师的单方的讲授和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无法形成独立的思考,因而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互动和交流。其次,尽管在有些高校将案例教学摆着了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其在案例的理解上似乎有所偏差,所利用的案例往往缺乏时效性,案例的来源无法得到保证,理所当然,案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缺乏生动性,这样导致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因为所搜集的案例过于呆板和滞后,无法达到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案例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最后,案例教学所要求的是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即教师来设计案例或者在通过实务部门来搜集案例,而学生处于主体性地位,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促进会计专业知识在案例中的体现和升华的学习。但是从实际情形来看,更多被引用的案例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案例,即案例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案例的功能大打折扣,案例的利用存在着极大的缺陷。
三、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程中适用方式之完善
我们提倡案例教学法,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影响力之大,即是因为案例教学法有其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的适用范围还会进一步的加大,在此后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适用案例教学法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揭示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程适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改善。首先是丰富案例的来源,使得案例的来源更加的广泛,同时也要注重案例的生动性和实用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事项等。有学者提出在案例的引入上要做到案例的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方式,笔者认为这是合理的,也会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要注重自主开发和引进的案例上要有所侧重,如前者注重理论的研究,后者注重实务知识的传授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应该尽可能的为教学与实务的结合创造条件,例如强化校企合作,鼓励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等等。其次是要强调案例教学方法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知识的探究,问题解决方式的模式,而教师在科研方式上同样也是一种探究式的解决问题策略,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与科研方式形成良好的结合,对二者的发展和进步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尤其是会计院系可以主动的邀请具有一定资历的会计专业教师来共同进行案例的选择或者是编撰工作,按照不同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掌握程度要求来设计案例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最后就是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案例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自有其优势所在,而且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受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之所以要结合二者,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而弥补双方各自的不足之处。要做到根据不同的授课要求,不同的课程内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甚至是选择统一授课方式的不同授课方法。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中必然是一个趋势,尽管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够较好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将能够更好地发挥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会计课程学习中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同芝.会计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2]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载[J].会计研究.2000,(8).
篇8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应当在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多样化会计教学模式,以适应会计课程理论性强、分析方法众多、业务操作要领高的学科建设要求,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起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专业课程标准。在会计教学研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值得会计专业教师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重要性分析
在会计教学中,案例分析教学法以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前备好的会计案例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师生互动参与,分析研究案例背景、内容与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会计教学效果,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建设。
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主要特征为以会计教学案例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参与为基础,倡导案例情景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紧密结合职业院校会计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缩短会计专业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过渡期。
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措施研究
(一)加强案例选取的适用性研究
案例的选取,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会计教师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在案例来源、案例备课、案例内容和时效符合性等方面满足有效教学与专业建设的要求(案例选取因素见图1)。
1.案例来源。会计案例均应来源于实际,素材选取真实可信,才能让案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置身真实会计案例环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备课。会计教师尽可能进入案例实地去收集整理各种背景与现实资料,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进行素材资料的整理,结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备课,准备充分的备课是执行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
3.案例内容。会计案例内容需有效结合课堂教学目和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案例分析中心和主线,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案例内容选取应当坚持够用、易学为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且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
4.时效符合性。会计教学案例可能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规与会计准则的更新而变的内容过时、陈旧,而不适应最新教学要求,教师在案例选取上必须依旧案例的时效性进行选取,符合最新教学内容与大纲要求。
(二)案例分析教学应坚持全过程引导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挥棒,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程序与过程,对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引导管理,根据会计教学理论与岗位实际操作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与互动,积极参加角色模拟,切实感觉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
(三)坚持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
会计案例教学课堂分析评价取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课堂运用效果,学生参与度、认知度与课堂互动效果是课堂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会计教师坚持按照PDCA动态循环上进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评价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案例教学改革、丰富案例教学范围的重要保障(PDCA动态循环教学管理模式如图2示)。
图2中,P即计划(Plan),会计教师在实施案例分析教学前要做好计划准备工作;D为执行(Do),就是会计教师案例分析教学实施过程;C为检查(Check),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A是处理与调整(Action和Adjust),就是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实施中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有效改进和提高,继而完成一个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动态循环,从而达到持续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四)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
会计一体化实训室为学生模拟会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提供良好的场所,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当中,可有效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成效。
(五)开展“教、学、做、评”一体化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案例分析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项目为载体,结合实际操作,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学生自评、教师互评、专家评价等案例分析教学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专升本;会计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要求提高学历层次。普通专升本是解决专科生现实社会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和有限的学时内,针对专科毕业生的特点,如何培养专升本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本科教学目标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教学研究课题。
1.普通高校专升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升本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类: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不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含有专科会计专业科的课程体系主要选择专科学习阶段开设过的《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选用普通本科教材再次开设。学习过这些课程的专科毕业生,会有重复学习的感觉,学习积极性不强。另一类是不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主要选择专科学习阶段没开设过《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等课程。非会计专业的专科毕业生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这些课程感到比较吃力,教学效果不好。
1.2 学生专业水平差异化较大。会计专业性强,掌握好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专科学校会计专业。专科学校中大部分采用专科教材教学,少数专科学校采用本科教材教学,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同。还有一部分来自专科学校非会计专业。这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又分为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如财务管理专业等)大部分学过《基础会计》课程,少数学生学过《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如计算机专业等)没有学过会计专业课,对会计专业了解不多。学生专业水平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1.3 教学与工作实践要求有差距。专升本层次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具有多门会计课程专业知识。单一课程的案章节的案例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对学习形式的要求。授课教师在选用教学案例时,也会发现大部分案例并非实例,学术理性取向性强,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独立性,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灵活性、整合性和选择性。
1.4 缺少专升本会计专业教材。
目前,专升本会计课程教材
选用随意性较大。虽然高校本科会计专业教材多,种类繁多,内容各异,但极少有针对专升本层次编写的会计教材。在高校多数是选用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代用。专升本教学与本科教学对于同一门课程的学时安排不同,教学起点不同。选用本科教材,难以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了解本科学习与专科学习的区别,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2.普通高校专升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专升本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第一学期课程设置中需要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衔接。满足一部分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同学的需要。同时,提高会计专科毕业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本科层次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专升本教学应针对学生具有专科毕业证,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这一有力条件,设置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关系比较密切的《审计准则》、《审计案例》等相关的课程。
2.2引导基础薄弱学生巩固会计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执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变化,引入职业资格教育。针对学生来自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特点,鼓励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会计专业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初级职称考试。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初级职称资格的成绩纳入培养计划,丰富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督促学生参加并通过考试。
2.3 开展跨域融合的会计案例教学。目前,专升本教学中开展的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一门课程某章节的案例教学为主,学习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丰富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以图片、新闻、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现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能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组织起来编写共用的会计教学案例。在编写案例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应用上。案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加以引导分析,开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案例讨论。
篇10
(一)教材建设不合理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是教学中的重点。然而,从目前这两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情况看,二者在内容上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交叉重复,如货币的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管理等章节。这种教材体系的安排破坏了课程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让学生在重复学习过程中感到乏味,也容易让教师的授课安排发生混乱。
(二)教师不够重视从培养目标上看,目前高校会计专业仍以培养核算会计人才为主。而“管理会计”课程本身与核算会计课程接续性不是很强,因此教师本身就对“管理会计”课程不够重视。另外,“管理会计”综合了管理学和会计学理论,对应用方法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而大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后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生产经营决策、全面预算等复杂和高层次的管理,因此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很多的管理会计方法。
(三)学生不够重视在高校会计专业核算会计培养目标下,成为一名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没有进入过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将所学课程进行简单分类,将与其他核算会计类课程连续性不强的“管理会计”排在核心课程之外。另外,“管理会计”课程由于综合性较强,教学任务通常要安排在大四学年,就业、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客观上也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不同于“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管理会计”课程一般只采用单一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并且受实验室和实践场地的限制,实践几乎没有。在教学方法上,“管理会计”教学大多采用理论教学法,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利用习题将理论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这种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却不能培养学生将相关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它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受教者学的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核算会计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具体表现在强调“教”而忽视“学”,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管理会计”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实际,本文建议推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提出,20世纪20年代后得到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的大力倡导。20世纪80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受到了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TaskForce)在《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国内教育界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根据对西方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的研究,“管理会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有效性具体体现在:
(1)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教材中高度简化了的例题,案例将具体企业管理会计方法真实再现,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通过再现较为真实的企业经营实际,将一系列综合性问题抛给学生,他们要经过独立思考、创造性分析,采用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将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使理论不再枯燥无味,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设置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际相似的模拟案例让学生综合分析、展开讨论,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
(3)通过案例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够再现企业经营情景的教学案例,同时给学生留下与理论教学相关的案例分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各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案例问题给予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得到认证,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案例教学法做好系统安排:
1.在理论教学中选择恰当的企业案例穿插其中。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中,作为理论知识运用的手段一般只有一种,即随堂例题。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但是随堂例题一般都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很难反映出企业运营的实际问题。因此,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企业经营实例,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生产经营预测、生产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等章节,案例教学的作用更加明显。管理会计案例的选择总体上应符合实用性、代表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启发性的特征。可以借鉴国外管理会计经典案例,也可以结合我国企业经营实际选择实践性更强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