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现状及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减排现状及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减排现状及前景

篇1

>> 我国通信服务行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服务行业的服务补救分析 SAP 新业务分析软件服务行业客户 汽车服务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中国自助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在移动通信语音服务行业就业情况及前景分析 浅谈金融服务行业创新 留学服务行业优秀品牌 浅谈服务行业如何选址 服务行业品牌创立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行业的实际性运用 集群化发展:电力技术服务行业成长路径探析 论我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转向服务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 加强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HSE管理的分析 博弈论维度的服务行业消费者维权分析 我国服务行业投入产出分析 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管理的分析 福州物业服务行业安防人员流失问题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现状及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9.

[3]张厚明.我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14,( 08) .

[4]尤靖.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信息界,2014,( 06) .

[5]史炜.节能减排应变被动为主动[J].世界电信,2015,( 04) .

[6]刘炜.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 .

[7]马秋卓,宋海清,陈功玉.碳配额交易体系下企业低碳产品定价及最优碳排放策略[J].管理工程学报, 2014.

[8]赵道致,史功明.节能服务公司参与的低碳供应链减排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

篇2

关键词日用陶瓷,节能减排,辊道窑炉,技术及应用

1引 言

资源、能源和环境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连续快速增长,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超过40%,同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就能源总体利用率而言,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美国达57%,而我国只有30~3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市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供应紧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所有的高耗能的生产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中陶瓷工业首当其冲,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严重威胁着陶瓷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节能降耗成为每个陶瓷企业经营者都必须严肃面对及思考的问题。同时,陶瓷的高耗能必然会带来高污染的情况,全国迅猛发展的陶瓷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特别是陶瓷业发展迅速的产区如广东省的佛山、潮州、清远、肇庆、河源等地区更为严重。因此,节能减排是陶瓷生产的大势所趋,也是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我国日用陶瓷业的现状分析

日用陶瓷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出口创汇的能力。我国日用陶瓷总产量在2005年达到170亿件;2006年总产量为138亿件,占全球总产量的70%,出口95.8亿件,占国内总产量的70%。虽然我国日用陶瓷产量在世界遥遥领先,但总体上仍存在产品的档次低、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用陶瓷与建筑卫生陶瓷相比,因其部分产品烧成温度过高,窑型和其它类别产品的生产装备相比较落后等原因,能耗往往是后者的两倍以上。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日用陶瓷工业的健康发展,也是目前国内、省内许多大中型日用陶瓷企业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之一。

从日用陶瓷工业各道生产工序的能耗分布状况来看:烧成工序占陶瓷生产总能耗的70~80%、原料加工和坯体成形占8~12%、其余工序占5~8%。可见日用陶瓷生产能耗主要集中在制品烧成工序。

烧成工序的核心是窑炉。影响窑炉使用性能和能耗高低的关键因素主要有窑炉结构、材料(含燃料)、烧成技术及热利用的水平等。一般窑炉总热支出比例为:产品出窑带出热2~4%,窑头烟气带出热10~12%;窑体表面散热6~7%;物化反应耗热16~18%;窑尾抽热风带出热54~56%;其它热损失3~12%。其中窑头烟气和窑尾抽热风两项带出热占总热量就高达60~70%。窑炉设备或烧成工艺控制的不合理将会影响陶瓷制品的质量,甚至无法烧成,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故窑炉是陶瓷生产企业的关键设备。

日用陶瓷工业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窑型有梭式窑、隧道窑和辊道窑三大类。其中梭式窑为间歇式窑炉,具有烧成制度调节灵活的特点,比较适合烧制大尺寸的产品,但耗能最大。隧道窑和辊道窑为连续式窑炉,具有烧成制度稳定、热利用率较高的特点,可适应大批量产品的连续生产需要。其中辊道窑由于适合快速烧成,具有产量大、成品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是当今窑炉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日用陶瓷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辊道窑炉生产技术,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显著减排的目标,对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均十分重视陶瓷工业的节能减排问题,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陶瓷工业的节能减排主要从原料组成配方、窑炉结构、烧成技术、余热综合利用、优质燃料的采用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入手。

3.1 窑炉结构和烧成技术方面

日用陶瓷工业目前使用较多的窑型有梭式窑、隧道窑和辊道窑。由于辊道窑具有产量大、质量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可快速烧成等优点,在节能方面比隧道窑拥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对辊道窑及其烧成技术的研究、改进和应用进展都很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辊道窑的新设计、新技术报导越来越多,例如湖北黄冈华窑中洲有限公司研发的辊道窑炉,其能耗指标为2000千卡/公斤瓷,折合0.3377吨标煤/吨瓷,但在烧成气氛上大都采用氧化气氛。潮州是我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业对先进窑炉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无疑会对我国日用陶瓷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4年起,潮州市兴业陶瓷有限公司开始研究“陶瓷辊道窑炉快速高温还原烧成节能技术”,通过对辊道窑的燃烧火焰区、燃烧喷嘴、可燃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整体设计,给坯体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创造了一个均匀温度场和均匀气氛场及适于高温还原气氛的烧成条件。该技术在利用辊道窑实现日用瓷高温还原快速烧成,并在余热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潮州兴业公司当年建造了一座陶瓷辊道窑炉,经过反复调试,逐步形成一套快速高温还原烧成节能技术,2005年开始运行至今,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据有关机构检测:该辊道窑炉的有效热利用率高达68.81%,产品单位能耗为170~200公斤液化石油气/吨瓷,折合为290~343公斤标煤/吨瓷,比传统的隧道窑节能20%以上。烧成的日用瓷成品率达到98%,达到节能减排和产品高品质的双重目标。该技术由于采用还原气氛烧成,尤其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3.2 窑炉余热综合利用方面

余热利用在国外很受重视,视其为陶瓷工业节能的主要环节。特别是隧道窑、辊道窑这类窑炉,窑头烟气带走热和窑尾热风抽出带走热两项相加的热量占窑炉总能耗的60~70%,因此如果这部分热量利用得好,对节能指标的实现将产生很大的贡献。目前,国内外将余热回收后主要应用于坯体、物料干燥和加热助燃空气方面。现在,欧洲陶瓷企业普遍采用在窑炉上安装附加余热利用装置,进行窑尾余热的再回收利用;对于排烟废热的利用,也有不少企业采用换热器将热量收集后输送到所需的场所,其综合节能的效果可使窑炉热效率达到80%以上。我国陶瓷窑炉的余热利用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了一系列的余热回收利用装备与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期对蓄热相关复合材料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新型多孔陶瓷材料载体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项目,以陶瓷纤维为基体制备了气孔率高达96%以上的超多孔陶瓷基体,已通过专家鉴定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全具备制备高效率蓄热材料的条件,并已有相关产品投放市场。

3.3 改变燃料结构以减少废气有害气体的排放方面

目前,陶瓷窑炉使用的燃料主要有煤、重油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建筑陶瓷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煤或重油作为燃料。煤或重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主要由喷雾干燥塔和窑炉产生,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其它有害气体(主要由减水剂、防污剂、渗花溶剂等产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以佛山为例,2005年,规模以上的陶瓷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2.74万吨,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潮州地区,由于陶瓷工业以日用瓷和工艺美术瓷为主,质量要求高,价值也高。因此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近年来陶瓷窑炉烧成燃料基本上都使用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洁净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有害有毒气体极少,因此对环境影响尚不明显。

3.4 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

国内外企业一方面努力提高窑炉的烧成技术,尽量提高烧成合格率,减少废瓷的产生;另一方面,将废瓷、废料回收,再用于陶瓷产品的生产。例如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针对废瓷的特点,采用引入高塑性、高保水性粘土,提高废瓷料的可塑性;引入碱土金属矿物组成复合助熔剂,降低废瓷料的烧成温度;引入微量元素,抑制废瓷料中铁杂质显色等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在陶瓷坯料中大量使用废瓷料的不利影响,坯料中废瓷料的使用率达到30%以上,可从根本上解决“陶瓷垃圾”(废瓷)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辊道窑炉应用前景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约有60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有1000多家,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利税20多亿元。陶瓷工业也是广东省的重要产业之一,虽然广东陶瓷工业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但总体上仍存在产品档次低、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能源利用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在烧成环节,由于烧成温度高(日用陶瓷有的高达1300~ 1400℃),排放的废气温度也高,通常高达200~300℃,大量的热能及有害气体排出窑外,不但增加能耗,而且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日用陶瓷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辊道窑炉,既可为企业大大节省燃料成本,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潮州是中国瓷都,陶瓷业是潮州第一支柱产业,年产值达180亿元,其中日用瓷占40%以上,现有大、中型窑炉1000多座,加上小型窑炉,年耗用液化石油气60多万吨,价值30多亿元,节能减排潜力非常巨大。

近期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国家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等因素影响,给外向型的陶瓷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由于陶瓷业耗用大量资源和产生大量的“陶瓷垃圾”,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问题。因此,陶瓷企业对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和较大的积极性。辊道窑节能减排技术在日用陶瓷生产方面的推广应用,正是适应了陶瓷企业的迫切需要,可以大力推广和迅速取得效益。

篇3

关键词:锅炉;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在役锅炉能耗现状

我国工业锅炉制造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推进行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生产企业数量增加较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纵观工业锅炉行业的发展,虽成绩斐然,但现状堪忧。

总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行业中仍存在生产厂家过多、生产分散,多数企业生产能力较为低下、企业间发展不均衡、生产集中度不高等问题。经调查,虽然大部分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活力有效提升、市场反应能力明显增强,但部分企业仍然缺少长期发展战略,致使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开发的档次和水平依然不高,产品性能质量没有显著提高。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市场竞争处于低级化,行业总体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提高不快。

能源浪费现象尤其严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量大面广的工业锅炉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煤烟型污染源。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调查分析,我国目前在用燃煤工业锅炉约47万余台,每年消耗标准煤约4亿吨,约占我国煤炭消耗总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仅为65%左右,该平均运行效率明显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

二、锅炉污染物排放现状

由于国家能源政策及当前油气价格的因素,在用的工业锅炉能耗浪费的主要原因有煤质差、污染大、锅炉结焦、积灰严重、热效率低、煤种多变、排烟温度高、锅炉容量偏小、系统自动控制水平低、水质达不到标准要求、冷凝水综合利用率低、人员操作水平不高等诸多因素。

锅炉容量小、热效率低。近年来热电联产项目虽然逐步上升,但总体上小容量锅炉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大多锅炉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造成不完全燃烧和排烟温度升高,热损失增大。煤种多变、煤质差,工业锅炉的燃煤由于产供紧张,其颗粒度、热值、灰分等均无法保证。而工业锅炉90%以层燃锅炉为主,层燃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差,当煤种发生变化时,其燃烧工况相应也发生变化,且燃烧时工况也相应变差。

排烟温度高、系统自动控制水平低。企业大量使用有机热载体锅炉,而有机热载体锅炉燃烧方法大多数以层燃为主,其排烟温度长期在300~350℃之间,大量高温烟气及粉尘SO2、CO2、NO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热量流失严重。在用工业锅炉普遍未配置运行检测仪表,操作人员在调整锅炉燃烧工况或负荷变化时,由于无法掌握具体数据,不能及时根据负荷变化调整锅炉运行工况,锅炉、电机的运行效率受到了限制,造成了浪费。

三、我国锅炉节能减排对策

(一)采用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该技术综合了鼓泡床和高速汽化床锅炉的优点,克服了高速床磨损严重、高温分离结构复杂、难于控制的缺点。循环流化床锅炉适用的燃料为工业煤矸石、烟煤、贫煤等,燃烧效率为89%~92%,容量35~130蒸吨。1台75蒸吨锅炉每年节煤1万吨,一年减少CO2排放1.69万吨,寿命期内可减排CO2排放25.42万吨。抛煤机燃烧锅炉。在抛煤燃烧过程中,煤粒细屑抛入炉膛时呈半悬浮燃烧,较大颗粒落到炉排上继续进行层状燃烧,此种燃烧具有着火条件优越、燃烧热、强度高、煤种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还配有二次风及飞灰回燃装置以充分燃烬及减少飞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污染排放。锅炉热效率大于84%,容量为10~30蒸吨。1台75蒸吨锅炉每年节煤8100吨,一年减少CO2排放1.33万吨,寿命期内可减少CO2排放19.97万吨。

(二)锅炉燃烧系统的优化

由于我国煤炭管理环节粗放,目前所用的燃煤是未经筛分分选的宽筛分燃煤,煤粒粒度大的可达40mm以上,另外还有40%左右的粒径是小于3mm的粉末煤,超过层燃炉对燃煤粒度的要求,原来的给煤机构为煤闸板式,燃煤经煤闸板挤压后形成的煤层非常密实,大颗粒煤之间的间隙被细煤填满,造成通风困难,在开始通风较强区域的燃烧速度快,空隙率增加的速度也相应加快,使强风区域风量越来越大,从而很快被燃烬。反之,通风较弱的地方风量越来越小,最终在此处造成较大的不完全燃烧损失,细煤比较集中的地方易形成火口。消除火口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分层给煤装置,对燃煤进行粒度分选,使落到炉排上的燃煤按粒度大小分层排列,即大块煤在下面、中块煤在中间、细煤在煤层表面。这样煤层比较疏松,煤粒之间有间隙,降低通风阻力,减小鼓风机负荷,有效避免炉排上出现的火口和燃烧不均匀现象,改善煤的着火条件,提高火床的热强度和燃烧速度,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

(三)热管换热器回收锅炉烟道余热

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由管壳、管芯、工组成的封闭系统,它有体积小、重量轻、传热功率大,流动阻力小等许多优点。热管传热是靠工质的沸腾和凝结,因此单位截面积的换热量很高,同时热管内部空间充满饱和蒸汽,管子各处几乎是等温的,所以热管能在温差较低的情况下传递较多的热量,加之热管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由于热管能在低温差下良好的传热,无疑对于热回收、节约能源起到很大作用。热管换热器属于热流体互不接触的表面式换热器,作为工业锅炉的尾部受热面可充分利用锅炉的排烟余热,提高锅炉效率,节约能源;可用作为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热管式省煤器和热管式热水器。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用来加热燃烧用的空气,不仅可以降低排烟损失,而且采用热空气可大大加强燃烧,能有效地降低灰渣含炭量和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因此可大大提高工业锅炉效率;热管式省煤器用来加热锅炉给水,热管式热水器用来加热生产和生活用的热水,都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应用也很普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低温碳钢;截止阀;设计;应用

制冷行业被列为高耗能行业,制冷装置的节能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制冷系统中设置最多的一类阀门,低温碳钢截止阀在制冷行业中应用得也最为广泛,加强这方面的设计,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截止阀的发展现状及技术难点

1.1我国国内截止阀的发展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阀门产品种类繁多,型号多样,国内阀门行业能够自主生产的阀门产品就有12个大类,3000多个型号,很多关键性的阀门技术都已被突破,其在研制和应用过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国内阀门行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阀门的设计、生产和应用能力还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同时,我国制冷设备企业的科研投入还比较低,采用的检测手段仍相对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内制冷技术的发展。除了少部分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外,其他阀门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还比较封闭,对一些技术的分析手段还并未完全掌握,只能根据订单来对截止阀进行设计和技术处理。此外,国内的阀门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程度也比较低,致使国内阀门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偏低[1]。

1.2制冷用截止阀的技术难点

作为制冷系统中设置最多的一类阀门,制冷用截止阀的技术难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如何采用国际先进的三维实体建模设计理念,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运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模拟优化,以此来提升流通能力,使其具备节能特性,从而降低制冷系统的运行成本;第二,如何选用新材料,运用新工艺,进一步提高截止阀阀体耐腐蚀和耐冲击性能,以此来优化阀体的结构,确保截止阀结构更加先进,阀体强度更高,耐压能力更强,流阻系数更小,节能降耗和内腔清洁度更高;第三,如何选用密封材料,采用密封方式,进一步提高截止阀门的密封性能[2]。

2.低温碳钢截止阀的设计过程

2.1设计步骤

低温阀门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冷态试验,对阀门温度场进行模拟和热力分析,以此来确保阀门产品的质量。低温碳钢截止阀的设计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确定产品组成结构,阀体为直流式Y形结构,铸造阀体坯形,将阀门和系统管道进行焊式连接,阀瓣和阀杆为滚珠连接结构,工程塑料采用软倒密封的上密封结构;其次,确定各零部件材料,阀杆为不锈钢,阀盖为铸钢,阀体毛胚材料为低温碳钢,密封填料采用含石墨的复合聚四氟乙烯;再次,确定各零部件的产品图纸,采用国际先进的三维实体建模设计理念,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运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模拟优化,制造装配出样品,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填料函与阀门温度场进行模拟和热力分析,明确阀门的具体尺寸;最后,制定阀门产品加工工艺以及所需的工艺工装,由工艺人员编写工艺文件,由模型工制作相关模型,由工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完成对工艺装备的试制。

2.2设计特点

低温碳钢截止阀设计具有三大特点:其一,截止阀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组成零件的确定全部是参数化模型,从设计初期就增强了各尺寸的相互关联性,实现了对系统结构的优化;其二,阀体结构采用的是阀杆与管道中心线夹角45o的直流式Y形焊接阀体,阀体材料采用氩氧脱碳精炼的低温碳钢,截止阀结构先进,阀体强度高,大大提高了截止阀阀体耐腐蚀和耐冲击性能;其三,软倒密封的密封结构,密封填料为含有石墨的复合聚四氟乙烯,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作为新设计开发的国内新一代制冷装置用截止阀,低温碳钢截止阀主要应用于食品、水利、化工、制药等行业冷冻、冷藏系统,对制冷系统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切断和接通,转动阀门手轮,带动阀杆升降阀瓣,使其开启或关闭,在应用中充分体现了其节能特性[3]。

3.低温碳钢截止阀的应用前景

以LCB100阀门为例,其原材料成本为280/只,制造成本为500/只,市场售价为900/只,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这充分表明低温碳钢截止阀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工程实践应用也表明,该产品结构合理,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其采购价格便宜50%以上,同时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无缝管件和阀体接口进行焊接,省去了焊法兰、紧螺栓等工作环节,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装费用和工人工资,在具体应用中,阀门能够满足在氨制冷、低温(-46℃)状态下的使用要求,最新设计的阀体结构要比传统的低进高出型式流阻小,可以减少每日6h的冷库房拉温时间,大大降低了单日单台机组的耗电量。由此可见,该产品在满足系统使用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制冷装置的节能性。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是主要发展方向,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投资势必会不断增加,环保制冷产业也势必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制冷设备将会更多应用新型低温碳钢截止阀,这也势必会给研发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4]。

4.结论

制冷设备的发展已被纳入国家《节能减排发展规划》中,要求截止阀必须具备良好的节能性,伴随着制冷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阀门产品势必将朝着高参数、高技术含量、长寿命的方向发展,低温碳钢截止阀的设计技术也会更加先进,在具体应用中的耐低温性能也会进一步提高,这势必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关洪涛.低温碳钢截止阀的研制与开发[J].焦作大学学报,2013,11(3):80-81.

[2]王保华,卢杉.低温碳钢截止阀设计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17(9):37-38.

篇5

【关键词】干式除渣系统 发电机组应用 节能 环保

【中图分类号】TK22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72-01

引言

我国的发电企业多数采用的是火力发电,而燃烧后产生的废渣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发电企业的一个难题,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如何能在环保、节能的前提下处理这些废渣,就摆在了发电企业的眼前。

我国原有的处理方式是湿式排渣系统,但是这个系统的弊病就是会使用大量的水,而且极易产生废水,出现再生污染。1999年我国的的一个大型电厂引进了意大利MAGALDI公司研制出MAC干式排渣系统,这是干式排渣系统首次在国内开始使用。干式排渣系统与过去常规的湿式排渣系统相比,具有节水、节能和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国家节能政策的倡导,近几年来在发电厂除渣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国内已经如入运行的干式除渣系统约计有30台套,自2005年至今约有100余台机组的新建工程都采用干式除渣系统设备。

1、概述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能源人均占有量和能源有效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原因就是我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严重的能源供应与需求的无法协调,所以国家近几年陆续推进各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节省能源,号召使用低耗能、高环保的设备。

我国的发电企业一直都是一个能耗大户,如何在发电企业的工艺环节与设备运行中做到节约能源、环保生产、清洁生产?除了发电企业员工都能有节能减排意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也要积极开发和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企业也要把节能减排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合理和高效地利用能源。

干式除渣系统的出现就为火电企业发电机组的节能减排、环保生产、清洁生产解决了这一问题,风冷干式输渣系统工作原理:风冷干式除渣系统首先能保证干式除渣系统的不间断运行,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炉渣能够全部落在除渣机的链式输送带上,虽然炉渣温度较高,但是运行速度不快,在压力为负的状态下,受到控制的少量外界冷空气能够逆向进入这个系统的内部,能让高温的干渣在逐渐冷却中完成燃烧。冷空气与高温干渣能够达到充分的热能交换,锅炉的辐射热和干渣的热吸收能使空气温度升高到锅炉的二次送风温度,这部分热量还可以再利用。干渣在进入炉膛后,渣的冷却温度则下降到正常温度,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了。我们厂原有的技术是捞渣机从水中捞出渣,经捞渣机破碎后与水混合搅拌然后由渣浆泵打走。经过技术改造后,加装了二级捞渣机从一级捞渣机下经二级捞渣机提升脱水后落入渣仓再次脱水后经车运输到灰场。经过在我厂一段时间的生产运行,这种生产方式还是可行的。

2、干式除渣系统应用分析

干式除渣技术最初是由日本的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发明的,采用的是封闭式链板输送机,但是他们研制的这个系统链条传动对高温物料输送适应性差,所以产品没能广泛的应用。1987年,意大利的MAGALDI公司研制出了MAC干式排渣系统,并且首先在意大利本国进行使用,我国的一个大型电厂电厂1999年引进了这套技术,并且在一直使用,运行情况良好,但是由于费用过高,这套系统没有在我国开展起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与节能,市场上干式除渣系统的成本开始降低,我国自主研发的干式除渣系统也可以投向市场,我国的很多电厂也已经采用了这套系统。目前在国内比较有名的企业是青岛达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他们研制的 “四洲牌”干式除渣系统已经在国内30多家发电企业的发电机组中进行了使用。

干式除渣系统有以下优点:

(1)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整套系统都是零用水量、没有水资源消耗,也没有废水排放。

(2)干式除渣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让少量自然风直接与底渣接触,让渣中未完全燃烧的碳继续燃烧,燃烧后的热量被送入炉膛,减少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物理热损失,有利于锅炉效率提高。

(3)燃烧的干渣由于充分燃烧、没有燃尽的碳含量很低,不用水解就保持了活性,提高了综合利用的价值。

(4)整套系统使锅炉排渣更加简单,也不需要占用厂区多大面积的地方,节省了发电厂的用地。

(5)锅炉结焦时,由液压破碎机拦截、待燃烧充分后进行初步破碎,有效保护下部设备,避免了从前湿排渣系统的爆炸现象,对发电机组的安全起到了有效地保护。

(6)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火电企业集中在北方,而干渣不怕结冰,可以忽略干渣的防冻措施,解决了原有的湿渣系统冬季不能使用的难题。

综合以上六点分析,干式除渣系统是一个环保、节能的系统,符合国家环保、节能的政策,也符合火电企业的使用需求,尤其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这种不用水的干式除渣系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3、干式除渣系统有何问题及如何解决

干式除渣系统虽然从国内外来看,已经使用了近20年的时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国内几个比较成型的发电机组干式除渣系统的研究,总结主要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是:

(1)一级碎渣机上部渣块倒灌于清扫链。

解决办法是:一般的发电企业都是在在清扫链出口处加装防护挡板,说白了,就是添加一个遮挡的物件,这样就使灰渣不会再产生倒灌问题。防护挡板的加装的要求,就是外体与砧面板相平,在减少输送空间的同时,增强了防倒灌能力。

(2)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性能和控制调整不是很熟悉,经常造成堵渣现象。

解决办法是: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因为系统是新的,再加上与原有系统根本不一样,自然会有操作不熟练的事情发生,只能针对新设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干式除渣系统的输渣原理和运行操作,就能避免由于操作控制原因造成堵渣。

(3)清扫链过渡段积灰。

解决办法是:就是一般发电企业的通用办法都是沿着MAC机箱体底板走向安装一条抽灰的管路,因为这个管路能始段接入积灰严重的清扫链过渡段,而最终这个管道的终段与负压输送系统管路是相连的,所以利用负压输送系统的抽力,就可以达到定期清灰的目的。

4、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水资源却越来越短缺,干式排渣系统的优点就是整个的处理系统都是密闭的,干渣的排放与输送都不会泄露,而且系统采用自动化程序进行控制,保证使渣中的未燃烧物质继续燃烧,燃烧后的热量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既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也有利于干渣的综合利用,而且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热量的回收再利用,还节约能源。国家对企业的节能、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为干式排渣机的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会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启杰,杨宇春.干式排渣机在电厂除渣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2]吴潮之.干式除渣技术在100MW发电机组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10.08

[3]余海明.我国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技术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1

篇6

Pu Weife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西安 710071)

(Art & Humanity School,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

摘要:碳金融是一个新型的能源交易市场,它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结合起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对策。

Abstract: Carbon finance is a new type of energy trading market, it combin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each other, and it has great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arb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carbon finance.

关键词:碳金融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Key words: carbon finance;the status quo;constraint factor;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35-02

1碳金融的产生及发展前景

近20年来国际社会的一个焦点就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为缓解人为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首个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全面控制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设定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减少50%;1997年底,14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12年底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要降低5.2%,此外,还规定了各国需要削减的具体目标,即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和加拿大削减6%。这两个文件成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依据。

《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催生出了以温室气体排放权为交易对象的市场。由于二氧化碳是最普遍的温室气体,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是最大宗的,因此国际上把这一市场简称为“碳市场”。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升,产生了碳金融的概念。碳金融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包括基于碳减排的融资活动、基于碳交易的投资增值活动以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等。碳金融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它的宗旨在于发挥市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的作用,使有限的资源投入低碳经济,促进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碳金融业务发展十分迅猛。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不断创新、规模迅速壮大。2004年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不到10亿美元、交易量为10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2年,碳交易总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而碳交易量将达到100亿吨。据英国巴克莱银行资本环境市场部总监预测,按照目前的速度,在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2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国内碳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CDM项目和“绿色信贷”业务是最主要碳金融方式。

2.1 CDM项目根据交易排放权本身的产生类型,国际碳交易市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项目市场和准许市场。根据《京都议定书》,我国在2012年前不需要承担减排的义务,所以目前我国碳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其中主要是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交易。具体来说就是发达国家与我国合作,由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在我国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完成他们在《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承诺,也就是发达国家以资金和技术来换取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

目前,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截止到2011年3月15日,全球通过EB(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的CDM项目数为2911个,比2009年增长了49.5%,中国通过EB注册的CDM项目数为1273个,比2009年增长了81.6%。在新增的通过EB注册的CDM项目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从2007年的28%上升到59%(详见图1)。

中国实施CDM,一方面可以使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获得新的融资渠道,也可以取得正常商业途径无法获得的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外国投资,通过CDM改进技术,提高效能或改变燃料,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中国畸形能源结构的调整。

2.2 “绿色信贷”业务兴业银行是国内首家开展绿色信贷的银行,它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帮助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截至到2009年3月,全行34家分行,共融资35.34亿元,支持全国91个节能减排项目;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也先后推出了收益率和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挂钩的理财产品。

3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在发展碳金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碳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相关金融业务和衍生产品也随之而来。然而,我国碳金融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问题,有诸多制约因素。

3.1 我国对碳金融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从政府政策角度看,企业的产业结构从高碳到低碳调整,往往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而盈利能力下降,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经济效益,这时就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补偿。但由于碳金融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而且我国不承担减排义务,有关部门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综合配套政策,导致转型企业风险上升。其次地方政府不够重视。有的地方政府不愿通过排污权交易出售“发展指标”,认为限制了地方的发展,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再次企业对碳金融认识不足。国内许多企业缺乏相关的知识,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最后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业务不熟悉。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项目开发、操作模式、交易规则尚不熟悉,不敢贸然介入其中。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处于观望状态,并且少数金融机构从事的碳金融业务相对单一,缺乏与此相关的金融衍生创新产品。

3.2 “节能减排”项目信贷不足商业银行对于“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供给量相对于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需求量仍不足。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节能减排”项目风险较大。作为新兴项目,“节能减排”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除了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项目风险、法律风险、清洁发展机制特有风险和周期风险等,其中比较特殊的有政策风险和周期风险。政策风险既有来自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又有来自于国际“节能减排”政策的变化,如2012年后我国是否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决定了2012年后合同的有效性。周期风险是指由于“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周期过长,一方会制约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此类项目需要的持续资金投入和不确定的产出对比会为银行的宏观调控增加难以预知的变数。因此“节能减排”项目复杂的风险因素加大了项目的融资难度。第二,中国碳金融交易存在法律、监管和核查等问题。“节能减排”项目相关的法律规范及实施细则还不熟,交易不规范,法律制度的政策缝隙易引发道德风险,而商业银行对安全性、效益性与流动性偏好和审慎铁律决定了目前“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供给量不足的局面。而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数量缺乏,监管体系不成熟,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不完善,而“节能减排”项目自身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且涉及区域广,加大了商业银行对其信用风险评估的难度,因此银行对于“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较低。

3.3 碳金融被动定价局面转变难在与发达国家碳排放购买方谈判时,中国作为碳排放的出售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中国虽然具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但是目前我国碳金融发展落后,不仅没有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和碳交易平台,而且缺乏碳证券、碳期货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这使中国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不得不接受外国碳交易机构设定的较低的价格。例如目前国际市场的碳交易价格一般为每吨17欧元左右,而国内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价格在8~10欧元,大约是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因此,我国面临着“碳金融”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定价权刻不容缓。

3.4 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在CDM机制项下,作为一种虚拟商品的碳减排额,其交易规则非常严格,开发程序比较复杂,合同期限较长,通常只有专业机构才具备此类项目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的,而中国国内的中介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系统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与此同时,中国碳金融交易行业的基础设计能力建设目前还没有到位。

4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对策

虽然哥本哈根会议不尽如人意,但它释放了这样的信息:“碳资源”势必像黄金一样宝贵,碳市场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是不容置疑的。预计到2012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同时又要降低随之而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碳金融”发展之路。

4.1 加强对碳金融的重视,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充分认识碳资源价值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价值,准确评估碳金融在中国所面临的风险,从宏观决策、政策扶持、产业规划等方面来统筹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加大税收、法律等政策的扶持和补偿的力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定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企业来说,应充分认识到碳金融市场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利用相关政策,积极根据行业、自身发展计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力争国家环境资源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努力迎接碳金融的机遇和挑战,尽快熟悉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和交易规则,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中去。同时要认识到目前我国碳金融方面的人才还很匮乏,应加强碳金融方面的人员培训,培养专门人才,逐步构建适合开展碳经融业务的团队。

4.2 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碳金融支持政策,营造宽松环境一是金融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将碳金融业务的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中,制定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全面、及时、准确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碳金融业务的风险。二是加强对风险的监控。CDM项目一般审批时间长、开发周期也长,所以要加强对项目建设风险、运行风险的监测,确保资金及时回流还贷。三是加强对碳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二是政府要完善碳金融配套支持政策。“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点,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提供相应的财政税收、环境保护、信贷规模导向、外汇管理等政策与之相配套,引导社会资本向低碳产业聚集。资本市场融资方面,对于低碳经济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要优先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税收方面,对CDM项目可以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必要的时候提供财政担保,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对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取得的收入实行税收优惠。财政扶持方面,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为CDM项目贷款提供利息补贴。货币政策方面,对节能减排项目等予以信贷倾斜。监管方面,可采取扩大CDM项目贷款利率浮动范围,降低CDM项目贷款资本金要求等差异化措施。

4.3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协同合作,争取碳排放交易的定价权目前,欧元是国际碳交易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其次是美元和日元,澳元、加元等货币也在紧随其上,不断提升其在碳交易中的影响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利用碳交易来不断扩大本国货币的国际交易和结算能力,来争取碳排放交易的定价权,欧元、美元、日元纷纷争当碳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从而在未来的碳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场外交易压低了我国碳排量的供给价格,交易品种少使我国没有国际交易中的话语权。我国也应不断提升人民币在碳交易中的影响力,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取得定价权,也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4.4 积极培育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中介市场是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关键,要加强与国外中介机构的合作,深入研究国外中介市场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消化吸收,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中介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培养一些专门从事碳金融评估、会计、法律、资讯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现有的中介机构将工作领域向碳金融市场上转移。同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支柱,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加强和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研究探讨,2010,(12):30-36.

[2]王旋.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44-45.

[3]丁玉梅,刘应元.刍议构建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J].经济问题,2010,(12):48-52.

[4]蒋毅一,杜静.碳金融市场分析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开放导报,2010,(12):48-51.

[5]王倩,李通,王译兴.中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与路径分析[J].社会科学专刊,2010,(3):147-151.

篇7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粒度分布;富氧燃烧

中图分类号:TK2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008-03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1.1 循环流化床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流化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化工领域,流化床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大部分来自化学工业的成就。1921年,德国的Friz Winkler 发明并成功地投运了流化床。1942年,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在Baton Rouger 炼油厂投运了一台快速流化床。由于设计原因,设备在除尘、固体物料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的控制以及再热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工业界改用了低速鼓泡流化床的设计。20世纪60年代末,循环流化床正式进入工业应用阶段。1976年,首次提出了快速流态化的概念。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8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推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中国为了解决劣质燃料燃烧问题,在60年代开始了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工作。1965年,在广东省茂名市投运了一台14 t的流化床锅炉。1976年,为适应燃煤供应紧张、煤质下降的形式,工业锅炉制造厂大力发展燃用劣质煤锅炉。到1979年,共发展了56种规格的锅炉,大部分是沸腾炉。但因为燃烧效率低和飞灰含碳量高,沸腾炉发展缓慢。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燃煤锅炉于1971年改为流化床锅炉,运行情况良好,为国内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CFB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由于产品设计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论发展落后的原因,运行问题较多。经国家组织的完善化研究后,CFB在90年代中后期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国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正加大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双炉膛300 MW等级的CFB技术。为了完全发挥其优势,循环流化床锅炉必须向大型化和超临界参数方向发展。从技术角度看,由于CFB锅炉的炉内热流特性使其比煤粉炉更适合与超临界循环进行技术结合,所以大型化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经济角度看,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符合我国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缺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其独特的燃烧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如:①蓄热量大,燃烧稳定,对燃料适应性广;②炉内传热强,截面热强度高;③低温燃烧,污染较轻;④锅炉设备占地面积少;⑤流化床燃烧的灰渣可以综合利用。

同样,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中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缺点如下:①飞灰含碳量高于煤粉炉;②对固体颗粒分离设备的效率和耐磨性要求高;③烟风阻力大,厂用电率高。

2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减排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车联网;交通拥堵;安全驾驶;节能减排;低耗;空间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085-02

车联网是网络智能化发展下产生的更实用于交通的巨大交互网络,众所周知车联网的优势很多,也期待车联网的快速起步能将他们从枯燥的驾驶座上解放出来,但是目前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级信息服务阶段,车联网技术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起来还需克服重重阻力。尽管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已经显而易见,不可否认信息高度集中的当今社会,个人信息泄露进而被不法利用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较高的生产成本决定了拥有车联网技术的车辆价格高昂,目前并不能适用于大众。

1 车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非常显著,人们也基本能了解车联网对当今社会做出的诸多贡献。未来车联网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为信息服务、安全驾驶、节能减排。目前车联网技术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想同时具备安全驾驶和节能减排性能,这期间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车联网技术走上商业化的道路,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它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帮助;需要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加入,建立安全扎实稳定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需要城市规划者和基础设施专业建设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建立与车联网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汽车制造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用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研发,如此,车联网技术的走上商业化道路一定指日可待。

2 车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发达的网络为确保每个用户的安全,个人信息逐渐公开化透明化,要想在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所需服务,就必须先将个人真实信息提交服务器,才可以实现信息平等共享。车联网信息共享也是同样的道理。

2.1 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

与互联网相似,车联网在相当程度上也具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车辆将即时信息随时上传网络,所有个人信息便公开在网络上显示,这样一来,就加大了用户信息被窃取的风险。另外网络黑客专门利用网络病毒侵蚀车联网系统,一旦不慎中毒,后果将无法预计。

因此车联网想要取得长远发展,信息保障体系的健全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前提,否则即使取得一时的突破,也无法在时间的考验中散发真正的光芒。

2.2 信息共享系统的压力过大

智能化交通的特性是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建筑之间都能实现信息互通,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信息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公开化。在系统应用中,每个人的信息都随时显示在网络上,还要根据即时情况不停地进行更新和切换,合理的分配信息传输分流网络的传输量,这对电信系统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系统如果不够强大和稳定,随时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在车联网的运行系统中若暂失信息传输功能,后果将不堪设想。

2.3 高昂的成本是否被大众所接受

车联网技术成功运用在汽车行业上,汽车的造价必然会大幅提高,除去原本质量过硬的硬件设施外,科技化的成分占价格上的比重更大。车联网技术发展即是为服务大众,就不得不考虑大多数人的需求,价格高昂必定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阻力,突破成本昂贵的瓶颈。

2.4 交通辅助设施的建设

车联网交通辅助设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城市规划者和基础设施建设专家需与汽车制造企业、通信网络建设企业联手合作,相互给予技术协助和建设性意见参考,在不断探究研发的路上将车联网的强大性能发挥到极致。

3 车联网技术能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状况并预知路况

车联网能实时进行交通拥堵状况的通报、路况信息通报、交通事故通报,这些优势都是车辆导航仪不曾达到的。

3.1 车联网技术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

车联网利用车辆GPS导航系统,定位上传至总服务器每个路段各车辆的分布情况,再将汇总结果回传终端。车主可以通过车内导航系统掌握道路拥堵情况,合理选择避开高峰路段行驶,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并提高个人单位时间内的办事效率。

3.2 城市道路拥堵现象日趋严重

国内一二线发达城市交通拥堵状况长期不得解决,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改变,车辆的购置数量逐年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有了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地级市发展的态势。

目前车联网技术还在初级阶段,道路情况分析大多依靠车载服务信息来实现,但大多数车主并未能及时收到路况信息,或待收到信息已为时过晚,此对道路拥堵状况并未实际显著的成效可言。

3.3 车辆导航仪并未能解决更多问题

车与路的信息系统一直是车联网技术发展的重点,智能交通的普遍化也一直是人们殷切的希望。车联网技术的智能性和更多优势是车辆导航仪远不能比肩的。

4 车联网技术发展能实现零事故率安全驾驶

行驶中,当车间距接近规定的最小值时,车联网智能化系统传感器就会感知并提前减速。在危险路段或转弯较多的山区路段,前后方有车辆驶来时,车联网系统能够在车辆接近时及时检测到车距,车主便可根据系统提示做到提前减速,严格按照交通指示通行。车联网技术在安全驾驶方面可以提高事故预知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做出快速反应。我国地理地形丰富多样,其中不少城镇坐落在山区。例如近几年校车事故频出,主要因为严重违反交通规则超员超速,除此之外,不少事故与险峻路段更有着直接关系。在傍山险路、急转弯道、窄道和需要让行等事故频发路段,智能交通的优势显而易见。车主因视线盲区不能提前看到前方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在险峻事故频发路段装置信号发射传感器,当有车辆接近时,车内传感系统就会监测到车外发出的传感信号,进而实时准确的传输监测数据,从而提醒车主提高警惕,提前减速慢性,这样不仅提高了交通安全系数,即便是在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之时,也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应急反应,将事故的伤害率降到最低。

5 车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上效果显著

展望20年后我们驾驶汽车的状况,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维文阐述,未来绿色交通必是交通系统的主流。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是最具挑战性的。

5.1 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我国汽车行业能源消耗,尾气排放量的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不可滞后的问题。对于车联网这一新兴科技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政府相当重视并给予了极大的经济支持和鼓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电池技术为主的新能源车辆的研发,根据车辆的类型不同,研发不同种类的电池。从目前来看,电池的发展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功效的状态,期待真正的绿色电动车能够达到和传统的汽车一样甚至比传统汽车更优异的性能。

在传统汽车领域有很多小型电机,这些小型电机的电气化是将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使用小型电机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使用电源管理、热管理、减少摩擦也是很有效的途径。例如减少轮胎的摩擦和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都可以相应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2 未来汽车靠纯电力驱动

未来依靠纯电力驱动的汽车,只要燃料为纯电力或氢气,城市交通辅助设施中停车位上随处设有以供电量不足的车辆充电的太阳能充电设施,随充随走,丝毫不损害环境,不消耗燃油,更是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6 车联网技术能依情况降低油耗

中国工程学会课题组对于连续道路的通过性做了几百次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在所实验的路口以怎样的速度经过时可以将油耗降到最低。这项研究是初具现实可行意义的,同样在传统汽车行业也是适用的,只要能通过车联网云端计算出耗油量最低时最适宜的速度,那么每辆车经过一个路口都能节省10%的油耗是一条非常高效的能源节省路径。

7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汽车空间丰富化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驾车多年来一直是处在一个封闭空间里的个人活动,不与外界交流。而车联网打破了这一局限,高度智能的车载信息系统,让车主在这个狭小的汽车空间里就可以随时了解实时资讯。车联网还与社区网络、智能电网和交通信息网络等相互相通,根据车主的要求进行即时资讯的灵活转换,真正做到了“方寸之间,可知天下”。

多元丰富的车联网络信息汇集,使传统的单一枯燥的车内生活变得有趣生动,使人们的思维不再受限于汽车只是代步工具的束缚中,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增加,汽车制造行业也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克服多重阻力积极进行制造研发。科技的发展促使汽车产业变得更人性化,让汽车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忠实生活助手,也使汽车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8 结 语

车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景无限壮阔,网络高科技化使得传统的代步工具功能多样化,信息多元化,驾驶风险最小化等,尽管目前面临的阻力还很多,但是依人类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传统,将来某天一定可以实现人们对车联网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张洪超.车联网技术发展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3).

[2] 任开明,李纪舟,刘玲艳,等.车联网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通 信技术,2015,(5).

[3] 葛松林.面向汽车产业的车联网技术[J].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专辑 报告,2015,(4).

[4] 刘建华,杨世航.浅谈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10,(28).

[5] 袁雨.专利网络视角下车联网关键技术发展探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 学,2015.

[6] 赵蕾.基于车联网的车载多功能服务平台[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

篇9

关键词:节能 外墙保温 导热系数 防火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以及全社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建筑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能耗占全社会GDP能耗的30%以上,建筑节能形势极其严峻,任务极其艰巨。控制建筑能耗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广建筑保温措施是减少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手段。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推广建筑保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保温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大幅降低了欧美国家的建筑能耗。

1、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构造及原理

1.1 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构造

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是在真空绝热保温板的基础上对该产品进行改进形成的,厚度仅为传统保温材料厚度的1/8~1/3,是由无机粉状和纤维状芯材与高阻气复合薄膜通过抽真空封装技术制成的一种高效保温板材,由芯材、高阻气薄膜与吸气剂3部分组成,具有A级防火、导热系数低和保温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可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屋面及楼面的节能保温工程。

1.2 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原理

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3种方式。传统的保温材料只能从一种形式上对热量的传递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例如,传统的建筑保温材料像挤塑板、聚苯板等主要是通过减少热传导的方式来减少热量的传递;真空玻璃主要是通过减少热对流的方式来减少热量传递;隔热涂料则是通过利用光折射的原理来减少光辐射热从而达到隔热效果。而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是将真空原理和光折射原理进行有机结合,对热传递的3种方式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高阻气薄膜是由铝箔和另外几种高分子薄膜复合而成,而铝箔可以反射70%~90%的辐射热;芯材的主要原材料是无机硅类空心微珠,也是一种良好的保温材料,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在0.03瓦/(米・度)~0.04瓦/(米・度)。

由于空气可以传导热量,因而在板材的垂直方向形成了热传导通道,通过对产品内部抽真空处理,降低了产品内部的空气含量,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热传导通道形成的不间断传导,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导热系数。另外,由于将留在绝热板内部空间里的气体清除掉,提高了板内的真空度,从而也隔绝了板内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这也降低了产品的导热系数。因此,通过抽真空处理,不但有效地降

低了热传导引起的热传递,而且隔绝了热对流引起的热传递。根据研究,将导热系数维持在低于0.008瓦/(米・度)时,既保证了产品的高性能又降低了抽真空的成本,有利于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建筑行业的应用(见表1)。

2、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特点及优势

超薄真空绝热板同传统保温材料相比,性能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保温性能更好,达到相同的保温效果所需厚度仅为传统保温材料厚度的1/8~1/3;二是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热导率较传统保温材料更低;三是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燃烧性能为A级,完全满足建筑用外墙外保温节能材料的防火等级要求。

3、综合效益分析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实现低碳绿色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国家提出了自主减缓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采用的无机材料为利废收集材料,不产生废气、废水,属环保低碳材料范畴。取材广泛,符合环保低碳引导政策。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可应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节能保温工程,包括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非透明幕墙保温及防火隔离带;工业建筑保温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采用。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从8.3%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的目标。“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更加明确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采用低能耗零排放加工工艺,对保温行业的节能减排是个有力支持。

目前,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传统的保温由于导热系数的瓶颈很难实现65%的节能要求,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导热系数仅为0.008,由于其具有的超低的导热性能,大大降低了保温厚度,能有效地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政策的要求实施,意味着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生产和供应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从两个应用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的施工案例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及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的计算。

(一)经济效益分析

以某项目为例,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保温面积为22万平方米,外墙保温施工成本按145元/平方米计算,该项目的外墙保温施工总造价为3190万元。要达到65%节能标准,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800吨,按标煤成本900元/吨计算,则每年可节约耗能费用522万元,6年可节省3132万元。因此6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可减少负担并节约大量能源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的计算

伴随着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外墙保温材料的厚度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来说,过厚的保温材料不仅会影响整个保温系统的安全性能,而且会使住户的使用面积缩水。以建筑面积为172.0平方米、阳台全封闭的住宅户型为例,该建筑为达到65%节能,外墙传热系数限制为K小于0.6,假设基层墙体为2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如果使用传统的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保温板的厚度为70毫米,整个外墙增加的厚度为100毫米(20毫米厚找平砂浆+5毫米厚粘结砂浆+70毫米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5毫米厚抹面砂浆),室内面积为155.7平方米,较不做保温时减少了5.3平方米。而如果采用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外墙保温采用15毫米的超薄真空绝热板,其传热系数K为0.53,满足节能要求,则整个外墙的厚度为45毫米(20毫米厚找平砂浆+5毫米厚粘结砂浆+15毫米厚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5毫米厚抹面砂浆),建筑面积不变,由于外墙厚度增加了45毫米,室让婊变为159.7平方米,减少了3.0平方米,较外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时增加了2.3平方米。因此,在建筑面积不变、保温效果提升的情况下,用超薄真空绝热板建筑保温系统相对于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可增大1.34%的室内面积。

4、结论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建成、在建和拟建建筑数量极其庞大。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标准的不断提高,将对节能不达标的既有建筑逐步进行节能改造,其数量也是极其巨大,而节能改造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对这些建筑进行外墙外保温处理,我国外墙外保温材料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商机。

综上所述,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作为一种新材料,由于其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靠的构造特性以及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是目前综合优势较多的外墙保温材料。它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必将成为建设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耗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墙保温材料。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真空绝热板热工性能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9):40-42.

[2]吴静.浅谈STP超薄绝热板的保温防火性能与工程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2013(2):138-140.

[3]张永进,张毅.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现状及进展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8):85-87.

篇10

关键词:施工 节能降耗 围护结构 玻璃幕墙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responsible for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present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ype concept, how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in front of us and important work. This combined with my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our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ve energy present situation of how to do construction work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To jointly explore and colleagu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glass curtain wall building envelope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节能降耗的含义

在现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节能降耗主要是指节在技术指标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从经济指标上来看,就是通过优化管理结构,较少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人员安排和制度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取得最大的/最理想的结果。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降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新节能技术,例如利用保温外墙体、玻璃幕墙、透明绝热墙、双层玻璃幕墙、绿化墙体等。

二、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

众所周知,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的物理界限就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同时也是建筑多种功能的总集合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围护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功能足部完善,这种完善给人带来越来越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构造技术和使用材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围护结构不仅能够满足传统的功能需求,而且已经成为了采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有利场所,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太阳能墙板等。

1、门窗的节能设计。

门窗经常开动,很明显是围护结构中保温最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室内整体的热损失中,从门窗散发的热损失就达到40%的比例。

做好门窗保温工作可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入手:提高材料保温性能、控制窗墙比例、增加门窗的层数。这些方法可以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保温性。此外,在选择窗用玻璃时,有一种玻璃很有特色,那就是含有氧化亚铁的吸热材料玻璃,这种玻璃对红外线很大的吸收作用。常见颜色的有灰色和青铜色。

2、建筑屋顶节能设计。

现代建筑的屋顶相对于传统屋顶有很多的新增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减少屋顶吸收热量,同时,在减少热量传递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特点。另外,我们还可根据屋顶的优势,来大力发展太阳能屋顶结构。保温屋顶的形式要合理选择。此外,在材料、颜色的应用上也应该极力注意,避免选用相矛盾的材料。在设置保温层时,应该有效热能的散发,这样才能最大效率低减少热量的传递。

3、墙体节能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由不同材料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墙体保温性能很好,它们在现代建筑墙体的应用中处于主导位置。与此同时,体现出高技术特色的新式墙体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应用最多的是透明绝热墙、双层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和绿化墙体等。

(1)保温外墙体的设计。

保温外墙体主要分为单一材料墙体和复合材料墙体。我们平常最常见的单一材料围护结构是砖墙结构。在施工中为了提高节能效果,必须同时节省建筑面积、减低实体粘土砖的使用,在目前来说多采用空心砌块结构。单一材料的围护结构包括有:粘土多孔砖,多层住宅一般采用砖混结构,这种结构以粘土多孔砖作为墙体。

(2)玻璃幕墙。

在现代生活中,玻璃幕墙以其独特的美观性特诊,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使用越来越广泛,因而玻璃幕墙对于节能设计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寒冷地区,尤其是严寒地区的冬季,最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3)透明绝热墙。

透明绝热墙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也十分普遍,它是由透明的绝热材料和外墙复合而构成的。相对特隆布墙的优势在于,特隆布墙只有一层空气层,而透明热阻墙都有两层空气层,再加上透明热阻的材料本身固有的热阻,可有效保持室内的温度。

(4)双层玻璃幕墙。

双层玻璃幕墙在现在的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很多人把双层玻璃幕墙叫做作“能够呼吸的皮肤”。它的种类不一,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各个玻璃幕墙中间留有相当宽度的通风道,以供空气流通。同时,这这种玻璃幕墙配有可以灵活调节的百叶,以方便控制。

(5)绿化墙体。

绿化墙体主要是指外表面覆盖着爬墙植物或者攀藤植物,正是这些落叶植物能够保证冬季日照的削弱和夏季保温性能的提高。适合垂直绿化的常见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常春藤、凌霄、金银花、扶芳藤等数十种。其中墙体绿化广泛使用较多的是爬山虎。

4、材料的节能选用

在材料的选用上,就是指要选用节能的材料。比如节能特性比较好的保温管材、板材、装饰装修材料等都属于建筑节能功能材料的范畴。这方面有很好的现实使用的例子,应用比较多的有节能化学建材、节能建筑涂料、节能管道、节能木地板等。一般情况下,新使用的新型节能材料在功能上不会差,其最大的特点是功能性和节能型兼备,它们的推广使用,不仅仅是建筑节能材料方面的一大进步,而且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节能的指标,也在建筑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5、检测的节能应用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降耗主要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上,一般的住宅区还没有涉及很多。但是随着节能降耗的不断深入和资源节约型理念的扩展,居民住宅区的建设也必将遵循节能降耗的原则,这是一大发展方向。上面我们提到建筑的节能降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使用的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决定的,要确保材料可靠,实施质量检测必不可少。在行业里实施质量检测成为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节能措施。现在,我国惯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建筑热工法:指在建筑物的一些典型的部位通过检测获取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或者耗冷量指标。之后,通过折算得出相应的采暖耗煤量指标或耗电量指标。

(2)热(冷)源法:指在热源或冷源部位直接测取采暖耗煤量指标或耗电量指标,然后再转换求算出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或耗冷量指标。

三、节约资源的使用

在节能降耗的过程中,开元与节流同样重要。上面我们说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就属于开源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节流方面讲讲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资源的节约是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对节能减排做出具体、详细的策划,同时,节能减排并不意味着一味地降低造价,而是与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

(1)在工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上,采取国家、地方、行业的规定措施,落后技术坚决淘汰,新工艺坚持引进,在技术的采用方面,优先选取工艺比较成熟、能好比较低、资源消耗比较少的技术、新材料;在土地的利用上,以最少的土地占用为原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实心粘土砖,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或者极少地利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严谨废弃物品的焚烧,保护空气清洁;严谨污水没经过处理之前随意排放,保护水环境的清洁等;在质量检测方面,确保使用材料的质量的可靠性,严格把握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采取一次检测成功,不返工、不浪费。

(2)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安装小流量用水设备、节水型新产品;利用雨水井收集雨水,循环利用;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对绿化、降尘、浇灌等用水量大的工程要循环使用;在设备的日常检查阶段,定期检查设备的封闭性,及时修补漏水之类的现象。

(3)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是节约材料的主要途径,因为技术创新不仅提高生产和建设的效率,而且也不断地在围绕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这里不仅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因为我们接触的最多,也对实际情况了解的比较详细,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研发,和实验室人员多沟通、紧密配合。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是无意义的操作,而是有目的有思想的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节能设计尤其是建筑节能设计现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行业乃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一环。对于我们相关行业,怎么样更高效地进行节能规划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是当前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难点、焦点问题。推进建筑节能是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的必由之路。但是,节能降耗不仅仅体现在设计设的图纸上,而是由我们具体的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总完成的。在自己的每一步的施工中都要把节能降耗放在心中。在节能理念的指导下,在合理应用施工新技术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方法,努力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董波.浅谈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魅力中国,2008,27.

[2]刘洪涛.几种常见的外墙保温形式及材料[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