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案例教学是我国教育变革下,对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活动提出新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会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在案例教学的新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的教育教学模型进行研究,希望能实现高职案例教学的积极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高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为了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但是,目前高职会计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题和挑战,如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都无法在一时之间改变。因此,面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案例教学在高职会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鉴于我国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教师一直以来坚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高职学生经历高考,进入高职院校之后,高职教师很多是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转变而来的,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会计专业的教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且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高职会计中开展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在实践中独立思考和学习,同时在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能不断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中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一直之间还无法立刻转变思维,其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时间比较少,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1.2 教学模式需要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为课堂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高。会计专业如果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一味的灌输中学习,学生必定会产生学习的厌倦期,且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质量也不够好。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不够重视,教师虽然注重教学要求,但是在教学中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在案例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并且注重实践活动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途径,只有转变思想意识,才能影响教师的行为。
2 案例教学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这种形式下,根据课本教学知识和专业的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各种素材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在一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顺利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落实案例教学,创建会计专业教学的高效课堂。
2.1 转变教学理念,慎重选择案例
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选择合理的案例,会计专业的教学案例可以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教师可以选择与企业合作,从单位中获取最新的实践案例,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从重点内容出发,结合案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一个优秀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慎重选择案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案例内容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水平。会计专业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选择提问式的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课堂开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必定能达到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利用多媒体,分小组实验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中重要的工具,高职院校基本已经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注重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目前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案例分析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分小组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然后选取同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财务预算进行分析,教师为学生提供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在系统中建立数据库,并且针对单位多年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完成单位次年的财务运行费用支配的预算。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相互交换意见,在这种案例分析实践课堂上,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案例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在分析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同时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实践的技能,最终能全面深入了解会计专业的特点,能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概念。通过这些策略一定能落实案例教学,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职会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案例教学是现代化教育变革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根本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案例教学在会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选择有趣的案例与课堂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创建高职会计教学的高效课堂,完成教学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军.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2]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3]谢万健,邹香.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案例教学法”探讨[J].江西教育,2011(Z1)
篇2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要求
一、案例式教学的选题要求
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案例式教学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过程,贯穿着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符合人们的认识发展规律。主要采取教员引导与学员自主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组织学员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讨论发言、提出意见等,让学员“身临其境”,变学员“被动式受教”为“主动式参与”,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阅读、感受案例,以一个决策者的身份对案例分析、判断,做出决定。同时学员在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同时也可充分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行性,充实完善理论知识。正是由于案例式教学的这种主体性强的特点,案例式教学往往更适合于指挥类、战役类、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至关重要。案例教学具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性强调在仿真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通常适用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且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选题时也应慎重,要根据适用的教学对象,把握好案例的层次。案例的情景应是学员以后任职经常可能遇到的情景,案例中蕴涵的问题和面临的决策,是胜任工作不可回避的经验。
因此案例式教学在选题时应精心选择、合理编组。所编写的案例应该能够引导学员认真阅读,深入研究,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论证采取措施的可能性,最后经过分析对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过程的实质是通过案例为学员提供的模拟情景,充分调动学员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和论证性的研究工作,提高思维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
二、案例式教学的教学对象要求
案例式教学过程中对学员的能力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不再是观众和听众,而是教学舞台上的“主要演员”。他们可以动脑动口,质疑探索,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学员自觉听取别人的观点和经验,集思广益。
案例式教学的这种互动性对于教学对象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即需要教学对象具备互动的基础,互动的条件。这种互动的条件就要求学员在教学过程前熟悉案例的相关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知识准备工作。学员的知识准备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准备的过程可长可短,准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案例式教学内容的可互动深度。因此采用案例式教学对学员的知识储备要求通常会比较高,尤其适合于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学员。这些往往不满足于空洞的理论说教,不满足于对知识的一般性掌握,而是希望通过在院校的系统学习,求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升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恰恰可以较好地满足这部分学员的需要,适合于干部进修、中高级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等班次的教学。
三、案例式教学的案例设计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在对案例所述矛盾的剖析中培养学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选择案例的方法。一是知识点选例法。即所选案例包含理论学习的若干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起到对理论的深化理解作用。二是矛盾点选例法。即针对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的矛盾选择案例,以揭示理论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障碍。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掌握运用理论的基本方法,提高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及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点选例法。即选取那些反映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思路的案例。
当前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必须针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方向选择正确的案例可以使学员在亲身体验各种各样活生生的真实案例中,产生感性认识。培养直接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向选择不正确的案例不但不能明确表述所要说明的知识点,还有可能使学员产生误解,使此次的教学失败。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和明确的指向性。二是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见案知意。三是案例的难度要适当。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难易适当,既不要太难,使分析问题无从入手;也不要过于容易,使学员无需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不能引发学员进行不同认知的争论,使学员学习热情受挫。难易程度适中的案例,可以使学员就此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使学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案例式教学对教员的素质要求
案例教学不仅为培养学员的全面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教员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工作责任心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比如,案例的编写如何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抓住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选题;如何体现案例教学的本质属性,找出激发学员创新思维的矛盾碰撞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点;如何围绕问题调动所学知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等。还比如,案例教学中,教员如何组织和引导学员进入情况,成为案例教学的主持人、归纳总结的发言人、群体互动的引路人;教员如何发挥思想碰撞“催化剂”和背景材料“信息库”的作用等等。这就要求教员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广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组织教学经验,还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以问题为牵引,教员要寻找各种现实问题,形成有序的教学体系,这是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教学。实践证明,开展案例教学能够促使教员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激发创新思维,树立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促使教员改善知识结构,丰富实践经验,从单一的学科专业型向复合多元型转变,从单纯的理论学术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变;能够促使教员改进教学方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和思维创新上转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息检索课;文献检索课;兴趣
0 前言
早在1984年国家教育部就曾下达文件,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应该以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方式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1]。近30年来全国各高校都以各种方式开设了这门课程,尽管名称不一,有“文献检索”、“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检索”等等,但这门课都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得当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理想。
案例教学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事件作为题材,供学生相互讨论,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案例教学也被引进了信息检索课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 信息检索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1 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讲授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一些数据库的使用,然后通过一些实习题让学生使用指定数据库,这个模式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就有些过时了,学生可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都不错,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这样会大大的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2 提升信息检索课程的地位的要求
信息检索课程在各高校中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有的采用选修课,有的采用必修课,但是都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太承认该课程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想要的东西,这主要还是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只有实施案例教学才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信息检索课程的地位。
1.3 提升信息检索课程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各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教师的素质高低不一,大部分教师都会有一两门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不处于学科专业的科研一线,使得自身的专业知识逐渐老旧,不能再为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服务。而采用案例教学使得教师必须准备大量的专业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 信息检索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条件和要求
2.1 信息检索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
案例教学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协同学习”的教学,这就对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合理的选取、甄别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课题,选择合适的检索策略,而且还要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能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还要做出最后的总结。这就要求信息检索课程教师首先要对图书馆学知识、检索基础理论、检索技巧、检索技能非常熟悉,而且还要对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科前沿有所了解,并且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较好的实施案例教学。
2.2 案例的来源要求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尤为重要,案例选择有几个原则:真实性、典型性、适度性、互动性、针对性[3]。案例选择有几种途径:(1)学生自行选择案例;(2)教师通过自身知识结合网络选取案例;(3)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选取案例;(4)建立案例库并从中选择[4],这几种途径较好的为第三个和第四个。
2.3 案例教学实施条件的要求
实施案例教学由于要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大量的课时,笔者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主要将几次上机实习的时间用于学生自行完成案例分析、检索、总结,完成不了的只能课后完成。此外对学校购买的资源也提出了要求,包括纸质工具和数据库都必须齐备。
3 信息检索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笔者实施案例教学的班级有30人,5人一组,共6组,下面简要介绍教学流程。
3.1 选择案例
首先每组同学自行选题,由于本校还未有案例库,故笔者采用推荐加自选方式,即笔者参考各级各类课题及与学院的专业教师沟通获取最新信息来确定参考案例;此外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案例来进行研究,由于上信息检索课程的学生大多为二年级或三年级,可能还对专业知识不是十分了解,因此选题有困难,笔者建议可以去跟学院教师联系或者通过数据库参考,但需经过审核,通过的案例方可继续研究。
3.2 查找资料
案例选好后需进行分析,选择主题词或关键词,确定检索策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或参考工具,通过不断的尝试获取最优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及时辅导学生,纠正错误,解答疑难问题。
3.3 综述报告
所需要的资料文献都找到后,笔者要求每组同学撰写一份综述报告,当然之前笔者会在课堂上讲解什么是综述报告,怎样写综述报告,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检索结果的处理,总结通过案例取得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等问题完成综述报告。
3.4 案例评析
最后一次课上,还需要学生准备一份精美的ppt课件,并且进行演示,时间为15-20分钟,要求对检索案例的理解、分析、检索等过程做阐述,并回答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演示完毕后笔者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指出还有什么不足,什么地方可以进一步拓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做最后的总结,对学生的检索方法、检索技巧、检索能力做点评,总结重点难点,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因素的考虑问题。
4 实施案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小组内可能有个别同学不积极参与,不承担相应的任务,为了尽可能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笔者要求在最后的综述报告中需体现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比如说哪位同学查找的那个检索系统必须写清楚,综述报告是哪位同学撰写的,ppt课件是哪位同学制作的,这些都必须要写清楚,这也作为最后课程考核的参考。
另外由于信息检索课程大多数都是大班上课,80人或者更多,这样不太适合案例教学的实施,仅仅ppt的演示最后一次课都不能完成,当然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变通,比如每个小组人数多一些。
5 结语
实践证明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模式,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改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同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学艳,胡文静.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学兴趣性和主动性的几点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3):62-64.
[2]刘岚.案例教学在信息检索课实践环节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19-121.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应用流程优点
在教学新课标的改革方针下,我校要求旅游专业教研组的教师,根据教改目标及学生培养发展方向,结合本校旅游专业的学生素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工作,作为旅游专业课教师,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案例教学法在《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
作为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碰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讲授过程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案例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在饭店服务与管理课程中是有可行性的。它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工作。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色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现在的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对培养饭店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的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培养知识型、理论型人才向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过渡,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3.重视双向交流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要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1.设计教学案例
设计教学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对案例材料进行组织编排,使案例发挥最大的价值。设计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案例必须典型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多见于饭店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突发的疑难案例。
(2)案例具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在以后的饭店服务中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案例。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文化基础等个人特征存在明显层次差异,以多数同学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也要培养少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的综合、全面的管理能力。
(4)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如果选用的内容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
2.组织案例讨论
组织案例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若干条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关键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想方设法创造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在宏观上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使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真正的主角。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案例教学法在前厅服务与管理专业课中的运用后写出发言提纲,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重点发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发言同学的意见、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予以补充,集中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案例更完善、更全面,达到理想的效果。
3.总结归纳、消化提升阶段
在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教师的点评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并非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并评述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等等。此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由老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案例教学的优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厅理论性强,又比较抽象枯燥。案例取之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实施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得到明显的增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很快,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同时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取长补短,团结合作。他们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3、节省了老师的精力。过去老师总是“一讲到底”,口干舌燥,虽然旁征博引,学生却无动于衷。现在学生展开讨论,还要引出正确结论,就把老师由“教授”变为了“教练”,由讲授变成了启发,引导,评价,从而使老师轻松下来,效果提升上。
如今正值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时期,自主教育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正在进一步普及。而案例教学法正以其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着学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着学生今后的工作能力。作为我们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课教师,应广泛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程;法学教学;实践教育。
近几年,我国不少著名高校法学实践教育进行重大的改革尝试,引进西方国家法学教育中的“诊所式教学方法”,极大地推动我国法学实践教学,同时对如何完善法学案例教学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法律诊所式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普遍兴起的一种法律实践性课程,其要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观念及能力。“法律诊所式教学法”已被西方国家公认为法学实践教学最佳途径之一,国内也有不少高校正商讨如何组织实施。这种西方舶来品虽具有不适应症,但它昭示着法学开展实践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设置法学案例教学课程,正是此趋势的要求所在。案例教学的开设是为我们全面推进“法律诊所式育”进行有效的筹备,也是当今高校培养法学人才的急需。
设置法学案例教学课程,是指在现行的法学教学计划中单列一门课程,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强调从司法案例实践中进行理论概括,形成概念、原理、原则、法律条文,从而提高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专门开设“法学案例教学”课程,可以让学生从接案(立案)角度,全面分析该案例的案情、案件(情)定性、归类识别、分析及思考的角度等内容,是一种纯粹实践性接触案情并进行理论分析的“模拟实践”课程。案例教学课程是一门法学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的法学课程,涉及国内法、国际法、法理学、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刑法和诉讼法、物证技术等法学内容的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深法学主干课程知识功底,还要求学生有一定案情分析认识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求法科大学生表现出应有的法律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表达能力,能说善道。它是法科大学生毕业前综合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综合法学学科内容合成演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它既不同于理论法学和实务法学的课程教学,也不同于“法律诊所式教学”,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交叉性课程。因为它是将理论法学、实务法学知识综合并在校内课堂及校内教师指导主持下完成的校内课程,而“法律诊所式教学”则是将理论法学和实务法学知识综合运用,并在校外各个法律诊所或法学实践基地,由校外或校内相关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性课程,往往以完成某一个完整或部分法律事务活动为内容的课程。
现根据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育趋势需要,就如何开设法学案例教学课程,提出以下建议:
1.将案例教学课程正式纳入法学教学主干课程计划内。1996年教育部审定法学本科教学计划时,未设置案例教学课。尽管各法学学科课程讲授中也讲案例,但实际上只是各课程讲授中要求不断穿插些与本课程相关的案例,这种教法其实并不是案例教学,而是例证法,真正的案例教学课程应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是接受法学知识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设的课程,它要求必须已将法学主干课程学完。其教学计划的编制应涉及案例教学的目的、内容、要求,建议教育部重新审定法学本科教学计划,增加案例教学课程,设为主干必修课之一,课程学时数可设为68课时。我校近几年才开设这门课程,课程设置仍属于选修课,但学生选修率均超过90%以上,该课设置时间一般最好是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即安排在到司法实践部门实习前后。
2.认真抓好法学案例教学课程教材的编纂工作。我国高校开设法学案例教学课程的高校不多,不少高校也是近几年才开设的。各高校普遍反映较集中的问题是案例教学教材不易编写,多数都由主持案例教学的老师自编,且任意性极强,收集相关资料也不周全。尽管也有不少案例集出版发行,但这些案例集往往都已将案情归纳陈述,并非是案件的“原材料”,这极不利于学生自己从案件原情(即原材料)提出案情事实,判断原、被告及有关主体提出的有关证据及事实认定。这些案例集极不适宜案例教学课程需要,案例教学所需的教材(案源)应尽可能是原汁原味的,如涉及具体原件或复印件,即状、答辩状、有关证据、资料,甚至是物证资料的复印等,尽可能实现案件卷宗的全部复印件。如此编纂案例教学教材,能让学生尽量归纳原始性的案情。学生通过接触原始的案卷,要求学生总结案情,自己独立分析案件。这给案例教学教材的编纂增加了许多难度,也很难制作一套统一的系统的案例教材。依笔者之见,制作和编纂案例教学教材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结合海南本地各级人民法院已审定的案件进行制作。依一定特征及要求,将海南本地各级法院一些较具有综合知识的案卷全套地复制收集,并依不同要求制作成教材。讲授时提醒学生注意不同诉讼主体的主张及陈述的事实、证据的,并在教材中适当指明各主体的诉讼任务、诉讼活动的重点及对策,让学生能直观感性地了解掌握并分析各具体的问题及对策;另一方面从最高人民法院每年所公告并推荐的案例中收集。这类案例往往具有某一法学领域中最典型、影响较大或较为系统法学知识的特征,收集此类案例编入教材,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较早地掌握司法实践活动最前沿最有影响活动的司法实例。由于案例教学所需的案例材料不少是直接源于法院内部,若将其编纂出版有许多不便之处,编纂时先暂作为内部教材之用,因而案例教学教材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可变性,这也增加了组织编纂的难度。
3.将案例教学的班级细化,实行小班制。目前许多高校法学专业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一般在150~200人之间,这么大的班级难以组织案例教学,既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指导评判,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易实现。现在要组织案例教学课,首先必须将学生班级人数细化,即将每年级各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分成5个小班,配备5~6名教师主持案例教学,每位教师对每班进行轮流主持指导,时间为3~4周。每班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发言2~3分钟。课时及上课时间安排上也需慎重考虑,课时可否设置为每周4课时,4学分,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案例教学课涉及法科大学生四年专业知识学习运用,其涉及内容广而全,是法科学生毕业前学习的最后冲刺,也是综合检验法科学生掌握法科知识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若课时太少,不易开展案例教学,学生也不会重视。在上课时间安排上,也适当注意本课程特色,即由于案例教学具有互动性、广泛性、参与性、活跃性、争议性等,教学时间弹性较大,可能拖堂,因而尽可能安排在下午或在晚上时间进行。
4.组织管理案例教学的课堂秩序。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灌输式讲授,主持案例教学的教师并不主讲,而是扮演主持点评角色,因而课堂设置布置也该作适当调整,即不专门设讲台,而是设椭圆形会议桌或将学生座位适当分成圆桌型,让师生围着圆桌而平等就“坐”,并就案例发表不同意见主张,老师主持指导,适时评判并记录成绩。老师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位同学都有2~3分钟发言时间,案例材料必须在课前一周发放给学生,并提出案例讨论分析方向、计划、要点,适时引导学生。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可以有意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发言小组,扮演不同角度,如站在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其人等角度发表不同主张及意见,并在老师主持下允许“当事人”进行对抗性的争论。老师组织讨论时,应时时明确或提示相关的主题问题,既要让学生能充分发表意见,又要控制学生言谈内容观点,不能太远离案情焦点。分析案例时,更要注意面广的法律知识,不能限于某一部门法学范畴,主持案例教学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元化思考引用法律知识。
5.确定案例教学课学生成绩的考核制度。案例教学课程考核与一般课程考核有很大的差异,其考核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四年所掌握法学知识水平运用能力,诸如案例分析能力、法律知识面、即席表述能力、对不同主张意见的反驳应急(诉)的思维逻辑等方面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核如果仅通过传统考核方式(如书面考试考查)进行是不全面的,因为案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有个即席表达的机会,其考核评判依据源于案例教学的课堂表现,这决定考核更注重于学生案例教学课堂的发挥,主持案例教学的老师尤其注意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如法律知识面所表述的观点是否有法律依据、法律思维分析能力、参与讨论的态度如何、课堂纪律性、综合能力表现状况等等。案例讨论及评判标准要注意体现多元化,有些案例本身就难以有统一答案标准,不能把所谓“参考答案”,甚至是法官制作的判决书当作案例讨论唯一评判标准,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创新。教师考核学生时,更多着重关注学生思维推理过程、及其分析主张的可行性、论据充分与否等。
6.选定主持案例教学的教师及确定案例教学的要求。案例教学不是一般理论课讲授,它不要求系统地介绍某课程内容,而是在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全部法学知识集于一案的剖析。这要求主持案例教学的老师,不仅具有案例所涉及的法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主持的教师要有实践经验,可以从一些实务部门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主持教师。主持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有相应教学要求,主持案例教学全过程,诸如案例选定、材料取合、讨论提纲、分析方向、点评学生发言要点、老师主旨评价讨论。主持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听尽学生发言,适时纪要评价并作评分依据之一。教师作主旨评价讨论总结应在课内最后15分钟,不宜占学生太多的时间。对主持教师适当分类,如刑事类、民事类、行政类等,其所主持讨论的案例也相对分类。主持教师要从宏观角度调控案例讨论现场,把握案例的讨论主题,切忌让学生离题太远。
7.适时运用多媒体方式介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涉及案情介绍,有时若以传统方式介绍案情,口述或复印案卷,虽可达到直观效果,但过于耗费材料及时间,若采用各种视听材料、照片、幻灯、录像等演示手段,制作成多媒体形式,则可以提高案情介绍效果,将案例讨论课搞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及效果,诸如不少电视媒体已制作法制专栏,其在叙述案情方面具有很独特的表述。在主持案例教学时,电视媒体中有关案情叙事部分,可以先播放,待学生讨论完毕后,再续播电视媒体有关案件评判说法及点评内容,老师最终作学生意见小结并谈自己的不同看法。在使用多媒体介绍案情时,注意控制时间,每节课不能超过15分钟,以确保学生思考及讨论发言的时间。
篇6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110-03
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自2011年招生以来,由于办学资历和规模情况,在招生录取时分数线往往低于省内其他公办本科院校,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学生就业上和其他院校相比存有很大压力。如何突破困境,提高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能力,扩大民办本科院校的影响,真正办成一所应用性大学,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决所有难题的根本途径,而将案例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是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 案例教学简述
(一)案例教学的理论背景
案例教学作为高校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提出,最早应用于医学和法学的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改革的提出,逐步应用到管理学和经济类专业,有着理论联系实际、故事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教学形式科学严谨,注重理论,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讲究实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将真实案例引入到日常教学,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情感――认同――导引的方式下进行学习。
作为民办本科院校的一名教师,我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来谈一谈案例教学应如何应用。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理论,教学过程中就很有必要将学生置身于贴切现实的营销环境里,使学生作为管理者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和运营。这种教学方法对民办本科院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教师提供案例,进行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并做出及时分析,提出补充和矫正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消除了师生交融的障碍,营造出一种民主、开放、合作的气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作为商科院校来说,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例,团队合作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从小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有着独特的个性,在团队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在案例教学中,专业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碰撞,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有效缩短了两者的距离,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理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是最好的实践应用,但是由于实际教学时数和实践环境的限制,在校生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是有限的。那么案例教学便有效弥补了这个空缺,学生通过学习企业真实案例,模拟自己是一名企业管理者,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做出相应的营销决策。这种学习是一种间接经验,和直接的营销决策来比,具有可修改性,没有失败成本。
二 案例教学在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制定案例教学计划
在案例教学中,要求各专业的教研室主任根据本专业的性质、特点、开课课程,制定一个详细、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总计划。计划内容涵盖案例总数、各个课程案例的学时数、案例之间的先后顺序、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选择合适的案例
选择适合的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案例教学要求选择的案例要具备以下要求:(1)要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针对教学重点,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来选择。这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保障重点理论知识和相关案例的有机结合,做到有效地“以案论理”。(2) 作为高校教师而言,我觉得要选择启发性强、趣味浓、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所代表的国际、国内或当地的知名企业,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耳濡目染,讲授起来可以和学生有所共鸣。比如,讲解企业竞争战略,碳酸饮料企业和产品学生比较熟知的举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例子,就不要举香奈儿和迪奥的例子,简单熟知的案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的选择要由易到难。(3)案例的选择要做到连贯性,比如以刚才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例,可以在销售渠道、价格策略、品牌策略多个章节中学习应用。(4)案例的选择要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选择的案例既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既要有传统行业的,也要有新兴行业的;既要有大公司的,也要有中小型企业的,让学生学习案例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 明确课堂目标
运用案例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务必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案例中涉及到哪些理论知识?第二,该案例中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第三,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是用发现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无论使用哪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都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总结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改进教学方法
1 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案例文字、图片、音频在PPT中一一呈现;在日常教学中,光剖析案例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参观本土的一些知名企业,比如:太钢、富士康、美特好、六味斋等,进行实践学习。
2 注重学生的参与研讨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就是转变教师灌输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学习,这里就要发挥学生参与讨论的作用。在案例讨论前,专业教师要对此次讨论的案例进行陈述,要说明此次案例教学的目的、要求,提出重点要讨论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每组5至8人的分组,进行团队讨论、角色扮演,团队之间进行辩论。在最初阶段,所选的案例要求是学生感兴趣的,难度不太大的案例,以引起学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案例的引用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对不同的观点要进行剖析讨论而不是强硬纠正,小组的观点经过团队博弈,在不同的观点交锋中,可以达成观点的交流和完善,从而使解决办法更加成熟,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尽量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组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分配,组长的人选,材料的收集,PPT的制作,发言人,讨论稿的制作,都要有人负责,杜绝搭便车的行为。
(五)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进行成绩评定
案例讨论完后,每组同学要出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案例讨论内容、分析方法、解决对策,存在哪些困难等。这样的一种反思才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每次案例教学结束后,专业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得分、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对每个同学的成绩进行评定。评分做到三个要求:第一,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分应参照学生对案例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也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在该团队中的积极性和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第二,要坚持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当学生互评时,可以更好地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观察到自己的不足。第三,要做到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态度不积极、参与度不高的现象,但是有的教师打分会以小组为单位,这会助长学生不积极、“搭便车”现象的滋生。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要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做到有分工,责任明确,以小组得分为基础,教师根据成员的分工和工作质量进行打分,幅度在小组得分基础上加分或减分,从而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真正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三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案例教学需要稳定的教师团队对案例库进行建设,讨论,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要求,需要专业教师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导、主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和点评,和学生充分互动。而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建校较晚,自己的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职称水平、任教水平等方面不够完善,流动性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入职教师缺乏专业有效地长期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案例教学的运用只能简单掌握在文字层面,这给案例教学带来严峻考验。
(二)对案例教学的错误认识
在现有的案例教学中,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专业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掌握存在机械运用阶段问题,案例准备不完善,过程管理中教师没有起到引导作用,这些都是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 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简要说明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存在将案例教学理解为一副图片、一段文字,只在课堂教学中将案例内容进行陈述,而缺乏视觉性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资料,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同小异,缺乏教师的引导,缺乏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和总结剖析,达不到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要求。
2 认为案例的引用多多益善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秉承着多学习才会有效果的想法,这显然是错误的。首先,案例教学要求引用的案例是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和实践联系紧密的,数量的多并不能保障质量的好;其次,重点太多就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重点不再突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重点;最后,课堂教学以50分钟为一个单位,过多的案例填充,会造成时间紧张,会影响教学进度正常有序地进行。
3 认为案例教学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要求课堂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老师从主角的地位变成导演、演员和观众,而学生从观众变成演员,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的模式,学生在交流中将理论知识更深化,分析能力得以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将案例一股脑扔给学生,任由学生进行无边际地讨论,而不进行引导、点评、归纳和总结。这可能跟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缺乏有关。
(三)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案例教学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在各高校中大力推广,但是案例教学系统不够完善。民办本科院校升本时间短,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基础薄弱,根本没有专门的案例教材,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就造成案例教学流于形式,还是坚持以往惯用的传统教学,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 解决当前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培养
1 稳定师资队伍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流动性大,使得案例教学不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困难重重,稳定师资队伍就成为民办高校的首要任务。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善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生活得以保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其次,学校本身也要不断地改进管理机制,给青年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最后,青年教师也要珍惜学校给予的机会,从学历职称上提升自己。
2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教学年限短,教学资历浅,从根本上对案例教学没有正确认识。首先,学校要重视,要把案例教学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质量提升了才有利于本校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教师配备、实训基地上,做好资金的投入工作。其次,就教师层面而言,要以教研室为单位,教研室主任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案例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深入了解案例教学对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新要求,全面推进案例教学的应用和发展。提倡教师们以相近或相同的专业为单位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这一是可以充实案例库,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每个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扩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更应重视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但是教师本身缺乏真实深入到企业中的实训经验,教学更倾向于口头讲授,使学生的案例学习变得雾里看花,不会举一反三。学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一是加强青年教师和企业的联系,二是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的投入,为学生案例教学提供实践场所,加强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前.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卷宗,2012(9).
篇7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案例研讨;教学模式;财经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36-03
高职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有成熟、可借鉴、可操作的课程教学模式。尽管高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模式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工科专业领域,对于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模式并不多。笔者在多年的经济法实务等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构建案例研讨教学模式。
一、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含义
一般把模式理解为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体系”[1]。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一定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学模式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教师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根据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和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指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知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培养融入案例研讨教学过程中,从而带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教学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据此,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项目组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并进行研讨,接受教师与项目组外学生围绕案例与教学内容的有关发问,提出解决案例相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学内容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主体角色
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该模式以真实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原型,以开放性为前提,与职业性密切相关,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实施策略,学生模拟双重身份,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建立起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
二、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对各要素的要求
案例研讨是学生、教师和案例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只有案例、教师与学生三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案例研讨教学对各要素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组建有效的学习项目组,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案例研讨教学将学习时间、空间拓展到课堂之外,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投入充足的时间,收集案例信息并进行讨论、思考、反思,熟悉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中,学习项目组成员要积极投入案例讨论、学习过程,获取并掌握教学内容。
(二)对案例的要求
案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选择好案例尤为重要。“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必须提供足够的讯息,能够引发多层次的讨论分析和行动,教导给学生批判分析以及仔细规划行动的技巧。”[2]用于教学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问题性、有趣性等特点,是真实的案例,能呈现疑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案例研讨学习,会加深学生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三)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研讨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为此,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能依据教学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案例讨论中学习并应用知识;教师必须具备倾听、回应和沟通的能力,以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发展进行深入洞察和批判分析[3]。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必须把握问题讨论、教学内容输入连接的教学时机。
三、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的设计
案例研讨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各阶段环环相扣,需要统筹兼顾。
(一)第一阶段:组建案例研讨学习项目组
成立学习团队,每个项目组成员3~5人。第一步,进行自荐和推荐,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项目组负责人。第二步,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则确定每名学生进入一个学习团队。
构建好学习团队是案例研讨教学的前提,要求学习团队成员能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树立团队荣誉感。这一阶段,教师要搭配好项目组成员,向学习团队介绍案例研讨教学的方式与要求,告知学生每一次课安排一个项目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好一个案例进行研讨,并进行考核,团队成员得分一致。
(二)第二阶段:学习团队领取任务
在学习团队组建后,根据制订的教学计划,向学习项目组指派学习任务。每个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计划、进度,通过案例教材、图书馆、电视媒介、网络等途径,收集、整理、编辑案例。要求学习团队成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掌握与案例有关的知识,分析案例成功、失败或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得出该案例给大家的启示,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避免哪些风险。对上述内容要求制作演示课件,并将文字按格式打印,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在第二阶段,教师要对学习团队选择的案例进行审核,案例要求是真实发生过的,具有典型意义,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该项目组成员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熟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收集、整理案例的过程中,可通过查找工具书、网络或请教教师,了解相关学习内容的基本应用。
(三)第三阶段:组织课堂案例研讨
第一步,学习项目组组长展示案例课件(PPT),讲解案例的前因后果,分析案例的处理,讲述案例启示,并提交打印的书面稿。第二步,教师与其他学生向项目组成员提出相关学习问题,由项目组成员分别给出解答。学生的发问主要围绕案例本身提出。教师的发问主要是拓展学习的空间,对项目组成员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促进项目组成员对与本案例相关的知识进行准备。第三步,在学生案例研讨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未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在本阶段,教师要调控课堂案例研讨过程,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研讨的思路;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导项目组成员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要求项目组成员积极参与研讨,对记录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他学生应当认真倾听、踊跃发言,融入案例研讨过程。
(四)第四阶段:进行评价
由教师进行点评,对学习项目组“案例的质量、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小组分工及合作程度”等进行评价[4]。学习项目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主要评价成员的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研究能力、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等。其他学生对学习项目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作为该学习项目组考核的依据之一。根据教师评价、团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得出该项目组成员案例研讨项目的形成性评价得分。
参考文献:
[1]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8.
[2]瞿启平.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25):27-28.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36.
[4]郑金渊.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5.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Teaching Mode in Financi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Xi-bo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Changsha Hu’nan 410200, China)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烹饪营养卫生;应用;体会
在中职学校从事专业课特别是专业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做的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少让学生喜欢你上的课!然后才有可能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烹饪营养卫生》作为烹饪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属于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烹饪营养卫生理论知识,更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我从事本学科教学多年实践,不断摸索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效果成效显著。
一、关于“案例教学法”理论及优势分析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美国用于法律、医学界教学领域,用来教授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案例教学法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切入点,以书面形式展现出的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任务上,要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获得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并在学习期间参与社会生活。
案例教学法被很多成功老师所采用,现在成为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它表现出较多的显而易见优势。
1.问题入手,注重交流,有利于激发兴趣
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案例中的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去做出反应,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一方面开阔了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从而及时而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在“烹饪原料的储存保鲜”内容教学中,老师首先讲述一个古代人智慧创举保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分析烹饪原料保鲜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小结除了冰箱冷藏和冷冻保鲜外,你家常用或是看过的食品保鲜方法,并且作为一个课后作业,每人要求在家完成一项食品储存保鲜的任务。良好教学效果可以证明“案例教学”对于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量身定做”的一种教学方法。
2.形式丰富,过程情境化,有益于深化理论
案例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教学”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强调教学的过程的社会情境化,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快乐思考,如此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即使不是那么完整全面,甚至有些别出心裁,教师也应该及时予以回复和肯定。
二、为什么要在《烹饪营养卫生》学科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法
从事专业课教学近九年,刚刚接触《烹饪营养卫生》,也曾为上好这本专业理论课犯愁,该课程教材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知识面广,内容虽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但由于图片少、学生普遍缺乏生活实践阅历和经验,按部就班讲课,规规矩矩做课后问答题练习对学生来说味同嚼蜡,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甚至上完一年的课后,有些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也没弄懂。比如有不少学生连脂类和蛋白质的功能都分不清。难道老师的上课方法有问题?答案是显然的!我们老师照本宣讲“纸上谈兵”的方法早就过时了,教学中理论和实际生活脱节太多、太大了!同时也在呼唤另一种新的教学法,它应该既能踏踏实实地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觉得在《烹饪营养卫生》教学方法应尽可能运用生活案例,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一般每一节课有专门的案例,案例中包含了新课中的相关内容。先讲述一些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案例,然后提出问题,再引入话题,导出新课的概念,在最后留给学生的作业往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高、不容易忘记,上课气氛也比较生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当然也成为我不懈探索应用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三、《烹饪营养卫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模式
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法无从谈起,当然案例教学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过程:撰写或收集教学案例、组织案例讨论和评价与总结。
1.撰写或收集教学案例
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撰写案例,撰写案例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真实、生动。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第二,案例必须典型而贴近生活,同时案例也能反映对象的特点。第三,案例必须有针对性。就是针对教材内容,最好编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投其学生爱好的案例。笔者特别认为准备好的教学案例特别重要,如果学生对你准备的案例很感兴趣,那就事半功倍!
记得上到“畜肉原料的营养品质鉴定”这一章节时,一上课,我就讲述自己在生活当中到市场买肉的一段糗事――被奸商“呼悠”后将母猪肉当成野猪肉买回家,炖煮时骚臭味弥漫整栋楼层的经历,然后从这个案例着手导出本课内容,从多个角度分析传授畜肉的营养品质鉴定的方法,我发现这节课学生听得特别津津有味,课中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各自讲述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课后我布置学生抽空到农贸市场亲自观察,最好是真实采购一次、储存一次畜肉,下节课则可以与同学们分享经验或是教训。
2.组织案例讨论
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同一个案例,有人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人则能得出透彻的结论,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为此,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
例如学习水产品类原料营养卫生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北京出现了凉拌淡水螺肉导致寄生虫病的案例,分析说明淡水螺类原料将一票否决,坚决取缔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淡水螺的种类选择,烹调方法选择,消费者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素质提升、从业厨师的道德及技术培训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等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全面、正确地把握该案例应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且更深刻学习掌握“淡水螺类”烹饪营养卫生。
3.评价与总结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重申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的不足与成功所在。
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在一节课案例分析完成之后让学生代表自己上讲台进行评价和总结,每名学生只有短短的3~5分钟的时间,但表现自我的机会难得,虽说有时学生讲效果并不是不理想,但我总是给予支持和鼓励,甚至课前我都会给下次课的将要安排上台的学生“开小灶”,教授他们几招,让他们体会成功的自信和乐趣,当学生一旦喜欢上案例教学,就会发现原料枯燥的文字理论充满智慧和乐趣,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案例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烹饪营养卫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用在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上也是非常到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种教学方法无疑是有缺陷的。现提出《烹饪营养卫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共同探讨:
1.案例教学的采用,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可是,在案例教学中如果过于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就难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以学生的探讨获取知识可能费时过多,若无一定水平和经验,囫囵吞枣式的去指导,会出现上课时“学生呱呱叫,老师团团转”过程很热闹,而下课后学生却“不知所云,摸头不知脑”的奇怪现象,因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案例教学的采用要具体课程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2.案例教学要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正是由于担心学生素质差可能导致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而使得不少教师不愿采用案例教学。这种情况在职业学校的老师普遍有这样的担心。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即在教学初期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通过培养“教师助手”(即烹饪营养卫生和生活经验较丰富的学生),进一步培养他们带领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
案例教学法,不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中间穿插几个例子那么简单,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切忌教师处处包办代替。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恰当选择和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的教学事实也说明,在《烹饪营养卫生》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一慰.烹饪原料知识[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任淑华.高职营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原则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57-61
篇9
1.更好实现理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案例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把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方式获得知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案例教学的实质应该看成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新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选取教学材料不同。
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是教科书。虽然教科书的知识具有系统性,但往往书中内容多为长期积累,存在部分成书即过时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中使用的都是典型的鲜活的案例材料紧跟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进展的步伐。第三,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不同。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案例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中包含一定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可以说,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可能会形成多种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和不足。因此,不能指望通过量化的标准答案评价一个问题的对与错。教学评价真正关注的是通过案例学习,知道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分析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井巷工程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挑选案例,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加工编写。如一个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的案例,在案例选择上是依据煤矿现场收集的真实工程地质和工程技术装备条件,要求学生对该类条件下的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决策。这一案例情景中包含了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基本的思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向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思考题,并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以便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阅读案例,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首先要求学生自学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再尝试思考解答案例中的问题。如要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决策,必须解决破岩方式、支护方式、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等三项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入分析矿井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学的矿山岩体力学知识和破岩原理进行巷道开挖工艺决策,为了降低支护成本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力选择经济可行的支护方式,同时结合施工工艺实现快速施工组织。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和研究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讨论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去探索知识。教师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每组指派一名代表综合记录学习小组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逐步使学生从个别典型案例到掌握一般原理,再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使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中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为锻炼、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条件。
3.效果评价。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讨论结束后,应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理清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并评价本次讨论的不足与成功之处,以达到教学、实践、训练等多重目的。
三、井巷工程案例教学法的一些体会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原理。虽然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显得生动、更具有说服力,但在井巷工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典型案例少。
选择案例的标准不仅要求其具有典型性、直观性、针对性、趣味性,从而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同时要避免案例难度过大、背景过于复杂,使得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广大懂事单位的优势资源,广泛收集、调研、整理相关生产实践案例,从这些基层单位的典型实例中提炼,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井巷工程案例库。
2.教师知识储备与系统接受过案例教学法培训的教师缺乏。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素质,知识结构趋向综合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须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对案例进行正确的评判和总结。我校开展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力行计划”,通过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到煤矿现场挂职锻炼,可以系统参与煤矿的技术管理活动,熟悉基层环境,为案例教学法从煤矿实践中收集丰富典型案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为解决师资问题,也可以邀请煤矿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到课堂来提出问题、主持学生的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矿井关键地下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四、总结
篇10
【关键词】高职;审计;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审计是一门应用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高职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使学生掌握审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审计基础工作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审计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代替学生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将来胜任审计基础工作所需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计案例教学,是由教师通过对审计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审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审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审计案例教学方式多样,一般审计教学的安排应与课程体系保持一致,通过教师讲授审计基本知识和组织审计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有序地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具体说来,审计课程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是:
收集准备案例布置案例学生思考与课堂讨论教师分析讲评学生总结报告。
1.收集准备案例
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前,应结合教材内容,选好教学案例。选择收集案例时,首先要求案例能反映或有助于学生理解审计基本理论,或者将审计程序与方法以案例的形式反映出来。其次,要求案例能结合实际,反映实际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使所选案例具有真实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求案例具有探讨性,让学生思考和探讨的余地,过于简单的案例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布置案例
为使案例教学能顺利实施,教师应提前将案例布置给学生。在布置案例时,教师首先应将案例的有关背景资料作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特定环境和所审计项目的特定背景,让学生有做出分析、判断的依据。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复习、预习教科书有关知识内容,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对分析案例所要求的相关知识、资料有较充分的准备,必要时,教师还可以作一些简单的分析、提示,并要求学生准备好讨论发言提纲。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案例课上不知所措,保证学生能积极参与分析、讨论。
3.学生思考与课堂讨论
案例布置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外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为便于讨论,可以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分组可以教师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每个组可以推出代表发言,其余同学可作补充,小组间有不同意见可以辨论。在讨论中,教师还应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错误的理解作适当的分析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给出对或不对的判断,或简单地给出答案,要以学生自己思考为主,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4.教师分析讲评
讨论结束,教师应就整个讨论情况作出分析评价,阐明案例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等,以此来逐步提高讨论的质量,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与效果。
5.学生总结报告
在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结合课前对案例的分析准备和课堂讨论的情况,把自己对案例的分析进行书面总结。通过书面总结报告,一方面书面报告可以作为教师考核学生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总结和回顾,同时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总结、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发挥案例课的作用。
二、审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审计案例教学是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向职业教育中的技能教学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做好审计案例教学,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选择是关键
要搞好案例教学,必须要有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围绕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所以,审计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源于实践,背景真实,不能主观臆造,脱离实际;必须是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审计实际活动中,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为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深入实践,取得大量实际的资料,或鼓励学生在实习活动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最终形成教学案例。
要形成本课程系统的案例教学体系,还应综合各类审计案例,编写比较系统成熟、内容丰富的审计案例库,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的作用。
2.教师素质是保障
实施审计课程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授课技能,而且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熟悉审计实务操作、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经济、审计业务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概括出高质量的审计案例;才能理论结合实际地上好案例课;也才能用自己独到的洞察力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念。
要提高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和实践锻炼。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加经济、管理、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特别是要求教师深入实践,取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使讲授的审计案例课有血有肉,真实生动。
3.学生参与是基础
高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学生应是教学中的主角。 然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期以来这种教学模式已被相当一部分学生所习惯,当面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时,学生可能会不适应,不愿意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讨论时不愿意发表意见看法,只希望教师能给出最后的标准答案。
要使审计案例课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一定使学生适应这种以他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培养他们对审计案例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其中。
首先,课前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阅读案例,寻找案例中的疑点。由于审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在对审计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以获取相关知识与信息。学生在对案例进行了充分分析,有了自己看法的基础上,应准备好课堂讨论发言提纲。
其次,课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发言,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别人的发言中找出合理因素,完善自己的观点。
最后,课后要让学生认真总结,总结自己在案例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总结在本次案例课的收获。经过总结,使案例讨论的收获得到巩固。
这样,通过多次积累,就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和教师配合越来越默契,学生对审计案例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教学也就会越来越好。
4.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引导为原则
要使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引导”为原则。引导应贯彻到案例课的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总结的每个环节中。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查找哪些方面的参考资料,而具体的工作应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课中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搞标准答案,当讨论出现困难时,做一些启发性的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讨论能顺利进行;讨论结束,进行讲评时,教师除了就讨论情况评价外,还可以将本次案例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去考虑更深入、广泛的问题;在课后撰写总结报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本次案例的真实体会和想法,而不是照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引导学生对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英艳.在高职审计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为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02).
- 上一篇: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 下一篇:孩子心理疏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