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

篇1

【关键词】新闻伦理教育;建构式教学;批判性思维

伦理道德自古以来就是维系各种关系和组织机构的必要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道德不仅有效地规约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同时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因新闻传播活动范围之广及影响力之大,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坚守伦理道德底线,不仅关涉新闻传媒业的未来,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基石。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当他从内心认可、接纳新闻道德规范,并使其成为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观念中稳定的东西时,道德才可能在他身上发生作用。这就需要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成为真正的记者之前,形成正确的新闻伦理观。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伦理教育偏重道德规范的灌输,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什么样的新闻行为是道德的、什么样的新闻行为是不道德的、如何抵制新闻伦理失范,以至于新闻伦理学成了一种道德说教,而在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道德规范、如何判断新闻行为是否道德、如何制定优良的道德规范等方面略显不足。“对于任何道德规范来说,重要的不是规范本身,而是制定规范的理由。如果我们无法为道德规范提供合理的、正当的理由,也就无法从逻辑上说服人们,人们更不会从内心遵从并践行。”[1]因此,新闻伦理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革新传统的新闻伦理教育理念

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不同的人才。新闻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是向媒体输送具有一定新闻工作技巧的成品毕业生,而在于形成一种向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守望者的人才机制。没有一定媒介伦理素养、伦理品质的从业者,很难真正实现社会守望的职责。

(一)新闻伦理观念的再认识

就新闻伦理这一概念,目前各种教科书中的定义普遍是:新闻伦理亦指新闻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所形成的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该定义是从新闻伦理功用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对新闻伦理观念的认识,我们应该从人类生活的角度来考量。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与人之间或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分享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体性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新闻信息的交流,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才得以形成,继而才可以生存和发展,新闻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其本质就是一种受利害关系支配的伦理行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的需要,渗透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其目的在于服务人的交往,满足人的需要,为了增进人类的幸福,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幸福。”[1]人类制定任何伦理规范,其目的都是保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最大程度上实现人们的幸福。这种目的性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新闻伦理规范作为一种自律性规约,其目的同样是使新闻传播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其目的性同样来自于新闻传播活动本身,也就是说,新闻伦理规范原本就产生于新闻传播活动中,是人类生活的本真要求。我们制定、遵守新闻伦理规范就是为了增进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因此,我们在进行新闻伦理教育时,应当把新闻伦理置于人类生活的大场景中,从生活的本真意义来考量,摒弃意识形态的限制,任何凌驾于人类生活之上的道德规范,都是虚置性规范。从这种角度出发,才能使新闻伦理观念真正成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觉。

(二)新闻伦理观念的核心——以人为本

新闻传播活动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发自觉地逐步形成的,是围绕人自身的幸福和美好生活追求而展开的,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价值,根源于人性的内在需要。人是所有实践活动的中心和目的,人具有最高价值。因此,以人为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所在,也是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人本价值是衡量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据、标准和归宿,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新闻传播中只有那些能满足人的主体需要,符合主体利益的事实才可以在媒体上刊播。同时,媒体只有坚持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和潜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公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观,才能将那些有用的、有益的东西提供给广大受众,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各种功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新闻伦理规范的核心内容就是从不同方面保证作为主体的人能够通过新闻传播满足需要,实现价值,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忠实地记录、传播有价值的新闻,这是记者的天职,也是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服务社会的一种特殊方式,但当新闻事件与血腥、惨烈、死亡等联系到一起时,媒体和记者该如何处置?西方新闻伦理观认为“新闻工具不应该把新闻人物当作‘材料’看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人’看待”[2],强调在危及人的生命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可以选择一种更有价值的服务社会的方式,如可以放下手中的笔,参与到危急的事件中去,因为生命的价值毕竟高于其他一切价值。在文字和图片报道中避免直接表现“身体恐怖”,认为“借口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对灾难中的恐怖信息大肆传布,强调恐惧诉求,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3]。在西方国家的新闻实践中尚且推崇这样的伦理观,在中国更应如此。新闻伦理规范作为新闻从业者新闻活动的伦理路标和道德立法,在制定中只有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人当作目的,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人性、人情的要求,才有可能成为优良的道德规范被人们从内心认可并在新闻实践中践行。传媒不应把自己定位为“工具”,更不应把自己定位为“权力”的代表,否则就会造成传媒社会角色的迷失,以人为本的社会定位才是新闻伦理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

二、探索建构式的新闻伦理教学模式

建构式教学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其来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主要来自与外部世界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使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经验反复地相互作用,主动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建构式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突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另外,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多样化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伦理批判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

在我国高校新闻伦理教学模式上,教师过多地对学生灌输各种伦理道德规范,把培养“遵纪守德,照章办事”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考试结束后,把所学的知识基本都忘记了。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新闻伦理教育则要注重培养学生伦理批判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成为“多向度”的人。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质疑性的、反思性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伦理批判精神是各种伦理规范生成的价值保证,也是新闻伦理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确立了这一精神,才可以自觉地以伦理价值引领新闻伦理规范的生成过程,从而使其与社会主流价值及其伦理精神保持最大程度的契合。伦理批判精神就是要求对任何现存的伦理规范不盲目地认同和遵从,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用一种批判的、质疑的眼光进行审视,批判地接受,建立起一个既有控制又有抵抗的思维习惯。

道德判断能力是指道德实践主体在遇到道德问题特别是道德两难等具有冲突性的问题时运用合适的道德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推导出合理的道德选择。新闻职业道德主要是通过制定自律性的职业规范明确告诉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如何”和“不应当如何”。在“应当如何”方面有着明确的道德判断标准,或者在“应当如何”与“不应当如何”之间界限分明的新闻道德问题,我们都很容易解决。如“不应该制作假新闻”“不应该制作广告新闻”“新闻应该客观、公正”“新闻应该人道”等。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面对一些存在道德争议或道德冲突,没有明确规范可循的道德问题,如“媒介的商业化问题”“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问题”“新闻暗访问题”“同情弱者还是客观中立问题”等道德难题时应该如何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这是需要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新闻伦理行为是“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属于“应然性”范畴,它是“通过道德目的而从新闻传播行为事实的客观本性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完全取决于对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与道德目的的认识之真假”[4]。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其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如何运用道德推理的能力,通过对新闻传播行为事实进行道德分析和道德推理,从中提炼出合理的、潜在的伦理规范,进而进行道德抉择,从而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背诵。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评价和道德推理解决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二)案例教学的灵活运用

新闻伦理教育是“问题陈显”教育和“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建构式教学,建构式教学强调新的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互动,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完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建构。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建构式教学方法,将纯理论用生动、具体的案例加以阐释,启发学生用相关的理论来解决生活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如何选择案例至关重要。案例式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既要具有典型性,又要具有贴近性,贴近所对应的理论,围绕新闻实践中学生熟悉的、引人关注的伦理问题进行建构。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推理解决伦理问题,特别是道德两难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意识。目前案例教学中大都是一些“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媒介审判”等“不证自明”的例证,这些案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密苏里新闻学院在案例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值得借鉴。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容是基于形形的案例展开的,这些案例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老师根据伦理原则结合生动、具体的实例现身说法,让学生更好地从理论以及案例分析中来学习密苏里新闻学院所推崇的《记者守则》。

三、重建新闻伦理教材

新闻伦理作为一门理论课,目前我国现有的教材已建构起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内容也比较丰富,但大多是关于新闻伦理现象如媒体失范、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现状等的说明或描述,或者是对一些伦理问题的评论,缺乏有深度的理论阐释。我国关于新闻伦理的教材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影响较大。在美国,传播伦理学的繁荣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新闻伦理学已经成为美国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必修课。早先的新闻伦理学教材偏重原则和基础,大多都是纯描述性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教材中开始加入个案的研究,90年代开始有了相应的理论介绍,如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人著的《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菲利普·帕特森著的《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等。为此,传播伦理学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正如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所说,“媒体伦理学如果要想得到认可,媒体的日常运作与伦理学严肃的思考之间的鸿沟必须很好地弥合。”[5]由于中西方在社会环境、新闻实践环境、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不能将这些成果完全照搬过来,但对我国的新闻伦理研究及教学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我国目前的新闻伦理教材应该加强相关元伦理学的必要说明,对一些伦理学范畴从元伦理学角度作深层的解释。元伦理学是关于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的确证的理论,亦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元伦理学所要解决的是“应该”或“价值”的来源,也就是“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问题,能否从“事实如何”推导出“应该如何”,“是通过对于‘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的探究而达成对于‘应该’或‘道德’的确证:一方面确证我们对于‘应该如何’的道德认识之真伪;另一方面确证所指定的‘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之优劣”[4]。现有的新闻伦理教材仅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阐述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至于为什么要遵从职业道德、如何遵从职业道德没有给予必要的说明,这就容易导致道德说教。“对新闻职业道德的阐释,如果没有对道德哲学的基本把握,就很难把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说明白。”[6]不从元伦理学的角度把握新闻伦理规范,各种具体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就失去了依据,对于实践中碰到的种种新闻伦理问题也就很难说清楚。重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新闻伦理教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新闻伦理研究者、教学者以学术共同体的方式,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共同努力和探索。

笔者就高校新闻伦理教育改革途径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阐述,新闻伦理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仅从这几方面很难培养出一个具有较高伦理品质的新闻从业者,还需要经过多方力量的整合。如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言传身教、新闻媒体伦理教育、社会精英的伦理示范等。

参考文献:

[1]罗彬.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生性[J].国际新闻界,2012(8).

[2]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151.

[3]阎伟华.面对新闻道德失范[J].新闻记者,2006(6).

[4]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M].蔡文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杨保军,涂凌波.超越传统思路 提升新闻教材理论性[J].现代传播,2012(3).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伦理教育;职业情感;强化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着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个要素组成。

怎样才能培养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教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 ,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2]。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

4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当前社会上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护理队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护生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或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生的道德情感。

5案例教学法纳入伦理教学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

以我校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50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选择护理伦理学中适合的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教学课时为32学时。案例教学法:(1)课前选择案例设置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选择典型案例,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及方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讨论。每组5~10人先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的方式,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一人发言。(3)讲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质量,归纳学生的观点,指出在本次讨论运用的理论知识,指明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课程结束后,调查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护理伦理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6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

实际教学显示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教师要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的适应21世纪的适用型护理人才,只靠单方面,单一学科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顺应现代护理教育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构成比,加大人文、心理学与社会学课程比重,对德育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凸显德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并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的内容去渗透伦理道德的思想,使品德教育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姜安丽,石琴,金玲.护理学“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杂志,1996,13(3):38.

[2]吴雅文.护理情感教育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5):210-211.

篇3

关键词 新闻伦理 专业理念 传媒定位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从新闻教育和研究的角度来看,重塑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石作用,培养从业者和新闻学子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是传媒从业者的摇篮,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新闻队伍的后备军。因此,抓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应从学校抓起。

在传媒业发达的很多国家,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向来都备受重视。美国的各大新闻院校,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普遍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著名的哥伦比亚太学新闻学院对新闻学子传授的两件根本的东西就是:“道德”和新闻工作技巧。日本新闻学泰斗也提出要把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伦理学作为新闻专业教学的三门最基本的核心课程。这样在人材培养的源头就对其职业伦理的灌输就尽到了把关责任。我国目前新闻教育达到700多个所,点,能够系统开展新闻伦理教育的并不多,国外新闻院校对学生伦理教育的重视应该引起国内教育界的反思。

近几年伴随传媒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缺口,带动了高校创办新闻专业的热情。但由于普遍存在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应用型新闻人才。对有关新闻业务的课程较为重视,学分较高,而对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设置课时较少,学分较低,致使师生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从而忽视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随着媒介逐渐走向市场,媒介经营管理类课程的走红,新闻伦理课程更呈现边缘化的趋势。但作为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只是向媒体输送成品的毕业生,而在于从长远的角度形成培养合格的社会守望者的人材机制。而一个合格的媒体从业人员如果没有一定的伦理和理论素养,便不能理性严谨地把握好的采访、编辑、发表过程中的行为尺度,便不能真正知晓作为一名新闻媒体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作为专门进行新闻传播的职业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新闻伦理的教育,也是培育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当前新闻伦理教育的目标与发展路径,笔者有如下思考:

第一,在转变教学理念和调整教学内容方面,要与社会现实需求接轨。

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更多地引入情景式教学和辩论式教学,将生活实践中发生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作为主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作为意见的表达者,来形成一种交流的氛围,新闻教育创办的动因和宗旨,一开始就包括了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要克服重业务教学、轻伦理道德;重学术骨干带头人的培养,轻理念素养培养的片面认识,要把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之中。在新闻理想和伦理教育上,要切实落实教育理念,融理念于新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设置新闻伦理课程,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入新闻职业理想和新闻伦理的教学内容;重视师资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第二,积极搭建传媒学界和业界交流的平台,让前沿理论成果和伦理观念成为及时指导新闻实践的理论工具,同时也能破除新闻学子对实务盲从盲信的迷思。由于对话平台的缺失,长期以来业界和学界“互不买账”。一方面是新闻实务领域被市场逻辑牵着鼻子走,严肃的新闻理念在实践中频频碰壁,甚至被否定和抛弃;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涉足社会尚浅、认知和辨别能力有限的新闻学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迷失正确的道德方向。而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种种利益和诱惑,如果没有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操守,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难以把握住自己。有位新闻教育专家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在学校里培养的好好学生,进入媒体以后就开始学会拿红包,写假新闻了呢?”

因此,加强新闻业界和新闻院校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模范作用来提升新闻师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这方面,新闻管理部门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6年,由、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走进多所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报告会活动。报告者深入浅出地宣讲了新闻观的基本内涵,畅谈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感受和体会,有效地加强了新闻院校与新闻单位之间的交流,对促进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颖的形式,是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益尝试,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除了学校的教育,还应该鼓励新闻学子走出校园、走进百姓,深入基层,了解苦难,从而产生强烈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另外,抓紧新闻学子走上新闻队伍的岗前培训十分必要。日本的新闻单位对招收的新成员,无论学的什么专业,都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不光是业务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爱岗爱社的教育,各报社或有“社训”,或有“宗旨”,或有“伦理纲领”之类,对新成员进行这方面教育,其实就是进行新闻伦理道德的教育。国内进行岗前培训时,也应把新闻伦理教育作为重要一课来对待。

第三,已经战斗在新闻报道一线的传媒从业者,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规范。从业者除了认真遵守《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基本道德规范外,还必须遵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要廉洁奉公,正确使用手中的笔,自律自勉,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开拓进取,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斗志。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把道德教化贯彻到新闻实践中去,要认真抓好学习,用新闻理论武装新闻记者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从业人员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要营造良好氛围,着眼于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促进新闻记者的道德素养达到一个新境界。

在传媒内部经常性的道德问题讨论不可或缺,它建立在对实际案例的讨论而不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除了例行的“新闻职业道德培训”和“三项教育”以外,主管部门还应该提供更多在职人员的进修或培训的机会。这也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在职人员的伦理教育要想真正达到效果,教师必须既有丰富传媒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和研讨,为了不囿于业界自身研讨的局限,还应该邀请受众代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人员参加进来,多元视角可以避免就事论事,也有利于使有关各方就伦理问题达成共识。对于传媒从业者的新闻伦理教育,应该强化三个方面的指标:

1 重视经济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考量

在传媒活动中,无论是宣传主导型,还是市场导向型,如果在媒介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都缺少道德考量,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伦理道德问题。我们以往对宣传主导型的媒介

活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传播中,不考虑受众的需要。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宣传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把宣传等同于媒介活动的全部,混淆了宣传、新闻、公关、广告之间的界限,进而造成了诸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媒介歧视等伦理道德问题;市场主导型的媒介活动问题在于把媒介产品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商品,忽视了其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这必然造成对精神需要的曲解,进而导致各种伦理道德问题的产生。

要避免以上覆辙,在媒介产品的生产时就要改变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技术标准和道德标准失衡的局面,在重视技术标准的同时,强化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要求。对于媒介市场中媒介产品生产时道德标准的弱化,从世界范围看,仅靠传媒界的自律,效果并不理想。但在媒介活动的道德拯救中,政府和社团组织却大有可为。首先,政府可将媒介产品生产中的道德共识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政府应资助研究与传媒道德有关的研究,并以研究结论为依据完善相关立法;其次,针对市场化以后传媒业的“注意力经济”的特点,政府应扶持在民间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对媒介活动进行舆论监督和“注意”施压,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有合乎道德的媒介活动。要加强组织监督,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防止道德失范;要加强群众监督,建立记者道德档案,细化新闻记者道德标准。充分发动社会舆论,认真抓好新闻记者社交圈、娱乐圈、生活圈的监督管理。

2 对资本逻辑操纵传媒保持警惕性

从新闻史上看,商业资本对新闻界的渗透、操纵、干预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媒体经营中,当编辑部与经营部彼此不相干时,公司往往处于最佳时期;而当它们彼此帮助时,灾难可能就会出现。首先,资本控制的传媒在传播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时,难以保证真实、客观、公正;其次,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资本控制的传媒更容易舍弃后者而俯就前者;再次,传媒观点因垄断而趋于单调,社会思想因单调而致僵化,譬如美国新闻史上报业因高度垄断而造成的“一城一报”现象;最后,传媒控制的资本化容易使媒介道德失范由个人行为转成为组织行为,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如果传媒完全按照资本逻辑来运行的话,所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远不止这些。

篇4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适时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改变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以逼真、生动的图、像、声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由于我们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个人素质也不尽相同,有个别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三心二意,课堂溜号、厌学等现象存在,自从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例如,根据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到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白求恩》、《杏林春暖》、电视剧《心术》和目前一些反应当代医德医风不良现象等视频,让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认识到学习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意义,而不只是单纯的看完视频就完成任务,要真正把医学伦理学的规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学习完一堂课之后,我会安排同学们编排一个小品,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完毕后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让他们知道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外,还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医学人才。使用情景教学法,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使抽象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节目,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着自私自利,不相信别人的心理,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他人,能很好地克服学生自私的缺点,能极大地发挥个体潜能和群体合力,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调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案例教学

篇5

 

《荀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师范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素养,还要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因为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给学生做好表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同样具有高尚的品格。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师范生伦理道德培养的现状

 

总体而言,教师道德现状不错,但还存在一些负面问题。这种情形,影响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违背了教师的伦理道德,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负面影响。据调查,部分师范生报考师范学校并不是因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而是因为高师易于被录取,还有的学生是在家长动员下才报的师范专业,这些都导致部分师范生的思想不坚定,学习动力不足,集体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师范生不能按照师范生守则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些都暴露出学校在师德培养方面存在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高师院校要加大师德培养的力度,把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到更全面、更深刻、更系统的师范生教育伦理素养培养的层面,加强师范生教育伦理道德的培养。

 

二、某些师范生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极端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

 

功利主义是一个思想学派,其基本精神在于对个人利益的肯定。不可否认,适度的功利主义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然而,极端的功利主义会导致个人利益至上,甚至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当前,功利主义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使某些学校的德伦理教育成为“走过场”,培训方式也沦为“形式主义”。

 

2.教师师德规范制度方面不健全。

 

“师德”作为教育伦理的核心内容,要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相结合,单靠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师德培养的效果更加高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3修订版)》(以下简称《规范》)进行了修订,新《规范》共六条,分别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每一条规范后都对其具体内涵做了简单的解释。新《规范》与时俱进,引入新的时代元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与旧《规定》相比有较大的改善。尽管如此,不足之处仍然存在。如对教师职业专业特性的体现不够好,同时规范不太全面、不太具体、失之于抽象,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利于操作。

 

3.师德保障制度不健全。

 

师德制度如果只局限于文本形式,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执行机制,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师德保障制度是保障师德的重要保证。当前,师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以行政文件的形式予以颁布和执行,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程序,缺乏普通教师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使教师处于被动地位必须接受,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认同与内化。在师德培训过程中,某些地方的学校又流于形式,授课教师缺乏激情,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几个人真正地去听课。究其原因,就是在师德规范实施过程中没有真正地理解、尊重和关心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受训主体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师德评价机制不健全,重定性分析,缺定量研究,弹性较大,模糊性强,师德水平不能科学考评。

 

三、师范生伦理素养的培养方法

 

德育是一种潜在的价值影响过程,要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的影响,任何单一的模式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探讨师范生伦理素养的培养方法。

 

1.改善社会环境,促进师德建设。

 

当今某些学校德育的困境,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风气反差较大,一些新闻媒体又对教师职业进行“妖魔化”,把个别教师的失德行为进行夸大化,这些对教师的形象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德育建设。功利主义价值观者大行其道,造成社会道德和学校德育的“失序”。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都应该建立有效的道德约束机制,对社会生活和学校德育要进行引导和规范,都要求公民培养制度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建立道德规范制度,而是人们缺乏制度意识。不尊重、不落实制度,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因此,相关部门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的措施是实施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以树立制度意识。制度建设与公民教育必须双管齐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共同挽救“失范”的社会道德生活、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

 

2.规范相关制度,促进德育建设。

 

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师德规范的内容要具有专业性,能够反映教师的专业特点,做到其他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师德规范要全面、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要涉及教师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师如何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和家长的关系等,避免大而空的口号。要对师德规范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要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让教师群体更有社会地位,更有幸福感和荣誉感。在师德评价方法上,要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师德评价要与职称评审、业绩考察、职位升迁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对师德的重视,避免德育流于形式。

 

3.开设伦理课程,加深伦理观念。

 

师范生要学习一些师德规范,把师德规范的学习放到开设课程的高度,系统规范地学习教育伦理知识,同时还要把师德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背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目。研究发现,某些师范生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薄弱是对一些教育伦理缺乏正确的理性认识,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知识不断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如果仅仅在这些学科中穿插教育伦理课程,肯定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师范院校有必要给师范生开设专门的教育伦理方面的课程,让他们形成深刻的伦理观念。当然,教材内容不能机械陈述,而要生动有趣,设置一些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和评判,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切忌道德说教。

 

总之,师范生伦理道德培养要改善社会环境,规范相关制度,开设伦理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师范生的教育伦理修养,因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才是事物发展的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以上的方法都是外因,关键还得让师范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引导师范生自我修养、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做到致知、内省、践履和慎独。

篇6

关键词: 卫生高职院校;在校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近两年来,各地医疗纠纷事件不断增加。不少地方医患矛盾急剧升级,演变成暴力事件,医患之间冲突已经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对抗,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卫生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大量基层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加强在校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务人员的基础,是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比如许多医学院校除课堂讲授形式外,还开展了医疗下乡扶贫、医疗咨询服务等形式的医德教育活动。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从社会大环境上看,学校教育整体上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思想。一些从事职业道德培养的教育工作者, 对如何开展学生的医德培养工作认识不足,或虽然认识到了医德培养的重要性,但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目前的医学教育中,看重的是医学生的成绩,教育工作者们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临床专业课程的改革,而忽略职业道德的培养。致使学校的职业道德培养所必需的人、财、物得不到落实,再加上许多职业道德培养工作者培养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变化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和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重视伦理问题,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重视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增进医患沟通,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从医学职业道德理论培养的层面看:一方面,医学职业道德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抽象,过于注重理论阐述,教学内容单一,德育教育课程相互独立,缺少综合性。不能有效说明和解决临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说教多,做得少,对学生的行为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职业道德》课教师大多对医学专业特点及知识不了解,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突出医德培养的医学特点,在课堂上无法用医德理论分析和说明现实中的医德困惑,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可以通过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和职业道德课的两课教学、讲授协调处理医患关系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探讨生命意义的生命伦理学教学、关注医学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医学教学等等,共同搭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美学、人际沟通、礼仪学等选修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交流沟通、协调关系的能力。在必修课课程平台中,《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是医德教育最直接的课程,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从事这两门课教学的教师,应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力争通过教学,将学生带入到职业模拟的情境,去体会为医的真谛。

我院以《医学伦理道德学》、《卫生法律法规》、《医护人员礼仪》等课程作为理论基础,从日常行为规范、课堂情境模拟、小组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大赛和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教五方面入手,创设课上、课前、课后,“五位一体”职业道德培养模式。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现行相关医疗卫生法律知识来提升在校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对我院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调查发现,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意识,参加临床工作后,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发生障碍,引发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很难适应临床工作环境,甚至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为了提升高职医学院校在校生的医学道德意识,增强职业素质,让每个毕业的医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工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日常行为规范、课堂情境模拟、小组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大赛和专业技能训练五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五位一体化综合考评模式,考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道德责任,提高在校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务人员。

三、从实践教学的层面看,目前医学职业道德培养实践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抓得不紧,时有时无,未成体系的情况,使得医学职业道德培养基本停留在理论培养的层面。

实践证明:最理想的道德教育是在实践中体验,这一点已成共识。职业道德教育尤应如此。职业道德是跟特定职业相关的道德规范,因此,知道规范还不能叫真正领悟,还必须在职业操作中去体会和掌握。医德教育同样如此。因此,在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中,临床课以及医院的见习、实习中,都要想方设法增强医学生对于医德的领悟和体会,为将来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做好铺垫。具体的做法是:①在不管是临床的学习还是操作中,教师在讲解疾病的名称、症状、体征时,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而是患者实实在在的痛苦;②在讲解疾病的治疗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医术的重要、医生间合作的重要;③在讲解疾病的演变和防治时,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我们在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教给他们如何诊断、治疗,更要注意在公共基础、预防医学、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医生作为促进健康、防治疾病与提供卫生保健的使者,要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患者治病和减轻痛苦。医生还应该是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掌握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知识的学者。

医疗体制商业化、市场化倾向下,有必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当前我国的医疗行业正面临社会转型时期的严峻挑战,医患关系出现紧张趋势,民众对于这样一个人道的职业表现出较低落的信心,为维护医生职业的神圣和高尚,我们对医学生的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从目前医疗服务体系现状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胜任医疗工作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的需要已转向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及保健等更为广泛、更为社会性的医疗服务上。医学院校培养的一部分医学生将充实进医院,另一部分医学生将成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但无论是医院里的医生还是社区的全科医生,他们的职责就是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不为患者或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就可能无法胜任医疗工作。从目前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来看,是以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基础。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疾病的病因日益复杂,医生与患者只有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对抗疾病,才能维护健康。这就要求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时,就要培养起自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注:此文为2013年度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论文,课题编号为121058,课题组成员王艳、王旋、陈兰云、王冬杰、温俊轶、黄素臻、邢晓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8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最好上的一门课,又是最不好上的一门课。就此点而言,恐没有任何一门课可与此相提并论。言其好上,是因为很多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老师都不是专业老师,各个学院的辅导员、书记等不具有专业背景的老师,拿上课件,都能侃侃而谈,说上点自己想说的东西;言其不好上,是因为这门课共有八章内容两大体系,涉及太多的专业背景:政治哲学、伦理学、法学等,要想上好这门课,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而言之,这门课的综合性之强足以让任何一个初接触这门课的老师头疼不已。笔者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多年,就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这门被学生不待见的课变得有思想、有深度、有乐趣,浅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引入

要想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的生动,妙趣纷呈的案例必不可少。有老师抱怨课堂讨论气氛不热烈,学生不积极。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总结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案例的选择要新。好的案例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些老掉牙的案例学生当然没有了讨论的激情;其次,案例的选择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的案例确实很宏大叙事,可学生也就高山仰止,无话可说了。比如说上课过程中谈到大学精神时,我切入颇具争议的“真维斯”冠名清华教学楼事件,请学生们予以评论。在学生们争辩中引导学生明白大学可以接受商业,但不应该商业化;大学也可以和资本亲近但不应该被资本奴役。大学精神应该表现为独立的人格、批判的精神、创新的品质。清华“真维斯”楼事件发生在今年5月份,新鲜度足够,又是发生在大学里的事情,在这种具体设定角色与情节的情境式教学中,学生们深有同感、侃侃而谈,既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训练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案例式教学还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案例要提前布置给学生,我的通常做法是提前一次课把案例布置下去,这样可以让其有所准备、有所思考;再比如案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要高屋建瓴,既要懂得把握全局,又要会调动全场的气氛,在点评时观点要独特,归纳要精辟,使学生真正觉得从案例讨论中有所获得。

二、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与互动

现在的大学生是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们需要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果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成满堂灌的说教形式,学生会自然而然产生逆反心理,而得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和学生互动和交流。(1)自我介绍。我校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都是大一新生,互相之间并不熟识,为了有一个更融合的课堂气氛,第一次课上我让同学们玩了击鼓传花游戏,传到花的同学除了要自我介绍,还必须介绍其前面的两位同学,且鼓励同学进行才艺展示,以给大家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这一游戏,为后面课程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课前十分钟时事评论。规则是前一次课报名,每次有3名同学上台表演,总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评论的内容可以是时事、新闻或身边发生的事。 此环节的运行在我的教学中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学们踊跃报名,不仅开始积极关注身边的时事新闻,而且明白口才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精华。(3)作业展示。作业根据不同的主题,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并配合演讲。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信息,制作Flas、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时还要亲自拍摄DV,亲自动手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篇8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3. 开辟网上网下传统文化等网络德育教育专栏。现代社会是一种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是使用网络媒体的主流群体。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大众媒介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传播作用,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开来。充分利用好现有全国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等网络数字文化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把经典名言、脍炙人口语句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中华经典资源库专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栏目,通过手机、QQ、微信、论坛等现代媒体技术形式,使学生随时可登陆网站查询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名人事迹和礼仪礼节礼貌知识等,同时还可在网上发表个人心得,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扩大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围。

篇9

较早提出“大语文观”概念并以此涉及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张孝纯认为中学语文课必须冲破当前“狭的笼”,而走向“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完整的结构由3个部分组成:

(1)语文课堂教学;

(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

(3)语文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主体,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和语文学习环境是“两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时代,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丝毫不滞后于教师,甚至多于教师,以往教师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了。如果语文教学仍然秉承“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观念,只会与当今变化迅猛的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大语文教育”要落到实处,就要冲破“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的牢笼,要以课堂为基地,并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语文教育”观具体化到操作层面,即为“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

2受大语文教育启发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唤起医学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医德素质和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医学伦理知识、良好的医学伦理意识和较强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相比,医学伦理学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养,而信念的培养是道德主体经由他律到自律、内化为主体生命一部分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这与重在培养学生情感、信念等的语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语文教育”的启发,笔者试图从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出发,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建议。

2.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2.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

(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

(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国家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小结

篇10

(一)临床研究生对职业的认知和情感在职业选择目的和个人价值体现的问题上,临床研究生都认为“社会地位高”是首要因素,真正因为个人理想而选择医学专业的同学只占18.8%,说明在培养研究生的医德情感和信念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理念至关重要,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内化方式便是加强医德教育工作。多数研究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是“有耐心,热情服务”,这反映在临床工作中,他们能照顾病人内心的心理感受,服务意识比较强,但仍有超过10%的研究生把自己当着病人的“救世主”,服务意识淡薄,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良好服务三者兼备的标准已取代了以往占主流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二者兼有的“好医生”标准,这也表明新时代的临床研究生的观念正在逐步更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表1)。

(二)临床研究生对医德重要性的认识绝大多数(158人,占84.9%)研究生认为医德是医生的灵魂,166位研究生(占89.2%)认为医德对医生同样具有制约作用,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是有必要的研究生有175人(占94.1%)。但仍有少部分研究生没有意识到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医德教育可有可无(占3.7%)或者没有必要(占2.2%)。而对医德的怀疑,表明他们自己也在反思道德的规范制约力量,从而间接表明医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形式成效的评价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被认为是医德教育成效最好的形式(显著率达63.3%),其次是医疗社会实践,这两者为医德理论应用于医德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研究生医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的教育成效则一般,反映了《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虽然能让临床研究生的医德理论素养有系统的提升,但其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研究生感到枯燥,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成效较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其成效一般或者没有成效的共占77.3%),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公共道德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造成的,今后应将医德教育作为临床研究生德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力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让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表2)

(四)临床研究生对“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在医疗实践中,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在转轨过程中因过度追求利益,医德医风建设涌现出新的问题,医德出现滑坡。调查显示:有41.2%的研究生认为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50.7%认为两者间并没有矛盾;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68人(占36.6%)认为救死扶伤应放在首要位置,有32人(占17.2%)选择经济效益第一,其余学生认为两者应尽可能保持统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医学教育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当下,对于如何处理好医德医风建设与经济利益的客观需求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当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目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研究生自身。

(一)社会消极因素冲击了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对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又加上一些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许多医务工作者都表示对职业缺乏信心的担优;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如一些医生生、冷、硬的服务态度、收受“回扣”和“红包”以及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另外,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唯技术论”,容易导致片面强调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良好服务和高尚医德所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类似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给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传达了不良信息,诱发他们对医疗职业的不安全感,部分临床研究生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利益和医德品质之间存在困惑,使其对医德教育的认同度降低,从而影响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

(二)医学院校自身原因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医学院校的学科设置大多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课程的比例往往很小;课程设置方面没能从医学专业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比较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导致医德信念缺乏系统的培养;医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未能形成有力的学术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专职教师数量的不足,但其医德教育专业知识仍有欠缺;在临床实践教育环节中,一些导师侧重于对临床研究生传授医疗知识及临床诊疗技术手段,往往忽略了对其进行医德信念教育。这些都使临床研究生不能充分认识医德信念在自身技能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限制了医学院校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开展。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重视不足部分临床研究生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医学知识,掌握好医学技能就行。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只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往往忽视了医德素质的考量和评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临床研究生出于择业的实用性,只埋头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人文修养,往往忽视自身医德素质的养成。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习惯了被关心和关注,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没有建立替别人着想、主动关心他人的行为模式,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思维习惯容易滋生个人本位思想;同时,作为医学生,他们涉世不深,阅历较浅,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在人生理念上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崇高追求和远大理想,很多临床研究生还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将来成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责任,又受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不良事例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及道德选择上的迷失,忽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对医德教育的有效内化。

三、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一)完善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教学的内容医德教育首先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应将《医学伦理学》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将先进的医德理念、热点的医德话题引入课堂,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就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及探讨。如怎样看待医疗救助与病人欠费,如何看待和对待“回扣”、“红包”现象,如何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案例的教学与讨论,逐渐培养临床研究生道德的判断力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临床研究生医德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他们对医德知识的掌握及对医德问题的分析能力。其次,通过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医德教育,即学校可侧重医德理论教育,而医院则侧重于医德实践教育。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临床研究生的医德培养,也促进了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可以获得“双赢”效果。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当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导师负责制,临床研究生结束半年的在校课程学习后,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和临床实践,这就决定了导师是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主—54—体。导师不仅是医学科学知识的继承人、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医疗道德文化的桥梁和重要影响媒介。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显著和较好的占93.6%,表明导师的示范、教化和熏陶作用对临床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全面推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临床研究生的科研和医疗实践工作中应采取措施,发挥导师在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研究生的情感认同,引导其完成由医德认识向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仰升华的心理过程,逐步完善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行为。

(三)重视临床研究生辅导员在医德教育中的角色作用辅导员承担着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自身医学伦理修养,通过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理论培训,支持辅导员开展医德教育研究,提高医德教育水平,促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辅导员在临床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进一步负起育人的重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这种融洽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达到“亲其师”到“信其道”的情感转变,真正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医学职业道德的教育效果方能显著,教育也将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四)加强临床研究生医疗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贫苦百姓开展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临床研究生力所能及的。通过组织临床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到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奉献爱心,他们的责任感、事业感等多种医德情感容易被病人所回报的感激之情所触动,这种实践的体验对于每个临床研究生来说都是非常刻骨铭心的经历,所带来的医德教育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能让他们在为困难地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

(五)占领网络新媒体等开展医德教育的阵地在当下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临床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对临床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有关医德教育的信息却很少,加强医德教育信息的网上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医德教育专题网站、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对医德教育进行渗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实效。同时,新闻媒体也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比如对“温暖哥”纪名扬同学的报道),对科学的理论进行宣传,让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播,从而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弘扬社会的正气,最终营造一种和谐的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