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指导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指导

篇1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63-2

1异常心理

1.1恐惧心理多见于病情重因心理准备不足而导致过度的心理负担,易受外界恶性刺激为特点,表现为恐惧惊慌,性情易怒,思想顾虑较重。陷入困境难以解脱。

1.2抑郁心理多见于病情反复发作的高血压患者,他们背着沉重的包袱对疾病失去了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思维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1.3猜疑心理多见于急性期的患者,对周围事情特别敏感,毫无根据怀疑别人,对医疗中的特殊检查,特别护理及周围环境刺激爱追根问底,怀疑猜测医生护士及家属隐瞒病情,把一些无关联的事情扯到自身,导致失眠怠倦。

1.4孤独感多因环境改变,离开了家庭及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对家人的依恋需要不能满足。处在孤独寂寞中,呈悲观绝望状态。

2自我护理指导

2.1定期体格检查,发现血压高更要定期复查血压,尽快查明原因,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并通过一定的检查,了解心脏、肾脏、脑是否有损害表现。

2.2加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有关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正确合理用药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极为重要。药物治疗必须长期、连续、择时、适量、调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质,使用目的和副作用,掌握维持量,使用方法和时间,学会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按时用药,药疗是高血压终合治疗的重要措施,合理用药可较好地控制血压。切忌随意减药物剂量。更换药物及随意停药,特别交待用药注意事项及联合用药时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必须严格遵守科学的客观规律选择药物,最好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而不是随意将几种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已证实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治疗。必要时做书面指导。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确信血压已控制较满意,另一方面要懂得此时还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支持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3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保正充分的睡眠休息。保持情绪轻松稳定。饮食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肥胖者需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多吃瓜果蔬菜粗量,少食高胆固醇类食物,禁烟酒,坚持锻炼身体。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总热量大体上有个合理的分配,一般热量计算:脂肪占25%左右,蛋白质占2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55%左右。改善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易患和诱发高血压的因素。

2.4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查,教会病人和家属测量血压,并坚持定期自我测量,切实掌握血压的变化情况,掌握引起变化的因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需定期门诊随访。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复查的目的、时间、地点、联系人,定期复查,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各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作用于机体,因此高血压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我们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农村;高血压人群

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的常见病因。长期缺乏锻炼、精神紧张、饮酒、吸烟、高盐饮食、过多脂肪等都会导致高血压,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心、脑的功能障碍[1]。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农村高血压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60岁~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8±1.3)岁。这些患者中一级高血压患者6例,二级高血压患者67例,三级高血压患者34例,两种以上的疾病的患者有56例,患者患病病程7~31年,平均病程18年。

将120例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是60例患者。120例农村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分组前,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诊都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病程、年龄、性别、疾病检查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农村高血压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高血压患者出院之后,要对高血压患者定期回访,在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实验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对于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和减轻患者的体重。护理干预中饮食指导要让高血压患者意识到控制食盐摄入量的重要性,口味清淡为主,并且避免食用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农村高血压患者摄入食盐量大约为4~5g/d。②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指导高血压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降压药物。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漏服药之后的应对方法,能够把降压药和日常用药联系起来,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不会影响日常的用药,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③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烟酒指导。护理人员要把烟酒对身体的危害讲述给高血压患者,让患者明确烟酒会加重动脉硬化,还会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恶性高血压等并发症。在住院过程中,监督患者戒烟戒酒,还要叮嘱患者家属做好相应的配合。出院回家定期回访,患者争取做到自觉戒烟戒酒[2]。④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责任医生入户随访,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讲述血压监测的重要性,有条件的自购家庭测压仪,将血压正确的测量方法教给患者及其家属,并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制作测量血压的记录表,定期做好血压监测。护理人员给再三陈述血压监测的重要性,做好血压检测记录。⑤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让高血压患者明白高血压患者在受到精神强烈的刺激之后,就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收缩血管,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能够控制自身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遇到不良刺激的时候,也能够自我调节心情。⑥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干预。运动能够降低血脂、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是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高血压一定要限制食盐的用量,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合适的运动治疗,例如太极拳、气功、体操、游泳、自行车、慢跑、步行等都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时候,强度为40%~80%,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min/次最佳,进行3次/w以上的锻炼就可以降低血压。⑦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早睡早起的干预。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疲劳和紧张,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使用t检验进行数据的整理,P

2 结果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戒烟戒酒、血压监测、心理指导、运动干预和早睡早起干预,两组农村患者在3个月之后的情况如下。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到,对照组60例患者自主控制饮食的有32例患者,实验组60例患者有54例患者;按时用药对照组为30例患者,实验组53例患者;戒烟限酒对照组14例患者,实验组32例患者;按时监测血压对照组26例患者能够做到,实验组有43例患者做到;早睡早起中,对照组45例患者符合要求,实验组57例患者符合;适当运动方面,对照组有36例患者能够进行合理的运动,对照组有49例患者按照护理人员嘱咐,严格进行运动锻炼。

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对农村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3 讨论

如今我国老龄化加快,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尤其是农村农民忽视日常护理重要性,导致很多农村高血压患者经受身体的折磨。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的心脑血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例如情绪变化、社会环境、家族遗传等,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高血压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农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3]。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很好的效果。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指导,饮食指导能够帮助农村患者意识到食盐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减少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多种疾病,用药指导能够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意识;烟酒对高血压危害巨大,患者要减少烟酒的摄入;定期进行血压监测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能够自觉的检测血压并且记录;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平和稳定不生气;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患者可以进行合理运动锻炼;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帮助患者劳逸结合,提高身体质量。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士凤.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22-23.

篇3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训练护理后进行心理指导与血压控制情况的关系。方法:本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观察50例高血压患者训练护理效果,用药治疗50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用药治疗加训练护理和心理指导。结果: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加上训练护理和心理指导,血压下降优于单纯用药治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和训练加之心理指导下对降低患者的血压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关键词:  高血压;  训练护理;  心理指导

The Study and Guidance of Training Care Effect about 100 Cases Hypertention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e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instruction after the training care for hypertention patients and the conditi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ling.Method:In this articl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aining care for 50 cases hypertention patients by comparative study,50 cases of  compared group after the therapy with medicine. Result:The therapy of medicine care combined with training care and psychology instruction is superior to the pure medicine therapy for hypertention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better effect if the hypertention patiens treated by medicine and training care plus psychology instruction, more over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may improve the patient's mood condition.

Key words:  Hypertention;  Training care;  Psychology guidance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是许多原因可以造成的,但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不良行为因素、心理因素通过神经系统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处于主导作用[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也引起了重视。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施加训练护理和心理指导,对降低患者的血压、稳定情绪获得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测量血压:按WHO规定的统一标准[2],使用合格的水压计,记录使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舒张压以消失音为准。高血压分类采用国际上同一标准[3]。

1.2  对象:100例治疗后继续服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药物治疗+训练护理+心理指导),50例年龄在30~56岁,平均43.6岁,男性13例,女性7例,其中1级6人,2级13人,3级1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50例年龄在50~70岁,平均55.95岁,男性15例,其中1级8人,2级10人,3级2人。

1.3  方法:100高血压患者均做两次基础血压测定,第一次在治疗前连续测定血压5d,治疗后一个半月再连续测定5d。实验组患者在做训练护理前先做培训,讲解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并教会患者掌握训练方法,把训练导引词[4]录成磁带。将磁带让患者带回家听,每日3次,早上晨起之前,中午午睡之前,晚上8时分别播放磁带听,每次15min,场所要清静,仰卧在床上,或找一把舒适的椅子坐着 。另一方面每周定期到患者家中随访测定血压,做到热情耐心,摸请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以及有关社会环境因素,病人生活习惯,工作满意度,人际关系及心理方面的需要,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对照组由指定人员每周定期到患者家中测定血压一次,未作任何训练和指导。

2  结果

2.1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测得的结果表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较(略)

2.2  50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控制率的比较表明: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降至正常47例,占94%(47/50),对照组收缩压降至正常35例,占70%(35/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收缩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9,P<0.05),见表2。

表2  50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控制率的比较(略)

X2=8.19,P<0.05

2.3  50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控制率的比较表明: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降至正常44例,占80%(44/50),对照组舒张压降至正常32例,占64%(32/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5,P<0.05),见表3。

表3  50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收舒张压控制率的比较(略)

X2=4.15,P<0.05

3  讨论  

篇4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 门诊

Outpatient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with hypertension LIU Shun-li.Lianghe center commune hospital,Heilongjiang 1506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guide the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To guide the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with hypertension in order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Results The guidelines for the elderly with hypertension can reduce mortality of hear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onclusio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elderly with hypertension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and achieve multiplier effect.

【Key words】 Hypertension; Treatment; Out patient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99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按照1999年WHO/ISH的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被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最近发表的美国高血压指南对成人血压的分类进行了更改,将收缩压在120~139 mm Hg或舒张压在80~90 mm 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者中男性>55岁、女性>65岁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促使患者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干预治疗方式

1.1 口头宣教 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层次人群,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简单的医学术语,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要采取通俗易懂甚至趋于白话的语言来交流。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要言简意赅的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如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后果、临床治疗原则、血压测量方法和改善生活方式对本病的重要影响等。因为老年人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力不佳,必要时可反复宣教。

1.2 图文教育 通过医院走廊的宣传栏、健康教育栏、宣教图册等形式,让患者对高血压病有直观的认识。

2 干预治疗的内容

2.1 心理干预 长期服药、急症期身体不适和并发症的困扰,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经常会出现消极、焦虑、自暴自弃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门诊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非药物干预治疗,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治疗过程、控制发展因素,在思想上减轻因疾病而产生的精神压力,用乐观的态度战胜疾病。

2.2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科学饮食是控制高血压发展,稳定血压的重要因素。(1)多食水果和蔬菜,减少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的摄入量,减轻体重,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有研究表明,超重者减轻体重10 kg可以使收缩压降低5~20 mm Hg[1]。(2)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少于6 g),保证摄入足够的钾(约90 mmol/d)、钙和镁。(3)戒烟限酒,忌饮浓茶、咖啡。高血压患者每日的酒精摄入量,应少于30 ml。(4)适量运动,约30~60 min/d。合理安排运动量,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5)缓解心理压力、保证充足睡眠。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也是引起高血压的病因之一,也是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消除不良精神因素、减少情绪波动,对稳定血压、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3 用药指导 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药物治疗,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要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获得可能的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至最低。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的损害,要求一天24 h内稳定血压,并防止血压骤变导致的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生。督促患者合理用药,定时定量服药,及时清楚地向患者交代药物的剂量、作用、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有利于患者的配合。强调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的重要性,避免患者突然停药而致撤药综合征、间断性服药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3 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患者能否积极配合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使患者及时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护以及自我护理的能力,积极配合治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门诊干预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难点:(1)由于很多患者对高血压并发症的认识程度较低或者重视性不足,一旦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后,就认为自己已经痊愈,往往拒绝再次治疗或者私自停药;(2)很多老年患者由于生活比较节俭或者生活习惯的原因,长期进食大量的钠盐,喜食腌菜和咸菜,很多患者还有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对于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十分不利;(3)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常常忘记服药或者不能按时服药,往往血压控制不理想[2];(4)门诊治疗不同于住院治疗,患者流动性大、依从性往往较差。以上因素都给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困难。因此,在患者就诊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辅导和治疗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定九.心血管内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7.

篇5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26―02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许多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与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高血压发病患者明显增多。老年高血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实践证明,单纯的药物治疗从有效率和远期疗效看,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不仅要从疾病观察、症状治疗护理,而且还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了解,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精神心理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精神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这些都是血压升高的因素。

1.2自觉症状不明显,缺乏对高血压的认识。老年患者患高血压后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感觉、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时才发现高血压。本组病例中43%的患者是在体检时才发现高血压,有71%的患者对何谓高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了解甚少,认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对其长期性缺乏心理准备。

1.3不注重严格执行医嘱。不能按医嘱长期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因素。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不少老年患者不能认真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者更为明显。传统观念认为“是药三分毒”,部分患者担心长期服药其不良反应会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当病情得到控制,症状缓解后就自己停药。本组坚持长期服降压药的患者仅占14%,血压控制在目标血压值的患者只有8.6%。

1.4不注意合理膳食。饮食对高血压影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不够。高血压患者宜低盐饮食,而部分患者因长期饮食习惯认为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关系甚远,对医务人员的讲解不理解,未能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2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

2.1恐惧焦虑型。高血压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缺乏,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这种焦虑、恐惧的情绪可促使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活动明显增加,使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表现为情绪易激动、食欲差、失眠等。患者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

2.2“无所谓”型。此类患者多数症状较浅,对疾病的认识较浅,加之老年人反应迟钝,对持续性高血压有较长时间的适应。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的严重性重视不够,认为自己只是有时血压高一点,偶感头晕,因而不服药治疗,也不注意休息。

2.3孤独悲观型。此类患者大多数丧偶或子女不在身边,因无依靠而产生孤独感,同时又总担心长期的病魔折磨而发生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等并发症,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悲观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负性心理,可导致机体自主神经紊乱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使心率减慢,血压升高。患者表现为沉默、不爱活动,对外界事物兴趣甚少。

2.4积极乐观型。此类患者性格开朗。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对疾病有较客观的认识,并能从各种渠道了解疾病的信息,调整自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3.1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口服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一降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缓慢、温和、适度降压,药用量从青壮年的1/3~1/2开始,于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达到目标血压值。

(z)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体液量减少,肝肾功能减退,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

(3)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应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服降压药。

(4)用字体较大的标签标明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便于老年人记忆,并避免遗忘服药。

3.2生活方式指导

(1)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以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2)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使体循环动脉压升高,血管壁脆性增高,是一重要的危险因素。

(3)给予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g/d。控制钠盐的饮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可用小勺量出具体盐量,这样患者就容易理解接受,自觉使用不舍钠盐量较多的食物、腌制品,鼓励患者多吃植物油,尽量不吃动物油。过多摄入脂肪也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应告知患者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

(4)根据患者情况,建议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等。但避免参加攀高、举重等剧烈运动,做到持之以恒,使患者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避免或减缓病情加重。

3.3做好心理护理

3.3.1恐惧焦虑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应详细讲解高血压病引起的可能原因,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了解焦虑恐惧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给患者以支持和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介绍意志坚强的住院患者与其进行“心理交换”,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从而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

3.3.2“无所谓”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向其宣传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除了耐心劝告外,还应有重点的对其宣传科普卫生和疾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如影响高血压病康复的心理因素,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充分了解,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

3.3.3孤独悲观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感染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体会到温暖。

3.3.4积极乐观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应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病因、治疗、保健、康复等,使患者更进一步认识疾病,调动患者的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平衡、自我改善系统的能动作用,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4 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高血压发病人口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临床实践来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是很有必要的,是控制病情的基础。但是,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单纯的药物治疗从有效率和远期疗效看,难以令人满意。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心理因素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心理干预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血压的控制又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平衡。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加药物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安齐,走出高血压的误区[J],医药与保健,2005,(07)

[2]万新立,高永忠,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危险因素40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08,(07)

[3]孙宁玲,高血压研究及治疗的新趋势[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1)

篇6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家庭干预;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与其饮食、吸烟等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压控制不良除了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外,还会并会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1]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对30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住院及出院健康指导,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1岁。

1.2方法

住 院后积极了解发病过程,找出可能引起的发病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及低钾饮食,身体超重,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2]除根据各种致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外,再针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着重给予出院后的家庭干预指导。

2 治疗与护理

2.1 患者入院后,给予入院宣教高血压病知识宣教,使他们掌握高血压病的常识,合理安排饮食、学习、生活、娱乐、社交及情绪调控等方法。通过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病因是由生理、心理、社交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患者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激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高血压病。

2.2 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大便通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饮水。

2.3 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mmHg,舒张压升高2 mmHg;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有饮酒习惯者应先适当限量饮酒,尽量做到戒酒。

2.4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2.5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理,

2.6 预防发生一过性低血压

2.6.1 起床指导:指导患者分几步缓慢起床。首先在床上坐几分钟,腿悬在床边片刻,待稳定后再扶床边茶几、拐杖等物慢慢站起。在起床前,先抬高头部半卧以减少血压的变化。

2.6.2 保健指导:嘱患者餐后休息60 min;离开床前建议穿上高紧身弹力袜可减低静脉曲张的程度;弯腰后突然站起可引起性低血压,因为调解系统不能充分对此作出迅速反应,患者可借助器械拿取东西尽量减少弯腰的程度;锻炼及过度换气可导致血压下降,应根据自身的能力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热水浴可引起静脉扩张,必须准备好浴垫、浴池椅子,并有家人陪伴在旁,以防意外发生;特别告诫患者一旦出现眩晕、视力障碍,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向家人呼救。

2.7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的降压治疗,合理应用降压药能使90%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很大程度上维持血压稳定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3]因此,应每日应定时、定位、定专人、定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结合医嘱合理服药,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8 科学饮水对高血压预防有积极作用: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9来自家庭的支持:患者患病后更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尊重和帮助,更希望周围的亲友、同事和医护人员能尊重自己。来自家庭的支持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措施的顺应性,还影响其治愈疾病的信心。[4]因此,出院后家属应给予他们心理上热情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帮助,将对改善患者的心态,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对于那些负性情绪较多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做好心理指导工作,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完全可以治疗性疾病,家人应多关心温暖,防止意外发生。2.10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10.1 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恶心、麻木、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2.10.2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出现消化道反应及尿检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2.10.3 高血压性心脏病

2.10.4 冠心病

3 结果

30位患者出院后,其中有25人严格按照出院指导进行自我护理,血压均控制在120-140/70-90mmHg之间,另有2人因未控制饮食,戒烟酒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住院治疗;另有2人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进行系统监测血压及服用药物,最终无法进行随访;最后有1人因拒绝服用降压药而致病情恶化,最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4 讨论

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给予的疾病相关信息,在出院后积极进行家庭干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对疾病的愈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梅霖,张琳.健康教育小组对促进出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护理学杂志,2010,25(11):72-73.

[2] 史素玲,孙圣燕,陈玲丽.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9,24(1):72-73.

篇7

[关键词] 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122-0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给患者本人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负担[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等均在逐渐发生改变,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各类型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开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糖尿病、高血压等[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容易引起患者脑出血、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肾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3]。我科通过对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取得较理想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4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4]。84例患者包括男58例,女26例;年龄58~81岁,平均(67.2±9.3)岁;且8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降压药物治疗。84例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2例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血压、保持病房环境干净舒适、指导患者用药等。实验组4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合理膳食、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运动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护理1个月,护理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定期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

1.3 降压效果判断[5]

显效:舒张压下降在10mm Hg以上并处于正常范围内,或者下降≥20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 Hg,但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或下降幅度在10~20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mm 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作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设检验标准为0.05,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86%,对照组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0,P

2.2 两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平均舒张压和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及优质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全方面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中,我科通过对住院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现将具体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3.1 膳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勿暴饮暴食,督促患者少吃零食等;每天补充足够含钾、钙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给予患者豆类、芹菜、蘑菇、紫菜、虾皮等含钙量较高食物,每天钠盐摄入应在6g以下[6],并限制患者进食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促进排便。

3.2 运动干预

运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7]。运动能促进体内多余热量的消耗。根据患者年龄及具体病情为患者制订相应的的活动方式,运动强度依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为参考标准,避免剧烈运动。对于能够半自理的患者,尽量鼓励他们多做力所能及的事,避免彻底依赖,提高老年患者主观能动性。

3.3 用药指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依靠终身服药,不能中断服药,血压一旦没有药物进行控制就会升高,增加中风发生的危险,严重患者可危及生命。向老年患者告知以往曾有因擅自停药或不按规定服药数天后发生脑出血的病例,轻者可出现后遗症,严重者可丧失生命[8-9]。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使患者能充分认识到服药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告知患者轻微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情况,而不要因此停止服药或减量服药。

3.4 心理护理

由于受高血压及并发症长期的困扰,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精神紧张等各种不良情绪[7]。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可导致人体中枢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因此使人血压升高[10-12]。因此,心理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十分关键,通过培养患者乐观、健康、开朗的人生态度,消除患者对疾病悲观、恐惧的情绪,说服家属要在精神上多给予患者鼓励、安慰,护理人员在平常护理中则给予患者更周到、更细致的关心及照顾,使老年好血压患者能够深刻地意识到保持心态、情绪稳定对自身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3.5 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嘱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改服药剂量,教会患者及家属回家后自行测血压方法,如若发现血压有异常或出现相应并发症时必须及时送医院就诊,门诊定期随访回访了解病情及血压控制情况,同时提醒家属平时多对患者饮食、服药、休息进行关注,并鼓励患者能够积极地参与治疗当中[11-12]。

本研究通过对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上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发现实行护理干预后42例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达到92.86%,对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参考文献]

[1] 曹雪群,王丽姿,邵静,等.动机性访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改变阶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0-22.

[2] 陈晓晴,郭彩云.家属参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2,29(1A):47-48.

[3] 李雪梅,张琳.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合理用药[J].医学信息,2013(5):379-379.

[4] 毛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9-10.

[5] 李雪梅.老年高血压病病友俱乐部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0):953-954.

[6] 戴秀菊,杨金娟,周志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3-44.

[7] 郭华.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4):61-62.

[8] 李学学.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3,8(2):220-221.

[9] 阙秀芳.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J].内科,2012,7(3):318-319.

[10] 王琴.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2):121-122.

[11] 冯兵,.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63.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005-0019(2018)04--01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同时辅以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价值。相较于一般性护理,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1],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且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3,最低年龄为62岁,最高年龄为81岁,年龄均值为(71.23±3.21)岁,病程时间在6年~15年之间,均值为(8.54±2.17)年;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2,最低年龄为61岁,最高年龄为83岁,年龄均值为(71.45±3.19)岁,病程时间在6年~16年之间,均值为(8.57±2.14)年。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对比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即提供一般的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观察组:本组患者则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建档、评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相关情况,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健康宣教。通过向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宣传资料、定期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一对一针对性知识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宣教内容包括该疾病的病因、疾病症状、危害、治疗方式、控制管理等。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并于随访时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3)心理疏导。部分老年患者易由于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且长期治疗亦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为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绪导致出现血压升高情况,需定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疏导患者的心情,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以平和心态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4)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应低盐、低胆固醇、低脂、高钙、高纤维素饮食,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若出现不适情况,需及时就医,并定期复诊。

1.3 评价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内容有躯体功能、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物质生活状态,各指标总分为100分,患者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同时,记录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并采取问卷形式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为百分制,评分高则满意度高。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数据结果,血压值、评分值均为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可知,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血压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满意度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显著更低,且护理满意度分值显著更高,P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变化,临床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有作息不合理、饮食不规律等,因此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需注重对患者的护理,从而保证疾病有效控制[3]。

与一般护理相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更为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4]。社区护理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为高血压患者建档,定期记录患者的疾病变化,同时通过积极采取健康宣教、日常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等措施,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篇9

通讯作者:耿永玲

【摘要】 目的 通过家庭干预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家庭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干预; 高血压; 生活质量

高血压病是一个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也逐年增高。高血压病一经诊断,需要终生治疗,而家庭干预定对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受到重视,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降压治疗主要目的之一[1]。笔者所在科室自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家庭干预的方法对患者家属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等,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年龄35~65岁,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1.2 研究工具 生活质量评定表: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疼痛、总体健康评价相比较项目[1]。每个项目得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给予一般的高血压知识宣教。在上述基础上对试验组家属进行干预,干预内容包括:(1)认知干预:向家属进行宣教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的特点,提高家属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2)心理干预:讲解心理因素、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在患者焦虑、抑郁、烦躁时候能够及时给予理解、关心,支持患者,保持其稳定的情绪,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3)行为干预:改变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讲解饮食指导,讲解坚持服药治疗,服从遵医行为的意义。

1.4 统计分析方法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除生理功能、疼痛以外,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价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3 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的比较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除生理功能、疼痛外,其他项目指标对比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家庭干预对高血压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家人的关心、支持和督促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对患者和家属共同实施健康教育,从而去影响患者,让家属督促其自觉养成遵医行为,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不仅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善了家庭生活方式,使患者的整个家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和谐的家庭关系。

饮食方面,应该选用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低热能清淡容易消化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文献[1]报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可使高血压患者逐步停用抗高血压药而维持良好血压水平。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充当医护人员的角色。家庭成员对待患者应该耐心、亲切、和蔼、周到,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运动;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自我血压的监测,指导观察服用降压药物的反应,高血压病程长,由于多种原因,患者不可能每天到医院测量血压。因此,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非常必要,也是很重要的。若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及时测量血压,做好记录,便于就诊时候向医生提供参考数据,便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对家庭成员来说,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实施家庭干预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健康宣教方式,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共同宣教,强调家属参与和监督,它不仅可以减轻诊治高血压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率,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家良,康德英,洪旗,等.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9,8:599-602.

篇10

【关键词】社区医学健康教育;高血压;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3-01

高血压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对我院社区服务中心120例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9月到2009年12月在我院社区查体中随机抽取了120例高血压患者,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30-78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1例,初中56例,小学及以下43例。

1.2 方法

1.2.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结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活方式,医学体格检查,治疗方案,护理计划,健康教育计划等,便于集中发现问题,及时针对不同个体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1.2.2 系统健康教育: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的特殊优势,每月一次举办一次高血压病人学习班,讲解关于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常见症状,监测方法,用药指导,预防并发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在社区中心利用墙报、宣传栏等进行知识宣教,并发放健康指导处方,指导他们及时做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

1.2.3 个别指导、家庭或电话随访:根据所掌握的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情况,对患者及家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进行个体化宣教和指导。

1.2.3.1 对初发高血压和轻度高血压者,着重进行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平衡膳食,摄盐量每天 6 g[2]以下,增加钾、钙的摄入食用优质蛋白质,忌食动物内脏、蛋黄,多吃含维生素多的蔬菜水果,减少脂肪摄入,忌烟酒,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血压升高。

1.2.3.2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告诉他们肥胖是高血压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指导他们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关键是“吃饭适量,活动适度”。[3]

1.2.3.3 对于静息生活方式的人,告诉他们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同时体力活动还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根据血压的昼夜节律性,应避开血压的两个峰值进行适当活动,不宜突然改变,以轻体力活动和有氧运动为宜,不能长跑,打蓝球等活动。和患者一起制定一个根据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值及耐受性的运动计划,并常督促患者。

1.2.3.4 对于有焦虑倾向的患者,在随访的交谈中,尽可能掌握其心理特征,注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多给予安慰疏导和精神支持,消除患者对疾病的误解、恐惧,帮助改变个性,加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1.2.3.5 对于服药依从性差的人,一定要改变病人对服药的认识误区。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案、药物剂量、服药的方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严格遵从医嘱服药,不可随意自行停服或更换药物。用药、换药必须经医生检查,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对心、肾、脑功能进行测定,让患者了解遵医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不遵医用药的后果和危害。

1.2.4 开展高血压患者交流会:在社区内设立一个专门的场所,邀请能够密切配合治疗,病情控制比较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让患者与患者充分交流体会,互相监督遵医性,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信心和对抗疾病的积极态度。

1.2.5 心理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医疗过程。随访中社区服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工作及生活情况,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告诉患者焦虑、情绪激动、紧张等都可影响血压变化。指导患者遇事冷静,不可情绪波动太大,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也可通过倾听音乐等放松疗法来平整情绪。解除患者对本病的恐惧和悲观情绪,让患者知道高血压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就能控制好。

1.2.6 指导自我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理想的测压频率是一日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要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测量前30分钟不吸烟、进食、运动,避免刺激性饮料。连续血压监测并记录,了解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变化节律,每次就诊或随访都可作为医生调整药量或选择用药的依据。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见表1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干预前 163+11 103+10

干预后 138+8 86+4

t 8.33 2.83

p 0.01 0.01

2.2 健康教育前后不良生活习惯、遵医行为改变情况 见表2

干预前 例% 干预后 例% X2 p

坚持规律服药 48(40.0) 118(98.3) 47.86 0.01

定期测量血压 40(33.3) 116(96.6) 37.51 0.01

低盐饮食 58(48.3) 116(96.6) 35.15 0.01

低脂饮食 42(35.0) 110(91.7) 41.48 0.01

限制饮酒 46(59.0) 78(100) 8.54 0.01

戒烟 18(23.1) 68(87.2) 22.65 0.01

适量运动 42(35.0) 102(85.0) 34.12 0.01

控制体重 44(36.7) 98(81.6) 25.14 0.01

自我减压 38(32.0) 94(78.3) 26.39 0.01

*通过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在膳食结构改变、控制食盐摄入量、限酒、规律服药、坚持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情况明显好转 (P< 0.01),戒烟行为有所改变。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帮助患者强化了健康意识,树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问题,有效降低了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期限和生存质量。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很大的不幸,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是一种减少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并且可使高血压患者逐渐实行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3):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