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具体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具体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教学具体案例

篇1

案例一:在5A Unit6 Doing housework开始上课时,使用了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人物懒羊羊作为开场。师:Today, I will bring you a new friend. Look, who’s he?学:He is Lan Yangyang.师:What does he like?学:He likes drinking/eating/sleeping.一个好吃懒做的懒羊羊就跃然纸上,学生都显得很兴奋,好像谁都没自己了解懒羊羊,很积极地回答我的提问。随后我继续:懒羊羊很懒,不愿做家务,谁愿意帮他啊。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自然且流畅地引导到课文当中。

分析: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激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直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处于在愉悦、兴奋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增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大幅提高教学质量,而活力则来自于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拓展的思维。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只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其他途径需要我们教师去不断探索、创新。

案例二:在5A Unit6 Doing housework课堂课上,一位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在我的循循点拨下,终于回答对了提问。伴随着赞许的“Good job!继续努力!”,我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轻轻地放在了他的课桌上,小家伙的表情顿时从紧张变成诧异然后变成惊喜,最后激动地对我说:“Thank you,Mrs. He!”。再看看其他小朋友,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盯着他手里的糖果,那个嫉妒啊,恨不得自己立马变成他,让全班同学都去羡慕。我的这个举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们都积极踊跃地回答我的提问,生怕错过了每次得到糖果的机会。

课后,有一位学生马上就要过生日了,我就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呢?”,学生涨红了脸,低着头说:“我想要糖。”我一听立马答应她:“贺老师家里有很多糖,明天就带给你。”谁知她使劲摇摇头,声音更低了,“我说的不是那个糖,我说的是……”哦,我这才豁然开朗。要的不只是糖,更多的是老师的赞许。

分析:学生渴望老师的认可,渴望同学的关注,这个就连最调皮,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得到别人的赏识,特别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老师的肯定。这堂课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这样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在课堂评价时,注意面向了全体,使用激励性和赏识性的评价语言,不忽略某个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案例三:教学9A Unit 5 Reading II,教学设计清晰地呈现两条主线,情景主线Hollywood’s all-time best C Audrey Hepburn和语法主线(一般过去时引入过去完成时)教师启发学生对 Audrey Hepburn 课文复述后讲解She had put most of her effect into ballet training before she entered the film industry. 先讲解put one’s effort into 知识点,然后提问entered 是什么时态? 引出had put ,教学过去完成时的构成。接着让学生找出 Reading 中所含有过去完成时的句子,讲解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利用《伴你学英语》练习册P97 二动词填空的材料,请同学们总结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时间状语,注意随时间状语的变化,时态进行变化。

分析:此教学过程中,掌握语法过去完成时,语法教学采用层层深入模式,将其分为三个环节:用法,构成时间状语,以Audrey Hepburn为情境的铺垫中,环环相扣,并不时指导学生根据呈现的句子自觉感知其内在的规律,在一步一步的指导中让学生完成所学知识,并适时总结,在巩固学生对各知识的认知上,采用了丰富多变的形式,如:选择,动词填空、汉译英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时态教学生动起来,同时运用Audrey Hepburn大量的照片,影剧片段等丰富的信息来充实课堂内容,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语法,将新课程理念无痕地契入课堂。

案例四:一位老师在教学9A Unit4 时,发现本单元的 Pronunciation中讲述的是名词和动词的重读音节的知识,即两个音节的名词,重音落在第一音节;两个音节的动词,重音落在第二音节。而9A Unit 5 Pronunciation 中也是学有关重音的知识,而且是一词多意,在英语中有部分记它即是名记又是动词,区别正好是读音的不同,而且如果是名词,重音在第一音节,如果是动词,重音在第二音节,这样Unit 4 和Unit 5 的内容就是一个系统,完全可以整合成一节课来学,即有系统性,又有整体性,也有助于学生掌握。

篇2

【关键词】教师;学生;技工教育;反面案例教学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面临着变革与创新。正面案例教学已适应不了社会的变化和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不适应今天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强调转型和科学发展的今天,反面案例教学具有明显的意义。

反面案例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通过‘负强化’引发学生思想的积极变化;反面案例教学是消除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通过反面典型案例的教育教学,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吸取教训;反面案例教学是深化正面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学生社会进程的有效手段;反面案例教学是预防隐患的有效手段。对反面案例的发生,我们不仅处理事实本身,更及时对同类问题的征兆和苗头进行排除,防止学生发生类似事件。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反面案例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教学的不当很容易使得学生,对案例内容的记忆远远大于对教育教训的记忆。这样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让学生对社会、对生活产生错误的认识,使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消极因素增加,甚至出现盲目的同情和模仿、报复,招致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开展以反面为案例的教学要慎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对教学对象的选择

不是每个班级都适合用反面案例教学,更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作为十七、八岁的学生,他们心理发展上并不成熟,甚至还有些幼稚。无论是思想上的认知,还是心理上的承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反面案例教学超出了学生思想上的认知或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时,一旦造成了心理上的不良,那会是一辈子的缺憾。

因此,教师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充分了解班风,了解学生后,再考虑是否超出了学生们的底线。针对不同的年级、班级、不同的学生,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二、对案例材料的选取

案例应具有现实性,让学生能感同身受,增加学生对教训的信任度,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案例应突出针对性,通过教师指导,明确学生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案例应具有威慑性,触动学生那敏感的神经,让学生能保持警惕和畏惧。案例应具有前瞻性,用已知来预防未知,用现在来预防未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警示。

因此,对于案例内容,教师应把握好内容的范围和层次,学生认知上的参差不齐,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很难正确的衡量是是非非。应根据不同年级、班级、不同学生来合理选择案例内容。

三、对课堂教学的驾驭

(1)要恰当的把握教育时机。应用反面案例来教学,应视情况而定。假如一段时期内某种问题经常出现,可以用反面案例来教学。若问题的出现并非普遍存在,还要以正面教学为主。反面案例的教学不可常用,更不可滥用,防止草木皆兵的负面影响。

(2)案例的解析要得当。案例解析的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绝不允许教师夹杂任何个人色彩,也不允许说理含糊不清,更不能让学生有反驳的余地。分析时,不主观、不片面、不夸张、不虚构、不绝对。重点剖析反面案例中人物的思想根源,事件的性质,事件对人物的危害性和思想对事件发生的作用。剖析不同的反面,案例要有所侧重,避免负迁移,处理不好反而弄巧成拙,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了。

(3)把握好教学的收放尺度。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具体案例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面案例教学亦然。教学要成功,并不只是让学生去记忆某个结果,而是启发学生自由地思考、表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对学生的干预和控制,倘若学生讨论的不对,教师便责备或禁止,那就会破坏讨论的情况,干扰学生思考和表达;学生若只是想教师所想,说教师所说,那就没意义了。我们要听到学生内心对这个案例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知晓教学究竟起到了什么效果,又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

放也不是无限度的。免不了出现对于反面观点持赞同的讨论,我们不去禁止他们讨论,是我们要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想,但教师也要懂得及时的收。这里要求教师自身知识面要广,驾驭多种学科知识的能力,才能拉回学生远离的思想,并能做到让学生无法反驳。

四、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教师除了具有驾驭教学的能力,应有较广的知识面,课前充分考虑反面案例所涉及的尽可能多的问题,做到学生有疑必解,能彻底消除他们思想的困惑和误解;教师除了做到爱岗敬业,更要有关爱每个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学生日后,因思想上的变化,而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师除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应在课后多思考、多总结,改进教学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对教学效果的要求

对教学效果要求持久化。很多学生可能在开展反面教学初期,对教训记忆深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注意力的转移,学生就会淡忘。因此,对于一些教训,特别是容易发生且客观条件不能消除的问题要常讲常提,使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反面案例教学可能会招致一定危害或风险,使得教学目的不容易把握,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就必须尽力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除了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更重要的是课后要做好观察和预防,提高教学效果的持续化。

在教改思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在正面教育为主旋律下积极开展反面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门莹.高校德育课中反面案例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09期

篇3

1.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全新概念,简单的说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一直是教师,其对课堂教学有着绝对的管理权,左右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探究式教学从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点,在教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后,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充分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我国教育教学中一次重大的改革,对我国教育教学今后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1.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教学方式新颖,突出学生地位。探究式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一次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等多个方面。在探究式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反而成了课堂的主体,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更加的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合理性。(2)发问式教学,探究式思考。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突出以“问”为主,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不再直接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答案,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如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而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学知识都是经过自己探究得来,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2.1创设教学情境,合理提出问题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既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单词基础和语法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情境教学。高中英语写作通常包括,看图写作,附条件写作,特殊格式写作等内容。针对高中英语的这种写作特点,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写作内容进行情景式的教学,将学生引入英语作文的情境中去,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对英语作文的内容进行思索,促进学生的思考;(2)改变教学内容,合理提出问题。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内容进行颠覆,将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以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既介绍作文题目—向学生提出写作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师生共同探究—最后进行作文写作—学生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研究—找出作文缺点,予以有效改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教学内容找出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2.2营造探究氛围,提供学习条件

要想开展探究式教学,课堂的氛围时十分重要的,其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打造出探究式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介绍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对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吸引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注意,提高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探究式教学顺利的引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中;其二,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提供有力的学习资源。探究式教学对于学习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以保证学生顺利的对高中英语写作展开探究。

2.3把握学生动态,适当进行点拨

探究式学习虽然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式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放任不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时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全程的予以关注,保证整个课堂教学按照既定的轨道进行发展,确保学生都能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活动;其次,针对探究过程中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学生无法理解或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方向出现偏差等问题。鉴于此,教师应积极的找出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与难点,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见的困难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效率。

2.4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思考

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更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案例,并对案例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材料进行探究,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将探究式学习落实到实处去;(2)重视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并不一定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有的甚至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保持起码的尊重,重视学生的提问,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引导学生的思维步向正轨。

3.结束语

篇4

[摘 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发展,其教育形式也被广大学习者普遍接受,尤其是在理论知识向应用技能转化的过程中,案例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重点关注二者的结合,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在线教育中进行案例教学的问题和现状,分析在线案例教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线案例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内容对未来在线教育中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案例教学;在线教育;教学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6

[中D分类号] G434;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32- 02

1 前 言

在线教育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的网络化教育形态,是目前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2015年互联网大会上总理就提出了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其最主要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二是实现了学习主体的转变,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等选择学习能容和形式。经过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在线教育形成了多种网络教育模式。如以新东方在线为代表的,通过平台开发课程打包给学员的B2C自营类模式;以YY教育为代表的,平台提供商不提供内容,由教师等基于平台提供教育的B2C开放类模式;以学尔森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相混合的O2O类模式;以腾讯QQ教育为代表的个人对个人的互动式C2C类模式;基于大型课程在线网络平台的MOOC类模式。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基于上述五种类型的在线教育的相关研究,也已成研究的主体。

案例教学是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于1870年提出的教学模式,并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情景模拟或再现的形式,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案例场景,基于真实的体验进行讨论或者研讨学习。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案例教学是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下的情景再现,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直观,感受更形象具体;案例教学也是个人主义教学理念的体现。其强调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体验,提出自己的认识、意见等,并和大家进行交流,议个人为单位融合集体的智慧,不断成长;案例教学注重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案例是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变为真实工作中实际能力的重要过程;案例教学重视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教师是案例的提出者,在讨论过程中实时引导学生的方向,并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予以解答。

经过30年的发展和成熟,案例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被广泛的应用,成为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近10年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传统教育形式不断转移到网络环境中,如何在网络化教学中实现案例教学也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议题。

2 在线教育中案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在线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但针对在线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理论方面,作者以在线教育和案例教学为关键词,在知网和万方资源库中进行了相关检索,找到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足30项,可见在线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实践方面,作者对五种在线形式中的案例教学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五种在线教育模式中都有案例教学部分,但案例形式及内容简单,70%左右的案例均为文字描述性案例(除了网络环境相关的应用案例,如电子商务相关案例,这些案例本身就依赖于网络环境)。案例教学实现形式单一,90%以上开展的是网络化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同时,在线案例教学占整个在线教育内容的百分比低于30%,没有成为在线教育的主要形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作者对本单位的136名教师(涵盖了理工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门类)进行了在线案例教学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百分比在27%,主要集中在法学、管理学等容易构建案例的学科,其中近85%的教师表示现有的在线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作者对不采用在线案例教学的原因进行了汇总,如图1所示。抛开教育内容的原因,阻碍在线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在线教育平台如何更好的对案例教学提供支持和在线案例教学如何组织。

在对教师进行在线案例教学使用问题调查的同时,作者从在线案例教学效果角度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在线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如下:

案例简单:在线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时间零散,难于控制。系统性的案例从设计到实施需要较强的教师、学生参与度,以及相对教程时间的相互交流,远程网络在线教育模式下难于控制和实施。因此,教师在案例设计时往往都采用简单案例,做短时间教学进而实现教学的碎片化,但很大程度上却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体验性差:案例教学是基于情景再现的实例化、探究式教学,案例情景再现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是异地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使用PC或移动终端参与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形式是视屏、语音和文字,虽然基于现代化的虚拟技术可以实现一些情景的网络虚拟,但由于虚拟的复杂性很难形成真实体验,严重阻碍着在线案例教学发展。

双向交流性差:如MOOC在线教育将大学课程搬到网上,虽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但学生看教学视频的时候却很难实现和讲授教师的沟通,由于跨时空的特性相应的教师可能还没起床。

3 在线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从在线案例教学的平台支持建设,还是在线案例教学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开展在线案例教学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优先适合开展在线案例教学的学科,率先开展案例教学。在线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局限在网络环境中,可以优先和互联网结合紧密的学科优先开展在线案例教学。这样网络即是教学的工具,又能成为案例的在线环境。如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学科。

通过虚拟技术加强特定情景虚拟环境的建设。虚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仿真真实情景,如目前各旅游景区推出的网络3D在线,将真实的景区搬到网络空间,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同样也为旅游相关课程教学提供了网络化案例环境。网络虚拟是情景再现的最主要手段,是构建案例情景的关键。

优选或开发新型的在线教育形式。目前五种主流在线教育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并不一定都适合开展案例教学。如MOOC课程是大学课程的网络化在线,资源共享方面优势明显,但却不能将大学的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搬入网络,不一定适合开展案例教学。这就需要网络教育提供者或平台开发者针对案例教学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优选或开发,以提供更好的支持。

加强适合案例教学的便携式、可穿戴的体验设备的研制开发。便携式、可穿戴的体验设备通过网络与PC或智能终端连接到教学平台,进而可以更强的实现真实体验,尤其是在医疗健康相关的教育教学中。如使用VR设备,使诊断过程情景360度3D化。

教师加大案例教学的设计投入。案例教学是一个科学体系,案例的目的性、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互动性等都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8、39、40条,是规定校园侵权案件法律责任的条文。这三款法律条文,确定了校方在校园侵权案件中承担教育、管理职责,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校园侵权,校方要承担举证责任。但校方教育、管理职责的具体标准--也就是校方在哪些方面做到什么程度就是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却没有具体规定。具体到法律实务中,这三条法律条文便沦为气球式条款--校方极力主张教育管理职责尽可能收缩化,校园侵权受害者却力陈教育管理职责无限膨胀化。法官在认定校方教育、管理职责时拥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相似的案例,判决结果却大相径庭。

因此,明确校方教育、管理职责的具体标准便成为解决校园侵权案件的当务之急。体育课是校园侵权案件的高发区,确定体育课中校方教育、管理职责的标准,便成为校园法律事务研究者首当其冲的重任。

一、校方是否在体育课上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考量:

1、学校体育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由于"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例:2005年6月,某中学体育课上,学生赵某在自由活动时跃起抓住足球门栏,因该门栏固定不牢,导致门栏翻倒压在该学生的腹部,致该学生重伤。

本案属于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不当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典型案例。本案中,学校的运动器械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就学生而言,不可能预见到足球门栏有可能翻倒,由于学校在本案中存在明显的过错,校方没有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要对学生的伤害承担法律责任。

2、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如果由于教师指导不到位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超出正常教学要求,导致学生出现伤害的,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六项规定,"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例:2006年4月,某小学四年级体育课上,教师在32米的距离内用板凳设置四道障碍,要求学生越障碍往返跑。练习中,学生孙某在越障碍时被板凳绊倒摔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学生家长与学校协商未果,向法院提讼。

经法院审理查明,体育课内容安排违反了原国家教委《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其难度和强度均超过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教学上存在过错,因此,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

3、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管理方法是否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规定: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学生在体育课遭受到伤害,校方是否及时进行了救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八)项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校方要对延误治疗导致加重部分要承担责任。

5、校方是否要求监护人如实填写《特异体质调查表》,是否对特异体质学生进行了特别关照。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七)项规定:"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造成学生伤害有,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证据--校方是否在体育课上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司法认定依据。

证据就是法律认定的事实。"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如果没有证据论证自己的主张,那么就很难获得法律的保护。校园侵权案件,校方之所以很难摆脱法律责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校方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体育课中,校方要证明自己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经常要用到如下证据:

1、《特异体质调查表》

学校应在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特异体质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肺结核、高血压、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精神病、伤残以及其他严重疾病,以便校方在进行集体活动或体育课上对这些特异体质的学生加以照顾。需要注意的是《特异体质调查表》应定期进行更新,并严格为学生保密。

2、《学校安全事故责任书》

既包括校方与家长签定的责任书,包括教师与学生签定的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之间的责权利划分;校方的特别规定与要求等,这些都是证明校方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与通知义务的重要证据。

3、学生证词的录音

校园侵权案件中,学生通常是现场目击者,作为证人的证言,在案件的审理中有很强的证明力。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规定:"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61条规定:"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人到场的规定"。因此,校方在搜集自己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证据时,可以对在场的学生进行录音,为保证学生的证词能被合法采纳,应注意通知学生的监护人到场。

4、监控录像资料

为了提高学校安全级别,现在学校大都安装监控录像。调取监控录像资料,既可证明校方是否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又可避免受害方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之规定要求校方承担法律责任。。

5、医院的病历

篇6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一般采用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显然已经很难与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随着现阶段项目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全面深化和发展,各高校应不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思维,将项目案例教学有机地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促使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选定项目教学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其专业的特殊性,而项目案例教学具有着非常良好的实践功能与实践基础。我国高校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将实际教学内容融入项目案例教学中,将企业作为案例教学的教学背景,以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任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欲望的不断上升,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环境艺术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的工作室和项目实验室来实现的。因此,教学规范是项目课程的最基本要求,选定好项目教学任务,设计好实践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实践情境的真实情感。在该环节中,各教学教师自行组成教学任务小组并对所要开展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析后选择相应的项目案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任务及所要进行的项目案例进行相结合分析,对具体的每一课程进行实际的教学组织分析,包括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等的安排,并按照相应的项目案例教学流程完成项目设计,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际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掌握。

例如,选择“城市住宅景观规划设计”为专业实训项目,在这一项目中,需要对住宅小区级其分区的平面图进行相应设计,同时对分项设计的内容及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后对该项目的设计概念进行整理,从而实现对其模型的制造以及版面的设计,在上述项目案例设计过程中,必须将课程与实际案例紧密相结合。

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及工作计划

项目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产生是时展的必要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学生在开展项目之前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并按照相关的项目任务要求对项目进行正式的工作程序及计划制定,后结合之前整理的相关资料对任务进行相应分析并进行实施方法的探讨,从而最终实现对项目计划以及项目方法的确定。例如在城市住宅景观设计时,相关指导教师应教授学生对实际项目地点进行测绘,现场制定项目图表以及项目平面图,并对其进行现场拍照,根据收集的实际相关案例以及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分别评价后完成资料的汇总与整编,制定设计目标完成图纸的初步设计。

1.项目计划实施

学生按照之前的小组分组进行任务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规划,并要求每组小组成员按照相关项目既定的程序以及既定的实施计划进行分析与整合,最终实现项目任务的完成与实施。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着组织、引导、监督等效用,因此各指导教师在学生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组织与严密的监控,从而保证项目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项目指导教师还可以在项目任务开展过程中,对之前与该项目有关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学生对住宅景观设计的整体了解,熟悉景观住宅项目相关的设计程序,了解现代住宅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终的住宅景观设计计划并使其得以有序的开展与实施。

2.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的开展是项目指导教师对学生项目过程及最终项目成果的评价,在项目评价开展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异的地方进行总结。在项目最终结束时,各个指导教师组成相应的评价小组对各组之间的分析报告及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图纸等各部分进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

对项目案例教学的整体运用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对该课程的教学实际吸收,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

项目案例教学法作为现代高校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项目案例教学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以及信息采集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目标的高效掌握,促进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7

关键词:小学规范化建设 硬件条件 规范管理 效能发挥

一、我校规范化建设

1.学校规范化建设现状分析

自2007年9月学校启动规范化建设,现已基本实现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标准,学校在教委设备中心、国资中心支持下专用教室、教育教学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多方面已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通过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学校资源的高度共享,使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顺畅。

(1)硬件分析

我校现有电子视听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劳技教室、心理咨询室各1间。服务器3台、计算机329台,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配备网络接口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校园广播网及校园电视台等组成多媒体教育教学系统,建成校园网,校园网络能够覆盖学校所有教学科研场所、办公场所,学校已有一个学校网站、一个校园博客,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电教室。

(2)课程整合

我校一向重视教师的信息化和直观教具使用培训工作。每学期都会安排部分教师外出参加信息化培训,全体教师教学中能经常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专业教师直观教具使用成为常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师生发展

在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条件应用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主导先后有多位教师撰写的有关信息化和利用教学教具突破研究课重难点等方面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在每年朝阳区中小学电脑绘画和小报竞赛中都有多名学生获得一等奖。

2.专用教室建设

2008年1月我校对音乐教室进行了装修,整个音乐教室的设计充满了艺术的色彩。粉色的墙壁让学生们感到温馨和愉悦;明亮的镜子里折射出学生们愉快的身影;墙壁上悬挂的音乐家的介绍,时刻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在教室中间的顶层悬挂的卡通音符,充满了童趣。重新装修的音乐教室,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艺术教育的氛围。在这里,全校师生共同创作了一首奥运歌曲《红领巾结奥运情》,这首歌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在这里,音乐教师创编了奥运舞蹈,在学校掀起了奥运教育的新;在这里,留下了学校合唱、舞蹈、器乐等社团活动的身影,每周定期开展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校作为北京市“同心结”交流学校,与马尔代夫的Jamaluddin学校建立了联系,进行了文化交流。2008年5月9日-5月14日访问了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同时,两校约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的师生将到我校进行交流访问。为了配合此次交流活动,我校经教委决定装修了会议室配备了相关设备。在会议室的设计上,体现了“同心结”交流的特点,墙壁上大幅的照片,记录了两校交流的美好瞬间;展台上的展品,记录了我校与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交流的足迹。2008年8月13日马尔代夫的Jamaluddin学校的师生来到我校,当他们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和喜悦,会议室温馨的布置,让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师生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很快两国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为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校陆续装修的各个专业教室各具学科特点。

3.网络资源的建设

学校网站2008年参加了校讯通,教师只要在网上发短信给家长,家长即可通过手机收阅和回复,从而做到相互沟通。使家长、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更为便捷。

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我校建立了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为学校内部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网络。

校园博客的撰写使学生降低了上网游戏的时间,通过精美的日志为学生指明了竞争方向,博客的日常维护使全体博客成员关注网上文明,营造出良好的网上育人氛围,博客不仅是一种传播交流的方式更是师生的思想和智慧。这里汇集着学生的兴趣爱好、存放着他们喜爱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师分学科把学习重点、难点列出,讲明解决办法、积累方法,师生互动建立兴趣博客、班级博客来促进学习、共享知识、结交朋友。使它成为属于自己成长的空间。

4.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条件建设目标)

我校始终把完善建设规范化校园、精心打造数字化校园、着力培养现代综合素养从而推动学校发展作为主旨,建设以硬件条件为基础,从办公与教学资源(设备、图书、教材、课件、文档)到办公与教学教育活动(教学、管理、办公、服务)全部实现无纸办公、规范管理,创建规范化、数字化的校园。

(1)管理方面

利用规范化建设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便捷的沟通,实现相关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协调,提高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

(2)教学方面

要利用多媒体、相关教具学具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并同时促进全校师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科研方面

利用规范化建设配备齐全的设备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加快教科研的信息和研究工作,促进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把科研和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提高教科研的辐射力和创新力。

(4)服务支撑

建立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教育教学服务;建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领域的网络环境;建立高质量的图书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电子视听阅览室为学校内的教学教育、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结合社区教育同社区活动紧密结合引进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实现社区家庭学校的三结合教育。

二、学校硬件管理效能的研究

我校一直把建立“规范化校园”作为一个综合的教育目标。学校的硬件条件管理就是它的一部分,同时又为它的效益发挥提供了支持和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规范化硬件条件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学校内为教育教学提供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之适应社会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1.规范化背景下的硬件条件管理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黑板”已渐渐被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替代,计算机、网络是新学具,而木工金工工具等依然是学生爱不释手的“旧学具”,实际上小学规范化建设管理是一场有着更大力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它的配备不应只看作是对教学设备的一种补充,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小学固定资产由事务员一人负责,除此之外一般还要担任6~9节课的教学任务并负责节水、安全等其他事务性工作,规模大一些的学校可能配备总务主任。工作繁杂,我们并没有向管理要效益,而重在购置配备即重管不重理。图书教师管理图书、杂志一般来说图书教师都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没有接触过图书管理专业。

2.对规范化建设背景下管理现状的分析

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必将会给以往的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变革,如果说以往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效有高低之分我们归咎于客观硬件条件,那么通过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达标的结果,我们所有学校将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只有充分发挥硬件条件的规范管理,才能构建全面育人的管理模式,走上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1)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能有效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表现在物质的均衡上,物质条件的满足为教育教学的多种形式提供了可能。硬件条件为每一个师生个体充分利用实物、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和契机。

(2)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六年级语文教材《詹天佑》一课,学生在理解人字形的铁路设计时有困难,传统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条件好的学校可能会组织学生亲自去乘坐京张铁路亲身感受,但这其中学生有时仍难于理解空洞的讲述和乘坐后的抽象思维。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能表达丰富的信息,具体步骤:(1)火车在山中爬行前进,两节机车可以加大推进力,呼啸的火车声音吸引着学生。(2)火车到达半山腰变折返继续前进,减少了上山的坡度。(3)画面最后从列车行进的线路提炼出一个大的人字。学生通过简短的多媒体动画直观抽象地获取了信息,理解詹天佑的杰出贡献。

(3)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能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丰富的教学设备可以使教师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丰富了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新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双边活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增强成就感,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个体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管理效能发挥的策略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管理

抓好教师的全员培训,只有学校全员教师使用教学设备,规范化建设的硬件条件才会发挥效能。所以抓好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组织培训、定期交流,考核评价等方式可以使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

培养骨干教师带动全体,通过设置教科研小组研究教育教学设备的功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推动教师的学习与进步形成教育教学的研究氛围,以规章制度去要求教师,以健全的管理机制去督促教师,从而发挥设备的效能。

(2)加强硬件条件的整合管理

学校追求“小而全”,争设备、重购置,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我校通过对硬件条件的整合管理进一步发挥了教学设施设备的效能。

例如劳技课根据国家课程设置三四年级每周各有1节,我校三四年级共有教学班6个,也就是说劳技教室在一周30课时中只使用了6课时,使用率20。我校发现这个问题后研究国家课程设置音乐课共42课时,学校只有1个音乐教室,需求大,部分课程要到普通教室进行,教师需要携带便携式乐器进行教学影响教学效果。通过整合课程我校在劳技教室架设钢琴,把16课时的音乐课安排在劳技教室提高了劳技教室的使用率,使之成为一个多功能的专业教室提高了专业教室的使用率。

(3)加强对硬件条件的创新管理

图书管理借阅对于每个学校来讲都是一件大事,阅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一个分享快乐、传递友情的读书游戏。在团结湖小学的每一间教室中,都设有一个美丽的“图书漂流港湾”。每一个班拥有两名图书漂流港湾的管理员,给他们起了一个温馨的名字“漂流港湾小舵手”。每一个班制定了“图书漂流”承诺,每一名学生在“图书漂流”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一本图书将从这里启航,开始一段文明美丽的漂流旅程。每一名学生、家长和教师阅读完一本书后,将设计小书签写出阅读感言,随着这本书继续漂流。每一名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图书漂流”活动中的“漂友”,共同分享快乐、相互信任、传播知识。“图书漂流”是一张“诚信试纸”,将测试每一名参与者的诚信指数。在“图书漂流港湾”中,学生和家长共同承诺:我们都是“图书漂流港湾”中的一名漂友,要让每一本书在“图书漂流港湾”中自由自在地漂流。这个游戏有着缜密的设计,从开始的承诺到后期的评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8

【摘 要】高级技能工人短缺的严重局面需要中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予以缓解。进行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企业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对应各企业对各类技能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也在急速上升,所以许多地区许多企业已出现了高级技能工人短缺的严重局面,而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任就落在了各中职院校的肩上。那么,如何适应目前形势的要求,使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发展能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呢?这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新时期都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作者主要从教学方面浅谈关于中等职业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中等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中等职业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并且不容乐观。在这种大形势下,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给中职院校带来了很大的思考,如何将现在的中职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经济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技能人才?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否还适应现在的中职教育?经过几年的印证,事实证明,以前固有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也早已告别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时代,目前企业需要的是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技能型人才,企业的岗位要求决定了中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结合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各所中职院校中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必要的各具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必要的。

二、中等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加大实践课比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现代中职院校对毕业生的定位是,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到企业工作以及企业文化中,并能在实际工作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因此,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特别强调实践课的比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教学够用、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原则即可。没有必要长篇大论的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是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等,将理论用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形式给他们呈现出来,更多的是教他们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理论中所蕴含的技能。

2.立足学生实际,采取分层次教学

中职学生个体存在很大差异,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照顾成绩稍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会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感到无所适从,在企业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决定的,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能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再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学习成绩和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通过分层次教学,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也重新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每个学生成才。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师资的整体水平,除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之外,首先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各职业院校应把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做为首要任务来抓。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从业行为。此外,也要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特别是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性质的师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中职教师资的整体素质。经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的数量相对比较充足,但是细观其专业结构,却不是那么协调。所以,立足于实情,提升现有教师的素质和改变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是当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具体可以进行如下操作,一是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二是可以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企业挂职锻炼,也就是真正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长期以来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职业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把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它可以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启发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电子课件辅助学习,还有助于一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点尤其适用一些比较抽象的学科和知识的讲解,通过多媒体电子课件的视频、音频、动画等内容,使学生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益于学生的思维。

5.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实践教学

通过实训教学来培养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目前中职教学的重点,进行实训教学的最好场所就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各中职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建立校内外基地上下文章。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校外实训基地,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的能力,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有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总之,针对目前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过程,切实改变以前固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目前企业水平的中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叶卫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初探.2007(10):141-142+117

[2]王世训,王富华.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建设教育,2006(11):44-45

[3]李炜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刍议[J].2013(5):105

[4]赵宗淑.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2):99-101

【作者简介】

篇9

由于《课标》的落实需要由校本课程具体地体现,而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而课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因此,课例研究成为贯彻《课标》的真正动力。体育与健康课例研究是学校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之一,也是近年来体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研究表明,课例研究不仅能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发展,还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具有针对性强、目标具体、关注度集中的特性。

由于课例均是由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具体案例,因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和改善也是最直接和最具针对性,教师通过课例研究解决体育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避免问题的扩大和再生成。另外,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成果充实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一、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人力资源的影响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研究表明,课例研究是职初教师向经验教师、专家教师成长的必然经历,体育职初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不在于规则、原理和操作性知识,而在于教学的策略和案例知识。由于课例研究注重课堂教学从点到面的研讨,经常从事课例研究的教师要比其他教师更易获取更多的课例研究知识、方法和参与观课的机会。因此,教师的观课效率、分析能力和评价水平得到提高,从思考课的局部逐步向思考课的整体过度,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逐步形成自己评教课的风格,与传统的教研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的力度增强

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适应学科知识的改变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观念的不同就会造成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各异,教研内容、方法方式的区别,就会造成教师获得有效信息、认知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手段等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在复盘一节体育课的节点和结构深度所表现出的差异。传统的教研活动不会将一节体育课进行复盘,而是将课堂上某些环节进行评议,而课例研究不仅将一节体育课进行复盘,而且还会让任课教师叙述上课的经历和目标实现情况,对课的各个环节进行追忆,查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锻炼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并养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造成教师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专业提升上所出现的差异均与教研形式、研究内容、课程观念、师生互动程度等有关。其中,教师的课例研究唤起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教学的兴趣。因为,课例研究具有内在的引诱力,内容具体丰富,没有相同的教学事件,而且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性和甄别性,处理问题的方法更加多样,技巧也逐步艺术化,对事物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判断。虽然教师科研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课例研究在中间起了不可质疑的作用。

3.教师的教学风格发生变化,自我风格逐步形成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格构成、性格品行、身体素养等决定了其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差异。由于课例研究必须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课例研究的内容范围、方法措施、过程顺序和预期成效等,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因此,体育教师从中获得了可以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目前,“问题中心”是体育教师公认的学习提升的最有效模式,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内的“疑惑”,将其转化为“怎么做”的问题,进一步实现教师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提升工作的可能,并进行理性提升,将思路转变成为行动。另外,体育教师有了问题意识,就会通过案例、对比、反思等途径,引发自己发现课堂里的教学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减少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低效和负效的可能性,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随着课例研究的逐步深化,教师改变了往日的教学风格,逐渐出现了与自身往日不同的教学风格,而新的教学风格形成完全来自于教师本身行为的改变,属于一种主动改变的行为。所有这些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在教研的侧重点方面,在课例研究时以复盘课为主,而传统的教研则以教材、方法、组织为主;在观课环节上,课例研究注重课的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传统的教研主要观察教师、学生的表现;在分析课的方法上,课例研究用整体分析替代了局部分析,传统教研则注重课的局部分析;在教学关注点上,课例研究更多地关注学生爱好、习惯、互动的生成和运动时间的长短,传统的教研大多关注学生纪律、技能和练习表现;在复盘课的情况方面,课例研究总是将教学主线贯穿于课堂中间,而传统教研则不会对课进行复盘,主要通过叙述课堂教学的局部来进行评估。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自主意识和能力增强

学生是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如果只有教师教的变化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的话,那就等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没有改变。由于学校对体育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实施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过去的依赖老师组织学习转变为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由过去的纯粹动作模仿转变为能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锻炼;由过去的只听不思、注重练习次数转变为敢于创新、注重练习的效率与质量;由过去的被动学习、不愿进行学习交流转变为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与同学互动学习;由过去的离开老师的组织就不会练习转变为对自己学习任务不等不靠、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行为逐步改变的原因,一是学校校本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使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得到充分体现和张扬;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作用于课堂而发生变化;三是课例研究细化到课堂具体发生的事件,并让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四是教师设计教学时,更多地考虑学生需要和发展以及习惯的养成,而不是一味强调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五是学习目标具体可行,实现目标的路径清晰可见、易操作;六是学生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自利得到回归,长期的心理压抑得到释放。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权益的回归,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人性和自主。

二、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资源的影响

由于《课标》赋予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教学内容的选择成为体育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体育教师要想从众多的教材当中选出适合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教材内容,必须要知道哪些教材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而课例研究正是注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成为课例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之列。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更多地考虑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将符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通过改编或整合充实到校本课程内,发挥校本课程真正校本化、个性化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校本课程的内容资源。

课程校本化关系到学校和教师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解读、细化和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赋予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权利。而课例研究的发展为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体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需求。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课例资源,是来自教育教学课堂实录,反映的是课堂、学生的本质和原貌,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想解决校本课程真正适用于本校学生的问题,课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体育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排除传统的阻碍、习惯的干扰、能力的欠缺,找到究竟应该怎样做的路径,把梦想、标准和榜样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素质,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而且具备向前展望、向后推理功能的课例研究,真正与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形成对校本课程建设向前推进的合力。

三、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场地器材资源的影响

课例研究在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分析过程中,势必会考虑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问题,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场地器材的变化,场地器材也会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因为,场地器材不但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吸引学生参与锻炼的介质和提高兴趣、养成习惯的直接因素。体育教师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必须考虑场地器材的使用问题。研究表明,体育课堂教学上的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其他教学方式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能为课堂教学活动增添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学生从事体育学习,需要必要的场地器材,而场地器材的质量、形状、色彩等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完成动作的质量、减少心理的压力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场地资源的开发。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考虑更多的是用最经济的物质条件达到最大的效益价值,许多学校的场地狭小、器材缺失也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开发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资源也成为体育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重点之一。课例研究针对场地器材的使用和配置有着专题的分析和研讨,并将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科学配置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这是传统教研活动所不能够比拟的。

体育课例研究对校本课程场地器材资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学校场地器材相对固定,且不易改变,但开发校外活动场地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有效地开发校外场地,就必须要了解校外地域的状况、适宜条件、使用价值等情况,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后才能够进行决策和实施,所有这些也都是在课例研究的范围之内,课例研究以研讨形式的优势使其他教研活动所不能够代替。

虽然现有的课例研究还处在起步的泛化阶段,但相关的课例研究制度、实施方案、操作程序、评价机制等逐渐建立和规范,课例研究由注重教学效果转向具体的教学事件和过程,从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研讨,扩大至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课例研究捕捉体育课堂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反映的是师生之间真实的故事。因此,课例研究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例研究为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频繁接触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助推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健康发展需要和校本课程的自我完善。

体育教师通过课例研究拓展了知识面,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为完善校本课程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

学生在课例研究中,获得了书本所不能赋予的知识与技能,或多或少发现自己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之前从未发现和知晓的问题,或是自己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成功,这也表现在课例研究、校本课程和学习主体之间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点位,也表明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体育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来源于课例研究,也让体育课堂随之发生着改变,教师随着课例研究的不断深化将会逐步成为专家型教师,学生也因此会成为终身的受益者。

完善课例研究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机制,划分课例研究的类型、路径、规律和层次,简化课例研究程序,方便教师使用,建立课例研究评价系统,做到有据可查、有规可依,避免课例研究的本质发生异变,有效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课例研究今后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创新是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为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水平,文章从通过问题探究引发学生思考,借助案例分析提升学生能力,利用辩论教学增加课堂活力三个方面探索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辩论教学

高中政治教育是相对枯燥的一门学科,加之教师授课方式的单一,这将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会出现厌烦心理,这对教育质量与效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必须对高中政治教学策略予以创新,本文对此展开政治教学的创新探究,提出相应的创新教学建议,优化教学效果。

一、通过问题探究引发学生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创新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积极引进创新性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对政治教学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有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学活动,但是必须遵循相应的教学前提,即创设启发性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对政治原理有比较深刻的记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活跃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氛围良好,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例如,“世界文化多样性”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设置这样的教学问题:世界文化内涵概念、涵盖范围,诸如我国中秋等传统节日,属于世界文化范畴吗?在设置教学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这种讨论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较于教师的直接引入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二、借助案例分析提升学生能力

案例分析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一般来说都是结合时政教学展开的,而案例分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的材料辅助教学。从以往的教学反馈可知,很多学生在案例分析这一部分的学习整体效能较低,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将案例分析融入到课堂,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促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稳步提升。例如,教师在开展“影响价格因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兼具案例分析能力,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自从提出去库存的目标政策之后,很多城市商品房价格发生变动,出现止跌会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运用经济常识进行回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列出较为真实的案例,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积极开动大脑,继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显著提升,必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政治教学也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

三、利用辩论教学增加课堂活力

传统政治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的单独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继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率不高。针对上述教学现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环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筛选合适的辩论主题,通过激烈讨论必然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加对知识的认知,最重要的是能够改善教学课堂呆板的局面。高中政治创新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例如,教师在进行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学时,组织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探究,这种辩论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政治教学内容,辩论需要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政治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精神面貌会有所改善,对综合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化,对政治原理的应用也更为得心应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不断强化。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辩论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实施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当前教学的弊端,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优化学习效果。因而在今后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创新策略完善课程教学质量,努力使高中政治教学实现质的飞跃,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许萍.刍议高中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3(34):98.

[2]黄冬平.创新高中政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展望,2014(18):87.

[3]郝立方.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7):87.

[4]冯柏.新课改下高中政治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