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活动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教育活动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色教育活动案例

篇1

幼儿好动,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新异刺激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和分散,神经系统抑制功能差,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人们将“学前期”定义为“游戏期”,试图利用游戏来调和“童年”与教育之间的矛盾,既希望幼儿能够拥有这个年龄应该拥有的,以游戏为基本生活内容的“快乐童年”又希望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受到“教育”,获得“有用的”知识技能,游戏便成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载体。

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生活”,游戏能够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负责事物的方法,是一种学习和适应活动。虽然各家理论不同,但游戏作为教育幼儿最好的方式已成为教育界和公众的共识。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我国的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把幼儿游戏分为教学游戏和自由游戏,教学游戏根据教学目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健康教育游戏、语言教育游戏、社会教育游戏、科学教育游戏、艺术教育游戏和综合教育游戏六类,下面我将列举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教育中听说游戏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这是什么红?

活动目标:(1)学习在问答游戏中创造性运用语言。(2)遵守听说游戏规则,注意听同伴讲话。(3)培养在游戏中快速的语言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红色卡片和红色物体的图片、皮球。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讨论哪里有红色(红色的花、红色条纹的被子)?

(2)出示红色卡片和红色的图片,如红色的玫瑰花等请幼儿看卡片、图片熟悉“这是什么红?”的句式。教师:这是什么红?幼儿:玫瑰花红。

(3)熟悉句式后,引导幼儿将生活中有关红色的物体编入问答游戏中。教师:我们知道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红色的东西,如刚才小朋友们所提到的动物的身上、花、树、叶子、石头、天空、食物等,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他们编入游戏中吧!

(4)出示皮球带领幼儿共同游戏。一是教师做提问者,提出问题后,将球滚给一个幼儿,拿到皮球的幼儿要完整地回答问题。二是回答正确的幼儿可上台来做提问者,回答错误的幼儿必须将皮球还给提问者。三是要求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不重复同伴的回答内容,做到迅速大胆地回答,不停顿。

(5)将幼儿分组自主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围成一个圆圈,每组一个皮球,开展“这是什么红?”的游戏活动,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每组幼儿的情况,使每个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能与同伴协调地做游戏。

这个教学活动案例呈现的是传统的问答游戏,句式简单而富有想象力,不仅让幼儿认识了颜色、拓宽幼儿的经验而且让幼儿感受到了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小班年龄段内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有强烈的语言交往的要求,这一题材与形式用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呈现既积累句型又培养了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和灵活性,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了语言教育的目标。

游戏能使幼儿做起来感到很有趣、很愉悦,自发地进行活动,如果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站在幼儿心理的立场,考虑幼儿的发育和兴趣而设计教学活动,孩子在游戏中能自然地使语言、运动、社会生活等一系列能力得到发展。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让幼儿园真正地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刘炎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松原达哉著.《婴幼儿智力开发指南》日(杨延梓译)[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11

篇2

一、清廉文化建设现状

(一)坚持整体推进与广泛宣传相结合,营造清廉文化建设氛围。将清廉文化建设纳入纪委全会报告重点工作安排,督促全县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类廉政活动,共围绕党纪法规开展学习研讨400余场次,营造浓厚学纪学法氛围;在全县各大屏幕、酒店LED屏、候车厅展板、出租车电子屏等80余处载体上滚动播放反腐宣传标语,利用公交、客运人流大、范围广优势,及时在醒目处设置反腐宣传标语200余条,在**电视频道播放《人民的名义》《国家监察》等廉政影视作品,同时派出11个影视播放队送55场廉政电影到乡村;唱响反腐倡廉声音,全面铺开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一年来刊登市级以上媒体稿件220余篇次,在全县广泛营造崇廉尚廉氛围。

(二)坚持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打造清廉文化建设载体。坚持打造清廉文化阵地建设,如县税务局示范点在局机关五楼高标准建设了廉政教育展厅;县审计局积极整合资源,将庭院作为阵地,高标准创建“十进十建”宣传长廊;县文旅局,打造线上视听融合“一日廉洁教育路线图”县纪委监委坚持9年在青少年中心外打造百米廉政文化长廊。开展各类清廉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文学作品类近20篇,书画类30余幅,择优在《楚天文艺》2020年第3期上设置“廉政征文”专栏刊登8篇。县纪委监委撰写廉政小品在全县巡回演出30余场,督促文旅局组织运用“大篷车”“红色文艺轻骑兵”等载体,开展了演出场次达200余场的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放映达3000余场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以及“精准扶贫、文化先行”流动借阅活动,以送戏下乡、大篷车等形式推动廉洁文化入万家。

(三)坚持日常学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构建清廉文化建设常态。县纪委监委深入剖析近3年内我县查处的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并纳入全县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内容,同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知镜鉴。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成12个宣讲队到全县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宣讲《政务处分法》,充分发挥了警示教育治本作用。除此之外,县纪委监委坚持在重要时间节点群发廉政短信,并组织全县各地各单位利用支部主题党日、中心组学习、节前会等活动,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典型案例的通报,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树立廉洁过节意识,筑牢廉洁从政思想防线。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清廉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愿在清廉文化建设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源,重业务工作轻廉政文化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制约了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二)形式内容比较单一。少数单位一些单位把清廉文化建设等同于一般的宣传教育活动,抓亮点特色意识不强、视野不宽、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活动形式,形式内容较为单一。

(三)清廉氛围有待加强。在建设清廉校园、清廉企业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园、企业清廉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下步建议

第一、要抓合力建机制,进一步完善廉政文化体制机制。廉政文化建设又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凝聚合力、完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抓平台造氛围,进一步拓展廉政文化工作载体。要积极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3

【关键词】 有效手段;激发幼儿;启发幼儿;调动幼儿;提问的技巧

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开放的提问设计。教师都应深刻领悟这一点,积极思考,逐步提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技巧。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那怎样才能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们来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

低认知层次问题引起的是初级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如:回忆已知的知识、很容易判断正误的答案。高认知层次的提问引起的是幼儿的高级思维过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幼儿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在《小兔找太阳》活动中当我出示被遮住小兔身体只剩尾巴的图片时,我问:“谁来了?”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一下子猜出来是小兔子。我又通过追问让幼儿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还有谁的尾巴也像小兔一样短短的?”我的问题一提出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让幼儿通过比较、应用和想象,获得了有关于尾巴的相关经验。因此,教师适当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增加高认知层次问题的数量,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在《小兔找太阳》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小兔为什么找太阳,我利用了比较提问法、分类提问法、假设提问法和多角度提问法让幼儿回答“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回答的答案多种多样如:太阳、红绿灯、西瓜、铃鼓、气球、皮球、头、眼珠等等。我接着问“哪些东西是有红又圆的?”幼儿回答:气球、铃鼓、太阳、红灯等。我又层层追问:“哪些东西又红又是在天上的?”幼儿慢慢地将范围缩小:气球、太阳。最后孩子们共同寻找答案“哪些东西是在天上会发光的?”我们一下子知道了在天上会发光的是圆圆的、红红的太阳。这样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得到答案,体验他们通过比较、应用和想象,获得了有关于尾巴的相关经验。此环节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拓展联想,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

三、突出重点,发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未完善的答案。在《小兔找太阳》中为了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我提出“小兔子为什么找太阳”幼儿通过以上活动中的知识明白了太阳很暖和、会让向朋友们长身体等等。此时我抓住幼儿的兴趣大胆提出问题“除了小兔子需要太阳,还有谁也需要太阳”,幼儿一下子说出了许多答案如小花、小草、小动物、老人、宝宝等等。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出示图片和幼儿一起补充答案,孩子们快速地找出了“太阳能、衣服被子、植物等”,从而让幼儿明白动物、植物、人类都离不开太阳。

四、教师应注重发展应答技巧

篇4

关键词 实践高校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

“自媒体,也叫‘个人媒体’,是指普通民众可以随意信息的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特征。自媒体为公民生活带来很大变化,他们借助网络自主采集、信息。”随着手机智能化快速的发展,高校学生人数一部手机,没有手机是一件很难发现的事情,据报道,中国现在拥有手机量为13亿多部,可见,在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压力和挑战。尤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些年来,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质量和效果上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面对新形势,面对自媒体、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理论教学在在教学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深化和探索,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境界,最终使学生产生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使年轻一代人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自觉提制来自各个方面的歪理邪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

“任何统治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所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这就决定了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逐渐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这三观教育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养成和具有的素质如:坚定的政治方向,过硬的理论素养,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良好的道德品德,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能改变,无论社会怎样变化,现代媒体多么发生革命性变革,这些基本的价值目标会越加珍贵,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结合时代的变化使这些价值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新的生命力,比如要结合世界的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适应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学生社会心理和交流习惯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大环境下,要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开展实践教的第一步。无论以何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以下教学内容要融入其中:以红色主义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党的艰辛成长和救国救民的爱党教育、五千年的璀璨文化的中国情怀和人多底子薄的社情教育、十提出的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社会主义好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1、以红色主义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用不过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在新时代下,要拓展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尤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很多,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大红色主义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自媒体时代,年轻一代运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沟通,沉迷于网络世界,他们渐渐淡化了对红色革命主义的理解。各地高校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区域和革命根据地,英烈们的牺牲地,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人民解放广场等,在一年的特殊日子里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习瞻仰英烈们的爱国壮举。利用假期可以组织一部分学生参观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加大红色影视作品的放映力度,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在学校公演这些片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要给学生推荐,引导这些红色影视作品,给他们进行评点,让他们喜欢看,乐意看。

2、党的优良传统和艰辛成长教育

党的优良传统和艰辛成长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实践的内容。这一部内容要结合《思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本教材设计好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这个教学实践过程使大学生真真实在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了解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的艰辛历程,理解党的领导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使年轻的大学生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自觉抵制西方的多党制。

3、国情社情教育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我们成为了地球村,年轻的大学生对过网络很快的了解了世界,因此崇洋的势头有所上升,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我们不可否认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是一味的崇外势必使我们失去自我进而对自己祖国的背弃。因此,加强国情、社情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我们要有国情自豪感,我们不能割断我们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近代我们落后了,我们现在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中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就是实现我们曾经的历史辉煌吗?所以,教育我们年轻的大学生,我们不可妄自菲薄的,我们有理由再辉煌的。但是,要认识到社情,就是我们现在人口多,一些成就的取得都不是那么的容易。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们认识社会现状情况,增强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意识。结合学生专业情况,利用假期,写调查报考,进入企业调研,深入社区问卷调查等等活动,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国家和社会的情况。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授课任务书以及教学计划,在开学之初就规划好教学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具体有:

1、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场地之一。要结合所讲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在课堂上要灵活的运用实践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有机地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实践课题,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尤其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活动中更加要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分量。针对每一次的专题活动都是可以实践教学活动的。例如在教授安全这一专题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一次实际调查活动,让每位学生写一份安全案例汇报表,通过在课堂上讲演,评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达到教学目标。

2、社会实践教学

在自媒体时代,理论课的教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发达使青年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老师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没有实践教学这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将大大打折。因此,每位老师都要下功夫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在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走访村庄,观看成果展现,利用假期参加生产劳动,到工厂企业进行锻炼。比如开展义务交警活动,支援农村义务教育活动。在每年的教学计划中要拿出几节专门验收实践教学成果,这种实践教学要放在平时,验收可以集中。通过对学生体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进企业体验心得等等,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建国.自媒体时代“全民摄影”的表现形态与社会控制[J].中州学刊,2014.11.

篇5

关键词:把握个性;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24-00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存着一定差异。《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中蕴含着他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生长点,教育只有实实在在地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纲要》中“尊重热爱幼儿”的教育原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下面我就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到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实录:

在一次瓶子装饰的区域活动中,我观察到了三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

依依选了一只造型漂亮的瓶子进行装饰。她对着瓶子思考了一会儿,先从材料筐中选了红黑两种粘贴纸就着扁圆形的瓶身装饰成一张小脸,然后她又选了一条蓝丝带系在了瓶颈处,还要求我为她打了蝴蝶结,接着她又选了一些带小花图案的纸剪下,有规律的贴在瓶盖周围,成了一顶小圆帽。活动过程中,她未曾停下来过,直至活动快结束了,她才完成。

瑜瑜先看了看陈列出来的几只装饰好的瓶子,选了一只有小鱼图案的拿到了自己身边,然后从材料筐中选了一只同样造型的瓶子,对看范样,一板一眼地装饰起来,还不时地用装饰纸对着范样上的小鱼比划着,接着小心地画下来剪下,粘贴在自己的瓶子上。直到活动结束,她也没有将瓶子装饰好。

凯凯随手从材料筐中拿出一只瓶子,然后又拿了一堆各色的粘贴纸,有图案的小纸片,想也不想就往瓶子上贴,一会儿粘一个红色的小圆片,一会儿又将绿色的三角形粘了上去,似乎觉得瓶子上粘的东西越多、色彩越鲜艳,瓶子就越漂亮。没过一会儿,整个瓶子就被他贴满了,当然也就完成任务了。

这一瓶子装饰活动的过程,反映了幼儿不同的思考方式。作为教师该如何把握幼儿的个性,因材施教地加以指导,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以不同指导策略对待不同的幼儿。

案例分析:

教师常常以为自己很了解幼儿,凭着主观的意念来判断幼儿,但实际并非如此。就以上活动而言,依依、瑜瑜、凯凯三位幼儿存在着明显的认识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于是我对他们进行了具体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依依表现出思考型的认知特点。在瓶子装饰活动中,她会用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判断问题,做事有条理,任务意识强,对待这样的幼儿,在指导时我对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她尝试接受新的挑战。比如:“想想看,这瓶子上还会不会缺点什么呢?”“呀,这小女孩好像少了条裙子唉。”“如果给她扎上俩小辫子,那就更漂亮了!”等等。

瑜瑜表现出保守型的认知特点。她完全按着老师提供的范样操作,而且还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的幼儿虽做事细致、稳当,但思维局限缺乏想象力,更是不够大胆。针对这样的孩子,我先从培养她的自信心入手,鼓励她大胆尝试,用启发式的语言拓展她的思维。如:“哎呀,你这条小鱼跟老师不一样,真特别,下次我也来试试!”“老师忘了在瓶子上贴些水草了,你能在你的瓶子上添上去吗?”等等。

凯凯表现出冲动型的认知特点。他反应快,制作时不假思索,不加观察,做事不够耐心、细心,注意力、判断力都有些欠缺,如果我这时只是提醒他慢点、仔细点,并无多大帮助,需要具体提示。比如:“你这小圆片片是小鸟的头吗?那能不能再帮他找个身体?”“这瓶盖上一朵朵的是白云吗?那太阳公公在哪里呢?”等等。我还不时参与他的制作,无形中培养他做事的有序性、计划性。

每一位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也就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学习方式,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势、长处,也有其劣势、不足。我们即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和长处,又要弥补其劣势与不足,因材施教。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幼儿的各种行为反应,把握其中有教育价值的信息,作为指导的依据。我们必须关注幼儿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握其个性,以切合实际的指导策略来指导幼儿的活动。

一、把握个性差异,尊重并接纳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要切身地感受孩子与孩子的不同,他们有的外向活泼,有的内敛谨慎,有的冲动张扬……不同的个性特征造就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同的认知特点。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做到尊重、热爱孩子,那就必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孩子。

上述案例中,依依、瑜瑜、凯凯就是三种不同性格的孩子,在同一游戏中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认知特点,教师充分尊重了他们已有的个性特征,对于他们装饰瓶子的过程给予了支持与肯定。正是这种包容与尊重,使得三位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始终是快乐的。

二、把握个性差异,从差异中寻求教育依据与切入点,因材施教

幼儿个性上的差异使得幼儿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其发展需求、思维特征、学习倾向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也为我们实施适宜的教育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要注重从差异中寻求教育依据和切入点。

篇6

【摘 要】学生要成材、教师也要专业成长,而创新课堂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抓住课堂这一核心,聚焦课堂,实现创新教育,才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下面我就从一案例来谈谈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创新教育,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聚焦课堂;创新教育

案例描述:

活动背景

一次,班上陈奕霖小朋友把衣服上的拉链含在了嘴里玩,我看到了,专门为此在班上作了一次安全教育,告诉他们这样很危险,还给小朋友讲了前几天北京医院为9岁男孩在气管里取出笔帽的事,让小朋友知道空气对于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空气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我们怎么看不见、摸不着呢?”“因为它们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给抓住呢?”詹敏捷说:“用袋子装。”“还要用绳子把袋子扎紧。”沈西龙补充说。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次找空气、玩空气的探索游戏活动。

第一次实验

戴欣池自告奋勇地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塑料袋,但是没有东西扎怎么办呢?孩子们在冥思苦想,突然,宋佳欢说:“可以用跳绳试试。”话音刚落,王珑颖就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根跳绳。我用嘴吹了几下,把袋子扎紧了,小朋友满怀信心地来到了阳台上,期待着我把它放出去,但是塑料袋在我的手里一动也不动,宣告失败。

寻找原因

望着小朋友失望的眼神,我想:该帮帮他们了。回到教室里,我让孩子们寻找失败的原因。

这是,清扬说:“我知道应该装氢气的,我买过氢气球的,它飞的很高的。”但我们这儿没有氢气呀,她的建议被大家否定了。

沈西龙说:“我知道了,这根绳子太重了,所以飞不起来。”杨丰说:“袋里空气太轻了。”

“对呀,袋里空气太少了,所以太轻了,你看这袋子一点也不鼓。”倪枫雨附和着。

“那我们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我说。

于天琪说:“阳台上的风太小了。”

总结了以上的三点原因,小朋友对此又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改进,准备下次再试。

积极改进

针对绳子太重的问题,小朋友都想到了老师平时作奖励用的小红花上的棉线。这种棉线很细、很轻,绳子的问题解决了。袋子里空气少的问题又摆在了小朋友的面前。沈西龙说:“用大的塑料袋,装的空气就多。”说着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只装衣服的很大、很重的袋子来,大家一看马上给予否定,原因这只袋子太重,会飞不起来。大家说要用薄一点的袋子。陈雅各说:“我有。”从柜子里拿出红色的很薄的袋子。小朋友说这个行。但是当我吹气时,发现怎么也不鼓起来。坐在前排的灵灵说:“这上面有洞,空气都跑掉了。”这个袋子也在孩子们的一片惋惜声中也被淘汰了。怎么办呢?欣池说:“我柜子里还有一只大的袋子。”小朋友看了看,同意了用她的袋子。

第二次实验

袋子有了,怎样让袋子很快就装满空气呢?小朋友说要到风大的地方装。可是教室里没有多大的风,怎么办?

张栩豪说:“用电风扇。”这个注意不错,那就试试吧。很快就装满了空气,扎紧了袋口。

沈西龙说:“问题都解决了,这次肯定能成功。”可当我再次放出去的时候,袋子却一直往下,一点也飘不起来。

“唉,又失败了。”黄海桐说。

还是杨丰脑子转的快,“这个电风扇的风一直往下吹,所以袋子飞不起来。要到外面去放。”

终起来了

孩子们排好队,一路欢歌来到了操场。可是几次的试飞都因风太小而失败告终。

沈思瑶说:“可以试着拉着绳子跑。”

沈西龙说:“对了,我妈在放风筝的时候就边跑边放的。”

我说可以试试看。我一边拉着线一边跑,终于袋子飞起来了。小朋友欢呼雀跃,大喊:“成功了!成功了!”操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我的心也随着快乐起来。

反思与体会:

上面的案例可以说是成功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积极的活动,获得了成功,在活动中老师也得到了专业的成长。反思这个案例,我感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聚焦于课堂,而且是创新的课堂。它所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用《指南》和《纲要》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观念。如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敏感地发掘它的教育价值,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当孩子有想法时,能支持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大胆地去尝试、让他们在事实中得到反馈。当孩子失败时,能理解孩子的失败,耐心等待,再多给孩子一次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通过自己实践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比如:学历提高、各种的培训、书本和网络的学习等等。

三、加强自我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在《指南》和《纲要》中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分析、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前我们可以反思,在活动中将会出现哪些情况,我将如何回应。在活动中教师细心观察孩子的学习行为,做一些观察记录,分析原因,及时有效的回应幼儿,适时适切的支持、鼓励孩子,促进孩子的最优发展。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反思记录,反思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吸取经验教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篇7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通用2021

20xx年x月x日晚,我班召开了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主要是针对近期上海有4名女生因宿舍火灾跳楼导致死亡以及我校秋枫苑宿舍发生的充电器引起的火灾事件而召开的`。为了响应学校和学院的高度重视,班会由班导师程宇昂老师主持和召开。

通过这次的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我班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加强,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消防防范意识,积极地以行动来响应这一班会主题。总体来看,班会召开得比较顺利,现把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班整体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有所增强。因为近期,我校秋枫苑某一宿舍因手机充电器发生了火灾事件,上海某所高校的女生宿舍也因火灾导致4人跳楼逃火而身亡,如此,这些问题和事件都大大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和关心,大家都高度重视这次的主题班会,积极地走到一起,共同探讨了相关的消防安全问题。

其次,在班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班组织了消防安全检查小组,高度重视我们的日常宿舍消防安全。为了响应学校和学院的消防安全教育安排,我班班导师积极组织班级成立了消防安全检查小组,指导同学们落实好到每间宿舍认真检查宿舍各方面的消防安全,时刻互相提醒不要乱用违章电器,注意手机充电器、mp3充电器等一系列的用电器安全,要注意在离开宿舍的时候关好用电开关等系列工作。

再次,主题班会的气氛相当的好。由于这次的班会的主题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相当重要和密切的关系,大家都十分关心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都十分认真的听取老师的意见,积极地与班导师交流和沟通,积极的响应气氛非常活跃。

最后,班干认真负责。这次的主题班会下来,我们的班干在星期五的早读时间为班会期间不能出席的同学重新传达了班导师的话语,认认真真的把安排通知到位,并组织了各宿舍舍长或学生代表到各个宿舍检查提醒,十分的认真负责。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通用2021

为提高教职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在今年11·9消防宣传日前夕,我校于20XX年11月8日中午,组织教职工在学校xx楼会议室进行了一场消防安全知识的专题培训。总结如下:

培训结合近年来的火灾案例,就遵守消防法规、加强平常检查,以及疏散逃生的基本常识、消防火灾的应急和预防、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培训中,结合各地火灾案例,用“血的教训”警示教职员工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不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积极主动做好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针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提高了大家对消防安全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参训教职工对此次消防培训都比较感兴趣,觉得这样的消防安全培训非常重要,既熟悉了消防管理制度,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自己进一步掌握了紧急疏散及逃生自救方法,掌握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次培训,使全校教职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火灾,在能力上已经掌握了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为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通用2021

20XX年消防安全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校采用多种趣味形式,让消防安全教育进校园并使之成为学生最乐意参与的活动,有效地筑牢了学生消防安全墙。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实景感受,让孩子享受最直接的感官冲击。区实验幼儿园的消防安全周教育主题活动中,一辆红色的消防车开进幼儿园,孩子们叫喊着“消防车,消防车”,师生们与消防车、消防员叔叔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消防队的同志为小朋友介绍消防知识,消防员装备发及消防车上的装备,让幼儿认识了高压水枪、水带、消防云梯等各种器械。在惊叹和猜测中,孩子们对消防安全有了最直观的概念。

实战演练,让学生经历最刺激的操作体验。XX小学以“119消防宣传日”为契机,组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拉开了冬季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序幕。“叮铃铃!”急促地电铃将全校带入了模拟学校发生火灾的情境中。随着消防逃生哨声一响,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有效组织下,全校1200余名师生立即按照之前规划的逃生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学校操场,整个过程仅用时3分钟。XX小学还邀请到区消防大队的官兵现场给同学们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鼓励师生体验灭火器油盆灭火。望着熊熊大火,师生们勇敢、果断地拿起灭火器,在消防官兵“手把手”指导下认真地进行灭火。当“大火”被扑灭时,大家一阵欢呼,激动地喊道:“我学会灭火啦!”。

实习研讨,让学生牢记最有用的消防技巧。XX小学消防知识宣传周活动中,首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播放报火警、火灾的预防、火场自救及逃生方法等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然后组织各班级召开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班队会,观看消防安全视频。接着同学们开展了以“火灾发生时,我该如何应对?”为主题的讨论和竞答活动,通过激烈的讨论或竞答,同学们将消防安全常识及火灾逃生技巧牢牢地记在心中。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通用202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逃生、自救、互救意识,11月9日上午,XX小学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安全疏散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教师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同学们临危不惧,迅捷有序,演练取得圆满成功。现就疏散演练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德华为总指挥的领导小组,立即召开全校教师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刘校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危机意识,抓住这次演练机会,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次演练,一定要注意活动本身的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周密筹划,演练预案安全可行

学校认真制订了周密细致的演练预案。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作了具体的说明,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对各班主任以及相关教师作了具体的分工。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预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听到警报后,全校学生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进行有序疏散,不得收拾物品,互相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大声喧哗、乱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即时扶起,帮助其一起迅速逃离危险地。

三、秩序井然,演练效果良好

篇8

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曾提出的“幼儿园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

“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等观点的引领下,我们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事物与现象,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整合性、开放性为原则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学科学知识的欲望。

我们努力挖掘幼儿身边的科学资源―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在游戏中探究科学、在广阔的自然中感受科学,不断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与知识。同时,积极吸纳家长参与,家园共同协作培养幼儿浓厚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挖掘与利用周围蕴涵科学教育价值的资源,创设丰富、适宜的幼儿科学教育环境,使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及策略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立足本园调查分析找问题

1.问题的发现

孩子的问题:虽然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村孩子的游戏已逐渐从泥土地向水泥地过渡:从满目遍野的野花小草向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发展;从捉谜藏、堆草人向电视、电脑进化,失去了直接与田野接触的机会。现在的孩子不认识禾苗,普遍分不清麦苗和小草,体验不到挖番薯、捉泥鳅的快乐。但孩子却非常向往农村那绿色的田野、广阔的操场、可爱的小鸡小鸭……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融入到大自然的野趣中,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作用。

家长的问题:我们是一所城乡结合幼儿园,虽然我们的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很快,已基本城市化,但许多家长的意识还跟不上城市的节奏,存在着只重视知识技能,一味强调艺术教育和智力开发的误区。60%―70%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与家长无关:70%以上的家长认为,教育就应该在学校进行,教育内容就书本上,认为科学教育是高不可攀的深奥知识,因而忽视科学教育、忽视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保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对大自然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熟视无睹,对孩子的需要、渴求视而不见。

老师的问题:幼儿科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让儿童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去挖掘答案。但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实践中,幼儿的需要、兴趣以及发展和学习的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们往往追求自己制定的、未必适宜的目标而不顾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当幼儿的直接经验不足,还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概括时,老师不是去扩展孩子的经验,而是凭空变换各种提问方式“引导”孩子总结或死记硬背―这说明教师只是把目标刻在心里而没有把孩子装在心里,不知道孩子喜欢探索什么、不了解孩子能探索什么、不会指导孩子如何探索。科学教育过分偏重知识性内容、偏重认知目标,忽略幼儿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

2.认识的统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全园教师进行学习,深刻领会“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纲要》指出,科学素养应当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以及科学行为和习惯等诸多方面,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其中,科学态度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对幼儿来讲,就是要富有好奇心,勇于探究,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热爱科学与大自然等。

因此,我们的科学教育应培养幼儿对“身边的科学”广泛、持久的兴趣,使幼儿主动的探索过程获得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的深层价值,使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也就是使幼儿学会学习,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

3.观念的更新

我园属于乡镇中心幼儿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逐渐形成,我们的老师常常忽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哀于追求城市现代化教育;还有的老师常感叹没有合适的科学课程,没有丰富的教具学具,没有专业的仪器仪表,没有高科技的设备,觉得难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觉得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老师们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才会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在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感悟到利用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可行性―我们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最感兴趣的学习,而且利用幼儿熟悉的身边事物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还有益于幼儿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我们幼儿园为此开辟各种渠道让教师通过参观、学习和研讨等途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重视了,行动落实就有了保障。

(二)环境切入潜移默化显特色

幼儿的认知具有直观性特点,环境则为他们的认知提供直观的物质基础和依托。科学教育活动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则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幼儿关心环境、观察环境、主动与环境互动的情趣和良好习惯,引发幼儿主动产生探索环境科学现象的行为。

1.用农味环境凸显特色

幼儿科学教育是以观察感知为基本手段。丰富多彩而又新异多变的环境会引导幼儿注意环境、关心环境,对环境中的种种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从而萌生爱科学的情感。因此,我们精心设计,整体布局,高质量的优化幼儿园环境。

首先是让盎然绿意围绕整个幼儿园:我们的空场地绿草如茵、我们的进园长廊绿树成荫、我们的教室阳台前绿篱成行、我们的小池塘绿意泛舟、我们的种植园地更是郁郁葱葱―让走进幼儿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沉浸在大自然的一抹翠绿中。

其次是以走廊环境点缀幼儿园:门廊里陈列着农家的各种物品、用具、谷仓以及各种农具;教学楼的墙壁上有生动活泼的墙饰―一楼墙壁上是田里爬的虫子、河里游的小鱼、地上走的家畜,二楼墙壁上是田里长的粮食蔬菜、果园里的水果,三楼墙壁上是庄稼的害虫和益虫、动物朋友;主题墙和区域的创设都是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如:用成熟的果实、农作物的种子、蔬菜、萝卜、稻草、麦秸等材料制作的“世博园”、“农家小院”、“海豚之家”、“博物馆”、“好朋友”、“美丽的幼儿园”等等;展示栏里,孩子们和家长用红豆、蚕豆、白瓜子、贝壳、菜籽、花生粘贴了了“快乐小屋”、“雪人之舞”、“中国馆”等。这样,走廊则成为孩子们新发现的场所,当孩子和爸爸、妈妈手牵手走上楼梯,首先会被楼道墙壁上最显眼的主题网络图所吸引,一个个分支网络图,记载了我们这个

课题的实施过程,一个个教学活动的落实开展,充实和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在每个班级的教室外走廊,贴满了我们孩子们探索主题、发现奥秘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我园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科学活动的缩影,照片记录下的是孩子们亲历科学时各种丰富的表情,或惊讶、或高兴、或疑惑……每一层的走廊上的多元风景吧,这些都是教师和孩子们用聪颖与巧手,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布置的墙面,在亲自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提升了审美情趣,为我园逐渐摸索出的一个开放的园本课程建构搭建了展示的舞台。

2.让主题环境融于活动

在经过实地考察和探讨,我园积累出一批有质量的主题活动方案和个案建构。

与主题实施相关的环境创设在园所大厅、各班教室中悄悄呈现。例如,一捆捆的稻草在区域活动中由幼儿分组搭建好玩的稻草人:一根根带苞的玉米秸搭成的房子成了孩子们捉迷藏、游戏的好场所;农村特有的剌剌的苍耳则成了孩子们的作画用具,小朋友为苍耳穿上了鲜艳的衣服,一幅幅活泼生动的苍耳拼扎画,就成了我们幼儿橱窗里的亮丽风景。

主题活动“我们的农田”被划分为“辛勤耕作的农民”、“田间的动物朋友”、“播撤汗水的农作物”和“丰富美味的蔬果”四大块内容。主题教学活动“农家乐”也分成了“快乐劳动”、“阳光牧场”、“农家踏青”和“快乐农场”四周安排。随着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每个班级的教师和小朋友都动起来了―中二班布置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主题墙“田间的动物朋友”―用蓝色塑料袋做成飘动的水草,用卷筒纸心和稻草配合起来给牛做围栏,用报纸和挂历纸做成了立体的鹅卵石。这点点滴滴都凝聚了师幼的智慧和心血,收到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中四班把“丰富美味的蔬果”又细致地划分为“农夫果园”、“五彩瓜地”、“阳光菜园”―用报纸制作了果树的树干和树枝,用五彩的画笔绘出了神奇的西瓜和苹果,用橡皮泥罐里面的模子拼贴成了美丽的花朵,用丝带弯弯绕绕做成了瓜地的围栏,多么好的创意、多么巧的构思:中三班的孩子们则利用旧报纸、广告纸、泡沫等材料,制作了“番茄”、“苹果”等,布置成了一片立体又美观的“美味蔬果区”:中一班的孩子们用黑色和白色的碎布做了一头很大的“奶牛”,又用废旧的果奶瓶做成了牛奶瓶,布置成了“阳光牧场”区域。孩子们对于自己布置的环境非常喜欢,在参观时充满了创作的喜悦和成功感。这些创设与主题脉络紧紧相连,同时也是装饰幼儿园环境的上乘之作。在环境与教学的互动中,两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环境不再是一种摆设,它体现了丰厚的教育价值,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3.让乡土材料巧妙变身

乡土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广泛的。材料虽然是无声的,但是通过教师有意识搜集、筛选、思考,投放的材料所呈现的巧妙、多元能吸引幼儿的目光,引发幼儿的探索,使材料成为会说话的“活材料”。比如:稻草、麦秸、竹子、石头等这类材料的搜集便利,随取随用,在幼儿与熟悉、亲切的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易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生活中,很多乡土材料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对这类材料的使用要符合节气、时机,在恰当的时候添加到相应的主题活动大框架中,比如,在秋天丰收的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到农田中搜集各种果实和种子,于是我们的“种子总动员”环境展示中,有关于各种种子的生长、收获、保存的知识,利用种子、果实制作的作品七彩纷呈。各种具有季节特点的材料的充实,使主题开展得实在而有内涵,使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随着四季的交替,自然界会无私的向孩子们奉献特有的礼物,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给幼儿以“活”的知识教育,让“农”味常驻我园。

4.在区角实践中累积素养

我园在园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在种植区里竖上各班级的标志牌,大家在各自的园地里种上了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如:中班的孩子种的是萝卜,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种萝卜―给萝卜浇水―给萝卜除草―拔萝卜,大家边观察边记录着萝卜的生长变化,掌握了种植萝卜的方法,积累了种植经验;大班的孩子种的是番薯,大家从种番薯―给番薯施肥―给番薯除草―挖番薯,全程跟踪观察记录,孩子们还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自编成了“番薯成长记”绘本,放在班级阅读区里,与同伴自由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种植、生长过程,也体验了播种的艰辛,收获的快乐。

我们在每个班设置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进行多种种植探究活动。如:大班孩子为了了解在土、沙、石子和水的四种材料中哪种使大蒜长得快?创设了“它们在哪儿长得快?”的种植探究活动,孩子们每天给大蒜浇水,观察其变化。最后发现:在泥土地里大蒜长得又高又大、多给这些植物晒太阳它们才会长的壮实。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问题使孩子们的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这些富有创意的自然角便成了孩子们探索的乐园、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每个班级都创建了科学发现区,投放可供孩子探究的玩具和材料,让孩子们玩“会变的颜色”、“奇怪的光”等游戏,并提供适合幼儿亲自操作、亲自感知的“电路连接”、“光的折射”、“量的守恒”、“齿轮的奥秘”、“磁铁小火车”、“磁铁的穿透性”“力的传导”、“小天平”等科学小实验装置和用具,让幼儿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进行各种有趣的、粗浅的科学小实验,拓宽了幼儿吸取科学知识的范围,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态度。

(三)利用资源挖掘科学教育新载体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

“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农村幼儿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我们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源头?这是我课题组教师共同思考、探讨和研究的根本。

1.利用自然资源

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走进自然,与动植物自然现象交朋友,用亲身的体验感受科学的无处不在,这远比图片、甚至电脑课件生动得多。例如:我们在理解故事“变色龙”时,发动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惯。夏季,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去河边、池塘观察青蛙、壁虎等小动物,看青蛙是怎样“跳到草丛中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看壁虎怎么甩着尾巴在墙壁间飞檐走壁,我们带幼儿到草丛捉蚂蚱、抓蝴蝶,以体验它们如何用“保护色”躲避敌人:农村家庭中很容易收集到各类种子,如白扁豆、南瓜籽、黄豆、芝麻等,这些形状各异、色彩繁多的种子,引起了幼儿的强烈兴趣,我们把这些种子放在活动区里供幼儿观察、认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饶有兴趣地把自己观察到的画在记录纸上,他们惊奇地发现,各种种子的形状、颜色、纹理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还知道了一些种子的许多

用途,如美味的豆浆是用黄豆做的、芝麻可以做成各类好吃的食品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认识叶子”、

“花与果实”这样动态的活动贯穿于一年四季当中;在“认识叶子”系列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观察认识不同树种的叶子,在不同季节采摘、收集同一棵树的叶子。在春夏“采摘”、秋季“拾叶”、冬季“寻叶”的观察收集过程中,体验四季的不同。

农村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从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土生土长的教育资源,利用当地特产和自然物品做玩教具,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活动,达到科学启蒙的教育目标。

2.利用环境资源

我们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沙子、石头都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材料、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用小石头垒灶,就连捡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上老半天,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有一次教师带幼儿在园门口散步时,忽然有幼儿发现路边的一堆乱石的石缝里长出了一棵草――为什么石头里会长草?教师有意进行引导,让幼儿再找一找哪些地方不会长草,通过探究,孩子们明白了沙子、石头、砖头上长不出草,而只有阳光照得到的泥地上才能够长出草来;然后教师再让孩子找为什么这个石头丛中会长出一棵草,孩子们东翻西找终于发现石头间有一个细小的缝隙,小草就从这缝隙中穿透而出;接下来教师和孩子一起寻根究底:小草的根在哪里?它为什么能穿透石块?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后孩子们知道了“小草大力士”的故事。

我们还把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充实到区角活动中,创设低耗高效的乡土化活动区,如幼儿利用麦杆、稻草编扎“稻草人”,搓草绳;用番薯藤制作“项链”、“手镯”;用黄豆、蚕豆、土豆、芋艿等农产品拼插成各种动物形象;用南瓜雕刻……这些农村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开放的乡土资源,都成为我们科学启蒙教育中的明星。

3.利用社区资源

我们的幼儿园就建在小区中,社区里的公共设施如各种店铺、银行、菜场、书报亭、超市等也是值得开发与利用的物质资源。社区里的分类垃圾桶的使用调查让孩子们懂得了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不可以回收,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处处可以体验到科学进步带来的便利。

4.利用家长资源

我们努力激发家长的教育需求,发动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比如:我们在进行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汽车”时就充分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在送幼儿来园的路上与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汽车,从而引发关于汽车和汽车尾气等的一系列科学问题探究。这样的随机教育让幼儿切身接触科学和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在家庭的配合中受到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四)尝试教学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

在以往的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我们一般都采用教师提问、讲解,幼儿逐一回答,然后得出这一事物的结论。在课题实施当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们孩子的新模式。

1.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个性特点之一,因此,带领幼儿观察农村自然现象时要不断启发他们多问为什么。如春天,带领幼儿涉足美丽的春野,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一发现一思考:“为什么有的花是红的,有的花是白的?”、“为什么蜜蜂只停在花上,而不停在茎叶上……。在不断的“质疑―存疑―释疑”过程中激发他们探求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在种植园地里种植时,让孩子们一起帮忙翻土、捡石块、锄草、浇水等,收获时让孩子们一起拔萝卜、摘青菜、摘豆子……,幼儿在种植与护理这些植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究感受到植物有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不同的花和果实等,这样,孩子们可以亲眼看看种子是怎样发芽、长大的,培养了他们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

2.在发现中培养科学精神

“发现学习”是幼儿用自己的智慧思考问题,通过观察、探索和反复操作推陈出新的。创设发现学习的环境―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发现学习的基础,而良好精神环境则是幼儿发挥智慧的前提。为此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在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师让幼儿自由观察蚯蚓,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蚯蚓的头是一端?蚯蚓的身体软软的怎么会钻到泥土下面呢?蚯蚓的身体切断了为什么还能活着?”对此,我们老师应与幼儿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孩子们在发现探索中知道所以然,从而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探索科学的精神。

3.在探索中学习科学方法

科学教育活动所蕴涵的价值不只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有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教给他们正确的探索方法,幼儿的探究的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创新的行为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如:幼儿在玩“沉与浮”的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能力较弱的孩子拿着多种性质的材料在水中漫无目的地玩,自己自由地实验、寻找答案;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教师除了提供沉浮材料,还提供纸和笔,引导他们边做实验边做实验记录;能力更强的孩子不但做沉浮实验、系列记录,而且要尝试让沉的材料浮起来,浮的材料沉下去,并且由沉浮实验联想到生活中运用到沉浮的科学方法,并能将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伴或就一个观察到的问题在同伴之间进行讨论。可以说,幼儿在不同的科学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科学的意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正确的科学探索方法。

4.在尝试中形成科学态度

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是让教学对象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过去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一般都采用教师提问、讲解,幼儿逐一回答,然后得出这一事物的结论。尽管有的时候也让幼儿实验或动手操作,但这种实验或操作也是在教师的严格操作下,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进行,幼儿只是老师的执行者,而不是活动的主体,“体验一发现一探索一尝试”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这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抓手,为孩子的探索、发现和自主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

(五)轻松学习启迪科学学习的兴趣

在农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玩”科学。

1.走进自然,童心探科学

在春暖花开的春天、在落叶飞舞的秋天中我们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用大自然这个活教材探索科学的奥秘,积累科学经验,萌发初步的科学意识。如春天到了,我们带领孩子去寻找春天的颜色―绿油油的麦苗、黄澄澄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尽在我们的身边;秋天树叶飘零,带着孩子们去踏叶拾秋,制作“秋天的童话”,来到田野观察金灿灿的稻谷,体验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帮农民伯伯拾稻穗,感受劳动的快乐。幼儿的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带幼儿走向大自然,不仅让幼儿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

与真实接触,而且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去思考、去获得知识与初步的科学经验。

2.挖掘资源,童趣玩科学

幼儿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身边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源,只要注重引导、善于发现,我们就能捕捉教育契机,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如,中秋节到了,孩子们吃月饼时,由圆的月饼联系圆的月亮,我们组织了“中秋月圆”主题活动,让孩子观察月亮由圆变缺、由缺变圆的天象变化规律;户外活动时,我们带幼儿观察天气和自然现象的一些变化,如蜻蜒低飞、蚂蚁搬家、鱼儿翻动等,引导幼儿去观察,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而教师就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进行科普知识的点拨、引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玩沙的游戏中,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玩沙工具。有:铲、漏斗、小桶、勺子、印章、水,让幼儿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建筑和造型,还事先把一些有趣的玩具埋在沙丘里,如:蟹、虾、小鱼、贝壳、小海螺等,鼓励幼儿去挖掘、寻找,看谁找得又多又快,这样幼儿通过在千变万化的玩沙游戏中掌握了沙的特性;在玩滚球的游戏中,让幼儿把球在地面上滚、在滑梯上滚、在小土坡上滚,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去掌握速度与阻力的关系。

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既玩得高兴学得轻松,又启迪智慧,锻炼能力。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大自然声、形、色的感知和想象,从游戏中还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关怀生命与环境,还有助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融于生活,童真知科学

对幼儿施行科学教育,必须重视从幼儿一日活动中挖掘出有利的因素,让幼儿进行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索。如,幼儿问老师:

“雨水可以喝吗?”那么,就雨水究竟是不是干净的这个问题不予以直接回答,可以组织幼儿做个实验――在雨天里,让幼儿用干净的碗盛一碗雨水,然后,将水倒入盖有清洁纱布的搪瓷碗内,这时就可以发现沙布上有许多杂质―利用科学实验说明“雨水并不干净”。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用科学方法认识事物的习惯;又如,幼儿争论“影子是怎么形成的”,教师就以“踩影子”、

“手影”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懂得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的现象等等。这些经验不是成人仅用语言告知或坐在教室里幼儿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他们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分析、思考,才能将其内化成个人经验,也才会对身边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

二、研究成效

我园通过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教改的提高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对农村幼儿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推广价值。

(一)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去感知自然、亲近自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如:孩子们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班级的自然角、种植园地、养殖角给区内的植物浇水、晒太阳,给动物们喂食,还能主动地、认真地做好观察记录―自然角成了孩子们讨论的中心,也成了孩子们科学启蒙的发源地。

科学教育活动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活泼、大方、乐意交往,善于合作等终身受益的个性品质;他们获得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终身有益的学习品质:他们获得了对生活、对学习、对社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构建完美人格的基石。当然,在活动中,幼儿也会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但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一旦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成功,便会孕育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并成为下一次探索的动力。

科学教育活动有利于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如幼儿对某些自然现象、对某些动物有恐惧行心理,这是由于缺乏对这些现象和动物的认识接触,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对自然界、对动物有了粗浅的认识,这样可以减少其恐惧感,增强自信心。

科学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师、与同伴相互交往的机会。幼儿与教师、同伴一起观察、操作、思考,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协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这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课题研究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课题研究的二年中,我们通过派课题组教师参加市级区级培训、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活动、吸纳姐妹园的先进教育理念,使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和科学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设计科学活动方案、设计优质课等活动,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教师撰写论文、报告、案例,使教师的总结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实践不断创新,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反思能力、教育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形成了园本化课程的雏形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的课题研究,我园积累了一批优秀案例、科学环境的创设和区域材料设计的方案等,初步形成了科学启蒙教育园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四)手石宽了家园合作的渠道

课题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向老师抱怨:今天要我们带秧苗,明天要我们带种子,后天又要带稻草、做科学小制作,幼儿园到底在教孩子们些什么?―针对家长们的困惑,我们及时的调整计划,向家长们介绍我们的课题及课题研究的内容,并把家长请进我们的课堂介绍与课题相关的活动,带家长参观我们的种植园地、养殖角,让家长参与我们的科学活动等,让家长们进一步地关注我们的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策略的实施以及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如何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的。这样,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特色活动中来,形成家园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局面。

三、反思中展望

1.鉴于我们的教师对科学本质的了解、对科学现象的解读能力还比较欠缺,而科学启蒙教育的内在规律对幼教师资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生活中科学现象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幼儿可接受的科学教育活动、如何让科学启蒙教育在一日活动中的有机渗透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也是我们探索科学启蒙教育之路的动力。

2.在探索主题背景的科学区域材料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而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非主题材料,那么,如何体现科学发现室其独特的价值与功能、科学发现室的环境如何创设、环境创设的多元开放应所涉及的范围等,这也是该研究需要延伸的、内容。

3.利用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本土科学活动,拓宽科学教育的途径。庄市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在充分挖掘自然社会资源外,如何把历史人文景观有效导入,让本土性科学教育资源的优势得到了集中发挥与体现,再次拓宽科学启蒙教育的途径,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4.要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尝试更多元化活动中的研究,如在跨学科领域的艺术教育活动、语言活动、数学活动、社会综合活动中积极寻找渗透各领域的幼儿本土化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途径,以达到科学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徐子煜.幼儿科技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宗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的引领下,以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礼仪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为目标,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以分层活动框架为重点,深入推进少先队特色建设。继续以全国少先队“xx”课题为抓手,深入推进“协和”文化框架下“xx特色文化”建设工作。

做好少先队活动课程全国试点工作,把本学期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方案征集和评比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做细、做实。

做好少先队常规工作,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继续培养队员良好的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道德习惯,把善善志愿服务岗工作做得更好。

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业务水平。举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会,以培训活动和同心圆俱乐部成员沙龙、辅导员中队少先队活动课辅导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青年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深入推进少先队特色建设

1.全力推进“xx文化”建设,推进“xx阳光智慧少年”争章活动,以“xx校园阳光四季交响曲”的夏秋冬三季交响曲活动为重点展开。

夏季:感恩生命交响曲(红色) 阳光感恩季

9月(感恩行动礼仪月)开展季子礼学院、尊师礼仪节、“争当好习惯善善”启动仪式等活动。

秋季:悦读生命交响曲(金色)阳光美读季

10月(领巾飘飘爱队月)少先队建队日十一三一年级队员入队仪式

11月(走近文学美读月) 以读书为重点,童诗、童话、童谣学习和创作为重点开展美读节活动。

冬季:智慧生命交响曲(银色) 阳光创想季

12月(哈利波特创造月) 开展科技节主题系列活动。

1月(欢庆新年迎新月)开展“元旦”主题联欢活动

2月(中国年味体验月) 开展寒假少先队七彩假日活动

(二)深入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全国试点工作

作为全国少先队活动课全国试点学校,本学期将继续全面深入做好一周一节的少先队活动课研究和实施。

1. 组织全校辅导员学习《少先队活动课程纲要(试行)》内容。培训并指导辅导员有效开展好一周一节少先队活动课。下发本学期各年级的少先队活动课《计划书》。 开展全校少先队活动课评比活动,举行青年辅导员少先队活动课同题异构竞赛。 继续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案例征集活动,将优秀的少先队活动课案例结集成册,初步形成学校少先队活动课校本教材。 在学区各年级设立的少先队活动课重点试点中队、试点中队辅导员中,开展试点活动研讨观摩活动,发挥试点中队的引领作用。 建立好少先队活动课督查评比机制,将少先队活动课开展情况纳入《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评比》、红旗中队评比。

6.重点制定和实施各中队小干部少先队活动课的分层培训和每月例会制度。

7.按照以往惯例,开展各级中队主题观摩活动

承担:一学区(镇级观摩)

二学区(片区级观摩)

三学区(镇级观摩)

四学区(片区级观摩)

主题:按照《少先队活动课程计划书》内容,1-3年级开展少先队基础知识学习主题实践活动;4-5年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展开主题队会。校、镇级活动时间:10月--12月;片区级活动时间:11月初。

校级中队主题活动要求:根据大队部每月教育重点、本中队特色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要求自主选择,如期开好中队主题观摩活动。

(三)做好少先队常规工作,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

1. 精心安排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推荐组织好中队承担每周的升旗工作。一方面从细节处培养队员的荣誉观、集体观;另一方面也树立榜样,导行队员的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学校已经具备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条件。本学期将扎实开展好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做好生命教育工作。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

结合少先队工作一日常规检查评比的开展,并通过大队部例会、队长学校指导小干部们开展自主管理,使大队干部在工作中获得历练。通过召开各中队小干部座谈会,了解小干部队伍现状、中队风貌等,增强小干部的服务意识、带头意识、责任意识。本学期少先队大队部继续以小岗位让小干部在角色体验中大胆创新,承担责任,锻炼能力。

同时,还要做好少先队小干部参与少先队活动课的组织、策划培训工作,培养自动化活动中小队。

做好少先队善善志愿服务岗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辅导员思想、业务水平:

(1)提高全体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本学期形成中队辅导员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制度,学期初进行辅导员工作培训。学期末开展辅导员,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

(2)科学有效地发挥俱乐部、工作室作用。

本学期举行辅导员同心圆俱乐部沙龙活动2次;建立辅导员工作室运行机制,大队部指导工作室开展活动。为优秀辅导员搭建平台,为年轻辅导员创造迅速成长的条件。并帮助她们在各级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成长起来。

(3)加强学区大队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为学区大队辅导员搭建良好的平台,安排参加各级培训。同时,进一步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级部、大队活动由他们参与策划、组织、开展,以锻炼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育;舞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4-0021-04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幼儿园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活动时逐渐摒弃了重技能、轻感受,重训练、轻表现,重模仿、轻创造等弊端,将舞蹈教育看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忽视了幼儿舞蹈素质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如何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原则

1.整体性

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幼儿的整体、全面发展。〔1〕 素质既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又包括个体在特定领域里表现出来的特殊素质。基本素质和特殊素质既矛盾又统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舞蹈素质显然是一种特殊素质。幼儿的舞蹈素质与幼儿的基本素质以及其他领域的特殊素质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舞蹈教育中一定要秉承整体观的理念,以舞蹈教育为核心,多方整合,既培养幼儿的舞蹈素质,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整体观的理念还体现在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多样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等方面。教师应从舞蹈艺术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把握舞蹈教育的核心内容,深入研究教育方法,开辟有效的教育途径,激发幼儿的舞蹈潜质。

2.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和艺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康德说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2〕游戏和艺术都是情感补偿的需要;同具有虚拟性,让人们在假象中寻找快乐;都是自由的活动;强调过程的体验性;具有愉悦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戏和舞蹈应融为一体,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应体现游戏化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化的舞蹈活动中快乐成长。

3.创造性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其创作、表现和欣赏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想象和创造。可见,舞蹈活动能满足幼儿想象与创造的需要,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想象与创造的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创造的乐趣。

4.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舞蹈教育内容。教师要努力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用舞蹈的眼睛看世界,发现舞蹈素材,启发幼儿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目的和内涵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知识技能,引导幼儿通过审美感知、想象和创造,感受、鉴赏和表现舞蹈美,从而积累审美经验,掌握简单的动作技能,并引导幼儿将获得的新经验同化到原有经验之中,循环往复,不断积累,最终促进幼儿舞蹈素质的不断提高。〔3〕因此,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五方面。

1.感知、想象和创造舞蹈美

感知、想象和创造是幼儿理解舞蹈美、获得舞蹈美感、积累舞蹈审美经验的前提。幼儿对舞蹈美的感知是审美对象动态形象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教师要逐步引导幼儿以舞蹈的视角去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动态表象,为想象和创造舞蹈形象作准备。“幼儿的舞蹈想象是幼儿调动以往所感知到的各种事物的动态表象,对此进行加工改造,再现或创造舞蹈形象的心理过程。”〔4〕创造伴随着想象而生。创造性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在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以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依据主题线索展开想象,鼓励有创意的想象,引导幼儿将情感、舞美等因素融入想象,以弥补肢体表达能力的不足。

2.体验幼儿舞蹈独特的美

“舞蹈美是舞蹈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舞蹈美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5〕舞蹈美既指向客体,又指向主体。舞蹈美既外化为物质形式的客观存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是可知可感的;又内化为主体的主观意识,主体会对客观的舞蹈美进行判别和评价。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幼儿舞蹈具有独特的美。

(1)内容美

舞蹈以表现生活、抒感为基本内容。舞蹈作品的内容美是舞蹈作者审美理想的形象体现。幼儿舞蹈作品的内容美表现为以童心、童趣为出发点,真实地反映幼儿的生活,抒发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朝着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

(2)形式美

舞蹈的形式美包含动作、舞姿造型、技巧、舞蹈构图等方面。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幼儿舞蹈不宜追求复杂的动作和高难度的技巧。

动作与舞姿造型是体现舞蹈形式美的最基本要素。动作的幅度、力度、节奏又是动作的主要要素。简单、形象、夸张、富有童趣的动作与舞姿造型是幼儿舞蹈形式美的主要特征。

舞蹈构图主要由流动的或静止的队形组成,是舞蹈形式美的要素之一。由于幼儿的空间知觉尚不够精确,对方位、距离、形状的感知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幼儿舞蹈构图以简洁、顺畅、动静结合为宜。

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基础,是舞蹈形式美的重要因素。生动的音乐和明快的节奏是幼儿舞蹈音乐美的主要特征,这是由幼儿思维的形象性等特点所决定的。

舞蹈美术主要包括服装、道具、灯光、布景,是幼儿舞蹈形式美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尚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的感知既有真实的一面,又有虚拟的一面,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也较差,因此生动而夸张的造型、鲜艳而和谐的色彩应是幼儿舞蹈美术的主要特点。

3.获得初步的舞蹈美感

“舞蹈美感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感觉器官在感知、想象、理解舞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和欢快的心理状态。”〔6〕舞蹈美感的获得是一种由感知、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审美活动又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幼儿的舞蹈美感最初往往是盲目的、零散的、无序的。舞蹈美感与审美活动和舞蹈美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舞蹈美的特点,通过舞蹈审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舞蹈美感。

4.积累舞蹈审美经验

“什么是经验?我从做过的事情中获得的信息就是经验。”〔7〕 幼儿在舞蹈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关感知、想象、创造和感受、表现、鉴赏的经验就是幼儿的舞蹈审美经验。

5.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技能

幼儿舞蹈的动作技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它是指各种受幼儿喜爱的身体基本动作、简易步伐及各类模拟动作。受生理发展水平所限,幼儿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较差,但弹跳力相对较好,因此幼儿舞蹈的动作技能训练要顺势而为,以简单、形象、易学、富有童趣为宜,切不可盲目模仿成人化的动作。此外,虽说动作技能并非舞蹈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因为它是舞蹈形式美的载体,所以幼儿也应该适当接触和学习,否则离开形式去谈内容,幼儿园舞蹈教育将无所依托。

三、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实施途径

1.舞蹈教学活动

舞蹈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舞蹈素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舞蹈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需要在活动时间、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等方面获得充分的保障。舞蹈教学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下面以律动活动“蝴蝶飞”为例加以具体解析。

(1)感受、表现内容美

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是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一是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世界,从舞蹈的角度去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捕捉物体的动态形象,包括形态、色彩、动作的节奏和幅度变化等。二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教师和同伴的表现,借此积累舞蹈经验。

在律动活动“蝴蝶飞”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蝴蝶的美,包括蝴蝶的外形美、色彩美、动态美等,然后启发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初步感受、表现蝴蝶的舞蹈美,进而形成充满童趣的舞蹈内容。例如,可以让有的幼儿表现“蝴蝶”的悲伤,以体现蝴蝶看到有人乱摘花朵时的伤心;让有的幼儿表现“蝴蝶”的勇敢,以表明“蝴蝶”在与风雨顽强搏斗等。

(2)感受、表现动作美

教师可以启发幼儿采用小碎步与双臂侧飞来表现蝴蝶飞行的动作;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通过双臂幅度大小的变化表现蝴蝶飞行高度的变化,通过双臂摆动节奏的变化表现蝴蝶飞行快慢的变化;也可以两人一组,让一人扮“花朵”,一人扮“蝴蝶”绕“花朵”飞行,并产生高与低、动与静的对比,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动作的对比变化;还可以让幼儿自由组合,做同样的飞行动作,以表现整齐统一的美。

(3)感受、表现舞姿造型美

蝴蝶停在花丛中采集花粉,属于相对静态的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千姿百态的采花粉舞姿造型。例如,可以引导幼儿摆成错落有致的造型,以帮助幼儿体会平衡美;也可以让幼儿三人一组,两人扮“花朵”蹲于两边,一人扮“蝴蝶”立于中间采花粉,让幼儿感受和表现对称美。

(4)感受、表现舞蹈构图美

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想象蝴蝶飞行的各种路线,并将自己想象的蝴蝶飞行路线画到纸上。如此,各种各样的舞蹈构图跃然纸上,有的可能是整齐划一的线条,有的可能是线和面的巧妙组合,有的则可能是线面交错等。教师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流,开展审美评价活动,引导幼儿从中感悟舞蹈构图美的规律。

(5)感受、表现舞蹈音乐美

教师可以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作为舞蹈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调式、曲式结构等,并进而用舞蹈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美。例如,节奏较强时“蝴蝶”飞的动作幅度大一点,节奏弱时飞的动作幅度小一点;当两段体音乐响起时用两种动作来表现等。

(6)感受、表现舞蹈美术美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带纱巾,将彩色纸片左右对称粘贴在纱巾上,用以表示蝴蝶的翅膀,并引导幼儿感受对称美;还可以引导幼儿选择与纱巾颜色较为协调的彩色纸片(一般要用对比色或同类色),引导幼儿感受对比美或调和美,如在白色纱巾上粘贴黑色和灰色纸片,在黄色纱巾上粘贴橙色和红色纸片等。

从“蝴蝶飞”的教学案例看,教师从蝴蝶的动态形象入手,巧妙地引导幼儿观察、模仿、探索、创造,进而全方位地感受和表现蝴蝶美,借此积累审美经验,并在感受和表现的过程中引发幼儿愉悦和满足的情绪反应,从而获得舞蹈美感,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舞蹈动作技能的表现力。幼儿的舞蹈素质在这样循环往复的审美过程中得以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和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借此得到了相应提高。

2.其他艺术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多种艺术教学活动可以有机整合,以互为表现手段,实现艺术教育的多元目标。例如,舞蹈活动可以延伸至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活动中,如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对人物心理、作品意境的理解等。

3.区角活动

教师可以在区角创设“小舞台”主题活动区,引导幼儿自发开展舞蹈活动,如创编与表演舞蹈、制作舞蹈道具、欣赏舞蹈视频和图片等。

4.角色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小剧院”的角色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并吸引其他幼儿前来观看。

事实上,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提高幼儿舞蹈素质的契机。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全程参与幼儿园为庆祝大型节日而筹备的文艺演出,以便让幼儿更深刻、全面地体验舞蹈美,借此提升幼儿的舞蹈素质。

但愿幼儿园舞蹈教育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心灵的营养,促使幼儿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6,35.

〔2〕〔5〕〔6〕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92,206,445.

〔4〕〔7〕邱正伦.艺术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9,134.

On Preschool Dance Education

Zhao Youzhen

(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