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的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节炎的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节炎的医疗方法

篇1

【摘要】在以往的病例中,滑膜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例。而膝关节滑膜炎则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时引起滑膜损伤或破裂,导致膝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疾患。膝关节滑膜炎可分为急性创伤滑膜炎和慢性创伤滑膜炎。急性多发于青年人,慢性多发于老年人或身体过胖者及膝关节负重的人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病例,简要论述了其病例及中医理疗方法

【关键词】中医理疗 针灸 膝关节滑膜炎

滑膜炎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如何及时应对,是医生和患者都必须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对医生来说,可以及时处理病情,对于患者来说,可以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缓解自己的病情,从而为医治争取时间。

一、膝关节滑膜炎的成因

膝关节滑膜炎是指当膝关节直接受到暴力打击,长期负重慢性劳损,间接膝关节扭伤、手术过程中的损伤,剧烈体育活动或超强度训练,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关节本身退变,膝关节反张,甚至穿鞋不当引起的滑膜损伤或破裂。

膝关节滑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膝关节滑膜炎多因打击、扭转、运动过度以及外科手术后1--2小时发生肿胀、疼痛、活动困难、走路跛行,局部皮肤温度高,皮肤肿胀紧张,关节穿刺出血性液体;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一般由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转化,或由老年其他的慢性劳损导致滑膜的炎症渗出,产生关节积液造成。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劳累或关节疼痛的病史。患者感觉两腿沉重,关节肿胀、下蹲困难,或上下楼梯疼痛,劳累后及遇寒后加重,休息后及遇暖时减轻。病程日久者,股四头肌萎缩,关节不稳,活动受限,关节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清亮的积液,可见关节肿胀和活动不利。

二、膝关节滑膜炎的病理

在关节的主要结构中,滑膜是组成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因此所有的滑膜病变都发生在关节部位。滑膜是一层具有丰富血管的结缔组织,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之外,它覆衬了关节大部分结构,包括关节纤维囊内侧面、关节内韧带和肌腱表面,以及关节内骨面。滑膜在受到各种病因如关节炎、骨质增生、风湿病以及创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刺激后,呈现出充血、水肿、滑膜血管扩张、血浆和细胞外渗产生大量渗出液,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如不及时治疗,晚期可发生滑膜肥厚,关节内粘连,软骨变性,滑膜下结缔组织纤维增生,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

骨质增生关节退变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软骨退行性改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创伤性滑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多因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创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扭伤,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活动受限、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三、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诊疗分析

在笔者接触的多例膝关节滑膜炎中,其临床大多表现为膝关节肿胀,屈伸活动受限,下蹲困难并伴有疼痛。关节周围可有局限性压痛点,浮髌试验阳性,活动增多时肿胀,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久病者可扪到膝关节肥厚感。膝关节滑膜炎在中医临床中可归为痹证夹湿或湿气下注之列,而急性滑膜炎多为损伤经脉。气滞血瘀造成的滑膜炎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多为肝肾不足、筋骨不坚、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经脉不畅、痰瘀内阻。而外因多为跌打损伤或为风寒外袭或为日久劳伤,内因与外因相互影响而致水湿停留于筋骨关节使经脉不通,筋骨失养,从而产生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

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通过运用针灸、理疗、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来达到治愈膝关节滑膜炎的目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电针刺膝眼、足三里、委中、阳陵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然后膝关节外敷中药加以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后,用医用绷带固定1天。结果通过针灸、理疗、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对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有着显著的疗效。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疾病,属于临床上难以治愈的顽症。由于膝关节负重大,运动多,最易受到损伤。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大、最复杂的,还是最大的滑膜腔。因此,临床上又以膝关节滑膜炎最为常见。笔者采用通电针刺、理疗与中药外敷相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收到较好疗效。

四、具体治疗方法

由于膝关节滑膜炎的特殊性,因此和一般的疾病不一样,这不只是吃药的问题,而且还必须结合其他的疗法。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均以通电针刺,局部外敷中药,加以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膝关节滑膜炎。针灸取穴,每次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委中、丰隆、三阴交等穴,针刺得气后取其中4个穴位接通电麻仪,每次留针30分钟。拔针后在膝关节表面敷以自制中药再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膝关节40分钟,以促进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然后再用医用绷带把外敷中药固定于膝关节上24小时。上述治疗过程每日进行1次,每10天为1疗程。经过治疗一周后后观察,结果发现大多数患者经过这样的疗法之后病情逐渐减轻,膝关节肿胀消失,疼痛减轻,积液基本消失,过度活动后有轻微疼痛,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继续治疗之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完全消失,漆关节活动正常,步行及下蹲无疼痛,患者病情痊愈。之后随访一年都未曾复发。

五、总结

篇2

摘 要 一种改良的保留灌肠方法,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效更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方法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22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与克隆病合称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年,有终生复发倾向,多在饮食不当、劳累或精神抑郁、焦虑时发作,病情轻重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主要表现多为慢性腹痛、腹泻、发热、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内镜检查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等。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局部肠黏膜长期充血、水肿,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血运差,药物难以吸收,肠黏膜不易愈合,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反复不愈,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时必须坚持足量、足疗程用药。口服给药,除胃肠道酶类对药物疗效有破坏作用外,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产生的胃肠道反应很多,使患者不能坚持足疗程用药,往往随着症状的减轻而自行停药,致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保留灌肠避免了口服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肠道吸收规律,受到的干扰少,疗效可靠。

用物准备:常规灌肠用具1套、一次性输液瓶、一次性输液器1套、一次性14号导尿管。

灌肠液配制:根据不同的结肠炎症型配制不同的灌肠液。

操作方法: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注意病室的温、湿度,灌肠时关好门窗或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在行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后行清洁灌肠,第1次用0.1%~0.2%的肥皂水灌肠,以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多次灌肠至排出液清晰无粪便为止,使肠腔保持在清洁状态。然后将配制好的灌肠液置于灌肠筒内,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14号导尿管,排尽肛管内空气,以防止腹胀,用石蜡油肛管前端后缓慢插入至所需的深度。保持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机械性刺激,必要时肛周涂抗生素软膏以保护皮肤。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较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掌握正确的灌肠操作方法又是保证药物在肠道内保留较长时间的关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松弛,故灌肠前应练习提肛以增加张力,延长灌肠液存留时间。药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对肠道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使肠蠕动减慢,并且有止痛作用,从而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较单纯直接保留灌肠效果好。先用0.1%肥皂水清洁肠道粪便,后用生理盐水进一步清洁肠壁,既清洁了肠道,又消除肥皂水对病灶的不良刺激,还能清洁肠管病灶部位,充分暴露溃疡面,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增加药物与溃疡的接触面积和吸收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加快溃疡愈合速度。而单纯保留灌肠不能充分暴露溃疡面,使药物不易直接作用于患处。临床观察显示,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法止痛止泻止血时间均较直接单纯药物灌肠明显缩短,其作用机制可能还与改善结肠肠壁血液循环、减轻肠道水肿、促进肉芽组织新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细菌的异常繁殖有关。在操作进程中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动作轻柔,切忌在操作时大力蛮插,以免损伤直肠黏膜。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如患者出现便意,嘱其深呼吸或张口呼气,放松腹肌,降低腹内压,解除肠道痉挛。其他操作同保留灌肠法,具体如下。

患者准备:在抗感染、保护肠黏膜、支持治疗等基础上行保留灌肠。时间宜在下午或每晚睡前进行,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嘱患者先排空大便,保持肠道清洁,以便于药物的吸收。

: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合适,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取右侧卧位。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为使药液充分与各溃疡部位充分接触吸收,可采取左侧卧位10~15分钟,膝胸卧位20~30分钟,然后再右侧卧位,即可进入睡眠状态。这样有利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同时在处轻轻按揉,以缓解对括约肌的刺激,减少便意的产生。

插管深度:根据病变的部位决定插管深度。病变在直肠部位,插入深度10~12cm,病变在乙状结肠者,插管深度15~25cm,儿童可根据身高酌减。

温度:灌肠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病人都会感觉不适。温度过高,易人为地造成肠内膜损伤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损伤,温度过低则使肠蠕动加快,不仅造成病人腹痛,而且难以达到药液的保留时间(最低4小时)的要求,药物便不能被充分吸收。当灌肠的药液温度在38~41℃时最佳,接近正常体温,对病人无刺激,又无烧灼感,无腹痛及其他不适,病人自觉舒适,效果较好。

速度与药量:灌肠的速度及药量对于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及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如病灶在直肠者,可采用缓缓推注药液法给药。每次药量可在20~30ml;病灶累及乙状结肠及全结肠者,可采取滴注方法给药,滴入药液时要选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14号导尿管,速度要慢,调节滴速为每分钟滴注80~100滴,药液量可在150~250ml。灌入时压力要低,灌肠液面距不超过30cm,患者容易适应,药液在结肠内保留时间较长,吸收充分。

病情观察:在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以及患者有无腹痛、恶心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或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以保证灌肠的效果。

护 理

心理护理: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易复发、难治愈,患者精神、经济负担较重,长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多疑,不仅刺激副交感神经,使肠蠕动亢进、分泌增加,腹泻加剧;而且能使肠道黏膜保护性屏障功能降低,引发溃疡和出血,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首先注重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关心和爱护体贴患者,经常与患者进行思想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工作情况,耐心帮助患者提高自控能力,保持愉快心境。同时向其介绍治疗过程、方法,药物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及诱发、加重因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对本病的疑虑,讲清此治疗方法的特点和长处,请成功病例现身说法,消除其不良心理,增强其信心,解释不良情绪因素对治疗疾病的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灌肠后应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不断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摄入减少,肠道吸收不良,影响了营养的吸收,因此饮食特别重要。饮食不节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反复或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必须有合理的饮食及充足的营养支持才能促进疾病的愈合。重度患者禁食,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轻中度患者采用无蛋白要素饮食,防止肠道变态反应。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的清淡、少渣、富有营养的食物,禁食冷饮、水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及不洁食物,忌浓茶、牛奶,戒烟酒,并限制乳制品的摄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症状。所有患者均补充足够热量、维生素、电解质。进食逐渐由流质过渡到软食、普食,禁止食用可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

篇3

关键词:针灸;中药;膝骨关节炎;治疗;临床

引言

膝骨关节炎,简称OA,也被叫做增生性关节炎或者退行性关节炎等。膝骨关节炎的病状特征是患者关节活动受到限制,膝骨关节僵硬严重者伴有疼痛症状,它是由滑膜关节老化退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膝骨关节炎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原发性的另一种为继发性。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大多与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等有关系;而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大多是膝骨关节及其周边组织曾经受损导致诱发OA。膝骨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特别高,已成为多发疾病,并且女性患者要比男性患者多。患有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轻则在日常活动中偶发性关节僵硬以及间断性疼痛,重则关节疼痛为持续性且关节活动受限,更为严重者则行动不便、关节处疼痛剧烈。当前国情,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膝骨关节炎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2],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患者身心皆疲。在临床中,现有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很多手段,按照是否需要手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3]。非手术治疗又分为非手术治疗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手段。非药物治疗是不通过用药来改善膝骨关节疼痛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抵抗心理和恐惧心理也会减少很多,从而起到减轻患者压力的作用,患者也会因此而对治疗信心倍增。所谓因材施教,治愈患者的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状况,可以通过功能锻炼或者冷、热疗等方法使患处血液循环增加以及松弛肌肉的目的。由于受损关节有适应倾向,因此功能锻炼尤为重要。相关文献显示,结合多中康复手段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膝骨关节炎的治愈率[4]。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减轻患者疼痛感,非激素类的消炎药可以起此作用。手术治疗也分为两类,一种以保留关节面为主要目的,旨在减轻疼痛感延缓膝骨关节炎的发展,这类手术包括截骨术、关节清理术;另一种是去掉关节面,这类手术主要服务于膝骨关节炎非常严重的患者,即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治疗中,真正采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仅为少数,绝大部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使病情得到缓解,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5]。由于西医治疗副作用比较大,为减少患者身体受损程度,寻求对于膝骨关节炎新的治疗手段,本研究采用针灸配合中医中药的方式治疗膝骨关节炎。

1资料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膝骨关节炎病人81例,51女30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9岁;对照组患者36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52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严格审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类风湿因子、抗“O”、尿常规、MRI、EKG项目检查均正常,且X线检查患者皆为膝骨关节炎(OA)。1.2治疗方案1.2.1对照组单纯予以中药口服治疗。药方:光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妙五灵脂6g,川穹18g,制没药10g,香附6g,羌活10g,秦艽10g,牛膝18g,甘草6g。治疗过程中视患者情况予以增加药量,七天为一个疗程,四个疗程后观察疗效。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选择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及膝部阿是穴。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身体活动情况的基础上,治愈后均对患者进行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EKG项目检查。1.3.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正常行走无任何阻碍感,且基本无明显疼痛感,膝骨关节功能以及生活恢复正常。1.3.2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正常走路活动无碍,但不能剧烈运动,膝骨关节比治疗前具有极大改善并且膝骨关节功能趋于正常。1.3.3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基本无好转,膝骨关节功能并未得到改善。2.3.4总有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

2结果

所有患者在四个疗程后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EKG项目检查均正常,说明本试验在肝肾等基本功能方面并无影响。本实验通过统计学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四个疗程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总体治愈效果都颇好。就两组对比来说,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45例病人,8例完全治愈,显效率为17.78%;36例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为80%;其中有一例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无效率为2.22%。对照组的36例病患,6例完全治愈,显效率为16.67%;28例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为77.78%;无效率5.55%。上述指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临床意义。

3讨论

篇4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治疗;临床探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它致病原因相对复杂,主要包括慢性劳损、骨密度降低、外伤以及遗传因素,而且在患病后,患者会先后出现患肢疼痛、关节肿胀、膝部酸软等症状,随着病情迁延,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和行动受阻,如果治疗不当,甚至会导致残疾与死亡[1]。因此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以此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综合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探究分析,以评价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41-77岁,病程15d-20年,其中38例单侧发病,32例双侧发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①就诊前1个月内,出现持续性膝痛;②活动膝关节时出现轻微响声;③晨僵时间

1.2方法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首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分别予以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十全大补汤进行加减用药,并且也可以采取中药外敷,将上述药剂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其次采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取患者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于患肢关节腔进行穿刺,如果患者关节腔内有残留积液,需要抽净后进行内注射,使用玻璃酸钠2ml,1次/周[2];再者采取局部阻滞疗法,使用消炎镇痛液,使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家加注到生理盐水中进行膝部关节腔注射;最后进行局部理疗和运动疗法,采用电磁波理疗器进行局部治疗,并结合运动训练,进行伸膝训练,每次20-30下,2-3次/d,伸膝幅度需要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调整,而且进行蹲下起立活动,每次10min,3次/d。评价方法: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较小,膝关节功能改善不佳为无效,临床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和有效。

2结果

采取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痊愈42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所有患者均无临床不良反应出现,临床有效率95.7%,见表1。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一般表现为关节疼痛与关节僵硬,采取中西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在本组资料中,首先对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论治,根据其临床病情,将其分为淤血阻滞型、肝肾亏虚型、气阴两虚型,之后进行对症用药,能够提高中药方剂的使用效率;其次进行关节腔内注射,使用玻璃酸钠来对关节软骨进行保护与,同时也会促进关节腔自身玻璃酸的分泌,提高机体自我修复效率;而进行理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生长,并且起到消肿和镇痛的作用,结合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康复效率,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而且有关资料显示,对于中西综合治疗起效不大的患者,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借助关节镜清理关节腔内的游离体与病变滑膜。本组3例无效患者经由微创治疗,情况有所好转。

综上,采取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尚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7):63-64.

篇5

关键词:中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方法;中医;西医;综述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关节炎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又称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据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大于55岁的人群中约60%有X线膝骨性关节炎表现,65岁以上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可达85%[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关节僵硬、间歇性跛行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日常活动。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保守疗法及手术疗法。现将近5年中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中医内治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KOA的发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老年人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基础。临床治疗根据辨证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目前,KOA的辨证有肝肾亏虚型、气阴两虚型、寒凝血瘀型、肝肾亏虚型[3],中医内治用药重在温热补虚以治病求本。张静宇[4]对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运用骨痹方(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党参、白芍、秦艽等)进行临床观察,其疾病总有效率为93.30%、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为93.30%。李建斌等[5]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等)用于预防和治疗中老年肝肾亏虚之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1.31%。蒋怡烨[6]对40例肝肾亏虚证KOA患者运用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等)进行疗效观察,独活寄生汤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和中医证候。金桥等[7]对110例患者运用自拟补肾健骨方(熟地20g,生黄芪 20g,羊藿 20g,杜仲20g,菟丝子15g,山茱萸 15g,当归 15g,川芎15g)等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治疗3个月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为78%。

验方作为临床医师治疗某一种疾病时的经验方,在治疗时起到关键的治疗作用,如由克举等[8]运用疏肝活血散治疗膝骨关节炎与西药氨基葡萄糖对比,采用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

2 中医外治方法

2.1针刀常规疗法 牛时季[11]用针刀治疗40例KOA患者用四号针刀行手术操作时在轻柔手法的前提下针刀体垂直于皮面刺入到达骨面。术后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嘱患者卧床休息6h以上,1w内避免剧烈活动。其总控显率为75.0%,优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张自国[12]对25例KOA患者行小针刀治疗,于患者关节周围存在明显压痛感的部位进刀,主要包括胫腓骨副韧带、髌内外侧支持带以及髌下脂肪垫等,先行纵行松解剥离,然后行横行松解剥离,每侧患膝采用针刀治疗约2处,其总有效率为96%,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2.2针刀结合其他疗法 王弟红等[13]运用“膝五刀”(内膝眼、外膝眼、髌上囊、髌下囊、胫骨粗隆皮下囊)结合玻璃酸钠灌注治疗25例70~76岁KOA患者,治疗后4个月VAS评分为(1.0±0.79)。朱崇安等[14]对145例40~75岁KOA患者运用五指定位法(掌根正对髌上囊,中指正对髌韧带中部,食指对应内膝眼,无名指对应外膝眼,拇指正对胫侧副韧带起点及股内侧肌下段,小指对应腓侧副韧带及髂胫束行经路线,食指下4cm内后缘3cm为鹅足囊点)配合手法治疗,其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愈率等方面,与针灸、手法及口服药物组比较疗效更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针灸疗法

3.1针灸疗法 马磊等[16]针刺太冲、太溪、太白治疗30例46~72岁KOA患者,治愈1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常规取穴穴位。邓镜明等[17]对35例KOA患者进行隔盐灸:(肝肾亏虚型患者穴位是:内外膝眼、曲泉、鹤顶、膝阳关、太溪、阳陵泉、绝骨)。总疗效比较西药组(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史克生产)总有效率为74.29%,隔盐灸组总有效率91.43%,两组比较P

3.2针灸联合其他疗法 李千[18]运用温针灸加中药(独活、桑寄生、骨碎补鸡血藤等)治疗80例KOA患者,两个疗程后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林琳等[19]补肝肾强筋骨基础方(土茯苓、白芍各30g,穿山龙20g,生黄芪24g,当归12g,骨碎补、蚕砂、白术15g,海桐皮、威灵仙、川牛膝各18g,乌梢蛇10g)与针灸治疗联合治疗平均年龄为66.5岁,平均病程为18.5年的KOA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7%。潘思安等[20]通过针刺结合骨肽穴位注射治疗17例肝肾亏虚型KOA,结果表明此型KOA以针刺加骨肽穴位注射方法疗效优于骨肽穴位注射组和普通针刺组。

4 西医疗法

4.1药物疗法 主要包括抗炎止痛药、非甾体类消炎药及激素类药物。其中抗炎止痛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酸是《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李军[21]对96例平均(62.1±3.6)岁KOA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750mg/次,2次/d),对照组使用美洛昔康片(7.5mg/次,2次/d)治疗,均治疗6w,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手术疗法

4.2.1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 梁现会等[23]对56例KOA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增生滑膜切除、游离体及破碎软骨摘除、切除部分骨赘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关节中药熏洗等。术后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共62个膝,优21个,良24个,可11个,差6个,总有效率90.3%。陈为坚等[24]对136例(155膝)KOA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 对比膝关节镜下清理术(A组)、钻孔减压术(B组)、膝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钻孔减压术(C组)和保守治疗组(D组)四种方法治疗的疗效。术后随3个月~1年,采用VAS评分,3个月内,A组和C组的活动性疼痛改善均明显优于D组(P

4.2.2关节置换 李帅垒等[25]选取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KOA患者186 例(211膝),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随访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并选取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9~78个月,平均(60.8±12.2)个月,186 例患者关节活动度(ROM)及随访的影像学结果均良好,假体无松动,假体分区部位未见透亮区及医学骨水泥断裂带。

5 其他疗法

5.1健康宣教及生活指导 向患者提供关于KOA的资料并给予正确的锻炼姿势及减肥建议,对KOA患者关心的疼痛和活动障碍着重阐述,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缓解抑郁状态,避免不良姿势、受凉受潮等危险因素,保护病变关节。

5.2运动疗法 运动锻炼包括关节松动训练、股四头肌肌力等张等长训练、直腿抬高和股内外侧肌群训练等。李宁等[26]认为在炎症稳定期,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活动关节、锻炼肌力及预防关节的变形。而在疾病早期,即使存在明显的炎症,也应采用股四头肌等长训练,因为等长训练不需要活动关节,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或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或者关节肿胀、疼痛、积液明显的患者。因此,通过观察患者步态,了解膝关节的稳定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3蜡疗 蜡疗是医用蜡溶解作为温热的介体,热敷于局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通过将热量传入机体,充分发挥其机械压迫而将有效成分导入机体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石蜡的导热性小,热容量大,有很大的可塑性,其黏稠性和蓄热性能较好,通过扩张局部的毛细血管,以增加其通透性,促进局部渗出的吸收,从而消除肌痉挛和增加软组织的伸展性,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蜡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蒋东生[]等运用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与口服双氯芬酸钠对比,结果疗效显著(P

6 小结

KOA属于祖国医学“痹症”、“骨痹”、“痛痹”、“膝痹”范畴[28],根据病因病机分为4型,膝骨性关节炎为正虚邪实证,中老年人多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杨青梅[29]对29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分型,其中,肝肾亏虚证所占746例,构成比为24.91%。KOA 本质为虚证,尤其是肝肾亏虚,所以,膝痹病必然存在肝肾亏虚。中老年人有具有多种慢性疾病,多病体虚,劳损过度,治疗当以滋养肝肾为主。

参考文献:

[1]陆艳红,石晓兵.膝骨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6):81-84.

[2]李强,张庆民.膝关节炎临床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39-40.

[3]勾巍.中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6):182-183.

[4]张静宇.骨痹方治疗膝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12.

[5]李建斌,刘联华,吴琦明.仙灵骨葆胶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自由基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3-4.

[6]蒋怡烨.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证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金桥,牛志军.自拟补肾健骨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5):130-131.

[8]由克举,由莉萍.疏肝活血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7例[J].河南中医,2012,4.

[9]刘付强.活血祛瘀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2):272-273.

[10]刘太建,孙仕润,杜辉君.风湿定痛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96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17-18.

[11]牛时季.小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4,32(4):43-44.

[12]张自国.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8):82-83.

[13]王弟红,程鹏."膝五刀"结合玻璃酸钠灌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5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7):1196-1197.

[14]朱崇安,曹宏波,范纬泉,等.五指定位法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5,33(1):158-159.

[15]张晓峰,王春龙,张杰,等.小针刀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4,42(6):106-107.

[16]马磊,施静.针刺太冲太溪太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4):61-62.

[17]邓镜明,陈莹,王升旭.隔盐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3):14-15.

[18]李千.温针灸加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3-74.

[19]林琳,史红逸.补肝肾强筋骨基础方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山西中医,2014,35(12):1620-1621.

[20]潘思安,黄洁.针刺结合骨肽穴位注射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杂志,2015,42(1):154-155.

[21]李军.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美洛昔康片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07-108.

[22]路莹,车明学.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208-6209.

[23]梁现会,尚志平.关节镜下治疗骨性膝关节炎56例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9):82-83.

[24]陈为坚,靳安民.关节镜下清理与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3):195-196.

[25]李帅垒,王上增.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36-37.

[26]李宁,王拥军,施杞.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5):64.

[27]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1,12:18-19.

篇6

【论文摘要】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中药薰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超短波联合中药薰蒸治疗膝骨关节炎109例,并设对照组67例,连续服用消炎痛片,分别在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均有改善,治疗组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

笔者自2001年12月~2005年1月对109例膝骨关节炎采用超短波结合中药薰蒸方法治疗,同期选择67例患者口服消炎痛片作为对照,分别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76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且1周内无应用非甾体类等消炎镇痛药物,无局部关节内注射激素类、玻璃酸钠等药物。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短波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组10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53.92±12.11)岁,病变部位左膝38例,右膝47例,双膝24例;X线分期:Ⅰ期17例,Ⅱ期38例,Ⅲ期41例,Ⅳ期13例。对照组67例:男性16例,女性51例,平均(53.35±11.65)岁,病变部位左膝29例,右膝27例,双膝11例:X线分期:Ⅰ期9例,Ⅱ期23例,Ⅲ期28例,Ⅳ期7例。

1.2 方法 超短波中药薰蒸治疗组所有的病例均采用智能型—中药薰蒸仪(上海三洲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型号XJZB-Ⅱ)治疗,自拟中药组方:红花10g,威灵仙30g,路路通20g,秦艽20g,伸筋草30g,苏木20g,独活10g,艾叶20g,桑枝20g,细辛10g,川芎20g等组成;每次1剂,加入药液1 000ml,温度约(40±1)℃,薰蒸40min/次,喷嘴距膝关节约20cm,薰蒸膝关节前方取坐位,后方取侧卧位,连续15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7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次薰蒸后继续用超短波治疗(南京医用仪器厂,型号USW-A型),中号电极,对置法,温热量,每次20min。109例均完成上述2个疗程,对照组67例口服消炎痛片(25mg,t.i.d)连续1个月,其中8例因胃肠道反应故在用药后1~2周内停药,进入结果分析为59例。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

1.3 临床疗效判定 采用林志雄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根据关节疼痛(休息痛和运动痛)、肿胀、压痛、活动度及行走情况综合评分,正常为0分,优为1~2分,良为3~5分,可为6~10分,差为10分以上。

1.4 统计 数据处理使用SAS6.02医学统计软件处理,行秩和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2周、1个月、2个月随访优良率分别为77.98%、86.24%、91.74%。对照组2周、1个月、2个月随访优良率分别为55.93%、66.10%、61.02%。治疗组在2周、1个月、2个月随访优良率继续上升(P

3 讨 论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在中年以后多发,临床上以膝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常应用消炎痛片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对症治疗。NSAIDS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使前腺素合成减少,起到消炎止痛作用[3]。但近年来人们发现长期服用消炎痛片等某些非甾体类药物可抑制软骨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的合成,加速关节软骨的病变,影响其远期疗效。 转贴于

本组病例对照组服用消炎痛片共67例,在服用2周后,有50例患者疼痛有所缓解,说明消炎痛片对膝骨关节炎有确切的止痛效果。在67例患者中有8例在服用1~2周后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而改用其他治疗方法。随访2个月,疗效未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故老年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其胃肠道和肝肾等方面的毒副反应难以避免,而且远期疗效提高不明显,我们建议此药在急性期使用。

中药薰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治方法,对膝关节炎症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是降低血液中多种炎症介质,蒸气的温热作用也是可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缓解肌肉、肌键和韧带痉挛及僵直状态,同时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组织的修复,利于水肿的消退[5]。

超短波治疗其主要生物物理学作用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有使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新陈代谢、镇痛及消炎作用[6]。故与中药薰蒸同时使用,能促进药液吸收,减少渗出,促进组织修复及增强镇痛消炎作用。

本组109例病例,经中药薰蒸结合超短波治疗,2周后有109例患者疼痛得到缓解且随访2个月,优良率从2周时的77.98%提高到91.74%,说明即使在治疗停止后,治疗的效果仍能维持一段相当的时间,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故我们认为此种治疗方法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Altman .RD.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Osteoarthritis [J]. Semin Arthritis Rheum,1991,20(6 supp12):40-47.

[2]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5-26.

[3] 鲁莹,蒋雪涛,曾仁杰,等.双氯芬酸钠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4):364.

[4] 张静,张力.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现代康复,2001,5(3):14-15.

篇7

关键词:膝类风湿性关节炎;MRI;关节镜;全滑膜切除术;应用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关节,其中膝关节是最易侵犯关节之一[1]。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临床尚未明确,不过多数学者认与遗传、感染、性激素失衡等有关[2]。由于该病症具有较高致残率,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关键。为了探讨诊断与治疗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方法,本文选取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例,将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例,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在21~69岁,平均年龄(48.2±3.6)岁;病程在0.6~13年,平均病程(4.9±2.5)年。患者膝关节发病部位分为:单侧22例;双侧10例。

1.2治疗方法

1.2.1 MRI检查方法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后,运用自旋回波序列采集矢状图像;运用快速反转自旋回波序列采集冠状图像; 42例膝关节平扫后继续做增强扫描:钆喷酸葡胺0.1mmol/kg静脉给药后,对增厚滑膜组织行矢状、冠状、横轴位连续性扫描,根据绘制曲线对其病情进行分期。

1.2.2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方法 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于膝关节髌下外侧处做切口,置入关节镜,对病灶周围组织进行检查,以确定病灶累及范围。并于膝关节内侧做辅助切口,于滑膜增生典型处取组织做病理检查。当病灶累及半月板或关节软骨时,先行修复后,采用刨削刀与射频行滑膜组织清除术。再于膝关节后外侧做手术入路,采用同样方法将后外侧滑膜组织进行清除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并留置引流管达24 h,手术切口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并使用冰袋冷敷达6 h。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24 h后,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活动训练,术后3 d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指导患者按时服用抗风湿类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症状逐渐减量。

1.3评价指标 采用Lysholm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3]:量表包括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等方面,总评分值为0~100分,u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SPSS 19.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将均数±标准差与百分率做为数据表示方法,数据对比时分别采用t或?字2检验处理。将P

2结果

2.1诊断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32例患者中,MRI诊断符合率为94.1%。

2.2治疗效果

2.2.1 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膝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

2.2.2 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测值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MRI对膝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有效性: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MRI可清楚显示出受炎症浸蚀后软骨、滑膜、骨髓等改变,因此,MRI对膝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了临床医师认可与青睐[4]。对于早期病变患者,MRI平扫时,可见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不均匀表现;加强扫描时可见滑膜明显强化且强化曲线呈现出速升、速降型;对于中期病变患者,MRI平扫时,可见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至低信号;加强扫描时可见滑膜中等强化且强化曲线呈现出速升、缓降型;对于晚期病变患者,MRI平扫时,可见T1WI与 T2WI均呈现低信号;加强扫描时可见强化曲线呈现出缓升、缓降型。从本次研究结果看,42例膝关节病变中,MRI诊断符合率为94.1%,这一结果提示:MRI对关节病变检查时,图像清晰且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

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5]: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早期即可致关节组织出现毁损等改变。因此,及时清除发生炎症改变的关节滑膜组织可阻断患者病情发展。本次研究利用关节镜技术采用不同入路方法,可将关节滑膜彻底清除干净,并将受损半月板、软骨等病灶进行修复,其不仅保护了关节免受炎症破坏,而且也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另外,病灶组织切除后,机体炎症指标得以控制,致使患者手术6个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测值明显降低,这一结果说明: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不仅可清除病灶组织,而且还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健,蒋煜青,郭维康,等.膝类风湿性关节炎MRI早期诊断价值与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07(3):146-150.

[2]何勇,肖涟波,翟伟韬,等.基于MRI滑膜测量的关节镜滑膜切除术治疗膝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8):1651-1656.

[3]余海龙.关节镜与切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11(16):32-34.

篇8

【关键词】温针灸 前后交叉韧带 膝骨性关节炎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对我国老年健康及其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临床表现有关节酸痛、胀痛、晨起疼痛或僵直明显等。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疗法有多种。但都不乏有针刺穴位过多,增加患者痛苦或内服非甾抗炎药(NSAIDS)产生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缺点,这都给患者增加心理及经济负担。现代医学认为,穴位是针灸施术的基础,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对于同一穴位,又可因针刺的深度,方向角度的不同,所涉及的解剖组织结构有所差异,从而在临床上所起的治疗作用也不一样。为了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掌握有关解剖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自2007年—2010年采用单纯针刺内膝眼、外膝眼直达内、外交叉韧带的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8例,此法不仅用穴少,而且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病例均为我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①在就诊前1个月膝关节痛天数≥14d;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片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刺形成;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膝关节晨僵≤30min;⑥年龄≥40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

1.3 排除标准

①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成骨性强直者;②急性关节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结核、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年龄>80岁,病程<10年者。

2 治疗方法

选内膝眼、外膝眼为针刺点,患者取坐位,双膝屈曲90°:如果取仰卧位针刺,需在患者膝下垫上一个高枕,使患者双膝呈自然屈曲状,也要求保持在90°。充分暴露患膝,定准穴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用3寸毫针与膝关节矢状面成60°方向刺入2—2.5寸直达前后交叉韧带,如遇阻力可把针退至皮下再重新进针。此法进针要求:1)与膝关节矢状面成60°方向,2)不提插捻转,3)刺入前后交叉韧带。

如进针成功,期间没有任何阻力可直达前后交叉韧带,患者得气后,在针柄上插一条长约2cm的清艾条,由下端点燃,燃尽后再换1炷,每次灸2炷。为避免烫伤,针柄上的艾炷与患者的皮肤应相距2~3cm,过烫时用硬纸板隔垫。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中有关标准拟定,显效:患膝疼痛及僵硬消失,关节活动时摩擦音消失或偶见,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计18例,占64.3%。好转:患膝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摩擦响声存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计8例,占28.6%。无效:患膝疼痛、僵硬等无明显变化,活动功能无好转,计2例,占7.1%。总有效率92.9%。

4 典型病例

黄某,男,45岁,干部。因右膝关节疼痛、肿胀2年,再发加重5天,于2008年8月19日就诊。2年前无任何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肿胀,行走困难。曾多次到我市中医院、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病情有所缓解后停止治疗。5天前再发右膝关节疼痛、肿胀,行走困难,经人介绍前来就诊。查右膝关节肿胀、微红,轻压痛。舌红,苔黄腻,脉数。诊断为右膝骨性关节炎。遂用上述方法治疗,当即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有所改善,治疗5次症状明显好转,3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痹症”范围。多因体虚,风、寒、湿三气杂至,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日久迁延不愈,复感寒湿经络闭阻或劳累损伤,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主要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为法。明朝《医学入门》:“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及,必灸之”。温针灸具有刺法和灸法双重作用,可利用艾绒燃烧时温热效能产生热量,通过针体将热能带入关节囊深处,直达前后交叉韧带,一般物理治疗方法难以起到这种作用。前交叉韧带(antenorcrueiateligament,ACL)与后交叉韧带(Posteriorerueiatehg~nt,PCL)是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的主要稳定结构。ACL与PCL共同保持股、胫骨间的正常滑动、滚动及维持旋转范围与轨道。如膝关节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由于解剖结构发生变化,膝关节载荷重新分担,应力重新分布,从而引起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进一步导致严重的关节不稳,从而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灸法的温热刺激通过针体直达前后交叉韧带,能有效地控制前后交叉韧带炎症,使病灶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炎症刺激,加快局部病理性废物的祛除能力,可明显改善痛症。同时温针灸通过温热效应透皮吸收,可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消除炎症,能使受损的前后交叉韧带功能迅速恢复,从而达到减轻膝关节疼痛、稳定膝关节和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

本临床研究证实通过不同的角度进针,把针刺入一定的深度直达前后交叉韧带,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见效快,疗效好,减少进针数目,减少患者疼痛,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谢莉莉,刘光谱.艾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针灸临床杂志,2000;16(5):55.

[2]娆作宾,任国良,陈明法.前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9;7(3):141.

[3]吴明霞,李俐,洪昆达,等.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6):37.

篇9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骨科,宁夏石嘴山 753200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及VAS、关节压痛度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10.87%(5/46)低于对照组的30.43%(14/46),治疗后30 d研究组患者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用药不良反应率较低,且治疗后30 d关节疼痛改善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较佳。

[

关键词 ] 硫酸氨基葡萄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骨性关节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102-02

[作者简介] 王建设(1967-),男,河南舞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关节病。

骨性关节炎作为中老年群体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其长期性慢性疼痛特点直接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方法甚多,效果不一,由此选择骨性关节炎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是当下相关医疗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1-2]。该研究将该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9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期为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2:24,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7.25±3.10)岁,体质量57~72kg,平均体质量(65.25±3.66)kg;研究组男女比例25:21,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22±4.56)岁,体质量61~77kg,平均体质量(68.55±5.23)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摄片检查结果均符合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配合度较高者;均在认真阅读本研究治疗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患者体征病情不符合骨性关节炎基础诊断标准;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功能异常者;血常规及心电图异常者;较难完全配和该研究实验方案实施者;资料不完全者[3]。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生产于浙江迪耳药业有限公司,H20083921),口服治疗,75mg/次,1次/d,共治疗1个疗程(8w为1个疗程)。研究组患者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生产于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J20100163),口服治疗,250mg一粒,1粒/次,3次/d,共治疗1个疗程(8w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禁止使用其他非甾体抗炎、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具有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的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具体治疗情况。

1.4观察判定指标

治疗有效性指标:关节肿胀、压痛、畸形、活动摩擦感、肌肉萎缩;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转氨酶增高、胆红素增高;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0d的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情况:分值介于1~1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4]。

1.5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总例数5(10.87%)例,比对照组的14(30.43)例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研究组患者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持续性增加,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也呈逐渐增多趋势,其给患者带来的关节异常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由于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它是一种有慢性炎症参与的退行性病变过程,因此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针对该院诊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指标情况均较佳,研究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畸形、活动摩擦感、肌肉萎缩10.87%、8.70%、4.35%、2.17%、0与对照组19.57%、15.22%、8.70%、8.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临床刘志刚等研究的结果相符合,进一步证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畸形、活动摩擦感、肌肉萎缩经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后均得到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6]。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选择性切断花生四烯酸代谢系列中环氧化酶的作用环节,阻滞前列腺素E1合成,临床应用具有消炎、镇痛、解热作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作为一种天然性氨基单糖,可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正常多聚体结构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脂酶A2,临床应用具有缓解关节疼痛、改善活动度等效果。由此,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基本相当。

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是药物治疗安全性的重要体现,该研究中针对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5(10.87%)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30.43%)例,具体表现为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转氨酶增高及胆红素增高均比对照组少。说明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同时安全性较高,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原因是由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服用后会削弱了患者体内前列腺素自身生理保护作用,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出血等危险不良反应,而硫酸氨基葡萄糖作为人体生理必需构建物质,存在结缔组织中,其软骨中含量最多。临床应用中对对患者机体较难产生过多不良影响,关于研究组出现的5例不良反应患者,后调查得知均非严重性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程度不一所致,经减药或停药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对治疗结果未产生影响。该研究结果中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相当情况下,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情况(1.56±1.25)分、(4.23±0.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74±0.45)分、(4.52±1.22)分,与孙立胜、陈晓玲等人实验结果相类似[7-8]。提示VAS及关节压痛度评分时间在治疗后30d,表明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相当情况下,硫酸氨基葡萄糖疗效持续性更佳,使患者治疗后较长时间内无明显关节疼痛事件发生,治疗效果更显著。关于患者年龄对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即年龄≥65岁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该问题该研究尚未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待进一步实验探索给予验证和改进。

综上所述,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安全性及效果持续性更佳,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胡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83.

[2]孙红伶,张利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抗骨增生片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105.

[3]吴建荣.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68-69.

[4]李雪武,谷彬,杨益民,等.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J].医学综述,2011,17(4):616-618.

[5]宋科冉,赵庆,王富,等.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1,54(7):583-584.

[6]刘志刚.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1):66-67.

[7]孙立胜,蒋青,李建新,等.硫酸氨基葡萄糖对ATDC5细胞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8):880-882.

篇10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指标;临床诊断;诊断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027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该疾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病, 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关节疼痛、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为典型症状,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目前, 临床上对于RA机制尚不完全知晓, 常规方法主要以影像学诊断为主, 该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诊断, 但是临床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 导致患者难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科学治疗。近年来,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2]。为了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指标的临床诊断性能及诊断效果,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诊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 其中男21例, 女69例, 年龄19.4~83.5岁, 平均年龄(52.4±10.4)岁, 入选患者均符合2010年ACR/EULAR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选取同期入院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2例, 女68例, 年龄20.1~85.9岁, 平均年龄(50.8±10.5)岁。研究对象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方法 入院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方法检查, 采集3~5 ml静脉血, 常温静置30 min后离心5 min, 离心速度为3500 r/min。同时, 采集3 ml全血, 进行SR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两组anti-CCP, 仪器为罗氏COBAS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3];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RF、CRP, 仪器为DIRUI CS-130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仪器法检测SR。相关操作必须严格遵循仪器及试剂盒相关步骤进行[4]。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CRP、SR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后anti-CCP、R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再加上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 常规方法更多的以影像学诊断为主, 该方法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特异性较差, 部分患者由于早期未得到有效的诊断, 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5]。近年来,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指标在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 两组研究对象CRP、SR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后anti-CCP、R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anti-CCP、RF、CRP以及SR检测效果理想, 能够为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志芬, 张爽, 陈晓玲.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9):2457-2459.

[2] 黄宇, 王涛, 戴淑惠, 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24):3345-3349.

[3] 夏文娟, 刘月秋, 丛玲, 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与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探讨. 中外医疗, 2011, 4(22):9-10.

[4] 常会忠, 张加玲.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意义.中国热带医学, 2011, 5(11):605-606.

[5] 李红胜, 李胜兵, 孙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2, 25(3):335-336.

[6] 万敬东.抗CCP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 29(2):159-160.

[7] Sehellekens GA, Visser H, de Jong BA, et al. The diagnostic prop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tibodies recognizing a cyclic citndli-nated peptide. Arthritis Rheum, 2013, 43(22):15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