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农合养老保险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新农合养老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新农合养老保险

篇1

关键词:河北;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

此报告为河北金融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团队”部分研究成果,团队其他成员:韩丹、李国秀、张丽研、赵亚静、孟月云、刘宏巍、高文岗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目前,河北省人口已达到7,000万人,居全国第六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平均年龄的增长,河北省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这对社会保障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截至2009年7月份,河北省21个县(市)区政府出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文件,其中15个县(市)启动了试点,82.57万农民参加新农保,26.56万农民已经领取养老保险金。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虽有进展,但整体上参保覆盖面仍较窄,参保人数仅占农村人口的4.7%。从参保人员构成看,主要是富裕地区农民、教师、村干部和外出经商农民。

二、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特别是新农保试点推行情况,我们课题组利用暑假分赴唐山、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等地进行调研,现将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农民养老保险意识缺乏,新农保宣传力度不够。河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对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宣传不够,农民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有的认为是加重农民负担,有的认为是超前行动,有的认为农民养老是自家儿女的事,因此没有认真落实。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480位受访者有74.16%的农户知道新型养老保险这项新的惠民政策,但大多数人不是很了解,甚至有25.84%的农户根本没有听说过。(表1)

(二)农村传统养老功能弱化。总体而言,河北省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实行的仍然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特色的养老保障模式,社会养老保险对普通农民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农村养老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矛盾日趋凸显和严重。首先,家庭养老职能弱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加之年轻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在逐步弱化;其次,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是人多地少。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种地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市场需求严重失衡而导致价格下跌,使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上升。在有的地方,农民种地不仅不能获得维持生活的收入,甚至出现亏损。

(三)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差距大。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1年的204.41元增加到2005年的3,481.64元,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12.54%,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2.48元增长到9,107.09元,增长了21.63倍,年均增长13.88%,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化趋势。

(四)基础养老金发放存在制度性缺陷。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实行捆绑式。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人55元,年满60周岁的,符合相关参保条件的可以领取养老金。而事实上所谓的相关条件必须是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金发放,同时其子女必须参加新农保之后才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即养老金的发放是与子女个人参保缴费捆绑式进行。而不参保的多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没到参保的时候,因此持消极态度,但他们若不参保,自己的父母将无法享受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五)新农保面临管理和操作难题。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居住分散,再加上部分群众对户籍意识淡薄,造成“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等现象。部分参保人员户籍信息不准确,无法在代办银行办理开户手续,无法参保。另外,子女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老人也因无法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而无法参保。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入伍人员、外出打工人员、婚嫁未办理户籍转迁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不同情形,做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做到应保尽保,避免历史遗留问题,这也就决定了它的艰巨性。

三、制约河北省新型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经验看,无不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推行的,具有法律强制性和保障基本性特点。与之相比,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从整体上专门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主要依据民政部下发的基本方案和各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性文件,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导致推行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经济因素。从国际经验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是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保证。从全国范围内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用情况看,城市居民人均455元,农民人均仅15元,相差30倍;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看,城镇已达90%以上,而农村只有4%。河北省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在介入社会保障体制时,对农村和城市的负担比例有所差别,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公。政府的财政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

(三)制度因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我国农村原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对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的改革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一些问题,同时又面临着新的考验。

1、基金运营及保值增值问题。养老保险基金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及银行增值。目前,银行利息较低,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存在困难。农民会担心基金的实际价值低于他们支付的保费,从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丧失信心。

2、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问题。河北省在开展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之初,县以上政府就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地的基金管理及运营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但由于近年来的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管理委员会”的设置已名存实亡。目前,新农保实行的以县为中心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存在着基金分散、运行层次低和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

四、完善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新农保试点工作应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原则,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

(一)立法先行。纵观国外成功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经验,无疑不是依靠法律做保证,法律的强制性对于一个政策最终效果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易忽视的。我国除了1992年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外,相关法律体系呈现碎片化格局,且多以地方性政策出现,法律位阶较低,对保险对象、资金来源、基金管理运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建议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依靠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内容,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较稳定后,颁布更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法律,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社会意义。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地方财政预算每年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出专项资金,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并要随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这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要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均衡。在实践中,应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健全保障项目、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可以通过税收和相关金融优惠政策来支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三)拓宽筹资渠道和基金运营模式。养老保险基金与一般的基金运营不同,它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规模大的等特点。目前,农民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执行标准暂定为中央人民银行一年储蓄存款利率。就社保基金其他运营情况来看,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发达,缺乏适合社保基金风险小、回报率高的投资渠道。建议日后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的公开招标方式来选择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进行多元化组合投资运营,防止政府机构在投资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四)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必须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专门机构保证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各监督部门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使养老保险基金置于法律监管、行政监督和基金持有人监督的多重监督之下;同时,可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的自觉性。针对农村人口养老保险意识不强的现象,政府及各部门要广泛宣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让农民放心投保;还可以组建文艺宣传队、设立乡镇政策咨询点、组织干部走村入户等方式,深入宣传试点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大政府组织引导的力度,“群众自愿”不等于放任自流,各级政府应把推进农保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来抓。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实践分析 建议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132号),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这在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如何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尽快建立科学、合理、覆盖面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9年11月13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oo9]32号)精神,结合河北省省情,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保障农村居民老年的基本生活。

一、政策基本情况

1.新农保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措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

2.参保对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3.基金筹集: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①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结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②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

③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省政府对参保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

4.个人账户: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按每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5.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6.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民,小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l5年。

7.待遇调整: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二、新农保政策执行的实践分析

(一)试点的选用不够具有代表性

2009年12月,河北省按照10%县(市)比例确定了开展新农保的试点县(市),共有18个县(市)。这些试点不论是在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不够具有代表性,总体来说,试点选取的大多都是河北省排名较前的县(市),而排名较后的县(市)选取较少(见表1)。

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例,排名前20%的县(市)共有l0个,占18个试点的56%,不符合均匀的总体分布这一选取数据的基本原则。那么,这样选择的试点即使调研反应较好,也不能完全代表河北省省情。因此以后政府在逐步扩大试点时,应考虑到试点的代表性,满足总体分布的均匀性。

(二)集体补助在绝大多数地方将沦为一句空话

根据河北省农保政策,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但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实力非常薄弱,根本拿不出补助,而且政策有没有硬性规定村集体必须要给予补助,所以村集体的补助在很多地方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即使村集体给予补助,补助数额也会非常少。还以秦皇岛市青龙县八道河乡二道沟村为例,参保的748人截至2009年6月末个人共缴保费14.4万元,村集体筹集养老金33792元,县财政补贴51480元。可以看到即使是试点村,村集体筹措的养老金比县政府补贴的还少将近一半。所以,在河北省绝大部分地方,村集体即使补助也是非常有限的。

(三)各级政府补贴比例逐渐减少

各级政府对新农保制度的补贴包括四级财政:中央财政、河北省财政、各市财政以及县(市)级财政。中央财政补贴新农保制度符合领取年龄的农民基础养老保险金55元/人,补贴总额共占中央财政收入的1.64%1~1,中央财政完全负担的起,有能力承担对新农保农民的补助。河北省2008年财政收入947.59亿元,农村人口4061万人,本文推算的l6—59岁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80.13%,即使河北省新农保覆盖全省农村,河北新农保支出占省财政的比例也不过0.34%。若省政府补贴比例上升到30元/人,占省财政的比重仅有1.03%,财政负担并不重,却实实在在帮助了河北省3200多万参保农民。同理,可计算出新农保支出占市级财政收入比例平均为0.25%。即使各市政府只拿出财政收入的1%去帮助农民,最少的邢台市补贴33.1l元,人,最多的沧州市可以补贴61.56元/人。相较而言,各县(市)级财政补贴比例相对河北省各级财政补贴比例最高,平均为1.17%。但对于财政收入较高、地区人口较少的县(市)如唐山迁安市政府农保支出仅占财政收入的0.2%,而财政收入较低、地区人口较多的任县,这一比例高达5.97%,两者比例相差近30倍。由于河北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县(市)财政收人的差距,贫困地区的地方财政收支对新农保支出的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省政府在拨款时可参考各市的财政收入、农村人口数和当地年龄结构水平。对于财政压力较大的市可适当予以倾斜。而各市根据地区差异水平也应对较贫困的县(市)适当照顾。否则,将会出现越是经济发达、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财政补贴也越高;越是经济落后、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财政补贴越少,这样将会加剧农村的两级分化现象。

(四)不能够完全满足现行农村居民的养老生活需要

根据河北省新农保实施意见,年满60周岁的农民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39。当然十人缴费越多,养老账户资金越多,个人将来领取的养老金越多。但是,对于目前已经年满60周岁的农民,仅仅给予基本养老金即660元/年,根据各县(市)农村年低保标准,仅能满足5个县(市)的农村低保。而低保本身就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保障,对已满60周岁的老年人省、市、县(市)三级政府如何补贴也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于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出台。

三、完善河北省新农保制度的建议

(一)加强执行力,落实各级财政补助资金

落实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是新农保制度顺利推行的关键。也是维持广大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生存环境的制约,农民更重视眼前利益,尤其是年轻人对新农保的热情不是很高。他们对新农保制度是否维持长期缴费意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参保,中途退保的可能性也很大。要打消农民的顾虑,必须加强新农保地方财政补助政策的执行力,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新农保补助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点加以保证,并及时分配,及时到位。建议财力比较雄厚的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同时要保证国家财政补贴的部分能够不折不扣地如期兑现,打到参保农民的养老保险帐户中,让参保农民真正感受到新农保制度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并安心地维持长期参保意愿。

(二)强化新农保的管理运营能力

现在,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目前的试点也是按县级单位进行的,这样的安排使新农保基金被分割到各个县(市、乡),这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督管理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农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新农保积累的基金数额会越来越多,应该考虑尽快实现省级统筹。在新农保基金实现省级统筹以后,可以考虑新农保个人帐户基金像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那样,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

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整合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在现有社保经办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充实农保经办人员,运用现代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经办基础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统计分析和基金稽核、人员培训及政策宣传等工作。对于新农保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篇3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研究;改革;模式;制度

我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农村大部分老年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他们成为整个社会中最边缘化和最弱势的群体之一,这个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一)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评述。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小,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国参加各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人,其中东部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已超过60%。参保人数比2002年的5,462万人有所下降。目前,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310亿元,分散在1,905个县市。

2、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功能正在不断削弱,家庭养老面临挑战。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二是农村大量的年轻人进城打工,代际不平衡严重。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这些人无暇顾及老人;同时,这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加剧年轻人消极赡养老人现象的增加。

3、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土地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致养老更是奢望。而且现在土地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使得许多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农民所得到的只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所以,完全依靠土地来养老的选择也是不可行的。

4、老龄化加快。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已出现家庭小型化倾向,农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据2005年底开展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其中农村约占老龄总人口的68%;中国农村平均家庭户规模降到3.27人。

(二)早期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改革。截至2006年底,全国1,905个县,5,374多万农民参保,还不到应该参保农民总数的8%,仅有310多万参保的农民领取了养老金。积累保险基金310亿元,这些农保总体上属于早期农保性质。总的来说,早期农保试点工作不成功,陷入僵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覆盖范围小,发展严重不平衡。已经筹集的农保资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省市,多数地区难以为继。从基金规模上看,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和北京,这五个省市的基金共计221亿元,占全国农保基金总额的71.3%。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民政不管,社保不接”。尤其是在中西部大多数省份,农保管理体制至今仍没有理顺,运作也困难重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全国1,905个农保试点县中,多数地方的农保机构还在民政部门,农保在省级已经移交而市县没有移交,依然处于“民政不管,社保不接”的局面。与此同时,很多内地和西部省份“清理整顿”的一个通行的做法是简单退保。

三是基金分散,管理存在流失和损耗现象。目前,全国310亿元农保基金分散在1,905个县市。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全国清理整顿农保后,农保机构和人员的办公经费、工资多数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挪用农保基金发工资的事情相当普遍。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5年全国31个省份中,涉及1,905个县、2.6万个乡镇,农保系统大约有干部近1万多人。

四是老年受益保障不能兑现,保障水平低。很多参加早期农保的农民在年龄达到60岁后,每月领取以前规定的养老金的承诺不能兑现。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集体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金还会相应增加。该制度的新颖性,首先在于各级政府和村集体逐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本文以成都为例,鉴于目前成都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准不一样、政府财政负担能力不一样、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也不一样的状况,成都于是按照一二三圈层分类划档逐步推进全市农村养老保险。

(一)从远郊区县——都江堰和金堂县来分析。金堂县从2007年6月1日最先按规定开始在三个乡镇进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9月1日在全县全面推开农民养老保险。2007年全县GDP为7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90元。都江堰市从2007年8月初开始,分别选取了胥家镇、崇义镇各两个村进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6.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3,096元增加到2007年的5,300元。两地属于成都市第三圈层,经济实力偏小。

篇4

【关键词】新农保;家庭参保;博弈分析;捆绑现象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87-2.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农保对解决农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农保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资金筹集形式。其中由国家财政保证支付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符合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可同时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直至终身。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于2013年2月27日在北京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覆盖工作,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达到48370万,13075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中国养老保障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在看到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实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新农保与老农保相比,提高了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并且将很大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纳入国家的保障体系之中,使其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但对于较富裕的农村家庭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新农保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此外,新农保的设计,老年农民的利益体现得比较直接,而在青年农民身上,利益的直观体现不明显,这导致了许多年轻人参保意愿不强烈,而更愿意到以后再参保,甚至等年老时领取国家的养老金。为防止出现这种“逆向选择”,多地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捆绑现象”。

据调查,河北任丘规定,参保人员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65岁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但是其符合条件的直系子女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河北迁西的做法是,凡年满60周岁人员,其家庭成员按一定比例参保(家庭成员两人以下的按实际人数参保,两人以上的不少于应参保人数的三分之二)的,每月可直接享受80元的基础养老金,否则,不能享受;河北省遵化市却采用一步到位的办法,凡满18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村参保人员必须一次性缴纳15年的参保费。

这样的规定有违新农保“自愿参保”的原则,降低了新农保受欢迎的程度和普及的速度。有些父母为了获得基础养老金,与部分子女发生摩擦甚至冲突,甚至最后不得不为其子女购买新农保,而降低了他们本该享有的待遇水平。

对农民参保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运用博弈论对其进行分析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博弈理论假定行为者理性自利并追求效用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博弈情景,行为者经过互动而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测。博弈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注重理论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帮助我们观察并解释经验世界的种种现象。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博弈理论的应用重点不是理论的推演,而是对相关政策问题的解释。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构建初步模型来分析新农保中家庭的参保行为,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并给出改善建议。

一、模型构建及结果

1.模型的假定条件

(1)各级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推行新农保制度,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政府实行新农保制度之后,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对参保人员一视同仁,所有满足特定条件的参保者都享有同质的服务,且政府享有良好的信誉,不存在违规不支付或无故延迟支付养老金的情况。

(2)所有参保都是理性的。超过60岁的老人,对每月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的欲望非常强烈;小于60岁的年龄稍长的人也很愿意参加新农保来提高自己老年的生活质量;小部分年轻人由于保险意识淡薄或其他原因拒绝参加新农保,而更愿意省下这笔钱用于其他方面来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更高的满足感。

(3)参保者都具有当地农村的户籍,且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待遇。

2.博弈要素

(1)参与者:实施新农保的地方政府、满足参保条件的老人及其子女。

(2)行动顺序:

1)当地政府(G)根据自己对指导文件的理解制定实施细则,确定是否实行捆绑,同时确定当地的基础养老金标准BP(中央确定的最低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所以BP≥55)、缴费补贴额度FS(FS≥30)等。

2)家庭中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C)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新农保。当地政府是否实行捆绑政策决定了父母与子女的联系,若实行了捆绑政策,父母需要根据子女的最终行为决定是否代替子女缴纳新农保的保费;若没有捆绑政策,不管子女如何选择,父母都会参加新农保,并根据经济实力选择缴费档次或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

(3)策略组合与支付函数

假设家庭中父母年缴保费为Fp,子女年缴保费Fc(当年龄AGE≥60周岁时,Fp=0;当16≤AGEn);平均年利率为i;不考虑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等。

设父母60周岁后每年可领取的养老金为Rp,若参保时父母的年龄已超过60周岁,按新农保政策的规定,他们不用缴费,每年仅能领取基础养老金Rp=BP×12;若参保时父母的年龄不满60周岁,以后每年需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个档次缴纳相应保费Fp,同时获得当地政府的缴费补贴FSp,这两部分之和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年满60周岁后领取的养老金为两部分之和,即。其中代表年金终值,且;139是根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平均余命(60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存活期)计算出来的经验系数,照此标准支付,基本可满足终身支付的资金平衡。同理,设子女60周岁后每年可领取的养老金为Rc,则。

本博弈共有5个策略组合的可能结果(如下图),其支付函数及说明如下:

现在我们用逆推法来求解此模型。在模型的最后阶段,已知政府施行捆绑政策且子女不参加新农保,父母是否替子女缴纳保费取决于Rpvn-Fp-Fc的大小。若Rpvn-Fp-Fc>0,即替子女缴纳保费后获得正的收益,超过不代替其缴纳的收益0,所以代替子女缴纳保费是父母的最优选择。而在父母选择代替缴纳的前提下,子女收益为Rcvm,大于参加新农保的收益Rcvm-Fc,因此在第二阶段,子女的最优选择是不参加。而当Rpvn-Fp-Fc≤0时,纳什均衡为(参加,不代替)。若政府实行不捆绑政策,不论子女是否参加新农保,父母都会获得相同的养老金额,而对子女来说,由于Rcvm-Fc>0,因此其最优选择是参加。

二、政策建议

1.积极倡导家庭养老,促进家庭和谐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父母与子女都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如果Rpvn-Fp-Fc>0,那么结果就是子女不主动缴费参加新农保,而父母替子女缴费。虽然这一假设和现实有所差异,但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越僵、亲情越淡,这一假设就越具有合理性。新农保实施以来,确实有不少家庭因为这一问题而发生不快甚至是冲突。新农保的目的是将更多的农村老年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提高他们的养老生活水平,让他们安度晚年,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赡养负担,从而促进其家庭的和谐。然而这种矛盾状况与此目标背道而驰,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会由于两代人关系的对峙而使得本就尴尬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为此,笔者建议,政府应积极倡导和鼓励家庭养老,如定期评选“幸福老人”、“幸福家庭”等,对积极主动赡养老人的子女及其配偶颁发适当的光荣称号,同时应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通过媒体等手段对其予以嘉奖或批评,以此来推进父母子女的关系、让他们考虑彼此的需要、主动承担责任、体现孝道,促进家庭的和谐。

2.鼓励年轻人长期缴费,提高缴费奖励力度

子女参加新农保的收益是Rcvm-Fc,()只有尽可能的提高这一指标,才能增大新农保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从而真正让他们主动参加新农保。政府应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BP和对年轻人的缴费补贴FSc,同时,根据政策的规定,新农保实行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当地政府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但是目前多数政府都没有出台相关细则,即使颁布细则的地区,对长期缴费补贴奖励的力度也很小,如辽宁大连规定,缴费年限累计超过15年的,每超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5%,即每个月多给2.75元,15年后2.75元的购买力很值得怀疑,很显然这对年轻子女是没有吸引力的,他们更愿意用这部分钱去做其他的事情。因此政府应制定更加详尽的长期缴费奖励政策,提高缴费奖励力度,增大吸引力,鼓励年轻人长期缴费。为保证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政府应在保证基金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增加投资收益;为控制风险,也可引入资产支持证券、投保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出去。

3.取消“捆绑”政策,真正体现自愿原则

新农保中,之所以规定60岁以上的农民不需缴费就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是希望这部分农村老人能够享受到新农保的好处。而将其子女参保作为后置条件,主要是为了帮助农民对社会保险有个正确的认识,避免将其理解为不用缴费就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同时也是为了扩大覆盖面。但这样一种规定确实违背了新农保所宣称的“广覆盖”和自愿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现实矛盾和两难选择就是最好的例证。既然是为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的民生、破解“三农”问题,就不应该对参保人员施加不平等的约束条件,真正的普惠式的养老金应该是公平的派发。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立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由于新农保没有法律强制性,所以他们有权自由选择是否参加,这种权利的行驶不应有任何限制。因此为了真正体现新农保的自愿原则,各地政府应取消“捆绑”政策,至于参保覆盖率的问题,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来促进和提高。

4.积极宣传保险知识,提高参保积极性

新农保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但在试点推广中新农保采取了和一般商业保险一样的自愿参保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方式,这样的投保方式本意主要是想让新农保更“接地气”,让农民了解养老保险,认可养老保险,并最终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农民接触保险的时间较短,对保险的认知较少,不太了解养老保险的运作方式和对他们的意义,因此当地政府和村集体等相关部门和机构以及媒体等应积极宣传保险知识,用农民能理解的文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保险知识的传播,同时应以村为单位公布本村新农保养老金的发放情况,以对其他未参保人员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并促使其积极参保。

【参考文献】

[1]贾晓华、徐世江.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可持续性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18).

[2]常红.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企业养老金八连涨.http://.cn,2013-2-27.

[3]王.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子女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

[4]李守军,等.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中的子女代缴行为:内蒙古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J].2010(4).

篇5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内容

一、当前背景

联合国对老龄化的划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经龄化社会”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人口总数的占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超过7%。我国2014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38亿万人, 占总人口的10.1%,60岁以上的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5%,这意味着我国老龄化正在加深加快。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现状,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却未能跟上,根据相关测算,我国约有50%的老年人口未被任何养老保险制度所保障,养老问题仍很严重。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政府长期以来就被认定为负有对年、老、体、弱者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责任。2014年,国家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文件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样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的部分统一。

二、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处于推广和发展阶段,对该制度研究有着深远的价值和意义。(1)能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目前各方面处于摸索试点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推广初期,个人账户财务平衡研究不够充足,缴费档次设定,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设置上缺少足够的根据和经验。

当下并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一些不足。首先,缺少对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所面临的养老风险情况及养老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其次,未能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的渊源做较细的分析,对合并的历史原因分析不充分。再次,多数研究人员在账户平衡的测算后,缺少对账户平衡的深入分析和其与政府支出间关联的分析。最后,一些学者的独到见解,大都集中在理论研究上,对现有制度的研究缺少深入。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此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1.人群。参保满足条件: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参保人员是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且不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城乡居民。

2.指导思想。以“增强公平、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以“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为方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管理。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在缴保费方面,标准分为100元到1200元12个档次。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4.养老保险待遇。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且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由政府负责全额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积累情况按月计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139;如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依法继承。

5.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可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继续参保缴费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无论参保人在哪里缴费,也无论是否间断性缴费,个人账户都累计记录参保人权益。个人缴费、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6.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暂以试点县(区、市、旗,以下简称试点县)为单位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领取条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累计缴费15年,且没有领取国家规定的基础养老保险待遇,对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得到广泛,迅速的推广。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30个省、区、市出台相关办法和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0107万人。

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特点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城居保”和“新农保”,在制度上的统筹。利于整合资源,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

2.合并统一节省了不必要的行政支出,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解决了人口流动――参保期间的户籍迁移可带动个人养老关系的迁移,且不会影响养老金积累的年限。减轻了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4.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稳定群众对民生改善的预算,增强了社会安全感。

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当前问题

1.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问题。由于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个人账户出现缺口。实现操作中,参保人口数目较大,每个参保人账户缺口出现的突发性,政府不可能用临时的调集资金来补充,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可能出现供应不连续的情况,有可能导致待遇期参保老人生活水平下降,一定程度上加剧城乡居民的养老风险。

2.养老金替代率偏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政府给付的基础养老金。养老金替代率反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水平,无论是完全缴费还是最低年限缴费,其养老金替代率都低于公认的替代率40%。

参保文献:

[1]王荣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政府行为探析,许昌学院学报,2008.27(4):107-109.

[2]艾慧、张阳、杨长昱,吴延东,中国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财经研究,2012.(2):91-101.

[3]王增文,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支出与退休年龄的敏感性分析,保险研究,2010,(1):57-64.

篇6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必要性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及特点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社会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判断是否“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标准,则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脱离,或者对劳动者而言,参加的生产活动是否属于其主要社会生活内容而定。另外,法定的年龄界限亦根据各国实际情况相应确定。第二,社会养老保险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因此,养老金在分配过程中不再遵循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原则,而是依据劳动者的社会贡献、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来确定额度[1]。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②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③国家可测算出未来大概的养老金开支,并根据某些既定标准来确定养老保险待遇;④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二、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经多次改革,目前,我国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但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相同,农村养老保险从1991年开始试点,此后一段时期,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迅速开展,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有近2000个县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基金达300多亿元,已有200万名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尽管如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存在着覆盖面小、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少、保障水平低的特点,一个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形成,这样,在土地初级保障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农民的养老缺乏保障,这不仅会加剧城乡差距,而且也会酿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我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在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需要

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而且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严重的是老龄化速度在未来的30年间将持续加速,根据预测,2030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将上升到17.93%,比城镇的比率高出4.8个百分点,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解决好迅速增加、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老有所养。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不同,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致,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先老未富”,甚至是“先老还穷”状态,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总量较少,人口老龄化的负担相对较小,而中国农村基数大,老年人口数量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整个欧洲各国老年人口之总和。因此,为了迎接农村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使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老有所养,就有必要适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却在不断扩大,196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人比为2.2∶1,1978年为2.4∶1,到了1994年就达到2.87∶1,2001进一步上升到2.9∶1,2004年则为3.45∶1,目前仍有扩大的趋势,而我国二元化格局下的城乡养老保险差别也很大,以国家近年来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为例,2001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人均占有方面,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455元,农民仅人均15元,相差近30倍;从覆盖面看,城市已达90%以上,而农村只有2.4%。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羁绊。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和谐,就必须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效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不公平,使社会稳定发展,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土地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径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民人均拥有的土地数量有限,根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加之城市化过程中耕地消失的速度快于农业人口消失的速度,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显得更是脆弱。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还要面临世界低成本农产品的更大冲击,其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相应地,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的收益也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单纯依靠有限的土地已经难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了,土地保障的作用正日益削弱。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也正在弱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及现代观念的冲击,我国农村过去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被父母和子女居住的现代小型核心家庭所取代,家庭结构不断简化,家庭规模渐趋缩小。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由1980年的5.54人下降到1994年的4.54人,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含本人)也由2.26人减少到1.57人,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受到巨大冲击。对于我国如此众多的农村老人依赖自己不稳定的老年劳动收入来养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土地、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它不仅可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四)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

从一些欧洲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丹麦、瑞典、葡萄牙与西班牙分别于1891年、1913年、1919年与1947年开始通过立法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当时这四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中国1999年可比值水平的79.3%、99.9%、46.6%与73.3%。欧盟15个成员国将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在时间上大致从20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末完成。与这些国家当时的农业产出、人均收入等指标比较,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都达到或超过这些国家当时的条件[2]。另外,比照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国家,一般有两个规律,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滞后城镇30-50年;二是农业占GDP的比重在3.1%-41%之间,平均为16.2%。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1951年,当时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暂行条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事实上已滞后城镇50多年。2003年,我国农业GDP比重为14%,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上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建立该制度时的比例。而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保持年均高速增长,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后盾;同时,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着社会保障支出不足的问题,这也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潜在的经济支持。因此,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具备条件。

(五)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保证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的在农村实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以及小城镇的发展,农村已经初步构筑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是率先进入市场经济的群体。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农民不论亦工、亦农、亦商都必然要承担市场风险。逐步在农村建立发展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3]。

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们国家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英.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的可行性[J].科技资讯,2006(17):229.

[2]王德文.我国已经具备条件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J].脑库快参,2005(36):1-6.

[3]刘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金融投资,2006(10):51-52.

[4]安然.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理论观察,2006,40(4):81-82.

[5]林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5):18-21.

[6]徐祖荣.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初探[J].实事求是,2006(4):34-36.

篇7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是我国社会出现二元结构特征.在农村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并不足以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伴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向城镇转移,基于农业经济的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农村养老需求的数量、结构以及公共财政支出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基于农业经济的养老资源供给结构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养老资源整合与利用机制.

关键词 :农业经济;农村养老;养老资源;公共财政支出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71-03

我国国情下的二元制社会模式使得农村养老体制与城镇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稳步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使问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长远来看,彻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实现农村与城镇养老同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农村养老资源的界定

养老资源是一个衍生概念,是养老内涵的外延.就老年人的主客体区别而言,养老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获得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是指老年人在退休或者不住要从事劳动后而存在的一种颐养天年的生活状态.本文的研究的是从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面出发,因此养老在本文的中含义为第一种.从生活质量的视角出发,老年人养老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服务,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服务,因此养老资源应该包含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而在实际的研究与操作中,二者之间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养老资源的内涵上看,养老资源指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进而对老年人具有保障效用的资源,从其内涵上看却又有广阔的外延.本文为使农村养老资源问题得到更为细致的解决,主要从公共财政支出方向分析农村养老资源的供需状况.

2 农村养老资源供需分析

2.1 农村养老需求水平测算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目前老龄化速度很快,根据老龄系数的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老年人比重将以每年0.4%的速度上升.基于农村人口基数远远大于城市人口基于的原因,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数量产生的累积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需求.通常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日常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物质保障.

从生存需求(下限:必要的衣食支出;上线:衣食行支出)方面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资料,我国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低收入户消费现金支出数据显示,在五等分模式下,我国农民2013年生存需求额度区间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知,生存需求的下限为82元,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基础金额为没人每月70元左右(不同地区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会有上下浮动,但幅度不大),表明目前的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不足以满足最低生存需求.

从生活需求(上限:分区域消费中衣食行支出;下限:分区域消费中衣食支出)方面来看,结合《中国统计年鉴2014》统计数据资料,我国各地农民养老需求额度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西部地区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差额区间为150~300元.再次按照五等分模式进行统计,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养老需求预测结果详见下表:

2.2 农村养老资源需求的内容和结构

农村生活模式与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导致农村养老需求与城市养老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对国内外养老需求的相关理论分析进行总结可知,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层面、服务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上文分析过,我国不同区域老年人对养老需求的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养老资源需求的内容与结构也不相同,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老年人群对生理、生活上的不同要求.

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经济资源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吃、穿、住、用、行的基本生存需求.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其养老收入主要包括自我劳动收入、储蓄、子女供给以及国家提供的基础养老金等,通常以货币或实物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实物形式的养老经济资源能够很好体现农村养老优势,显示了养老成本低低廉性.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界定与城市老年人“老年”界定标准具有天壤之别.农村老年人通常是以失去劳动能力为标准来划分人们对养老的认同,因此他们只要没有失去劳动能力都会继续参加农业劳动.农村老年人一般得不到系统的服务,他们对服务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显著的,通常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是由家庭提供的,但多数时候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显示了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的匮乏.

2.3 农村养老资源供给现状

从农村养老资源供给主体看,主要包括老年人自身、家庭、集体、国家等.一般而言,农村养老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为老年人自身,其次才是家庭子女所提供的养老资源.根据我国民政部门以及地方民政厅、民政局的相关统计资料可知,截止2012年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经济资源来源的91.92%来自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家庭,并且老年人自身的养老储蓄与劳动收入约占58.1%,儿子占22.25%,女儿占11.6%,其中来源于自身的经济资源中,多年的积蓄占60%以上.在服务资源与精神资源的提供主体方面,主要是家庭子女,但实际上,农村家庭的子女忙于生计无法做到家庭、事业、父母、子女的兼顾,常常陷入两难境地,这就使得服务资源与精神资源的需求严重不足.国家提供的养老资源主要包括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保障制度与经济扶助,已经覆盖完全的农村基础养老保险金.但实际上,农村基础养老金与医疗卫生保障却十分有限,尤其是医疗方面,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基础医疗条件的缺失造成老年人的医疗资源供给不足.

3 基于公共财政支出的农村养老保险探索

3.1 基于养老资源的养老保障模式评价

为寻求最适合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养老保障模式,引入经济学分析理论与数学模型分析,建立养老效用函数,揭示农村养老资源与养老保障之间的最优组合.将养老资源设定为自变量,详见下表:

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指数作为养老效用函数的因变量,则农村老年人养老效用函数为:y=f(x1,x2…x10),其中y为因变量老年人生活指数.更深入的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每个自变量进行加权,得到养老资源约束条件:M=a1x1+a2x2+…+a10x10,其中a为权重,M表示养老资源总和.然后建立模型:

y=f(x1,x2,…x10)

s.t.a1x1+a2x2+…+a10x10=M

在这个模型下,对模型进行求解,能够评估出养老资源限制下的农村养老资源供需的最优组合.

3.2 个人缴费标准的理论界定

通过上文的分析,目前农村发展形势下,在农村养老资源中最容易做出改变应该是基于公共财政支出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即在原有的国家农民基础养老保障金的基础上,结合养老保险体系,让农民缴纳合理的部分养老金,进而获得基本的养老需求,而其中个人缴纳的费用标准必然成为研究的重心.

通产来说,养老保险缴纳的数额必须依托农村老年人的个人筹资能力,即生活必须支出、农业税、社会保险缴费三者之和必须小于农民人工收入水平,才能表明缴费标准在农民的可承受范围.从《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食品支出占40%以上,居住占15%以上.另外截止2014年,我国农村实施的“缴费标准”以变更为90元/年(部分省市达到120元/年),因此在次将农民应缴保险费用系数设定为2%,那么农民个人收支剩余能力PPt为:

PPt=PIt-PCt-PIt-1×2%

其中,PIt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PCt表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PIt-1×2%表示人均缴纳费用.将2009年到2014年5年间的农村收入支出数据通过上述公式进行测算,可发现农民收支剩余能力是逐步提升的,这也表明农民按照这个标准有能力实现个人缴纳养老保险.

参照目前城镇职工8%的缴费比例进行计算,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民个人缴费适度区间为600~800元,东部其他地区为300~500元,中部地区为300~400元,西部地区为100~300元.

3.3 财政补贴标准的理论界定

按照新农村养老保障的设计思路,基础养老金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公平理论而设立的,就目前而言并未达到最低生存保障消费支出,因此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公共财政补贴的具体份额,或者具体标准到达什么程度才算合适,下面进行理论界定.

3.3.1 中央财政补贴标准

在二元经济体制下,工农劳动的实际产值份额等值以及工农等价值付出的情况下,工农收入具有较大差异,农业从业人员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全部福利,这就造成农民的福利损失,而这部分损失由中央财政来补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二元经济体制下,等价值付出的工农福利差为:

结合上文分析结果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工农剪刀福利差额月均68.47元,这与中央财政补贴的农村基础养老金70元较为接近,而距离工农福利差118.94元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上文的分析中,农村养老生存的最低区间为:[82~97]元/人/月,因此可适当提高中央财政补贴至100元/人/月较为合适.

3.3.2 地方财政补贴标准

依据个人筹资能力、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以及农村养老生存需求的最低标准,可测算出地方财政补贴的标准.又因为地方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可指定针对性的地方财政补贴标准,以充分发挥农村养老资源的政府作用.

在上文的分析中,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其他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2013年农民养老需求区间测算结果刚过2013年的贫困线水平,然后再结合个人缴纳区间、中央财政补贴的数据,可确定地方财政补贴结果.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地方财政补贴区间约为20%~60%,西部约为10%~30%,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4 结语

目前来看,农村养老资源的缺口很大,养老结构也存在很大矛盾,但对于农村养老资源的开发却十分有限.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农民生活特点,合理开发农村养老资源来培养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补贴,实现个人合理缴纳养老保险金额,从目前来看,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康顺岐.陕西农村养老资金需求预测及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谢慧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封,戴超.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与模式选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11).

(4)王蕾.贫困地区的农村养老需求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篇8

关键词:苏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苏南模式”;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8/09-0135-04

党的以来,苏南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地区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地区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率先发展、全面发展,苏、锡、常分别于2004、2005和2006年总体上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苏南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苏南的实践是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先导,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内涵和美好前景。

一、苏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苏南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社会活动形成了“融合古今,汇通中西”的吴文化。苏南不仅传承了精细维美、务实争先、尚文重礼、兼容并蓄的传统地域特色文化内核,而且将社会主义制度与敢于创新、开放进取、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尊重、保护一切有利于苏南经济发展的因素,使苏南的发展经过了发展目标不断转换的过程。[1]

1.“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南人一方面善于利用靠近大中城市的条件和当时商品短缺的机会,因陋就简地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社队工业;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务实争先的精神,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首开发展乡镇企业之先河,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开创了我省第一个发展机遇期。以后,苏南又善于利用“双轨制”中的市场调节机制,一方面,采取与内地进行物资协作的方式解决了社队工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将上海和本地大中城市的技术和人才吸收到乡镇企业,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带动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苏南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以工建农”、“以工建镇”,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出现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独特景观。为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南模式”已经形成,促进了农村全面繁荣和农民的共同富裕,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

“苏南模式”形成后,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促进了苏南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瞩目的发展模式,其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特性,被理论界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苏南模式的原有活力逐渐丧失,乡镇企业逐渐“空壳化”。与此同时,“乡乡冒烟”、“村村点火”的“小、散、乱”的布局弊端,越来越成为苏南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苏南各地的乡镇政府在乡镇企业中推行了“一包三改”(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滚动工资制)和企业内部审计制等多项制度。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产权制度,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乡镇企业突破了“集体为主”的所有制框架,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经过改制,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由原来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转换为作为产权所有者的职工代表和私营企业主,以多元化产权主体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推行。结果,不仅外资和民间资本大量注入乡镇企业,而且还出现了城市企业进入乡镇企业集团、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集团的新趋势,城乡企业的界限已明显淡化,原来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经济”逐渐被突破,农村工业也在结束了“小、散、乱”的布局和结构状态的同时,与改制和改组后的城市工业一起向园区集中,城乡工业也因此逐渐融合、联动发展,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

2.“新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苏南主动与浦东开发、开放相呼应,先后建立起了大批各类开发园区,并迅速将开发园区建成了“外资高地”和“产业高地”。随着开发园区的发育成长,也随着市、县(市)按开发区功能建设和管理的各类工业小区的兴起,苏南出现了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同步提升的新变化。但是,20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新一轮国际产业的大分工,出现了以国际产业大转移为特征的世界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南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使得苏南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各市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精心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大量转移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城市的现代功能,大力加强都市圈建设,将苏南带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新时期。在这一时期,苏南全面突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并且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已经不再具有了原先“苏南模式”中“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以县乡干部为主要决策人”的特征;二是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城乡工业的界限已经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也不再有制度,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成为苏南发展的新特征;三是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拉动下,苏南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苏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指标的快速翻番,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至2006年,苏锡常已全面达小康,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已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重点由物质财富的增加拓展到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苏南主动顺应这种历史转变,加快推进这种转变,把发展的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把注意力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经济优化发展的同时,把建设的重点转向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注重兼顾社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的新苏南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强调: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为此,苏南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社会环境。[3]

(一)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难点集中到了社会事业领域,亟须解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矛盾。针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为基础,把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放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上,有效解决了行政部门“管”的一手太软、“办”的一手太硬的弊端,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政府行业指导、依法监管的职能得到了有效加强。

1.提升社会发展理念。首先,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上有新的认识。苏南处于从全面小康社会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在继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同时,把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摆上突出位置,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上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第三,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上有新的认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依靠政府“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事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此,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做到进一步释放社会事业活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动员各方社会力量参与。

2.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苏南的改革已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已从单一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向以改革政府自身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手在卫生、教育、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实施“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体制改革,同时对事业单位实施“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和全社会行业管理上来,主要工作为政策导向、规划布局、业务指导、行业监管和营造发展环境。

3.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人口健康发展机制,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暂住证和人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居住证及与之相配套的新的人口登记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优化人口结构,逐步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

(二)改善人民生活,体现和谐

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南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惠民为重。

1.统筹城乡就业体系。三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变单纯的生活保障为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岗位援助并重,通过减免税费、就业补贴、鼓励创业等政策,尽快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用鼓励就业的办法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与此同时,苏南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管理体制,已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就业目标体系、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城乡覆盖的就业培训和服务网络。

2.统筹城乡社保制度。近年来,苏南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力度。通过行政推动、依法推进和舆论引导多管齐下,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快速递增,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的影响不断扩大,为健全和完善苏南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是着力解决城乡部分人群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度缺失、供给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历次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分别对从事种养业的农民、城镇无保障老人建立了适当的养老保障制度,并推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苏南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养老保障方面,苏南形成了以“城保、地保、新农保”为主要内容、以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为补充的“三层次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在医疗保障方面,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层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制度。2007年,苏州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覆盖面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6.5%;无锡市综合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98.2%,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9.6%,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9%;常州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征缴率达97.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9.3%。

3.统筹城乡居民增收。实施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行动计划,促进了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有效覆盖;在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和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帮助企业建立与经济效益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积极发挥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乡镇仲裁办事处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畅通劳动法律救济渠道,把矛盾冲突降低最低限度。

为此,苏南城乡居民增收比全国、全省既快又差距小。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实际增长9.5%,增速均比上年加快。同期,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8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61元,增长12.9%。2007年,苏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苏州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1%;无锡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98元,同比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同比增长12.9%,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增长10%以上;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89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增长12.9%。

(三)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推进和谐

提升人口素质是有效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特别是劳动力素质和高素质人才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受教育的层次和范围逐年提升,居民的素质普遍增强,但与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加大。为此,把培育优秀人才作为发展的关键,积极采取措施,着眼提升人口素质,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突出引进各领域技术带头人,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1.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为带动,全方位构建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层次、多元化终身教育体系。着力保持基础教育全省领先地位,进一步完善提升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中教育优质集约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各类社会文化、学习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郁氛围。

2.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结合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开发机制,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人才强区。重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为重点,以创新、创意、创业载体建设为依托,深化政产学研联盟,完善各项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创业发展。

3.优化人口结构。坚持人口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劳动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外来从业人员素质结构优化,实现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双向互动、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美英.苏南率先发展的文化解读[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