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减排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日用陶瓷,节能减排,辊道窑炉,技术及应用
1引 言
资源、能源和环境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连续快速增长,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超过40%,同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就能源总体利用率而言,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率一般高达50%以上,美国达57%,而我国只有30~3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市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供应紧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所有的高耗能的生产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中陶瓷工业首当其冲,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严重威胁着陶瓷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节能降耗成为每个陶瓷企业经营者都必须严肃面对及思考的问题。同时,陶瓷的高耗能必然会带来高污染的情况,全国迅猛发展的陶瓷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特别是陶瓷业发展迅速的产区如广东省的佛山、潮州、清远、肇庆、河源等地区更为严重。因此,节能减排是陶瓷生产的大势所趋,也是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我国日用陶瓷业的现状分析
日用陶瓷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出口创汇的能力。我国日用陶瓷总产量在2005年达到170亿件;2006年总产量为138亿件,占全球总产量的70%,出口95.8亿件,占国内总产量的70%。虽然我国日用陶瓷产量在世界遥遥领先,但总体上仍存在产品的档次低、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用陶瓷与建筑卫生陶瓷相比,因其部分产品烧成温度过高,窑型和其它类别产品的生产装备相比较落后等原因,能耗往往是后者的两倍以上。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日用陶瓷工业的健康发展,也是目前国内、省内许多大中型日用陶瓷企业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之一。
从日用陶瓷工业各道生产工序的能耗分布状况来看:烧成工序占陶瓷生产总能耗的70~80%、原料加工和坯体成形占8~12%、其余工序占5~8%。可见日用陶瓷生产能耗主要集中在制品烧成工序。
烧成工序的核心是窑炉。影响窑炉使用性能和能耗高低的关键因素主要有窑炉结构、材料(含燃料)、烧成技术及热利用的水平等。一般窑炉总热支出比例为:产品出窑带出热2~4%,窑头烟气带出热10~12%;窑体表面散热6~7%;物化反应耗热16~18%;窑尾抽热风带出热54~56%;其它热损失3~12%。其中窑头烟气和窑尾抽热风两项带出热占总热量就高达60~70%。窑炉设备或烧成工艺控制的不合理将会影响陶瓷制品的质量,甚至无法烧成,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故窑炉是陶瓷生产企业的关键设备。
日用陶瓷工业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窑型有梭式窑、隧道窑和辊道窑三大类。其中梭式窑为间歇式窑炉,具有烧成制度调节灵活的特点,比较适合烧制大尺寸的产品,但耗能最大。隧道窑和辊道窑为连续式窑炉,具有烧成制度稳定、热利用率较高的特点,可适应大批量产品的连续生产需要。其中辊道窑由于适合快速烧成,具有产量大、成品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是当今窑炉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日用陶瓷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辊道窑炉生产技术,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显著减排的目标,对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均十分重视陶瓷工业的节能减排问题,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陶瓷工业的节能减排主要从原料组成配方、窑炉结构、烧成技术、余热综合利用、优质燃料的采用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入手。
3.1 窑炉结构和烧成技术方面
日用陶瓷工业目前使用较多的窑型有梭式窑、隧道窑和辊道窑。由于辊道窑具有产量大、质量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可快速烧成等优点,在节能方面比隧道窑拥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对辊道窑及其烧成技术的研究、改进和应用进展都很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辊道窑的新设计、新技术报导越来越多,例如湖北黄冈华窑中洲有限公司研发的辊道窑炉,其能耗指标为2000千卡/公斤瓷,折合0.3377吨标煤/吨瓷,但在烧成气氛上大都采用氧化气氛。潮州是我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业对先进窑炉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无疑会对我国日用陶瓷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4年起,潮州市兴业陶瓷有限公司开始研究“陶瓷辊道窑炉快速高温还原烧成节能技术”,通过对辊道窑的燃烧火焰区、燃烧喷嘴、可燃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整体设计,给坯体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创造了一个均匀温度场和均匀气氛场及适于高温还原气氛的烧成条件。该技术在利用辊道窑实现日用瓷高温还原快速烧成,并在余热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潮州兴业公司当年建造了一座陶瓷辊道窑炉,经过反复调试,逐步形成一套快速高温还原烧成节能技术,2005年开始运行至今,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据有关机构检测:该辊道窑炉的有效热利用率高达68.81%,产品单位能耗为170~200公斤液化石油气/吨瓷,折合为290~343公斤标煤/吨瓷,比传统的隧道窑节能20%以上。烧成的日用瓷成品率达到98%,达到节能减排和产品高品质的双重目标。该技术由于采用还原气氛烧成,尤其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3.2 窑炉余热综合利用方面
余热利用在国外很受重视,视其为陶瓷工业节能的主要环节。特别是隧道窑、辊道窑这类窑炉,窑头烟气带走热和窑尾热风抽出带走热两项相加的热量占窑炉总能耗的60~70%,因此如果这部分热量利用得好,对节能指标的实现将产生很大的贡献。目前,国内外将余热回收后主要应用于坯体、物料干燥和加热助燃空气方面。现在,欧洲陶瓷企业普遍采用在窑炉上安装附加余热利用装置,进行窑尾余热的再回收利用;对于排烟废热的利用,也有不少企业采用换热器将热量收集后输送到所需的场所,其综合节能的效果可使窑炉热效率达到80%以上。我国陶瓷窑炉的余热利用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了一系列的余热回收利用装备与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期对蓄热相关复合材料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新型多孔陶瓷材料载体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项目,以陶瓷纤维为基体制备了气孔率高达96%以上的超多孔陶瓷基体,已通过专家鉴定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全具备制备高效率蓄热材料的条件,并已有相关产品投放市场。
3.3 改变燃料结构以减少废气有害气体的排放方面
目前,陶瓷窑炉使用的燃料主要有煤、重油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建筑陶瓷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煤或重油作为燃料。煤或重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主要由喷雾干燥塔和窑炉产生,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其它有害气体(主要由减水剂、防污剂、渗花溶剂等产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以佛山为例,2005年,规模以上的陶瓷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2.74万吨,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潮州地区,由于陶瓷工业以日用瓷和工艺美术瓷为主,质量要求高,价值也高。因此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近年来陶瓷窑炉烧成燃料基本上都使用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洁净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有害有毒气体极少,因此对环境影响尚不明显。
3.4 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
国内外企业一方面努力提高窑炉的烧成技术,尽量提高烧成合格率,减少废瓷的产生;另一方面,将废瓷、废料回收,再用于陶瓷产品的生产。例如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针对废瓷的特点,采用引入高塑性、高保水性粘土,提高废瓷料的可塑性;引入碱土金属矿物组成复合助熔剂,降低废瓷料的烧成温度;引入微量元素,抑制废瓷料中铁杂质显色等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在陶瓷坯料中大量使用废瓷料的不利影响,坯料中废瓷料的使用率达到30%以上,可从根本上解决“陶瓷垃圾”(废瓷)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辊道窑炉应用前景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约有60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有1000多家,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利税20多亿元。陶瓷工业也是广东省的重要产业之一,虽然广东陶瓷工业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但总体上仍存在产品档次低、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能源利用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在烧成环节,由于烧成温度高(日用陶瓷有的高达1300~ 1400℃),排放的废气温度也高,通常高达200~300℃,大量的热能及有害气体排出窑外,不但增加能耗,而且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日用陶瓷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辊道窑炉,既可为企业大大节省燃料成本,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潮州是中国瓷都,陶瓷业是潮州第一支柱产业,年产值达180亿元,其中日用瓷占40%以上,现有大、中型窑炉1000多座,加上小型窑炉,年耗用液化石油气60多万吨,价值30多亿元,节能减排潜力非常巨大。
近期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国家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等因素影响,给外向型的陶瓷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由于陶瓷业耗用大量资源和产生大量的“陶瓷垃圾”,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问题。因此,陶瓷企业对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和较大的积极性。辊道窑节能减排技术在日用陶瓷生产方面的推广应用,正是适应了陶瓷企业的迫切需要,可以大力推广和迅速取得效益。
篇2
关键词: 建筑节能;给水排水; 节水;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能源和水资源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当前中国日益严重的能源紧缺、水环境污染、能源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困扰国计民生,而且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能节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1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依据
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主要所依据的法规、规范、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199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等。随着节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将逐步得到提高,标准也将不断完善。
2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2.1 给水
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充分合理地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井,可节约加压能源,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如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则六层及以下楼层可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六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这样即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作为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节水工作的成效。目前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的主要办法有:1)使用小容积水箱,减少马桶冲洗水量。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L水箱节水型大便器,若全部使用冲水量≤6L的马桶,则住宅可节水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2)厨房、沐浴、盥洗的节水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龙头若采用充气水嘴,可节水且不减小水柱的直径。瓷芯节水龙头节水效果也比较明显。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由于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所以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工作水泵应选用2 台或2 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变,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
对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为清洁能源,是节能的重要途径。我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非常适合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利用太阳能制备生活热水,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 ~65 ℃的热水。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 ℃。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对于适合热电联供技术的工程,应优先考虑。当有中央空调系统,可以考虑利用空调螺杆机的余热作为热水的初步加热。
2.2 排水和雨水
①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②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③中水的利用。④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雨水回用系统的年用雨水量应用下公式计算:
Wya=(0.6~0.7)x10ΨchaF(Wya-年用雨水量Ψc—雨量径流系统ha–常年降雨厚度F–计算汇水面积0.6~0.7–可回用系数)
3 建筑给排水节能与功能、节水、经济的关系
3.1 节能与功能
建筑给排水节能应用技术是综合应用的工程技术。在追求节能的同时,需要满足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不能顾此失彼,失去功能要求的节能是没有意义的。不要出现以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名义做出一些既不节能、节水,也不环保的措施。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节能价值观的调整,设计应该树立一种全面的系统价值观念。建筑给排水节能的关键是从系统的设计抓起。合理的系统设计需要既满足使用功能又满足节能要求。节能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建筑的特点、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节能方式的组合。雨水收集与砂基渗水砖应用技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与中水回用应用技术就是建筑给排水节能与功能处理得较好的方式之一。
3.2 节能与经济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是需要经济的投入,特别是建设初期。节能应强调建筑整体的效益,根据功能目标、使用性能、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实上,节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节能的经济性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行来得到经济回报。对于工程项目中建筑给排水有明显节能效果的技术措施,应进行节能量、投资额和投资回收期进行必要的经济技术分析。设计在考虑技术、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节能的先进性。
3.3 节能与运行管理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需要加强与运行管理相结合。节能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用能系统的维护管理对节能有必不可少的作用。节能需要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建筑物用能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监测、保养及更新置换,及时清除系统故障,保证用能系统处于节能状态运行。分级配置给水计量表具,保证项目投运后能源消耗量的统计和管理的需要。日常运行能耗的降低是给排水节能的重要部分之一。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时间也可节能。如改变洗衣房的排班时间,利用电费峰谷的差异,节省电费。
4 结语
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采用节水节能设备和合理的给排水设计对于节水节能作用巨大。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功能、外型等基本设计要求,还应重视节能节水技术在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从而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节能、节水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把节能、节水放到重要位置,为节约能源、资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日本住宅开发项目课题组.21 世纪型住宅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09.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 经济 财税政策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意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它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节能减排的推广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既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又能发展新兴高科技行业、企业,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渠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节能减排已成为各级政府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后,望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狠抓节能减排,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本文在对望城县节能减排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节能减排措施对望城县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望城县节能减排现状及特点
望城县能源生产与消耗总量位居长沙市五区四县(市)前列,电力、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高耗能企业较多,节能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此2008年望城县成立能源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能源规划与管理、节能项目评估与技术推广和能源执法等职能。能源管理办公室的成立,表明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能源工作的重视和推进节能工作的决心,同时标志着望城县能源管理工作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望城县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需要减排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通过结构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了一批污染量大的砖厂,削减了SO2排放量;加强了工程减排,2008年开始修建望城县污水处理厂,铺设高塘岭镇、星城镇、黄金镇污水收集管网,并于2009年5月通过环保验收,6月份开始正式计算COD减排量,保证了“十一五”期间COD减排任务。
2008、2009年,望城县完成减排项目10个,完成SO2 减排量2179.75吨;完成COD减排1483.62吨,其中工程减排11家,减排量11.2吨,望城县污水处理厂减排量1472.42吨。2009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综合耗能110.9万吨标准煤(不含长沙电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77吨标煤(不含长沙电厂),比上年的1.89吨标煤下降6.1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SO2排放量削减11.53%,COD削减4.69%。均达到了长沙市规定的目标值。
二、节能减排措施对望城县经济的影响
(一)节能减排措施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从调查情况看,节能减排措施没有对望城县财政收入造成特别大的影响,虽然关闭了几家企业,但是由于近年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注重发展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从图1可以看出,望城县05-09年的财政收入是不断增长的,09年比05年增长了95.78%。
按照财政部规定,望城县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单列了环保支出科目,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一大类单列,并且在资金落实方面有明确的安排。从2006年起至2009年,望城县环境保护支出总额为6576万元(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望城县的环境保护支出预算金额逐年增加,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
望城县财政未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预算科目,但是有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包括建立污水处理厂、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与节能减排相关的项目。2009年,用于污水处理厂设施扩大的专项资金1100万元,湘江流域治理专项资金82万元,节能专项与改造项目资金248万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366.5万元。
近年来,望城县加强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了财政“以奖代惩”新机制,财政奖励资金与节能减排量挂钩,多节能、多奖励。2009年,用于节能奖励40万元。
县财政支持县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网建设。为了破解资金瓶颈,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县政府采取BOT方式投资建设县污水处理厂,由企业负责投资、运营,望城县在运营期内付给污水处理服务费,经营期满后将污水处理厂移交望城县。为了加快污水厂及配套截污干管的建设进度,在污水厂建设期间投入进行补偿。同时实行财政补贴。目前,望城县污水处理费为0.2元/ m3,按照BOT协议,定价应为0.83元/ m3,政府补贴0.63元/ m3。预计2011年会提高污水处理费,但政府还会给予相应的补贴。目前在建的还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包括靖港古镇污水处理厂、乔口污水处理厂等,2009年财政下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补助资金305万元。
(二)节能减排措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突出行业重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望城县在扩大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培育和消费市场培育,充分发挥工业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科技创新,环保、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济发展逐步转型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望城县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望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方案,明确淘汰对象。“十一五”期间,关闭了望城县箱纸板厂、东城镇金钩福利造纸厂、小电镀厂等污染较严重企业;限期搬迁海利化工、优美科富虹等企业。完成了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重油改烧天然气项目,完成秧田砖厂、兴旺砖厂等单位的清洁能源改烧工作。通过依法关闭,淘汰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及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一个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
改变产业结构,做大第三产业是降低整体能源消费的关键。“十一五”期间,望城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平均增速为14.8%。到2009年,第三产业企业发展到7520家,从业人员达29150人,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业和其他服务业均较快增长。望城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用于靖港古镇保护性开发,铜官镇跻身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积极引进新一佳、国美等大型商贸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调整上有了新突破。
通过调查显示,第三产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是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没有上升趋势(如图2)。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在不断提高,到2009年,达到了65.40%。工业主导作用明显,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产业较快发展,随着长沙电厂、黑糜峰抽水蓄能电站、金龙铜业等大型重工业企业建成投产,重工业已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力量。重工业的加快发展将会给节能带来压力,同时减排任务也会加剧。
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是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对各级单位提出的要求。2007-2009年,望城县财政预算安排科技三项费用共5580万元(表3),分别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33%、1.61%、1.6%。全部用于科研和高新技术转化,重点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2007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了44.3亿元,同比增长24.2%;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6亿元,2009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55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节能减排措施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关闭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等措施并未对望城县就业造成不良的影响。望城县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就业:对被关闭企业的职工进行下岗再就业;积极实施《就业促进法》,以县域内园区企业用工的集聚效应为依托,以“免费送技能、送岗位选择”为措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加强就业引导;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做好劳动力输出工作,在东莞、中山等沿海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点。
(四)节能减排措施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物价上,长沙市物价局会同市经委、长沙电业局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严格甄别,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加价标准为在每千瓦时目录电价基础上分别加价0.15元、0.04元。望城县也有明确的规定,对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进行严格的甄别,由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业已经关停、限期整改与搬迁,所以没有可以执行的对象,暂时未执行差别电价。
在税收上,调研结果显示,针对节能减排,望城县在所得税上有优惠,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其他税收项目优惠项目较少。
在信贷上,望城县金融机构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如提供“绿色贷款”、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收回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企业贷款等。主要原因是环保审查难度大,信息渠道不畅通。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很难从企业获得所需的完整的环保审核材料,商业银行无法掌握“两高”企业的环保达标及耗能指标等第一手资料,不排除由于企业恶意隐瞒而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三、促进望城县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望城县节能减排工作卓有成效,每年均超额完成长沙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但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常抓不懈。根据望城县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提高节能意识,强化大户节能管理
在目前能源供应相对紧张的形势下,要大力提倡节能意识,增强对能源短缺的危机感,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要根据望城县的实际情况,突出抓好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管理与指导,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控。
(二)加大财政投入
节能减排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望城县政府受财力限制,资金投入偏少,对节能缺乏鼓励支持,排污资金力量微薄,难以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环保支出(包括节能减排)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高。
在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增加资金投入,形成中央专项资金为引导、地方财政资金相配套、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完善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高效节能产品的财政补贴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对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完善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和补助方式;完善环境收费政策,提高非标准,扩大收费范围、规范收费用途,落实收费原则,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进程。
在现行的预算支出结构中,建立节能支出科目和独立的节能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对节能投入的长期性和经常性。
(三)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结构性节能减排的能力
产业结构调整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支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实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是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实施产业聚集,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同行业中小企业合理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划,实现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水处理的系统优化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拉动全县节能减排;
四是要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从源头上把好新上工业项目能耗入口关;强化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指导,提升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水平。
(四)加大金融政策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强化信贷准入条件,严把信贷关口,强化对资金用途的审核与检测。一是实施“总量控制,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对限制类的增量项目,不提供信贷支持;对淘汰类项目,要从防范信贷风险的角度,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并采取措施收回和保护已发放的贷款。二是严格信贷准入管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三是强化对企业资金用途的审核与监测,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类企业,银行信贷已介入的项目,要实行专人、专项、专责监控,密切关注环保风险、贷款质量和贷款迁徙变化情况。
同时,金融部门要加大与环保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逐步将环保执法监督、环境违法、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环保先进奖励等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环保部门要定期向当地金融部门通报环境监测情况和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或接受金融部门的查询),使金融机构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时有据可循。
(五)改革和完善税费制度
一是要完善排污收费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望城县的排污费没有提高反而降低,2007年为509万元,08年为407万元,到了09年仅为246万元,这主要是因为排污收费变成排污超标收费。同时排污费核定征收程序不规范,征收环节内控制度不健全等也是造成排污费减少的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强化排污收费政策对企业排污的约束作用,健全排污收费管理体制,确保“应收尽收”,规范征收程序。
二要完善税收制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计征依据,完善以从价计征为主、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征税政策。完善废旧物资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实行税率与企业节能减排挂钩,制定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保护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对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允许企业抵扣其购置的节能减排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等。
(六)调整水、电、暖等准公共产品价格
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可以对水、电、暖等采取限额收费法、限额内使用少收费,保证基本需求;对超过限额使用的多收费;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甄别,采取差别电价;对水供应可以采取梯形价格。
(七)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农村因为点多、面广、思想上没有节能减排的意识,工作进展受阻,农村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以保证农村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是增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财政投入。解决农村聚居环境问题,首先要有资金保障。鉴于农村聚居点环境治理的技术经济特性,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财政保障体系,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
二是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点治理农村耕地的白色污染。另外要加强对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三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统筹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扩大重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立足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积极扶持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例如,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对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给予财政补贴或贷款贴息,对家庭小型沼气建设项目实行财政补助。
参考文献:
[1]贾敬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财税政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第6期,174-178
[2]周宗明.《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思考》 ,《中国财政》,2010,第14期,47-48
[3]潘晓东.《不能忽视的农村节能减排问题》,《经济纵横》,2010年,第3期,50-52
篇4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给排水;节能;中水;空气源热泵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节能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地球上较为稀缺的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人员的不断增加,用水也越来越紧张,在高层公共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渗透节能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分之一。高层公共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就有一定的困难,在给排水施工方面更需要技术支持。就当前高层公共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情况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浪费,如未安装计量设施、未采取节能设施、管道接口泄漏等,这都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不仅给业主造成了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节能理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宣传,同时也充分表现在高层公共建筑施工中。而将节能理念渗透到高层公共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并进行有效实践迫在眉睫。
二、高层公共建筑给排水工程水资源浪费的形式
(一)超压出流造成浪费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是阀前所需的静水压。超压出流即是指给水配件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超压出流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产生大量的无效用水量。
(二)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选择不当造成浪费
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也存在水量浪费现象,比如在配水装置开启后,往往得不到满足要求的热水温度,这时需要先将一部分温度低的水放掉,进而得到温度高的水,而先前放掉的一部分冷水由于未起到任何作用,而成为浪费的水量。
(三)管道、阀门及其他给水配件等泄漏造成浪费
若是管道、阀门等给水配件的质量不过关,也容易使水资源大量泄漏。比如管道的接缝处和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容易大量冒水,这样无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
另外若是埋在地下的管道质量也不合格,那同样会造成管道的漏水和爆裂,以至于浪费掉大量的水资源。
(四)中水综合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
中水指各种排水经相应的处理后,达到符合规定标准的水质,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例如生活排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回用于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由于认识的不足及相关政策尚存在的问题,目前中水利用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导致这部分水资源的浪费。
三、高层公共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设计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
高层公共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见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通常为 200KPa 左右,夜间可以达到 250KPa~270KPa 左右,但由于以往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安全性不是很稳定,为确保建筑供水的安全性,宁愿舍弃该部分水压,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
高层公共建筑的下面几层通常分布的都是公共服务商业设施,这些商业设施的突出特点是用水量大,占建筑物总用水量很大的比例。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高层公共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当下阀门进行连接,平时分区供水。这样若是市政管网发生事故,就可将常闭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是水泵进行供水,这样既节能又可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二)设置减压节流装置
“规范”对高层公共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的要求是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 0.45MPa~0.55MPa;且规定了水压大于 0.35MPa 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减压设施;但要求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规范第 3.1.14 条规定了各种卫生器具最低的工作压力,除沐浴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等为0.10MPa 外,其他卫生器具多为0.05MPa,设计中如果满足了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用水水压,那么其他配水点了卫生器具必定会产生超压出流,实践证明,当配水点静水压力大于0.15MPa时,水龙头流出水量将超过额定流量的3倍以上。
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大于0.35MPa 的要求,而且应从节水节能的角度将卫生器具支管的压力控制在 0.15MPa~0.20MPa(满足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压力要求),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为此,设计中在入户管水表前设置调压孔板或者节流塞。
(三)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在建筑中用水器具的使用对于水源的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器具的性能不同,其消耗的水量也不相同,所以在选择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器具的使用对象以及性能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佳节水效果的器具。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先进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不断的研发应用,达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选择合理的二次供水设备
现阶段,我国变频高速供水已经发展到了变频气压供水和变压变量供水的方式了,在充分分析设备运行性能和节约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二次供水设备,是会取得理想的节能效果的。通常情况下,在用水的低谷状态时是要明显的偏离所设计的工况的,那么在选择供水设备时,就要保证其是能够符合低谷时用水量实际变化的特点的。如果低谷时的用水量为断断续续的小流量时,那么就要保证供水设备是适合断续的供水压力的;而如果低谷时的用水量连水泵最大流量的五分之一都没有达到,那么就应设置小流量泵进行小流量时的自动切换。
(五)中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中水,也称再生水,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从经济的角度看,中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中水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所以中水是节能的最佳途径。可利用的高层公共建筑中水包括泳池水、雨水、冷却水、消防水等。
雨水的利用,就是将建筑的屋面雨水、道路雨水等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水资源再利用的水质标准。与中水回收类似,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也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景观、冲洗厕所或城市绿化。有关雨水的回收及净化处理,应根据雨水的来源水量水质以及回收标准等来决定在小区道路雨水中,初期的 COD 浓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但是屋面雨水的水质良好,径流量大,更符合利用标准,其应用价值高于道路雨水。
(六)热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1、供水方式的选择
高层公共建筑的热水系统,亦必须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等参数,建议热水温度控制在45~60度,同时能避免结垢。热水系统应采用集中供水方式,采用循环管道同程布置。循环管道的布置应保证循环效果,当采用热水贮水水箱经热水加压泵供水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时,循环泵可与热水加压泵合用,回水干管可设温控阀或流量控制阀控制回水流量。当采用减压阀分区供水时,应保证各分区的热水循环。有条件的建筑宜采用高位热水箱重力流供水。
2、利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原理是吸收空气中的低温热能,然后通过压缩机转换为
高温热能,进而将水温加热,这就是空调技术的逆向应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节能效果显著,缺点是投资较大。
参考文献
[1]梅文军.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篇5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著作《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就连一向以关心国际金融形势为主的世界银行也在2012年11月了一份名为《降低热度》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我们任由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上升4℃。
报告认为,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沿海城市可能被淹没;粮食生产风险增大;水资源匮乏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会遭遇不可逆转的损失。
2012年年末,国际能源署(IEA)了《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下称《展望》),对2035年前的全球能源趋势作出了预测。在报告中,IEA悲观地表示:“各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商定的,到本世纪中叶,将地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内这一目标正变得难以实现”。
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挑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连线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请他来为我们解读:面对能源和气候危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IEA在《展望》中指出,即使考虑到未来各国的发展政策,我们依然不能确保全球能源体系能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展望》预测,从现在到 2035 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尽管世界各国对于低碳能源的使用与开发都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但是未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将主导全球能源的消费与使用结构。
在过去10年里,煤炭几乎占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50%,其增速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并将持续至2035年。
谁来代替核电?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各国都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许多国家都把核电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福岛核事故令核电风光不再,许多国家纷纷重新评估核政策。谁来代替核电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展望》指出,目前全世界电力需求正在以近两倍于世界能源需求的速度增长。尽管在2035年前,煤炭依然是全球发电的主要燃料,但在全球新建发电能力规划中,一半的新增能力将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
《展望》预测,到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并在2035年接近第一大电力来源——煤炭的发电量。
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其技术成本逐年下降、化石燃料价格不断上升。此外,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不断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全球对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约为880亿美元,2035年将增至近2400亿美元。
对话比罗尔:中国将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头羊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进展如何?
比罗尔:几乎全世界各大能源消费国都已经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中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6%;美国则采用了新的燃料经济标准;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把能源需求削减20%;日本试图到2030年将电力消费削减10%。虽然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过去10年全球能源效率表现不佳的局面,但是全球节能减排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十分巨大。
《中国经济周刊》:IEA对于改进能源使用效率有哪些建议?
比罗尔: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能源效率利用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未被发掘的潜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工业产业、交通运输、发电和建筑等四个方面去寻找可降低能耗的机会。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在建筑领域方面尚有五分之四的潜力未被挖掘, 而工业产业领域有一半以上的潜力尚待开发。
中国目前在建筑领域的能耗控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其他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相信,世界各国只要在这四个领域内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政策,一定可以降低能耗,提升经济效率。
《中国经济周刊》: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大约以15%~2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您如何评价这些产业的增长?
比罗尔:最近这些年中国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资,这些投入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目前全球风机产量约有30%来自中国,全球约有20%的太阳能发电量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之路影响全球。
我们预计未来中国将在风能领域投资6000亿美元,在太阳能领域投资2000亿美元,这将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头羊。我相信,中国在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将会不断提升,并将造福世界。
《中国经济周刊》:国际社会原本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正变得难以实现。面对这一现状,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篇6
农业节能减排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农业农村在节能减排中大有可为,但目前我国的农业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民节能意识淡薄、与国外差距较大。这些方面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相关行业与部门的高度重视。
做好农村生活节能减排,是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部分。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常规商品能源的推广应用,并且成本高,多数农民难以负担,出现了农村居民对优质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商品能源供应落后之间的矛盾。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等低效燃烧为主,室内外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仅为25%左右,节能潜力巨大。因此,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做好农村能源节约,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民传统生活能源消费模式,减少农民对商品能源的依赖,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业机械节能减排开展如火如荼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农业装备水平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任务也日益繁重。为做好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农业的节能减排主要靠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农机化技术直接关系到节肥、节药、节水、节种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载体和手段。做好农机节能工作,不仅能够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对整体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是农机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做好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工作,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和设备,对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减少污染、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农机维修工作,加快农机维修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组织有关专家,从现有大量的农机维修技术中遴选出了10项有明显节能减排效果的农机维修技术。入选的十项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在技术上成熟可靠,其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农机维修生产实践中已得到证实。
2.大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减排技术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商品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不容忽视。
2.1加大农村沼气工程实施力度 继续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积极发展秸秆沼气,解决沼气原料不足问题。加快推进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沼气建、用、管、服的有效衔接,提高沼气使用率。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2010年新增沼气用户500万户,全国农村沼气用户达到4000万户。同时带动沼气施工、制造、科研创新和服务体系的发展,推进沼气产业发展。
2.2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开发 加快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合理布局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优化秸秆利用结构。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一批大型综合利用工程,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和随意堆放问题。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加快研发以秸秆等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适度发展非粮能源作物,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2.3大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减排技术 农业部已经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下一步将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农膜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加快发展节油、节电、节煤等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技术及设备,推进高能耗农业机械的报废和更新换代,降低农业装备能耗。筹划实施新一轮农村省柴节煤炉灶(炕)升级工程,推广高效、低排放、省柴、节煤炉具,使热效率平均提高10%,加快推进秸秆成型燃料产业发展。
篇7
一、发展的条件
目前,我市生产的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企业有80余家,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产品主要有:污水处理设备,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其中:污水处理设备、节电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风力发电设备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xx市机械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80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已形成配套网络,能够为发展节能减排设备类产品,组织协作配套和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的环保设备、节约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前景广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支持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势力。
1、污水处理设备。以xx机械(xx)有限公司、高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加快水污染特别是造纸污水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专用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列化、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标准化程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同时,带动通用配套机械的同步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安丘瑞贝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临朐环新除尘设备有限公司、xx宝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电除尘设备。重点发展超高压、宽距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复合式袋式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开发250m2以上的大型设备和蜂窝式电除尘产品。
3、新能源设备。以xx宏力集团、青能动力、中云机械、豪迈科技、xx五洲风电设备等企业为主,解决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地源、气源热泵空调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加快推广新能源设备的普及应用,尽快建成xx省重要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
4、节能设备。重点支持xx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xx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xx瑞斯电子科技、雷奇电器、多元电器设备公司等企业发展节油、节电等产品,加速开发适应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内燃机配套涡轮增压器等产品,进一步推动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发展系列化、智能化节电装置等节电产品,并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支持xx开元电机有限公司发展高效、节能、大功率新型电机。
5、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依托xx圆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xx中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改进,研制以建筑垃圾为主料生产新型建材的核心生产设备,尽快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同时对前期研发的粉碎、配料、搅拌等配套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生产系统和综合技术规范,实施粉碎、拣选建筑垃圾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改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利和工艺专利,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三、保障发展的措施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据我市机械工业特点,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机制,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通过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争取更多的产品列入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清单,扩大采购范围,拓宽销售渠道。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对列入国家、省、市重点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
篇8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形势下,乘势而上,大力发展节电节能设备、环保治污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培育机械行业新的增长点,以满足各行各业节能减排需求,很有必要,且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为此,特对我市大力发展环保节能设备提出以下建议。
一、发展的条件
目前,我市生产的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企业有80余家,20**年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产品主要有:污水处理设备,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其中:污水处理设备、节电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风力发电设备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xx市机械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80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已形成配套网络,能够为发展节能减排设备类产品,组织协作配套和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的环保设备、节约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前景广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支持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势力。
1、污水处理设备。以xx机械(xx)有限公司、高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加快水污染特别是造纸污水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专用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列化、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标准化程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同时,带动通用配套机械的同步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环新除尘设备有限公司、xx**滤清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电除尘设备。重点发展超高压、宽距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复合式袋式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开发250m2以上的大型设备和蜂窝式电除尘产品。
3、新能源设备。以xx宏力集团、青能动力、中云机械、豪迈科技、xx风电设备等企业为主,解决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地源、气源热泵空调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加快推广新能源设备的普及应用,尽快建成xx省重要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
4、节能设备。重点支持xx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xx增压器有限公司、xx电子科技、**电器、**电器设备公司等企业发展节油、节电等产品,加速开发适应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内燃机配套涡轮增压器等产品,进一步推动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发展系列化、智能化节电装置等节电产品,并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支持xx开元电机有限公司发展高效、节能、大功率新型电机。
5、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依托xx建筑机械有限公司、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改进,研制以建筑垃圾为主料生产新型建材的核心生产设备,尽快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同时对前期研发的粉碎、配料、搅拌等配套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生产系统和综合技术规范,实施粉碎、拣选建筑垃圾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改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利和工艺专利,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三、保障发展的措施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据我市机械工业特点,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机制,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通过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争取更多的产品列入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清单,扩大采购范围,拓宽销售渠道。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对列入国家、省、市重点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
篇9
我国旅游业必须创造一切市场条件,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持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与世界旅游业的整体水平接轨,以此保障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2%,纯旅游业3%。我国2009年国内旅游19.02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5088万人次;1.4万家星级酒店用电174亿度/年,旅游用水9.2亿吨/年;A级景区游客用电1.42度/人次。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业环境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现实状态。
如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避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实现旅游与环境和谐共存?如何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减少旅游环境污染、避免更多的能源消耗?《中国外资》杂志、《中国节能服务》杂志针对这些问题,对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展开了联合专访。
《中国外资》:根据中央提出的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部署,国家旅游局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如何稳定境外旅游市场?
吴文学: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难得的战略发展和有效提升的黄金机遇期,产业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内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根基。2009年12月1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定位。国家旅游局抓住机遇,顺应市场规律,科学配置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低碳理念,创新增长模式。
从2008年奥运会到2010年世博会的若干国家大事件,代表了我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和旅游软实力。期间,我们趁势而上致力完善产业体系,拓展产业功能,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并确定2009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同时成功举办了“2009年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和“中国旅游产业节”。切实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得发挥了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潜能,加强与各省、各地区、各市合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力度,规划推进具有优势的旅游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快速培育发展我国现在与未来的旅游市场,首先要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的改革创新,重点城市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树立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资源要素为主体配置的模式,科学发挥政府的经济、法律、行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在政府、市场和企业中的作用;推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加强与农业、文化、建设、环保、体育等部门的合作;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中国旅游产业节和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效应,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形成全国旅游商品大市场;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水准旅游服务;研究制定全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规划,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全力配合各方合作机构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推动旅游安全、环境卫生、节能减排等标准的不断完善;积极发展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国导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转变行业思想观念,改进、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旅游全行业工作效率和水平。
为稳定境外旅游市场,我国旅游业调整了国际市场开发战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国际旅游宣传推广形式,借势国家大事件的宣传平台向海外重点推荐我国旅游精品。为强化我国旅游形象品牌建设,与更多的海外机构合作,促使我国成为远程客源首选旅游目的地。组织全行业向海外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旅游等特色项目,通过各种合作渠道打造中国旅游业与各国各界的合作平台。国外对我国商务旅游产品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增进,随着我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将与更多的商务机构开展多元合作模式。
《中国外资》: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如何降低我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国家旅游局与各地方政府或机构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有哪些共同举措?
吴文学: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上海世博会、A级景区、各种形态的近郊生态游,都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旅游全行业需要充分认识的。我们将运用生态学规律与相关机构合作,完善生态规划设计、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环境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旅游者的环保观念教育,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切实履行旅游行业职责,我们在前几年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加大了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协调相关部门用好、用足节能减排政策,共同加快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旅游企业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及配套鼓励政策,优先支持符合一定标准的节能减排旅游项目。推广和探索节能减排卓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引入生态环境的节能减排技术;为节能服务公司和旅游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选取适合条件的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做典型示范,年内将推出首批旅游环保企业。通过市场化渠道解决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资金。明确星级饭店、A级景区为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领域。各级旅游企业参照《星级饭店节能减排指引》与《A级景区节能减排指引》,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提高星级酒店与A级景区等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对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超过能耗限额的企业不能被评定为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通过适合旅游企业的宣传方式,集中力量开展能源、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健康旅游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争取住店宾客对星级饭店能源节约措施的理解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对新建饭店和景区引入节能减排准入制度。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成立旅游行业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协同节能监察机构加强对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积极推行行业节能减排标准及全员节能减排行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创新管理机制,将企业能源消耗、节能减排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今年3季度,国家旅游局将协同相关部门,循序渐进的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工作。
另外,我们还大力推动旅游节能环保衍生行业的发展经营,促进改善旅游纪念品的低碳产品市场份额和产品制造质量。2010年6月24日-6月27日,我局在义乌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博览会产品涉及低碳环保设施设备、电动游览车、生态景区、宾馆太阳能、风能用品,休闲运动自行车,徒步旅游用品,生态环保厕所等等,引导全行业与相关产业的节能环保产业形态及环保意识。
《中国外资》:今年我国调整了新的旅游形态格局,加大了对“中国生态旅游”的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了哪些因素?未来前景如何?
吴文学: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生态旅游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些具有生态保育任务的地区,纷纷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量淘汰重污染行业,将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接续产业。由此,生态旅游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形式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基本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以及人文生态7大类型。在全国1223家4A级以上高水平旅游景区中,上述8类保护地占到94.7%,其中,38家世界遗产地占我国世界遗产的100%;206家国家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99%;90家国家地质公园占总数的49.5%;65家国家自然保护区占总数的21.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利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和合作,结合地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加大生态旅游产品推广力度,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环境。
《中国外资》:您对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构想?
吴文学:中国旅游业的大兴趋势,势不可挡。
我国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荆楚文化湖山旅游带、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岭南文化南亚热带和热带风光旅游带、包括青海的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和海外游客的喜爱。
篇10
火力发电企业的节能减排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朝一夕间就能实现的,火力发电企业在这方面仍有许多的工作要进行,这涉及到发展模式、资金、机制保障等现状问题。本文将就这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我国火力发电企业发电量和污染排放情况综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火力发电企业在节能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在供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比之发达国家较多,耗损较为严重。而火力发电中最主要的能源—煤炭却是有限的,有限的煤炭存储量与无限的电力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节能减排是唯一的发展选择。另外,国内火力发电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刻不容缓。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尘等有害气体严重降低空气质量,是冬季的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火力发电企业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3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可持续、低污染。当前我国在大力的推广倡导太阳能、风力、水力发电,但是它们相比于火力发电,具有发电输出方式能量不稳定的缺点,在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还有不少的距离。而核能发电即使比较环保,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受限于其安全性和水源,发展的空间比较有限。在国内的发电行业,火力发电仍然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发电的效率,改造升级火力发电技术,是单位电量实现最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另外,节能减排也是火力发电企业在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在电力企业不断深入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好能源消耗,节能减排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意义非凡。
4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分析
4.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不能忽略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电煤占煤炭消费量的比例为50%,相比于国际78%的平均值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距离更是较大。按照《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10)》的目标安排,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会在2020年提升至60%以上。再加上,我国的高效燃煤机组在频繁参与调峰时,多是小时数偏低、容量大、参数高、超临界的机组,这就使得其不能在最佳工作状态运行,难以发挥能效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的排放。
4.2火力发电企业的检测设备配套不足、精度不够,统计方法
缺乏有效的统一我国目前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是标准最为严格的,例如,关于烟尘超低排放限值的要求是10毫克/立方米,这个甚至比一些企业的监测仪器的误差还要小,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使得不少的火力发电厂的检测仪器存在配套不足、精度不够的工作难点。同时,在各项环保数据的统计核查中,统计标准、计算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缺少一个统一规定。
4.3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违法违规的成本过低,不能有效得到解决
产业升级改造周期过长、资金短缺等都是发电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限制因素。除此之外,故意违法违规超标排放是一个顽疾,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究其原因,在产业升级改造成本过高与违法违规成本太低之间,很多的火力发电企业选择后者。火力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高,对节能减排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思想上的惰性导致部分企业还没有以主动行动代替被动接受觉悟。
5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解决对策
5.1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燃煤质量和效率
当前普遍的火力发电厂受限于煤炭一次能源结构,火电装机容量较大,应该加快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目标量的实现。同时,在已有的火力发电企业中,加强燃料的管理,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关于煤炭的买卖合同,对信用低、煤质差的供应商予以剔除,不断提升燃煤的质量。对于参配煤的管理,要在正式投入前,进行有效方式的适配,按照锅炉燃烧的各项指标,煤炭种类的不同,制定有差别的混配方案。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在充分考虑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和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的前提基础上,不断提升燃煤的效率。
5.2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力度和施行范围
首先要把开发、研究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作为始终作为企业的长远的发展核心,实现技术的创新,促进各种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减少火力发电过程中的各种耗能量,实现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的目的,助力火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对于不同的辅助机械的调节状态,火力发电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电厂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才能采用高效电动机,实现在根本上降低发电成本,促进节能降耗的目的达到。最后,为解决部分火力发电厂监测设备配套不足、精度不够的问题,要深入地研发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制定国家统一的环保数据核查统计标准,对计算方法、统计数据管理进行统一的管理,方便于在火力发电企业、电力行业,甚至是各行各业的范围内,进行节能减排定量的分析、比较。
5.3强化政策引导,转变火力发电企业的传统观念
在权衡利益关系之后,引导企业积极主动的转变思想意识,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尽量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循环利用资源。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从而促进自动化企业,不断提升节能减排产品的技术水平。
6结语
节能减排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前景广阔,在社会各方面特别是自身企业的努力下必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顺利实现国家降低能耗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企业自身的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晓童 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贾永辉.火力发电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电力,2010(3):29~32.
[2]杨代刚.火电厂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低碳世界,2013(4X):39~40.
[3]高永飞,温春艳,郭永军.火电厂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传播,2011(21).
- 上一篇:节能减排背景
- 下一篇: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