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3 17:3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篇1

案例一:心胸狭隘增压力

在我带的2006届高三毕业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某甲同学(女),在高一、高二期间一向以沉着、文静的表现令各科老师连连称赞,在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是让我最放心的学生之一。某日,某乙同学(女)的家长来校反映某甲在教室骂其女儿,令其女儿甚为伤心。经询问某甲得知:原来两人同桌时,每次考试后,某乙便在某甲面前夸赞某甲考得如何如何好,哀叹自己考得多么多么差。久而久之,某甲便认为某乙是在嘲讽自己并记于心中。进入高三后,某乙的成绩有所提高,而某甲的成绩则进步较慢,因此,月考之后,某甲常常不指名地骂人,某乙则感觉到自己是被骂者,故而回家后告诉了父母。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首先,批评了某甲张口骂人的不文明行为。经细谈,某甲告诉我,她一直害怕别人赶上自己,更不满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当一直比自己成绩差的某乙超越自己时,她心里着急,故而以骂人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气愤。听后,我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学习,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要求自己进步,亦应允许别人前行。学习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那种看不惯他人长进的狭隘心理只能为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渐渐地会使自己的上进心崩溃。这种消自己劲头、长他人锐气的想法和做法,要尽快扔到太平洋里去。之后,两人都心平气和,言归于好。在第五次月考中双双进入班级前十名。

案例二: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2008年备考过程中,我班有位学生:张宏(化名)――学习成绩中上,考学很有希望,但是他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存在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他的复习和备考。而且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他有时对待考试只是敷衍,态度极不认真,考试成绩忽好忽坏,但无论好坏,他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对此,我采取的辅导工作是:

首先,我肯定了他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但是在目前我们所处的教育体制下,离素质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仍然要持续一段时期的应试教育,而且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更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义无返顾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对这一点他也表示赞成。

其次,我给他区别了“应试”与“应试教育”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教育他,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再次,我具体为他讲述了科学迎考的策略。

(1)要确定目标,迈进目标。目标是复习的逻辑起点,是选择具体复习策略的依据。当然目标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明确的目标会带来自信,带来动力,带来坚强,目标确定后,就要有计划地向目标迈进,许多高考成功者在总结经验时说:“高三时我几乎每一分钟都有计划。”

(2)要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复习课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记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要明确“我”是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已的特点搞好复习的,等等。同时,面对高考复习的艰辛,学习知识的繁难,战胜自我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3)要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要主动,不要为完成作业而去做作业。应把每一次作业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各科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4)要多思善想,力求创新。解题需有一定的方法,解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大法、通法必须熟练掌握,小法、特法必须灵活运用,学习时,应多方思考,纵横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以创新意识解决问题。

(5)要序化类化,活化深化。序化,就是要建立知识大厦;类化,就是要将问题归类,陌生问题一旦转化,入“类”,则迎刃而解;活化,就是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联想、分解和组合,解题方法灵活变通;深化,就是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6)要合理安排,学会学习。对高三学习,不仅要做到合理安排,预习、复习、听课、作业等井井有条,还要“学会学习”,如面对练习,独立思考,限时完成(训练速度);遇有疑难,勤于请教;今日有错今日纠;课堂上紧跟老师思维走,自习时灵活处理搞“独奏”,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培养后,他逐渐地成熟起来了,而且成绩也一直保持中上,最好的一次班上排名第二,年级第十。

案例三: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2008年,我带的理科复读班,有一位学生,名叫李丹(化名),本来是班里的优等生,一整年下来,总体成绩也不错,但是在高考前两个月,在进行模拟考试过程中,她的成绩其实也不错,仍是班内前几名,可是我发现她每次考完后总是愁眉苦脸,后来经过谈话才知道:她是因为在考试过程中,一些简单题目不得分而产生自卑心理。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工作如下:

首先,要她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年级第一、第二的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上等的,在全校也是上等的,在全省自然是中上等的了。

其次,要她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老师出题太难。

最后,要她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迅速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励,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篇2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宿舍人际关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宿舍对于大学生是第二个“家”,宿舍同学之间的心理交往状况,决定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出现宿舍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的大学生,常常出现压抑、敏感、焦虑、自我防卫等心理问题,而宿舍关系融洽的大学生,更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心态较为乐观。[1]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践也表明,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咨询率不断上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点问题。近年来研究结果均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设计方案研究内容较为缺乏,多注重团体干预效果,对团体干预过程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高校宿舍为基本单位,以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为目标,设计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性方案,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依据

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冲突的突发期。大学生人际关系冲突往往是生活琐事引起的小矛盾,小矛盾没有及时化解,往往造成后期冲突的突发性。心理咨询案例证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主要集中在军训后期和毕业前期。大学新生军训后是宿舍人际关系突发期,宿舍成员间相互了解不深,容易产生偏见,由于个性不同开始形成小团体,小团体成员之间交往密切,与宿舍其他成员的交往较少,甚至开始排斥其他宿舍成员,加剧了宿舍人际关系冲突。[2]毕业前期也是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突发期,就业压力造成宿舍成员情绪焦虑,长期积压的人际关系困扰容易爆发,造成宿舍人际关系紧张。针对这种人际关系的突发期,每年度可组织两次宿舍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分别于10月份“新生适应活动月”和5月份“5.25心理健康活动月”中开展。

二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多样性。每个年级的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呈现出不同特点,大一新生主要是生活习惯的磨合,大二学生主要是人际竞争的冲突,大三学生主要是因为价值观不同引起的冲突,大四学生主要是人际关系冲突积压而造成的综合问题。不同性别的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也不同,女生多为生活琐事产生人际关系困扰,男生多为人格差异引起的事件而产生人际冲突,女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隐蔽性和潜伏期较长,男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直接性和爆发性较强。家庭贫困生、患有生理疾病的学生、非正常家庭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较低,对待人际关系问题敏感多疑,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弱。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制定的团体辅导方案也有所不同。

三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关冲突系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生活习惯不同和性格不合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加大,消费观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要靠打工、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生活节俭。而家庭富裕的学生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较高,往往形成高消费观,这容易引起贫困生在宿舍里感到自卑,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产生人际关系冲突。宿舍同学之间存在着诸多人际竞争问题,如:竞选班干、系干、申请入党、奖学金、助学金、申请勤工助学岗位、保送研究生名额、考试竞争等,人际竞争问题加剧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针对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影响因素的不同,在方案设计前期做好充分的调查,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仔细观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以拓展训练、热身游戏、心理剧、绘画、脑力激荡、电影疗法、叙事疗法、分享体验等活动为主,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增强成员的内在的经验感悟,以改变自我认知偏差和外在行为,释放心理焦虑和压力,促进团体协作。本方案根据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突发期,在军训以后和毕业前期,分别以“相亲相爱一家人”和“舍不得别离”为主题开展活动。通过海报宣传,以宿舍为单位自愿报名,心理委员推荐,辅导员推荐三种方式参加。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帮助宿舍成员探索人际关系的现状,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纠正自身认知偏差,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该团体活动共进行4次,每周1次,每次团体活动时间为90分钟,具体时间为每周四下午4:00―5:30。活动场地为学院体育场,根据招募情况选择5到10个宿舍,团体领导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教师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担任,根据方案设计内容培训辅导员和心理协会成员担任团体的观察员和组织协调员。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加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前期调查和后期评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前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可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评法来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确定团体心理活动的主题。针对活动效果的评估,可采用书面和口头的心得体会,团体成员自评表,心理测评等方法进行评估,及时从辅导活动中取得经验。

第二,加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针对性。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突发期,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群体不同,影响因素不同,设计不同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大学生宿舍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针对个人习惯问题,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针对品格问题,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针对不同性格问题,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针对价值观不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人际竞争问题,加强学校管理的公平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融合不同的教育内容,才能增加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多方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加强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的精神对话。团体辅导活动对团体领导者的要求较高,团体领导者的人格、专业训练、技术方法、伦理道德等方面都需要具有严格的资质。通过精神对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反思,在反思中构建,避免团体辅导活动流于形式,异化为各种游戏活动。高质量的精神对话是建立和谐关怀的气氛的必要条件,各个单元活动的开展和深入,都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精神对话,而不是机械性按照预定计划和步骤来实施的训练活动。[3]

第四,加强学生在辅导活动后的反思和调试。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活动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高校教育者还要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多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反思能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积极和同学沟通交流,对别人多理解和包容,多欣赏别人的优点,真诚的对待他人。

参考文献:

[1]金盛华.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医学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03):47-52.

[2]李会,曹立中.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8(01):31.

[3]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08):528.

篇3

关键词:团体辅导 人际交往障碍 强迫症状 自我认识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让参与成员互相交往,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相互启发、诱导、支持、鼓励,共同探讨彼此关心的问题,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近几年,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团体辅导作为学生心理咨询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了新的发展,也被赋予了更广的意义。团体辅导在高校中有它实施的优势和便利性,学校咨询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同辈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日常行为和人际的互动上,还能被运用于个案的处理中,求助者借助同辈的影响力,发挥自我潜能,促进自我完善。

一、个案基本情况

2010年5月,某班班级心理委员的周报上反应班级内有个女生小林(化名)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该班级心理委员因为接受过比较专业的心理培训,有较强的心理敏感度,在发现该女生有些异常后,心理委员主动走进小林,从一开始对心理委员的排斥到慢慢卸下心理防线,再到愿意信赖,小林向心理委员倾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小林于09年9月入学,家中排行老三,有2个姐姐,小的比她大9岁,一个弟弟,家庭条件较好。因父母一心想要男孩,一出生就被送养乡下,由两个姑姑轮流抚养照顾。7岁时,父母将她接回城里,这年,弟弟出生,回家后一度不适应,很少说话。母亲由于生育弟弟时造成身体疾病,脾气暴躁。两个姐姐年龄较大,在外求学,母亲疼爱弟弟,对其极为严厉,她一有不对就对她进行辱骂殴打。唯一能让母亲高兴的就是她的好成绩。学习期间,学习认真,但性格内向,从不主动与人搭话,自卑,一跟人说话就脸红心跳。高考时,发挥失常,遭到母亲的冷眼相对,从那时候起,一直停止不了谴责,出现反复整理被子,反复洗衣服等行为。进入大学后,独来独往,每天熄灯再回寝室,不主动与人交流,小心翼翼。从入住那天起就主动打扫寝室卫生,一人包揽,从不抱怨。抗拒心理咨询。

二、问题分析与咨询方案

(一)问题成因分析

小林是父母想要个男孩子的情况下逃生的,一出生就被送养,轮流在两个家庭生活,这导致了她在内心里不断告诉自己是个没人要、没人喜欢的孩子,没有很好的自我悦纳,并且不断否认自己,出现自卑、性格内向、拘谨等人格特征。7岁回到父母身边后,陌生的环境让她更加陷入自我封闭,母亲对其的严厉引发了她的自我苛责,从小缺少关爱,让她更加急于通过一些方式获得赏识,因此能一直有好成绩,但高考的失利让她再次自我否定,难以在要求完美的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所以出现了强迫行为。她不愿意来心理咨询室,恰恰说明她的自卑,她在潜意识里在排斥心理咨询,其实是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的再次否认。她的行为动力来自与希望引起别人的喜欢和关注,由于内心缺少自我悦纳的能量,所以需要通过外力帮助她构建这种能量。

(二)咨询方案

考虑到个案本身对心理咨询的抗拒性,利用班级团体辅导再到小团体辅导的模式对她进行帮助,设计一系列帮助计划。

三、实施过程

(一)介入

在班级的团体辅导活动中,以寝室为单位进行一系列热身游戏,尽管该女生并不放的开,但是也让她意识到寝室团体,并且认可自己是团体内非常重要的一员。在班级团体活动的最后——“我们的家”的环节,寝室成员出人意料的拿出先前准备好的蛋糕为该女生庆祝生日,更让该女生意外的,是她们精心准备的礼物——该女生优点的大汇总,并且制作成精美的PPT,在班级投影出来。显然,这样的行为大大出乎了她的预料,我们从她的眼中看到了点点泪光,并且她第一次在班级同学面前说了感谢的话。这对一个平时极为封闭、感情极为内敛的人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次的团体辅导是取得预期的效果的。

转贴于 (二)深入

在团体辅导活动过后,该女生首先是在寝室内变的大方起来,能够主动与人问话,别人说笑时,也能偷偷抿嘴笑。在这个基础上,咨询师跟心理委员开始制订小团体辅导策略,即利用寝室团体制造对该女生的影响力,让她体验更多的情感和友谊的温暖,也让她更好的自我接纳。在小团体的活动中,班级心理委员连同寝室其他成员组织了一系列外出活动,还有精心准备的卧谈会,内容包括“情窦初开的小心情”、“父母的难处”、“感恩”、“自我优缺点”等等。这些卧谈会都在相对真诚和自我暴露的情况下开展,有利地促进了该女生认识自我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该女生在这个过程里会出现的移情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其他成员次带心理问题的出现,心理咨询师平均两周对他们进行“心理督导”,教会她们相关的技巧和心理技术,保证了助人者的心理健康。

半年之后,该女生的情况大有好转,微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她的脸上,她开始主动与人交流,把交际范围从寝室扩展到隔壁寝室、再到班级。同时她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慢慢改变;不仅如此她开始尝试着与母亲交流,慢慢理解她。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证明着同辈的帮助正在积极影响着她。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操作都是她身边的同学在执行,效果非常好。但是,虽然她的自卑、人际交往障碍有了明显的改善,强迫症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这超出了心理委员能够应对的范围,所以这个时候,心理委员鼓励她参加到学校的强迫团体中。

(三)重塑

咨询师在开始在学校组建的强迫团体辅导共有8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行为和强迫意识。在团体辅导中,成员都能很好的进行自我分析,并且在帮助其他成员分析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思考;有时辅导中会出现不同成员对同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咨询师引导他们积极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他们再次进行自我体验。为了帮助案例中的女生,咨询师特别安排她担任团体辅导中的书记员,不仅做为参与者,同时更做为第三方客观看待自己和其他人的问题。该团体总共进行了7次,在最后,成员中有5个基本上摆脱了强迫症状和强迫意识的困扰,有3个由于问题相对比较复杂,学校及时对他们进行了转介,介绍到更为专业的心理工作部门。案例中的女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积极的改变,到辅导结束的时候,她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虽然经常还会有强迫意识,但能很好的进行控制。

四、咨询效果评估

案例总共持续了一年,小林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情绪比较稳定,乐于与人沟通和交往,和母亲关系明显缓解。对自我有了相对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强迫症状明显改善。

五、案例反馈

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校中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1.共同的情感体验让参与者很好的打破心理防线,不会因为自身存在问题而羞于表述和挖掘,使得咨询师能更大限度的获得可利用的信息。

2.相似的问题和体验,也帮助成员积极自我肯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自我悦纳的良好氛围。

3.团体公约和共同作业,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辅导的效果,也更好的促进个体成长,由于团体的竞争性,使得成员对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提高预后效果。

4.团体的特有功能也体现在团体辅导中,在对自我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成员能够积极倾听他人,并能理性看待他人问题,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也被迁移到自我问题到,提高了自我成长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5.在高校中,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团体辅导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大学生自知力完整、智力健全、年龄相仿,有相似的求学背景和成长经历,同时,他们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心理问题的相对单一性,这些都使得团体辅导可以在高校中运用,更加节省人力和时间,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团体辅导中,也要注意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成员自我暴露的安全性、团队公约的可执行,咨询师良好的专业素养,避免成员的次带心理问题的产生等等。

作者简介:毛聪聪(1983.6),女,汉族,毕业于温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篇4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1.案例经过

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

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控制。强迫症的治疗在医学界是个难题,症状的改善过程相对缓慢,服药剂量一般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其次,小丽高中时期就已经确诊为轻度强迫症,但由于认识不足,中断了治疗,长时间压抑和隐藏自己,当“强迫”与“压抑强迫”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就崩溃了。

最后,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而小丽患病的诱因与家庭和压力有关,确诊了的轻度强迫症也不能仅靠心理咨解决问题,更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爱也是必要的。现在根据小丽的情况一是要联系家人,保证该生安全回家就诊;二是在回校后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帮助其治愈。

三、处理过程

1.对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

辅导员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为了安抚学生情绪,选择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学生的倾诉,及时疏解学生爆发的情绪。小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肆大哭,哭诉自己如何辛苦地克制自己,如何焦虑地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辅导员一方面解释强迫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建议学生鼓起勇气去接受进一步治疗。几番劝说,该生同意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接该生回家治疗。辅导员24小时陪护,直到该生离校。

2.紧密联系家长提供关爱支持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出现心理危机,但是原因需追溯到他的家庭及成长过程。所以当学生现心理问题应及时联系家长,一方面是从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可由他们决定如何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由家长协助能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小丽对父亲的依赖很深,征得她的同意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是和她的父亲联系。有幸的是,该生父亲非常重视,迅速赶往学校带该生回家,并找心理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3.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治疗

一个月以后,该生回到了学校。辅导员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每周面对面谈心一次,在寝室安排信息员督促其吃药、反馈寝室和生活情况等。辅导员和班级同学配合医生对其使用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精神紧绷状态的缓解,心理状态的改良,减少强迫性思维的恐惧。针对强迫性思维的症状,辅导员鼓励小丽应放松心态,适当淡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淡化它,忽视它,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4.接纳自己勇敢走出“强迫”的泥沼

首先,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这在根本上起到一种淡化的作用,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强迫性思维转移到工作、学习和兴趣爱好上面,特别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其他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活动,从而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矛盾和痛苦。小丽听从了辅导员的建议,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每周末都会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进行导购,生活丰富。

其次,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只有不断地塑造优秀的性格,锻炼个人的心理抗压和心理调节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经过班级学生和教师的鼓励,小丽在班干部竞选过程中,勇敢说出了自己与强迫症斗争的经历,并竞争班级副团支书的岗位。班级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大家对她的包容和肯定。这让小丽更加自信。

四、案例处理结果和效果

经过一年的服药,在辅导员、班级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丽情绪保持稳定,性格越发开朗起来,三个阶段治疗和复查后,专家表示该生如果继续保持稳定可在6个月后结束服药。这对于预期治疗3年的小丽和她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五、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1.新生心理普查和心理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新生心理问题

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统计,发现有各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占56.3%,其中神经症占34.70%。排在前四位的是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由此可见,强迫症在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较高,影响面较广。我国高校在新生普查中使用的PHI、16PF及SCL-90等心理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查,并将结果数据提供给学院心理教师和辅导员作为A类学生排查的依据。同时还要与心理量表相结合,使后续的心理排查工作更加具有准确性。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校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这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基础作用。

3.建立干预运行机制

建立及时、迅速、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是化解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干预机制,必须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安排,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和“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雷园媛.责任感与强迫症个体反应抑制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王东.基于信号停止任务的OCD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3]沈义良.大学生强迫性人格与强迫症的理解与应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6.

[4]刘晓倩.大学生强迫症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2(23).

[5]吴玉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缺失与重构[J].中国校医,2008(6).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个体辅导;质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由塞利格曼(Seligman)等人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1]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之后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新思潮。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更加深入地走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课题梳理前期个体心理辅导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方式及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效果,通过基于“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在螺旋式的循环中构建比较有效的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方式。

二、文献综述

(一)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以研究“习得性无助”而闻名心理学界的塞利格曼教授,在被他剔除的实验数据中发现,“无助”可以被习得,“乐观”和“坚韧”同样可以被习得。“哪些心理特征或体验能够让人拥有持久的幸福”、 “这些积极心理学品质是如何习得的”成为了积极心理学所探索的核心问题(塞利格曼《持久的幸福》)。

(二)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来说,积极心理学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公民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2]。

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目标坚信通过认知和行为会鼓励幸福感的发展, 而积极的情感包括爱、兴趣、满意、自豪和自尊也会推动学生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改善学生个体的身体、智力、社会交往及心理资源[3]。

北京教育学院曹新美老师曾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模式的改变,包括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 挖掘教育的资源, 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五大方面。并指出,积极的干预应当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 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而不是心理疾病, 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4]。

同时,在心理咨询中,良好的咨询关系至关重要,能够促进来访者问题的尽快解决。这一点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工作中也一样。传统理念虽然也强调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往往在学校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来访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将建立平等关系视为获得学生信任、降低心理防御的辅导技巧和手段,而非心灵上的联结和共鸣[4]。

三. 数据分析

(一) 典型案例质性分析

1. 学生个体辅导案例汇总表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共累计学生个体辅导74人次。以此作为数据基础,问题不明确、无后续反馈的案例,在各年级阶段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辅导结果良好的案例,匿名处理,相似案例进行合并。典型案例汇总表如下:

2. 编码表

在学生个体辅导典型案例汇总表的基础上,使用连续比较法进行编码。即根据一级、二级代码,先分析第一个案例,再分析第二个案例。如第二个案例与第一个案例同质,则进行合并,否则在三级代码中单独列出,以此类推。一级代码中,问题类型是指学生所来访寻求辅导帮助的问题可以归属于哪一类,其下二级代码“学业提升”、“环境适应”、“应激应对”分别是指学生主要的核心问题围绕什么主题。心理特征是指学生个人具有与解决所来访问题相关的发展状态和心理资源,根据三级代码内容分为具有一定内在普遍性的“自我要求”和“渴望他人关注”,以及“事件相关发展状态”即针对具体这一事件的原有发展状态。辅导技术根据传统心理辅导主要流派进行划分,分为“行为技术”、“认知技术”和“精神动力技术”三类。

3. 矩阵表

首先,矩阵表的横纵维度分别是案例对应问题类型、心理特征、辅导技术以及各自所对应的治疗取向和发展取向。横向分类对应编码表中的一级代码,但取消了二级代码,因为各类型对于矩阵分析的意义不大,保留了更为原始的三级编码。纵向分为治疗取向和发展取向(即更关注个体优势和发展的积极取向),在矩阵分析的过程中对编码表中的问题类型、心理特征和辅导技术分别进行划分。之所以做这个划分,是因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即保留了传统心理治疗取向的一些经典技术,同时又纳入了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对个体优势、资源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从矩阵表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矩阵表的最左列和中间一列并不是平行的,问题类型和心理特征的治疗取向、积极取向内容数量存在双分离,即多数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是以消除不良感受、不良状态为目标的。这也与我们现实实际相符――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才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走进心理辅导室。而与真正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病症状态不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绝大多数都是发展取向的,是在恰当的引导下,不仅能够解决问题,更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优势。

而从辅导技术来看,我们既需要传统的、针对问题解决的干预技术,同样也需要积极关注,发掘优势,促进学生学业、人际和生涯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去向的辅导技术。两者相互平衡,互为补充,才能够达到对学生辅导的良好效果。

由矩阵表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 根据典型案例,在中学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以问题驱动为主,;

2) 不同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具有积极的、优势性的心理特征;

3) 治疗取向的传统干预技术和发展取向的积极辅导技术并重,结合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辅导效果。

4. 网络图:

根据矩阵分析,进一步梳理做出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网络图。

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是受问题驱动前来的,希望能够消除不良的情绪状态或发展状态,这是外显的。与此同时,学生个体具有积极的心理发展特征,具备内在的心里优势和资源,这是内隐的。在辅导过程中,并重采用针对问题的治疗取向干预技术,和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征的积极取向辅导技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有效辅导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本研究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生个体辅导中的运用,是面对寻求问题解决的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不但需要针对问题使用治疗取向的干预技术,还需要并重使用针对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征的积极取向的辅导技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综合辅导效果。

五. 参考文献

[1]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55(1)5.

[2] Thomas M. Kelly.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False Promise or True Breakthrough. Adolescence. Roslyn Heights: Summer, 2004, 39(154), 257.

篇6

〔关键词〕 案例教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应用

案例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具有完整情境的个别案例进行剖析、讨论,归纳出一般性教育规律的教学。它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案例的分类、编制、教学基本环节几方面来讨论案例教学在心理辅导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案例的分类

在撰写案例、使用案例之前,我们对案例的分类要有一定的认识。教学案例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描述性案例和分析性案例。

(一)描述性案例,一般是将事物整体或部分面貌或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像讲故事一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描述性案例要求讲述人能讲出事件的生动性,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如果讲述人是学生,那么这个事件则要求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娓娓道来,让听课的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生动性。

例如:在《我爱我家》这一课,讨论到爱需要用心体验时,笔者引入了汶川地震中感人的一幕:“宝宝,妈妈会一直佑护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队长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后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她身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作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这个案例是描述性案例,发生在今年的汶川地震之后。此时,学生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关注地震的情况,有的学生还自发组织捐款,来自地震一线的这个例子既鲜活又容易让学生理解。虽然如此,应用这个例子时仍然需要教师认真准备,除了作好讲述的准备,同时还应配上必要的照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事例的真实性,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伟大。笔者在讲述这个事例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讲到故事将结束时,课堂上传来学生小声的哭泣。这样的例子,虽然没有需要学生马上要讨论的问题,但学生能从中得到体验、得到爱的召唤,因而是个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时代需要的好例子。

(二)分析性案例,一般是除具有描述性案例的特点以外,还包含着可分析讨论的问题。分析性案例是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用的,因此教师对案例所要表现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进而有效地把握讨论的进程。

例如:讲到男女交往的问题时,笔者引入了这样的例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男生A遇见童年时的玩伴女生B,他文雅、礼貌地与她打招呼,但她却不由自主地低头走开了。

1.女生B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低头走开?

2.假如你是B,会怎么做?

3.假如你是男生A,会怎么想?

4.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个例子就属于分析性案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即时表演后进行讨论,学生所提供的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将大家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简单分类,再进行引导。

二、教学案例的编制

案例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案例来源有三种:一种是教师自己撰写,一种是现成的案例,还有一种是课堂上生成的案例。

教师自己撰写的案例,是指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如自己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自己学生时代的事情等写成案例。

现成的案例可来自教材,平时生活积累的文章、录像等。

课堂上生成的案例来源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特别是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有时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并且具有可讨论的价值,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发言来进行案例分析。

无论是教师自己撰写案例、现成的案例或课堂生成的案例,我们都要注意到以下两点。

(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每个案例都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以学生的眼光来看案例是否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符合,学生就难以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有时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是外露的,有的可能是内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对其中的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和论证,从而让学生得到启示,达到规范自己行为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虽没有严格的环节,但基本上有三种方式,而这三种方式各有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注意要求

出示案例

组织讨论

教师总结与反思

教师对案例提出尖锐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二)出示案例

学生模拟表演

组织讨论

教师总结与反思

出示案例的“脚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讨论与评析。

(三)出示案例

正反方辩论

教师总结与反思

对于含义模棱两可、主张不鲜明、解决方法多样的案例,可以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或者三方进行辩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以上三种案例教学方式中,第一、二种都有组织讨论这个环节,因此如何组织好讨论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

由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殊性,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教室的座位是一种随时可以移动的椅子,座位排列可以使大家在讨论时彼此都能看到,使交流、讨论更顺利。笔者在每个学期开学初都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能说明小组个性特征的名字,提出一句本小组的努力口号,促进小组凝聚力的形成。笔者要求小组的成员在讨论中相互支持与协助。每个成员依照分配的角色互相依赖,分工合作,最后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1)目标互依:大家努力追求共同目标,完成讨论任务;(2)资源互依:大家分享学习材料、资源或信息;(3)角色互依:分配成员担任不同角色,例如,记录员、组长、数据员、发言人等。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的座位相对固定,小组成员相对固定,所以学生在小组中应轮流承担不同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学生的讨论中,笔者积极观察、评价、回馈并适时地提供协助,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使每一个人在小组中都感受到自己和其他组员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以尽到学习的责任。同时,笔者还以小组为单位奖励小组的表现,促进小组凝聚力的形成与持续,增进合作关系,提高讨论实效。学生经过准备、参与讨论、提出建议等一系列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所学的知识及理论的内化。

第三种活动主要以辩论的形式出现。这种方式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它主要有提前组织的辩论,还有临时课堂产生的辩论。例如,中学生恋爱利与弊就是前面的方式,需要师生都提前准备。教师要就立论、材料、辞令、风度以及应变技巧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强调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而不能涉及对方的隐私和人品。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决不仅仅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言行的评论者或劝告者,还是学生心灵表白的倾听者、学生自我探讨的促进者。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心灵体验、心理成长。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得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小结,促进内化。总结的方法也有多样,可以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肯定,可以对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表扬或合理的评价,可以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进行评价,也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总之,通过总结要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开阔视野、调整视角,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案例教学,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有一定组织小组讨论的教学技巧,还要有与学生平等的态度。只有这样,案例教学才能发挥出应有效能,而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是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篇7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等职业教育正迅速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据心理专家研究发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有轻度心理异常的达25.58%,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有严重心理异常的达1.55%,心理健康障碍检出率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率。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看学习层次较低,自信心不足,专业学习的任务较重,适应新环境、与人交往、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未来职业压力等方面问题日益突显。但高职学院心理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心理辅导仍感陌生甚至心存偏见。当遇到挫折与困扰时,更愿意将心中的痛楚和压力告诉身边的朋友或同学。同心理教师相比,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打开心扉、交流感情、倾听烦恼,能把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也便于发现行为异常或有心理疾病者以便心理老师掌握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目前,在高职院校进行朋辈辅导运行机制研究,培训一些有助人意愿、助人潜力的学生成为朋辈辅导员,用朋辈心理咨询来解决高职大学生存在的一般性心理问题,营造出富有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缓解学生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朋辈辅导或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因专业人员匮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在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和革命。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之后,美国等高校开始设立朋辈辅导的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由矫治性转向发展性。辅导对象由过去单纯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扩及全体学生。辅导内容由心理治疗、职业指导扩展为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职业辅导。朋辈辅导机制越来越健全,朋辈辅导得以推广。

20世纪末期,“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词出现在我国大陆高等学校。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和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朋辈辅导员成为了一支高校不容忽视的助人队伍,在充分了解其特点及意义之后,深入研究其运行机制,对培养与恰当发挥朋辈辅导员队伍的作用显得很有必要。

二朋辈辅导及运行机制

(一)朋辈辅导的概念及特点

朋辈辅导或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接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苏珊(Sussan,1973)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格雷和霆多尔(Grey & Tindall,1978)对朋辈咨询定义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包括一对一的帮助关系、小组领导关系、讨论领导关系、劝学、教学,以及人际间的帮助活动。

加拿大的朋辈辅导中心认为:“对于某些当事人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某些方面而言,由受过训练、掌握了积极倾听技巧的同伴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是最为有效的。”

高职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者从事心理援助工作,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简便有效性、直接干预性等特点,是高职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

(二)高职学生朋辈辅导的运行机制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结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高职朋辈辅导的运行机制可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与管理制度;朋辈辅导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与个人成长制度;朋辈辅导员工作运行、成效评估与督导制度;各系心理成长部(含系心理成长干部、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信息员)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三朋辈辅导研究的目标与原则

(一)研究目标

一是朋辈辅导员培训目标。探索出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机制、培训课程与培训新方式。培训一批批心理健康意识强、自助能力强、有助人意愿与能力的学生成为朋辈辅导员,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性和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朋辈辅导工作运行目标。探索出朋辈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的原则、方式,应对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对朋辈辅导工作评估与督导机制的研究。

三是学生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快速反应与联动目标。努力做到班班有朋辈辅导员活动,个个寝室有助人者的身影,学生能得到便捷、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让朋辈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一般心理问题能疏导、严重心理问题能识别与转介、心理危机能及时发现与零距离报告。

四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目标。形成专业与非专业、专职教师与学生辅导队伍、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五是整体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与心理素质目标。通过营造富有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生活的适应力、学业的满意度,整体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二)研究原则

一是科学原则。心理咨询是专业性与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行业,朋辈辅导有别于人们的日常聊天与开导。教师应本着科学态度,遵循心理咨询的规律来指导与培训朋辈辅导员。

二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在选拔、培训、开展工作与督导中既要尊重朋辈辅导员,同时也要尊重被助者。在助人中要秉承自助原则,要始终将帮助朋辈辅导员个人成长放在首位,朋辈辅导员个人的困扰与问题的解决是助人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双向负责原则。朋辈辅导员既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被助者负责;督导老师既要对朋辈辅导员负责,也要对被助者负责。

四初步研究成果

第一,通过系部,在全院选拔与培训朋辈辅导员,先对入选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如SCL-90、人格测查,经过三个月的专题培训后,再进行测查,前后对比后确定合格朋辈辅导员,并颁发聘书。

第二,对合格朋辈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的实践培训。主要是针对本班与本寝室同学开展工作,熟悉工作流程、体会工作方法、定期汇报工作案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案例分析、回访辅导对象等方式,评估朋辈辅导工作并促进朋辈辅导员进一步成长。

第三,前期重点以人文系和花艺系为试点,培养和发现个人成长较快、助人技能掌握较好的朋辈辅导员,推动本寝室、本班、本系部朋辈辅导工作的落实,并在全院召开优秀朋辈辅导员经验交流会,推动朋辈辅导工作有效运行机制的形成,成功后再根据各系具体情况进行推广。

第四,在朋辈辅导员培训中,除进行相关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外,更注重解决学员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员去体悟、去化解、去提升,并完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第五,在朋辈辅导工作的督导中,我们采用周一会诊制,每个心理咨询师分管一个系,分头搞好各系的会诊,就具体案例听取朋辈辅导的感受与个工作汇报。心理咨询师进行督导,并引导本系朋辈辅导员继续了解学生中凸显的某类问题,在认知、疏导方法等上面得到提升。然后,专兼咨询师一起对本周会诊交流感受和意见,让朋辈辅导工作有章可循,有师在导,真正让朋辈辅导员在助人中提升了自我,在自我提升中有更多能力去帮助同学,并在学期期末召开一次成功案例交流会。

第六,我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络与朋辈辅导QQ群,连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朋辈辅导员,注重平时交流,为朋辈辅导员自身健康保驾护航,为朋辈辅导员提供心理学理论与工作技能支持。

第七,培训朋辈辅导员策划与主持班级心理主题班会与团体训练,这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推动心理主题活动的常态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强的可行性。我院以前只有4位老师可以给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只1位老师能组织团体辅导与训练,这对于七八千在校生、60多个班集体,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而言,是无法满足的。于是,我们对朋辈辅导员中一部分组织与主持能力强的学生培训其策划与主持心理主题活动,如心理主题班会、寝室心理沙龙、团体训练,让他们组织寝室、班级甚至院级心理主题活动。通过1年多的努力,各个系部、班级涌现了一批能策划与组织心理活动的朋辈辅导员,开展心理主题活动89场。心理主题活动要求达到“三有”:活动前有策划方案,活动中有辅导员与院级朋辈辅导员观摩,活动后有总结提升。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每年的5月与10月定为各系心理主题班会观摩评比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人负责方案的指导与现场评比。

总之,只要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规律,严格筛选与培训,科学管理与督导,高职朋辈辅导员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还能帮助学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为朋友、同辈的心理健康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听———朋辈心理咨询[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伍翔.朋辈辅导员培训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7).

篇8

第一,辅导者需要和“网瘾”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建立朋友式的民主关系。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辅导者罗根林老师选择了一名叫刘涛的典型网瘾学生做个案追踪记录,对他的家庭和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随后,罗老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苦口婆心地向他讲解网瘾的危害,结果刘涛不但没有任何转变,反而一看到他就躲得远远的,这使罗老师十分苦恼。一个偶然的机会,罗老师带他去爬天岳山,两人一同制定了爬山的比赛规则。那次,两人返回学校后虽然都累得气喘吁吁,但是罗老师第一次从刘涛脸上看到了愉快的笑容。此后,罗老师经常和他做一些竞赛游戏与活动,比如谁最先跑完400米、谁最先背完一首诗、谁最先学会一首歌等。偶尔,罗老师也会向他倾诉一些教学中的烦恼或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某些趣事。不到半年时间,那个阴郁寡言的网瘾小子就变得活泼好胜了,成为一个有斗志、懂得生活中苦与乐的快乐小子了。由此可见,辅导者对网瘾学生的心理辅导一味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不断地说教,效果不一定好,而用实际行动去协助网瘾学生或同网瘾学生一起经历与感受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以诚恳和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开放自我,那么转化网瘾学生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辅导者转化网瘾学生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辅导者容易对网瘾学生扣大帽子,动不动就定义他们是“问题学生”,凭主观臆断他们的“毛病”“障碍”“疾病”“分裂”。我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有些网瘾学生的心理十分正常,家庭环境也非常好,他们只是一时兴趣所在。这样的学生稍加指点就能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有些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差,厌倦学习,为了逃避学习而沉溺网络,辅导者若能协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就会自觉地从网络世界中脱离出来。由此可见,真正需要用到治疗的网瘾学生数量并不是很多。

第三,辅导者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对网瘾学生的辅导当成是一种服务。辅导网瘾学生时,辅导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观念,要用爱心协助网瘾学生。首先,辅导者要了解网瘾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培养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网瘾学生言语智能好,辅导者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演讲、主持方面的特长;有的网瘾学生节奏智能强,辅导者可以培养他们跳舞的兴趣;有的网瘾学生运动智能好,辅导者可以带着他们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其次,辅导者要多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辅导者通过多方面的案例讲解和分析,让网瘾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性,让他们自觉、有意识地加强自制力,不断缩短网络娱乐时间,慢慢淡忘网络虚拟世界,成功地把自己从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最后,辅导者要帮助网瘾学生提高自我监控意识。调查发现,有60%的学生犯错后能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但是网瘾中学生显然缺乏这些意识。他们可能很少意识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沉湎于网络是一种错误,更没有思考过沉湎于网络的危害,以及将来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带来哪些致命的影响。辅导者要多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网络成瘾案例及分析的心理讲座、播放沉溺网络方面的影片等,最重要的是辅导者重在引导网瘾学生,由网瘾学生自己定制戒网的目标、过程和方法,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戒网。辅导者千万不可越俎代庖,否则网瘾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自我监控,更别提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了。

在辅导网瘾学生时,辅导者要增强辅导工作的实效性,在实践中,许多方法一味套用学校心理辅导理论知识,没有把握学校心理辅导的内涵,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辅导者对网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容易犯社交谈错误。辅导者多数出于怕伤害网瘾学生自尊心的心理,对他们谈话避重就轻,停留在表面,这样谈话内容显得苍白无力。当然,辅导者也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网瘾学生。再就是辅导者谈话不能是忠告和建议,应该是协助网瘾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感受自己,教师随意地给予忠告,就会剥夺他们学习的机会。因此,辅导者在辅导网瘾学生时,谈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谈话要注意简洁具体。比如网瘾学生说:“老师对我的批评都是对的,但是我对自己戒网很没有信心。”我会说:“其实很多时候我对自己也会失去信心,我能感受到你的沮丧和无力。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很喜欢去游戏厅打游戏,被老师逮了个正着后,老师当场批评了我,当时我非常难受。但我还是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以后减少了去游戏厅的时间。”

(2)辅导者对网瘾学生的表达要尊重,不能用评判的态度。网瘾学生说:“我认为读书无用,现在出去做点啥都能养活自己。”我会说:“你觉得读书没用是因为你认为学校教给你的知识没用,你认为你出去做点啥都能养活自己是因为你没有出去做过事。”

(3)辅导者对网瘾学生谈话要试图理解。网瘾学生说:“我太烦了,我根本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和网络打交道就容易多了。”我会说:“人际关系碰到麻烦就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中,这确实能令人安心不少,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人际关系还是得好好处理的。你能说具体一点吗?到底是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父母亲朋的关系?”

(4)辅导者对学生谈话要善于运用增进和赞美歧义的口吻。所谓增进,就是完全同意当事人。我会经常对网瘾学生说:“很棒,不错”,“对,就是这样做的”等。所谓赞美歧义,就是不完全同意当事人,但找出可赞赏的部分加以赞赏,“你的行为虽然过激了一点,但你很有担当。“虽然你在不断地替自己辩解,但你很有勇气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我经常对网瘾学生说话的口吻。

篇9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61-02

研究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人文素质选修基础课程,它围绕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调节、挫折应对、恋爱、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开展教学,重点突出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为了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意识,了解掌握基本的问题解决策略,挖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分享体验,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将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目标设计

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判断情绪的不同分类;(2)能够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3)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减轻心理压力的技能,并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知识目标 (1)理解情绪的多样性;(2)掌握情绪ABC理论;(3)自我减压的重要性。

态度目标 (1)勤于思考、领悟促成;(2)小组合作,分享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有:(1)认识情绪。(2)了解情绪理论中ABC含义: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B指个体对该事件的想法(Belief),C指在特定情况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3)情绪理论。(4)情绪ABC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学会情绪管理,一要明白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引起不同的情绪;明白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完全由自己控制。二要清楚情绪管理是对个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三要学会用情绪调节法调节不良情绪。(5)帮助个体了解现在所处的压力环境,并能在该环境中自我减压。(6)帮助个体勇敢地、适当地向他人提出要求,并可肯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想法及意见。(7)个体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减轻心理压力的技能,并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团体心理辅导、结构性训练。主要形式为:热身运动、书写活动、信任活动、肢体活动、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最后,教师小结:情绪ABC,A指事件,B指想法,C指情绪。我们通常认为某某事件使我产生某某情绪。其实,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则引起不同的情绪。面对所处的压力环境,自我减轻心理压力主要来自生活中对自我了解和身心放松,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

分析讨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每个教学班级均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学生彼此不太熟悉。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整个团体采取随机分组法,每组10人,开展项目情景体验式实践活动。通过情绪理论知识的讲解,安排不同的项目活动,通过团体辅导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小组内的学生很快熟悉起来,并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活动实践,让他们在学以致用中认识情绪的多样性、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减压,这种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能让大多数学生获得宝贵体验。

(一)团体心理辅导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中心。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单纯灌输知识为主,忽视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之一: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形成以体验为主的活动性课程。将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小组合作、分享体验,促进师生交流、思维激活、领悟促成,并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重视师生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从传统教育的“教”提升到以“育”为本,这也是对讲授式班级辅导的实质性提升。

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之二:注重课堂互动,积极展开课堂讨论 将团体理论活动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师生、学生之间的多项沟通,学生在课程中以问题讨论、活动体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学习方式领会知识、探讨问题,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掌握发展自我的方法,从而将认知提高与活动、体验、反思、建构有机结合,将一系列专题的心理健康知识寓于情感体验、交流互动、反思领悟、行为训练中,达到知、情、行三者的统一。完成这样的教育角色,对教师的人格、专业训练、技术方法、伦理道德等方面要求高,需要教师形成新型的师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运用团体技术,设计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的主动性。

(二)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对本次课的总体评价良好,认为:(1)团体活动让学生能敞开心扉与人交谈,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寓教于乐。(2)本次课采用团体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用平常心看待事情。(3)课堂贴近现实,采用有针对性的、新颖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讨论,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领会到对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4)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引起情绪波动变化最大的是自己,自己才是情绪的掌控者,我们要学会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5)这次活动让学生印象深刻,学到了更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会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不断提高交流能力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学生希望教师以后能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课。(6)本次课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团体心理辅导教学中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运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朋辈互助的作用。

体验式教学,师生共同体验,教学效果良好 这种体验式教学,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是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积极情感的一种教学形式。团体辅导技术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善待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因而教学效果良好。

注重实践和运用,及时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体验式活动的本质,决定了它注重实践和运用,力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自己、掌握心理学规律和心理技能,因而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具有直接性和及时性。

针对个别性格内向学生,体验还有待提高,教师应多鼓励 在该课程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小组讨论时,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情绪体验还不深刻,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同时,还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斌,杨乃鹏.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2):63-64.

[2]董美蓉,纪忠红,蔡小红.团体心理辅导用于高职院校研究性教学及课题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2)153-155.

[3]修稳君,张俊.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临沧师专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87-90.

[4]裴雯.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2(13):164-165.

[5]韩小祥,齐平.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2011(14):61-64.

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心理辅导身心健康

进入新世纪,规模空前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开了,其中也确立了《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价值,并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第一,从知识和技能方面看,要求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第二,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要求培养中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教育的这两大目标从宏观上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方向,从微观上明确了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这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学校教育中音乐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点。我们还可以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借助于音乐治疗的特殊技巧,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融入于学校教育当中,进一步结合心理学和音乐的相关知识,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选取风格各异、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缓解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烦恼。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就学习方面而言,中学生在这一时期所承担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从初中起始的题海遨游,中考阶段的一二三模考,高考前期的练兵备战,到某一个时间段里有可能出现的摸底考试、快慢分班等诸多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阶段和过程。其次,还有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接踵而来的班级、年级排名所带来的压力。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费尽力气地使自己的成绩保持在班级排名的前列,学习一般或较差一些的学生又会担心考试后自己的班级排名没有进步。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少数学生又会对考试产生莫名的恐惧感,而毕业班学生的类似情况则更为突出。一些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觉得自己身心疲惫的学生人数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而每晚能保证充足睡眠的学生少之又少,部分学生会有程度不同的失眠困扰。

综上所述,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焦虑、忧郁、身心疲惫和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眠。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与学生聊天谈心让他们放松心情,或让学生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等来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但是,我们也不妨体验一下音乐——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减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查阅“音乐治疗”资料和相关理疗案例可以发现,一些我们熟悉或偶有聆听的音乐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地显现着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和价值——音乐治疗。

1.焦虑和忧郁的缓解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焦虑和忧郁常常使学生缺乏自信,对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悲观消极的态度。对此,在音乐治疗中,可选用欢快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明快清晰、风格明朗秀丽的乐曲。如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实践证明,这些乐曲对于缓解焦虑忧郁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音乐疗效。

2.身心疲劳的缓解

节奏缓慢而韵律安详的音乐能够减低人体内具有刺激和兴奋作用的激素,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轻松舒畅,从而使精神疲劳得到消除。这样的音乐可以选择的很多,如《夏日圣地》《蓝色多瑙河》《献给爱丽斯》等。教师适时做出语言引导,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逐步得到放松,闭上双眼平静地聆听音乐,以获得身心的全然释放。

3.失眠的缓解

这个问题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毕业班的学生白天学习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晚上因精神紧张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失眠发生在晚上,音乐理疗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故可改由教师选择乐曲,指导学生在晚修或自习后聆听。温柔、流淌的音乐陪伴自己放松入睡,不失为治疗失眠的一项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失眠的乐曲有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等。

学校开展以音乐理疗方式为媒介,以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的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此举,对于缓解学生压力,抚慰学生情绪,完善学生性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音乐心理辅导又可以使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延伸,使音乐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扩大。因此,深入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积极探讨和开展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开展音乐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包括: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如果要很好地发挥音乐心理辅导的功能作用,教师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和其他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通过以下途径共同构建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教程。

1.教师应首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并系统地做出归纳和总结。与此同时,学习有关音乐治疗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掌握一定的案例分析和理疗实践知识;进而结合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建立与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现实状况紧密关联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音乐心理辅导结构体系。

2.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针对音乐心理辅导工作需求,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聘请有关学者、专家到学校传授知识、指导实践;适时组织音乐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进行有关方面的考察学习,以达到音乐教学与音乐心理辅导相结合、互辅佐、融会贯通、教学相长的最优化音乐教育效果,构建学生迫切需要的音乐心理辅导之家,为中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3.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音乐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宣传、宣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时期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音乐可以给予他们的帮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积极作用就会主动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心理辅导,使音乐心理辅导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学校音乐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遵循理论到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原则,积极探索音乐心理辅导知识,着力提升音乐心理辅导技能和辅导实践水平,完善音乐心理辅导实践性教学条件的建设,防止将音乐心理辅导流于形式,成为有其名、无其实的口号性的一阵风。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创建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团队,定期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班会或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就音乐与音乐的心理辅导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求得认同。以使更多的学生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真正理解并乐于体验音乐,体验音乐心理辅导,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学校音乐心理辅导的基础和氛围。

总之,“音乐治疗”这一方法在心理咨询中已经广泛运用,但运用于中学生的音乐心理辅导还比较少见。而把它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就更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来讲,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学音乐教育之中是可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