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咨询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咨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叙事疗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99-02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它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人好事,或凭一腔热情帮助他人,而是具有专业理念,专业技巧的专业方法”[1]3。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1]3。社会的专业方法包括个案工作法,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等。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联系
1.心理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部分理论和技术
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都包括了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动力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以及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由于社会工作和心理学都起源于西方,而社会工作在起源阶段只停留在实践方面,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因此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基础理论与心理学理论有一部分的重合。而心理学也为社会工作的实践提供了一些技术。
2.最终目标都是助人
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助人,而心理学研究目的之一也在于帮助正在遭受心理困境的人,尤其是在人本主义成为一大流派之后,倡导以人为中心帮助受助者挖掘自我潜能的目的与社会工作不谋而合。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心理学的理论分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完形主义、人本主义等几大流派。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则涉及面更广,除了涉及社会学之外,还包括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内容。
2.关注重点不同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即以认知观念、情绪情感和意志为代表的心理活动。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既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也关注个体的外部环境;既微观地深入某个个案,也以宏观的视角观察整个社区甚至社会的运行。
3.研究对象不同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即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不应以心理障碍和疾病为研究对象,而应以激发人们的潜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为己任。而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在当前阶段,还是以研究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主。
(三)个案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个案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在实践中都是基于个体,强调个体的特殊性和个体所面临的特殊情境,因此在工作方法上,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有相似性。黄耀明认为“当受助者的问题主要归因于个人层面并与之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就会运用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方法去分析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2]
心理咨询主要倾向于帮助心理状况不佳或存在心理障碍的人群,通过找出引起心理不适的症结所在,达到缓解不适情绪,提高来访者适应环境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其关注重点在于帮助患者或来访者达到心理动力与人格,即个体内部的均衡。心理咨询由于其专业性强,针对的只是一部分社会人群,特别是私人开办的心理咨询机构,收费标准较高。
而社会工作说到底仍然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倾向于通过缓解当事人的情绪,促进其与社会、社区的和谐发展,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均衡。通过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均衡,最终达到预防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祉的目的。工作时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面向家庭、社区,或是整个社会弱势群体展开。
三、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非言语信号”的识别
非言语信号指的是除案主的语言外的,能够表达当下案主情绪、态度等的信号。
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都注意案主的“非言语信号”,例如表情、肢体语言,甚至是长久的沉默都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重视。
例如在第一步建立关系时,案主总是借故缺席或在交流过程中身体后倾,刻意拉开距离,社会工作者就应该意识到案主对社会工作者或社工的帮助具有阻抗的情绪。这时社工就应该暂时搁置原有计划,而从自身以及通过案主的家人朋友了解案主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和处理。
又例如在叙事过程中,案主叙事速度较平时更快,社会工作者就应该询问案主,其情绪是否处于紧张状态,并且帮助案主放松下来。
(二)倾听技术的使用
倾听技术是心理咨询的一项基本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听,倾听技术强调的是用心去听。
在案主叙述故事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抱着真诚的态度,并结合案主的表情和动作,不仅听到故事本身,也听到隐藏在故事下面的案主的情绪和需求。然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案主的话或说出案主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案主中断叙事哽咽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可以说“他那样对您,您当时一定很难受吧”或者拉着案主的手,鼓励其继续叙述下去。
除了这些基本的技术外,心理咨询的很多治疗流派都可以运用在社会工作个别的案例工作中,以下就以叙事疗法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心理咨询方法来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
(三)叙事疗法在个案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
“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投射技术,即倾听来访者故事,找出遗漏的片段,使问题清晰,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内在力量的改变”[3]284。
叙事疗法的主要观点是:(1)“讲故事可以改变自己”。(2)“人之所以产生适应问题,是由于个人的实践与主流叙事之间有矛盾。”[3]285
叙事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建立关系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的初步沟通,了解案主的基本信息,获取案主的需求,准确识别案主的问题,并与案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认同的关系。
只有识别案主的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也只有案主信任社会工作者,才能在接下来的沟通和治疗中真正打开自己的心灵,真实地叙述和倾诉,也只有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互相认同,社会工作者对于案主的倾听和开导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2.引导案主叙说故事
请案主梳理事件的条理,重新叙述故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一个帮助案主宣泄情绪的过程,一方面也为下一步问题外化打下基础,在叙述过程中,案主或许能自己发现看待事件的全新角度。
3.问题外化
即将问题和案主分开。“如果把问题看成和人是一体的,要想改变就相当困难”[3]285正如某些社会工作者所说,“社会工作者要使案主有这样一种信念:是问题缠上了我,不是我本身有问题。”[4]把问题和案主分开,案主才会鼓起决心和勇气去面对问题。
4.解构技术
叙事疗法专家认为,在个体的主流事件之外,存在一些不被注意的边缘性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蕴含着改变的力量。
解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跳出问题看故事,然后寻找出具有积极力量的边缘线索,即“闪光故事”,并赋予这些线索积极意义。正是这些线索让案主意识到诸如“啊,原来我这么勇敢”逐渐改变对自己的负性评价,获得积极的能量。
最后可以鼓励案主写出对自己的认识和未来希望等,每天大声读几遍,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强化成果。
四、心理咨询工作方法用于个案社会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于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应及时协助进行专业治疗
由于社会工作者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于很多问题的处理只能站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上,在运用心理咨询方法进行个案工作时可能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也会存在偏差。因此当社会工作者意识到案主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时,应该及时联系心理专家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案主进行诊断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用真诚和热情切实建立与案主的关系
心理治疗中来访者一般是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而社会工作的案主可能在一开始是被动接受帮助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始阶段与案主建立关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滞。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怀着热情和真诚,逐步与案主建立关系。切忌在关系建立前就急于开展工作。
(三)以案主为主体,发挥案主主动性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应该是使案主从被加工的客体转化为对话关系中的主体”。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引导案主自己去发现去解构,切忌喧宾夺主。
(四)对外部环境资源的利用
心理咨询一般只强调个体本身,及其内部人格和心理动力的均衡,而社会工作还关注个体与环境的协调。社会工作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整合社区资源甚至是社会资源,并加以利用,而如果过分依赖于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案主,则可能忽视对外部资源的利用。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两手抓”,一方面借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与案主进行沟通,鼓励案主建立自信。另一方面,要擅于整合外部资源,通过社区、工作单位,及其家人朋友的力量共同影响案主,帮助其尽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周沛,葛忠明,社会工作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黄耀明.略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9-12.
[3]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岑颖颖.叙事心理治疗与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2007(2)(下):31-33.
篇2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高校教材):《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推荐:《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郑全全等著)、《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著)、《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北师大高玉祥著)、《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身体语言密码》、《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尔)、《心理学与生活》。
4、想对一些心理疾病了解与治疗的书:《心理咨询与辅导》(陶来恒主编)、《心理测量学》、《心理障碍临床手册》、《异常心理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从这些冰冷的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有教育体制、学业压力等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孩子在中小学这段时间心理成长非常关键,在大环境无法从根本改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好家长和老师的工作,从培养孩子阳光的心理着手,增强孩子心理韧性,减少悲剧的发生。
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实际,对下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推动形成服务体系。党委政府应明确重青工作的主体牵头单位,将预青考核继续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明确各具体群体的工作兜底部门,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有关要求切实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并在人员和经费支持上相应予以倾斜,尤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宣传推广、项目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其次,要将心理服务体系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常态预防、重点筛查、心理辅导、观察回访的闭环工作格局,确保在校学生定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让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深入在校青少年的心中,让有困惑的青少年能够主动找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咨询、答疑释惑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二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对于专职心理老师的配备,设计科学合理的专职心理老师考评办法,以专职心理老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寓教于乐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确保专职心理老师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加强对其他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及时调整、干预教师的心理状态,确保教师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让其他学科教师学习掌握基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知识和方法,不在日常教学中无意识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加强社会观护工作队伍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一方面广泛招募具有专业背景的社会观护工作志愿者,另一方面加强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细化工作规范,逐步满足工作需求。未来探索向职业化道路迈进,争取发展形成团干部+职业观护员+专兼职青少年社工+社会观护志愿者的工作格局,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篇4
研究领域。具有心理学和管理科学工程的双重学术背景,长期从事应用社会心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社会态度与群体心理、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性别偏见与女性职业发展、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咨询辅导等。
主持项目。曾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科协重大调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二十余项。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于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年会;2008年获“中国心理学会荆其诚基金”奖励和资助,赴德国柏林参加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担任人力资源实践分会场主席并宣读论文;2008年7月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青年心理学家国际交流活动。
社会服务。先后为湖北省妇联、武汉团市委、深圳城管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建筑设计院、凯迪集团、红桃K集团、武汉科技学院、三峡商报社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从事过员工测评、培训、讲座及管理咨询。
学术成果。独著《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个案社会工作》、《大学心理学》等著作和教材80余万字。先后在《The Joumal of Social Psychology》、《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ex Role:A Research Joumal》、《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数理统计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自然辩证法研究》、《人类工效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自杀心理 防范与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30-02
一 问题提出
自杀,位于青年人前三位的死因之中。我国最新的自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在人口重要的死亡原因中排列第5位;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位的原因。另有资料报道,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eligman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年度大会上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一词,并于2000年和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良好生活。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研究现状
1.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政策研究
高校领导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其摆于重要位置;加大了经费投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构建了决策有人定、工作有人做、落实有人抓的有效机制和工作网络。但各高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认识不够,抓的力度和落实上不够,表现为心理咨询机构尚不健全,或是挂了牌子没有队伍,或是因缺少经费和场地,没有坚持开展工作。
2.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策略研究
各高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坚持教育、宣传、培训和辅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更多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识别、预防、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对于自杀者、自杀行为认知差异大,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对自杀者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不能鉴别和辨识,更缺乏自杀自救和助人的技能;自杀死亡的大学生,大部分事前未曾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求助。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为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教师培训
高校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主要立足在职教师培训,安排教师进修提高,注意引进高学历教师从事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但是和国外相比,国内教师队伍有待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发达国家高校中从事此工作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我国部分高校规定为1∶5000或1∶30,其中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咨询和干预中制度建设缺乏、应急能力差、不规范操作多,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导致学生不必要的死亡,影响心理咨询和自杀干预的声誉,不利于长期发展。
4.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建立的基础研究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预防和干预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干预的时间、目标和相关因素定位。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原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自杀干预因素进行定位,从而将降低自杀的危险因素和增强大学生自杀的保护因素作为自杀预防和干预的目标。
三 积极心理学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
积极心理学从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生命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渗透到高校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的构建之中。
1.积极心理测评的介入
高校应用临床心理学问卷对于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常使用UPI、SCL-90、MMPI等临床心理中的量表或者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评。这种心理测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筛查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心理健康现状的不良个体可以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但是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而没有测评大学生心理的积极面。相较言之,积极心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有益于改善“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学生发现学校与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发现其身上的美德与积极情绪而非“问题与病症”,就更容易配合学校与教师进行心理普查与测评,更愿意接受关于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与心理活动。在评估内容方面更多涉及积极情绪、乐观程度、灵活思维、学习生活投入度、品格优势(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社会健康(信任、友谊)、家庭健康与精神世界健康等维度。
2.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
以往临床心理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主要集中在自杀心理防范手段、时间与方式上,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关注点与健康心理学相对一致,关注点集中在营造积极心理的氛围上。干预内容倾向于关注建立心理复原力、建立性格优势、建立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建立复原力应用了发现幸福的ABCDE模式,其中A代表不好的事情(adversity);B代表当事情发生时自动浮现在头脑中的观念与想法(belief);C代表这个想法引发的后果(consequence);D代表反驳(disputation);E代表成功反驳后的启发(energi zation)。应用这种“简―平―快”的五段式危机干预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干预效力。
3.生命教育课程的介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幸福的持续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在生理、心理、生活态度、压力事件、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六个主导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影响下,处在青年初期的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尚未完善,容易产生轻生自杀的冲动。
4.积极心理咨询的介入
第一,积极心理咨询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咨询,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给来访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与身心带来痛苦。强调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手段与方法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强调整合的咨询方法。积极心理咨询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咨询阶段理论。它把心理咨询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咨询两个部分。其中,主导咨询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咨询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咨询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和辅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
参考文献
[1]刘薇、黄婉、舒勃桥.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高教视窗,2008(5):205~206
[2]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3
[3]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
[4]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防御与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陈琳、范晓玲.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127~128
篇6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1?2年尚未受孕或未能生育者。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离婚等。不孕患者通常都怀有许多复杂的心理特点,而这种心理压力与不孕疾病本身又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其表现形式有以下种种:
计划过于周密,
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有些夫妇一旦解除避孕措施便迫切希望怀孕,甚至对哪一个月怀孕,哪一个月生,以及属相等问题都作了详细计划,同时备好了各种育儿设施,对亲朋好友也广而告知。一旦未孕,则失望沮丧、焦虑不安,同时对自己的生育能力产生怀疑。
亲朋好友关怀,
好心也带来的压力
对不孕患者来说,最怕听到来自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的关心、询问。双方父母的过度关怀也是造成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文化和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不孕症患者在家庭和社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妇女的压力更大。
求医问药,
治疗的艰辛产生的压力
很多患者在不孕不育的求医途中艰难行进,不得要领。这种压力的产生,既有求医无门的艰辛,也有治疗中产生的困惑;既有经济上的不堪重负,也有对治疗结果的期待恐惧。一旦治疗失败,立即陷入情绪低谷,悲观失望,不能自拔。
不孕者的社会心理特点
孤立感:被确诊患不孕症后,他们通常选择避而不谈的策略,试图摆脱社会活动以减少人际交往,因此易产生孤立感。
恐惧感: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失败后,患者感情上明显受到压抑,而在压抑的背后同时潜伏着强烈的恐惧感。如怕去医院、怕见医生、怕检查、怕开始新一疗程的治疗,怕面对再一次的失败等等。
处事偏激:不孕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比较偏激,对自己病情的认识不够理性。他们会采取否认的态度进行自我防卫,对别人的关心、帮助采取极为反感的态度,更无法接受医生以及身边的人对他们病情的客观评价。
负罪心理:在不孕症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女性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这种情况在某些男性患者中也有,他们会因此怀疑自己的男子气概,产生对妻子的强烈内疚感。
不孕患者的心理治疗
由于这类患者群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许多医疗机构已积极建议并实施对患者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一方面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供应对技巧减轻情绪反应,改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向不孕夫妇提供足够的信息,提供医疗咨询,指导就诊程序,以便创造更多的成功受孕机会同时,向社会各界呼吁转变世俗观念,尊重、体谅不育妇女,帮助她们重获自尊,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患者因激烈情绪波动、心理压力引起的应激性变化及内分泌紊乱,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不育症患者妊娠成功率。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篇7
[关键词]社会心理;东北振兴;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B849: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17-03
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是针对消极心理机制而言的,即消极心理机制是在发现社会成员已经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时才开始引起重视,并启动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弊端,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是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说明、解释、理解等沟通交流的方式,对社会成员采取积极有效地预警、引导、干预,进而影响和改变社会成员的认知、情感、思想和态度,以降低或消解不良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系统和积极的个人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社会支持系统是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才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积极的个人心理提供保障。
一、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诉求
1.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政策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曾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党的十报告再次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系列表述充分表明我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的敏锐把握,对培育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心理态势具有高度自觉,为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也就使得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成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此为引领,东北振兴的要旨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济范畴,而应是涵盖经济与社会、物态要素与人文精神、客体与主体全面振兴的大发展、大协调的格局。而构建全体社会公众积极、健康、创新、奋进的心理状态,提升社会公众的积极精神文化素养,塑造社会公众的积极有为心理品质,则是振兴东北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价值所在。
2.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现实诉求。当前,正处于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黄金时期,要破解“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就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迸发出蓬勃向上的干劲。当前,东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多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如经济持续下滑、社会分化加剧、就业压力加大、民众凝聚力涣散、未来预期不确定、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化等,这都给社会成员的心理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释放着不利于东北振兴的负面、消极心理情绪。因此,必须尽快消解目前弥漫在社会公众心中的不良社会心理态势,为新一轮的振兴提供积极的心理环境和内在驱动力。也就是说,要积极培育振兴东北的主体力量――广大人民应该具有的积极、健康、创新、奋进的心理状态,真正调动起全东北人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激励广大公众振兴的心理和行为,真正激发振兴的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潜能,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必须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
二、当前社会成员不良心理态势的主要表现
1.消沉失落心理。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在世界性的、国内全局性的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曾经的“共和国长子”,逐渐失去了原来的重工业基地、资源大省的光环,2014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位列全国后位,滞后于同期国内其他省份的平均值。伴随着这种经济持续下滑态势,出现的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千万产业工人不可避免的转岗甚至失业问题,由此在广大的社会成员中间弥漫着消沉失落的心理。尤其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导向下的钢铁、煤炭去产能等涉及东北的钢铁、煤炭职工分流等,还会产生大量的失业工人,这更加剧了社会成员内心的消沉与失落。
2.失衡失安心理。经济体制改革催生利益关系调整,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滋生了社会不公平,其结果就是导致诸多社会成员,如社会弱势群体、失业人员、农民等,没有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反而却为改革和发展承担过多的成本,由此使社会成员内心产生不平衡和不安全的心理。同时,一些制度改革、社会政策、法律措施等执行缺位、越位、不到位,也使诸多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多数社会成员对未来的发展和生活没有稳定的预期,由此导致社会成员生存安全感下降,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
3.焦虑无助心理。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竞争,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要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无疑加大了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压力。在经济下滑态势下,持续的就业竞争、可能的失业风险、不确定的预期,加之住房、教育、养老、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与当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社会成员强烈的焦虑心理和难以摆脱困境的无助心理。这种心理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而且逐渐发酵,成为编织在人们心中的灰色之网。
4.功利攀附心理。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和逐利性特点,促使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社会成员都趋于成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在追求金钱和物质成功的同时,也把这种逐利思想广泛渗透到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中,导致人际交往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倾向,人际交往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主观为标准,以自己的得失为交往准绳。更有甚者,为了获得最大的交往利益,不惜阿谀奉承、攀附钱势权贵,完全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都表现为相当部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中的功利与攀附心理。
5.仇官仇富心理。党政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各项事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通过他们的廉政勤政、无私奉献活动,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但一些领导干部中的腐败行为、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却严重污染了当前的政治生态,使一些社会成员失去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导致政府公信力出现危机,“塔西佗陷阱”在短时间内难以逾越。同时,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权力寻租、侵吞国有资产而暴富,一些人靠坑蒙拐骗、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获得财富,社会分层加剧固化。这就使官民之间、贫富之间不仅存在着物质生活的差距,而且在心理上也存在着难以逾越鸿沟,由此导致社会成员的仇官仇富心理。
6.冷漠麻木心理。冷漠是当前最可怕的社会心理,冷漠导致麻木,表现为对别人的痛苦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丧失反应能力。冷漠麻木的心理是上面几种不良心理的直接后果,是弥漫在社会成员中最可怕和最悲哀的不良情绪。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成员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极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态下的人际关系冷漠,导致人们的生活缺少安全感,这种心理与社会公共道德失范现象相交织,凸显出多数社会成员的麻木心理。
三、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社会支持系统
1.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诉求机制。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诉求机制是消解不良社会心理的重要条件。多层次是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级社会组织,多维度是指从不同方面实施有效的做法。一是各级政府要完善涉及民生问题的听证会制度、制度、投诉举报制度、重大决策咨询机制、民意调查制度,通过沟通、协商、对话、反馈等,使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需求和想法得到有效、顺畅表达,使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得到有效地尊重,从而得到心理安慰和平衡,这种利益诉求机制起到的是“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二是各级政府要实现真正的政务公开,使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公开、透明、对称,使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能够进行有效监督,增进社会成员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度。这是转变政府理念、服务公众的重要表现。三是完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住房、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稳定保障,形成对未来生活的良好期盼和稳定预期,增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满足感和获得感,这是消解紧张恐惧心理的重要措施。
2.建立积极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建立积极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有利于避免社会公众被部分人的不满情绪所影响,从而有效阻止不良社会心理的传播和蔓延,减轻不良心理释放者的“负能量”。积极的社会心理疏导是针对消极的心理疏导而言的,具有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征。建立积极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把树立积极心理疏导理念植入政策制定与执行中,不仅要关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要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和心理感受,并把掌握社会公众的心理态势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之一。二是要改变社会心理疏导无组织管理、无专业队伍、无效果评估的“三无”状态,加快建立专门的心理疏导领导与协调机构,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队伍,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评估,并专门配以统一调度和专款专用的经费支持。
3.建立立体的社会心理监测、预警、评估、反馈机制。社会心理的监测、预警、评估、反馈,是消解不良社会心理产生的前提。一是各级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社区等都要建立监测社会成员心理健康的专门机构,运用网络技术、社会调查、随机走访、舆情反馈等技术和手段,开展常规化的心理监测,对不良的社会心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尤其是重点监测特殊群体的心理态势,如大学生、弱势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效解决。二是政府应健全社会心理安全预警机制,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介绍社会重大事件对社会公众心理的影响流程、方式和后果,使社会成员了解常规的自我心理疏导方法,并加强相关的模拟和实战训练。同时,有效搜集社会成员的心理态势,加强社会成员心理的动态分析,对消极社会心理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预警。三是各级政府应构建社会心理的评估机制。社会心理疏导是否有效,依赖和取决于心理评估的反馈,心理评估要遵循科学规范的程序和步骤,根据“前评、中评、后评”不同时间段的信息变化,做出整体和综合判断,据此及时调整、修正心理疏导方案。四是各级政府应构建心理疏导的反馈机制,包括及时向有关管理和组织部门汇报情况,向受助者和直接相关群体反馈情况,向社会成员通报社会参与和信息共享。
篇8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状态;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普遍性问题,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心理。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有积极作用。本文就毕业生就业心态问题的分析和对策两方面尽心给论述。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目前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归纳以下几点:
(一)自负或自卑心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依然出现毕业生“有业不就”的选择性失业,究其原因是自负或自卑心在作祟。在就业时仍有较多名牌大学的学生总想一步到位找到终身为之奋斗的工作。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过分自信,形成对自己过高的评价。部分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收入,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不愿意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就业。
很多毕业生因为自己学校综合排名低、不是名校、学历层次较低,自身学业成绩、就业能力、脾气性格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丧失了求职的勇气,在择业过程中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因为害怕竞争而不去竞争。
(二)焦虑心理:部分低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总是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产生焦虑。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精神上极度紧张,意志消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无所适从。
(三)从众心理:据调查,部分低年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良好的规划,班上其他同学考什么职业资格证书自己就跟着考。部分毕业生到了三月份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用人单位需要我做什么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见、盲目从众,班上的其他同学去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那么,被动求职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无法适应当下激烈异常的就业竞争。
(四)挫折心理:大部分的学生在求学道路上是一帆风顺的,在象牙塔中过着单纯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就业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次面对市场的大浪淘沙,踌躇满志、忧心忡忡在所难免。但是有些同学多次投递简历,多次石沉大海;有些同学总是在千辛万苦搏得面试机会后,又被用人单位拒绝;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学识、能力产生质疑,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也没有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容易产生放弃和挫败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各高校现在已经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都有了学校一级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针对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薄弱。
(一)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日常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应该成为一种普及教育,把系统全面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就业指导教师也要了解和掌握学生面临就业的一些心理,引导大学生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领会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面对就业时知道自身的情绪,知晓如何疏导负面情绪。针对就业工作,可以开展如面试模拟、挫折心理体验、求职过程模拟、职业训练讲座等实践活动。
(二)构建就业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的多级工作体系
构建以各院系学生为对象,一线辅导员和主管学生的党总支书记组成的一级网络,构建由学校有关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的二级网络,构建以校医院心理门诊及社会心理咨询及诊疗机构组成的三级网络。
高校应加强对一线政治辅导员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使辅导员有能力。通过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级网络,注重早期心理动向。如需要危机干预和早期治疗,由二级网络介入。
涉及相对严重的心理疾病,由第三级网络完成,当然前期一、二级网络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显得尤其重要。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内在外在环境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积极乐观、互助合作的校风,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明确价值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一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要建立现代化的就业观念,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家长不要施加过重的压力给大学生,积极引导“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基层就业、投身企业等就业理念。
(四)关注特殊人群,减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形成 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15-02
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各种社会压力的逐渐加大,在校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典型的心理危机现象,有的甚至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高职生相对全日制本科生而言,其自身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其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相对有所欠缺,这使得高职生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1 高职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高职生在全国高考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读的学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低,就业情况较差,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和不安的状态,针对高职生心理状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危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累积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心理危机往往是由一些轻微心理问题的累积逐渐发展而来的。
(2)突发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常常受突然的外部刺激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
(3)紧急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一旦爆发就万分紧急,需要进行紧急处理,稍有延误就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恶果诸如精神错乱、轻生等。
(4)复杂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一般都不是由简单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心理危机异常复杂,难以解决。
(5)破坏性。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一旦发生就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相当多的高职生发生严重心理危机时,不是通过结束生命来求得心理的平衡,摆脱内心的煎熬,就是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导致严重的精神分裂等,这对当事人及其家庭和社会的破坏性是极大的。
2 高职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高职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由外部世界和学生本人内部世界共同影响造成的。高职生心理危机的成因结合高职生的特点,从客观的外部压力和内心的心理承受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客观的外部压力因素
2.1.1 社会环境的改变
高职生特别是新生是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之一。高职生走进大学往往要远离家乡、父母、朋友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他们不能再依靠父母,要独立生活,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新的生活习惯,要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对一部分没有经历过独立生活的高职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活的相对宽松对于刚经过紧张高中生活的学生而言很难一下转变过来,他们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会无所适从,从而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危机。
2.1.2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长的过高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因此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对高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不适应,由此产生学习压力;三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化成学习压力,不努力学习的结果就是毕业即失业。
2.1.3 人际关系压力
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但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行为处事方式的不同,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交往障碍。此外,高职院校大都以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甚少,导致高职生缺乏交往技巧,影响了人际关系,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与人际关系的失调也会形成心理压力。
2.1.4 经济压力
高职院校存在相当多的贫困生,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贫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社会排斥,使他们无法保持与非贫困生相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容易受到别人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一些旨在对贫困生进行扶持的行为由于操作方式不当反而会伤害贫困生的自尊。此外,社会上、校园内巨大的贫富差距也会使高职贫困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不平衡,引发心理危机。
2.1.5 情感压力
青春期的高职生性生理已经成熟,他们渴望与异往,渴望被关爱,渴望获得爱情,但是,他们的性心理尚不成熟,情感生活很容易受到挫折,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常常会产生心理危机。
2.1.6 就业压力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处于劣势的高职生的处境就更加艰难。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没有保障的就业情况,较差的就业单位和较小的发展空间都进一步使他们产生了无形的压力。学费昂贵而毕业后不能就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强烈反差沉重地压在高职生的身上,使一些高职生不堪重负,导致心理危机。
2.1.7 社会的歧视
高职生大都因为高考分数较低,达不到本科院校的要求,不得已才到高职院校就读。高职院校在生源的质量、就业的定位、师资力量、学校建设等方面不如本科院校,社会上普遍将高职院校定位在低于本科院校的层次。此外,社会上重学术、轻技能的氛围也使高职生遭受到歧视,这也是引起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
2.1.8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匮乏
事实上,相当多一部分高职生的心理危机是可以避免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匮乏将高职生推向危机的深渊。对高职生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匮乏表现在:其一,家庭与高职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支持子女;其二,普通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或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其三,高职院校缺乏足够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力量,致使一部分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受到忽视。
2.2 内心的心理承受力因素
2.2.1 自卑心理较强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制力等方面处于劣势,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而且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看好,使高职生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同时,他们也为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而痛苦,导致其心理危机时刻有爆发的可能。
2.2.2 抗挫折能力较弱
抗挫折能力弱是高职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关键原因。高职生初涉社会,往往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膨胀,对爱情、友谊和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但由于自制力不强、社会经验匮乏及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使他们对未来所面临的困难和冲击估计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心理就难以承受,容易导致精神崩溃。
3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应包括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与危机重估系统。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预防心理危机和在危机发生前预警的作用。对心理危机的最佳处理办法莫过于使心理危机不发生,因此,危机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学校要建立强大的防护网络防止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一、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高职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针对有心理异常迹象的学生进行咨询,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接受心理咨询,消除将接受心理咨询视为不正常的观念;二、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反馈学校;三、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关注,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尽可能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还可以选择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心理卫生委员担任学生助理,为老师、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协助学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开展心理普查和问卷调查。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及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反映,使其得到尽快解决。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辅导室)接受心理咨询,负责向心理辅导教师提供同学的表现,以便加强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跟踪及反馈。
3.2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成长训练。其内容可以包括高职学生生活适应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领导才能拓展训练、时间管理训练、成功心理训练、就业前的心理训练等。成长训练有助于直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引导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并进行培训,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当然,增强高职生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进行一些心理讲座与训练加以实现。
3.3 提高心理干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职能界限,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使之成为兼职心理咨询员。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水平,注意发现和协助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推介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室或心理门诊接受心理咨询,协助专业人员做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
3.4 提升高职院校处理危机干预的应急能力
高职生心理危机大多发生在学校,学校的危机处理系统首当其冲,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高度重视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从而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学校应成立危机处理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学工系统教师、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组成,并应制定危机干预预案。在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时,危机处理委员会有调动学校所有可利用资源的权力。委员会各成员应明确分工,一旦发生学生心理危机,要迅速行动,采取挽救措施,同时通知家长共同处理。如果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已超过学校和家长所能解决的范围,如产生严重的精神分裂时,学校和家长需要当机立断,迅速求助社会,请求社会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介入,学校和家长协助进行治疗。
3.5 进一步提高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
很多父母在传统观念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味的要求学生追求考试的时候能得到较高的分数,而较少的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在传统观念中家长认为对子女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就可以了,而较少与子女交流。因此,学生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动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子女。
同时,父母的行为处世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都影响着子女的心理状况。当然,长期的积习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但父母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子女的内心状况,多给子女一些心理支持,能够避免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3.6 加深对高职学生的关爱,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上、生活中以及前途发展的各种问题,尽量消除他们在校学习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全面发展,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在班级或院系中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例如,在生活上,学校想办法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生活相对更加舒适,同时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在学习上,可以优化课程设置,不断与时俱进,适当调整学业内容,尽量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缩小高职生与普通本科生学业和心理上的差距;在学生工作中,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应该更加重视高职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考虑到他们与本科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情感,让学生感觉到更多的关爱,调整好自身的角色心态,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避免出现心理危机的现象。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尽最大努力为高职学是解决在校生活期间的各种实际困难,让学生逐渐获得更多的情感认同,打消消极的高职情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5期.
[2] 王鹤艳.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2月第14卷第6期.
篇10
面对急剧变迁的环境,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几乎都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各种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儿童青少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缺乏娱乐、休息以及必要的锻炼,不少青少年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加之升学就业压力、家庭变迁等不利因素,使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逐渐增多。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婚姻家庭的调试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之相联系的感情需求、婚姻质量和爱情期望值也随之上升,致使价值观念、道德底线受到冲击,也使家庭、婚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频繁的社会流动,使得异地婚姻增加,因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的冲突影响着婚姻关系的变化是在所难免。与此同时,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暴力、第三者等也成为婚姻家庭中心理问题病变的导火线。
中年人的压力问题。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中年人目前面对两大压力问题,即社会压力和身体压力。随着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使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对于中年人这个年龄层次,是各种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及各种适应性心理障碍的高发年龄段,但他们真正就医的比例却甚低。因次,强大的就业压力,工作回报过低与潜在的价值观的矛盾往往导致中年人不断透支生命,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空巢老人的孤独问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是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有相关调查表明,心灵孤独是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缺乏精神慰藉则是一种更巨大的伤害。生活中的孤独感使老人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产生悲观情绪,有的人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
现代化进程中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导致“心理问题”现象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也使人们失去了“铁饭碗”所具有的稳定感和职业安全感,在给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的基础之上,也让人们产生了更高的精神期待,然而当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对称时,人们产生的心理挫折的可能性可能就相应增大,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将使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竞争,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任务加大,标准提高,这样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重压,积之成疾,聚之成患。另外,社会流动范围的扩大也会使人们难以形成应有的归属感、依赖感,导致孤独、无助、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再次,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也是造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和格局。对于人们而言生活世界呈现出很大的陌生性,面对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人们原已形成的社会心理系统会受到巨大冲击,同时,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否则就会出现价值模糊、价值判断错位,甚至出现拜金、拜权等现象,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困惑或迷茫感。
现代化进程中增进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应该积极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需要开展个体心理的自我调适,更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调适。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我国急剧的社会变化,使人们出现了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变异。因此,以防患于未然、以调节为重要手段的心理疏导,无疑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需。心理疏导是缓解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它对很多领域、部门来说,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接纳和发展还需要一个理性认知过程。倘若认识不到位,必将影响心理疏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卫生、公安、民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诸多部门团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各领域应牢固树立“健康心理”的理念,强化公益意识,将心理卫生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部门合作,特别要通过媒体、各类文化作品、网络,提倡“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和谐社会”理念,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消除人们陈旧的对心理问题的片面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这是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完善的社会疏导机制包括医疗专业心理疏导机制的和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两种形式。
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要建立以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为主导,由医院、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等组成的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学校、单位、社区、医院是承载整个体系的主要场所。其中,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维护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设立心理疏导室、开展专题讲座及各种宣传活动更进一步为需关注的重点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
培养心理疏导专业队伍。培训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乐于奉献的心理工作者队伍,是建构化解矛盾纠纷心理疏导体系的关键。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团队和专业医疗机构还是很缺乏,这就要求政府要在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扶持,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工作者团队,加快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的培植,加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并逐步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机制,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健全心理疏导工作制度。健全工作制度是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解决各个不同阶层的心理问题,必须注重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工作的各项制度,如心理排查制度、心理帮扶制度、跟踪回访制度及其他反映社情、民意的各种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社会成员表达意愿、宣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提供正常渠道,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的。
- 上一篇:通信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 下一篇:矿山节能减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