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益活动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公益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0-02
一、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出生,目前正在大学本科学习的学生,我们把之统称为90后在校大学生,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大众眼中这代人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也被认为是游戏的一代。可在参加的公益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发出呼声,他们同样有社会的担当,他们有责任意识,他们乐于公益。
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90后在校大学生也是其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大一时,很多学生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如去敬老院关爱失独老人,关注瓷娃娃,学雷锋,各种募捐活动等。到了大二、大三,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如拍摄微电影关注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在网上流行的微电影《七秒记忆》,就是由江苏大学大二女生庞霖欢主演的,这部微电影呼吁人们去关注孤独症儿童,而该片的制作费用全部由影片导演――大四学生王迪君支付。王迪君说:“如果这样一部微电影,能唤起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那我们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大四的大学生虽然面临着就业,但他们同样也没有忘记公益,他们中有很多人愿意去偏远地区支教扶贫,也有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没钱上学的儿童。
90后提倡快乐公益,创新公益。对于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90后在校大学生,还没有体会到事业成功的成就感。所以和步入社会的其他公益人相比,帮助人会让90后在校大学生的内心有更强烈的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活跃,创新性强。因此,他们在公益活动也表现出他们的创新性。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成立联盟,拍摄微电影,组建合唱团以筹集资金和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关注的人群不在局限于贫困儿童、失独老人,他们把视野转向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人群,如环卫工人、后勤人员、留守儿童等。和60后、70后、80后相比,90后更加注重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内心的需求。大家从这群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人身上看到公益方式的变化,也看到社会的新希望。
90后在校大学生没有封闭于校园,局限于书本,他们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快乐公益,创新公益,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活跃在公益的大舞台上。他们中确实有一股让人心潮澎湃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与善,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二、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原因
1.个人原因。公益行为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高尚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爱与善的本能的表达。首先,在校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已经比较成熟,道德觉悟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内含着希望将自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需求。其次,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身心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同样关注社会民生,他们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公益活动作为一种关爱弱势群体和奉献爱心为一体的活动恰好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再次,90后在校大学生身上的性格特征也是形成其公益行为的重要原因。90后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敢爱敢恨,所以在面对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时他表现出强烈的怜悯心,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90后有反孤独的特征。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渴望友情、珍惜友情,所以在公益活动中,他们更乐意融入公益活动这个大群体和大家庭中来。公益活动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同时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发挥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增强公益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公益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2.父母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父母的影响较大。据调查,青少年在被问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受谁的影响较多,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所占百分比为41.3%,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在被问及“在青少年公益精神的培养方面,谁的责任最大”时,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父母,可以看出父母对青少年公益行为形成的影响之大。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70后,他们出生在物质相对匮乏和精神相对封闭的年代,这一代挨过饿,受过苦,经历过社会的动荡,看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现在大都45到55岁,事业有成,财富充裕,很多人热衷于公益活动。同时1976年恢复高考,他们部分人拥有上大学的机会,接受的教育程度要比50后、40后要高,所以他们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慈善意识。因此,60后、70后的慈善公益言行深深影响着90后从事公益活动。
3.学校影响。学校被誉为教育的殿堂,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学校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其一生中重要的公共社会领域之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公益活动的开展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现在从小学开始就有学雷锋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有帮助他人的意识。中学有各种主题关于爱与善的班会,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到大学后,更有各种各样的募捐活动,献血、志愿服务、乡村支教等,各高校还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在大学也有思想道德教育,在理论课程上,教育学生奉献与爱的美丽,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虽然大部分的高校为大学生公益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很多都是停留在理论方面,让学生真正地体验的很少。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会让学生有一些反思和思考,才能让学生从对公益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慈善习惯和意识。学校的影响对于90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重视。我们看到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公益行为是相当关注的,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行为方面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实践。
4.获取公益信息的便捷性。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技术越来越发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比较集中,这为大学生通过海报、展板、传单等方式获取公益信息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校园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也为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公益信息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导向,帮助90后在校大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导。90后在校大学生通过媒体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公益人的行为,也可以寻找到需要帮助的人,进而激励自己参加公益活动。二是公益信息可以增加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行为的途径,这也是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创新性的重要原因。90后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途径去组织线上捐款,录制公益纪录片,利用腾讯、微博、QQ等进行宣传,扩大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大大地方便了90后开展公益活动,也加强了其活动的影响。
三、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对教育、时代的反思
1.发挥父母的正面引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巨大,在青少年时期,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而全面的家庭生活氛围,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成为孩子做好事的榜样。父母一定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来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模范,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时时刻刻对照父母的言行来矫正自己的言行,这种潜移默化式的作用是巨大的。
2.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公益的实践活动。学校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公益氛围,为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供机会和帮助。校园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对公益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高校可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去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高校也要大力宣传,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慈善公益意识。高校也要形成激励政策,使公益能够长久地活跃在校园中。高校的老师也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
3.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而互联网和公益活动正在一体化,所以90后在校大学生要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要利用互联网去获取公益信息,来了解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也要利用互联网去宣传自己的公益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进而呼吁人们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唤起人们心中爱与善的涟漪。
总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的建设,目前90后当代大学生活跃在公益活动中,虽然还有些问题,但我们能看到未来的一片大好趋势。父母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学校应该提供好实践机会,大众媒体也支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政策要求。这样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就能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言[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当代青年 公益活动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人心,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其基本内核是以人为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以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在公益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当代青年公益实践活动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我国当前正处在转型期,社会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如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外来务工子弟的社会救助、社区老年人医疗知识普及以及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因此,为了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当代大量掌握社工理论、法律等专业理论和知识的青年加入公益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对于缓解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类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有序,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同时,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发展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满足公众需求的功能,在这一宏观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实现了部分政府功能的让渡,由有能力承接社会责任的人与组织来提供部分公共服务,从而催生了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的成长。
在此背景下,当代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体拥有较强的生命力,社会对于公益实践具有了深切的现实需要。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益精神都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诞生的,属于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观念。作为一种公益实践活动,当代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青年在行动层面对自身道德做出的探索与实践,是源自精神意志层面的活动。然而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青年志愿活动中,通常更多地关注于活动主体的成长进步和愉悦满足,而针对志愿者活动的培训指导较为缺失,对于活动受众及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的关注度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公益精神的理解,才能满足青年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统一协调的指导,活动呈现出浅表化倾向。缺乏高层次指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机构重叠、功能相近,容易造成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叠交叉,活动层次也很难提升。此外,青年志愿者服务缺乏崇高的思想引领,没有建立有效对接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志愿者行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为当代青年指明了行动方向
首先,能够引领社会风清气正,弘扬文化传统。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作为一种公益实践活动,青年公益实践活动的完成需要通过服务组织内部的密切协调和高度配合,积极筹措社会各方资源,才能达成服务目标,其本身就需要与社会发生密切的接触。这不仅是当前促进当代青年全面了解社会现实需求,而且是当代青年开展社会实践、密切接触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青年公益实践活动必须要通过引领社会的风清气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意识,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平等友爱和互助奉献精神,反映出我国传统的“义利观”。
其次,能够形成社会共识,凝聚民族精神。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能够充分凝聚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它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一种持久的、深层次的力量。”因此,需要凝聚社会个体的共同意识,通过个体的努力奉献,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复兴。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们是汇集民族力量,实现改革创新的关键。培养当代青年的民族精神,需要从国家民族大义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求当代青年要遵纪守法,热爱学习,无私奉献;在涉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时,要求当代青年要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最后,能够完善价值标准,紧随主流思潮。在践行主流思想与社会主体思想方面,当代青年是最富有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的群体。而在个人价值标准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爱国、敬业、平等和友善。近些年来,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对我国的思想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个人接受信息来源的复杂化,导致在价值判断和价值观上,存在着中性化和模糊化等现象。如果一个民族、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整个民族、国家行无依归,青年行为更容易偏激和错乱。不仅会对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人的前途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阻碍国家的发展和前进。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中,为当代青年指明了行动方向。
在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引导青年学习理解传统公益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益理念同根同源,它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系统化提炼总结。开展当代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利他”精神的折射与体现,如“与人为善”“扶贫济困”等理念。这些公益理念延续到今天,还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原始而朴素的道德精神。其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思想中,就体现为“奉献”意识公益理念。在当代青年的公益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青年对外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能够引导当代青年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益精神理念。
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创造性传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公益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活动载体,为了使公益实践活动具有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益实践活动的顺畅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我们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理顺公益实践活动的组织架构,形成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公益人才,提升公益实践活动的水平与实施效果。
社会实践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公益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青年增长才干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能提升社会责任感。因此,为了向社会培育更多公益力量,在当代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中,对于承担志愿者服务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应当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的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需要,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在实践育人体系中承担起优秀传统道德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充分发挥公益活动实践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当代青年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为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杨军:《志愿者活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突破口》,《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篇3
公益劳动活动不仅仅增强了我们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增强了我们的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让我们懂得了我们要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公益劳动团建活动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公益劳动团建活动总结一
xx日我们开展了我们的公益劳动,我们劳动的内容是打扫图书馆及附近的校道。虽然这看似一个很普通很简单的劳动,却使我从中产生以下心得。
首先,此次活动增强了我的服务意识。劳动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重要性。这不是从口上说说就行,还要从实际劳动中体现出来。作为党课培训的对象,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虽然我们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劳动,这也是为同学服务的表现。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十分认真地对待着。我们在认真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的同时还要时刻谨记用实际行动来树立党的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
其次,我们要起到带头作用。要有“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要有“领头、严己、开拓、实干”的工作精神,虽然此次劳动只有我们在进行着,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带领下会有很多同学向我们学习的。此次虽然是一次平凡的劳动,但在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心中却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我们的每一位同志都是党的形象的体现和代表,我们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党的形象是好是坏,人民心中有一杆秤:形象好,就会得到人民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形象不好,人民就会感到不满和失望。所以,形象问题不是个小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一名党员,但是我的思想和行动告诉我:我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树立好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让自己满意,让同学满意。
最后,我认为此项活动不仅仅给我带来感触,我相信,我的每一位同志也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们牢记党课上学习的:1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在思想和行动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积极起到带头作用,要肯干、爱干,并且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上就是我从此次劳动中得到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公益劳动团建活动总结二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一栋栋教学楼里外焕然一新——从垃圾散乱到窗明几净,蜿蜒幽曲的林荫小道因为我们的清理而显得整洁开阔,这些凝聚了我们无尽的心血。
劳动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向窗台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一个小时,二个小时风雨之后的校园因为我们而变得美丽,也许是天公不作美,在劳动这周我们都顶着烈日,可我们无怨无悔。同时大家互帮互助使我们又深刻的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劳动使我们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务必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们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正视一切挫折与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潜力。劳动是我们认识到: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投身社会实践,去经历风雨,去见识世界,去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因为这天我们是桃李芬芳,明天我们是社会的栋梁。健全的人格、广博的知识、强壮的体魄、创新的意识、合作的精神等是构成生命华章的要素,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职责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人都就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灵台空射,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演绎出一座天堂。一周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让我们早日屏弃了那些错误的思想,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会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我们应当持续人格的纯正而自警;为防止人格的下滑而自律;为追求人格的升华自励!
在这一周的劳动体会中,的确给了我们身心的锻炼,作为劳动中的一员这更是让我们感言颇多。在劳动课后,我们全班同学分三组对这次劳动进行了讨论总结,这让我们对劳动有了更新的诠释,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公益劳动团建活动总结三
上周日,我带着我的小外甥在原师专体育馆参加了一个成长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由山东TA(火炬行动)青年志愿团发起,迄今为止,已在全省各地举行了几十场大型公益活动。有上万名学生、家长、老师从这项活动中受益。本次是在山东省的第30场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是一项大型的体验式社会公益活动。它通过一系列体验式社会公益活动架起了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沟通的心桥。活动中我们承诺创造一个“和谐、爱心、激情”的世界,让学生、家长、老师在这个环境中体会团队精神和相互关爱、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达到师生与家长心连心的目的,形成崭新的师生家长关系。
从而培养孩子成为优秀人才必备的心态与素质,也唤起社会各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实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的目的。“我/我们承诺创造一个真诚、爱心、和谐的世界”,这是这个爱心活动的主题,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更加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的崭新关系,丰富和探索我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活动从当天早上8点开始,到下午五点结束。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志愿者们将所有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全部打乱分为32个小组,经过上午的:打招呼、组建团队、破冰、团体呼拉圈、风中劲草、信任背摔等热身项目,所有到场的同学、家长和老师都放开了许多,不再拘谨和腼腆。
下午专为增强师生、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二人对话”真情互动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许多同学纷纷对老师和家长们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的想法与感受,而家长和老师们也更加理解了同学,说出了平时没有机会表达的语言,互动中同学们理解了老师和家长的一片苦心,决心努力学习不再让他们生气;家长和老师们则表示今后要和同学们多沟通,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和体谅。紧接着设置的“感恩”系列活动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潮,同学们为自己最爱的家长和老师系上了表示感恩的蓝丝带,而很多家长则泪流满面地给孩子们凝聚了体谅、理解、包容、爱的拥抱。活动的最后,全体学生在长50米的画布上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蓝图,在慷慨激昂的“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的歌声中,将自己的梦想高高举起。这次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不但促进平时难以实现的师生、家长与学生之间深层的沟通,而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会了感恩和理解。
同时在活动中实现了学生、家长及老师的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形成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感情,使人与人之间体会到爱、信任、责任的重要,提升学生成长为未来优秀人才所需要的责任、爱心、真诚、互信、等素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教育公益活动是一项具有积极、深远意义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体验中学生、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爱心、真诚、和谐的成长环境”,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沟通,在沟通中进步。这次活动从活动经费到场地、物资、饮食、道具、纪念品、义务服务人员的参与等都是由青年志愿团爱心感召募集而来的。我的一个学生的父母都在这次活动中做义工,我感到他们非常伟大,俗话说的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在这些志愿者和义工们的身上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
公益劳动团建活动总结四
通过一周的劳动,我知道了,现在我们安心学习的环境是由我们背后一群人努力所造就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珍惜,好好学习,不忘记他们的辛劳。
公益劳动活动不仅仅增强了我们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增强了我们的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让我们懂得了我们要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并把这种观念和思想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作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为我们的文明时代尽一点微薄之力。校园文明离我们只有几步之遥!期间,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不爱护校园卫生那些种种陋习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我会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学校的美丽,为了他人也为了我们自己!
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源泉,也同样是世界上一切快乐乐和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学校每周安排学生进行劳动,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能够通过劳动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因此,在此我想对学校的领导们说出我作为一名普通学员心中的一点想法:希望学校学校对公益劳动这一门课程能够投入更大的教学力度。经过公益劳动实践,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方法,更是为人处事之道,我们的这个小集体虽小,但我想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小集体无疑会是巨大的。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同学累着并快乐着,经历过越多,我想理解的也会会越多。
篇4
关键词:公益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74-021
引言
公益活动是指从组织的长远利益着手,无偿贡献出人力、物力或直接以现金赞助和支持某项对社会公众有益的事业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在近年来我国经历的一些公共性突发事件中,各大社会团体特别是其中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纷纷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影响着消费者使其在购买决策这一环节对该企业或者品牌产生偏好,在无形中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响力。
2 国外企业公益营销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2.1 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公益广告,而公益营销在20多年前产生于美国。1983年美国运通公司对自由女神像修复的资助活动,由于该活动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种将企业营销目标与公益事业挂钩的营销方式的研究兴趣。
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多数美国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都不陌生,因为他们一般都参加过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个标准,是公益投资占税前利润的比例,大多数美国公司的比率在0.05%到5%之间。随着后来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更加灵活广泛,单纯的捐款数额已不再是公众对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评价的参考。
2.2 国外企业在公益营销方面的优势
(1)特殊的关注点,把公益对象与品牌战略相结合。
化妆品行业与海洋生态保护从表边上看没有任何的直接关联,而美国著名护肤品公司雅诗兰黛公司旗下品牌La Mer海蓝之谜却能把两者巧妙相结合。该品牌定位高端,化妆品的原料主要来自海藻,整个生产环节都有赖于清洁无污染的海洋环境。雅诗兰黛公司不遗余力地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在践行公益的同时也是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投入。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对海蓝之谜品牌青睐有加的顾客大多对海洋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加上这品牌本身传递出的海洋气息,使企业参与海洋保护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品牌形象也更加深化。
(2)重视形式创新而不乏深刻内涵。
国外企业在公益活动的策划中兼顾了企业形象、品牌宣传、产品推广和营销,更注重精神内涵,对支援者起到了实质的帮助。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真情互动”欧莱雅校园义卖西部助学活动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做一天欧莱雅人”的义卖工作人员招募。在这一环节中,单项的援助转化为良好的互动,吸引了更多群众的参与。经过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面试,学生不仅得到了来自欧莱雅的专业培训,包括面试技巧、公司文化、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还直接组织运作义卖的具体事项,从事美容咨询、销售和物流管理等活动。同时借助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使公益行为的影响更加扩大。
(3)贴近群众,深得民心。
公益营销以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为出发点,关注各种社会问题,迎合了消费者对于人文关怀的需要,除此之外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还能得到行善的满足感。连锁巨头沃尔玛自2001年以来,致力于帮助非赢利和教育团体在成千上万个社区培养人们的读写技能。“Words Are Your Wheels”(文字是你的轮子)教育捐献最能说明沃尔玛公司根植大众,以寸草之心回报社会的行动。每年,公司的3500多家沃尔玛超市、山姆俱乐部、交通和仓储机构分别会向当地文教机构捐出1000-2500美元不等的金额。
3 国内企业公益营销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3.1 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公益投入尚停留在起步阶段
中国企业公益指数是衡量中国企业的公益行为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集合,企业公益指数将企业公益行为变量纳入指标体系,包括企业公益的组织化程度、企业公益投入、企业公益战略等几个方面。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对全国203家大中型企业和1285名市民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显示其指数得分仅为44.0(满分100),处于“不及格区”。
3.2 我国企业公益营销中的不足
(1)企业公益关注面过窄。
从公益事业关注的广度上看,国内企业公益投入领域多集中在扶贫、救灾与教育援助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对环保、健康等领域关注还偏低。很多企业积极响应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的号召,却忽视了选择公益活动应从企业的品牌内涵出发。公益营销需要合理的系统配置,随意性的、战略意图不明晰的公益活动,会误导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文化的理解。
(2)活动形式单向性,缺乏互动。
以报纸和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是企业最擅长选择的渠道。媒体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设置议题的方式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像救灾、捐款助学、治病救人等等,然后来拉拢企业来参与,来资助这种公益行为。然而企业在这样的公益活动中一直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媒体牵引着前进,其最终的效果是企业出钱了,没有获得好的宣传效果,消费者并没有认识到媒介背后赞助企业的存在,只是媒体为自己在公众心中树立了形象。
(3)体制不完善导致公众的信任缺失。
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公益营销时,往往只是重视前期的宣传,重视企业的营销工作,忽视跟进服务工作。且这些公益活动具有明显的事件性、临时性的特点,企业参与往往与一些突发事件和自身经营业绩有关。公益营销活动完成后,只是公益营销的开始不是公益营销的结束。很多企业在参与公益营销前看重的是社会的热情,忽视了活动结束后公众的反应和态度。
4 我国企业公益营销未来的发展策略
4.1 慎重选择,把公益活动与品牌形象相结合
在选择公益活动的投入时盲目跟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那些与企业利益和自身品牌文化相符合的活动才能把营销效果最大化。例如作为儿童产品的制造商,强生公司一直赞助美国的国家安全儿童运动来避免儿童伤害的项目;作为世界最大的女性化妆品和美容产品直销商,雅芳近年来一直赞助旨在提高全美和全球乳腺癌意识的“雅芳乳腺癌圣战”活动项目。这些企业是将其品牌和合适的公益营销活动项目有机结合,使得它们的品牌形象得到完美演绎,极大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2 制定独特的宣传方式
在公益活动中宣传品牌应避免像广告那样直接的商业性。在这里创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吸引公众的广泛关注,更是要把传统的单项传播转化成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影响和企业影响的双重效益。企业保持一个品牌的公益营销活动内容和其他形式的宣传内容高度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通常会被公司所采取的宣传方式和行为风格中的“身体语言”所影响,像因特网这样的现代传播媒介为营销人创造了一条全新高效的宣传渠道。
4.3 把公益事业纳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中
国外很多成功的公益主题都延续了多年,而国内企业更应该把临时的、阶段性的公益投入转化成长期的发展目标。企业应该重视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从个人到组织层层深化,因此激发公司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潜在的公益事业大使军团,也就是员工们一起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定期提醒号召公司参与公益活动是传播公益主题的有力方式,因为这样可以征募到大量的公司员工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些员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将成为公益事业的拥护者。当企业和品牌想发起某个具体的公益活动时,一部分员工已经为这项事业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楼建波,甘培忠.企业社会责任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2]哈米什・普林格尔.品牌的精神-相关目标营销如何打造品牌[M].北京:中国财经政法出版社,2005,(2).
篇5
【关键词】节目主持专业 实践教学 公益型态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编号:XJG2013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5-01
“节目主持公益实践教学平台”是以节目主持专业实践训练为目的,以公益行为为载体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高校与当地残联或特殊教育学校盲教部共建,利用节目主持专业教学特性,发挥学生们有声语言表达优势,将节目主持专业课的课内实践练习和课后作业所录制的有声读物提供给视力障碍者。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并以此为传播平台,通过定期的互动信息反馈,促进节目主持专业的学生课堂实践训练和课后作业训练的积极性。
社会上目前有一些相关的公益行为,例如由湖北之声发起的“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的活动已有几年的时间,然而这些活动一方面被在校生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即使学生关注并参与了也可能受时间、精力所限无法持续。通过学校组织,以参观、座谈等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公益积极性,并且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公益氛围,培养节目主持专业同学们的爱心、社会责任心,感受在运用专业技能切实的给他人以帮助时的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的实现,同时建立一种高校节目主持专业全新的公益实践教学方式。
一、公益实践模式对节目主持专业教育的型态价值
(1)提升节目主持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近年节目主持专业从报名人数到学生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将近十万在校生接受专业教育。大部分开设节目主持专业的综合类大学,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都是的实践设施数量少,学生可实践的机会少。对于一个需要大量实践基础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来说,实践能力不足是学生专业学习的“硬伤”。
专业实践活动被注入了公益意义,以公益为前提进行有声语言的作品创造,并且有专门的传播范围,真实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存在感打破了传统课堂在虚拟传播环境中依靠想象维持和建立真实传播感的局限,课堂训练本身成为一个持续性传播的过程,因上课时间相对固定,自然就形成了类似媒体固定播出时间的规律性传播,这对于同学们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也更容易帮助学生建立传播意识,和主动传播的能力、热情。
(2)提升节目主持专业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
以二、三年级同学们的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作为有声读物来源,实践过程能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学生们自己的电脑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教学设备的投入。有声读物被存档后可供盲童反复收听,无形中给同学们的有声读物录制形成鞭策和压力,提升同学们的专业实践训练过程中的认真程度,也更有利于同学们在练习时思考受众接收特点,从受众角度出发。具有真实对象的实践应用和真实的传播过程,在促进节目主持专业学生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练习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实践、乐于实践的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带来正能量,提升节目主持专业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
(3)提升节目主持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后备力量,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是能否在日后成为一个称职的传播者的关键,公益实践教学中因传播对象是社会弱势的残疾人群体,更能够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到一个拥有健康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接受渠道等等,这些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对社会上的另一部分人来说是多么的奢侈。实践教学与社会公益相结合,降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门槛,让公益行为变得简单,使这种可以身体力行的公益活动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日常化,并且将公益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联系,平常化,并伴随着专业学习的推进形成一个长期的活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保护开始感悟节目主持工作的社会意义,认识人文关怀在节目的重要性,提升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4)提升节目主持专业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节目主持专业一般性的课堂训练很难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专业的团队合作重要性。现在“90”后的学生,更注重强调个人意识,有声读物录制的过程中,部分作品篇幅较长或作品中角色较多,需要同学们以合作的方式录制,形成持续的共同工作和共同目标。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每一个的优势,尝试平衡个人和团队的得失,这样的实践有助于提升同学们团队合作意识。
二、公益型态实践模式对节目主持专业实践理念的影响
节目主持专业培养对象是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既是职业称谓,也显现出职业内核――“人”,在目前的高校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更重视学生的表达技巧、主持状态等专业素养,然而专业素养并不等同于职业素养。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媒体越来越开放,新媒体和微博、微信一类的个人媒体层出不穷,作为拥有话语权的传播者具有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其道德高度、思想觉悟左右下的言行可能会对受众的思考方式、价值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年轻人。近年来,主持人丧失职业精神、违反职业道德,甚至是逾越社会价值观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公益教学实践中专业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并重,同时融入感恩教育、人文教育。
作为开放性实践教学,学生们进行实践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课本,从硬性安排作业到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热点,热播影视剧的原版著作、焦点新闻的相关信息和各方观点,因有声读物的时时更新,都可以成为课堂实践训练的内容。还可以将有声读物上传网络,在线与其它高校进行交流,在这期间指导教师帮助同学们进行归纳、总结,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课堂实践。课堂专业实践接轨社会公益实践,推动学生公益行为主体价值意识觉醒,激发学生们专业价值取向走向多元、走向务实。
篇6
赈灾还在继续,我们做过的事,即使已经尽力了也不能抹去其反映的缺陷;可是我们能做的、我们还可以做的事还很多很多,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灾难中成长,为了接下来的赈灾工作,也为了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直销界常有这样一句话:空气既是飞机起飞的阻力,也是起飞的动力!值此地震灾害危难之际,直销企业应该把这次赈灾活动当作是企业振兴的一次重大公关事件来处理;企业应对及时、措施得力,既会给予灾区极大支持,也会起到对内凝聚员工和团队、对外宣传企业文化,建立广泛品牌美誉度的作用。具体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把对个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爱落到实处,建立长期帮扶机制
在直销企业的优势文化体系中,包含:个体文化、团队文化、企业文化。在个体文化中,如何帮助一个茫然无助、失去生活方向的人,使其重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人生目标,是每个直销企业和团队驾轻就熟的功课。对人性的关怀,对个体无微不至的关爱,正是灾后重建全社会急需做的工作,直销企业正可以一展所长。
比如通过捐献女性用品,展现对女性、对在灾难中令我们无数次感动的伟大母爱的回报,这种细微之处的支持,弥补了救援工作中无暇顾及的不足。
由企业发起,号召团队群策群力,建立针对孤残儿童的中长期儿童助学成长基金,并组建团队长期跟踪儿童成长状况。关注儿童成长是10年~20年的耐力考验,其任务艰巨,仅凭一两个人、一时的冲动无法完成,把它和团队的成长结合起来,丰富和具体了团队文化,对社会、对企业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资助在建立希望小学是很多直销企业一直从事的社会公益活动,现在,更需要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并要将学校建设质量也纳入监控范围,不再只是捐钱、捐物的粗放式赞助;要考虑建设质量,甚至考虑未来的升学率,把学校当作自己企业的一部分来协助管理。
激发全员参与,弘扬企业、团队自强不息的文化优势
以前,社会公益活动多是由企业出面,企业的高管代表企业捐献赞助,企业的员工参与很少,甚至企业内部员工都只是把这当成是企业的广告行为;而这次灾区“刘汉希望小学”历经强震而屹立不倒,保住了几百名师生的性命,这些生动、具体、发人深省的事例,让全社会意识到:公益活动不只是做秀,企业捐助也不是为了广告。借此生动教材,号召企业全员关注、参与公益活动,才能将弘扬企业文化、关爱社会、关爱灾区结合起来;企业也可以号召团队:对口支援各地弱势群体,赞助孤残儿童等,并将成效作为季度会、年会总结和展示的一项重点,企业文化建设就增添了无穷活力和现实意义。
将支持落实到有利灾区长期重建、经济振兴的切实措施上
自2004年起,直销业领军的企业就已经开始将深入开发人口众多的西部市场作为提升大陆业绩的重点举措,对西部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在西部设立营销公司,组建物流体系,雇用当地的行政员工、开设中大型规模的样板店、拓展连锁店等等。
而从现在起步,直销企业应该将促进灾区和西部经济振兴放到更高的战略位置。比如,针对西部人口密集众多,配合开发西部市场,可以考虑建立西部生产研发基地,既带动西部科技进步,同时又能大量促进当地就业增长,并通过税收为当地经济振兴作更大贡献。
西部地形以山区为主,森林植被保持较好,物种丰富,开发西部原生态动植物资源,挖掘少数民族民间配方,既可以增添企业产品的民族特色,也将为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生活改善提供极大的帮助。
审视灾难反思自我,着手制度建设打造良心企业,促进社会发展
灾难带来的损失和痛苦是如此的巨大,那么珍视每一条宝贵生命、珍视自我生命的意义、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我们灾后必须进行的反思;作为以日用产品为主、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直销企业,更应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
直销企业应联合起来,倡导净化行业生存空间。严把产品质量关:不做三无产品、不做造假产品、不做夸大虚假宣传。自觉抵制非法传销,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抓好企业诚信建设,严格规范团队诚信行为,引导团队实事求是地宣传企业、产品和制度,以诚信服务赢得消费者长期的忠诚消费。
审视危机,建立企业危机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
篇7
亲爱的孩子们 :爱心公益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回顾榆中爱心公益2018年的活动历程,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我们榆中爱心公益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由兰州市农委驻村干部墙哥发起的,从当初的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60多人,我们走过了努力拼搏的1500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日子。
我们的宗旨是 “无私奉献,温暖贫困,关怀儿童,放飞希望”。
我们关注的对象是榆中山区15岁以下的孤儿、残疾、重病、单亲和生活困难的儿童。
我们有严谨、高效、分工明确、默默奉献的管理委员会,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是把社会关爱送达孤残、单亲儿童及孤寡老人的最后一站。
2018年,我们分别在榆中新营乡的清水沟村、清水驿乡的方家沟村、榆中县博雅小学和甘草店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四次大型公益安心活动,我们还协助爱心人士:杨金龙先生、赵彩菊女士、杨丽萍女士三次进村入户,为榆中山区贫困儿童举行定向捐助活动。
2018年,我们榆中爱心公益共有409人次慷慨解囊,无私捐助了54890元善款和价值65930元的生活学习物资。1700余人次参加了现场活动。有108名贫困儿童受到捐助。
公益路上,爱心感天地,善举暖人心!每次活动,墙哥和管委会成员,从调查摸底、建立资料、活动策划、发起募捐、物资采购、外交沟通、现场活动,到人员、车辆、物资、节目、医疗、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妥当安排,保证活动的圆满进行。群友康灵英、寇金林、金昱、黄维东等,每次活动都任劳任怨,积极主动......,
特别是远在浙江金华的好心人赵彩菊女士和她的同事们、金昌的亲情草,宁夏的雨蝶、黄文珍女士,长期关注爱心公益的杨丽萍女士,杨林鹏先生,以及榆中爱心企业姥家大锅台、天安汽修厂、榆中天翔快运部和爱心群里360多位投身公益的家人们,你们每一次的慷慨解囊,就是一份希望,就是一丝浓浓的爱意和温暖。因为你们,山区的孩子们不再孤单,不再落寞!
公益路上,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严谨、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已经成熟,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已经完善,关爱他人、行善积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朋友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回顾过去,我们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今天,我们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经2018年12月29日榆中爱心公益志愿团队管理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在2018年爱心公益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篇8
(一)校园公益广告发展的积极成果
当今大学校园公益广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在形式上多样化,而且在内容上深刻化。自第三届“申通德高杯”公益广告创意大赛走进校园,主办方在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等高校举行了以推动公益广告设计进程,呼吁广大莘莘学子积极参与为目的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同学们仍然积极发言,不断加深对公益广告的理解;长江大学东校区主办公益短片设计大赛,短片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成果显著。
(二)校园公益广告发展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体现在展现形式与题材的选取两个方面。首先在展现形式上,校园公益广告不带有盈利性质,主要是老师要求,社团及部门制作,与广大普通学生联系较少,所以校园公益广告作品常常会带来一些生硬感,缺乏活力与创造性。然后在题材的选取上,校园公益广告的题材较为单一,往往是当前流行何种公益广告或提倡某种精神,就会出现大量题材雷同的公益广告,相对应的,其他题材的公益广告就会被抛之脑后。而外在因素一共有以下四个方面:大学生公益意识薄弱、受众参与度低、宣传渠道单一以及社会重视程度低。
1.大学生公益意识薄弱(大学志愿者服务影响小)
根据《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慈善公益的调查》显示,93.75%的大学生参与过,6.25%的大学生则没有参与过;关于参与的频率,3.47%的大学生每周关注慈善新闻,寻找机会参与公益活动,5.56%的大学生表示有明确的慈善目标,并会坚持参加,44,40%的大学生是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会参加,15.97%的大学生是采取捐助的方式参与慈善。这表明当今大学生公益意识薄弱,对公益活动的热情度不高,很少有大学生长期坚持参与慈善,一般都是有重大事件发生,政府及社会积极倡导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参与形式也比较单一。
2.受众参与度低
当前校园公益广告的题材选择,制作,宣传等各个方面几乎都是由负责公益这一部分的部门及个人完成的,其他学生参与度较低。导致大学生对公益广告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公益广告的产生,以至于公益广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起到校园公益广告对个人素质提升及改善社会风貌的作用。
3.宣传渠道单一
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源地美国,大学的校园不仅迈入了社会化运作,而且成为新闻教育的锻炼和实践基地,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能与社会很好的结合,宣传渠道多样化。但是在我国,校园媒体仍处于没开放状态,不仅缺乏资金的投入,并且缺乏足够的重视,整个运作模式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足够的宣传渠道。
4.社会重视程度低
企业是以获得利益为最终目的,是一个逐利而为的组织。相对应商业广告的高利润而言,制作公益广告利润较少。因为中国许多企业都没有足够的公益意识,所以很少有企业将目光转移到公益广告的制作上,以至于公益广告缺乏资金的支持。同时普通民众的公益意识不高,政府对公益广告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整个社会对公益广告的重视程度低。
二、提高校园公益广告发展前景的相关建议
1.对于广告制作人的建议
对于广告的设计,必须要做到全面撒网,又要达到精益求精、宁缺毋滥的效果。在形式上应该尽量新颖,有创意,增加趣味。因为校园公益广告的受众是大多数学生,而学生恰恰是一种具有偏爱追求创新独特心理的群体,所以只有形式新颖、有创意的校园公益广告才能吸引学生注意,进而接受其中所传输的思想与理念。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迎合学生的喜好这一方面下手,根据学生想要的效果来改变广告的形式。在内容上尽可能多题材,多角度,全面准确的取材。在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五种类型:节日类、健康类、校园文明类、政治政策类、人性关怀与励志类。节日类:如“五一”、“教师节”、、“植树节”等;健康类:如关爱艾滋病群体、戒烟日等;校园文明类:如文明用语、礼貌待人、遵纪守法等;政治政策类:如科学发展观、学习“十”精神等;人性关怀与励志类:如关怀残疾学生、激励贫困学生等。
2.对于学校的建议
学校应该把公益广告上升到“校园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高度来看,那样才能发现校园公益广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是值得学校耗费心力来为之付出的。首先学校应多进行公益活动。“公益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公益是一种道德和品格,公益是一种能量和动力,公益还是一种艺术和文化,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公益是和谐与动荡,崇高与低俗,进步与退步的分界线。”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公益教育,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公益广告的重视及监督力度。要想保证校园公益广告的播出效果,使它在学生的校园文化熏陶方面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对校园公益广告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监测和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园公益广告步入健康繁荣发展的轨道。然后学校应对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大学生或团体组织给予一定奖励。为了呼吁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制作、宣传以及接受公益广告中来,学校应该设立一定的奖项。只有相互竞争,才会使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从而使公益广告的效果达到最佳。最后学校应多投入资金于校园公益广告上。广告为了达到效果,必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公益广告并非像听起来那样毫无利益可图,它产生的价值是潜在的,对学生思想上产生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
3.对于宣传渠道的建议
宣传对于校园公益广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宣传,才能充分利用校园公益广告来传播校园文化精神。第一,广告的地点应该更具有代表性。广告的地点也应当与广告的内容形式相呼应,这样才能使广告效果更加突出。若是在不合适的地点展示不相符的公益广告,只会是资源的浪费。校园公益广告资源本来就不是十分的充裕,所以应当尽量避免浪费。第二,广告的渠道应该更加多样化。学校应该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公益广告。其媒介可分为:电子广告媒介、印刷广告媒介、交通广告媒介及其他。这样多样化的广告渠道可以使得校园公益广告更加全面的渗入在校园环境中,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公益的本质所在。
4.对于广告对象(学生)的建议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尺,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理念,对推动社会的公益实践,对青年美好人格的深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在2005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贺信中所提出的。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在公益事业方面必须要尽一己之力。通过校园公益广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公益理念,与此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公益意识,让更多的人积极热情的参与到公益行列中来。
三、总结
篇9
二、活动背景:
大冶市罗家桥办事处新建村张家湾四岁的小女孩张青云正在上幼儿园,正是美好童年的时候,但是去年12月的一场车祸却夺走了她原本幸福的童年。四个月来她一直是在医院里和病痛的折磨下度过的。每天上千元的医药费已经让她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近乎破产,(全家都是农民工)肇事司机无力支付庞大的赔偿金额和医疗费用。同时也拖欠了一个多月的住院费,面临着医院停止治疗的处境。但是一旦停止治疗小青云的双腿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为了保住她的双腿,她的家人向亲戚借债20多万,面对庞大的后续治疗费用,不得不向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求助,希望得到大家的援助。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能够帮助小青云保住双腿,使病情得到恢复,能够早日重返校园。我们联合各大媒体和单位开展了此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使民众更加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也让我们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得到唤醒,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更加团结。
四、活动信息:
组织单位:reallove微笑公益联盟
策划主办单位:湖北师范学院社会调查部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团总支实践部
reallove微笑公益联盟组织部
赞助单位:
捐款审计单位:reallove微笑公益联盟财务部(各主办方参与审计工作)
活动负责人:冯祥至
活动类别:公益活动
活动地区:黄石理工学院(西门、中门广场) 湖北师范学院
黄石商圈
活动时间: xx年4月02日
活动形式:现场募捐
活动募捐物资:限于钱款。
五、活动内容:
1、于3月25日前做好活动策划,召开会议讨论并安排细节工作;
2、设置募捐地点,安排募捐志愿者;
3、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呼吁力度;
4、4月01-02日分别在理工和黄石两地进行募捐活动;
5、财务部做好募捐统计,登记好募捐额数并进行汇总;
6、宣传部做好总结工作并记录在册;
六、活动预算:
1、桌子4张 ;
2、捐款箱2个;
3、展板2块;
4、横幅2条;
5、志愿者12名(实践部干事4名,其余由reallove微笑公益联盟选拔,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不得干预。);
6、登记本2个;
7、签名笔5枝。
七、活动注意事项:
1、参与活动的同学注意端正态度;
2、本次募捐活动采取自愿原则,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干预;
3、募集的款项要有明确的账目;
4、事先准备好募捐登记表,做好相关登记;
5、注意每个参加活动的人员安全;
6、募捐活动后各区负责人做好要汇总;
希望各位成员高度重视本次募捐活动,精心准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让所捐款项尽早送到小青云父母手中。
reallove微笑公益联盟策划部
篇10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激励机制;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官方又叫民间组织,是指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五个特征。目前我国非营利性组织普遍存在激励方式单一,物质激励不足,激励倾向短期性和随意性,激励的公平性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内部激励机制来加以解决。本文现以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为例,探讨其内部激励机制的问题及成功经验。
一、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简介
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义工联)是株洲首家合法注册的义工组织,成立于2005年12月5日,该会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由于义工联成员中没有领取薪金的专职人员而只有兼职人员,因此算是纯粹的民间组织。目前,该会吸纳个人会员680多人,注册团队27个,总人数近4000人。该组织的常规活动丰富,较为固定的有帮教、文艺、敬老、助困、助残、助学、交通劝导、环保等,是株洲市区乃至湖南省较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
二、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内部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为对义工联的内部激励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解,我们随机对40位活动参与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5位义工联的骨干成员进行了访谈,调查对象主要是义工联各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的成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义工联从成立之初就开始重视内部激励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首先,在激励方式上,以精神激励为主且较为全面。由于义工联没有领取薪金的正式员工,在公益资金管理上十分严格。义工联在精神方面的激励活动十分丰富,贯穿义工成员发展的全过程。入社前有参加活动的人员公示、入社培训;入社后有颁发义工编号、专项技能培训、活动积分评比、先进义工宣传、生日庆祝、部门内部文娱活动、困难义工帮扶;活动中提供义工马甲、活动采访报道等。其次,在制度建设上,以章程为纲并辅以细化制度。义工联建立自己章程,涵盖了组织宗旨,组织机构框架,义工吸纳、管理、淘汰,成员权利与义务等,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成员的激励,如新义工入社有接受培训的权利,每位义工独有一个义工编号,义工有困难优先帮扶。同时,依据章程建立了较多的细化制度,如义工注册制度、义工积分管理制度、义工活动管理制度、义工培训制度等。这些制度将组织宗旨和激励理念细化,建立程序、标准使之具体有可操作性。
同时该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一是经费受限。义工联的经费主要来自株洲晚报的捐赠、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赞助及社员的投入。其中,报社主要提供办公和培训的场地、设备,而资金捐赠并不多且主要用于办公费用支出。社会赞助主要来自爱心企业家和社会个人捐助,主要用于公益活动且完全公开透明,不能挪用。内部活动则都是由参与成员自费,甚至成员自掏腰包支持组织活动而且比较常见。资金的不足限制了组织在激励方面的投资能力,所采取的激励方式也主要靠精神激励,而成员自费、垫费的情况也影响了部分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的成员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二是骨干成员压力大。义工联的活动范围广,日常活动多,社会参与度较高,骨干成员既要参与组织公益活动,又有自身的工作和家庭需要照顾,大部分骨干将自身的周末休假时间用于公益活动,他们在组织和自身生活之间进行协调而感到疲劳。另外,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多具有公益性,组织成员流动普遍。这些问题有些是非营利性组织普遍面临的问题,有些是义工联快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三、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内部激励机制的完善建议
1.拓宽筹资渠道,减少社员直接经济投入
资金是机构运转的保障也是活动的需要。资金充裕了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也能减少成员的经济投入,降低成员的压力从而更好地为组织奉献。拓宽筹资渠道,一是要争取政府的资金扶持或竞标提供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二是积极发动企业家参与公益活动,提供资金、物资、设备的援助,一定时期内商业赞助在把握一定度的前提下也是可以的;三是要厉行节约,严格活动的预算,剔除投入大而活动效益差的活动,资源循环利用缩减非必要支出,与其他组织建立物资共享机制。
2.建立人才贮备机制和人员替岗计划
人才缺乏,流失大是义工联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难以彻底改变的问题,为此应积极应对。注意观察、吸纳有潜力的成员加入人才贮备行列,对其进行培训和锻炼,为其设计可见的生涯规划,激励其努力工作和发挥个人才智。人员轮岗有利于培养全面人才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工作激励的一种方式,可以提高其能力素质、拓展其交际圈、加强集体认同感。
3.完善考核制度,实行多样化的奖评方式
在资金受限和无专职人员的情况下,要通过非物质激励来满足成员的精神需求。志愿者其实也更多期待精神的满足。完善考核制度,改变以往单独以公益活动的服务时间为标准的积分制,而要全面地考虑成员对组织和组织活动的贡献及其大小,如相关物资的援助、幕后的支持、日常工作的考勤等,以鼓励成员多多参与、积极献策。从多个角度设置多种奖励以满足尽可能多忠诚成员的精神需要,如少设立团体奖多设立单项奖,有贡献奖也要有进步奖,还可以有各部门内部的奖项,当然奖项多是精神奖励而非实物和奖金。
四、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内部激励设计的成功经验
义工联目前打造了多个自己的公益活动品牌,在株洲市乃至湖南省都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成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组织管理和成员激励是关键。在对义工联活动参与者的调查中,调查对象对义工联整体评价很高,对义工联的激励方式也十分认可。因此,总结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在成员激励方面的经验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激励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义工联与激励有关的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其他部门协同,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各项制度要完备,从社员吸纳、入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骨干招募与考察、积分登记和公示、奖励标准都要有一套成文的制度并体现层次性、激励性。例如,新成员需要参加三次活动才能申请注册,参加入会培训并通过后才能准予注册并颁发编号;义工的奖励实行积分制,按服务时间和组织参与活动累计,奖励对象按积分从高到低筛选。
2.建立考核和退出机制
考核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贯穿在各个活动中。新社员申请注册需要接受考察,达到服务时限方能申请;每次活动参与都要有记录;实行奖励以积分为主要参考;连续三个月未参加任何活动的成员开始清理,考察后注销义工编号;新聘骨干考察后才能正式任命,考察不合格不予录用。
3.决策和日常活动民主化
义工联重大决策尤其是年度财务和理事会会长通常由义工联大会决定;其他重要事宜由理事会成员协商决定;各部门间事务有分工但更多是协作;内部活动集体协商决定,自愿参与;与挂靠单位只有表面的监管关系,实际上是协助,很多晚报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义工联成员。
4.重视培训工作和骨干培养
义工联的培训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普通培训,主要新成员的培训,常规活动所需知识技能的培训,面向的是所有成员,而且部分活动参与培训后才能参与;二是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的是特定部门的工作需要,如宣传部门的人网管技术培训,培训组培训师的培训等;三是骨干培训,有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培训也有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骨干的轮岗和借调也是常有的培养考察方式。
5.注重人文关怀和内部家文化的营造
义工联的内部活动要丰富,鼓励全体成员参加,既在活动中增进感情、交流经验,又体现对忠诚成员和困难成员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每个月为该月生日的义工举办集体生日聚会,负责策划和活动组织;重要传统节日拜访困难义工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慰问;举办诸如羽毛球赛、歌友会、踏青等多种形式的内部文化活动;每年一度的年度晚会和成立纪念活动。成员应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献计献策。
6.积极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义工联与株洲晚报有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但更多是相互协助。株洲晚报通过义工联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义工联同样借助株洲晚报这个本地最大的媒体来对自身进行宣传,主要方式有:利用株洲晚报平台重要活动信息和公告;株洲晚报有方向性的对义工活动进行报道;通过典型公益人物的重点报道塑造集体代表形象;利用株洲网开辟网上义工论坛,各种活动信息;重大有影响力的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等。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刘红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3]王卉.非营利性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分析[J].中国商界,2012(02).
[4]张博然.浅析非营利性组织员工绩效问题[J].科技向导,2013(08).
- 上一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
- 下一篇:保护环境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