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康复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术后康复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30例肱骨骨折术后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大小不等,平均年龄50岁。

1.2护理方法

按照精心设计好的精细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护理,三个月后查看患者的具体康复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康复护理

(1)在术前同患者交谈,介绍肱骨骨折手术的一般情况和康复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避免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

(2)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常识。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的方法和细节,让患者清楚注意事项,以便在之后的术后康复护理中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1.2.2术后康复护理

(1)在患者的术后1-10天,派医护人员随时关注患者状况,安置好患者,将床头抬高,将患臂用枕头垫起,放置好肘关节和肩关节的位置,具体标准为:肩关节置于前屈外展位,肘关节屈90度。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麻醉消失,患部异常疼痛的现象,对有此现象的患者使用止痛剂,缓解疼痛感。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患者起身应当帮忙扶起,患者如厕应当给予帮助。在患者身体有知觉之后,应对患者患部手臂进行手指和手心的按摩活动,保证患者手臂其他位置血液畅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臂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运动、腕关节和肘关节的运动,就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臂侧手握拳,伸指及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减轻手部水肿,握拳以8s左右为一次,10次为一组,每天坚持20组左右,情况好转,可增加练习量。

(2)在术后10-25天,开始练习肩部活动,如肩部前后屈伸活动。具体操作方法为: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托住肘关节,以一定幅度轻微活动,重复5-10次为一组,每天坚持5-8组。在这一过程中,禁止患者患臂外展,以造成二度骨折。也可以教患者健臂扶住床架,身体下弯进行自我锻炼,以辅助治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

(3)术后25-50天,在没有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全面关节练习。如身体向前弯曲,使患臂在重力作用下下垂;患臂前后摆动后左右摆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患者运动量仍不宜过大,以每次50-80下即可,运动的幅度以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以无不适感为佳。在这一阶段后期,患者可以用健全的手臂托住患臂,放松肩关节,还可进行缓慢的下蹲运动,让肩部跟随身体运动而得到活动。在无不适感之后,可由健全的手臂将患臂向外推送,以达到矫正之目的。此阶段是患者恢复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会有患者担心动作过大导致再次骨折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动作的纠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4)术后50-90天,在第三阶段活动顺利完成之后,可让患者进行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训练。

1.2.3出院指导

(1)运动指导

鉴于患者的住院时间不长,患臂并没有完全康复,不宜进行负荷较大的运动,在出院后,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巩固治疗效果。

(2)饮食指导

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相关营养元素的摄入,在骨头愈合期,需要大量钙质,适时补充钙元素。不宜饮酒、抽烟等。

(3)生活指导

注意休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2.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本次治疗30例患者中,肩部、肘部关节能正常活动的有28人,恢复了正常的身体机能。康复率达到95%。

3.讨论

篇2

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现状

调查显示,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如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则能早期活动,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25%~7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4~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不能恢复到骨折前水平[1]。有研究者[2]采用自制问卷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对术后防脱位知识的知晓率为62%,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者仅为56%,能做到主动功能锻炼者仅为26%。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与术后康复锻炼效果不佳密切相关。

2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因素

2.1年龄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领悟能力差,且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均较差。加之身体系统功能退化,全身各脏器机能下降,这些均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有研究者[3]调查了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手术疗效,发现年龄较轻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快。

2.2手术方式 目前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而近年来伴随着内固定物和置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

国内研究[4]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上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使患者尽早进行负重行走,且其近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内固定术,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目前大多数医师认为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康复可起到促进作用[5]。

2.3基础疾病 有研究者[6]统计了321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基础疾病的数量、病种和分布,分析并发症与健康状况、功能康复、生命留存的关系。结果显示,80%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心、肺、脑、糖尿病等共计469例,发生率最高为心血管系统疾病;49例因术后并发症而无法下地,52例患者在1年内死亡,肺炎是高龄患者的首位死因。

Tarazona-Santabalbina等[7]对136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提示:性别、Barthel指数、心脏衰竭及认知损害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功能恢复不良的相关因素为认知损害、体力状态、年龄、脑卒中、Charlson合并症指数以及在住院期间发生谵妄。

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且术前常伴有较多的内科系统疾病,使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疾病的康复。

2.4疼痛管理 髋部骨折患者在受伤至创伤愈合的整个过程中,均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果术后疼痛不能有效缓解,将严重制约患者的康复锻炼、延长康复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有研究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还可促进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提高早期康复训练效果[9]。

2.5抑郁情绪 国外报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9%~47%,平均29%[10]。研究发现,抑郁症状评分高的老年患者行走功能、生活自理和移动功能的评分较低,说明抑郁是影响老年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11]。文献表明,存在抑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缺乏功能锻炼,易导致关节僵硬、肌无力、无法行走,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12]。

有研究者[13]通过对照研究发现,经过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后,心理抑郁程度得到缓解,可提升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帮助其更快恢复健康。

3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干预

3.1干预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治疗理念的更新,康复干预的重点已由单一的肢体功能训练转向全面康复,强调康复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通过多学科的康复团队协作不断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恢复功能的独立性,增强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加强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髋部骨折的康复干预模式有多学科协作模式、老年骨科医疗模式、综合护理模式、连续康复护理模式。连续护理是以护士为核心,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得到经过精心设计的、多方团队支持的、连续性护理活动。

3.2干预内容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个性化的制定基础疾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宣教、术后随访内容。多因素干预治疗,例如准确监测基础疾病、对症治疗、增加营养、完善术前治疗、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案和时机、多模式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恢复有良好的作用,优于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贯彻整个疾病过程,包括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由于关节结构异常和疼痛,术前功能锻炼主要围绕关节周围肌来展开,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锻炼。有研究者[14]对60例老年髋部手术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术后正确的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

术后功能锻炼应遵循早期主动、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和全面锻炼四大原则。对于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可在术后第1 d开始鼓励患者做小腿、踝部的自主活动,锻炼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长收缩活动,遵医嘱3 d左右在床上活动(如膝关节伸屈),4~6 w后试做伸屈髋、膝关节、抬腿活动。为了防止术后过早负重导致骨断端移位,于术后至术后1个月内其主要的锻炼方式是在床上进行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1~3个月的访视中才开始部分负重锻炼直至行走锻炼。对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可于手术当天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肌肉舒缩运动;术后1~2 d可主动屈髋、直腿抬高、伸髋;术后3~5 d进一步主动屈髋、屈膝。遵医嘱于术后第6 d、第7 d开始站立训练,术后第7 d~第9 d开始步行训练。

有研究表明[15],术后立即开始关节运动可使胶原纤维沿应力沉积,从而将瘢痕对关节活动的限制降到最低。规律的功能锻炼可增加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保持髋部正常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并逐渐恢复日常活动能力,这对于老年患者的完全康复非常重要。

3.3出院后康复指导 髋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系统的康复训练长达1年之久。在英美国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之后,医院会为其提供服务,转向康复机构和护理院进行康复;或是联合医院、各专业人员及患者家属,共同解决持续性照顾问题。

我国康复机构的发展尚不成熟,面对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的需求大等问题,髋部骨折术后主要通过居家康复完成,家庭护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对患者要加强出院健康指导如下。

3.3.1嘱患者及家属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术后康复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由弱至强。因患者个体差异,需根据医嘱,确定扶拐下床时间、完全负重行走时间。

3.3.2术后注意事项 ①正确使用助行器及拐杖,预防在家时意外跌倒;②避免摔倒、剧烈跳跃和急转急停;③扶单拐时需置于健侧;④避免快速行走、避免进行剧烈的竞技体育运动;⑤避免过多负重;⑥控制体重;⑦预防骨质疏松。

3.3.3术后注意预防和控制全身部位炎症的发生,防止造成人工关节感染;拔牙、发热、出血或有局部炎症时要使用抗生素;术后功能恢复期间,需要服用消炎止痛药,减少功能锻炼期间关节的肿胀疼痛。

3.3.4预防关节脱位 ①根据医嘱避免坐小板凳及蹲便;②避免跷二郎腿或两叉;③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屈曲;④避免术侧髋关节内收、内旋位等不良姿势。

篇3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90-01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因其对骨折周围组织损伤小,操作安全,固定可靠,且能防止骨折旋转畸形,恢复肢体长度,广泛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计交锁髓内钉治疗1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0-72岁,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例,合并多发骨折1例.

1.2 方法:术前常规牵引5-7天,待肿胀减轻,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早期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辅以下肢关节康复器进行训练。患者平均住院21天。

1.3 结果本组11例患者,除1例合并多发骨折不能进行主动功能训练外,其余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旋转、短缩、畸形,膝关节屈伸范围达90°-120°,踝、膝、髋关节基本恢复正常。

2 康复护理

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伤口出血及渗血情况,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和性质,注意患肢肿胀及血液循环情况,保持敷料干燥。

2.2 心理护理 临床上常会遇到两种不利于患者功能锻炼的心理状态:一种是患者小心谨慎、怕痛或是害怕出意外而不敢活动。另一种是患者急于求成,不注意锻炼的方法而过早的活动或负重。这两种不利因素很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折延迟愈合或再次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已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早期采取合理的锻炼方法,促进功能的恢复。

2.3 预防膝关节僵硬 术后使患肢搁置于衬有软垫的勃朗架上,可使膝关节适当屈曲,有利于减轻肿胀和预防关节僵硬。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背伸跖曲活动,2次/d,每次10min。

2.4 功能锻炼

2.4.1 手术当日,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保持患肢功能位。麻醉过后指导患者行踝关节的跖曲、背伸运动以及腓肠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辅助髌骨被动运动,坚持3-4次/d ,5-10 min/次。

2.4.2 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后可行下肢CPM的持续性被动锻炼,CPM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活动范围先从0°-30°开始,每日增加10°,逐渐至120°止,同时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及其他辅助运动。在训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个别不能耐受者,要减少活动幅度和时间,防止发生意外和损伤。

2.4.3术后1-2周,患者可在床缘练习端坐,然后进行髋、膝关节的助力主动运动,3次/d ,10min/次。

2.4.4术后3-4周,患者可扶双拐下床活动,健侧负重,患肢做屈髋、屈膝、踢腿、下蹲等动作,因该期骨折远端骨痂已形成,实施有效的活动和不负重锻炼,可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周围肌力的恢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2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过渡到部分负重行走练习。4个月后可弃拐恢复正常生活。

3 体会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骨与关节的长期固定,可引起肢体废用性萎缩。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减少了手术损伤,控制了骨折成角,旋转,保证了骨折后的牢固固定,把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结合起来,促进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在功能训练中愈合,功能在骨折愈合中重建。

参考文献

[1] 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41-346

[2] 张晓阳.骨科术后康复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7-112

篇4

[关键词] 关节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c)-0114-02胫骨髁间棘是前交叉韧带下止点附着部,多因间接暴力而至撕脱性骨折,直接导致的病理变化之一就是前交叉韧带松弛,致使膝关节稳定性下降,继而损伤软骨及半月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11年1~12月共接诊28例,有25例均在关节镜下行关节腔清理、骨折处复位及内固定术,术后配合科学的肌肉力量训练,骨创治疗仪,蜡疗,中药熏洗,手法、CPM关节活动度训练器及冰敷等康复手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3~46岁,平均31岁;左膝14例,右膝11例;车祸伤11例,运动伤10例,摔伤4例;骨折后2 h~15 d,平均5 d。按照Meyers 及Mckeever分型:Ⅱ型14例,Ⅲ型1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侧副韧带损伤9例。其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关节腔内积血肿胀体征,关节不稳及前抽屉实验阳性等,术前X线拍片及MRI也明确提示髁间棘撕脱骨折、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1.2 方法

1.2.1 术前指导

向患者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包括床上练习解大小便;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给患者示教并熟练掌握术后各阶段功能训练方法、目标,使其积极主动配合。

1.2.2 术后病情观察与处理

术后接患者回病房,注意交接输液通道,遵医嘱连续硬膜外麻醉后6 h去枕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术区渗血、引流管道及伤肢末梢血运情况。为减少或避免切口出血、关节腔积血积液,术后患肢常采取内衬棉花腿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膝关节伸直位(膝关节下禁垫物品)并抬高30°。术后3 d伤口处每次冰敷20 min,以减轻关节肿胀及疼痛。术后随着麻醉的消失,切口处的疼痛接之出现。疼痛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使之痛苦不堪,必须加以重视,除保持安静的环境、心理疏导、改变、术区冰敷等外,使用自控镇痛泵(PCA)在缓解疼痛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有少量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及嗜睡、尿潴留、血压下降、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护士应注意密切观察,及时处理[1]。

1.2.3 功能练习

1.2.3.1 踝泵练习 下肢肌肉有效收缩促进血液回流,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减轻肢体肿胀具有重要意义。术后当天麻醉消失后就可进行踝泵练习,最大限度趾屈和背伸,速度不宜过快,缓慢用力,全范围屈伸踝关节,于极限位保持5~7 s,每次屈与伸为1组,每组15次,每天3~5组,并贯穿始终。

1.2.3.2 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练习 在闭链运动中,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同时收缩,膝关节受到垂直压力,很少受到前后作用力,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2]。因不引起关节活动,故术后24 h即可进行,每次收缩并保持10~20 s,放松10 s,尽可能多做,不少于500~1 000次/d(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以分别增强肌力及肌肉耐力。并贯穿始终。

1.2.3.3 直腿抬高、侧抬腿、后抬腿、髌骨松动等适度练习 术后第1天即可从被动到主动行直腿抬高练习。第2 天可行侧抬腿、后抬腿、髌骨松动练习,以练腿内侧及外展肌力和防止膝关节粘连。术后10 d左右即可坐位伸屈膝及抗阻练习,以利于增强肌力。

1.2.3.4 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10 d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下肢CPM 功能锻炼膝关节活动度,从30°开始每天增加6°~ 9°,30 min/次,2次/d。每次活动后膝关节处均可冰敷30 min,以减少关节肿胀。

1.2.3.5 手法、理疗及中药熏洗 为减少术后引起关节粘连,在活动关节前使用蜡疗、中药(本院自制的下肢洗药)熏蒸,熏洗患肢1天2次,以软化瘢痕组织。也可采取手法推拿按摩来达到关节松动的目的。

1.2.3.6 注意整体练习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可能多的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2]。

1.2.3.7 本体感觉和神经的康复 应在第3周开始。当膝关节损伤或关节手术时,膝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3]。而一部分本体感觉要靠特殊的训练,除加强肌力外,一部分本体感觉要靠特殊的训练,如引导负重练习,站在平衡板上进行静止及活动练习、利用平衡训练仪进行训练曲线跨越、单腿站立、直线跑、往后跑等。电针治疗仪的应用,20 min/次,2次/d,以刺激神经恢复[4]。

1.2.3.8 渐进性的康复训练 争取2周膝关节屈曲达90°,6周后达120°,8周可基本达到正常。出院后继续加强以上训练,纠正异常步态,及上下楼梯练习,术后2个月内,一直带着支具,休息时将支具锁定在伸直位。渐进性训练,定期复查。

2 结果

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关节稳定程度和关节功能情况分4级。优:膝关节无疼痛或不稳定症状,能工作或参加一般体育项目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良:轻微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偶而会有膝关节不稳,但上、下楼无困难。可:中度疼痛并伴有关节不稳定,影响工作,上、下楼有一定困难,膝关节屈伸受限。差:疼痛明显,影响正常生活,上、下楼困难,膝关节屈伸受限严重。对本组25例患者进行了5~18个月的术后随访,优1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

3 讨论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直接引起前交叉韧带的松弛,膝关节不稳,最终造成膝关节的退变与骨性关节病的发生。术后康复训练日趋早期,快速、激进,期望在获得良好稳定性的基础上尽早恢复正常的膝关节运动功能[3]。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早期进行功能训练[5]。完美的手术,配合科学的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措施(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功能训练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各种运动方式相结合等),才能使膝关节达到理想的功能恢复[6-7]。

[参考文献]

[1] 崔快. 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61-4862.

[2] 张秀美,孙士英,刘茹,等.康复指导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B):337-338.

[3] 敖英芳. 膝关节交叉韧带外科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107-109.

[4] 张宁,李英丽.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05例康复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89-90.

[5] 朱兴建,杨兵,冯劲松.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J]. 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51.

[6] 严巍,刘长亮. 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8):2173-2175.

篇5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44-02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髁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等较为常见,可见膝部韧带受损,关节活动障碍,下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发现早期护理利于关节软骨磨合、修复,进一步改善血液回流,促使肿胀消除,降低深静脉血栓、关节黏连等事件发生风险。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后功能的影响。

1临床及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共37例,男女之比为20:17,年龄平均(3917±356)岁;其中,10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2例为股骨髁间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6例为股骨髁上骨折。

观察组:共37例,男女之比为22:15,年龄平均(3902±338)岁;其中,12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0例为股骨髁间骨折,10例为髌骨骨折,5例为股骨髁上骨折。

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别微弱,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听取患者主诉,告知其正确克服疼痛方法,密切注意渗液、包扎等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观察组在此操作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在于:①心理干预,维持健康心理状态是促使机体康复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其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配合度,为其普及疾病知识,提高其认知,详细讲解早期康复流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心中疑问,为其展示成功案例,进一步提高其治疗信心。②主动训练,术后一至两天,以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为主,每次一百次,术后三至五天,略微垫高膝关节部位,以二十至四十厘米为宜,加强下肢伸直运动,每次维持一百五十次,术后六至八天,引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直腿抬高练习,每天以一百次为宜,术后十二至十四天,双手抱小腿中下部,并练习屈膝,每天以一百五十次为宜。③被动锻炼,在主动训练过程中,适当进行被动运动,以膝关节屈伸为主,每天维持一小时,根据患者耐受,不断增加运动量及关节屈伸度。④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主动、被动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栓、异位骨化等,并嘱咐患者遵医嘱行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发生,再次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获取其积极配合,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日常训练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

13实验指标观察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功能改善情况。

膝关节功能采用KSS量表进行评估,涉及疼痛、屈曲畸形、活动度等,最高一百分,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佳。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分析采取SPSS2100软件,存在对比差别以两者之间P

2结果

21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为(4743±526)°,观察组数据为(4702±488)°

观察组干预两周后、四周后数据分别为(8409±323)°、(9388±

542)°,P

显然,两组干预前数据无对比差异,P>005,干预两周、四周后,观察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122±437)分,观察组为(5009±668)分。

干预三个月、六个月后,观察组数据分别为(7078±525)分、(8590±418)分,对照组为(6147±382)分、(6970±711)分。

两组相比,干预前对比性不强,P>005,干预三个月、六个月后,?^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膝关节结构复杂,与下肢行走、负重等有直接关系,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软组织严重损伤较为常见,通常累及关节面[2~3],坚强固定存在一定难度,需进行长时间制动,这也会造成骨折愈合畸形,引发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等。

本文观察组在基础干预的同时,加强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持续被动活动,促使关节活动度增加,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4~5],可避免出现关节粘连等现象,且能够促进营养代谢,便于骨折端愈合,主动锻炼则能够帮助肢体消肿,促使骨折愈合,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现象,其中以肌肉等长收缩等训练为主,不仅能够促进淋巴液、血液回流,消除肿胀,还可通过骨折生理压力,促使相关功能恢复,科学规范的早期康复可促使肢体功能改善,进一步改善自理能力。

篇6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康复训练;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是常见骨折之一,主要发病原因是青壮年多由于强大暴力所致,老年人多是由于骨质疏松,外伤后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多需要长期卧床,在卧床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1]。现总结性回顾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长春市中医院住院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7.25岁。2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行动力髋内固定,7例行人髋关节置换,3例行三枚空心钉固定,住院时间13~62d,平均24d。

1.2方法

1.2.1运动康复措施

1.2.1.1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早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消退肿胀,提高肌力,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①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并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这种练习可以促进患肢血液的流通,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②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每日要大于300次。③术后3d应开始CPM练习(2次/d,30min/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min。

1.2.1.2初期:(2~4周)

初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关节活动度及提高肌力。①开始直腿抬高练习(10~20次/组,1~2组/d)。②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开始髋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10~20次/组,1~2组/d),动作要缓慢、用力,屈膝屈髋要达到最大限度,保持10s后缓慢伸直。③继续加大CPM练习角度,若骨折处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达90°。④在保护下,开始下地扶拐行走,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

1.2.1.3中期:(5周~3个月)

中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强化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通过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逐步尝试增加患腿负重,改善步态。①负重及平衡练习: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开始负重及平衡练习。根据骨折愈合的程度,可在平板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至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②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练习,在抱膝屈髋位逐渐缩短足跟与臀部之间的距离,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③开始蹬车有氧练习,逐渐由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④加强腿部肌力练习,包括后抬腿练习、俯卧位抗阻屈膝、抗阻伸膝练习。⑤提踵练习。

1.2.1.4后期:(4~6个月)

后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若骨折完全愈合,并足够牢固,即可开始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①随着肌力的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②跨步练习,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③患侧单腿蹲起练习,动作要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1.2.2专科护理①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康复。要关心体贴患者,对急躁、发脾气或心灰意冷、抑郁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分散注意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参加一些适当的文娱活动等。②饮食护理。患者受伤或手术后短时期内,食欲会受到影响,老年、体质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可能更明显。饮食应注重色、香、味,以刺激食欲。多吃一些辣椒、西红柿、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台。③二便护理。患者手术后,可能会卧床一段时间,要帮助患者应学用大小便盆排便。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通便药物,如麻仁丸、番泻叶等。长期卧床易发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可适当多饮水以利于利尿。④护理。患者体息时宜适当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踝关节高于膝关节,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内收,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⑤个人卫生护理。卧床时,除每日冼脸、刷牙外,还应定期洗头,保持身体清洁舒适。洗澡不便,可改为擦浴。衬衣裤要经常更换,保持皮肤清洁。伤肢穿裤子不方便,脚趾血液供应差,寒冷季节可缝制棉脚套保护。⑥预防并发症护理。应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痰咯不出时,可拍打背部进行协助防止坠积性肺炎;要经常翻身,防止骨骼突起处长期受压而发红、糜烂、形成褥疮,必要时,在骶尾部、脚后跟等处放置气垫或棉圈;如果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要把患腿垫高,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出现脑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结果

功能训练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组42例患者均给予适当的的康复训练,通过训练预防了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经电话或上门随访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或部分生活自理。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其发病机制多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疾病,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分泌低下,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小肠吸收钙的能力减弱等原因,致使骨形成缓慢造成骨质疏松症[2]。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时间3~12周,如果出现并发症,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作者认为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并治疗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强功能锻炼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3,4]。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4.

[2]耿丽华,金芳.骨科创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5):233.

篇7

【关键词】 骨科; 术后功能锻炼;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6-02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pplication in Humeral Shaft Fracture Recovery Treatment after Operation/LI Jing-zhong,ZHANG Lei,ZHAO Chun-y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6-87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e guidance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unction exercise,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Method:Selection January to June 2012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60 cases of humeral fractures in patients treated by using random numbers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fluence o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Result:Observation group in hospital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High quality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City,Kunming 650021,China

外科手术不是骨科疾病治疗的终结,而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相关的临床实践证明,如果只是单纯的行外科手术治疗,而没有贯穿于其中的相应康复治疗,骨科疾病患者难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或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在现实的临床工作中,由于外界的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往往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从而大大影响了骨科疾患的治疗效果[1]。目前,随着国内大范围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以及笔者所在科室3个病区积极中央下发的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护士在护理服务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整体护理,把患者的康复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力争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2-3]。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对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护理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优质护理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男43例,女17例,年龄14~84岁,平均(49.1±1.5)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开展术后早期康复,健康教育是康复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须与患者系统临床康复评估为基础,由于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在评估中与康复师互相沟通,参考相应的临床及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流程,同时应根据康复过程出现的情况(如并发症、急症等)及阶段性康复评定结果,动态调整康复流程[4]。

1.2.2 术后早期康复计划 (1)手术当天麻醉苏醒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伤口渗出少,可在指导下主动活动腕关节和手指。(2)术后第2天,待能够下地,行“钟摆样运动”,下地站稳后弯腰,上肢自然下垂,做悬垂回旋动作(划圈),或做钟摆样前后或左右两侧摆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5次/组,3~4组/d。运动后需用冰毛巾冷敷伤口周围,以利消肿止痛[5]。(3)术后3~6周,骨折初步愈合,开始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如①外展、外旋: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放在头颈部后方,两肘向前、后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外旋;②后伸:双手扶椅背,慢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③前屈,上举:患侧手扶墙壁,做手指爬高运动,练习肩关节前屈,上举[6];④上举、前屈:双手持一木棍做上举,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外展、上举、前屈;⑤后伸、屈曲:健手后伸,手背摸背部最高点,触及肩胛骨,再以健手托患肘摸对侧的肩胛骨[7]。(4)肌力训练,主要是三角肌:①术后3~6周,三角肌的等长收缩训练(不产生关节运动的肌肉力量练习),可以防止肩部废用性肌萎缩。然后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可以控制在每周增加5°~10°;②术后7~9周,主动活动肩关节,等长收缩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③术后10~12周,抗自身重力主动活动肩关节训练,自我牵拉肩关节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④13周以后,主动活动肩关节,使关节活动达到正常,逐步增加抗阻抗练习,使肌力完全恢复[8]。

1.2.3 健康教育 是术后早期康复的关键,护士在康复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骨折治疗不仅要求骨折的愈合,更加重视功能的全面康复,因此骨折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中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基础,功能锻炼是功能康复的关键,应让患者了解基本病情和康复目的,积极配合,并让患者学会返家后可以开展的康复训练方法,理解全面康复是骨科康复的最终目标。

2 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8.53±0.25)d,全面康复25例(83.3%),行二次护理5例(16.7%)。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5.98±0.46)d,全面康复29例(96.7%),行二次护理1例(3.3%)。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明显,住院时间短,病情康复快,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性指导训练,能够及时的缓解患者因为病情产生的精神压力,提高自我康复意识,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整和求生的欲望,对于增强和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更加的明显。老年患者生活条件简单,好多身边缺乏必要的朋友或家人的呵护,护理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呵护,对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痊愈情况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需要,主动的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我护理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效果更好。

患者在进行康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其中患者在肩关节的恢复效果是否明显,取决于患者是否坚持持续高效的康复训练,肱骨干骨折术后护理过程中,不建议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性训练,等局部组织愈合之后,再开始进行大量的活动性锻炼,患者的康复功能比较显著,可以达到骨科康复的最终目标,缩短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关骅,张光铂.胸腰段骨折手术决策流程的量化及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1,19(6):64-65.

[2]王彦科.可膨胀髓内钉在24例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20-121.

[3]谢崇英.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8(12):161-162.

[4]熊英.护理路径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32-133.

[5]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7-108.

[6]李玉兰.循证护理用于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92-93.

[7]陈静,凌坤.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38-139.

篇8

【关键词】老年骨颈骨折;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2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74.5岁。导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原因:12例坠落伤,8例车祸,5例摔伤。患者在患病前有10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心脏病,6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1.2护理方法

1.2.1手术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治疗,患者则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医护人员面对这样的情况时,

(2)饮食护理。应该给予患者食用丰富果胶成分、粗纤维、高钙、维生素高、高蛋白等食品,让患者多饮水,避免出现便秘等情况,对于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患者的饮食应该以低脂低盐为主。

(3)牵引治疗期的护理。确保患者的正确性,卧硬板床休息,患肢制动,穿“丁”字鞋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外旋,不侧卧,两大腿间放一软枕,防止患肢内收,患者的骨盆、躯干应在同一直线上,近端肢体和牵引方向呈现直线方式,不能够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较大重量会导致骨折无法全面愈合,较小重量则会造成骨折矫正出现畸形的情况,因此,应该通过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

(4)加强观察。①由于创伤刺激,可激发或加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多巡视,尤其是夜间,若患者出现头痛、头昏、四肢麻木、表情异常,健肢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②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的变化,包括患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皮肤感觉,若发现患肢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2.2术后护理措施

(1)常规护理。术后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防止窒息、失血性休克、心律失常的发生。

(2)引流管护理。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和堵塞,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每30分钟挤压并记录,注意观察腹股沟、髋部和大腿外侧有无肿胀,防止引流液积聚于创腔。

(3)护理。术后6小时取仰卧位,患肢软枕垫高15-20cm,保持外展中立位,禁止患侧侧卧。必要时穿“丁”字鞋,防止髋关节外旋和内收。

(4)患肢观察。注意观察术后患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下肢神经损伤、感觉障碍、肢体肿胀等。

(5)并发症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的抵抗力、免疫能力均出现下降的情况,患者机体因为手术等原因则容易发生并发症等。①肺部感染: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患者在完成手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呼吸道进行干预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切口感染:注意观察术后切口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体温、血常规、血沉是否异常。③下肢深静脉血栓。注意观察肢体有无肿胀,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异常感觉、有无被动牵拉足趾痛,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现上述症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或继发肺栓塞。④脱位: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肢体有无内旋或外旋,局部有无疼痛和异物突出感。

(5)褥疮护理。由于老年患者有着较为干燥的皮肤,且有着较差的外周血供,另外,由于患者有着较长的卧床时间以及牵引,则会发生褥疮等并发症,应该确保患者有着清洁的皮肤,床整无渣屑,每2―3小时帮助患者按摩皮肤以及翻身。

(4)如患者合并肾脏病、心脏病等疾病,应该对患者的尿比重、尿量、心律、脉搏以及血压等情况进行细致的监测,一旦患者出现全身浮肿、尿比重升高、无尿、少尿、心律不齐、胸闷以及心慌等情况时,则应该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对输液量、输液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控制输液速度在每分钟30~50滴为佳,每天控制输液量在1500―2000ml为最佳。

(5)糖尿病护理措施。由于患者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血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对尿糖指标采用尿糖试纸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患者尿糖、血糖等指标,采用胰岛素合理的进行调整,确保血糖指标处于正常的状态[3]。

1.2.3功能训练

(1)患者在完成手术后第1天,应进行股四头肌被动或者主动等长收缩锻炼,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患者在完成手术的48h后,除了锻炼肌肉的收缩能力,还可以通过康复机器对关节的锻炼进行辅助,活动锻炼有着较小的幅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角度,锻炼的速度应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患者每次锻炼为1h,3―4次/h。

1.2.4出院指导

(1)管理。嘱咐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患侧卧、不盘腿,3个月内不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2)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3)功能锻炼。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做到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

(4)复诊。嘱患者每月复查1次,完全康复后,每年复诊1次。

篇9

关键词: 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疼痛;康复

据资料统计,我国的创伤性骨折的案例越来越多。在治疗上,主要是通过手术和功能锻炼者[1]。由于疼痛症状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关键因素,为了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我院骨科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对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了疼痛控制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20例。均符合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且均为股骨骨折,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②神经根血管损坏者;③术前诊断不明确,术后意识不清楚且具有语言和行为障碍者[2]。其中,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20~50,平均(45±12.5)岁,致伤诱因:高空坠落伤25例,重物撞击伤35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患者年龄20~48,平均(35±11),致伤诱因:高空坠落伤27例,重物撞击伤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致伤诱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包括观察病情、预防病房症、康复指导等[3]。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了疼痛控制护理,主要是:① 成立疼痛控制小组。主要有骨科医师、麻醉师、专科责任护理等。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分析,并结合疼痛护理计划对患者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护理前向患者适当说明,争取其配合。②环境护理。病房要按时打扫和消毒,可适当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为了保证患者的休息,严禁闲杂人等在病房附近吵闹喧哗。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行为语言都要具有亲和力,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从而加剧疼痛。③ 饮食护理。在患者康复期间,应保证患者的饮食清淡而且营养均衡。食物主要以高热量、 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为主,适当食用谷物类食品防止患者便秘。④ 物理镇痛。在康复期间,需要患者抬高患肢,结合疼痛部位进行适度的按摩。在按摩前,要先跟患者沟通,以免按摩过程中患者感到不适。⑤ 心理护理。在康复期间,护士除了采取药物止痛外,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建议家属在陪伴患者期间可以多看看喜剧性的电影,分散患者的注意力。⑥ 松弛训练。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护士指导患者做一些特定动作,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练习。训练期间给患者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⑦ 质量监测。对于患者的疼痛和康复情况,护士长要及时跟进,并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整个疼痛控制的疗效和问题,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基础上及时改进。

1.3 评价指标

①疼痛:1级(无痛);2级(轻度疼痛):对疼痛的感知度较弱,不妨碍日常生活;可以忍受,不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3级(中度疼痛):疼痛感较明显,需要药物控制;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4级(重度疼痛):极度疼痛,无法正常作息,且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出现部分肌肉抽搐现象。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少,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详见表2。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的康复过程较为漫长,患者在康复期间,术后疼痛使身体状况和情绪都不稳定。为了帮患者早日康复,减轻痛苦,采取疼痛控制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对观察组采用了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了疼痛控制护理,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在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上都比观察组的情况好很多,说明采取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提示医院在以后的相关病例中应积极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也较高。所以,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制度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6):237-238.

篇10

【关键词】 系统护理; 股神经阻滞; 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康复训练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on Aged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Quality of Life and Function Training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U Chuan-lin,YANG Lin,WANG Ya-n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097-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on aged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quality of life and function training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ethod:Ninety aged patients who ha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group C),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group(group D)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group(group E),with each group 30 patients.The self-assessment lists of anxiety(SAS) and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S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postoperati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24 hours and 48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knee joint flexion angles were recorded when making the knee-joint had a passive activity of flexion and extension,VAS scores in quiescent condition and continuous passive flexed knee joint exercise were recorded.Result:Compared with group C,the SAS,SDS and VAS scores of group D and group 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scores and knee joint flexion angl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D and group E(P

【Key words】 Systematized nursing;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Analgesia;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East Division of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7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3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骨性关节炎(OA)终末有效的治疗方法,据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统计,每年有超过47.8万人接受膝关节置换术[1]。TKA患者中高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如何完善术后镇痛、利于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并且对老年人生理干扰小、副作用少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2]。TKA术后抗凝治疗限制了硬膜外镇痛,近年来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因其术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已逐渐成为TKA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过程不能仅仅关注躯体症状的改善,还应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是近年来护理研究的热点[4]。但系统护理干预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否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系统护理干预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评审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90例。纳入标准:年龄65~80岁,性别不限,体重50~70 kg,ASA分级Ⅰ~Ⅱ级,无精神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阻滞禁忌证。排除标准:(1)骨折术后

1.2 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入室后常规监测HR、SpO2及MAP,开放外周静脉。在神经刺激器(Stimuplex~HNS11,B/Braun,Germany)引导下于患侧行股神经穿刺置管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腹股沟韧带下2 cm定位股动脉,Contiplex⑧ D包22 G 55 mm神经刺激针于股动脉外侧1 cm处与皮肤成30°角向头侧进针,刺激电流1 mA,出现股四头肌明显收缩或伴有膝盖跳动时,降低刺激电流至0.3 mA,股四头肌仍有明显收缩时经Teflon导引器送入导管10~15 cm。术后经股神经导管连接镇痛泵(美国Baxter公司)。药物配方: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g/mL。容量200 mL,5 mL/h,冲击量3 mL,锁定时间60 min,镇痛泵在术后第2 d晚拔除。三组病例均行患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C组术后只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不使用术后镇痛泵,D组术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同时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E组术后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干预护理等同时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

1.3 系统护理

1.3.1 心理评价和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全面收集患者多方面资料,根据情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教育,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提高认知水平,其次讲解情绪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指导患者学会放松,对病人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和意向想像治疗;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指导家属予以体贴和关怀,以激发患者的生存欲望[5]。

1.3.2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病情制定不同饮食方案,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减少脂肪摄入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严格控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总摄入量应

1.3.3 运动干预护理 术前通过评估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及周围肌力的情况,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和引体向上运动。指导患者术后经常训练,以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坠积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 天用弹力绷带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将患肢用特制的下肢垫垫高;膝关节周围置冰袋冷敷2 d。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其进行踝泵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早期由于麻醉效应未完全消失,患者能够很容易地收缩股四头肌,使膝关节伸直,这在患者心理上形成暗示,收缩股四头肌并不困难,使术后股四头肌锻炼更加有效。此阶段的目的旨在控制疼痛、肿胀,预防感染。术后第2~3天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PM)进行功能锻炼。开始活动范围为15°,以后逐天递增10°,1~2次/d,30~60 min/次,向患者说明进行CPM锻炼不仅不增加疼痛,反而能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这一阶段的目的在于不增加疼痛、肿胀的前提下发展肌力,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避免TKA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第4~14 天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锻炼。患者可移坐至床沿,双腿下垂,用健肢脚抵住患肢跟腱处,向前推动患肢做屈伸动作;也可在有人看护时,让患者坐到床边,双手抓住床沿,双下肢踩在圆球上,用健肢控制圆球前后滚动带动患肢做屈伸运动,此阶段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大的肌力并提高肌耐力[7]。

1.4 观察指标

1.4.1 心理状况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8]。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均进行评分,共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1分为没有或很少出现焦虑、抑郁情绪,2分为部分时间有焦虑、抑郁,3分为大部分时间有焦虑、抑郁,4分为几乎全部时间都有焦虑、抑郁,共80分,评分高于41分表明有焦虑及抑郁情绪,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的程度也就越高。

1.4.2 生活质量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9]。问卷包括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和3个子量表,共30个项目,满分100分,其中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低于60分表示生活质量较差,60~70分为合格,71~80分为良好,高于80分为优秀。

1.4.3 康复功能 记录患者术后24、48 h进行持续膝关节被动伸屈锻炼(CPM)时关节屈曲角度,同时记录术后24、48 h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与C组比较,D组和E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降低(P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C组比较,D组及E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

2.4 三组患者术后24、48 h膝关节屈曲角度及静息状态、CPM时VAS疼痛评分比较 与C组比较,D组及E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降低(P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手术所致组织创伤是TKA术后引起疼痛的最主要原因,多数患者术后早期往往因为切口疼痛而不愿意主动进行锻炼[10]。因此,术后良好镇痛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此外,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既可尽早恢复患肢关节功能、提高手术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又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1]。因此,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进行良好的镇痛尤为关键。

焦虑自评量表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者的主观感受,为临床心理咨询、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2]。抑郁自评量表(SDS),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只是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评定有困难,同时,SDS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13]。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共有74个条目,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受评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14]。因此,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以保证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本研究发现C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降低,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少、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较高,而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联合常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略有改善,生活质量略有升高,膝关节屈曲角度略有增加、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略有降低,但是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升高,膝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增加、静息状态和CPM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恢复不但与膝关节的病损程度有关,与术中的操作、良好的术后镇痛及围手术期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干预也有重要的关系[15]。其可能原因有:首先,在关节手术后,“坚强固定,早期活动”的治疗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但早期活动带来的疼痛使得患者需忍受一定的痛苦,这不仅影响了住院患者的医疗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16]。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放置较长时间,且由于是局部阻滞,可避免全身应用毒麻药物的并发症,安全性高,同样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和术后康复程度(如早期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和早期行走锻炼),是一种让患者非常满意的术后镇痛方式;其次,系统护理干预要求护士从心理状况、饮食护理和运动干预护理制定护理计划时,要充分体现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愿望,由于术后良好的镇痛可以使患者乐意接受和参与,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为病人创造了良好的康复环境。

综上所述,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是一种整体化、个体化、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联合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改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促进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小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87-88.

[2]李云霞,龚雅萍,邱瑾.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程序化疼痛护理规程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19-23.

[3]高升焘,孙爱娟,张鹏,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1):54-58.

[4]孙晶,王六尾.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30-132.

[5]侯芳华,江素玲,李洪华,等.系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11):1384-1386.

[6]尹红英.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197-1199.

[7]汤舜銮,李惠卿,洪瑜玲,等.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4-5.

[8]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27.

[9]柯梅,刘连珍,王瑞海.癌症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2,2(6):57-58.

[10]石英,鲁开智.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镇痛中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17):2242-2245.

[11]杨晓莉,巩雅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385-386.

[12]李玉芬,李彬彬.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4):785-786.

[13]王秀梅,邹玉敏,朱劲松.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36-137.

[14]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27.

[15]杨景玲,杨永慧.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