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食品安全与营养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食品安全与营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食品安全与营养

篇1

开幕式过后,大会组织的各个分论坛陆续展开。论坛的演讲嘉宾均是国内外知名的婴幼儿营养和食品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当中既有来自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中国机构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官方机构的代表,也有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者,同时还有来自新西兰、美国等地的国外专家。他们演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全球及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婴幼儿营养、食品安全及辅食添加等热点话题。各位发言专家学者就各自的专业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徐及先生论述了如何从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方面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食品部门面对的挑战;食品控制、可能造成食品的危害因素、消费者的特别关注点、常见的预防性措施等问题;还从国际贸易、食品法典、动植物检疫、技术贸易壁垒等方面分析了食品的重要问题。从以上分析可反映出建立并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如何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时又应该掌握原则和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且有着特殊性,必要时可以更多地寻求国际技术援助以更好地完善国家食品控制体系。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张志强处长在其发言中提到,食品卫生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要技术手段,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民的健康保护。到目前为止,卫生部已制定了各类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四百多项,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此外,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荫士安教授也对中国婴幼儿喂养与健康状况做了精辟的介绍。荫教授在总结时表示,随着爱婴医院的创建与完善,我国母乳喂养率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现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婴幼儿的哺养方式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例如婴幼儿贫血问题仍十分突出,这些都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会议期间,本刊记者与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食品质量报记者等联合对享氏国际集团的高层进行了专访。

亨氏公司首席质量官Debbie Crosby女士阐释了亨氏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传统。她指出:

自公司成立135年以来,亨氏始终把质量和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司创始人H.J.Heinz将最早生产的产品芥末就盛放在清澈透明的玻璃瓶里,让顾客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里面只有纯芥末,没有掺假的木质纤维、萝卜和叶子。他还敦促美国政府为食品安全立法,从而促成了纯粹食物与药品法,而当时其他食品厂商都纷纷反对。我们的创始人遗留下来的传统直至今天还发扬光大。质量和食品安全仍是亨氏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产品的生命线。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和流程需要在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过程控制和确认。亨氏将全球所有子公司的最佳做法都吸纳进来,与其全球所有的技术团队共享。如果在某地开发了更严格的法规程序,亨氏就会设法让其全球的生产都符合这些标准和程序。例如,在美国有“罐头食品低酸法规”,公司就设法在“全球灭菌操作手册”中使其成为标准规程。亨氏还在其全球所有生产厂家启动了过敏源控制行动。

作为今天亨氏的员工,我们有责任将保障食品安全的传统继承发扬,正如许多年前,Henry John Heinz所说:“将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亨氏营养研究所主席David.Yeung博士强调了食品安全在婴幼儿营养中的重要性。他谈到,婴幼儿是最敏感的消费者,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依赖于我们提供给他们营养的食物。同样重要的是以安全的方式把食物提供给婴儿,以确保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风险。无论是家中自制的食物还是购买的食品,食物提供者都必须考虑到以下方面:营养成分、组织形态、过敏物质、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和其他杂质。食物提供者在保证达到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亨氏公司通过纯度保证计划,在婴幼儿食品生产的三个不同阶段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进行了三重检测,本次阐述的目的就是描述食品企业如何保证给婴儿提供最佳营养的安全的食品。

亨氏联合有限公司总裁叶善妍女士向记者介绍:

1984年,美国亨氏食品集团与广东燕塘企业总公司及广东省联合食品企业中心组成合资企业――亨氏联合有限公司,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合资企业之一,公司专门从事婴儿营养米粉系列产品的生产。现在,该公司已为中国数千万的宝宝带来了各种优质婴儿米粉、营养饼干和瓶装婴儿食品等。自生产第一批产品以来,亨氏已经生产出5亿多盒的婴儿营养米粉以及一千五百多万瓶瓶装婴儿食品,产品深受父母们的信赖。

1995年,享氏联合有限公司更被国务院发展办公室评选为全国最大的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2001年,享氏联合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获得国际及国内认证管理部门授信认可的ISO9001(2000年版)双认证。2003年,亨氏联合有限公司荣获国际上权威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HACCP)”认证,再一次肯定了亨氏在保证其产品的卫生与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

篇2

据我国卫生部12月1日通报,截止到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为29万余人。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食品的安全与否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能否达到最佳状态密切相关。在生产、加工、贮存、流通和消费的诸多过程中,儿童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进而使儿童食品的安全发生问题。

我国“婴幼儿食品标准”已经在两年多前开始再次起草制订,目前正在修订过程中,但因“三聚氰胺事件”的出现,将推迟公布。虽然“三聚氰胺”不在“食品标准”的内容之中,因为“三聚氰胺”并不是简单的食品质量问题,而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三聚氰胺事件”使制订“标准”的科学家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标准”应更结合最新的科学概念和更关注生产加工和贮存等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的要求应该是,满足营养素对人体的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是安全的,对此,科学家有责任使其更加符合科学和现实情况。

风险评估能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无论是政府、食品加工企业还是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容讨价还价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对政府和食品加工企业都非常重要。”目前,联合国设有全球风险评估机构,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农药残留联席会议、微生物风险评估联席会议、特别咨询专家组。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主动行动,重在预防,对此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提交安全性数据。在欧盟和加拿大等地风险管理机构也在发挥着作用。在全球风险评估促进了国际法规的发展,2003年的调查中发现,99个国家都设有霉菌毒素的法规,比1995年增长了30%。

我国应尽快建立多项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机制

我国大部分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都是和国际标准一致的,或是来源于国际组织标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起步较晚,有些法规还没有完全覆盖婴幼儿营养品。这里当然也包括我国目前食品卫生标准中对致病菌的要求几乎是一概为“不得检出”等问题,从而降低了标准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乳制品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05 -03

一、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亟需完善

(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乳制品食品安全事件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领域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了压倒中国乳制品表面祥和繁荣假象的最后一根稻草,乳品问题逐一暴露在人们面前。很多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调查后发现三鹿奶粉中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因此事入院的婴幼儿有10000余个,治愈出院的仅有1000多例,仅为患病人数的十分之一。随后,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检测报告中, 蒙牛、圣元、光明等国内知名品牌均被揭底,存在三聚氰胺严重超标问题,抽检的175家企业66家已停产。这不仅是对我国商业信誉的一次重创,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2013年11月,大陆民众所熟知的台湾味全、统一等品牌的鲜奶中检出残留抗生素,而此等残留用药不属于当地“动物用药残留标准”中容许的药品。

2014年台湾味全再次牵涉到“地沟油”事件,味全236家上游经销商、加工制造者以及937家下游生产商,共139项产品被卷入了问题油事件。味全旗下多种产品下架,被处以巨额罚款。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味全屡次出现问题油以及其他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而食品安全事件最终会拖累味全自身,对其品牌以及业绩都会有所伤害。”①

(二)我国乳制品标准主要问题分析

乳制品行业一直陷于质量安全风波之中,而且食品安全的主体不仅仅有个体条件不佳的小企业、非法经营商,更是逐渐蔓延到全国性的大型乳制品企业。以上文提到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此案成为我国乳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一方面重创了国内乳制品品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对乳制品行业监管的漏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改革。

(三)我国乳制品标准面临的挑战

上述事件直接引发了乳制品大量进口、奶剩等问题。这不仅对我国国内的乳制品行业带来一系列压力,还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带来诸多挑战。

第一,我国乳制品标准和国外乳制品标准出入甚多。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的限定有严格于国外之处,会导致国外的合格商品无法进口到我国;抑或是国外的标准更加严格细致,我国未对此做出规定或者即使有相关标准国内企业也难以达到此标准。

第二,各个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限定和标准规定不一致。有的国家会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以获得更好的口味与外观,而这种食品添加剂在进口国有可能是被禁止的,或者用量的限制较之出口国更为严格。以我国为例,“金箔”在2015年以前在我国一直是严禁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之一,但在日本、印度却允许添加。

二、我国乳制品标准无法满足我国需要

(一)我国国民对于乳制品品质(蛋白质、菌群种数等)的需求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采样了三百多位群众,了解我国国民对乳制品的需求。我们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大致得出下面两个关于我国国民对乳制品品质需求的结论。

首先,国民对于发酵乳、巴氏杀菌乳和调制乳更为关心。根据对受访者经常购买的乳制品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36%选择了调制乳,超过50%的受访者选择了巴氏杀菌乳,而选择发酵乳的人数则将近70%。而对于其他乳制品例如干酪、生乳等勾选的受访者相对较少。我们承认这样的调查结果跟我们的受访对象年龄普遍较为年轻有关,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大致可以从调查结果中看出,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牛奶、酸奶以及各类果味乳制品占了较大的比例,购买奶粉的人数并没有我们起初预想的多,而且大部分购买奶粉的人为中年人,经过进一步调查得知他们多数为自己家中的婴幼儿、青少年或者老年人购买奶粉。

其次,国民对于乳制品中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含量要求多。国民对于我国乳制品中可能会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质并不了解或者关心度不够,仅仅是泛泛地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的乳制品质量有保证。但事实上,正常的食品添加剂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只有列入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名单中的产品才可以被称之为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均称为非法添加物。其二,国民还是会选择蛋白质和钙、纳等其他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的乳制品,来补充营养。但实际上,乳制品包装盒上面标注的相关营养元素的含量所述否准确真实我们并不知道,并且近年来对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测算方法也越来越多,一些测试方法并不能将真实的蛋白质含量测试出来,这就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国现有乳制品品质不能满足我国国民需求

首先,国民对我国乳制品安全缺乏信心。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您最倾向于购买哪个国家的乳制品?”这一问题来了解国民对于我国乳制品和进口乳制品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63%的人偏向选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乳制品,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奶源好”“质量有保证”“名气响”等。国民认为进口奶粉不管在包装上还是在品质上都明显优于国产奶粉。

其次,乳制品标准在我国国民中普及度不够。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数量高达77%的受访者并不清楚我国现有的乳制品标准,22%的受访者只是听说过,清楚了解我国乳制品标准的仅有1人。甚至有调查者在不满意我国现有乳制品标准的理由中填写了“相关标准普及度不够,不清楚具体标准”。由此可见,乳制品标准在我国的普及度远远不够。试想消费者在不了解我国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放心购买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各类乳制品呢?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当大力宣传和普及乳制品标准,更好地听取和吸收大众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来完善现有的乳制品安全生产监督体制机制,从而进一步推进乳制品标准的优化。

三、对我国乳制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对乳制品卫生标准的研究力度,建设乳制品安全标准分级制度

第一,对于婴幼儿而言,奶粉的营养含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婴儿的主要营养摄取来自于母乳和其他乳粉,但一些母亲由于乳汁不够或因身体等各种原因无法哺乳,乳粉占婴幼儿饮食结构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乳粉的营养成分含量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我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中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巨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奶粉中三聚氰胺的超标导致了将近四万婴儿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婴幼儿的乳粉标准制定中对于一些对婴幼儿身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和食品添加剂应该严格限定。

第二,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家长们通常会选择蛋白质和钙含量较高的乳制品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帮助其骨骼增长。而对于老年人而言,子女通常也会为其选择钙含量较高的乳制品,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但由于该类产品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都是由企业自行制订企业标准,产品质量相差悬殊。所以对于青少年和中老年乳制品标准的制定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应当根据青少年人和老年人的特别需求,尤其是对乳制品中钙含量的需求,制定相关的国家统一标准。这样,消费者在购买相关乳制品时才能有所参考,更加放心。

第三,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通常根据自身身体情况不同、需要补充的营养不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乳制品。例如成人乳制品中通常会含有益生菌,从而促进酶解作用,使蛋白质、脂肪及糖分解,有利于消化吸收。经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如今市场上流通的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种类繁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3年第3号――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中所列举的益生菌种类有: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长双岐杆菌、短双岐杆菌、青春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但我们难以从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包装上明确得知其含有的益生菌种类,这也是令人担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完善对益生菌等其他菌种的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

此外,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女性在选择发酵乳和乳粉时,通常会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产品,有些调查对象甚至明确表示会选择购买脱脂和零脂乳制品。但是问题在于,如今市场上流通的脱脂的乳制品样式各异,并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并且,我们认为,由于低脂肪含量对特定人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于零脂标准的认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首先,要建立一个统管全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如美国所建立的食品安全。在我国可以合并现有食品监管的相关部门,将商检、质检、卫生、工商、农业等执法部门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合并,由统一部门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

其次,成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独立、客观的优势,同时能够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提高执法效率。设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利于利用分散在各个省市的科学研究所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乳制品检验工作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使乳制品市场更加规范化,提升乳制品在国民心中的满意度。

(三)加快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支持系统

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支持系统有利于更好地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服务。不仅要提升我国乳制品安全检测的硬件设施,更要提升相关科技产能建设。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食品检测技术,并完善我国目前的乳制品检测科技。应当在国内适当地方建立乳制品生产监测点,使监测点所收集的样本代表全国的平均水平。通过定期对乳制品生产厂家检测,以保证将各类不达标乳制品扼杀在摇篮里。

(四)建立危险性评估技术,推动诚信市场建设

政府要建立危险性评估技术以及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立。我国加入WTO以后食品安全规范标准等要与国际接轨。在保护我国人民健康的前提下应制定相应对策。将我国乳制品卫生标准体系及其技术内容与国际组织标准及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风险分析提出与乳制品安全控制相关的风险分析指南,进一步完善我国乳制品标准体系,生产老百姓放心购买的乳制品,推动建立诚信市场。

参考文献:

[1]聂迎利,许怡然,王礞礞,陈慧萍.年终盘点:2014年中国乳业大事件回顾[J].中国乳业,2015.

[2]何丹.中国乳制品安全规制问题研究[J] .商界论坛,2014.

[3]陈杉.浅析乳制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J].饲料博览,2011.

[4]张子淇.乳制品监管中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郑风田,胡文静.从多头监管到一个部门说话:我国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急待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

[6]郭斌.对食品安全立法及改革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02).

[7]李海金.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5,(12).

[8]潘文.我国食品安全成因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4).

[9]吴睿鸫.食品安全标准何时告别“双轨制” [J].中国财经报,2009,(09).

[10]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2002,(02).

[11]杨辉.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策[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7,(05).

[12]谢地,郭进伟.有效监管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J].光明日报,2004,(09).

[13]孙桂兰.浅析乳制品原料进口增长较快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2015,(01).

[14]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S].

[15]GB.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幼儿配方食品[S].

[16]李敏,易蓉,李荀,徐嘉亮.婴幼儿奶粉配料表的综合评价[J].国乳品工业,2015,(02).

作者简介:

李烨,辽宁省鞍山人,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顾恬羽,江苏省启东人,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篇4

贯彻执行国、省、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构建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和保障服务水平,努力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强化监管、提升效能”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行食堂自办自管、成本经营、营养配餐模式,着力强化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管理服务问题引发不稳定因素,努力办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食堂,解决好师生“吃”的民生。

三、主要工作

(一)促进食堂建设,努力筑牢食品安全承载实力

1.严格按照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促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突出幼儿园食堂改造重点,指导各地抓2-3个成片连线幼儿园“标准化食堂”示范点改造建设。

2.继续全力做好第三批约10个“关爱厨房”项目的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和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3.建立与教育内部计财、项目部门和规划设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食堂建设改造设计需教育内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程序,确保新建和改扩建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从硬件布局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规范证照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坚决杜绝无证运营。

2.严格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坚决杜绝从业人员先上岗后办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3.依法执行劳动用工制度,落实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待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杜绝劳资纠纷和可能导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重视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应急能力

1.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以食品安全“进学校”活动为抓手,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坚持上好食品安全课;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爱粮节粮、感恩教育和首届征文活动,办“节约型”食堂、树“光盘族”典范,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

3.分解落实宣传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在各级媒体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工作。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分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班,突出幼儿园培训专题,启动首批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培训工程。

5.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精心培育和打造幼儿园、职业院校食品安全现场看点并召开全市现场会。

6.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教、培训活动。

7.完善各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以学校食堂停水电气为重点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四)突出制度执行,扎实抓好食品安全规范管理

1.统一修订完善制度、规程、要诀、台账,强化执行和落实。严格依法亮证经营、索证索票、试尝留样等一系列、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执行力度,全面提升抗食品安全风险能力。严格系列台账使用管理,突出校长监管、健康管理、消杀灭害、食品添加剂和餐厨废弃物五本薄弱台账管理。

2.建立全市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录制,逐步规范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确保采购源头可控,降低采购成本。

3.严把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查验登记、试尝留样、售卖配送等各环节安全操作规程关,实施全过程无缝监管。

4.学校食堂和食品卖场经营者以及大宗食品供应商,应按资教发〔2011〕179号文件投保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五)把握重点关键,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和坚决杜绝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地沟油、病死(害)畜禽、不合格调味品、私屠滥宰畜禽、注水肉、违规处置餐厨废弃物等突出问题。

2.开展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季节交替期和重点学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和明查暗访。

3.加大对学校食堂、宿舍消防、水电气设备设施的巡查、校验和检修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器材、水电气压力表、安全阀、管道和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设施安全使用。严格相关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人信息、岗位职责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上墙制度,加强检查和值班记录,规范资料归档。

(六)实行民主监督,完善学校食堂服务保障体系

1.规范食堂财务。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原则,严格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营运成本,稳定饭菜质量和价格,公示食堂财务。

2.建立监管机制。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委员会、食堂值班岗等校内组织以及学生家长、有关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参与的校外监督组织;公示每周配餐计划、原辅料采购价格、带量食谱成本构成,监督饭菜质量,检查饭菜份量;建立满意度评价体系与常态评价制度;推进完善学校食堂社会监督试点工作。

3.畅通诉求渠道。设立投诉电话、电子邮箱、校长信箱、建议收集箱、食堂接待日等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化解问题矛盾;加强与食堂管理、经营者信息沟通,随时查找整改问题隐患;加强与从业者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员工用热心和爱心从业,安全、优质服务师生;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并消除各类虚假信息和不实传言的负面影响,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1.市、县、学区、校(园)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2.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体制,配备首席食品安全官或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监管责任。

3.组建市、县、学区三级专家骨干团队,充分发挥专家骨干在食堂规划设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规范化管理、人员队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严格保障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1.全面落实首席食品安全官工作要求,强化教育培训,确保充分履行岗位职责,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篇5

中国澳门《食品安全法》于今年10月19日颁布,法案规范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风险预防、控制及应对措施,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以及生产过程中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食品生产经营者具有一定义务,法案对违法者有明确的罚则。业界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新法的条文,共同保障澳门食品安全。

我国大城市人群维生素D普遍缺乏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报告指出,我国大城市人群(20岁及以上)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达21%。“牛奶·运动·晒太阳”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2013年以来,中国健骨工程对5 747名20岁以上人群随机进行了前臂的骨密度测量。结果发现,根据WHO标准,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6.3%,女性为34.4%,男性为19.6%。

我国正式启动燕窝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为规范燕窝市场经营秩序,增强燕窝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今年10月份开始,燕窝行业全面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该项工作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简称“国燕委”)具体推动。评价等级分为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级,AAA级为最高,C级为最低。2013年12月将产生首批燕窝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并颁发牌证,评价结果报备商务部及国资委。

进口乳粉中文标签不得在境内加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此外,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已罐装在向消费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装中。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报检日期到保质期截止日不足3个月的,不予进口。

上海特色点心节金秋闪亮开幕

2013年10月11日~24日,由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和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上海特色点心节”在豫园商城中心广场举办。

一些上海点心的代表品种,如小笼包、锅贴、生煎、蟹壳黄、炒面等已成为上海点心的名片。这次现场展销,重在展示上海点心制作工艺,弘扬悠久上海点心文化,吸引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现场品尝。同时,设置点心文化展示区,展示上海点心四大金刚、线粉汤、糕团、石磨等上海传统点心技艺。

筑牢信用基石 共建诚信上海

2013年“上海市诚信活动月”活动近日在徐汇区田林街道光启城正式启动。旨在为上海市各类市场主体树立“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意识,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诚信自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次诚信月首日活动,邀请了来自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上海市质量监督院、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上海市家电行业协会等40多个协会参与,并接受市民咨询。

上海打造全新早餐供应链

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上海早餐工程近年来大力推进中央厨房建设和网点建设,让市民吃上质优安全的早餐。2011年和2012年,上海已支持企业建起12个中央厨房和1 165个早餐网点。今年,上海市的早餐工程实事项目为:80个早餐网点、4家中央厨房,预计11月底将如期完成,早餐工程网点将覆盖上海全市。

沪百余家餐饮店将设自助公平秤

针对餐饮行业的消费欺诈乱象,今年11月底前,在“外婆家”、“耶里夏丽”、“丰收日”等沪上100多家名牌餐饮门店试点设置“自助式公平秤”。同时实行“先行赔付”机制。消费者如在任意一家参加试点的餐饮门店发现短斤缺两现象,现场可要求饭店在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前予以“先行赔付”。

国际甜菊糖学会在华出席

首届国际营养与健康大会

首届国际营养与健康大会于2013年10月在大连举行,国际甜菊糖学会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塔夫斯大学兼职营养学教授凯西·卡碧查博士(Dr. Cathy Kapica)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强调甜菊糖能同时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与公共健康及环境保护所必需的可持续农业需求,为全球营养及健康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吕四海鲜过江“抢滩”上海

拥有全国著名的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吕四渔港,盛产黄鱼、鲳鱼、带鱼、海虾、螃蟹、文蛤等海鲜。随着崇启大桥的直通,不消两小时,渔港直通车就把天然、新鲜、美味、健康的非养殖海鲜直送上海豫园,“绿波廊”邀请吕四特色饭店——龙鼎大酒店的名师高厨来店亲自掌勺。翻开“绿波廊”菜谱,除了经典的上海菜之外,还有新添的十多款吕四名菜:土烧黄鱼、豉油王鲳鱼、面拖梭子蟹、白煮新鲜黄泥螺等,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

梅耶及其合作伙伴事务所

篇6

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泽县委书记陈国宝致欢迎辞。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董一凡,曲靖市教育局局长毛辉,会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利华出席会议。

9月23日,全体参会人员考察了金钟镇第一中学、娜姑镇乐里小学、石门坎小学、钟屏中学、以礼河联合学校等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县镇学校的食堂开办情况,并了解会泽高中教育发展情况。罗嘉福副厅长对会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近年来,会泽县基础教育改革成绩突出、发展势头强劲,全县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措施有力、管理规范,多次受到教育部和省级有关领导的肯定,积累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

在9月24日召开的会议上,罗嘉福指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提高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丰富工作载体,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主要做法和成效可以概括为:“三个到位”“四个深入”“五个提高”。即: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措施到位;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宣传教育、督导检查和联合执法;管理人员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师生安全意识、整体工作效能和社会认同程度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学校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学校食堂现有的供餐条件还难以满足食品安全需要,后勤人员配备还不足,部门协调配合力度还不够。

罗嘉福强调,当前,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交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先进经验,提高中小学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服务大局,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意识;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监管体系;三是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董一凡处长就抓好当前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作具体安排部署。他要求,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全省教育系统食品安全大检查为契机,结合各地各校实际,开展好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抽查、巡查力度,从食品采购、进货查验、贮存加工、出售留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加强监管,对饮用水安全、添加剂使用情况和供餐模式展开自检自查,对校内及周边餐饮环境进行督促检查。

董一凡说,会泽县把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整合到服务育人工作中,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质量提高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有3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一是投入力度大,创设了良好的供餐条件;二是把食堂财务纳入校财局管范围,确保了资金安全和食品等值;三是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改善了学生伙食、降低了伙食成本。

篇7

父母允许你有自由,却不能为你的自由负责;父母能够教你分辨是与非,却不能为你做出决定;父母能够为你买来美丽的衣服,却不能保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带来: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范文。

01

尊敬的家长:

您好!在您的关心、支持下,我班已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进步,在此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暑假是您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期,希望家长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暑假生活,使他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故此,请您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几点:

1、履行监护人的职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一切从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出发,密切关注幼儿,将安全教育融入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注意孩子的安全,远离危险的地方,不玩危险物品,不跟陌生人说话。注意幼儿防水、防火、防电及交通安全。教育幼儿要学习自我保护。

2、培养幼儿按时作息习惯,保证幼儿休息时间。每天要保证幼儿半小时的阅读课外有益读物时间和两小时户外及游戏活动时间。适时、有选择的看电视。如:少儿频道,科教频道,动物世界,新闻节目等。

3、注意幼儿饮食营养配餐,不要让幼儿暴饮暴食,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4、加强孩子的礼貌教育,要孩子养成孝敬老人、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5、生活处处皆教育。在愉快度假的同时,放手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劳动的习惯,体验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心、脑、手协调发展,愉悦身心,关爱家人。

6、加强体育锻炼,可带孩子参加踢球、跳绳、跑步等运动。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孩子抵御疾病的能力。

放假通知:X月X日至X月X日为假期,X月X日正式开学。

祝小朋友们假期快乐!祝家长朋友们生活幸福!

02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封信,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食品安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学校周边小摊点、小卖部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垃圾食品”包装新颖、颜色鲜艳、口味奇特、价格低廉,对学生具有很大诱惑,因而十分畅销,但是这些“垃圾食品“含有违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容易影响青少年身体和智力发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隐患。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为更好地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社会特别是各位家长朋友应与学校携起手共同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让孩子们健康饮食、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孩子饮食特点,介绍各类不安全食品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引导孩子合理膳食,以正餐为主,少吃或不吃零食。

二、教育孩子购买食品时要做到“一看二闻三触摸”。教育学生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假冒伪劣、过期或“三无”食品。

三、说服孩子要么在家就餐,要么在学校或正式餐饮场所就餐,不要在路边无证经营的小店或流动摊点就餐。

四、落实孩子食品卫生知识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安全,提高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五、家长与学校及时沟通食品安全信息,了解学生食品安全状况,科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最后,衷心地祝愿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03

尊敬的各位家长:

春夏季为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是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体之一,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肌肉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患者一般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不需要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只需注意补充足够水份,一般可于一至三天内自行康复。

诺如病毒可通过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再经手到口感染;密切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也可能被感染,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诺如病毒在人群聚集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所以,当您的孩子一旦确诊为感染诺如病毒,应配合学校要求进行居家隔离,以防传染给其他学生,并做好家庭消毒隔离措施。

预防方法:

1、注意洗手卫生,勤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水要烧开后饮用。

4、感染诺如病毒的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篇8

“吃什么最安全?如何获得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话题。食品安全没有国界,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希望口中的食物远离污染,能够被安全食用,中国亦不例外。

然而现状却无法让人高枕无忧。报告显示,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原料污染等常态食品安全事件成为2014年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这也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业内人士指出,38个热点共涉及肉制品等12个主要行业,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行业包括6个:肉制品、白酒、休闲食品、油脂、主粮、乳制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正逐渐回归中国食品安全的本源,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而对于乳制品,尤其是国产配方奶的关注度更从未降低。

中国乳业饱受争议,重新塑造积极、正面、安全的形象是摆在广大中国乳制品企业面前共同的话题。

用先进技术捍卫安全

为了重新树立国产配方奶的总体形象,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质量和完善的产业链管理尤为关键。目前,通过利用全面大数据与分析能力,和在商业智能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飞鹤乳业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与食品安全的数字化管理,完成了系统数字化、透明化、服务化的升级。此外,该系统也是中国乳品行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管控、为用户提供追溯服务的一种崭新的模式探索,是乳品行业实现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首个尝试,对于食品安全体系的完善和乳品行业信息化转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迄今为止,飞鹤乳业已经保持了52年的安全生产记录。飞鹤乳业信息化负责人表示: “食品安全对于社会经济稳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乳品,特别是婴幼儿乳品直接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传统粗放型的乳品生产,很难监控到每个生产环节,乳品质量得不到保障,而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为乳品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这样的背景,飞鹤乳业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大数据战略的部署,建立了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产品可追溯系统。以完善的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与技术方合作,飞鹤已经在信息化系统与平台的打造上成为了中国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创新企业管理与服务模式,让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多元化服务并重、严谨高效的企业内控管理。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乳品行业的创新与转型。

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检测上建立了严格的检测制度,投资近1.5亿元建立了现代化乳品检测中心和各分(子)公司检验室,制定了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原料及产品均实施“三级检测”制度;在加工环节上,采取“原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制度;在加工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就要对工序上的产品做一次抽检;在产品发往市场前,采取“分厂――分公司――中心化验室”三级检验制度,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出厂;在成品进入物流库后、发往市场前,中心实验室还要对全项指标进行周密的检测,合格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

标准升级领跑乳业新规范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相应部门也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广大消费者权益。2013年,中国食品监管总局等多家政府机构联合了最新版《婴幼儿配方肉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细则要求对婴幼儿乳粉参照药品管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2014年7月底.工信部出台了《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解释,对乳业企业进行了多种措施的调整和管控,乳制品行业也迎来了大整合,婴幼儿奶粉生产面临更严格的门槛。一时间,行业内将“方案>的推出形容为史上最为严格的行业标准。今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任发政更坦言, “中国婴幼儿奶粉检测的现行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方案》还提出,国家计划到2015年,争取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

规范的不断严格,以及政策层面的倾斜让国内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集团有了更有力的前进动力。飞鹤乳业自1962年创办以来始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新细则出台前就自主部署了全程可追溯系统,并为消费者提供了关键环节信息的追溯查询平台,开启了婴幼儿奶粉可追溯的元年。多年来,飞鹤乳业秉承“为中国宝宝奉献一罐安全、营养的奶粉”的理念,凭借自身独具特色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以最新鲜的奶源、最优质的原料、最先进的工艺、最专业的服务,确保奶粉的安全和品质。

为实现全产业链的透明化与数据化管理,飞鹤乳业成功部署“全产业链产品可追溯体系”。该体系结合赋码系统、生产运营的业务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对乳品原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在相互连接后将这些标识用条码以人工可识读方式表示出来。一旦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安全追溯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准确地缩小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并可追溯到问题的源头。

同时,入选“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试点企业之一的完达山表示,执行更严格的新规对于乳粉行业以及整个乳粉市场来说都是好事,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鞭策与促进,而完达山也建立了高于行业标准的内部标准。并将涉及公司各系统、各环节、各工种等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

“可追溯”需高效发展

飞鹤乳业信息化负责人介绍, “可追溯”、是一种还原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应用历史轨迹、以及发生场所、销售渠道的能力,以发现食品链的最终端。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对于食品安全的一项专项机制,并有着专业化的标准体系。

以伊利奶粉产品为例,每一罐奶粉包装底部都有一个专属追溯码。通过该追溯码,每罐奶粉向前可追溯出产于哪个分工厂、奶源是何时何地来自于哪个牧场,向后可追溯到它具体发往的市场,保证每罐奶粉的安全可靠和全程可追溯。这种追溯机制确保了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公众对每 个生产细节的监督。既保障了伊利奶粉的质量,还能增加企业在终端产品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品牌的持续提升。

飞鹤乳业在选择这一领域的合作伙伴时,倾向于专注商业智能服务领域、且在国内拥有独立软件的供应商。在合作中,飞鹤乳业分三期完善可追溯体系,包括:数据体系标准化建设、内控体系建设、成熟分析模型引入及建设。从婴幼儿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的正式上线.到可追溯移动终端以及手机微信追溯与查询产品信息功能的创新性推进,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帮助飞鹤乳业提升了服务质量与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全面提高了飞鹤乳业的行业竞争力,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型。这位负责人同时透露,除了对于商业智能服务领域的要求,飞鹤乳业也十分重视对于大数据与分析技术的选择。该负责人评价,大数据理念,为飞鹤大数据战略实施提供了完善的思路。技术方在推进认知的同时,不断给予飞鹤深具建设性的实施建议,其深厚的数据和分析组合,为开始部署大数据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全面可靠的技术支持。

篇9

(一)儿童膳食管理

1.食堂必须持有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各项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照食堂管理要求进行操作。

2.建立膳食管理组织机构,园长为膳食管理第一责任人。

3.伙食费专款专用、专人负责,每月结算并向家长公布使用情况,每学期盈亏不超2%。成人伙食从账目、食物购入、出入库记录、库存及使用中调料盒,严格与幼儿区分,防止混用。

4.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后勤主管负责每月召开伙委会,每三个月就营养计算结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倾听家长代表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提高膳食质量及其管理水平,并将会议内容记录在“儿童膳食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册”上。

5.根据儿童生理需求,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和各类食物每日参考摄入量,每月制定膳食计划,根据季节供应情况,每周定一次带量食谱,每季度做一次营养计算,每月计算进食量,保证幼儿进食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符合生长、发育需要。

观看幼儿进餐

根据问题调整食谱

营养计算

幼儿、家长、教师、管理者

(二)膳食安全

1.

食堂工作人员及保健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有效的《北京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证明》和《卫生法规知识培训合格证》。

2.

环境整洁,设施完善,杜绝交叉污染。

1)

清洁用具专用,面案、菜案、操作台和地面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有固定、专用存放垃圾的容器。有盖,垃圾不能外溢和滴漏。

2)

有防蝇、防鼠、灭蟑的设备。操作间无苍蝇。

3)

室内外存放物品整齐,室内地面无油污。墙壁无明显塌灰,玻璃无泥垢。水池清洁。

4)

盛放生熟食品容器有明显标记,做到生熟分开。

5)

接触生熟食品的人员应分开,接触熟食品之前彻底清洁消毒双手。

6)

加工生熟食品所用的工(用)具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记。

3.

库房整洁、干燥、凉爽、通风。库房内物品生熟分开,分类分架存放,做到隔墙离地。并注有标识、注明保质日期、定位储存。生熟食品分开储藏,不能在同一冰箱内存放。生食在冰箱内存放不得超过2周。不得有过期、腐烂及变质食物。库房内有防鼠、灭蟑设备。

4.

餐具及炊事用具的消毒。

1)

餐具清洗程序正确(去残渣、去油腻、冲洗、消毒、固定地方存放餐具);餐具的消毒设施齐全(清洗池、冲洗池、漂洗池,消毒柜);餐具消毒时,热力消毒120℃,40分钟;蒸汽消毒100℃,15~20分钟。餐具消毒后呈保洁状态,防止使用前的污染。

2)

炊事用具及容器用后洗净消毒。洗刷用具和盛放餐具的容器,要每天进行刷洗消毒。

5.

食品卫生质量。

1)

儿童食品在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单位采购。食品进货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食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建立食品采购和验收记录,做好出入库账目登记。

2)

定型包装食品必须有产品说明书或商品标志,根据不同产品按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

3)

食物要保证新鲜洁净,不得加工和食用腐烂变质食物,外买熟食品要加热后再吃。加工后的熟制品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禁止提供生冷拌菜。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当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加热时中心温度应当高于70℃,未经充分加热的食品不得食用。

4)

每餐提供的食品成品均留样。留样食品应当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做好留样记录。

5)

园内开展培养儿童食品加工能力的活动时,不得食用班级内制作的食品。

6.

接触食品的炊事人员和保教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接触食品前用肥皂、流动水洗净双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戴戒指。炊事人员操作熟食时需戴口罩、帽子,并把头发置于帽内,禁止穿工作衣入厕,各项操作符合要求。

(三)合理膳食

1.

编制食谱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根据季节变化合理搭配,品种多样化。

2.

合理的烹调技法。

3.

膳食工作的开展,合理的带量,制定、实行采购验收制度,建立出入库记录,由保健医和炊事班长每月最后一天负责盘库。

4.

每季度营养计算,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

5.

厨房根据幼儿出勤,带量制做及分餐,做到少剩饭(主食量控制在5%以内),最好不剩饭,每日进班查看幼儿进餐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

篇10

关键字:违法添加 非食用物质 分析 治理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除了生产加工者在生产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外,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运输、储藏和餐饮烹制过程中使用非食用物质,如使用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孔雀石绿、皮革水解蛋白质等[1]。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毒性大的化工原料,并非食品原料,更不是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对社会稳定带来不稳定因素,使国内外民众忧心忡忡,直接质疑中国政府的公信力的监管效能。

一非食用物质的概念

1.1非食用物质的概念

2009 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2]中提出了“非食品原料”概念,明确指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得用非食品原料,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

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总共公布了6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单[3],包括64种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为了科学管理,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黑名单仍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研究黑名单的进入机制。

1.2非食用物质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

食品添加剂[4]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或者为了加工工艺和贮存的需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食品的少量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有利于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添加剂可直接添加于食品中,使用和范围及种类依据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非食用物质不属于传统上被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也未列入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及卫生部营养强化公告的,及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5]

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危害巨大

2.1三聚氰胺

2008 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使用三聚氰胺事件震惊国内外[6]。由于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中,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另外,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婴幼儿大量摄入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后,可引起泌尿系统疾患,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2工业明胶

2012 年,“铬超标胶囊”事件引发对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关注。使用皮革加工制成的工业明胶,在加工鞣制时如使用含铬的鞣制剂,会导致铬残留,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 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2.3塑化剂

2011 年,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6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成分。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 2 -乙基) 已酯( DEHP) 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DEHP 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 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原因

3.1生产者为牟取利益,铤而走险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生产者使用非食用物质替代食品原料,鱼目混珠,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另一方面,生产者弄虚作假,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使产品产生良好的色泽、形态,增强口感,防腐防虫。如在干制水产品中添加“工业用甲醇”可以使改变产品的外观和质地,掩盖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达到更好的“卖相”。

3.2法规标准更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1年底通知《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产品监管工作的公告》(2011年第156号公告) [7],公告取消了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盐、噻苯咪唑、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33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并规定生产企业禁止生产上述33种产品,企业已生产的上述33种产品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销售,食品生产企业禁止使用。由于法规的更新,以前可用于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退出了添加剂的历史舞台,演变成了非食用物质,禁止添加于食品中。

3.3生产者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一些小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不熟悉了解,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缺乏学习,在生产加工过程对添加的特殊原料不警惕不深究,或沿用“传统”工艺配方,习惯性地使用非食用物质。

3.4采购验证不足,原料或包材对成品造成污染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准入制度的规定,企业必须建立采购验证制度,对采购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的制度,保证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卫生部公告非食用物质名单中的产品,避免因原料问题造成最终成品的污染。

四如何长期有效的杜绝非食用物质

4.1加强食品安全法规及标准的宣贯

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食品安全法规及标准的宣传力度,及时有效地组织生产企业进行法规标准宣贯,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最新的法规政策的更新变化,特别对食品添加剂及非食用物质方面的法规,应有着重组织学习,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进行安全生产。

4.2生产者应加强学习,提高意识,加强原料控制

加强食品原料把关,加强原料质量验证,对风险高的原料应加强抽检力度,对包装材料应确保其符合食品包装要求。加强供应商管理,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到原料有保证,产品可溯源。力求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只有企业自愿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以诚信为本,以安全为重,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宗旨,才能积极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4.3加强行业自律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问题,除了政府监管,企业内控,食品行业协会也应发挥自律监督作用和职能。[8]《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一项重要的监管体制,即食品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监管体制,此项立法明确指出了食品行业协会应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发挥作用,完善自律监督机制。因此,探索建立行业自律监管格局,推动政府与社会主体在食品行业监管领域实现合作治理,建立行业职业首先规范,确保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指导。

4.4加强对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

为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国家已三令五申,出台多方政策,对违法分子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2011年1月28 日,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的通知》。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案件的查办和移送工作, 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对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企业, 一经发现,即作为大案要案办理, 情节严重的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只要把政策和监管落实到位,双管齐下,就可以为减少违法犯罪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严厉打击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张守文;中国食品添加剂学术报告会

2 食品安全法

3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

4 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6 试论非食用物质的危害与管理;徐娇;中国卫生监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