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音乐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故事音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故事音乐

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乃至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歌唱。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幼儿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 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 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 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参考文献:

篇2

    1、引导教师回归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必须要回归生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和社会文化脱节,完全和当今时代的文化场绝缘,闭门苦读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程要求要接受新的事物和教学视野,大众文化具有比较直白的表达宣泄,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包含了众多的草根精神和情怀,这些都是课本和课堂上所没有的文化,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应该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文化,而不能一味地去排斥,也不应该分什么传统和异端,认为古诗词就应该用古色古味去教、去学,和流行音乐有什么相干。其实不然,古诗词和音乐本来就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潜在关系,不如说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看,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传统,并回归生活。

    2、从流行歌曲的曲、词、唱等角度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对接

    2.1音乐和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有些流行音乐作品以古诗词作为背景,作曲家不拘泥于古诗词或者古曲风,而是以当代人的音乐审美观进行再创作,将古典诗词和现代曲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他们通过将中国古典音乐和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现代感,又不失古风,和一般流行音乐有所差别的流行歌曲,例如歌曲《别亦难》取自于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曲《月满西楼》取自于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在这些歌曲中,作曲家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为为古诗词谱曲的难度比为一般歌词谱曲的难度要大得多,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而通过这种融合,就可以直接将歌曲引入到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2.2歌词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歌词与古诗词的整合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方面,由于古诗词的言辞和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容易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古代音乐都和当代的有所不同。因而,在当代来说,许多作词者并不会直接使用古诗词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是以其作为一种再创作的素材,通过取景、取境、释义、释意、沿袭等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歌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字融合”。

    2.3吟唱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通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研习策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其音韵美,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是停留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深情并茂的吟诵出来。这对于一首曲子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和词文虽好,但如果没有歌唱出来,就无法传达感情。而通过唱歌悟词、评曲品词,最终实现词曲再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

    3、通过感性体验、理性分析和审美再创,激发感性的华彩和理性的光芒

    我们以经典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为例来进行分析,《涛声依旧》取景取境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的歌词和原诗的比较:

    《枫桥夜泊》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涛声依旧》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现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词者将现代人的情感和古诗词作出了完美的对接和再创,再现了原诗《枫桥夜泊》的幽静凄美画面的同时,更多地流露出现代人的离别与爱恨情感,这一切的思念、无奈、惆怅与感慨等思绪,都在歌词中得到反复倾诉,表现得淋漓精致。

    这些音乐作品不管从谱曲、旋律和歌词上,都表现的非常优美,让听者很容易就进入其所描述的情境,因而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来说,无疑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通过歌词的释义,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诗词的意思。

篇3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都是大学音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重视素质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并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教学改革

大学音乐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古典和流行音乐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只重视其中之一,忽视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制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产生不利影响。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者结合,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教学对策,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不仅要重视流行音乐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古典音乐知识学习,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头脑,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

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必须注重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学习,深刻掌握相关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用古典和流行音乐充实自己头脑,陶冶学生情操,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三)更好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合理引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更有利于任课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更好学习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推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通过将古典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对策

(一)重视素质教育,有效组织教学工作

教学中要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对古典和流行音乐知识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参与教学活动。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掌握古典和流行音乐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中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热情。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能将古典和流行音乐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也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能更好组织教学活动,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三)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古典和流行音乐结合,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这样通过教学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更高层次上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应该将古典音乐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学中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回家》《致爱丽丝》等古典音乐,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播放流行音乐,这些内容学生一般比较熟悉,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中尽可能多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视听结合,从而优化课程教学;对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更好参与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欣赏和教学讨论,通过对古典和流行音乐的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认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提高,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结构体系,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五)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改进课程设置,在重视古典音乐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对流行音乐的学习,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任课老师综合素质提高,引进既懂古典音乐,又懂现代音乐的任课老师,从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组织教学工作,推动大学音乐教学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古典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具有重要作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让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大学音乐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冬霞.刍议音乐教学中“经典”与“流行”的关系处理[J].艺术教育,2014,(2).

篇4

一、创设教学环境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模式。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音乐教学不同与数学教学,也不同于英语教学,它是比较抽象的,不像数学、英语等学科那么具体。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离不开环境的作用。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室的环境会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让教室的环境配合教学,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精心的布置,学生在相应的教学环境里会有很好的学习状态。比如可以在教室的墙上挂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画像,挂一些音乐美图。学生在这样的教室环境里学习音乐,对音乐的兴趣会得到激发。

二、创设语言情境

音乐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把抽象艺术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艺术的过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所以在创设情景教学中,离不开语言这个重要的工具。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学会使用语言艺术,创造语言情境,这样可以让音乐情境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课堂气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音乐鉴赏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用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创设一定音乐语言情境,感染学生的音乐情感,激发学生的音乐理念,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获得独特的音乐审美体验。例如鉴赏《阳关三叠》,这是一首非常古老的歌曲,学生往往对这些歌曲缺乏兴趣,这时候老师要善用语言技巧,如有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唐诗,这首诗就描绘了友人那种深深的离别之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阳关三叠》的歌词就是这首诗,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欣赏这首古曲。在这样的语言描绘情景中,会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同样,在艺术歌曲《魔王》的学习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诵表现歌曲中各个人物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表现的情境,让学生从艺术歌曲歌词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三、创设故事情境

有些人说现在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很多人喜欢讲故事,很多人喜欢听故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事情,了解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的故事激励人,有的故事感动人,有的故事警醒人,有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人们往往会被故事的内容吸引,好奇心驱使人们去探个究竟。对故事感兴趣是现代人的一个特点,现在的高中生也有这个特点。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创设故事情景。在欣赏一个音乐作品的时候,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把故事讲给同学们,通过把音乐和故事相融合,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欣赏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时,给学生讲述这个古曲背后的故事,伯牙与钟子期那绝佳纯真的知音之情。学生听了如此感人的故事,会更加的理解这个曲子,从而增加对古琴的兴趣。

四、创设图画情境

在音乐鉴赏情景教学中,有时候创设图画情景是非常必要的。图画一般都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色彩,有时候图画的色彩和意境是对音乐情景很好的再现,对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很有帮助。与其它艺术类别相比较,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但音乐格外引人入胜。音乐是有内容的,它表达的特定的内容和环境,图画可以很好的把这些具体化,在视觉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如在印象派音乐《大海》和表现主义音乐的课堂设计中,把相同时期和流派的绘画作品引入课堂可以从视觉上让学生感受这一时期和流派的艺术特征,音画结合,这也是创设图画情境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

五、创设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整合多种资源,包括声音、动画、视频等。对我们教师而言,可以根据音乐鉴赏内容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生动的、新颖的动画来配合音乐鉴赏教学的需要。在多媒体教学情景中,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提高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加深他们对音乐本质的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另外,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好的音乐能够使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音乐艺术是最擅长于表达情感的艺术,情感又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由此而言,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在音乐授课中,我们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不要多讲,或者用自己的感受替代学生的感受,而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直接与音乐交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音乐学习的美好和教学的基本特点,亲自去经历、操作、感悟音乐的魅力,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情感共鸣,有效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信心。

篇5

【关键词】快乐;欣赏;幼儿;音乐

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道德情操,丰富幼儿情感世界,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幼儿自信心与成功感,提高幼儿合作能力,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这段话正好说明幼儿园教师为幼儿提供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地欣赏,在欣赏中体验快乐是一件多么重要和愉悦的事情。

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通过音乐教育的实践,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一、教师要仔细聆听音乐,熟悉乐曲

要想把音乐欣赏课上好,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同时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仔细聆听音乐,熟悉乐曲。俗话说得好:“没有好的铺垫,就没有好的基石。”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二、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地欣赏

故事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因而幼儿一般都有丰富的故事体验。教师可将音乐欣赏与故事相结合创设情境,使音乐欣赏不仅局限于纯艺术方面的体验,而且与语言领域相结合,增强音乐欣赏的趣味性、个性化,让幼儿以感兴趣的方式体验音乐,培养幼儿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

以大班音乐欣赏课《狮王进行曲》为例,在教学时,可以与我园的特色教学《奥尔夫》教学相结合。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乐曲,活动设计时,我巧妙地运用了故事贯穿全曲,让幼儿在边听音乐边听故事的过程中欣赏全曲。我带着稍轻的声音,根据音乐,忽快忽慢,忽重忽轻,以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讲故事。音乐开始,在一个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每当风吹树摇时,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狮王大声吼叫,向小动物们示威,边走边唱起了歌:“我是森林伟大狮王,没有人能比我强。”过了一会,狮后来了。她穿着漂亮的衣服,神气地唱着歌:“我是森林美丽狮后,大家都要尊敬我。”又过了一会,小狮子也得意地来了,它翘起头,骄傲地唱起歌:“我是森林小狮子,大家都要听我话。”小动物都怕得直发抖,不一会,就都趴在地上,紧张而又大声地说:“狮王万岁,狮王万岁,狮王万万岁。棒棒棒!”狮王听了,高兴极了,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跳完了就得意地走了。小动物这才不害怕,它们唱起了歌。在故事氛围中,幼儿能根据故事情节,更直接地理解音乐,进一步掌握音乐的节奏、情绪,从而在音乐中自主、快乐地欣赏,在欣赏中体验快乐。

三、利用身体语言,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地欣赏

在欣赏活动中,身体也是一种很好的“乐器”。随着音乐的节奏,幼儿能够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他所听到的音乐。

例如大班的欣赏课《水族馆》,这一课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不同鱼和水草的不同形象。欣赏A段音乐时,教师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是怎么样的?你仿佛看见小鱼和水草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游进海底世界吧!”教师可以与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草在舞蹈,小鱼在游游来游去,鱼尾巴在打转等不同的形象。欣赏B段音乐时,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和前面一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小鱼和水草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与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水草和小鱼在玩,捉迷藏,说悄悄话……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做着自己的动作,可有趣了。欣赏C段音乐时,教师提问:“对于这段音乐,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教师与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波浪、鲸鱼等形象。欣赏D段音乐时,教师提问:“听这段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与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大水泡、小水泡等不同的形象。这样欣赏全曲,幼儿通过身体动作的表达,拓展了想象力、思维力,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快乐中欣赏,在欣赏中体验快乐。

四、利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地欣赏

乐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深受幼儿的喜欢。在音乐欣赏中,一些节奏明显和一些民乐合奏曲都比较适合用打击乐来伴奏。比如在欣赏《金蛇狂舞》的活动中,就可以利用鼓、锣、铃鼓等多种乐器,配合乐曲的演奏,这样就可以使幼儿更加感受到热烈、喜庆的欢乐气氛,在快乐中欣赏,在欣赏中得到快乐。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地欣赏

首先,欣赏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内容配合图片或影片引起幼儿的兴趣,让音乐更直观化,具体化,使幼儿在欣赏中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其次,许多音乐作品不易理解,教师可借助动画或选用现成的图片随音乐播放,让幼儿在边看边听中感受音乐的美,在快乐中欣赏,在欣赏中得到快乐。

以上几点教学方法及建议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其实,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并细心呵护这些灵感的幼芽,而且还要创造机会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大胆表现。

每一部欣赏作品都是一个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善于学习,思考和积累,才能使音乐欣赏教育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让我们带着孩子们仔细地聆听,用情感去体验美,创造美,在音乐中快乐地欣赏,在欣赏中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Z].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Z].2001.

篇6

一、运用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相当热门的一个话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早已成为衡量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与教师的口头范唱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的教学优势,能带给学生美好的音乐审美体验,激发他们对所要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樱花颂》(合唱,中日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导入音乐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课件出示日本樱花海图片,学生马上被绚烂的景色牢牢吸引住。接着,背景音乐缓缓导入《樱花颂》(合唱,中日文)音频,伴随着歌声,课件图片不断变化,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花海图片,一边听得如痴如醉。最后,课件出示《樱花颂》(合唱,中日文)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学唱歌曲。整个过程中,学生都非常配合,愉快地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二、凸显故事元素

选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的音乐作品都充满了童趣感,很多音乐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义,还彰显了故事教育意义。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情节曲折、波澜壮阔的故事总能迅速吸引他们的眼球,引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故事教育资源,大力凸显音乐作品的故事元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音乐教育,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切入点。

二年级下册《三只小猪》(管弦乐)音乐作品鉴赏中,我先给学生讲了一小段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茂盛的森林里面住着猪妈妈和三只小猪。有一天,?i妈妈对三只小猪说:“你们都长大了,应该出去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了。”三只小猪告别了猪妈妈,来到森林的旁边盖了自己的房子。第一只小猪盖的是一间草屋,第二只小猪盖的是一间木屋,第三只小猪盖的是一间砖头屋。一只大灰狼发现了三只小猪,于是他悄悄来到三只小猪的房子外面......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他们好奇地问: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只小猪被吃掉了吗?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我没有再往下说,而是请学生聆听音乐作品,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学生认真听起来,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三、创设表演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小学生年纪小,他们正处于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望强烈的阶段,如果音乐学习活动中可以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将会被大大激发。组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音乐素养的平台,解放学生手、脚、大脑,增强音乐教学实效性。

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58-01

在音乐教学中促进思品教育及智能发展“音乐教育应该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该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曲式等音乐要塑造的形象,启发学生在进入歌曲意境中做到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其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品德教育和音乐教育是互相沟通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活泼乐观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开拓视野,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下陶冶情操,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音乐教育中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歌曲的内容难以理解,难以产生共鸣。我们借助音乐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来激发学生产生同音乐中的艺术形象相一致的情感从而避免空洞说教,而着重心灵的感染和熏陶。那么,如何使品德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借助电教手段,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思想教育

低年级正是人的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阶段,各种情绪性的音乐活动,能使他们情感积极的流露、丰富起来,懂得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因此以音乐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欣赏《种瓜》时,我运用电教手段设计了歌曲内容的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同学被深深吸引着。在问学生,如果你有了一粒西瓜籽,会怎样管理它呢?即知道了劳动的辛苦,收获的艰辛,又学会了歌曲。另外,我还利用游戏中的音乐形象,创设情境如《保护小羊》,小羊的形象唤起学生亲切、温柔的感情,狼来了的音乐激起小学生对坏蛋的憎恨,小动物们的帮助使小羊脱离了危险,孩子的心也“如释重负”。

人的心理活动是认识和情感交织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寓理于情,以境育情可以把孩子带入感人的情境之中。收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讲授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气氛,让学生在对比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欣赏《劳动最光荣》,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把歌曲编成故事,并制成相应的投影片,采用边放片边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当讲到小蜜蜂爱劳动小蝴蝶贪玩耍时,同学们自觉的把两者相比较,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接受思想教育。又如在《小燕子》中我将歌词编制成儿歌故事,简单易懂,增加了兴趣,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庄家小卫士”的形象,使学生懂得了为人类奉献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崇高的美。

三、编排律动,让学生在动作表演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低年级学生感情丰富、外露,无时不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和善于模仿性来引导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如《快乐的一天》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等六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展现小学生《快乐的一天》。上这节课时,我抓住新生入学后的稀奇心理,把动作表演和音乐欣赏相结合,允许鼓励学生创编动作,这样一节课不仅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了音乐内容,从而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又如《洗手绢》这首歌曲,我启发性做相应动作:伸臂、挽袖、搓衣等,这样的学生夸张模仿这套动作,老师在灌输劳动观念,从学生的表情我猜想他们对劳动有了正确认识。

四、主题活动,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在实践中,如何使认识变为行动,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就要通过情感和意志这个中间桥梁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是从陶冶人的情感入手的诉说情感的表演艺术,从而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学期开始,我都会在班级召开“师生同乐音乐会”,让每个学生都来展示自己的节目,有歌唱、有舞蹈、有故事,也许这一切看来幼稚,节目不成熟,但是相对于低年级学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跃进。孩子们在表演中表达了自己爱同伴的情感,观看的同学也受到感染,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同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德育教育,持之以恒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巩固和提高都不是一个教案、一次性教育活动所能奏效的。它是由认识到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会解决的,低年级学生自律差、理解能力差,难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正确认识和引导,及时处理决不能着急,而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篇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的手段,让学生拥有美的情操,从而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音乐浇灌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美好心灵

审美教育也称为美感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门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增加学生艺术涵养的学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可以灌溉学生的美好心灵,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美的艺术殿堂。

一、小学音乐与审美教育的紧密联系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中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以及美的旋律可以构建充满美的音乐艺术形象,再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演唱和欣赏等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也是人们的高级精神需求。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我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倾向、对美的追求和审视都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小学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备美育功能的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通过小学音乐的教学,可以将音乐作品的情绪、人文内涵和思想倾向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具备鉴赏和评价音乐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积极的审美情绪,让学生在美好的音乐艺术殿堂中陶冶情操,所以小学音乐和审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教学的重要技术支撑。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个美好的音乐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现语言故事等,通过故事穿插的形式帮助学生聆听音乐和感知音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音乐的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幻灯片等形式来引导音乐,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体会和音乐感知。例如,在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时候,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播放《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同时用多媒体播放金孔雀跳舞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动物形象,让学生可以理解歌曲中的主题———美丽的动物。《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浓郁傣族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非常清新优美,同时拥有着流畅自然的旋律。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具有歌唱歌曲的兴趣,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跟着视频中的小孔雀一起翩翩起舞,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情境表演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学生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景来引起,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一些可以改编成故事的歌曲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给学生听,很多歌曲的创作的背后都蕴含着故事,教师可以将这些故事讲解给学生们听,增添学生对该歌曲的兴趣,同时可以感受该歌曲的情感,并自觉地融入到歌曲的学习中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例如,在学习《七个小兄弟》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可以感受音乐中的美,可以创建一个音乐环境,选取班上的七个学生表演音乐中的dolremifasollaxi七个音符,七个学生每个人代表一个音符,学生通过自由组合让班级上剩下的学生读出台上学生表演的旋律,通过游戏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走进音乐的世界,不断地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感表现力。

音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掘有效的音乐资源,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合唱、独唱和独舞等,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表现力。例如在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候,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小学生又比较好动,所以在这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走神,没有表现出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地组成活动小组,通过搭节奏的游戏让学生在搭搭拆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在搭节奏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如何搭得更好更美,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表现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小学阶段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教育,用美好的音乐旋律和节奏浇灌学生的美好心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顾乔红 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周惠玲.小学音乐军美教育若干问题解析[J].音乐时空.2014.21(03):55-56

篇9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合作互动、创造性生活,结合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的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喜爱,是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及音乐感受力,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挖掘幼儿潜能的基础上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 故事情景 音乐区域

一、 音乐游戏中音乐的选择要有利于音乐旋律的记忆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小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了完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游戏,我们所选择的曲子都是配歌词或者是歌谣的,便于幼儿记忆的,例如音乐手指游戏《虫虫飞》中的歌词是“虫虫飞,飞上屋……”幼儿可以跟着歌词自己来做动作,再如《点点虫》中的词是这样的“点点虫,虫会爬,点点鸡,鸡会啼,点点狗,狗会叫”歌词指令性语言比较明确,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动作要领。如《小小玩具兵》的音乐只有旋律没有歌词,幼儿就得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动作表现也是比较生硬地模仿老师的动作,由此可见,幼儿在浅湿易懂的音乐带动下能够轻松愉快的进行游戏,所以音乐游戏中音乐的选择应有利于幼儿记忆音乐旋律,乐曲最好有简单的歌词,幼儿能够朗朗上口,老师只需稍微引导,幼儿就能够很好地独立完成。

二、将音乐游戏的音乐故事情景化,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理解的趣味性

幼儿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趣味性,然而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让他们理解音乐确实很难,怎样在难的音乐与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笔者认为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故事情景化,添加角色与情节,能够加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去表演感受,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摇啊摇》的音乐教学中,笔者是将音乐故事分出角色“妈妈、娃娃”,创设妈妈抱娃娃的情节,在活动区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蓝色星空下,窗户上透出妈妈抱娃娃的身影。在音乐的带动下,幼儿戴着头巾抱着娃娃边唱边演“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孩子边拍娃娃边和着音乐节奏体验做妈妈的快乐。在创设故事情景的同时还以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游戏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在《袋鼠妈妈》的游戏中做袋鼠妈妈轮流抱孩子;在《找小猫》的游戏中做猫妈妈瞪着眼睛寻找调皮的小猫;在《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做大花猫凶凶的抓小老鼠;在《捕鱼歌》的游戏中做渔夫勤劳的捕鱼等。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到音乐特定的意境之中,一个简单的游戏就有了丰富的情感的体现,变得耐人寻味了。加上笔者在扮演角色中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着孩子,孩子们玩起来就具有了丰富的面部表情,轻重快慢的肢体动作,从而使音乐游戏具有了生命力,孩子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交往合作,表现创造等全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三、音乐区域的创设延伸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教育

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这种方式实际上在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早已得到了应用,来自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上最著名,影响广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其在游戏中将动作,音乐、语言紧密的结合,适用于儿童,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可是这种知识技能的获得在单纯的游戏如何提炼呢?笔者将每个音乐游戏中的节奏性延伸到音乐区域,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模仿游戏,表演及乐器敲击的形式来巩固完成音乐游戏中节奏的音乐感知教育。转贴于

(一)音乐区域的图谱

结合音乐游戏中的音乐,将其节奏用特殊图案来表现音乐,如《我爱我的小动物》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动物图谱让幼儿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叫声。

(二)音乐区域中的音乐玩具

篇10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并非是纯粹的音乐知识讲授,更重要的是人的培养过程,因此我们往往将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视为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旨在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作为生活和情感的一种反映,音乐在情感表达方面有着突出优势,这正是音乐感召力的体现过程。比如在欣赏《摇篮曲》时,幼儿或怀抱娃娃、或手扶摇篮,这样宁静唯美的画面是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这足以证明情感教育在幼儿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二、通过儿童生活经验辅助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指导幼儿学会倾听声音和切实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是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的宗旨所在,这对于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学会倾听音乐可从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入手,比如对各种动物声音的倾听都是幼儿感性认知的重要积累过程,这对于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设计特定的音乐场景,在舞蹈、游戏和表演等方式的推动下更好地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已然能够从音乐作品中分辨出音乐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可将音乐作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在肢体动作和语言的配合下突出直观教具的教学优势,帮助幼儿在音乐作品中发现情感,并运用自我想象将画面情景表演出来。这不仅与幼儿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相符,同时也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渗透必要的音乐情感,有利于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全方位感知。

三、通过想象力激发促进幼儿自主欣赏音乐能力的提升

故事体验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最为明显的特质,这时我们可以将故事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来体现音乐教学本身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对于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幼儿对于音乐结构和风格的理解也可借助故事的方式得到呈现,然而这一过程中需要首先加深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并在故事情节中渗透音乐的内容。在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结构与风格之后,教师可针对幼儿对于音乐内容的理解进行绘画、故事或是表演的编排,通过直观形象来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并且在相互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效性。可见,借助想象力激发来促进幼儿自主欣赏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综合音乐审美意识培养意义重大。

四、以多种感官辅助下提高孩子音乐整体感受力

多种感官辅助下的音乐欣赏过程可完善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与想象,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提高自我音乐认识和体验,这对于幼儿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欣赏水平还相对浅显,因此音乐作品的选择及教师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感受音乐的美感。比如在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若是播放一段节奏缓慢、声音低沉的音乐,幼儿的注意力很难被吸引,但若是配之以笨狗熊走路的画面并指导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模仿狗熊走路他们就能够很快记住音乐,并且印象深刻,这正是音乐感受力培养的重要过程。不难发现,一段描绘动物的音乐仅仅是播放很难激起幼儿的主动性,但若是配合对应的舞蹈动作,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多种感官配合下的音乐欣赏过程不仅是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同时对于提升幼儿音乐感受力也大有裨益。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