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康复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44-02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髁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等较为常见,可见膝部韧带受损,关节活动障碍,下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发现早期护理利于关节软骨磨合、修复,进一步改善血液回流,促使肿胀消除,降低深静脉血栓、关节黏连等事件发生风险。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后功能的影响。
1临床及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共37例,男女之比为20:17,年龄平均(3917±356)岁;其中,10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2例为股骨髁间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6例为股骨髁上骨折。
观察组:共37例,男女之比为22:15,年龄平均(3902±338)岁;其中,12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0例为股骨髁间骨折,10例为髌骨骨折,5例为股骨髁上骨折。
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别微弱,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听取患者主诉,告知其正确克服疼痛方法,密切注意渗液、包扎等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观察组在此操作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在于:①心理干预,维持健康心理状态是促使机体康复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其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配合度,为其普及疾病知识,提高其认知,详细讲解早期康复流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心中疑问,为其展示成功案例,进一步提高其治疗信心。②主动训练,术后一至两天,以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为主,每次一百次,术后三至五天,略微垫高膝关节部位,以二十至四十厘米为宜,加强下肢伸直运动,每次维持一百五十次,术后六至八天,引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直腿抬高练习,每天以一百次为宜,术后十二至十四天,双手抱小腿中下部,并练习屈膝,每天以一百五十次为宜。③被动锻炼,在主动训练过程中,适当进行被动运动,以膝关节屈伸为主,每天维持一小时,根据患者耐受,不断增加运动量及关节屈伸度。④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主动、被动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栓、异位骨化等,并嘱咐患者遵医嘱行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发生,再次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获取其积极配合,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日常训练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
13实验指标观察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功能改善情况。
膝关节功能采用KSS量表进行评估,涉及疼痛、屈曲畸形、活动度等,最高一百分,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佳。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分析采取SPSS2100软件,存在对比差别以两者之间P
2结果
21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为(4743±526)°,观察组数据为(4702±488)°
观察组干预两周后、四周后数据分别为(8409±323)°、(9388±
542)°,P
显然,两组干预前数据无对比差异,P>005,干预两周、四周后,观察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122±437)分,观察组为(5009±668)分。
干预三个月、六个月后,观察组数据分别为(7078±525)分、(8590±418)分,对照组为(6147±382)分、(6970±711)分。
两组相比,干预前对比性不强,P>005,干预三个月、六个月后,?^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膝关节结构复杂,与下肢行走、负重等有直接关系,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软组织严重损伤较为常见,通常累及关节面[2~3],坚强固定存在一定难度,需进行长时间制动,这也会造成骨折愈合畸形,引发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等。
本文观察组在基础干预的同时,加强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持续被动活动,促使关节活动度增加,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4~5],可避免出现关节粘连等现象,且能够促进营养代谢,便于骨折端愈合,主动锻炼则能够帮助肢体消肿,促使骨折愈合,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现象,其中以肌肉等长收缩等训练为主,不仅能够促进淋巴液、血液回流,消除肿胀,还可通过骨折生理压力,促使相关功能恢复,科学规范的早期康复可促使肢体功能改善,进一步改善自理能力。
篇2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05-01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后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脊髓节段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与运动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括约肌麻痹,大小便失禁等。临床上加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7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3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2岁。患者的受伤原因主要包括车祸致伤、重物压伤、高处坠伤等,其中腰椎损伤36例,胸椎损伤18例,颈椎损伤1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康复护理。
1.2康复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脊柱损伤的患者多为意外致伤,伤病来的突然,因此易造成患者巨大的心理波动,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悲观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并充满了极大的思想包袱,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观察患者的言行,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安慰、劝导、鼓励等方法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并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并使患者了解到通过合理的医疗和技术措施,患者是完全有可能康复的,增加他们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的信心,同时对其家属也应进行相应的康复知识指导,配合护士做好康复护理工作,并且家属的支持也是患者巨大的心理动力,共促患者康复。
1.2.2护理 恰当、正确的护理是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的重要方面,若或姿势不当会加重患者的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应平卧硬床板4~6h,压迫切口进行止血;加强对患者平常翻身的护理,对上肢功能损伤严重,且完全依靠护理人员进行被动更换时,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脊柱纵轴保持水平一致,避免造成扭曲、旋转和脱位;床上的姿势也必须保持适当的即良肢位,避免造成关节痉挛;颈脊髓损伤的患者移位时,需要先固定头部,并使头部随着躯干一同滚动,防止造成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停止。
1.2.3并发症的护理
1.2.3.1呼吸系统的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以及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疾病。对于压疮的护理,首先应减轻患者身体部位的压力,及时变换,需每隔2h对患者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柔;对于骨突出部位的患者,为减轻突出部位受到的压力,可将按摩气垫放置在骨突出的部位以减轻压力,并对患者的骨突出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对于肺部感染的护理要对患者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以免着凉诱发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锻炼,有效咳嗽的方法是指导患者深吸气,并在呼气2/3时咳嗽,反复练习,并且每2h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1次,以协助患者排痰。
1.2.3.2泌尿系统的护理 为防止泌尿系统的并发症,术后应尽早的留置尿流管1~2周,并保证每4~6h排尿一次,若尿液较多可缩短排尿的间隔时间。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膀胱功能的恢复训练,以达到自行排尿的目的,特别是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应及早的进行膀胱功能的恢复训练;在拔出尿管之前应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并嘱患者每天的饮水总量应该达到2000ml左右;护士还应加强对患者膀胱的观察,膀胱充盈时,可采用挤压的方法训练患者的反射性排尿。
1.2.3.3消化系统的护理 保证患者饮食方面营养的供给,要有足量的维生素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合理控制饮食结构,忌暴饮暴食。若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便秘、肠梗阻、肠胀气等情况,可应用干扰电疗法进行缓解。
1.2.3.4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围术期期间注意抬高患者的下肢,经常协助患者更换,以利血液的回流,对出现肿胀的患者,可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消除肿胀。
1.2.4功能恢复训练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的恢复训练,护士可根据患者脊髓的损伤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预防关节痉挛、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采取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方法。每天进行下肢关节的被动活动,对于踝关节的锻炼可行背屈、内收、外展等活动,膝关节可行伸屈活动,髋关节可行抬腿和内收外展的活动;主动锻炼可指导患者利用哑铃等简单器械在床上进行上肢的锻炼;座位练习可进行脱、穿裤子、袜子、鞋子的活动。在患者不进行活动锻炼是可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下肢进行肌肉按摩,按摩的手法要适度并循序渐进。
2结果
通过对本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70例患者的积极康复护理,67例患者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占95.7%;36例患者建立了自主膀胱,占51.4%;18例患者可拄拐行走,占25.7%;15例患者可自坐、翻身病完成轮椅的转换,占21.4%,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创伤,并且多于意外创伤所致,而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后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会造成肢体瘫痪并丧失生活能力,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康复护理一般包括心理护理、护理、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以及进行早期功能的恢复锻炼,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患者术后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在本组的资料中,经过护理人员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95%以上的患者提高了自理生活的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丽娜.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外医疗,2009,45(6):61-62.
篇3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中一种较严重的疾病[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在及时合理的治疗外,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8例,男56例,女22例;年龄19~77岁,平均49.5岁;闭合性损伤44例,开放性损伤12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22例,Ⅱ型22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3例,Ⅵ型3例。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①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常因伤势突发,由于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骨折患者心理康复也很重要。护士应给予耐心的开导,加强护理,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的方法,增进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消除患者的害怕心理、恐惧心理。除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特殊需求外,还应征得家属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2]。②合并症的护理:术后患者因短期内不能下床,在做好一般生活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肢足背动脉搏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静脉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有糖尿病病史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明确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同时兼顾麻醉效果,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并详细记录。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的血管、神经、肢体疼痛、肿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②术后疼痛的处理:术后随着物的逐渐衰退,患者伤口开始疼痛,有的烦躁不安,疼痛难忍,大喊大叫,影响其他手术患者。要教会患者学会放松,鼓励患者坚强勇敢,树立战胜疼痛的决心,同时给患者讲解术后24小时内切口最痛,48小时后会明显减轻,必要时使用止痛剂。③引流管的观察:患者手术后,一般带有引流管,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滑脱及倒流。及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引流量,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出引流管。④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功能恢复的关键。康复锻炼应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尽早进行,其康复护理的原则是早锻炼、晚负重。锻炼时间于术后第2天根据医嘱行CPM康复锻炼,从0~30°,逐渐加大屈伸度数。为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可以髌骨按摩推拿,进行物理治疗。术后3~5天开始做卧位保健操,加强练习上肢肌力,对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患肢髋、踝、趾主动运动,均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术后第3周开始,由医护人员每天定时取下外固定的石膏托,扶持患者做膝关节无负荷的主动运动。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4个月~1年,平均8.1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临床愈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3]:7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其疗效结果为良好75例,较好2例,一般1例。讨论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膝关节遭受内、外翻暴力的撞击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等均可导致胫骨髁骨折。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胫骨平台骨折常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遗漏诊断和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因而,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处理是膝关节创伤外科中的重要课题。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发生骨折。其特点是属于关节内骨折,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在患者术前、术后要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勇敢面对疾病,加强锻炼。锻炼原则是早锻炼、晚负重。为了术后尽早康复训练,必须有坚强内固定作前提,内固定是否合理坚强是康复训练必须考虑的。正确的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护士在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早期心理康复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康复疗效,康复训练时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和个体化的训练,讲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和配合方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和疼痛的信心,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患者正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篇4
关键词: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0 引言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脊柱科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椎体滑脱等。对于该病症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早日康复。我院在关于该病症方面的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50.14±4.99)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6.55±4.55)d。患者坠跌伤42例,车祸伤23例,重物压伤13例。损伤椎体:T12~L267例,其他椎体11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椎正侧位片检查,经CT、MRI 检查后确诊。
1.2 康复护理
1.2.1 心理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发病时,其腰部和背部的疼痛比较严重,需要卧床休息。而且由于其对于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治疗效果有担忧情绪[1]。面对家人的照顾,使得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焦虑心理,不配合治疗。作为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病情护理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呼吸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是否存在某方面的不适,有没有腹胀、腹痛等情况。如果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1.2.3 饮食护理
患者受伤后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因此饮食护理是十分必要的[2]。在发病早期,应该配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油腻、生冷食物。多让患者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在发病中期,患者的食欲会有所好转,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品,加快康复;到病情的后期阶段,则要以强筋壮骨为主,吃一些滋补佳品。通过饮食调节,促进早日康复。
1.2.4 大小便护理
患者由于骨折后出血,容易形成腹腔膜后血肿,刺激肠系膜处的神经等,使得胃肠功能减弱,出现腹胀、便秘等情况,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3]。作为护理人员,要努力为患者制造良好的排便环境,引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指导患者每天定期排便。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反复多次的顺结肠方向推动,刺激括约肌。注意观察患者使用何种辅助排便方法效果好,以积极采取。对于腹胀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清洁灌肠等。注意饮食方面以纤维丰富的食物为主可促进排便。
1.2.5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并发症,包括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骨折疼痛使得患者不敢翻身,腰骶部和双侧肩胛部长期受压,使得局部缺血造成褥疮。在护理的时候,要和患者讲解清楚翻身的重要性,辅助患者实行平衡翻身,用本院制造的渭良伤科油按摩肩背及受压部位等,促进血液循环;多擦身,勤换衣服,保持床单的干燥。多鼓励患者做全是锻炼,如深呼吸等,指导患者多饮水,预防肺部感染。患者要多饮水,保持尿液正常及排尿通畅,避免尿道感染。
1.2.6 护理
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平卧护理、翻身护理、垫枕护理等。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患者平卧的时候,要让患者的脊柱处于水平的位置,使得骨折椎体的压力不至于太大,绝对不可以坐着或者是下地行走。向患者讲解平卧的重要性,得到患者的配合。
1.2.7 功能锻炼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功能锻炼,能够减轻后遗症,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肌肉萎缩[4]。患者在疼痛减轻后,配合功能锻炼对于康复有积极作用。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锻炼讲究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坚持锻炼。主要的锻炼方法包括主动挺腹、五点支撑法等。在恢复的不同时期采取对应的锻炼方法。
1.2.8 出院指导
患者在出院的时候,要记得嘱咐患者坚持卧硬板床,坚持功能锻炼。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避免劳累,以乐观的心态进行生活。在3个月以后才能够练习弯腰活动,逐步进行恢复。定期复查。
1.3 疗效评价
经康复护理后,拟定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经康复护理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脊柱畸形纠正,X 线片显示压缩椎体得到修复或部分修复,能够正常生活,可以参加工作;有效:经康复护理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腿部肌力正常,脊柱 X 线片显示椎体压缩及椎间隙狭窄有所改善,可以从事一般工作;无效:椎体压痛、腰痛、腿痛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经康复护理后,78例患者在疼痛、腹痛、腹胀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对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显效44例(56.41%),有效34例(43.59%),总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刚住院的时期,要和患者讲解病情的基本情况,让患者了解日常的注意事项,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只有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才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在进行翻身的时候,护理人员要保护好受伤位置的固定,避免腰部的扭伤。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在翻身的时候能够上下身一起翻,不要分别翻转。患者在进行平卧的时候,为了防止畸形或者是再次损伤,需要去掉枕头平卧。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软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康复护理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梅, 杨元娇, 刘健仪.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0例综合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0): 69-70.
[2]杨春英.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9例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02): 113-114.
篇5
关键词:功能锻炼;骨科患者;心理护理
1前言
康复的一般原则应尽量减少因创伤或疾患所致的病废后果,使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对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应避免其发生,一旦发生则积极治疗;康复应尽早开始,在病情及治疗措施允许情况下,愈早开始,功能恢复愈快;康复治疗的实施,主要依靠病人的主动锻炼,没有病人的积极努力,康复难以收效。康复训练方法应是积极的、引起兴趣的、循序渐进的,才能较易达到康复效果。功能锻炼是骨科所有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和恢复关节运动的幅度,防止关节僵硬。功能锻炼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措施
(1)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脊髓损伤截瘫,涉及呼吸、循环、消化、肌肉及骨关节系统,为了维护患者生命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对患者进行早期及全面康复。
1)下肢截瘫患者的功能锻炼:卧床练习上肢伸肌与屈肌力量锻炼,可利用哑铃,拉力、拉杆等锻炼,脊柱稳定后可以举杠铃。在床上可练习自己搬动下肢翻身、练习起坐及坐稳等;坐位练习穿脱内衣裤、外衣裤、袜子、鞋子等双上肢撑起躯干。搬动肢体。下肢穿脱支具等;站立练习扶床站立,带支具站立、站稳,不带支具站立、站稳,用步行双杠行走或步行车行走,用拐行走;从床上到轮椅,从轮椅上床,在轮椅上完成各种生活需要的动作,如洗漱等。
2)四肢瘫痪的功能锻炼:四肢全瘫患者,即便是经过艰苦的锻炼,也难于做到站立与行走。因此主要是卧位与坐位的锻炼。截瘫手的锻炼,不完全瘫痪手或经过功能重建手术的手,有部分肌肉活动,主要锻炼捏与握的功能,练习捏住汤匙并用之进食,再增加力量捏住更重的物品。在坐位姿势还要锻炼进食、洗漱、阅读等,坐便桶及自己清洗也要锻炼。
(2)手部损伤的康复
不是每一个手外伤或手疾患病例都需要康复,主要是一些手部慢性病变状态,如急慢性水肿、疼痛及过敏、关节活动丧失需要进行康复以恢复功能。(1)腕关节的功能锻炼。用健手帮助患手腕做背伸、掌屈、尺偏和挠偏活动。用两手背相对以练习掌厢及两手掌相对使前臂放于胸前,则练习背伸。将手掌平放桌面上使前臂垂直于桌面则练习了背伸。
(2)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功能锻炼。各关节的屈曲以指尖达掌横纹为正常。掌指关节多有过伸。锻炼方法最简单者为用力握拳与伸指。用一系列不同粗细的圆棍,最细如铅笔,从抓握粗棍开始,逐渐达到握住最细的。练习对掌捏物可用一组大小不同的物体,例如橡皮、纽扣、铜钱、曲别针等,练习捏起上述物体,从大到小等。(3)恢复肌力的锻炼。除抓握物体、伸指等锻炼外可利用提拉重锤、抓哑铃、弹簧拉力计等进行。每日将手举过头顶25-50次可预防肩僵硬。
(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对于周围神经伤的康复,最重要者在于精细的神经吻合。只有良好的神经吻合,才能期望获得较好地功能恢复。影响功能恢复的因素是肿胀。术后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回流,不用冷敷,不用吊带悬吊前臂,而是每日将手举过头数十次,坐下时将前臂放在桌子上。前臂神经伤修复后,不要固定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以便活动手指。先将手置于低速漩涡水中15-3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漩涡速度,以病人能忍受为限。按摩过敏区,可用皮肤洗剂。有水肿者抬高患肢。用触摸拿取不同的物品以去除过敏。如不同纤维织物、皮毛、毛毯、丝织品、沙粒、口袋、泡沫塑料、冰块等反复触摸,从平滑的到粗糙的,逐渐适应,去除过敏。
(4)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
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经过外固定之后,常发生关节活动障碍,尤以骨折愈合迟缓或形成骨不连接,经过长期外固定者更为严重,甚者关节僵硬。其原因不外关节内粘连与关节外肌肉粘连与挛缩。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及治疗,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早期康复措施如下: 1)抬高患肢、消除肿胀。2)肢体末端的关节,进行活动锻炼。上肢的手指、下肢的趾多未包括在外固定之内,每日应多次进行活动锻炼。3)固定肢体中的肌肉,行等氏收缩,每日进行多次,每次15-20分钟,做成百次的收缩。几种锻炼在早期康复中甚为重要,由于患肢肌肉收缩,即可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又可减慢肌肉萎缩,给骨折处以生理压力有利其愈合。两者均有利于以后的功能恢复。4)骨干骨折两端关节或骨折关节的活动,需视治疗及固定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锻炼方式。5)连续被动活动,用于股四头肌成形等手术后。早期活动关节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可较快地恢复功能。但早期锻炼需以治疗原则为指导,此期中骨折尚未愈合,锻炼活动时,需避免发生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例如肱骨髁上骨折,伸型者屈肘牵引,可行屈曲活动而不能伸直锻炼。因此,应在指导下进行锻炼。
3结语
总之,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患者缩短疾病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康复,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尽快、尽早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静,陈新胜,毕素清.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
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3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65
[3]李娟,徐燕.上海市骨科康复护理现状调查研究.
护理学报,2007,14(2)
篇6
[关键词]骨折护理;骨折术后护理
骨折作为一突发疾病,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在心理上产生负性刺激,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骨折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是至关重要。
1护理体会
1.1情志护理:
骨折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害怕终生残疾等,对今后工作生活顾虑重重,易产生忧虑、悲观、失望甚至厌世等多种心理状态。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志变化,积极地耐心地开导患者,向其说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他们消除各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常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的思想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护士应善于观察疏导、细致、耐心护理,以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对老年患者和儿童,除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特殊需求外,还应征得家属支持,医护、患者、家属三方面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患者住院时间久,陪护人员是他们密切接触的人,陪护的一言一行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也要把情志致病和治病的知识向陪护讲明白、讲清楚,使他们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做到体贴、关怀、安抚和照顾,使患者思想放松,了解病情,减轻心理压力,充分建立治病的信心和决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相信自己通过治疗完全可恢复健康。做到医、护、陪三者联为一体,共同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
1.2饮食护理:
骨科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故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因创伤和骨折的修复需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以防止便秘,多饮水,以防泌尿系感染及结石。骨折病人不必“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指出,就是不要吸烟,吸烟可以影响骨折愈合,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1.3合并症的护理:
术后患者因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护士应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做好饮食宣教及管理。
1.4中医辅助疗法的护理:
在康复锻炼同时,结合中医用药活血化瘀,另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1.5功能锻炼的护理: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囊挛缩,使骨折端得到有益于加速愈合的间断性生理应力,促进骨折修复。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大影响,可以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功能锻炼要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至难,从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在整个骨折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必须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整复后继续指导病人正确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保持肢体及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在进行肢体和关节功能锻炼前应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解除其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克服患者怕痛,怕丢人的思想和消除家属怕活动后会加重病情的误解。使其自觉地进行功能锻炼。在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在床上给患者做强化训练,活动时范围宜小,力量宜轻,达到各关节和肌群都活动即可。操作时手法要轻、柔、稳,要有节律,并根据各部位、关节的功能特点进行功能锻炼。观察防止发生意外,经过治疗与护理,当患者肢体出现自如运动时,可由患者自己练习,护士在旁指导,督促患者作好床上活动。总之,功能的锻炼一定要持久、耐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锻炼程度与恢复效果有明显关系锻炼愈好效果愈佳。
篇7
现代康复技术水平的发展,使疾病死亡率逐步下降,生存率不断提高。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康复护理学科的重要课题。
创伤骨科康复护理,是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功能的康复护理,康复方案的制定越早越好,最佳开展康复的时机原则上不应在治疗结束后开始,而是应与治疗同时并进,并且需要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对于创伤骨科病人来说,着重是运动系统的康复,其主要方式是病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应预防三大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我们积极摸索了一些对创伤骨科病人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12 ~88岁;手术部位:单上肢38例,单下肢101例,双肢32例, 脊柱29例;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72例。术后病人均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2实施方法
2.1合理安排人员及班次:我科由一名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负责康复护理工作,并设责任护理小组四组,每组白天由一名具一定工作经验、业务素质较高的护士负责,且一星期内相对固定。护士长进行全面质控,不定期抽查,以获得病人的反馈信息。康复工作以白班为主,晚夜班为辅。各组上午利用整理病房及皮肤准备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协助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及检查主动功能锻炼;皮肤准备时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指导,下午在书写护理病程记录之前再对所负责的病人进行全面的康复指导。
2.2制定创伤骨科病人康复护理宣传卡:经科室主任审改后,印发创伤骨科病人康复护理宣传卡,发给每位新入院病人, 让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康复护理计划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康复护理奠定基础。其内容包括:预防畸形和并发症的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方法等。
2.3以护理人员为主,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并加强医护协作: 护士在康复护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康复护理这项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①科室领导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科主任购买《创伤骨科护理学》,且人手一册;护士长不定期考核,督促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派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②多请教医师, 既能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实施,又能做好医护之间的衔接工作。
2.4注重病人的自我护理:在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要以自我护理为中心。针对病人因亲人过度关怀导致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增强的特点,通过耐心指导、训练、鼓励、帮助,充分挖掘病人的内在潜力,促进功能重建,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2.5积极采用先进仪器及设备:①引进先进的骨科牵引床, 鼓励并督促病人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以加强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并有助于排净膀胱中尿液;牵引床床头、床尾以及床头、床尾左右侧均可根据需要调节高度,有助于病人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②采用HGB-200型骨科治疗仪, 对于内固定术后及各种外固定病人分别采用内生电流、高压静电模式治疗,可起到消肿,促进骨痂生长等作用。根据医嘱每天1~2次,每次30 min,收到满意的效果。③采用关节持续被运动器(简称CPM)作辅助训练,以起到局部消肿、防止或减轻关节粘连,减少关节僵硬的作用。
3体会
篇8
【关键词】老年骨折后关节僵硬;康复锻炼;肘关节;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83-01
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多指骨骼的完整性、连续性中断,关节僵硬是其常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1]。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2]。本文由此出发,提出对我院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36例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及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骨折后关节僵硬,入组患者均获知情同意,排除有感染性疾病、高血压以及神经性疾病病史患者。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4.4±3.6)岁;骨折类型:肱骨内髁骨折12例,肱骨外髁骨折11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7例,尺骨鹰嘴骨折5例,病程2-9d。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僵硬关节进行推拿:患者采用仰卧位,将患者肱骨固定,手握住患者桡骨远端进行牵拉,舒展肘关节,另外一只手握住患者桡骨背侧,掌心向外侧推;然后扣合患侧手大鱼际,固定尺骨、肱骨近端,手掌向桡骨长轴发力;之后施术者一只手环绕其前臂固定尺骨,另只手环绕患者桡骨头部,向掌侧推桡骨头,同法施治桡骨远端,5min/次・d,3次/周,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指导:对于骨折严重患者,从被动运动开始进行指导,该活动需在治疗一开始指导家属进行,主要对损伤的关节进行屈伸活动,对上肢肌肉进行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天3次左右,每次约半小时;之后逐步指导患者过度到主动伸缩关节,做前壁旋转运动,同时训练患者伸直能力,如:高空取物品、地上捡东西等动作;自身承受能力、康复进程、病情等多方面调整锻炼内容和强度,使训练保持持续性和规范性,训练时如果患者感到疼痛要及时停止此动作,护理人员要做好指导工作。
1.3疗效评定
护理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为评判标准[3],对患者关节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及特殊动作进行评价,满分100;采用GQOL-74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 ±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5%,对照组患者关节优良率为68.8%,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多指骨骼的完整性、连续性中断,关节僵硬是其常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骨折后关节僵硬属于气血壅塞、经络不通引起,患者经脉肌肉不能被气血濡养,使得肌肉失养萎缩挛缩,导致关节僵硬 ,本文利用牵引、摆动等技法推拿、松动关节,牵伸患者关节韧带,松解关节内粘连,促进滑液浸透、扩散,缓解疼痛,从而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并通过循序渐进康复指导,先行被动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肌力逐渐提高后,考虑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并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协助患侧肢体运动,之后逐步过度到患者能够自理生活乃至完全恢复。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庞小萍, 莫显娇. 关节功能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2, (11):144-145.
篇9
【关键词】康复护理;骨关节疾病;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50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37~78岁,平均(635±70)岁;增生性髋关节炎11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1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3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新鲜股骨颈骨折27例。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38~76岁,平均(609±61)岁;增生性髋关节炎12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9例,新鲜股骨颈骨折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焦作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2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护理。如疾病宣教、饮食指导和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后指导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操作时要尽量保持动作的轻柔。嘱患者术后6h内严格禁食,避免发生导管脱出或者呕吐物误吸等不良事件。密切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检查切口有无出血等异常情况,给予包扎处理。②主动和患者沟通,多用温和的语言安抚、关心患者,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从而帮助其消除不良心理。患者入院后,需要向其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区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医护人员等,以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陌生、恐惧感。正确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如聆听音乐、阅读书籍、做深呼吸运动等。③详细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做适量的康复训练。需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训练的内容和强度。告诉患者切勿急于求成,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因高强度训练引发机体组织损伤等异常情况发生。④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局部受压皮肤,增强血液循环功能,避免发生压疮。嘱咐患者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针对需要在病床上进行排便的患者,指导其正确使用便器,若有必要,可利用气垫床缓冲患者的受压部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时协助其更换最舒适的,确保关节保持功能位,避免发生关节挛缩及畸形等并发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减少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合理调整病房内的温湿度,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加强对病室卫生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力度,避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3观察指标①并发症(肺部感染、压疮、肺栓塞)发生率。②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Harris评分标准[2]作为参考,评价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9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等,<60分为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10
关键词:骨折;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59-0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伤等骨科伤害呈上升趋势,不安全隐患造成事故也屡有发生,创伤性骨折、多发伤患者日益增多,患者的需求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对骨折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是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骨折术后护理要做从以下几方方面入手。
1 病情观察及一般性护理
1.1 生命体征的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的变化,重症者应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准确记录。
(2)观察尿色及尿量,如果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同时伴有脉搏细速,甚至血压下降,应警惕血容量不足,及时报告医生,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补液量及胶体溶液。
(3)了解术中出血量和补液情况,根据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
(4)做好护理记录和出入量记录。
1.2 伤口引流管护理
(1)将引流管安置妥当,防止管道受压、打折或脱出。
(2)负压引流瓶应挂于床沿,位置低于伤口水平线,避免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液量,如果术后2小时内引流液>400ml,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警惕低血容量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给予补充胶体溶液或血制品。
(4)必要时将负压吸引改为正压,以减少出血量。
(5)准确记录引流液量。
(6)更换引流袋或倾倒引流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3 切口护理
(1)密切观察切口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2)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及切口情况,若体温上升,切口红、肿、热、痛,提示感染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
1.4 专科护理
(1)术后患者取正确卧位,患者应给予抬高,并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肢体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2)注意患肢有无神经压迫症状及循环、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2 合并症的护理
术后患者因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护士应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做好饮食宣教及管理。
3 功能锻炼的护理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囊挛缩,使骨折端得到有益于加速愈合的间断性生理应力,促进骨折修复。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大影响,可以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功能锻炼要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至难,从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康复锻炼同时,结合中医用药活血化瘀,另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4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害怕终生残疾等,对今后工作生活顾虑重重,易产生忧虑、悲观、失望甚至厌世等多种心理状态。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地耐心地开导患者,向其说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他们消除各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常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的思想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护士应善于观察疏导、细致、耐心护理,以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对老年患者和儿童,除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特殊需求外,还应征得家属支持,医护、患者、家属三方面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患者住院时间久,陪护人员是他们密切接触的人,陪护的一言一行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因此,也要把情志致病和治病的知识向陪护讲明白、讲清楚,使他们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做到体贴、关怀、安抚和照顾,使患者思想放松,了解病情,减轻心理压力,充分建立治病的信心和决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相信自己通过治疗完全可恢复健康。做到医、护、陪三者联为一体,共同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
5 饮食护理
骨科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故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因创伤和骨折的修复需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以防止便秘,多饮水,以防泌尿系感染及结石。骨折病人不必“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指出,就是不要吸烟,吸烟可以影响骨折愈合,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骨折患者时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征象,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辨证用餐,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各个方面功能锻炼,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确对待的方法。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会诊,提高骨折患者对治疗康复护理的依从性,这也是骨折术后患者得以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田君叶,刘均娥,穆红.骨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7-379
[2] 刘春荣,谢连发.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