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定位
一是立足现状。2013年9月,学校率先完成教育资源整合,“七校合一”的举措为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大、更广的空间。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来自七所不同学校的17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师的尽快融合等。为此,学校以迎接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为契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尊重传统。学校的驻地孝直村,因恪守孝道、忠厚信直而名扬县域内外,淳厚的村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是突出特色。学校课程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特性,决定了课程的独特性。面对师资紧张,生源分散,乘车、就餐人数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急需提高的现状,如何构建一个属于学生、属于教师、属于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是着眼未来。教育是一项关乎未来的事业,一切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学校追本溯源,从涵养道德、匡正品行入手,着力培养品正志高、自信向上的阳光学子,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确立“养正”核心文化,引领学校课程发展方向
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立足实际,确立了“养正”核心文化,建立了一整套文化理念系统,以此来进行顶层设计,并制订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等计划;同时,将特色地域文化元素、悠久历史文化元素、先进时代文化元素进行融合,通过课程建设促使学校发展成为文明之地、养正之所,努力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打造“童蒙养正”的学园、书香浸润的乐园、现代规范的校园。
2.明确育人目标,构建“养正”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基于“养正教育,助每个学生成功”的核心理念,制订了“养正”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架构起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具有学校特色,体现教师个性特长的“养正”教育大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涵盖了“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方面的素养,包含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层面,综合了国家、地方、校本三大课程,涉及课程门类共44个。其内容安排既有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或专题,又有分年级实施的阶段性动态课程或专题,从而初步形成了几个特色课程。
基础型课程主要指国家学科课程;拓展型课程包括学科拓展课程和德育课程群组,指分领域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探究型课程包括学科中的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程。必修课的德育课程群组中,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学做孝直人”系列特色课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内化,在点滴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三、突出五个载体,确保课程做实做优
一是效果明显的学科拓展课程。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家课程的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如果说国家课程是学生基本能力发展的保障,那么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则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载体。为此,学校开设了习字微课程、主题阅读课程、趣味数学等部分学科拓展课程。
二是管理规范的“走班制”课程。学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分层教学、选课走班”为途径,加大教师资源整合力度,把每个星期三下午定为“快乐周三我做主”时间,为学生营造活动空间,开学前两周内完成课程设置,形成“课程超市”,共开设14门校级跨年级走班课程、28门级部走班课程,每个学生可同时选修两门课,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同时,规范管理,秉承“四定(课程要定地点、定时间、定老师、定学生)”“六有(上课老师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讲义、有考勤、有展示、有评价)”原则,确保课程有序开展。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落实,确保课堂高效、学生快乐。
三是意义深远的生活教育课程。学校基于地域传统文化,开发了“学做孝直人”德育系列课程,破解学校现有管理难题,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公德、懂礼仪、守纪律、乐团结、爱劳动、会学习、勇进取的良好道德情操,从内而外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四是务求实效的家校合育课程。学校以“养正”文化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点,开发实施了“养正教育进家庭”课程,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校“养正”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养正”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协助参与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实现家校共育新模式。
五是丰富多彩的展示课程。展示是学生获得自信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抓手,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环节。学校突出形式多样化原则,通过物化成果交流、表演汇报、参与比赛等手段,确保课程有效实施。这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建设的收获与反思
篇2
一、从“三分天下”的评价模式向科学评价转变是英语教学与管理的急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指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一般都会对期末的教学效果产生设想,即完全学会所教东西的成绩优秀、期末成绩不及格或勉强及格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三分天下”。这种设想在统计学理论上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就教育的本质来说是极其有害的。在设计考卷的难度时教育者会自动将考卷的难易程度与区分度挂钩。英语教师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会潜意识地将班上的同学划分为优良差三类,在平常的教学中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学生的分门别类观念是常被固守的,相关的评分程序设定也会按照这种设想进行设计和调整。按照这种固有的教学思路,学生的潜能必将为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整齐性而磨灭掉。
毫无疑问,目前这种划分等级的观念得到了实践的支持,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预期。同时,这种等级观念还严重削弱了相当一部分处于“中”、“差”等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只能是维持现状,不可能有突破。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降低。而这必然导致整体教学效果的降低。这种整齐性的教学效果预期,限制了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教学评价隶属于教学管理,在进行教学活动评价时要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充分考虑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因素,以此全面而整体地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估。因此,从现今的英语教学活动的状况来看,在新课程建设中建立英语教学成效的科学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活动开展亟需的。现从课堂评价、形成性评价、考试评价三个角度来对英语教学的科学评价方式进行详细探讨,以期能改变当前仅仅依据英语考试成绩来评判英语学习状况的现状,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新课程建设的推进为英语教学成效科学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教育的弊端已为社会所共知,不仅成为教育界、学术界研讨的对象,而且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热点。国家督学李希贵也曾说过,我国的教育发展至少落后工业改革20年。教育改革虽然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但更重要的却是课程改革,这是因为:课程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一个专业或一个学期开设什么课程、讲授什么内容、讲授多少学时,都是由课程体系来决定的。推进课程改革,建立一个科学的新型的课程体系可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切实的依据,并可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奠定坚实的基础[1]。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课程资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丰富多彩了。比如,原先的教材都是纸质教材,现在则出现了很多光盘版、网络版教材,甚至出现了手机版教材。讲授课程的手段,原先只有粉笔、黑板,现在则有了好多电子工具,计算机、投影机、录像机被广泛运用于教学。这些新的课程资源无疑为英语教学成效科学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使各种评价数据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摆脱手工搜集、计算的麻烦;还可使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先通过计算机预先检验,使其更加合理。
三、新课程建设中英语教学成效科学评价方法的建立途径
1.通过课堂评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表现情况、学习成效的评定。学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客体,课堂评价旨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英语教与学的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并使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英语,促进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评价时要善于结合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平时表现,例如在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交流能力、兴趣、态度等。
在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艺术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通过其他英语教师和教师同行在听课后对自己讲课的建议和看法,英语教师可以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再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英语教师可以及时变更自己的课堂评价,对自身的英语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堂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有效提高。高超的评价艺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所展现的评价艺术,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甚至是失去信心的学生影响尤大,这又特别表现在对学生的情趣和情感的影响上[2]。英语教学合理地运用课堂评价,可鼓舞和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科学认识自我,促进全面发展。为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可以说,课堂评价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构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一味夸赞。诸如对于天赋异禀但学习不上进的学生,应该适时进行批评,指出某段时间内其学习状况的退步。应通过客观准确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2.更正考试评价在英语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考试手段是评价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广大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应对公众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合理化的考试评估机制。考试之所以备受大家诟病,主要就在于我们还是把考试的成绩等同于能力。秉承这种思想很容易造成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功利化,使考试不得不模式化,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上,而在能力的培养上却只能倾注很少的精力[3]。在现今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考试的评价作用。
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真正理解英语知识以学以致用,在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上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倡导主动快乐式学习,撇清英语学习和分数的对等关系。考试是启发式英语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子系统,而非全部,要将考试成绩从能力唯一标准的神坛上放下来,摆正心态。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考试还是选拔人才最公正的考核方式。但不能因此忘记,能力的培养才是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
马尔科夫链数学模型是建立在随机过程上的科学实施办法,现今此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评价的各个方面[4],对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亦不例外。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效果的不可预知性,不断改进原有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应该注意的是:此处的得到的结论与常规的简单应用英语平均成绩来评判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结论是一致的,但并不代表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评估教师英语教学质量的科学性,这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来证明。应该说,一切为改革我们教育现状的努力都是应该得到赞赏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将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作为多年的老教师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波动调整教学过程。
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评价英语教学质量的时候,一般是根据对前后两次考试的测试来进行,是通过分析学生前测与后测两次测试在不同成绩等级间的变化(前后相继的两个价值状态)的具体状况,构建相应的转移矩阵。马尔科夫链在教学评价中,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若每个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着学生基础状况的差异而有明显的波动性,那么所得到的马尔科夫链也会呈现稳定分布的状态。
3.建立形成性评价,贯彻过程性评价方式
使用调节教育过程以替代以往的期末考核过程,是当前适合对教学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教学理念。形成性评价具有多种形式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如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常规课程观察,记录学生在学期中参加活动的情况、各种大小规格形式的测试的情况。除此之外,对英语教学的评价也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和老师进行咨询,以此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状况。总的来说,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多功能评价形式,可以较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反映英语课程进行的实际情况。
形成性评价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力求避免只关注结果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是采用发展性的眼光来评价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计划的设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发性思考,力求形成有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可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面有效性地开放式进行。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要包括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容和策略,借以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和态度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而通过单一的测试来评价兴趣和态度是无法实现的。形成性评价可以较好地使学生自己认识自我,认识到自身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优势所在,从而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自主性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的自主学习上来,通过一些活动的进行来加大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从而在活动中建立合作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若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态度自然就会端正,无需老师督促,就会积极学习英语。
形成性评价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四者相结合。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形成性评价还会从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学期的英语学习中所形成的长期英语学习战略上考察教师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因为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情况都不相同,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情况,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成绩而不是作为主要衡量线。应肯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付出的努力,而不单单依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水平落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学生,依据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而非仅根据英语成绩给予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其英语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尽人意,但若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的认可,就是莫大的鼓励,可有效避免整个班级英语学习成绩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班级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在鼓励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学生从形成性评价中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对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建立相应的档案。档案的建立是形成性评价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要先收集学生相应的英语学习信息,包括上一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学生英语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应该不定期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进行反思,借以让学生跳出自身的英语学习误区,将自己的学习疑惑讲给同班级的同学,通过同学们的思辨和英语教师的建议来对自身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做出改进。在一定时期后,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状况作出评价。为此,可精选班级上在某方面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探讨,推动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包含学生自己、同学之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相对保密。通过收集学生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的学习状况,学生和教师都能意识到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据此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档案的建立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做到与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契合。
四、结语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以学生的成绩为纲,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弱化了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地位。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客体,学业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摧毁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评价可以使教师获取学生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也可以明晰自己学习方法上的缺点和不足,而后在英语教师的指引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获得英语学习的长足进步。相对于常规的“只对事不对人”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可以称得上是以人为本。此评价形式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改变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充分考虑学生的纵向发展,可使学生的个性和个人性格与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结合在一起,正视了差异化的学生状况,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善于启发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通过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为教师本身及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学习效果评价的科学依据和可靠信息,从而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公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英法,苗方朔.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12(10).
[2] 李志刚.英语阅读理解的课堂讲评要求.中学文科,2008(8).
篇3
关键词: “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及其应用的研究” 拓展型课程 实施策略 效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是主旋律下的三大课题,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哪里?完成三大课题的主渠道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
我们认为,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主渠道在课堂,切入点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2008年,适逢东莞市普教系统“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招标,我校的“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及其应用的研究”顺利中标(课题立项编号:S115KTZB-02)。课题研究的周期为2年(2008年12月-2010年12月)。课题的立意是,以生态学的视角看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力求通过拓展型课程建设,构建自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凸显我校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该课题中期总结如下。
一、拓展型课程的内涵
(一)定义、指导思想与目标。
我校的拓展型课程是由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整合而来的学校特色课程。
拓展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一手钢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学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因此,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学校层面强调科学性,着眼于整体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打造某方面的亮点;教师层面强调可行性,着眼于常态下便于大多数教师日常操作,不仅仅是追求教师做课题研究或活动;学生层面强调全面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仅仅是争取部分学生获得奖牌。
(二)由来、对象与课程资源。
1.一手钢笔好字。“天天练”写字由语文及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天天练楷书基本笔画》《天天练楷书偏旁部首》《天天练楷书间架结构》《天天练楷书书法作品》。
2.一些文雅气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主要由语文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含英咀华》。
3.一种探究习惯。“做上学”由科学和数学学科拓展而来,四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做上学》。
4.一门兴趣爱好。“兴趣与个性”主要由音乐、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二、三年级以普及层次为主,全体学生参加,目前设乐器、纸工两个选项,课程资源《折纸・葫芦丝》;四、五、六年级以提高层次为主,部分学生参加,分为学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四个系列,目前设航模、动画、古筝、舞蹈、陶艺、版画、足球、篮球等二十多个选项。
5.一项健身技能。“阳光体育”由体育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目前以跳绳、毽球等运动技能为主。
(三)课时与进度安排。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课程计划表
对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我校《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说明: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文件规定,4-6年级周课时量为30课时,表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意思是:上学期音乐周课时量为2课时,美术周课时量为1课时;下学期音乐周课时量为1课时,美术周课时量为2课时,此为我校在遵行国家课程设置规定后进行的调整,一周总课时量不变)。
例如,“做上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省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为主,补充了数学学科拓展而来的“七巧板”、科学学科拓展而来的“小实验”,教学进度安排到年级及周次,评价也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二、拓展型课程的依据和基础
(一)政策依据。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6条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第二部分《课程设置的原则》第3条指出:“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第四部分《义务教育设置的有关说明》第4条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二)实践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的提出,给一线校长和教师提供了自主创新的空间,也出了一道难题。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组成。其中,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小学阶段课时安排方案(每节课按35分钟计)
上海市《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关于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若干意见》强调: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应做到门类完备、活动(科目)品种丰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较强的选择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北京东城区回民小学自2006年以来,构建了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
北京东城区回民小学(2008年)校本课程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提出按“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进行“两个重心移位”的课程调整,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其中涉及语文、外语、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也涉及活动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正因为进行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自成体系、自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为我校拓展型课程“五个一”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础。
三、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一)实施策略例举。
1.整体构建,分项突破。
2006年秋季,“天天练”写字课程全面实施,教材、评价落实到位;
2007年春季,“兴趣与个性”课程提高层次选项及开班取得突破;
2007年秋季,“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评价方法取得突破;
2008年春季,“兴趣与个性”课程普及层次选项及试点取得突破;
2008年秋季,“做上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与使用取得了突破;
2009年春季,“兴趣与个性”课程资源的整合、师资培训取得突破;
2009年秋季,“阳光体育”课程花毽项目取得突破;
2010年春季,编辑《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
……
2.从“我”做起,整体联动。
“我”是什么?“我”是教师,“我”是学科……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强调从教师自己做起,从学科本身做起。
例如“天天练”写字课程,从“教师”做起,先抓教师的板书与作业批改,后抓学生;从“语文”做起,先抓语文学科写字教学,后抓天天练写字课堂;从“作业”做起,先抓作业书写评优,后抓写字考级;从“描红”做起,先摹后临;从“姿势”做起,先规范写字姿势,后培养写字技能;从“写字”做起,先认真写字,后学习书法艺术。
例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本;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相结合,理解记忆是本;集中诵读与分散诵读相结合,集中诵读是本;朗读与嗟叹之、咏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相结合,朗读是本。
3.课程推进,师训同步。
教师拓展型课程校本培训一览表
教师拓展型课程校本培训人均累计197课时。
4.注重过程,评价激励。
拓展型课程本身不新颖也不特别,这“五个一”可以说是小学教育的应有之意。拓展型课程在我校是课程,不是活动,更不是运动;每一项拓展型课程的目标、内容、进度、资源与评价,《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都有明确的指引。如阳光体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常用健身技能,不是一句口号,它真正落实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
拓展型课程的评价是等级达标、学生学习拓展型课程的评价和学习基础型课程的评价,一同纳入《学生素质报告单》。
以“天天练”写字课程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为例来说明。
我们根据《中国硬笔书法考级大纲》,将师生的写字水平等级划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细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如“七级甲等、七级乙等、七级丙等”共二十一级。诗文诵读等级则设有童生、秀才、举人、探花、榜眼、状元、大学士等十二个等级。
与基础型课程评价有所不同的是,等级达标更主要的是一种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型课程教学活动。
5.注重探究,多方呼应。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使之常态且有效是我校拓展型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的做法如下。
拓展型课程做上学的实施目标直接指向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即以自主探究为核心、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发展为目的、过程评价为尺度。
另外几项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倡导适时开展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生成性、实践性主题探究活动,可量化的指标是:各项拓展型课程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每个学年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
各项拓展型课程近期开展的主题探究活动选录如下: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摇月是故乡明?摇四年级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摇品读陆游?摇六年级
“天天练”写字课程?摇永字八法探秘?摇四年级
“天天练”写字课程?摇走近王羲之?摇五年级
阳光体育课程?摇毽球的来龙去脉?摇三年级
阳光体育课程?摇当文武秀遇上NOBODY?摇五年级
兴趣与个性课程?摇葫芦丝趣谈?摇三年级
……
(二)实施效果例举。
1.从数据统计看效果。
如天天练写字课程:
2008-200年度天天练写字课程写字考级达标一览表
2006-200年度,在拓展型课程方面师、生收获颇丰。其中教师获国家级奖项40多项,省、市级奖项30多项;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近20篇。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0多项,省、市级奖项100多项;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论文30多篇。
2.从信息反馈看效果。
《硬笔书法》报主编严海南:“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写字课程定位准,起点高,好得无话可说。”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文铸:“松山湖中心小学蛰伏三年,用三年时间构架经营拓展型课程,把它做成今天这种效果,真是一个奇迹!”
东莞市教育局杨晓棠局长:“松山湖中心小学高度重视小学科教学,提出了拓展型课程‘五个一’,这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最好体现。如果更多的学校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小学教育就一定能办好。”
“国家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考察了该校的航模、陶艺、器乐、经典诵读等拓展型课程后,对该校的拓展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她得知该小学在全校持续开展天天练字14分钟,师生共同练字考级等做法时,更是点头表示赞同:现在很多孩子经常用电脑,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坚持天天练字很好。”(摘自人民网)
三(2)班范婧的家长:“我们把孩子转来读书,不怕接送的麻烦,是因为学校真正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孩子在这里学习‘五个一’,很快乐。”
广大家长的赞同,是我们信心和力量的源泉。家长的口碑,是我们最看重的奖杯。
四、几点思考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一、把握新课程下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基本特点、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掌握本教材的基本特点、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使小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真正体现以育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紧紧围绕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及社会需求,让小学生学习有关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与能力。
二、高度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使小学生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1.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是学校的教育主体,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展现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悟、体验、洞察这个社会,真实地获取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及时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尝试活动,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实践,获取真实的社会生活经验
学生的一些认识及新的道德观念来源于他们的社会生活,那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品德产生于社会生活中,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人生观,让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实践,真正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作用。
3.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小学各学科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之间都可以互相促进、相互督促,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重视小学生的横向与纵向发展。
三、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丰富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内涵
在我们当今这个环境中,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学校、家长、社会人士、图书、影视资源、社会自然景观等都可以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这些资源中汲取营养,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丰富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内涵,让小学生在学校正常的学习过程中潜意识地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篇5
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往往是抄写生字词,解词造句写作文,反复写写要求背诵课文的篇章或段落,甚至连课后一些供理解课文内容之用的思考题也让学生抄抄解答。 这种陈旧的作业设计和练习,虽然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弊是远远大于利的。
针对以上情况,改革作业结构、方式、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势在必行。
一、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基于语文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业的效果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在作业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3、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作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几个类型
经过教学实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的多元化作业类型。
(一)阅读与写作
1、模仿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
2、联想写作。要求小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小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小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二)课外阅读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 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
2、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
(三)体验探究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经常设计做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看重的是体验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
(四)再现情境
对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画图的办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再现情境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画图的能力,达到了身心互动、手脑并用的训练效果。
(五)进行表演
篇6
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学之本,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资源,每节课都要靠教师独立创编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学习舞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选择社会舞蹈考级教材或舞蹈专业教材的简化版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照搬社会流行的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舞蹈课程资源迫在眉睫。
一、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舞蹈课程资源
舞蹈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研发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为中小学舞蹈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补充,我们组建了由相关舞蹈领域的专家、教研员和海淀区30名中小学一线舞蹈及音乐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研发团队。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借鉴当前国内外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身体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实践。
舞蹈“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有情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或多种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身体体验与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释放学生的表演潜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舞蹈核心素养。
以《钓鱼》一课为例,舞蹈动作以地面前压腿、旁压腿训练为主。教师设置的情境是在“大海”里“钓鱼”,师生坐于地面,双手“划船”来到“大海”中“钓鱼”。实际上,“划船”“钓鱼”训练的是学生地面前压腿的舞蹈基本动作,与单纯的喊口令训练相比,有情境的训练学生不易感到枯燥,练习时非常积极、投入。当学生没有钓到“大鱼”表现出“失望”的心情时,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当学生经过努力终于钓到“大鱼”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返航时,教师指导学生改变姿势,双腿打开,变成一艘小船,学生练习的是地面压旁腿。在返航的途中,教师设计了遇到风暴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风浪强弱的变化,变换节奏进行压旁腿训练。这样的情境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腿部柔韧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
二、贴近师生需求,构建舞蹈课程资源框架
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实际需求创编,在边实践边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开放性、科学性、主体性特点,同时,教学目的明确。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舞蹈课程资源的六大内容领域(表1),其中,舞蹈基本能力训练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自然状态,提升学生身体的健康指标,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即兴舞蹈创编主要是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舞蹈综合表演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吃苦精神以及综合表现能力;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舞蹈作品欣赏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与生活品质;多元舞蹈文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舞蹈与文化。舞蹈课程资源由学生示范、教师讲解、教学片段、微课程等形式构成,便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
三、稳妥推进实验,形成舞蹈课程资源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首先选择了海淀区10所小学参加舞蹈课程资源的实践。这些学校都有专职的舞蹈教师和专用的舞蹈教室,同时,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全体学生舞蹈素质的发展。随着课程资源研发的不断推进,参与实验的学校由原来的10所增加到30所。
在资源研发的过程中,针对实验学校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的实验报告,课题组多次聘请儿童心理学、运动学、舞蹈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专家亲临课堂现场进行指导。专家们从课程资源本身、资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教师课堂教授情况、学生发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指导,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历经了“形成―实践―研究―修改―再形成”的反复打磨过程。经过十余年的舞蹈课堂教学问诊、舞蹈教学方法研究、舞蹈教学资源创编与实践,《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低年级)最终于2015年6月正式出版。这套教程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针对性很强,丰富了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的内容,尤其是“情境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特点。
四、课堂发生的变化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在北京市海淀区和其他几个区进行了推广使用,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套课程资源让舞蹈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也学得更快乐了。不少教师这样评价道,“这套教程对舞蹈教学太有帮助了,不喜欢舞蹈的学生也开始喜欢舞蹈了,喜欢舞蹈的学生更加热爱舞蹈了”“这套舞蹈课程资源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给了我全新的启示”。
1.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专业舞蹈教育观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舞蹈教师的一大难题。《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引导教师摒弃了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对中小学舞蹈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摸索并尝试以一种独特的、新颖的模式开展中小学舞蹈教学。通过对课例、案例以及舞蹈“情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们在授课形式、授课方法、课堂组织,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套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最终达到“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快乐”的目的。
2.教法更加灵活,舞蹈学习更加有趣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中的每一课都以一个领域的内容为主,每一课都有“情境”的设计。教师在授课时将“情境”悄然带入课堂,每一个“情境”的设计都遵循“从生活中发现舞蹈,从舞蹈中挖掘美感”的原则。在“情境”的选择上,以自然环境、生活场景、校园生活、动物模仿等为主,既有科学性,又不乏趣味性;既有舞蹈训练,又有即兴创意;既有民族特点,又不强加民族风格;既有主题设计,又能关注个性差异。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在自由的空间里,纵情驰骋想象,无拘无束地舞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肢体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篇7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有效实现德育课程内容衔接,首先要做的就是教育者必须树立系统化的德育课程内容观,注重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注意各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配合,以确立一个贯穿始终的内容体系。所谓系统化德育课程内容观,指的是对德育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教育者从学生终身发展和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层次性与有序性角度出发,整体构建德育课程内容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它是教育者所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其有无、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者对整个德育课程内容建构活动的系统认识与理解,制约着德育课程内容衔接实践的具体执行与实施。当前,要有效实现德育课程内容衔接,着力增强教育者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非常重要,它对于推动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交流与互动,对于改善当前德育课程内容衔接缺失的问题无疑是具有建设性的。对于德育课程教师的系统化意识现状,笔者曾经做过一系列调研与访谈。调查显示,目前德育课程教师的系统化意识较弱,不少教师在处理德育课程内容衔接问题时是“说一套,做一套”。一方面,在看待德育课程内容衔接必要性问题时,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可其价值与意义;但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又缺乏进行德育课程内容衔接协作的主动性,既不关注其他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更不注意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贯彻和实施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整合。教育者整体意识的淡薄和主动性的欠缺,客观上制约了德育课程内容衔接的有效实现,导致德育课程内容衔接很难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与实施。因而,当前要有效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内容衔接,就必须着力增强各阶段德育课程教师的整体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系统思维。
2.结构整合:整体设置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是对大中小学直接德育课程的总称。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承载形式。因而,德育课程是否实现整体规划,直接关涉到德育课程内容衔接能否真正实现。目前,德育课程体系尚未实现统一规划,这直接导致我们对教育内容相互衔接问题考虑不够,层次化和序列化欠佳。因此,对德育课程内容进行统一规划,使之成为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成为当前德育内容衔接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任务。一是统一规划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教材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托。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有效衔接的教材也是提高德育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必要依托。目前,由于缺乏足够的衔接意识,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尚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更是缺乏沟通。这使得不同学段的德育课程教材往往大多片面追求各自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而对教育内容相互衔接的问题考虑不够,致使某些内容严重重复,层次性欠佳。因此,对德育课程教材进行统一规划和编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就成为整体设置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系统推进教学体系衔接。教学虽然以教材为蓝本,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打破教材。因此,若想全面实现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整合,需要在编制教材的同时对教学体系加以系统整合。当前,系统推进教学体系衔接重点要做到“三个关注”。首先,要关注不同学段的课程设置。对不同学段间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这是实现德育课程教学体系衔接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德育课程而言,进行这种纵向比较,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本学段教学内容的实施重点,进而保证将教学重点放在对上一阶段内容的提升上,实现整个教育链的正常链接。其次,要关注不同学段课程的教学状况。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教材展示过程,它离不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因而,能否全面把握上一学段课程实施的基本状况对于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在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虽然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日趋简单,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者往往忽略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自觉地提高本学段教学深度和难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要关注学生的教育存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零点起步,学生在之前学习过什么、接受了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是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对于德育课程而言,如果教师能够一定程度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那么对本阶段德育课程内容教学切入点的确立将是十分有益的。
3.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德育课程教师队伍
教师是德育课程内容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整个德育内容的具体构建实施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是制约德育课程内容能否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只有着力加强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切实保证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衔接。加强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坚持落实德育课程教师“任职资格制”,在教师选聘问题上严把入口关,坚持学历、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力争从源头抓好德育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手段。”通过岗位培训,提高对于德育课程教学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从而使其真正具备做好德育课程内容科学组织实施工作的能力和素养。三是探索实施德育课程教师相互兼职制度。不同学段的德育课程教师相互兼职,既可以使教师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系统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形成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内容间有效衔接的格局,更可以发挥高校德育课程教师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为中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在加强专职队伍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实施不同学段德育课程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并在政策方面给予充分的引导与支持。
4.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
加强机制创新,构建长效保障机制,是从根本上增强德育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举措。建立德育课程内容衔接长效保障机制,首先应致力于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和交流沟通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德育组织管理机制。教育主管部门是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是教育效果评估的领导者和承担者,是提高德育系统化的组织保证。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德育领导管理机构,大学与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分属于不同的机构来管理。而这直接导致了原本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德育系统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完整性、连续性的整体规划,并由此导致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衔接整合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因此,要有效实现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整合,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理顺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打破体制的壁垒,站在“系统德育”的高度上来通盘规划,改变目前条块分割的组织管理局面,从而在组织管理层面形成德育整体衔接机制,以使德育既在各自的教育阶段发挥功能,又从整体上保持其完整性、连续性及顺畅性。最好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德育领导管理机构,统揽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从而有效实现德育工作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到德育的通盘考虑、循序渐进,充分保证不同学段德育工作间的交流和对接。
篇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加强语文教学兴趣预设,并着力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情趣,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力抓手。
如果我们周围的事物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就会熟视无睹,语文学习也是如此。但如能巧妙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要有领先的意识、创新的思维、灵活多样的方式:
一、关心爱护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学生离开家人,心理上有一定的缺失感。教师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触到老师的温暖,从而让他们消除一切心理障碍,产生对老师的信任、依赖。这样才能建立融恰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形成亲近喜好效应。比如:学生有病,热心地去看望,主动联系家长,或亲自带学生去就医;学生生活上有困难,从经济上给以一定的帮助;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主动地进行公正的调解,还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等。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是师长又是朋友,你所带的课程学生才会有兴趣学。
二、设计新奇巧妙的导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进入课堂,按着陈旧不变的步子,照老一套的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当然是平淡无奇、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注意力严重下降。反之,如果上课开始,教师能设计出巧妙新颖的导语,或激情四射、或制造悬念、或提问设疑、或新奇的故事等,这将会深深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出探究学习的动力。如学习《最后一片叶子》时我的导语是这样的:“生命是珍贵的,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乔安西病情沉重,奄奄一息,窗外的最后一片叶子是她生的希冀,寒风与冷雨的摧残,没能让那片叶子飘离枝头,使她获得了战胜病魔的勇气。而为了那片叶子的不逝,一个普通的画家贝尔曼在雨夜中以全身的精力创作了最动人的画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乔安西的重生,这是多么憾人心魄的精神。下面我们来了解《最后一片叶子》讲述的动人故事,感受它体现的伟大精神。”这样的开场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了感染,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力。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预先设置并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以引起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思想,而这种探索思想又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由此可见,情绪的调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上可展示图片,播放音乐、视频,用风趣幽默、富于感染力语言引入故事等,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刺激他们的情绪,使学生感同身受,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大声朗读课文,也能起到激发学生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作用。在整体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以便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这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去感知作者的表现力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学到了知识,培养了情感。
四、不吝惜对学生的称赞与期待,使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作为人都有得到他人肯定、认可的期许。我们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美好的期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喜好、认可将影响到学生成绩的进步、智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吝惜对学生的称赞,用发现的眼光,通过眼神、手式、语言肯定、称赞学生。使学生内心深处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五、大力开展大语文教学,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
关键词:隐性课程;高校德育;高校学生公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53-02
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和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各项后勤工作日益出现社会化的趋势,高校学生公寓园区纷纷兴起。各高校积极组建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创造了“托管”、“合管”、“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广泛引进社会资金,给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明显改善大学生的住宿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学生在日常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认为,社会化的高校学生公寓园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它也必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
总的看来,高校大学生入住公寓以后,在地域上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上都远离了大学教学区,其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自由。一方面,这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面对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主观世界进行锤炼和改造,有利于认识上的飞跃。另一方面,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年左右的独生子女,是在长辈的多重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成长起来,他们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缺乏约束的学生公寓环境中,他们很有可能犹如无缰之马、放任自流,结果往往思想道德滑坡,学习成绩下降。
具体地说,本文认为,社会化的公寓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氛围不浓,周边环境令人担忧。在大学里,学生有了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而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这其中的空档使得某些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个人及团体有机可乘。加之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还不完善,且多为在外求学,远离了家庭和父母的约束,因此极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
鉴于社会化的公寓园区带给大学生生活与思想上的冲击,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1.历史原因。各高校的后勤社会化以学生公寓建设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中国高校后勤原有设施老化,第三产业水平相对较低,且处于后勤社会化的起步阶段,加之学生公寓的出现对学校和开发商来说,都是初次涉足根本无经验可谈。因此,双方在考虑、规划公寓整体结构、房间布局、配套服务设施(文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邮电等)、入住率、物业管理员的素质等问题,缺乏长期统一的规划,从而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管理层面带来许多问题。
2.现实原因。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和学校捆在一起,是行政式的后勤管理,被动地接受行政指令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而现在是经营(当然这种经营性具有极大的公益性),主动地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这就牵涉到投资开发建设高校学生公寓园及相关配套的文体、医疗、保卫、电信、超市等设施的完善问题,而这需要有实力的开发商来解决,但事实上,社会上真正有实力投资大学生公寓园建设的房地产公司、银行都不十分乐意投资于资金回收周期长的高校学生公寓园开发。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方为了经济效益,必然极力降低成本,服务质量和周边环境自然不尽如人意。加之处于开发的前中期,相关的配套设施仍在设想或建设中,所以带来管理和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3.认识上的误区。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实质上指的是在校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管理的学生生活中心,但很多人常常误以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全部推向社会,将学校后勤完全当做负担,从而在实践层面上,造成其管理机制和运转模式上完全与学校脱钩的趋势,这必然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和借鉴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将道德教育工作的侧重点转向强调经验、重视行动和追求实用上来。具体说来,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具有社会性,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具有广泛性,道德教育应该具有活动性。由此,高校应该注重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从园区文化建设、物质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公寓园区德育化工作。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在《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隐性课程就其内涵而言,是非学术的,一般不在课程的规划中反映,它更多的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
第一,潜隐性。与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主要是以间接、内隐和渗透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经常将教育目的潜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学生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把有关道德内容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和活动中,对人的思想发挥着浸润功能。如细雨一般,悄无声息的渗入,淡化显性课程所体现的强制性、外显性[2];隐性课程常常借助于显性课程的形式或其他方式,学生接受其影响常常是无意识的,但隐性课程所包含的教育因素附着或内隐于事物之中的“制度性”、“关系性”、“环境性”、“媒介性”、“行为性”,大都是能够被人眼观、耳听、手触和身受的。第二,累积性。隐性课程产生效果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只有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只有通过对隐性课程所附着的事物与现象的感知,才引发主体复杂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领悟到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真谛。第三,稳定性和持久性。隐性课程如学校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指示符号、建筑群体及风格等等。由于其固有的时空性,所以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完善其知识结构,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隐性课程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上,高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展开:
1.合理规划,注重园区物质性教育。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园区的物质文化载体,主要包括园区建筑、园区文化设施和美化物态。园区主体建设指门面、路径、学生公寓、食堂等,园区文化设施主要指体育场(馆)、图书馆、文艺馆、展览厅以及相关的设备、器物。园区美化物态指草坪、花坛、亭台、假山、纪念碑等。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经过教育建设者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和精心的设计和创造,使这些“无声”的教育资源,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并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熏陶和感染,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选择。
2.完善制度,实现园区制度性教育。园区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对于园区正常的教学生活起到良好的制度保障作用,从而具有强大的规范功能。制度教育是学校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的宣传、学习、贯彻、监督,使学生树立法律观念,自觉地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以保障合理有序的环境。实行依规管理,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显著的。但是如果换位考虑,针对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自主的选择和利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就很明显地成为制度性教育。中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3]因此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健全和完整各种教育制度,对学生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发展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积极引导,加强园区行为性教育。公寓园区的行为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形象、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际行为。主体行为形象主要指园区领导作风和领导风格,教师的品行人格和气质、仪表、学习风气及学生的饮食用餐等生活习惯。科技文化活动载体指在园区创设条件而开展的开创性教研学术活动、学生为主体的科技文体活动等等,“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4];社会实践活动载体指园区结合社区与校本部开展的青年志愿者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交际行为载体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异型之间交往以及校纪交往活动。在上述的工作和生活交往中,园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依据已理解的生存原则、道德准则,制约并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高校学生公寓园区面对环境的变迁,探索切实可行的德育途径已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中之中。挑战中必然蕴藏着机遇,新时期、新形势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深入挖掘各类主、客观因素,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在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内部德育课程管理的同时,寻找新的德育着力点,充分发挥各种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于大海.李春花.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71.
篇10
摘要:本文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小学校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校本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各自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与管理功能。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途径与方法
小学校园文化指的是小学校园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在小学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促进小学生产生内部心理变化,形成稳定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能正确地评价社会和认识自我,并能稳定地指导自己对未来生活、理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新课程下构建小学校园文化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一)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墙壁,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为了让小学校园文化墙壁建设达到陶冶学生性情、规范学生行为、启迪学生心智的目的,在小学校园文化墙壁建设中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师生熟知的领域里,挖掘新的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小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
小学校园文化墙壁建设应分为核心和主体两部分。核心文化墙壁应设在人员最集中,位置最显眼的地方,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主题墙壁可按楼层、班级、教室功能等展现师生风采,展示不同的文化主题,颜色多以生态绿色为主,白、红、蓝、黄等多种颜色共存,意喻校园为一个生态校园、以人为本的校园、多元评价取向的校园。其中,各班教室展示墙壁的设计要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充分展现学生的才华。各辅助教室、办公室、楼梯、甚至水房,每一处的设计,都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校园文化长廊是师生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创新实践的平台。每一幅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的选取,每一条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箴言警语的筛选,都体现着师生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学生置身在设置规范、整洁美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感受到和谐、高雅、清新和优美,赏心悦目、耳濡目染,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美化,真正做到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的目的。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因此,要把师生员工看做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针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可以通过问卷,对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广泛地调查,并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征集活动,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意愿和要求。
如果校园文化墙壁的设计灵感能真正来自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并由学校教师独立设计、制作。那么,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色,也是全体教师教育理想的升华和外显,所有参与者在建设中都将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二)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培养和激励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追求需要的满足为目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积极源泉,没有需要就没有人的行为。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重视发挥小学校园文化的各种培养和激励功能,能激发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凸现。
1.开发综合性强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值得教育者深入研读与思考。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呢?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应本着小、近、实的原则,以专题为主要形式特征,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非学科性为内容特征,围绕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自身四大版块,以班级形式组织,突出小组合作学习,以年级形式组织,多层面挖掘主题内涵,以五一、十一、寒暑假为契机,设计全校学生参与的,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活动主题可在学科开放教学的基础上,同年级各学科通过交叉备课,整合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可根据学生需求补充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校需要而加入的主题;还可以是以地方文化、政治、经济为资源开发的主题。这些以专题形式展开的实践活动,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彰显小学生的个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学校把原来的足球、合唱、美术等兴趣小组进行改造,根据现有的条件、师生现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整合学校、自然和社会资源,设计开发语言素养、科技、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等门类的校本课程。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小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高小学生的精神境界、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3.开展多彩的课余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生活
学校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新年音乐会、六一艺术节、国庆演出等大型节日庆祝活动,跳绳、踢毽子、拔河、长跑、篮球、足球、趣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远足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广泛地参与中体验到快乐,并逐步形成学校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读报节等活动,逐年发展完善。这样,就会使组织经验不断积淀,经典不断传承,校园文化得到不断地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等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要紧紧把握时代特征,突出学校特色,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对已生成的主题进行遴选和完善,实现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互变。文体活动、校本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紧密联系,实现了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自然的开放。
总结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校本开发为主要途径,着力开发本校资源。从环境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校本课程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性、继续性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与管理功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