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情商;影响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有些家庭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其家庭教育无法跟上现在时展的步伐以及时展的要求,这也给儿童情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会给儿童情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自身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不足,这就严重阻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无法更好的培养情商。这就需要家长能够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的影响,通过创新家庭教育方法来促进对儿童带来的影响,这也是家庭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家庭教育,所以家长就要与儿童进行多多交流,以此来增多儿童接受家庭教育的机会,并且开发他们的情商,让他们不断培养情商,从而获得竞争力。同时,也要让儿童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潜意识里重视情商的培养,这样也可以让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家庭给予自己的情商培养机会。而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然而这种问题学校并不能够解决,这就需要家长爱的教育来为孩子解决难题。所以,本文的研究对于儿童情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落后

因为有些家庭经济比较落后,这也使得家庭教育落后,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现状。家庭人员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在这方面没有给予重视,直接造成了儿童情商的发展。而且,由于儿童的家庭教育素养较低,在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不利于情商的培养,也会让他们因为情商不够而无法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家庭教育可以更好的让儿童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情商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些家庭教育落后的地区,儿童情商的发展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并且会影响到儿童长大后的发展。总之,家庭教育落后是现在儿童情商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影响的现状。

(二)家庭教育观念不足

而且,家庭教育观念不足也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家庭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影响了儿童情商的培养。就是由于家人教育观念不足,家庭很多家庭都认为家庭教育并不重要,也不会重视家庭教育给儿童情商带来的影响。缺乏家庭教育观念,那么就会在实际行动上落后,这样就会使得家庭教育无法得到重视,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只有具备了家庭教育观念,家长才能更加重视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且置办更多的家庭教育资源,以此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从而促进儿童情商的发展。同时,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观念,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有利于儿童情商发展。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情商的影响

(一)家长自身的素质带来的影响

儿童善于模仿自己的家长,如果家长自身素质不好,容易引导孩子形成一系列的不良习惯,这样也不能给儿童情商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如果家长自身的素质较低,那么也不会有更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家庭素质来教导儿童,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儿童从小就会养成一些坏毛病,严重影响了儿童情商的培养。所以,家长自身缺乏素质会使得儿童严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儿童情商的发展。

(二)家庭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然,家庭生活环境也是儿童情商发展的影响因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儿童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这样就会从小给孩子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并且让孩子从小都接受一些不良的习惯以及生活,这样会给孩子提供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从而给儿童情商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优越而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那么从小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让孩子从小就会接触到良好的东西,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可以让还是更好地培养情商,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庭生活环境也会给儿童情商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情商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智商,同时还有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当然,在家庭教育中,家庭以及家长对于儿童情商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并且家长自身的素质以及观念也是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所以,这就启示家庭能够培养家庭教育观,这样才能给儿童情商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王瑜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渝江.农村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2]庞国斌.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唐维国.家庭教育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1(2)79-83.

[4]徐福荫.家庭教育方式创新与多元发展[J].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5]董亚芬.家庭教育的影响[J].外语界,2003(1).

篇2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是传统文化和文明传承的媒介,幼儿书籍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意义。

一、塑造健全的人——智慧(人格)

“智慧”在词典中解释为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亿,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

一本有着生动丰富内容的书籍,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学习语言,学习概念,甚至学会思考和推理;而孩子性格形成与塑造也与书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有意义的书籍,可以引导儿童自己去发现知识,研究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并且从小就能培养一种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是,幼儿在游戏互动中是培养其智慧的最佳方式,或者是参与实践,堆积木,拼图等等。目前,市场上很多幼儿书籍的设计都加入互动元素,皆在注重其智慧的培养(如图1所示)。

二、培养智识的人——知识(智商)

一本好的幼儿书籍,对儿童的影响重大,幼儿从书籍中,不仅可以吸取知识,还可以培养其幼儿的观察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都是培养儿童智力的体现。

(一)开发幼儿想象力

当今,可供幼儿选择的书很多,选择图文并茂、文字优美、风格多样、富有情趣的优秀作品,往往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见解,简洁和插图和随意的色彩都能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激发幼儿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阅读中常常因一些我们常见自然的现象去追问“为什么”,则需要大人则会引导他去猜想和假设,支持他把书中的问题拿到实际操作中去探讨。“形成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付诸实践——寻找答案或再次发现新问题的良好探究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

三、孕育愉悦的人——情感(情商)

书籍可以孕育愉悦的人,培养一个有情感、有情商的人。所谓“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幼儿书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启迪幼儿思想和情感的培养,幼儿可以在人生的起始阶段通过书籍培养真善美。

(一)人性的开发与启蒙

幼儿期正是个性品质初步形成的时期,幼儿书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对人性进行开发和培养,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感恩、回报的情感,从而对理想与未来的向往、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予启迪。

(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自信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来源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可以通过书籍梳理自己从书中学过来的知识和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简单的模仿和运用。幼儿一个人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总喜欢根据书中内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那些日程生活中便于实现的行为。喜欢读书的幼儿面对问题时往往很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解决。孩子通过书籍,可以增加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可以从书中直接借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因为在书中培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成就感。

(三)寻找和体会乐趣

书籍,可以使父母 和幼儿一起寻找书中的乐趣,一起感受知识的魅力,书籍本身介绍的愉快和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儿童去感受和体验,同时,有些设计比较有趣和新颖的书籍,不仅可以得到儿童的喜爱,还可以促进幼儿在书中去发现乐趣,可以转移幼儿的情绪,培养幼儿的审美和情商。

四、提高人的审美——美感(美感)

一本优秀的幼儿书籍设计,最大可取之处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挖掘内在美,并作出相应的艺术渲染,从而使书籍更加具有吸引力。幼儿图书是儿童成长的好伙伴,孩子阅读图书,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是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玩中学习,才能让图书真正发挥它的功能。孩子长到一定年龄,优秀的图书会引导他们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充当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懂得什么是真善美。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 情绪智力;绘本;读书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9-0012-04

一、引言

1995年,高尔曼(Daniel Goleman)的畅销书《情绪智力》向社会大众普及了情商(EQ)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他将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他认为个体成就的80%取决于情商的各方面,并指出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是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提高的。目前在我国,情商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调查也发现小学生对情绪辅导的需要排在所有辅导需要的首位(江光荣,张春燕,2007)。鉴于此,普及情商教育理念,开发方便家长、教师操作的系列情商课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书籍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媒介,好书不仅能传播知识,更能启发心灵,是进行情商训练的理想载体。其中,绘本(又称图画书,由picture book翻译而来)以多元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图文结合的生动表现形式,受到广大儿童和家长的喜爱。近十年来依托绘本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而读书治疗正是联结绘本和情商教育的纽带。读书治疗(bibliotherapy)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心理治疗与辅导方式(王万清,2003)。儿童读书治疗中先引发儿童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投入与故事理解,借此帮助儿童将故事人物、内容与自身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继而引发反思,产生新的领悟,最后将故事中学到的内容更好地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本研究对儿童实施情绪相关绘本读书治疗,帮助儿童处理发展过程中的情绪问题,探索绘本的情商教育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EQ绘本课程被试采取方便取样,由合作方抽选13名课程时段吻合的学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6人,年级分布包括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以四、五年级为主。鉴于本次课程是尝试性和推广性的,年级差异大的被试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课程适用性的年龄特点。

(二)研究方法

本次EQ成长绘本活动由一名活动带领者和一名观察员合作带领,连续进行6次课程,每次1.5小时,历时1周。在第一次课开始前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前测,第六次课结束后进行后测和课程反馈测验。六次课程后对11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单独访谈,每位学生约20分钟,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

(三)测量工具

1.情绪智力测量问卷

本研究中情绪智力测量问卷选取台湾学者罗品欣修订的《小学儿童情绪智力量表》,该问卷是基于Goleman的理论设计而成,经过大陆研究者(诸佳男,2010)修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全量表分为两个层面:自我情绪智力和人际情绪智力;包含七项内涵:认识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回应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处理。计分采用Likert5点式,得分越高,表示此项能力越好。

2.活动评价反馈单

活动评价反馈单用于在活动最后以不记名的形式统计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其中包括自我情绪收获评估、自我活动满意度评估、其他成员活动表现满意度评估、教师带领方式评估、活动气氛评估、未来参加意愿。以5点式计分,得分越高,自我评价收获越大,满意度越高。另外还包含两项开放式问题,收集学生参加活动后自我知觉的改变以及对活动的期望和建议。

(四)EQ成长绘本阅读辅导理念及方案

1.绘本选取原则

本课程选取适合小学生发展阶段和活动主题的情绪绘本,筛选标准如下:其一,情绪性原则,能较突出地体现高兴、生气、伤心、害怕、内疚、妒忌、厌恶、爱等情绪(之一),能够透过故事体验和挖掘丰富的情绪相关内容。其二,故事乐读性原则,具有良好的故事性、文学艺术性,不一定以情绪为主题。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情绪主题系列绘本并不在选择之列(如新西兰作家特蕾西·莫洛尼的《我不要》系列),因为此类绘本虽然情商培养模块清晰,系统性较强,但故事性较差,教化倾向较明显,相比一般的以故事为主的图画书较难引起儿童的兴趣。本研究结合每堂课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选取学生们喜欢的优秀绘本,使绘本的文学艺术鉴赏和教育应用标准相结合。

2.情商辅导理念

本课程以Goleman情商构念为基础,针对前人情商培养课程中情绪调节效果不突出作了相应改进。在传统课程典型负性情绪调节、情绪理解和表达的设计基础上,加入了提高自我认同的单元,重点以认知调节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情绪ABC专题课程两节。活动采取绘本读书治疗的形式,选择内容契合、生动的绘本故事,主要通过热身游戏、绘本阅读、讨论分享三个环节将情商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具体课程安排见表1。

表1 课程安排

单元 目的 热身游戏 绘本

第一单元:

我的名字有故事 成员间相互认识;熟悉绘本故事形式;促进自我认同 直呼其名 《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

第二单元:

不同的我 促进自我认同,增强自信;培养观察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大风吹 《凯能行》

第三单元:

情绪对对碰 认识情绪产生的原因、表现;认识到情绪可以影响自己和他人;不把负性情绪传出去 喜怒哀乐 《是蜗牛开始的》

第四单元:

火山大喷发 认识情绪表达的适度原则;学习生气情绪的调节方法;推广调节方法至其他负性情绪 托气球 《生气汤》

第五单元:

想法倒倒看1 整理总结一般情绪调教方法;介绍ABC理论:想法决定情绪 情绪处

理机 《小蝙蝠德林》

第六单元:

想法倒到看2 巩固、应用ABC方法;

课程总结 心有千

千结 《没关系 没关系》

(五)数据的处理

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配对t检验。

三、结果分析

(一)情商问卷结果

表2 前后测t检验结果

前测

均值 后测

均值 N t p

总分 129.5 134.0833 12 -1.629 .132

认识自己情绪a1 20.1667 21.3333 12 -1.797 .100

表达自己情绪a2 19.5833 19.6667 12 -.127 .901

管理自己情绪a3 18.25 18.3333 12 -.097 .924

自我激励a4 19.9167 20.0833 12 -.158 .878

认识他人情绪b1 15.9167 18.7500 12 -2.976 .013**

回应他人情绪b2 18.2500 17.6667 12 .688 .506

人际关系处理b3 17.4167 18.2500 12 -1.483 .166

自己a1+a2+a3+a4 77.9167 79.4167 12 -.711 .492

他人b1+b2+b3+b4 51.5833 54.6667 12 -2.463 .032**

由表2可看出,后测总分均值较前测总分均值有一定提高,但二者差异并未达到显著(t=-1.629, df=11, p=0.132)。前后测相关度达到0.721,相关显著。七项分测验中只有认识他人情绪一项有显著提高(t=-2.976, p=0.013),其余各分项均未达到显著。对于自我和他人情绪方面,他人相关情绪技能有显著提高(t=-2.463, p=0.042),而情绪的自我方面提高不显著。

(二)活动反馈问卷结果

问卷显示学生对活动整体满意度均值在3.9~5之间,表明学生们对活动整体比较满意。儿童自我报告情绪课程收获显示,在自我情绪表达、觉察、调节,他人情绪觉察、自我认同、情绪理解和应用方面自评良好(M>4.36),调节他人情绪方面得分相对较低(M=3.91)。课堂表现评估中,学生对自己的满意度要高于对其他学生的满意度,对带领教师上课方式也较满意,活动气氛良好,活动中感觉非常轻松自在,对本次活动整体喜爱程度较高。

表3 活动评价反馈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满意? 3.00 5.00 4.5000 .84984

对其他成员在活动中表现的满意度 3.00 5.00 4.0000 .89443

你觉得教师的带领方式

如何? 3.00 5.00 4.5455 .82020

整体而言,你觉得活动的气氛如何? 3.00 5.00 4.5455 .82020

如果有类似的活动,我愿意参加 1.00 5.00 3.9091 1.86840

1.活动内容喜好差异

本次活动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游戏、读书、讨论。首先就活动内容而言,游戏和讨论环节相较讲故事本身更受学生们欢迎。其次,绘本喜好性别、年龄差异明显。例如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女生表示更喜欢一些。这可能跟读者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性别认同有关。中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比较生动活泼的绘本,像《生气汤》;六年级的学生则表示更喜欢“现实”的书,比如《三国演义》,而活动中的书比较“虚构”。最后,活动主题与绘本喜好无对应关系,即对课程的喜欢取决于游戏、绘本、讨论三项综合因素。

另外,活动开放式访问表明学生们比较认同本次情绪绘本阅读辅导。大部分学生希望课堂时间可以再长一点,课程次数可以再增加些。游戏加绘本加讨论的课程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反思,增进体悟。

2.情绪智力辅导效果

课程对情商的辅导效果归纳为以下三方面:情绪理解、调节意识和能力提高;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同理心和团队意识增强。

首先,儿童在情绪理解、表达、调节方面收获较大,不仅能意识到情绪在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还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及帮助他人调节。例如:

小容:知道在不开心的时候怎么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用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跟自己说话。

小婧:对生气有帮助,前两天跟妈妈逛商场时我劝妈妈不要因售货员的态度而生气……实际生活中有用。

小瑾: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不开心的“炸弹”传出去,我们的心情会影响其他人。

姚姚: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一些心理上的困难,比如难过时我可以让自己开心些。之后会用到这些方法。

其次,课程对增强自信和自我效能感有一定作用。这集中表现在第二单元《凯能行》的专题设计,以及贯穿整个课程的对同学的正向积极肯定。例如:

润中:最大的收获……自信提升了。

奇奇:要相信自己,像《凯能行》《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中那样。

小容:……回答问题,因为以前都不敢回答问题。

第三,同理心和合作意识有所增强。不少学生还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更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团体利益。

篇4

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素质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参差不齐,而且文化差异极大。比如在中国,一提素质教育,家长想到的是钢琴、书法、琵琶、跆拳道。而在我所住的得克萨斯这里,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和戏剧活动。

在虎妈式的教育里,这些体育活动、戏剧活动,都是花拳绣腿的课余活动,学不到真功夫。《虎妈战歌》里甚至说作者禁止女儿参加课外戏剧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钢琴、跆拳道之类的素质教育,更容易看到进步,比如钢琴有考级,跆拳道有段位,似乎进步看得见摸得看,有些懒得动脑筋而去外包教育的家长,可借此感觉自己孩子在不断进步。而其他一些活动,如体育、戏剧,除了表演和输赢之外,看不到孩子在哪些技能上得到了锻炼。

我有一友Brad Hall,在这个问题上看出了这两种做法的差异,他曾经写过:“如果一个孩子每周进行15个小时的体育运动,15年之后,他在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上累积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将超过一万小时。”很多企业为了有更好的绩效,开始在企业培训中引入关于团队协作之类的培训,但是布拉德质疑道:“公司赞助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训练课程能够弥补那错过的一万小时吗?”

中国很多课外素质教育的活动,多强调个体技能,这种偏颇对于未来发展颇有负面作用。比如孩子以后成人了,结婚了,工作了,都要面临团队的问题。和一个原本陌生的人成家。也需要有“团队意识”,比如协作、沟通、妥协、理解。中国的正规教育里,大部分作业为单独完成,而家长课余提供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提供了一些新的个体技能拓展,如音乐、书法等。青少年成长的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把他们当成未来将要单打独斗的人来培养的。根据我的观察,这恐怕也是在美国的中国人面临“竹子天花板”的一个原因:中国职员个体技能优异,但是缺乏被美国人所认同的团队领导技能,所以职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搬到得州后,我儿子所在的学校,从学校的墙上、门上,到课程设置说明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斯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员的七个习惯》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教孩子如何“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等。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强调,使得孩子们把“个人领导力”的锻炼,提到几乎和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几乎同样重要的地位。

篇5

未来医学发展趋势

医学上的伟大发现,带给人类的是健康的身体,生命的延续,无尽的幸福,让我们来一起展望一下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吧!

胎儿学科在人还未出生的时候(胎生期),医生就可以对某种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可进行外科治疗,从而矫正畸形、修复缺损,待手术完毕,再把胎儿还纳子宫,使胎儿正常发育,待其成熟后娩出。此时不仅畸形或缺损得以矫正。而且连瘢痕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胎儿外科。当今的医院儿科还只是从新生儿开始,在不久的将来,在妇产科和儿科之间,将出现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胎儿学科。

基因图谱诊病也许再过若干年,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它可以记载患者一生的病情和诊断经过,甚至包括全部的影像资料。人的基因图谱,都将成为可能。医生可根据这张图谱,正确地作出某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预测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实施基因治疗和生活指导。

蛋白质工程学蛋白质工程学也许是继人类基因组工程学之后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譬如,如何将动物的白蛋白,经过少数几个氨基酸的置换,制成与人白蛋白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如何降低异种蛋白的抗原性,使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而又避免过敏反应;如何提高肿瘤的抗原性,进而研制成功肿瘤疫苗,并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电子医疗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医学咨询或医疗、预防等辅助手段,电子医疗和网上医院一定会更普遍。但必须强调,无论科学怎样发达,诊断或治疗手段如何先进,电子医疗、远程会诊都不能代替最基本的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直接的诊疗。各种先进的医疗手段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医生的基本功,而医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只是医生基本功之一。

生活处方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仅仅是患者,而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诊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缺欠或某个系统的病患,而相当多的以期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医生开出的处方不仅有去药房取药的处方,还有生活处方。

再生医学某个器官损伤、坏死,或许再生医学能帮上大忙,就如同为人体换上一个新零件。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器官再生与功能重建的新兴学科。再生医学通过研究机体的正常组织特征与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辅助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定制健康婴儿

英国首名经基因筛选而免患遗传性乳腺癌的婴儿2009年在伦敦降生,英国媒体称她为“无癌宝宝”。英国媒体援引婴儿母亲的话说,孩子父亲家庭3代中所有女性都患有乳腺癌,患病最早的年仅27岁。她和丈夫2008年6月决定采取行动以让后代免于乳腺癌困扰。

这种检验方式称“植入前基因诊断”,通常是先用“试管受孕”形成胚胎,然后检验胚胎的基因,再选择不具有特定基因(例如癌症)的胚胎植入母体。伦敦大学学院附属医院去年为夫妇两人检测了11个胚胎,证实其中5个不含可致乳腺癌的BRCA1基因。医生将其中两个植入孩子母亲的子宫内,最后有一个发育成婴儿。

母子血型不配有望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RhD阴性血型孕妇如果怀上RhD阳性血型宝宝,在宝宝出生时,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症。日前,英国科学家抽取了1997名RhD阴性血型孕妇的血浆,通过基因分析技术,能够探明胎儿的血型是否与母亲血型相配,有效率达96%。这项技术可以让医生更有针对性地给予母子血型不配的孕妇以治疗。

血液测试可确诊唐氏综合征

在婴儿出生前确诊唐氏综合征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羊膜穿刺术,但此种方式具有极高的风险,可导致孕妇的流产率达到1/200。2008年始,新型基因测试方法可通过提取准妈妈的血液样本来确诊婴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由于少量的婴儿DNA可进入母体的血液中,这种测试方法可检测出母体血液中第21对染色体出现的三体现象,从而确诊婴儿是否患有相关疾病。

给胎儿动手术

目前仍处于发展中的胎儿手术。是一门精细甚至是近乎“奇迹”的先进技术。

超音波扫描指引手术在胎儿手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超音波的指引下,将针筒自母亲的腹部插入,寻找子宫和羊膜的位置。超音波可以让医师见到未出世的孩子,并使其能仔细处理胎儿的血管然后进行抽样,同时还可藉这种方法将一些药物或血液输入胎儿体内。使用超音波扫描可以解决一些致命的缺陷。母亲与胎儿间的Rh和其他不相容的免疫系统,可以利用子宫内输血解决;另外也可治疗胎儿心律不整或将导流管放置在水脑症胎儿身上,以排除过多的脑脊髓液,都是在超音波扫描指引下而进行的。

但身体上大部分的残缺要等到器官发育或其他相关的发育影响了器官发育之后,才比较容易凸显出来,所以手术矫正缺陷通常在胎儿18周后才进行。

分娩,回归自然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必须在15%以下。瑞典、挪威等国剖宫产率目前在15%以下,日本在10%以下,这些国家的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居世界最低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爱母行动,口号就是“减少干预,回归自然”,明确规定“除有医学指征之外,对产妇不使用药物镇痛和手术”,即所谓剖腹产手术分娩和注射药物的无痛分娩,只是适合妊高症、心脏病、甲亢、骨盆狭窄、胎位不正以及严重产痛等产妇的一种选择性、补救性手术。

在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有一种类似于“获能”的过程。自然分娩的婴儿能从母体获得一种免疫球蛋白1gG,出生后机体抵抗力增强,不易患传染性疾病。从阴道自然分娩的婴儿经过主动参与一系列适应性转动,其皮肤及末稍神经的敏感性较强,为日后身心协调发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高。自然分娩,有利于胎儿娩出后的呼吸建立。

新生儿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心脏疾病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新生儿离开医院前进行例行的脉搏血氧水平检查能够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辨别率。从而拯救更多先心病患儿的生命。先心病患儿可能出现动脉导管未闭,而30%这样的患儿在离开医院前未能被诊断出来,这样就导致了新生儿出现循环系统衰竭并引起器官损伤。严重的甚至会死亡。通过脉搏血氧度检测,这类先心病患儿的诊断率能够从原来的72%提高到92%。这种检测既快捷又非介入性,是将传感器附着在新生儿的手上来测量出宝宝的血氧含量。如果

血氧含量低,则说明宝宝的心脏可能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五合一儿童复方疫苗上市

2008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了首个五合一儿童复方疫苗潘塔塞尔(Pentacel)的上市,该疫苗可用于婴幼儿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嗜血性流感杆菌感染。潘塔塞尔已在5000多名婴儿身上得以应用,接种的孩童仅出现包括发烧、注射处红肿等轻微副作用。该疫苗采用4剂给药方案:在2个月至6个月间接受3次注射,随后在15个月至18个月间接受再次注射。

母乳喂养妈妈多吃蔬菜水果利于宝宝接受新品味

你是一位哺乳妈吗?你会挑食吗?研究发现如果妈妈喜爱吃水果和蔬菜,那么母乳喂养的宝宝断奶后会比吃配方奶的宝宝更容易接受这些食物。妈妈食谱中各种食物的味道经由羊水和母乳传递给宝宝。因此,如果妈妈经常吃健康食品,宝宝也会早早喜欢上这些食物的味道。

支持母乳喂养

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自1992年起,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18年来,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卫生部门的支持和响应。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全球母亲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辅助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母乳有任何乳类无可比拟的优点,含有婴幼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母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的毒素上,防止侵入呼吸道及肠道黏膜,免患呼吸道及肠道疾病。母乳中还含有乳铁蛋白,可结合婴儿体内的铁,夺取细菌代谢对铁的需要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可以吞噬细菌和毒素。另外还含有溶菌酶、双歧抑制菌素等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这是任何乳类制品都无法具有的优点,因此吃母乳的孩子不爱患病。

吃奶不看毫升

当妈妈用奶瓶给宝宝喂母乳或配方奶时,往往关注的是宝宝吸吮了多少毫升,妈妈更多依靠奶瓶的量表而非宝宝的身体反应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而用直接哺乳,更多通过宝宝是否停止进食、是否表情满足等自然生理征兆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这样宝宝就能够发展自己内在的神经反应机制,对饱的生理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专家建议,使用奶瓶哺乳的妈妈们应该像直接用哺乳的妈妈那样,更多通过宝宝的身体动作表情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对于成长期的宝宝来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理论规定宝宝每天需要吃多少毫升,宝宝有时候会吃得多一些,有时候会吃得少一些。因此,妈妈们哺乳时也应该根据宝宝的自然生理反应调节喂食量的多少。

杂食更健康

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杂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虽然一天吃30种食物对一般家庭有些困难,但尽量保证一餐中包含多种食材,应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链接:人类的平均寿命将会突破100岁

以天花的根绝和脊髓灰质炎的消灭为重要标志的人类第一次卫生革命,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当今,主要威胁人类生命的是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病和其他老年病。

可以预计,当今的医学难题――癌症,再过20年有望被攻克。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即可诞生。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下降50%,大部分患者可以正常生活。由于神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发的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避免发生截瘫。有些国家。人的平均寿命已突破80岁,随着癌症的被攻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到2020年至2030年,人的平均寿命突破100岁的国家有可能出现。

实际上本没有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只是在于他们对食物的接触次数是否频繁。只有反复接触,才能使婴儿对食物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好感,以致将来不出现挑食的习惯。

让婴儿用手去抓饭可避免日后挑食

对于1岁左右的婴儿,进食的关键是愉快吃饭,熟悉食物,甚至可以“玩”食物。这样,不仅可带来诸多益处,还利于婴儿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因为学习吃饭也是在培养一种兴趣,婴儿通过用手抓、拿食物可初步让他们认识食物,并掌握食物的形状和特性。一些研究专家认为,实际上本没有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只是在于他们对食物的接触次数是否频繁。只有反复接触,才能使婴儿对食物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好感,以致将来不出现挑食的习惯。

另外,用手抓吃食物带来的愉悦感,也会使婴儿更喜欢学会自己动手进食,并增强进食的自信心,并促进食欲。

建议儿童不要吃糖果、喝碳酸饮料

2005年10月,美国政府颁布了最新儿童饮食指南。其中,农业部饮食产品协会对儿童食物金字塔进行了修正,明确提出儿童不要吃糖果、喝碳酸饮料,并削减了果汁类饮料和食用油的比重。

此次,农业部还针对儿童每日食用太多碳水化合物等作了调整。新出台的儿童饮食指南重新规定了儿童食物金字塔。比如,不提倡喝含糖量高、纤维含量少的果汁饮料;不主张孩子食用植物油,即便用,也是用少量的色拉油和橄榄油;增加全麦面包、低脂牛奶及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不要强迫宝宝

生活中有三件事是不能勉强宝宝做的:吃、睡、大小便。很多宝宝跟保姆、在饭店或者幼儿园的时候吃饭往往比跟父母一起吃饭的时候更乖,其原因在于父母们脑海里往往装着一张营养和食量表,每当宝宝吃饭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在话语里流露出一些暗示信息,让宝宝感到有压力。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哪怕一句略带鼓励性的话,比如:“这东西吃起来味道很好的。”宝宝听了,都可能扭头不吃。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各种食物放在桌上,或者宝宝的高脚椅餐台上,让宝宝自己根据需要来吃,不必刻意用话语引诱宝宝。

选择玻璃婴儿奶瓶

加拿大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上市婴儿奶瓶含有相当数量的苯酚,尽管婴儿奶瓶厂商认为奶瓶中的苯酚含量非常少,对宝宝健康不会构成危害,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与甲状腺紊乱和各种癌症都有关,包括女性的乳腺癌。专家建议父母选择玻璃或不含苯酚的塑料奶瓶,以保证宝宝和家人的健康。

俯卧促进宝宝发展

一项最新调查发现那些终日仰卧的宝宝在肌肉动作发展上出现了滞后的情况。在调查中,2/3的治疗师说过去6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宝宝肌肉动作发育滞后。长期仰卧,缺乏俯卧的机会,导致宝宝出现发育滞后、认知滞后、视线追踪问题、行为问题等不良倾向。尽管爸爸妈妈们都知道让宝宝

仰卧以避免呼吸受阳,但是俯卧的重要性也是应该充分了解的。最理想的方式是每当宝宝小睡醒来、换完尿布、吃完食物后,都应该让宝宝俯卧1~2分钟。

此外,让宝宝俯卧还可以避免因长时间仰卧引起的扁平头。因此,爸爸妈妈在带养宝宝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宝宝俯卧的时间,以锻炼宝宝的颈部和肩部肌肉,同时让宝宝日后翻、滚、坐的肌肉群也得到更多的锻炼。

无线遥控装置能够监视宝宝的呼吸

雷达,本来是用于搜索敌人炸弹和飓风的工具,如今被用于辨别另一种危险――宝宝呼吸停止。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工程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监控宝宝呼吸的仪器。如果宝宝的胸部停止起伏,安在婴儿床上的监控设备就能发现危险情况,并向父母随身携带的接收器上发出警报。这项技术比起以前只能通过录像看到宝宝的模样,听到宝宝的哭声又前进了一步。未来更先进的仪器还将以更高频率的信号监测宝宝的心跳。

入睡常规有利于宝宝睡眠

新的研究显示:入睡常规的建立有利于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专家们建议父母可以按照以下3步来建立起宝宝入睡的常规:洗浴、按摩、安静活动,比如拥抱、唱歌等,洗浴后的30分钟内关闭电灯,妈妈把宝宝放上床,或者摇晃着宝宝,让宝宝入睡。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免去按摩这个环节。只需在洗浴后抹上一些润肤露即可。这样的常规让宝宝能够知道每一步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从而减少环境带给宝宝的压力,同时也让父母变得更有信心,改善了宝宝日常的行为,降低了妈妈的精神压力。

限制儿童用品中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一条法令,禁止销售、生产、进口任何邻苯二甲酸盐含量超过0.1%以上的婴幼儿玩具及用品。欧盟成员国和至少14个非欧盟国家已颁布类似禁令。邻苯二甲酸盐,是一种增塑添加剂,用于保持产品香味、增强颜色和柔韧度,广泛用于生产婴幼儿洗浴用品、奶瓶、柔性婴幼书籍、磨牙器和其他儿童玩具。邻苯二甲酸盐对健康的影响在于,这种物质会危及内分泌系统、出生缺陷、生育问题以及不正常的大脑发育。

玩具厂商放弃在儿童玩具材料中使用铅

美国十几个州的联邦立法委员会敦促一些玩具厂商停止出售含铅的儿童玩具,并且要求玩具厂商在以后的玩具生产中,要完全放弃使用含铅材料。在大众和立法委员会的监督下,玩具厂商收回了一些上市的含铅量较高的玩具。

让宝宝远离“皮肤饥饿”

美国儿童健康顾问多萨利・莱切斯克指出,人有一种饥饿,天生存在而又鲜为人知,这种饥饿就是人对抚摸的需求。确切地说,这是一种“皮肤饥饿”。

研究显示,所有温血动物一生下来就有被触摸的需求。莱切斯克指出,常在亲人怀抱中的婴幼儿,能感受到与亲人紧密相连的安全感,因而啼哭少,睡眠好,体重增加快,抵抗力较强,智力发育也明显提前;相反,如果让孩子长时间处于“皮肤饥饿”状态,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智力发育迟缓及行为异常。这些患“皮肤饥饿症”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咬手指、啃玩具、哭闹不安等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特征。

据观察,当婴儿哭闹时,大人不妨抱着小宝宝,同时用手指轻轻地抚摸宝宝小脸蛋的周边,宝宝往往会安静而又满足地进入梦乡。通过心的跳动、眼神的传达,把自己对对方的感情默默传送给孩子,其次要孩子的脖子和背部。皮肤接触是一种最直接的关怀方式。

父亲分担育儿职责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逐渐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因而成为一种时尚,在关心子女成长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风行。

专家们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亲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可很多父亲却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高程度的兴奋。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链接:美国提倡各年龄段儿童都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顾问委员会提交建议书,建议所有儿童都接受流感疫苗注射,之前该注射仅限于6个月~6岁的儿童,现在扩大到6岁以上儿童,该项建议已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纳,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高“情商”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本期嘉宾:崔慈芬老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司马南老师(著名学者)

温馨提醒

亲爱的妈妈:

你们好!

感谢你们对贝因美的信任与支持。针对当下甲流的严峻形势,贝因美首席育婴专家谢宏先生特别提醒妈妈们不要对甲流感到恐慌,只有注重“全面营养,科学喂养”,全方位加强宝宝自己的生命力,才能提高相应的抵抗力,更好抵御各种病害对宝宝的侵扰……人为过度的保护反而会降低宝宝自身的抵抗力,不利宝宝的健康成长!

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什么是情商

我们常说的IQ是指人的智商,而EQ则指的是人的情商。

情商高/低的不同表现

情商高的表现:情商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易投入较直爽、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丰富但不逾矩、自处和处人都能怡然自安。

情商低的表现:情商低的孩子身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合群、缺乏宽容和忍耐精神、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自我封闭等等。

限制孩子与人交往

现在家里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长生怕孩子被人欺负,或担心孩子被人骗了,就尽可能不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家长的这种顾虑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总是要逐渐地独立的。

否认孩子的负面情绪

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就算有一些负面情绪,也没什么大不了,采取批评、不理睬的态度,这会导致孩子认为负面情绪是错误的、不应该有的。

父母溺爱

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和娇惯孩子,孩子很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任性霸道,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会变得不合群或是受到小伙伴的排斥。

父母过于偏执

很多家长对人对事都有一种偏执的态度,往往会在有意无意中将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和社会观灌输给弦子,导致孩子学到一些不良的人际交往经验,从而无法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

如果情商比较低,即使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

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条件

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多带孩子到公园、公众场合去走走,家里有亲朋来访或是处于公共场合的时候,让孩子主动和别人说话等。

鼓励孩子交朋友

父母要对孩子强化朋友的价值,让他了解和朋友相处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孩子看重友谊。

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

如何教孩子学会在社会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很好地生存,是教育中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环。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一个心理学的研究显示,那些自控能力(心理学上也称延迟满足)好的孩子,成人后的成功率远比缺乏意志力的孩子要高。

锻炼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从孩子懂事开始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引导他学会尽快熟悉陌生的环境,发挥自己的长处。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

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要耐心地进行讲解,或陪着他玩,这将富有成效。

让孩子勤于思考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完全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动脑解决,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不仅仅是智商的问题,也是情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总是在犯错中成长,在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不要老是数落或责怪孩子,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鼓励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条件,是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做孩子的“情感教练”

家长在教育和养育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以便准确的给与孩子恰当的安抚和引导。

对话谢宏1: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崔慈芬:我女儿小时候就不太能接受她的好朋友也和别人要好的事实。我知道之后,就特地带着她参加我和朋友的聚会。给她介绍,我的好朋友陈阿姨、王阿姨,并告诉她,王阿姨和陈阿姨也是好朋友哦。女儿就了解了,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可以分享的,爱是能分享的。后来三个小女孩都成了好朋友。

谢宏论道:对的,光说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很多大道理你说了,孩子并不懂,觉得很深奥很玄乎,倒不如让孩子去看看大人之间是怎么处理问题的,他能很自然地模仿和学习你的行为,并延伸到类似的事件中去,学会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等,慢慢地情商就提高了,能熟练地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

对话谢宏2:

家长的“情商”影响孩子的“情商”

崔慈芬:有一次我真的很火,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打孩子,我就把手伸出来,跟他说:“儿子,你打我,用力打。”这时候他就知道了,在惩罚他的时候,其实大人也会不忍心,所以后来他哭了,知道自己的错误让妈妈很伤心,悔悟了。

谢宏论道:孩子失控的时候,是进行情商教育非常重要的时候,但是在这个时候更重要的问题是,家长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情商也出了问题。作为家长来说,此时要去关注这件事情,然后正确的加以引导。父母跟宝宝之间,最基本的情商就是建立一种健康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坚持有原则的、理性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非理性的爱,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篇6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是指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它是我国学制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长足进步。

一、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造辉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性格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父母态度、家庭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形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习惯在其养成的前期特别重要,因此,每件事一开头就坚持按要求做,不该做的事一开头就坚决不做,从不迁就,慢慢习惯就会养成。幼儿期儿童意志行为还很差,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幼儿行动的目的性也较差,行动缺乏明确目标,往往与直接兴趣或需要、个人愿望相联系。例如:做好事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或是为了得到教师表扬。因此,要培养幼儿是先有目的,努力实现目标,自觉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并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会提高。研究表明,3~12岁是年轻一代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家长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纵容孩子的一切,致使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后面跑着喂饭,生怕孩子饿着,或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胃口,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饭菜,这样只能造成营养失衡;合理、科学的搭配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陪伴在孩子左右,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从小培养;②从小事抓起;③不能有例外;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制定规范并合理运用强化机制;⑤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借用英国的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贵在行动。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责任心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学校里,教师是幼儿的领路人,应做到真心与他们做朋友,善于倾听,启发他们热爱生活和社会,关爱家人和朋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的处世习惯,从而产生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一方而,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每一种能力的锻炼都应该来自于实践,因此,给予幼儿适当的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作业,如分发玩具、收交作品、整理书桌等,或者通过游戏、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养护、教育和帮助,另一方面负有许多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而一个不会做事、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要鼓励孩子从小融入集体,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从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

四、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经过数学学习,感受到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说明,知识便会扎实牢固地被幼儿接收。数学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整理习惯,从而提高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期待着幼教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季湄.面向新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9.

篇7

所以我们想作为现阶段较为合格的幼教专业的老师,不仅要求我们会唱儿童作品,还要求老师能够给有效地孩子们讲述歌曲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好的教会幼儿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同时更教孩子本身怎么样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歌曲《找朋友》,由于其旋律简单易学,节奏明快,很易于被小朋友喜爱,或手舞足蹈的表演,或声情并茂的歌唱,都表明了这首儿歌非常适合小孩子的思维方式,也特别方便他们接受歌曲,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学会与别人怎么样交往。再如儿歌《小刺猬理发》: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瞧他/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

儿歌运用简短的句子、欢快的节奏、拟声的歌词,把一个小孩比喻成刺猬,为什么呢?因为他头发又长又乱。形象比较贴切,并且富有情趣。所以即使是批评孩子的儿歌,最好也能做到寓教育于情趣之中,这样孩子会更乐意接受。学前教育的课堂上,儿童歌谣对于情商智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是我们在日常的课堂上要重视起来的教学目的。在校学生对于未来工作岗位的培养重点所在。我们学前教育专业所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因此,儿歌的理解和演唱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儿童歌谣比较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原因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儿童游戏的方式才得到体现的,所以,儿歌的作品本身非常简单,容易开口,要求曲调也很容易演唱,同时能很好的与儿童游戏的过程结合起来,边玩边学,表现得相得益彰。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儿童歌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儿童对歌曲的理解力,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要不间断的进行儿歌教学的渗透,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讲台当做舞台,使我们的学生意识到不会进行儿歌演唱和分析,就不能够很好的担任该学科的幼儿音乐教育的工作岗位。其重要性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

1、完美歌唱、准确理解

幼儿教师一定要正确掌握歌曲的大意,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知识,更加准确的去教授音乐知识。儿童认识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寓教于乐。才能够把音乐的美好,更加完美的表达出来,教会给学前儿童。使得孩子们有渴望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以后孩子们感知事物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教师要能够演唱作品,只有教师做了示范,才能够激发学前儿童对于学习该首作品的爱好兴趣。在范唱的同时,要有一种乐器作为伴奏,就更加曾强了演唱和教授的准确性。孩子们在教师的示范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感,熟悉音乐,并喜欢所要教的课堂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了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有甜美的嗓音和完美准确的演奏能力。

其次,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弹唱技能的环节,主要是即兴伴奏环节。伴奏的重要内容是儿童歌谣的伴奏和教师歌唱时的伴奏。其中,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弹唱,是学生关注最多,也是他们最熟悉的弹唱。这样的方法,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把作品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把学生错误的弹法纠正过来,特别直接的加深了学生对于弹唱的认识。提高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有被动变为主动。

2、优美的儿歌,增加幼儿的审美情感

小孩子们总想把事物都给予其人的思维。在他们看来,会跳的小兔,会跑的小猫,都应该是有思想的,页和他是一样的,也需要懂礼貌、关心别人的人;娇嫩的小草,高高的大树也是有感知的,和人是一样的,也应该是得到关爱的对象。“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句话的作者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写出具有感知力的句子。在大人看来好像很幼稚,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正是这种稚气,才把孩子那种童心的美真实地再现出来,才使我们体会到孩子的那种纯真的感情,同时也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

有的儿歌节奏活泼,歌词朗朗上口。比如儿歌《拔萝卜》,他是一首特别有律动感的小儿歌。很适合两周到三周的幼儿演唱。由于本专业旨在培养的就是儿童的教师,所以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上,多增加适合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再如鲁兵的儿歌《好乖乖》:“老公公/八十岁/请您坐下来/给您捶捶背。”儿歌4行16个字,用通俗、简短、易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告诉孩子如何尊老、爱老,什么时候运用“请”“您”这样的礼貌用语。短短儿歌,明白如话,但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再如金志强的儿歌《鸟》:“小鸟小鸟/喳喳叫/绿了绿了/春天到。”这首儿歌,只有4行14个字,却把春天的特征通过声、形、情、色形象地传递给了孩子,同时也给孩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儿歌那和谐的声韵、琅琅上口的语句、丰富多彩的内容、易唱易记的形式、短小的句式、鲜明的节奏感,正好符合孩子的审美特性,这就使得成人可以利用这些儿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孩子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也能体会到好的生活习惯。必须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才是一个好孩子的想法。由于学生熟悉了儿童歌谣,所以,让学前教育的学生走近幼儿,感受幼儿,培养他们对于幼儿的亲近感,对于以后的工作岗位又很大的帮助。

篇8

一、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

情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音乐的心理作用则在于: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解除疲劳、平缓血压、稳定心律,从而使心情轻松、愉快。音乐能以旋律、音调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来改变、调节人的情绪。

在认识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妥善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包括合理表达正面情绪,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安慰与疏导,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体验。在恶性情绪中,最为难缠的是妒嫉情绪,俗话中就有“妒火中烧”之说,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小,性格特征还不完全成熟,看到别人成功就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偏激或逆反情绪,对此我们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如歌曲《幸福》,以真挚的语言道出了幸福的真谛------任何的幸福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得来的,在教唱此曲时,不仅要教会唱旋律,更要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为着自己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而自我奋斗,靠自身的努力来超越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而歌曲《校园的早晨》则更显而易见,它那活泼明朗的曲调,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青少年的幸福、自豪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感。

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敢于直面现实,拥有情绪的自控自制能力,能克制冲动情绪,消除自满情绪,对人对己都能维持高度热忱。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树立自己的信心,有坚定的意志才能走向成功。信心和意志同样是情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志者事竟成”、“勤能补拙”等等古训都表明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音乐教育让学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一个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歌唱中,高歌一曲,结果迎来了阵阵掌声,从此使他增强了上台的信心。而学习乐器或声乐,必须要有恒心、意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事无成的。

教育和指导学生要开阔胸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激动愤怒,形成 性格上的暴躁习性。因此,教师要引导青少年逐渐养成沉着稳重的涵养与谦逊质朴的美德,使他们性格开朗;对人对事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问题,避免以偏概全;学会用理智驾驭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如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所作的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欢乐颂》,向全人类发出了“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召唤,充分体现了音乐家“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听来令人振奋,撼人肺腑。因此,教育学生要学习音乐家宽广的胸怀和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以贝多芬的那句名言“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来勉励自己。

二、促进共感能力的培养

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效,它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懂得相互协作的重要性。西柏林阿思特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凯乐夫人在介绍他们对音乐教学目的认识时,讲到音乐课可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

现在的中学生往往因为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喜欢一切从自我出发,对别人不同的性格、意见、态度难以容忍,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又严重影响班集体的团结合作。由于音乐不存在语言、文字、种族和国界的障碍,因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与距离拉近最为直接。他们通过乐音流动之瞬间,伴随音乐旋律、节奏、调性和音强等诸多特性要素的表达,来感受、认知音乐作品的背景及内涵,并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进行形象思维,再现或复制作者的情感意识和音乐形象的塑造过程,引发自己与其他人的共感共鸣和心灵的沟通。由于音乐活动所具有的诸多群体性协作性,在诸如合奏交响、和声合唱、协奏重奏等二度创作中,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共感能力才能得以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此时音乐教师就应该在活动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是当今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有宽容心境和合作精神的人,会理解他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和他人团结协作,共同把事情做好。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合作,这一过程即是良好共感能力的培养,这种共感过程的形成,有助于人们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养成,对于人际交流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

在合唱、合奏中,队员都要以和谐为前提,突出主旋律而不可喧宾夺主。处于伴唱伴奏、副旋律、次声部时,要求队员起到甘当绿叶映红花的作用。音乐作品表现的这种相互配合水融的关系正是我们协调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实践证明,喜欢音乐并表现突出的人,性格大都开朗,与人相处也大都具有亲和力、讨人喜欢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似乎道出了音乐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久的。突然间,音乐象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

篇9

摘 要 本文从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分析入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学前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学前教育的方法。指出加强幼儿的思想素质教育及爱国情怀的培养,是我们目前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也就是关着祖国的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1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1.1国内外对于学前教育的研究

21世纪,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我国学前教育而言,在2010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使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又根据本地发展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在国外,学前教育则更加备受关注。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比如理论的学前课程、英国“学会学习”的学前课程、行为主义理论的学前课程、日本的结构化学前课程等等。他们的课程相当丰富多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进一步的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使孩子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去学习,为什么去学习。

1.2学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但目前而言,有关学校学前教育是否真正对孩子有利成为了人们纷纷议论的话题。学校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理念置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教导学生如何能够在应试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更严重的是由于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盲目期望,因此幼儿园为孩子开设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并且难度还不断提高,使幼儿从小就承担应试教育的压力。

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各方面表现优秀,因此盲目地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和让孩子能够升入理想的小学的结果,但却将“培养孩子兴趣,为幼儿一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直接忽略,将幼儿那些天真活泼的想法全都剥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兴趣学习班、特长班,将幼儿自主学习、活动、探索的想法及机会扼杀在摇篮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更多的都是从大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一味地追求教育结果,但却忽略了在学前教育生活的过程和知识积累及学前教育真正的主人公――幼儿。到底学前教育该怎么开展,该如何去使幼儿能够真正的成长,如何成长,是我们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2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1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家庭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每个孩子心中,父母永远是高大的,是最厉害的,因此父母的态度及行为时刻影响着幼儿的行为。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几乎有70%的时间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2.2情商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在幼儿时期,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最快的,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情感方面的学习。在这个时期,幼儿的情感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而这将对他在以后的发展中产生很大持久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感情是组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如果性格暴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并且对自己不满意等时,他的行为也将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向极端,不能够坦然地去面对未来中各种各样的挑战及把握住机会,从而变得一事无成。因此,对幼儿进行情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那么他的一生也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为他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3道德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道德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文化传承之一。对受教育者“德”的要求首先必须转化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以道德教育目的去指导和规划整个道德教育工作。而在幼儿教育当中,道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中心环节。但对于幼儿而言,道德教育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是身体养护、社会规则、个性养成、思想意识等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性教育。幼儿应该有集体观念,要教育幼儿处理好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心,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要让他们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唤起幼儿内心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有民族自豪感,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是中国人为荣。

3学前教育进行的方法

学前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一直是家长和教师关心的问题。从儿童心理方面来看,他们思想单纯,跟成人差距很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智力开发方面,我们要训练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提高幼儿记忆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以及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对于行为习惯来说,我们要尽早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告诉他们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是好的。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要让孩子对户外活动产生兴趣,就需要让户外活动在孩子的世界里充满魅力。为此,父母们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户外活动方式。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成长特点,所以孩子的户外运动也要符合其年龄特点。在舒肤佳举办的公益网站“陪孩子多玩一小时”的健康讲堂栏目里,就分析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生理、心理及动作特点,分别推荐了不同的户外活动方式:

0-1岁的孩子处于第一个生长突增高峰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迅速发展。适宜他们的户外活动多以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为主,如:听大自然声音、触摸各类物体、观察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注意运动的物体等。可以通过晒太阳、外出逛公园等方式实现。

1-3岁的孩子身体增长速度开始减慢,思维能力开始迅速发展。适宜他们的户外活动要开始偏重于精细动作、手眼配合等方面,如: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扔球和投沙袋等运动,捡树叶、玩沙子、踢球、拉着小狗走等游戏。

3-6岁的孩子生长速度平稳,各个系统协调发展,情商开始迅速发展。适宜他们的户外活动需要注重情感认知和社交培养方面,如:小伙伴一起玩跳绳、跳皮筋、滚铁圈、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游戏。

6-9岁的孩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有强烈的好奇心,逻辑推理能力增强。适宜他们的户外活动要注重培养遵守规则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如:队列练习、模仿操、拍手操,各种球类游戏等。

9-12岁的孩子即将步入青春期,心理特点复杂,情感需求增强,情绪波动增多,兴趣特点逐渐明确。适宜他们的户外活动需要注重增长见识和学习技能方面,如:武术、舞蹈、游泳、划船、越野、野营野炊、摄影写生等。

二、注重孩子户外活动的群体性和参与性。

儿童是在群体交往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代替伙伴的作用。儿童时期孩子有效的群体交往基本上都在户外活动和游戏中进行的。孩子在群体性户外活动时,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天性,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身体内积攒的能量。

我童年时代有许多难忘的游戏,例如下雨后,上百个孩子聚集在崎岖不平的街道上玩“垒堰”的游戏。游戏很简单:在一条落差较大的街道上,坡上和坡下分别有多群孩子。上面的孩子先用泥巴垒堰蓄水,然后冲击下面孩子所筑的泥坝。在各个群体孩子里面,有的负责出主意,有的负责喊话,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运输,有的负责垒堰。上面的孩子向下面喊话:“我们已经把水截住,一会儿就冲垮你们的坝。”下面的孩子回应说“来吧,我们不怕你们。”上面的孩子喊:“你们的堤坝是不堪一击的,一会我们会放大水,你们的坝全都会被冲开啦。”下面的孩子说:“你们甭做梦,我们坝特结实,我们的坝里面放了稻草、树枝和铁丝,你们的水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成我们的啦!”……然后一场惊心动魄的泥水战斗就开始了。

在群体性活动中,再简单的游戏也都有着不简单意义,在这场上百人参与的泥水大战中,包含着与别人的合作与竞争、制订和遵守规则、领导力、执行力、判断力、思考与动手能力,甚至谈判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学习与实践。而且在情商方面,自己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也都会在这场游戏中无形地得到提高。

所以父母要明白群体性的户外活动的重要性,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们要联合起来,以群治独,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提升各种能力。

三、重视孩子户外活动安全意识和卫生保健习惯的培养。

许多父母在重视孩子户外活动安全和卫生保健习惯方面有着很大的误区,认为重视孩子的安全就是避免孩子参与有风险的户外活动,重视孩子卫生保健习惯就是避免孩子去接触灰尘和泥土。

实际上,越是缺乏实际体验的孩子,越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户外活动的一大功能就是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实质是过度伤害。

重视孩子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不是避免孩子参与各项户外活动,而是要培养孩子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意识,例如:要穿便于活动的衣服参加活动,衣服束在裤子里并系紧鞋带,以防摔跤;告知孩子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危险并掌握防范措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运用活动器具以及自制玩具;告诫孩子不要在活动中带着愤怒去推挤、拉扯、殴打伙伴。

重视孩子的卫生保健习惯也不是一味要求孩子保持清洁。在IPA(国际儿童游戏权利协会)向父母们推荐的32项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情中。包括了像玩泥巴、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捉蝌蚪、用沙子堆城堡、在院子里挖洞穴、捉虫子等许多现代父母们认为脏兮兮的游戏。IPA指出,让孩子在游戏、运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随心所欲地弄脏自己,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父母过度要求孩子保持清洁,不仅不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升,而且从心理学上讲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出现洁癖等行为。

那么,孩子真正的卫生保健习惯应该有哪些呢?

1.进行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手、洗脸,必要时可以用一些除菌的香皂或洗手液,避免病从口入。

2.进行剧烈活动之前需要做一些舒展筋骨的活动,避免肌肉拉伤。

3.户外活动要及时补充水分,并且要少量多次,不要在剧烈活动后大量饮水,避免体内盐分流失。

4.不要在夏日的正午时分在烈日下进行户外活动,避免中暑。

5.剧烈活动后不要对着风扇和空调长时间直吹,避免夏季感冒。

6.剧烈活动后不要吃大量冷饮降温,避免得急性胃炎。

四、三代人之间的互动游戏是孩子最好的户外活动。

多年来,我一直倡导开展三代人的游戏与童年活动,建议父辈和祖辈把自己喜欢的游戏教给孩子,孩子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游戏教给长辈。例如,在中国儿童中心与舒肤佳共同编写的《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中就罗列了许多游戏,如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丢沙包、跳皮筋、打弹子、撒棍、抓拐等祖、父辈所玩的传统游戏,父母们可以把自己童年所玩的这些游戏教给孩子,并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毽子、沙包、陀螺、弹弓、铁环等游戏道具,这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乐趣,以及整个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成就感,是现在的孩子所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