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规划; 特色村;搬迁;新型农民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ousing design 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coordinate work, but also to guide peasants to become new peasants.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lanning; Characteristic village; Move; New farmers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增强农村住房的抗灾能力,只有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继续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使广大农民掌握相应的生存技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其有经济能力建房,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条件。本文主要结合湟源县实际,对现阶段如何改善农村困难群体住房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学编制建设规划。规划是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先导,必须科学编制。一是调整和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要求,深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合理确定村庄数量、规模、布局和实施时序,并把村庄布局规划作为村庄用地要求的重要依据。二是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要在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乡村特点、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及实用、节约、美观、协调、布局全面、功能完善的要求,加大对村庄规划的调修编力度,尤其要重视中心村和保留村的规划编制。三是分类实施改造建设。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原农村居民点,要按城镇社区建设要求,实行统一集中改造;县域总体规划中确定集聚发展的中心村,要引导其按照农村社区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建设集中住宅区;县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保留村,适度推进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县域总体规划中明确需要搬迁合并的不宜居住村,要按规划整村搬迁,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户到城镇和中心村购房建房。要对历史、现实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因地制宜,力求把中心村、保留村建成富有山区特色、田园风味的生态、美丽乡村,切忌套用城镇建设的模式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二、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农民自行新建住房,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是农村住房建设和供给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农民自建住房时,要符合乡、村规划,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确保质量达到要求的同时,还要使房屋布局科学合理,户型方便适用,基本功能完善,地域特色突出和外观格调统一。
篇2
实践篇
1.科学规划,编制休闲乡村美丽蓝图
围绕“建设中国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总目标,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全力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按照“县城(中等城市)―中心镇(小城市)―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编制了5大层次的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先后完成了县域总体规划、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1个乡镇总体规划、18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并重点细化和完善了4个中心镇、2个风情小镇、32个中心村、25个特色村和50个精品村规划,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休闲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2.生态为本,保护休闲乡村发展环境
桐庐始终坚持“环境立县”战略不动摇,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做到“五个率先”:率先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综合化利用全覆盖,率先倡导乡镇(街道)新建自来水厂取水口选址建于镇区流域最后一公里,率先推行跨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通报,率先实行河长制,消灭不能游泳的河流,富春江桐庐段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六年好于入境断面水质,使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以上;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均高于6级,森林覆盖率达74%。
3.突出特色,构建休闲乡村产品体系
依托美丽乡村品牌,发挥山水优势,大力发展休闲乡村产业,形成了以农家乐美食为特色的乡村体验游、以领略山水风光为特色的乡村度假游、以感受历史文化气息为主的乡村历史文化游以及以观摩农事节庆为主的节庆、赛事游为一体的休闲乡村产业体系。注重“村”的文章,着力培育50个精品特色村,形成“一村一点一品”;注重“慢”的文章,打造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注重“养”的文章,打响“桐君故里・养生圣地”品牌。目前,已建成一大批精品村,如富春江芦茨村、横村阳山畈村、江南荻浦村和环溪村、莪山新丰村等,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江南古村落成为乡村休闲的绝佳去处。
4.挖掘文化,营造休闲乡村诗化意境
深入挖掘富春江山水诗词文化,保护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树立和宣扬文明新风,为休闲乡村建设注入灵魂。如江南环溪村作为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名篇《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第14代孙的聚居地,积极打造莲文化景观长廊,做透“莲(廉)”文化; 荻浦村以清康熙年间大孝子申屠开基为典范,大力弘扬孝义文化,做足“孝”文章; 富春江镇芦茨村作为晚唐诗人方干故里和 “十八进士之乡”,着力倡导崇文重教之风,做深“进士”文化。正因为富春江畔留下了严子陵、方干、范仲淹、黄公望等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化印记及灿烂的地方文化,使得桐庐休闲乡村洋溢着诗化的氛围。
5.围绕四季,打造休闲乡村品牌活动
策划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活动,以“季”为概念,推出四季不同的主题和产品,如春日赏花季、夏日亲水季、秋日养生季、冬日美食季,展示休闲乡村桐庐版的组合式图景。同时举办一系列具有桐庐特色的活动,把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打造成为桐庐休闲乡村品牌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二届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组织了中国休闲乡村峰会、中国休闲乡村音乐节、华夏药祖养生文化旅游节、富春江慢生活体验节、桐庐山花节、乡村美食节暨土菜节等系列活动,全力打响“中国画城・潇洒桐庐”品牌。
6.加大扶持,建立休闲乡村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项目整合机制,整合环保、卫生、电力、建设、水利、农业等部门配套项目,做到资源共享,共创多赢。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发展“农家乐”度假旅游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文件。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政策扶持、合力推进,为休闲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成果篇
1.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中国长寿之乡峰会等会议在桐庐的召开,不仅展示了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和县城建设的魅力,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对桐庐县生态人居环境的高度肯定,而且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领导慕名前来学习考察,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集聚桐庐,报道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桐庐最美城乡成为样本,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际休闲乡村示范区”,极大提升了“中国画城・潇洒桐庐”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2.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民文明程度,而且有效了保护了人文古迹,弘扬了民间传统文化。干净、整洁的新农村,清新、鲜活的大自然,成为城市人群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蓝海和增长点。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开发成各类乡村旅游景区(点),形成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野拓展、乡村度假、乡村慢生活体验等多种乡村休闲业态,促进了美食、民宿等产业发展,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3.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不仅招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也使当地百姓看到了商机,吸引了众多在外经商打工人员回家创业,发展农家乐、开发农业项目、创办乡村民宿,促进了农村就业,实现了农民增收。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37元,比2011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1~10月,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7万人次,同比增长33%,实现营业收入73500万元,同比增长37%;带动农副产品销售3.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望篇
1.围绕生态如画,领先领跑打造生态美
继续坚持“环境立县”首位战略不动摇,围绕水质提升、大气改善,积极打造“美丽桐庐”,扎实推进清水治污,不断强化资源保护,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在生态美方面确立起领先领跑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确保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
2.围绕全域景区,精致精细打造城乡美
做“精”集镇,加快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乡镇培育;做“美”村庄,重点推进50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32个中心村和3个风情小镇建设,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做“靓”精品线,提升5条风情带,打造4条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2个精品区块,逐步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
3.围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产业美
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重点培育旅游度假、养生保健、生态居住、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银色产业”,积极谋划中医养生医疗旅游区和富春山健康城,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继续做好“江、村、慢、养、城”五篇文章,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乡一民宿”,切实打造一批休闲乡村和农家乐特色村。
4.围绕“中国画城”,打造区域品牌形象美
加大对全域旅游整体形象和“中国最美县”的宣传力度,突出新媒体营销,扩大桐庐形象宣传的覆盖面,提升“中国画城・潇洒桐庐”区域品牌形象。深化华夏中医药养生旅游节、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节等活动,打响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品牌,形成“季季有活动、镇乡有特色、县域有品牌”的节庆活动格局。
篇3
[关键词]测绘 先行作用 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73-01
测绘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事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先行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测绘工作要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充分发挥测绘高新技术、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农业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出适农、惠农的测绘产品,积极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快捷、实用的测绘保障服务工作。这样,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首先,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增强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的责任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测绘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信息化建设等目标和任务,对测绘工作提出了广泛需求。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是测绘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是推动测绘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测绘工作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能够拓宽测绘服务渠道,拓展测绘应用领域,不断加强公益性测绘事业,不断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长期任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测绘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把握工作重点,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认真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
一是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工作措施及时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支持。认真实施县域基础测绘保障服务工程,加快县域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工作,主动为县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组织实施乡村用图保障工程,努力做到一乡一图、一村一图,积极为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提供测绘服务。二是积极为涉农重大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和测绘技术,针对生态环境变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土地荒漠化等涉农问题,会同林业等部门开展地理空间信息动态变化的分析;配合国土、气象部门开展灾害天气预报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服务。积极为乡村饮水、道路、能源、电力、农田水利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理、中小河流治理提供测绘保障服务。三是积极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供测绘保障服务。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和测绘高新技术,为农业结构调整、精准农业、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农村旅游开发等农村生产力发展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四是积极为推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积极推动以国家标准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及技术对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的作用,推进“金农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五是积极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开发适农测绘产品,编制出版物美价廉的地图读物,开展送图下乡活动,为乡村教育发展、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服务。
最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机制。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测绘保障服务,是一项宏大艰巨的工程,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做好长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了解各部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测绘的需求;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及时了解农村发展和农民对测绘的需求。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探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加强资金投入。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要在项目和资金安排等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支持,加大针对农村地区测绘工作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加强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而现有测绘成果又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创造新方法,创新实施乡村用图保障工程,加强地理信息与其他涉农信息的整合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快捷、实用的测绘保障服务。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依靠发展保障农民利益,通过改革促进民主管理,让测绘造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广大农村,致富千万农民。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山东省基础策划现状及形势分析.山东国土资源.
篇4
关键词:城镇化瓶颈对策广东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tak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economy and a social development extremely vital duty,always receives each place to take highly.although the guangdo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walks continuously in the national front row,but in new historical period also unavoidable bitter experience development bottleneck.the roo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inese urbanization take guangdong as the example which to encounter the bottleneck and produces,and 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policy and the time development basic request,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principle,from the city,the county territory,the town center,the countryside four levels has separately pointe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respectively is persisted “competes the superior strategy”,maintains the city “to be short the time region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resources”;filled the countylevel the economy “the short board”,realizes the region cities structure equalizing;the centralism limited resources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the town center to advance the urbanization health fast development;the elimination “the opposition repel”,press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by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harmonious paragenesis”.finally,has indicated the futur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above will elaborate.
keywords:urbanization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 guangdong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有过一个精辟的论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大事之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之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创造了“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依然从2002年开始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产出增幅”的神话,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前的城镇化战略——“gdp至上”的发展观在体现“五个统筹”的时展要求上却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作为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推手的城镇化战略,应相应做出何种应对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在论述区域协调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论述统筹城乡中提到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在深入研究各层次内在与外部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有限的资源,重点突出,逐个突破,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1.广东当前城镇化发展特征和问题
1.1城市成为了城镇化的主战场,但也面临资源短缺、空间狭小的发展瓶颈。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广东,城市(市区)gdp占到全省gdp总量的85.7%,财政收入占全省总财政收入55%以上。同时,城市还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2005年底,广东7900万户籍人口,就有超过2500万的人居住在地级市市区。3000万的外来人口,仅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就吸纳近五分之三的外来人口。因此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区发展水平。
虽然广东省城镇化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从20%~40%的城镇化率,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日本30年,而广东仅用了13年,1996年以来,广东更是以年均360平方公里的用地速度扩张,相当于每年制造三个波士顿城。但这种高速城镇化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却不得不正视资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广东省许多城市,特别是珠三角的先发城市,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如深圳,过去15年平均每年消耗的建设用地总量是35平方公里,而现存的建设用地总量只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照这种态势发展,5年内将无地可用。
1.2县域经济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关键,但其发展薄弱成为均衡发展的短板。
截至2006年,广东67个县(市),国土面积14.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1.08%;县域总人口为4812万人,占全省的605%。可以说,县域经济决定着广东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发动机之一,强省之基在于强县。近几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如:①县域经济增长幅度逐年提高。2004年县域经济增长11.4%,2005年增速上升为12.8%,2006年增速继续上升为14.9%,创出历史新高。②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人均gdp超万元。2006年县域人均gdp达到10690元,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③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50.56亿元,增长25.3%。
但是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却显得很薄弱。县域gdp仅占全省的18.6%,人均gdp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48.2%。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应该是层次清晰、等级分明,呈现“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由于县域经济薄弱,广东省城镇体系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县域是带动广大镇乡发展最直接的空间单元,县域经济落后这块“短板”已经直接影响到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施。
1.3小城镇发展呈现多模式并举的局面,但“量大面广”缺乏集聚效应。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呈现的“村镇指向性”,小城镇在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五普统计,广东省共有1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率约226%。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小城镇立足自身资源,开创了多模式并举的发展局面。
受过去“小而全”城镇建设指向的影响,广东省现有建制镇1087个,它们分布过密且规模普遍偏小,甚至无法达到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建设的“门槛”,难以形成城镇集聚效应。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小城镇为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在各辖区范围内积极建设,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或恶性竞争,无法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囿于自身财力的不足,其公共物品供给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常常成为基础设施供给最为短缺的地区,更别提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1.4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2000年~2005年,乡村向城镇地区转移了约280万农村人口;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700亿元,大幅度提升到2006年的2680亿元;农村乡镇企业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数只有77万家,总收入8555亿元,到2006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22万家和16505亿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但在“城乡统筹”成为时展要求的今天,广东省的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显著,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首先,在地区差异上,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50:1.04:1.12:1.00 ;其次,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消费水平上,1988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2006年该比值扩大为3.15:1。即使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广东省农民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2006年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886元,与浙江(6057元)和江苏(4135元)等省区存在较大差距。
2.坚持“竞优战略”,保持城市在“资源短缺”时代的区域竞争力
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还是参与国际竞争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城市的发展情况。
2.1认准目标,明确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又艰巨漫长的过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是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只有认清目标、明确任务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成效。
2.1.1发展文化事业,推进现代文明。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文化空间规划;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
2.1.2加强合作,建立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城镇伙伴关系,推进相邻城镇更加紧密的合作,促进不同地区共同富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1.3强化环境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注重环境整治,优化城市环境,建设特征明显的城市风貌。
2.1.4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集约发展。通过建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集约发展态势。通过培育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约发展;通过高效使用城乡土地,促进城镇紧凑发展。
2.1.5营造统一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流动。完善市场体系,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统一布局和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和社会总效益。
2.1.6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市环境健康安全。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害。提高水、电、气等供应能力,确保城市正常运转。提高人居质量,塑造健康安全的社区环境。
2.2提出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建设“两型社会”设立标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步入工业化阶段的中期,先前的粗放型、轻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中期向集约化、内涵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未来城镇化的战略重心应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升华,转移到“提升城市品质”方向上。
2.2.1构建“区域公交联网工程”。出台公交扶持政策,在城市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有条件的区域如珠三角常规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区域公交网络。倡导环保出行。
2.2.2共建“治污保洁工程”。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大气和噪音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废物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及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
2.2.3塑造“和谐社区工程”。重视社区规划,美化社区环境。以社区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为切入点,建设平安社区、卫生社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安定有序、诚信友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2.4建立“城镇廉价住房安居试点工程”。做好城镇廉价住房的规划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城镇廉价住房的管理。通过多渠道筹措城镇廉价住房的建设资金确保弱势群体的住房需要。
2.3重视软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在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同时,也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加大政策和体制环境建设力度,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力。①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开发建设的先导和统筹作用;②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开发权转移制度和公共领域投融资体制,保障城镇化公平推进;③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和闲置土地整理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权控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二次开发”;④完善户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配套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本外二元”结构; ⑤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城镇化发展评估体系和绩效反馈机制,提高政府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3.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实现区域城镇结构均衡化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如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被视为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
3.1“扩权强县”以匹配财政事权,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路。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向县域下放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如将特殊人事政策、转移支付、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权限直接“下放”县等。通过提高县级经济的活力,使其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加快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带动广大乡村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3.2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3.2.1增加规划资金投入以提高规划在县市域覆盖率。从县域层面来说,我省目前还缺乏空间全覆盖的城镇体系规划。大部分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尚未编制,或者编制内容深度不够。因此,必须增加投入,实现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城乡规划资金投入,加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在县市域的全覆盖。
3.2.2因地制宜对规划实行财政梯度补贴,缩小地区差距。对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三类不同经济能力的地域实行差别的财政补贴,重点编制粤东城镇群规划、粤西城镇群规划和粤北城镇群规划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3.2.3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个规划”。首先,积极宣传并落实《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引》;其次,全覆盖地编制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协调上层次规划和下位规划,实现空间规划的连续性;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平台”综合调控;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利用的“双引导”作用,引导县域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重点在于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确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生态环保设施网络,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3.2.4加强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能。加强城乡协调的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和管理,保障县域规划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将各级规划主管部门的权限落实到县、乡和村一级,彻底改变过去以大中城市和县城为主要关注对象,轻视乡村规划且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的状况。
4.优先发展中心镇,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中心镇既是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又以广阔农村为其腹地。大力发展中心镇,可确保各类生产要素进一步集中,形成集约化的资源利用方式,能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和繁荣,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中心镇在吸纳接收大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成为“承上启下”推动城市文明扩散的主体。
4.1解放思想打破“体制性樊篱”,营造良好政策支持环境。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各种配套政策的支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相关政策不仅不能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反而羁绊了小城镇前进的脚步,集中体现在承包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因此,要从推动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高度,加大改革力度,消除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实行用地适当倾斜、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拓展建设资金渠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镇管理体制等
4.2强镇扩权突破发展瓶颈,“扶强带弱促中间”推动区域协调。在我国财政制度体系中,县级财政是较完备的最基层财政。在当前普遍“弱势”的县权底下,下放到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就更为有限了。没有独立的财权,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及其他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审批处罚等方面的执法权,一些细小的问题也无法马上处理。应进一步将财政、土地、投资项目核准等10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中心镇,在不增加政府层级之下逐步让渡乡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4.3强化技术指导,保障中心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心镇建设,规划必须先行。只有在规划编制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出台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指引,中心镇才能避免走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老路,有条不紊地迈向高效集约发展的道路。出台中心镇规划指引,在全省范围内为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工作确立统一的技术准则。规划指引必须特别关注中心镇确定的标准及办法、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核定办法以及中心镇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技术要点。此外,保障中心镇发展,必须加强城镇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办中心镇城建学习班和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班。
5.消除“对立排斥”,以新农村建设促城乡“和谐共生”
吴良镛院士曾说过“繁荣的农村是健康的城镇化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村公服设施缺乏、土地资源浪费、区域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5.1“持之以恒、贯彻始终”,构建新农村政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相关政策保障。良好的政策保障必须充分体现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频繁更迭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明确规定新农村政策体系必须包含的内容。①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并拨出专项经费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搞好规划;②节约使用土地,贯彻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引导零星分散村庄聚集建设。拆迁土地由村集体依法依规回收,用于发展二、三产业;③全面推进村庄整治,重点抓好“五改”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④完善农村电网、有线电视、通讯等设施建设;⑤继续完善村庄生态环境建设;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⑥鼓励社会团体、工商企业无偿或有偿参与村庄改造和整治。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公共事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5.2“重点突出、各个突破”,凸现新农村建设特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加强新农村规划。明确工作重点,从“面面俱到”的规划成果形式到强调“规划实操性”,有利于解决关键问题,避免“千村一面”。①以人为本,加强新农村的公服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工作思路,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试点引路、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③要明确工作重点,凸显新农村特色,以为某些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5.3“以点带面,以面促片”,创新村庄整治工作思路。村庄整治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期进行村庄整治工作必须找准突破口,明确工作的内容与方法。①村庄整治工作必须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②在全省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遴选试点,采取资金、技术等切实措施进行扶持;③通过试点搞好规划、完善设施、健全制度、优化环境,取得经验后在全省加以推广。
5.4“统一标准,覆盖全面”,推动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的落实、村庄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新农村规划为指导。省级政府必须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扶持,出台全省统一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在规划编制收费方面要实现减免甚至是无偿编制,对村庄整治规划原则、规划内容、成果形式和审批实施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工作成效进行定期检查。
5.4.1立足现有设施,重点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重点是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五改”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突出规划的针对性。
5.4.2针对村庄整治规划的使用对象为广大农民,力求以最简洁的成果形式,实现村民最方便的参与,强调规划的操作性;村庄整治规划成果必须是简要的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列明具体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5.4.3创新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的思路,编制过程要强调村民参与,实施过程坚持村民自治。具体包括“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规划原则、“村民主导、政府把关”的编制与审批原则以及“村民为主体的自我家园建设”的规划实施原则。
6.结语
过去的几十年,城镇化发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镇化发展的环境、政策和要求均产生巨大变化的新时期,必须更具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冲破樊篱、解决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必须以创建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共同目标,才能把握住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乡总体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纲要,2007.11
[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
[3]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z].2006.4
[4]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z].2000
[5]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 [z].2003.11
篇5
“刚刚过去的2006年,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可以说,陕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陕西省建设厅厅长李子青说。
城镇化:解决“三农”的有效途径
李子青认为:“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陕西乃至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寻找就业门路,以减少农民数量来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而城镇化又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城镇化,变乡村社会为城市社会;二是城市自身的发展变化。
谈到陕西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情况时李子青说:“按照《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阶段性划分标准,陕西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同时,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说我们离城镇化的距离还很远。”
全省城镇体系架构基本形成,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底,陕西城镇化水平为37.23%,比2000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以西安为核心,有陇海铁路沿线城镇带群、长城沿线城镇带群、汉江沿线城镇带群,以及西延神、西康铁路沿线城镇带群构成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批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县城基础设施投资84.67亿元,是“九五”的4.55倍。县城人均道路面积8.14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81.63%。通电镇数占到100%,镇区路灯达40458盏,排水管道4699公里,人均绿地面积3.11平方米。新建、改造的一大批共排水管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供气供热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城镇文化、娱乐、卫生、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投入,新建了一批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2006年陕西全面实施了《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新农村规划建设起步良好。全省完成了28个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村庄,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多种模式推进试点示范。组织开展“千村百镇”建设整治活动,通过规划建新、治旧图新、拆旧建新、特色村建设四种不同的村庄建设整治模式,建立了示范点200多个,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村庄建设新经验、新路子。各市县开展征集地域特色新民居设计方案活动,推出优秀设计图集200多种套型,共万余册,并免费发放到乡村,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特色民居建设。
小城镇建设的矛盾与困难
李子青介绍说:“陕西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先天不良。受地域地理条件限制,规模小、分布广,建设速度缓慢,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对城镇化建设认识不足,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另外,观念落后,城镇规划随意化,特色不显著。”
一方面,与全国范围相比,陕西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近年按平均递增近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总的差距由“八五”末的3.6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4.73个百分点,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即使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陕西2002年的城镇化水平还排在内蒙古、宁夏、青海、重庆之后,居第五位。
另一方面,从省内看,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发展不平衡。陕南为27.22%,低于陕北的31.3%,更低于关中的42.1%。同一区域内,由于工业化水平的差距而导致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也很显著。如关中地区的渭南(30%),由于工业发展较慢,城镇化水平就低于宝鸡(33.6%)、咸阳(33%)等城市。
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难以发挥。陕西小城镇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普遍偏小。多数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实力弱,聚集力和辐射力有限。全省县城人均生活用水、公共绿地面积、住房、通信设施水平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统筹城乡规划不够,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无序发展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基础设施共享率低,功能分区不明显。一些地方把城镇建设简单地理解为迁民居、拆旧房、拓马路、建广场,导致有的城镇多年沉积下来的许多特色建筑遭到破坏,甚至消失。
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陕西小城镇财税体制改革滞后,一方面小城镇税收没有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这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投入不足是陕西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瓶颈。
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推进城镇化的紧迫感和有力措施。有些小城镇建设随意性大,布局杂乱无章,脏乱差问题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全省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群和城镇带群建设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必须建设城市群和城镇带群。李子青说:陕西正致力于建设以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和杨凌示范区为中心城市的关中城市群;以汉中、安康、商洛为中心城市的陕南城镇带群,以榆林、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城镇带群;西包、西康铁路沿线城镇带群。未来将形成既有中心城市、又有主骨架、次骨架小城镇网络的城市群和城镇带群格局。
他认为,要达到以上目标,首先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做大做强小城镇。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加强几个重点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包括《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体系规划》等。二是编制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节约土地、规模适当、设施完善、生态健全、重点突出和发展协调的原则,形成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结构体系,重点建设县城和重点镇。三是加强和改进小城镇镇区规划工作。坚持功能分区明确、优化布局结构的原则,处理好生产、生活、交通等要素的关系。四是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注意克服个别地方一味追求小城镇的现代化而照搬城市规划建设的模式。
然后是大力培育小城镇的产业基础。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各自发挥特长,培育发展自己的产业基础。可以在工业、特色农业、区域商业以及旅游业等各个行业,凸显优势,搞出自己的特色产业。
增强小城镇区域经济中心功能。小城镇建设与县域工业、乡镇企业以及当地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引导企业和项目尽可能向小城镇集中,加强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关中城镇带群集中发展与先进制造业配套、为城市服务的加工型、服务型小城镇;陕北城镇带群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一批工矿带动型小城镇;陕南城镇带群围绕生物资源、山水风景资源开发,形成一批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观光旅游型小城镇。
提升管理水平 改善人居环境
谈到今年陕西城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时,李子青说,从全局看,中近期陕西省城镇开发的根本任务,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迅速建立和壮大各自的主导产品产业,以此为中心,重点改造、开发、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相应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迅速增加劳动者收入,高速度发展地方经济。
今年陕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城乡规划建设,建设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板块同步推进,以加强建设行政执法为主线,强化规划龙头,着力制度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全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严格实施规划,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能。
牢固树立“人文化、生态化、特色化、效益化”的规划理念,严格实施《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以区域城镇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基本模式,坚持市场推进和政府引导并重,积极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完善《关中城镇群规划》,组织编制完成《陕南地区城镇体系规划》,促进陕南地区突破发展。指导各市县提高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详细规划的覆盖率。
篇6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需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要把保证粮食平安作为首要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严格维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维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保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和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证体系,逐步提高保证规范。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规范,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发展。依照节约用地、保证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平安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继续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治理,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二、推进县域产业化。
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平安、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平安、稳定、经济和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强能源产业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革新。推进激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维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依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利、平安和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建设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升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提高信息网络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平安。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建立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市场准入规范,加快发展服务行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管理方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扩大趋势。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证体系。
三、推进发展城镇化。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县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
规范开发秩序,实施主体功能战略。依照县域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平安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基本形成适应三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方法和利益弥补机制。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堡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篇7
关键词:辽宁省 小城镇建设规划理论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历史特殊的原因,辽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周围乡村地区的产业不像“长三角”地区那么容易衔接,城市工业对周围乡村地区的带动力量比较薄弱,中心城市的县区非农化水平相对低下,也正因为如此,辽宁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程度总体上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十二五”期间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将逐步消除,辽宁城市化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期,城镇化规范发展将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1 辽宁城镇化发展现状与特点
1.1县域城镇化率仍较低。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各县市通过重点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但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动力相比,辽宁的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缺乏强大的增长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供给都集中在城市,使得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小于城市。辽宁设市城市占48.4%,小城镇占12.8%,农村占38.8%,全省包括县城在内的610个建制镇建成区人口只有540万,仅占全省人口的12.8%。县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1.2缺乏成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城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在城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城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1.3建设规模小,功能差。目前辽宁全省包括县城在内的616个小城镇只有531万人,仅占全省人口的12.5%每个城镇平均8610人,人均道路面积只有10.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3.7平方米,与《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规模效益适中的小城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吸纳人口数量过低问题尤为严重。
1.4缺乏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新型管理机制。由于受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在现行的城镇规划编制过程中,大多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所制定的编制程序、控制指标和规划理念,还强调的是性质、规模、布局等老模式,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条件和地域的差异性,影响城镇发展的不可测因素增多,人口、资金的流向难以控制。
1.5农村富余劳动力与有限的城镇吸纳力仍是辽宁城镇化的基本矛盾。辽宁现有的产业结构导致城市的吸纳就业能力低,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辽宁更突出表现为固定资产向国有企业的集中,与此同时国有单位吸纳就业的功能却在萎缩。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多数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逐步下降,而同时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产业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当前小城镇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规模盲目扩大,盲目攀比。当前全国普遍存在脱离自身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扩大规划规模,摊大饼式地增加面积,摊子铺得过散的现象。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结合自身实际,好高骛远,片面追求城镇规模。
2.2规划缺乏长远性、严肃性和稳定性。有些地方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规划意识不强,只着力于眼前经济利益,考虑短期的效益。把规划目标制定的短浅,致使出现规划“几年一变”的现象,极大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3规划水平有待提高。一些规划工作者对实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调研不够深入,盲目套用典型规划或利用以往经验,忽视各个城镇的个性特征.泯灭了城镇规划中的个性。导致小城镇规划趋向“样式单一、风格雷同”的模式,这在当前多元化的经济体制下,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失去了自身应有的活力。
2.4不注重环境。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小城镇往往先编制了总体规划,并且经有关部门批准通过后,再补做环境保护规划,这时的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必将受制于总体规划,其内容或结论如与总体规划不相符合就很难处理。
2.5不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小城镇在旧城开发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重视不够。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不做文化考证,不作必要的保护和保留,而是在旧城改造中一拆了之,从而割断了历史与现代的连接文脉,失去了小城镇的根。小城镇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就没有灵魂,难以发展。
3辽宁小城镇规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3.1坚持大中小多元城镇化方针。辽宁大中城市较多,但也难以容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目前,又无力再建大量新城市。因此。必须从辽宁的实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多元的城镇化方针。集中力量抓好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步伐,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县、中心镇和小城镇梯次协调发展的格局。
3.2城镇化、工业化协同推进原则。择优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提高小城镇的集聚规模和建设水平,依托小城镇建立一批产业集聚基地,夯实城镇产业基础,把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产业发达、环境宜居、交通便利的小城市。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使其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
3.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统筹城乡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环保等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重视水土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污染防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城镇化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3.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据其空间区位。发挥优势,突出特点,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搞—个模式,防止盲目攀比。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依法制定和认真执行城建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小城镇进行分类指导。
3.4切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认真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严谨的规划可行性论证。才能更好的避免好高骛远和短视规划带来的负面后果。规划部门所具有的专业学科优势, 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等方面通过科学规划, 可使各类城镇形成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功能分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所以在小城镇的城镇规划设计中要把握好科学合理的度,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其城镇的总体取向,这样会找到良好的市场取向,有利于布局的合理与迅速形成小城镇的格局,有利于发展自我。
3.5规划设计要有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必须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建设规划经过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意见或投资者的要求而随意改变规划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经济形势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一旦发生规划与城镇建设不相符而要改变时,也要经过专家组反复论证和相关部门批准方能更改。调整不是对现存规划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规划的修改、充实、完善和提高,要避免一任领导一任做法,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6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投入。应进一步优化城镇综合发展环境,注重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以绿化为主导的城镇生态环境体系,并且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着力解决中小城镇、村庄工业和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加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道路、交通、电力、能源、通讯、信息网络、防灾等多方面、多层次、多功能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辽宁的现实经济发展条件看,辽宁城镇发展应顺应资本流向和集约使用土地的要求,打破制度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依托现有城市群实现人口主要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模式,小城镇的发展应顺其自然而不是靠行政力量去推动。
参考文献:
[1] ,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第79页,171页,210页
[2]刘强锋.浅谈小城镇规划应用理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
[3] 秦光荣.从建设小城镇入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J].华夏星火,2007,7.贴
篇8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建成区面积28.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57万。其综合经济实力连续8年位居全省县级30强之首,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名列第24位。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河北省宜居城市环境建设“燕赵杯”A组金奖、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市)等荣誉,201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审验收,三里河生态走廊项目还被评为河北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魅力钢城、绿色迁安”早已成为迁安市人民的共同心声。
迁安市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县(市)的机遇,围绕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的目标,以“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为抓手,全力推进“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坚持规划先行,工业化、城镇化互为促动,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抓环境、抓民生的理念,实施“大城区”发展战略,以“城市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让人民满意”为宗旨,以“提升城市功能档次,优化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驱动作用,在努力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转型攻坚的具体要求,积极实施北延南拓,新城区组团式开发建设全面展开,老城区改造提档升级,绿化亮化景观成效显现,城市环境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大为改观,城市建设取得了跨越性发展。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迁安市编制了《绿道建设规划》,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了长达113公里的长城山野、森林生态、山水融城、滨河田园“三纵一横”四条绿道,瑞阳现代农业示范园等16个休闲农业园区、特色果品园区、清洁规模养殖园区、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带动了全市立体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大发展;同时,把市域各具特色的景点、亮点、功能区、城乡连接起来,形成迁安大景区和生态网,绿道已成为迁安发展旅游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遣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联系电话:0315-7639651)
(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查询节目内容可拨打本刊电话:0791-86615241,或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电话:010-82101897,82101770,或登陆主页http:///program/xy
篇9
[关键词]七台河;县域经济;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80-03
县一级处在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县域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七台河实施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区位、资源、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统筹发展的内容、方式、方法,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实施城乡联动机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而七台河县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幅度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1 七台河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1.1 发挥以工促农的结构优势
七台河作为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比重低,仅占全市GDP的9%;农业人口少,仅占全市人口的40%,城市化程度较高。近几年工业整体实力不断攀升,带动农业发展的优势更加突出。仅2012年全市强农惠农补贴和社会各界支持“三农”工作的资金就超过3亿元,促农力度之大位于全省前列。在耕地多处于浅山区、半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形成了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的传统习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培育出了远近闻名的岚峰红小豆、汇丰鹿产品等特色品牌;“五方牌”猪肉、“雪鸟牌”肉鸡享誉省内外;近年来又打造了一批特产之乡和特产之村,茄子河区宏伟镇被誉为白瓜之乡,抢垦乡吉祥村的“三辣”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我省只有10个村镇入选)。这些传统优势是七台河以工促农发展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1.2 县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近些年来,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扩建乡镇级寄宿制学校2所,新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55个、文化广场8个,解决了40个村屯、3.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农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90元,参合率达到99.34%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目标。在坚持“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原则下,动员各方力量,加大新农村建设和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54.9千米农村路面、3万米路边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泥草房5000户、危房513户。红光村和正阳村分别投资5800万元和2518万元,建设农民住宅楼16栋,可入住农户2540户。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栽种花草树木16.3万株,修建栅栏4.7万延米,修葺边沟6.4万延米,安装路灯502盏,新建垃圾中转站、填埋场7个,增设垃圾箱、垃圾点177个,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1.3 把握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先发优势
七台河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户籍制度、低保标准等八个方面的政策统一,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农村医疗、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30多万农民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带来的实惠。继续巩固和深化这些改革成果,对于促进“三农”工作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新入学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 13 年以上;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城乡养老、失业、医疗 保险基本达到全覆盖,保障标准高于周边地市。就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0%以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人口总量达到 96 万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6‰以内,新出生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4 岁。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周边地市。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全面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政府工作法治化程度全面提高。
1.4 县域生态环境得到积极的改善
“十二五”时期作为七台河市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突破期,节能减排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约束目标。五年来,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安排部署,全面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黑龙江强市”战略。淘汰焦化落后产能149.5万吨。单位GDP能耗降至 2.56 吨标准煤,比 2005 年下降 25.8%,累计节能 200 万吨标准煤。实施了 82 个 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7 个污染减排项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桃山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累计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 17426 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057 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 88%,比 2005 年提高 8.2 个百分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 73%,比 2005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在抢抓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单位 GDP 能耗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再降低 19%,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承载和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加强森林公园和城市园林建设,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退化和局部生态恶化趋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所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向生态、文明、宜居城市转变。
2 七台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层次较低
通过对七台河地区基本县情的分析,七台河作为一座煤炭城市,在煤炭这种自然资源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同样使得七台河县域工业经济长期依赖于地下矿产资源,作为主导的工业,其他优势主要集中于采煤和火力发电这两个行业,而在县域的中小企业都以生产煤炭这种初级产品为主,这个县域在工业和产品结构上突出的表现为附加值低的特点,从工业结构来看煤炭采掘的比重高达97.2%,而农副产品等原料产品只占1.87%,而从产品结构上来看,结构性偏差更为明显,轻、重工业的比例是 7.3∶92.7,而在高新技术的产出比例上陶瓷、电瓷、灯泡等工艺落后陈旧的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更低,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较为困难,限制了竞争能力的提升。
2.2 二元结构特征限制城乡统筹的进程
七台河作为一个土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都比较差的山区县域,境内多属土石山区,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生产的土壤中土层薄、坡地和台地占总耕地的 75.4%,农业短腿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21元,县域地区农业GDP增加值为1.3 亿元,占 GDP 的 15.9%,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7.85%,整体上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县域农业的产业程度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引进有效的生产要素来提升产业效益,农业产业化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但是,农业自身没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等技术及产业结构上得到升级,城乡二元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3 以城带乡形成机制不协调
城镇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的关键,而在城镇化进行中农村现有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却是停滞不前的。2012年七台河县域各级政府积极的推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推进、土地整理等农业基础性生产的同时,也集中对农村生活中安全用水、农村沼气、节水灌溉等农业项目的投入与推广工作,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城区现有县属小学15所、幼儿园 18所,2012年县域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 44.69%,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 年,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仅占到3.46%,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3.6%。七台河矿区职工子女的就学、教育等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教育资源的缺失使得县域的社会卫生事业较为落后,虽然对煤尘污染和解决城镇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工作较为突出,但是城镇的整体品位仍然较低,没有实现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地区扩容提质。
2.4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近些年来,七台河县域地区积极的培育农村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来加大以工哺农力度,在增加配套基础设施中,改善农业条件。但是农业的产业发展缓慢,整体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化发展没有与市场体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没有发挥出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2012年七台河县域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70%,现有耕地 47.04 万亩,人均 2.72 亩,农业总产值不足 4000 万元,农民人均从中收益仅有310元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3.7%,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园区建设也没有形成工业化的农业理念,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缺乏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业园区没有成功实施集约化的管理不足以支撑农村的全面发展。
3 七台河实现县域城乡统筹的对策建议
3.1 从县域特色资源上实现统筹
第一,依托煤炭资源来实现县域工业化的统筹。在现有的煤电产业这一块,七台河县域在全市的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也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和经济总量的一个支撑。在利用地区资源的比较优势中,突出地方的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培育优势产业。明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必须立足煤炭资源的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利用煤化和煤电等优势产业,打造煤电和煤化强县,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优化以工哺农的结构。充分发挥城镇自身优势,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辐射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后劲。
第二,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园区统筹建设发展。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的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勃利县建立煤炭—电力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模式。工业园区作为企业实现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重要载体,在煤炭—电力工业园区中,形成以资源引项目为主体,在生产中实现能源、物料循环的主链条,以存量引增量,促进煤炭及洗选过程的中煤、矸石用于蒸汽制备回供煤矿及其他企业生产用能和供暖的循环经济体。把工业企业聚集到园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风险。在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的同时,形成骨干企业支撑引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梯次跟进的企业群体化发展。
第三,加强县域产业及链条的规划性建设。七台河县域工业按照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发展的需要,加快县域原有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依靠煤炭资源来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考虑资源的节约、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的各种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条。这样,一旦资源枯竭,已经发展起来的其他产业,可以支撑地方经济的继续发展。此外,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对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实施规划性建设。工业园区在能源生产、消费上工业废物循环利用链条的扩展,实现煤炭、电能、蒸汽等能源就近利用,降低输送损耗。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矿井水,可用于洗煤,或用于电厂用水,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3.2 要切实加强以城带乡的力度
第一,加强县域城镇的规划建设。统筹县域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要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第二,加快城镇扩容提质。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广大偏远乡村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用足用活国家各项政策,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基础和公共事业上,勃利县抓住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倾斜和煤炭市场趋旺的机会,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国道沿线的“一城四镇二乡”建设步伐,将其建成了县域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城镇建设的样板区、先进文化的弘扬区。
第三,推进城镇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继续通过对上争取、财政投入、村企共建、单位包保、农民自筹等多渠道增加投入,提升示范村、中心村建设水平,加大条件较差村屯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搞好农村泥草房改造,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在年底前消灭全市的农村泥草房。完成红旗镇的红胜村、红鲜村,宏伟镇的富山村等3个村整村搬迁,推进桃山区万宝村、良种场村等5个城中村整村改造,培育茄子河区五星村、龙头村等一批新典型,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对现有的七个试点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要在完成廉租房、煤矿棚改房建设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对人流物流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完成在建56万平方米城市棚改房建设,力争再开工150万平方米城市棚改房,2014年完成全部平房改造。
3.3 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综合整治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要稳定优质粮食作物生产。依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突出发展水稻、玉米、大豆等优良品种种植,高标准做好备春耕生产,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以上。二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尽快完成汪清水库、九龙水库配套工程建设,争取2013年年底前汪清水库工程竣工。推进倭肯河治理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鼓励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现有的14个大型农机合作社要分别拿出1000亩集中连片耕地推广玉米大垄双行栽培等先进技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农技和农机部门要加强合作,科学制订方案,做好技术服务,确保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达到预期成效。
第二,拓展相关农业项目。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要积极谋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制定出台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的具体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土地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市直中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划,建立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储备库。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广阔、带动规模种养殖能力和农民致富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好项目,把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第三,要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作为有效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经不能适应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的需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势在必行。按照党的十提出的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今后我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长株潭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10
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全县人居环境,切实维护城乡整体利益和改善民生,强化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管理,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政府组织、专家咨询、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工作方针,认真做好县域、县城、镇(区)、村庄四个层次的规划工作,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各行政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综合交通、水利、绿化、人防、环卫、消防、电力、通讯、邮政、燃气、给水、排水、广电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各专项规划必须与城乡规划相协调相衔接。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县规划局组织编制;各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村庄规划,由各镇区组织编制。
城乡各类规划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且必须委托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重大规划、重要地段规划且符合招投标条件的项目,必须通过招投标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各镇区必须将必要的规划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要重视和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引进必要的规划技术管理人才,定期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二、严格规划审批程序
县规划局为全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县建设、国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搞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凡单位和个人申请建设的项目,必须由县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按下列程序审批:
(一)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项目,以划拨方式征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必须向县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在取得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后,方可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估、项目审批等相关手续;凡需以出让方式提供土地的,由县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后,方可出让使用土地。
(二)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批准文件后,向县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规划设计要点;建设单位在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国土管理部门申请用地手续。
(三)建设单位规划建设方案或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必须按县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技术要点进行编制,县城规划区内的直接报县规划局审查。今后县城规划区内,除县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和民营科技创业园外,一律不得新上工业项目,现有企业不得就地扩能。县城规划区沿街建筑和建筑群要精心设计,力求错落有致、美观大方。所有门面不准再设置卷帘门,墙体立面设计品位要高,色彩要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县城规划区以外的建设单位报审的规划建设方案,经所在镇初审同意后,报县规划局审查。
(四)县成立城乡规划审批委员会;县城、各镇建设单位报审的规划建设方案经县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批;沿街沿路重点建筑规划建设方案要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审定。特殊地段和重要节点的规划建设方案由县城乡规划委员会报请县政府常务会或县委常委会审定,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方案由县四套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审定,经审批后的规划建设方案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县开发区、上冈产业园受县规划主管部门委托,其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方案由园区审核,园区管委会审批,并报县规划主管部门备案;重大项目、经营性土地开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经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县审批;县开发区沿街规划建设方案,要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民营科技创业园及各镇建设项目由所在镇审核,报县规划主管部门按程序办理审核、报批手续。
建阳镇整体纳入县城规划管理范围。
(五)村(居)民建房必须到新规划的集中居住区、中心村建设;村(居)民建房经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签署意见,报镇审核同意后,由县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规范规划建设行为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严格实行规划许可,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项目都必须依法办理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统称规划许可证)。城镇规划区所有沿街沿路建筑必须按规划足够退让建筑控制红线。取得规划许可证的单位、个人要严格按照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建设。凡不依法申领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擅自改变建设规划许可内容,均按《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县城规划控制区、各镇规划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必须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集中居住区规划进行建设,不得零散建设。提倡鼓励农民(居民)联建公寓式住宅,禁止农民(居民)在县城建成区和规划建成区内建设住宅。新建、扩建农民(居民)集中居住区可按规划由个人自建,或由村统建、代建,严禁以农民(居民)集中居住区名义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
切实加强对县域主要交通道路(除各镇镇区、工业集中区外)两侧的规划控制,对公路管理控制区范围(国道、高速公路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250米,省道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200米,县道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100米,镇(村)道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50米)和不准建筑区范围(国道、高速公路、省道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50米,县道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25米,镇(村)道道路红线两侧不少于15米)的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审批。
四、健全规划管理制度
(一)公示制度。要加大规划审批和执行公开力度,实行阳光规划。经批准的城乡规划要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城乡规划,并有参与、监督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权利;编制城乡规划必须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强制性内容,并向社会公示;重大规划方案的评审论证意见,审批成果及控制指标,应通过不同形式及时公布;建设单位在进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时,应当在显著位置将批准的规划许可证号、面积、层数、建筑高度、使用性质及附件、附图的内容公示于众。对未进行规划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行为,可通过媒体进行,公布建设单位的名称、建设工程的名称及其所在位置和违反规划的事实。
(二)听证制度。为充分体现行政许可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法有效实施规划管理,积极推行规划听证制度。县规划主管部门和各镇区要按照《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村(居)民和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建设项目,在按法定程序进行听证、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作出许可决定。
(三)专家咨询评审制度。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评审制度。聘请省内外知名规划专家组成规划咨询评审委员会,作为政府重大规划决策咨询机构,为各类重大决策、规划方案和专题研究提供前期咨询,并对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
(四)集中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县城乡规划审批委员会的职能,强化规划审批民主与集中制度,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统筹对城乡规划的指导和监督。县城乡规划审批委员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评审后的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并集中审批,审批后的规划方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会议的具体组织安排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
五、强化规划监督工作
对全县城乡规划建设项目,县规划主管部门要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把好“五关”,即认真把好规划方案(含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亮化、工程管线、市政道路、绿化、停车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审查关、建筑施工图纸(建筑物功能、沿街不得设计间间清和不得使用卷帘门等)审核关、社会公示关、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关、竣工验收关。要加强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建立防违、控违的有效机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县规划局主要负责县城中心区域内的违法建设的查处(北至陈堡变电所南侧小河及延伸到规划中的刘家墩路,南至森达路,西至建宝路,东至西塘河)。各镇区、村、社区及住宅小区按照属地管理,为违法建设巡查的第一责任人,对正在实施的违法建设或违反规划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进行有效制止,如不能立刻制止的,可由所在镇区申请县规划主管部门配合,按法定程序进行处罚。对影响城乡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所在镇区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县规划主管部门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并依法处以罚款;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的,如属违法占地的,由县国土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在原有土地上进行违法建设的,由县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县规划部门要牵头会同国土、建设、城管等部门,定期进行联合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在今后城市建设改造拆迁时,违法建设一律不予补偿。